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

2024-08-21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精选8篇)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 篇1

众所周知, 中庸之道是孔子所倡导的处世方略和人生境界。按照朱熹的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也就是说中庸是天下不变之正道。

在笔者看来, 中庸就是“去其两端, 取其中而用之”。凡事不走极端, 尽量去寻找和把握两个对立事物之间的折中点、结合点, 这实际上也就是它们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显然, 中国庸并不是平庸和圆滑的代名词。

中庸是一种成熟的生命状态。幼稚的两极化思维模式和僵硬的自我状态下, 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接纳中庸的, 只有当生命成熟到一定程度 (一般需要到40岁左右) , 生命才能释放出中庸的“灰色”空间。所以说, 中庸之道既是顾全大局的统筹兼顾之道, 也是灵活变通的接纳之道。“兼顾”当然也包括了自身的原则和利益, 而非无原则的妥协和退让。

中庸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宽广胸襟, 是对事物“无过而无不及”的恰到好处的把握, 是一种高妙的处世方略和人生境界。

中庸思想的发端, 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禹三位上古明君禅位时口口相传的治国方略。据说, 尧禅位时告诉舜四个字, 即“允执厥中”。“允”是诚信的意思, “厥”是虚词, 无意义。“允执厥中”就是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地执守中道, 也就是要不偏不倚地把握住平衡之道。舜禅位给禹的时候, 担心禹对“允执厥中”四个字理解得不够深透, 于是又在前面加了十二个字, 构成了流传至今的十六字心法, 即“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意思是说, 人心是多变叵测而又难以驯服的, 道心则是不变微妙而又潜隐的, 唯有精深专一, 证得道心, 方能切实把握执中平衡之道, 使人心降伏稳定。这十六个字, 微言大义, 奥妙无穷, 故被后世誉为中国的“心经”, 成为儒家思想的源头, 是仁人志士明心修身的总纲, 更是历代帝王将相治国理政的法宝。故宫中和殿至今仍然悬挂着乾隆皇帝御笔书写的“允执厥中”牌匾。

和谐即整合、统一、融洽和相生。它的反面就是分裂、对立、冲突和内耗。和谐是一种健康态, 也是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社会所追求的境界, 而通往和谐的唯一的途径就是中庸之道。故“中庸”与”和谐”是密不可分的。中庸和谐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日本“企业之神”松下幸之助曾在其《关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说, 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 不为偏激, 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 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 篇2

中庸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的“一贯之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中庸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其核心是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要把握好“度”,做到无过无不及。同时中庸思想还贯穿于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之中,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庸思想作为历史的产物,今天还有无现实意义?这几乎是不言而喻就可以肯定下来的,虽然中庸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总而言之功大于弊。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不可轻视的调节、指导、训示的作用。

(一)中庸思想有助于培养人的德行

“所谓‘仁者静’即在和谐中求发展,在变中求不变,中庸之道正是这样一种乱世中谋求正道的处世原则。如此便把这种意义上的中庸提为人类最高的生存之“德”,即生存的智慧。”①

1.中庸思想为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中庸》把人如何加强道德修养作为首要,这是人的立世之本,也是《中庸》的立世之本。同时,《中庸》还为我们加强个人修养提出有效的方法;“内省”、“自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朱熹认为这里的“中和”即“中庸”:“以性格言之,则日中和,以德性言之,则日中庸是也。” “喜怒哀乐”是每一个正常人都有的情感,这是自己的主观感情。有人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说所有没有表现出来的感情都统称为中。但是未发并不是没有发出来。依据儒家对中庸的认识不可能所有的“未发的喜怒哀乐”都“谓之中”未发应该是“不发’,也就是说对喜怒哀乐进行有意的控制,当发则发,不当发则不发,如此才“谓之中”。那到底什么当发,什么不当发呢?则有节来决定“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节”原指事物的关键,这里指“理”。“中节”指合乎日常生活的理。“中和”就是要求控制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内在情感合乎于日常生活的理。“中节”,而且要“时中”----即时时都要合乎日常生活的“理”,这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谓依据,并且要有极大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对待自己的欲望,应该“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果对自己的无休无止的欲望不加以节制的话,人就会变得越发贪婪、越发的肆无忌惮。就会谓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所以作为君子,应该安心于现在的地位,做本分的事,不存分外之想。无论贫富贵贱,都应平和安详的活着,强调的是对自己现有状况的认识和把握以及自我心态的调整。

只有做到对“我情”“不发”“发而皆中节”对待“我欲”“素其位而行,不愿争其外”。这是从思想上对君子的要求。那要做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又该有怎样的躬身实践呢?

2.中庸思想为君子的行事之道提供了借鉴

“中庸”培养目标是“君子”。何谓君子?“君子”在古代有固定的内涵。“西周春秋时期对贵族的通称„„春秋末年以后,‘君子’与‘小人’逐渐成为‘有德者’、‘无德者’的称为。”[5]《礼记、区里上》云:“博学强记而让,敦善行而不殆,谓之君子。”

“君子”的风度首先在于能把握好度,既无过又无不及。不语大话,不说假话;言行一致,忠诚待人“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噪糟尔”君子要谨言慎行,但谨言慎行绝不等于少言寡语,行动缓慢。它是在于交往时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所考虑,是自己的行为和语言符合常理的要求,做到“博学久,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等行之”

