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共12篇)
孔子教育思想 篇1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学说以及他所提倡的伦理道德, 许多都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之中, 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行为。
孔子的思想言行主要记载在《论语》中, 其内容包括孔子的学术思想、政治主张、教育理论、品德修养及其一生的活动情况, 是中国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之作,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 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恢弘深广、自成体系。笔者不揣浅陋, 通过梳理其教育思想, 以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构建以及当前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一、博采众长的好学精神
孔子年轻的时候, 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于是, 他在三十岁时离开家乡曲阜, 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在洛阳城外, 孔子见到了老子。施礼后孔子说:“学生孔丘, 特地来拜见老师。”老子说:“研究学问, 你不比我差, 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再次行礼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 跟您学习, 一定会大有长进的。”从此, 孔子便每天不离老子左右, 随时请教,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孔子适周问礼的故事, 充分表现了他的好学精神。同时通过老子之口, 说明孔子是一个“聪明深察”、“博辩广大”而正直的人。孔子在向老子学习的同时, 还向其他人学习。比如, 韩愈在《师说》里写道:“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是春秋时郯国的国君, 孔子曾向郯子请教关于官名的事 (《左传·昭公十七年》) ;苌弘是周敬王时候的大夫, 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音乐的事 (《孔子家语·观周》) ;师襄是春秋时鲁国的乐官, 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 (《史记·孔子世家》) 。郯子等人的贤明比不上孔子, 但孔子并不自视清高, 看不起他们。孔子认为, 只要某人精于某事、有一技之长, 那就拜他为师。正是因为他的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才成就了他学术上的博大精深, 也成就了他“至圣先师”的历史地位。
二、境界高远的育人理念
《论语》中的篇章绝大多数篇幅短小、文字简约,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有些章节、人物、情节, 写得富有文学色彩, 通过对话, 传达人物的精神和丰富的思想。以《先进篇》里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
这篇文章围绕“志”,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志向、理想。故事是这样的:一天, 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四位弟子陪着老师孔子闲坐。孔子启发他们:“你们常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那么你们打算做什么事呢?”子路听了, 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局促地处于几个大国之间, 外面有军队侵犯它, 继而又把灾荒加给它。如果让我去治理, 等到三年光景, 可以使人人有勇气, 而且懂得大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有, 你打算怎么样?”冉有回答说:“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 我去治理, 等到三年光景, 可以使人人富足。至于修明礼乐, 那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孔子又问:“公西华, 你打算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 只能说愿意学着去做。遇到宗庙祭祀之事, 或者诸侯会盟之事, 我愿意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 做一个小司仪。”孔子又问:“曾皙, 你打算怎么样?”他弹琴正接近尾声, 铿的一声把琴放下, 站了起来答道:“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的有所不同。”孔子道:“那有什么妨碍呢?正是要各人说出自己的志向呵!”曾皙便道:“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东汉思想家王充对这几句话给出过一个颇能自圆其说的解释:暮春三月, 一群祭祀人员, 排成一行, 涉沂水而过, 像一条龙从水里出来, 他们唱着歌儿, 一边吟诵着, 一边把祭祀的礼品馈赠上天, 祈求下雨 (王充《论衡·明雩篇》) 。
听了曾皙的话, 孔子长叹一声, 立即表示赞同:“我同意曾皙的主张呀!”孔子对四个学生的志向持何种态度, 这里看得很清楚。子路所讲的治国主张, 不包含“礼”的成分, 且“其言不让”, 因此孔子“哂之”, 有略带讥笑之意;冉有的回答里有“以俟君子”的话, 避开了自己去行“礼乐”之事;公西华的回答里有“愿为小相”的话, 参与了“礼”的行为, 但未关涉以“仁”治国的大端。对他俩的回答, 孔子未置可否。对曾皙, 孔子则完全赞同。这是因为曾皙主持了真正意义上的“礼乐之事”。他行礼的目的, 就是祈求上天风调雨顺, 给百姓带来好处。对当政者来说, 这就是亲民。而这一点, 恰恰符合孔子“仁者爱人”的观点, 也最接近孔子思想里“仁”和“礼”的核心。所以, 曾皙的话得到了孔子的赞赏。
孔子与弟子谈有关“志”的话题, 《论语》中还有一处:“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 无施劳。’ (不夸耀自己的好处, 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老者使他安逸, 朋友使他信任我, 年轻人使他怀念我) (《论语·公冶长篇》) 。这里涉及的是人的襟怀和修养。
《论语》中的这两次谈“志”是一个窗口。由此可见孔子在育人理念上以礼乐治国的追求和他所企望的个人修养的高远境界。
三、循循善诱的长者风范
孔子在教育方面素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著称。他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融洽的。以上文提到的两篇谈“志”为例, 他在和学生们闲聊时, 为了使他们不受拘束, 各言其志, 能够自觉放下师长的架子,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他善于针对学生们的个人特点婉言诱导。子路“其言不让”, 他不是张口就批评, 而是置以略带批评意味的一笑;他十分喜欢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 但也没有当众夸奖他们, 只是在和曾皙的个别谈话中表示出来。二是他尊重学生各人的志向。对符合自己心愿的, 当即表示赞同;对不符合自己心愿的, 也不轻易加以否定。三是当学生们谈了自己的“志”之后, 他态度随和、坦诚直率地也谈了自己的“志”。孔子的这些教育作风和教育方法, 即便在今天也是十分可取的。
孔子自己说“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篇》) , 而且毫无隐瞒“吾无隐乎尔 (《论语·述而篇》) , 孔子对学生无所隐瞒, 因而他赢得了学生对他的无限尊敬与景仰。
四、谦逊求真的学习态度
(一) 实事求是
子曰:“由, 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论语·为政篇》) 意思是, 由 (子路) , 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聪明智慧。这一条讲的就是学习态度, 强调学习要实事求是, 不可不懂装懂。
(二) 虚心求教
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 几个人一块儿走路, 其中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 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 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孔子还说:“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省也。” (《论语·里仁篇》) 意思是, 看见贤人, 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 便应该自己反省, 看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孔子这里讲的, 既关乎学习的态度, 也关乎个人的修养。
(三) 专注投入
孔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 以至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味道, 于是他感慨道:“想不到欣赏音乐竞到了这种境界。”可见, 孔子学习得专注投入。
(四) 好学乐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篇》) 意思是, 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 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 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其中, “知”、“好”和“乐”均指学习的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学习任何知识, 培养兴趣应该是第一位的。
(五) 活到老, 学到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篇》) 意思是, 我十五岁, 有志于学习;三十岁, 懂礼仪, 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 掌握了各种知识, 不致迷惑;五十岁, 得知天命;六十岁, 一听别人言语, 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 便随心所欲, 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了。子曰:“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 让我多活几年, 到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经》, 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以上两条讲的都是人的求知和人生境界的关系。人要认识客观规律、提高办事能力、提升人生境界, 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五、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论语》这部经典著作中, 多处论及正确的教育方法, 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
(一) 学而时习, 温故知新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 学了知识又时常复习它, 不也是很高兴的事情吗?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篇》) 意思是,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 就可以做教师了。
上述这些言论都强调, 学习应该不时温习、不断巩固。
(二) 启发诱导, 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 教导学生时, 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 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 不去启发他。这与现在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有相似之处。
(三) 既学且思, 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 意思是, 只是读书却不思考, 就会受骗;只是空想, 却不读书, 就会缺乏信心。孔子的这一论述强调, 学习和思考必须结合起来。“学”是“思”的基础, “思”是对“学”的领悟, 要使“学”有所得, 使“学”深化并扩大。
(四) 好学敏求, 不耻下问
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篇》) 意思是,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孔子道:“他聪明灵活, 爱好学习, 又谦虚下问, 不以为耻, 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其中的“敏”字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如《学而篇》中“敏于事而慎于言”、《里仁篇》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述而篇》中“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这些地方用“敏”字或指对待工作要勤快敏捷, 或指获取知识要勤奋灵便。这说的既是态度, 也是方法。
(五) 褒贬分明, 严慈相济
孔子在执教的过程中, 该表扬的就表扬, 该批评的就批评, 决不当和事佬。颜回是孔子欣赏的学生, 孔子对他有这样的评价:“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论语·雍也篇》) 意思是, 颜回多么有修养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 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 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 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可见孔子对颜回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而对于不努力学习、白天睡大觉的宰予, 孔子则给予严肃批评。“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篇》) 意思是,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 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么, 不值得责备呀!”孔子不仅说这样的话, 而且从宰予的事件之后, 改变了对人的态度:最初, 孔子对人, 听到他的话, 便相信他的行为;此后, 他对人, 听到他的话, 还要考察他的行为。言外之意, 宰予也曾表示过要悔改, 但就是说话不算数。这样的人, 还怎么能相信他呢!
