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泰山

2024-06-11

孔子、《论语》、泰山(精选4篇)

孔子、《论语》、泰山 篇1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大量的言行, 这些言行立体地展现了孔子多方面的人格, 其中, 卓尔不群的高尚品德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孔子的品行之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安贫乐道, 不肯随便出仕。

孔子一生不得志是尽人皆知的, 但其不得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恐怕较少有人去深究。其实, 凭孔子的能力和影响, 他不应该在列国遭受如此多的碰壁。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落得如此下场呢?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持操守, 不肯同流合污。孔子是一位很重视品德修养而安贫乐道的人, 他曾经对弟子们说:“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1]《里仁》。”基于对人生的这种认识, 故孔子对那些不坚持原则, 一味追求荣华富贵的出仕者十分鄙夷, 他说:“邦无道, 富且贵焉, 耻也[1]《泰伯》”、“邦有道, 谷;邦无道, 谷, 耻也[1]《宪问》。”他自己坚持:“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1]《泰伯》”, 意即自己政治不清明的时候不仕, 政治不清明的地方不去。正因为对“道”的坚守, 所以成就了孔子安贫乐道的人生观, 他教育弟子们说:“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1]《里仁》。”他赞扬一心向“道”, 处“陋巷”, “一箪食, 一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1]《雍也》, 他说自己也是“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1]《述而》

孔子的高尚品德虽然没有征服列国的那些昏庸的统治者, 但却征服了与自己形影相随的弟子们。如鲁国的大夫叔孙武叔毁谤孔子, 子贡批评他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 丘陵也, 犹可逾也;仲尼, 日月也, 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 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1]《子张》。”有一次太宰问子贡:“夫子圣者与?”子贡回答说:“固天纵之将圣。”[1]《子罕》子贡的意思是说孔子是天生的圣人, 可见其对师尊人格的佩服。并且孔子的高尚品德也得到了社会上其他人的认同, 如达巷党人就曾感叹:“大哉孔子[1]《子罕》!”其实, 孔子对自己的品德修养也是很自信的, 有一次,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陷害他, 他就直言不讳的地对弟子们说:“天生德于予, 桓魋其如予何?”

2. 注重生活细节, 日常作风严谨。

孔子品德修养之高还表现在注重日常生活作风上, 其日常生活作风之严谨也是常人难以比拟的。《论语·述而》篇记载:“子之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 意思是说孔子在家闲居的时候, 穿戴得很整齐, 很和乐而舒展的样子。对于此类生活细节, 《论语·乡党》篇记载得最多:孔子“席不正, 不坐”、“食不语, 寝不言”、“不时, 不食;割不正, 不食”、“肉虽多, 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 不及乱”、“入公门, 鞠躬如也, 如不容”、“立不中门, 行不履阈”。另外, 孔子对老人、身体有残疾者都十分注意礼节。如“乡人饮酒, 杖者出, 斯出矣[1]《乡党》”、“师冕见, 及阶, 子曰:‘阶也’;及席, 子曰:‘席也’;皆坐, 子告之曰:‘某在斯, 某在斯’”[1]《卫灵公》。所有这些, 均从侧面勾画出孔子的谦谦君子形象。

3. 慈祥仁厚, 爱生如子。

孔子热爱自己的学生一如爱自己的儿子, 儿子孔鲤在他那里并没有得到些许的厚爱, 以至他的学生陈亢赞美他:“问一得三, 闻诗, 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季氏》。”由于发自内心地爱着自己的弟子, 故孔子对弟子们的不幸感同身受。如伯牛得了重病将死, 孔子去看望他, “自牖执其手, 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1]《雍也》!”伤心之情溢于言表。最令人感动的是颜渊之死, 孔子得知颜渊死亡的消息后, 竟然大叫:“天丧予!天丧予!”, 并且“哭之恸”, 当从行者说他太过悲伤了时, 他却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先进》?”他的儿子孔鲤死他也没有这么伤心过, 其对弟子们的慈爱由此可见一斑。老师关爱学生是多途的, 并非仅表现在某一固定的方面, 其中了解学生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他对弟子们的性格、能力等情况了如指掌。如他曾评论高柴、曾参等弟子的特点时说:“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喭[1]《先进》”, 这些都是十分准确的。就拿子路 (由) 来说吧, 孔子曾说他:“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1]《先进》”, 后来子路果然由于好勇而被杀, 可见孔子对弟子们的了解之深。孔子不但对弟子们的性格了如指掌, 而且对他们各自的能力也是了如指掌, 如他说子路:“由也, 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说冉有:“求也, 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为之宰也”;说公西华:“赤也, 束带立于朝, 可使与宾客言也[1]《公冶长》。”弟子们各自能做些什么, 孔子太清楚了, 如果对学生漠不关心, 是断然不会如此的。