一个人幸福的标准不能用荣华富贵来衡量“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得。”知足者常乐。作为君子总能从平凡艰苦的生活中来寻找生活的乐趣,平等的对待他人,不因别人强大而谄媚,也不因别人弱小而欺凌,摆正自己的心态。“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求人。心态平和,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作为君子还要至诚至性“唯天下至诚,未能尽其恬。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进物至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与”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也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的天性。以至万物者发挥其良性。达到一种至仁至善的境界,也就是君子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二)中庸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启迪意义。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知道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个大多数人都能够享受发展成果的社会。而要构建一个这样的社会,就必须协调好各种关系;中庸思想对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 1.中庸思想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是儒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信念。自然界的万物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属于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又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的发号施令,如果人类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孔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把人类放在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主张人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致,天地人一体化。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人,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孔子肯定了天之可则,即肯定了自然的可则,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中庸》也提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看成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平和的运动。大自然的运行有其固有的规律。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阳货》就是说“天”是具有独立不奇的运行规律的。因此人类在为自身的生存而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认识与遵循自然规律,即“制天命”须以“应天时”为前提,否则就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础。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提出了“正德,利用厚生”,“正德”指的是天地生养万物之道,这种天地之道与人的善良的“仁”性是相通的。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即是“仁爱”,孔子一生以实现“仁”为己任。主张将人的仁爱本心、本性推及宇宙万物,当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就会爱护他人。如果用这种仁爱之心去对待万物,就会促进万物的生长,这是儒家“仁道”的真实体现。儒家讲的“利用”是在正德基础上的“利用”,即要从仁爱之心出发,对万物的“利用”要符合道德原则,既有利于人的生命,也有利于自然万物的生命,因此就必须“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儒家思想从爱人到爱物,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主张,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有助于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2.中庸思想有助于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主体。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由于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人组成的,每个人又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要做到彼此的和谐相处,就应当弘扬“中庸”思想体系中诚信与和而不同的思想。

首先,在人际交往中和们要遵循诚信的原则,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缺乏对彼此的信任,关系淡薄,破坏了人际关系的和谐,造成诚信危机。诚信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要求以“无信不立”,人与人之间最初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的,很难想像,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怎样会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中庸》第二十五章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也就是说,真诚就是自己成全自己,而道则是自己引导自己。真诚是贯穿万物的始终的。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把真诚看得很贵重。“诚”是中庸思想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将多一份信任与宽容,社会将充满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将更加和谐。

其次,和谐的人际关系应是“和而不同”的,在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和”与“同”是一对矛盾的关系。“人们把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叫做‘和’,把取的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叫做‘同’,而‘和’是调和不同以达到和谐统一。”[6]在人际交往中,对立和相同是两个极端,应当遵循中庸思想中的适度原则,在两个极端中找到一个点,这一点便是“和”即是“和谐”,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真正有德行的君子善于协调,能够与人和谐相处,但并不是一味的刻求与其相同;而无德的小人则只知苟且求同,而不顾主客之间的差别,从而难以达到真正的和谐。“和而不同”是一种智慧,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法则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3.中庸思想有助于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始终是矛盾的统一体,过分强调社会群体性,可能会压抑个体生命的自由,而过分强调个体性又必然会对社会群体秩序规范构成威胁。“中庸”则力求将群体的秩序,规范与个体生命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既尊重和关怀人的个性发展,又体现重群体,重天下的社会意识。儒家认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之间都有一个适中之点,一切人的欲望,渴求的满足也有一个恰当的限度。只要达到这一适中的点,才能实现平衡,同时,儒家谈论的人道,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人道,人的主体意识的最后归宿。儒家观念中的人格升华,并不表现为人化自然程度的大小,而表现出为人向自然的回归,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程度如何。所以做为社会充分的尊重个人,而人也要正确的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中庸思想在科学管理中的价值 1.中庸思想具有管理协调功能

“和”的意思应该是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协调、补充来达到事物的最佳状态,在孔子看来“和”是管理活动的最高境界,儒家有云“礼之用,和为贵”。管理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一个组织成功与否关键要看人的因素,因此,“和”的思维方法能协调人际关系次,是社会组织呈现和谐状态。

孔子的“和“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社会层面上来协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二是在一个组织的内部来协调最高管理者和各级管理者的关系。就前一个层面来说,孔子认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键要取得和谐。这就要靠正确的管理方法,因此孔子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现在看来,作为管理者就要关心被管理者的工作生活,主动密切与他们的关系,经常与他们联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被管理者的智慧一点一点的被激发出来,培养其才,爱惜其才。同时提倡互补和谐的精神,处理好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组织才能上下融洽,亲如一家。关于管理者与各级管理者的协调,孔子提倡的是“和而不同”。和与同是根本对立的,孔子明白,只有“和”才是产生万物的法则。君与臣应该是“和而不同”还是“同而不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曾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了顶峰,甚至在其去世搞两个凡是,把一个人推向了神坛。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后的一段时期否定毛泽东一生的思潮又开始泛滥,对此邓小平给予了严重的批评,提倡新的时代“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今天处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作为一个独立体,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别人服务。

2.中庸思想为企提供了“经权合一”的权变管理方法

经权合一观是中庸思想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方法论,它要求管理者一方面要把握永恒不变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在这里,“经”指的是管理的基本原则,“权”指管理的技巧和艺术。取其中之意就是说管理者要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时光在不断的前进,人也要学会与时俱进、灵活应对。真正做到中庸,就必须和时宜,必须学会权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一个管理者,在使用人的问题上应该明白没有完美的人,分析其有点和缺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把人才放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去。二战以后,日本一些企业家根据时代的要求,分别把团队精神和人性化管理,和为贵列为厂训,这些都不同程度的蕴含了中庸之道的“适时”的管理思想。取其之意就是要坚持适度原则,把握火候,注意分寸,留有余地,适可而止,即提醒人们要注意“度”,要注意“无过无不及”。在《论语》中,孔子不仅把中庸当做道德的最高原则,自然也是管理的最高原则。毛泽东十分推崇“过犹不及”的思想,他说:“‘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做两条战线的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在现代管理工作中,能不能把握好“度”,关系到工作开展的成败优劣。因此,掌握“适度”原则极为重要