(六) 因材施教, 各得其所
孔子对每个学生都非常了解。在解答学生的疑问时, 纵然同一个问题, 因问者不同, 孔子的答复也不同。
比如,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 颜渊、仲弓和司马牛三人“问仁”, 孔子有三种答案。颜渊问仁德, 孔子道:“抑制自己, 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 就是仁。一旦做到了, 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 全凭自己, 还凭别人吗?”颜渊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道:“不合礼的事不看, 不合礼的话不听, 不合礼的话不说, 不合礼的事不做。”仲弓问仁德, 孔子回答说:“出门工作好像去接待贵宾, 役使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 都得严肃认真, 小心谨慎。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 就不强加于人。在工作岗位上不对工作有怨恨, 就是不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怨恨。”司马牛问到仁德, 孔子给出的回答是:“仁人, 他的言语迟钝。”司马牛道:“言语迟钝, 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道:“做起来不容易, 说话能够不迟钝吗?”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三个人的性格与教养有别, 他们对“仁”的理解和践行当然也就会有差异。
孔子对他的学生, 从性格兴趣到爱好特长都了如指掌。正是因为如此, 他才会对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 甚至完全相反的回答, 从而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引导, 实施因材施教。
六、孔子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的两大贡献
(一) 有教无类, 开私人办学之先河
孔子以前, 学在官府。比如, 《左传》中记载, 郑国有乡校, 那也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及他们的子弟才能入学。私人设立学校, 开门招生, 学费又非常低廉, 只有十条肉干, 自古以至春秋, 恐怕孔子是第一人。且他所招收的学生, 多出身贫贱。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 子路“冠雄鸡, 佩豭豚 (jiātún) ”, 简直像个流氓;《论语》说公冶长无罪被囚, 足见也是下贱门第;据《弟子列传正义》引《韩诗外传》记载, 曾参曾经做小吏, 能谋斗升之粟来养亲, 就很满足, 可见曾点、曾参父子都很穷;等等。正是由于孔子创办私学, 并主张“有教无类”, 才使原先被贵族阶级垄断的受教育的特权变为普通百姓也可以享有的基本权利。
而且, 《淮南子·要略篇》中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 受孔子之术。”这不是说墨子出自儒, 而是说在当时要学习文化和文献, 离开孔门是不行的;《韩非子》中也记载:“今之显学, 儒、墨也。”由儒家、墨家而后有诸子百家。所以, 中国文化的流传和发达, 与孔子设立私塾是分不开的。
(二) 整理古代文献, 建传承中华文明之奇功
孔子本来可以写出自己的专著, 如他的治国方略和教育理论等, 但是由于孔子奉行“述而不作” (阐述而不创作) 的原则, 因此没有像其他先秦诸子那样留下自己的专著, 而只能以片断言论的形式保存在《论语》以及他人的论著中。
孔子时代, 周室衰微, 礼崩乐坏, 《诗》、《书》残缺不全。于是, 孔子追溯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制度, 上起唐虞, 下至秦穆公, 依时间顺序, 最后编定了《书》传、《礼》记。
《史记·孔子世家》载, 古代沿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孔子将其中重复的删掉, 择其可用于礼仪教化的篇章, 敲定为三百零五篇, 并配曲歌唱, 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 儒家奉其为经典, 称为《诗经》。
《春秋》这一历史著作记述了周王朝、鲁国和其他诸侯国的事迹。上起鲁隐公元年 (公元前722年) , 下讫鲁哀公十四年 (公元前481年) , 共二百四十二年。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总之, 经孔子呕心沥血, 考订甄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删繁就简, 终于完成了对《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编修, 并把其作为学徒的教材, 从而为保存我国古代文献、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他人无法替代的贡献。
孔子教育思想 篇2
一、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播学于平民:不分贵贱、贫富、等级
播学于四夷:不分地域、种族
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南郭惠子)
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括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子贡)(《荀子・法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二、论教育作用
1、论教育的社会功能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2、论教育的个体功能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阳货》)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
三、论教育目标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尤病诸。”(《宪问》)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
四、论教育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1、道德教育内容
(1)仁与礼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伤人乎?不问马。(《乡党》)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2)孝悌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学而》)
孝慈则忠。(《为政》)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3)忠信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子路》)
民无信不立。(《颜渊》)
2、知识教育内容:新六艺―六经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
《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德上艺下的教育传统
五、论道德教育
1、德智关系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2、论德育过程
知:有德者必有言。(《宪问》)
情: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子罕》)
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
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
3、论德育原则和方法
(1)立志乐道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孔颜乐处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阳货》)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2)自省自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3)改过迁善
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
过则勿惮改。(《学而》)
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六、论教学原则
1、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朱熹:《四书集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八佾》)
2、因材施教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四书集注》)
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汀#ā断冉》)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诸?”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3、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
4、温故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谦虚诚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述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阳货》)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七、论教师
1、言传身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不如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述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3、循循善诱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子罕》)
4、宽严结合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八、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3
关键词:教育思想;德育;德政礼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14-01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仅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第二,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第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积极参加改革。
一、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服务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社会历史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正在崩溃,封建社会即将诞生,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孔子要历史回到西周奴隶制盛世去是不可能的。他在鲁国从政与当权者季氏不合,从三十五岁开始招收门徒,培养自己的追随者。随后又带着弟子遍访东方各国,历尽艰辛地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被各国执政者所用,最后,他只得痛苦地回到鲁国。返鲁后,他广招门徒,开门设教,意欲通过办教育培养人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推行德政礼治的人才。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因此,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说:人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主张人人都应受教育,这就是他的“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在他看来,春秋时代不但没有圣君,就是具有君子品德的圣君也没有见过。即使如此,既定之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否则就是非礼和不忠。受过教育的小人就成为良民,是施政、供驱使的对象。贤臣是实行“德政礼治”的决定力量。而贤臣主要是从受过教育的贤人、君子、士中选拔出来的。贤人是具有最高品德的知识分子,只要当权者任用他,就成为贤臣,有了贤臣,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君子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士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有了合格的君子和士,也可以从中选出贤臣。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贤人和优秀的君子与士,供各国国君选作贤臣。通过贤臣治国,实行“德政礼治”,就可以使国家达到像西周初期那样的“太平盛世”。
二、孔子办教育也非常重视全面发展,并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首先,孔子“四教”,德育为主。孔子施教的首要内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孔子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主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从属的,只有先接受他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然后学习文化知识才有用处。因此,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要求弟子首先培养自己具有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品德,“行有余力”,然后才学文化知识。孔子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把思想品德教育是放在首位的。
其次,孔子施教把德育放在首位,从古人概述孔子传授《六经》的教育意义时,也可以得到证明。最早提到《六经》的《庄子》载:“邹鲁之士,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礼记·经解》和《史记·滑稽列传》也有类似记载,不过是出自孔子之口。可见孔子总述《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时,把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放在《六经》教育的第一位的。
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对生育他、长养他的鲁国,怀着深厚的感情。当祖国处于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去拯救她,使她免受耻辱。如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盟于夹谷,孔子为相,正当两君相见时,齐人恃其强大,发动突然袭击,“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面对这突发事件,孔子不畏强暴,临危不惧,坚持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赢得胜利,鲁定公平安回国。充分反映了他不辱君命,维护鲁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孔子自己爱国,也教育弟子爱国。公元前484年,齐恃强伐鲁,鲁政在季氏,孟孙氏和叔孙氏向齐求和,孔子的弟子冉求和樊迟在季氏门下为吏,则主战,二人带着季氏门下的七千甲士和三百徒卒,大败齐师于鲁郊。孔子称赞冉求、樊迟说:你们“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保卫了祖国,使人民免遭屠戮。
孔子办教育,重视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用人才。孔门弟子有三千人,他们开始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弟子中学有成就者七十二人,被称为“贤人”。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德行最好;宰我、子贡善于言辞,长于办外交;冉有、季路,善于从政;子游、子夏,善于文学。由于孔子施教重视社会实践,弟子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看清了社会需要,学成后,不拘泥于师教,积极参加社会改革。其中,有名的要数子夏。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河西收徒讲学。他曾“为魏文侯师”,“文侯师事之,咨问国政焉”,给战国初年任用李悝变法,大力推行改革政策的魏文侯出谋划策,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他弟子在学习期间,就陆续从政者有:子路为鲁季氏宰(总管)、为卫蒲邑大夫,后又做过卫大夫孔悝的邑宰。子夏为莒父宰,冉求为季氏宰,子游为鲁武城宰,冉雍为鲁季氏宰,密子贱为鲁单父宰,巫马期也曾为单父宰,仲弓为莒父宰,子羔为费郈宰,宰我为临淄大夫,子贡常相鲁卫,惠叔兰曾为卫司寇等。他们大都是在积极推行改革政策的大夫门下任得力助手。子路、冉求、冉雍等在帮助鲁国新兴势力的代表季氏推行改革政策方面,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 篇4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孔子 (前551-前479年) ,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非常重视教育, 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 毕生从事教育事业,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因素, 因此至今仍有不朽的生命力, 它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极大的教益和启示。
