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孔子的德治思想

2024-10-09

略谈孔子的德治思想(共9篇)

略谈孔子的德治思想 篇1

略谈孔子的德治思想

孔子是儒学的创立者,或者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谓“儒”,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段玉裁注曰:“郑目录云: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所行.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显然,相对于法家学说而言,儒家学说更强调“德治”.孔子的“德治”思想在今天仍然是有启迪意义的.

作 者:王晓琳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都江分部社科系刊 名:文史杂志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年,卷(期):“”(1)分类号:B82关键词:

略谈孔子的德治思想 篇2

关键词:《史记》孔子,德治思想

以德治国和以刑罚治国这两方面的优劣在《史记》中是有所体现的,很显然,司马迁赞成德治,而前代的德治思想究竟是怎样影响这位史学家的呢?司马迁在文章中提出:“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给自己思想的定位是是整合而非创造,在整合的过程中,周的“天敬有德”和孔子的宗周的德治理论影响了司马迁。

为了挽救周王朝的政治危机,孔子提出了恢复周礼的主张,而为了恢复周礼,还提出了“仁”的重要性,“仁”是内在修养,而“礼”则是这种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要想恢复周礼,只有内心真正做到了仁而爱人,才能在行为上符合礼仪规范。“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侑》)可见恢复周礼的关键在于“仁”。在《论语》一书中,“礼”字出现了75次,而“仁”字出现了109次,可以看出孔子的理想政治是以“仁”为基础的。反复强调“仁”,使得“仁”在德的基本内涵中的比重上升,成为衡量是否有“德”的重要标准,在阐释王道上,孔子强调“仁德”的君主得到拥护,逐渐形成了以德治为内核的王道思想。

周提出了“敬德”理论主张,以维护取得政权的合法性,但是经孔子的内仁外礼的反复阐释,德治思想才为秦汉统治者所注意并接纳。到汉武帝一朝,经学盛行一时,汉儒阐释经典的同时有一种倾向:力求能使君主行仁政,行仁政的具体表现即是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君主自身则尽量修身养性来减少过失。在这里孔子的学问成为主要阐释的内容,通过历代皇帝的对比和总结,得出结论,以此希求能够影响君主的言行。司马迁最尊崇的圣人是孔子,那么,我们有理由推断,阐释孔子仁学和德政的经学是司马迁德治思想的来源和重点。

我们可以从全书对帝王总的描述来体察司马迁的德治思想。首先,对于有德行的君主给予高度赞扬。对于孝文帝司马迁给予了热烈的赞扬,在《史记·孝文本纪》中总结了孝文帝当政二十三年来的政绩:“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历史上孝文帝是有名的提倡节俭的君主,又从内政外交方面实行汉初制定的休养生息政策,使得国泰民安,所以司马迁的赞语是:“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史记·孝文本纪》)

其次,对于暴虐的君主给予强烈的批判和公正的评论,尤其以过秦思想的讨论为主。西汉建国后,许多儒生为新朝积极服务,为君主总结强大的秦国短命而亡的原因,这在当时形成了一种风尚。秦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扫平六国,强大无比,然而二世而亡,强烈的对比引人深思。从汉初至武帝时期,陆贾、贾谊、主父偃、严安等人分别对秦亡的原因进行总结,而几乎所有的见解都归于秦的残暴之上。最初引起广泛关注的过秦言论当属陆贾,《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着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可以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久经沙场的刘邦并没有意识到行仁义的重要性,而这次对话也被儒生津津乐道。叔孙通总结得好,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儒家的德治思想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之后,贾谊作为士大夫,为汉王朝的稳定出谋划策,分别写了三篇《过秦论》,认识到秦王朝灭亡的关键在于失掉民心和迷信武力,封建统治者野心大而虐待人民,终于走向灭亡。有了贾谊这一番描绘,汉朝的皇帝才能真正总结秦代由盛而衰、由强而弱的经验教训。

汉武帝时期,主父偃谏伐匈奴:“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獘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咸)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踰河而北。是岂人众不足,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蜚刍刍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虽然主父偃的本意是进谏阻止汉武帝伐匈奴,他把秦亡的原因归结为与匈奴的战争,是多少带些主观意见,然而一味的穷兵黩武使得民不聊生,其结局必然是百姓为生存而揭竿反叛,确是任何一个王朝的噩梦,从关注秦亡的现象,促使统治者认真考虑用兵一事。严安也就当时的政治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敛,省繇役,贵仁义,贱权利,上笃厚,下智巧,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严安对于秦灭亡的原因也归结为对匈奴的战争,但是从严安的言论中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秦的政策失衡所带来的毁灭。众多关于过秦的论述使得司马迁能够清晰地看到德治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也认识到统治者的个人作为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所以,君主的能够认识到以德治国就非常重要,在汉武帝实行推恩法来维护国家统一时,司马迁热烈地赞扬:“太史公曰:盛哉,天子之德!一人有庆,天下赖之。”

孔子周游天下宣传其德治和礼治思想,虽然失败了,但他思想的光辉却影响着后人,司马迁深刻地认识到德治的重要性,以古为鉴,资询治道,为后王“立法”———德治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张强.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高祯霓.史汉论赞之研究[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2006.

[3]郭丹.左传国策研究[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4.

