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自我学习

2024-05-28

儒家思想自我学习(共7篇)

儒家思想自我学习 篇1

我对儒家经典有所爱好,《论语》、《孟子》等也读过一些。经过 张乘健 教授讲座指导,我对儒家学说有更深的认识与提高。

一、主要心得

1、儒家哲学是积极有为的哲学,要求人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对现实工作是有指导意义的。特别是对在机关里混日子、不作为是有力的针砭。

2、儒家的仁义道德、忠孝节义等核心道德观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是相融合的,一致的,必须好好学习,学以致用。

3、对儒家思想要存真去伪,掌握真谛。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不断地有注释、增减。特别是历代统治者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对儒学进行篡改和曲解,使儒家蒙受不白之冤,不明就里的人受骗上当。如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的“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似仇寇”到汉武帝和董仲舒的手里就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又“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疑为“刑不逮君子,礼不逮小人”真是天壤之别,必须睁大眼睛。

4、儒学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不能照搬照抄。如孔子轻视女子、相信天命等,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提出的,现在社会形态变了,科学发展了,摒弃一些落后观点是应该的,也是正常的。

二、以儒家思想指导做本职工作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等级观念。我还认为更是要求每个人做好本职工作的观念。即君主做君主的事,臣子做臣子的事,父做父该做的,子做子该做的。在现代社会分工精细的社会里或单位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整个单位或整个社会也就好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又极大地避免有好处抢着干,没好处踢皮球的现象。

我们提倡多奉献,但这种奉献是在本职工作上的多奉献,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尽力为社会、他人多做奉献。

孔子提倡等级这是对的,也是客观存在的,直到今天全中国乃至世界,不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均有等级,无可厚非。孔子对不同等级有不同的要求,上等级必然高要求。所谓“责大任大”。现在一些人论待遇,论级别,什么都要,一个不能少;说责任,说付出只想一推了之,作为公务员必受到唾弃。所以必须有上进心,必须做好与责任相当的事情,争取做得最好。

儒家思想与自我 篇2

儒家学说说到底,不过是成圣成贤之说。外王只是内圣的推论与结果。而整个成圣成贤的思想脉络,是自我论的。成圣的基础、目标、途径都是在个体的生命、或自我中实现的。因此完全可以在自我论上建立新的儒学。杜维明教授无疑这样做了。

然而我们不应高兴太早。当我们细心地考虑自我、自我论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西方或中国思想与用语中,当我们讲“自我”时,不是将“自我”与自然、道、上帝、道德原则等对称,而是将其与“他人”,由他人组成的“社会”对称。“自我”,谁要说这两个字,就让别人也让自己把眼光集中在“我自己”上。“自我”即“我自己”:不是我与他人的共同的地方,也不是我的社会特性,而是我的独特性。为了显示出,或说清楚“自我”、“我自己”,就要把目光从共性、社会性、高踞于你我之上的原则中移开,专注“我自己”的独特性。

自我论可以是主体论的,但这种主体论中的主体是不同于你、他,即所有人的那个独一无二的主体。这个主体有别人无法代替的独特的经历、感受、世界。它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与他人、你、社会、你们、他们对称的。这是自我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含义。

很显然,这种意义上的“自我论”在人类思想史上是很晚才出现的。在道德、宗教、理性主义(总之使人关注共性)的时代,不可能有完整的自我论。这种自我论在中国尤其缺少。显然,对自我独特性的认识,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价值肯定下来,首先是艺术对人类的贡献。

给不同个体的独特性以地位,不仅强调人的尊严,而且强调“我自己”、我个人的尊严,把我的独特性当作尊严的一部分要求被承认、被尊重,把我的独特性当作人与人交往中的一条定理与价值,这在思想史上出现更晚。要为之立法,所谓保护人的隐私权(当然隐私权或隐私并不等于自我,但要求尊重隐私权必以发达的自我论为文化前提),则是更晚,或干脆是当代的事情。承认、尊重“我”的独特性,并视此为一项基本价值,这不妨作为自我论的第二层涵义。

这样一梳理,我们便很难同意杜教授的革命。因为如果不能在儒学中发现对“自我”、“我自己”或孔夫子,或子路,或冉牛,或卫灵公等人个性的独特性的承认、描述(第一义)与辩护(第二义),我们便不能说儒学中有一条自我论。同样,若不把儒学再行视为对个人自我的独特性的辩护,便不能视杜教授的儒学研究“新取向”为恰当。

儒家思想,其实是“去我论”或“勿我论”。《论语》有个教条叫“勿我”。王阳明把人的“去私”过程看作是艰难困苦的。儒家要做的,是去掉独特、怪僻、个人或私下、自私性的东西,而让完全抽象的、社会性的、超越个体的原则占统治地位。他们的兴趣自始至终在于发掘日常的、个人心理的独特体验中浮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是共同性,社会性,而独特性、个性被儒学的思想筛子筛掉了。这不是儒学的缺陷,而是它的特点。因为儒家并没想建立一套完整的人的学说。同样,在儒学中也完全看不到自我理论的另一方面內容,即为个人的独特性、私自性、私下性、不可替代性,总之,一切可以归结为遗传、教养、身体状况、社会遭遇等等的东西的辩护,为它们的存在的合理性而辩护。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见解,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行事方式——当然这要在不侵犯别人的前题下,这种有条件的自我辩护论,不仅不是儒家提倡的,也是儒家学者连想都不敢想的。

儒家思想自我学习 篇3

大学生党校学习思想汇报:改变自我,完善自我

记得初进党校学习时,自己在思想上有很大的冲击,改变了许多以往不够成熟的想法,同时也接受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解答了许多困惑很久,乃至迷茫很久的有关于人生,有关于价值的问题。我觉得这对于向来循规蹈矩的自己来说,不仅是一次认识上的冲击,更是一次重新审视自我,完善自我的契机。