1倡导“有教无类”, 主张“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孔子, 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 主张“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 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 不重身份, 不看财产多少, 也正因为如此, 孔子的弟子很多, 各个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 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 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 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开历史之先河, 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 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 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 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 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 同一个问题, 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 例如, 在 (《论语·颜渊》) 篇中记载, 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 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 其言也仞。”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 一日克已复礼, 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 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 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 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 不能体谅别人, 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 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 已有很高的德行, 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 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 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 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 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 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 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 通过各种方式, 观察了解学生, 他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 能够用精辟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由也果” (认为子路果敢) , “赐也达” (子贡为人豁达、大度) , “求也艺” (冉求多才多艺) , “柴也愚” (高柴较迟钝) , “参也鲁” (曾参较耿直) , “师也辟” (子张较偏激) , 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 孔子心里也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 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种不同性格。
再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母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共西华曰:“由也问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孔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同样的问题, 由于询问者的情况不同, 孔子的答复也不同, “一进之, 一退之, 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 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 所以在他们问仁、问礼、问政、问孝的时候, 孔子的回答往往是深浅难易、繁简详略各不相同。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 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论语·述而》篇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子弟”。孔子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但同样学习文行忠信、诗书礼乐, 程度不同, 能力也各异。有的“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 可与宾客言”, 同样是身通大艺者, 也各有特长,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经验中, 可以受到两点启发:第一, 教育和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避免盲目性;第二, 既要坚持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 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 避免一刀切。
2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谈到“启发式教学”, 许多人都会想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产婆术”著称的启发教育, 但事实上, 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育, 而且“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要比苏格拉底更丰富、更为深刻。我们不妨将之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与孔子的启发教学作一下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 一心想当政治家, 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 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以下都苏问, 欧答) 问:“虚伪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坏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 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答:“不能。”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敌人, 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答:“这当然正确, 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苏问:“那好吧, 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 精神面临崩溃, 他欺骗自己的士兵说援兵马上就到, 从而鼓舞了斗志取得胜利, 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呢?”答:“应该算是正义的。”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 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 哄他吃了下去, 结果治好了病, 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答:“应属于正义类。”苏格拉底仍不罢休, 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 他的朋友怕他自杀, 偷了他的刀子和利器, 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答:“是, 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答:“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思维过程中的矛盾, 启发诱导, 层层分析, 步步深入, 最后导出正确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宋人朱熹的解释:“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 谓开其意;发, 未达其辞。”可见,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明白时的矛盾心理。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 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路, 这就叫“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 但尚未考虑成熟, 处于一种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 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就是“发”。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 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 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 或者可以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 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 可以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 但二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地提问, 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 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 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由此可见, 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这种启发式教学虽然能够是学生印象深刻, 但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不够, 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恐怕难以深入。
而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由学生自己去思考, 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 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 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认真思考, 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 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第二种矛盾且暂无法解决时, 教师再点拨一下, 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 豁然开朗。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 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 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 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 尽管两种启发式教学都很有效, 都能促进学生进行思维, 但是, 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3求知应求实, 勤奋, 学思并重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他主张求知应先端正态度, 求知应先求实。一个有智慧的人贵在自知, 明白自己知道什么, 不知道什么, 一个人能够做到自知, 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也就能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孔子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 (《论语·述而》) 他对当时人们对历史上不确凿的事任意牵强附会大为不满, 教导学生做学问要实事求是, 要向古人学习, 古人对待历史不确凿的作法就是存疑。存疑, 并不是有疑问不提出来而有所保存。恰恰相反, 他是指在自己实事求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要敢于对自己认为不确凿的问题提出疑问。“尽信书, 不如无书”, 在当今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恰恰就需要这种思想, 要鼓力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 要敢于从课本中走出来, 不要唯书本马首是瞻, 对自己认为有错误的问题要敢于质疑。否则, 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旦失去, 在学习上就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了。
在求知的方法上, 孔子主张勤奋,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要发愤学习, 他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 “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孔子认为, 在学习方法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 只有勤奋学习, 才能得到知识。他倡导学习要“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说起来容易, 但真正做到就比较难了, 问题就出在无恒心上。一个人一时一事有恒心, 一段时间有恒心, 但未必一生有恒心。要做到“学而不厌”, 关键是学习目的要先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道”, 不是欲求功利。若求功利, 如在一定时间内未达到目标, 必会对求知灰心丧气。若求知的目的是为了信仰, 为了事业, 则会在求知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从而感到学无止境, 学习本身就是目的, 这样去做了, 必会“发愤忘食, 乐而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孔子用此语教育弟子从师要广泛, 谁有道就跟谁学, 不管其年长、年幼、尊卑贵贱, 应广博地学习, 采百家之长而为已用, 只有这样才迅速提高自己。“三人行, 必有我师”, 也可以说孔子再次从另一角度阐述其学而不厌的求知方法。世人皆可为师, 只要你虚心, 且善于发现, 勤于学习, 任何人都会对你的学习和道德修养有帮助。
与此同时, 孔子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力, 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的人。同时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可见, 学习就应该将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 否则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 就不会理解书中的深意, 将会越读越糊涂。但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读书, 那就是空想, 就是神思殚竭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孔子这种不仅强调苦学, 还强调善思的学思并重的思想是其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又一贡献。
4由博反约, 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论语·雍也》)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孔子的话说得很清楚, 博学是为了获得较多的知识, 知识多是为了“笃志”, 为了“约之以礼”。这里孔子第一次提出了学习过程中由博返约的认识飞跃的问题。“博”和“约”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博”是拓宽知识面, “约”是概括归纳提高,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博”就不能正确的概括归纳, 就谈不上“约”;相反, 没有“约”, 不把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归纳, 形成基本的概念、思想和观点, 那么知识仍然是零碎的杂乱的。人不能掌握精到的知识, 认识没有中心, 便不能付诸行动。所以, “由博反约”是思维高度概括的表现, 是驾驭知识的一种能力。
孔子还主张学生应当“多闻”、“多见”, 知识面宽广。孔子本人也是勤学好问, “每事问”、“无常师”, 因而成为学识广博、多才多艺的人。但是, 知识面广, 不能杂乱无章, 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他说:“赐也, 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欤?对曰:然, 非也, 予一以贯之”。见识多思路广, 对事情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 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够“一以贯之”就能以简驭繁, 触类旁通。以约驭博就如同用一丝红线串起无数散落的珍珠而成为一件完善的艺术珍品, 有珠无线或有线无珠, 虽然有用, 但其价值就大大地降低了。
5积极倡导乐学,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是“乐学”的积极倡导者。《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乐学的认识:“学而识习之, 不亦乐乎”, 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孔子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 他说:“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 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不仅自己乐学, 而且还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他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 使他们美不胜收, 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乐学”呢?
