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观念研究

2024-10-11

数学教学观念研究(精选12篇)

数学教学观念研究 篇1

2001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重大策略。

应试教育是中华民族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形式, 千年科举的影响不容低估。我们当前的经济不富裕, 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给青少年和家长造成一种压力, 再加上我们选拔人才的体制、招生制度把应试教育变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很难改。在这种情况下, 温家宝总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目前这种教育形势下, 教师要转变观念, 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体验式教育和创新教育。只有这样, 才能使每个学生成为“志向高尚、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有用人才”[1]9。

一、素质教育

(一) 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能动性,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是一项全新而又持久的工程, 只有多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完成。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 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二) 我们对素质教育的期望

在性质上, 我们期望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社会为基础的教育。创立一个美好的社会是重要的, 塑造完美的人自身是同等重要的。我们的教育既要最佳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教育学生以国家、以社会为重, 又要充分尊重与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人, 教育全社会关心、爱护、培养学生。

从目标上看, 我们期望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多种人才的复合性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 重心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 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必须将教育重心落在全体学生身上, 旨在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 我们决不能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名, 以素质教育为名, 轻视尖子学生的培养。我们既要强调素质的现实功能, 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又要强调它的理想功能与价值理性, 为人类的未来作贡献。我们的素质教育要有两种方向:一是向下突破, 培养返归世俗, 在农田里打滚的高素质的人, 一是向上突破, 培养在学术天空自由翱翔的理想主义价值取向的人。

我们的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普及义务教育, 既要向社会输送成批合格的劳动者, 又要培养出科学领域的杰出的高、精、尖人才。

(三) 素质教育对基础教育者的要求

面对21世纪, 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 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已刻不容缓。现在的中小学生, 是21世纪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素质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和决定我国国民素质的高低, 甚至将决定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应试教育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必须由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其中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首要任务。学会了做人, 就会从根本上学会了求知、办事、健体。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要进行多方面的建设, 加强德育工作, 提高教师素质, 改革课堂教学, 完善办学条件, 建立新的评估体制……创造一种适合于儿童的教育, 真正肩负起让所有智力健全的学生都得到成才机会的重任。

实施素质教育, 要转变办学观念, 端正办学思想, 彻底摒弃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办学好坏和以是否考上高一级学校为衡量学生是否成才的观念, 放远眼光, 以全新的观念, 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 评价教育的优劣, 真正认识素质教育的意义。

二、研究体验式教学法

(一) 研究体验式教学法的含义和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活动以传授为主, 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 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思想不承认学生的认识也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力的能动反映, 从而抹杀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潜在能力。而研究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 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学习同样是一种高级学习, 是一种自主的学习, 是反思自我教学实践、把教与学结合起来的学习, 也是一种研究体验式的学习。”[2]

(二) 进行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的根本途径

体验式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身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感受与体验, 从而牢固地记忆知识、理解原理、感悟道理, 提高自身相应素质的学习。有如下特点:1) 采取亲身行动;2) 有一个体验的情景和过程;3) 全身心投入;4) 重视自己, 独自验证规律、感悟道理;5) 注重反思和小结;6) 留体验性作业;7) 尊重鼓励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中的个性与创造性。这就是所谓的“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过了, 就领会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在基础教育中, 教材和教具是帮助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是主体操作者。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 要使教师队伍真正达到体验式教学所需要的水准。高素质的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 创设积极的问题情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1]99。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把“创新”两个字注入到学生的学习中, 让他们拥有创造的欲望, 学会有选择地吸收。

研究体验式教学法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身体力行、自主学习, 不仅追求一个结论, 更重视一种经历。在探究的过程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 个性得到张扬, 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得到肯定, 其求知欲和创造力被激发出来, 从而有利于他们摆脱厌学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究活动时, 必定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其间由探究、尝试、挫折到豁然开朗, 对于学生以知、情、意为基础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具有重要意义。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中加深体验的技术

加深学生的体验, 就是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真正地动心动情, 经久不忘, 刻骨铭心。在课堂教学中加深体验尤为重要。

1.加强研读, 增加体验的技术

这里的研读是指在熟读的基础上带着“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原理的依据是什么”等问题进一步研究教学内容的过程。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意自见。”

2.以说促思, 增加体验的技术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 对“听”强调得太多, “注意听”已经成了教师的口头禅。研究体验式教学倡导“少听多说”, 能让学生说时, 就尽量让学生说。

3.以写促思, 增加体验的技术

研究体验式教学要求巧妙地运用“写”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

4.以画促想, 增加体验的技术

主要是用简笔画和简笔画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加工, 以加深理解和体验的技术。通过画, 可以发现学生在理解中的偏差或独特之处,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智力的翅膀, 教育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必须训练再造想象, 激发创造想象”[3]。

5.通过模拟表演, 增加体验的技术

模拟表演就是要利用教材内容, 请学生按书本中的角色, 模仿书中的语言、动作、声音、情景等, 加深学生的体验的方式。

英国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插入一些小游戏, 在讲到职业类别的时候, 他们就会选出四名学生充当警察, 并把他们隔离, 再在班级选出一名学生充当杀人凶手, 然后在不告知“警察”谁是凶手的情况下, 让四名“警察”分成两组比赛, 通过询问、笔录等方式来迅速判断谁是“凶手”。

6.通过查询互联网, 增加体验的技术

在中国的语文基础教育中, 能利用互联网增加体验式教学法的地方很多。比如在学习戏剧“威尼斯商人”的时候,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预习时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材料, 了解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 了解他的创作意图, 通过课堂上教师的穿针引线把多个学生的多种理解联系起来, 再通过学生听朗读磁带, 有感情阅读, 分角色朗读, 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到班级汇演, 也可以在适当情况下改编戏剧演出。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从多个方面欣赏这个作品, 而且也充分参与了从学生到观众再到演员、剧务、导演和制作的多角色的工作。这一教学环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及创新素质。

