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里的和谐思想

2024-10-11

儒家文化里的和谐思想(通用5篇)

儒家文化里的和谐思想 篇1

当今社会的最大特色当属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与人们追求利益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这种利益的追求固然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但也难以避免膨胀为对人性自利的负面刺激。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 引发出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精神、道德等诸多问题。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 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乃至掠夺造成了环境的不断恶化, 资源面临枯竭, 物种相继灭绝等正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 公正公平的问题还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对外开放使思想不再受束缚, 但集体主义等传统美德就饱受冲击;在人与人方面, 个人积极性刚刚开始被调动, 拜金主义就成了许多人的行动指南, 尽管通讯手段空前发达, 但人与人的疏离感有增无减。面对如此诸多重大而复杂的问题, 理性的做法就是重申和强调传统思想宝库中的和谐观念, 结合新时代的实际情况重新发掘和诠释其内涵。基于此, 人类悠久古老的“和谐”思想再次绽放熠熠的理论光辉, 重新成为人类思想的共同选择, 这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和谐思想由来已久。和谐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化, 其价值越来越受到当代学者的重视, 和谐理念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探讨此问题, 既有言说不尽的理论意义, 又具有切近的现实意义。关于和谐思想的理论研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较为丰厚的研究历史。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提出过“和谐”的概念, 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和谐思想的深刻内涵, 他们的见解尽管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但其中不乏合理内容, 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

我们都知道,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提出了系统的和谐思想。由此, 可以把儒家学说视为处理各方面关系, 从而使人生及社会实现普遍和谐的学问。儒家的和谐思想总是将人、社会、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是“中和为美”, 实质是以追求仁为核心, 以体现和为表现。认为一切都要合适, “过犹不及”就意味着无论是过头或是不及都不符合标准。最好的方法是行中庸之道。因此, 他们主张“执其两端, 用其中” (《礼记·中庸》) , 使相互对立的矛盾在“中和”后取长补短, 互济不足, 削其过以补其不足, 这样就取得了最佳效果。孔子提倡“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实质上就是一种和谐观。在儒家经典的论乐专著《乐记》更为清楚地表明了“和”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乐的作用就是“和”, 就是“乐和民声”, 使音乐起统一协调矛盾的作用。所谓“和乐”要求的就是情和理的和谐统一, 要求情合理, 理顺情, 两者不偏不倚, 恰当适中。除儒家正统思想外, 其他诸子百家尽管在许多观点上莫衷一是, 但在“和”上却也有某些共同之处。如被称为杂家的《吕氏春秋》对音乐的要求就是“故太巨, 太小, 太清, 太浊, 皆非适也”。儒家的和谐思想宣扬的是一种和合相善, 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展现人格的高尚与完美, 从内容上看, 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人际关系的和谐。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 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构成了社会的和谐。不可否认, 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有其阶级的局限性, 儒家讲人的和谐是依赖于礼乐制度。《论语·颜渊》一篇中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要求在等级秩序中, 社会生活主体各安其位, 做到“和而不同”。所以对于社会的整体和谐来说, 儒家有“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论语·季氏》就是认为在各利益集团之间实现上下相安, 和谐相处。因此, 在儒家的和谐思想看来, 人际关系的和谐, 只涉及两个相关因素:一是财富占有者的分配关系 (而不是财富创造者的积极性) 。也就是说, 如果社会出现不和谐, 大多是缘于财富、权势、力量对比的失调, 特别是居于强势地位的财富分配者与居于弱势地位的财富分配者的冲突;二是各阶层得到的 (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 回报。这点主要体现于荀子的“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 礼之序也”。也就是说, 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 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 用制度的形式规定出不同人的美、恶、厚、薄, 并且不同的人安于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地位。儒家这种人际关系和谐思想的内容, 引导了人们对礼乐制度的普遍认同, 主要表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礼乐制度设计上, 强调的是不同政治地位者利益的差异。

