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音乐思想

2024-05-08

孔子音乐思想(精选12篇)

孔子音乐思想 篇1

孔子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音乐家。他不仅懂得声乐韵律, 而且会谈古琴, 吹笛吹箫, 日常生活中还常常以歌遣怀, 以音乐表达情意和感受。孔子在弹琴、鼓瑟、唱歌等多方面的音乐实践活动, 在抒发自己的深沉情感和远大理想的同时, 为他的音乐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语》的一些言论中记载了他关于“乐”的看法, 展现了对音乐极为高深的鉴赏能力, 其音乐思想也是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子的音乐实践活动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孔子学琴时的进度情形: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 未得其数也。”有间, 曰:“已习其数, 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 曰:“已习其志, 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 有所穆然深思焉, 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 黯然而黑, 几然而长, 眼如望羊, 如王四国, 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 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这个故事在《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列子》等中都有记载, 孔子在学习古琴演奏时的态度认真而严谨, 讲究循序渐进, 由曲调到演奏技巧, 由技巧到曲子的志趣神韵, 由志趣神韵进而体会到作曲者的人格风貌。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学习音乐的榜样, 也反映出身孔子自己的好学、善学的精神和品质。在演奏时对乐曲“未得其数”、“未得其志”、“未得其人”的高标准艺术追求, 进一步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即乐器演奏不能仅停留在对技巧的掌握和对乐曲演奏的熟练程度等方面, 而应以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为重要目的。

《论语·宪问篇·第三十九章》记载道:子击磬于卫, 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曰:“有心哉, 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 斯己而已矣。深则厉, 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孔子在击磬石时他的人格是与磬声融为一体的。荷蒉者从孔子的磬声中领会到了孔子“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的悲愿。

《论语·述而篇·第十章》记载道:“子于是日哭, 则不歌”。意思就是说孔子除了在哭丧那天以外都会唱歌的。即使是被困在陈蔡之野, 仍在唱歌。直到将死之前, 还唱到:“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可见孔子无一日不歌, 并且他对于音乐的学习, 也如对于一般的学问一样, 是随地得师, 终身学习不倦。《论语·述而篇·第三十一章》记录曰:“子与人歌而善, 必使反之, 而后和之。”

《诗经》是由周朝乐官编成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配乐歌唱表演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 已经出现了乐调紊乱的情况。孔子周游列国以后, 晚年回到鲁国, 重新编定整理了《诗经》的乐谱, 使它恢复了古代原初的风貌。即所谓“吾自卫反鲁, 然后乐正, 《雅》《颂》各得其所。” (《论语·子罕篇·第十五章》) 。

二、孔子的音乐思想之礼与乐

在孔子的音乐思想中, 礼与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礼”是指人应当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 “礼也者, 理也”, “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乐”是实施“礼”的重要的形式和有效的手段, 通过“乐”的形式来实现对人“礼”的教化, 二者融为一体, 构成了孔子的礼乐思想。孔子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实施礼乐, 使人具备“德”之品格, 用礼乐来达到“中庸之和”。

音乐是君子提高修养的一种有效途径。《论语·泰伯篇·第八章》:“子曰: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就是说:培养性情开始于《诗经》, 培养立身之道在于《礼记》, 陶冶情操在于《乐记》。孔子所开设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 音乐位居第二, 这也反映出他对音乐的重视。孔子所倡导的音乐教育实际上是以“礼”为核心的教育, 礼乐合二为一, 从这个层面上讲, 强调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是培养思想、行为合乎道德规范, 利于国家发展的治国之材。音乐要在“仁”中体现。正可谓:“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 (《论语·八佾篇·第三章》) 。

孔子对乐舞的社会功能是非常重视的, 这与礼乐制度的规范要求和精神实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周代礼乐制度中, 乐舞艺术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天子享受“八佾” (八人排成一行, 八行共同起舞来表演) 的乐舞规模, 诸侯享受“六佾”的乐舞规模, 大夫享受“四佾”的乐舞规模。但鲁国执政贵族大夫季氏, 却“八佾舞于庭”, 公然僭越了周礼。当孔子听说此事, 不禁发出“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篇·第一章》) 的激愤之语。

三、孔子的音乐思想之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思想的提出, 是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理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贡献, 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这一思想的形成则是通过对于音乐的批评和阐发来完成的。

《论语·述而篇·第十三章》记载曰: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没有料想到音乐可以达到这种神奇的境界。《论语·八佾篇·第二十五章》记述曰:子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 未尽善也”。《韶》传为舜所制的乐舞, 反映大舜帝治理天下之功德。在孔子看来《韶》既有美的曲调, 又有美的内容, 故将其推崇备至。《武》是周武王之乐, 乐以“武”为名, 其中蕴含着发扬征伐大业的意味。尧舜实行的是禅让, 舜靠着高尚的品德受到尧的信任, 因而得到天下, 所以歌颂舜的乐舞《韶》乐充满了祥和欢乐之气, 是尽善尽美的。周武王实行的是征伐, 是依靠武力推翻了商纣王, 完成了朝代更迭。《武》乐章里难免流露出杀伐之气, 尽管它在艺术形态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 达到了美的极致, 但在思想内涵上却略有欠憾, 没有达到善的极致。

孔子所要求于音乐的是美与善的统一, 善中有乐, 乐中有善。孔子认为, 《韶》乐是尽美的, 又是尽善的。所谓“尽美”, 是说它在艺术形态上达到了美的极致;所谓“尽善”, 是说它在思想内涵上达到了善的极致。乐之所以能够成为乐, 因为它可以是人感受到某种意味的“美”。

李泽厚指出:“重要的并不在于孔子何以对《韶》乐和《武》乐作出了两种不同的评价, 而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孔子对于美与善的关系的看法。”具体来说, 就是将美区别于善的观点中包含着对美的独立性的肯定。“孔子所以能如此, 这是因为他从仁学的基本观点出发, 重视人的感性现实存在, 重视作为社会的人的感性享受和愉快的合理性、正当性的缘故。”

《论语》及其他资料中关于孔子的音乐实践及相关的音乐思想的论述是我国古代音乐理论中闪烁光芒的瑰宝, 并且对我国古代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有感而作的音乐, 尽善尽美的音乐在传递着人类心灵的声音, 反映人的精神世界。

摘要:孔子,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其谈仁、谈礼、谈信等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灵。同时孔子在音乐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一生极为重视礼乐教化, 且终生积极躬行。孔子对音乐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后世的想象, 而且他的音乐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音乐实践,音乐思想,礼乐,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 2011.

[2]贾剑蕾.孔子音乐思想及音乐实践刍议[J].学术论坛, 2009 (7) .

[3]张丰君.论孔子的音乐思想[J].管子学刊, 2011 (3) .

[4]朱志德.孔子的音乐思想[J].社会科学, (61) .

