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理念(精选12篇)
孔子教育理念 篇1
教育是对人的培养工作,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对人进行和谐理念的教育, 对人的和谐教育包含人个体自身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内容。和谐教育的思想理念在中外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都有体现。教育家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对教育目标的独特见解, 都体现出他们对和谐教育的理解。他们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生活环境, 对和谐教育的看法也就不一样。孔子在《论语》中, 为构建一个完美和谐的理想人, 就提出了他对和谐教育的见解;柏拉图在《理想国》一文中, 为构建一个富强和谐的理想国家, 就提出了他对和谐教育的理解。比较、反思孔子与柏拉图和谐教育理念的异同, 对于深入了解中西和谐教育传统, 批判吸收古代中西方和谐教育中的积极因素, 对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仁”与“王”———人个体和谐发展的不同目标
孔子生活在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过渡时期。他的和谐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仁”是他和谐教育理念的核心。“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1]“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2]孔子认为仁德是做人的根本, 是处于第一位的。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3]他还认为, 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 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他认为“仁”是人个体和谐发展的基础和目标。
柏拉图生活在希腊城邦奴隶制的衰落时期。他的和谐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理想国》中。他对人个体的和谐发展作出了详细的论述。“王”是他对人个体发展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为了人的和谐发展, 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0~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受到照顾;3~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讲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 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教育;17~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 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的文化科目进行教育;20~30岁, 经过挑选, 进行10年科学教育;30岁后, 进一步挑选, 学习5年, 主要研究哲学等, 学习优秀者成为卫国者, 最优的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王”。[4]自此, 柏拉图把关于人和谐发展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展示在大家面前。
比较两者的观点, 我们可以发现, 柏拉图关于人的和谐发展, 注重于人的职业化分类, 以人的社会分工为主, 没有关注到人的内心世界。孔子关于人的和谐发展, 注重于人的道德修养, 注重于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是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柏拉图的哲学家即“王”, 是最优的一小部分人才能做到的。
二、“举贤才”与“卫国者”———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同途径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 国家的富强需要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 集体的力量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也就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孔子认为, 治理国家需要人才。国家稳定富强了, 人与社会才能和谐发展。选才、富国、育人是孔子对治理国家的看法。“先有司, 赦小过, 举贤才。”[5]他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 要处处从大局着眼, 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冉有曰:“既庶矣, 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 又何加焉?”曰:“教之。”[5]他强调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要治理好它, 首先要让民众富起来, 然后使他们受教育, 提高素质。教育大众, 选拔优秀人才治理国家, 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柏拉图对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看法是:和谐社会的国家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层。哲学家统治着国家, 是属于卫国者阶层, 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4]社会的和谐发展, 需要三个阶层的和谐发展。对于社会各阶层如何发展, 他提出卫国者阶层可以世袭, 各阶层的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 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功能, 只要完成个人自己的社会职能, 就可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们可以看出, 孔子关于人才的选拔没有阶层的限制, 只要有能力, 就可以参与治理国家。反观柏拉图, 他就很注重阶层的划分, 限定了阶层的流动性。从历史经验看, 不对个人作出阶层的限制, 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积极性,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孔子和柏拉图两者都很重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都提出了国家需要人才, 而人才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教育出大量的人才, 参与治理国家, 国家就可以富强, 社会就会和谐发展。
三、“天人合一”与“模仿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不同形态
孔子说:“大哉, 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 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6]他肯定了天为大的地位, 同时也指出, 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7]他还认为自然世界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自有它本身运行的规律, 不会受人主观意志的支配。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 而是和谐共存的, 不能把自然、人孤立起来考虑, 而应把两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为整体。“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 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通的, 是一体的。
柏拉图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对自然的床、木匠造的床、画家画的床三种床的比喻性论断很能体现他的这种理念。“模仿术和真实距离是很远的。而这似乎也正是它之所以在只把握了事物的一小部分时就能制造任何事物的原因。”[4]这表明了柏拉图的看法, 他认为自然是可畏的, 人只是模仿真实世界, 与自然世界隔着两层, 因而也就无法改造自然世界。
两者对自然的态度都是敬畏的, 但有所不同。柏拉图认为人的认识与自然之真实隔了两层, 人只能模仿真实世界, 而无法改造自然, 属于自然为主、人为次的观点。而孔子首先肯定自然的内在规律, 但也承认人的主动性, 认为自然和人是互动的、是合一的, 自然与人处于并列的地位, 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孔子和柏拉图对人个体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个方面作了和谐教育理念的阐述, 这对当代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当代由于工业的崛起, 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使人们从敬畏自然走向轻视自然。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 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 回归天人合一成为必然的选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8,9]如何使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 首先要抓的是教育。在中小学以及高等教育中, 如何把和谐理念贯彻到位, 这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也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程度。批判继承古代中西方和谐教育理念的积极因素, 把握住和谐理念的内涵, 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学而[M].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1.
[2]孔子.论语·八佾[M].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1.
[3]孔子.论语·里仁[M].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1.
[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5]孔子.论语·子路[M].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1.
[6]孔子.论语·泰伯[M].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1.
[7]孔子.论语·阳货[M].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1.
[8]刘卓红.在改革与创新中建设和谐文化.2007-03-30.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5542103.html.
[9]王志刚.建构当代“以人为本”的和谐观.2009-02-14.http://www.studa.net/zhe xueqita/090214/1111525.html.
孔子教育理念 篇2
一、前言:
随着社区大学在国内的发展,成人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逐步在我们的社会中推展开来,除了社区大学的课程之外,各大学也纷纷推出各种级别的在职专班课程,再配合社会上各种文化机构本来就在推动的各种讲座及进修课程,我们的社会中许多已经投入职场多年、甚至是已经从职场中退休下来的人士,纷纷加入全民再学习的行列。这一个社会现象包含了几种型态,其一是本属专长的再深造,其二是第二专长的进修,第三则是个人兴趣的追求。其中第一种及第二种学习都还是与工作及职业有关,而第三种成人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则是为提升生活品质、深化生命意境而作的。这就是一个社会迈向更成熟的阶段的指针,每一个社会中人都对知识有着向往与学习的动机,并且有着良好的学习机制与学习资源。这样的社会当然是一个仍然在向上提升的社会,至于它的愿景则是借着新知识的再创造与利用,而让人人都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当人们对于生活的照顾已经满足,并不需要再为职场生活烦恼,纯粹是为了个人的兴趣,而转向提升心灵境界的学习方向之时,这样的学习,就是对人类传统智能的学习,此时,古今中外各种传统智能即成为学习的课题,这样的学习目标,主要就是对于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以及理想人格的陶冶等目标的学习,也就是一种生命智能的学习,这种生命智能的学习当然就是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
我们说对于专业知能的学习是为着职场的知识技能的锻炼,学习锻炼之后即将再度投入职场,投入职场则或为一己温饱、或为提升生活品质、或为服务大众、或为实现理想,这都是对于人类生活有益的作为,无论动机是服务自己抑或是服务别人,这都是服务知能的提升的作为,其效果皆导向服务。藉由服务与人互动从中寻获心灵的安定,这其实就是人类一生的生命意义所在。每一个生命都必须在社会中扮演角色,藉由角色扮演能力的再锻炼而使角色扮演得更准确,这就是对于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的表现。因此职场能力的学习也就是追求生命智能的手段,而生命智能的意义也就表现在服务的人生态度中。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说,所学习的对象有职场知能以及人生意义之分别,但是从学习这种活动的终极意义而言,它就是生命意义的开展的本身,无论是职场知能抑或是古今中外人生智能的学习,它们都是终身学习的最高境界,都是要在学习中提升能力、获得智能的活动。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