中庸作为我国古代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他有着丰富的内涵,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对现代社会他都有极大的价值。天,当我们大力提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塑造中华民族新精神时,我们尽可以弘扬儒家的中庸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构起一种新的中庸哲学、塑造一种新的中庸精神。

孔子中庸思想探析 篇3

中庸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之中。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首次提出了“中庸” 这个概念,并给予了中庸——“至德”如此高度的评价,但孔子未能对中庸本身的含义做充分的阐释。而《说文解字》 中指出 :“中,正也 ;庸,用也,从庚 ;庚,更事也。”由此看来,“中庸”的意思就是既妥当又正确地去处理事情。郑玄注《礼记 · 中庸》说 :“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到了两宋,程颐、程颢将“中庸”的含义解释为 :“中者, 只是不偏,偏则不是中。庸只是常。犹言中者是大中也,庸者是定理也。定理者,天下不易之理也,是经也。”朱熹在注释《中庸》时引用了二程的意思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庸,平常也。”因此, 按照二程和朱熹的解释,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称之为“中”; 保持经常称之为 “庸”。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主要内容

1、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

孔子把中庸看作是最高的道德,与中庸相对的则是过和不及,过即超过,不及的意思是达不到,对于这两方面孔子都是不赞同的。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原则和道德修养,应有一个适当的标准,超过或达不到这一标准,都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也就是说,过和不及这两个极端的后果是一样的,只有既没有过又没有不及,才是中庸之道。由此看来,“中”是衡量过与不及的标准,孔子要求把握正确的“中”, 坚决反对过和不及这两种不合乎中庸的行为。孔子所倡导的中庸,应该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并且牢牢地把握了恰到好处的中正处,即坚持了“适度”的原则。

2、执两而用中

孔子倡导的中庸是无过无不及,坚持了适度原则的。那么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度”,做到中庸呢?在《中庸》里有孔子对中庸经典的解释,古代圣明的君主之所以会得到百姓拥戴,就在于他们能够隐恶扬善,把握好了过和不及这两端,用中庸的方法来安抚百姓、治理国家,孔子把中庸看作是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就应该把握好这两端,也就是要“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让两端互相制约,互相补充。“两端”处处可以找到,如租赋有过轻过重,治民有过严过宽,行礼有过简过隆等,把握好这两端,就能找到不轻不重、不严不宽、不简不隆的中点,这个中点也就是适度。中国古代的圣明君主正是具备了这种合于度的中庸的观念。

3、时中

在孔子看来,君子为人处事能够做到中庸之道,但是小人则难以达到或违背中庸原则。“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君子能够时刻自省检查,随时而变通,适中而不偏,而小人则会肆无忌惮,任性妄为。孔子认为,坚持中庸思想,是君子的一种天职,然而中庸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要求人们必须学会找到当时的“中”。君子就能够做到时中,能根据不同的条件和时间而采取合理、合宜、合时的中庸。孔子在为人、为政、人际交往和学习过程中也始终贯穿着时中的原则。时中是中庸思想最高的阶段,是真正地达到了中庸。

三、中庸之道与折中主义

自近代以来,人们常常认为“中庸”是一味地做事不讲原则,也很容易将中庸误解成为折中主义或者是调和主义。 我们不可否认,从表面上看,折中主义和中庸确实具有某些相似点,也使得不少人以中庸为借口,做事毫无原则可言。 这样的人正是孔子深恶痛绝的、严厉批评的“乡愿”。子曰 : “乡愿,德之贼也!”,孔子对“乡愿”是深恶痛绝的,说他们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又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足以使道德败坏的小人。在孔子看来,如果找不到和秉承中庸思想的人相交,他宁愿与狷者、狂者交往,也不与乡愿交往。因此,中庸并不是做事不讲原则、左右逢源的老好人,而是需要有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刚柔结合的思想, 具有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志向和坚定。

折中主义没有自己原则和立场,只是把各种见解和思想,机械地、毫无原则地拼在一起,迁就一切,毫无坚持, 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形式。而中庸思想并不是这样的折中主义,中庸之道有自己明确的立场和原则,需要用理智调节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拘泥,不偏激,讲求适度和合理,无过无不及,始终保持着“中”的状态。中庸的思想并不是模棱两可的,而是中正之道、真理之道,因此就要求我们要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把握好这两端之间的平衡,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与辩证综合。

摘要:孔子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集中代表了儒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和方法。它强调凡事要坚持适度,防止过犹不及,不走极端,但并不等同于折中主义。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 篇4

希腊神话的哲学思想及其与孔子中庸之道的异同

希腊神话是希腊最早的文学形式,它不仅是人类的文学瑰宝,也是一座思想宝库.虽然产生背景不同,其哲学思想与孔子的“中庸之道”在某些基本理念上却是相通的,当然也不乏相悖之处.本文以古代希腊神话的发展及神话人物形象的创造为切入点,简述了西方哲学发展的`起源,并着重对亚里士多德道德体系的“中道”与孔子道德哲学中的“中庸之道”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论述.