[5]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孔子音乐思想 篇2

教学方法: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德以育人 启发诱导 诲人不倦 言行一致

学习方法:学思结合 学行结合 温故知新 虚心好学 实事求是 以学为乐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比较 篇3

关键词: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 柏拉图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一 孔子、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也就是现代的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家和思想家,被尊称为“万圣师表”,特别是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正统主流思想。相传孔子有三千名学生,很多人日后成就都很大。孔子对《诗》、《书》、《礼》、《乐》的编撰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论语》,这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行的集录,其中体现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教育原则、艺术审美等诸多内容,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不但是在中国,孔子在全世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建立孔子文化学院,宣传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孔子的音乐美学观念多见于他的一些政治、伦理和道德论述中。经过总结可以看出,孔子将“仁、礼”看作是音乐美的核心因素,能够体现出“礼”和“仁”的,就是美的音乐,甚至可以说音乐是“礼”和“仁”的表达手段。在音乐教育方面,他有着“立于礼,兴于诗,成于乐”的主张,认为音乐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在音乐审美评价上,如果满足了“礼”和“仁”的要求,他的评价标准还是十分宽容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推动了音乐艺术的发展。

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的后裔。青年时期,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跟随他学习了十年,在苏格拉底死后,开始游历欧洲各国,曾到埃及、意大利等地进行政治活动,但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返回雅典的途中,还被卖为了奴隶。几经折难回到雅典后,柏拉图便开办了一所学院,一边教学,一边整理自己的著述,后来这个学园成为了雅典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弟子,这其中就包括亚里士多德。他的著述《理想国》和《法律篇》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也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以及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最伟大的三位哲学家。

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大希庇亚篇》、《会饮篇》、《斐莱布》篇,对其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梳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音乐本体论,柏拉图是哲学上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的音乐本体论也是形而上的音乐本体论。在他看来,音乐的美是天生的,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其次是对音乐美学的核心理念,柏拉图认为音乐和音乐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富于哲理的人的培养。最后是他的音乐教育观,他认为音乐能够帮助人的心灵达到和谐,人经常学习和倾听和谐的音乐,内心也会变得和谐,同时也会成为一个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够看透事物本质属性的哲人。

二 孔子和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的比较

1 关于音乐功能的比较

孔子认为音乐有着强烈的育人功能,在今天山东的曲阜市,有一座“六艺城”,六艺是孔子提出的“射、书、礼、乐、数、御”,他认为这是一个人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这其中的“乐”就是音乐。后来他又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说对于礼仪的学习,能够让人尽快的自立;对于诗歌的学习,能够让人感受到文学艺术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愉悦;对于音乐的学习,则是一个人完全成熟的必备过程和标志。其次是音乐的社会功用,在孔子看来,“礼”和“乐”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方面,通过“礼”可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音乐是这种规范方式的最佳载体;另一方面,通过音乐对礼的宣传,则可以让等级观念得到协调,社会的矛盾得到弱化。他将音乐赋予了浓郁的政治功能色彩。所以说,无论是音乐的育人功能,还是音乐的社会功能,孔子都是十分看重的。

柏拉图认为:“音乐不是一种无谓的消遣和享乐,其使命是教育人们达到精神上的和谐,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陶冶人们的情感。”在他的雅典学园中,音乐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并且在他的理想国中指出:“儿童阶段如果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节奏和和谐侵入了他的灵魂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在音乐的社会功用方面,柏拉图认为音乐应当服务于政治,服务于贵族当政的城邦国家,音乐的形式和内容甚至都应当是固定不变的,只能是单纯的叙述,不能加入丝毫的道德判断。只有为最好的和受过最好教育的人所喜欢的音乐,才是最好的音乐。”而“最好的”、“受过最好教育的”正是统治阶级,他是站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上进行阐述的。

从孔子和柏拉图对音乐功能的认识来看,他们的看法无疑是有着较强的社会政治功利色彩的,这和他们当时的身份和时代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孔子本身是一位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所处的春秋后期,是一个历史大变革的时期,因此他提出了“礼”的主张,想通过“礼”来对各方面进行约束,音乐在诸多宣传手段中,是最有效,最能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利用音乐,让人们学会“礼”,完成一种个人的成长和体验,每个人都有“礼”了,整个世界就会变得太平和美好,所以孔子是从个人完善的角度出发的。柏拉图也同样,他很明确地提出音乐要有利于他的理想国中第一和第二等级的人,即统治者和保卫者,全体公民都要安分守己,服从统治。两者的音乐美学观虽然都有着浓重的政治色彩,但是在最终的目的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认识“美本身”的人,这种人是具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够看透事物本质属性的哲人。要利用音乐的手段,集中力量培养出一批具有理性认识和哲学思想的人才,在他们的带动和普及下,最终完成全民的教育。两者殊途同归。

2 关于音乐评价标准的比较

孔子并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我们今天对于孔子音乐学思想的归纳,都是来源于他著述中对于音乐的看法和认识。既然是摘录式的观点,那么整个观点自然就和原文中的内容和大观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将孔子这些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放回到原作中去,则可以发现,孔子对于音乐美的评价标准,总是和思想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他提出的:“里仁为美”、“先王之道斯为美”都是从道德和伦理观念出发的,而并非是直接来评价音乐的。在他看来,只要是合乎“礼”、“仁”、“善”的标准的,就都是美的音乐。例如,他曾经把《诗经》这部我国最早的歌词集由两千多首删除到了三百多首,因为这三百多首最合乎“礼”、“仁”、“善”的标准,因而是美的音乐。其次是孔子十分重视音乐的使用规范。音乐的使用有着明确的程式和级别要求,只有符合这种要求的,才是美的音乐。《论语·八佾》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意思是说,有一个人叫季氏,是一名士大夫,按照“礼”的规定,他只能用四佾的音乐,也就是4列32人。但他却常用八佾,8列64人,然而八佾是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能容忍,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因为季氏违反了“礼”的约束,所以这样的音乐就是“丑”的音乐。最后是对音乐最高标准的认识,孔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韶乐”,史称“舜乐”,之所以认为韶乐是最美的音乐,是因为音乐表现的是皇帝舜因为品德高尚,乐善好施,主动将自己的王位传给了禹,从而避免了战乱和纷争,所以他将这种音乐看作是最美的音乐。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对他心目中的好的音乐在歌词、曲调和节奏上都做出了详细的评价标准。首先是歌词方面,他赞同歌颂善本质和善行为的诗歌,反对在歌词中出现恶劣、丑恶的内容,只有神能够具有善的本质和善的行为,只有神才能够尽善尽美。其次是曲调,柏拉图尤其推崇弗里吉亚调式,这种调式能够模仿和体现出沉着应战、视死如归的品质和精神。最后在节奏方面,也要体现出虔诚、智慧、顺从、理智等特点。总而言之,他反对作曲家用复杂多变的节奏和曲调进行音乐创作,他认为这种复杂会导致心智的紊乱,使非理性的狂暴占据心灵,作出不理智的事情,最终无益于和谐政治秩序的建立。在确立音乐评价标准之后,他甚至要将这些标准编制成法律。有的音乐家在诗歌的韵律、曲调中添加了自己主观的思想,破坏了音乐原有的规则,这是一种不和谐的行为。只有通过法律才能让以后的音乐家永远都受到这些形式的限制,才能让音乐永远的净化公民的心灵,从而构建出理想的城邦。

