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家孝道思想

2024-12-04

传统儒家孝道思想(精选4篇)

传统儒家孝道思想 篇1

摘要: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伦理学家孔子对孝道观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周文化的基础下,以孝道思想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思想。继孔子之后,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关于孝道的基本思想,他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

关键词:孔子,孟子,孝道思想

一、《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的基本内涵

《论语》中,孔子以对话、语录的文体详细地阐述了孝道思想。《论语》现存20节,492篇。其中,“孝”字共出现了十六次之多。《论语·学而》的开篇中以孝道观为基础去这样叙述“仁”。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为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是说为人处世对长者孝敬、平辈友爱,却喜欢顶撞领导的很少,不敢顶撞领导,却敢于推翻君上的人没有。有修养的人,从根本处着手,加强修养,基础牢固后则事业才有可能成功。做到“孝悌”,是成为“仁”的基础。显然,他们开创的以孝道为主导的思想。通过“仁”去体现孝道思想的普遍性与广泛性,使它成为孝道思想的核心,所谓百行孝为先,因此,我们可以将《论语》中的“孝”归为以下两大类。

1、赡养父母是百行孝为先的基础

《论语·学而》篇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是说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考虑自己的本质,即何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物质属性是什么?是父母的养育,父母在养育我的过程中为我付出努力的培养,在成才之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报答父母?我们需要去努力地去孝养父母,孝养父母是基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任何时候我们必须在衣食住行上保证父母的基本生活状态,从而可以敬到基本的孝道,当然,这仅仅是父母生存的基本,儿女职责的基本。论语中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也就是儒家所讲的孝养父母是要养好父母,尊敬父母。通过从日常行为的细节,比如:对待父母,姿态要恭敬,面容要微笑,顺从父母,不让父母烦恼,这就是孝。

2、敬爱父母是“孝”的核心

如何敬爱父母在《论语》中孔子做了大量的叙述。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遍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敬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孔子的话虽然有些逆耳,但是我们不得不称这种教训实在是金玉良言。父母和子女产生的这种代沟是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也不一样,这一点是做子女应该体谅的,这就体现了敬爱父母必须要顺从父母。任何时候懂得与父母的沟通,懂得去孝敬他们。然而,孔子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父母在世时敬爱,而且在其死后亦有相关礼仪要求。《论语·为政》篇中,子曰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即葬、祭之礼。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在精神生活上敬爱父母。

二、《孟子》中孝道思想

孟母为了孟子的成长,三迁其家。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孟子的求知欲望,使他终于成为中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又一代儒学大师。孟子对孔子的孝道观既有继承又有所发展,他也认同早期儒家提出的孝道是成为“仁”的基础,认为只要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会处理好其他方面的关系,他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孝道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1、孝道思想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方面所起到的重大意义

孟子将孝道思想进一步发展,在《论语》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关于“家”的重要性,在“家”中“孝”又是如何体现的。然而,在《孟子·梁惠王》卷一,中“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这是说加强学校文化思想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我们可以看到孝悌是人类特有的亲情,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爱心,长大以后,扩展开来,便会爱他家,爱社会、爱国家。

《孟子·离娄》卷七中“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撤‘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通过读经典我们可以看到曾子是一个真正的孝子,不仅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基本的需要而且在精神上满足父母的要求,使父母惬意的生活。“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父母爱之,喜而不忘……如此,谓礼终矣。”等,在《孟子》中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观点对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和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2、孝道思想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将孝道思想进一步发展,他们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治国思想理论。《孟子·离娄》卷七中,“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忠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瞽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舜能够把天下人的归顺视若草芥,是因为舜明白只要天下人是幸福快乐的,那么归顺谁都一样。而舜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为天下人做一个榜样。舜的父亲是一个非常顽固的人,而舜按照侍奉父母的准则去做,最后得到天下人的认同,这就是孝道。所以,只有齐家才能治国,才能体现出所谓的“大孝”。关于治国的思想,在《孟子》中得以充分的显现,孟子对治国的论述还有很大篇章。以孝道思想治国,“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是与中国早期宗法制度有关,即以血亲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家与国的社会,使孝道思想成为衡量道德的标准,以此去推进社会的建设,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孝道思想对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一切日常行为准则都需要有道德的规范,而一切道德的规范在于孝道思想的体现与传承,孔子和孟子的孝道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现今,我们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精华的过程中,找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手段。充分的发挥孝道思想的作用。发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弘扬我国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96.

