与孔子有关的名言

2024-07-07

与孔子有关的名言(共14篇)

与孔子有关的名言 篇1

有关孔子的名言

1、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见得思义。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6、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与孔子有关的名言 篇2

虽然两人的思想体系都十分庞大而复杂,系统的比较是个人力所不及的,但是通过对《< 论语 > 读本》和《柏拉图对话录》的仔细阅读,本文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组话语,尝试对两人的部分主张进行分析比较。

1.人生最高准则对比

(1)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2)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要对两人思想进行对比,首先要弄清楚支配他们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什么。对于孔子而言,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礼制的分崩离析,他把以“仁”为基础的“礼”作为最高准则。下面一段话就能很好地体现孔子对于礼的看重,它甚至超过了个人情感的倾向,是衡量行为的唯一准则。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 :“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

②颜渊死,子曰 :“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②告诉我们颜渊的英年早逝让孔子悲痛不已,足以看出他对颜渊的疼爱。可是①②的内容告诉我们,即使颜渊下葬有棺无椁,孔子也不能卖掉自己的车子为他置办椁。因为自己要跟随在大夫之后,而依照礼制,是不可步行的。

苏格拉底虽然也重视德育,劝导人们“注意自己在道德和智慧上的修养”。(《柏拉图对话录·辩护词》)但是,他认为对于真理的追求是高于一切的,人们应该穷其一生去追求。美德本身也是由人的知识组成并体现出来的,了解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具备了丰富的知识以后自然也就有了美德。

2.少言与多言

(3)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先进》)

(4)有人也许又会说 :“苏格拉底,你离开这儿以后,难道不能安分守己不再说话吗?”关于这个问题,要说服你们某些人,太困难了。我如果说我不说话会违背了神的指示,我说以绝不能沉默,你们会认为我开玩笑,不会相信。(《柏拉图对话录·辩护词》)

在孔子看来,过多的言辞只会惑乱人们的心智,远远不如安静内敛的道德修养更能教化人们。因此,学生南荣反复诵读《诗经》中“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就更加认可学生的品性,将侄女嫁给了他。

而通过苏格拉底的话可以看出,他重视言语的价值。他认为,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通过两人之间的问答和论辩得出结论,获取知识,也即后世所谓的“助产术”。只要还保全着自己的生命,就不能停止说话,因为说话既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终达成一致并获取真知。

对于少言和多言的提倡,让中西方在语言的重要性上站在了对立面上,而这种思想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我们发现西方人倾向于表现自己的想法,而中国人则相对内敛 ;辩论技巧和能力在西方社会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中国社会。

3.倡导“舍生取义”

(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6)不要为你的孩子担心,不要爱惜生命。最重要的是应以正义为重。这样,当你到了另一世界时,你对这一切才有理由为你自己辩护。(《柏拉图对话录·克里同篇》)

以往的一些观点认为在生存价值取向上,孔子的“利命保生”和苏格拉底的“舍身殉道”截然不同。但是从上面话语中可以看出,在更加崇高的理由面前,两人都认为生命可以被抛弃。但是,应该看到两人对于这种舍身行为的赞成基于不同的原因,孔子是教导人们为了“义”而献身,对“义”的追求重于生命 ;苏格拉底则是因为有宗教信仰和寄托,“舍生取义”是为了成就另一世界中更美好的生活。

因此,孔子教导人们为了现世的美好而提升自身,但也并非只立足于现世利益而不顾其他,因为孔子的思想中还有最高准则“礼”的作用,这就鼓舞人们为了礼制和仁义而“杀身成仁”。苏格拉底一定程度上反叛了古希腊宗教,但是仍相信灵魂的存在,所以鼓励人们面对生命和道义的两难选择时,可以为了灵魂的安宁而牺牲现世的生命,因而并非标准意义上的“舍身殉道”。因此,将两人的生存价值观直接归纳为“利命保生”与“舍身殉道”的对比是稍显不够全面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值得后人尊敬的两位思想家,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都试图在混乱的社会局势中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脉络,用自己的知识引领年轻人,去发现、去改变。虽然现在回首两人的思想,都有不够成熟或受到时代局限之处,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人文关怀和崇高精神。

摘要:孔子与苏格拉底两人作为中、西方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先哲,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无数后人乃至两种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形成。本文通过三组话语的对比试图分析两人在修身准则方面的异同。

与家庭有关的名言 篇3

All happy families are like one another;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Leo Tolstoy, Russian writer)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俄国文学家 托尔斯泰L.)

All I am, or can be, I owe to my angel mother. (Abraham Lincoln, American president)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美国总统 林肯)

As a modern parent, I know that its not how much you give children those counts, its the love and attention you shower on them. A caring attitude can not only save you a small fortune, but also even make you feel good about being tight-fisted and offering more care than presents. (OHare Noel, American writer)

作为一个现代的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给了孩子们多少物质的东西,而是你倾注在他们身上的关心和爱。关心的态度不仅能帮你省下一笔可观的钱,而且甚至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为你花钱不多并且给予了胜过礼物的关怀。(美国作家 诺埃尔 O.)

Be it ever so humble, 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 (John Howard Payne, American dramatist and actor)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美国剧作家、演员 佩恩 J. H.)

Every soil where he is well is to a valiant man his natural country. (Masinger Phillip, British dramatist)勇敢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英国剧作家 菲利普 M.)

Go where he will, the wise man is at home. His harth the earth, his hall the azure dome. (R.W.Emerson, American thinker) 明智者四海为家——地球是他的壁炉,蓝天是他的客厅。(美国思想家 爱默生 R.W.)

Happy are the families where the government of parents is the reign of affection, and obedience of the children the submission to love. (Francis Bacon, British philosopher) 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英国哲学家 培根 F.)

He is the happiest, be the King or peasant, who finds peace in his home.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German dramatist and poet)

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德国剧作家、诗人歌德J.W.)

Home is the place where, when you have to go there, it has to take you in. (Frost Robert, American poet) 无论何时何地家永远是向游子敞开大门的地方。(美国诗人 罗伯特 F.)

How sharper than a serpents tooth is to have a thankless child. (William Shakespeare, British dramatist) 逆子无情甚于蛇蝎。(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W.)

I dont know who my grandfather was. Im much more concerned to know what his grandson will be. (Abraham Lincoln, American president) 我不知道我爷爷是什么样的人,我更关心的是,他的孙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美国总统 林肯 A.)