4. 谦虚谨慎, 常常自省。

孔子经常教导学生:“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里仁》”, 他不但这么说, 而且也是这么做的, 他经常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进行反省, 看自己是否具备某种好的品德。如他说:“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1]《述而》”、“出则事公卿, 入则事父兄, 丧事不敢不勉, 不为酒困, 何有于我哉[1]《子罕》?”当别人夸奖他天生就知识丰富时, 他却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1]《子罕》”、“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1]《述而》。”当别人说他是仁厚圣者时, 他却说:“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1]《述而》。”本来自己的言行已经称得上是君子了, 可是他却说:“文, 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1]《述而》。”从这些事例可知, 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很低调、很谦逊的人。

总之, 孔子的品德是十分高尚的, 是一般人不可比拟的, 他在日常生活中既讲究生活细节, 待人接物又仁慈宽厚, 还低调、谦虚。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2

一、教育的作用

孔子首先注意到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他认为教育对政治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1. 培养治国人才。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取决于有无“贤人”执政。《宪问》记载:“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 康子曰:‘夫如是, 奚而不丧?’子曰:‘仲叔圉治宾客, 祝砣治宗庙, 王孙贾治军旅, 夫如是, 奚其丧?’”孔子认为卫灵公之所以无道而不丧, 是因为他拥有外交、内政、军事等各方面的杰出人才。孔子认为人才是国家的栋梁, 社会的支柱, 他们对国家政治的作用甚至高于一国之君。人才的培养则有赖于教育, 所以政治上不得意时, 他便转向从事教育。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当官从政, 他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意思是说只要教育好学生对父母孝敬, 对兄弟友爱, 并把这种孝的道理应用到政治上去, 那么作为教师, 就已经是间接地参与了政治, 何必一定要做官呢?他的学生很多成为治国人才, 被统治者赏识, 为春秋末期各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这种人才立国的思想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

2. 开发民智。

孔子反对苛政, 倡导“德治”“仁政”, 他主张教民, 认为采用闭塞民智的方法治国非常愚蠢且不人道, 不符合“仁”的精神。他说:“不教而杀之谓之虐”, 意为不先对人民进行教育, 任由他们犯错误, 最后杀掉他们, 这是“虐”;“以不教民战, 是谓弃之”, 意为不先对老百姓施行训练, 而让他们去打仗白白送死, 那就等于抛弃了他们, 这是不道德的。相反, 用“礼”“德”去教育人民, 则会使“民敬忠以劝”, 能更好地实行统治。比起奴隶主把奴隶看作牲畜或会说话的工具, 残暴地驱使和奴役他们, 孔子的教民思想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 值得我们肯定。

此外, 孔子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人先天的本性是非常接近的, 后天的教育才使人有了知识、能力、修养各方面的差距。《阳货》篇载:“子曰:‘由也, 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孔子与子路的这段对话告诉我们, 即使你本性爱好“仁知信直勇刚”这些德行, 但是如果不学习, 不接受教育, 就不但不能形成属于自己本身的品质, 反而会导致“愚荡贼绞乱狂”的弊病, 可见“仁知信直勇刚”与“愚荡贼绞乱狂”之间的转换是以教育作为契机的。

二、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

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从政人才, 《论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思想。

1. 教育内容为从政做准备。

《述而》篇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这四门课程所传授的文献知识, 所培养的对人对事赤胆忠心, 与别人交往诚实讲信用的品质都是从政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子路》篇记载孔子拒绝学生樊迟学稼学为圃的请求, 并指责他:“小人哉, 樊须也!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可见,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 不需要懂得生产知识, 做到“好礼”“好义”“好信”, 就可使“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教育要培养在上位实行统治的人才, 要为政治服务。

2. 孔子把从政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的标准。

他评价冉雍, 说:“雍也可使南面。”冉雍这个学生很有德行, 可以做官。《雍也》中记载他在季康子面前夸耀自己的学生具有从政的条件和才华:“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 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 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 于从政乎何有?’”。