作 者:车美容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刊 名: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4“”(4)分类号:B932关键词:希腊神话 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 孔子 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 篇5

从孔子把中庸作为一种为人处世、处理问题的方法来说, 所谓“中”, 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意思。“庸”表示用、施行。这是“庸”最初的常用义。“中庸”即依中正之道而行之。“中庸”本义即是“用中”之意, 中庸之道即是“用中”之常道, 也就是说人们的言行要尽量合乎“中”的原则, 不偏不倚, 恰到好处。也就是分析处理问题时准确把握适度原则, 既不要不到位, 也不要过分, 过与不及都是不可取的。中庸作为一种方法论, 对我们把握新课程教学很有启示。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失衡现象, 例如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盲目地肯定每一位学生的发言, 偏离主题的现象屡屡出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把握不准和教学能力的不足, 教师的个体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的要求之间出现了偏差。因此, 必须用中庸思想分析和处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关系范畴, 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平衡,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1. 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平衡

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鼓励者和倾听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新模式转变,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要在维护学生主体地位, 同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是极难的, 也就是说教师要在课堂中把握住一个“度”, 必须遵循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 否则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既可能导致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也可能会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甚至滑向权利主义。作为教师要把握住这种平衡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一方面, 教师要从观念上彻底转变过来, 平等地看待学生, 尊重学生, 把课堂变成学生发挥其创造性的舞台;另一方面, 教师要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作为指导, 精心设计教学, 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到研究教学, 由教书匠成为教学研究者, 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2. 教授系统知识与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平衡

在新课程改革的号召下, 要求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 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 鼓励学生发现学习, 教师只是作为一个促进者和引导者。但是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由于学生还未形成系统思维等因素的影响, 他们探究到的或是自我发现的知识往往是以点的形式存在, 而如果没有教师系统性的梳理, 学生得到的知识很可能是零散的、个别的、不成体系的。新课改强调了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 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潜能, 但是这与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系统知识这一点是有矛盾的地方的, 一节课一般是40分钟, 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用30分钟来讲系统知识, 而如今要用30分钟来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 教师讲课只有10分钟时间, 这10分钟要来讲原来30分钟需讲的知识, 这其中显然是有问题存在的。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寻求系统知识和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中的某种联系, 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思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 设计合理的提问, 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规整, 做到知识学习和思维开发两不误。

3. 放与收的平衡

所谓“放”, 就是学生自由地思考、讨论、交流, 表达看法。所谓“收”, 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或是讨论进行总结。课堂教学应该是有节奏的, 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收放是要进行把握的。这其中同样存在“度”的问题。如何拿捏收与放的分寸, 成为了教师的新课题, 这涉及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下, 学生更多参与到学习中,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表面上来看, 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削弱了, 实际上应该说是对教师对课程的控制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要求学生乖乖地坐着听课, 而是需要在热闹的课堂讨论和积极的学生发言中动态而有效地组织教学, 这对教师的软控制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地倾听每位同学的发言, 抓住学生发言中错误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同时对学生有价值的见解要进行及时深入地总结。当教师需要同学进行探究问题时, 就可放;当需要教师及时点拨、提炼观点、加深认识时, 就要收。收与放的掌握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 而是一种艺术, 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学、常练、常新。

4. 课前设计与课堂生成的平衡

课前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梳理整合教材、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情境问题、设计教学方法、考虑学生学法等。课堂生成包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提出的, 包括宽于教材的鲜活知识、学生独特有价值的见解等。教师在教学之前进行认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是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和实施的必要条件。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表达个人见解以及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 必然会使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学生的创新性得到激发, 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 教师如何处理这类“突发事件”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和谐, 甚至教学的质量。要处理好此类问题, 一方面教师需要把课备得更全面和完整, 以及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假设一些学生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到教学相长, 在教中学, 除了对自己所教的知识有深入的研究外, 还需要涉猎各方面的知识, 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从而不怕被学生“问倒”。同时教师还要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诱导能力, 掌握一些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 这样才能从容地面对学生和课堂。

解析中庸思想的和谐意蕴 篇6

关键词:中庸思想,理解,品质,现实意义

中庸思想是中国儒学的重要内容, 它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产生过重要影响, 从而造就了我们崇尚道德情操的民族特性。中庸思想以“人道”为核心思想, 揭示了个体人格的修养方法和德行的实施途径, 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而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对中庸思想有着诸多的误解。我们评价一个人是中庸的, 直接的反应就是认为此人是墙头草, 走中间路线, 是两面派, 缺乏创新精神、锐意进取的魄力。也就是说, 我们通常认为中庸与软弱、猥琐、贬义相关。显然, 这种观点忽略了中庸思想中积极有益的品质, 忽视了中庸思想中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气度, 更是看待事物态度过激、武断的表现。清楚了解中庸思想, 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发扬我们民族文化优秀品质的必修内容, 更是公民素质的体现。我们与时俱进地将中庸思想精髓应用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会有益于历练人的品行、扩展人的心胸, 为治愈“现代病”提供很多的教育启示。

一、关于中庸思想的理解

“中庸”最早出自《论语》, 孔子把中庸作为德性要求, 反对在行为上走极端, 主张“中行”。孟子发展了中庸思想, 提出执行中而权, 反对执一。秦汉之际儒家写成《礼记》一书, 列专题讨论中庸。宋代程朱把中庸提到天理的高度。《礼记·中庸》被抽出注释, 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元、明、清时把“四书”列为科举的必考科目, 极大地普及了中庸的传播。中庸思想遂在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中国人产生重大影响。[1]

孔子对于作为“至德”的“中庸”, 虽然没有展开理论阐述, 却是以自己的践履来体认的。孔子常常要求自己的言行合乎“中庸之道”的标准。“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 (《论语·述而》) , 认为“人而不仁, 疾之已甚, 乱也” (《论语·泰伯》) , 是他待人的中庸;“子钓而不网, 弋不射宿” (《论语·公冶长》) , 是他对物的中庸;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 斯可矣。” (《论语·宪问》) 是他做事的中庸。可见, 孔子的中庸是一种动态概念, 不是僵死原则。他的原则可以随时间、条件的变化灵活处理。

最早给出关于中庸解释的是《说文》:“中, 正也。”“正”是恰当、妥当、合乎客观实际的意思。“庸, 用也, 从用, 从庚;庚, 更事也。”“更事”亦即经历事物, 与“经事”同义。中庸也就是妥当、正确地处理事物, 是处理事物正确而不能变易的总的法则。孔子之学, 正如曾子所言:“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这个“一以贯之”之道便是“仁”。而由“仁”的初露端倪到仁的极致的“圣”, 孔子所遵循的是一条中庸的道路。《中庸》说:“子程子日, 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