[4]冯天瑜.中国文化发展轨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浅析孔子的德治思想 篇3

一、孔子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论语·为政篇》中有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斯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而其他星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一样,将得到民众的拥护。可见,孔子认为德治应是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和主轴,强烈反感“德之不修”。那么,怎么“修德”呢?孔子主张“以德化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为政者通过言传身教,把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转换成民众的内心信念和道德良心,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维护社会秩序。他说:“不教而杀之谓之虐”“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在他看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天性差异并非不可改变的,而是可以塑造的。通过后天的教化,不仅可以使人民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还能使人民有知耻之心,达到“有耻且格”的道德境界,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孔子极力主张对百姓实施礼义道德教育,反对君王滥用杀戮之刑。

从统治者自身的角度来看,孔子则强调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人表率,以身作则。正所谓“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和从?”,“上好礼,别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别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统治者要“克己复礼”,树立威信,才能以自己高尚的品行影响百姓。在用人方略上,告诫统治者应当尚才任贤。“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又有“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这都是孔子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告诫统治者任人唯贤,“进不失亲,远不失举”,打破阶级和出身局限,任人唯贤。

同时,孔子主张重民、养民。根据《论语·学而篇》记载:“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必须谨慎,对人民要守信用,节俭爱民,使唤人民不能妨碍农时。一方面,要求统治者轻征薄敛,减轻人民负担;另一方面,在摊派徭役时不违农时,确保人民有充足的时间播种和收获,这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惠民、富民方略,也体现了“仁者爱人”、博爱济众的精神。

二、孔子德治思想中的“仁”和“礼”

《论语》总共两万余字,“礼”字出现了七十多次,“仁”字则出现了一百多次,可见“仁”和“礼”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仁”的内涵十分丰富,“恭、宽、信、敏、惠谓仁”;“刚、毅、木、讷,近仁”;忠、恕、孝、悌、礼、义等道德规范都是“仁”的表现。孔子把一切美好的品格与德行都归结到“仁”的范畴,其中心思想是爱人、爱众。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唯仁者能好人,能爱人。”在孔子看来,只要大家都能以“仁”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爱人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融洽相处、和谐共存。如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贯穿爱人的原则,天下也将变得稳定和太平。以此类推,如果为政者能勤政爱民,与民共忧,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的政治混乱状况也就有了解救之道。

“礼”,按孔子的意思指的是周初制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仪式和规矩。在孔子心目中,“周礼”是至善至美的,他由衷地赞美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又说:“不知礼,无以立”,意思是说如果不懂得“礼”,不按礼来办事,那就无法进行统治。从孔子自身的时代背景来看,正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混乱时代,在孔子看来,造成混乱的原因则是“礼坏乐崩”。因此,要结束“礼坏乐崩”的混乱局面,就要复“礼”。那么“礼”的标准何在?孔子非常明确地指出,“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孔子看来,君臣间的“庄”与“忠”,父母子女间的“慈”与“孝”,兄弟姐妹间的“友”与“悌”是维持社会稳定、人伦有常的根本,也是“仁”的前提。由此,孔子以“仁”释“礼”,希冀以行“仁”来复礼,并通过“克己复礼”到达“仁”的境界,最终实现“和为贵”的“大同”理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仁”和“礼”共同组成孔子德治思想的主干,其中“仁”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礼”是德治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依仁成礼,以礼成仁,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仁发于心,才能自觉地遵守礼;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最终成就仁。

三、孔子思想中德政与刑政的关系

在探讨孔子德治思想的过程中,有必要探讨一下孔子对法治的看法,也即孔子思想中德治与刑政、刑罚的关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是孔子对德政与刑政关系的一个高度概括,即孔子主张实行德治,反对单纯的刑罚,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反对法治。《论语·子路篇》中记载,孔子这样说道:“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意思是贤能的人连续治理国家百年后才能感化残暴的人,达到废除刑罚的境界。言外之意,这百年内是需要刑罚的。由此,在孔子看来,治理国家关键应该把道德教化和刑罚结合起来。《左传·昭公二十年》中就记载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政是以和。”明确揭示了孔子这一思想。在《论语·颜渊篇》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可见,孔子主张的是宽猛相济、恩威并施,以宽政赢得民众,以猛威纠偏补弊,即“德”与“刑”相结合。但必须强调的是,孔子是重德轻刑的,德治仍是他的根本思想,刑罚是根据当时社会现实而设想的一种过渡办法,其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没有残暴行为、没有刑杀的“大同”社会。因此,在孔子的思想中,德政始终是基本,刑政只是对德政的一个补充。

四、结语

孔子的德治思想丰富且深刻,深刻影响着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由于现实的原因,孔子的德治思想不可能直接运用到我国目前的“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中,但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剔除其德治思想中的封建糟粕,挖掘其中优秀的德治资源,批判地继承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与现实:德治思想的思考 篇4

传统与现实:关于德治思想的思考

德治就是通过道德教化使国人对某些思想理念、行为规范采取认同态度,产生自觉心理,从而形成凝聚力,以达到稳定社会、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目的.德治的时代意义是:德治是市场经济发展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迫切要求,是重铸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新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德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一方面强调“官德”和“民德”建设相结合,另一方面强调德治和法治相统一.

作 者:任江华 任映红  作者单位:任江华(鹰潭市委宣传部,江西,鹰潭,335000)

任映红(温州师范学院社科部,浙江,温州,325003)

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 年,卷(期): 22(4) 分类号:B82-051 关键词:德治   法治   传统   现实   思考  

略谈孔子的德治思想 篇5

儒家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儒家文化在政治领域始终倡导“德治”,“法治”只是其辅政的手段.这一文化资源与西方“法治”传统构成对立的文化价值系统.总结对比中西“德治”与“法治”的`根源及其现代意义,是本文之主旨.