7.故事感染, 增加体验的技术

故事感染增加体验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根据内容特点, 为学生讲述一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生动故事, 或者讲述一个能打动学生情感的事实, 以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的方法。

例如:讲爱国主义时, 可以为学生讲解祖国历史上仁人志士为祖国捐躯或终身奋斗的动人故事。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八个字的意思, 就是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 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 主动去提出问题, 主动去思考问题, 主动去发现问题, 主动去探索问题。启发式教育的核心, 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就是要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 提高创新的能力, 只有这样, 他们才可以离开教师, 才可以超过教师, 才可以成为人才, 才能促进学生将来在各自的生存领域中创造性地作出贡献, 提高其生命质量。

三、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是对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转变观念, 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研究体验式教学法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研究体验式教学法的实施能够积极地推进课程改革, 更好地完成课程改革目标;研究体验式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确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 尽快掌握先进有效的现代教学技术, 成为创新型教师, 赢得事业成功;研究体验式教学法能够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下,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每个学生的幸福与成功作出重大贡献。

摘要:应试教育是中华民族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形式, 招生的制度把应试教育变成了一种社会风气。而要想成为新时期的全方位的人才, 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体验式教育和创新教育。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创新, 只有切实更新教育观念, 才能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新的教育思想, 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策略, 应当在教育教学试验的探索之中, 逐步升华和完善。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体验式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艳华.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 2002.

[2]徐英俊.教学设计基础[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1999:3.

[3]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375.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数学教学观念研究 篇2

回顾《小学数学“统计与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研究 与案例评析》之《统计》启示 统计学的一个研究对象是数据,它是通过收集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数据分析必须面对一堆数据,对于儿童来说可能感觉枯燥乏味。因此,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张老师的这节课设计了雪糕、冰激凌和可乐的环节,让学生完成统计表中的数据,通过学生的反馈与交流,完成了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随之,老师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样进货?”这样在同一个主题情境下设计出联系自然的练习,学生不仅及时巩固了新知识,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不仅使学生了解统计方法的重要性,也密切联系了现实生活,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统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巧妙”的练习,是教学有效的延伸。课后反思总是说班级人数多,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组织教学上,理由何等的牵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时候一节课下来,我们大汗淋漓,口干舌燥,学生却没有真正掌握所要学的知识。我们是不是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反思一下呢?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设计的“巧妙”吗?

数学教学观念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基本观念 培养

一、引言

在全国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化学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为主导,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化学基本观念,为其日后掌握系统的科学方法论打好基础。将传统的化学教学以知识教授为主转变为观念构建,这不仅仅是化学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追求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剖析概念的基本含义

在初中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开始接触化学时就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逐步接受化学的基本观念。这就要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地向学生灌输化学基本观念,要对每一个概念进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化学基本概念的含义,吃得透、理解得深,为下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化学这门学科是理工科中的带有一定人文色彩的科目,主要是化学这门学科中有相当一部基础概念需要学生去理解和记忆。基础概念的掌握是化学基本观念形成的最为关键的步骤。所以,在学生接触化学初期,教师需要深化学生对各个基础概念的理解,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构建起化学基本知识体系。

对于化学概念的教学要讲究方法,教师要能将基础的概念讲活,为学生透彻地理解概念提供帮助。一些基础概念和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教师适当地将生活中的实际与基础概念的教学相联系起来,将会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溶液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溶液,这样既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影响化学基本观念形成的因素

初中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即为逐步对化学学科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一切事物都是免谈的。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撑,学生学习什么都没有动力。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注重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的联系,将会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

(二)学生思想中的前化学观念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并不是空白的,学生希望每一节课都要有所收获,掌握各种化学现象的知识,从而获得成就感。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观察所获得的化学知识为其下一步所发挥的想象和猜想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经过相应的实践,初中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关于物质世界的观念,也可称之为前科学观念。这样,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多了几分期待。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了解到,燃烧后的木材不可能再变成木头,水无论变成了蒸汽还是白雪,其本质还是没有发生变化。即使学生对于化学键这一名词理解得还是很不到位,但其还是能够意识到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

四、培养化学基本观念的有效策略

以学生观念的转变来促进学生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形成,积极鼓励学生对于具体事物和事件进行思考,这将是化学学科学习永恒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依照初中生认识化学规律的特点来制定化学这门课程的培养计划。

(一)科学规划,循序渐进

初中生对于化学基本观念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将会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育过程。因此,需要对初中的化学教育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来确定对其基本化学观念的培养,这个培养过程需要紧密地联系着教育过程的规划,化学基本观念随着化学教学内容的加深而逐渐深化。初中生正是面临世界观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其对于每一个观察事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嘲。因此,对于化学观念的培养不一定要在其心智完全成熟之后进行,只要初中生的自我思维方式能够有效地表达出来,并且没有脱离实际情况即可。化学基本观念之所以带有“基本”这两个字样,是因为基本的观念可以为初中生提供对事物最为本质的认识,尽早了解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将会为后期了解物质的本质提高很大的帮助。

(二)借助实验,扎实培养基本观念

化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通过一些化学实验将会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的实质有所帮助。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对于物质世界最为基本的认识,为初中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确立正确观念注重学导教学研究 篇4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前预习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确立正确的预习观