If you want your children to keep their feet on the ground, put some responsibility on their shoulders. (John Brnyan British essayist) 你若希望你的孩子总是脚踏实地, 就要让他们负些责任。(英国散文家 班扬 J.)

It was the policy of the good old gentlemen to make his children feel that home was the happiest place in the world; and I value this delicious home—feeling as one of the choicest gifts a parent can bestow. (Irving Washington, Father of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这是以往有涵养的大人明智的做法。这种美妙的家庭情感,在我看来,和大人赠给孩子们的那些最精致的礼物一样珍贵。(美国文学之父 华盛顿 I.)

Marriage may be compared to a cage: the birds outside despair to get in and those within despair to get out. (Michel de Montaigne, French thinker and essayist)婚姻好比鸟笼,外面的鸟想进进不去;里面的鸟儿想出出不来。(法国思想家、散文家 蒙田 M.D.)

The brotherly spirit of science, which unites into one family all its votaries of whatever grade, and however widely 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different quarters of the globe. (Franklin Roosevelt, American president) 科学的博爱精神把分散在世界各地、各种热心科学的人联结成一个大家庭。(美国总统 罗斯 F.)

与疾病有关的名言 篇4

2) 别担心,现代医学的进展表明,很多癌症并非不治之症。经过积极治疗,有的病人可能一辈子都与肿瘤共同生活,也可相安无事,只要按时复查,坚持“扶正”治疗,还是可以如健康人一样享受生命。

3) 生病不可怕,只要信念在,康复不是梦,来日展宏图;把病魔看作挑战,把信念当作武器,祝早日康复!

4) 你不能倒下,我们都需要你!

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面对了,却不能从心里接受,接受了,却不能正确处理,处理了,却不能轻轻放下。能完成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处事方法,更是一个人的修炼过程。

6) 生病不可怕,只要信念在,康复不是梦,来日展宏图;把病魔看作挑战,把信念当作武器,祝早日康复!

7) 你是最棒的,我们相信你能战胜病魔!

8) 你看那么多抗癌明星,你绝不比他们差!

9) 爱笑的女孩子,运气不会太差。

10)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1) 人间百态,啥人都能遇上,怎么办?“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是最好的办法了。面对接受处理放下,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全部过程。

12) 穿过无数山川,越过无数城市,且让心灵满足,洗涤你满身的疲惫。愿每个祝福每个喜悦都是音符,为你谱出幸福!

13)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4) 坚强点,没有走不过去的路,走过去便一马平川。

与安全有关的名言 篇5

2.安全要讲,事故要防,安不忘危,乐不忘忧。

3.安全生产挂嘴上,不如现场跑几趟。安全生产月几园,违章蛮干缺半边。

4.安全管理完善求精,人身事故实现为零。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5.宁可千日不松无事,不可一日不防酿祸。抓基础从大处着眼,防隐患从小处着手。

6.小心无大错,粗心铸大过。生产秩序乱,事故到处有。

7. 人病不上车,车病不上路。

8. 想要自己平安,并不难,只要把“安全”二字牢记心中

9. 无论是谁,无论你多么优秀,只要一不注意安全,你就会失去活着的权力。

10. 人的生命是很宝贵的,可是,要有生命,就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都想着安全,这样才能拥有生命。

11.安全法规血写成,违章害己害亲人。

12.道路牵着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

13.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14.平安,平安,平平安安,人人平安,家家欢喜。

15. 安全是革命本钱,健康是人生基础,但是,如果不注意,“本钱”将花尽,“基础”将毁掉。届时,即使你满腹经纶,只是昔日黄花。所以说,为了自己长寿,为了亲人,重视安全,使自己健康,快乐过每一天。由此可证: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

16.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

17.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安全两天敌,违章和麻痹。

18.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处于麻痹。巧干带来安全,蛮干招来祸端。

19.安全生产你管我管,大家管才平安。事故隐患你查我查,人人查方安全。

孔子的大气与小气 篇6

孔子想了想,说:“给她一釜。”釜是春秋战国时流行的量器,容量很小,只能盛6斗4升小米。冉求觉得这也给太少了,连他都羞于出手,老师也不是守财奴啊,怎么现在出手如此小气呢?冉求擅自做了主张,给公西赤的母亲送去五秉小米。五秉就是800斗!冉求的慷慨和孔子的吝嗇真是形同天壤。

此事最终被孔子知晓了,开班会的时候,孔子就为自己的吝啬做出了解释:“公西赤到齐国去,乘肥马,衣轻裘,何等显赫!难道还愁家里老母挨冻受饿吗?我听说,君子周急不继富。有余钱要救济那些急难中的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去送给那些本来就很有钱的人。”

与友情有关的名言 篇7

2) 世界上三件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3)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4) 朋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

5) 我在生命转弯的地方等你,让我像昨天一样地问你,你可否愿与我同行?

6) 在欢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7)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命。

8) 要想吸引朋友,须有好的品性。

9) 幸福的时候需要忠诚的友谊,患难的时刻尤其需要。

10) 开诚布公与否和友情的深浅,不应该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

11) 赢得友谊要靠智慧,保持友谊要靠美德,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

12)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3) 在背后称赞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友。

14) 恋爱使人坚强,同时也使人软弱。友情只使人坚强。

15)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16)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17) 真正的友谊,只能基于相近性情的结合。

18) 千千万万匹走马,换不来真正的友情。

19)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与目标有关的名言 篇8

2) 一个人向着目标迈进的时候,应当笔直地朝前望的。

3) 有人活着却没有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如同河中的一棵小草随波逐流。

4) 人很大的兴趣就是感觉一步一步地往自己设定的目标方向去努力!

5) 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只要自己是认为办得好的,就坚定地去办,这就是性格。

6) 人生的乐趣不仅在达到某一目标的那一刻,而更在于继续不断努力追求之中。

7) 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去坚持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

8) 我对青年的劝告只用三句话就可概括,那就是,认真工作,更认真地工作,工作到底。

9) 胸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稻草压断腰;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

10) 社会和自然的区别就在于,社会是有一定道德目标的。

11) 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兼顾临时之计和长远目标。

12) 学术研究贵在求真、求新、求深,而求新又是基本目标。

13) 对等工作的严肃态度,高度的正直,形成了自由和秩序之间的平衡。

14) 当人们感到自己没有能力获得巨大的成功时,他们会鄙视伟大的目标。

15) 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

16) 缘分这种东西,又怎么会像是某个制定的目标,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呢?