第二, 人与大环境即社会的和谐。儒家关于社会和谐的主张, 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这个载于《礼记·礼运篇》的和谐社会图画中, 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 形成财产公有、共同努力、舍弃自我、人人平等、安宁、和谐、祥顺的社会风气, 构成了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没有阴谋和奸诈, 没有战争和流血的理想社会。另外, 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认为宇宙万物均有生存价值, 人与天地万物互为一体, 在承认人类具有这种天生的同类感的基础上, 使人类有将自爱推及为爱同类的可能。因此, 要使和谐思想落实于人伦日常中, 除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外, 还必然要求有良好的社会习俗。孔子强调人际应该以仁心相感, 仁的感通恰如各社会要素的和谐剂。所以, 风俗和美成为和谐思想的重要社会表征。儒家文化倡导的礼乐制度就是要建立一个“群居而不乱、体情而防乱”的社会。

第三, 个体身心的和谐。身心关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儒家主张身心合一, 心为主宰。儒家十分重视“修身”的作用, 认为普天下的人, 都应该以“修身”为本, 实现对自我的内在超越, 以达到“善”的境界, 实现身心的和谐。所谓修身养性, 这个修身就包括着对身体的调适, 也就是孟子的“践形”, 而心的境界的提高, 同样有利于身体的成长, 是所谓“德者寿”“德润身”。儒家在道德修养过程中更是对于“君子”这一理想人格, 提出了修养的具体要求, 如“三戒”“三乐”“四绝”“五行”“五美”“九思”等。儒家认为追求和谐就是一种最大的快乐, 这就是“成于乐”“乐之”的意思。孟子在《尽心下》一篇中说:“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就是经过修养, 人的内心贯穿着、渗透着道德, 这些道德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外在于人的伦理规范, 而化为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所以, 他对于和谐的追求是发自内心的、是全面的, 而不仅仅是理性的要求, 这也就是旬子所说的“‘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君子贵其全’, 正是这种‘全’, 使‘天见其明, 地见其光’”。可见, 儒学中蕴涵的人身心和谐的思想是培养“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和谐人格。儒家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通过追本溯源, 不难发现儒家的经典理论中不乏值得现代人认识和谐需要借鉴的思想。儒家的和谐思想是在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条件下思维的结果。儒家的和谐追求的是从整体和谐出发的, 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士人们都努力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求得和谐, 以一种“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的团体精神铸就整体的和谐。在和谐的内涵和本质特征上面, 儒家认为和谐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和完美的存在状态。儒家的和谐) 中交错循环, 亘久不变。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长期受到血缘宗法制度、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影响, 尤其是追求整体一统的和谐。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和谐不是世界存在的唯一状态, 而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状态。通过对儒家和谐思想的探求, 人类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谐, 更加努力地追求和谐, 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到和谐的作用, 从而真正认识到和谐的价值。

(徐州幼儿师范学校)

儒家文化里的和谐思想 篇2

一、“修身养心”含义及基本方法

1.“修身养心”内含。

“修身养心”, 这儒家认为是个人身心和谐基本方法。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而要达到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对此, 孔子在《论语·宪问》说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提出了先“内圣”后“外王”的“内圣外王”之道。孟子也有类似的论述, 把修身提到治国、平天下之起点的高度, 如在《离娄上》就说道:“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在《尽心下》也指出“君子之守, 修其身而天下平”。

2.“修身养心”的途径。

“格物外求”和“反省内求”是儒家伦理中达至“修身养心”的两条途径。“格物外求”就是通过学习和认知外在世界, 从而形成对外在世界的把握。“反省内求”就是通过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 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通过“内省”而“改过”、“向善”。

3.“修身养心”的方法。

儒学认为“格物致知”是“修身养心”的基础,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引自《礼记?大学》) 。“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君子要做到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这样才使人获得更多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机会及与他人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 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慎独”也是“修身养心”的重要方法, 即人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凭着高度自觉, 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 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 此正是吾心良知处。” (《传习录》) , 因此人们独处时, 言行要更加谨慎。此外, 儒家还强调通过“正己”来达到“修身养心”的境界, “正己”就是要求君子严以律己, 带头实践社会道德规范。

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思想

1. 人与人之间关系。

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子贡曾说:“夫子之得邦家者, 所谓立之斯立, 道之斯行, 绥之斯来, 动之斯和。” (《论语·子张》) 以能协和人际关系作为孔子受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即人际关系的和谐比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 即使客观条件再有利, 如果没有人际关系的和谐, 最终也会失败。荀子认为人“力不若牛, 走不若马, 而牛马为用, 何也?曰:人能群, 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 和则一, 一则多力, 多力则强, 强则胜物。” (《荀子·王制》) 单个的人在自然面前是弱小的, 但只要人能协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团结起来, 就会形成强大的合力, 去征服比自己强大得多的自然物。