在此之前,一路这样平平坦坦的走来,不曾经历过什么风雨,家庭生活上还算殷实,对于未来,对于人生价值的问题从未深入的思考过,只是习惯于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做一个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就可以了,从未让自己站在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现在想来,还是自身责任意识的缺失所致。也许伟大崇高的品德和行为是我们仰望的,从未想过或力所不及,然而任何事加上了责任的外衣,就有了义不容辞的理由。也许自己很平凡,但不要平庸,从平凡中见伟大一直是自己向往和追求的。然而自己也深知这样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做着做着惰性就会准时的拜访,近一个月的学习生活中自己就几度在这样的循环中挣扎。当寝室其他同学在玩游戏,看闲书时,你是否对自己手头做的作业题目觉得枯燥不已,想要立刻丢到一边,加入他们的队伍,这是一个选择题,却也是一个惰性与意志的较量题。以往的自己总觉得只此一次无所谓的,反复的安慰自己,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来减少自己的罪恶感,然而实践证明,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这样一来,目标渐渐模糊,自己曾经的认识和觉悟就抛在了脑后,又开始了从前的生活。其实很多时候,艰难的不是开始,而是坚持。

我觉得要不断的改变自身的不足,完善自我,经常的自我暗示是很重要的。在党校集中学习的几天中,我们的党政辅导员曾经举过一个切身的例子令我记忆颇深。他说他很怀念以前念书时教他的一个英语老师,那个老师每天都会带着他们在操场上大声朗读英文,而开始每天的朗读前,都要喊口号式的激励人奋进的句子。开始大家都很不好意思,但是日子久了,渐渐的胆大了起来。当自己真的每天这样在别人看来很傻的喊出那些口号时,整个人的精神都变得振奋了。自我的暗示常常会给自己信心和坚持的动力。试想一个整天告诉自己“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和整天埋怨“怎么这么倒霉”的人,他们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不断的在内心提醒着自己,“你可以的,坚持下去”,我想即使惰性不时的来临,也可以让自己不至于迷失。

其实改变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困难,要相信每个人都是充满善意和诚意的,这样日子也会因改变而美好起来。前一段时间一直下雨,我就一直把雨伞随身携带着,偶然的一天在正午的时候下起了雨,我走出机房的教室打算去吃饭时,留意到一个同学站在门口张望着,我猜想她可能忘记带雨具而正为大雨所困扰,就上前询问,结果和我想的一样,我就送她去了她的目的地。以前可能不会细心的留意到,或因为碍于陌生人的距离而选择沉默,但这样做了之后,得到的助人的快乐和满足不是浪费那一点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点时间,多走那一段路所能衡量的,更何况是得到了充满感谢的笑脸和一整天的好心情呢。我开始留心生活中的各种小事,不会再因为不是自己留下的垃圾就不管,而是替前节课同学清理掉遗忘的早餐垃圾;不会再因为时间匆忙就忽视走廊里到白天还开着的灯,而是折回头轻便的抬手将它关闭;不会因为疲倦和劳累依旧默然的看着地铁中同样默然的人们,而是嘴角带起善意的弧度,用微笑来舒缓人们一天的奔波劳碌,用微笑拉近人与人间日趋淡漠的城市印记

儒家思想自我学习 篇4

一、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

刚来到祥里村时,由于对村情民意还都不了解,为了顺利开展工作,我尽快转变角色,经常向村两委同志学习,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进行聊天,了解和熟悉村里情况。在村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无论大事还是小事,我从不懈怠,都能认真对待,不断从中总结和积累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1、积极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新农合是国家出台的一项惠民政策,作为刚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官,我入村工作遇到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此项工作,在村两委的精心组织和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利用早晚农闲时间,上门代收医疗保险金,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村的参保率达到95%。在参与医保工作的同时,使村里的党员、群众逐渐熟悉了我这名大学生“村官”,从而为今后开展好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2、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认真组织开展 “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即“小学教”)工作。及时成立了村小学教工作领导组,协助村支部书记拟定了学习实施计划,组织全村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并组织和带领大家集中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精神,使我村小学教活动顺利地开展。

3、全力搞好经济普查工作。这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对农村人口经济掌握情况的大事,由于表格填写内容多,质量要求较高,我和联系村干部等一道,经常深入到个体经营户家中,了解和掌握其经营状况,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所有表格的填报。

4、深入农户,参与林权制度改革

农村“林权制度改革”对于丘陵地区的村民来说是一件与他们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事情,林改工作做不好会造成村民间不必要的纠纷和村民关系的不和睦,正是认识到国家推行这项政策的重要意义,我认真协助村两委成员积极参与林改工作,在林改工作中,我全力配合村林改工作小组,入户宣传政策,协助农户勾图、填表,对其中存在的纠纷问题,及时调查走访,并协调领导小组化解林改纠纷,确保做好林改外业工作。在内业方面,我负责本村“申请表”和“过渡表”的录入工作、协助林权证的打印和发放,由于工作的细致认真,我村在全镇第一个完成林权证的发放,共发放林权证268本,发证面积9627.5亩。

5、积极配合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我村是全镇实现十一五“村村通”油(水泥)路规划目标的最后一条道路,这是我村的一项难点也是重点工作,由于部分拆迁户因自身利益受到影响等因素制约,使得这项工作推进较为缓慢。在镇主要领导的亲自关心重视下,由镇领导带队组织镇村干部上门入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本人积极参与配合,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公路正在逐步进行路基的铺设和路面的浇铸,祥里水泥公路的全面建成,将进一步改变我村落后的交通状况和条件。