尽管孔子的音乐评价标准是和“礼”密切相关的,柏拉图更是将心中的理想音乐进行了严格的标准界定,并且要通过立法来保证其长久性,两者都呈现出强烈的功利性色彩。但是相比之下,孔子的音乐评价标准比之柏拉图的音乐评价标准还是相对宽容的,孔子这种宽容来源于孔子对于音乐美的特殊认识,甚至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如《诗经》中,一些反映男女爱情的歌词,都被孔子保留了下来,甚至还做出了“思无邪”的评价,意思是说没有什么不好的内容和思想,是健康正统的。只要音乐能够符合当时的道德观念和礼仪观念,就是好的音乐。除了这种和“礼”密切结合的评价观之外,能够看出孔子对于作者的创作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能够通过作品内容看到作品真正的艺术性,也反映出了孔子的深邃和宽容。而柏拉图认为只有神的不变真理才是最高的美,这是一种抽象的、没有实际评价标准的美,超出了艺术美学的范畴,进入了哲学的范畴,这种以哲学代替美学的做法,直接导致了美学对哲学的从属地位,不利于艺术美学的独立发展。

3 关于音乐教育的比较

首先,从音乐教育的过程上来看,可以用孔子的“兴于诗,成于礼,立于乐”来看,先是学习诗歌,能够激发起自己对艺术的学习兴趣,然后学习礼节,完成一个人所应当具备的道德规范,在这两个基础上学习音乐,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在教育内容上,只有“思无邪”的内容才可以作为音乐教育的内容,他将《诗经》删除到了三百多首,认为高尚谦让的韶乐要优于争夺和杀戮的武乐,因而褒韶乐贬武乐。从最终的教育目标看,孔子认为音乐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完成“礼”和“仁”的确立,由一个人带动整个世界的人,最终达到一个天下大治的目的。人有了这种伦理品德,就会达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柏拉图将音乐教育的步骤分为五步:第一步是要爱上一个美的形体;第二步是从一个美的形体的基础上爱上所有美的形体;第三步是要认识到心灵美比形体美更为珍贵;第四步是学会认知制度美和行为美;第五步是看到各种学问和知识的美,不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美的程式。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必须用严肃和刚性的艺术来培养受教育者的坚韧意志,所有用来作为教学内容的音乐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只有具备严肃、勇敢、智慧、温和、坚韧、顺从等特征的音乐才能被引用。在教育目标上,是要培养和塑造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够看透事物本质属性的哲人,这些哲人能够更好地维护和建设他的理想王国。

综上所述,孔子与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文化状况以及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的下产生的。虽然孔子与柏拉图都生活在奴隶制社会,但中国春秋时期的奴隶制社会和古希腊民主制时代的奴隶制社会有着巨大差异。所以,两者的音乐美学思想并无对错之分,两人的音乐美学思想无疑是人类思想文化历史宝库中的奇葩,我们今天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就是为了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天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的开展和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论孔子的美学思想》,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2] 李叔华:《试论孔子对传统礼乐文化的贡献》,《孔子研究》,1994年第4期。

[3] [古希腊]柏拉图,张智仁、何勤华译:《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管窥孔子的音乐思想 篇4

关键词:孔子,音乐思想

一、孔子重乐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卒于公元前479年, 祖上原本宋国贵族, 因遭遇家难, 后迁居至鲁国。孔子早年可谓经历坎坷, 其三岁丧父, 十七岁丧母, 家境贫寒, 没有机会接受正规学校教育, 一切依靠个人勤奋读书成才。孔子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 曾向许多人拜师学艺, 因此精通音乐、礼仪、射箭、驾车、计算等诸多本领, 他教书育人, 志向远大, 期冀做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曾带领一些学生周游列国, 四处游说, 向诸国王侯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制传统, 首次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 通过私人讲学的模式, 摒弃了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的局面, 而将受教的群体扩大到普通百姓子弟, 据说孔子的学生多达三千人, 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 譬如子路、颜渊、子贡、冉有、子游、曾参、子夏等, 这些学生出身一般都比较贫贱, 年龄也参差不齐, 有的与孔子属于同龄, 有的与孔子相差四十岁, 有的如曾点、曾参还是父子关系。孔子对于学生教育极其重视, 经常教导学生“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 告诫他们要勤于思考, 勇于实践, 向他人和生活学习和掌握本领。此外, 孔子还总结提炼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提倡因材施教、诱导启发和教学相长的原则, 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目光远大的优秀人才。

孔子重视对学生的音乐教育, 其施教目的主要在于培养个性完整的人, 并且认为音乐教育属于人的培养过程中的最后阶段, 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 其曰:“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人, 游于艺,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1]170在“道、德、人、艺、诗、礼和乐”这些与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中, 孔子将“乐”作为教育的最后阶段, 足见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与强调。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主张音乐教育应当与以“礼”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合二为一, 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在于培养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合乎道德规范, 最终培养有利于国家兴盛发展的治国之材。孔子认为, 音乐教育的目的, 就在于要将其用于节制过分的逸乐, 将谦虚退让作为礼的基本要求, 将抑制欲望作为乐的基本功能。同时, 在长期游历诸侯国并宣传个人治国学说后, 孔子曾退居起来专门整理音乐用来诱导世人, 作五章诗歌来讥讽当时的社会政治, 目的就在于扭转当时日趋流行的糜乱音乐, 移风易俗地进行教化, 帮助推行政治教育, 肃清人们心中的邪恶污秽, 培养刚毅自信的不屈精神。

孔子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某日, 牟贾拜会孔子请教周代时期的《武》乐在末尾当中那种慢条斯理的演奏形式所涵盖的音乐之道, 孔子答道:“音乐是表现成功的。音乐伊始, 拿着盾牌像山一样逶迤不动, 象征武王等各路诸侯讨伐纣王的事;舞蹈开始时, 扬手踏足激情跃动, 象征姜太公的刚毅品质;《武》舞尾声渐趋平和, 象征周、召二公时的天下大治。如此以来, 周的政治四通八达, 礼乐在天下交相沟通, 《武》乐之所以在末尾迟缓悠久, 不也非常合适吗?”在孔子看来, 音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只要致力于学习和领会音乐, 那么人们就会具有正直、平易、慈爱和诚实的思想, 音乐的最高境界是和悦, 礼仪的最高境界是顺畅, 因此, 深谙礼乐的内涵之道, 提出并施行天下, 就没有世上难办的事情了。

二、孔子学乐

孔子热爱音乐, 对于音乐所表达出的丰富情感心有灵犀, 他曾向许多名家学习和请教音乐的功能作用和弹奏技巧。据史料记载, 孔子曾“西入周室, 问礼于老聃, 学乐于苌弘, 观先王之遗制”, 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 也向苌弘学习过音乐方面的基本知识[2]31。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居周日久, 学问日深, 声名日响”。公元前523年某日, 孔子对其弟子南宫敬叔曰:“周之守藏室史老聃, 博古通今, 知礼乐之源, 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 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愿随尊师前往拜会老子。老子看到孔子及其弟子到来之后非常高兴, 便向他们讲解和传授了个人对生活的所感所悟, 并特别提及到音乐在培养人们精神礼仪方面所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使孔子意识到音乐的功能作用, 老子还为孔子引见了当时著名的音乐大师苌弘。据《礼记乐记》记载:“宾牟贾侍坐于孔子, 孔子与之言, 及乐, 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 何也?’……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 亦若吾子之言是也。’”苌弘是东周景王、敬王时的重臣, 其博学多闻, “善乐”, 在诸侯各国之中颇有影响, 他为孔子“授乐律、乐理”, 向孔子介绍过许多音乐领域的基本知识。