3. 孔子直言要培养从政人才。

“子曰:三年学, 不至于谷, 不易得也”。谷是古代官吏的俸禄, 孔子认为在他那里学习三年后还做不了官的人, 是不容易找到的。他还说:“学也, 禄在其中矣”, 意为学习, 就是为了做官。子夏说:“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 把“学”和“仕”紧密地结合起来, 正是孔子的教育目的。

4.《论语》记载了大量学生问政的片段。

《颜渊》章有子贡问政, 子张问政;《子路》《宪问》章有子路问政;《卫灵公》中颜渊问为邦等等, 内容涉及政治活动的方方面面。

孔子在教育对象上的主要命题是“有教无类”, 他说:“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史载孔子弟子三千, 就是实行“有教无类”的结果。《论语》提及的弟子大概三十来个, 有来自上层奴隶主贵族的子弟, 如南宫敬叔、孟武伯等, 也有生活贫困的平民颜回、野人子路;大部分学生是鲁国人, 也有卫、陈、齐、宋等国的学生;所谓“孔门多杂”, 孔子收学生不论智愚、年龄、贫贱、国籍。“有教无类”的提出, 打破了奴隶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 从根本上扩大了教育范围, 把受教育的权利扩展到平民阶层, 促进了文化下移, 有力推动了春秋末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体现了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敢于冲破传统, 锐意创新的精神。遗憾的是他没有收过女学生。

三、教育内容

1. 孔子继承发展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 引导学生学诗、学礼和学音乐。

(1) 孔子高度评价《诗经》:“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即诗里面丰富的美育、德育、智育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从政能力;诗在思想内容上符合“礼”的准则,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诗还可以用以激发志气:“兴于诗”。他还督促自己的儿子学诗:“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 其犹正墙而立也与!’。”《论语》记载孔子经常与弟子谈诗, 可见他对诗歌教学的重视。

(2) 孔子教学生学礼。面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状况, 孔子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复礼”。他要求儿子学《礼》:“不学《礼》, 无以立。” (《季氏》) 礼教的内容很多, 包括各种行为规范、规章制度, 其核心是“正名”。《子路》篇载:“子曰:‘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其具体要求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对学生的要求是合其道而不越礼, 即“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孔子礼教所宣扬的封建等级伦理观念, 符合上层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为历代上层封建统治阶级利用, 显示出孔子思想的阶级局限性。

(3) 孔子重视音乐教学。他提出“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的观点, 把乐教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他倡导“中和”的音乐教育, 高度评价《韶》《武》, 说它们尽善尽美, 是符合“中和”的雅乐, 而当时流行的民间音乐则受到孔子的排挤。他指导学生学习合“中和”之道的古乐。《先进》记载有一次孔子听到子路演奏的乐曲不合“中和”之道, 就很生气:“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孔子“中和”的音教主张和他中庸的哲学精神、“复礼”“仁政”的政治观是相一致的。

2. 日常生活中, 孔子对学生进行多种教育。

(1) 教学生为政。孔子教给学生从政所必需的理论和知识, 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技能, 在从政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子路》章记载仲弓当了“季氏宰”, 问如何管理政事, 孔子说:“先有司, 赦有过, 举贤才。”孔子建议仲弓要对手下进行教育, 并宽容他们的小过错, 选用有才华的人。又如“子夏为莒父宰, 问政。子曰:‘无欲速, 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教子夏处理政事不能操之过急, 要适度, 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 要有长远的眼光,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工作, 成就大事。

(2) 教学生为学。孔子告诫学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 要有恒心:“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进也”;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要严密谨慎:“道听而途说, 德之弃也”;要善于改错:“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要虚心:“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他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做到“学”与“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与“问”结合:“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学”与“习”结合:“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要多闻多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一以贯之”, 把知识系统化。孔子对学的认识既深刻又全面, 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学习和借鉴。

(3) 教学生交友。孔子提出“以友辅仁”的观点。他教学生交友要很讲信:“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还要讲中庸之道:“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教学生择友:“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即要交益友, 远离损友。在孔子的眼中, 朋友关系是等级森严的封建人际关系中是一种平等灵活的关系, 孔子深刻认识到这种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所以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论语》中记录的孔子的教育内容还涉及生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 非常丰富, 值得深入探究。