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以下,我们就从《论语》的语录中来学习孔子对于教育、知识、与好学精神的智能话语。
二、孔子自称自己是最好学的孔子是懂得谦虚的人,但是唯有好学这件事情他可是一点儿也不谦虚的。他说: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孔子博学是众人皆知,人或以为他是天生聪慧而得的学问,孔子却要强调说这是他后天努力得来的。孔子自谓好学精神是别人不及的,本性的良善或有人及之,这是孔子不敢自居的,但是好学却是后天的努力功夫,任何人愿意学习就可以学习的,就学习的精神而言,孔子就不谦虚了,这其实也是孔子对后人的策勉,天生智能本能大家或许有所不同,但是努力的精神却是人人可为,孔子就以这样的不谦虚来激励世人,他并不是天纵英明,而是努力学习得来的成就。又见: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孔子自己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并且在其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因为在学习中的快乐是任何人间名利权势所不可替代的,学习就是提升智能能力,智能能力就是生命的本身,而这件事情是人人可为的,同时也不是任何人可以不学而能的,如果不是一个捷敏求知的态度,是不可能拥有丰富的知识的,「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孔子也自己说他之所以知道许多的事情以及做人的道理那都是后天勤奋的结果的。又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罕)
人家夸奖孔子什么都会,简直无法仅用几种优点来称赞他,孔子听了很高兴,也不好自夸自己在道德文章上的境界,但是至少在一般的生活技能上如射箭、驾车的事情孔子是可以说自己还算专精的,这就是说所学习的东西一定要精通,但是人的一生却可以不断地精通各种知能,一生都活在学习新的技能中的日子是令人愉快的,任何时候需要任何知能时自己就都能应付了。又见: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子罕)
人家夸奖孔子多能,孔子弟子以为孔子是老天爷对他特别厚爱,才让他既如此有智能又具有众多的艺能。孔子却自谦地说,自己是因为讨生活的需要,所以才用心学习各种职场知能,但是又因为自己还有更重大的志向,所以也不会就耽
乐于某种特定的谋生技能中,而不再追求学习其它的知识能力,因此会了一样再学一样,所以知能众多。
看了孔子对自己学习精神的满意心情,岂不引发心向往之而乐于学习的情绪呢。
三、孔子称赞颜回的好学精神
孔子一生教育子弟无数,在他的学生中最为孔子称道的就是颜回,颜回为什么值得孔子赞许呢?实在就是好学而已。参见其言: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在为人处世的意境上,为人处世则是一个日常生活态度的把持的问题,儒者是要在社会上做事的,做事就会有过失,有过失就承担下来改过即是,并不需要掩饰过错甚至推委于他人,能够在生活上展现承担的精神,就是真正懂得学做人的人,这样的品德在孔子的弟子中只有颜回做得到,所以孔子赞其好学,所以对孔子而言真正的好学就是在生活中展现德性一事而已。又言: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
孔子说,只有颜回对于我所说的道理是真当一回事地认真实践,勤奋不已,从不间断。也就是说,对于为人处世的智能之学习就是要实践,实践才是学习到了家,否则只是空话。又言: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
颜回的进德修业的动能是时时无止境的,这就表示颜回的德性纯熟,日常生活中一切进退周旋都应对有方,孔子找不出他的缺失之处,故「未见其止也」。可惜颜回早死,故而孔子极为伤心哀叹。又言: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先进)
在好学的颜回去世之后,孔子就从来不赞许其它任何弟子是好学的人了。可见好学的标准是很严格的,其中真正的意义就在德性的纯熟不偏失。
终身学习就是智能之学,学了就是要做,做就是时刻不止息的做,进德修业是没有一息可停的,亦即生活中的任何事件都不可以有德性上的亏损的,这就是颜回之所以受到孔子肯定的原因,今日之学者就是应该学习这样的精神。
四、学习的目的在成德以为服务社会
孔子好学,颜回是最好的学生,但是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不论是学知识、学能力、还是学智能,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修己成德以为社会服务。参见其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孔子说,平日教导子弟学习的目标就在为人处世,在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在完成与人约定之事业,在为社会做着照顾百姓的事业,在时时以仁德的胸怀关爱周遭,然后,行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古往今来人类文明中各种文化知识与能力,也就是礼乐教化治国平天下的知能,从而有机会则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教育的目标以及生命的意义。又见:
「子曰:君子食无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要论好学,就是要在做事中提升德性,为人服务。儒家的价值信念就是要为社会服务,因此有能力的人不是把力气放在自己的生活舒适的满足上,而是把力气放在作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上面。谨慎与人应对进退,创造良好的社会互动气氛,使得事业易成。对于有德性者要乐于亲近,以他们的典范做为规正自己的标准,这才是好学的人。总之,好学就是要把服务的精神贯彻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践履,学习就是为了服务,有能力就要为社会做事,终身学习就是终身做事,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如此人的一生都有了生命的意义了。又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
孔子自述年轻时就立志向学,学习立身处世的道理之后就要在社会中扮演角色,从而逐步提升人生意境,在一定的齿德之后就要作为他人的典范,将自己明白的道理教导出来,不仅对己有用,还要指导他人,并且始终谨守在德性的标准上,从而达到任运自由的境界。对于社会的现象的实际固然不能一朝改之,但是对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与言语进退至少能做到心安理得。这是孔子自述一生成长的阶段,也是我们当代人可以时时拿来作为齿德徒增的检验标准。又见: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之后就是要将其适切地运用出来,运用之际即要与人互动,与人互动之际即要对我们的知识技能的使用是能照顾到众人的整体利益,这就需要适切的礼节的节制,唯有使用知能时能顾及他人的利益,这样的使用才能有效,也才能让自己对知能有信心,而不会变成以知能伤害社会的结果。这就是「博学于文」培养能力的意义。又见: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
有所学者即有所承担者,能承担才是君子,君子的价值不是表现在有多少知识、多少技能上的聪慧炫耀之间,而是在社会周遭有所需求时能当下承担,所以能学时要及时而学,有事时要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承担,不思有所承担只知炫耀才能则是不知学之要义,这种人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又见: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学习就是要学作君子,作君子就是要服务社会并做为他人行事的典范,不论是专业技能的学习,或是为人处世的道理的学习,都是学会了以后对社会有用,对社会有用的道理与作为是多方面的,君子并不将自己限定在某一种技能中,只要有所需要的能力就应该学习,更重要的是,君子要懂得做管理者及沟通者,而不是要拳守某一种技能,别人能够做得更好的时候就要让别人来做,自己则应该要再去学习别人还不知道、还不能做的知识能力,所以君子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是不会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种特殊技能中终身不再学习的。又见: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
孔子的知能固然多于众人,特别是关于社会服务、公众事务、为人处世的道理诸事,但是这些都不是彼此不相关的,反而是都有着共同的基本原理,那就是对整体社会的关怀,对周遭人群的责任感,「一以贯之」之道即是仁爱的胸怀,唯有仁爱的胸怀才能统驭众多的价值知识。
既然学习的目的在为社会服务,那么学习也就成了知识分子的责任,那么终身学习也就是为了终身服务。
五、学问的价值在自己成德
终身学习是为了终身服务,服务是为他人的服务,可是既然是自己的职责,那也就可以说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做的服务,因为为他人服务是在成就自己的人生意义,是自己在成德,而不是把服务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参见孔子之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对于知识的学习是学来有用于日常生活的,故而应该时常温习、时常使用、使自己总是生活在有知有能的状态中,这就是有意义的人生,岂不快慰哉。至于对于自己的所学,是对自己能有用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拿来炫耀的工具,因此他人不知道自己的才学又能毫不介意,这才是有修养的人的境界,这就是君子,君子不求人知,只求己能,有用到自己的时候当仁不让,其它时间则悠游在学习的快慰中。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学问的目的在培养德性,有德性即是时时愿望着为社会付出,为社会付出的动机是出于自己的仁德的关怀,故而仍是为己之学,是自己该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如果只求社会利益,便会随波逐流,唯利是图,甚至出卖灵魂,那就是为人,为人就是只求他人有利益给自己就为他人做事,自己得了私人利益却坏了社会公益,这就是不知学问的正道目的,孔子是时时教诲这点的。又见: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
求为人知者即不是为德性而学,读书学习贵在自得,自得即有实功,有实功才能应世,而不是一心只求名闻世俗却无实力。成长的阶段力气只能用在求实力,即便有了实力之后力气还是要用在继续求实力的增长上,为社会所用的机缘自会到来,然而仍须注意为正道所用而不是为虎作伥。如果有机会为正道所用,却实力不足,坏了社会公益,岂不惭愧。又见: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卫灵公)
知识与能力不是用来炫耀的,那叫做好行小慧,好行小慧者只是一个私心自用而已,私心自用者平日与一群在社会上无用之人彼此标榜,讲一些互相吹捧而且较竞欲望的事情,不仅对社会无益,更且有失德之忧。所以人活着就要做各种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仅能找一些臭味相投无所事事的人互相消耗生命的人是最可怜的。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生命的意义在于知道道理,不知道道理则人的一生是白过的,知道了道理、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则生命才有光辉、才活得心安,活得心安才能死得心安,生死一遭就在尽全了生命的意义中,了解生命的意义真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闻道也者,闻晓做人的道理者,做人的道理就在学习与服务,这都是管理自己生命的事业,学习了智能可以管理自己的生命。
六、修养德性是一永恒的历程
原来学习固然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但是服务社会却是成全了自己的生命,所以认真学习、努力付出就是自我实现的方法,这便应该是一个永恒的成长历程。故而应该终身学习之。其言: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
孔子说,读书说话的事情我还做得可以,说到君子的德性我是不敢自我标榜的。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一辈子都是人就要一辈子都在学做人,孔子自谓七十岁才完全可以不犯错,所以未达此境之前,任何人都不要说自己已经是君子了,只是必须要一直以君子的德性为生活的目标而已。又见: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述而)
孔子说,就圣人的境界以及仁德的胸怀而言,我真是无法企及的,我唯一可以告慰的不过就是认真去做、努力去学、然后不厌其烦地教育弟子而已。所以终身学习正是孔子之所以为孔子的真正写照,至于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则是不需在意,不过就是持续就对了。又见: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学了就要做,还没有作好就又学了新东西这样是会让有责任感的君子心惊的,因为德性未熟,心中有愧之故。
连孔子这样的人才都不以为学已足够,都还要继续学习,并且更不敢自称君子、圣人、及有仁德,由此可见人的一生,根本就是一个不停止息地学习成长的历程。
七、读书就要会做事
读书当然是要为社会服务的,但是为社会服务是要服务成功的,不是光说做事却总做不成事的,做事不成就是书没读好,就是学有未成。见其言: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读了诗三百,学了文辞之美,却不能从事政务,要他出使他国却不能独立代表团体的立场、知道天下形势、而做出正确的对应,这样的读书就是无效的。读书就是要为社会服务,就是要有做事的能力,不会做事不等于会读书,不能安定天下、经营组织就是白读书了。孔子对这一个做事能力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又言: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学习要有宗旨,宗旨就是要有服务社会的意志,有了意志要能定着,要能定着就是意志要坚定而实力要足够,当能应付一方局面之时则还要能处理大的变局,变局是时时会有的,社会本就是变动的,人心更是多变的,众人之事更是变化万千,心思沾滞即不能应变,心思沾滞就表示为天下服务的智能不足,故要能权变,权变亦有宗旨,是真为天下人共同利益之权变。
从做事能力上去检证世人学习的成效是孔子的重点,这却是儒者必然的要求,儒者即为承担天下之学,不能承担即谓未学可矣。
八、学习要勤勉不止息
