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孔子其人的文献综述

2024-07-06

从论语看孔子其人的文献综述(精选4篇)

从论语看孔子其人的文献综述 篇1

文献综述范文之 《从<论语>看孔子其人》

2009-08-13 17:5

5《从<论语>看孔子其人》文献综述

学 生:xxx 长江大学文学院

指导教师:xxx 长江大学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德行、思想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和道德的化身。孔子在逝世之后,后世的人们不断将其美化乃至神化。在整个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心目中的孔子已不是一个七情皆备的人。而是一尊笼罩着神秘光环的神。我们对他崇拜有余而亲敬不足。在“打倒孔老二”的声浪中,孔丘似乎又凶神恶煞,让我们避之不及。无论学者对孔子及其儒学的态度如何,但是孔子是人不是神已成共识。《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古人云:“言为心声”,那么通过孔子的言行,透过《论语》,我们够更好地认识孔子,了解他的个性,理解他的思想,真正走进他的心灵世界。

一、对孔子生平的研究

孔子生平,在他逝世之后,被人们不断地反复地考证。关于他生平事迹之类的人物传记,不胜枚举,最早较完整的记录孔子生平的应属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自宋以来,研究孔子的队伍更为庞大,尤以清代最为壮观。今人钱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博取众长,自成一家,著《孔子传》一书,对孔子的一生进行了细致的考证,较为可信。他在《孔子传》前言中说:“本书之写定,皆博稽成说,或则取其一是,舍其诸非,或酌采数说,会成一是。”「1」尽管学者们对目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些许疑问,但目前的考证资料对我们十分有益,为我们深入的地研究孔子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对孔子思想的研究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体现了孔子学说的根本精神,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的精神又是通过一些具体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学者们正式以仁为本,对孔子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哲学宗教思想等进行研究。

1、政治思想

北宋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么《论语》的治国思想、孔子的治国智慧究竟是什么呢?

孔子追求仁爱,反对暴行,希望能够用仁德去感化百姓,提高百姓的素质,让四方都来臣服,实现大同世界。蔡泳华对孔子的王道思想进行研究,他认为孔子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准则,要求统治者能推己及人,用仁的思想来办事,简言之即“孔子提倡仁政,反对残杀”。此外,他还提出孔子思想的另一方面:“礼乐教化”。[2]姚公则直接从孔子的礼乐观入手,认为孔子直接从“礼

为政本”的角度提出了德治主义的仁政,从礼乐并言的角度提出了乐的教化作用。“礼使人相互敬重,乐使人和谐流畅,与物通情。”[3]观点颇具特色。颜佳华在《孔子的治国智慧》一文中指出,面对“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孔子认为“为政”必先“正名”,同时他提出 “孔子主张德治”的观点。[4]儒家思想有所谓“内圣外王”之说,李振纲认为:“外王之道在孔子那里叫做‘德治’”。

[5]此观点较为中肯。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仍在大力推行德治,由此可见孔子的智慧。

国家的兴旺强盛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在人才的选拔上,孔子亦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学而优则仕”,并以此教育自己的学生,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辅佐统治者。颜佳华认为,孔子在人才的选用上不拘一格,不求全责备,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用人观,“主张任人唯贤”,“向群众走访”。[6]此观点颇具特色。

2、哲学宗教思想

孔子不仅对为政有着精辟的见解,对现实的人生也进行了深刻的思索。中国人一向不太擅长逻辑与抽象思维,对于富有启示性的深刻道理,也多用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李泽厚认为孔子很少抽象思辨和“纯粹”论理,他的所问所答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并非柏拉图式的追求,也不是黑格尔式的逻辑建构,却同样充分具有哲学的理性品格,而且充满了诗意的情感内容。”[7]见解独到精辟。曹文星认为,《论语》记言的最大特点是精辟深刻,富于哲理性,它是夫子对生活深邃的观察和透彻的认识结晶,是用丰富的阅历获得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性体认凝聚而成的,因而“语语珠玑,掷地有声”。[8]袁行霈认为,《论语》以形象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理,令人回味无穷。[9]此观点言简意赅。《论语》中许多言简意赅,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对人有教化功能,钱穆强调读《论语》是学习做人。李泽厚认为儒学执著的追求人生意义,对于超道德、伦理的“天地境界”的体认追求和启悟,“成为人民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7]此观点较深沉。孔子的哲学宗教思想是建立在他对人生深沉思索的基础上,而其功能又是直接作用于人生。