作 者:柴毅龙 作者单位: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昆明,650031刊 名: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KUNMI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4(1)分类号:B222关键词:儒家 德治 法治 本土文化资源

略谈孔子的德治思想 篇6

德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民本主义为根本出发点,重视对人民的道德教化和统治者的道德垂范,把法律作为实行德治的必要补充和重要保障.尽管它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其中的合理因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作 者:杜中新 李良 作者单位:杜中新(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

李良(枣庄市孟庄镇周村中学,山东,枣庄,277133)

略谈孔子的德治思想 篇7

【关键词】儒家“德治”思想;以德治国;道德建设;差异

儒家“德治”思想与“以德治国”的本质区别

1.“德”的内容不同

从五千年文明历程来看,“德主刑辅”、“为政以德”这两个治国政策一直都是封建君主用以维护其统治地位的政治主张。这两种思想起源很早,在远古时代的诸多书籍的记载中就发现“德”这一词。追溯到春秋时许多大家学者不断地对自己的思维主张进行大范围的宣传,致使德治思想在这一时期迅速的发展起来。这里就包括,儒家的传统德治思想,为之后的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了前提依据。儒家德治思想的“德”由来已久,它包含着为政以德、以德治吏、以德养民、以德教民等内容。

儒家所推崇的“德”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主张。“官员不修养品德,则无法尊敬德行无法保护百姓,政权就无法稳固。”[1] (P28)对君主除了提出为政以德的要求之外,还要求其实行以德治吏,对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提出较高的道德要求标准。臣子乃是连接君王、黎民百姓之间的纽带。君王自身具备贤能并能够是国家治理好,他还必须需要有一批品德高尚、勤政爱民的仁德官吏加以辅佐,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君王的治国方略公正的执行下去。因此,必须以德治吏。“另外以德治吏还要用道德来管理人才,以德养廉。封建君主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制定出一整套严格的封建礼仪规范,其核心思想是‘忠君‘事亲,具体来说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2] (P61)孟子认为为政清廉就是“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3] (P103)儒家这种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对现如今,我国的清正廉洁建设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以德养民是君主主张以德为政的最终目标的根本体现。仁政的最终目标是强国强民,安邦定国。而在实践中,则是先礼后利,也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然后才能考虑自己的合法利益,这样一来,黎民百姓才会支持这样的君王。统治阶级应该怀有爱护百姓的慈心,在国际治理和社会管理方面要顺从百姓的心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地位巩固。民众应该有自己固定的产业,以此才会让百姓心里踏实,生活富足。荀子说过,使用严苛的刑罚指挥让民众感到畏惧,达到不犯法的目的,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这样的事情发生;而用道德来进行感化民众,则会使他们认识到违反法律而产生的羞耻感,进而从源头上,使他们遵纪守法。以及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明确指出‘德与‘刑相比,更具强大的社会控制能力,而‘刑只在逼不得已时才会动用,这样才能够使社会大众心悦诚服。

“今天所说的‘以德治国方略,是坚持‘官德和‘民德并举的德治思想。”[4] (P29)从“官德”角度来说,其实这是对所有党群干部的要求,使他们要以自身为榜样,用道德来棍法自己的行为举止,用道德来处理国家的政务。“主要应从五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一切都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甘做人民的公仆;二是要把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作为检验自己工作成败得失的唯一标准,始终践履和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清政廉洁,勤政为民,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关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四是要求領导干部讲理想、讲奉献、讲团结、讲大局、拒腐防变;五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努力学习科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思想,陶冶情操,用真诚的品质去感染人,以实际行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楷模。”[4] (P29)

由此可知,我们要同时抓好“民德”、“官德”的建设,并且贯彻执行“公德”、“私德”建设,推动“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

2.“德治”的内涵不同

儒家的“德治”思想要求以仁爱、德政、教化感化百姓。孔子认为,君主的品行端正,即使不发号施令,百姓也会服从,反之,君王品行不端,即使发号施令,也不会有人去遵从。实际上孔子的德治思想要求的是,而是要求“以德化民”,用道德来感化民众。因此,孔子最先要求掌权者和君子先提高自己得的素养,然后再对老百姓实行仁爱。孔子还认为,官员的德行可以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他们拥有高尚的品德,就能很容易的感化百姓们,这样一来,百姓支持你的工作,社会就会更加稳定,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屈原在《离骚》中述说自己的“美政”理想时写道:那些上古的君王治理国家都是最先考虑百姓的疾苦,所以那些有名气且高尚品德的贤人志士都愿意追谁他。这也算是德治思想的具体体现。

“德治”我们知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用道德来治理国家,那么又如何理解这里的“治”呢?它其至少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指管理, 《论语·宪问》讲,卫灵公做错了很多事,国家却没有灭亡。因为国家有仲叔圉负责外交关系,联络大家。这是用“治”的管理义。二是指惩处。《史记·李斯列传》讲:“赵高治斯,榜掠千余。”这里有涉及到治的惩罚。以德治国,也就是统治阶级或者最高决策者用道德来领导国家、管理社会,这里必定要包含严惩。道德乃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念、规范以及思想品质,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机关、工具、设施,屈于政治上层建筑。”[5] (P16)两者都是由经济基础规定,并为其所用。通过合理运用道德的力量,抓住民众的内心想法,以此来治国。