学习是有方法的,必然是不能止息的,一定就是终身学习的。其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所学习的知识的背后就是做人的道理,道理就是思考的原则,原则一定就可以自己推演,可以推演才是学习有效果的表现,能温故而知新就是能理解知识背后的道理,理解通透者才可以教人,否则只能教授技艺。又见: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寑,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需要有知能的时候就要拿出力气来学习,而不是自己在空想动机就能拥有能力的,能力是在做事中学习锻炼的,学了就要做,做了才真会,学得愈多做得愈多就会得愈多,这才是学习的要点。又见: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学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意义的反省,一方面是知识的操作,意义的反省是思,思当然是很重要的,思才能明白道理,但是道理必须要实践,也就是要把学会的知识在生活中操作,有理解、有实践这才是学习的完整意义,光有操作却不理解知识使用的意义则将会有迷惘的时候,光有反省却不能在生活中落实则所学也是白学的。又见: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生而知之者少矣,若有生而知之者只是才性纯厚,人都是学而知之者,学而难知则再学矣,此即困勉而学者,人都是学而知之及困而学知者,但仍有人困而不学,这就不可论矣,因为此人已丧失为人的价值,他的人生必是无所事事毫无意义的。世人多困,困而不知学,智能总在迷惘中,做事多在困顿中,如何能不戮力学之。
九、随时随地向周围的人学习
就学习的方法而言,只要处处用心,其实处处有可学之事及可学之人。见其言: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人人各自不同,有贤于己者有不贤于己者,有好学精神的人见到自己不如人的时候,所想的并不是要去伤害他人,而是要去把自己不足的部分补充起来。若见到别人有不当的行为的时候,就要赶快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过失。见到别人的过失自己会知道那是不对的,但是日常生活中自己也可能因着欲望而作出同样的错事来,见到别人的过失自己会为对方感到羞愧,因此如果自己也是那样那岂不就是自己的羞愧了。所以任何人的是非对错都是反省自己的题材,而不是幸灾
乐祸的不当心想,幸灾乐祸者也容易自己犯错,因为自己把是非对错当成了人际利益,只进行优胜劣败的计算而不进行修养己德的功夫,功夫守不住,利益来时自己就是会犯错的。又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我们生活中周围的人时时都要接触的,公事不接触私事也要接触的,接触的时候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注意自己与他人的差别,这里头就大有学问了,别人有优点我就注意到,就学习。别人有缺点我也注意到,也要自己警惕不要犯了同样的过错。而不是见了别人为恶自己就不修善,或是见了别人的好就兴起忌妒之心从而思有以害之。
这两段文字都是在警惕世人,应善于观察周遭,而自做修正。
十、学习者自己要有强烈的动机
孔子在教育弟子的时候最重视弟子的学习企图心,有企图心的弟子教了就学,学了就会,若是没有企图心,常常教了也是白教。其言: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孔子说,弟子若愿意学习,则只要准备最简单的见面礼,自己就愿意教学。束修就是干肉,这是北方农业社会里最廉价的食物之一,家家户户都会有着几块干肉搁着,以此为见面礼只是一种礼貌,根本无关礼物的价值。所以孔子重视的是好学的心意,束修只是意思表示的符号,非关重点。又见: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弟子学习的时候,要能够主动思考,而不是靠老师的灌输而学生被动而已,孔子并不是择其聪明可教者才要教之,而是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不知道就要问,不知道才要学,不知道没关系,本来就是不知道才来学的,可是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那么教了也学不到东西,因为懂不懂自己都不知道,那样学习如何会有效果。又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学习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是要让学习学到个人的人格内蕴里头才是真学,这样的学习便是轻松之至,不仅愿意学习更且是乐在其中,也就是日常生活都处在实践德性、与进德修业的心安理得的乐境中。这样的学习当然是最有效果的学习。
十一、小结:生命的意义就在终身学习
看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于教育学习的种种谈话,我们可以体会到他
孔子教育理念 篇3
课文第八自然段孔子“论水”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读这段课文,接着我以“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引出“水是真君子的观点”,而后将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个解决(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为什么水是真君子→省略号省略了其他什么特点→孔子论水的用意)。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了。
上完这课,我感慨颇深:二千多年的教育家就有着如此进步的教育思想!它对我们在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有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多美的景色呀!盎然的春色为下文孔子论水作了铺垫,这美好的风光陶冶了师生的情感,引发师生体会“水是真君子”的意味!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精心制作的视频、课件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乐学、善学。同样,用音乐、画面、生动的语言等手段所创设的情景,也能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引导学生理解完“为什么说水有德行”这一问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段激情导读的语言:“是呀,水滋润着万物,无论它是参天的大树还是低矮的小草,无论它是奔跑的动物还是静止的植物都离不开水。请你感激地读!”(生读。)“没有水就没有……请你敬佩地读!”(生读。)在理解完“为什么说水有情义”后,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读语“水能屈能伸,大丈夫也!水流进方方的池塘里就是方的,流进长长的溪流里就是长的,它为人着想,真是宽厚待人,有情有义!谁能把这种情义读出来?”理解完“为什么说水有志向”后,教师的这样一段语言为学生很好地朗读这句话奠定了基础——“孔子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那广阔无垠的大海是那么的令人魂牵梦绕、心驰神往。你看,那卷起的千尺巨浪,就是它不息的生命在涌动。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这就是流水的志向!同学们,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流水的志向吗?那么,我们该如何读好这句话呢?(它的刚强!)”在谈完“善施教化”后,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读语:“人立于世,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我们除了自身要坦荡奋进,还要用如水般的心灵去感染他人,用自己的真、善、美去影响他人!不是有句话叫‘近朱者赤’吗?水就像君子一样,荡涤污垢,善施教化!这一点又多么像孔子自己,不管是谁,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他肯学习,孔子都愿意对其教化。这一句话包含了孔子的育人观点、高尚情操,谁来读?”阅读能力是读来的,读才能得“文”,才能知道遣词造句的奥妙,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受表达形式的美。
二、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由此看来,水是真是君子啊!”孔子利用司空见惯的流水,说出了如此深奥的道理。他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由物及人,由表及里,水到渠成。孔子真是个善教的老师,他充分利用了“水”这一课程资源。确实,我们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学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墙壁、每一棵花草、每一样教学设施、每一个教室,到广播、电视、书籍、报刊及网络,从高山、流水、鸣蝉,到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课程资源能以它的丰富性、开放性、形象性、生动性,让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起到传统教科书无法代替的作用。
三、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要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孔子让颜回用歌声唱出自己的志向。孔子先是侧耳倾听,何其专注!倾听不仅仅是学生的事,也是教师的事。倾听是一种接纳,一种信任,一种激励,更是教师素养的体现。这种交往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参与和构建,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情景和精神氛围;这种交往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又如:“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由此看来,水真是君子啊!”这段话中用了四个“好像”,那这里能不能换成四个表示肯定的词语呢?从这四个“好像”可以看出孔子并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悟,充分体现了孔子和学生之间平等的师生关系。
孔子教育理念 篇4
首先,因材施学,创自主学习环境。“因材施学”是由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转化而来。“因材施教”是在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中提到,其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个性化教育,二是灵活性教育。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固然,2500年前的孔子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引用到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中,如何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还得因材施学,即根据个体需要出发,建立尊重个体的自主学习环境。
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根据个体需要设置学习内容。孔子弟子3000多,其中成就显著的有72位,分别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各个领域均有建树。如孔子弟子颜回是“德行”科最为优秀,子路在“行政”科最为突出,而自贡在“经商”上成绩不菲(见李山《三教九流之大观》)。而他们平时跟随孔子学习所谈论的内容也均从自己本身需求出发。当前,我国党员干部7000多万,卓有建树为数不少,然而就党员干部个体而言,只有当组织的要求与个体需要同频共振,学习才能进入理想的运行状态,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因此,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队伍理论学习时,要将党员个体学习需要与党员工作、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避免学习中的“一锅煮”现象。第二,根据个体差异安排学习过程。“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的道理早已烂熟于大众之心。我们的政党已有60年的执政历史,培育了7000多万的党员干部,而这些党员干部在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积累上必然存在不同。孔子论述过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如孔子说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鲁、喭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见《先进》)。这些个体差异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创建过程中要以一颗包容之心,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导向,推进不同的学习过程。第三,根据个体特征创建学习方法。如今的干部,多数都有自己的专业,但一些人经过不断转岗提升,早就不再从事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如果对新领域的知识不熟悉,不了解,工作中就会出现差错,闹笑话。或者一些干部在一个专业领域干的时间太长,也会囿于专业的束缚,缺乏创新的动力,亟须开阔眼界和思路。那么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就要求提供宽松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以便党员干部能够真正消化吸收学习的理念、观点和技能。“自主选学”课堂的设立,是顺发展所需,是干部所盼,是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的有益探索,也是新形势下根据党员干部实际创新学习方法的重要实践。
其次,开放讨论,建上下互动学习环境。《论语》曾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说孔子没有四种毛病,即不悬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为我独是。这是孔子民主大度的为人作风。由于孔子的这份作风,才使得他的学生拥有一份开放讨论上下互动的学习环境。子路是最喜欢与孔子争论的一个,有一次他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他大不以为然地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这是子路和孔子关于主持政事最应当做什么的争论。子路可以说是直言不讳,有不同见解大胆提出,并与老师直言相撞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因为这样子路能够在孔子那里吸收到更多的为人为政之道,被奉为“政界”精英。当前我们的党是遍布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和各个单位的组织,是一个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整体。我们只有通过建立开放讨论上下互动学习环境,才能使各地、各战线和各单位的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和想法,才能转变一把尺子量成效、一个答案定是非的不公局面,才能“百家争鸣”,取长避短,探索真理。