17) 所有在自然法则指寻下的调查,最终都把目标放在满足肚子的需要上。

18) 成功的五大步骤:明确目标,详细计划,立即行动,修正行动,坚持到底。

19) 我的生活原则是把工作变成乐趣,把乐趣变成工作。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区别 篇9

孔子的教学方法是正人君子型的。尽管《论语》中的孔子不像后来经过从董仲舒到朱熹神化后的那么威严,在教书之余,不失为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但他却确立了师道尊严的基本规范。大体上,孔子教学生采取的是知识传授的方式,他也会提示学生,但这种提示的用意是想方设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说的是什么。所以,他对于违背老师的意图是不大高兴的,对于学生言行同老师相反并不赞成。这种方式,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忠诚和理解。从这一点来说,后代推崇孔子倒也不完全违背他老人家的本意。对于老师充满尊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从而形成自己坚定意志的颜渊,自然是他老人家最好的学生。

苏格拉底也教学生,却同孔子的教法大相径庭。他从来不教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采用反问、辩驳、追问等方式,迫使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他不在乎学生同老师想的不一样,更不在乎学生对自己说的东西不相信。这种方式,更多是培养学生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自我认知。于是,善于思考,追求辩证方式的柏拉图,成为最具有苏格拉底教育风格的传人。

从教育方法来讲,孔子是传授知识,而苏格拉底则是迫使学生自己形成知识;孔子教人以信,而苏格拉底是教人以疑。这里的信和疑,是方法论意义而不是伦理学意义的概念。正是方法论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别。赵纪彬先生曾言:古希腊是“智者气象”,古中国是“贤人作风”。诚哉斯言!

那么,就管理学而言,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差异,有何镜鉴?

对于经理来说,孔子式的方法可能更恰当。经理是实践者而不是思想家,没有对自己意图的坚持,没有下属的服从,经理可能一事无成。很多人都强调,用人要用独立思考者,殊不知一个经理的部下如果个个独立思考,人人见解不同,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对于学者来说,苏格拉底的方法可能更合适。学者的本质是创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对现存知识的质疑和反思,没有自己的思辨和否定,就有可能被成见所俘虏,更有可能人云亦云失去创造性,理想状态也只能是传授和承继知识而不能产生思想火花。

对于咨询工作者来说,两种情况各有各的用处,麦肯锡式的咨询,一般是拿出方案让对方接受;而德鲁克式的咨询,往往是通过反问让对方自己思考。

以上仅仅是最简单最一般的分类,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即便是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经理,也不能一概而论。当他推行自己的指令时,需要的是坚信自己的正确,同时需要部下不折不扣的执行。当他从事决策的时候,则要有相当的反思和追问,要能找出自己的破绽,但又要在该拍板时就拍板,不能无休止地追问下去。当他处理信息时,怀疑、验证、反问所占的比重,要比决策更大。

了解管理学的人多数都知道斯隆和德鲁克当年的分歧。斯隆坚信,通用汽车的成功实践证明其发展道路是正确的,而德鲁克恰恰怀疑这种成功能不能一直保持下去。他们的分歧,类似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区别。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两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与努力有关的名言 篇10

2)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曾国藩

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

4) 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假如你必须战斗或者在市场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冲锋奔跑和大步向前。——泰戈尔《民族主义》

5) 幼稚是会成长,会成熟的。只要不衰老,腐败,就好。——鲁迅

6)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毛泽东

7) 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文人,总比生长在温暖逸乐的环境中的人,要坚强伟大。——郁达夫

8) 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9) 与其用泪水悔恨今天,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

10) 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11) 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12) 在全力以赴的努力奋斗中,在人的心中会建立起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德田虎雄

13) 只有奋斗可以给我们出路,而且只有奋斗可以给我们快乐。——恽代英

14) 只要坚持积极的理想,就能产生奋斗的勇气。——舒勒

与励志有关的名言 篇11

2. 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3.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4. 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都会成功。

5.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6.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7. 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8. 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9.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10. 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

11. 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

12. 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13.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14. 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孔子的自尊特点与影响因素初探 篇12

关键词:孔子 自尊 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 影响因素

近年来许多跨文化的自尊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下个体的自尊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国人的自尊水平显著地低于欧美人。因此有研究认为对自尊的需要只是北美个人主义文化下特有的,而在以群体主义为特征的东方文化中,个体缺乏追求自尊的动机或需要[1]。中国是东方文化的主流国家,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建立了完善的人格培养模式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把君子人格确立为儒家人格的标准,这种标准最终成为了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文化是影响自尊的一个重要变量的话,那么君子人格的自尊无疑是最典型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自尊。由于君子人格是孔子本人在对上古圣王的人格进行体认后形成的产物,因此孔子首先是君子的典范,他的自尊特点具有君子自尊特点的代表性。

一、自尊的界定

自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开创了对自尊的研究以来,它作为自我意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研究者们的青睐。众多研究者对自尊作用的认识达成一致,即认为自尊对个体的影响重大,又认为它对个体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和攻击性等方面[2]均有显著影响。

目前,关于自尊的定义还是众说纷纭,但研究者基本认同自尊包含认知成分与情感成分两个部分。林崇德先生认为“自尊是自我意识中的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它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3]该观点明确了自尊的两个部分:一是有认知成分的自我评价;另一部分是有情绪成分的自我体验,这两部分有机结合便形成了动态发展的自尊。下文将从这两个部分来分析孔子的自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二、孔子自我评价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孔子的自我评价具有积极而稳定的特点

孔子的自我评价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均体现出高度的积极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还呈现出稳步深化的态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可以说这段评价概括了孔子的一生,揭示了他人生中四个意义重大的关键点:首先在少年时期,“志于学”为孔子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其次在三十岁时,他确定了人生目标,并形成了系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到四十岁时,孔子已解决了人生所有的困惑,其中必定包括人类最大的困惑,即生死困惑;到五十岁,“知天命”的孔子则已经达到了自我实现的状态。孔子对自己人生中的每一个关键点均给予了积极肯定的评价。

(二)自我评价特点的影响因素

孔子的自我评价之所以呈现积极而稳定的特点,影响因素有三点:

第一孔子为自我评价确立了明晰的评判标准。孔子的价值评判标准实质上就是君子人格的世界观,即“道”。弘道与否是孔子评价自我以及评价他人的第一原则,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弘道的境界有低有高,从修身开始,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极致是“参天地、赞华育”。而孔子所追求的弘道最高境界止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这是一种立足于现实的、心怀天下的世界观,超越个人得失,体现极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因为有这样的衡量标准,孔子才能始终理性客观地评价自己。

