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

2024-06-29

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精选10篇)

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 篇1

孔子儒家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内容摘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他的“仁者爱人”及“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学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国界和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中华民族则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

孔子生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地位及影响、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思想超越了国界和时空,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日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其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等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亦属于全人类。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的先世是殷商的王族。周灭商,殷人受封到宋,转成为诸侯。后在宋国内部变乱中又转为公卿之家。到孔子的曾祖孔防叔时,因宋国内**,避居鲁国。从此失去卿位,从贵族下降为士族家庭。孔子即生于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陬邑的长官,在孔子出生后不久便去世。孔子幼时家境已经降到一般平民的境地。孔子自称“吾少也贱”,他做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放牧的“乘田”,都是地位低下的小吏。他又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30岁以后,他自觉所学有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于是开始招收门徒,进行教育,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办学的成就使孔子赢得了社会声誉,他开始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孔子曾经是齐国贵族的家臣,并受到了齐景公的接见,回到鲁国后又曾担任司寇。孔子的政治才能在齐鲁“夹谷之会”上得到展现。由于齐人的离间,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逐步冷淡。孔子便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在周游列国10多年中却备受冷遇,甚至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境地。孔子离开鲁国14年后,67岁时返回鲁国。以后主要从事教育,至鲁哀公十六年去世。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维系旧有政治秩序的礼乐制度也难以为继。在“礼坏乐崩”的大环境中,鲁国比较保守,不但“犹秉周礼”,而且保存的周礼最多,以至有“周礼尽在鲁”之说。

二、孔子的主要思想

㈠孔子的“仁”

1、仁的含义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早在孔子之前的一些古代文(如《诗经》《左传》)中就己有仁字出现,但那时的仁的意思,只有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基本含义。仁真正具有《论语》那样强调的重要性与崇高地位则始于孔子。

孔子谈仁最多,一部《论语》中讲到仁的一共有109处,但在不同的场合,他对仁的解释往往不同,而真正涉及仁的本质意义,即可作为定义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四个:

其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对“仁”原有意义的确认与继承,是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这可以说是孔子对“仁”这个概念的浅层次定义。

其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里把“孝弟”定义为仁之本,即作为仁的最基本含义,这是孔子对仁的扩展与提升。“君子务本”就是要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他人,爱社会的。

其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仁不仅要做到在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而且出门在外还要能尊敬长辈,说话做事谨慎,对朋友讲信用,博爱大众和亲近有仁德的人。“泛爱众”要把家庭的亲情、血缘之爱扩展为对朋友的友爱,对社会的博爱。

其四,“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这里所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能为他们带来实际利益和好处,是“泛爱众”的最高体现。

上面四个关于仁的定义,层次分明,其内涵由浅入深,由低到高,逐步递进。这是孔子关于“仁”的最本质含义。

2、实践仁的方式

孔子认为实践“仁”的方式有多种,如“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能行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将这些方式加以概括,提炼,就可以升华成为“忠恕”之道。“忠”是指自己想做的事情,要想到别人也会有这种想法,因而要尽力帮助别人;“恕”则指自己懒惰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忠恕”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2000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㈡孔子的“礼”

1、礼的含义

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直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份,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孔子主张“为国之礼”(《先进》),“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礼记·哀公问》。孔子认为礼是治国之本,主张用礼来治国,建立一种“礼制”,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的社会,而孔子所崇尚的礼就是周礼,即周朝的国家及礼仪制度。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合于礼,其实质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下的社会”。

2、实践礼的方式

孔子认为礼的方式是“正名”,“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被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孔子还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行为规范,其意义与实质都在于要恢复、体现和巩固社会的秩序和制度。

3、“仁”和“礼”的关系

孔子主张礼、仁结合,纳仁于礼,用仁来充实礼。这是孔子的创新。关于礼、仁的关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这句话的本意是,礼乐只能由仁人来实行,不仁的人是无法奉行礼乐的。在这里可以看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体系注重仁和礼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㈢孔子的“中庸之道”

1、“中庸”的含义

中庸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中”,二是“和”。中庸不是调和与折衷,这不是孔子的原意,.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这表明孔子并不是无原则的爱,不是谁也不得罪,只知调和折衷的好好先生。中庸的“中”是指“适度”,即“无过”、“无不及”,孔子认为“过”与“不及”是一样的,因为都不“适度”;中庸的另一个含义是“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不是指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同,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要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从而达到总体上的和谐,这是中庸思想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中与和又是相辅相成,彼此相关的,他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依据,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2、“中庸”的价值

孔子很重视中庸思想,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不仅是一种德行,而且也反映了孔子对世界万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与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比,中庸之道主要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论被讨论的,原本是为了调节人际关系,但实质上不仅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实际价值,而且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㈣孔子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从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出发,孔子认为要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之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培养具有上述弘扬与行道志向和德才的君子或志士,这就是孔子的教育培养目标。

2、关于教育的作用。

《礼记·大学》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积极努力地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关于教育的对象。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夷狄,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宗法分封制下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

4、关于教学的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孔子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四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于“数”教的内容。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己包含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在约2500年前己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5、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