根据当前我党实际,创造开放讨论学习环境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建“读书沙龙”。“读书沙龙”是采用一人主讲、众人漫谈的学习形式,围绕党和国家当前工作重点、群众关注的焦点、社会生活的热点、百姓存在的疑点、机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等“五点”进行宣讲和研讨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开阔视野、提升干部思想素质有很好的作用。第二,设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是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跟进社会信息化新动态,创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它以及时刊载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提出的重大任务和战略部署,刊载大政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重点文章为重点,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它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树立践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引导社会思想潮流。第三,创空中课堂。空中课堂主要通过开设“手机党课”方式,以现代科学技术宣传党的理论,在寓教于乐中拓宽党员干部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诱导启发,造长效学习环境。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所谓“愤”就是指有疑难问题,所谓“徘”就是想表达却又表达不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受教者在受教的过程中有疑问,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时,才去启发教导他,使受教者自己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由谁来担当这一“授渔”角色呢?根据《决定》文件精神,应当是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国民教育体系。
那么他们在这样的角色当中应当如何促进长效学习环境的建设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立长效学习制度。何为长效学习,就是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学习效果,还要兼顾今后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从建立学习的组织领导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完善的学习培训制度等方面着手,建立一个畅销的学习制度。之所以需要建立长效学习制度,是因为制度具有稳定性,只有建立相应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制度,并将制度逐一落实到实践,才能使党员队伍的理论学习长久坚持下去,才能营造出长效的学习环境。第二,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创新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就被美国经济学家提出,而当前运用到我国国内,其内涵意义就丰富许多,主要是指在实践中扩展性的发现和创造的结果。在各教育系统中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就是根据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通过组织专家团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剖析评论,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思考如何根据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第三,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扩大教学途径。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及其强大的传播功能,使得学习不再只局限于课堂和教室。当前一些地方办起了网上党校,进行网上授课,扩大了教学途径,促进了长效学习环境的创设。
总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和长期战略,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时只需,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和更高远的眼光认识和看待。只有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真正解读“学习型”的内涵,才能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搭建一个学习平台。孔子的三个教育理念不仅为我们开拓了一个创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环境的新视野,还显现了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才能创建出一个全新的学习型党组织。
参考文献
[1]周文夫, 刘月, 贾玉娥.不断深化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规律性认识[N].人民日报, 2010-06-02.
[2]赵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实践能力[N].浙江日报, 2010-03-08.
[3]蒋仁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领导之友, 2010, (3) .
[4]常国良, 金林祥.孔子的主体性学习思想论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7, (10) .
关于孔子教育名言 篇5
5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 《论语》
5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 《论语》
5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丘 《论语》
5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 《中庸》
56、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丘
57、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孔子 《论语·子路》
58、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丘
5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
孔子政教理念的矛盾问题 篇6
孔子是中国的圣人,为时已有2500多年。中国人认为圣人可以分成好几类,而将孔子称为“圣之时者”(这种称谓,最早大概由战国时代的孟子提出)。白话可以译为“因时制宣,顺应时势发展,不过时的圣人”。孔子这位不过时的圣人,在历史上,因为总是不过时,因而又被称为“至圣”——圣人中的第一名(“至圣”早在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已经出现,大约北宋真宗时,成为官方说法)。因为,他所提出的中庸思想——平常而不偏颇的思想,能够让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身心平衡。因此,孔子思想受到历代君主的青睐。当政者的重视,自然使孔子益发的不过时。
历史上,“不过时”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因此,所谓孔子思想的不朽,要靠历代学者专家们,在皇帝的号召下,替他不断地重新诠释而予以新生命。这样一来,虽致不朽,却有一点面目全非。
孔子面目的两次大变化,发生在汉代与宋代。汉代时,儒家配合荒唐的阴阳谶纬思想,将孔子“神话”为黑帝之子,称为“玄圣”。还被描绘成一名朗诵神谕,预测汉帝国将于数百年后开国的巫师型人物(可参考《春秋纬·演孔图》及(《孝经纬,授神契》)。汉代的孔子虽被糟蹋,却能为当时的有识之士一笑置之。所以,汉代之后,孔子的巫师面具便得以拿下,暂时喘一口气。
到了宋代,事情就较比复杂了。宋代中国,政治上重文轻武,思想上受佛教九百多年冲击,使儒家得到重新奋起的充分理由与机会,故理学为之兴。理学家将宇宙万物皆合理化,孔子与其思想,自不例外。宋代孔子的形像十分正面。问题在讲究教条的学术气氛下,孔子被“德化”得过分正面,成为了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学究型人物。这种学究型的“德化”形象,实在较汉代之“神化”形象更为厉害,厉害到有识之士非但无法一笑置之,甚至不敢发笑。因为谁要发笑,便与仕途无缘(元仁宗皇庆二年后,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注解,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谁要发笑,便有谤圣之嫌,要受道德议论甚至法律制裁。孔子的学究面具便这般戴上,至今千年尚未过时。经过汉代与宋代的两次官方诠释,大致说来,孔子的人味儿已经剩得不多。
理想家孔子
孔子的最大魅力,在于难以用任何“行业”定义将他限制住。所谓“君子不器”正是他自身写照。在他诸多身份中,政治家孔子与教育家孔子最为人尊敬。我就从这两方面来谈谈,看看能不能跳出汉代与宋代框架,找回一点孔子的原始面貌。
先看政治。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政治不稳定。沿用已久的封建制度没有人愿意遵守。对于周朝王室,诸侯们并不尊重,动不动偷王的麦子吃吃,或者问问王鼎之大小。而诸侯自己家中,也好过不到哪里,随时要小心被下面的人一脚踢下台,取而代之。这样一个僭越观念当道的政治环境,不是温良恭俭让的孔子能够忍受的。因此他大声疾呼,要大家遵守礼制,恢复数百年前的旧有秩序。
孔子是个理想主义者,我们从他的政治蓝图中不难发现这一点。他认为只要大家遵守本份,不作越轨之事,便可天下太平。他的理想世界是一个王像王、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的秩序世界(孔子在《論语·颜渊》中说,为政之道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且,这种秩序不应该由法律的约束完成,而是应该出于道德感——大家自动自发地去完成。所以,有人称孔子的政治主张为“正名主义”。我则称之为“想像的正名主义”——较所谓“理想的正名主义”,还要理想一些。
无论如何,孔子要求一种安定不变的封建旧秩序。他最喜欢讲礼。礼,就是大家守本份不僭越,就是那种封建秩序的代名词。然而,能不能实行呢?大有问题。问题出在孔子忘了他的时代是乱世。他不知道礼是治世的理想,而非乱世之良药。所谓乱世用重典一点不错。时代已乱,人的思想已乱,行为已乱,怎么可能要求自我约束呢?我们看见最后这个乱局也的确让用重典的国家——秦国给收拾了。但是,孔子却没有看见。因此,他一次次受挫受辱,最后成为隐逸者讥笑的对象,以为他是一介愚人(讥笑孔子愚人者还不少,《论语》中就有微生亩、石门辰门、荷篑者、原壤、楚狂接舆、荷蓧丈人、长沮桀溺等)。
史称宋人多愚,孔子正是宋人之后。(传说,孔子为宋国宗室孔父嘉后裔,族人因华督之难避祸奔鲁。)愚不是笨,愚是固执。在不适当的情况下,坚持用不适当的方法,便是愚。那么,这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固执人物,一生便这样固执下去了吗?答案倒是否定的。一来,孔子说他几十年的生命中,每十年便有新境界。既有新境界,自然未见始终固执(可参考《论语》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那一段话的后半)。二来,撇开政治家孔子而看看教育家孔子,更可以发现他非但不固执,更是大大的新派人物。
革命家孔子
作为一名教育家,孔子在政治上的不愉快,应该获得一些补偿。孔子的教育理想,看两个方面,便能知其大概。一是他教什么,一是他怎么教。孔子教什么呢?他的教学科目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太吹毛求疵地讲,便是政治、艺术、武术、文学、经济等几个方面(数是不是可以广义的当经济讲,可以从子贡的成就了解)。这种教学方法十分明白;他绝不是教学生谋生本领。他教的是通识教育——训练全方位人才的教育。用旧说法,便是士的教育,即当时的贵族教育。
孔子怎么教他的六艺呢?他说“有教无类”。这是实情。因为他又说道,“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把吃饭问题都摊开来讲,可见说了真话。从孔门弟子的考证中,我们也的确发现,似乎只有大叹没有兄弟的司马牛等少数人出身贵族,而其他弟子多为民间人士。所以,孔子的教育,无疑是真正的平民教育,并且偏重社会下层平民。
简单说明了孔子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就要说他教育理念所造成的影响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教育理想,竟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孔子拥护旧有的阶级秩序。可是在教育上,他却又主动打破了旧有阶级。他的“有教无类”办法,将贵族知识传布于民间,加速了旧有秩序的解体与崩溃。“有教无类”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最为非礼的、最为鼓励僭越的、破坏封建秩序行为。(下层有了知识,为何还要屈居下层?知识,打破了社会阶级的神秘藩篱。道理真是简单不过。)
“必也正名”与“有教无类”,是为孔子最基本的政治主张与教育主张。这两个主张是两个极端。孔子在政治上是极端保守者,在教育上,却是极端前卫者。他的教育主张彻底地痛击、毁灭了他的政治主张。他放弃了上层政治改革,而从更基本的层面将社会解构。孔子以后,“百家争鸣”、“布衣卿相”的局面,是宣布封建结束之最后号角。但是,“百家争鸣”、“布衣卿相”的形成,是因为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因为教育普及,而出现社会阶级的大混乱与大换血。“百家争鸣”和“布衣卿相”,非但非礼,非但僭越,并且将社会上层结构的非礼、僭越风气,延伸、贯彻到社会底层。孔子在政治上全力支持封建,但是在教育上,他是结束封建的最大推手。孔子以教育革了政治的命,他对政客与乱世的反抗,是给政客一个更大的乱世。面对这个更大的乱世,政治和社会都重新洗了牌。
