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环境伦理思想

2024-10-07

儒家环境伦理思想(精选8篇)

儒家环境伦理思想 篇1

在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政府迫切需要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应当看到, 目前政府管理方面的很多问题都与伦理问题相关, 伦理问题对行政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政府加强自身的行政伦理建设, 尤其公务员的道德建设。目前要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伦理规范, 在公职人员中必须提倡公正、诚信、廉政、勤政的行政伦理品德。

一、行政伦理的基本内涵

行政伦理体系由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一是行政伦理观;二是行政伦理规范体系, 包括行政伦理原则、行政伦理规范、行政伦理范畴等;三是行政伦理机制体系, 主要包括行政伦理监督机制与行政伦理培养机制。而作为行政伦理体系核心的则是行政伦理观。在公共行政领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中表现为行政伦理观。行政伦理观在根本价值的层面上影响或指导着每一位公共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概括地说, 行政伦理观就是国家公共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的过程中关于行政伦理价值追求的总体观念, 是其公共行政生活的伦理实践与伦理观念的凝结与升华, 并具体表现为行政伦理活动现象、行政伦理意识现象与行政伦理规范现象。

二、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现象和原因

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它讲的是一个过程, 指本来是行政主体按照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行使行政权力, 但是发展的结果, 却变成了异己的力量, 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行政权力变为行政主体损害国家及公众利益、谋取私利的工具。也就是说, 行政伦理失范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公共事务活动中违犯了行政伦理道德规范, 在行政活动和行政关系中出现种种伪道德、反道德、失道德的现象和行为。目前, 我国存在的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现象主要有:公务员主体地位倒置, 利益倒置, 部门主义和小团体主义严重。其中利益倒置是公务员道德问题中最具有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造成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体制的弊端。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新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2. 公务员角色冲突。

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公务员角色的认识中出现了角色冲突。公务员一方面作为个人, 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同时, 又拥有社会公共权力, 容易造成角色冲突, 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3. 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了社会普遍道德失范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其实质就是分配向交换的转变, 从而不可避免地把金钱推上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深深地卷入了市场。

4. 缺乏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

目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虽然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但与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相比, 还远远不够。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行政道德失范的程度有所加剧。

三、传承儒家行政伦理思想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政治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古代儒、道、法等诸子百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行政伦理思想和做人做事做官的道理, 尤其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儒家创始人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要有道德。执政者道德品质的高低决定着政治的好坏, 政令的畅通与否。孔子把道德和政治结合起来, 并把道德放在首位。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更加强调最高统治者的道德品质的重大影响作用。他说:“君行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 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把国君的道德修养对治理国家的意义强调到了极至。儒家特别强调行政伦理, 而行政伦理最注重的是君王以及各级官员的个人道德素养。因为他们认为官员的道德修养就不仅是个人的私事, 而是与天下国家的利益休戚相关, 儒家经典确定以修身为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政治纲领, 以此作为实现王道政治的基石。民本思想是儒家提出的“行政为民”行政伦理观念。“君权神授”还是“君权民授”是古代思想家长期争论的问题。儒家认为“君权民授”, 孔孟都认为改朝换代的权力掌握在人们手中。最高权力既然来自人民, 掌权当然要为公, 公天下是美妙的大同社会, 家天下只是无可奈何的小安而已。

儒家的治国为政思想是典型的德治思想。民本思想是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儒家的行政伦理是实现德治的关键, 其思想内容基本适应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发展需要。自汉代以后儒家行政伦理思想经过中国历代君王的一再确认, 始终占据政治指导思想的宝座, 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 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均有极大的影响。在现代的公共管理中, 传统的儒家行政伦理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从中汲取精华, 以完善当代公务员道德建设。

四、儒家行政伦理思想对公务员道德建设的借鉴

儒家的治国为政思想是典型的德治思想。民本思想是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儒家的行政伦理是实现德治的关键, 其思想内容基本适应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发展需要。自汉代以后儒家行政伦理思想经过中国历代君王的一再确认, 始终占据政治指导思想的宝座, 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 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均有极大的影响。在现代的公共管理中, 传统的儒家行政伦理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从中汲取精华, 以完善当代公务员道德建设。

1. 公正。

正义历来是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儒家行政伦理思想中蕴含着“掌权为公, 从政为民;坚持正义, 处事公平”的深刻内容。在现实生活中, 政府在维护社会公正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公正应是行政伦理最主要的规范。行政主体 (公务员) 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手中掌握着社会利益分配的特权, 如果他们不能遵守公正的道德规范, 会受到社会关系、金钱往来或个人的某种信念的影响而不从公众利益出发, 不能做到秉公办事, 利益分配的法码向个人利益和行业利益倾斜, 公众利益就会受到损失。社会只有确立了公正的行政伦理, 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秩序。

2. 诚信。

诚信是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也是行政伦理的主要规范之一。在中国古代, 诚信被视为“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礼记·礼运》中孔子说:“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对行政主体来说, 只有诚实无欺, 才能取信于民。只有确立诚信的行政伦理规范, 才能建立正常的政治秩序。

3. 廉洁。

古人说:“廉者, 政之本也, 民之表也;贪者, 政之祸也”。中国有着“为政以德”的传统, 历代统治者都把廉洁作为重要的行政道德规范加以提倡。廉洁作为一种行政伦理规范, 就是要求公职人员洁身自好, 不损公肥私, 不贪污受贿, 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国家公务人员的职责是代表国家依法组织和管理国家的行政事务, 维护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 为人民服务。公务员是否廉洁, 对整个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 勤政。