一是注重创设一定的愉悦情境。孔子教学时, 常边弹琴边讲授, 使学生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之中, 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义道德, 文化知识的熏陶。《论语》中有不少关于孔子及其弟子“弹琴”、“鼓瑟”、“击磬”、“弦歌”的记载。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 学生怎么会不感兴趣呢?二是注重“民主”教学。《论语·先讲》篇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次谈话式教学, 在优美的音乐中, 孔子启发学生各言其志, 他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 让每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不加干涉。教学气氛轻松和谐, 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于意识。三是表扬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聪明才智或进步时, 孔子总是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例如, 他表扬子夏“起予者商也”, 称赞子贡“告诸往为而知者”, 赞赏颜回“闻一以知十”等等。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使他们乐此不疲。孔子“乐教”, 他“乐教”的成功经验, 至今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上述五项原则都是侧重在教学方面的, 而且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矛盾, 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某些基本规律, 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相联系, 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项原则。这些虽然不是孔子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教学原则的体系, 但是他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的教学实践确实有内在逻辑, 蕴含这样原则体系。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渊曾用一段精采的语言称赞他的老师的人格和教学艺术:“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之以礼, 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乐, 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细加品味正是概括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 以约驭博, 寓教于乐等五项主要教学原则。总之, 研究孔子关于教学原则的主张及其在发展演变中的成功经验, 对于充实当今教育实践将会有极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金良年著.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 1995.
[2]朱熹注.论语章句集注[M].世界书局印行, 1985.
[3]李国钧,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戴文博主编.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
孔子的教育思想-简要 篇5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认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诲人不倦表明老师教育学生要有耐心,面对课堂上教育时的问题时要从自身出发,考虑自身的问题。
循循善诱是指教师要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而学生也应有更好的学习方法。
举一反三,指学生要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能够由此及彼。温故而知新指学生在学习时,要懂得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还要预习新的知识。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6
关键词:孔子;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190-02
儒家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创立的教育目标,使几千年来中国的学子发愤图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其提倡的教育内容,不仅使中国的教育体制更加完善,也使得中国的教育领域更加广阔,其总结的教育方法,是当代教师引以为自豪的教学工具,为向学生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利器,其归纳的教育精神,不仅是指引中国的教师不辞劳苦的进行教育的精神支柱,也为世界各国教师推进本国教育提供了指路明灯。儒家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生力求以信示人,力求以德育人,力争以情感人。在施教方面,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博收弟子,不仅把“学在官府”变成“学在庶民”,也把“学在有限”变成“学在无限”。孔子作为第一个把文化知识普及到平民中去的圣人,深受各个阶层人民的爱戴与敬仰,孔子不仅提出了具有指引性意义的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方法和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教育精神,真可谓是博大精深,震撼后世。
一、孔子的教育目标
其一,孔子提倡广施“仁德”,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他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仁道”,还要将道德与德行铭记于心,他提倡人与人在交往时要相互尊重,相互敬爱,时时刻刻以君子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社会和谐。正如《论语·述而》篇中提到的“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正体现了孔子对“道”,“德”,“仁”,“艺”的追求与探讨。
其二,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标除了用仁、义、礼来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另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的著名的“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思想。事实上,在孔子七十二个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就连孔子也参与过政事,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统一的,孔子虽然官运坎坷,但是他依然通过言行身教鼓励其弟子以“仁爱”之心施政于民,以正确的价值观来服务于人民,用正确的“义利观”来效劳人民,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成就圣贤人格,由内圣达到外王。
二、孔子的教育内容
1.孔子在施教时,提倡书本知识、社会实践、道德修养的结合
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是教育的基础,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教育的方向,而学习书本知识和进行社会实践又是实现一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手段和途径,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人们学习书本知识和指导社会实践的航标和灯塔。正如《论语·述而》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倡导的,“文”、“行”、“忠”、“信”的结合,这四教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此外,孔子还在《论语·学而》中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因为“行”“忠”“信”是专门的具体科目,要通过“文”来体现。
2.孔子在施教时,还注重《诗》、《书》、《礼》、《乐》的教育
孔子认为“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君子,不能只局限于做一个专才,而是要向做一个通才不断努力,可是要做一个通才并不容易,不仅要见多识广,还要有丰厚的功底和学以致用的才能,这就需要学习《诗》、《书》、《礼》,《乐》。
第一,《诗》博大精深,涉及了多方面的内容,如在《论语·为政》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是孔子希望他的学生通过学习《诗》,达到思想典雅而端正。又如,在《论语·阳货》中“子曰:‘小子何莫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诗教可以修身,诗识可以改知,诗用可以治国。
第二,《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是儒家五经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因此,孔子除了自己学习《书》之外,也向其弟子讲解《书》的精华,如《论语·为政》中“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在此处,孔子通过讲《书》,使其弟子懂得齐家与为政、治国的关系。
第三,《礼》作为人们生活中潜在的行为准则,对我们的行为起着约束和导向的作用,孔子特别提倡其弟子对《礼》的学习与应用,在《论语·八佾》中“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教授他的学生,礼的根本是,适宜、恰当、和谐。通过强调礼的实质,引发其弟子深思。
第四,《乐》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孔子对音乐特别的痴迷,就像在《论语·述而》中说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可见孔子对《韶》乐的如痴如醉。除此之外,孔子还虚心学习音乐,如在《论语·述而》中“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总之,孔子对《诗》、《书》、《礼》、《乐》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就像他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把《诗》、《礼》、《乐》作为修身立事三部曲,以此来振奋志气,达到完美人格。
三、孔子的教育方法
1.“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圣人,其教育理念是以人为中心,他从“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出发,认为每个人的心理、智力、能力等不同,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正如《论语·雍也》中“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总则。孔子为了更好的施教,他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把人分成四个层次,即“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孔子认为针对这四个层次的人,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启发式”的教育方法
孔子在教学方面,反对“填鸭式”的做法,他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在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疏导,就像《论语·述而》中“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因此,朱熹在充分了解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之上,著:“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讲得就是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条件,“求通而未得”、“欲言而未能”,离开这个契机的“启发式”则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启而不发。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在恰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启发式教学,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比喻式”的教学方法