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以孔子名义总结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过程式的内在联系,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对我国古代教学曾起过重大的影响。

6、关于教学的方法。

孔子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有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7、关于教材建设。

孔子晚年,皓首穷经编订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后被荀子尊敬为“六经”。除《乐》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2000多年的传统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三、孔子的地位和影响

孔子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就在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认真朴素的态度,把思维聚焦于人生的实际问题。他的“仁者爱人”及“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学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国界和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中华民族则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早在公元1世纪,儒家文化就传播到了越南、日本等地。明朝初年,朝鲜就创设成均馆于汉城,祭孔于文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化圈。

四、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2005年9月28日,在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伴随着首次“全球联合祭孔活动”拉开序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了“2005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二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172届执行局会议上,“孔子教育奖”被正批准设立,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198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提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儒家文化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和的东方品格和释方着和平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必须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下,在人类文化走向多元化的大潮流中,孔子必将会气宇轩昂的走向世界,儒家文化也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大放异彩。

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亦属于全人类。

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 篇2

教育思想是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 培养什么样的人;第二, 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人;第三, 怎样培养这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儒家和谐教育追求的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人自身的发展、群体中自我与他人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人?儒家将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从历史上看, 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天人协调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基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试图通过“修己安人”的教育方式实现周礼的复兴, 从而达到“天下归仁”的美好愿景。从教育理论来看, 其对人性、人生等问题的深入探讨与认识, 则是制定和谐教育目标的依据。怎样培养这样的人?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 儒家对教育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 并对教育形式进行了合理的安排, 从而达到培养和谐人才的目的。

二、儒家孔子和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 人自身和谐发展。

人自身和谐发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主观欲望同社会规范的一致。儒家反对一些宗教、佛学思想通过对个人欲望的“禁欲”来达到规范社会秩序这一做法, 儒家倾向于将个人欲望同看成一种客观存在, 但个人欲望的满足不对他人或公众利益造成侵害时, 社会就不必要进行干涉, 也就是所谓的主观欲望同社会规范的和谐统一;其次是知与行的统一。在个体的培养方面, 儒家主张知行合一, “知”即“智”, 智力、修为的培养, “行”即社会生产、实践。先儒家认为, 人的知识、道德、修养的提升无一能离开现实生产与社会实践, 《礼记·大学》里面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最好的例证。但对言行不一, 对于此墨子曾说过“士虽有学, 而行为本焉。”“务言而缓行, 虽辩必不听。”最后是人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行为相一致。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这里的“质”是指人的内在修养, “文”则是人外在的言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有了质朴的内在修为和文雅的外在言行, 即内在修为和外在言行的和谐统一, 才可以称得上君子。

2. 群体内人我和谐发展。

首先, 家庭人际的和谐。儒家将家庭人际关系分为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和夫妇关系。对于如何实现父子和谐关系, 儒家主张通过“父慈子孝”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规范双方的行为。“父慈”即父母应当疼爱子女, 尽到父母的责任。“子孝”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 包括孝养和孝敬。对于兄弟关系, 儒家强调“兄友弟悌”, 即兄长要善待自己的弟弟, 弟弟要尊敬兄长。儒家主张兄弟姐妹在一起时要相互珍爱、和谐共处。最后是夫妇关系, 儒家主张做到“夫义妇听”, 即丈夫要尊重敬爱自己的妻子, 承担养家的责任, 妻子要听从于自己的丈夫, 但也不是一味的顺从, 但丈夫有错时, 妻子可以进行劝谏。

其次, 社会人际的和谐。儒家认为和谐的社会人际包括政治上君臣关系和谐和百姓间和谐相处。儒家非常注重君臣关系, 孔子由此提出“君君, 臣臣”的命题, 要求君要尽君之道, 臣则要尽臣之道。孔孟二人都认为, 为君者要以身作则, 具有尧舜等贤德王者的风范, 君臣携手治国理政, 不能独断专制, 而为臣者则要“以道事君”, 不能一味迎合顺从, 若君主有不当之处, 为臣者可以当面直言进谏。孟子将“君臣有义”放在“五伦”之首。荀子认为, 当道义与君令发生冲突时, 要坚持道义, “从道不从君”。儒家认为百姓则应以和睦相守, “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则百姓亲睦。”不管是国君还是庶人, 都要遵守仁、敬、孝、慈、忠、信等社会伦理规范。

最后, 国家或民族关系的和谐。儒家学者反对以战争来解决各邦国之间的纷争和矛盾, 主张彼此交往中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 和平共处。孔子奉行“忠恕”之道, 提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反映了儒家“以和为贵”政治思想和主张。

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首先, 儒家把人与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整体, 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协调一致、互利共生的关系。孔子认为, 宇宙整体由天、地、人三大基本要素构成, 三者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突出体现了儒家有机统一的宇宙观。其次, 儒家提出, 既然人与万物是一个有机整体, 那么人要遵循自然规律, 从而与自然互利共生。孟子也认为自然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由此提出“莫之为而为者, 天也。”因此,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极力反对滥杀乱捕, 明确地主张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都应该持一种节用的态度, 处理好“用”和“养”的关系, 以谋求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最后,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万物在对立中统一。儒家思想认为, 虽然人类不能违背天命, 但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仅仅只是相互依存、统一的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同时存在着矛盾, 使得人与自然有着对立的一面。对此, 荀子提出了“大天而思之, 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改造自然的见解。

