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学院看中美的文化差异

2024-06-03

从孔子学院看中美的文化差异(共4篇)

从孔子学院看中美的文化差异 篇1

从孔子学院看中美的文化差异 来源:人民论坛(总第368期)作者:和曼

孔子学院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进行中外文化交流,共同构建和谐世界而建立的,发展至今,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本文主要以孔子学院的建立以及发展情况为例,重点分析中国与美国在“中国软实力”方面的认知差异以及根源,并且对孔子学院的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孔子学院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促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中美对“中国软实力”的认知差异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与美国存在重大文化差异,而对于“中国软实力”这个问题的看法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美对“软实力”内涵的认知差异。“软实力”理论,最早是由曾任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耐(Joseph S.Nye)在1989年提出来的,当时他主要是针对美国软实力正在衰落的看法(以保罗·肯尼迪为代表)提出的。约瑟夫·耐认为,国家实力可以分为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Soft Power)两大类:硬实力是指传统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软实力包括三个维度,即文化、政治理念和外交政策的吸引力。之后,约瑟夫·耐对于“软实力”理论不断进行完善,在2008年又提出“巧实力”(Smart Power)的概念,即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平衡地将硬实力和软实力结合起来使用。

软实力理论自提出至今,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或政治家的关注焦点和研究热点。中国学者将软实力研究的重点落在“文化”层面上,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来自于民众对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认同,具体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①简单来说,是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那就是全体社会公民的整体生活状态以及生活方式的文明程度。就目前来看,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在2011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再次表明中国政府已经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第二,中美对“软实力普世价值”的认知差异。在约瑟夫·耐看来,“软实力”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但是又和其他美国学者所推崇的普世价值不同。美国学者普遍推出的的普世价值公式是:“私有产权+竞选民主+自由贸易+多元文化+开放社会=国强民富。”②而约瑟夫·耐所推行的普世价值观集中在文化领域,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大众文化,比如好莱坞电影式的娱乐文化、麦当劳肯德基式的生活方式等;二是精英文化,比如传播领域的系列理论、政治层面的制度建设等。虽然中国学者也认为“软实力”具有普世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领域,但是认为还包括经济实力,这种普世价值的载体是话语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话语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主要是以流动转移为表现特色,并且可以通过具体的指标进行测量:“文化软实力=政治制度的效率与国内外认同程度”③,而后者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比较主要的,具体来说,“国内外认同程度”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国内认同程度,指的是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文化创新能力、国民受教育的水平以及社会道德水准;二是国外认同程度,指的是国际形象、国际文化产品推广力以及国际影响力。

第三,中美对“中国软实力现状”的认知差异。约瑟夫·耐对“中国软实力”现状的评价比较悲观,他认为中国在“软实力”的指标,如“国家凝聚力”、“文化全球普及性”、“国际机构中的作用”等方面比较落后。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他的态度有了稍许变化,那就是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全球吸引力,但是他否认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文化发展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有一种“西方优而东方劣”的霸权心态,使得他们对东方文化比较轻视甚至是蔑视。

中国对“中国软实力”现状的观点主要是基于三个层面:中国软实力的力量源泉、发展渠道和中美软实力的竞争态势。具体来说,就是中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全球文化吸引力的,而目前中国经济有了巨大飞跃,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能够通过物质投入来为文化输出铺平道路,并且认为目前中美之间在文化领域处于一种“竞合关系”,而非“零和关系”,从而否认了约瑟夫·耐的西方霸权中心的观点,倡导建立多元化的、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中美文化视野下的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的建立以及发展概况。孔子学院的建立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当代中国目前正是处于一个从受外来文化影响到主动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并试图影响他者文化的一个过程。”④孔子学院的建立主要是针对目前国外掀起的“汉语热”和“中国热”,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于是,中国因势利导,根据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推广本民族语言的经验,开始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建立;2007年4月9日,孔子学院总部在北京正式挂牌;据报道,目前,全球共有350多所孔子学院,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以美国和欧洲最多,至2015年计划增加到500所。