孔子教育理念 篇7
一、发展状况
(一) 发展速度
歌德学院成立于1951年, 目前全国共有144所, 平均每年开办三所。塞万提斯学院创立于1991年, 至今全球只有30所, 平均每年仅开办两所。孔子学院是2004年底成立, 到2013年全球共开办440所。歌德学院和塞万提斯学院在进行语言推广时, 并没有急于从数量上在全球扩张。对海外开办分院进行严格的审批和考核, 是歌德学院办校质量的保证。
(二) 传播对象
以德国为例, 歌德学院在海外寻找的受众明确定位为社会中的中产阶层, 即受过高等的教育, 在一定的领域里取得一定成绩的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作者, 他们大多是教师、律师、医生、建筑师、大众文化传播者等人群。这样定位的原因是社会中的各个群体对于外来语言文化的接受程度各有不同, 而中产阶层受过很好教育, 他们思想开放、意识先进, 容易接受外来文化。虽然他们没有很多的财富, 但他们在社会中熟悉某种技能,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最主要的是他们对其他人群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这样明确的定位, 是歌德学院高质量文化传播的保证。
(三) 活动策划
以德国为例, 文化活动的策划以中外文化双向交流为主要形式。歌德学院在文化周的活动中设计的德国文化推广的内容没有一个策划是德国能独立完成的, 都是中德在合作中完成。 (见表1) 即使是德国歌剧演出, 歌德学院也会请中方的导演来做指导。将中国的文化和德国文化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活动, 有利于在互动中进行对话, 在对话中加深彼此的认识, 最终促成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接纳。这种方式是使德国文化在海外拥有吸引力的保证。
(四) 优势资源的利用
无论是歌德学院还是塞万提斯学院都热衷于推销本民族的思想和精神产品, 对于推销本国的文化产品表现并不积极。推销的主要内容是于本民族的政治、宗教、经济学、哲学等课程, 这些学校会邀请本国的专家学者到中国传播文化, 增强教学的说服力, 努力营造优势文化的氛围。这是文化传播对语言接受者思想产生影响的保证。
二、改善
德国和西班牙立足于长远的发展, 在办学规模上严格控制开办分院的数量, 积蓄了优质教师的资源, 保证了办学质量;在注册学员的数量上, 没有急于广泛吸收语言爱好者, 而是明确指定接受人群, 把握特定对象进行文化传播, 从而保证了受众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策划活动方面, 也没有追求数量的逐年攀升, 而是侧重与所在国的本土文化的紧密合作, 以慢慢渗透的方式将所传播的文化融入到所在国的民众心中。无论德国还是西班牙, 在文化传播事业中都表现出更为注重质量的倾向, 注重影响的深入及思想的传播。因此, 孔子学院也应立足于本国国情, 积极调整办学理念。
(一) 坚持可持续发展
孔子学院在海外的传播要想更深远地影响世界文化的发展格局, 需要坚持语言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引起注意:1.公益性。任何情况下以服务语言学习为首要任务, 为语言爱好者提供便利。2.独立性。语言文化的传播要以中方的要求为原则, 合作方更多的是配合活动项目的策划和实施。3.控制发展。国家汉办对海外分院建立的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申请方的审批资格要进行严格考核, 一经批准, 对每年的考核要规范管理。
(二) 坚持质量办学
语言教学的质量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生存的根本。我们需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海外教师队伍, 他们应该有着双语、双文化的语言教学素质, 同时又学习过专门的对外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 优秀的汉语教师是教学的保证。我们还需要开展高质量的文化活动,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在海外开办好的文化活动, 重点在于中方的孔子学院和所在地区的文化团体形成一种联系和互动, 在中外结合的环境下推广中国的文化, 便于得到民众的欢迎和认同。
(三) 坚持品牌建设
品牌的建立体现公众对外来传播文化的一种接纳和认可。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碰撞和文化认同的现象, 在文化的相互了解中产生出全新的文化, 进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文化品牌建立后更易于说服他国认同中国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政治制度, 便于解决中外合作办学中因理念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同时, 品牌的建立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孔子学院刚刚走过了第一个十年, 成绩是众人瞩目的, 但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传播理念的同时, 结合中国自身特有的文化政治背景, 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海外文化推广的科学之路, 是当务之急。相信在第二个十年里, 海外孔子学院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也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孔子学院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林.孔子学院2013年度发展报告.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 2013.
[2]央青.试论孔子学院的品牌塑造[J].南昌大学学报, 2011 (9) .
[3]李松林.刘伟.试析孔子学院文化软实力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4) .
孔子教育理念 篇8
孔子适应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下移”的趋势, 打破了“礼之专及”、“学术官守”、“学在官府”的局面, 设坛讲学、授徒传道、济世天下, 成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思想, 这些经验和思想集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一、一视同仁、“有教无类”
奴隶社会推行的是“礼不下庶人”的教育, 只有贵族和奴隶主才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平民特别是奴隶受教育的权利完全被剥夺。“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 打破了奴隶主和贵族在教育方面的垄断, 摧毁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通过广泛的吸纳学生, 使教育向下层、向大众转移。
“有教无类”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学生不分贫贱富贵。他的学生有大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孟懿子;有鄙人出身而后成为“结驷连骑”的大商人子贡;有曾经做过盗贼的颜涿聚;更多的则是平民出身, 如“三年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穷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其次, 年龄不分长幼。在孔子的弟子中有比孔子小6岁的颜路, 还有比孔子小53岁的公孙龙。同学之间的年龄差距达47岁。再次, 不分地域和国别。他的弟子来自各诸侯国, 分布地区广泛。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 孔子弟子有姓名者77人, 分别来自鲁、齐、卫、晋、蔡、秦、宋、薛、吴、楚等广大地区。
孔子和谐师生关系不仅体现在学生来源上的“有教无类”, 而且表现在对待学生态度上的“一视同仁”。《论语·季氏》记载:“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陈亢退而喜之曰:‘问一得三, 闻诗, 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学生陈亢不仅从孔子的儿子孔鲤处得知了学习《诗》和《礼》的重要性, 而且还明白了像孔子这样的正人君子, 对自己的儿子也是不偏私的。
二、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孔子善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听其言观其行, 对学生有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他认为“由也果” (子路果敢) , “赐也达” (子贡为人豁达、大度) , “求也艺” (冉求多才多艺) , “柴也愚” (高柴较迟钝) , “参也鲁” (曾参较耿直) , “师也辟” (子张较偏激) , “由也喭” (仲由较鲁莽) , 这样孔子才能有的放失地对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又如, 《论语·颜渊》记载, 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问仁, 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 其言也仞”。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 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 又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的弟子之所以能在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方面各有所长, 正是孔子尊重学生个性, 发挥学生专长, 因材施教的结果。
三、平等互爱、“教学相长”
孔子的“师道尊严”是建立在与学生平等互爱的基础之上的。孔子对学生谦和友爱, 从不凌驾于学生之上。他对学生的教育总是在“结伴郊游”、“席地而坐”的交谈之中展开的。在交谈之中孔子注意营造一种自然、友爱、诚恳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据《论语·公冶长》记载,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 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孔子可以向学生提出“各言尔志”的要求, 学生也可以向他表示“愿闻子之志”的愿望。通过这种对话的方式, 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充分体现了孔子与弟子之间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学相长”正是寓于这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之中。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1];“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2]。又如,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亲如父子、“尊师重道”
孔子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师生之间犹如父子。“伯牛有疾, 子问之, 自牗执其手”, 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3]哀痛之情溢于言表、一览无余。又如, 孔子门下最得意的弟子当属颜回, 但颜回短命早夭。“‘颜回死, 子哭之恸’。从者曰:‘呼恸乎!’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4]孔子惋惜、哀痛之情令人无限感伤。
孔子对学生的无限热爱同样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由衷的热爱。如, 《论语·子罕》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 专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又如, 《论语·先进》记载:“子畏于匡, 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 回何敢死?’”师生之情亲如父子, 由此可见一斑。孔子死后, 众弟子如丧考妣, 以丧父之礼待之, 在墓旁守孝三年, 而子贡仍不忍离去, 又继续在墓旁留守三年。之所以会有这种守孝三年、六年的学生, 就是因为有“诲人不倦”的老师。
五、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既注意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同时又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民, 并将其发展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提倡“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5];强调“为政以德”[6];提出“六经皆艺”。从对人的发展作用而论, 礼、乐侧重于“智”, 射、御侧重于“体”, 六经则诸育兼备,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师生关系观中所蕴含的平等、民主、公平的理念, 为摆脱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束缚, 构建新时期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述而.第7章[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子罕.第9章[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雍也.第6章[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先进.第11章[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述而.第7章[M].北京:中华书局.2005.