关于中庸, 朱子这样解释:“中者, 不偏不倚, 无过无不及之名;庸, 平常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 “中”就是克服了片面性, 不走极端, 行为适度;“庸”就是指在复杂多变的日常生活中比较稳定的那些原则, 是“中”与“不中”的标准。中庸思想所提供的适度原则和无过无不及的方法论意义在我们认识事物时都是大有裨益的启示。

在现实中中庸思想的应用也是无处不在:国粹京戏的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温不火;优秀歌手热情演唱要情真而又把握有度;工人炼钢要注意火候;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要掌握分寸;与人比武要点到为止……通俗地讲, 这些事都要求做到“恰到好处”, 实际上, 它们又何尝不是讲求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小到处理日常事务, 大到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处理国家路线方针, 中庸思想都无处不在地渗入中国人的意识深处, 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发展的观点看中庸, 着眼于其积极的方面, 把中庸、反对过与不及看成是进行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 是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是毛泽东的发挥”。[2]再如,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的经济发展思路是在坚持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上, 借鉴有益经验发展经济, 是在坚持国情的前提下搞发展, 也正体现中庸中“时中”、“权中”的精神, 坚持原则而又灵活应变。

可见, 中庸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 是中国人的灵魂。正因如此,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庸, 指出中庸哲学“是孔子的一大发现, 一大功绩, 是哲学的重要范畴, 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二、中庸思想的品质

中国文化传统源于华夏文化, 经过夏、商、周三代的积累, 春秋战国的丰富、充实, 汉代的成熟, 以及此后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 它的演进与传承过程是相对平稳的, 正是这种相对平稳使得它能绵延不绝、代代相传。与它同时代的古老文化如古埃及、巴比伦、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不是湮灭了, 就是转移了, 而中国文化传承却如涓涓细流般汇成滔滔江河, 浩浩荡荡地推动着中国历史巨轮不断地向前。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看, 中华文化得以绵延不绝的传承, 是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在维系;从思想意识角度分析, 中国文化能保持这种顽强的生命力, 有赖于处于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的“贵和尚中”思维特质———中庸思想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和原则。中庸, 从思维方法论的角度说, 即是在诸种矛盾中, 研究什么是事物所处的最好状态, 以及如何达到这种最好状态的方法。中庸的最基本核心, 就是主张“执两用中”, 反对“过”与“不及”。“过犹不及”, 过和不及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极端, 过是超过了正确, 不及是达不到正确。中庸对两者都加以排斥, 主张不偏不倚, 既无过又无不及, 执两用中。《论语》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避免陷入思想认识的困境与误区中。孔子提出执两用中的中庸思维方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 孔子认为即使具备丰富的知识, 也并非就能事事通达, 只有运用中庸的方法论, 扣其两端, 分析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 然后执两用中, 确定事物的量与质, 这样便可通达事物, 实现主客观的一致。孔子将这种思维方法贯彻于诸方面:政事、治学、教育等。

在中庸思想的熏陶下, “时中”“权中”成为中国人一贯倡导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一种最高的生活态度和原则。同时, 在孔子看来, 中庸之道是一种最好、最高的品德和处世原则。孔子的“中庸”思想或许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但它所体现出的人的身心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这一思想的恒常性对于当代社会和谐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们要将这一思想品质继承并发扬, 使得人类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三、中庸思想关于“人”的现实意义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时代,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一个人似乎可以主宰一切的世纪里, 人如何协调与自然的关系, 又如何处理好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从现实意义上看, 中庸思想中提倡的中和、时中和执中精神就会为我们解决这一课题提供诸多的有益借鉴。

1. 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 人类似乎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现代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了一个几乎完全“人化”了的社会生活环境。水泥钢筋之类的东西把人包围了起来, 隔离了人与土地的联系, 也隔离了人与其他动物的交往;人把自己关在装备有空调暖气的高楼大厦内, 大大地减小了气候变化对他们的影响;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欲望, 人们给自己制定了种类繁多的法则和规范, 却不再重视自然的生存法则;人们借助于大自然增强了自己的力量, 却反过来把这种力量强加给大自然, 任意地“改造”自然, 自然的意志不再被人尊重。越来越多的人在不断地丧失自己的自然本质, 企图代替“上帝”或“神”的角色, 为实现自己所谓的“理想”, 不惜付出污染环境的代价, 将大地母亲的躯体伤害得千疮百孔, 结果使得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中庸作为一种认识论, 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庸之道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则:“致中和, 天地顺, 万物育焉。”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重要法则。中庸思想重视道德价值, 要求人们建立道德操守, 规范自己的言行, 终身奉行而不逾越。我们强调发展, 却不能以放纵恣睢、逞能显志、急功近利为目的, 而要应天、顺天, 与生态保持协调平衡状态, 以满足人类长期需要为前提。我们要讲究情理和谐, 针砭人欲横流, 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理合一精神。

根据中庸的精神, 人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都应讲究平衡和谐。从物质层面看,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 通过呼吸、饮水、进食, 反复调节身体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使人体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达到动态平衡。从精神层面看, 人应当做到心情宁静安详、和平恬淡、心灵和乐愉悦, 如果人能保持自己的心情长期处于平静, 不临风伤怀、落花流泪, 做到静观处变, 来者顺之, 去者去矣, 就不仅仅是一种“天人合一”, 更是一种生存智慧。所以, 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并不是主张人们再倒退到穴居野处、与动物为伍的野蛮时代, 而是追求人与自然保持协调, 并行不悖, 人在与自然进行能量、物质、价值的交换中, 应建立一种道德的、审美的、和谐融合的关系, 优化人安身立命的自然环境。