6、积极参与黄祁高速公路建设

今年以来,全镇上下都紧紧围绕黄祁高速公路这项国家重点工程,扎实开展工作。高速公路途径我村的光辉、光华两个村民组,涉及里程1.8公里、拆迁户两户,共占用农户林地25.98亩、田地3.99亩、旱地0.86亩、荒地0.37亩、建设用地0.59亩。我们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认真宣传贯彻和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处理和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坚持落到实处。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已进入红线交地和全面启动阶段,我们仍将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确保顺利稳妥推进。

二、坚持学以致用,扎实开展党建各项工作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除了协助村里完成各项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所懂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1、认真整理党建和综治方面的材料。自任职以来,我主要负责组织方面的工作,另外还配合村两委其他成员整理和完成社会综治等其他方面的材料。在我和村两委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各项档案资料均趋于规范齐全。

2、经常为村领导往镇里报送文件、材料,取回文件、材料等,认真做好村民的全程代理员。

3、参加村里召开的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村民的动态和想法,并且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4、工作闲余,主动学习和了解一些农村政策法规,增强为村民服务的本领,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我还利用业余时间继续上本科,争取在学历和工作经验上共同提高。

三、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认为自身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为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按制度办事,坚持清请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信任。

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实践,无论是村里的还是镇里的,都让我更加地贴近基层,更加地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也逐渐学会了一些做好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今后不断加以改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工作的韧性不够。尽管经常进村入户做群众工作,但往往不能发扬“钉子”精神和缺乏一种“缠”劲,工作的力度和还要进一步加大。

二是思想的转变不快。自小在城里成长和生活,尽管来村里工作已接近两年,但自己还很难适应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联系群众不够密切,这使得有些工作不易开展。

三是学习的实用性不强。学习党和国家的农业政策不够积极,放松了对农业方面知识的学习;没有完全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进行学习与实践;没有在提出好的观点和想法之前,加强针对性地知识和业务学习。

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将会对我今后的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下一步我的驻村工作努力方向是:

1、在做好常规的农村各项工作外,不断掌握好相关的农业知识,强化网络知识学习,建立健全完善的村级电子档案信息库。

2、不断加强和密切与村民的联系,经常进组入户,脚踏实地,积极为村民办一些力能所及的实事。

3、不折不扣落实好镇里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为村领导分忧。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担负着村民的信任和期冀。只有不断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加深对农村政策的理解和运用,利用自己的各方面积极因素为老百姓谋实事,我们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才能够不辜负各级的嘱托和信任。我始终认为,做为一名“村官”,既然来到基层,就要有为百姓办实事的信心,从不懈怠,时刻告诫自己要始终把工作摆在首位。我想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只要心中信仰是坚定的、精神状态是积极向上的,同时在镇领导的关心和村两委的支持下,就一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去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读儒家思想感想 篇5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富国富民的管理目标,礼法相济的管理原则,严情结合的管理手段,中庸之道的管理标准,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选贤任能的用人之道,五德兼备的领导素养,上兵伐谋的战略思想以及出奇制胜的经营艺术,轻视经济工作的思想,轻视民主管理的思想,反对变革的思想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精华值得我们学习,也有一些局限性需要我们的重新探讨。但不论是它的积极内容或消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都深深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首先是重视人的因素。现在世界上的各种管理学说,无不强调以人为本,人本思想恰恰是孔子最先提出来的。孔子以及儒家的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认为要搞好管理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主要包括:“民为贵”的人本论思想,“举贤才”的人才管理思想等。《礼记·中庸》所谓“为政在人”,就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这种思想。孔子“仁”的学说,是儒家管理思想中重视人的理论基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这里君子是统治者、管理者,小人则是被统治者、管理对象。孔子主张爱小人,并且以君子之道教育小人,就是为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君子的役使,也就是愿意为了实现管理的组织目标而努力。同时,他又强调“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也就是说要选拔政治的人,罢黜百家的人,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服从,也能管理好国家。孟子进一步发扬了孔子的这种思想,强调为政、治国的关键在于“得民”,而得民的根本要义是“得民心”:“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同时又说“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把是否重用贤能之时提到了决定国家存亡的高度。而他在用人问题上的反对论资排辈的观点则在现代企业管理学中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荀子则在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辟的阐述了人与法的关系。“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便,足以乱矣。”也就是说,制定法律仅仅是治理的开始,关键是要用贤能的人来执行,君子是制定法、执行法的根源。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制定良好的管理条例,管理规则仅仅是有效管理的第一步,而真正要想要管理好,甚至能弥补管理规则中的某些缺陷的,却在于管理人才的

运用。先秦儒家思想的这些观点都说明了重视人的因素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出发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工作要得到管理对象的支持;二是管理工作要依靠人才来办好。儒家思想的这一个特点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此后历代贤能的君主都注重用贤能来管理国家,而此后的科举制也正是基于这个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这种不论出身贫寒富贵,只看重个人才能的选管制度作为中国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很多其它的国家。

其次是重视管理中领导的作用。这种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领导者要对被领导者起表率作用。不论是国君还是庶民都要从自我“修身”做起,因为领导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时,孔子还把领导者自身的品质和行为对群众的影响比喻为风和草的关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也就是说风往东吹,草必往东倒;风往西吹,草必往西道。下面的风气不正,原因是从上面来的。充分强调了领导者的良好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其二,领导者要宽以待人、取信于民。孔子强调领导者要“无求备于一人”,要“赦小过”。认为以宽容态度对待被领导者,容易得到他们的拥护,即“宽以得众”。孟子则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以民为贵作为了其仁政管理思想的中心,以得民心作为了其仁政管理思想的原则,认为只有得到了民心,才能真正得到天下,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更好的维持其正常的管理。

其三,领导者主要应该做好领导工作,而不要包揽具体工作。孔子认为,担负全局的领导、指挥工作的领导者和担任各种具体工作的工作者必须有所分工,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的管理思想——各司其职。重视领导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又一个主要观点,这对我们今天的管理工作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其中的很多观点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再次管理必须着眼于长期的战略目标。所谓“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里,“大事”指长期的战略目标,“无欲速,无见小利”则告诫我们不要急功近利。这是因为,实现长期的战略目标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还要具备各方面的主客观条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