孔子教育理念 篇9
1 因材施教, 把握带教重点
孔子云:“性相近, 习相远。”这是说, 人的本性大体相近, 只是由于习染的不同, 人与人产生极大差异。故教育首先应承认差异的存在, 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性格特点等进行针对性教育。针灸科每年都要接收不同专业及国内外众多实习生, 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等, 带教内容应有所侧重。如针灸推拿专业学生针灸理论知识基础较好, 临床实习目的主要是掌握针灸诊疗规范与操作技能。因此, 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患者的机会, 并从病史采集、病情分析、病例讨论、辨证施治、操作方法、动态跟踪等方面系统讲解, 敦促学生切实提高动手能力。对于其他医院针灸科进修医师, 带教则宜以其主要进修及研究方向为依据, 重点研讨相关病例, 根据实际情况, 指出其辨证取穴及处理操作中的缺陷及不足, 从而提高其诊疗水平。对于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针灸爱好者, 带教内容则应具备科学普及特点, 加强趣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使其在了解针灸整体知识的同时能学以致用。
2 教学一体, 依据学生水平制订带教计划
孔子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教与学的关系, 他十分了解学生的性情禀赋和日常生活习惯, 掌握了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情况, 这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思想。针灸学理论课教学班级授课的主要不足就是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 教师难以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针灸科临床带教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带教优势, 通过观察或询问了解学生理论基础、能力水平及学习周期, 与学生共同制订阶段学习计划。如仅有1个月学习时间的学生, 学习计划宜紧凑, 以看、听、问为主;学习时间超过3个月的学生, 学习计划宜详细, 定期安排学生试诊, 并及时指出其不足之处。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带教活动, 并在各阶段结束时通过提问、考核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从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3 循循善诱, 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这是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教师适时予以启发和指导。笔者在临床带教中发现, 许多学生习惯于“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方法, 缺少主动思考与提问, 畏惧动手操作。为此, 教师宜通过床边教学使学生产生疑问, 再释疑、答疑;安排学生查阅资料、诊断施治、亲手操作, 从而发现问题, 再根据问题进行补充、指导;要求学生定期将病例归类、总结, 真正提高实践能力。
4 温故知新, 巩固理论知识, 指导实践技能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即通过复习已学知识,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新知识。教师应以病例为中心, 全面、系统讲解有关基础和临床知识, 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重新整合, 从而拓宽知识面;同时, 针对病例所涉及刺法、灸法的重难点提出问题, 使学生印象深刻, 切实达到理论与实践互补的目的。
5 言传身教, 重视医德教育, 改善医患关系
孔子主张既以学问教人, 又以道德教人, 给学生树立人格典范。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完成由学生到医师过渡的特殊阶段。在这个过程中, 实习生开始接触患者和社会, 逐步培养和形成自身职业道德和医疗风范, 树立职业信念。作为一名临床带教教师, 在重视学生专业和业务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医德教育, 对于提高学生整体道德水平和职业素质, 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带教教师是实习生进入临床后接触的医务人员, 其形象、言行举止及对待疾病和患者的态度, 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带教教师从细节做起, 通过言传身教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启发和疏导, 使其逐步具备强烈的责任感。
6 教学相长, 加强师生互动, 促进共同发展
孔子曾对学生说:“当仁, 不让于师”, 即在追求仁德上, 对教师不必谦让。孔子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单方面的传授知识, 而是教学相长。故师生间和谐关系的理想境界应是双方互动共进。对于学生, 教师不仅要学会欣赏、鼓励、给予, 而且要学会向他们学习。学生不仅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也促进了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在临床带教中, 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国籍、不同职业的学生, 教师应主动加强与学生的专业交流与知识互动,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总结临证心得体会, 讲述个人职业发展途径;同时, 教师可从中汲取灵感, 作为日后教学或相关研究素材。
7 临床带教效果评估
选择我院针灸科80名实习生,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孔子教学理念带教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 带教前后根据自制实习生临床技能考核表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临床能力、回答问题、服务态度 (满分100分) , 考核成绩见表1。
注:带教前2组比较, #P>0.05;与带教前比较, *P<0.01;带教 (4周) 后2组比较, ΔP<0.05
由表1可知, 带教前2组考核成绩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带教 (4周) 后2组考核成绩较带教前有所提高 (P<0.01) ,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P<0.05) 。
通过分析2组考核成绩, 并结合近年来临床带教体会, 笔者发现将孔子教学理念运用于针灸科临床带教, 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促进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但在教学中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1) 切忌纸上谈兵, 应将孔子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可行的带教计划和内容, 并逐步实施; (2) 与时俱进, 使用现代教学技术, 如图像、视频等。蒉
摘要:通过详细介绍孔子教学理念在针灸科临床带教中的具体运用及教学效果评估, 说明孔子教学理念在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重要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初探 篇10
孔子的思想言行主要记载在《论语》中, 其内容包括孔子的学术思想、政治主张、教育理论、品德修养及其一生的活动情况, 是中国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之作,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 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恢弘深广、自成体系。笔者不揣浅陋, 通过梳理其教育思想, 以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构建以及当前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一、博采众长的好学精神
孔子年轻的时候, 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于是, 他在三十岁时离开家乡曲阜, 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在洛阳城外, 孔子见到了老子。施礼后孔子说:“学生孔丘, 特地来拜见老师。”老子说:“研究学问, 你不比我差, 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再次行礼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 跟您学习, 一定会大有长进的。”从此, 孔子便每天不离老子左右, 随时请教,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孔子适周问礼的故事, 充分表现了他的好学精神。同时通过老子之口, 说明孔子是一个“聪明深察”、“博辩广大”而正直的人。孔子在向老子学习的同时, 还向其他人学习。比如, 韩愈在《师说》里写道:“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是春秋时郯国的国君, 孔子曾向郯子请教关于官名的事 (《左传·昭公十七年》) ;苌弘是周敬王时候的大夫, 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音乐的事 (《孔子家语·观周》) ;师襄是春秋时鲁国的乐官, 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 (《史记·孔子世家》) 。郯子等人的贤明比不上孔子, 但孔子并不自视清高, 看不起他们。孔子认为, 只要某人精于某事、有一技之长, 那就拜他为师。正是因为他的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才成就了他学术上的博大精深, 也成就了他“至圣先师”的历史地位。
二、境界高远的育人理念
《论语》中的篇章绝大多数篇幅短小、文字简约,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有些章节、人物、情节, 写得富有文学色彩, 通过对话, 传达人物的精神和丰富的思想。以《先进篇》里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
这篇文章围绕“志”,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志向、理想。故事是这样的:一天, 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四位弟子陪着老师孔子闲坐。孔子启发他们:“你们常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那么你们打算做什么事呢?”子路听了, 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局促地处于几个大国之间, 外面有军队侵犯它, 继而又把灾荒加给它。如果让我去治理, 等到三年光景, 可以使人人有勇气, 而且懂得大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有, 你打算怎么样?”冉有回答说:“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 我去治理, 等到三年光景, 可以使人人富足。至于修明礼乐, 那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孔子又问:“公西华, 你打算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 只能说愿意学着去做。遇到宗庙祭祀之事, 或者诸侯会盟之事, 我愿意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 做一个小司仪。”孔子又问:“曾皙, 你打算怎么样?”他弹琴正接近尾声, 铿的一声把琴放下, 站了起来答道:“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的有所不同。”孔子道:“那有什么妨碍呢?正是要各人说出自己的志向呵!”曾皙便道:“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东汉思想家王充对这几句话给出过一个颇能自圆其说的解释:暮春三月, 一群祭祀人员, 排成一行, 涉沂水而过, 像一条龙从水里出来, 他们唱着歌儿, 一边吟诵着, 一边把祭祀的礼品馈赠上天, 祈求下雨 (王充《论衡·明雩篇》) 。
听了曾皙的话, 孔子长叹一声, 立即表示赞同:“我同意曾皙的主张呀!”孔子对四个学生的志向持何种态度, 这里看得很清楚。子路所讲的治国主张, 不包含“礼”的成分, 且“其言不让”, 因此孔子“哂之”, 有略带讥笑之意;冉有的回答里有“以俟君子”的话, 避开了自己去行“礼乐”之事;公西华的回答里有“愿为小相”的话, 参与了“礼”的行为, 但未关涉以“仁”治国的大端。对他俩的回答, 孔子未置可否。对曾皙, 孔子则完全赞同。这是因为曾皙主持了真正意义上的“礼乐之事”。他行礼的目的, 就是祈求上天风调雨顺, 给百姓带来好处。对当政者来说, 这就是亲民。而这一点, 恰恰符合孔子“仁者爱人”的观点, 也最接近孔子思想里“仁”和“礼”的核心。所以, 曾皙的话得到了孔子的赞赏。
孔子与弟子谈有关“志”的话题, 《论语》中还有一处:“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 无施劳。’ (不夸耀自己的好处, 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老者使他安逸, 朋友使他信任我, 年轻人使他怀念我) (《论语·公冶长篇》) 。这里涉及的是人的襟怀和修养。
《论语》中的这两次谈“志”是一个窗口。由此可见孔子在育人理念上以礼乐治国的追求和他所企望的个人修养的高远境界。
三、循循善诱的长者风范
孔子在教育方面素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著称。他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融洽的。以上文提到的两篇谈“志”为例, 他在和学生们闲聊时, 为了使他们不受拘束, 各言其志, 能够自觉放下师长的架子,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他善于针对学生们的个人特点婉言诱导。子路“其言不让”, 他不是张口就批评, 而是置以略带批评意味的一笑;他十分喜欢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 但也没有当众夸奖他们, 只是在和曾皙的个别谈话中表示出来。二是他尊重学生各人的志向。对符合自己心愿的, 当即表示赞同;对不符合自己心愿的, 也不轻易加以否定。三是当学生们谈了自己的“志”之后, 他态度随和、坦诚直率地也谈了自己的“志”。孔子的这些教育作风和教育方法, 即便在今天也是十分可取的。
孔子自己说“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篇》) , 而且毫无隐瞒“吾无隐乎尔 (《论语·述而篇》) , 孔子对学生无所隐瞒, 因而他赢得了学生对他的无限尊敬与景仰。
四、谦逊求真的学习态度
(一) 实事求是