孔子为了使其弟子更好的理解他所教授的知识和道理,有些教学内容或者问题答案,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把知识或者道理比喻成一个抽象并且形象、生动的物,让学生自己思考在这个物中隐藏的道理。如“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孔子通过“器”,这一个字就揭示了通才与专才的区别与联系,鼓励其弟子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向通才发展。另外,孔子在与子贡的对话中也充分地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如“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曰:‘瑚琏也。”(《论语·公冶长》)这是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子贡虽然非常优秀,孔子的评价却是“瑚琏”,这一评价,既具有一定高度的肯定色彩,也有一定的惋惜似的否定,令子贡深思。
四、孔子的教育精神
1.“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个好为人师的圣人,注重每一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他的弟子颇多,从横向来说,涉及各个领域,不论是平民还是大夫,从纵向来说,各个年龄的都有,不论是小孩还是老夫。就像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对此句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只要给我一点薄礼,我没有不教育的。第二种是:凡是十五岁以上的,我没有不教诲的。第三种是:凡是那些能够自我约束又有自觉进取精神的人,我从没有不给予悉心指点教诲的。”这三种解释都有其道理,总的来说就是受教育者应是机会均等,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都有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权利,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社会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2.“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
传说孔子有三千弟子,而孔子认为“受业申通者七十有七人”。孔子教授的内容涉及文化、道德、音乐等各个方面,其授课方法也使得每个学生心悦诚服,他一生孜孜不倦的教育每一个学生,就像他曾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从精神上说明了孔子认为学无止境,教授别人不知疲倦,也许这就是他一生贡献于教育事业的精神动力。此外,孔子还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这句话正表现了孔子对“圣”与“仁”的自谦,也表现了孔子对“教”与“学”的自信,孔子正是在不断地追求“圣”与“仁”的同时,才不断地提升自己,进而向大众平民和弟子撒播着他无价的仁爱,深受人们的敬仰。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教育目标准确而精炼,教育内容丰富而精彩,教育方法灵活而实用,教育精神博大而引人深思,这些正确的、积极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不仅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孔子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精神也是指引着我们不断投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动力和指路明灯。因此,研究和探讨儒家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智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孔子“仁爱”教育思想刍议 篇7
爱是孔子教育的基本内容, 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仁”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十几位弟子讨论过“仁”的含义和如何实践“仁”, 并且还多次论述、评价过“仁”的实践。那么, “仁”是什么呢?孔子在他所创立的思想体系中, “仁”有“诚”“信”“义”“忠”“孝”“恕”“恭”等许多道德含义。孔子从不同角度, 多次阐述过“仁”的含义, 最简洁、准确的回答是“爱人”。“仁”就是“爱”, 是广博无私的爱。在孔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仁爱”不但是其思想的核心, 更是“诚”“信”“义”“忠”“孝”等范畴的情感基础。简单地说, 对具体事情的“仁”是“诚”, 对自己承诺的“仁”是“信”, 对君主的“仁”是“忠”, 对父母的“仁”是“孝”。总之, 他认为“仁爱”是实践、评价人的行为与人的社会活动的道德标准, 也是个人团体行为处世的情感基础。
孔子的教育就是用当时最先进的思想武装弟子的头脑, 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其中“仁爱”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不仅如此, 他还把“仁爱”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他认为, 作为学生在家里要守孝道, 出外交往要守悌道, 做事谨慎而有诚信, 能广泛地和众人友爱相处。具有仁爱之心的同时, 再抽时间学习《诗》《书》《礼》《乐》《春秋》等著作, 就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可见, 他要求学生的首先不是如何学习、怎样学习, 而是在行为品德上怎样实践“仁爱”, 在具有良好的“仁爱”品质的基础上, 再学习文化知识。
“爱”不仅是孔子教育的核心内容, 更是他教育教学的最基本方法, 是其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孔子儒家思想的“爱”, 是无私的爱, 是广泛的爱, 是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情感基础。所以, 作为他终身从事的活动———教育, 是以“仁爱”作为情感基础的。从教育的整体效果上看, 他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士”, 即为社会各阶层服务的有用人才, 以构建他心中理想的社会。这充分显示了他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的关爱。从教育对象上看, 他打破了贵族独享教育的局面, 把教育引向贫民、引向全社会, 提出并实践了“有教无类的先进理念”。他的学生中, 有贵族子弟孟懿子, 有“贱人”仲张, 有家资万贯的子贡, 有捉襟见肘的原宪, 有箪食瓢饮的颜回, 有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这充分显示了他所广泛衷爱的社会各阶层人群。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 更显示了他的“仁爱”思想。他的授课方式, 不是统一内容、统一模式的班级授课制, 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而进行因人、因才施教。这种授课方式,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 孔子和学生的关系并不像后来儒生们倡导的“师道尊严”, 老师所说的一切绝对正确。而是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和学生一起平等地讨论问题。当学生提出正确的见解时, 他虚心接受;当学生提出的见解不正确或走题时, 他以循循善诱的方法教导学生, “由, 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也” (《论语·为政》) 。他赞扬学生, “赐也, 始可与言《诗》乎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他夸奖子贡有才, 是可以与他谈《诗》的人, 提到已学过的东西, 子贡就能知道将要学习的东西。“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是他终生热爱教育的真实写照。他关心学生生活, 视生如子。他把自己的侄女、女儿都嫁给了他的弟子, 他对人说颜回把他看作父亲。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肝肠寸断, 他悲叹道:“噫, 天丧予!天丧予!” (《论语·先进》) 从这一故事中可以看出, 孔子对其学生的关爱程度之深。
现代教育如何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8
一、以身作则, 言传声教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从,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孔子认为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正派的作风在教育过程中能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孔子说“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教师自己都没做到端正, 如何让学生端正。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班主任影响更明显。孔子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 也是实践者, 他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 能言教者多交流, 言不能教者以行影响他。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既不错过人才, 也不浪费言语。言在说理, 不言在于示范, 言传身教, 孔子更强调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教师要努力学习, 提高自己的知识, 增强自身素质, 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 教育学生要坚持不懈。作为一名好教师, 敢于放下先生的架子。孔子倡导“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公冶长》) 。为人师者, 做到了既敏捷.又勤奋好学, 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当作是可耻的事情:所谓“君子博学于文” (《雍山》) 。——这不仅不会降低威信, 而且将大大提高教育者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圣洁地位。
三、爱教爱生, 无隐无私
孔子说“仁者爱人, 智者知人”。就是说仁者要爱护人, 关心人, 把人当人看待。智者要了解人, 识别人。在教育中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 思想动态, 生活细节, 遇到问题及时的给予学生帮助, 使学生能把你看成朋友, 看着依靠, 能够向老师袒露心声,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教育学生要倾己所有, 做到无隐无私。孔子重视学生特长, 能虚心向学生学习, 这在现代的教育中, 很难做到这一点。正因为孔子能爱人, 能知人, 他与自己的弟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也得到共同的发展进步。以众人为师, 以众人为亲, 这是一个合格教师应该有的品质。
四、循循善诱, 讲究教学方法
孔子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 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他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夷”、不愤不启, 不诽不发”、“举一翻三”“闻一知十”等。颜渊曾赞叹孔子:夫子循循然善于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由此可见, 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技巧, 讲究教学方法, 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 也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条件。