经过研究讨论, 教师逐步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确立了“学生能预习”的预习观。

(1) 进行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 可以知道教师上课的内容, 还可以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疑问,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效率明显会提高。通过审阅预习作业, 教师也可以发现比较集中、典型的问题, 在讨论交流和教师讲解时, 就会节省对基础、简单易懂知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 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时间, 使学生的听、教师的讲更具有针对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进行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刚刚学习预习时, 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书后的练习而有针对性地看书。但是当学生无法解决相关的练习时, 就会逐步地改变自己的预习方法, 转而认真地阅读教材, 解读例题的分析过程, 思考解决例题需要的知识, 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 将习题与例题进行直观性比较, 最后再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 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 学生会在预习过程中, 逐步掌握预习的方法, 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 学会举一反三,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3) 教师要确立“学生能预习, 预习能成功, 成功能创新”的预习观。首先, 从现行教材的编写来看, 无论是例题的讲解、结论的推导, 还是习题的编排, 都很适合学生自学。其次, 数学学科的特点, 决定了数学新课知识点总是或多或少地与学生旧有知识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进行数学新课预习时, 就必然会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 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在学习新知同时, 还会去复习巩固旧有知识, 从而发现旧知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第三,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 能够知道自己将要学习的是什么,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 就会有意识地对存在的疑惑进行探讨研究, 认真地听取同学、教师的讲解。

二、教师要认真研究预习之后的课堂结构的变化, 确立先进的教学观

在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的基础上, 教师要根据预习的情况, 让学生进入想得多、说得多、交流得多、体验得多的课堂, 确立“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的先进教学观。

(1) 针对不同的学段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低级段可以采用以“引导”为线索的“预习引导型”教学策略, 中级段可以用“探究”为主体的“预习探究型”教学策略, 高级段则可以用“反串”为特色的“预习反串型”教学策略。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这一课时, 对“一年有几个月, 大、小月的相关知识和记忆的方法”等知识点, 学生通过预习就可以完全理解和掌握, 教师只需在课堂上进行评价、讲解, 有目的地进行指导, 在探究研讨中帮助学生将零碎的无序的思考建构为完整的、有序的知识网络。

(2) 针对不同的预习情况, 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索、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课堂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新知识的理解, 也可以用尝试练习的方法来检测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 并对学生的预习表现进行适时的表扬激励和客观评价。教师也可以让预习得好的同学在台上展示自己的预习作业, 并把预习的方法讲给同学们听。学生也可以把在预习中不明白的地方或有疑问的问题在讨论交流时提出来, 让全班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总之, 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展示表现的机会, 做一回“小老师”。

(3) 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学生预习之后, 就会根据自己对新知的理解, 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不在教师所预想的范围内, 出现的次序、难易的程度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性, 因此课堂也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教师就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在进行交流展示时, 学生通过预习能自己完全理解的, 就让学生自己去讲, 甚至于自己上讲台展示, 这时候教师和其他学生就做认真倾听的观众。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后还存在疑惑的地方、不能完全理解的地方下功夫,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指路”。

三、结束语

数学学导式教学将学生的学习前置, 课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够突出学生的主动性, 课上注重教师的引导与指导, 能够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课堂变成师生、生生间相互交流的场所, 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亚杰.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初探[J].教学与管理, 2009 (33) .

法学研究的观念(谢哲胜) 篇5

主持人: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活动。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十分荣幸的邀请到了我国台湾中正大学法律系主任兼法学研究所所长谢哲胜教授。

下面,我们请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利明教授致欢迎辞。

王利明教授致辞:

谢教授是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我到哈佛和谢教授一起相处了一年多,谢教授确实在民法特别是财产法,包括合同法,这方面研究的非常深,出版了不少著作。财产法专题研究已经出台了三本著作。这三本著作大家可能已经见到了,在国内可能马上也要出版。我对谢老师很多思路和很多想法非常的敬佩。很多学生可能以前没见过谢教授,但应该说是很了解的,因为在我们网上已经发表谢教授的文章。今天我们有幸请谢教授来,这也是我们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我代表人大法学院和我们民商法中心对谢教授来我们这演讲,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

谢:

我的研究方法是采用经济分析,有可能大家都看过我的文章,我研究的领域主要是以财产法,民法所谓的契约法、合同、侵权行为、物权这几部分。我在财经法这个领域在证券法、土地法也有一些涉猎。

今天要跟大家谈的是一个比较基础的概念:财产法一些基础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在台湾一些教科书上告诉你,所谓民法的帝王条款是什么,是诚信原则。对诚信原则,有没有概念。它的定义是什么?尽管你们知道诚信原则是这样一个信念,可是很少有人去思索。在诚信原则中,诚信原则在具体的个案中,妥善成为当事的人利益。我们说帝王条款,帝王上面是不会再有帝王的,所以帝王条款是最大的。这个帝王条款如何去用,我们整套法律,应该是由帝王条款来贯穿出来的,那你怎么用帝王条款来贯串我们的财产法?事实上不限于财产法。但有些人对经济分析有疑虑,所以我喜欢从财产法谈起。

接下来我们讲妥善成为当事人的利益,这代表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就从经济学的概念来说,我们谈经济学的概念,也会跟你们谈传统法律的基本概念。大家都知道经济学是基本的假设,人是理性的追求欲望的最大的满足。大家思考一下,你每天这样忙忙碌碌你在追求什么。有一些专家说,人有五大需求,生理的需求、安全、爱、自尊心、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这就是我们对人类需求的五大分类,这五大需求对不同人来讲,可能代表意义不完全一样。很多人好面子,自尊心就特别强,所以就不会为五斗米弯腰,但有些人饭都吃不饱,还要搞政治甚至可以说革命,那就可能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那个欲望,特别强烈,欲求不一样。