3、教育思想

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人,同时又是一个极为平易可亲的人,翻开《论语》我们可看到孔子与门人弟子间那种水乳交融亲密无间的道谊??。孔子把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于精力投注到教育事业上,并总结出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匡亚明称孔子是“我国古代首创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10]彭熙认为,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地积极主动性,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11]陈斐通过《论语》对孔子的生命化教育观进行可探讨。他认为孔子对于学生不论亲疏贵贱,均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有教无类”。

[12]

文章还指出,孔子不但不偏袒任何一个人,并且还注意到尊重生命的差异性,独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此观点把教育与生命联系在一起,颇具特色。李明从教师素质观去窥探孔子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孔子

对教师的德有着明确的要求:德、才、艺必须兼备。他在文中指出:孔子作为教师,的确宣称有教无类。德就是要求老师有完美的品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做到“有教无类,关爱学生”;“谦虚宽厚,师生平等”;“严谨求实,诲人不倦”。在才??方面要求老师“好古敏求,不耻下问”;“内省慎行,温故知新”;“君子不器,由博返约”。在才??方面的需求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启发诱导,鼓励创新”;“褒贬结合,教学相长”。[13]此观点有较强的系统性,比较完整的反映出孔子的教育思想。王桂宏先生在细读《论语》的基础上从学习的状态、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阐释孔子的学习观,要求做到“学、思、行”相结合。[14]以学论教,以引起当代教育者的反思。观点较独特。综上我们可看出孔子不仅是一位学而不厌的学者,更是一为诲人不倦的良师。

三、对孔子言行的研究

孔子不仅是思想的巨人,亦是行动的巨人。他严格恪守“言必行,行必果”的准则,做到言谈举止事事小心谨慎。

1、为人处世

儒家学说提倡“中庸”之道。孔子把中庸当作是为人处世的方法论,在这种思想的知指导下,孔子有条不紊的行动着。

孔子乐于交友,把交友看是人生的快乐。鲁金华认为孔子的交友之道对中国人的影响极为深远,因此,他对孔子乐于交友的原因,结交的对象以及如何交友作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交友有助于修身培德,对于结交的对象应“首先选其中的‘中行’者,其次是‘狂’者或是‘狷’者”。[15]对于如何交友也进行了概括总结,“交朋结友,诚信为先”;“忠告劝导,不可则止”;“与友共勉,互激互励”。「?」鲁的观点分明清晰,较妥当。李国榕从人际关系中考察孔子的心理卫生思想,他在文章中说:“孔子主忠信,诚实可靠,把对自我的情感推己及人”[16]这种行为十分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用现代术语审视古人心理,他的观点颇具特色。

与朋友交往,诚信为先,那么在家庭生活中,孔子对于如何处理好成员内部之间的关系又有何见解呢?李国榕认为,“在家庭关系中,孔子认为应以‘孝悌’作为最根本的调节原则”。肖依新在文章《为人风范百代楷模》中对孔子的品格进行了探讨,认为“宗亲敬长是孔子品格中影响极为深广的一面”。[17]立论妥贴。马莉英说:“孔子重孝,但并不是对父母的错误也不谏,而是采取委婉的态度。”[18]

孔子对朋友,对家人尽心尽力。对社会更是默默地奉献自己。然而他却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可以说是在贫贱交加,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他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为寻找实现“仁政”的社会理想的机会,周游列国长达14年之久,虽屡次碰壁,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李国榕认为“孔子把实现充满仁爱精神的美好社会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不屈不挠的追求着。到了晚年,孔子意识带自己的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确实

是强行而不得,于是他机智地采取了内心的生理与心理的保护机制,转而聚徒讲学,把自己为竟的事业寄托在教育中,寄希望于众弟子。”[16]观点较贴切。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庆茹在《凤兮凤兮何去来》一文中对孔子的仕隐情结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孔子在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的指导下,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入世,最后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19]马莉英认为“孔子不怨天,不尤人,体现出一为智者的豁达。”[17]此观点真实的反映出孔子的心路历程,较为妥帖。孔子就这样一直淡泊名志,宁静自得的方式面对世间的纷扰。我们不得不佩服孔子的伟大。