中国古代官箴中, 提出官员“尚勤”、“尚能”的思想。勤政作为一个行政伦理规范, 要求行政主体以高度的责任心, 努力追求, 创造最大化的工作效率和业绩。同时勤政还是对行政主体敬业态度的要求。在传统的儒家行政伦理中, 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 注重修身和勤政, 充分发挥道德感化作用, 同时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 为政以德。但仅靠道德觉悟解决廉政、勤政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过于理想化。因此, 现代的公务员道德建设必须与制度化结合, 使道德内化为其自觉的行为, 使公务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近年来公职人员的道德问题日益严重, 制度性缺陷导致腐败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主要原因, 除了部分行政人员不重视道德修养之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行政伦理建设的外部机制, 混淆了中国现实行政伦理建设与传统的“德治”文化的根本区别。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如果仅仅依靠人们的良心, 依靠个人的“慎独”, 依靠领导干部良好的道德素质就只能表现为一种个别的、偶然的现象, 而很难形成普遍的稳定的、确定的趋势。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已相当严重的情况下, 就更需要道德的他律性, 更需要强调行政伦理建设的外部监督机制, 完善和严肃相关法规制度, 加强纪检审计等工作, 发挥人民群众和舆论监督作用, 逐步使公务员的行为规范化, 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从而强化公职人员的职业信念和道德责任感, 使行政伦理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儒家环境伦理思想 篇2

“慎独”作为儒家“入德之方”,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历代儒家从心性、功夫、本体等不同角度对这一范畴进行了诠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慎独”学说,至今依然浸淫于我国人文精神之中,尤其对国人的个体道德修养思想影响深远。我们有必要重温原典,返本开新,充分挖掘“慎独”学说的现代价值。“慎独”在历史沿革中,词义多有变化,但大体可以这样理解:“慎独”意指以敬天诚意为本,不自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向内保持发挥内心的善念,通达天人合一,向外表现为独处而不欺暗室、不愧屋漏。

一、道德主体性。

何以要“慎独”?“慎独”思想根源于西周初年的忧患意识。小邦周取代殷商之后,周人需要对其政权合法性进行理论上的论证。“殷人尚鬼”,这由商纣“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戡黎》)可见一般。殷人因缺乏对天命的自觉而为周人取代。而周人则认识到“天命不于常”(《尚书·康诰》)、“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周人已认识到上帝选择自己在于以德配天,能“克明德慎罚”(《尚书·康诰》),由此,这种理性的自觉为周人继承扩大,形成了一个包含“敬德”、“明德”等观点的忧患意识。德从直从心,指直心而行的行为,所以有凶德,也有吉德,“敬德”、“明德”则演化为好的德行之义,进而指内化于心的德性。敬德指道德行为的认真,而明德则指道德选择的明智。这种忧患意识不同于原始宗教对鬼神的敬畏。在原始宗教信仰中,人由于恐惧、绝望而舍弃自我意志,任凭神的摆布,还谈不上行为的道德性。而周人正是在对殷革夏命,凶吉成败等现象中产生的洞见。这种洞见自觉到这些现象与周人的行为密切相关,以及自身在行为上的应负的责任。而这种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突破天命的责任感或担当意识促使周人具有了忧患意识,而这种忧患意识则显示了原初的自觉,亦即“人文精神的跃动”[1]。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子百家基于自觉的人文精神而提出各种学说,试图重建大同世界。尤其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奔走于各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这种自觉自为的忧患精神的体现。儒家后学在《大学》、《中庸》中正式阐述了“慎独”范畴,并把“慎独”作为正心诚意的重要方法。这种忧患意识不仅促使“慎独”思想的形成,而且贯穿整个中华人文史,警诫人们谨小慎微,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二、人性本善。

何以能“慎独”?显然要追溯到中国的传统人性论。西周初,人文精神的自觉导引周人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某种程度的自主性,主体性出现了。但周人依然将自己的行为根源与归宿指向天命,远没有达到在人自身求其根源的程度。这一任务将由儒家的思孟学派来完成。一般认为孔子没有直接言明性善性恶,但他以“仁”沟通天命和人道,提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穧述而》)实际暗含了人具有向善、为善的潜能。《中庸》则为这种能力奠定了形而上的根据。《中庸穧天命》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朱熹注云:“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跡虽未形而己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紧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2]。”

人为天所生,人性亦与天道相通,率性而为则可沟通人道与天命。但在人的意念初动时,需要时刻省察意念是出于性,还是出于人的欲望。“道”之须臾不可离,意味着无论在明处、显处,还是在暗处、隐处,都须循“道”而行。孟子则以心善言性善,建立了性善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穧离娄(下)》)人之为人的本性在于“几希”,只要人人能扩充“几希”,即性善的四端,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他提倡集义养气,依靠良知、良能来自觉自省。这实际上奠定了“慎独”得以实现的人性基础。人性本善,只要能时时诚心诚意,慎隐慎微,扩其善端,人人皆可成为君子,乃至圣人。宋明理学家大都沿着这一理路或偏向外、或侧重内来阐发其慎独思想。[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三、修养工夫。