接下我们讲,整个法律制度,所谓的法律是什么,我们刚才讲的是属于经济学的概念,或社会学的概念,那么我们就从最基本的法律概念来谈起。你们还记得法律的定义是什么吗?你能不能给我一个不很精确的回答,可能很多人就会给我一个很简单的一个定义,然后让人家一听就知道什么是法律。它是和道德,宗教有区别的。所以你法律学了四五年,定义还讲不出来。法律我给它一个很简单的定义,就是国家机关有权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社会生活规范。你如果不强调第一个定义,是有权机关制定的,那可能就是后面讲的强制性的社会 1 生活规范。但是有权机关制定的,包括司法解释、法律,就是有权,是强制性的,是社会生活规范。有强制性把它和宗教和道德相区分;社会规范是法律的一个本质,它规范的主体是人类。在现在这个社会里面,我们强调这个制度存在的目的,机关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也是为了人。我们开玩笑说大陆以前说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什么都是人民,人民是最重要的。台湾不讲人民,但是大陆就讲人民,贵校也叫人民大学。就是讲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它探讨了这些价值,这些概念里面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人。我们已经讲过了,人是理性的追求,欲求的最大满足。我们也讲人们有五大欲求,我们讲福祉就是快乐,欲求满足了,你就快乐。我们要以人为本的话,当每个人都快乐,你这个机关、制度,或者是你这个国家,存在的目的就达到了。其实经济学讲,欲求的最大满足,跟我们这个社会生活规范,一个强制性的社会生活规范,在这里一点都不冲突的。我们接下来看,它们两个都不冲突,有些人就会觉得讲法律不是那么经济,为什么有人会有那么低的反应,因为有些人对经济这种印象,概念不太清楚,大学本科有念经济学的就知道所谓经济的概念,它是一种行为科学,它的定义就是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来生产、分配、消费。最广义的经济学,它讲的就是理性选择了。我们讲的经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事实上你每天都在解决很多法律问题,当有争议的时候,你每天都在选择,我如何在这具体个案里面,妥善的衡量当事人的利益。衡量的结果,两个人加起来的利益是最大的,这就是我们讲的快乐,就是说他得到的这种满足是最大的,是我们法律所要追求的。也就是说他得到的这种满足是最大的。我们法律所要追求的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大家都很满足的话,那当然这个国家、社会、它规范的目的就达到了。在这样一个规范的目的,或者说欲求要追求的目标,怎样才能达到欲求的最大满足。

我们接下来要跟大家谈的跟我写的法律经济学基础理论之研究,架构是很相像的。我不知道看了那遍文章之后,有什么感想或什么问题。我们刚才讲欲求的最大满足,人类有五大欲求,你们把五大欲求分类,大概可以分为二类,一种是可以用财货来代替,一种是精神,是不能用财货和金钱去衡量的,我们说生理的需求,有些生理的需求,很容易用金钱满足,饿了买东西,有钱就可以买东西,消费的产品都是可以用钱来替代的,有一些不一定可以。但是有钱以后可以很好的办事,所以大部分的生理上的需求是由货币去获得的,包括安全的需求也很类似,比如说怕有人要加害于你,你可以请一个保镖,或者你的房子不坚固,你没有安全感,有钱的话你就可以买一个更好的房子,怕骑脚踏车不安全,怕被别人撞到,你可以买一个更坚固的车。大部分安全情形的需求上,财货是可以帮你满足这些东西的。所谓爱的需求呢!我们说感情是无价的,但有的时候,钱也可以买得到感情。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我们说,有钱人讲话很大声,有自尊,但那也不是绝对的,有些人虽然很有钱,但是没有学问,每个人价值观不一样,所谓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也是一样。在西方国家,在选举的过程中,你用金钱去支持这个政治人物,他选上了,就马上给你加官、进职、像台湾也是一样。像我们的“经济部长”,也可能没有什么本事,就当了“部长”。我们刚才讲那五大欲求,其实很多情形,都可以用物质条件去作为手段让你去获得另外一部分不能用这种物质和金钱获得的这种价值、这种满足。也就是说,即使你很有钱,可是你家庭不和睦,你不会高兴,你很有钱,但你看到你的同胞不快乐,那你心里也快乐不起来,或者说,你很有钱,可是你的国家在国际上不强大,你也不会快乐,类似这些东西,不是只有金钱可以解决的。所以我们跟大家讲,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大概可以分为,一种是用财富就可以达到欲求的最大满足,2 也就是快乐。我们在追求的这种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祉。因为大家都快乐,就是福祉。最大社会福祉的达成,有一部分可以用财富来抵挡,另外一部分,是非金钱可以衡量部分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从经济观怎么来看。