2、生活起居

孔子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十分注重个人修养,即使闲居在家也不例外。马莉英在全面考察孔子的的品格是说道:“孔子闲居时,是一副整洁和乐而舒展的样子。”[17]李国榕则从孔子闲居在家的作风认为孔子的身心十分健康,他说:“孔子闲居在家时,穿戴也是整整齐齐,且神色安宁愉悦。”[16]杨素萍则从孔子的衣食方面看孔子的礼制思想,他认为孔子对衣着颜色、佩饰的特别要求反映出他深厚的礼制思想。[20]孔子不仅对穿戴有有严格的要求,对饮食也特别讲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焉。”人的生存离不开事物,孔子也不例外,并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言。雷绍锋从孔子及其弟子的艺术观着手,认为孔子不但在家居、穿戴的方面讲求艺术,在食物的制作过程中亦讲求艺术美,要求做到“色、香、味、形”俱全。[21]李国榕认为孔子“主张节制饮食,反对暴饮暴食,主张饮酒适度,反对畅饮无度。”[16]此观点有着极强的适用性。姚振黎则从孔子的饮食关悟出饮食卫生能与人为善,延年益寿。[22]此观点较新颖。

孔子待人接物重礼尚往来,温文尔雅,对朋友对社会都有着十分高明的交际手段。然而与人交际,言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姜斌从言语的价值与功用和成功的言语入手,挖掘孔子的言语观,他在文中指出“言语是人们社会交往的日常工具,它关系国家与个人荣衰,是道德伦理的载体。”“成功的言语,以‘知人’为前提,以言中为标准。”[23]观点有一定的特色。周新永抓住《论语》的文体特征,研究孔子的讲话艺术,他认为孔子丰富的讲话艺术,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值得学习、借鉴。[24]立论较稳妥。鲁金华十分重视孔子的言语交际原则,他认为“时然后言与慎于言”是孔子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两条言语交际原则。[25]此观点概括性极强,准确精辟。

由上我们可看出孔子无论是与人交往,还是生活起居都据礼行事,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虽事事严谨,但孔子也有直率的一面。许晓晴抓住《论语》中“诗可以怨”中的“怨”字,大做文章。他认为“孔子的怨、在范围上是广泛的,绝不仅仅是怨上政,而是一切事情都可以怨,只要怨是合理的,有助于社会利益的,就应该明确的表达出来。”[26]此观点颇有新意。

通过孔子的言行,我们看到孔子威严而又不失亲切,透过孔子的思想,我们看到孔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胸怀。他伟大的同时而又人情味十足,他严谨却又适度地放纵自己的情感。他不仅是位谆善诱的良师,同时又是一为慈祥的父亲。诚如司马迁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参考文献

[1] 钱穆,孔子传 [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

2[2] 蔡泳华 从《论语》看孔子的王道政治思想 [J] 广州市经济管理学学报 200

3[3] 姚公,欧赖公 论孔子的礼乐观 [J] 江西社会科学院 1997(12)

[4] 颜佳华,朱志坚 孔子的治国智慧 [J] 思想文化

[5] 李振纲 智者的叮咛——先秦诸子的生存智慧 [M] 河北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

1[6] 颜佳华,朱志坚 《论语》看孔子的人才思想 [J]西安航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

[7] 李泽厚 论语今读[M]安徽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8] 曹文星《论语》文学价值初探 [J] 九江师专学报 1998(1)

[9]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0] 匡亚明 孔子评传 [M] 山东 齐鲁出版社 198

5[11] 彭熙,胡显莉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哲学观 重庆大学学报 2001(7)

[12] 陈斐 孔子的生命化教育观 [J] 教学纵横 2006(08)

[13] 李明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师素质观 [J] 黄山学院学报 2005(7)

[14] 王桂宏 重温《论语》看孔子的学习观 [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7)

[15] 鲁金华 从《论语》看孔子的交友之道 [J] 学术论坛理论月刊 2002

(2)

[16] 李国榕,吴黛舒 从《论语》看孔子的心理卫生思想 [J]齐鲁学刊 1996

(3)

[17]肖依新 为人风范 百代楷模 [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5(3、4)

[18]马莉英 《论语》中孔子的人格形象 [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4)

[19]孟庆茹 凤兮凤兮和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仕隐情结 [J] 北华大

学学报

2004(5)

[20]杨素萍 从衣食举止看孔子的礼制思想——读《论语.乡党篇》 [J] 六安师专学报

2006(16)

[21]雷绍锋 从《论语》看孔子及弟子的艺术观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3

(16)

[22]姚振黎 从《论语.乡党》看孔子的饮食观 [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10)

[23]姜斌 从《论语》看孔子的言语观 [J] 浙江纺织技术学院学报 2006(2)

[24]周新永 从《论语》看孔子的讲话艺术 [J] 理论观察 2005(3)