内一蹴而就。如果我们不着眼于长期的战略目标而一味的只重视眼前的一些小利,缺乏耐心和毅力,急于求成,不但会达不到预定的长期战略目标,而且还会招致重大的挫折,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必须要着眼于长期战略目标,不可一味急功近利,这是一条有普遍意义的原理。它不仅对国民经济管理使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同样适用。

最后,管理必须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思想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荀子的“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则百事不废。”这些思想都说明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管理思想中,如何使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和谐,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关系和谐了,则各项工作都可以顺利开展了,关系不和谐,则不仅无法达到有效的效果促成管理目标的实现,甚至连正常的管理工作都无法完成。

传统儒家管理思想对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几乎每个朝代的统治者无论在行政还是经济军事管理中都借鉴了其中的很多思想。继秦始皇以严酷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失败后,诸葛亮吸取了秦汉以来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选中了孔子“礼义”治国思想作为治国的基本理论。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议事制度,并开科取士。辅助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革的先驱者耶律楚材更是大张旗鼓的提出了“以儒治国”的思想。此后到宋元明清,我国管理思想的内容直至一直没有发生变化,直到我国近代,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有相当大的社会基础,实业家都把儒家伦理思想引入企业管理中来。天津东亚公司的宋斐卿在公司大楼的山墙上高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几个大字,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种儒家的以自我管理来达到全系统管理的思想。这种思想也深深的影响了很多其它的国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就是很好的证明。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篇6

即墨市实验学校 八年级三班

组长:曲翔前 组员:孙仕昊、华军、张秋尧

指导教师:于伟昌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人们之间彼此隔膜,快节奏的生活更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环境不断恶化,干旱、洪涝交替肆虐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等许多环境问题不断显现。

在当今这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社会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

然而在两千年前,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方还是荒昧的时候,儒家就已提出了超越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儒家思想在几千年后对于现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或许会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中学生,学习儒家思想更会使我们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中国的文化。浅述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儒家思想的精华

归纳结果:

一: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

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为仁,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他认为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和扩充恻隐之“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颜渊),明确本质是爱人。儒家本着“四海之内皆兄

心。孔子人的弟也”(《论语〃颜渊》)的仁爱精神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或困难境地者伸出援手,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这种优良传统在当今值得大力弘扬,对于当代社会,这种仁爱思想显得更加尤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隔膜,人情的冷漠等等的社会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儒家的仁爱思想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中学生,学会帮助他人,学会宽容他人,用一颗爱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这就是我们仁爱思想的体现

二:儒家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儒家思想中,有着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理念,比如现在国家积极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在当时就已经被儒家提出来了,下面一段话可以印证这一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孟子〃梁惠王上》)宋朝时的儒家又一位大师朱熹曾对这句话这样批注:鱼不满尺,市不得粥,人不得食,山川林泽,与民共之,而有厉禁,草木零落,然后斧斤入焉……因天地自然之利,而樽节爱养之事也。“这里所说樽节爱养,即关心自然和保护自然,顺应万物生长规律,才能取之不竭,指出了人与自然协调,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儒家没有把征服自然自然万物臵于同等的地一体;不是把自然万物看将人类的仁爱情感倾注于仁民,仁民而爱物”,说的视为己任,而是将人与位,看作是血肉相连的作人类的资源库,而是天地万物。所谓“亲亲而就是这个意思。

由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契合,因而其价值越来越得到当代思想家的重视。

以自己是实践去践行可持续发展,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热爱环境,这就是我们中学生能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

三:儒家思想中的诚信: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以诚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对于诚信,儒家也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比如在《论语》中就有许多阐述诚信的句子,比如: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儒家历来以“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之目。历来以“诚信”为立身、立业、立国之本,并且重视“诚信”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

在党的十四大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蓬勃展开,商业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发展,诚信与商业看起来是矛盾的、是对立的,然而儒家思想中对于商业中的诚信又是怎样的认为的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儒家商业伦理主要的,是基础;利是义的派生物。没有义,成立。义是产生利的缘由,利是使民丰衣证,离开义,不可能实现利的丰实。

然而时代又毕竟转入技术文明带来的市场经济社会,时代既不可扭转,难道最基本的道德律条就可弃臵吗?

从古到今,儒家并没有排斥必要的经济活动;相反,儒家认为,越是复杂的经济活动,越要依靠信用来维系。否则,人类在机巧发明用尽后,最终毁掉的是自己。儒家虽然以义利之辨来区分君子小人,但从来就没有否定“利”的基本合理性,而是要人们以合符道德的途径、手段、方法去获取正当利益。在根本上,儒家要求一种较完美的境界:义利统一。实在不能统一,将取义弃利。

儒家诚信价值观衍生出的许多观点对当今中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如儒家强调的“君子生财,取之有道”的思想,对当代中国企业商业伦理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四:儒家思想中的“孝”: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在儒家思想中“孝”占有重要地位。孔子曾对弟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孝道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社会普遍意义和人类共同适用性。

呢? 认为:义是利就难以足食的保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国家的基本细胞。而保证家庭和睦稳定、生机勃勃,恪尽孝道就是基础的基础。应该把家庭美德与家庭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以及家庭问题同国家的安定和谐等关系统一和一致起来,非常有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建设。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孝道,其实父母不需要你能给他们多少物质上的东西,其实如果你能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 聊聊天 他们就很满足了。父母最希望得到儿女的爱,就是常把他们挂在心间,多打打电话问候,常回家看看,多和他们聊聊天,和他们出去游玩,给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总之,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心里有他们!为他们着想,不让他们担心!