3.与“法治”的关系不同

孟子认真研讨过孔子的儒学思想,将其德治进一步发展成了自己的仁政主张。但是孟子没有进一步的研究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在他之后,荀子又提出更加具体的“治人与治法的关系”的思想:“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6] (P118)进一步强调“法者,治之端;君子者,法之原也。”[6] (P118)主张“有君子,则法虽省而足以遍,”[6] (P118)“无君子,则法虽具……而足以亡。”[6] (P118)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后世的儒门众学者们沿袭着孔子、孟子、荀子的思维脉络,继续对其进行更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南宋胡宏指出,人民心中有强烈的道德感,但如没有法律的制约则仍旧没有用,国家依旧会走向灭亡。这段话可以总结为其一在治国的过程之中相关联,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其二法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德治的顺利运行。其三使德治成为治国主体,将法治作为辅助力量。法律体制用来束缚自身,而德治则用用来教化人心。

就“以德治国”中的“德”而言,它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这是法律上所缺少的;因此,德与法虽然执行各自不同的规范命令,但是两者的控制区域有相互重合的地方。道德中有些领域是位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门几乎是不受道德判断影响的。法律与道德各自的功能决定了他们的内在结构存在差异性,并随着他们功能的变化而转变,而且这种内在结构的转变不能影响社会安定秩序、社会正常运行。

“因而,法治与德治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7] (P4)“法治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德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觉悟。”[7] (P4)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更是差异协同的,德治与法治必须同时进行,在抓好教育与管理的同时,加强法制法规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精神境界,进而有效的预防和降低触犯法律现象的发生。以德治国就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是为以德治国创造条件,两者必须互补互进。

我们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伦理倾向,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法律和道德对有助于帮助约束民众的行为举止。同时也应该在社会大环境下努力为稳定社会秩序、保卫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从每一件小事上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遵纪守法,配合完善现代化法制法规,已建立一个健康文明理想社会。法治与德治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的双文明的发展。因此,两者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同样提高公民素质同样要同时培养他的法治素质和德治素质,只有如此才能造就积极向上、嫉恶如仇、奋勇向前的和谐环境,增强民众的集体修养。

参考文献

[1]武建国.试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钟华.从中国传统思想到“以德治国”.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6):60-62.

[3]杨伯峻主编.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4]周先进, 儒家的德治思想和今天的以德治国.高等农业教育,2003(7):27-31.

[5]窦炎国.关于“以德治国”的若干问题.道德与文明,2002(4):16-21.

[6]张覺主编.荀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孔子的教学思想 篇8

1、仁的思想

孔子把人视作最高的道德规范,其要义就是“爱人”。

仁之于政治,主张实行“德政”,提出“省刑罚薄税敛”“博施济众”和“老安”、“少怀”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其“爱人”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也是保民的手段,期望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旧势力的统治。

仁也体现在其“忠恕”观念中,这是要求人积极帮助别人,对人要忠,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人,对人要“恕”,他的忠恕思想也是为缓和社会关系矛盾服务的。而对社会统治者,“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

2、礼的思想

孔子的礼是以政治而言的,其精神集中表现在“正名”思想中,也即奴隶制社会那一套等级的“礼制”。

“正名”思想认为,君臣和父子都应严格恪守各自的名分和尊卑长幼的次序,应当“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群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他认为“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所以要求统治者提倡礼教。

(二)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三者排列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的问题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

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

集中体现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中。

“性相近,习相远”的起点是“性相近”,核心和终点是“习相远”。他从“习相远”出发提出了早期教育,他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早期教育理论的人。

孔子虽然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但也不是教育万能论者。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题,据王充解释,“性相近、习相远”只是在不能移的“上智”与“下愚”之间发挥作用。

(三)论教育对象

1、有教无类的含义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2、有教无类的评介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四)论教育目的

孔子提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孔子所提的“道”指的是周道,即“修己”“安人”之道。他所幻想的士和君子并不是单纯追求富贵名利的士,而是奴隶制社会的卫道和殉道者。然而,志道和弘道并不是孔子教育的终极目的.推行其道才是其终极目的。他认为行道有二: a.设学收徒,扩大道的影响 b.从政做官,以道治国安帮

子夏说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意是:为官者已尽职尚有余力,应致力于学问;为学者有了丰富的知识还有余力,应去做官。

(五)孔子的教学理论体系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保证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论语》,人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孔子的教学内容:

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以文学、品行、忠诚、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二曰“礼、乐、射、御、书、数”。这是指孔子教学的四个科研成果目。

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这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

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技能和技巧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内容的结构、社会的需要以及个人人格的形成来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就三者而言,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它是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2、教学方法论

孔子“学而知之”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学、思、习、行四个环节,体现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是孔子教学思想的基础。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2)学思结合

3)虚心、笃实好学态度 4)启发思维

孔子提出的思维方法有近思、叩两端、由薄反约等。5)时习与温故

(六)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1、概说

道德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理论的核心。其中,仁是最高的道德概念。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纯。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

2、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立志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磨而不磷,湿而不缁”《论语·阳货》。2)力行

“君子耻其言而过于行”《论语·宪问》;“刚毅木(质朴)讷近仁”《论语·子路》。3)自省与自克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见贤思齐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4)改过迁善