[3]、刘泽民.孔子以孝释仁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9).

[4]、王文东.孝——在孔子与孟子之间[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第五期.

[5]、曾振宇.孟子孝论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与偏离[J].史学月刊,2007,第十一期.

[6]、程碧英.社会伦理新秩序的重构[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传统儒家孝道思想 篇2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汉师1212班21号 马瑞 1220301221 作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孝道文化在经历了中国几千年悠久文化的积淀和文明社会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文化,并且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我们弘扬传诵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当代新儒家曾昭旭先生说:“孝,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它的初意虽然只是善待父母,但到后来,却成为育艺的总会,并含有宗教与道德意义,乃至说中国的正统文化亦不为过。”与此同时,“孝道”也是《论语》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更是整个儒家文化思想的根基和主流,只有我们把握了《论语》中的基础孝道思想,才能进一步理解并弘扬更深层次的儒家“仁”的思想。

从古至今,父母都是子女的生命之源。而孝道的最终归宿不外乎是儿女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提高修养、建立功业、让父母安心并且得以骄傲。在《论语》中,孔子不仅要求人们做地道的孝子,教育子女要好好的的孝敬父母,而且还教导子女如何对待活着的双亲和死去的双亲。孔子告诫人们不能一味的顺从父母,当父母出现错误的时候,作为子女应该进行劝导,但是即便父母不能接受,也不能对父母大喊大叫,要尊敬父母。因此,在《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孝之以敬——无怨而有礼。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曾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7)。孔子在这里认为,并不是让父母得到基本的赡养就能够称作“孝”,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之心,那么和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孔子提出了以“敬”为核心内容的孝道,强调对父母的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

不仅如此,在《论语·为政》中还记载着:“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所谓孝道,难就难在父母面前总能保持和颜悦色,即句中提到的“色难”。尤其是在父母年老体弱时,做子女的能做到心甘情愿、不嫌辛劳地孝敬、侍奉父母,始终如一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而不因为时间、情绪、环境的不同有所改变。正如《论语·学而》中写道:“事父母,能竭其力”(1·7)。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又怎能眼睁睁看着年迈的双亲因儿女不孝心碎难忍。回想我们的小时候,每一次受伤、生病,父母也就跟着揪心难过并小心翼翼的照顾我们,然而如今羽翼渐丰时,难道就能忘却曾经父母的养育恩情么。

就像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的话,“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无违”,对待我们的父母,“孝”字在前,给予父母足够的敬爱之心,没有怨恨,没有争吵,而是恪守着做儿女的“礼”,也即是孔子所提倡的无怨而有礼的“孝”道。

其次,三年不改父之道——弘扬父母之志。

儿时我们总是能够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孩子,妈妈(爸爸)曾经的愿望现在就靠你实现了。”而这样一句话的源头出自哪里?——正是《论语》中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孝道思想。

在孔子看来,作为子女不仅仅要供养父母,侍奉父母,更重要的是要弘扬父母之志,能够为社会去担当责任,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才是孝。《论语·学而》曾记载孔子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父母死后,作为孝子应该继承父母的遗志,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孔子在这里论及的“孝”,贯穿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是父辈的引导和子女的继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并不是强调从父之道正确与否,而是从为人子女者是否存在与父母之间的真感情,是否能够常加以怀念尊敬的心,而这也就体现了孔子认为的子女只有继承父志,才算是对父亲的尊重,才是真孝。他赞美孟庄子的孝,就是由于他能够继承父志。如在《论语·子张》中的记载:“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权,是难能也。”(19·18)