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诠释 篇9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价值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是一个属于思想家的时代, 亦是一个属于教育家的时代, 是一个需要巨人而又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那是一个波涛汹涌的求真时代, 又是一个清醒而严酷的时代。人们从蒙昧的传说中一旦醒觉过来, 不再迷信过去的任何传说而只相信自己的认识, 这就是百家争鸣的时代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 一批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育大师脱颖而出, 他们思想解放, 尊重理性, 重视对真理的探讨, 他们以自己的著述和教育实践为自己有生命力的思想在时空中刻下了永恒的价值。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 自动深受邹鲁传统言论熏陶和缙绅先生指点的孔子, 立志以“齐一变, 至于鲁, 鲁一变, 至于道” (《论语·雍也》) 和“如用我, 其为东周乎” (《史记· 孔子世家》) 为其终身奋斗目标。孔子首先是给传统约束的天命赋予了个人命运的含义, 如其日:“敬鬼神而远之”、“所重: 民、食、丧、祭”、“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可见孔子不再以天命神权宗教意识和神权道德统治作为自己的思维和行动的准则, 这种非宗教, 看自己, 看当下的态度也为其自然、自由的教育思想打下了基础。不可避免的, 起源于宗教意识的礼仪、礼制崇敬鬼神的色彩淡化了, 突出了其现实政治的含义。孔子在这种转化中, 扩大了礼的运用范围, 并从根本上转化了礼的内涵, 将礼从“神学”转到了“入学”, 注重探讨人的价值, 探讨如何做一个完善的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郭沫若曰是“人的发现”, 可见其思想都围绕一个“人”字。据 《乡党》载:“厩焚, 子曰:‘伤人乎’?不问马”, 可见孔子关心的是人, 其教育必然也是 “人”的教育, 从“人”出发, 从生活出发, 也为其自然、自由的教育价值基础寻找到了可靠的逻辑起点。
1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基础
要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价值诠释, 首先必须确定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基础。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基础, 是自然与自由, 即孔子教育思想是追随自然, 贴近生活的, 是“仁”的教育, 是关于人的教育, 也是自由的教育, 体现了人的自由发展的萌芽。“孔子最重要的观念是仁, 最显著的态度是乐”, 我们从“仁”“乐”上去寻找, 便会寻着孔子教育思想自然、自由基础的源泉。孔子以“仁——先天的”作为根本, 而以“理智的回首——后天的”作工夫, 孔子的教育与此相对应, 仍是以“自然一一先天的”为根本, 而以“自由——后天的”作工夫。孔子所谓仁就是从本心里面流露出来的直觉, 仁乃是一种很真挚敦厚充实的自然之态。他说仁者的生活, 即是人原来的生活, 便是照原样去生活, 不是改变它或矫揉造作生活。梁漱溟先生认为仁就是柔嫩的意思, 仁就是指生命而说, 指活气而说, 所谓仁者就是生机盎然, 自由自在, 一切皆出处自然, 仁者对待生活之态度全在于自然, 全在于当下观前, 而非一个找字。而孔子所谓的“乐”者也即是生机的活泼, 即生机的畅达, 生命的波澜也。在孔子看来生命原来是动的, 自然流行的, 畅达溢洋的, 并不要外面来刺激来拔动。乐是在心上, 人不要去找, 放下找的时候便是乐, 便是新, 找所便无情趣。仁者过而不留, 所谓“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君子本是安和自在, 种种不成问题, 时时是乐, 不失海阔天空大的态度。 由仁, 乐出发, 孔子的教育必然也是一种追随自然, 崇尚生活的教育, 是一种从本性出发, 追随活泼、顺畅的自由之教。
2孔子教育思想的自然价值意蕴
孔子教育思想以自然、自由为价值基础, 必然在教育对象、教育作用、教育目的等各个方面体现出价值意蕴, 以保持其思想的一致性。
孔子的教育对象观是“有教无类” (《卫灵公》) 。 “有教无类”的实质, 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平民, 扩大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 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观也就体现了其仁民的思想, 也契合了其由“神学”到“入学”的转变。孔子还提出了“举贤才” (《子路》) 的主张, 突破了周礼“举亲故”的原则。在孔子看来, 教育应是属于大众的, 而不是贵族的特权, “有教无类”也就体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教育应显观其教化的自然之功, 而不应被政治、亲情等外在的因素加以割裂。
孔子对教育的作用有很深的认识, 我们姑且不论对国家、 社会的“庶、富、教”的影响, 也不谈其对个人“性相近, 习相远”的深刻作用, 从一个大的角度上说, 孔子的教育作用观也就是其哲学作用观。孔子的教育主要的是一种道德教育, 在孔子那里, 政治、伦理则合二为一了, 所谓伦理化的政治与政治化的伦理, 政治上的领袖与道德上的圣哲合二为一。政治上最高理想, 总是要归结到大道德的理想, 政治上的究极途径总是要归到大理性的途径。孔子认为“人心惟危, 德心惟微”, 道德教化之标的在于使人心转成道心, 即“诸明在躬”。再由 “惟精惟一, 允孰劂中”, 终使人文化成天下, 此即是“天下文明”, 此正为孔子哲学之大用, 也正是孔子在那个战乱频繁、礼崩乐坏的时代, 为了世间的平和而致力于道德教育之苦心所在。孔子在他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自然的注重于教育的教化之功。在孔子的心目中, 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被炮火和各种邪说扰乱了的世界, 他向往的“周公时代”的平和.即自然之世已变得面目全非。孔子从人心入手, 从道德之教化入手, 想借助于教育这一厉器去实现他的自然田园之梦。
既然, 政治与教育在孔子那里己成为其思想融合的两翼。 那在孔子的教育目的中在其教育的培养目标中, 必然与政治有所牵连。“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这已成为了代表孔子教育目的的一大名言。孔子不反对做官, 其弟子大多做了官, 如冉求作了季民宰, 宰予作了临淄大夫等, 孔子本人也做了官, 而且官至“摄相事”。但孔子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政治家, 而是成为一个教育家, 可以说孔子是本着一种既不求名也不逃名的心态, 即一种生活自然之态。从政不得志, 孔子则倡明礼议, 整理典籍, 开办私学, 以另一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可见 “学而优则仕”之“仕”也是一种自在之意, 意即“学优”, 即对仁礼有了领悟, 即对人生生命的自然流露有了体会, 则可以达一种自在之境。所谓做官也好, 不做官也罢, 都不能阻挠生命的勃勃生机, 可见孔子对做官的态度并不是一种 “求” 与“找”, 也不是一种必然, 而只是一种或然。如果说孔子的理想发展图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这往往是其的一厢情愿, 仕途的坎坷, 往往迫使他 “心怀天下, 而身在林下”。所以说孔子所言“学而优则仕”非做官这一惟一途径, 乃是一种自在之道。懂得大道, 即“学优”则可 “以仁继绝学, 以仁开太平”, 所谓外圣之道。而孔子具体的培养目标, 则是所谓“贤才”, 即“君子一士”, 而“君子一士”的具体内涵则为孔子仁、礼之思想精髓, 如所谓“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兴于德, 立于礼, 成于乐”、“见利思义”, 这些都表现了孔子的生活之道, 人成其为“士——君子”的过程, 也可以说是其生活自然充实的过程。
纵观孔子的教育内容, 其基本内涵则是“文、行、忠、 信”, 其课程设置则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其教村则是 “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论语·学而》中有两段话, 很能说明孔子教育内容的重心所在, “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爰众, 而亲仁行直余力, 则以学文”、“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存。孝弟也者, 其为人之本也”。这两段话充分表明了孔子孝弟的态度, 也体证出孔子的教育内容是以道德为中心的。礼乐的根本是无声之乐, 无体之礼, 即生命中之优美文雅, 孝弟之根本还是一个柔和的心理, 亦即生命深处之优美文雅, 这种家庭为本位的孝弟观, 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而孔子的教育内容中 “不语怪力乱神”, 以道德代宗教, 持一种看当下, 看自己的态度, 对中国教育不虚妄, 求自然, 不固执, 重现实的传统有深刻影响。
3孔子教育思想的自由价值意蕴
如果说以上只是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自然的价值意蕴, 那么考察孔子的教学论思想, 分析他长期以来最无争议, 一致称善的认识论和教学方法论, 则可以充分体现出自由的价值意蕴。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 当然他也很注重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孔子认为道德认识的主要途径是内省外察, 所谓“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省也”、“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强调的都是人们的主动修养, 没有一丝强迫的意识。孔子还认为道德情感的最高境界在于“乐道安仁”, 所谓 “知已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并且以“贫而乐”, 孔子由衷的赞叹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苍, 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这种精神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士大夫人格的形成。孔子还教导人们要讷言敏行, 所谓“力行近乎仁”。孔子这些道德原则方法, 没有丝毫的牵强之意, 倡导的是一种平静自由之心态。
在知识教育中, 孔子注重“学、思、行、习”的各个环节, 他注重从学生本身出发, 从实际出发, 总结出了一系列很有见地、很有创造性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孔子的“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是很著名的。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很了解, 并能在此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方法, 最典型、最生动的一个事例就是《论语·先进》中的一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谦人, 故退之’”, 可见孔子的教学方法并非千篇一律, 一成不变的, 而是切合实际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的, 灵活多变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述而》) 。孔子善于运用启发式, 而不注入式教导学生。 孔子避免了简单的道德说教, 而是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 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向抽象的观念, 让学生主动去领悟“仁”的意义, 从而自觉地接受“礼”之约束。在学与思上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将学思有机的结合起来, 孔子称赞颜子“不迁怒, 不二过”, 所谓“不二过”也就是一种不懈的工夫。孔子在哲学上“毋忘, 毋必, 毋固, 毋我’’的态度, 也必然影响教学的方法。总的说来孔子的教学论思想, 道德知识的教育原则方法, 都讲求一个自然, 自由, 不牵强, 不武断, 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注入, 而是平等相待的一种平常之心, 自然之心的引导。这种教学论观, 给我们现在讲求个性发展,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价值转向以莫大的益处。
维特根斯坦说:“早期的文化将变成一堆瓦砾, 最后变成一堆灰土, 但精神将萦绕着灰土”。孔子早已作古, 但他的精神将时时刻刻荧绕在我们的脑际, 我们在继承传统, 也在批判传统, 在评判孔子教育思想价值影响和价值意义的时候, 我们应该重温列宁的一段话“判断历史的功绩, 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实所要求的东西, 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对于孔子的教育思想, 我们先不论新的东西, 就是孔子思想中一些常见的东西, 人们也还有着莫大的误解。孔子的思想与后世的儒学的“三纲之说”、“禁欲主义” 有很大的区别, 孔子的思想始终有一种人文的思想和自强刚健的气息。孔子的东西原本是自然的东西,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教育过程就是其生机流畅的生活, 但一经后儒扩展使之成为一传统束缚, 而人心在传统束缚之下, 越陷于“麻木不仁之境”, 是有违孔子“仁义”之初衷的。孔子在教育上则更有许多新的东西, 他首创私学, 提出了有教无类, 重视教育至成于礼乐之教, 并提出一系列有见地有创造性地教学原则方法, 这些都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但孔子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渐渐模糊了, 后世的儒学并没有触及到孔子的真谛, 他们崇尚孔子, 也许只是为自己找一个可靠的保证。死者死矣, 我们关注的应该是现在和未来, 我们不应该注重津津乐道的去评判孔子的得失, 而应去了解孔子, 挖掘新意, 找出它的精神实质所在, 从中汲取养分, 滋养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
[2]李渊庭.梁漱溟讲孔孟.
[3]尚志英.儒家伦理精神的价值诠释.
[4]苏志宏.秦汉礼乐教化论.