2.“仁爱”。

儒家把“仁爱”看作是人与人之间获得安定、团结、友爱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 “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 儒学认为“仁”的思想本质是“爱人”, “仁”首先要“爱亲”, 才能推广到爱其他的人。如能“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可谓行仁之方也。” (引自《论语·雍也》) 。这是说:自己有某种需要满足的要求, 也要推想他人会有同样需要满足的要求, 因此, “推己及人”之道也就要求能替别人着想, 他人才会为你着想, 以此推及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则在社会生活中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 人际关系就更为和谐。

3.“忠信”。

“忠信”是儒家特别推崇的思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开首篇》) 。“忠”就是诚恳待人;“信”就是“诚信”, 讲信用。孔子认为, 人生最重要的是待人谨慎讲信用, 用亲仁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孔子告诫人们:“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口, 小车无轨, 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认为, 把“信”这种品质运用到政治生活中去, 才能得到别人的任用, 才能管理好国家。

三、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

1. 人与社会的关系。

儒家认为“礼乐教化”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如果人人都能克己, 依礼而行, 就会成就各自的仁德, 能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社会关系自然就会和谐。孟子基本上继承了孔子关于礼思想, 认为“恭敬之心, 礼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而荀子是性恶论者, 不承认礼是人心固有之善端的外化, 而是看作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和“化性起伪”的工具, 但把礼认为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 “礼者, 法之大兮, 类之纲纪也” (《荀子·劝学》) 。

在儒家学说里“礼”有三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有别、有序。“礼者, 天地秩序也”, “序故群物皆别” (《礼记·乐记》) 所谓有别、有序, 就是有区别、讲秩序, 让每个人有自己的位置且能摆正在社会中的位置;二是恭敬、谦让。“恭敬之心, 礼也。”、“敬事而信。”用恭敬之心待人, 就得到他人的信任, 用谦让的态度做事, 就减少失误的出现;三是“和为贵”。“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学而》) 。礼的作用是“和”, 就是和谐、安定、协调。因此, 儒家认为, 人与人之间不论其身份或地位, 人人都有谋其位, 尽其责, 守其道, 安其序, 如此, 社会有其发展。

2.“礼乐教化”。

“大乐与天地同和, 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 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 (引自《礼记·乐记》) 。如果说“礼”是维系社会的差异性, 那么“乐”则是“宣”与“和”。“宣”就是宣泄, 通过“乐”把内心的情感宣泄出来, 情绪可以达到平和;“和”就是个人通过“乐”可以被别人了解, 达到情感的沟通, 调和人与人的关系。“乐”可以教化人心, 也是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具有谐和社会的作用。由此可见, 儒学主张的“礼乐教化”可以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礼”和“乐”的有效结合能够很好地约束民众, 从而使民众自觉地遵规守矩, 最终达到个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谐。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

1.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 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 “天何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引自《论语·阳货》) ;二是人的心、性与天同出一源, “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 (引自《孟子·尽心上》) ;三是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运动,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引自《中庸》) 。依据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 儒家认为人类应尽物之性, 节制欲望, 使民以时、节制自然资源的开发、维持生态平衡的思想。因而“断一树,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 (引自《礼记·祭义》)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引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是儒家“天人合一”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2.“天人合一”。

儒家“天人合一”是最朴素的和谐思想, 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最高境界。儒家认为, 天地造化生养了万物, 也生养了万物之灵的人;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 存在于天、地之间, 与自然节奏息息相关, 人不应该去征服、改造自然, 而应该认识、尊重、利用自然,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于今天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儒家“修身养心”、“礼乐教化”、“仁爱”、“天人合一”等和谐理念自问世以来, 就成了炎黄子孙孜孜以求的美好向往,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和谐”思想———中国儒家文化精髓, 正是围绕自我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展开的, 并且是这几种和谐的统一。

摘要:和谐思想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 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在古代, 儒家和谐思想体系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 儒家文化关于“和谐”的意蕴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和谐社会,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王艳华.儒家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探讨, 2007, (2) .