[25]鲁金华 “时言后言”与“慎于言”——从《论语》看孔子的两条交际原则 [J]

学术论坛理论月刊

[26]许晓晴 从《论语》看孔子的言语观 [J]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8

(4)

从论语看孔子其人的文献综述 篇2

1. 安贫乐道, 不肯随便出仕。

孔子一生不得志是尽人皆知的, 但其不得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恐怕较少有人去深究。其实, 凭孔子的能力和影响, 他不应该在列国遭受如此多的碰壁。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落得如此下场呢?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持操守, 不肯同流合污。孔子是一位很重视品德修养而安贫乐道的人, 他曾经对弟子们说:“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1]《里仁》。”基于对人生的这种认识, 故孔子对那些不坚持原则, 一味追求荣华富贵的出仕者十分鄙夷, 他说:“邦无道, 富且贵焉, 耻也[1]《泰伯》”、“邦有道, 谷;邦无道, 谷, 耻也[1]《宪问》。”他自己坚持:“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1]《泰伯》”, 意即自己政治不清明的时候不仕, 政治不清明的地方不去。正因为对“道”的坚守, 所以成就了孔子安贫乐道的人生观, 他教育弟子们说:“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1]《里仁》。”他赞扬一心向“道”, 处“陋巷”, “一箪食, 一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1]《雍也》, 他说自己也是“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1]《述而》

孔子的高尚品德虽然没有征服列国的那些昏庸的统治者, 但却征服了与自己形影相随的弟子们。如鲁国的大夫叔孙武叔毁谤孔子, 子贡批评他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 丘陵也, 犹可逾也;仲尼, 日月也, 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 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1]《子张》。”有一次太宰问子贡:“夫子圣者与?”子贡回答说:“固天纵之将圣。”[1]《子罕》子贡的意思是说孔子是天生的圣人, 可见其对师尊人格的佩服。并且孔子的高尚品德也得到了社会上其他人的认同, 如达巷党人就曾感叹:“大哉孔子[1]《子罕》!”其实, 孔子对自己的品德修养也是很自信的, 有一次,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陷害他, 他就直言不讳的地对弟子们说:“天生德于予, 桓魋其如予何?”

2. 注重生活细节, 日常作风严谨。

孔子品德修养之高还表现在注重日常生活作风上, 其日常生活作风之严谨也是常人难以比拟的。《论语·述而》篇记载:“子之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 意思是说孔子在家闲居的时候, 穿戴得很整齐, 很和乐而舒展的样子。对于此类生活细节, 《论语·乡党》篇记载得最多:孔子“席不正, 不坐”、“食不语, 寝不言”、“不时, 不食;割不正, 不食”、“肉虽多, 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 不及乱”、“入公门, 鞠躬如也, 如不容”、“立不中门, 行不履阈”。另外, 孔子对老人、身体有残疾者都十分注意礼节。如“乡人饮酒, 杖者出, 斯出矣[1]《乡党》”、“师冕见, 及阶, 子曰:‘阶也’;及席, 子曰:‘席也’;皆坐, 子告之曰:‘某在斯, 某在斯’”[1]《卫灵公》。所有这些, 均从侧面勾画出孔子的谦谦君子形象。

3. 慈祥仁厚, 爱生如子。

孔子热爱自己的学生一如爱自己的儿子, 儿子孔鲤在他那里并没有得到些许的厚爱, 以至他的学生陈亢赞美他:“问一得三, 闻诗, 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季氏》。”由于发自内心地爱着自己的弟子, 故孔子对弟子们的不幸感同身受。如伯牛得了重病将死, 孔子去看望他, “自牖执其手, 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1]《雍也》!”伤心之情溢于言表。最令人感动的是颜渊之死, 孔子得知颜渊死亡的消息后, 竟然大叫:“天丧予!天丧予!”, 并且“哭之恸”, 当从行者说他太过悲伤了时, 他却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先进》?”他的儿子孔鲤死他也没有这么伤心过, 其对弟子们的慈爱由此可见一斑。老师关爱学生是多途的, 并非仅表现在某一固定的方面, 其中了解学生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他对弟子们的性格、能力等情况了如指掌。如他曾评论高柴、曾参等弟子的特点时说:“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喭[1]《先进》”, 这些都是十分准确的。就拿子路 (由) 来说吧, 孔子曾说他:“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1]《先进》”, 后来子路果然由于好勇而被杀, 可见孔子对弟子们的了解之深。孔子不但对弟子们的性格了如指掌, 而且对他们各自的能力也是了如指掌, 如他说子路:“由也, 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说冉有:“求也, 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为之宰也”;说公西华:“赤也, 束带立于朝, 可使与宾客言也[1]《公冶长》。”弟子们各自能做些什么, 孔子太清楚了, 如果对学生漠不关心, 是断然不会如此的。