在学习音乐方面, 孔子不但非常虚心, 而且尤为刻苦。有一次, 孔子随师襄子学习鼓琴之法。当时师襄子让他练习的曲名为《文王操》, 经过数日的勤学苦练, 孔子为师襄子表演时, 师襄子对他说:“你弹得挺不错了。”但是孔子却说:“尽管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基本弹奏之法, 但未得其数。”于是孔子便又自行练习了很多时日, 当他再次为师襄子表演时, 师襄子对他说:“这次真是可以了, 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然觉得自己弹奏得不够到位, 便说:“不可以, 未得其志。”经过对琴曲内涵的反复钻研和深刻体会, 又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孔子才认为自己的弹奏技艺真正符合师襄子内心提出的要求了。孔子如此孜孜不倦和勤奋认真的学琴态度, 最后也深深感动了师襄子, 其也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个人始终倡导的“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经典名言。

三、孔子乐乐

孔子不但善于学习音乐知识, 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而且在闲暇之余也非常乐于享受音乐为个人带来的内在美感, 舒缓紧张的思想情绪, 实现人生的辉煌价值。

比如孔子向师襄子学习乐曲时, 经过刻苦勤奋的训练, 已经可以娴熟地弹奏所学的曲目了, 见此状况, 师襄子于是对孔子说:“你已经熟练掌握了该乐曲的弹奏之法, 因此可以重新换一首新曲练习了。”孔子闻听此言, 谦逊地答道:“尽管如此, 但是我还没有真正领悟和体察到曲作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原来, 孔子不但精于习练该首曲目, 而且愿意倾心体察和享受该首曲目所表达的内容意境, 他试图通过对该曲目的深刻理解和通达领会, 思谋和勾勒出谱写曲目作者的风采神姿。过了一段时间, 以肃穆深思之情, 含心旷神怡之态, 孔子大声对师襄子说道:“我现在体察到该首曲目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他皮肤黝黑, 身材高大, 目光深邃, 志向高远, 除了统治四方诸侯的周文王以外, 又能是谁呢?”听罢孔子的言论, 师襄子迅即离开座位, 面向孔子拜了又拜, 心存敬佩地说:“我的老师原先就给我说过, 此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3]146

又比如孔子在齐国巡讲时, 听到了《韶》这首曲目, 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就已经将大快朵颐的吃肉味觉与心有灵犀的聆听音乐之间的审美感受进行了充分而细致的比较, 并得出了欣赏音乐之后所获得的美感要远远大于狼吞鲜肉后的情绪快感。孔子对于音乐中包含的美感因素早已了然于胸, 他乐于享受精妙音乐, 以帮助自己调和心志, 清除邪恶。孔子认为, 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 人的内心就会获得萌动, 性情就会得到舒展, 理义就会得以树立, 因此, 享受音乐的过程, 就是用以修养内在心性的过程。通过音乐的熏陶启迪, 人们在内心就会受到仁德光辉的感动, 也就可以进一步积攒进取的信念, 并用鼓励进取的方式达到尽善尽美, 最终实现人生的辉煌价值。

参考文献

[1]尹勋锋.孔子音乐思想与中国音乐的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 2004 (10) .

[2]陈四海.孔子音乐思想综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7 (1) .

孔子思想 篇5

2、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3、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4、自省 忠信

5、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6、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7、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

8、无改于夫之道。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

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9、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10、“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

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

11、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12、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13、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

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14、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

15、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16、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

少后悔

17、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19、“仁义礼智信”为儒家“”,提出“仁、义、礼”,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20、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

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21、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22、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

23、仲由字子路,端木赐 ,字子贡

孔子:中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家 篇6

在音乐领域里,一些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纷纷提出了自家的观点,相互间进行争论。这一场音乐大论战自春秋时代的孔子至战国时期的荀子,前后延绵两百多年之久,他们争论的焦点主要是:音乐这种艺术是有利,还是有害?有什么利,有什么害?应该提倡,还是应该禁止?名人所持态度皆是营垒清楚,旗帜鲜明。

孔子倡导音乐,是正面;墨子、老子、庄子反对音乐,是反面;孟子、荀子维护音乐,又回到正面。这恰恰是“A-B-A”(正-反-正),十分典型又十分生动的三部曲。

如果没有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就一定没有现在的辉煌成就,在音乐美学方面,也一定没有现在的绚丽多姿。

世人皆知,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杰出的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还是位很有修养的音乐家,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音乐教育家,又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创始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视文化艺术的当首推孔子。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的确是我国封建社会集大成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代表。

如果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办大规模私立学校的教育家,这是多年来已被许多史学家和教育家所阐明,并为大家所了解的,毋庸赘言。但是,如今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音乐教育家,也是第一位音乐美学家,恐怕就不一定被公眾所了解了。

孔子开创“诗教”与“乐教”,并非出于个人爱好或主观意图而突发奇想,乃是时代、社会所必须。总之,孔子所创始的“诗教”和“乐教”,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为了适应彼时彼地的实际需要应时而生的产物。

在孔子的言论里曾不止一次地赞美《关雎》这首歌,他认为“君子”爱上“淑女”是件好事,因为“求之不得”而终夜难眠是可以理解的,后来他们终于成就了婚姻是令人欣慰的。显然,这种自由恋爱的方式是符合孔子的道德标准的。孔子不止一次赞美《关雎》,就是强调其音乐的艺术性、娱乐性及悦耳性。

孔子音乐思想 篇7

一、“尽善尽美”:音乐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孔子对于音乐的首要要求, 就是要求内容和形式必须统一起来, 《论语·八佾》说:“子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 未尽善也。”音乐之“美”, 在于音乐本身的旋律节奏的和谐, 是音乐自身的纯粹的美的形式, 但是音乐的“善”, 则在于它所表现的内容是否合符伦理道德标准。孔子之所以觉得《韶》尽善尽美而《武》只尽美而未能尽善, 是因为虽然两者在旋律, 节奏等音乐本身形式美上是各有千秋的, 但是论及内容, 《韶》是歌颂舜以文德受尧之禅让, 而《武》乐却宣扬的是武王的征伐伟业, 如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之中说的那样:“古说:帝土治国功成, 必作乐以歌舞当时之盛况。舜以文德受尧之禅, 武王以兵刀革商之命。故孔子谓舜乐尽美又尽善。武乐虽尽美未尽善。盖以兵力得天下, 终非理想之最善者。”韶乐的内在是舜的文德, 而武乐的内在是武王的“武德”, 孔子的态度在此就表现得非常清楚:音乐不仅仅是要求形式上的和谐, 内容上也是要有“善”的, 要讲仁义道德, 要符合儒家的标准。形式和内容必须统一, 美和善也必须统一, 才会出现《述而》里面描述的那种情况:“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此乃圣人的一种艺术心情, 孔子云: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此亦一种艺术心情, 艺术心情和道德心情交流统一, 乃是圣人境界之高。《雍也》中也有此类评判:“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这是对于人的品行而言的,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对于艺术的要求。

孔子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那是不是在他看来, 形式和内容是完全同样重要, 不分高下的呢?美和善的位置是完全一样的吗?文和质是不分伯仲的吗?显然不是, 孔子无疑是把内容看得比形式更加重要, 《为政》中便说到:“《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在孔子看来, 《诗》三百篇, 思想内容的纯正无邪才是居于首位的。在《阳货》中, 孔子更是进一步的说明了音乐最重要的是在于内容而非形式:“子曰:‘礼云礼云’, 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 钟鼓云乎哉?”礼节礼仪的根本不只是玉、帛等礼器, 同理, 音乐的根本更加不是只是钟鼓等乐器, 而更重要的是音乐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内容, 尤其是合符礼教, 合符儒家道德标准的思想内容。