论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篇3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内涵

儒家思想作为积淀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理论精髓, 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内核。从内涵来看, 儒家和谐思想主要有仁者爱人、为国以礼和中庸之道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仁者爱人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儒家强调要关心他人, 即“仁者爱人”。“仁”是孔子确定的最高道德准则, 核心是“爱人”, 即对人的关心和尊重, 我们甚至把孔子的学说称作“仁学”。在《论语》中, 孔子多次从不同角度给“仁”下了定义。仁, 包括恭、宽、信、敬、惠、智、勇、忠、恕、孝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但又都以“爱人”为其根本立场。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主张“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爱人不仅仅要做到爱自己和爱自己的亲人, 还要做到: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能做到这一步, 就可以收到“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回报。孟子主张“仁者爱人”, 要在“仁政”上体现出来, 并认为“民贵君轻”, 赞扬重视百姓利益, 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

二、为国以礼

如果说“仁”是儒家和谐思想的本体论概念, 或者说以今天的说法叫总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的话, 那么, 儒家的“礼”则可以说是“仁”在具体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操作运用。那什么是礼呢?《礼记·曲礼上》指出:“夫礼者, 所以定亲疏, 决嫌疑, 别异同, 明是非也。”所谓“礼”的就是用来区分、确认并维护古代社会中的尊卑、贵贱、长幼、亲疏等社会关系的规范。

儒家主张“为国以礼”。 (《论语·先进》) “礼”是最重要的治国工具, “治国不以礼, 犹无耜而耕也。” (《礼记·礼运》) 因此, “礼治”是儒家理想的治国模式。

在儒家看来, 通过“礼治”, 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使人们对礼的高度认同, 养成了守礼、约礼、行礼、为礼的自觉意识和以礼自律的能力, 社会就会步入和谐、稳定、有序的良性循环, “礼”正是统治者和百姓共同维护社会关系与和谐秩序的最有效的工具。

三、中庸之道

中庸在儒家思想里既是德行, 又是方法。

在儒家看来, 中庸之道既是天地之道, 又是为人行事之道。此命题后由其再传弟子子思加以发挥, 并著《中庸》, 形成完备的思想体系。

中庸思想对传统中国民众的个人修养, 精神生活和为人处世之道及对中国的国民性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尚中思想。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先民逐渐认识到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有一个从弱到强再到衰老, 死亡的过程, 所谓“月满则缺”“水满则溢”, 表明事物的发展有一个度的问题, 只有把握住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最佳合适的时候采取行动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这个最佳合适的时候就是“中”。

中庸也是儒家处理问题的最恰当的方法。孔子认为, 尧舜治国有高超的智慧, 不过激, 不偏执, 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具有中庸思想方法的管理者就能做到:“在上位, 不陵下;在下位, 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 则无怨。上不怨天, 下不尤人。” (《中庸》) 孔子还说:“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 孔子认为, 中庸的方法本身不是拘泥不化的, “中”的标准要因时因势而移之, 无论社会诸事有何变迁, 而衡量是非的标准总是中, 总要保持中, 即“中”的原则永远不变, 但具体“中”是“时中”、“事中”, 要时时做到“中”, 事事做到“中”。这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真谛。

结语

儒家和谐思想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 它将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生活的智慧。儒家和谐思想既属于中国, 也属于世界。在上千年的历史演进中, 儒学对中华民族的心理、习俗、价值、制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至今仍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我国改革发展、社会转型时期, 我们充分发掘、吸收和运用儒家的和谐思想, 对拓展和丰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上海:三联书店, 2005年版

[2]于春梅.儒家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现代意义[J].理论探讨, 2007 (03)

[3]论中国古代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4]郑杭生.社会和谐——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的主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06)

[5]王力.儒家社会和谐思想及其时代价值[D];吉林大学;2006年

儒家孔子和谐教育思想研究 篇4

教育思想是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 培养什么样的人;第二, 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人;第三, 怎样培养这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儒家和谐教育追求的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人自身的发展、群体中自我与他人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人?儒家将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从历史上看, 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天人协调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基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试图通过“修己安人”的教育方式实现周礼的复兴, 从而达到“天下归仁”的美好愿景。从教育理论来看, 其对人性、人生等问题的深入探讨与认识, 则是制定和谐教育目标的依据。怎样培养这样的人?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 儒家对教育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 并对教育形式进行了合理的安排, 从而达到培养和谐人才的目的。