4. 谦虚谨慎, 常常自省。

孔子经常教导学生:“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里仁》”, 他不但这么说, 而且也是这么做的, 他经常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进行反省, 看自己是否具备某种好的品德。如他说:“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1]《述而》”、“出则事公卿, 入则事父兄, 丧事不敢不勉, 不为酒困, 何有于我哉[1]《子罕》?”当别人夸奖他天生就知识丰富时, 他却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1]《子罕》”、“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1]《述而》。”当别人说他是仁厚圣者时, 他却说:“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1]《述而》。”本来自己的言行已经称得上是君子了, 可是他却说:“文, 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1]《述而》。”从这些事例可知, 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很低调、很谦逊的人。

总之, 孔子的品德是十分高尚的, 是一般人不可比拟的, 他在日常生活中既讲究生活细节, 待人接物又仁慈宽厚, 还低调、谦虚。

参考文献

从《论语》看孔子的权变思想 篇3

关键词:权变;智慧;因时制宜;原则性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28-01

儒家学派自从创立以来就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固然与它一直推行的仁学中庸思想能适应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但我认为,儒家学说背后隐藏的通权达变思想也是使儒家学说大放异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对孔子的权变思想进行深入探究,感受孔子在对现实的无奈之中表现出来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特人格魅力。

权变是指在在具体情势变化下采取的应时制宜。即一方面要固守永恒不变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也要顺应瞬息万变的内外情势,根据现实状况适时调整作出相应的对策。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原则性和灵活性这两个方面。

一、权变的原则性

权变思想是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灵活变通,但这种变通不是任意为之的,而是以一定的原则性为基础,我认为主要是以“仁”和“义”这两个原则为基础。

原则一:合乎仁

《论语》中,孔子虽然多处谈到仁,但却没有对谁正面评价其为仁,而唯独对管仲称赞道:“如其仁,如其仁。”按照弟子们的思想,子路等人认为“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管仲没有以死尽忠,应该不算是仁吧。但是孔子却从更高层面上说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按照君臣关系来看,管仲是不忠之臣,不应该谓之仁,但是从更高程度看,管仲九合诸侯却不以兵车,让老百姓不受战争之苦,以仁取天下。百姓之幸是高出君臣之道的,是更高程度的仁。在这种情况下,死或不死有权变的取舍标准,管仲的能力可以辅佐一国之君,一统天下,在更高程度上实现世界一统,所以可以权变的对待生死,虽然不符合礼但是符合仁这一标准,他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孔子从仁的更高层面许管仲以仁,更是充分肯定了管仲不拘小节而追求建功立业的做法。当一些世俗的礼法与施展抱负相冲突时,能够变通处理,全大弃小,这是他基于“仁”这一基础上的权变。

原则二:合乎义

义和利的关系是人们常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坚决以义为原则。“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怎么做没有具体规定,只要合理恰当就可以,道义是衡量权变与否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所谓“义”,应当是能为社会大多数人接受的一个行为准则,孔子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是要通过正当的方法获得的,否则君子不会接受。富贵获取要有道义规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看来,合乎道义的生活,虽然贫困,但是能让人精神充实,快乐,而通过不义之道取得的富贵如浮云一般,是不值得追求的。在义利问题上要见利思义,以义的标准衡量利弊。

二、权变的灵活性

《论语》中正面阐述权变思想的语言并不多,但文中处处都渗透着权变思想。首先表现在孔子自身的行为方式上。对于人的性格,孔子这样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悬空推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喂我独是。这里孔子提出人不可以固执拘泥,要灵活通变,就是以权变思想来要求人的性格的。当然,孔子自身就是一个懂得权变的人、灵活应对世事的人。公山弗扰盘踞在费邑图谋造反,召孔子去,子路表示反对,然而孔子却有自己的想法,“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并没有因为公山弗扰是叛臣而不去,而是觉得如果可以推行他的文武之道,是可以去的,他并没有拘泥于从政的对象,体现一种权变的智慧。