二、“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音乐的社会功能——对于政治、教育的作用

在孔子看来, 音乐不仅仅是用来闲时欣赏的, 就如同他注重音乐内容大过形式一样, 他将音乐的社会功效也看得十分重要。一方面是对于国家的政治秩序的维护, 另一方面是对于个人品行的熏陶和教化。孔子曾说过:“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错手足。”这说明音乐和礼制对于国家的政治秩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礼乐不兴行, 刑罚就不能得当, 如果刑罚不得当, 人民就会无所适从。所以必须要“兴礼乐”。《论语·卫灵公》中更是进一步说明了音乐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颜渊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 孔子说, 要用夏朝的历法, 乘殷商的车子, 戴周朝的帽子, 音乐则要听《韶》《武》。要禁绝郑国的音乐, 远离小人, 因为郑声淫乱靡靡, 小人奸佞危险。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 乘殷之辂, 服周之冕, 乐则《韶》《舞》。放郑声, 远佞人。郑声淫, 佞人殆。”) 《阳货》中孔子更是表明了自己对于靡靡郑声的厌恶“恶紫之夺朱也,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孔子之所以对于音乐的好恶态度如此的明确, 是他将音乐看作了政治统治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正音雅乐可以对民众行教化, 而靡靡之音, 则是礼崩乐坏的重大诱因。

音乐不仅仅对于维护社会政治秩序举足轻重, 对于个人的品行塑造, 道德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泰伯》中孔子对于人的修养教育是这样说的:“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也就是说, 一个人的修养, 教育, 是从诗来开始, 以礼为依据, 最后由乐来完成的。一个人的道德品行要臻于尽善尽美, 成为君子, 就必须学习礼乐。《宪问》中子路问怎样才是完人, 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 公绰之不欲, 卞庄子之勇, 冉求之艺, 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也。”在具备了智慧, 寡欲, 勇敢, 多才多艺这样一系列的优秀品质之后, 最终还是要以礼乐来修养自己, 才能达到完人的境界。更有甚者, 如《先进》中所说的那样:“先进于礼乐, 野人也;后进于礼乐, 君子也。如用之, 则吾从先进。”先学习礼乐的, 哪怕是庶民 (刘宝楠《论语正义》云:“野人, 凡民未有爵禄之称也。”) 后学习礼乐的, 哪怕是贵族, 如果要选用人才, 孔子还是会选用那些先学习礼乐的。礼乐对于人的品行塑造的重要性, 由此也可见一斑。

三、“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音乐的审美标准“和”

孔子在《八佾》中赞美《关雎》, 说它是“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这是他对于诗歌的评判标准, 要求提倡中和之道, 这样的审美标准, 同样也体现在他的音乐美学思想里面。孔子在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上谈“和”, 一方面是对前人音乐谐和理论的继承和总结, 另一方面和他的“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 “礼之用, 和为贵”的伦理学思想, 以及品评人物时的“过犹不及”的思想是一致的。在孔子看来, 在表现“乐”时, 必须要情感适度, 符合中和的要求, 是基于人性的立场, 考虑到主体的生理, 心理机能而做出的理性的选择。孔子认为, 一切过于损害情感的行为, 都不是审美理想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所以他推崇“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和”的审美标准, 对郑卫之音进行强烈的批判和反对。

“和”不仅是孔子对音乐的最高的审美标准, 而且还是对音乐作用的归纳, 是音乐所要达到的最高的境界, 通过音乐自身的“和”来达到“人和”乃至宇宙万物的和谐。所以他除了要求音乐自身的和谐,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之外, 还要求我们在欣赏音乐是能够达到内心的宁静, 陶冶人的心性, 使人志气和顺, 对“礼”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 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内在体验。从而把“乐”转化得更为彻底, 将外界的乐舞之声转化为内心的愉悦, 声音之乐转化为快乐之乐, “乐者, 乐也”。“礼乐相和”在根本上就是为了达到全社会意义上的“人和”境界最终达到人与宇宙万物的和谐, 宇宙之和是人与天地万物矛盾的克服, 是在有差别的统一中实现的最大的美感。

摘要:本文从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的审美标准这三个方面, 简要论述了《论语》一书中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关键词:孔子,《论语》,音乐美学,形式,内容,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孙钦善.论语本解[M].北京:三联书店, 2009.

[2]于民.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 (增订版)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5]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 2002.

[6]李泽厚.美学三书:华夏美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孔子音乐思想 篇8

一、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在其教育理念中的地位

“礼”与“乐”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在其眼里, 音乐是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要素。《论语·泰伯》中“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 孔子对音乐的教育意义是人一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课程。同时,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 音乐被分为两类, 一类是纯粹的技艺, 另一类是以“礼”相关的“乐”。作为音乐演奏、演唱的技能, 并非是音乐的本质, 对于孔子来说, 只有从音乐中洞晓“礼仪”的真谛, 才可以称之为“懂音乐”。《论语·述而》中“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既包括音乐技能的学习, 又包括音乐思想的养成。

二、德育教育在孔子音乐教育中的体现

西周文化是崇尚礼仪的时代, 孔子对西周礼仪的认知与实践与其自身的道德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西周时期, “礼”与“乐”是紧密相连的, “乐”是“礼”存在的基础, 而孔子所提出的“仁”, 也是基于“乐”。《论语·八佾》中“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从其翻译来看, “没有仁爱的心, 遵守礼仪又有什么用?没有仁爱的心, 学习礼乐又有什么用?”由此可见, “仁”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关键, 更是其音乐教育中对德育思想的体现。同时, “仁爱”在孔子教育思想中也代表着大爱。从史料记载, 在孔子的学生中, 不仅包含皇亲贵族、商人, 还包括贫困百姓, 甚至是“大盗”, 而其教育思想与当时等级制度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而彰显了其思想的进步性。“仁爱”是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 并且在音乐教育中, 将德育功能和社会教化意义并举, 学生没有差异, 没有等级区别。

三、美育教育在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的体现

托尔斯泰“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 学习音乐, 特别是从音乐欣赏中来感知音乐审美, 体验音乐的情感魅力, 从而获得美的精神感受。审美情感在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尤为重要。对于孔子在音乐教育实践中, 特别讲求艺术感染力对人的心灵的影响, 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论语·雍也》中“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就是在音乐教育实践中, 强调审美认知的具体表现。兴趣是音乐教育的前提, 也是增强音乐艺术魅力的独特表现, 只有“乐之”才能更好的学习音乐教育。孔子十分重视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在《论语·泰伯》中“子曰:‘师挚之始, 《关睢》之‘乱’, 洋洋乎, 盈耳哉!”其意在表述, 孔子在欣赏师挚演奏《关雎》时, 从一开始到结束都能体会到圆满而充实的音乐享受。

四、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即“艺”与“乐”。对于“艺”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音乐专业性的教育, 与现代音乐教育具有相似性, 多以纯粹的音乐技能教学内容;而对于“乐”的教育, 则是从育人的态度出发, 通过对“乐”的理解和感知来促进人的审美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养成。基于此,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的音乐教育, 一方面体现在大众化的音乐教育, 另一方面侧重于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对于大众音乐教育主要侧重于对音乐文化和审美的培养, 提升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专业音乐教育主要从音乐技巧和技能的职业性上, 既要学习音乐理论知识, 又要掌握相应的音乐表演、创作技巧。由此所衍生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孔子的“礼”与“乐”不谋而合。

在今天的音乐教育实践中, 对于音乐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往往侧重, 而对于音乐文化课及理论课程则相对轻视, 殊不知, 这种学习态度与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是对立的, 也是当前音乐教育需要极力改善的地方。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是突出的, 而当前的歌唱教学, 多侧重与对学生音准的矫正, 而忽视了歌唱时对歌曲中所蕴藏的知识文化的理解。孔子的“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将歌词、旋律进行了统一, 也将音乐教育与人的综合素养的形成建立关联。因此, 作为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 要从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总结与分析, 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普通的大众教育, 都要从“艺”与“乐”的融合中, 外练技能, 内化修养, 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娟.先秦乐教思想及其对当下音乐教育的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9.