然而在当今社会看来,“三年不改父之道”的思想却是要改一改。我们不提倡“唯父母之命必从”的愚孝思想,因为现在的社会文明更加要求子女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父母更不应该限制并禁锢子女追求梦想的权利。因而我认为,如今的社会,子女有理想,并为之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便是对父母之孝道的最大贯彻,也更能体现着《论语》中所传达的“孝”之根本含义。最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论语·里仁》里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4·19)意思就是当双亲在世时,不提倡出远门而不归,更不能让年迈的父母独自留在家中无人照料。因为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由于交通的极不便利,通信的不畅,那时儿女的一次远游也许便是五年、十年的相隔万里甚至是更久的时间。孔子主张“不远游”,但是没有禁止远游而是提倡“游必有方”,无论子女你在何处,一定要告知父母你所在的地方,不让父母为你日夜担忧操劳,这便是孝道。

虽然“父母在,不远游”这个古老的孝道思想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显得不是那么的合理和适用,但“游必有方”的要求是至今可以沿用的。在现代社会,子女们各有自己的事业,不可能一直守候在父母身旁,“空巢老人”的群体也在逐年增长,虽然由于通信的异常便利,儿女们在天涯海角也能够及时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但即便如此,短信听不到语气,电话看不到表情,视频触不到体温,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便是儿女在身边的温暖和问候以及一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做儿女的我们,更应该主动经常回家陪陪父母,哪怕在他们身边陪他们说会话,父母也会感到相当幸福,能让父母幸福,这才是做儿女的最大的责任,也是最大的孝道。而只有“孝思孝行”,能敬长,才能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至今仍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其中所蕴含的儒家“孝道”思想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如何评价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批判迂腐也好,赞美孝顺也罢,都不可否认的是,《论语》更多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其养老敬老的基本社会道德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研究和弘扬传统的儒学“孝道”文化是时代发展所必须的事情。

参考文献:

传统儒家孝道思想 篇3

关键词:儒家 基督教 孝道 和而不同

儒家把孝看作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孔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个人修养要从孝敬父母做起,“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章》)人要先爱其亲,然后将同样的爱推及兄弟,再推及所有的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在基督教中,孝道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伦理规范。“十诫”中的前四诫讲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后六诫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讲到人与人之关系时,首先提到孝:“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20:12)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说:“在头三条诫的卓越行为之后,再没有什么行为是比顺从尊长更好的了。因这缘故不顺服就比杀人、不贞、偷窃、欺骗和它们所包括的坏事罪更大了。” [1]旧约《箴言》是一本教导道德伦理原则的书,书中在叙完引言之后,首先提到:“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指教。”(箴言1:7—8)作者在这里指出了全书的主题,即“敬畏耶和华”和“孝敬父母”。由此可见孝在基督教思想中的地位。

虽然儒家与基督教的文化背景迥异,然而在孝道思想上二者表现出不少融合相通之处。这种相通之处集中体现在孝的具體内容上。

儒家的孝,要求人们爱惜自己的身体。《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是每个行孝之人的责任。孟武伯问孝,孔子答道:“父母惟其疾是忧。”(《论语·为政》)行孝首重守身,即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世说新语》载:“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而哭,乃因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也。’”此事听来近于荒唐,但由此可见古人对爱惜身体的重视。

基督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上帝,上帝的灵住在其中,身体是上帝的殿。人不可毁坏身体,也不可容罪玷污身体,乃要保养顾惜,在身体上荣耀上帝。如果能做到这点,父母自然欢喜,这便是孝了。

孝道不能只停留在爱惜身体的层次,而要继续深入,这就是尊敬父母。子游问孝,孔子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厂(《论语·为政》)能养是人的一种本能,而敬则须人的努力,较之养要难得多。故古人言:“养可能也,敬为难。”(《吕氏春秋·孝行》)敬的内容极广,最基本的要做到不辱。行事为人要谨小慎微,凡事对得起父母,不使父母因自己而受到羞辱。《孝经》曰:“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孝经·感应章》)尊敬父母的范围包括生活中的每一部分, “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孟子·万章上》)尊敬父母最重要的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章》)这是孝道的最高目标。

基督教孝道也特别注重尊敬父母,《箴言》论孝,多次提到尊敬父母。“虐待父亲,撵出母亲的,是贻羞致辱之子。”(箴言19:26)这是从反面讲。“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义人的父亲必大得快乐,人生智慧的儿子,必因他欢喜。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箴言23:22,24-25)。这是从正面讲。