三、儒家孔子和谐教育思想践行的原则

1. 和而不同。

儒家创始人孔子首倡“和而不同”的理念, 指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至今为世人所推崇。“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同”是指消除差异的苟同。在此基础上, 儒家教育思想将“兼容并包、因材施教”作为其践履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孔子“学无常师。”他至周向老子请教有关道的知识, 向楚国道家名士老子学习“事君”之事。孟子虽坚持孔子的“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但同时吸收法家“以法治国”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荀子在亲自去秦国考察和学习法家思想后, 对法家的“法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并借为己用退出“外儒内法”的儒家主张。可见, 儒家对于古往今来的各家学说能够兼容并包, 兼收并蓄, 采长补短, 自成一体。

在教学上, 孔子认为“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即人与人之间存在智力差异, 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 教授不同水平的知识, 或针对不同资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另外, 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 受环境的影响, 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差异以及不同的能力和特长, 教师在授课时要观察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 有针对性的教学, 因特长不同, 分而导之。

2. 中庸之道。

中庸的本质内涵见于《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庸之道讲究处世为人要把握好“度”, 喜怒哀乐的情绪要适中, 无所偏倚。在合适的时间, 根据特定的情境, 以适宜的方式方法来感受应对, 就是合乎“度”的, 反之即为失度。儒家的中庸之道, 在进德修业问题上主要表现为适时适度和循序渐进。首先, 孔子提出要营造和把握教育时机, 包括把握好受教年龄最佳期、心理状态最佳期, 在进德修业中, 教师适时适当点拨学生, 达到“开而弗达则思”的教学效果。儒家反对“言必信, 行必果”, 认为守“礼”重要, 懂得“权”更为重要。“循序渐进”是指在教学中, 注重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答疑解惑, 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

3. 公平公正。

孔子一反传统与现实, 站在人类生命平等的角度, 主张在生命与人格面前人人平等。他极力反对“人殉”这种惨无人道的野蛮礼俗, 主张以人为本, 因而十分憎恶奴隶主阶级的残暴统治, 嘲讽其“苛政猛于虎。”孔子所提倡的“人性相近”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格平等的思想主张, 在此主张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 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传统观念, 为广大贫苦百姓和平民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 是实现教育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之一, 也是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

4. 持之以恒。

子曰:“中庸之德其至矣乎, 民鲜能久也”, 以此告诫人们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和谐之道。他提出, “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 即和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因而人们要与时俱进, 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坚持。这一思想体现在教学上即“温故而知新”, 只有不断的温习和巩固旧知识, 才能获得知识的积累。对于礼乐等知识, 要反复练习和经常实践, 要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孔子严厉的批评学习半途而废, 曰:“力不足者, 中道而废。今女 (汝) 画。”半途而废并非力不足, 而是学习无恒心, 不能坚持。孟子也认为,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不懈地进行, 才能顺利地追寻和谐之道。《荀子》提出“学贵有恒”的道理。可见, 儒家思想认为, 只有不断进取、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和谐境界。

儒家和谐教育思想不仅揭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 同时阐述了教育教学的重要规律和原则, 可谓在当代独树一帜, 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作用。同时对当代教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启示借鉴作用, 值得我们后人去深思和发扬光大, 让和谐教育思想代代相传, 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汤恩佳.孔子论集[M].文津出版社, 1996.

[2]韩钟文.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齐鲁书社, 2003.

浅谈儒家管理思想 篇3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指导意义

一、儒家管理思想地位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思想不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今天,东西方文化强烈地碰撞、融合,各种管理思想层出不穷,我们对外来管理思想不能一味地排外,要以我为中心,为我所用。重要的是,我们应当重新挖掘我们古代丰富的管理思想,尤其是再审视儒家文化的管理思想中蕴涵的精辟义理,思索古圣先贤智慧对我们的启示。

儒家管理思想实质上是关于如何管理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学说。这一管理思想不仅能对人的行为、社会的准则,甚至是国家的意志的表达都能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

二、儒家管理思想主要内容

1.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

2.儒家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对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有了人才有管理,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而展开的。

3.儒家对组织的独到见解。在几千年之前人们就明白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群、分、义。群是建立组织结构,分是实行分工,而人之所能建立组织结构和实行分工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存着“义”。

4.礼和义是达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当群体建立起来后利用分来进行分工,再用礼来规范,用义来协调,使组织高效运行。

5.对于如何管理,儒家采用的是“仁”、“德”和“礼”。“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德”是儒家的重要的管理思想,“礼”是外在的管理规则。

三、儒家管理思想其他方面

1.因材施教、知人善任

在教育的指导上,孔子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予以不同的指导。他对颜渊说:“约束自已,行为合礼就是仁”;对司马牛则说:“言语谨慎就是仁”;他对子路说:“为政关键要足食,足兵,民信。”对子张则说:“为政要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启示我们,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因人而异,帮助他扬长避短,更好地工作和进步。