五:儒家思想中的学习方法: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史称“万世师表”的孔子在学习方法上有自己独到的见在思而不的明明

《论语〃为政》中,孔子说道:“学而不思则罔,学则殆”简简单单的12个字,却将怎样学习阐述白白。只有既学习又思考才会学好,仅仅依靠思考或仅仅依靠学习都会使自己走人学习的误区。

在《论语》中,阐述如何学习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及时复习,对于学过的东西及时复习会有许多收获。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有谦虚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决不能自以为是,不懂装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摒弃别人的短处,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会使自己更加完善。

孔子的这些有关学习方法的阐述,到了今天,对于我们的学习依然是适合的。如果能将这些学习方法付诸行动,我们会受益匪浅的。

心得体会:

近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刮了起了一股国学风,诸如《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日渐流行。电视上、报纸上关于国学的信息日益增多,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接连挂牌成立,国学热在当代的中国乃至世界悄然升温。

究其原因,是人们对于日益加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的思考。不可否认,现代生活确实有许许多多的便利,有许许多多的科技。但同样的,现代生活诚信缺失,尔虞我诈,人们厌恶欺骗,可人们却在互相欺骗;现代生活人情淡漠,住在同一层楼住了两年彼此之间竟谁都不认识谁,看到小偷,人们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冷眼旁观;现代生活在带给我们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混浊的河水,愈发污浊的天空,不断升高的气温,越来越高的海平面……

面对这种境况,人们开始开始从古代先贤的思想中寻求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儒家的思想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虽然儒家思想已经提出了两千多年,可是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儒家思想仍然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它以它超前的眼光,睿智的思维正在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儒家从春秋末年创立,经过战国的勾心斗角,秦汉的荣辱浮沉,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以后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儒家思想一直与时俱进,不断地走向成熟。

在国家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诚信等思想,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天儒家思想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可否认,在儒家思想中有一小部分是反映男尊女卑等的封建思想的,像“三纲五常”、“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等。所以学习儒家思想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儒家文化的精髓。

先秦儒家的法治思想 篇7

一、先秦儒家的法治思想

“法”古字为“灋”或“廌”,相传它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其基本义是刑法、法律和法度,引申义为标准、方法、规章、制度、模式、道理、仿效等。韩德民认为《荀子》文本中的“法”具有四类含义:一是效法、遵循、模仿;二是规范制度;三是政治性国家具体制定的法律规章;四是与其它字促成的合成词。[8]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法”呈现三种意涵:一为刑法,法与刑通用,如夏朝之禹刑、商朝之汤刑、周朝之吕刑。魏相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改刑为法。他视法刑一体:“法,刑也。”“刑,常也,法也。”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云:“法者,刑罚也,所以禁暴止奸也。”二为法律。法往往与律通用,据史籍记载,商鞅变法改法为律。中国古代法典大都称为律,如秦律、汉律、魏律、晋律、隋律、唐律、明律、清律,只有宋代称刑统,元朝称典章。管仲最早把“法”“律”联用:“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然而,作为一个组合词,“法律”直到清末民初才被世人普遍使用。三为礼法。中国古代,“礼”作为带有一定强制性的一种社会规范,有时与“法”相通,礼即法,法即礼,违礼即违法,譬如周礼即蕴含着某种刑法条文;[9]但一些习俗性的、仪式性的“礼”并不是“法”,因而,“礼”不一定非要诉诸刑罚。[10]

礼治主义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要特征,儒家又具有“礼体法用”的治道特征。先秦时期,礼与法经历了合一、分离和重新合一的三个阶段。如果说夏商周三代礼与法浑然一体,法的观念较为淡薄,礼外无法,法与刑从属于礼,那么,春秋战国早中期不但出现了儒家与法家的礼治与法治的分离和对立,而到了战国后期礼法则出现了合流的趋势。[11]儒家关于礼治与法治关系的治道思想大致体现为三种情形:

(一)礼法分治

所谓礼法分治,大体有三层意思:一则是儒家将礼与法看作两种不同性质和功能的治国手段;二则是儒家认为礼与法具有不同治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三则是儒家把礼与法作为两个单独的范畴加以使用。

客观地讲,与先秦法家重法不同,孔孟不太重视法治,但说儒家一点没有法治精神恐怕也不符合事实。《论语》有两处用到“法”字,其中有大舜告诫大禹所说的“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12] 由此表明大舜注重用法度治世的政治责任。

《孟子》用到“法”字有11例,许多是取动词“效法”“效仿”之意,譬如,孟子曰:“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13]“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14]“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15]“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16]等。有时则是意指“楷模”“范式”,例如,在论及君子之忧患意识时,孟子讲:“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17]——舜为天下的楷模,其名声可传于后世。而与治国理政实质相关的主要有:

一是君子行法。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18]他首先揭示了人不同的道德精神境界,最后强调一个真正的君子应当遵循天然的道理去做,以等待命运的安排。必须指出,此处的“法”并不是指刑法、法律、法度,而是指一般性的规章制度、标准模式尤其是天然道理;并且,孟子说的“君子行法以俟命”并不是旨在宣扬宿命论,而是凸显君子对人类本性和自然规律的顺从。

二是法而不廛。在阐释王道政治过程中,孟子提出了“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关讥而不征”“耕者助而不税”“廛无夫里之布”和“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五大治理使命。[19]朱熹注解道:“廛,市宅也。张子曰:‘或赋其市地之廛而不征其货,或治之以市官之法而不赋其廛。盖逐末者多则廛以抑之,少则不必廛也。’”[20]所谓“法而不廛”,通俗地说是指君王应当推动官方依据法规收购长期积压于货栈的货物,以保证商人的利益。可见,孟子不乏依据法律经世济民的观念。