其次表现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权变的思想在他的教育活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孔子在教育上特别注重因材施教,经常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在子路和冉有两个弟子都问:“闻斯行之”,什么事听到就做吗?孔子则根据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作了不同的回答。子路胆大好胜,孔子为了使他不那么冒失,就反问道:“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冉有胆小信心不足,则要给予他勇气,让他大胆去做,回答:“闻斯行之。”“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正是孔子针对两人性格的不同提出的不同意见。孔子善于观人,察人,他对弟子的性格、资质也有很清楚的了解,“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这些就是孔子在教育人时,不古板,能根据弟子的不同资质特点分别加以引导和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受到启发。孔子的这种因材施教、灵活变通的教育思想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还有就是孔子对待社会的表现。现实世界千变万化,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则所能规范的,所以要权衡特定的因素,做出最合适的处理。在《微子》篇中,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不同的人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不同的主张,孔子并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孔子认为应该根据世事变化适时改变自己行为方式。他明确说明了自己的处世之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要想实现自己的主张,就应该随世事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这里也反应了儒家的处世之道,在外部条件允许时要积极入仕,有所作为。

儒家的权变思想在孔子那里虽没有得到大量明确和详细的阐释,但是从孔子的做人处事,思想意蕴上面还是对权变思想做了鲜活的诠释。《论语》中大量的言论都是从个人伦理道德出发,告诉我们做人处事不可刻板固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变通。他的那种为理想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对于当下广大青年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在特殊的政治条件下,孔子的权变思想显示出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孔子确实是“圣之时者也”。

参考文献:

从《论语》看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 篇4

关键词:孔子,《论语》,道德教育,德育思想体系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他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 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部分。孔子首创私学, 形成了丰富成熟的德育思想体系。他开创了我国教育重视德育的传统, 为我国德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要想了解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 就应当先读专门记录他言行的《论语》这本书。

一、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形成

孔子在30岁时就已经精通古代的大量文献, 面对周朝衰落、礼崩乐坏、诸侯纷争和政治动乱的社会现状, 他立志匡扶正道, 以维护周礼为使命, 形成了以恢复西周礼乐文明为目标的思想体系。孔子说:“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年老时候又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由此可见孔子对周朝文明推崇的程度。孔子在30岁左右开始收徒讲学, 他早期的弟子主要有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等人, 他们在孔子那里主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 重点是培养德行、陶冶性情, 重视军事外交方面的训练。他的德育思想伴随着他的教育活动逐渐得到传播并且逐步完善。

孔子德育体系的形成与其特殊的背景有关。孔子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孔子从小就立志好学;孔子所在的鲁国完好地保存了周朝文化, 这为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文化背景;周朝衰弱, 礼崩乐坏的动荡社会使得孔子立志肩负起振兴礼乐、教化民众的责任。

孔子名丘, 字仲尼, 殷商后裔。周武王灭商, 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是宋国宗室, 按照周朝礼制, 因为距离宋国始祖超过五代, 便改为孔氏。孔父嘉无辜被华父督杀害, 孔父嘉的后代防叔畏惧华氏的逼迫而到鲁国, 防叔生伯夏, 伯夏生叔梁纥, 叔梁纥生孔子。孔子3岁丧父, 母亲颜徵在善良勤劳, 教子有方, 遗憾的是在孔子17岁时也去世了, 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磨练了孔子的意志, 培养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孔子有言曰:“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不仅少年时代就立志好学, 他把学习当成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正说明了这一点。

孔子所在的鲁国是周公的封地, 当时鲁国的礼制是保存得最好的。孔子十分尊崇尧、舜、禹, 非常推崇文王、周公的道德, 孔子正是受到他们的影响才提出了“敬德保民”“不施其亲”的主张, 这些成为孔子仁爱思想的来源。孔子当时所处的时代, 学术下移, “学在官府”的界限已经被打破, 所以他才会有机会学习“六艺”, 学习《诗》《书》《礼》《乐》《易》等典籍。这些典籍详细记录了先秦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状况, 弘扬了上古圣贤们的高尚品德, 为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为孔子德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春秋时代是一个历史转折的时期, 周王朝的统治已经彻底崩溃, 原有的社会秩序已经荡然无存。面对这样的社会, 孔子毅然以天下为己任, 最初, 他跻身仕途, 曾经担任过委吏 (管理仓库的小官) 和乘田 (管理牛羊的小官) , 官位最高时做过鲁国的大司寇。他想通过从政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但是并没有得到施展, 他周游列国皆不被重用。尽管经受这样的遭遇, 孔子也没有放弃, 转而以整理古代典籍和收徒授学为业。社会动荡、人心不古促使孔子尤其重视道德的弘扬, 重视对学生道德的教育。