2. 人与人的关系

人总是有私欲的, 而现代人的私欲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旺盛, 现代人对于名利、权位、声色、安逸、享受的追求几乎是无止境的。这种追求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杠杆, 具有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然而, 如果任其自由地发展而没有约束, 就势必会造成越来越多的人际冲突, 造成人们精神的颓废。不仅如此, 当一个时代的人对于欲望满足的追求过于旺盛时, 就必然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的开采, 并对未来的人的生存条件造成极大的破坏, 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恶化。这或许就需要中庸之道缓解现代人欲望过度膨胀的心理矛盾。

孔子看作“至德”的中庸是人们品德修养的最美好境界, 它要求人们:在人生修养上要中正坚贞, 不走极端, 自信而不傲慢, 勇敢而不鲁莽, 正直而不失温和, 宽厚而不失威严, 大度而不失谨慎, 坚持原则而不失灵活。在工作中要尊重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 针对不同的事情与不同的时空条件采取适当的措施, 做出适当的行为。中庸对人的道德要求可以总结为“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3]人类若能对这种道德境界孜孜以求, 就会少一些钩心斗角、尔虞我诈, 同时可以催人发奋学习进取, 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来成就幸福和成功。与此同时, 在追求此理想境界的目标推动下, 又可以不断历练人的品行, 扩展人的心胸, 激励人以宽厚的品德帮助人、成就人、团结人, 造福身边人, 服务社会, 从而成就伟大事业。

3. 人与社会的关系

现代人似乎正在失去自己的人文目标, 失去自己的价值标准。放眼世界, 为了追求个人欲望的极大满足, 人类社会出现了许多的所谓“现代病”, 诸如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世态炎凉、黑金政治、暴力行为等。我们认为,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应当有一种能够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具有凝聚力的价值目标和德行标准, 否则社会将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最终将导致社会的崩溃。人类应当有一个从长远利益出发的德行目标。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认识法则, 提出用“礼”把个人与社会直接协调起来, 把个人的具体言行纳入统一的观念规范。“礼”使中庸之道获得了具体的规定性, 但中庸之道并不就是礼, 它的内涵要比“礼”更深刻、更丰富、更广泛, 也更有利于在不同层次上对其内涵加以把握。当然, 古代“礼”反映的宗法伦理精神, 违背了现代民主精神, 不能为我们接受。现代社会若能在“以礼至和”思想的指引下, 赋予“礼”以时代意义, 那么在社会种种矛盾冲突中寻求更具普遍性, 也更易为人们所接受的社会道德目标方面就会变得豁然开朗。

中庸思想之妙旨在常用常新。英国人李约瑟认为, 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道德上的问题, 都可以从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伟大传统道德精神中取得解答, 中国人民中的特殊天才可以在这方面影响整个人类世界。[4]中国人“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有助于西方世界从它所陷入的机械唯物论和唯科学主义的深渊中摆脱出来。由此可见, 在世界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庸之道的和谐品质能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当中出现的众多问题提供启示, 有助于现代人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和精神世界, 也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广西, 王延涛.简论中庸思想的发展.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0, (9) :12-14.

[2]燕连福.从方法论看毛泽东论重用思想[J].争鸣与探讨, 2004, (6) :322-323.

[3]姚申建, 袁红, 姚峰.中庸之道与人际关系处理[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 (6) :58-59.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 篇7

1 中庸之道的内涵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将中庸视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孔子的传人子思在《中庸》中进一步阐释了其内涵,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意思是, 喜怒哀乐情感尚未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中”, 表现出来而又合乎常理叫“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 “和”是天下的普遍原则, 达到了中和的境界, 一切便会处于和谐之中, 天地万物都能各得其所。中和就是中庸, 天地万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按后世儒家的解释, “中庸”的“中”有中和、中正, 不偏不倚的含义[2], “庸”则“常”, 指某种不变的道理, “中庸”就是对“度”的合理把握和对各种关系的良好协调, 在平衡中寻求发展[3]。中庸之道的核心内涵是“无过无不及”, 体现的是一种辩证法思想, 表明任何事物或行为都有两个相互对立或对应的方面, 应坚持用整体原则来把握事物的本质, 既不能过, 也不能不及, 如《中庸》中“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论语·尧曰》中“君子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充分体现了处理事务的整体观及适度原则。中庸思想的“中”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原则, 应根据情况权宜应变[4], 正如《孟子·里娄上》所讲“嫂溺, 援之以手者, 权也。”可见中庸之道并不是一味盲目的附和、和稀泥、人云亦云, 其追求的是一种有原则的协调与和谐, 是一种在变中求和谐, 在异中求和谐的思想。

2 借鉴中庸之道进行护士长和谐管理

中庸之道是实现和谐管理的思想方法和重要手段, 要求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调矛盾, 达到事务的平衡与稳定。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 可以撬动地球”。同理, 管理者只要能使管理行为中的杠杆维持适度平衡, 找到最好的支点, 在管理中就会取得“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护理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对立面, 会形成诸多冲突和矛盾, 因此, 护理管理过程也就是协调矛盾两级互动的实践过程, 护理管理者应遵循中庸之道, 注意两极互动, 把握平衡。

2.1 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平衡

刚性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 强调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则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及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非强制性方式, 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管理模式[5]。在病房的护理管理中护理管理者应做到刚柔相济, 如一味地利用权力和规章制度约束, 就会使人际关系紧张, 影响工作的开展, 但如果一味灵活、变动, 也亦造成混乱。因此, 护理管理者应提高自身品格和素质, 准确把握刚柔之度, 一方面应重“管”, 强调控制, 使组织秩序井然, 规范统一, 保证护理质量;另一方面需关注被管理者的心理及情感需求, 重“交流”, 注重护士的自主权利, 尊重护士。只有既严格管理, 又尊重人, 做好护士的思想工作, 才是值得提倡的管理方式。