二、儒家孔子和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 人自身和谐发展。

人自身和谐发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主观欲望同社会规范的一致。儒家反对一些宗教、佛学思想通过对个人欲望的“禁欲”来达到规范社会秩序这一做法, 儒家倾向于将个人欲望同看成一种客观存在, 但个人欲望的满足不对他人或公众利益造成侵害时, 社会就不必要进行干涉, 也就是所谓的主观欲望同社会规范的和谐统一;其次是知与行的统一。在个体的培养方面, 儒家主张知行合一, “知”即“智”, 智力、修为的培养, “行”即社会生产、实践。先儒家认为, 人的知识、道德、修养的提升无一能离开现实生产与社会实践, 《礼记·大学》里面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最好的例证。但对言行不一, 对于此墨子曾说过“士虽有学, 而行为本焉。”“务言而缓行, 虽辩必不听。”最后是人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行为相一致。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这里的“质”是指人的内在修养, “文”则是人外在的言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有了质朴的内在修为和文雅的外在言行, 即内在修为和外在言行的和谐统一, 才可以称得上君子。

2. 群体内人我和谐发展。

首先, 家庭人际的和谐。儒家将家庭人际关系分为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和夫妇关系。对于如何实现父子和谐关系, 儒家主张通过“父慈子孝”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规范双方的行为。“父慈”即父母应当疼爱子女, 尽到父母的责任。“子孝”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 包括孝养和孝敬。对于兄弟关系, 儒家强调“兄友弟悌”, 即兄长要善待自己的弟弟, 弟弟要尊敬兄长。儒家主张兄弟姐妹在一起时要相互珍爱、和谐共处。最后是夫妇关系, 儒家主张做到“夫义妇听”, 即丈夫要尊重敬爱自己的妻子, 承担养家的责任, 妻子要听从于自己的丈夫, 但也不是一味的顺从, 但丈夫有错时, 妻子可以进行劝谏。

其次, 社会人际的和谐。儒家认为和谐的社会人际包括政治上君臣关系和谐和百姓间和谐相处。儒家非常注重君臣关系, 孔子由此提出“君君, 臣臣”的命题, 要求君要尽君之道, 臣则要尽臣之道。孔孟二人都认为, 为君者要以身作则, 具有尧舜等贤德王者的风范, 君臣携手治国理政, 不能独断专制, 而为臣者则要“以道事君”, 不能一味迎合顺从, 若君主有不当之处, 为臣者可以当面直言进谏。孟子将“君臣有义”放在“五伦”之首。荀子认为, 当道义与君令发生冲突时, 要坚持道义, “从道不从君”。儒家认为百姓则应以和睦相守, “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则百姓亲睦。”不管是国君还是庶人, 都要遵守仁、敬、孝、慈、忠、信等社会伦理规范。

最后, 国家或民族关系的和谐。儒家学者反对以战争来解决各邦国之间的纷争和矛盾, 主张彼此交往中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 和平共处。孔子奉行“忠恕”之道, 提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反映了儒家“以和为贵”政治思想和主张。

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首先, 儒家把人与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整体, 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协调一致、互利共生的关系。孔子认为, 宇宙整体由天、地、人三大基本要素构成, 三者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突出体现了儒家有机统一的宇宙观。其次, 儒家提出, 既然人与万物是一个有机整体, 那么人要遵循自然规律, 从而与自然互利共生。孟子也认为自然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由此提出“莫之为而为者, 天也。”因此,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极力反对滥杀乱捕, 明确地主张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都应该持一种节用的态度, 处理好“用”和“养”的关系, 以谋求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最后,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万物在对立中统一。儒家思想认为, 虽然人类不能违背天命, 但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仅仅只是相互依存、统一的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同时存在着矛盾, 使得人与自然有着对立的一面。对此, 荀子提出了“大天而思之, 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改造自然的见解。

三、儒家孔子和谐教育思想践行的原则

1. 和而不同。

儒家创始人孔子首倡“和而不同”的理念, 指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至今为世人所推崇。“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同”是指消除差异的苟同。在此基础上, 儒家教育思想将“兼容并包、因材施教”作为其践履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孔子“学无常师。”他至周向老子请教有关道的知识, 向楚国道家名士老子学习“事君”之事。孟子虽坚持孔子的“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但同时吸收法家“以法治国”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荀子在亲自去秦国考察和学习法家思想后, 对法家的“法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并借为己用退出“外儒内法”的儒家主张。可见, 儒家对于古往今来的各家学说能够兼容并包, 兼收并蓄, 采长补短, 自成一体。