中美对孔子学院的认知差异。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在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中美之间存有较大的文化差异。概括来说,中美对孔子学院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孔子学院的定位:孔子学院是由“国家汉办”负责运行的。“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简称“国家汉办”隶属于中国教育部。因此,在美国的媒体报道中,大多使用的措辞是“汉办,一个中国政府机构”,从而突出并强化了官方色彩,抹杀了“推广中国语言文化”的信息。

二是关于孔子学院的性质:孔子学院的性质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具体来说,就是由中方提供办学资金与师资力量(在美国许多地方也请外国人担任院长),外方提供教学场所,从而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目的是通过教授汉语,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而在美国的媒体报道中,多使用“Propaganda”一词,在英语中,该词具有贬义的含义,是指强制性灌输,致使有些美国民众认为孔子学院是一种文化侵略,甚至认为其是间谍机构。

三是关于孔子学院的教学内容:与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一样,孔子学院主要是以推广本民族语言为主,不仅为各级别各层次的受众提供汉语教学服务,还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比如书法、京剧、绘画等,推广中华文化。当初,学院以“孔子”命名,主要是考虑到孔子在国内外的影响,而且能够脱离政治意识形态,比较容易为海外的受众所接受。而美国媒体却认为孔子学院主要是

传播孔子的学说,即儒家学说,并且对于其中的一些文化糟粕,比如轻视女子,独裁政治等进行大力宣传,致使不少美国民众对孔子学院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中美对孔子学院认知差异的原因分析。中美对孔子学院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可谓是天壤之别,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从历史层面来看,中美存在知识观的差异,用(图1)来表示:

图1 中美知识观的差异示意表格

二是从现实来看,中美在汉学研究方面存在差异。西方专业汉学已经走过了数百年的历程,而就目前来看,美国现有职业汉学家已经达到6000余名,而且有些人的研究成果远远高于国内同行,例如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Alden Kuhn)对于“信息机会主义”的研究相当深入,同时对我国学界的影响巨大,成为我国研究在信息时代如何认识以及防范腐败问题的理论依据。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对我国学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压力。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学院的创办也能够促使中国学者在与外国学者交流的同时提升自我,并尽快地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如国学大师陈桓所言:“我们应当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夺回北京。”

三是从社会制度层面来看,中美在意识形态层面存在差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不同的,尤其是表现在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要想进行调和是比较困难的。自冷战以来,中西方在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对峙就没有停止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对中国的心态比较复杂。通过美国在几次重大的国际会议上的表现,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做法可以归结为两种方式:“捧杀”或“棒杀”,方式不同但共同点均在于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从美国媒体的宣传中亦可见一斑:美国媒体在报道孔子学院时,主要宣传该学院是宣传孔子思想,并且对孔子思想进行误读和歪曲,不仅将其与霸权、独裁等同,还大肆鼓吹“中国文化威胁论”,从而使美国民众产生对中国文化排斥或敌视的心理。孔子学院发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综合国力与其经济地位并不相称,尤其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足,而孔子学院所肩负的责任是传播中华文化,如何才能够使这个目标得以实现呢?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建构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体系。孔子学院的责任在于传播中国文化,而要想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首先需要具有一套自己的文化体系,而且应该具有普世价值。就目前来看,孔子学院的定位是弘扬中华文化,这主要指的是五千年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文明成果。而在新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这些文明成果得以继承和发展,如何汲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同时也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的发展活力。由此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寻求中华文化中的存在普世价值的内容,比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如此一来,才能够向国内外进行推广。