第二孔子勤敏的好学态度为维持稳定的自我评价提供了可能。自我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认知加工活动,它涉及到对能力、个人作用等因素的评价,随着年龄增长,个体对能力、个人作用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而勤敏好学则使孔子能一直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为始终保持积极的自我评价提供了可能。孔子对勤敏好学的作用深有体会,如“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孔子从“敏以求之”中感受“知”的力量,从而对自我的评价也不断深化,使自尊能在动态的发展中保持稳定。

第三孔子“诚信”的行事态度是维持稳定的自我评价的保障。“诚信”是孔子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他注重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多次强调“敏于行而慎于言”;他对子路“无宿诺”给予高度赞许;他认为诚信是立人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诚信”使孔子能以坦荡荡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他曾这样评价自己:“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

(三)孔子自我体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孔子的自我体验具有高度掌控感与满足感

孔子积极而稳定的自我评价直接导致孔子的自我体验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是对人生的掌控感。自“十有五而志于学”开始,孔子便开始设计自己的人生轨迹。他强调人对自我掌控的重要性,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同时他也充分享受这种自主掌控的乐趣,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再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第二是对人生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不是来源于物质方面,富与贵对孔子来说只是如浮云一般,他的满足感是源自人生价值的实现,或者更确切地说源自于对执着追求实现价值的整个过程,这大有尽人事知天命的意味。孔子享受整个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从“志于学”开始,便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之感;等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古稀之年,其人生的满足感愈发强烈,孔子曾经教子路这样评价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这里完全没有耄耋老人的垂暮失落的心态,只有洋溢着充实与幸福的满足感。孔子的这种自尊体验正好印证了Solomon & Greenberg关于自尊的恐惧管理理论(TMT)的观点:“自尊具有焦虑缓冲器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就是缓解和减少由生活中的毁灭、失败、被拒绝等具有‘死亡意义的因素所引起的焦虑,并让人看到不朽的希望,从而保证个体的心理健康。”[4]

2.自我体验特点的影响因素

孔子自我体验的特点与“仁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内省使孔子对人生的掌控感更为强烈。内省作为孔子“仁学”中的第一步,它使孔子的自我概念更为清晰,并且促使孔子对自我的掌控更为有力。孔子把内省作为一种习惯,常常进行自觉的剖析,如“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当看到他人的优点与缺点时,孔子仍旧作自我反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Swann曾提出关于自尊的自我验证理论,认为人们试图在自我概念与即将获得的信息之间寻求一致性,让人们了解我是谁。一旦人们形成了确定的自我概念,就开始寻求自我验证的反馈来保持这些固有的自我概念,从而使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以预测的和可控制的。[5]笔者认为孔子的内省已经完全超越自我验证的层面,他在完全接纳自我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自我,这种掌控感非常人所及。

第二忠恕之道使孔子对人生的满足感更为强烈。忠恕之道包含“忠”与“恕”,“忠”是从正面来说的,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是从反面来说的,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作为孔子一以贯之的修德方法,忠恕之道遵循推己及人的方法原则,最终实现“爱人”的目标。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最终实现“爱人”,那么首先要能够爱己,这是体验“己所欲”与“己所不欲”的先决条件,然后以血亲纽带为链接,使爱己之心转变为亲亲之心,再扩大到爱民,最终达到爱天下。爱己之心使孔子体验到完全悦纳自我的满足;当爱己之心通过事功而扩展到爱民、乃至爱天下时,孔子便体验到了自我实现的满足。

积极的自我评价使孔子具有极强的耐挫性,充满掌控感与满足感的自我体验使孔子无时不在享受生活的幸福。正如纳撒尼尔·布兰登博士所说:“自尊就像意识的免疫系统一样,给我们提供了抵抗力和再生力。”[6]这种自尊的力量给现代自尊教育也带来了一些启示:首先自尊教育必须遵循人文关怀的理念,要从关注人生价值的角度来激发个体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内在动机;其次自尊教育必须注重养成个体勤敏的好学态度,以及诚信的品德;再次孔子“仁学”中的“内省”与“推己及人”是个体明晰自我概念,增强自我体验的最佳方法。

人们惯称孔子为“孔老夫子”,这个称呼透着尘封已久的时空隔阂,但是当我们拂开历史的面纱,还原孔子的本来面貌时,他的自尊魅力即便跨越了数千年仍旧光彩四溢。

(本文系江苏省2008年高校哲社课题:儒学教育与高职院校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课题编号:08SJDXLX0003。)

注释:

[1]Heine·S·J,Lehman·D·R,Markus·H·R,Kitayama·S:Is the reauniversa lneed for positive self-regard,Journal of Psychological,Review,1999年版。

[2]张灵,郑雪,温娟娟:《自尊的心理结构与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Greenberg·J,Solomon·S,Pyszczynski·T,etal,Assessing the Terror Management Analysis of,Self-Esteem:Converging Evidence of An Anxiety Buffer Fun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2年版。

[5]陈建文,王滔:《国外关于整体自尊研究的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2期。

[6][美]纳撒尼尔·布兰登:《自尊的六大支柱》,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

与教师有关的名言 篇13

2)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3) 我最亲爱的老师,你辛苦了!我只想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4) 还在闹,还不把力气留着等会儿去食堂抢饭吃。

5) 热心对待工作,真心呵护幼儿,诚心服务家长。

6) 道而弗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7) 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8) 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9) 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永记我心。

10) 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11) 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12)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13) 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

14) 用满天彩霞谱写颂歌,用遍地鲜花编织诗篇,也表不尽我们对老师节曰的祝贺!