2.2 工作任务与人员配置的平衡

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 主要体现在护士在科室内的科学排列和组合。护理管理者应充分了解每位护士, 在人才使用上, 做到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 适才适用, 应注意:工作任务、量及难度与护士的数量、能力相匹配;应用不同方法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效能;根据护士能力的变化适当调整相应的工作任务, 适当授权。通过各种措施使组织中护士结构优势互补, 发挥护士间协调作用, 到达“1+1>2”的效果, 提高群体工作效率[6]。

2.3 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护理管理是一种有目标的管理, 作为护理管理者不仅注重日常工作任务及上级下发的任务等短期目标, 还应根据医院整体护理规划制定较长远的目标。短期目标的优势是能够考量短期的工作进展情况, 对每天的护理质量监控具有重要作用, 但长远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培育作用, 如能根据自身科室特点, 在创建自身护理服务特色、人员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制订3年或5年目标, 就会有更大的发展。因此护理管理者应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 制订切实可行的长期、短期目标, 脚踏实地的向前发展。

2.4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平衡

管理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这样的一种信念:如果没有组织成员坚持不懈的努力, 就根本不会实现任何组织目标。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常面临着护士个人目标、需要、成长动机与组织目标、利益、价值选择的对立与协调问题, 有些护士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她们可能关注的重点并不是病区护理整体的发展。因此, 在护理管理实践中, 护理管理者可采取多种激励措施进行有效整合, 首先应进行目标激励, 建立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体系, 并通过共同反复研讨得到每位护士认可, 使她们明白组织的期望, 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发展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 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还需关怀激励, 护理管理者应了解每位护士的基本情况, 认真分析不同年龄、文化背景、学历层次的护士的需要, 多与护士沟通, 采用多种方式满足护士的需要, 如让护士参与管理, 增加被信任感;重视她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予以帮助和解决;及时承认护士所获得的成绩, 并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的奖励等, 使护士感到组织是他们成长的良好平台, 从而达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平衡。

2.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医院已从注重社会效益向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转化, 医院承担着双重任务。护理管理中, 应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经济效益必须坚持在护理职业道德的前提下, 以合理、合法的手段取得, 如可通过开展品牌护理服务, 不断提高护士的服务理念和综合素质, 提高护理质量, 信誉高、社会效益好, 吸引力就大, 经济效益也就会好。要认识到在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的同时, 通过不断地改进工作, 完善自我, 不仅不会阻碍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还可以促进自身卓越成长。

2.6 常规管理与因变而变的平衡

护理管理活动千头万绪, 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突发性、风险性等特点, 一方面要根据计划、标准对日常工作进行常规管理, 使工作规范化, 另一方面, 要针对护理管理“易变”的特点进行有效的预见性管理, 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具备动态管理理念, 如护士随着自身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日渐成熟, 护理管理者应相应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护士在文化素质、观念、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护理管理者应学会分析判断, 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激励方式, 以取得好的管理效果。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我们应汲取中庸之道的和谐管理思想精髓, 与现代管理理论重组, 兼顾人性和理性, 发展和谐。我们应“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7], 努力构建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护理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秦晓波, 郭秀丽.儒家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1 (5) :8-9.

[2]姜展鹏, 黄寅.和谐管理的传统文化视域[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38 (5) :194-195.

[3]孙健, 田星亮.中庸之道的现代转型及其管理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 2010 (1) :219-222.

[4]杨建祥.儒家和谐能力思想的两个原则性思考[J].天府新论, 2007 (2) :23-24.

[5]胡德英, 方鹏骞, 赵光红等.柔性管理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10) :932-933.

[6]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9-81.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 篇8

首先将中庸二字并用的是孔子, 他说:“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可见在孔子心目中, 中庸乃德行的至高境界, 一般人不易做到。他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狂即狂妄冒进, 狷指拘谨退缩, 两者都有所偏, 故孔子提倡中行 (庸) 之道, 要“叩其两端” (《论语·子罕》) , “允执其中” (《论语·尧曰》) 。他一再强调任何德行之实践, 都不可推得太过份。不然, 就会流于虚伪或哗众取宠而会“乱德”, 成为“德之贼”。由此可见, 孔子所说的中庸, 是指过犹不及、恰到好处的状态或达到此种状态的行动取向。

一、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之行动取向

以中庸思想审视奥林匹克运动, 可发现不少非理性行为。

1. 体育运动的物化。

当初, 希腊人从事竞技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健壮、保卫城邦的“人”, 即教育人。后来, 他们又把显示城邦实力的竞技推向了赛场, 但古代奥运会也正是因为自身过度的商业化和职业化, 即过度的“物化”, 再加社会政治的干预才消亡的。同样, 现代奥运会也是顾拜旦从防止工业社会使人畸形发展的不足, 即教育人的角度而发起的。但是, 现代奥运会由于过度的商业化和职业化, 再加上兴奋剂的滥用和赛场“黑洞”的加大, 其物化的程度与古代奥运会比, 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指出, 他在国际足联已工作25年, 足球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欧洲一个球员转会费高达一亿多马克, 这是一个危险信号, 也是一个难对付的问题。他告诫人们, 世界足球并没有因为球员的报酬提高而真正好起来 (中国体育报2000年4月19日) 。同样, 在国际竞技持续物化的今天, 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中国竞技, 出现了曾令国人瞠目和惋惜的“马家军兵变”、“海外兵团”、“王治郅滞美”、足球大款敬业精神不佳以及赛场上暴力、兴奋剂、贿赂的“三大肿瘤”等。其实, 在物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度里, 此类问题亦不一而足。究其原因, 均是当今物化社会的产物。