在人才的使用上,孔子知人善任,用人所长。他说:“冉雍可以让他去治理国家”,“颜回最为好学,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仲由办事果敢,子贡通晓事理,冉有多才多艺,他们治理政事都没有问题”。

孔子的思想启发我们,作为一个主管,对员工要了解、信任和体谅、因才起用,不责人细过,不求全责备,而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用人得当,才会事半功倍。

2.以人为本、以和为贵

搞好企业经营需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而不流。

孔子倡导"和为贵",但他也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和”是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而"同"不讲差别,盲目追求一致、同一,没有自我,这是不可取的。在现代企业中,盲目服从,追求一致是很危险的。

企业内部的和谐,应该是包含能力、业绩上的公平竞争的和谐,而不是同事间相互排挤,倾轧,这种竞争会带来企业中人人力争上游、勤奋敬业的健康风气,从而增强整个企业的内聚力。

3.以身作则,奖罚分明

(1)在管理上,儒家思想强调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孔子说:“政者,正也,帅之以正,孰敢不正”。管理者首先严于律已,勤于工作,身先士卒,做出表率,管理者做出了好的表率,员工还有谁不认真效仿呢!在管理中“敬事而信,节用能爱人,使民以时”,做到敬业诚信,节省费用,爱护员工,有效率地领导指挥。(2)提倡制度化管理,明确赏罚,惩恶扬善。孔子的学生子路,一次在河边搭救一位溺水的人,此人后来将一头牛赠与子路以示感谢。子贡则自掏腰包为一位奴隶赎身,鲁国政府得知后通知子贡去领表彰奖金,子贡却坚辞不受。对子路夫子评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对子贡则持否定态度:鲁国不复赎人矣。他认为“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这就是说,儒家文化主张做了好事要奖励,以树立榜样和订立规则,通过奖罚分明的制度来管理员工,推进工作。在这里,儒家思想启示我们,管理者在工作中,不光要以身作则,敬业乐群,做出表率,而且要加强制度建设,推行明确有效的制度管理。

4.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中国儒家思想历来注重经世致用、知行合一。孔子告诫其弟子:"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规劝他们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孔子还主张"见贤思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儒家崇尚的事功精神和宽宏气度表现于管理之上,就形成了一种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实用理性。

四、儒家管理思想现实指导意义

1.举贤若渴,让人才担任管理要职。儒家很重视人才,主张让贤能的人担任重要岗位的领导职务。相比较于西方国家,我国科学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人才缺乏;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做到举贤若渴、知人善任。

2.自强不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儒家管理思想自强不息的理念,对激励员工和管理者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使他们为完成自己的目标、理念而奋斗。

3.引领表率,重视领导者的表率作用。儒家很重视领导者的表率作用,认为这是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关键。我国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勤勤恳恳地率领广大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冲锋陷阵;但是一部分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腐化,对于这些人,应该从干部队伍中清理出去,纯洁干部队伍,从而树立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

4.道德约束,规范人们日常行为。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用道德意识规范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获得良好的治理,就必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作为治国主体的人民,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国家,管理自己,这样国家才会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第1版,2006年12月1日.

[2]杨伯峻,《孟子译注》 ,中华书局, 第1版,2008年12月1日.

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 篇4

先秦至两汉儒家人性论思想的演变--从孔子到王充

先秦两汉时期是儒学的发轫期,这一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对人性论核心问题的回答奠定了整个儒学人性思想发展的基调.虽然他们的思想从出发点到结论均有所不同,但都贯彻了改良和完善人性这一儒学的基本宗旨,都注重对道德理性的.发掘和弘扬.各家学说互有所长,各有精辟之处,它们的相异性和继承性值得我们研究、发掘和借鉴,以便为新人性论的提出创造条件.

作 者:唐明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 刊 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JINAN MUNICIPAL COMMITTEE 年,卷(期):2004 “”(4) 分类号:B21 关键词:儒家   人性   善   恶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5

杭州师范大学

本期末论文

学院:国服(信工)学 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班级:计09

1姓名:许莉

学号:090401102

3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笔极为宝贵的历史和精神财富,它经历了中国漫漫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不断地变化、发展和完善,时至今日仍对现代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孔子,名丘,春秋时鲁国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后人奉为“圣人”。孔子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在世界上都曾一度引起过轰动性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启示

一、孔子的教育主张

(一)教育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解。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不论种类、族类。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中都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他的弟子中有富贵子弟、商人、贫农、偷盗者等等。

(二)教育主体: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长。他划分专业,分科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首创之功。

二、孔子的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即“文、行、忠、信”。孔子教的“行”“忠” “ 信”是属于宣传奴隶制的道德规范方面;而整理古典文献,则是孔子教学内容属“文”的一面。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进一步细分(不过也不是很全),可分为: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而不厌烦,教育人们又不感到累。

2、“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强调要博闻强记,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并且注重去践履那些具有真理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5、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6、不耻下问:提倡人人好学虚心求教。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基本素质。(《论语·为政》)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则强调学习与思考的结合,要将学习到的东西进行消化吸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学校思想教育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学校的教育要引导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

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学校教育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二

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要强化。学校教育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求学目标等,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学校教育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庆德.论语通释

[2] 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3] 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

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 篇6

浅谈儒家管理思想对东亚及其中国的影响

儒家思想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一直影响着中国以及东亚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而今天,我们要探讨儒家思想体系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充分发挥传统思想的作用,就不得不认真分析儒家思想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用现代意识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重构.