孔子音乐思想 篇9

一、孔子“和”音乐美育思想的渊源和审美思想

1.“和”音乐美育思想的渊源。

若论孔子的“和”音乐美育思想的渊源,仅从古代的一些典籍中便可窥一斑。在《尚书·舜典》中有这样的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粟,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可见音乐的美学观从最早的祭祀活动中便有了,“刚而无虐”则是“和”思想最为原始的体现。源自古时的唯美音乐加上音乐内思想的温和,和参与其中人的整体和谐,对孔子的“和”音乐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为祭祀活动服务的音乐,需要专门的人员去演奏,而祭祀仪式的正常进行便要求人与音乐,音乐与典礼气氛都达到一个统一,孔子对这种“和”的艺术有了自己的领悟。这就是和谐,音乐与祭祀舞蹈的和谐,仪式与音乐的和谐,人心与“神灵”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孔子在音乐中考虑到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以一个“和”字来诠释再合适不过了。“礼之用,和为贵”,将人的行为欲望等感情通过“和”控制在道德允许范围内,这种孔子提倡的人性修养直接表现在其音乐表现上。孔子认为能够宣泄感情的郑卫之声为“淫声”,与“和”有所违背,这是孔子从人的情感和社会关系出发认为的音乐和谐之处,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2. 孔子音乐美育的审美思想。

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有着自己的审美观,这种审美思想来源于“和”,这种审美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大部分。“和”字所展现的艺术魅力源于儒家的中庸之道,使得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不多不少,一种典雅之美自然流露,这种听着很和谐的声音又与老子的“大音希声”有所不同,孔子的音乐以人为本。孔子认为人的心情能影响到音乐的表达,同样音乐旋律也能影响到人的心情,所以孔子推行的音乐一直以雅乐为主,他对这类偏向礼仪性质的音乐很是喜爱,这就是孔子对音乐的审美思想[2]87。音乐应有所正面体现,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将“郑卫之声”排斥了出去。这与当时的纷乱社会也有很大的关系,孔子的音乐能够抚平人心中的急躁,这是战乱中的人们最为需要的一份正能量支撑。

二、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和”所体现的孔子音乐美育核心。

在《论语·学而》中有“泛爱众,而亲仁”,在《论语·八佾》中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记载,可见孔子在“和”字之下,又有“仁”、“礼”、“乐”这样的内容。儒家以“仁”为核心,而孔子的音乐表现则是将“仁”表现在了“礼”、“乐”上,孔子试图在这个乱世上以音乐为媒介唤醒人们对周礼乐的记忆,让音乐来熏陶人们的内心,让人自觉去行礼之道。“仁”的思想在“尽美矣,又尽善也”的音乐中与人们的内心构建起了一道桥梁,所以孔子一直推崇尧舜时的《韶》音乐而对《武》音乐有所微词,便是因为《武》中的杀气淡化了“善”字。将“仁”下的“礼”、“乐”进行“善”的整合,便形成了孔子的“和”音乐,这种带有极大寄托的音乐在美育上拉近了人们与以前礼乐的距离。

2. 孔子对“和”的审美追求。

孔子认为“中立而不倚”是解决争端的要诀,中庸便是“和”。在音乐上,孔子同样追求“和”下的完美,音乐的美感因旋律和节奏得以展现,“和”带来的是这种美感的最佳感。孔子对于《关雎》十分认可,在《论语·八佾》中有“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描述,可见孔子认为音乐的美就是“和”,一种情感与表现恰到好处的融合美,一份和谐之美糅杂其中[3]94。孔子认为音乐应以“和”为标尺,当时的音乐要以此标尺整改,在《论语·子罕》中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的描述。孔子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更是将“和”的审美贯穿下来,辅以雅颂教育。

三、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观念内涵

孔子对于“和”的艺术感悟极其深刻,他将艺术与道德教育合二为一,孔子对弟子的教学离不开音乐的辅助,按照“兴于诗,成于礼,立于乐”的步骤,让弟子因诗而产生兴趣,因礼而思考道德伦理,最终在音乐中进行情感的巩固。孔子甚至将《诗经》只留三百多首进行弟子的教育,把音乐中的“善”作为弟子达到“仁”的标准。在孔子音乐的美育中,不难发现其中流露出“平等、自由”这样的内容。与周时或周前的严格等级类礼乐不同的是,孔子在音乐中更重视“尽善尽美”,孔子勾画出的政治世界是一个“仁”的世界,在礼下而行的人们不受暴力的侵犯,以音乐为媒介进行大众的心灵教化,这是孔子的封建社会构建的初步想法。孔子的音乐美育除去当时的历史背景外,则是一个富有研究价值的参考模板,将“乐”冠以“礼”名,在“仁”中表达“善”的目的,这就是孔子的音乐美育观念和内涵所在,这些内容都被孔子集结在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和”字下。“和”的艺术感在集合了众多含义下更显饱满,孔子也因“和”而使得自己在对弟子进行教育时使用的音乐美育现象的如此清晰。

四、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1. 对现代道德教育的深远影响。

孔子认为音乐是人对事物的情感表达形式,《孔子家语·辩乐解》中有“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养之气。”“小人之音则不然。亢丽微末,以象杀伐之气,中和之感,不载于心”的描述,将君子之音的“温柔”与小人之音的“杀伐之气”相对比。孔子的音乐美育有“和”而来,所以音乐是“和”字最好的、最自然的表达体,在现代道德教育中以这种音乐进行远比口干舌燥的说教强百倍。直达人内心的音乐,在平和中将“和”的信息传达到德育之中,这在远古时代便有了。《孔子家语·辩乐解》中有舜弹琴来使民众内心得以熏陶的记载,“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舜时期的淳朴民风造就了舜的盛世王道。这对孔子有所启示,孔子在“和”的音乐美育中就加入了儒家最为重视的“德”思想。作者也是后人需要从孔子那里学习的东西,以音乐来影响道德教育,更能拉动整体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欣赏能力。