以上论及儒家孝道与基督教孝道的许多相同之处,但是,由于二者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所产生的,所以二者势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以下论述二者之差别。

首先,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儒家孝道建基于“性本善”的理论,其动力是人的“良知”。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论以孟子的“性本善论”为正统,认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谓之四端。将四端扩充和存养,即可生成仁、义、礼、智四德。人皆有良知良能,固人皆可以行孝。“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下》)这是人的良知良能所致。孝是人的本能,人人皆可做到。而基督教则认为人有原罪,只有行孝才能获得上帝的救赎和赐恩。人之所以行孝,是因为内心的负罪感和对上帝的敬畏感。这是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很大的不同。基督徒行孝是上帝的启示,是上帝赋予人的神圣使命。“十诫”中前四诫讲人应如何敬畏上帝,后六诫讲人应如何对待人。在论到对人时,首先讲到孝敬父母,这一切都是为了敬畏上帝。一个敬畏上帝的人,自然会心甘情愿地孝敬父母。

儒家的孝,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政治伦理。《孝经》一开始就提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在儒家看来,“事君”是每个孝子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事君又不一定是参政。当有人问孔子何以不参政时,孔子答道:“《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这种思想在孟子的思想里更为明显,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孝有如此大的功效,故汉唐以来,有一条选拔人才的不成文规定,即“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2]对不孝者,社会的惩戒措施是严厉的。《孝经·五刑章》中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汉代有“不孝者,斩首枭之”的律条。[3]

而基督教孝道更注重对上帝的孝,是一种宗教伦理。《圣经》自始至终将上帝与人的关系描述成父子关系。我们祷告时也时常称上帝为“我们在天上的父”。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既然如此,作儿女的就当孝自己的父亲。上帝曾藉先知玛拉基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玛1:6)基督教的孝道内容很广,但最重要的是要荣耀上帝。耶稣说:“人点灯,不是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5-16)。

对观儒家与基督教的孝道思想,笔者认为二者和而不同。究其根源,既然同属孝道则必有相同点,但儒家作为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更注重现实的人伦秩序,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而基督教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宗教,其人神关系是二元对立的,要求信徒绝对服从和崇拜上帝,体现出以神为本的特点。这就注定了二者的孝道思想,有相通性,更有差异性。

参考文献:

[1]马丁·路德:《论善功》,《路德选集》,徐庆誉、汤清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1996年第五版,第74页。

[2]蒋沛昌:《论语今释》,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8月,第7页。

荀子对儒家孝道思想发展的影响 篇4

荀子, 名况, 字卿, 汉族, 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 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 故又称孙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时人尊称“荀卿”。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 后为楚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 提倡性恶论,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 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在荀子游学期间, 他曾经入秦国, 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 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

荀子的游学过程中, 结合自身经历感悟在儒家思想的发展方面有着众多贡献。他在继承儒家礼治的基础之上, 同时融合和发展了法家的法治, 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两位法家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与李斯都深受他的影响, 正是因为荀子的这种独特思想, 才成就了他的“隆礼尚法”。荀子所生活的战国末期社会, 诸侯征战, 为了在争霸中获得优势地位, 各国都争先恐后地进行变法改革, 从西周时期确立的原式分封制和宗法制都不断地受到冲击, 郡县制开始奉行, 传统的世族制度不再占据社会的主流, 选贤任能的风气逐渐风靡, 这种礼制崩坏的局面加剧了最初地缘、血缘政治的崩坏, 随之而来的, 是人们伦理观念的巨大变化[1]16。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荀子, 在对儒学进行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中, 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形式对其内容有所增益和改革, 也分别对各派学说有所吸收地扬弃, 使其思想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统治者的需求, 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个方面就是他对于孝道观的新解读和阐释, 与传统儒学相比较, 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下面我们针对荀子对儒家孝道思想发展的影响略作分析。