三是法家拂士。在《孟子•告子下》中,孟子先后阐释了重礼、尧舜之道、仁义之道、名实之辨、王霸之辨之后,讨论了个人要担当重大使命如何修身养性,然后指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1]“拂士”是指明法度的大臣;“拂”通“弼”,辅弼、辅佐之意,“拂士”即辅弼(辅佐)之士,二者合起来指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孟子以一种忧患意识强调,如果内无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无敌对国家和各种忧患的威胁,那就势必招致国家的灭亡。

与孔孟法治思想仅仅是一些片段完全不同,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阐述了较为系统的礼法思想,他既重礼又重法,以致当今许多学者因此把荀子治道思想的主旨概括为“隆礼重法”。的确,荀子本人虽未将“隆礼”和“重法”连称,在《天论》《强国》和《大略》中两者时常加以对举,尤其是他说过:“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纂论公察则民不疑,赏克罚偷则民不怠,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22]这里的“至”既有亲近、到达、服从之义亦有极致、完备之义,因而所谓“至法”,即为追求法律的完备,体现了对法的尊重。从“隆礼至法则国有常”一语可以读出,荀子把“隆礼”和“重法”一同当做维持国家正常秩序的根本依靠和重要手段。

不过,荀子也体认到礼与法两者性质和功能的不同与分离,注重礼与法的分说,主张实行礼法分治。除了单独论及礼治外,他不但论说了个人的法律修养问题(实为以法治己),如说:“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23]而且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深刻的依法治国思想。

1、指明礼治和法治具有不同功能作用。

荀子一方面把礼视为为人之道的根本要义,这方面有着大量的言说,如:

礼者,所以正身也。[24]

礼者,养也。[25]

礼者,人道之极也。[26]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27]

礼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颠蹶陷溺。[28]

另一方面把礼当做为政之道的内在要素,如他说: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29]

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30]

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礼者,表也。非礼,昏世也;昏世,大乱也。[31]

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32]

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33]

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34]

除礼外,荀子极为重视法和法治,《荀子》一书“法”的用例达183项。除去作为动词的效法、仿效等义,大多意味着刑法、法律和法度以及规章、制度、模式等,就法在治道中的功能而言,它主要有以下论述:

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35]

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无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36]

无国而不有治法,无国而不有乱法;无国而不有贤士,无国而不有罢士;无国而不有愿民,无国而不有悍民;无国而不有美俗,无国而不有恶俗。两者并行而国在,上偏而国安,在下偏而国危;上一而王,下一而亡。故其法治,其佐贤,其民愿,其俗美,而四者齐,夫是之谓上一。[37]

百吏畏法循绳,然后国常不乱。[38]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39]

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40]

今当试去君上之埶,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若是,则夫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41]

由上述引文当可以窥见到,荀子所言说的“礼”具有区分等级、治辨的根本、治民治世的标准、为政的准则等多种意义,而“法”则被赋予君子的职能、国家治理的依据、百官行动的准绳等多种功效。就荀子“礼治”和“法治”的差异性来讲,最值得注意的有三点:第一点是所谓的“礼义者,治之始”和“法者,治之端”。“始”是开始、起点的意思,而“端”并非开端、端始的意思而是指规矩、凭借。这意味着荀子把“礼义”视为治理的出发点,把“法”视为治理的有效根据。第二点是“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虽力主称王但并不排斥称霸,只是他把“隆礼尊贤”归于王道,而把“重法爱民”划归霸道,显示了礼与法治道上的差别。第三点是“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表面上,荀子陈述了礼、法、刑具有不同的功用:礼产生教化功能,法行使管理功能,刑发挥禁止功能。如果做如此直观的理解,显然无法与荀子的礼治思想、刑治思想相融洽。实际上,荀子把礼、法、刑的功用做如此区别,只是出于修辞的需要,因而不能作机械僵硬的诠释,总的思想倾向上,他并没有否定礼和刑同样具有治理的功能。

2、强调礼、法适用于不同的社会主体和范围。

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上:

一是节制上。荀子提出了一个极富争议的论断,这就是“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42]无独有偶,《礼记•乐记》表达了影响更为深远的相似见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下面对此将做深入评论分析,这里笔者只想指出,不论俞荣根为荀子所作的辩护——在西周时期,庶人受制于礼,大夫违礼犯罪亦入于刑;荀子的“法数’一词并不能仅仅等同于刑罚,刑罚也不只针对庶民;总起来说,士以上“以礼乐节之”和庶人“以法数制之”并不是对贵族只适用礼而不适用法,对庶人只适用法不适用礼[43]是否合符情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荀子确认了礼乐和法数由于性质和功能的分殊而适用于不同人群,彰显了二者各自不同的功能定位,而且“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自先秦以来中国治道的悠久传统。

二是政治上。与上述密切相关,荀子将礼义与刑政的适用范围做了如此区分:“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44]荀子十分推崇君子之治,他不仅认为没有君子则法无以治乱,并从社会秩序角度论证道:“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45]把“德位一体”的明君看作法律能否发挥好治理作用的关键;还强调只有君子才是左右政治治理成效的主导者:“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46]“君子也者,道法之摠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47]可以说,荀子“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提法从一定角度同样凸显了君子之治的理念。在荀子看来,刑罚政令公正不阿,老百姓就会归顺;礼制道义完善周备,道德高尚的君子就会聚集。[48]这从反向意味着礼义适用于治理君子,刑政适用于治理百姓。笔者认为,假如荀子此处所说的“百姓”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一些与君子相对的小人、刁民,那么说运用刑政去治理百姓较为通达;但如果此处的“百姓”是普通百姓,那么,礼义对他们一样具有感召、吸引作用。值得肯定的是,由于“乐”在当今社会对于治理的作用变得微乎其微,因而荀子的“礼义刑政”提法比《礼记•乐记》的“礼乐刑政”更适合现代社会的治理。