[5]黄书光.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10
一、教育目的—育才济世
孔子教育主要是为当时社会培养精通学理、人情练达的济世之才和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1], 通过他们实现仁政理想。孔子的学生子夏说得更明确:“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这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指教育不分等级和种类, 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打破了春秋时期“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的传统。孔子创办私学, 广收门徒,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 身通六艺者, 七十有二。”孔子说:“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 有人说, 学生交了肉干孔子才肯教书, 可见他并不是“有教无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向孔子交肉干, 其实是行弟子之礼, 亦列为孔门之后, 孔子当然要负起责任[2]。孔子的有教无类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一, 学生无论贵贱, 均可接受教育。孔子的弟子就家庭出身而言有贵族、有平民, 有商人, 甚至还有“贱人”。其二, 不论品行高低, 均可接受教育。其三, 不分地域籍贯, 广泛招收弟子[3]。
孔子“有教无类”的信念, 来源于他对人性的剖析。他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他认为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对于人的塑造超过了先天的遗传。
三、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文化知识
(一) 道德教育。
孔子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培养放在第一位, 力求把学生塑造成为品格高尚的正人君子, 以担当治国重任[4]。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只要是礼、仁、义、悌、忠、恕、信、智、中庸等。他认为道德的核心是“仁”, 主张以“仁”为人生观。在德育教育中, 他首先坚持立志有恒。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 其次, 他主张克己内省, “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他提倡改过迁善, 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之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此外, 他还奉行身体力行, 知行统一, 言行一致, 为人要“言必信, 行必果”[5]。
(二) 文化知识。
孔子想把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 全面发展的人才, 所谓“君子不器”[6]。在智育教育中有“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 之分。
“六艺”:乐:是指音乐、诗歌、舞蹈等。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算:算法。六艺是以前“学在官府”时的教学内容, 孔子把它沿袭下来。
四、教学态度——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是教师必备的两种品德。“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 教师必须有广博的学识才可以教人, 因此, 为师要勤奋学习, 学无止境。孔子自言:“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于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五、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寓教于乐
孔子的教育方法非常灵活和有效, 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寓教于乐等等。
(一) 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中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 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 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 故不同也。”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来源于“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7]
(二) 循循善诱。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 他称赞孔子的教学方法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虽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 孔子常常结合生活中一些浅显生动的事例, 诱导和启发学生深思。
(三) 寓教于乐。
孔子教育学生时努力创造越快的教学环境, 寓教于乐。子曰:“志于道, 居于行, 依于仁, 游于艺。” (《论语·述而》) 游于艺体现了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艺后如鱼得水之乐。孔子要求学生勤奋好学, 但是也要在愉快的心境下学习。“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意思是“学习起来就像始终赶不上, 还怕把学到的丢掉了”。
六、结语
综观《论语》一书, 孔子从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及理念等诸多方面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且对中国教育史甚至世界教育史上有着卓越的贡献。我们今天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 即使为了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古代的优秀传统, 以服务于现代教育。
参考文献
[2]徐冠杰, 吴健.丛教与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文学教育, 2011: (8) :16-17.
[3]黎莉.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核与教育价值—丛“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看孔子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教育探索, 2009 (1) :7-8.
[4]刘奎臣.概说孔子教育思想理论.英才高职论坛, 2007 (4) :14-16.
孔子教育思想 篇11
【关键词】孔子 人文教育 启示
中国古代文明史中,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是孔子,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培育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就当时的人口比例来说,其成就古今可与之比肩者甚少。孔子相当重视人文教育,他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以培养“贤人”和“君子”为教育目的,坚持以德为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成人”教育。就让我们走进《论语》,走近孔子师徒,从他们身上去借鉴人文教育的智慧光华!
一、孝悌和诚信
(一)孝悌之义
孔子认为“孝悌之义”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论语》记载了关于“孝悌”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孝悌的作用,二是如何做才是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孔子“孝”的思想,影响甚广,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一直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以孝治天下”。唐宋以后,更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一定是忠臣。
今天的社会,尤其在教育教学中,还有没有必要提倡孝道?我认为很有必要。其实很多学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就是孝悌之义。一个学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社会,他就会心胸宽广,善良正直,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那么怎么做才是孝悌?我们可以给父母钱财,可以给他人帮助,也可以做一些社会公益,但从心底里真正去想他人之所想,发自内心地真正去尊敬﹑友爱﹑亲近,而且毫无怨言,有始有终,这很不容易。
父母师长有不对的时候,朋友他人有误会你的时候,怎么办?孔子认为要委婉指出父母的不对,“事父母几谏”,如果父母不听,是不是骂一顿?或是懒得管他,任由生死?孔子的主张是“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关于这一点,有的注释理解为“愚孝”,应该批判。但是我认为孔子的本意是做子女的要像父母当年抚育你时,对待你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一样,悉心指导,耐心等待,包容缺点,还要在旁边护航。
(二)诚信教育
孔子最痛恨没有信用之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求人们“言必信,行必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希望人们少说空话假话,要少说多做。
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信用危机。商业系统接连不断的恶性事件屡屡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政府的公信力因为个别地方和个别官员的不良行为,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这样的社会风气,使得有些年轻人出现了人生观﹑世界观的模糊和动摇,他们不屑于“老实做人”“吃亏是福”的生活信条,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把诚实正直看成木讷笨傻,这种认识﹑态度对他们的成长危害极大。
诚信教育并不难,难在不能形式化。教育学生心胸宽广,大气做人,首先要信任尊重学生,赏识教育在这里是最有效的。例如:实行无人监考;自我评定;违反班规校纪,实行自我惩罚;班级实行自我管理等。让学生自我约束,或是因为觉得违纪是自我贬低,或是因為想不出自我惩罚的方式,学生觉得违纪很幼稚,很麻烦,就会有意识控制自己,不知不觉就成熟了。其次,诚信教育渗透生活小事中,要求学生诚信对待学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勇于执着探寻疑难,不轻言放弃。要诚信交往,和同学坦诚以见。
二、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孔子一生铁肩担道义,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也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一旦发生他认为有违原则的事情,他还是会挺身而出。
《论语·宪问》记载:作为臣子的陈成子杀死了当时的齐国国君齐简公,夺取了政权。在孔子看来,这是不合“礼”的,是不可忍的事情。尽管已经去官家居,孔子仍然沐浴上朝,报告鲁哀公,请求讨伐。碰壁之后,又向鲁国三位大夫报告,仍碰壁。孔子两次感叹:“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当时,孔子已经七十一岁高龄,鲁弱齐强,孔子并非不知,但孔子行事绝不计较是否可为,只考虑是否合“礼”。当此之时,有很多隐者,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道不行,就洁身自好,避世逍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孔子也明知道不能行,但孔子仍然坚持,“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事终须有人担当,不可能都去做隐士,“知其不可而为之”能做一点是一点,能挽救多少是多少。
孔子要求他的学生,要做社会的中流砥柱,要坚守道义,尽力为之。孔子的好多学生都很有政治才华,像冉有、子贡、公西华、仲弓等。孔子对冉有的批评,很能体现孔子对道义的坚持。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鲁国权贵季氏将要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冉有当时是季史的家臣,孔子认为冉有应该阻止这场不义之战,对冉有的推脱责任和鼠目寸光,孔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求,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先进》记载,季氏富于周公,冉有作为季氏家臣,不仅不劝阻,反而帮助季氏搜刮百姓,聚敛钱财。孔子很生气,不再承认冉有是他的学生,态度鲜明地号召其他学生对其击鼓声讨。“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
在孔子的言传身教下,孔门弟子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子路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之一,忠勇豪侠,仗义果敢。卫国内乱,刚从外面回来的他,本来是可以避开这场灾祸的,但他“见危授命”,马上前去迎战,战至满身创伤而死。临死之前,子路戴上帽子,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而死,成就了“儒者之死”。
孔子的责任教育在今天来说,有很深的借鉴意义。现在的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读书学习是为了一己之前途,甚至仅限于谋生,很少想到祖国的前途,社会的责任。学习的动机是利己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远大高尚的志向,学习的动机就不长久,没有动力,没有兴趣。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三、注重人格修养
儒家注重人格修养,期望塑造理想人格。论及的方法很多,择其一二述之。
(一)慎独
“慎独”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的含义,《辞海》的解释是: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就是自洁自律,自查自省,自尊自强,自我提高。
慎独,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论语》中有多处论及自我反省和慎独。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慎独的教育思想对高中生道德教育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高中生大多过了逆反期,情感发展基本接近成人,已经有了自己的远大理想,自制力比较强,但有时也会出现知行不一,情感波动的情况,在纪律约束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习惯,能够“慎独”。高中的学生管理少从制度上考虑,多从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人文情感的熏陶上下工夫,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长远的意义。
(二)安贫乐道
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很多高中生都把自己看成苦行僧:连接不断的打击和挫折,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老师又不能告诉学生放弃,于是我引导学生:觉得不合理的事情,要去改革,就先要去体会,将来上了大学,就去研究,还要研究国外的情况,等到研究透彻了,就有发言权了,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那是将来的事情,现在怎么办?孔子告诉我们一个法宝——安贫乐道,作为学子,就是安贫乐学!