作 者:魏霞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34)分类号:B222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 东亚现代管理思想

浅谈儒家思想对东亚的影响 篇7

一、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全方位的, 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 儒家思想形成了朝鲜中央集权的政治观。儒家思想在朝鲜经过长期的发展, 至李氏王朝, 已经成为了支配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儒家思想强调的“三纲五常”、“忠孝一致”和个人对家族先辈的绝对服从, 对君主和国家的绝对忠诚的基础上, 朝鲜形成了以君主为核心, 以专制等级制度治理国家, 维护社会秩序的“中央集权”制, 严格“管理”、“家族”集团主义等为内容的集权秩序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朝鲜的整个中央集权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二, 儒家思想塑造了朝鲜忠孝一致的伦理观。“忠孝”思想是儒学的基本思想之一, 被认为是整个社会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 并把家扩大到国, 形成了家国同构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忠孝观念培养了对团队和集体以及家庭的忠诚奉献精神, 这点在韩国企业精神中可见一斑。韩国学者金中培把韩国企业精神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对国家、社会、企业的责任性和忠诚性;第二, 重感情、诚恳、热情、坦率;第三, 重权威、尊重老人和长辈。而这些正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2]

其三, 儒家思想的精神渗透到了韩国风俗习惯、日常生活观念的方方面面。例如, 韩国在三国时代也已经开始祭祀祖先, 并逐渐发展了非常完备的仪式与制度;韩国也非常重视服丧, 有成熟的丧服制。此外韩国还非常重视阴历及其节令。除此之外, 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 从现今韩国人的日常生活观念上也可以体现出来。

二、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化了的儒家思想已经形成了对思想与行为的约束力, 以其独特的功能影响着日本社会的经济、政治、历史进程以及传统文化。其具体作用大致可概括如下:

其一, 对日本社会的结构及其人际关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受儒家思想重视血亲家族关系的影响, 日本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典型的家族式社会。但日本社会中的家族又与中国的血缘家族有明显的不同, 成员未必出自同一血统, 但长幼, 主仆之间都界定为亲子关系。即用生活中的“名分”, 将家庭的观念固定化, 同时还把这种关系扩展到了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主张依靠“道义”原则, 把各种人以及各个社会“细胞”连结起来, 从而形成一张“道义的网络”。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 它的联系对象也扩大到了企业中的班组、车间乃至企业本身。

其二, 构成日本民族最基本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进而形成了大和民族独有的民族心理。正如美国学者埃德温·赖肖尔所认为的那样, 在当代的日本虽然儒家思想不再是一种系统完备的思想体系, 但是作为日本一种重要的传统思想因素, 它仍然沉积于日本民族的深层的民族心理中, 并构成了日本民族最基本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其三, 促成了日本重视学识, 重视教育意识的形成。在日本的传统儒家思想中中, 智慧或学识也被置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 它表现为从古到今, 日本不遗余力地学习、引进外来先进文化, 同时还表现在对学校教育一贯的高度重视上。在日本现代社会中, 儒家思想重视学识、智慧、教育的思想, 转化为对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和对西方科技文明的大胆引进、改造和利用, 极大地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 最终成为了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重要精神动因。

三、儒家思想对新加坡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新加坡得以本土化主要是由于新加坡政府认识到要使任何外来文化在本国被接受, 只有经过本土文化的吸纳, 同本土文化相融, 为本国人民所接受, 才有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于是新加坡对各种文化做出比较、鉴别、分析和综合后, 最后决定从儒家思想中提取精髓, 并使之“新加坡化”。

儒家思想的现代化体现在新加坡在保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 吸收了西方文明的进步因素。而独立、民主、敬业乐群、仁爱礼让、廉洁奉公、刻苦勤劳、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新加坡精神, 就正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精髓的融合与贯通。儒家思想的社会生活化体现在新加坡政府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视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外化为新加坡人的具体行为准则。同时为了使新加坡能够真正贯彻具有新内涵的“八字精神”, 新加坡政府不但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如为了宣扬“仁爱”精神, 新加坡设有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多种组织) , 还以法制规范, 促使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践行。

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加强儒家思想在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形成了“尊君”、“重令”的集权政治, “仁政”、“德治”的治国方略。用儒家思想教化人民, 号召国民讲礼仪、勤劳、重视家庭、爱国, 提倡公德心, 号召建设“优雅社会”, “团结的社会”, 形成了个人服从社会的价值准则, 家族本位的伦理取向和国民克勤克俭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陆玉林:《东亚的转生:东亚哲学与21世纪导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从儒家教育思想浅谈合作教学 篇8