我们接下来看,你们读法律很久了,很多人都告诉你,法律是要实现公平正义,我想询问大家,什么叫做公平正义,你们不要告诉我,公平就是正义,正义就是公平。正义的区分有三类:一种是一般的正义,所谓一般的正义,主要是强调如何让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依照他所能贡献的能力,把他的能力贡献给整个社会,这在政治学上比较强调,公法领域要重视,所以每个人公民权是平等的。还有一种是分配性的正义,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是说这个国家如何把资源分配给这些人。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契约正义,就是所谓的有来有往的正义,有来无往就不符合正义,我们可以这样区分。但是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样,就是我们刚刚讲分配性的正义,怎么分配,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些说所谓分配性正义,就是均分、平等。比如说共产主义从某个角度来看,它就强调平等。另外一种是,依照需求分配,依照需求而分配就是,你需要什么东西就分配给你,就是说男人食量可能比较大,所以饭就分给他多一点,女人可能比较喜欢穿漂亮的衣服,那衣服就分她多一点,这就是需求的分配。还有一种分配方式就是依照贡献而分配,就是说你一个人贡献多少,我就分配给你多少,基本上,我们还是取贡献而分配。我们说它是一个社会生活规范,它规范了要让大家满足,它也反应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它跟人性是不是相符合,那是另外一回事,就像以前我们传统的礼教。民国初,批评中国的礼教,说礼教是违反人性的东西,它不会让人真正的快乐,从经济学那里讲,让大家达到欲求的最大满足,是这样的一个观念,它把欲求的最大满足和价值观,完全结合在一起,所以它不让人们品尝它的欲求。创造一个跟人们真正的本性相脱离的一个价值观,这就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或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往往越是跟人性符合,越能够把人类的潜能发挥出来。大家就会讲,人类有很多恶劣的欲求,那是不是全部让它满足。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人是理性追求,欲求的最大满足。所以不法的追求会得到处罚的。我们整个社会制度,或者是法律制度,它是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因此你个人追求欲求满足的同时,你就不能以区分他人欲求的满足为条件,就是我们国家制度一些规范,一些法律,让你争取一定的规范去满足你的最大欲求。在经济学的概念里,假如两个人交易,没有成本,或者是说他们两个人的交易,所产生的利益没有吸收到,那就没有外部效益,也没有外部成本,那当事人的利益权衡的结果,是一个符合社会的福祉的,当然整个社会的福祉就因此而提高,所以我们法律里面,契约自由,事实上也是因为契约它符合这个要求,当初为什么会有这个契约,因为加入对双方有利。整个法律制度里面,有契约法,侵权行为法,物权法、它们基本的原则是不是一样的。我们概略的来讲,你在一个法律关系里面,当事人之间他所产生的福祉,作为成本。这样的法律关系产生的这样利益和成本,就等于是社会所取得的利益作成本,所以我们可以在很多的法律关系里面,对当事人有利益的话,那对整个社会,国家都是有利的。我们在法律上研究方法的时候,这个基本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那你们会问到,为什么很多学者不跟你们讲这东西,那么我们就要讲另一个概念。我们许多传统的学者,他讲的东西,其实只有概念和逻辑,另外一个名称就是所谓的法律教育学,其实它们都是概念和逻辑行成的。大家就要来探讨这个概念如何形成。我们从大学刚进来的时候,每天都要背很多的概念。那为什么要这些概念呢,概念本身它要达到一个规范的目的,3 我们刚才讲到,法律作为一个社会生活规范,它就有它的规范目的,所以法律本身只是手段而已。我们刚才讲过国家存在的目的,是带给最大多数人最大的幸福,从某个角度来看,国家也是手段而已。法律制度其实是手段,它本身不等于目的,我们刚才讲过人类才是根本的。概念本身它是有一个追求的目的,追求的目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讲的法律规范功能,也就是说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它是思索过的,我这个概念要达到怎样的一个功能,所以概念背后一定有功能。意思就是说,功能决定概念。大家注意,是功能决定概念,跟概念决定功能刚好是相反的。假如有人告诉你在将来具体个案里面,某某人的权利应该是债权,还是物权?那我们就要探讨,在这样一个具体个案里面,我们要赋予当事人是债权,还是物权才能够达到法律规范的功能。我们刚才已经讲过,法律规范的功能是要追求最大多数人最大福祉,在这个里面,两个福祉加起来是最大的,在这个具体个案里面怎么样的规定是最符合当事人利益的,根据这个来决定它的权利是债权还是物权,这个就是功能决定概念。

也可能你会看到有些学者,他问你,某个人的权利是债权还是物权,那我们首先就要看物权的定义是什么,债权的定义是什么,在这个具体个案里面,它不符合这个定义,就等于另外一个定义,这就是概念来决定他的功能,这就是反其道而行了。概念法学,它发展的过程当中,它都是植根于规范的目的和功能,然后架构这些概念,可是概念和功能本身比较复杂的,可以用很多的利益来衡量,所以它的学习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很多人觉得我从概念去学习会比较容易,可是你学了概念之后,很多人就忘了功能何在。所以很多学者在他的解释论上,利用要领,利用逻辑去推定,所以所谓的概念法学就是在这里。我想在进入下面的分析之前,我们还是先听取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就是我这样的叙述,同学们能不能听得懂?

问:除了经济分析以外,除了公平正义以外,是否还有其它价值判断,而经济价值判断,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规结为除了经济学以外,其它的学科的价值方式?

答:你是讲,除了公平正义以外,我们在法律学上有没有其它的价值判断。法律是实现公平正义,但是它没有告诉你公平正义是什么,所以我只是跟你们这样讲,其实我所认为的公平正义就是财富,和另外一个不能用财富来衡量的价值观的体现。这是在公平正义的范围之内,它是不抵触的。我们要探讨就是财富最大化与其外的因素的满足,二者会不会冲突。但是公平正义本身,它跟这两者并不冲突,有些人会说,财富极大和公平正义有冲突,那是因为它定义的关系。就像我刚才所讲,假如分配定义是按照贡献而分配的话,那恰巧跟财富极大相吻合,但是你如果把分配定义定义为平均分配的话,那当然跟财富极大有冲突。

问: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我提出来的是您的那个观点是否除了公平正义以外,还有一些自身的价值、自由的价值„„