要采取文化西渐的“大众化”策略推进孔子学院的发展。孔子学院的大众化之路,首先需要调整其定位。淡化政治色彩,将孔子学院交给民间组织来做,使其成为民间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积极培养意见领袖,通过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家来推动文化的融合,从而缓解美国受众的排斥心理;改变合作模式,淡化政府传播的痕迹,通过学院之间的文化活动、合作项目等模式进行文化交流。其次,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就目前来看,孔子学院对于对外汉学教师的着装具有严格的标准,比如说“精良剪裁、中性色调、东方韵味”,这样做固然能够打造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但是最主要的是提升教师的内涵,应该着力培养一批有志于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教师,提高其知识修养,不仅使其能够对中国文化进行正确的讲解,而且还需要其身体力行,这样才有说服力。比如《弟子规》,从网上的教学视频来看,孔子学院的教师能够对其进行准确讲解,但是讲解人是否真的能够做到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孔子学院的教师能够真正地将《弟子规》的理念落到实处,才会有强大的感染力。最后,还应该与西方接轨,建立孔子学院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和国外媒体进行沟通,使他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孔子学院,多邀请他们来孔子学院进行采访,使他们能够真实地报道孔子学院的具体教学情况。

提升自我的民族文化信心。目前美国可以说是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同时其文化软实力也是最为强大的。近二十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可谓巨大,有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娱乐文化;有以美国篮球赛为代表的体育文化;有以麦当劳、肯德基和可口可乐为代表的餐饮文化;有以苹果系列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传播文化等,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着中国青年的生活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重建自己的文化系统有着迫切的需求。

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中国的文化安全。美国不是中国绝对化的仿效对象。而且近年来的美国经济危机,尤其是从“攻占华尔街”到“攻占华盛顿”的运动更加表明,在繁华背后,美国的社会运转体系早已是矛盾重重,一旦时机到来,社会矛盾就会立即爆发,并且会波及全球,而此时美国会放弃其提倡的“自由、民主、人权”等美丽的政治外衣,暴露出“垄断资本”的真正面目,那就是“只为自己,不管他人”的极度自私的做法,甚至企图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来让发展中国家为其经济损失买单。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在与美国交往的过程中,要树立民族文化传播的自信心,增进民族内在的凝聚力。

综上所述,孔子学院的建立虽然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重要的原因在于中美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处理好国内的关系,自身的关系,以及与美国的关系,以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推广。(作者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快来参加陕西师范大学City&Guilds考试中心对外汉语专业培训课程,考取City&Guilds国际教师资格,参加国家汉办孔子学院选拔更有把握!

从孔子学院看中美的文化差异 篇2

首先是人物塑造。

《孔子》整部影片没有太多的对于孔子的主观描述, 而是展现出了一个真正活在生活当中的孔子。他有血有肉, 同凡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 悲欢离合。政治上的失意, 追求自己理想的周游列国, 传教四方, 悲伤颜回的离去, 与南见的情感共鸣。后世的诸人, 对于孔子或敬仰或批判, 皆是出于自己主观思想的投射。孔子就在那里, 没有任何的属性, 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孔子在我们每个人眼中都是不一样的存在。可是往往让我们产生共鸣的是任何人都可以在孔子身上感觉到的东西, 抛开其思维体系, 仁政治国的思想不谈, 孔子本人对于自己理想的坚守是触动我们灵魂的东西。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它表明人们以当代史的眼光来认知和重构历史, 即以“当代”的视角, 站在“当代”去看历史, 历史真正的价值是当代人对历史的重新认识和评价。这印证了导演胡玫的观点:“我一直提倡用现代人的阳光看历史。没有现代感去做历史剧, 是不可能成功的。”[1]

影片中的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后人对我的赞赏是因为这部书, 对我的误解也是因为这部书。”孔子生前颠沛流离, 政治失意, 自己治国安邦的想法不能实现, 遂携弟子走上了周游列国, 四处讲学的道路。而死后的他又被千人敬仰, 万人膜拜。恐怕孔子生前未曾想过自己是如此的伟大又或是如此渺小。他所拥有的只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 属于自己道路, 拥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能在无论怎样的困境中不断走下去的, 坚持前进的理由。正是这些东西, 才是孔子身上最伟大的东西。一个在逆境中迎风冒雪艰难前行的孔子比一个在顺境中自鸣得意的孔子更令人敬佩。

它的中心是艺术家对人的个人命运以及个人同人民的关系的理解、对历史过程的实质的深刻认识。[2]