一、“仁爱”、“泛爱”贯穿合作教学始终

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讲究“仁爱”,主张实行礼治和德治,用礼乐和教化治理国家,注重情感和道德的力量,这影响到目前的“以德治国”思想。当前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国策,这同“仁治”一脉相承。和谐校园、和谐课堂,其中核心是建立和谐的关系,合作教学出发点也在此。前苏联、美国等教育家也明确提出重塑新型的人际关系是合作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阿莫那什维利认为,只有师生关系建立在人道原则基础上的教育过程,才是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是对作为个性特点的认识积极性的发展最有效的教育过程。教学中的“人道”则体现在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和互动关系之上。

课堂中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前提条件。儒家的“和为贵”,认为古代圣王的治道,无不遵循这条原则。教学主体在“合作”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和谐的、師生间亲密无间的教学状态,学生才能在融洽的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有效的合作,才可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效能。孔子温良恭俭,“温而不厉,威而不猛,恭而不安”,方能“问其政”,能让弟子无所不问。“亲其师而信其道”,也能看出教师人格魅力在“合作”中的作用。“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能做到师生关系和谐,方能独立思考,才能说是善诱导。教学中,教师并不是“中心”,更没有什么特权。在课堂中教师能与人为善,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创设良好的研讨合作学习的氛围,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泛爱”,是最广泛范围的爱,“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要求待人诚实,遵守推已及人的忠恕之道,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现代的合作教学有一些共同的因素。教学要素之间的合作,是以教学主体(教师、学生)间情感融洽为基础,教师博爱每位学生,以“言传身教”的感染力量,激发诱导要素间自主的“合作”,而不是强迫、命令教学要素间表面上“合作”。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反对用政令、刑罚来整饬人民;合作教学中的“合作”,也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意愿的“合作”,更不只有合作形式,而无合作的实质内容的“完成任务”或“命令”式的合作。

二、“学友”式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的雏形

“相观而善之谓摩”,体现了学生相互观察学习的学习方式,虽然这只体现了较浅层次的合作学习,只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但也体现了合作的意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乐其友而信其道”,这些都谈到朋友间相互切磋问题。儒家的这些教育思想表明学习不是学生个体的独立活动,而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相互联结、相互交流的活动,这是现代的合作教学的基本思想。学生学习不是单极的活动,而是学生个体间、学生同其它教学要素间形成发散与聚合式的网状结构,从而进行信息的交流,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争论,在这种“交互”式合作中,活跃思维、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会有全方位的交往,才有知识、情感的交流,才能有思维的互动。

三、“开而弗达”是合作教学追求的至高境界

“时而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指出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情况,不要急于灌输知识,培养学生养成用心思考的习惯;“慎思之,明辨之”“学而不思则罔”,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学生时,不能讲解无余,学生才会思考。教师在师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有其诱导、点拨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是包办代替,什么都讲得一览无余,结果学生一无所获;合作教学也而应“开而弗达”,激发学生同教师合作的诱因,让学生能自主地与他人合作,尤其是设法让学生思维动起来,与他人进行思维碰撞,思维交往与互动,才能有高效率的合作。

孔子的“不耻下问”“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告诉我们学习要多问,提问要先易后难,多让学生体会到“提问”的愉悦。“问”是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师生间、生生间的互问、互答活动就是较高层次的合作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做到“必也其听语”,教师解答问题也要“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不是直接给出学生问题的答案这种单极的问答式合作,而应善于从不同的方面加以启发诱导,多撞击提问者的心扉,在多层次的合作中,激起学生去探索,促进学生间、师生间思维的交互式合作。

四、“有教无类”是合作教学中的个性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学生有其个性差异,合作教学要有针对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者“及于教进而不顾其安”“教人不尽其材”就会让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教学如不针对学生情况,部分无兴趣的学生在一概而论的单纯的大众化的合作中会是多么痛苦!因此,合作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个性为目的,合作时也应尊重学生个性,尤其是学生的创造个性,使其个性得以最大发展。

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自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他赞同独立钻研,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教学要让学生“游其志”,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志趣从容地学习,“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强调发挥学生的长处。这些教育思想都体现了我国古代时期的个性教育。合作教学同样要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优势,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从而使学习群体间合作、互补,既注重了个性教育,又提高了教育的整体效应。

合作教学中的基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教学目标,或多或少都受到我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从很多方面体现了教育的继承性,也需要教师深入解读古代教育思想,结合当前教育实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效益。

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 篇9

在课后我们观看了电影《孔子》,感触颇深。首先通过这部影片我们从各方面了解了孔子,以前我们对孔子的了解仅限于《论语》,可是这部影片通过对孔子如何从政以及在政治方面的才能,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最重要的是从电影《孔子》中引发了我们对当今教育的思考。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是师德高尚的一代宗师。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博学多才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对于今天教育改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他主张不分贫富、贵贱、地域和民族等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主张教育平等的第一人。“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钳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使得文化下移,加快知识流动,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教无类”,即教育公平,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安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古代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后,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 争鸣的新局面,表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开放性,具划时代意义,孔子之后的孟子又沈“夫子 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志,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唐宋以后 兴起的书院制度,在教学中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若有名师来书院讲学,其他书院或外地 书院的师生都可来听讲,而不受地域,贫富,年龄、学派的限制,也体现出儒家教育强想的 “大教育观”