四、教育方法及原则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精华最多, 贡献最大的部分。

1. 启发性教学方法。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育方法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就是说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苦想而仍然领会不了时, 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时, 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一个角怎么样, 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角怎么样, 就不再教他了。孔子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和开启。《论语》载, 孔子主要采用谈话、讨论的方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公冶长》载:“颜渊, 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三两个学生坐在一起, 由孔子提出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最后孔子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集思广益。这种启发式教学非常成功, 颜渊深有体会地称赞孔子:“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 卓尔;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

2. 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育原则上, 《论语》最突出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先进》篇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同一个问题, 对好勇果断的子路, 孔子教育他多方听取意见, 对拘谨退缩的冉有, 孔子则鼓励他敢于放胆去做, 不要瞻前顾后。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孔子的门下, 很多学生各有所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季路、冉有。文学:子游、子夏”。这都要归功于孔子的因材施教。

3. 形象性原则。

讲授深奥的理论知识或深刻的道理, 孔子善用比喻, 使之形象化。例如他讲授“为政以德”的道理:“为政以德, 譬如星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如他讲“孝”的道理:“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他形容君子多才、多和谐发展:“君子不器”;他要求学生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往也”。浅显易懂的讲解, 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4. 循序渐进和巩固性原则。

孔子传授知识有步骤分层次, 由少及多, 由浅及深。有一次, 子路向孔子请教“何谓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孔子分三次回答子路的提问, 使子路逐渐明白道理。“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学习了新知识, 及时巩固它, 能从中得到乐趣;孔子深刻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 “温故而知新”, 他要求学生把“复习”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善于巩固使孔子成为一位博学的大师。

孔子的教育方法及其教育原则方面的思想, 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和总结下来的珍贵教育遗产, 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

摘要:《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本文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原则几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岳麓书社.

[2]曹尧德, 宋均平, 杨佐仁.孔子传.花山文艺出版社.

浅议《论语》中孔子的德育思想 篇3

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就不得不从德育开始,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道德教育, 是生活在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 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 对受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 是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儒家的德育思想成果, 是我国优秀德育成果的主体部分, 不仅有它的历史价值, 也有它的现实价值。《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 要从儒家德育思想中提取养分, 就必须从研究《论语》开始。《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言行的儒学著作, 体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思想。其中德育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1 孔子德育思想的目标

1.1 统治者能够为政以德

孔子所提出的德育思想, 不仅是教化弟子和人民的, 也是教育统治者的。他所生活的春秋时期, 正处于西周王朝衰落, 整个国家动荡不安的年代。各国国君为了强化自己的政治力量, 经常使用战争手段, 讨伐纷争不断, 使各国在经济上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失, 人民生产生活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孔子当时看到这种情形, 认识到“霸道”在当时是很不聪明的治国办法, 只有实行了“王道”, 才能从根本上驾驭人心, 所以要“为政以德。” (《论语·为政》) 用德来治理国家, 百姓才能够心悦诚服。孔子说过:“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在这里, 他说明了用单独的政令和刑罚来约束人民的局限性, 就是即使百姓避免了犯罪, 但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 有可能导致新的犯罪。而如果再用德政和礼教来教化人民, 人民就会产生羞耻之心, 这样不仅稳定了社会, 而且还教化了人民。有人问孔子, 怎样才能使民众服从治理, 孔子答曰:“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 在这里, 他告诉了统治者实行德政的具体办法, 就是要提拔举用正直有道德的人, 将其安置到奸邪小人上面, 这样的为政之道, 才能让人民信服。

1.2 社会能够和谐有道, 人民有较高的道德水平

孔子曾经对当时人们道德水平的低下, 表现了自己焦虑的心情:“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他希望改变这种现状, 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如“君子笃于亲, 则民举于仁;故旧不遗, 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君子做到了以上要求, 就会让人人互相关爱, 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变好, 人们的道德素质就会提高。孔子在许多场合提出“邦有道”和“邦无道”两个概念, 表达了他对国家和谐有道的向往和对国家混乱无道的憎恨。“邦有道”, 也就是孔子所称赞的尧、舜、禹所治理的天下, 那是“天下治”的情况, 就会出现“河出洛书, 风鸟至焉”的景象。但当时的春秋时代, 远远没有达到孔子所向往的“邦有道”的状态, 社会秩序混乱。对此, 孔子说过“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礼”是孔子提出的重要治国使民办法, 要用“礼”这样的行为规范来维护奴隶制等级秩序, 才能达到天下归仁的目标。