如何“慎独”?慎独从两个维度展开,向内则诚心正意,向外则慎隐慎微。诚心正意即“诚于中”。道乃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故不可须臾离。不可离,必然会见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事实上,于日常生活之中率性而为总是会挣扎于道德与欲望之间。天命之性,常常会为生理欲望所遮蔽,所以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穧天命》)。当然,这里并不否定人的生理欲望,而是通过诚心正意来去蔽,扩充人的天命之性,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这样,天命之性就能主导人的生理欲望,真正实现“率性之谓道”(《中庸穧天命》)。慎独成为保证率性而为是否真的是顺道而行,即“由仁义行”(《孟子穧离娄(下)》)的关键环节。这种向内求天命之性的理路也见于简帛《五行》篇:“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宜一兮。”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君子慎其独[也]。“[婴]婴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共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

梁涛先生认为这里的“慎独”实际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具体讲,是指仁义礼智圣五种“德之行”专注、统一于内心的状态[3]。陈来先生则认为慎独舍体的功夫是以“内-外”关系为焦点,以求内不求外为导向的。同时也可见,仅仅是专一,不能充分说明慎独之义,专一必须是专诚于内心,专心于内;仅仅使心独自地、不受身体五官影响地发挥其功能,也还不够,还必须明确慎独是不受五官影响而专心于内,才是慎独[4]。

慎独形于外则需慎隐慎微。朱熹曾注云:“隐,暗处也。微,细事也[5]”。《礼记·大学》篇中云:“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往往会在独处或细小之事上放纵自己,而慎独则要求勿以恶小而为之,做到“不欺暗室,不愧屋漏”。这表明铸就君子人格尤需谨小慎微,尽小者大,积微者著。通过行为的反身自省,真心实意地向善守道,涵化道德准则于内心,真正由天命之性作主宰,方可“从心所欲不逾距”。可见慎独两个维度地展开实际是能为一,体用不二的。诚于中而不能形于外,则天命之性失去了着落;形于外没有正心诚意的导引,则会流于空泛。

四、道德境界。

儒家音乐思想的伦理观 篇3

关键词:音乐思想 儒家 伦理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蕴涵着浓厚的伦理道德,儒家思想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以“仁”为核心,并突出强调音乐的“美”与伦理道德的“仁”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在儒家音乐思想中,人的伦理道德显得尤为突出。

一、儒家音乐伦理思想内涵

儒家音乐伦理思想是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弘扬、荀子加以完善。

在古代的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它以“仁”为核心,既强调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又突出了音乐的作用。一切从“仁”出发,一切为人服务,是儒家思想的宗旨,表现出了人的主体性与伦理道德思想密不可分。孟子《公孙丑上》说:“闻其乐而知其德”。 它都把音乐与仁德联系起来,都强调了音乐与伦理相通,二者一体。

“德生礼,礼生乐”,有德才有礼,有礼才有乐,从德繁衍到礼,又由礼延伸至乐,这是一个客观发展的过程,儒家把礼乐作为有道德的象征。历史要追述到西周时期,在西周时期的教育中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礼”指政治、历史、孝道;“乐”指音乐、诗歌、舞蹈。礼乐作为西周时期的的一种意识形态,是当时贵族子弟们学习的重要内容。“礼”主要用于约束子弟们的行为,加之乐来配合礼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二者相辅相成,而乐侧重于调和弟子们的情感。

音乐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变化。在人类文明及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迁的同时,对“善”的赞颂与“恶”的鞭挞也成为众多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政治与礼制相互联系,而音乐又与政治、礼制相通,并且服务于它们。当社会安定,政治和谐,生活富足,人们就会更多的需求音乐,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古代,由于音乐极易被人们接受、普及,具有极高的地位,于是把音乐纳入了礼制的范畴,不同形式的音乐舞曲出现在了婚丧嫁娶,国家大典等活动中。所以音乐逐渐成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

二、儒家音乐伦理思想特点

1.音乐是人性的直接反映

儒家思想认为音乐的实质是人性本能。音乐、舞蹈都是人表达内心世界变化的方式方法,正如激动时手足舞蹈,愤怒时吵嘴打架、伤心时黯然落泪,失望时悲痛欲绝。人的情感与音乐的节奏相协调,音乐表达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儒家主张用礼乐一体的伦理原则来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奠定了音乐的人性基调。

2.音乐要以“仁”为道德内涵

儒家思想认为音乐有陶冶情操,感化心灵的作用,使人无意识地学习仁义礼道,进而成为完美之人。一个人是否有气质,不能光看他的外表、打扮,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拥有礼乐修养,具有礼乐修养与仁义之道才是完美的人。他们都说明礼乐都应以情感为凭依,不然只是表象,礼乐以“仁”为核心,为人“不仁”,更无从谈起音乐。

3.音乐的内容、形式与道德相统一

孔子认为: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必须做到“善”和“美”两大要求,音乐必须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两大特性。 “善”指内容完整,“美”指音乐悦耳。它将音乐的内容、形式和“礼”、“仁爱”结合起来。在对音乐艺术特征的认识和审美评价的发展过程中,孔子所主张的音乐美学思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儒家音乐伦理思想作用