在我国,满足了一部分对象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向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教育补偿。我们应当把基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加大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倾斜,同时,努力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大对老少边穷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二、启发式教学思想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孔子的《论语》中可以看出,他对学生态度和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地回答,为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他总是用浅显的道理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受益很深。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在告诉学生,做事要按道义,即不刻意强求,也不无故反对,不分远近,一视同仁。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许多教师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做到了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然后依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情况施以教育。

今天,我们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和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如一的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及天赋不同,这样就会在学习中出现“好、中、差”三类不同的学生。我们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以真诚的态度平等地对待他们。与此同时,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观察,观察他们的性格、爱好、专长以及心理状态的表现。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掌握每位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师在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接受能力,提出不同问题,交给他们不同难度和份量的作业,达到好生吃得饱,差生不费力,使他们人尽其才。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使他们都能得到提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同时也要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要遗弃差生,更不能讽刺排挤他们,做到诲人不倦,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在帮助与关心的同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真正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

四、阐述学与思的关系

学与思的紧密结合是孔子教育原则的重要出发点。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学习活动的两个方面,只学习不思考必然一无所获;反之,过多思考而不学习必然陷入困殆的境界。孔子强调把学与思统一起来,把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是孔子最为强调的和重视的,他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儒家思想 篇10

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在过去几千年里,儒家思想的发展道路虽然相当曲折和坎坷,但其强大的生命力始终没 有减弱和停息过。究其原因,儒家思想及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那些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到社会 生活的各个角落并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我们回首历史,应该能够发现,孔子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而儒家思想的发展,也依然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中国人的 思维,它不仅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人类精神文化更进一步优化,让人类的社会与社会之间更加密切,使得国与国之间更安稳地合作与发展,促使世界的和平,因此,儒家思想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积极的。

一、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儒家思 想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主流价值观。“礼、义、廉、耻、仁、爱、忠、孝”的儒家思想基本价值观一直是指导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行为的基本意识规则。中华民 族礼貌友善、温良忠厚和认真刻苦的气质,也是在儒家的教化下逐渐形成的。虽然儒家思想成形于两千多年前,发展于封建社会,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及必须舍弃和 批判的观念,但儒家思想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它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巨大贡献

儒家思 想是铸就中华民族精神的先驱。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连续不断发展的历史文化,正是这一文化的精华铸就了我们民族的优秀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 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发展过程的文化积淀,其中,儒家思想中的有为主义,在我们民族精 神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学派所无法比拟的。首先,儒家以“求道即 求真-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终极价值目标,儒家注重积极有为的人生实践,儒家求道、求真、求诚的价值本体论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其次,是儒家 追求“求善与求美-讲道德重教化的精神”,孔子提出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中和之美,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正是儒家 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价值原则培育了讲道德、重教化的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树立“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的正人君子观念、建立道德观念、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 关系、培育中华礼仪之邦起到了根本的指导作用。再次,儒家强调“成圣与合群-团结统一的精神”,儒家设计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即圣人,儒家向往的理想社会是 一个天下为公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儒家成圣与合群的价值观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魂。

儒学不 仅仅是一个历史现象,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几次大的转变,但是没有失去它原有的本质。”儒家思想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上承西周时代的 文明智慧,又在先秦百家争鸣中得以丰富,后世儒家又对儒、释、道三者的精华进行了创造性的整合,使得儒家思想更趋于理性与科学,近代以来又以其强大的生命 力与包容的胸怀,吸纳一切外来文化精华,不断融入现代思想继续为人类文明做贡献。

总之,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是中国人做人的基础,更是人类普世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渊源之一,儒家思想促进了民族的统一与融合。

2、儒家思想在中国重新受到重视

人类社 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社会问题也日益突显: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文价值丧失, 人性物化,道德沦丧,信仰危机等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民族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同样不可能 自尊自立自强。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恢复部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提倡和平、合作、彼此关心和信任,是文明社会努力走出困境的基本策略。中华民族精神,博 大精深,内涵丰富。作为历史的概念,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其中儒家思想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重新受到重视。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同时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内容。

任何传 统文化都有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儒家思想也不是永远适于任何时代的,今天,儒家思想赖以生存的社会和经济基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社 会文明与进步发展到全球一体化的当今时代,儒家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吸取现代文明的滋养。纵观儒学发展史,儒家思想正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取了道 家、佛家的思想而得到不断的发展,而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精神支柱。毫无疑问,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必须依靠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主宰和支配民族衰败破落 或崛起复兴的根本原因,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包括素质、思想、道德、文化在内的民族精神。那么,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经济建设服务中,中国儒家思想,无 疑是一可利用的传统资源。儒家思想不只属于历史,还属于当代,属于未来,它将富有生命活力和创造活力,我们古老的儒家思想在当代民族精神中会重放光芒。

二、儒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思想体系,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且还不断地越出国界,传播到东亚、东南亚和欧美各国,与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思想文化互相撞击、互相融合,对其政治、经济、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社会风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还正式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孔子教育奖的设立对传播儒家思想,使其具备时代要求,对当今世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应当“属于整个世界”。