有关孔子的论文 篇14

有关孔子的论文【1】

一、孔子生涯发展教育中的“自立”

作为教师,孔子必须面对培养目标的问题,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孔子把“立与不立”作为对人进行分类的基本标准,重新定义了小人和君子的内涵和外延:自食其力者为君子。反之,不能自食其力者为小人。自立生涯发展的目标是要达到经济自立、精神自立、情感自立。山不立不为山,人不立不为人。山,正因为挺立,才成为自然世界的一员。人也因为自立,才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员,以独立主体创建一个自己的生活世界。

(一)经济自立

孔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求富,是担当自己养活自己的责任。富,不仅是一种源自生命的基本欲望,而且是对生命力使命的一种担当,即要促进政治稳定、社会发展。自己不能养活自己,不能够自立,是懒惰,是对生命使命的放弃。“君子求诸己”,就是君子①经济独立,有财务自由,这是立世的基础。小人求诸人:小人没有自己的世界,他要活着,就只有到别人的世界中去活,这就是“混”。他是怎么混进去的呢?方法很简单:一是混入亲戚朋友的世界;二是通过亲戚朋友“开后门”,混入社会其他人的世界;三是伪装成君子,混入公共生活世界。总之,小人只能混迹在别人的世界里。

(二)精神自立

精神自立似乎有些抽象。孔子打个比喻,“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平时不会被发觉,但到了寒冬腊月,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树木都光秃秃的了,只有松树和柏树还郁郁葱葱,这就是独立的精神。我们不应把进退成败的原因推之于外在的因素,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着力于把握自己,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小人喻于利:小人的目标,像动物一样,就是找饭吃。没有为人处事的道德原则,更没有生命的使命担当。所以,唐朝李德裕在《小人论》中说:“世所谓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难信,此小人常态,不足惧也;以怨报德,此其甚者也;背本忘义,抑又次之……”哪怕获得的只是一些蝇头小利,他也要不择手段。

(三)情感自立

物质上、精神上的独立相对容易,而情感上的独立则相对较难。如果迟迟不能从对父母、亲人、教师、同学、朋友的依恋中解放出来,不建立起稳定的情感世界,那么人的理性就很难成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孔子常常对学生说,“读书人应该四海为家,如果不从乡土情感中摆脱出来,那就不是读书人了。”君子有自己的情感世界:“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小人由于缺少主体性,活又活不好,死又死不去,常常怨天尤人,行为乖讹、喜怒无常。由于心虚、贪婪而常戚戚:嫉妒是“小人儒”最突出的心理特征,只要发现比自己优秀者,就会用诬告、诽谤、侮辱等方式宣泄,产生憎恨和醋意的态度体验。在主客体的具体结构、功能、特性及其作用中,孔子不是抽象地探讨主体与对象的相互关系及其所谓本质,而是直截了当地描述说:“而立”。或者说,孔子认为“自立”是主体性的特征。“主体化”是具体的、直接的、感性的,在具体的生活中,在各种对象关系中确认自己的主体地位,如自己养活自己,自己有自己的家。

二、人达到生涯发展中“自立”的途径

(一)勇敢“适应”

自立阶段的生命力处于适应阶段。适应是指生物个体的生理或行为特征在某个环境下能够顺利的繁衍,并增加数量。生命力效应的表现,就是适者生存。按照达尔文学说,自然选择淘汰那些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使能适应环境的个体得以保存和繁荣,生存竞争的原则起着支配作用。孔子非常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方式。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简单说,适应是一种接受,在心理上认同,情感上容纳。社会适应性标准是社会常模,即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适应性的高低是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常模的程度。但是,这只是理论状态,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适应障碍”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抑郁、焦虑、烦恼,难以坚持处理工作事务。“适应障碍”往往在应激事件的适应期发生,这些事件包括重大的个人发展方面的变化及可能影响个人社会关系完整性的事件。那么,如何提高社会适应性呢?首先是适度。适应性的变化是缓慢的、渐进性的,要做出确切的判断相当困难,所以,要充分考虑时代、地区、民族的差异及其影响,细心地观察,把握心理承受的适度性。其次是择事要简单。不应选择做包含复杂人际关系的事,而是要选择力所能及的、简单、容易、大家都能做的事。三是磨炼意志,勇敢面对适应,在适应中,咀嚼酸甜苦辣,体验世态炎凉,充实人生内涵,丰富生命色彩。

(二)随机“就业”

走出学校,就必须面对“就业”。“就业”,东汉许慎《说文》:“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业,是人们从事的为获取报酬的活动。就业,就是找到有收入的工作。今天,学者们从三个方面来界定就业:一是条件,符合法定劳动年龄;二是收入,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三是时间,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所以,“就业”的价值标准无论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都不一定是一生要从事的职业或事业,它是随机性的。在宇宙和社会发展中,具体事件都有随机性,它是介于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之间的现象。即使是必然发生的、确定性的事件,在其细节上也会带有随机性的偏离。由此可知,就业的特征是随机择事。那么,什么是随机择事呢?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在自立阶段,所谓“随机择事”,就是自由组合,打运动战。既不好高骛远,却又匠心独运,运用精巧的心思。选择简单、容易,大家都能做的事,做好的窍门就是“独运”。一是选择事情要“独运”,即克服从众与习俗,也就是所谓特立独行、独辟蹊径,比如,孔子做仓库保管员,虽然遭到亲戚朋友的反对,但孔子最终还是去了;二是承担工作要“独运”,比如孔子承包畜牧场,单独承担任务,收益就好得多;三是技能要“独运”,把自己的特长放大,把技能练成特技,让别人望尘莫及,孔子在丧葬队里是最优秀的吹鼓手。人是动物,动物的生命运动优势在于空间运动。动物生命的自由性,就在于虽然不能选择时间,但是可以选择空间。意识到并能够把握空间转移,是生命效应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也是生涯发展中解决困境常常要用到的智能。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是不能远游,而是要有方向。什么是方向?就是有具体的目标,具体的任务。

(三)贵在“实行”

在正常的生涯发展中,人的主观愿望与生命的客观要求往往是统一的,人的期望与生命的运动共同影响着生涯发展的进程和计划。孔子认为,安身立命,贵在实行。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实,有几个含义,一是充满,如“充实”;二是符合客观情况,如“实话实说”;三是植物结的果,如“果实”;四是比喻富足,如“殷实”。实行,指用行动来实现目标,包含三方面意义:一是动机要实。诚心实意地实现自立的目标;二是行为要实。实实在在地去做,脚踏实地地工作;三是效应要实。立竿要见影,吹糠要见米。实行,既是达到君子的途径,也是君子应有的品格和风度,即言行一致是君子。综上,自立=适应+就业+实行。“站着,或者躺着,这是一个问题。”从表面上看,立与不立,只是体现了个人的生存状态,但实际上,人的生涯发展是持续的过程,伴随着一连串的选择。没有自立,生涯发展就停滞了,就只能停留在生存状态。