从这部影片表现的核心价值观上来说:“客观地讲, 孔子期望诸流和鸣的大同世界, 向往大道畅通、众芳献瑞的和谐时代, 追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 赞赏尊老爱幼的人伦胜境--而这一切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也许, 恰恰就是因为它的遥不可及, 才更加证明了孔子所向往的是一个伟大的理想王国, 它甚至是需要用生命才能够兑现的理想世界。”[3]

“《孔子》最具启发意义的一点是, 在主题上重视人的价值, 通过孔子的现身说法——护漆思弓, 痛惜颜回, 一再强调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 这就与好莱坞大片蕴藏的主流价值观完全相符, 也就具备了与国际主流文化接轨的资格。只有达到了这重境界, 中国的文化产品才可能在国际范围内传播, 实现话语权, 显示软实力。”[4]

想要提高文化软实力, 将我们的文化输出出去, 首先需要的是一个被世界广泛认可的价值观与讲述模式, 只有先赢得国际的认可与关注,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推广。

从以上两个个角度来说, 《孔子》这部影片为新电影环境下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指明了一个大概的方向。新时期电影环境下, 中国的电影要在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与国际化的剧情安排, 叙事模式, 人物塑造与核心价值观相接轨, 从而达到中国电影独特的艺术文化与审美价值同国际的接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输出。可以说《孔子》是中国电影的一次尝试, 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孟静, 胡玫.用“新历史主义”的眼光拍历史剧[N].三联生活.2006 (3)

[2]朱敏, 刘金星.好莱坞史诗电影批判分析[J].学术期刊, 2007 (4)

[3]引自信息网:《中国影视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http://theory.people.com.cn/GB/13952576.html

从孔子学院看中美的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孔子学院;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地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学院应运而生。

一个国家与一个民族的强盛常可以通过文化的兴盛反映出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应该引起当代中国青年的思考。因此,从孔子学院兴办的角度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孔子学院发展的基本现状

孔子学院( 英文:Confucius Institute ),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主要职能有: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1]

孔子学院采取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所有孔子学院的申办都由外方提出申请,在中外双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孔子学院办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中国的高校和国外的高校,采取民间合作的形式,民办官助;国外的社团和我国的高校合作;国外的企业和我国的高校合作;国外政府与我国地方政府和高校合作。而其中的重点还是中国的高校和国外的高校的合作。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设在125国(地区)共500所,其中,亚洲32国(地区)110所,非洲32国46所,欧洲40国169所,美洲18国157所,大洋洲3国18所。

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它也在发展中走过一些曲折之路。2014年9月25日,美国芝加哥大学宣布停止与孔子学院合作。2014年10月1日,賓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宣布将于2014年年底终止与中国孔子学院已达5年的合作,不再续约。2015年6月3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孔子学院关闭。

二、孔子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欧美话语霸权的环境下,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传播不仅面临着以孔子学院为首的文化交流项目自身发展的困难,而且将遭遇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一)快速和无序的发展

从2004到2015年,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11年间建立了1500所,覆盖了六大洲,这已然超过了歌德学院60年以来的建院数。英国文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曾说,“孔子学院模式”仅用短短几年时间,走完了英法德等西方国家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堪称世界奇迹。

然而,如此快速的发展速度使得孔子学院总部在没有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的情况下难以保障其质量的同步提升,也难以实现孔子学院的有序建设。由于缺少相应的规则和法律规范,在具体操作中,海外孔子学院双方的责任和权利的界定比较困难;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双方容易产生分歧,不利于合作办学。[2]

(二)缺乏专业、稳定、持续的师资队伍

年轻的孔子学院相比于歌德学院、英国文化协会、法语联盟,办学起步晚,欠缺经验。在师资、教材方面都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

歌德学院中国总院前院长阿克曼说,歌德学院之所以成功就是在一开始就重视建立职业化队伍,现有专职人员3000人;英国文化委员会7000多人;法语联盟2万人。可是,每一年,孔子学院总部都要外派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非专职人员近万人,至今仍在“抓壮丁”。现状是,中国派来的老师通常只待两年,刚刚适应环境就需回国,不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持续性发展和其质量提升。