答:民主的价值本身,它跟公平正义有抵触吗?它跟我刚才讲的所谓的促进最多数人最大福祉本身是没有抵触的,我刚才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促进最大多数人最大福祉,这才是公众社会所要追求的目标。但对于其它人讲,认为是民主的价值。这些东西就我的观点来看,它只是一种中级的目标,它不是一种最终的目标。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祉。你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你们不是要这一辈子过得非常的快乐吗?但是快乐的来源不一样,所以你来念人民大学,这是你最终的快乐吗?这是你们达到快乐中间的一个目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本身也只是一个手段而已,所以所谓民主的价值都不是真正的、当然的 4 价值。我们举个例子,以前台湾在学校里面,比如说我当系主任,那理论上系主任你不应该决定所有的事情,要由我们大家应该开会来讨论,这就是民主的价值。但是你现在民主的价值碰到一个问题,碰到专业的事情,是不是还这样投票,就是说,某一研究生写的论文好不好,是不是要大家大投票,某一人进某个学校读书,是不是也应该投票来决定。我们讲民主的价值,其实应该有局限的,就是说,我们刚才讲的一般性正义的情形,它这个东西牵扯到公民权,也属于人们的基本权利,所以说每个人都是一票,票票均等的这样一个方式来达成。但并不代表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这样一个程序。所以所谓的民主的价值也不是一个最高的一个价值。就像我们刚才说帝王条款上面没有帝王一样,所以我们促进最大多数人最大福祉,这才是一个最终的目标。

问:共有权人的优先购买权,和租赁权人的优先购买权。这两个权谁更优先一点?我们通过概念和逻辑推演就会从中得到很严密的答案„„

答:其实我在讲概念的时候,不仅是说我们通过概念进行推演就不符合我们功能决定概念这样一个观念,所以像你们提的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最高法院”的见解认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优于共有权人的优买购买权,事实上最高法院所采纳的本身不是概念法学,王老师在民法的造就是无人可比啊,但是他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概念法学,所以两个概念法学论辩,你如何去分辩,哪些是值得你考虑的法则?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在整个学术论辩里面,你要区分哪些是理论的认识,你从观念上从经验上论述这些东西。另外一种就是所谓的实践的评价,就是说我告诉你们这里面有多少人,在某个时间我们有多少人,这就是价值的判断,实践的评价。所以你们在看学术的论述里面,你首先要把这两者区分出来。实践的评价是没有学问可言的。我们在理论的实践里,我们又可以分为逻辑的分析和经验事实的观察。我跟你讲一加一等于二,那就是纯粹的逻辑分析。很多逻辑的分析,其中没有知识,它本身是不会错的,但它没办法提高你真正的学问。我们说法律又不是逻辑,法律是经验。假如没有触犯逻辑,推演这个定律本质是不会错的。经验事实的观察在这里就很有趣了,这其中就牵扯到每个人的经验可能不一样。我们这里举一个例子,以前很多人骂国民党,在台湾很多人骂共产党,每个经验不一样,所以经验事实的观察,又可以分为主观的确信和客观的真理。主观的确信就是有些人基于他的经验,或者基于他所看到东西,所以他就确信那些是真的。但是跟真正的真理,有时候还是有一段距离。在证据法责任里就会告诉你们,也许是证人说他看到了,可是你首先要区分,这个证人他有可能说实话,也有可能说谎话,他到底有没有看到呢?他以前可能真的看到实事,但也能凭着记忆的关系,记错了。比如说,社会自然科学的检验,如果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去做,它就很容易验证了。刚才你们提到如果照概念法学推演那一定是王老师这个推演,但你如果通过检验就会发觉,其实不是一样的,概念法则两者都可能推演出来。概念法则是怎样给你推演的呢,它告诉你所有人的所有关系是永久的,然后债权关系是一时的。也就是学问架在这样一个相同价值基础上。比如有个人,他嘴巴上讲信仰,但心里从不信仰。

我们在探讨学问的客观性,或者在探讨法学的论辩的时候,大家要非常注意一点:你在将来论述很多东西的时候,到底会不会前后意思一致。至少,我可以比较自豪的说,我从9年前开始任教写文章到现在,我还没有修改任何一个我的看法,因为我认为我的思路是非常一致的,就是我刚才讲的,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这是永世不变的一个社会所追求的目标。5 只有我的推演过程不要错,我的假设条件不要错,那当然一定是指向那样的目标。但是假如是概念法学的话,概念法学它的问题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追求的目标具有阶段性。但这种所谓的阶段性,或者中间的这种目标,是会发生变化的。我们刚才有提到,所有的关系是永久的,债权是一时的,这是绝对的吗?比如说我买这土地两年,我就要把它移转给别人吗?这是绝对的吗?也不是绝对的。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我们在法学论辩的时候,有很多人告诉你,承租人是弱者,那谁是承租人,所以结论要保护他,这也是论法吗?大前题,小前题,结论,那就是你所存在假设,然后靠近这样一个事实,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这个论法本身,你的推演假如没有错的话,没有犯逻辑上的问题的话,那你的推演就会正确。当然还要看你的假设,你的假设本身到底适用的范围怎么样,假如你的假设是错误的,你推演就一定错误。那假如你的假设本身适用的范围很有限,那你的推演在这个结论可以适用的范围也就很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注意。意思就是说假如承租人是经济弱者,某某是是承租人,所以我要保护它,在这样的一个推演过程中你只能找出一个法律的命题,在这样的一类型里面,承租人一定是相对于出租人是弱者,那你这样一个辩解才能被适用。也就是只要出租人是弱者,承租人不是弱者的时候,你就能适用。