在教学上, 孔子认为“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即人与人之间存在智力差异, 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 教授不同水平的知识, 或针对不同资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另外, 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 受环境的影响, 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差异以及不同的能力和特长, 教师在授课时要观察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 有针对性的教学, 因特长不同, 分而导之。

2. 中庸之道。

中庸的本质内涵见于《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庸之道讲究处世为人要把握好“度”, 喜怒哀乐的情绪要适中, 无所偏倚。在合适的时间, 根据特定的情境, 以适宜的方式方法来感受应对, 就是合乎“度”的, 反之即为失度。儒家的中庸之道, 在进德修业问题上主要表现为适时适度和循序渐进。首先, 孔子提出要营造和把握教育时机, 包括把握好受教年龄最佳期、心理状态最佳期, 在进德修业中, 教师适时适当点拨学生, 达到“开而弗达则思”的教学效果。儒家反对“言必信, 行必果”, 认为守“礼”重要, 懂得“权”更为重要。“循序渐进”是指在教学中, 注重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答疑解惑, 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

3. 公平公正。

孔子一反传统与现实, 站在人类生命平等的角度, 主张在生命与人格面前人人平等。他极力反对“人殉”这种惨无人道的野蛮礼俗, 主张以人为本, 因而十分憎恶奴隶主阶级的残暴统治, 嘲讽其“苛政猛于虎。”孔子所提倡的“人性相近”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格平等的思想主张, 在此主张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 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传统观念, 为广大贫苦百姓和平民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 是实现教育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之一, 也是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

4. 持之以恒。

子曰:“中庸之德其至矣乎, 民鲜能久也”, 以此告诫人们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和谐之道。他提出, “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 即和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因而人们要与时俱进, 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坚持。这一思想体现在教学上即“温故而知新”, 只有不断的温习和巩固旧知识, 才能获得知识的积累。对于礼乐等知识, 要反复练习和经常实践, 要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孔子严厉的批评学习半途而废, 曰:“力不足者, 中道而废。今女 (汝) 画。”半途而废并非力不足, 而是学习无恒心, 不能坚持。孟子也认为,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不懈地进行, 才能顺利地追寻和谐之道。《荀子》提出“学贵有恒”的道理。可见, 儒家思想认为, 只有不断进取、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和谐境界。

儒家和谐教育思想不仅揭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 同时阐述了教育教学的重要规律和原则, 可谓在当代独树一帜, 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作用。同时对当代教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启示借鉴作用, 值得我们后人去深思和发扬光大, 让和谐教育思想代代相传, 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汤恩佳.孔子论集[M].文津出版社, 1996.

[2]韩钟文.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齐鲁书社, 2003.

儒家文化里的和谐思想 篇5

儒家伦理文化历来推崇“和为贵”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提倡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构建和谐全运,就是要把“和谐”理念贯穿于全运会的组织形式、竞争机制、产业化机制、商业化机制等各方面,努力实现全运会的良性运动和协调发展。无论是体育场馆建设和竞赛组织,还是媒体服务、交通组织、生活服务、开幕式及文化活动,都应当体现“和为贵”的思想,努力实现全运会的协调发展。深入发掘和分析提炼儒家伦理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理论精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全运会的和谐发展。

2 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和”源于孔子关于“和为贵”的思想。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讲“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和”,“和”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原则。我们继承和借鉴孔子这一理论,把“和”的思想运用到全运会中,强调全运会之“和”。“和”,一为全运会与社会发展之“和”,二为全运会发展之“和”。全运会与社会发展之“和”是指全运会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全运会发展之“和”是指全运会的组织形式、竞争机制、产业化机制、商业化机制等协调发展。全运会与社会发展之“和”及全运会发展之“和”并非割裂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共同作用的过程。两方面都应当体现“和为贵”的思想,深入发掘、分析和提炼儒家伦理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理论精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全运会的和谐发展。