2 孔子德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德育内容, 是德育主体为达到德育目标, 对德育客体所题出的关于修身要求, 社会规范, 行为准则的总概括。孔子为了实现“道之以德”, 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 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创造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范畴体系, 通过用这些具体条目的教育, 来达到他的德育目的。从而为古代道德教育内容的确立, 奠定了理论基础, 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首先, “仁”的思想, 是具有统帅作用的道德条目。关于仁的含义, 孔子有多种说法, 而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二字, 也就是要团结友爱, 奉献爱心。孔子提出了一个具备仁德的人所应做的事情, 即“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孔子还说指出要做到以下五点, 才能算做“仁”, 那就是“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这几点互相补充, 缺一不可, 做到之后才能做到“仁”。他曾说过:“朝闻道, 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孔子所说的“道”, 也就是“仁”道, 这是孔子所渴求的最高理想, 可见“仁”的重要性。其次, “义”与“礼”都是仅次于“仁”的道德条目。子曰:“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这里告诉我们, “义”是君子应具备的内在素质, 而通过“礼”去施行它。所以, 做到了“礼”, 也就体现了“义”。各个方面都不许越出“礼”的规范。这里所说的“礼”就是“周礼”, 也是西周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最后, “信”也是必不可少的道德条目。人无信不立, 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輗是古代大车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部分, 軏是古代车辕与横木相连接的销钉, 孔子通过用这个直观的比喻, 借以说明了诚信在人们为人处世中的重要作用。以上德目, 不难看出都有着“利他”的本质, 所以, 孔子把以“仁”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范畴体系作为其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这些道德内容相互作用, 缺一不可, 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孔子德育的经验方法

3.1 榜样的激励作用

3.1.1 君子是意象中的道德榜样

孔子所设计的道德榜样, 以“君子”人格最为典型, 他号召人们都能够做君子这样的人。“君子”的基本含义, 是泛指能“以德立身”之人, 他对君子应当具备的素质进行了种种界定, 以引导人们以此去履行。孔子指出, 君子必须做到“仁以为己任, ” (《论语·泰伯》)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等等, 表明以践行仁德为己任, 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的人, 才有可能成为君子。君子还必须进行“仁”“义”“礼”“智”“信”等各方面的优秀品德修养, 孔子指出:“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 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 (《论语·雍也》) 以上这些论述, 说明君子要以“义”作为自己的内在素质修养自己, 要按照“礼”去约束自己, 还要按照“信”去成就自己, 以“博学”来丰富自己。综合素质的修养, 是君子所必须做到的。

3.1.2 历史中存在过的道德榜样

在历史中有很多值得人们尊敬并学习的榜样, 孔子一直在积极利用这些精神资源来教育弟子, 并加以引导, 让学生们学习。例如:“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泰伯》) 赞美了周公和尧的才能, 还有舜、禹等人的赞颂, 说明他们都是优秀的道德榜样。这些人的仁德, 不仅在修养上表现, 也体现在他们所做过的事情上面, 向这些人学习, 也就是学习高尚的思想道德, 所以他们的榜样力量不容忽视。

3.2 环境的影响作用

首先, 居住环境十分重要, 能够影响到人们的道德修养。孔子说过,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焉得知?” (《论语·里仁》) 最好能够居住在有仁道的地方, 这样有利于人们道德的提高, 经过环境的熏陶才能达到理想中的道德状况。“不仁者, 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 (《论语·里仁》) 说明贫困的境地或安乐的境地都会深深地影响到人, 所以, 人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 必须有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作大背景。其次, 人际环境也不可忽视。孔子曰:“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 (《论语·季氏》) 在人际交往上面, 要多交往正直、宽容、博学多才的人, 这样的朋友对我们自己的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否则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3.3 案例教学的启发作用

孔子在教育活动中, 往往运用案例来阐发事理, 启发学生的思维。我们称之为案例教学。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无喜色;三已之, 无愠色。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 陈子文有马十乘, 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 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 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 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 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 这里子张和孔子通过探讨令尹子文和崔子的案例, 得到了关于仁的结论, 他们两个的做法只能体现“忠”和“清”, 而未达到“仁”的境界, 这样, 弟子对于“仁”, 清”, “忠”三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都会有直观清晰的认可, 从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学生, 这就是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以上从德育思想的目标, 内容和经验上, 介绍了孔子的德育思想, 为今天更好地进行道德教育, 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是也应当认识到, 儒家的德育思想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难免打上剥削阶级的烙印, 其中有不少的思想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了糟粕, 甚至成为了我们发展的思想阻碍, 所以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儒家教育思想, 我们应当不断发掘和探索有益的资源, 也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继承, 不能全盘接受。强调对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利用, 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今天的道德教育服务, 克服其历史局限性, 发扬其历史继承性。

参考文献

[1]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5.