这里面会有个问题,这样如何去追求。这个最主要是会牵扯到法律另外一个问题:对精确性的要求。就是一方面,我们说你这个假设本身如果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之下都有真的话呢,只要假设出了问题,那你这个学问也一定会有问题的。这样就是说你任何的假设都可能不为真。就是我们今天建构的一个假设,假设一定要在大多数情形下才能够成立的,这样才可以作为法律的原则。我们常常讲法律有原则,必有例外,我们很多条文都没有规定。我们这里举个例子:甲要把东西送给乙,可是甲死了,丙是甲的子女,那他继承了,继承后他就卖给了丁,这个例子就犯了几个错误,在无偿契约的时候,我们说了无偿契约和有偿契约有很大不同,我们刚才已经讲过均衡正义的概念了,均衡正义是有来有往才叫正义,也就说无偿契约是有来无往的,所以无偿契约在台湾现行的民法当中,它规定无偿契约的债权人,他有毁约权。在毁约权的实现上,包括它可以行使撤销权,或者用外围契约来规定东西还没有交出,契约就还没有成立生效,或者规定为要式契约,必须要书面的,那才成立生效,只有这种方式让无偿契约有毁约权。所以我们刚才讲的那个例子,甲说要送给他,又没送,那就可以撤销了。我们在刚才举的这个例子里呢,是要来做为我们推论的这个假设的,在这种情况下它觉的很不公平,以这个假设,来推出这个结论,但是这里有一个最大问题,它是举出一个例外的情形,想来套用原则,你不能举一个大家都是正常人但是有些人行动不便,可是我们法律规范不能以行动不变的人为主体去规范,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所有的房子就没有了楼梯,所有的东西都不能有楼梯,我们是应该考虑到残疾人的,但是不会因为有这种残疾人,就把所有的进出口都变成无障碍的。所以我们在法学论辩的时候,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更何况我刚才讲的只是一个例外的情形,那个推论总是有的。你们在不同的学术里要区分出来,作为一个研究生,你们应该有个实力。我相信大家有这种情形,就是某些人他的见解会盛行,未必是因为他的见解就正确,而是在于他的权威,也不是他的大部分见解都很好,而是在于它可能比较真实。我看过很多人的见解,往往是第一个错了之后,后面也就跟着一个一个的错,大家也不敢说这个东西有问题,这样的话,学问是不会进步的。我是留美的,美国资深的教授如果没有一些很好的研究,那你自然会被年轻人所取代,在台湾更是如此,所以社会 6 科学也是一样,虽然我们讲社会科学很难验证,所以我们的选择会十分的困难,事实上你们可以在严谨的分析跟正确的研究方法里面去区别,这些区别大家可以参考。

我们来讲一讲,英美法和大陆法的区分。它们的区分是在于传统所谓的欧陆法的国家,它们都把它们所有的法律都看成文化,定成法典,而所谓的英美法是习惯用判例、判决来裁判。所谓的大陆法讲的是哪一国法?欧陆很多国家有德国法、法国法、有西班牙法、俄罗斯法、和大陆法不一样,讲大陆法实际上没有多大的意义,但也没有错。有些讲的大陆法就是德国法,所以你说哪个国家是什么法制国家,那事实上没有任何意义。在现在的比较法的期刊上,认为所谓的英美法和大陆法都是属于西方法系的,另外所谓的日本是大陆法系国家,大家根本不把你们看成一国的。就是说在西方人眼里,美国法和德国法,比日本和德国法还近,如果有人这样告诉你的话,那么它只能陈述一种观点:比较法在某种情况是有意义,但是在大多数情形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就是说它本身就没有办法验证,也没有办法讨论,那就没有必要去讨论那个问题。有必要讨论的就是,你设立这样一个制度,本身到底符不符合这个社会、国家的需要,这样的探讨和分析才是有用的。比如说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诉讼法”,是完全从美国的民事诉讼法那个方向走的。大家以前是立于共同的基础上去讨论的,对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是一个共识,所以往往都是处于一种本能性的主观的法意,或者说这个东西不符合国情,不符合我们传统的制度。

以前,我在美国念书,在那呆了两年多,三年前去哈佛的时候跟王利明教授也相处了一年多,那有人就会问到:所谓的中美价值有什么区别?我在96年来大陆的时候,跟教授同学们接触,跟现在来比,是越来越拉近了,也就是你们以前所以不同,那可能会有其它的因素,但是人性是自然的,或者说我们不是因为制度、历史、习惯的因素(习惯有时候会制约一个人的)。也就是说华人到了美国,就像美国人的样子,然后欧洲人到中国,也跟中国人那个样子,就是说人性事实上是一样的,那如果不同的呢,那是因为整个大环境,可能是法律、可能是制度、可能是文化、也可能是一种习惯。人性是同样的结果,既有国际间的交流,也有传统禁忌的打破。也就是说你们穿的服装和我们台湾大学生穿的服装没有任何区别。其实很多东西都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束缚,你只要解除这些束缚之后,人就会露出它的本形来了,进一步的说人的本性其实没有对错可言。我90年去美国的时候,觉得台湾地区人民跟美国人有一段距离,到我回国之后再来台湾,就觉得已经接近了,同样在大陆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法律制度和所谓的礼教,它只能够约束人们于一时。当然这个一时也要看这个制度本身的强弱,但是它基本上是不可能违反人性的。人类追求的价值不也可能会不一样,这也是反映人类生活条件不同。举个例子,我以前有看过日本的一些民间故事,日本人有个习俗,就是父母年老了,就把他们背到深山去,让他们自生自灭。以前有些部落,他们也有个习惯,部落要迁徙的时候,老人们基本上已经对部落无用了,所以他们自己就会在迁徙之前,跑去沙漠中等死。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类似的很多例子,就是告诉我们在传统的人类社会里面,因为要跟自然争取生存,所以那个时候的价值跟现在社会是不一样的,现在大多数人普遍都得到温饱了,也就是你现在即使给一点钱照顾一些老弱、残废的,没有生产能力的人,你在社会上还是可以生存的。以前我们可以常看到父母打子女,打到死,但是依照中国的律法好像不要受什么外罚,但是现在不一样的,在我们台湾子女告父母的有很多。这个代表什么呢,代表人类的价值转变是因为你生活条件的不同。包括以前为什么会有男尊女卑的这样一个生 7 活制度,那就反映当时社会喜欢分层条件的情形,但是现在的社会是后工业化的时代,它有很多特征,但至少有一种特征就是在这个时代里面,男跟女的区别不重要了。在以前的社会里人们很容易夭折,很容易死亡,大家都鼓励多生,但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已经怕人口为患了,也不会鼓励你多生了。在这个社会里已经不需要用劳动力来决定一切了,就是说有劳动力的人不一定能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不是因为你是男的,你就能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男女就不应该再去区别了。结婚和不结婚,很多国家认为这个也不重要了,因为我们不再要鼓励你生孩子了。这种所谓的后工业化的时代的价值,会在一个国家达到某种程度之后,这个价值就会相同。有些人会觉得为什么美国那边的制度大家要接受,那有些人可能会讲,是贸易的压迫,所以我要接受。那我就要说,人家又没有强迫你贸易,你可以不跟他贸易吗?又不是鸦片战争的时候,用战争来强迫你跟他们贸易。现在都是自愿的,自愿的这种行为,本身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我跟大家之所以谈这些观念,是因为这些东西在社会学科里都会告诉大家,但大家念了法律之后,很奇怪,大家每天都在背那些概念,在那些逻辑上推演,以至于忘了整个社会科学是什么样的。