2. 对现代礼俗教育的规范作用。

孔子的音乐美育是以周甚者周前的祭祀庆典礼乐为基础开展的,其中包含的“礼”、“乐”之道十分深刻,具有严格等级之分的“礼”通过已被人接受的“乐”进行信息传达,让人们自觉地接受了“礼”。而在现代礼俗教育中缺少的正是这种自觉,表面的模仿和顺从不能够真正体会礼俗教育的精髓,借鉴孔子的“和”音乐所统一的美育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4]79。《礼记·乐记》中就有“乐行而伦清”、“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描述。孔子对于个人“礼”的执行度十分重视,行动尊礼,思想辅乐,《论语·泰伯》中认为真正的人格便是在礼乐中锻就的,“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而《礼记·乐记》中也有如何进行“礼”、“乐”学习的内容,“乐由中出,礼自外作”、“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孔子将对“礼”的规范和对“乐”的感化二者合一,以“和”为主,在音乐美育中进行完全的贯彻[5]15。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是现代教育中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绝佳典范,值得人们的进一步研究。

3. 对现代音乐乐教情操的启迪作用。

音乐在孔子的“和”字思想下不再是单纯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夹带的个人情感才是音乐最为精华的部分,以此而来的乐教更成为了孔子教育弟子的主要手段。在孔子的音乐美育中,音乐与“空洞”、“泛泛”之类的词语被孔子进行了剖离,音乐中的感情是必然存在的,要弟子重视音乐中存在的那些情感。在《论语·阳货》中就有这样的描写,“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透过音乐的表面看到内在的精神内容,这部分内容才是最有价值的[6]73。《论语·述而》中也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描写,孔子对于音乐的感官欣赏超过了对于食物的需求,这便是其艺术感与道德观有所交集的结果。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在实施上便是乐教的实行,让艺术与道德在音乐喜爱融合统一,在提升人的艺术造诣的同时,更是在行为举止和气质上进行了了不起的升华。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中蕴含的“和”文化,其艺术魅力使得音乐的美与善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和”是孔子的音乐旋律的基调,在中华礼乐文化中主导了几千年的时间。哪怕在现代社会,“和”文化下的孔子音乐美育思想也主导着现代人的道德取向,这种传统音乐思想将一幅古香古色而又不失淳朴的画面展现在了现代人眼前,所以孔子的“和”音乐对现代音乐美育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摘要:和,是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标准与核心,以“和”将人、乐、心相沟通,成为孔子音乐美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和”的音乐美育渊源出发,对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了深入探寻,以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和,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萌.浅谈孔子音乐的美学思想[J].中国校外教育,2013(3).

[2]金世余.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艺术探索,2012(26).

[3]王正宇.孔子音乐教育思想述考[J].兰台世界,2013(9).

[4]黄柏青.先秦音乐美学思想之“和”及其三个维度[J].船山学刊,2004(2).

[5]程昌明译注.论语[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孔子音乐思想 篇10

一、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表达情感、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精神状态的艺术。先秦时期,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论著《乐记·乐本篇》中讲“凡音者, 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声成文, 谓之音”, 也说明了这一点。

《音乐鉴赏》不能单纯地只注重聆听、只播放音像资料就万事大吉了, 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感染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在教学中把音乐的美育思想贯穿其中, 使学生完成对美的感受与欣赏后作出鉴赏与评价, 通过音乐的艺术熏陶培养美的感情与情操, 进而形成和发展审美的精神世界, 这是美育教育的任务。因此, 选择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作品的分析, 使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表现风格等, 引发思想感情上的共鸣;针对不同风格的作品也要使学生在美的旋律、美的意境中, 提高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视听, 逐渐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至关重要, 通过引导、分析、讲解、提高来培养学生在美的旋律和意境中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逐步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真正懂得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真、善、美。

古琴是一件大家并不十分熟悉的乐器, 有的学生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它。然而, 这却是在孔子时期便已盛行的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 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位居“琴、棋、书、画”之首。关于古琴有着各种传说: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以一首《凤求凰》追求才女卓文君, 被传为佳话;诸葛亮空城弹琴退数万雄兵, 又展示了古琴的另一种力量。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 要达到这样的意境, 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 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只有通过对古琴知识的介绍以及作品的欣赏, 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 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提高审美情趣。

二、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孔子办学以培养“君子”为宗旨, 他说:“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 其整个教育内容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混合物, 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 从说话到行为、从意识到作风, 都渐渐形成君子风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 德育渗透功能是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 其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 易于展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音乐教材中内容大多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 树立远大理想, 继承革命传统, 尊敬师长, 互相友爱等, 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当牢固树立德育意识, 以教材为内容, 以课堂为阵地, 认真钻研、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 抒发美好的感情, 让学生在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音乐鉴赏》不仅要使学生了解音乐常识, 学会欣赏音乐作品, 更要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 感受和传达真、善、美的真谛, 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 心灵得到净化。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广泛地接触不同风格、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中外音乐作品, 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讲解和对世界各国优秀作曲家及时代背景介绍, 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和启发,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从而逐步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例如, 声乐作品《松花江上》是张寒晖于1936年11月创作的, 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 由于亲眼目睹了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 流亡关内, 耳边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 于是谱写出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 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 唱出悲愤交加的声音。类似的作品都有着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应就其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给学生作以介绍,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 教师具有的素质、教育思想、道德品质、专业素质、治学态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音乐鉴赏》课教学中要具备多元素养和多元文化知识:一是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音乐文化素养以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熟悉所教学科, 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不断以新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二是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大学生精力充沛, 求知欲强、视野开阔, 新的想法和问题也越来越多, 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学的发展显现出不断综合和相互渗透的趋势, 科学知识本身是相互联系的。素质教育实践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所以, 教师应当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努力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 这样才能满足当代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供源泉。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现代教育更是要求教师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 以自身严谨而科学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举止, 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因此, 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创设愉快、新颖、平等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通过引发学生的情感活动, 来实现教育的目标, 这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能力之一, 也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艺术教育是灵魂的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鉴赏》课程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面对的学生多、范围广, 通过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 触及学生的灵魂, 使学生的心灵发生莫大的变化, 进而使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一作用是不可限量的。因此, 我们应把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 使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为开创公共艺术教育的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其教育思想包含许多符合教学规律的、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的合理因素。《音乐鉴赏》课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作者从自身的教学体会出发, 浅谈孔子“乐教”思想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启发, 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关键词:“乐教”思想,公共艺术教育,《音乐鉴赏》

参考文献

[1]聂振斌.儒学与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 2006.

[2]褚斌杰.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孔子“无为”思想探源 篇11

【关键词】孔子 无为

《论语﹒卫灵公篇》中对孔子的无为思想有最直接、明白的记载:“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孔子的“无为”是儒家理想人格圣王“有为”与“无为”的统一。而这一带有道家色彩的无为思想的提出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

一、先代圣王的治国实践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尧舜禹是备受推崇的圣王人格。孔子之所以特以舜为“无为而治者”,是根据尧舜禹三代圣王不同时境下的治国实践得出的结论。同为圣王,舜所面临的局面是与尧、禹有着区别的。尧虽然开创了儒家理想中的治世,但是治世的开创是经过尧帝艰辛努力获得的,如南抚北降、恩威并施;制定历法、敬授民时;遴选官员、选贤任能等。至于大禹,虽通过禅让的途径从舜的手中继承了治世,但是平治水土、治理水患、征伐三苗、划分九州等举措,特别是大禹去世时并没有找到如尧舜一般可以禅让其位的继承者,最终开启了世袭制,这显然也算不得无为。而舜则与尧、禹不同,他上承尧治,下启禹治。尧为舜开创了治世局面,从而为舜的治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客观上,舜也只需因袭即可,这也是舜能够无为而治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尧为舜开创的治事,舜何以能够垂拱而治?另一方面,舜在位时,有大禹为相,不必事事亲为,正如《汉书﹒董仲舒传》所言:“以禹为相,因尧之辅佐,继其统业,是以垂拱无为而天下治。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将以捄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故孔子曰:‘亡为而治者,其舜乎?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其余尽循尧道,何更为哉?”