三、孔子“自立”观念的意义

(一)历史意义

“自立”后来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一种完善的人格内涵。如,《礼记儒行》:“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曹丕《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宋书沉庆之传》:“荒扰之后,乡邑流散,庆之躬耕垄亩,勤苦自立。”星移斗转,潜移默化,“自立”,衍生为“独立自主”。孔子对生涯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慢慢地扩展到了民族、国家的范畴,成为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自立于不败之地的民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品格。

(二)文化意义

孔子提出了人格分类。20岁时,“有教无类”,成器就行。到了30岁,“三十不立”,立者,自食其力,以“君子”的形象进入社会视野,成为人格审美中“美”的类型;不立,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展失足,是“依附之立”,混入别人的世界,在别人的世界里讨生活,以“小人”的形象进入社会视觉,但“小人”不会承认自己是“小人”,往往要以君子自居,成为常说的“伪君子”;另一种是生涯发展失败,导致“不能立”,成为“盗贼”。“私窃谓之盗,劫杀谓之贼”,盗贼是政府的刑罚对象,成为人格审美中“悲”的类型。孔子对人进行了分类:君子、小人、盗贼,使人从无类,到有类。

(三)现实意义

历史进入后现代,在生命价值问题上,幸福观的迷茫严重困扰着青年一代。人们都在追求幸福,但是,曾几何时,幸福的含义被弄得不知所云,似是而非。随着物质主义甚嚣尘上,社会上广泛开展的“幸福教育”似乎都在排斥物质,把幸福描述成一种虚无缥缈的神秘物质,脱离人的具体生活,明显的矫枉过正。什么是幸福?幸,吉而免凶也;福,“一人一口田”与“为衣食而业田”。望文生义,幸福,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达到家庭衣食无忧,这与孔子安身立命的自立目标高度契合。用今天的学术术语来说,幸福就是人精神的满意状态。自立是幸福感的基础。只有建立了“自我”,才有这一个人的自由意志。摆脱对外在力量的依赖关系,从“一个人”到“这一个人”。从此,“这一个”人诞生了,这一个人的生活世界也就诞生了。人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绝无幸福感可言。自尊是幸福感的源泉。自尊是人格自我调节的心理成分,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达成愿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身体是幸福感的载体。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幸福是一些简单的东西:成器、就业、家庭、平静安逸的生活状态。幸福感总是伴随着身体的充分活跃和健康舒适而产生,无论哪一种麻醉形式的幸福都是虚幻的。适应是幸福感的创造和体验。工作着的人是美丽的,君子不食嗟来之食。人类同其他动物一样,必须适应生存竞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都坐享其成,那么他就失去了创造和体验幸福的过程。人只有在不断的社会适应中,坚定意志、磨炼毅力、增强自信、丰富阅历,通过“动心忍性”,完善人的身心结构,才能将深层次的生存体验转化为持久的幸福感。由此可得,孔子的自立观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幸福观念:通过自立,达到自尊,实现自爱,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

有关孔子的论文【2】

一、孔子批评樊迟请求学农的原因

樊迟是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中的重要人物,《论语》中他曾数次向孔子问“仁”和“知”,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1]和“仁”就是“爱人”(《论语颜渊》)著名观点都曾出现在他对樊迟的回答中。[2]然而当樊迟请教如何种地时,他却受到了批评。具体来讲,孔子批评樊迟学农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樊迟有重利轻义的倾向。孔子斥责樊迟是“小人”,那么“君子”和“小人”有何区别?至少在他的思想中,首要的一定是道德水准的高下,一定是义利观的对立。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担忧的不是物质利益的增加,而是道德水平的提升,不是个人的贫富安危,而是大道的兴衰行废。仁德甚至是高于生命的,当二者产生冲突之时,君子理当毫不犹豫地牺牲生命来捍卫仁德。在论语中,孔子反复强调君子和小人在义利之选择上的尖锐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4]即使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评价中没有明确提出他们各自以何为好,[6]但君子之所以能和睦相处而又坚持原则而小人不能,仍是因为在其心目中道义的标尺始终如一而小人却只计较个人之得失。

以孔子之见,君子从不违背道义,即使是穷困潦倒、颠沛流离也坚定不移,“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仍然“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的颜回便是典范。[7]农业生产活动是与人们的物质利益息息相关的,是可以直接满足穿衣吃饭这样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的,人出于满足物质需求而从事农业生产,而人的功利欲望也很可能在农业生产中被进一步激发。樊迟不同老师探讨道德修养或者社会治理方面的问题,而是想要请教农业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还不能充分做到“义以为上”(《论语阳货》),[8]他就重义轻利而言功夫还不到家。“学稼”、“学圃”或许没有“八佾舞于庭”(《论语八佾》)那么不可容忍,[9]但毕竟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孔子看到的是樊迟在守卫道德底线,[10]追求道德目标的过程中有所动摇的意志,这位严师也因此而批评了他的学生。第二,樊迟有求贱弃贵的嫌疑。这里的“贱”与“贵”是就“礼”的体系中的社会地位而言。孔子大力弘扬“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在道德水平和人格层次上的意义,但他的本意并非将这方面的意义和它们原初的地位高下和身份贵贱上的涵义完全割裂开来,而是要求将前者作为后者的支撑和依据。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的权威,热切渴望把按照周礼的规定已经混乱和颠倒的名分重新修正过来,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他认为关键就是让社会的统治者和权力的掌控者拥有道德,由此他甚至把政治的实质就视作为政者崇高的道德水准,“政者,正也”(《论语颜渊》),[11]“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论语子路》)。[12]

培养一批既有高尚的德行又有高贵的地位的君子来对政局和社会施加积极的影响,可以说既是孔子的教育宗旨,又是孔子的政治目标,为此他本人也是率先垂范,即使屡受挫折,依旧矢志不移。为了使自己这块美玉能遇到一位识货的买主从而卖出一个满意的价钱,孔子甚至曾想接受叛乱者的聘请,在他看来真正精神高洁的君子是不会被污染的,倘若可以将自己的德行推广开来,反而可以使肮脏的政治环境得到净化,这也正符合“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的道理。[13]巧合的是,孔子在樊迟问仁时还向他直接传授这一道理。虽然农业生产活动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农业生产者古时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下的,“古凡习稼事者皆称小人”,[14]身为孔门弟子,樊迟不专心于思考如何从政为官,不专心于寻找施展政治才能的机会,不专心于谋求与君子的道德水平相符合的高贵体面的社会地位,却想要学习身份卑微的粮农和菜农最为精通的事情,这当然是与孔子的教育宗旨南辕北辙的。既然如此,樊迟受到孔子的批评也就不足为奇。第三,樊迟有违反中庸的错误。孔子果真认识不到农业生产活动对社会的意义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回应子贡问政时,他明确将“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作为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满足的条件,[15]尽管不是最为重要的条件,但位居次席也足见孔子对于粮食充足的重视,“足食”和“民信”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两立的,而充足的粮食当然要从农业生产中来。孔子本人也曾担任过负责畜牧业的小吏,并在此期间使牲畜兴旺繁殖。[16]由此可见,孔子所否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农业生产活动本身。