二、孝道与隆礼

荀子遵循儒家思想核心, 将“礼”定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 无论在探究文学还是法治方面, 都以“礼”为宗, 可以说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另外一种发展。从荀子思想发展脉络来看, 他对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主要是外在的规范方面, 比如将“礼”放大到“法治、纲纪”的高度, 在孝道方面也是很典型的以“礼”为尊。

先秦的儒家思想中, 对于孝道的认知和阐释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天经地义。在儒家思想理论中, 尊老敬亲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和情感, 是对于父母亲族恩德的天经地义的回馈, 这种思想在人的心中根深蒂固, 其他外在的行为则是这种自然属性引导下所展现的情感和行为的外露, 所以, 儒家将孝亲定位发自肺腑的义不容辞的人伦责任[2]84。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赡养亲族, 这些都是必需的道义责任, 也是天经地义的人伦。荀子的观念自然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核心, 也将其定位为孝道思想的核心。荀子个人认为, 孝敬父母是人有别于野兽的重要原因, 野兽虽然有父子之名但是没有父子之亲, 人的天经地义的遵循人伦的行为是其区别于野兽蒙昧的重要表现, 儒家将那些不懂得孝亲敬老的人看做品行卑劣之人, 甚或猪狗不如。从这个角度来看, 荀子和孟子是较为相同的, 虽然二者分别主张“性善论”和“性恶论”。荀子积极提倡人伦法制的行为主要是为了凸显其“隆礼”, 将维护等建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法秩序作为关键, 以建立明确的等级秩序[3]78。

在这个基础之上, 荀子从“隆礼”的角度将人伦孝道提升到了较高的地位, 他将国家的礼制与天地秩序和日月星辰并行, 礼成为了天道而存在, 已经不再局限于普通的人伦规范和行为准则, 孝道被拔高到了天地法则的程度, 人伦孝道之亲成为了遵循自然法则、践行礼义的结果[4]69。荀子曾经假托尧舜的口气来表达他自己的礼教观“,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何?人们之间的情感并不十分美好, 这又何必问呢?人一旦有了妻子儿女, 对于父母的孝顺之心就减弱了, 嗜好欲望得到了满足对于朋友的诚信就减弱了, 功名利禄的利益得到了满足对于君主的忠诚就减弱了, 所谓人情, 并不十分美好, 这又何必问呢?”在荀子著作中的这一番自问自答可以很明确地看出荀子对于孝道和忠君的认识, 他觉得只有通过礼义限制、教化民众, 才能够贯彻忠君和孝道的行为, 并且需要依靠圣人的教化来实现。从荀子的这种观念来看。历史上许多孝子典型都是礼义教化和限制的结果, 比如东汉时期平丘的孝子程末。据说在程末十四岁的时候, 祖父因而而亡, 他十分悲痛, 抱着祖父的尸体号啕大哭, 以至于气息急促无法呼吸, 他的舅舅嚼碎了枣肉来喂他, 但是他因为过于悲痛气息哽咽而无法下咽, 只能吃一些粗粮喝一些凉水, 在报丧期间, 他不吃美味精致的饭菜, 休息甚少, 只是跪在灵柩旁落泪。陈留的太守有感于其孝心, 将程末推荐为孝义童, 但是他却以祖父不能葬到家里而婉言谢绝, 这种对孝义的贯彻是礼义所带来的约束和圣人教化的作用, 但是同时也不难看到其中不乏儒家所谈论的孝道的自然与天经地义。荀子这种与孔孟截然不同的认为孝道是圣人和礼治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儒家的思想。