安贫乐学,先要做到朴实,不攀比,拒绝奢华。其次要减少功利心,看淡分数,全情投入到学业本身上,以求得一解,味得一境为乐。
《论语》有几处记载孔子安贫乐学: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学生才情各异,有大成就者并非少数,但他最欣赏的是颜回,原因是颜回身上体现了知识分子安贫乐道的最高境界。他屡屡盛赞颜回: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引导学生浮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带领学生快乐探寻神秘的未知世界,以无求之心,未必不达有求之境!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认真踏实,心无旁骛的作风,无疑是最有价值的。
四、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高中生主要的人际关系有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其中亲子关系已经由初中的叛逆和敌对转为理解与和谐,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同伴关系中,高中生由于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善,性格也没有完全定型,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和朋友相处?教师应该给予引导。
《论语》有几处论及交友之道: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與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夏认为,不要担心没有朋友,只要“与人恭而有礼”,就“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子夏认为,交朋友要“敬而无失”,交朋友的原则是要诚敬,朋友处的越久,越亲近,就越要诚敬,相互间要保持一段恰当的距离,同时相处时要尽量避免过失。这一点对高中生来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高中生有的担心自己没有朋友会被别人笑话,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交朋友,有时为了交朋友,还降低要求,迁就对方,也不一定交到知心的朋友。有的高中生在和朋友相处时,把握不好分寸,亲密无间到触及朋友隐私,或者丧失自己原则的地步。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朋友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指出来。但是分寸的把握不是容易的事情,虽然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太言辞激烈,太过分的劝告和要求,朋友往往到最后变成了冤家。孔子教学生“不可则止”,表面上看来好像在耍滑头,实则不然,朋友之间的规劝也要有限度,实在听不进去,就不再劝说,但是还一直关注,还是朋友。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就是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达到“仁”的境界。朋友的层次就是你的层次,交有好学精神、品质优秀的朋友,对高中生来说非常重要。“物以群聚,人以类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重视人文教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注重的都是德,成人教育。“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华伦理道德的精髓。现代教育的理想是培养高尚独立的人,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和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吻合的,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也就非同一般。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用孔子教育思想激活历史课堂 篇12
一、关注学生个体, 实施因材施教
要教育好学生, 首先就要关注、了解学生。孔子就很注重观察弟子, 可以说对弟子的个性特征了如指掌。孔子曾对弟子作出评价:“由也果, 赐也达, 求也艺。”认为“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谚。”子路“好勇”, 遇事容易鲁莽冲动, 所以孔子就给他泼点冷水, 告诫他遇事要多考虑, 谨慎行事, 多听取别人的意见, 而后再去做; 而冉有却胆小怕事, 没有主见, 遇事经常犹豫不决, 所以孔子就鼓励他要大胆、果断地去行动。可见, 细致深入地关注、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 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很重要。
要熟悉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每个人在身心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生理、心理、环境、教育程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会存在各种差别, 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根据这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更切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 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 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个性的学习环境, 提升他们的发展空间, 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 以学生为本,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倡导平等对话, 实施民主教学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从而充分调动弟子的学习热情, 使弟子都跃跃欲试, 畅所欲言,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通过平等对话, 孔子如春风化雨般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传递给了弟子。我们在历史课堂中也应创设一个宽松、平等、和谐的环境, 使师生教学地位平等, 教师做学生的伴游, 而不仅仅是导游。
例如在讲到拿破仑时, 我先给学生两段史料, 然后向他们提出疑问:“从拿破仑求学期间学校给予的评价, 你们认为他有哪些性格特点?”学生说:勤奋刻苦, 有雄心壮志, 自尊心很强。我又问:“你们觉得在当时的形势下, 拿破仑能控制法国政权有哪些有利因素?”学生回答:拿破仑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捍卫了国家的利益, 战场上的胜利为他树立了崇高的个人威信, 赢得了上至资产阶级下至普通百姓的广泛拥护和支持。我又顺势引导:“拿破仑在法国政局动荡时应运而生, 而法国政局也不失时机地选择了拿破仑,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 英雄也推动了时局的发展。对此, 你们是如何看待的?”有的学生回答:乱世出枭雄。有的学生说:英雄是时代的产物, 在关键时刻, 英雄挺身而出, 创造了历史。也有的学生说:机遇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这样, 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层层设疑, 步步引导, 自然交流, 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探究, 去思考, 去体验, 去感悟,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 凝聚成自己的智慧。在历史课堂中, 只有进行这种平等的对话, 民主的交流, 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学,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得到协调全面地发展。
三、创设教学情境, 打造激情教学
学习本身应该是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上课时常常让弟子用音乐进行伴奏, 或者弹琴、赋诗, 这是非常具有诗情画意的情境教学。在这种氛围中, 弟子也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 陶醉其中, 产生共鸣。在历史教学活动中, 如果能让教师与学生都进入“快乐学习”的气氛中, 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 在学习《血腥的资本积累》时, 我先用视频动态演示三角贸易的经过, 让学生结合地图形成直观印象, 学生对此内容充满兴趣, 马上画出了三角贸易的示意图。接着我出示材料:“奴隶贩子们把黑奴从非洲运到美洲去贩卖, 为了把尽可能多的黑奴塞进运奴船, 奴隶贩子根本就不管船只的大小和安全。运奴船上的一对对黑奴被绑在一起, 躺在比身体还小的地方, 根本就无法动弹, 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很多黑奴身患重病, 为了防止疾病传播开来, 许多患病的黑奴被直接扔进大海, 葬身在大西洋, 经常会有一群群的鲨鱼尾随在贩奴船后面, 奴隶的鲜血染红了海面。”同时配以相应的视频、图片。学生们边看边慨叹不已。由此, 我让学生思考:“几百年的奴隶贸易对非洲产生了怎样的危害?相反, 对欧洲的发展又带来了怎样的好处?”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水到渠成般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 学生也自然地、深刻地认识到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本质, 同时也感受到资本主义前进过程中进步的一面, 从而初步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其思辨能力得到了培养。
实践告诉我们, 恰当地使用视频资料或者史料、图片等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打破时空界限, 很好地消除学生与历史的隔阂, 可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其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明显提高。
四、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培养能力
孔子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更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学以致用”。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几十年, 把社会作为活学活用的大课堂, 在教学的同时也让弟子参与政治, 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言行、思想, 不断去领悟、去参透, 在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中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是逝去的现实, 它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也应该注意使自己的教学更贴近社会, 贴近学生的现实, 从而扩大学生的接触面,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的互动中得到完善、提高。
比如, 在学习《动荡的中东地区》时, 我先让学生关注最近新闻中关于利比亚、叙利亚、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局势的报道, 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并思考:为什么这一地区至今依然战火不断、动荡不安?哪些因素导致这种复杂局面的出现?在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之后, 我又让学生讨论:应该如何解决中东问题?如果让你去解决, 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讨论结果写信给巴以领导人。学生们都非常兴奋, 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 搜集了很多资料, 也提出了许多不错的建议。这不仅训炼了他们的思维, 培养了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也让他们更关注社会, 真正做到了对知识的活学活用。
【孔子教育思想】推荐阅读: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10-10
孔子教育思想的完整美09-25
孔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05-15
柏拉图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区别06-02
孔子教育理念07-29
孔子的教育内容11-09
孔子教育名言录06-29
孔子的教育创新论文11-13
大教育家孔子12-12
孔子音乐教育观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