二、“性相近, 习相远”的人性论基础

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认识的开始。千百年来, 关于人性论的问题, 众多思想家给出了许多命题, 先后出现过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三品说、性二元论以及性日生论等, 这些人性论观点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但最早提出人性问题并对人性问题进行阐述的思想家则是孔子, 他开创了人性理论研究的先河。

孔子很少谈“性”, 综观《论语》, 仅有“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这就是说, 不管是谁, 人性天生都是相近的, 但会随着后天的习染而相差渐远。孔子说:“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说十户人家的地方, 一定有像孔子那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 只是没有他好学而已, 这句话说明孔子认为他的德行是学来的;孔子还说:“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也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强调了人们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主要依靠的是后天的学习。

孔子“性相近, 习相远”的理论从普遍意义上承认了人们天生之“性”是相近的, 既然人与人之间天生没有太大差别, 就不应该出现压迫和倾轧, 而应该互相尊重, 互相关爱, 和睦相处。由此孔子提出了人要有“仁爱”之心的思想, “仁者爱人”的待人态度和准则, 推出了“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观点。尽管“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 但是到了孔子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在孔子看来, 正因为人性的差异是因为“习”的原因, 所以才需要教育, 需要德育。孔子的人性观点为社会中个体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寻找到了根源, 他强调了人性中善的可能性。尽管孔子直接谈论“人性”的内容很少, 但是“人性论”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中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无疑与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

“仁”并不是孔子最先提出的。早在孔子之前, 在《诗经》《尚书》《左传》《国语》中“仁”字都曾出现过。但是, “仁”字在其中的意思不尽相同, 内涵并不十分明确。许慎《说文》中从“仁”的字形和意思给出了三种解说:一是仁者爱人, 一是仁是人应当有的心性, 一是自然心性之仁。春秋之后的“仁”大多用的是仁者爱人的含义, 表达的是横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将“仁”字深刻诠释并广泛使用的是孔子。孔子明确“仁”为“爱人”, 肯定了人的地位;他把“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作为人的追求目标, 强调“仁”在道德规范中的主导地位, 把“仁”作为其他美德的基础。

孔子的“仁”具有很多种含义, 一切好的品行都可以称为“仁”。从《论语》中可以看出, 在不同的场合, 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 孔子有关“仁”的说法有不同的意蕴。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在此, “仁”就是抑制自己, 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在此, “仁”就是严肃认真, 小心谨慎, 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强加给别人;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在此, “仁”的意思是爱人。在《论语》中, 孔子还间接提到“仁”的表现、“仁”的标准、“仁”的内容等。要做到“仁”必须懂礼, 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这是从细节方面讲要做到“仁”必须“依礼行事”。在《论语》中还可以看到孔子认为能做到“仁”的人具有一定的特点, 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 其言也。”就是说有“仁”的人言语迟钝。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孔子认为刚强、果断、朴质、言语不轻易说出口这样的人接近仁德。

在《论语》中, 还有许多章节讲的是“仁”与其他道德条目的关系。子曰:“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没有孝悌做基础就不会有仁。所以孔子说:“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樊迟问仁, 孔子答道“爱人”, 这“爱人”说的是爱亲之后的爱他人。“仁”包括“勇”, 子曰:“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仁”包括了恭、宽、信、敏、惠, 子张问仁,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仁”包括了大忠, 孔子曾说“殷有三仁”, 指微子、箕子、比干。“仁”还包括举荐贤人、以仁者为友、先难后获、好学等。

在《论语》中, “仁”字出现了109次, 几乎贯穿全书。从“仁”的意思到“仁”的范围再到“仁”的内容、“仁”的表现、“仁”的特点等, 孔子谈了“仁”的方方面面, 不论从字数、篇幅来讲, 还是从思想来讲, 都可以看出“仁”在《论语》中的地位, 也可以证明“仁”是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核心。

四、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以“礼”为规范

虽然“仁”是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核心, 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需要与“礼”结合, 以“礼”为规范。“礼”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 “礼”能够将“仁”的内在道德境界具体表现出来。

孔子认为“礼”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说“不学礼, 无以立”。他认为礼对于一个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规范了一个人的方方面面, 小到生活起居、待人接物, 大到政治、外交、祭祀等, 这些都离不开“礼”, 都需要“礼”来规范。《论语·乡党》篇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说“礼”, 记述了孔子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事情都以身作则, 依照一定的礼仪制度行事。在具体的道德行为方面, 孔子要求不合道德规范的事不看、不做, 不合道德规范的话不听、不说。