“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为过矣”《论语·卫灵公》。5)乐道与安仁

这是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指出了为学和进德的感情和兴趣逐渐加深的三个阶段:知之、乐之与好之。

二、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1、人性论:素丝说

2、教育作用:推行教育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认为兼受的理想社会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教育。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3、教育目的:培养兼士或贤士。标准是夺取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二)教育内容

①政治和道德教育:兼爱、尚同、节用、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②科学和技术教育 ③文史教育

④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形式逻辑的教育。

(三)教育方法:主动、创造、实践、量力

三、孟轲的教育思想

(一)仁政主张

1、制民之产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好的政治是教育

(二)教育的理论基础:性善论

(三)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1、教育作用:扩充善性,致良知

2、教育目的:明人伦

(四)理想人格:大丈夫

1、特点

①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

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

2、实现途径: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

①持志养气 ②动心忍性 ③存心养性 ④反求诸已

(五)教学思想:教学过程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 ①深造自得 ②盈科而进 ③教亦多术 ④专心致志

(六)社会分工与教育

四、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与社会群体

群是人类生存保障的一种形式。为维护群就必须“明分使群” ①人生存的重要形式或特征就是人的学习,从而善假于物 ②学习和教育保证了人之群的实现。

③分工是人之群的保障,而学习与教育则是社会分工之一。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1、性伪之分:人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一是生理本能,二是目视耳见的感知认识能力

2、性伪之合: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因为仁义礼法有可以被认识被掌握之理。

3、化性起伪:通过环境(渐)、教育、个体努力(积)得以实现。(三)教育目的: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以培养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四)教育内容:重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授。

(五)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 ① 闻见:学习的起点

② 知(思维):兼陈万物而中悬衡,以把握事物及其关系;虚壹而静(大清明); ③ 行

(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荀子把教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把国家兴亡与教师的关系作为一条规律概括出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况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师道尊严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五、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法家思想渐成的规迹是李悝、商鞅、韩非。

2、绝对的性恶论

3、禁二心私学

4、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六、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一)《大学》

它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无论是作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还是作为“为学次第的”八条目,都着眼于人伦,以个人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现为目的,而社会政治的实现也被看成是道德过程。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二)《中庸》

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与大学互为阐发。

1、性与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中庸:两端执其中、中立而不倚、中和。中庸即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与方法。

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依《中庸》之见,人们可以从二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者尊德性。其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者道问学。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对求知学习过程的阐述。

(三)《学记》

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首先,《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其次,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篇9

一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孔子最早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原则。可以说,在孔子的整个伦理思想体系中,政治伦理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注重道德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强调道德在治理国政中的重要作用,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注:《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当政者以德为政,即在政务中坚持和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注重社会的道德教化,那么,就可以像北极星那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自然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拥护。这里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为 政者崇仁尚德,以德治国,便可以产生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影响力,使民心归服,从而实现 整个社会的有序和稳定。孔子认为,道德与政治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对此,他曾多次作过比较具体的论述。他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如果能 以道德礼让来治理国家,那么治国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如果不能以道德礼让来治国,只是在口头上谈礼,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孔子还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注:《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有治国之才,但如果缺乏仁德,虽然也能一时得到民心,但不会持久,总有一天会失去。因此,孔子强调在处理政务、治理国家方面,必须遵从一定的道德准则,重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以及道德教化对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意义。在孔子思想中,政与德是不可分割的。实际上,孔子所讲的政,本身已包含 有德的内容。他曾说过政者正也(注:《论语颜渊》。)的话,正即正直、公正,这本身就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孔子以正释政,说明孔子是把治理政务同道德要求联系起

来看待的,也说明了孔子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及其表率作用的重视。孔子在提出政者正也后接 着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注:《论语颜渊》。)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注:《论语子路》。)这些,都反映了孔子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及其品行的重视与强调。《宪问》载: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这里,孔子之所以赞赏南宫适,并称其为君子,就是因为南宫适想到并提出了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问题。这也体现了孔子在治理国政方面重德不重力,提倡为政以德,崇尚道德教化的思想态度。从为政以德的原则出发,孔子倡导德治、仁政,反对暴政、苛政。孔子曾说过苛政 猛于虎(注:《礼记檀弓篇》。)的话。在孔子看来,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注:《论语尧曰》。)。《颜渊》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他反对用暴虐、残酷的手段治理国家。孔子还主张推行 王道,即以仁义治天下,以道德来治理国家。《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国迭兴,更为伯(霸)主是以孔子明王道。也就是说,主张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首先就是由孔子所倡导的。当然,孔子在倡导德治、仁政的同时,并不完全反对刑罚,相反,他充分肯定了刑罚的社会作用。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注:《论语子路》。)可见,孔子所反对的是刑罚不公正、不得当,他反对独任政刑,迷信政刑,对百姓不先进行教育便加杀戮。在孔子那里,德治是行政的主要手段,而刑罚则是辅助手段。孔子还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注:《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在审理诉讼案件方面自己同别人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希望通过道德教化消除争讼。正因为如此,在行政的宽与猛的问题上,孔子既主张宽政,认为宽则得众(注:《论语尧曰》。),同时也不否认猛政的作用。他说:善哉!政宽 则 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注:《左传昭公二十年》。)孔子主张宽猛相济的统治方法,以宽政得众,又以猛政纠正宽政可能带来的弊端,以此达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孔子不但倡导德政,而且还主张以德导民,要求为政者注意社会道德教化,并把道德教化视为治国之本。当冉有问孔子既富矣,又何加焉时,孔