三是管理上。在讲到执掌国家的难易程度时,荀子指出,“事强暴之国难,使强暴之国事我易。”[49]但是,只要明君致力于履行“修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然后节奏齐于朝,百事齐于官,众庶齐于下。”[50]的政治使命,那么,就可以使“近者竞亲,远方致愿,上下一心,三军同力,名声足以暴炙之,威强足以捶笞之,拱揖指挥,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譬之是犹乌获与焦侥搏也。”[51]所谓“修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即是指英明的君主修订礼制以整治朝廷,端正法制以整治官吏,公正处理政事以整治民众。荀子这一论说千万不要误解为整治朝廷不需要端正法制,整治官吏不需要修订礼制,它不过是荀子出于论辩的策略旨在从不同向度阐释礼与法以对于治国理政的作用。犹如葛志毅所言,“必将修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官”与“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礼。”均表明荀子之礼、法之适用范围各异,法专为百吏治事而设,《非相》“守法数之有司”,《正名》“守法之吏”和《王霸》“百吏畏法循绳”,皆可为证。[52]

(二)礼法共治[53]

所谓礼法共治,是指儒家虽然将礼与法看作两种具有不同性质、功能、范围和对象的治国手段,但礼法连用、礼法并称,以此阐发治国理政问题。

不能不说孔子没有明确的礼法共治思想,倒是孟子的仁政说涉及到了礼法合治观念。他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54]由此可见,孟子诚然力主仁政,将之提升到平治天下的高度,同时凸显礼义这一先王之道的治理作用,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否定刑罚在治国中的重要意义,认为在下者假如缺乏法度遵守,就难以使国家生存下去。而他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断语更是明确地表明务必把善政和法政、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共同保障国政的正常运行。

荀子在总结和吸收三代礼法一体、批判孔孟重礼轻法和法家重法轻礼的基础上,坚持礼法并用,既援法入礼,而使刚性之法诉诸于某种亲近性;又援礼入法,赋予柔性之礼以一定的强制性,达成治国理政的刚柔相济。荀子把礼与法共同视为一种外在制度化、规制化的规范,把礼与刑作为治理的共同原则——“治之经,礼与刑”[55],使“法”具有某种层级结构:既包括成文法又包括习惯法,既包括法义、法理又包括刑法、刑罚。尤其是荀子从不同层面使礼法合二为一、礼法一体,为礼法共治、礼法合治的治理之道奠定了思想前提。

1、概念的一体性。荀子将礼法连用、礼法并称,在儒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礼法”概念。据统计,《荀子》一书一共四次用到“礼法”:一是提出了“礼法之枢要”论断。荀子把“上莫不致爱其下,而制之以礼”视为“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枢要也。”[56]意思是爱下制礼是礼法的枢纽和要义。二是提出了“礼法之大分”[57]的概念。荀子将“明分使群”或职责分工两次提到“礼法之大分”的治辨高度,其中他指出:“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止矣。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均平,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而礼法之大分也。”[58]此外,荀子还在《修身》篇中使用了“礼法”合成词。有的学者认为荀子讲的“礼法”概念是“礼之法”(礼的标准、方法、规章、制度、模式、样板等),此处的“法”不是法律之“法”;有的指明说“礼法”是一个由“礼”和“法”组成的并列词组,而非合成范畴;还有的人认定荀子说的“礼法”是一种与“刑法”相对的特殊形态的“法”,本质上是一种法的类型。正是基于以上种.种理解,一些人认为荀子的“礼法”概念并不说明他把礼法视为一体。在笔者看来,既然荀子将礼法连用、礼法并称,既然荀子要适应战国后期礼法合流的历史和思想大势,既然“隆礼重法”构成了《荀子》的思想主旨,那么,“礼法”应当表明荀子视礼与法为一体。

2、起源的一体性。荀子揭示了礼法同源,指明二者都是圣王所建构的: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59]

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60]

这两段文字均立足于性恶论阐释礼义、法度(正)和刑罚的起源,只是第一段加上了由于缺乏师法和礼义导致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然后指明古者圣王基于此而“起礼义,制法度”,以化性起伪、整治人心;而第二段直接切入“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指出古者圣王明礼义、起法正和重刑罚,以实现善治。尽管表述有所不同,却揭示了礼与法四点共同的起源、原因和条件:一是人性为恶,二是偏险悖乱,三是圣王的制作,四是善治的追求。

3、内容的一体性。在阐述师法学说时,荀子明确说: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61]

所谓“故非礼,是无法也”,字面意思是不讲礼、违背礼就是无法、违法。但若进行深度解读,它至少包含三种意涵:一是不讲礼、违背礼等于失去法度、缺乏法律意识;二是礼与法一体,二者互换互存,非礼即是非法;三是礼与法相互交叉,一些礼(如礼俗、礼规、礼节等)因其重要性、强制性的提升而转化为当代意义的法律规范、法律条文,据此违礼就是违法,就是无法的表现。

对荀子而言,礼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正身;要正身,就必须学礼、懂礼进而守礼;一般人难以做到无师自通,要习礼、正礼,就不能不向师学习;这是因为,只有师才是能够做到身正仪端并重视自安情感的人,因此,向师学习的重要内容就是礼法:“故学也者,礼法也”。这样,礼与法共同构成了个人修身不可缺少的对象性内容。

4、功能的一体性。基于礼法合一的理念,荀子多个角度阐明了礼法功能的一体性。一是维持社会秩序。如上荀子说:“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而礼法之大分也。”[62]这是说,实现尊卑有序、公平均等和秩序规范的治国平天下目标,既是历代圣王共同的政治理想,也是礼制与法度共同的根本要领。二是可以使天下得到治理。荀子云:“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此若义信乎人矣,通于四海,则天下应之如讙。是何也?则贵名白而天下治也。”[63]荀子认为,只要让具有儒者情怀的人担任君主,那么就能在朝廷官府修礼节、正法度,对民众讲究忠信爱利,依义取天下,进而以尊贵的名声而使天下得以治理。