子曰:“由, 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论语·为政篇》) 意思是, 由 (子路) , 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聪明智慧。这一条讲的就是学习态度, 强调学习要实事求是, 不可不懂装懂。
(二) 虚心求教
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 几个人一块儿走路, 其中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 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 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孔子还说:“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省也。” (《论语·里仁篇》) 意思是, 看见贤人, 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 便应该自己反省, 看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孔子这里讲的, 既关乎学习的态度, 也关乎个人的修养。
(三) 专注投入
孔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 以至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味道, 于是他感慨道:“想不到欣赏音乐竞到了这种境界。”可见, 孔子学习得专注投入。
(四) 好学乐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篇》) 意思是, 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 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 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其中, “知”、“好”和“乐”均指学习的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学习任何知识, 培养兴趣应该是第一位的。
(五) 活到老, 学到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篇》) 意思是, 我十五岁, 有志于学习;三十岁, 懂礼仪, 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 掌握了各种知识, 不致迷惑;五十岁, 得知天命;六十岁, 一听别人言语, 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 便随心所欲, 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了。子曰:“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 让我多活几年, 到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经》, 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以上两条讲的都是人的求知和人生境界的关系。人要认识客观规律、提高办事能力、提升人生境界, 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五、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论语》这部经典著作中, 多处论及正确的教育方法, 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
(一) 学而时习, 温故知新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 学了知识又时常复习它, 不也是很高兴的事情吗?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篇》) 意思是,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 就可以做教师了。
上述这些言论都强调, 学习应该不时温习、不断巩固。
(二) 启发诱导, 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 教导学生时, 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 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 不去启发他。这与现在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有相似之处。
(三) 既学且思, 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 意思是, 只是读书却不思考, 就会受骗;只是空想, 却不读书, 就会缺乏信心。孔子的这一论述强调, 学习和思考必须结合起来。“学”是“思”的基础, “思”是对“学”的领悟, 要使“学”有所得, 使“学”深化并扩大。
(四) 好学敏求, 不耻下问
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篇》) 意思是,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孔子道:“他聪明灵活, 爱好学习, 又谦虚下问, 不以为耻, 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其中的“敏”字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如《学而篇》中“敏于事而慎于言”、《里仁篇》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述而篇》中“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这些地方用“敏”字或指对待工作要勤快敏捷, 或指获取知识要勤奋灵便。这说的既是态度, 也是方法。
(五) 褒贬分明, 严慈相济
孔子在执教的过程中, 该表扬的就表扬, 该批评的就批评, 决不当和事佬。颜回是孔子欣赏的学生, 孔子对他有这样的评价:“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论语·雍也篇》) 意思是, 颜回多么有修养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 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 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 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可见孔子对颜回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而对于不努力学习、白天睡大觉的宰予, 孔子则给予严肃批评。“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篇》) 意思是,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 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么, 不值得责备呀!”孔子不仅说这样的话, 而且从宰予的事件之后, 改变了对人的态度:最初, 孔子对人, 听到他的话, 便相信他的行为;此后, 他对人, 听到他的话, 还要考察他的行为。言外之意, 宰予也曾表示过要悔改, 但就是说话不算数。这样的人, 还怎么能相信他呢!
(六) 因材施教, 各得其所
孔子对每个学生都非常了解。在解答学生的疑问时, 纵然同一个问题, 因问者不同, 孔子的答复也不同。
比如,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 颜渊、仲弓和司马牛三人“问仁”, 孔子有三种答案。颜渊问仁德, 孔子道:“抑制自己, 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 就是仁。一旦做到了, 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 全凭自己, 还凭别人吗?”颜渊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道:“不合礼的事不看, 不合礼的话不听, 不合礼的话不说, 不合礼的事不做。”仲弓问仁德, 孔子回答说:“出门工作好像去接待贵宾, 役使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 都得严肃认真, 小心谨慎。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 就不强加于人。在工作岗位上不对工作有怨恨, 就是不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怨恨。”司马牛问到仁德, 孔子给出的回答是:“仁人, 他的言语迟钝。”司马牛道:“言语迟钝, 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道:“做起来不容易, 说话能够不迟钝吗?”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三个人的性格与教养有别, 他们对“仁”的理解和践行当然也就会有差异。
孔子对他的学生, 从性格兴趣到爱好特长都了如指掌。正是因为如此, 他才会对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 甚至完全相反的回答, 从而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引导, 实施因材施教。
六、孔子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的两大贡献
(一) 有教无类, 开私人办学之先河
孔子以前, 学在官府。比如, 《左传》中记载, 郑国有乡校, 那也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及他们的子弟才能入学。私人设立学校, 开门招生, 学费又非常低廉, 只有十条肉干, 自古以至春秋, 恐怕孔子是第一人。且他所招收的学生, 多出身贫贱。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 子路“冠雄鸡, 佩豭豚 (jiātún) ”, 简直像个流氓;《论语》说公冶长无罪被囚, 足见也是下贱门第;据《弟子列传正义》引《韩诗外传》记载, 曾参曾经做小吏, 能谋斗升之粟来养亲, 就很满足, 可见曾点、曾参父子都很穷;等等。正是由于孔子创办私学, 并主张“有教无类”, 才使原先被贵族阶级垄断的受教育的特权变为普通百姓也可以享有的基本权利。
而且, 《淮南子·要略篇》中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 受孔子之术。”这不是说墨子出自儒, 而是说在当时要学习文化和文献, 离开孔门是不行的;《韩非子》中也记载:“今之显学, 儒、墨也。”由儒家、墨家而后有诸子百家。所以, 中国文化的流传和发达, 与孔子设立私塾是分不开的。
(二) 整理古代文献, 建传承中华文明之奇功
孔子本来可以写出自己的专著, 如他的治国方略和教育理论等, 但是由于孔子奉行“述而不作” (阐述而不创作) 的原则, 因此没有像其他先秦诸子那样留下自己的专著, 而只能以片断言论的形式保存在《论语》以及他人的论著中。
孔子时代, 周室衰微, 礼崩乐坏, 《诗》、《书》残缺不全。于是, 孔子追溯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制度, 上起唐虞, 下至秦穆公, 依时间顺序, 最后编定了《书》传、《礼》记。
《史记·孔子世家》载, 古代沿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孔子将其中重复的删掉, 择其可用于礼仪教化的篇章, 敲定为三百零五篇, 并配曲歌唱, 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 儒家奉其为经典, 称为《诗经》。
《春秋》这一历史著作记述了周王朝、鲁国和其他诸侯国的事迹。上起鲁隐公元年 (公元前722年) , 下讫鲁哀公十四年 (公元前481年) , 共二百四十二年。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从《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11
《孔子游春》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文章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透过课文也可窥一斑。
一、教育即生活。据载,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他亲自整理编辑了教材—六书。但是他对弟子的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他积极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近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利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这一教育思想同今天我们提倡的大教育观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游春》一文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例如:“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当听完性格不同的子路和颜回各自的志向后,“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当颜回弹琴唱歌时,“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丝毫看不出孔子有半点“师道尊严”的架子与面孔,师生俨然是一种朋友关系。正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弟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师生才能共同探讨,实现“教学相长”,这也真正体现了“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这一理念。
三、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孔子积极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去游玩,游玩中巧借河水诱导弟子。乍一看,孔子的这次教育活动是一种偶然,实则不然。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一下:春天到了,孔子为什么选择到泗水去游玩而不是别的地方?这是因为“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此时的泗水正是生机勃勃的时期。那么,孔子又为什么选择有水的地方呢?那是因为孔子“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由此,我們可以推断,在此之前,孔子早已有了关于“水”的宏论,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当孔子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时,“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此时弟子们已经达到一种“愤”“悱”的状态,孔子见时机已到,便引发出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讨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都没想到“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多么深刻!