1.儒家音乐伦理的教化功能

儒家伦理思想强调音乐不仅有娱乐的作用,而且有道德教化的作用。儒家思想倡导要以音乐来教化人民,并且认为好的音乐既能夠表达人类情感又能确立人心道义,人的德行也能受到熏陶和感染,如“感动人之善心”“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儒家伦理思想的目的是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使人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如《诗经·周南·关雎》告诉人们要有勤劳、善良的美德。《诗经·召南·行露》告诉人们要有忠贞不渝的爱情美德描述。《诗经·鄘风·柏舟》呈现给人们一个远隔千里的一对夫妻,日夜思念、牵挂的感人场景的同时,赞扬了古代女性对爱情坚贞不渝的高尚品格。《诗经·秦风·无衣》、《 诗经·豳风·东山》等表达出了战士坚守边防,爱国家爱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儒家音乐伦理提高人生境界

人生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境界统称为人生境界,是人对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觉悟。作为中国哲学中的一重要理论,思想家、文学家、理论家都着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人生境界的提高需要诸多方面的因素,音乐便是重要要素之一。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歌词、音响意境、表演体态和形式,以及饱含情感的演唱演奏的意境与氛围,使音乐的享受主体无意识的融入到音乐,体会到人生的真善美,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进而提升思想境界,达到提升人的思想品格的目的。

3.用等级名分的音乐伦理思想来规范和协调社会伦理关系

我国古代礼乐文化强调乐要合乎礼,由礼节制乐。西周时期,统治者建立了音乐机构“乐府”、组织了大量的音乐能手、建立了严格的礼乐制度,其主要目的是把“礼乐”作为一种手段,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乐队规定:王可使用四面排列,即东西南北;诸侯可排列三面,卿和大夫可排列两面;士只可排一面。乐舞规定:王的乐舞队列可有八行,称为八佾,每行8人,共64人;诸侯只可排6行,每行6人,共36人;士大夫只能排4行,每行4人,共16人。在乐器演奏中,王、诸侯可用“金奏”,士人和士大夫只能用鼓演奏音乐。这些都表明了当时享受音乐必须与礼相结合,什么样的身份,才能享用什么样的音乐,它是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儒家的音乐思想中,严格的音乐等级制度得到了高度重视,与之违背的,与音乐享受者身份和地位不相符的音乐形式,都会遭到坚决的反对,并以礼乐等级制度来规范和协调人们、社会的伦理关系。如“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尤其体现了孔子对音乐遵守等级名分制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作者不详.诗经[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2]沈壮海.先秦儒家艺德观论析[J].船山学刊,1996,(01).

[3]朱伯崑.先秦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儒家环境伦理思想 篇4

云南谚语里有很多前人经商心得的总结, 集中体现了儒家的经济思想和伦理观念, 主要包括:以义取利、诚信为本、勤劳、节俭。

一、以义取利

儒家自创始人孔子开始, 便形成了义利问题的基本观点。“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孔子认为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饥而欲食, 寒而欲暖。劳而欲息, 好利而恶害,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荀子也肯定了喜欢利益讨厌损害是和饥饿了想吃饭, 寒冷了想取暖, 疲劳了想休息一样都是人的本能。既是人的本能, 那人对富贵利益的追求就是合理的正当的。谚语云:“农家忙碌为粮食, 商人奔波为金银”、“人世争温饱, 买卖争分毫”, 肯定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经商的目的是为了赚钱, 致富是商人的目标。

孔子不反对人们追求财富, 但强调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 即要落到“义”和“道”上。“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说的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 但要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也要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孔子还说:“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这也涉及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 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 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 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 还是按自己的爱好去干事。“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再大的利益, 不合于义, 宁守清贫也不去享受。谚语云:“水有河道, 财有正道”、“经商赚钱走正道, 不义横财不能要”、“秤上分明见心地, 财上分明看志气”, 这里的“道”、“义”、“志气”都指的是商业道德, 提倡商人就算是“爱财”, 也要“取之有道”, 知道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 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为了追求财富, 不择手段。

长久以来, 在人们心目中商人就是见利忘义的代表, 俗语说“无商不奸”。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商人置基本的道德准则于不顾, 一心寻求发财致富的捷径, 在利益驱使下做出投机倒把, 损人利己的事情。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托·约宁的一段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 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 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 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 它就敢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 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 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甚至冒着被绞首的危险。”为了求利不择手段的行为, 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破坏了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则, 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的严重冲击。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义”与“利”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更是社会和道德问题。其实, 见利忘义的人都是一些目光短浅的人, 为了眼前的利益抛弃原则、道德虽可谋利一时, 但从长远来看实则因小失大, 将损失更大的利益。就如谚语所警示的那样:“投机倒把, 一回假, 二回垮”、“做黑买卖吃不了一辈子”。《荀子·荣辱篇》里谈到荣誉与耻辱的根本区别:“先义而后利者荣, 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 辱者常穷”, 以道义为先而后才言利就是荣誉, 以求利为先而后才讲道义就是耻辱。得到荣誉的人常通达, 干耻辱之事的人常困窘。这告诫商人们, 要能在财利场中保持清醒, 抵制住各种诱惑, 保有自我克制能力, 坚守道德的底线, 有明确的是非观和荣辱观。

二、诚信为本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道德之一, 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诚者, 天之道也;诚之者, 人之道也”诚实是天地的根本规律法则。追求诚信, 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孔子言:“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 小车无轨, 其何以行之哉?”说的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 就像车没有轮子一样将寸步难行, 更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