子回答说:教之。(注:《论语子路》。)这里的教,不仅是指文化教育,而且主要的还是指伦理道德方面的教化。《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即德行,它作为一个实践范畴,包括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在内;忠即忠诚老实、诚实为人等道德品质;信主要是指讲究信用、诚实不欺,它与忠一样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文虽然主要是指文献知识,但也包括为人处事方面的道德知识和能力,以及在道德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和仪态风貌,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注:《论语雍也》。)就包含这方面的意思。孔子希望通过道德教化,使社会各 阶层的成员普遍形成和具备良好的品德,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面貌和道德风尚。这也是孔子思想以及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孔子对道德教化与政令刑罚的不同社会作用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论语为政》。)孔子认为道德教化比政令刑罚 还重要,以法制禁令引导百姓,以刑罚统一其行动,百姓只是畏罪而不越轨,却没有羞耻之心,而以道德引导百姓,以礼制统一其行动,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并且自觉地遵从一定的 社会规范和规章制度。在这里,孔子指出了道德教化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正是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孔子把对人们的道德教育以及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培养,作为其教育的中心内容。在孔子那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以人伦,培养为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士或君子。这也正是孔子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把握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对于全面理解孔子的整个伦理思想体系有着 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在孔子伦理思想中,包含着一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可以说,关于道德规范的理论,构成了孔子伦理思想的主体内容。

(一)仁。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注:《论语卫灵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注:《论语里仁》。)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注:《论语卫灵公》。)他甚至还说:当仁,不让于师。(注:《论语卫灵公》。)由此可见孔子对仁的高度重视。我们认为,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原则。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注:《论语颜渊》。)还有一次孔子回答说:居处恭,执事敬,与 人 忠。(注:《论语子路》。)子张问仁时,孔子回答:恭、宽、信、敏、惠。(注:《论语阳货》。)等等。可以说,孔子 提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都是仁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同时又都可以归结于仁。在孔子提出的爱人、忠恕、孝悌、礼、让、中庸、信、义、宽、敏、恭、惠、勇等道德规范中,始终贯穿着仁的思想和要求。所以我们认为,在孔子提出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仁是一个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范畴和概念,或者说,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就是仁。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仁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是人们处理各种道 德关系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它贯穿于孔子伦理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也鲜明地、集中地体现着孔子伦理思想的本质和特点,其他的道德规范以及具体道德关系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都是这个基本原则的补充、展开和具体表现。

(二)爱人。爱人是孔子关于仁的道德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第一要义,也是人们在实践仁的过程中的首要的指导思想和道德要求。在孔子看来,以爱人作为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纽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可和谐融洽;如果整个社会都建立在爱人的基础上,那么社会自可安定太平。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注:《论语颜渊》。)他还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注:《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注:《论语学而》)。爱之,能无劳乎?(注:《论语宪问》。)《乡党》载: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些都反映和体现了孔子的爱人思想。后来孟子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仁者爱人(注:《孟子离娄下》。)。《吕氏春秋爱类》中的一段话也表达了这 个意思: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人。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要做到仁,就要爱自己的同类,即爱人。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爱人是仁的灵魂和内核,也是仁的根本之所在。可以说,爱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 的一项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一道德规范,也充分体现了孔子伦理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孝悌。孔子十分重视孝悌之道并把孝悌看作仁的本源和基础。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论语学而》。)在孔子那里,孝悌是指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具体地说,孝是指后辈对前辈的孝顺,用以维系宗族中纵的关系;悌 是指平辈中年龄小的要尊敬兄长。孔子正是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骨肉亲情出发,推及其宗族,要求尊敬长辈,厚

待亲友,并由宗族关系推及泛爱众。孔子提出: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注:《论语学而》。)他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孝悌,把孝悌等道德品行的修养放在第一位,而把书本知识的学习放在第二位。关于如何做到孝悌,孔子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就孝来说,孔子认为,首先,要善事父母,承担赡养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注:《论语学而》。)。为了能及时照顾和事奉父母,还要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注:《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注:《论语里仁》。)其次,要服从、继承父母的事业与志向。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论语学而》。)他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注:《论语里仁》。)第三,不但要在生活上照顾和赡养父母,还要关心其精神生活的需要。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注:《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对父母只养不敬不是孝。所以,孔子所讲的孝,不仅是指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而且还包括对父母的爱戴和尊重,包括对父母精神、心理、情感等方面需要的关心和满足。

(四)忠怨。孔子从仁这一根本道德原则出发,还提出了忠恕的道德规范。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注:《论语里仁》。)。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什么?曾子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 而已矣!(注:《论语里仁》。)从忠恕的内容和要求来看,忠恕作为一项道德规范,是仁的道德原则的进一步发展和展现。忠恕的基本要求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朱熹说:尽已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注:《论语里仁》。)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忠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首先,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论语雍也》。)。其次,要做到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注:《礼记中庸》。),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卫灵公》。)。第三,要具有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精神。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注:《论语颜渊》。)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注:《论语公冶长》。)此外,忠恕还有忠诚、信实、宽恕、容人的意思。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来说,忠恕反映着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宽宏大量、友好相处的愿望和品格。忠恕的道德要求,对于中华民族诚实不欺、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等传统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五)礼。孔子所讲的礼,既是一种规章制度,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孔子关