(三)礼主法辅

孔子特别推崇制礼作乐的周公,向往周代的礼治秩序和礼乐文明,他不仅为个人日常生活提出了各种依礼、尊礼、循礼的要求,还为统治者治国理政制订了实践礼治的“南面之术”。就礼法关系而言,从《论语》只有两处“法”的用例可以看出,孔子重礼轻法、重礼治不重法治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后人批评孔子儒学只讲德治、礼治而不讲法治导致中国形成了人治传统的原因所在。《大戴礼•礼察》曾引用孔子的话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用易见,礼之所为难知也。……礼云礼云,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渺,使民日徙远罪而不自知也。”

同样的,孟子的法治思想较为薄弱,他虽然并不否定法治,也具有一定的礼法合治观念,但更为彰显和宣传德治、礼治、仁政,从根本上倡导的是礼主法辅治道思想。

荀子虽然提出了隆礼尊贤和重法爱民的观点,可他并非主张法本礼末[64]而是倾向于礼主法辅、礼本法末,在其治道思想天平上,礼被置于比法更为重要的地位——礼高于法。犹如王先谦在《荀子集解》中所指出的:“荀子论学论治,皆以礼为宗,反复推祥,务明其指趣,为千古修道立教所莫能外。”[65]笔者虽然不赞成当代学者韩星把荀子的礼法区别归结为分属两个不同的政治层面:从礼的角度看,礼类似于今天的政治哲学(政治原理、原则),法类似于今天的政治制度;从法的角度看,礼类似于今天的宪法(根本大法),法类似于今天的各项具体法律规范,但认同他对荀子礼法关系思想的如此阐发:荀子虽主张礼法并用、礼法并称,但以礼兼容法,以礼化法,使法有了伦理化倾向,与礼的性质极为接近;以礼之用为上,法之用次之,礼比法更根本,因而荀子的治道以礼治为主、以法治为辅。[66]

如果展开来说,荀子的礼主法辅见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以礼释法。在荀子那里,就内涵而言,礼和法尽管均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但比较起来,礼的意涵更为多样也更为深刻,它不仅包括礼制、礼规、礼仪,还包括礼义、德性,“礼义”是荀子最为推崇、更为普遍的范畴,远胜于“法”和“礼法”,虽不能像有的学者那样断定荀子把“礼”视为内容、把“法”视为形式,[67]但说“礼”比“法”内容更丰盛当可以接受;就外延而言,礼和法都有规范一面,都属于制度层面,但是,除了习惯法之外,“法”主要归结为国家正式制度,而“礼”不仅有正式规范、制度也有非正式规范、制度,广义上它包含“法”;就性质而言,“法”带有强制性,而“礼”既有强制性也有非强制性,“法”的实施必须借助于国家的权威性和强制手段(如法庭、监狱、军队等),而“礼”的践履大多数时候依靠习惯、舆论、良心、信念等产生的说服力和劝导力。正因如此,荀子虽也援礼入法,赋予柔性之礼以一定的强制性,但更注重援法入礼,而使刚性之法诉诸于某种亲近性、伦理性,更注重用礼统辖法。为此,荀子把礼规定为“治辨之极”和“强国之本”,认为礼或《礼》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也是学道的最终归宿:“《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68]

2、礼先法后。荀子说:“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69]这里,荀子构建了性→伪→礼义→法度的生成论顺序。如此礼先法后的思想路线虽然并不必然说明荀子就是主张礼主法辅、礼重法轻,但是,它毕竟代表荀子心目中礼体法用、礼本法末,礼是立法、制法的基础。前面讲过,《荀子》一书关于“礼”的用例高达343项,而“法”的用例只有183项。这一数字上的差异,表明荀子对礼的性质、功能、要义等的阐释更充分、更透彻,也说明礼比法更根本、更基础。正如席红梅指出的:“礼先法后表达的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更重要的是,他隐含着礼本法末的价值评判”[70]。

3、重礼轻法。荀子不反对称王称霸,但是成就王业是他最大的政治价值追求,他的王霸之辩鲜明体现了儒家倚重的重王轻霸思想倾向。可在他来说,唯有坚守礼义才能成就王者事业:“与积礼义之君子为之则王,与端诚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亡。” [71]“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72]只有坚持积礼义、修礼义、守礼义的君子,才能注重以礼治国理政,才能使政治清明,才能够达到令行禁止,从而完成王者之事。荀子旗帜鲜明地指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73]。隆礼为王,重法为霸,既然荀子重王轻霸,由此表明他逻辑上重礼轻法。

综上可见,荀子尽管超越了孔孟重礼轻法的治道思想而倡导隆礼重法、礼法合治,但他并没有因此将礼与法、礼治与法治等量齐观、同等看待,根本上他还是固守儒家一贯的道统立场,而更为重视礼治。

如何阅读政治课本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一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商品是劳动产品。简单地说,商品就是劳动产品。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商品这个经济学名词概念的要义。(2)第一修饰词:交换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也就是说,商品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那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商品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随着我国信用卡使用的快速增加,信用卡领域的违法犯罪也随之增多。我国信用卡使用快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江苏学业水平考试考题)

A.使用信用卡能够节省交易费用 B、信用卡的功能全面,收款手续简便

C、个人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加强 D、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但是,据当时的统计,仍然有32%的学生做错。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之间的关系。

比如我们书上还有诸如: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他们都属于易混词。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本中的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例如:20到我们回首已经加入WTO五周年之际。我们回顾过去,艰难谈判中最大的困难是中美谈判。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年某市高三二模统考题)

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材料中,①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②艰难→ 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点;③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④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⑤双赢 →共存 →对立统一的观点。⑥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⑦利大于弊→两点之中有重点的观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上一篇:大学生毕业演讲稿:我难忘的大学生活下一篇:《卡罗纳》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