先哲荀子说:“商贾敦悫无诈, 则商旅安, 货财通, 而国求给矣”, 肯定了诚信在商业兴旺、国家繁荣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现代商业社会中诚信作为商业道德尤为珍贵。谚语云:“生意人讲信誉, 栽花人讲节志”、“经营信为本, 买卖礼在先”、“诚招天下客, 财从信中来”, 说的都是诚信的重要。经商之人无论生意大小都应该将信誉放在第一位, 尤其是有长线发展打算的人。因为, 信誉得来绝非一朝一夕, 得靠一点一滴慢慢累积, 一旦建立则能成为商家宝贵的无形财产、金字招牌, 直接关系到自身在行业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而违背道德, 失信于消费者的人, 不但赚不到钱, 使个人名声受损, 甚至会招致灾祸。

在经济交往中诚信体现为经商者要诚实, 不讲假话, 童叟无欺, 不弄虚作假, 不做短斤少两、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哄抬物价的事情。“公平交易有口皆碑, 亏心买卖信口瞎吹”、“自古买卖有规矩, 交情为重价合理”、“秤平斗满, 顾客心暖”。交易中明码标价, 称平尺准, 是诚信的体现, 而那些破坏电子称等计量器具, “短斤少两”欺诈消费者、坑蒙拐骗的行为则是对公平的市场交易原则的违背。“生意经, 一字真”、“经营要诚, 货物要真”、“山货不掺假, 心眼不掺杂”, 在交易中故意掺杂、掺假, 以假充真, 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都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近年来, 市场上假烟、假酒、假药、假化肥、假名牌等泛滥, 毒奶粉、染色馒头、注水肉等事件层出不穷, 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勤劳生财

韩愈在《进学解》中告诫世人:“业精于勤, 荒于嬉”, 学业在勤奋中精通, 在嬉笑玩耍中荒废。其实不仅仅学习需要勤奋, 做任何事情或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都需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 好逸恶劳的人终是成不了事的。谚语云:“生意有经一字真, 兴业有经一字勤”、“若要富, 买卖公平多主顾;若要富, 手脚不停做活路”, 于生意人而言, 勤劳是创业、守业必备的条件, 是致富生财的正道。“勤堵坝塘为灌溉, 勤走地方为经商”, 很多经商之人长年背井离乡、走南闯北, 辛苦异常, 却始终坚信要创业就得不辞劳苦, 奋志经营, 所谓“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他们明白要做成生意就得多跑动, 不跑不活, 多看多了解, 才能获取市场信息, 找准商机, 获得利润。“店铺开得早, 赚个金元宝”、“店铺关得晚, 银钱顺手拣”, 勤快的人为了有所收获愿意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辛劳, 起早贪黑, 踏踏实实;而慵懒的人惯于在想象中发财, 懒散拖沓,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大钱赚不来, 小钱不愿赚。

外行人通常看到的是做生意能赚钱, 但却不能真正了解赚钱的不易。生意场的波涛汹涌、明争暗斗、起起落落毫不亚于硝烟弥漫的战场, 谚语“生意八只脚, 神仙摸不着”、“十年读出个举人, 十年学不出个生意人”, 道出的就是生意场的诡谲和谋生的艰辛。生意人要想站稳脚跟并有一番作为不仅要劳力更要劳心, 手脚勤快, 脑袋也要勤勉。谚语:“买卖不思不想, 就像小孩玩雀蛋”、“生意不盈教人悟, 教而不悟穷上穷”、“深钻细研生意经, 货物畅销利自生”, 包含着以智求财的道理, 只有多看多想多分析多动脑的人, 才能在商场中知进知退, 才会成功。

四、崇尚节俭

崇尚节俭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共识, 尤其是儒家的崇俭思想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论语》里提倡“节用而爱人”, “礼, 与其奢也, 宁俭”。《荀子》里也有较为详尽而深刻的阐述:“人之情, 食欲有刍豢, 衣欲有文绣, 行欲有舆马, 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 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 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 方知畜鸡狗猪彘, 又蓄牛羊, 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 有囷窌, 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 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 几不长虑顾后, 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于是又节用御欲, 收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 几不甚善矣哉!”吃东西希望有美味佳肴;穿衣服希望有华美的绸缎;出行希望有车马;还希望有多余的财产积蓄,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然而还一年到头都不知道满足, 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们畜养了鸡狗猪牛羊, 但是吃饭时却不敢有酒肉;钱财有余, 又有粮仓地窖, 但是穿衣却不敢穿绸缎;节约的人拥有一箱箱的积蓄, 但是出行却不敢用车马。这并不是不想拥有这些, 是因为人们考虑长远、顾及以后怕没有什么东西来继续维持生活而节约用度、控制欲望、收聚财物、贮藏粮食。儒家主张节俭并不是要人们压制欲望都过苦行僧式的生活, 而是希望人们不过度不奢侈能居安思危多为将来打算。谚语“只勤快, 不节省, 漏桶聚水枉用心”、“勤是摇钱树, 俭是聚宝盆”, 强调发财不易, 赚钱艰难, 注意节俭才能积蓄更多的财富, 否则纵有金山银山也会挥霍一空。“贫穷也会兴, 富有也会衰”, 商业的兴衰转化对商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 对此, 商人要有清醒的认识, 能做到穷困时不气馁、发奋图强, 富有时不骄纵、克勤克俭。

摘要:儒家经济伦理是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代表, 在历史上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其理论中许多具有普世性的思想仍然具有很高的现代价值。云南商业谚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经济思想和伦理观念, 具体体现为:以义取利、诚信为本、勤劳生财、崇尚节俭。

关键词:儒家,经济伦理思想,云南谚语

参考文献

[1]方国根, 罗本琦.略论儒家经济伦理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 2008 (05) .