于礼的论述很多,他说:不学礼,无以立。(注:《论语季氏》。)上好礼,则民易使也。(注:《论语宪问》。)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注:《礼记乐记》。)他还提出约之以礼,并认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注:《论语泰伯》。)。由此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与强调。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的礼,其核心是正名,即要求名正言顺。而正名的具体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注:《论语颜渊》。)。即君要有为君之道,臣要有为臣之道,父要有为父之道,子要有为子之道,这样才符合礼。孔子从密切人们的伦理关系出发,认为社会成员都能遵守一定的礼,才能达到改善人们的社会关系,求得社会安定和谐的目的。所以孔子强调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要合乎礼的要求,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要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注:《论语卫灵公》。)。孔子还提出:礼,与其奢也,宁俭。(注:《论语八佾》。)孔子认为,人们在遵循礼的要求时,要注重礼的精神,而不是它的繁文缛节。孔子的这一思想是有重要意义的。任何一种道德规范只有在人们自觉自愿地加以遵循时,才能对人们的行为真正起到规范和制约作用。

(六)义。义也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道德规范。孔子关于义的论述很多,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注:《论语宪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注:《论语述而》。)、见义不为,无勇也(注:《论语为政》。),等等。在孔子伦理思想中,义既是一项重要的 道德规范,也是仁人君子应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注:《论语里仁》。),君子义以为上(注:《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质(注:《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仁人君子要懂得大义,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义的要求。具体说来,遵循义的道德规范,一是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君臣之义(注:《论语微子》。)、使民也义(注:《论语公冶长》。)等,就是这方面的意思。《礼记礼运》中 提到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这里的十义,也就是正确处理十个方面的人际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在义利观上,孔子是重义轻利的。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主张舍利求义,他所 讲的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注:《论语宪问》。)都说明了这一点。能否做到见利思义,见义勇为,直 接反映和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

(七)信。信是孔子伦理思想中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这一道德规范主要是要求人们在 与人相处、对待工作等方面,要做到诚实不欺、讲究信用。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注:《论语学而》。)信则人任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注:《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 有信(注:《论语学而》。)等等,可见孔子对信的高度重视。《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这里,孔子把信看得比兵和食还重要。孔子认为,人们 只有遵守信的道德规范,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使自己的行为取得满意的效果;否则,如果不讲信用,虚伪欺诈,就会寸步难行。他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注:《论语卫灵公》。)孔子言而有信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 重要的影响,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八)中庸。在孔子伦理思想中,中庸是人们在待人接物中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道德规 范。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注:《论语雍也》。)孔子不但把中庸看作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而且还将其提到至的地位。中庸这一道德规范要求人们的言行要允执其中,保持在无过无不及的理想状态。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注:《论语子路》。)狂即狂妄,狷即拘谨,是两种对立和品格。人们按照中庸的道德要求去选择自己的行动,就应当不狂不狷,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注:《论语八佾》。)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注:《论语尧曰》。),温而厉,恭而安(注:《论语述而》。)。《中庸》中说:君子 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孟子也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注:《孟子尽心上》。)人们在待人接物中遵循中庸的道德要求,言行举止要无偏无颇,执两用中,做到适得其中,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也只有这样才能在道德活动中比较好地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九)恭。恭作为一项道德规范,主要是指言行举止端庄严肃,为人要温厚和善。孔子 多次讲到恭,如其行己也恭(注:《论语公冶长》。)、居处恭(注:《论语子路》。)、貌思恭(注:《论语季氏》。)与人恭而有 礼(注:《论语颜渊》。)等等。这里都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适度,要和善稳重。要使自己的举止言行达到

恭的要求,就要反对花言巧语、行为轻浮。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注:《论语学而》。)巧言 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吾亦耻之。(注:《论语公冶长》。)孔子还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注:《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要做到端庄和善,而不巧言令色,就要以礼来加以约束。

(十)宽。宽即宽厚、宽容之意。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注:《论语八佾》。)他还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和。(注:《左传昭公二十年》。)这里所说的宽,在伦理道德意义上,也就是指待人宽宏大量的意思。曾子说:以 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注:《论语泰伯》。)曾 子所说的吾友,多数学者都认为是指颜渊。曾子所述的两若、两问反映了颜渊 的 谦虚品格和博大胸怀。特别是犯而不校,则充分说明了颜渊待人的宽宏与宽厚。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注:《论语公冶长》。)也反映了孔子对伯夷、叔齐宽以待人、为人仁厚的心胸、器量的肯定与赞扬。孔子关于宽的道德要求,与爱人、忠恕等道德规范的要求是一致的。

(十一)敏。敏即聪敏、勤敏之意。孔子多次讲到敏,如敏于事而慎于言(注:《论语学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注:《论语公冶长》。)、敏则有功(注:《论语阳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也(注:《论语述而》。),等等。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敏要求人们对待学习和工作要勤勉努力,而不能懒散懈怠。所以,当宰予白天睡觉时,孔子气愤地斥责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注:《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只有以勤敏的精神对待学习和工作,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将 一事无成,因此,敏不但是一项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素质。