目前,在我们的对外交流中,我们较多地考虑“让外国人看到我们”而很少考虑外国人能看懂什么、喜欢看什么。尽管有些对外汉语教材适合当地需要,但仍有部分的教材是直接根据英语版本的翻译编写的,在实际教学中无法满足这些语言国家的教学习惯和接受习惯。所以我们可能无法将教材本土化与介绍中国文化很好地融合。以斯洛伐克的汉语教材为例,汉语对于“段”时间的表达和对于“点”时间的表达与斯洛伐克学生的表达习惯不同。如:“一小时”和“一点钟”,翻译成斯洛伐克语是同一个词。 [3]

(三)负面舆论的排挤

在孔子学院积极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软实力威胁论”、“中国威胁论”。美国学者约瑟夫·S·奈于2005年12月9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的文章,文章强调中国软实力的崛起威胁了美国利益。还有人曾撰文大胆预言,中文将在十年内取代英文,成为互联网上的最主要用语。原文作者虽无捧杀之意,但契合了西方国家的夸大中国影响力以强化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传播需求。

继美国芝加哥大学于2014年9月25日宣布停止与孔子学院合作之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于2014年10月1日宣布,将于当年年底终止与中国孔子学院已达5年的合作。2014年,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曾呼吁美国近百所大学取消与孔子学院的合作或进行重新谈判。他们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分支机构,目的是宣传中国政府的意识形态,有违学术自由。事实上,孔子学院主要功能是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类似机构有英国文化协会、法语联盟、歌德学院等,机构带有官方色彩,并不一定会导致它与传播意识形态有关。

nlc202309090406

三、对孔子学院发展的建议以及对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先驱机构,孔子学院得以稳定健康发展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比较与分析,针对以上三大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个看法:

(一)质量化和有序化

孔子学院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其竞争力体现在质量上而非数量上。孔子学院总部应放缓速度,适当提高开办孔子学院的办学门槛,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及时清理办学资质不够的国内外机构。

每所孔子学院都应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汉诺威孔院前院长胡春春将全球孔院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文化传播型、语言教学型、注重高层对话的学术讨论型以及以商务、中医等为主题的特色型。例如:柏林自由大学孔院偏向“语言教学型”,不仅提供不同等级的中文课程,也为中文教师进修提供培训;汉诺威孔院侧重文化传播,倾向于用德国语言介绍中国文化,通过举办中德教育研讨会、文学鉴赏、来华夏令营等活动帮助德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新开办的施特拉尔松德孔子学院以中医为特色。

国家汉办应对孔子学院的发展有一个全局的规划,制定合理的海外布局,有序建设,最终树立品牌效应。

(二)师资队伍专业化、稳定化、持续化

延长外派教师在海外的外派时间,既能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了解当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也利于组成稳定的教学团队。提高外派教师的薪金和待遇,鼓励对外汉语专业等专业的毕业生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参加外派活动,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实现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稳定化、持续化。

孔子学院总部应培养专业人员负责编写不同地区的对外汉语教材,做到教材的专业化,实用化,适应当地学生的需要;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通过外派教师和本土教师相结合的模式,做到介绍国学和教学本土化的有机统一。[4]同时, 汉办可采用反映中国现实的外文轻松读物,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实现文化交流形式的多样化,从而让汉语教学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质量也能更上一個台阶。