不能将其责任都归结在他们身上, 应当反思:我们的领导和理论工作者给体育界人士多少中庸思想, 使其摆脱极度物化而回归人文体育?在自然经济社会, 依靠血缘和权力维系家庭与社会之稳定, 在这种社会氛围中, 奥林匹克运动旗帜鲜明的功能是“人化”, 而“物化”几无, 至多起着隐性功能。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后, 在能力与商品等价交换的过程中, 人的独立性、自我价值性日益彰显。在此情境中, 奥林匹克运动的“人化”功能江河日下, 渐行渐远, 而“物化”功能由隐性走向显性。千年古奥运的兴衰与现代百年奥运异化的挑战, 是在“人”与“物”的链条上演进的。“人”与“物”之关系的演进以及当代各执一端的争论凸显中庸思想的匮乏。

孔子提倡的中行 (庸) 之道, 要“叩其两端”, 采取“恰到好处”的行动取向。其实, “人化”与“物化”并非截然对立, 其含义之间相互包含和交叉。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人”以及“人化”须以物质为基础, 而“物化”从本体上看, 仍然与物质的丰富和创造相伴生。脱离“物”而谈论“人化”已经缺少相宜的社会情境。很显然, 把“物化”作为“人化”的对立概念是不科学的。单纯追逐一个方面亦是违背孔子“允执其中”之中庸思想。当下, 人们只有用中庸思想“扬弃”体育运动的物化, 才能使其走出物化的困境, 因为“扬”是对其适度“物化”的肯定, “弃”是对其过度“物化”的否定。

2. 奥林匹克运动的商业化、政治化。

奥林匹克运动与商业的关系, 虽然时隐时现, 时疏时密, 但终未能分割开来。奥林匹克运动对商业的依赖性随其规模的扩大愈趋强烈, 以至于各届奥运会的举办无一例外都或多或少地借助了商业资助。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运动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 产生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之上。因而,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受政治、经济的制约, 而且还必须在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过程中求得自身的自下而上的发展。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 像一根红线, 一直贯穿于奥林匹克发展的历史, 以至于政治色彩不得不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特征之一, 并深受政治势力、政治家们的关照。

虽然, 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互相利用以及与商业的联姻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对这一现实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的认识似乎从未达成一致。“非政治化”、“非商业化”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原则, 虽然至今都未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现实相吻合。但从未来来看, 也决不能否认或轻视其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积极意义和终极价值。若没有这两个原则, 奥林匹克运动不可能有如今的“文明”程度。商业化、政治化的不断发展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核提出了更高要求。“非政治化”、“非商业化”犹如在奥林匹克领导人和各国政府首脑手中舞动的双刃剑, 在维护精神内核的同时, 也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那么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呢?

幸甚!中庸思想早为此指明路径。“随时之中”是贯彻中庸之道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它既要求对事物“中”的标准时刻坚持, 又要求这种坚持能顺应事物的动态发展进行。“执中”之说便指中庸思想在时间、空间和主体范围上的普遍意义, 但如何做到“执中”, 却需要我们根据事实认真考量。孟子的“执中无权, 犹执一也”, 子思的“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 按照中庸的行动取向应该是:既要坚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核, 又要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商业化、政治化与“非政治化”、“非商业化”之间应该是动态的平衡。对二者积极与消极作用的发挥, 取决于时机、火候的选择与把握。“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的中庸思想说明贵在权变和“慎独”。

二、坚持中庸, 合乎理性

以上问题反映出我们在奥林匹克领域中诸多行动取向是非理性的, 背离中庸思想的。

1. 中庸之取向。

中庸之道包括中与和。中指恰如其分, 不走极端;和则是从整体出发, 谋求行动体系和谐共处。本质乃和而不同, 强调统一之中的差异、和谐之中的多样, 在寻求一致的同时包容个别。贯穿二者的, 是一种节制心态。中庸取向的人, 既有整体观, 又讲求节制。因而, 我们要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就必须以中庸思想为标准, 多采取“对话模态”, 强调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与对话, 尊重文化身份、文化个性、文化多元化。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中西方文化对世界其他地区弱势文化的强势压迫与侵犯, 这是很好的回应与补充, 意义非凡。

2. 中庸思想与奥林匹克的契合。

奥林匹克是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 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中庸思想是方法论也是价值观, 是人生观也是宇宙观, 是和谐之道、双赢之道、普适之道。孔子力倡中庸之道。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 爵禄可辞也, 白刃可蹈也, 中庸不可能也。”意谓中庸相当于最高级别的道德, 掌握和坚持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中庸思想讲究天人和谐、“神人以和”, 从不过分强调人对自然、对自身的挑战, 也不鼓励片面地强调人对自然、天地的超越, 而是讲究“向天法地”、向“天”与“地”来学习合乎自然、遵循自身限度的立身处世原则。“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厚德载物”就是讲人要不断进取, 承担对个体存在的责任, 但要警惕, 不要只强调进取, 更要保持个人、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协调。这对于主张“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回应与补充。

“人文奥运”是中国首次提出的, 其意义在于以独特的中华文化丰富奥运精神, 达到中西文化的沟通, 促进民间的对话和理解。并在此过程中, 以中庸思想和奥运精神丰富中外人民的精神世界, 达到共同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同时, 在中华文化的特殊氛围中让中外青年结成难忘的友谊, 为缔造世界和平提供新的基础。

摘要: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许多矛盾皆与违背中庸思想有关。只有坚持“允执其中”的中庸思想观, 才能使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社会匹配和谐。

关键词:中庸,奥林匹克,和谐

参考文献

[1]维斯曼德.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过去与现在[J].体育文史, 1993 (6) .

[2]龙春晓.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化与商业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 .

上一篇:创设思维情境下一篇:中外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