三、从义不从父

战国末期, 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极端动荡和变化的时代, 当时, 封建制度已经初步确立, 出现了大一统的发展趋势, 荀子的思想很多方面正是迎合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为确立封建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所以他的孝道思想从核心上来说仍然是服务于能够为国家确立统治服务的礼制。因而, 基于这种认知, 他对于孝道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非常典型的就是像曾子一样对孝道进行了档次划分。他曾说, 顺从长辈, 敬爱兄长, 是为人最基本的品行, 尊崇上级, 对下级真诚, 是为人重要的品行, 遵从道义而不盲目听从君主的命令, 遵从道义不盲目遵从长辈的命令, 是为人最重要的品行。从其中递进的关系可以看出荀子对真正“大孝”的理解。对父辈俯首帖耳, 言听计从, 并不是真正的孝道, 只有坚持原则, 服从大义, 以真正的道义为行为标准, 不将亲情陷入不仁不义, 才是真正值得提倡的“大孝”[5]17。荀子将国家统治所倡导的道德标准与秩序定为真正的“大孝和道义”, 可见他与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孔子的思想重在尊重亲孝, 孟子的重在供养亲孝, 但是荀子的思想则将孝道升华到了一个新的等级, 将其作为维护封建统治中心的工具来应用和提倡, 从根源来看, 正是这三位圣人生活的不同时代决定了其思想侧重点的不同[6]33。荀子在游历各国过程中, 看到了各国奋发图强, 积极进行改革的风貌, 接触到了众多为巩固国家统治秩序积极投入的著名学者, 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时代是秩序被确立和巩固的时代, 所需要的是能够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思想工具, 因此, 他十分强调孝道服从于“大孝”和“道义”的思想, 提出了从义不从父。

四、君恩大于父恩

在政治观点方面, 荀子与孟子存在较大分歧, 这主要是受二者“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影响, 正因为荀子认定人性本恶, 所以对于个人的品质和性情关注较少, 更多地注重礼治和法制的力量以及圣人的教化影响。在荀子的著作中, 他将天地君亲师并重, 以此来体现忠君的重要性。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 所长期供奉的天地君亲师文化正是源于此, 从孔子提倡遵守“大义”这个思想取向来看, 他对于君恩大于父恩这个观念的积极提倡也就不难理解。

在《韩诗外传》中有一篇能够很好阐释春秋时期忠与孝矛盾的故事。齐宣王问田过“:我听说, 信奉儒家的人, 当父母亡故的时候, 孝子要守孝三年。那么, (对于信奉儒家的人) 君王和父母, 哪个更为重要呢?”田过回答“:大概君王不如父母重要。”宣王不高兴, 说道:“那为什么你离开亲人而为君王效力呢?”田过回答“:如果不是君王赐予的土地, 我就没有办法让我的父母有容身之所。如果没有君王赐予的俸禄, 我就没有办法奉养父母。如果不是君王赐予的爵位, 我就没有办法让我的父母地位显赫。我从君王得到的东西, 都鲜于我的父母。所谓为君王效力, 是为了父母而已。”宣王不悦, 却无言以对。这种忠孝无法两全的选择正是春秋时期典型矛盾的一种缩影。在荀子的认知里, 君恩和亲恩既是等同的, 但是同时也有所区别, 在大义面前要忠于君主, 这也明确提出“隆君”思想的首位儒家学者, 他将保护君主的绝对权威作为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方面, 将君权高于父权, 忠大于孝进行阐述和定义, 与其大一统的时代发展趋势正契合, 可以说是荀子儒法思想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 与孔孟思想也存在着较大分歧, 可以说是对春秋争霸时期社会上众多忠、孝矛盾的解答, 也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变革[7]。

从荀子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来看, 孝并非是他关注的主体, 而是由此改造后延伸出来的对于国家忠义、对于礼制的维护效果更为他所重视, 这种迎合现实政治发展需求的思想发展可以说为后世儒家学说地位的奠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荀子在继承孔孟思想核心的基础上, 对于儒家孝道思想融入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和时代特点, 延伸了孝道中维护礼制和国家忠义的部分, 给儒家思想发展带来了新变革。

关键词:荀子,儒家思想,大义,忠君

参考文献

[1]汪怀君.儒家人伦思想的精神意蕴[J].船山学刊, 2005 (2) .

[2]孙家洲.先秦儒家与法家“忠孝”伦理思想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 1987 (4) .

[3]陈海红, 李长泰.儒家人伦思想的建构与展开[J].人文杂志, 2003 (3) .

[4]杨振华.孟子对孔子“孝”思想的发展[J].陇东学院学报, 2005 (4) .

[5]宋洪兵.韩非“法通人情”论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 2003 (6) .

[6]王保国.评荀子的君本论和君民“舟水”关系说[J].史学月刊, 2004 (11) .

上一篇:城轨控制下一篇:盘古王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