(三)去政治化

汉朝和唐朝时期,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包括儒家、道家思想以及各种工艺技术等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丝绸之路、鉴真东渡日本、日本遣唐使等途径传入东亚和西亚。宋朝和明朝时期,大批西方的旅行者、商人和传教士到访中国,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到欧洲; 郑和七下西洋,再次把中国的丝绸、陶瓷、钱币、制度、艺术等带到世界各地。[5]虽然古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但是当时的开放文化交流氛围值得借鉴。我们不仅应当积极推动孔子学院在海外发展,而且应当欢迎其他国家在我国设立文化交流机构,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从而促进文化的平等交流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国家汉办的官方背景和多国政要的相继问津是西方国家关注孔子学院是否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发展孔子学院的过程中,要逐渐淡化孔子学院的政治色彩,注意发展的方式与节奏,平和地进行文化传播,避免产生把文化强加于人的误解,做到适度宣传,化解非议。[6]我们应敞开对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大门,以事实回击某些媒体的负面舆论。不仅要向孔子学院的学生讲述国学,而且要向他们介绍现代中国,扩展他们对于现代中国的认识,消除他们对于中国的偏见和误解。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与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过于重视文化交流项目的数量而非质量;相关人员的不专业以及招致过多的负面舆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适当放缓进行文化交流项目的步伐,注意发展的节奏;注重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的新型人才的培养,组织一批专业化的队伍;适度宣传,适当地淡化文化交流项目的官方色彩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积极应对的措施,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最终定会独树一帜,走出一条辉煌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家汉办官网:

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 htm.2016.8.9

[2]唐淑宏.《孔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3]王媛媛.《海外的孔子学院的教材编写现状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4]张德瑞.《对孔子学院国际传播战略的思考》.[J].《中国战略》.2016年2月

[5]曹凤霞、李碧权.《从孔子学院看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现状及反思》.[J].《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6]王瑜贺.《从孔子学院看中国软实力》.[J].《理论观察》.2014年第9期

从颜色词看中俄文化 篇4

【关键词】颜色词;汉文化;俄文化;内涵对比;差异原因

一、俄汉语中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

(一)红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红色是中华民族喜爱的颜色,它象征着吉祥、喜庆、红火。在中国古代婚礼上,新娘总是一身红衣,头带红花,新房门窗贴上大红喜字。节日里人们喜欢穿红衣服,春节时在门上贴红春联、红福字,因为红色被认为是吉利、喜庆的颜色。同时,红色还象征着顺利、成功等意义,如走红,开门红,红人等。而在俄语中没有以上的意义。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在俄罗斯文化中,红色表示“美丽的、漂亮的”意义。如красная плошадь红场,即美丽的广场。在16世纪以前形容词 красный并没有颜色的意义,而是相同于现代俄语中的красивый(美丽的)。

(二)黄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黄色在汉文化中是主要崇尚色。在中国古代,黄色代表权势、威严,中央政权、国土之义,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帝王所专有,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皇榜是天子的诏书。在现代汉语中,诸如黄灿灿、黄花闺女、黄道吉日等词都反映出黄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贵地位。而俄语中的жёлтый无上述意义。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жёлтый除了指颜色“жёлтый цвет”以外,还有悲伤、凄凉、病态、忧郁、发疯等含意。比如:精神病人治病的医院是特有的黄色建筑,故俄语称作“жёлтый дом”;还把一些无原则性的书刊称作“жёлтая пресса”。黄色对于俄罗斯人来说还表示情人、恋人、夫妻之间的感情发生变故、分手等。因此,黄色在不少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是“背叛、不忠实”的象征。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人不送黄颜色花的原因。

(三)黑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着尊严、刚毅、严正、深沉、神秘等褒义。在夏代和秦代人们崇尚黑色为正色,夏、秦两代的公卿大夫的官服、礼服都是黑色的;又因黑色和铁相似,所以黑色往往象征铁面无私,如包拯,李逵等历史人物的舞台形象都是黑色脸谱。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俄罗斯人不喜欢黑色,人们把“чёрный”一词引申为“忧郁、黑暗、艰难、凶恶、不怀好意、居心叵测”等意思。如:“чёрные мысли”(忧郁的思想);“чёрные дни”(艰难的日子)“чёрные стороны жизни”;(生活的黑暗面);“чёрные страницы истории”(历史上黑暗的几页);“чёрный год”(凶年); “чёрная душа”(黑心肠)。俄罗斯人认为出门遇见黑狗、黑猫或是穿黑色袈裟的僧人,都是不吉祥之兆,所以就出现了“чёрная кошка пробежала”(黑猫跑过,即“不祥之兆”之意)这样的词语。我们从以上的例证可以看到,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黑色往往具有负面的象征意义,体现为对邪恶、黑暗、低下的事物的指认。