[2]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58.

[3]张耀灿, 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17.

《论语》管窥孔子的“仁”学思想 篇4

一、《论语》中“仁”的内涵

林语堂认为, 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 以伦理为法, 以个人修养为本, 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 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也就是说, 孔子“仁”学的出发点是修身, 但最终是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一方面, “仁”是孔子想要推广强化的社会道德规范。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颜渊》) 按照“仁者爱人”的说法, “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 希望人人尽伦尽职。这样, 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颜渊》) 。从这个核心出发, 进而是“入则孝, 出则悌”, 最后, “泛爱众”, 接下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尧曰》) , 形成了孔子的利民思想。“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学而》) , “使民以时”即是利民思想。在这里, “仁”是作为人的道德规范出现的。

另一方面, “仁”同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强化统治阶级权力的工具。孔子说:“人而不仁, 如礼何?” (《八佾》) 从而提出了“仁”要维护“礼”, 为“礼”服务。要使个人和社会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就必须使外在于个人的“礼”, 变成其内在的东西。所谓“仁”, 其实就是内在于个人的“礼”。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正是要人们摆正君臣、父子的关系, 严格遵守“礼”所规定的臣服从君、子服从父这种社会等级秩序, 即“忠”“孝”道德意识。在这时, “仁”与“礼”构成了具有二元论特征的统一体, 成为了维护统治阶段利益的工具。

二、《论语》中“仁”学思想对主体自觉性的重视

孔子主张, 必须通过主体 (即自我) 的自觉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这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礼云, 礼云, 玉帛云乎哉?” (《阳货》) 又说:“人而不仁, 如礼何?”没有人的主体能动性, 作为道德规范的“礼”是无法起作用的, 正所谓“欲仁而得仁” (《尧曰》) , “求仁而得仁” (《述而》) 。可以看出, 孔子主张达到“仁”之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 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 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 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论语》中讲到“仁”的语条, 最重要的是答颜渊的一段话。颜渊问“仁”,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 而由人乎哉?” (《颜渊》) “为仁由己”是说人们自主、自愿、自觉地选择并践履道德, 不为外物所支配, 不为外力所强迫。“为仁由己”是要靠主体的自律和内心信念的驱动来达到“仁”。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述币》) 在他看来, 仁并非远离人们而高不可攀, 只要树立了“欲仁”的信念, 人人都可以成为仁人。那如何成为仁人呢?孔子认为首先应该“立志”:“仁以为己任” (《泰伯》) , 然后“择善而固执之” (《中庸》) 。通过“笃实躬行”来达到“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 的觉悟, 则会树立坚定的信念, 从而体现出人的主体性觉悟和人生信仰态度。

“为仁由已”也体现了孔子对“行”的强调。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 (《里仁》) 肯定人人都有行仁的能力, 但能否成为仁人君子, 关键就看他是否“用力”去“行”。

孔子还特别注意在内心修养方面的“行”, 即主体基于自身的自觉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省察, 以达到理想的境界。如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内省不疚, 夫何忧何俱?” (《颜渊》) 只有这样做才能不为利诱, 不为物移, 坚持以“仁”为价值取向。所以, 孔子“日三省吾身” (《学而》) 。孔子还对“自讼”, 也就是自我批评非常重视, 通过“君子戒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中庸》) , 人生一世, 孰能无过?“不贰过” (《雍也》) 、“过则勿惮改” (《学而》) , 并要从内心上严厉地解剖错误, 批判错误,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卫灵公》) 加强自我批评, 才能在道德上的高标准要求和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仁”学思想具有其现实的进步意义, 也具有受时代限制所必然产生的落后性。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 发挥“仁”学思想中的积极内涵, 对不断进步的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

摘要:“仁”这一思想范畴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核心之一。在孔子之前, 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所限, “仁”学思想还比较零散, 尚未构成完整的哲学体系。孔子对“仁”的思想加以省察与反思, 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考察《论语》中相关语条, 可对孔子的“仁”学思想作一浅要探析。

关键词:论语,仁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林语堂 (著) , 黄嘉德 (译) .孔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

[2]肖必恒.论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嬗变.人民论坛, 2010.23.

上一篇:母亲的法令下一篇:传记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