二、老子无为思想的启示

学界素有“孔子问礼于老子”一说,对此,史书也多有记载,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此后孔子以龙赞誉老子。同样,《史记﹒孔子世家》也认为孔子曾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还赠孔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指出,“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此外,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以及《庄子》等书中都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事。

因此,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孔子产生了影响,“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思想愈益精进。在孔子所罕言的天道思想中,他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也就是说四时的更替、万物的生长均是天自然运行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现象。这种对天道自然的认识显然与老子对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颇有相通之处。也正是天道领域中对天的无为认识成为了孔子与老子无为思想的形上本体依据。当基于天道的无为认识落实于现实政治的实践层面时,才分别衍生出了孔子与老子不尽相同的无为而治思想:前者主张“恭己正南面”,强调统治者自身道德的修养;后者提倡“无为”、“好静”、“无事”、“无欲”,要求统治者放弃主观的执着与妄为。

三、蘧伯玉等人的影响

孔子虽被后世尊为圣人,但亦有许多为孔子本人所尊崇者,除尧舜禹等圣王之外,还有许多与孔子身份相当的士大夫等,而这些人的思想或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孔子的无为思想的形成。据史书记载,孔子与卫国大夫蘧伯玉交往甚密,孔子客居卫国时曾在蘧伯玉家中居住过一段时间,而孔子本人也是对蘧伯玉推崇有至,赞许其为君子,如“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按《淮南子﹒主术训》记载,蘧伯玉为相时,子贡往问治国之道,蘧伯玉告以“弗治治之”。所谓“弗治治之”,即是无为而治。

另外,孟子称“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可“不劳而霸”,称霸春秋,这与舜以禹为相,并最终禅位于禹,“恭己正南面而已”的无为而治在治国方式似乎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齐桓公所行为霸道,而舜所行则是王道。虽然齐桓公不是孔子推崇的理想君主,但对于齐桓公九合诸侯的功绩的肯定态度可由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略见一斑。孔子多次称许管仲以“仁”,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等,可见,齐桓公与管仲君臣二人之间的配合,也为孔子提出他的无为而治思想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总之,从思想来源上讲,孔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既是对儒家理想圣王治国实践的一种总结,同时也是孔子在老子道家无为思想以及蘧伯玉等人“弗治之治”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儒家特色的无为思想。孔子政治上的无为思想也成为此后几千年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李双元、欧福永主编:《国际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44页。

[7]班固:《汉书》第8册,第251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8]司马迁:《史记》,第21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9]司马迁:《史记》,第19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司马迁:《史记》,第2186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程树德:《论语集释》,第4册,第122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何寧:《淮南子集释》,中册,第6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

孔子音乐思想 篇12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音乐教育方面也有很多建树。他“正乐”,即整理《诗经》“音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于《韶》、《武》、《雅》、《颂》之音”。他的教育思想学说集中反映在《论语》中,这是我们研究他音乐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两千多年来,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封建时代的音乐教育活动,而且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柏拉图,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创立了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人。他的教育思想学说集中反映在《理想国》中,继承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平衡-静止”和谐观,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斗争-发展”和谐观,从而奠定了西方哲学美学的基础,成为西方古典美学的奠基人。

就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试做以下方面的比较:

一、音乐教育中“和谐”理论思想之比较

“和”是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孔子把“和”作为衡量音乐的最高准则。他要求音乐中感情的表现必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音乐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乐”之和来达到“天地人和”。

第一,乐和。孔子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两句话是他审美理想的集中反映,只有“文”与“质”兼而有之,“美”与“善”相得益彰,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极致。可见,“乐和”不仅为音乐欣赏,也为音乐创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第二,人和。孔子认为“乐”具有教化君子成“仁”的作用,因此,他把音乐教育与培养人的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音乐教育是以“仁”为核心、仁乐合而为一的思想。从这个层面讲,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是培养思想和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利于国家发展的治国之材,实现全社会意义上的“人和”境界。

柏拉图“和谐论”主要体现在灵魂和宇宙的和谐统一思想中。他认为和谐作为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这种艺术和技艺上,音乐的和谐是对和谐理念的模仿,音乐与灵魂有相通之处。

第一,和谐思想与音乐的本质相通。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它把繁杂导向统一,将不协调导向协调。音调的协调应该为:“和谐是声音调协,而调协是一种互相融合,两种因素如果仍然相反,就不可能互相融合;相反的因素在还没有互相融合的时候也就不可能有和谐。”他又强调“由于同样理由,节奏起于快慢,也是本来相反而后来互相融合。在这一切事例中,造成协调融合的是音乐。音乐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美。这是他美学思想的精华所在。

第二,和谐思想与音乐的精神共融。他曾谈到:“有些声音柔和而清楚,产生一种纯粹的音调,它们的美就不是相对的,是从它们的本质来的,它们所产生的快感也是它们所特有的。”这里的本质就是音乐之间数与比例的关系,这种快感是因数的比例关系在心灵里引发的和谐感。可见,他认为音乐的精神将不生不灭,永恒不变,从音乐本身的特性拓展到心灵,再引入教育之中。

二、音乐教育社会功能主张之比较

孔子对音乐社会功用的认识主要反映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与鸟兽草木之名”。这段语录是论诗的功用,也可说是论乐的功用。因为音乐有“兴”、“观”、“群”、“怨”的作用,他就主张充分发挥这种作用,去获取应有的社会效果。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智慧、勇敢、寡欲、而且必须“文之以礼乐”用音乐进行修养。他重视音乐在政治中的作用,强调“为政”必须“兴礼乐”。甚至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集中反映了音乐能起到安邦定国、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

柏拉图十分重视音乐的社会教育功用,他认为通过音乐教育使公民“行为优美”,为了培养理想的卫国者,他主张要严格选择诗歌、音乐的内容,务必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到调和,勇敢精神得到发扬,防止他们接触丑恶、卑鄙、不礼貌的东西,否则他们就会滋生违反法律的性情和习惯,以致颠覆整个社会。

三、音乐教育育人功能主张之比较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德育紧密结合。对弟子施之以“六艺”,而“六艺”以礼、乐为首。为人必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人格的完善是在“诗”、“礼”、“乐”的共同教化中完成的。“乐能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能修身也”。可看出他是把音乐作为修身养心、陶冶情性、培养品格的手段。

柏拉图认为音乐是心灵的艺术,它产生于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于人的情感,价值在于使心灵达到和谐状态。他认为“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由此可见,音乐确实触及人的心灵,净化人的情感,使人某种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得以维持平衡,并进而陶冶性情,升华人格。他同样认识到音乐对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受到合适的音乐教育,就可以使其心灵受到陶冶、性情得到调和,反之亦然。

综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与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他们的教育体系中都强调和谐思想,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把音乐教育做为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在创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要吸取他们音乐教育思想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音乐教育思想精华,继承和发扬古代音乐教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断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修海林,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46-147,157,160.

[2]何乾三,著.西方音乐美学史稿[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72.

[3]田晓红.论柏拉图“和谐论”美学思想对其音乐教育的影响[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季刊)[J].2009(1).

上一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一篇:结构计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