[2]陈戍国.四书五经校注本[M].长沙:岳麓书社, 2006.

儒家伦理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篇5

儒家伦理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儒家伦理哲学,是以仁(人)为本的人生、社会哲学.儒家把仁与礼紧密结合,儒家德治实质是礼治,仁学实质是礼学.至宋明理学,形成了系统深邃的儒家“心性之学”.对儒家伦理哲学经剔除糟粕,扬弃、改造,可发见其中蕴含的具现代意义的哲学智慧、人文精神.儒家的忠恕,把个人与他人与国家社会紧密结合,融为一体,蕴含的爱国主义、整体主义思想;儒家的.中庸哲学,蕴含的追求真善美结合的理想人生社会境界;儒家重义伦理价值观,注重道德对人生、社会发展的作用,所有这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均有明显积极意义.

作 者:谢树放 李玉琴 作者单位:南京经济学院,社科部,江苏,南京,210003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2(6)分类号:B222.05关键词:仁学 礼学 心学 忠恕 中庸 重义 现代意义

儒家环境伦理思想 篇6

摘 要 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远古社会以“养生送死”为原则的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到人们对人人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畅想,无不体现出社会保障伦理的思想。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和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直到今天仍然对中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以孔丘和孟柯为代表的孔孟社会保障思想中更是具有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思想精华,因此,研究儒家重要典籍《论语》、《孟子》中所蕴含的社会保障伦理思想尤为必要。本文从社会保障发展、调控、运行三个方面进行浅析,以便讨论儒家社会保障思想对我国现代的启示。

关键词 儒家社会保障伦理 《论语》 《孟子》

一、关于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

(一)儒家社会保障的发展思想

孔子认为,人降生于世就享有生存的权利,而且任何政权和他人都不能轻率的剥夺这种权利。保障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所“立”(取得社会所承认的位置和成就)、有所“达”(能够顺利发展),这即为民本主义的社会保障伦理原则。和谐发展的社会保障伦理目标为儒家对和谐发展这种状态的追求体现在对“大同”和“小康”社会的憧憬中。

(二)社会保障调控的伦理思想

1.德法兼治的伦理

周朝时期,孔子认为当时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统治者“君子”的道德堕落,为了重建新的社会秩序,孔子向“君子”提出了统治的最高原理,即应该获得百姓的信任。

2.适度保障的伦理

孔子和孟子都强调政府对人民实施的保障要做到“惠而不费”,也就是要使保障保持适度的水平。为此,孟子提出了“制民之产”的思想。

3.节用爱人的伦理

在保障开支上,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即减轻人民负担,使人民生活有所保障。在收入上,孟子说:“易其田畴,薄其赋敛,可使民富也。……”(((孟子。尽心上》),主张只要减少税赋,就能够让百姓富起来。

4.孝的伦理

孔子主张的孝梯第一层含义是指敬爱父母和顺从兄长。另一层含义是对父母“无违”。另外,孝还通过编制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网络、实施以孝为本的道德规范来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功能。

(三)关于社会保障运行的伦理思想

1.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建立在“民本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在儒家“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运行伦理中,尊重人的保障权主要体现在强调爱人敬人是加强生活保障的前提。

2.以弱势群体为保障中心的思想

孔子特别提出“安老怀少”的主张。孟子也十分注重对鳃、寡、孤、独等穷弱困苦之人的救济。孟子还主张要针对因为自然灾害遭受损失的饥民或其它不幸事故而暂时生活困难的人提供物质帮助。

3.倡导社会互助与家庭自保相结合的思想

儒家代表孟子认为,对穷弱者进救助,除依靠以国君为代表的国家政权外,还要依靠家族和乡里组织。孟子的“恒产论”与“井地方案”,实质是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的、建立在家庭制度及社会互助的基础上的保障,最终目的都是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活。

二、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孔子和孟子的社会保障观都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的。所以,在我们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应当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撇开其中的阶级目的和阶级局限性,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加以利用和创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服务。

(一)促进社会公平、强调政府责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政府应该加大对社会保障领域的干预,加快立法完善社保机制、提高财政性社保支出、大力发展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同时,能够辅助以道德的约束作用,德法兼治。

(二)建立以家庭和社会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历史上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理念与实践,对于凝聚与稳定家庭、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都起过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其在社会保障领域发挥其特殊的功能。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2%,将接近美国人口的两倍,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年人大国”。到那时,要完全依靠政府或社会养老,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还必须依靠“家庭养老”。家庭保障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是对正式制度的重要补充。从现实看,儒家孝的伦理对于培养我们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对于维系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发展战略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价值理念要讲公平、公正和正义,讲人的价值、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即要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为最终目标。西方发达福利国家的福利普遍性原则,我国近年来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所强调的广覆盖原则,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这些都与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社会保障发展战略。

我们研究《论语》、《孟子》的社会保障伦理思想,希望能够从具体国情出发,让其中的优秀文化成果成为我们有益的启示,以利于建设和完善我们今天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最终的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阎韬.孔子与儒家.商务印书馆.1997.