(十二)勇。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注:《论语宪问》。)《中庸》对这一思想作了进 一步的发挥,并把智、仁、勇称为天下之达德。孔子所讲的勇即勇敢、勇猛之意。在孔子伦理思想中,勇与仁、义是联系在一起的。他说:仁者必有勇。(注:《论语宪问》。)志士仁 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注:《论语卫灵公》。)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注:《论语阳货》。)从这些思想观点出发,孔子主张见义勇为,在关键时刻要敢于挺身而出,舍生取 义。除以上主要内容外,孔子还提出了其他一些伦理道德规范,如温、良、俭、敬、刚、直、毅、木、讷等等。如前所述,在这一系列道德规范中,始终贯穿着仁的精神。孔子在回 答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其具体内容即恭、宽、信、敏、惠(注:《论语阳货》。)。他还说:刚、毅、木、讷近仁。(注:《论语子路》。)由此可见,孔子关于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论和学 说,都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明确这一点,对于理解和把握孔子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是很有帮助的。

三孔子不但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而且总结并提出了一套关于道德修 养的理论和方法。强调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修养,并注重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孔子伦 理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也是孔子伦理思想的又一突出特点。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有仁德 的人,关键在于能否自觉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正因为如此,孔子特别强调人们在道德 品质方面自我修养的功夫。孔子明确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注:《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人的本性本来是相近的,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来习染的不同,才有了差别,甚至相去甚远。这就是说,人并不是生来就善或生来就恶,人的或善或恶,是后天形成的,主要是社 会环境的影响和个人主观努力的结果。这就揭示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道德修养的方法问题,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道德修养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孔 子在回答子贡问仁时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注:《论语卫灵公》。)强调了修养方法的重要性。孔子所提出和阐述的道德修养方法,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博学、慎思、笃行三个方面。在孔子伦理思想中,学、思、行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第一,强调博学,注重对有关道德知识的学习。如前所述,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因为后天习染的不同才有了较大的差别。所以,他主张通过学习,来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论语为政》。)他认为如果只是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无所得;同样,如果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误入歧途。读书学习是掌握道德理论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如果只有对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向往之心,而不努力学习,那么,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曾向学生讲授自己修订的《六经》,他说: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 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

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注:《礼记经解》。)在孔子看来,人们通过对《六经》的学习,可以形成温柔敦厚等一系列道德品质。他还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如果不广泛地学习道德知识,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还会养成愚、荡、贼、绞、乱、狂等不良品质。因此,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注意广泛的学习。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如果广泛的学习古圣遗文,再用礼来 约束自己,就不会有背离仁道的行为。他还说:做官的学习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会循规蹈距(注:《论语阳货》。)。他的学生子夏进一步指出,君子学以致其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注:《论语子张》。)。这里,把做官与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联系起来了。孔子重视学习的思想是很有见地的。这一思想对今天人们的道德 修养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特别是在今天,科学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 想意识、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许多道德现象、道德问题,需要我们以新的目光加以审视,用新的道德准则去进行评价。要使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就需要努力学习,不断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理 论 水平以及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能力。第二,提倡慎思,主张通过内省和自讼改正过错。孔子多次讲到思,他认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问题上,都应注意思考和反省。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 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注:《论语季氏》。)人们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人们事事处处对自己的言行都要深思熟虑,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社会的道德规则;不仅如此,在行为发生之后,还应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道德,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道德上的评价,错误的要改正,正确的要坚持。通过这种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注:《论语里仁》。)看见贤人,就应该向其看齐;看见不 贤 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看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毛病。曾参是孔门弟子中善于反省的,他曾对自己提出如下要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孔子及其弟子是非常重视内省这一修养方法的。孔子还说:内省 不疚,夫何忧何惧?(注:《论语颜渊》。)在孔子看

来,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反省、自我检查时,如果没有发现什么过失,也就没有什么忧愁和恐惧了。自讼作为对自己已经产生的过错进行自我批评、自我责备的方法,比内省更难做到。所以孔子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注:《论语公冶长》。)内省和自讼,都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道德上的自我反省,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孔子认为,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所以要通过反省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内省和自讼的目的,就是要把检查出来的过失加以改正,弃恶从善。他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注:《论语卫灵公》。)过则勿惮改(注:《论语学而》。)。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注:《论语子张》。)在孔子看来,人人都可能出现过失,发现过失而不改正,才是真正的 过。只要正视过失,及时改正。所以孔子把别人知道自己的错误,并能给自己指出来,看作是一件幸事。当然,孔子所讲的内省、自讼是有其特定的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以仁为核心的一套伦理道德规范。并且他所主张的内省、自讼也主要是一种和实践相脱离的闭门思过。因此,从其内容和要求来说,这与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道德修养 是根本不同的。但是,作为一种修养方法,却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第三,主张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在道德修养问题上,孔子不但十分重视学,而且还 特别注重行,即把所学的道德理论和道德知识付诸实践。学和行的统一,也就 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孔子在讲到对自己的评价时曾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 吾未之有得。(注:《论语述而》。)他认为,就书本上的学问而言,自己和别人差不多,在身体力行、躬身实践方面自己还没有达到君子的标准,实在没有什么心得。在孔子看来,行是比知更为重要而且又更难做到的。道德修养的目的不但是学或者通过学而获得知,更重要的是行,是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庸》曾述孔子之言说,力行近乎仁。

所以孔子又特别强调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注:《论语公冶长》。)从听其言而信其行,到听其言而观其行,反映了孔子对躬行实践 的高度重视。孔子还教导他的弟子要讷于言而敏于行(注:《论语里仁》。),把行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还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注:《论语为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注:《论语宪问》。),等等。孔子在道德修养问题上身体力行的主张,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直有着非

常重要的影响。

上一篇:CRM软件“用户满意度”连续六年第一下一篇:简化中医住院病历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