(四)白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白色是中国人忌讳的颜色,汉民族对白色常常产生不愉快的联想,这种联想产生的历史原因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观念认为这是古人把白色和翻卷冲天的大浪联系到了一起。残酷的水害掀起的是白色的巨浪,给人带来的也是巨大的灾难。中国历史大约从汉朝开始到唐朝,普通平民只能穿白色的衣服,因为在当时白色是低贱的象征。白色也象征死亡,“办白事”即是办丧事。因此说在汉语中白色的反面意义是比较多的。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俄语里белый除表示白色外,在最初的时候还常常可以理解为 “空的”、“透明的”等,如белые пятна 即 пустые места(空地); белые ночи即светлые ночи(白夜)。也可以表示нерациональный(不合理的,不合常规的),如белая ворона(与众不同的人物),белые стихи(不押韵的诗歌)。

二、成因分析

(一)与历史背景有关

使用俄汉两种语言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历史背景的民族又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上或色彩上显然有许多差别。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对中国人有特殊意义的颜色莫过于黄色。《说文解字》中说:“黄,地之色也”;朱熹也曾说“黄,中央土之正色。”因此,中国人以黄色为尊,并以自己独特的黄皮肤而自豪。同时,黄色也象征着身份、地位、权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很多名称都与“黄”连在了一起。如人们都称“五一”,“十一”为“黄金周”,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各国文化的交流,黄色又带上了明显的贬义色彩。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等。再拿红色来说,由于在战争年代,有大量的革命战士牺牲,中国人民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崇敬要求小学生佩戴“红领巾”来作为怀念;我们的国旗是红色;我们的军人叫“红军”等,这都与中国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二)与文化传统有关

在中国,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因此,在春节,人们要贴红对联,挂红灯笼;在婚礼上,新娘要准备一套红色礼服,新郎新娘要戴红色胸花,家里要贴红双喜等。另外,劳模在受到颁奖时要戴红花;公司剪彩时也要用红色的布条。这些都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赋予红色的积极意义。在俄罗斯,红色也有喜庆之义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战争”,“流血”等意义。因此,俄罗斯人大多不太喜欢红色。

(三)与宗教有关

在俄罗斯,人们大多信仰基督教,认为黄色是基督教的圣色.在中国乃至所有信仰佛教的国家都将黄色作为做神圣的颜色。在汉文化中人们往往也比较崇尚紫色,这与道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说函古关关令一日见紫气从东而来,知道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关令使他留下了《道德经》,于是“紫气”被后人视为祥瑞之气,“紫气东升”,“紫气缭绕”被视为吉兆。

(四)与思维方式有关

语言是表达思想和传递情感的最主要手段。由于各民族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选择颜色词去观察事物或表达某一现象时就存在各自的倾向,各民族对不同的颜色词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如:汉语中说的“红茶”,而俄语用“чёрный”(黑色的的)来表示。原来俄罗斯人是针对茶叶的颜色而言,称其为“黑”,而中国人是针对茶水的颜色而言,称其为“红”。这就是由于两民族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形成的颜色词含义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反映文化。通过以上对颜色词在俄汉两种语言中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颜色词的使用在俄汉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颜色词的使用不仅限于词本身的意义,往往包含有更深的隐含意义,甚至在有时候还和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观点上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这与各种文化的差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掌握颜色词时一定要与各民族文化联系起来,准确地理解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中俄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参考文献:

[1]柏英.趣谈红色[j].俄语学习,2004.6:56-58.[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3]谭林.俄语语言国情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4]王英佳.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武锐.俄汉颜色词文化伴随意义对比初探[m].俄语学习,2000,4:45-46.作者简介:

上一篇:从简单叙事到情景交融下一篇:小常识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