[2]孙聚友.儒家的社会保障思想.儒家传统与人权民主•思想.齐鲁书社.2004.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

儒家环境伦理思想 篇7

1 先秦时期孔子儒家伦理的建立

先秦诸侯各国分立时期, 因地理和政治差异,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而出自鲁国的孔子则倡导尊崇周礼而提出的仁、义、利、信、礼等道德的观点, 开创了儒学的先河。所谓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 既是儒家仁义思想。首先先说孔子的伦理思想, 孔子提出德性, 强调仁和义, 特别是以义为重, 见利取义。孔子说“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焉得知?1又言:“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2更鲜明地指出仁的重要, 而在利于义中, 要求见义而忘利, 以义为先, 我认为孔子提倡仁义也是在通过教导的宣扬提倡一种道德, 即仁义, 以长处乐, 仁者方安仁, 知者可利于仁, 也就是通过仁对自我的规范, 要为仁者、知者, 无仁义观念, 则不仁不知, 在利与义的天平中必会倾斜于利, 则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 也无所谓个人道德, 一个社会国家也无法实施建立一个有效的道德规范。孔子一生提倡为学之道, 就以为学中也亦看出对个人的严己的约束, 从形式上看是规范, 但在个人身上是遵守道德, 学习道德的体现。孔子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择人善于不善选择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向别人学习优良之处。

孔子重周礼, 认为礼是社会安定发展有秩序的必要条件。为政之要, 有利, 因为在仲尼看来, 社会规范则用礼治国, “道之以政,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3对待民众, 应重礼而治, 更说明在利与礼之间, “仲尼”选择了后者。同时, 孔子又提出忠恕之道, “忠”乃尽己为人, “恕”则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以忠恕来推行仁,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取近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4既是其仁的推己及人, 即己之所欲, 亦施于人。是孔子的仁的提倡的肯定方面, 而忠恕之道则是施行人的方法。从而形成儒家伦理思想的开端。

2 孟子理想主义的儒家伦理的继承

作为理想主义的儒学之孟子, 关于人的性本善之说, 人均有恻隐之心, 对于社会国家规范, 提出圣人王道。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治国理想, 圣王的治道既是民主政治, 王道的圣人之道, 并不是完全对君主而言。圣王之道是通过教育和道德指示, 在社会中能尽其力, 申之以孝悌, 则可以达到圣王, 君主可以为圣王, 臣民亦可以为圣王, 军民亦可以为圣王。圣王之道是一种修养和伦理, 以道德教化的王道, 人如果能达成, 则皆为圣王, 这也是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反应。恻隐之心与不忍人之心几乎同理, 以“善”推行其所为、其所不为, 则也是圣贤之道, 亦是孔子所述忠恕之道。而通过忠恕来减少自私与自我就显现出理想主义的色彩。人人为善, 善以及人, 通过能取近譬, 己欲人而达人的方法, 人没有了自私, 与宇宙统一, 更能体现其特点。在国家规范治理上, 孟子言:“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实际上, 我们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只是孟子在国治和人治与个人道德上, 提出了理想的主张。虽然与当时的实际甚远, 但我认为对于文化日益增长的后世直至当代具有重要作用。孟子的思想继承了孔子, 也为后来的荀子奠定了基础。

3 荀子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

荀子持以与孟子相反的学说, 即人之本性恶。人需要教养才会善, 才能有道德。若没有经过教育, 人怎么会“善”呢?荀子言:“人之性, 恶;其善者, 伪也。”5其寓意人生来不懂何为善, 怎能善呢?要想为善, 必须努力获得。从伦理层面讲, 道德有好坏, 伦理为善恶, 但有时道德和伦理相同, 则善为有道德, 那么荀子说伪善, 用智慧去获得, 不无道理。没有后天的教育, 人不能懂得何为善与不善, 且荀子强调以“礼”才能有道德, 尊礼而有德。荀子所说性本恶, 我认为就是一个本体, 因为“本体是那些内在的事物, 虽然不能说明主题, 但是事物成为实事的原因就是他们。”6所以性本恶, 只是说本性中的恶的本体, 使人们有了想要的愿望, 并努力去实现它们, 发挥自己的意志的能动作用, 在符合因果律的时间与空间的所有形式的前提下, 实现本体所要求的是什么。但是这个本体的怎是又是什么呢?所以我认为, 荀子只能规定为恶, 但居于现实, 无从知道恶的怎是或真正的意志的本质是什么?不必回答。仅以恶的概念称呼即可。且人要有道德, 但不是因为生来就有, 而是应当具备道德, 即教之以礼以德而获德, 这是具有实用主义色彩, 与孟子主张截然相反。但两者都继承了孔子的仁、义、礼、信的主张, 只是在实践上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但正是儒学的理想主义与实用功利主义从而完善了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