3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3.1 增进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通过举办全运会,增强健身意识,改善人民的健身观念,进而增进全民的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江苏省十运会在全省范围内兴建的公共体育场地有个新建体育场馆,涉及的场馆也达到100多个,很显然对当地开展全民健身奠定了物质基础;再如,2001年的九运会,引入了绿色、科技和人文三大文化板块概念,这种文化概念直接为公众带来的是高级的文化享受、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举办城市的系统改造和全面提速,从基础建设到民众心理上,都带来了较多的正面效应。

3.2 加强社会政治功能的需要

历届全运会的开幕式都是一个扩大政治影响的舞台。例如,八运会开幕式上由18000人参加的大型文体表演—《祖国万岁》,讴歌了我们伟大祖国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颂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突出体现了香港回归、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的繁荣景象,显示了中国人民以昂扬斗志阔步迈向21世纪。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盛赞这是他一生中所见到的最好的开幕式文体表演之一。

当然,全运会的政治影响不仅体现在开幕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全运会上所反映出来的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所取得的突出运动成绩。全运会作为展现自己竞技体育实力的一个主战场,各个省市均进行充分的备战,因而每次全运会的召开,都会出现一次全国性的竞技体育水平的高峰。这充分展示我国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动摇的实力。

3.3 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份对巴塞罗那市民和官方的调查表明,无论官方还是市民都一致认为承办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对于巴塞罗那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起到了明显的推进作用,其中对承办国家的发展推进了20~25年,对承办城市的发展推进了25~50年,而且市民比官方的评价还要高。

全运会是与奥运会相似的国家级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从我国承办过全运会的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看,其市政建设和城市的整个面貌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例如:上海为举行第8届全运会,除利用原有的44个体育场馆外,还新建了38个体育场馆,总投资56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在我国城建史上是罕见的。由于八运会的召开,使上海市的2010体育场馆规划的目标提前接近实现,同时对上海市的旅游、商品、服装、食品等各行业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3.4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

人们在紧张劳动之余要求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包括观赏各种体育竞赛和表演。而通过电视,他们能观赏全运会的比赛和感受全运会的文化熏陶,这能引发群众体育高潮和热情。例如,2001年,全国约有3.6亿观众通过CCTV-5收看了九运会;再如央视市场研究公司于2005年7月2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电话随机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全国30个中心城市的15—69岁的居民,调查有效样本共计630人,对“十运会”“感兴趣”的比例达到85.9%。

全运会不仅是体育运动的一次大检阅,而且也是体育文化的一次大交流。全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文艺晚会和各种体育文化艺术活动,展现了非常强的文化氛围,使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有机结合,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例如:八运会期间,先后举办了第4届中国体育美术展、中国当代体育摄影精品展、体育集邮展、上海艺术博览会、体育收藏展和中国体育百年回顾展。尤其是第4届中国体育美术展,30多个省市和解放军的美术工作者历时两年的准备,创作了一万多件美术作品,经过层层评选,最后选出497件参展。

4 全运会发展存在的弊端

4.1 全运会市场化运作存在问题,组织管理体制不合理

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有:一是全国范围内的运作,仅靠组委会一个层次的力量,与国家有关部门协调等问题不易解决,也不利于调动更为广泛的力量参与。二是集资委属临时性机构,总体上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三是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限制了集资委工作效率。四是组委会内部其他部门,尤其是竞赛部门和宣传部门等对筹资工作的支持力度也不够。这必然会对全运会市场化运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也导致了在目前的情况下,全运会的筹资活动无法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进行。

4.2 良性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完善,引发了全运会中许多不正之风的漫延

近年来虽然我国有关体育管理部门已对全运会中的各种不良现象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不正之风有所改变,但由于受过度竞争的影响,人们往往把胜负看得非常之重,甚至把在全运会的胜负与领导的业绩、升迁和参加者的奖励、待遇等挂钩,无形之中助长了包括打假球、吹黑哨、服用兴奋剂等各种不正之风的漫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全运会本身的认可率。

4.3 各省市过分强化“全运会战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奥运会战略”的实施

名省市在发展本省市竞技体育时都把着眼点放在如何使本省市运动员在全运会上夺取好名次上,因而往往把本省市竞技体育的战略规划定位在服从全运会争金夺银的需要上忽略了如何为我国奥运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在项目的布局、运动员的输送与流动,以及其它各个方面均以本省市利益作为主要考虑,忽略了奥运会战略的需要。