正因为弟子们深刻地受到了“真君子”的思想教育,所以孔子又因势利导,引导子路和颜回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引导弟子在言行上做一名“真君子”。其教育可谓水到渠成。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 篇12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孔子 (前551-前479年) ,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非常重视教育, 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 毕生从事教育事业,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因素, 因此至今仍有不朽的生命力, 它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极大的教益和启示。
1倡导“有教无类”, 主张“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孔子, 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 主张“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 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 不重身份, 不看财产多少, 也正因为如此, 孔子的弟子很多, 各个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 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 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 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开历史之先河, 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 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 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 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 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 同一个问题, 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 例如, 在 (《论语·颜渊》) 篇中记载, 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 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 其言也仞。”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 一日克已复礼, 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 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 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 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 不能体谅别人, 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 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 已有很高的德行, 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 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 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 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 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 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 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 通过各种方式, 观察了解学生, 他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 能够用精辟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由也果” (认为子路果敢) , “赐也达” (子贡为人豁达、大度) , “求也艺” (冉求多才多艺) , “柴也愚” (高柴较迟钝) , “参也鲁” (曾参较耿直) , “师也辟” (子张较偏激) , 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 孔子心里也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 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种不同性格。
再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母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共西华曰:“由也问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孔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同样的问题, 由于询问者的情况不同, 孔子的答复也不同, “一进之, 一退之, 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 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 所以在他们问仁、问礼、问政、问孝的时候, 孔子的回答往往是深浅难易、繁简详略各不相同。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 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论语·述而》篇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子弟”。孔子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但同样学习文行忠信、诗书礼乐, 程度不同, 能力也各异。有的“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 可与宾客言”, 同样是身通大艺者, 也各有特长,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经验中, 可以受到两点启发:第一, 教育和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避免盲目性;第二, 既要坚持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 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 避免一刀切。
2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谈到“启发式教学”, 许多人都会想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产婆术”著称的启发教育, 但事实上, 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育, 而且“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要比苏格拉底更丰富、更为深刻。我们不妨将之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与孔子的启发教学作一下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 一心想当政治家, 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 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以下都苏问, 欧答) 问:“虚伪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坏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 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答:“不能。”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敌人, 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答:“这当然正确, 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苏问:“那好吧, 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 精神面临崩溃, 他欺骗自己的士兵说援兵马上就到, 从而鼓舞了斗志取得胜利, 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呢?”答:“应该算是正义的。”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 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 哄他吃了下去, 结果治好了病, 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答:“应属于正义类。”苏格拉底仍不罢休, 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 他的朋友怕他自杀, 偷了他的刀子和利器, 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答:“是, 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答:“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思维过程中的矛盾, 启发诱导, 层层分析, 步步深入, 最后导出正确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宋人朱熹的解释:“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 谓开其意;发, 未达其辞。”可见,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明白时的矛盾心理。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 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路, 这就叫“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 但尚未考虑成熟, 处于一种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 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就是“发”。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 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 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 或者可以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 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 可以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 但二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地提问, 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 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 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由此可见, 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这种启发式教学虽然能够是学生印象深刻, 但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不够, 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恐怕难以深入。
而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由学生自己去思考, 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 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 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认真思考, 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 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第二种矛盾且暂无法解决时, 教师再点拨一下, 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 豁然开朗。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 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 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 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 尽管两种启发式教学都很有效, 都能促进学生进行思维, 但是, 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3求知应求实, 勤奋, 学思并重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他主张求知应先端正态度, 求知应先求实。一个有智慧的人贵在自知, 明白自己知道什么, 不知道什么, 一个人能够做到自知, 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也就能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孔子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 (《论语·述而》) 他对当时人们对历史上不确凿的事任意牵强附会大为不满, 教导学生做学问要实事求是, 要向古人学习, 古人对待历史不确凿的作法就是存疑。存疑, 并不是有疑问不提出来而有所保存。恰恰相反, 他是指在自己实事求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要敢于对自己认为不确凿的问题提出疑问。“尽信书, 不如无书”, 在当今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恰恰就需要这种思想, 要鼓力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 要敢于从课本中走出来, 不要唯书本马首是瞻, 对自己认为有错误的问题要敢于质疑。否则, 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旦失去, 在学习上就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了。
在求知的方法上, 孔子主张勤奋,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要发愤学习, 他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 “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孔子认为, 在学习方法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 只有勤奋学习, 才能得到知识。他倡导学习要“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说起来容易, 但真正做到就比较难了, 问题就出在无恒心上。一个人一时一事有恒心, 一段时间有恒心, 但未必一生有恒心。要做到“学而不厌”, 关键是学习目的要先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道”, 不是欲求功利。若求功利, 如在一定时间内未达到目标, 必会对求知灰心丧气。若求知的目的是为了信仰, 为了事业, 则会在求知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从而感到学无止境, 学习本身就是目的, 这样去做了, 必会“发愤忘食, 乐而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孔子用此语教育弟子从师要广泛, 谁有道就跟谁学, 不管其年长、年幼、尊卑贵贱, 应广博地学习, 采百家之长而为已用, 只有这样才迅速提高自己。“三人行, 必有我师”, 也可以说孔子再次从另一角度阐述其学而不厌的求知方法。世人皆可为师, 只要你虚心, 且善于发现, 勤于学习, 任何人都会对你的学习和道德修养有帮助。
与此同时, 孔子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力, 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的人。同时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可见, 学习就应该将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 否则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 就不会理解书中的深意, 将会越读越糊涂。但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读书, 那就是空想, 就是神思殚竭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孔子这种不仅强调苦学, 还强调善思的学思并重的思想是其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又一贡献。
4由博反约, 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论语·雍也》)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孔子的话说得很清楚, 博学是为了获得较多的知识, 知识多是为了“笃志”, 为了“约之以礼”。这里孔子第一次提出了学习过程中由博返约的认识飞跃的问题。“博”和“约”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博”是拓宽知识面, “约”是概括归纳提高,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博”就不能正确的概括归纳, 就谈不上“约”;相反, 没有“约”, 不把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归纳, 形成基本的概念、思想和观点, 那么知识仍然是零碎的杂乱的。人不能掌握精到的知识, 认识没有中心, 便不能付诸行动。所以, “由博反约”是思维高度概括的表现, 是驾驭知识的一种能力。
孔子还主张学生应当“多闻”、“多见”, 知识面宽广。孔子本人也是勤学好问, “每事问”、“无常师”, 因而成为学识广博、多才多艺的人。但是, 知识面广, 不能杂乱无章, 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他说:“赐也, 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欤?对曰:然, 非也, 予一以贯之”。见识多思路广, 对事情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 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够“一以贯之”就能以简驭繁, 触类旁通。以约驭博就如同用一丝红线串起无数散落的珍珠而成为一件完善的艺术珍品, 有珠无线或有线无珠, 虽然有用, 但其价值就大大地降低了。
5积极倡导乐学,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是“乐学”的积极倡导者。《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乐学的认识:“学而识习之, 不亦乐乎”, 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孔子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 他说:“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 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不仅自己乐学, 而且还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他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 使他们美不胜收, 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乐学”呢?
一是注重创设一定的愉悦情境。孔子教学时, 常边弹琴边讲授, 使学生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之中, 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义道德, 文化知识的熏陶。《论语》中有不少关于孔子及其弟子“弹琴”、“鼓瑟”、“击磬”、“弦歌”的记载。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 学生怎么会不感兴趣呢?二是注重“民主”教学。《论语·先讲》篇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次谈话式教学, 在优美的音乐中, 孔子启发学生各言其志, 他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 让每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不加干涉。教学气氛轻松和谐, 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于意识。三是表扬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聪明才智或进步时, 孔子总是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例如, 他表扬子夏“起予者商也”, 称赞子贡“告诸往为而知者”, 赞赏颜回“闻一以知十”等等。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使他们乐此不疲。孔子“乐教”, 他“乐教”的成功经验, 至今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上述五项原则都是侧重在教学方面的, 而且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矛盾, 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某些基本规律, 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相联系, 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项原则。这些虽然不是孔子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教学原则的体系, 但是他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的教学实践确实有内在逻辑, 蕴含这样原则体系。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渊曾用一段精采的语言称赞他的老师的人格和教学艺术:“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之以礼, 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乐, 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细加品味正是概括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 以约驭博, 寓教于乐等五项主要教学原则。总之, 研究孔子关于教学原则的主张及其在发展演变中的成功经验, 对于充实当今教育实践将会有极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金良年著.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 1995.
[2]朱熹注.论语章句集注[M].世界书局印行, 1985.
[3]李国钧,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戴文博主编.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
【孔子教育理念】推荐阅读:
孔子教育思想06-06
孔子的教育内容11-09
孔子教育名言录06-29
孔子的教育创新论文11-13
大教育家孔子12-12
孔子音乐教育观12-16
孔子孟子荀子教育名言09-11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10-10
孔子的语文教育观07-19
孔子教育思想的完整美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