4 儒家伦理对当今时代的社会发展与治理

现今我国倡导以德治国,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加强国民文化素质建设, 无论是九年义务制教育, 还是大学扩招的政策, 都是在加强素质道德和更好地进行社会规范的治理能力。先秦儒家提出了民贵与圣王之道, 正是民主政治的主张, 孔子提出为学之道, 齐之以礼, 无不对今天的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且当今我国所做的事情无不有着其倾向的一面, 因为“传统是秩序的保证, 是文明质量的保证。”7孔子作为教育家提出为学思想正是有学才有智与善, 敬民养民是治理国家的社会规范。以礼制之亦是社会伦理规范, 当然我并不是说生硬地用周礼, 而是在礼的深层含义上理解, 在现今时代下形成礼, 既是文明、礼貌、公共精神。用现代的“礼”去规范治理社会, 即做到以德治国。对于今天, 就要加强国家的教育引导从而做到有教无类, 人人皆有教育, 则人人均知道善和不善。孟子之道并没有被现代所摒弃, 反而生机勃勃地发挥着作用, 以新时代的形式发扬着主流的文明, 与人为善, 与朋友信, 倡导诚信, 无不显现着与今天主流价值的对应。市场经济要有秩序, 必有信;社会秩序的安稳, 必有礼与善;文化素质提高能够顺应全球科技化的浪潮, 必有教育, 教则为学, 任重而道远;处处都映着先秦儒家伦理的影子。国家的社会发展是在与时俱进下, 将“传统叙述与现代诠释都是我们料理传统文化 (包括道德文化) 的基本方式, 都是我们重访历史的有效途径, 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它们, 在于运用的目的和立场之有效合理性。”8以现代化的眼光借鉴先秦时儒家伦理思想精华的主张, 应用新时代下的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及其辅助作用, 在面对社会治理规范中去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寻找新方法。且对于现代充满了变化的社会, 希尔斯曾指出“现代省会的大部分仍处在与那些从过去继承而来的法则相一致的、持久的制度之中;那些用来评判世界的信仰也是时代相传的一部分。”9所以先秦时代形成的儒家伦理对现今社会规范治理仍有指导意义, 只是以新的面貌在新时代下屹立着。

注释

1 《论语》里仁篇

2 《论语》里仁篇

3 《论语》为政篇

4 《论语》雍也

5 《荀子*性恶》

6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黄颖译.——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4.9:108.

7 E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 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25.

8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9:117.

儒家环境伦理思想 篇8

关键词:儒家道德;观念;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67-01

儒家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它以博大精深的内涵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对国人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它强调人的内在修为和自我精神境界的提高,并借此达到全社会稳定、秩序和谐的理想效果。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终极目的同样指向社会的稳定、发展的和谐,两者根本目的上的一致性和指向性,启发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中汲取有益成分,进而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向更高水平进一步发展。

一、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基本内涵

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我国已流传逾两千年,是历代读书人进行自我修养的标杆和终极尺度,其对伦理道德范畴的关涉,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仁”。“仁”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更是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所推崇的人的最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曰:“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

(二)“义”。 何为“义”?就论语来说,“全书共有20多处讲到‘义’”,是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而提出的,是指人的思想和行为合乎公认的社会道德准则,也是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社会道德取向。孔子的“仁”和“义”是不可分割的,“仁”是内容,“义”是形式,“义”的存在是为了成就孔子“仁”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义”既然是为了表现“仁”,就必然根据情况的不同,具体含义会发生变化。例如:对于领导者,礼贤下士为“义”;对于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义”;对于战士,保家卫国、誓守边关为“义”。

(三)“礼”。在孔子的学说里,仁与礼的关系概括而言就是“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而“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不可分割。需要指出的是,“礼”在孔子那里专指“周礼”,即周代的宫廷盛行的礼仪规范和制度,尽管这种严格意义上的“礼”已经失去了其生存土壤,但“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人际交往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思想政治工作借鉴儒家伦理道德观时应遵循的原则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间有着本质上的相通点,但毕竟两者产生的土壤、使用的环境、工作对象均不相同,因此在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做有效吸取时,不能盲目吸取,在汲取其精华的同时还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坚持批判性继承原则。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其中关于品德、修身、齐家等方面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积极的、具有人民性和科学性的精华。但同时也应该明确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封建糟粕思想同样不在少数,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儒家道德伦理中学习不仅要学习其精华,更应该对其不良部分保持必要的警惕和防范意识,以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

(二)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将对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发扬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孔子伦理道德博大精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探索和整理,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庞大复杂,为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在此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短期冒进,以免适得其反。

(三)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

随着当代新儒学思潮的兴起,许多人一提儒学便吹得神乎其神,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儒家伦理进行借鉴、学习的时候,同时应该注意对其不良思潮的警惕,在此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精神,使儒学中的有益成分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不是喧宾夺主。

三、儒家伦理道德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借鉴价值

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的有益成分用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助于激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洞、机械、呆板的工作模式,还有助于促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转型,进而推动我国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有“仁”。

儒家伦理道德十分看重对“仁”的作用,主张用仁爱的思想去打动人,去感化人和教育人,而反观我们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洞、虚无、照本宣科现象相当严重,“仁爱”思想的缺乏不仅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功能性”,甚至可能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当尤其重视“仁爱”思想的价值,在思想教育工作实际中充分发挥“仁”的价值,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成为“仁”的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有“义”。

当下现实工作中,由于各行各业从业者本身水平高低不一,受教育水平更是良莠不齐,因此大部分从业者都能在本职工作上完成得非常出色,但仍不能排除部分人在实际工作中不务正业,而是专注于单位人事关系的勾心斗角,甚至引起同事关系的激烈矛盾,毫无道义可言。而儒家思想中所宣扬的“义”的观点,就很好地弥补了现实人际关系中的这一缺点,其实不仅是其他行业中,既是在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等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端思想也极为普遍,因此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各行业人员进行道义观教育,正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点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有“礼”。

上一篇:体育比赛的作用下一篇:当归芍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