4.4 规模和开支过大,给承办省市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全运会产业化、商业化机制的发挥尚缺乏必要的法规保证,从而加重了承办城市的负担,直接影响了全运会的生存。即使是上海市第八届全运会,也只是作为一种临时性措施,尚没有必要的法规保证。如不尽快在这方面做出更进一步的法规性改革,承办城市将难以承受巨额的经费开支。上海市第八届全运会新建和改建的38个体育场馆由于在产权方面不够清晰,没有一个明确的法规,因而至今各个场馆在经营方面和还贷方面仍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影响了正常的经营和管理。

5 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全运的启示

5.1 宽猛相济

孔子认为,将“宽”和“猛”这两种政策运用得体,即达到“和”的效果。它的根本精神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在对全运会的组织管理时,应采用“宽猛相济”的政策,让观众的身心在愉悦、宽松的赛事环境之下得到升华,体现出“宽”的理念。同时,又要对为全运会的社会化、产业化和商业化创造必要的法制条件,体现出“猛”的理念。确立一个全运会的多元化体制是全运会是否能生存的基本条件。全运会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因而国家不能放弃对全运会的必要经费投入.与此同时,全运会必须通过社会化、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运作来筹集资金。为此,国家今后必须为全运会提供相应的法规保证,对全运会期间的筹资过程、场馆建设与经营管理予以必要的政策保证。

5.2 诚实守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现在全运会赛场上的假球黑哨、服用兴奋剂、相互殴打等等一系列有悖于体育伦理道德规范的事情时有发生,违背了“公正、公平、公开”的举办宗旨。九运会刚结束,浙江代表团副团长公开向新闻界表示,由于九运会赛风赛纪问题突出,兴奋剂使用泛滥,浙江省体育局决定,如果全运会在这两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得到根本性改善,他们将彻底退出今后的全运会,回到本地踏踏实实地搞好全民健身工作。这是全运会有史以来第一次地方体育局出于对这种违法、违纪行为的愤怒发出的抗议。由此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对竞赛中违法、违纪、不道德行为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不仅会影响全运会的正常举办,重要的是将严重影响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甚至给我们的竞技体育事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建议有关部门应对相关人员加大宣传,对全运会比赛秩序进行严格规范,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对违法、违纪、不道德行为应坚决打击。

5.3 以礼相待

儒家一向倡导“彬彬有礼”,重视礼仪规范。不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与争端,不能诉诸武力,相互殴打谩骂。在全运会上,运动员尊重裁判员、教练员、尊重观众、运动员互相尊重、裁判员要尊重运动员,同时观众也要尊重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等。用礼来规范和节制人的行为,对于有效地制止服用禁药,赛场斗殴,贿赂裁判等一些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丑恶行为,都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这对于建设和谐全运,创造和谐的体育环境意义深远。

5.4 公平公正

传统儒家文化重伦理道德的特点使得中国传统体育运动诚信有礼,在一定范围内极大地实现了体育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古代体育以养身益寿为重要目的,因而中国传统体育中休闲、娱乐的特点更加突出。体育运动的开展更多是为了怡情养性,愉悦身心。这样的特点使得中国传统体育弱化竞争,弱化竞争中名利的获取。即使是获取名利,也必须以公平公正等为前提。也就是说,体育的参与者在同样的运动规则下参赛,没有什么特殊的照顾和优待。同样,体育运动中成功的获得对每一个参与者而言,都有着同等的权利和同样的几率。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只有在公平的前提下竞争才有意义。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竞争意识的加强,使得本应以尽显公平公正体育比赛出现了违规操作、裁判偏误、运动员的冲突等现象。所以,新形势下公平公正这一道德规范的重申与加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全运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艳华.儒家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探讨,2007,(2).

[2]贾岩.儒家关于营造和谐社会思想的内涵与启示[J].孔子研究,2007(3).

[3]张玉生.论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

[4]孔庆鹏.大力推进和谐体育建设——中国体育后奥运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7(2).

[5]陈培德,等.全运会赛制的历史功绩和时代局限[J].浙江体育科学,2002,(8).

[6]吕建海,等.我国全运会市场化运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4).

上一篇:数学教学观念研究下一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