“仁”、“礼”和“中庸”都是孔子的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其中“中庸”是孔子基本的方法论原则,他曾盛赞“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17]明确认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中庸思想的核心精神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遵循合理而适当的尺度,既避免超过,又避免不及,没有偏向,不走极端。仁是礼的内在要求,礼是仁的外在规范。没有仁的内在要求,礼会流于形式,没有礼的外在规范,仁会失去保证。要想让仁和礼都实现理想的效果,二者不可偏废,而中庸之道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便是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庸原则来审视樊迟,一位君子如果既可以在“礼”的规定下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又可以承担起“仁”的使命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无疑是合格的,但如果他置“礼”所规定的位置于不顾,亲自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则是不合乎中庸之道的。由此可见,孔子反对的主要是樊迟违背中庸之道的行事方法,他认为君子在自己的官位上推行德治,才是真正明智和可取的。第四,樊迟有舍本逐末的问题。既要有合乎“仁”的德行,又要有合乎“礼”的位置,还要有合乎“中庸”的方法,那么最终的目标又是什么呢?对此孔子表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19]君子的视野绝不局限于一城一池的范围,君子的任务也绝不束缚于一时一事的解决。

礼崩乐坏,天下大乱,需要君子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仁义衰落,天命不彰,需要君子英勇无畏,力挽狂澜。君子的根本使命就是让仁义之道弘扬于天下,为了担负起这一神圣的使命,君子必须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自觉修炼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惟其如此,他们才真正“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20]子贡是孔子最为出色的学生之一,但在孔子看来他充其量只是一个祭祀用的胡琏,只是一个比较贵重的“器”,[21]而“君子”是“不器”(《论语为政》)的,[22]由此可见对于君子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他有着多么高的要求。学种地当然也有其价值,可它与孔子的要求相比显然还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只是一个细枝末节而已。对于樊迟舍本逐末,志向不足的问题,后世的评论者也是多有批评: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引用杨时的评论说“樊迟游圣人之门,而问稼圃,志则陋矣”,“词而辟之可也”,还说孔子之所以在拒绝了他之后还把道理明确地讲出来,是因为怕他真的去找老农和老圃,如此“则其失愈远矣”;[23]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亦评价道:“若士之为学,则由成己以及成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当志于大人之事,而行义达道,以礼义信自治其身,而民亦向化而至,安用此学稼圃之事,徒洁身而废义哉!”[24]本末倒置,胸无远志也是孔子批评樊迟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樊迟请求学习种地存在重义轻利、求贱弃贵、违背中庸、舍本逐末等问题或者说是苗头,不管从“仁”的精神还是“礼”的规定,从个人修养还是社会理想来讲,都与孔子的要求南辕北辙,他正是因此而受到了孔子的批评。

二、孔子批评樊迟请求学农的评价

1、孔子批评樊迟请求学农的积极影响

明确了孔子批评樊迟的具体原因之后,便是如何看待和评价这种批评的问题。从积极的作用来看,首先,这种批评具有道德意识的提升意义。能够生存是人从事实践,创造历史的基本前提,以生存为核心的功利性需求便成为人的第一需求,但人不只有功利性需求,人还可以超越功利性需求而产生更高的其他层面的需求,包括道德需求。由于个人具体情况的差异,不同的人突破功利型需求的限制而具有道德意识的程度也是不同的,这其中最值得尊重和敬佩的就是基本的功利性需求尚未得到保证却仍然毫不动摇地追求更高的道德水平的人。即使达到了某一更高的道德水平,也绝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想守住这一弥足珍贵的成果,还必须与固有的功利欲望展开激烈而长久的斗争。古往今来,真正的“君子儒”能够热情高扬“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的大学之道,[25]能够牢固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集张子语录语录中》)的远大理想,[26]能够时刻具有“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省察意识,[27]没有对功利需求的超越和与功利欲望的斗争,都是不可想象的。孔子批评樊迟,就是希望他在对功利需求的超越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与功利欲望的斗争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在道德品格历练的征程中保持高昂的斗志。从人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强调道德意识的儒家当然有其局限,但无可否认的是,强调道德意识也是儒家思想成为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重要原因。

鼓吹功利欲望的思想虽有可取之处,但其终究不太可能成为一个民族的薪火相传的精神传统的主流,就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形成来讲,圣人倡导道义至上无疑是功不可没的。其次,这种批评具有人文精神的弘扬意义。孔子主要是出于对道德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望而批评樊迟的,而之所以重视道德不仅是为了把君子和小人区分开来,也是为了在人与低等动物之间划出界限。人要想获得真正属于人的自由,首先要自觉其为人,之所以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一场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着非凡地位的思想解放运动,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的价值在其中得到了空前的凸显,而先秦诸子实现这一点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把人从宗教神学下解放出来,另一种就是把人从低等生命中拔升出来。而在儒家那里,把人从低等生命中拔升出来的基本依据就是人向善的趋向,就是人的道德自觉。孔子指出,与犬马相比,人的孝道不在于能养父母,而在于在养父母的同时还能产生对父母的敬意,这就明确把道德视为人与动物相异的本性,这一观点也为后世儒者所继承并不断强化。道德不是人与动物区别的全部,也不是人与动物根本意义上的不同,但因为道德既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又是人能动地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评价的结果,所以它仍是人超越于动物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动物是无所谓事实与价值,物质与精神的矛盾的,无论就身份之贵贱还是道德之高下,小人也绝不等同于动物,君子与小人的差别也绝不等同于人与低等动物的差别,但人的本质终究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君子的人格比小人更加完善。孔子要求樊迟在“成人”的漫漫征途上更上一层楼,对于人的自觉和进一步发展来说,也无疑可以提供强劲的推动力。