孔子认为“礼”与其他的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 认为用“礼”来衡量言行才能算作“仁”;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 对亲人的生死都必须用相应的礼制;提出“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要求统治者要用“礼”对待臣子, 臣子才会忠心;认为“礼”可以与恭、慎、勇、直等品德相得益彰。他说:“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中有很多篇幅都直接或间接提到了春秋时期社会道德沦丧, 礼仪荡然无存, 诸侯大夫犯上作乱的现实, 孔子强烈主张恢复周礼, 主张统治者要“为政以德”“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认为只有在上位的人以身作则, 遵从礼制, 然后施行仁政, 用“礼”来教化百姓, 才能最终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五、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以培养“君子”为目标

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说到底是培养人的体系。在《论语》中描述人的称法有“圣人”“贤人”“君子”等。这些都是孔子所向往的高尚人格。孔子说:“圣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 斯可以。”可见, “圣人”和“贤人”层次较高, 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即, 而“君子”则是常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理想人格。

在孔子看来, 要想成为“君子”, 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 在此基础上推广至他人。子路问君子, 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提高自己的修养离不开“仁”, 孔子说:“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他认为君子抛弃了仁德, 就无法成就他的声名, 君子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仁”, 即使是在仓猝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 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提高自己的修养同样离不开“礼”, 孔子说:“君子三年不为礼, 礼必坏。”可见, “礼”是君子时时刻刻离不开的规范。

《论语》中还提到, 君子要从多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君子必须庄重, 如果不庄重, 就没有威严, 即使读书, 所学的也不会巩固;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 居住不要求舒适, 对工作勤劳敏捷, 说话谨慎, 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君子做什么事情, 没有规定要怎样和不要怎样, 只要怎样做合理恰当, 就怎样做;君子要广泛地学习文献, 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 从而不至于离经叛道;君子对于措辞说话要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罢了;君子对于事业, 以合宜为原则, 依礼节实行它, 用谦逊的言语说出它, 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君子庄矜而不争执, 合群而不闹宗派;君子给人民以好处, 而自己却无所耗费, 劳动百姓, 百姓却不怨恨, 自己欲仁欲义却不能叫做贪, 安泰矜持却不骄傲, 威严却不凶猛。

提高自身修养成为君子, 《论语》不仅有描述性的要求, 也有数量上的要求。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 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君子有“三戒”:少年时血气未定, 要戒色, 壮年时血气方刚, 要戒斗, 老年时血气衰竭, 要戒得。君子有“三畏”:怕天命, 怕王公大人, 怕圣人的言语。君子还有“九思”: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 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 考虑脸色是否温和, 考虑容貌态度是否端庄, 考虑言语是否忠诚老实, 考虑对待工作是否认真, 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请教, 将要发怒时考虑有什么后患, 看见可得的考虑是否是应得的。这些都从数量标准上对君子作出了要求。

在《论语》中还有从侧面来说明君子的特点的。孔子评论子产, 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乎君子之道:他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 他对待君上负责认真, 他教养人民有恩惠, 他役使人民合乎道理。此外还有从反面拿小人和君子对比的。例如“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通过比较, 突出了君子与小人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差距。

六、孔子的德育方法

孔子在实施道德教育的时候所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以身作则”等直到现代社会依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 从古至今, 这些德育的方法和德育原则为人们的教育提供了借鉴。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 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孔子通过了解, 熟悉了学生的个性特征, 针对弟子们提出的同样的问题, 给出相应的不同回答。例如, 《颜渊篇》一共记载了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等4人关于仁德的提问, 一样的问题, 孔子的回答却各不相同。之所以会这样, 是因为这几位学生对仁德的理解各不相同, 存在不同的误区, 孔子的不同回答正好依据各人的情况, 因材施教。

孔子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他的学生颜回曾深有体会地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这里的“循循然善诱人”正是孔子教育方法的特点, 他能够循序渐进, 巧妙地发人深思。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他很会抓住时机, 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启发,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孔子在教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躬行实践, 言行一致。他说:“文, 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认为书本上的学问, 大约同别人差不多。但是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 他还没有成功。他说:“力行近乎仁。”在孔子看来, 如果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 在与人交往或者做事情的时候能够用已知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 这样就算是仁了。

上一篇:如何确认事实劳动关系下一篇:KTV点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