1、儒家思想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儒家思 想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社会伦理、一种政治意识形态、一种学术传统,以及一种生活方式。早在秦汉时代,它便越出国界,传播到东亚、东南亚,特别是朝鲜、日 本、越南,对于促进这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史学家把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视 为孔子文化圈,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历史上 朝鲜是中国以外儒家思想传入时间最早、传播领域最广、接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的国家。自秦汉时期儒家思想传入朝鲜半岛后,逐渐成为朝鲜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在大和时代进入日本,在今天,儒家思想已经融入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情感及生活方式之中,成为日本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韩国也被尊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韩国不仅拥有儒教学会、儒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而且在20多所大学里还设有专门研究儒家思想的学科。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韩国挖掘儒家 思想的精髓,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也已传入越南,并影响着越南的各项事业发展。

2、儒家思想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在中国 的各种思想流派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早在1687年就正式传入西方。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莱布尼兹是较早接触儒家思想的一位西方学者。早在1676年,他就已经读过儒家书籍。莱布尼兹认为,在政治、伦理方面,中国远胜于欧洲。在法国,18世纪上半叶法国大革命的前导启蒙运动走向高潮时期,中国文化特别是 儒家思想就已在启蒙思想家们面前呈现出一个理性的世界。启蒙学者的重要代表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 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在世界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法国,对孔子学说也很推崇。重农学派领袖魁奈认为,只有农业才是一切国家财富的源泉,只有 农民是唯一的生产阶级,这是孔子和中国历代帝王早都知道的。

根据英 国学者李约瑟的记载,儒家思想在公元2世纪即传到欧洲,虽然欧洲人当时并没有看到真正的儒家著述,但西汉人张骞出使西域时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永不放弃、效忠国家的精神,给欧洲人带去了震撼和敬佩,他们从张骞身上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教化力和穿透力。后来,另一个欧洲人马可波罗游历到中国,他被这个富庶文 明的国度深深吸引,开始在中国一边经商,一边游历名山大川,并写了《马可波罗游记》,介绍这个被儒家思想浸润的富裕的国家,让整个欧洲为之疯狂。孔子思 想对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影响同样甚大。法国哲学家从孔子思想中悟到:征服者可以毁坏有形的物质,但毁坏不了道德。法国作家伏尔泰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他 读了《赵氏孤儿》,将它改为“五幕孔子伦理观”,并说,假如世人都像孔子那样仁义,就不会发生战争了。同样,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中写道,“自 由是属于所有人的,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近代史上,德国人卫礼贤跟随军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学成回国后,担任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在教授学生时,他流传法国的名言是这样说的:“所谓经济学说、社 会学说,皆不如孔教。西方哲学家兴推倒前人学说而代之,中国则以孔教通贯数千年。”在他看来,儒家思想比西方哲学思想好处更多,所以能统治中国几千年。

772 年的英国出版了世界历史名人录,孔子列榜首。从此,英国人在各地建起了许多孔子研究机构,对孔子思想深入研究。英国传教士庄士敦还做起了清朝皇帝的洋文 “太傅”,他在教授清帝时悟出了儒家思想的价值,他说:“四书五经之于中国,犹如希腊拉丁文之于英国的教育,须臾不可离。”后来,在《新大不列颠百科全 书》中,有关“孔子”的词条多达400余则。

美国人 对儒家学说的认识大约是从19世纪开始的。美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后,先读儒学著述,后办教会学校。在两种思想结合过程中,儒家思想不胫而走,传到了美国。1844年,美国学者爱默生说:“孔子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哲学上的华盛顿。”这句话点燃了美国人对孔子的热望,从此,美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各种形式的 研究机构,开始致力于孔子思想与东方哲学的挖掘。1974年,美国成立孔子文教基金会,其成员皆为各国政要,开始推动世界尊孔运动。后来,他们还在各国成 立孔子学院、孔子博物馆等,对孔子思想进行世界范围“布道”。在美国的华人华侨也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吃苦耐劳、聪明能干、勇于创造,科技人才辈出,出现 了许多名人巨匠。华人华侨的卓越表现,又反过来印证了孔子儒家思想的教育价值,使儒家思想愈发魅力四射,大放异彩。

当今,对儒家思想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兴起。去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揭幕。9月中旬,纽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中国教育部初步计划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

总之,儒家思想展示了不同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文化的另一种文化,它为中国封建文明的高度发展做出了贡献,它也启发了西方许多思想家的头脑。以至历史发展 到现代,西方学者仍把孔子列为世界哲人之首。1988年,世界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 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21世纪应当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在新的世纪中,也将焕发新的活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新的贡献。【参考书目】

1.《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2002年版。

2.盛邦和:《解体与重构:现代中国史学与儒学思想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张立文:《和合学概论》(上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5.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程昌明译注.《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

7.梁海明译注.《孟子》、《大学》、《中庸》山西古籍出版社。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张辛博士在讲话中对中庸文化作了探讨,他认为,发源于山东的“中庸文化”是孔孟对世界的重要文化贡献,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 值。

“中庸”就是强调“善”

对于“中庸”的概念,张辛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 以长久,就是„善‟。”作为传统文化,张辛认为“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

“中庸”核心是礼 乐文化

上一篇:油卡委托书下一篇: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