2、孔子批评樊迟请求学农的消极影响

从消极的作用来看,第一,这种批评轻视了改造自然的意义。孔子批评樊迟“学稼”、“学圃”是否一定意味着孔子轻视农业生产和劳动人民,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在孔子乃至儒家思想的价值取向中修身和治国的分量重于务农应该没有明显的疑问。从儒家所描绘的君子理应致力于的宏伟蓝图来看,务农的确不值得投入大量的热情和精力,可如果换一个角度,结论就未必如此了。从事农业生产属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改造自然是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必要途径,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一切更高层次的实践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生产力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生产力的实质就是人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与西方传统哲学更多地以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为宗旨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面向人和社会自身的,它本质上不是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特色的哲学,而是价值哲学。[28]这一特点使我们荣耀地成为了一个重人文精神,重道德修养,重价值追求的民族,但也让我们遗憾地成为了一个轻规律掌握,轻技术进步,轻真理探索的民族,而中国传统哲学经验领域与超验领域密切结合,不善区分的思维方式也妨碍了我们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务农乃至改造自然的重大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要追究这种遗憾最早从哪里产生,反对学农的孔子自然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虽然他和后世的儒者都不否认物质生产活动的价值,但在他们那里这种活动更多地还只是一种必经的事实,对其价值的承认带有较强的被动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轻视改造自然的意义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这种批评禁锢了人的个性的发展。孔子及儒家高度重视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但道德提升和人格完善是否只有“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这一种模式,[29]又究竟该如何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事实上,人们在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共同的原则,守住共同的底线,但人更需要在此前提下努力打造自身的特色,彰显自身的个性,如果特色和个性不能充分发展,自由就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在人向自由迈进的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前提下,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进行独立自主的选择;其次,不管一个人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他都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但提升的方式仍必须充分尊重其独立自主的权利,必须严格遵守道德靠人的自觉性来维持和提升的本质规定。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既保证人的个性的发展,又推动人的道德的进步。以此来审视孔子对樊迟的批评,就第一点来讲,学农并不是一个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损害的选择,孔子却表示反对;就第二点来说,即使樊迟的道德境界的确还有待提高,孔子的批评就尊重其独立自主和道德自觉而言也显得有些过激。对于儒学束缚人的个性发展的问题,杨国荣先生曾评论道:“孔子以圣人、君子为普遍的人格模式,似乎未能注意到人格的多样化问题,这种思维取向在理论上与‘克己复礼’(将自我纳入礼所要求的普遍模式)相一致,它或多或少使其人格理论呈现出某种负面意义。”[30]这种负面意义的不断加重,也是儒学后来坠入“以理杀人”(《孟子字义疏证与某书》)的深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31]

三、结语

科技进步与人文繁荣,个性张扬与道德约束间的矛盾都是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十分突出的矛盾,尽管时空有别,但孔子对樊迟的批评仍可以为我们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提供可贵的启示。我们需要继承孔子乃至儒家对人文精神和道德水平的重视,但也要克服他们轻视科技提升和个性发展的不足。相信随着对儒家价值追求和人格目标的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可以从中收获到更多的精神财富!

有关孔子的论文【3】

一、好学是成才之钥匙

对于“好学”,在《学而第一》中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其意思是说,要做到饮食不求奢侈与满足,居住条件不要求舒适与安逸,但对学习与工作要勤快,说话要小心谨慎,到道德高尚、有学问的人那里去讨教端正自己,就算是好学了。事实上,孔子强调好学,有两个层面: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他把做人放在了首位。《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其意思是:品德没有培养,学问没有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以身赴之,自己有缺点,却不能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因此,研究生要培养德性,学会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以德为先,是好学的首要任务。同时,孔子的一生又是勤奋问学的一生,他从十五岁“志于学”后,终身学而不倦。直到晚年,还津津于易经,手不释卷而韦编三绝,其“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执着求学精神,是值得研究生学习的。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特别是孔子的好学还体现了谦虚好学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绝句。因此,重温“好学”精神,养成“好学”习惯,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生成才的必修课。

二、忧患意识是成才的内需

孔子《论语泰伯》中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意思是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时刻忧患自不如人的自觉意识。孔子告诉我们,在学业上,时刻要有一种忧患意识。孔子指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意识是指人们面临自然、社会与人生所遭遇的困难而产生的忧虑与思索。从远古时代,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忧患,到进入阶级社会后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忧患,无一不留下历史的烙印。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其忧患意识体现为人们对国家、民族、人生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怀。孔子便是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孔子时刻怀有“以道自任、为道献身”忧患意识。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他把“道”看成是他们最终安身立命之处,并有为“道”、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即所谓“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以孔子代表的儒家知识分子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养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形象,这种忧患意识值得人们学习。因此,这种忧患意识是我们当代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所应秉承的基本思想。当代研究生作为我国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忧患意识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更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直被人们尊尚和传承的精神。这就要求研究生必须忧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思想意识,并激发出把建设祖国作为己任的壮志。

四、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成才的外部要素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对子路说六言六蔽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事实上,孔子告诉了我们处世与学问之间的辩证关系。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意思是:有仁德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因为仁虽然好,若没有真正学问的涵养,往往会分不清是非善恶,这种好人就是“东郭先生”。有许多人心存善良,仁慈爱人,但盲目的慈悲也不对,若学问不够,不能明辨是非,有时帮助一个人,反而可能害了被帮助的人。因此,仁慈也需要智慧和学问。“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其意思是爱耍聪明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孔子说有许多人知识非常渊博,而不好学就容易非常放荡、任性。许多年轻人知识太渊博,看不起人,对自己不够检束,这就是荡的表现。“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意思是诚信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自己受害。有的人过分的自信且自以为是,结果害了自己,这就是“其蔽也贼”。因此,自信必须建立在深入考究、有充分依据的基础之上。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意思是直率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说话尖酸刻薄。直爽的性格本来是优点,但若不分场合、不分尺度地指责与批评别人,不给人留情面,结果得罪身边的人,难以与人共处,结果被孤立,未能有所作为。“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是指的勇敢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出乱子。有的人勇敢、脾气大、莽撞却不学礼度且缺乏修养,做事不周全就容易出乱子。“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是指刚强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狂妄悖理。个性很刚的人,若不好学,他就会变得狂妄自大、满不在乎,容易铸成大错。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这段话的意思是,冉央求着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力量不够。孔子回答说:如果真的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会再也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没有开步走,就自行设定终止线了。这里孔子批评冉在为自己的退缩找借口,这个借口乍一听似乎还有点道理,但其实只不过是对自己不思进取的一个开脱,缺少持之以恒的品质。

上一篇:四四中队工作总结下一篇:教师高端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娄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