问:你刚才提到法律是社会科学,对于社会科学很多东西是不可能以经验事实去验证的,往往是做为人类的一种价值判断,这种验证的过程是一种价值的判断和社会需求,对此你怎样来判断?

答:我刚才讲的是我们总体的追求的目标是没有变的,我们现在架构的制度本身到底能不能达到那个目标,有些是没办法用经验的方式来确定的,但是从推论里面讲到如果假设很严谨,推论的过程也很严谨的话,这还是可以去验证它的真假的,我们只是说社会科学没办法去证实。假如说你在假设推论上你都很严谨的话,那是可以辨别的,我刚才讲的价值本身不是我们讲的这个价值判断,它讲的是一个追求目标,就是我们讲的快乐,快乐是共同的,你即使是人大的一个大学生,其实你跟工人,甚至三岁的小孩也是一样的,所以我讲的价值和我们讲的主观实践的评价是不一样的,我在中文用语上可能会重叠。我在这里向大家澄清,我刚才讲的,实践的评价和价值判断是不一样的,我们这里讲人类共同的价值,可能你有很多我们不同的价值,但是其实最后还是要让大家快乐,所以快乐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问:按照你的这种定义,在具体个案中妥善的权衡当事人的利益,这种定义是不是和我们制度法律的根本是矛盾的。我们法律有两个价值,一个是规范性价值,一个是确定性价值,法律本身就是对一般情况的处理,而不是说对各种具体个案都要处理;还有一种明确性的回答,法律应该告诉大家应该作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个妥善的权衡是什么妥,什么善,如果这样妥善的话,大家越不知道该怎么做。

答:你们可能会觉得,假如我们都用诚信原则来判断,那当然就没办法判了,但事实上在民法总则上,不知道你们老师是怎么样来解释这些东西的,诚信原则是有补充的作用,就是说我刚才讲的那些概念,我们整个法律是一个社会生活规范,那这个规范本身要达到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我们讲的最大多数人最大福祉。但这个规范本身,总是会有一些没办法完全的地方,这个时候就要用诚信原则去调整,所以诚信原则在这里才有用。你不是说所有的个案里面都去调整,在大多数情形里根本不需要用诚信原则去调整,我喜欢用诚信原则做开场白,是告诉大家,这些利益权衡的本身才是整个法律规范上最需要重视的部分,就是我们的功能,而不是概念。概念本身是工具,台湾很多有关于诚信原则这方面的论述,其实如果 8 仔细看,一点也不抵触,“民法”第148条说,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要用诚实信用的方法,行使权利不能以损害他人为主要目的,那什么叫损害他人利益为主要目呢?它是一个抽象的,你到底是不是损害他人为主要目的,因为你行使的权利的结果所发生的损害跟你所行使权利受到的利益来比较,假如你行使权利根本没有什么利益,但是你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那就会以为你违反了诚信原则。在我的经济分析里面是不需要拿这些东西来做的,依照我们刚才的方式就可以。比如说,这个东西是在现有的论述里面,有助于不了解分析的人去理解。

问:经济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经济学本身有限的,有很多法学者指出法官他的经济分析的水平是有限的,而且经济学发展的水平也是有限的,他可能会受到限制,是否能作出最完满的经济分析,要受到法官个人平均的限制和整个当时经济学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经济学分析他有很多前提假设,财产法定制度的前提,比如说秩序的存在,社会的稳定等等,有些前提假设必须是经济分析的前提,当我们的经济分析影响到前提假设的时候,这两个问题你是怎样选择的。

答:有关经济学的有限性,经济分析它必须要先做假设,然后假设的适用性范围大,推演过程也正确,这个结论适用的范围也很大,假设如果是比较局限的,推论过程即使正确,这个使用范围也是局限的。经济分析是有这个限制,那你用其他的方法没有这个限制吗!经济分析,社会科学都是有限的,但是你用其他的方法,就不会得到更佳的结果,就像我们刚才讲的,你用概念法学去推演,你更是无所适从。前提假设是这个部分,一直是经济学这里来探讨,就是说这个基本上是社会科学共同所有的一个限制,就是社会科学它本身难以证实,难以实证的结果它都是要寄予这种假设,假设就是说,我假设的一种条件不变,其他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推演的结果是这样的。可是假如其他的条件一变的话,那你就要修正你的推论,所以我是觉得这个事实上是假设你知道你这个假设条件变了之后,那你就要纠正你的结论问题,并不是说它就没有办法适用,你今天假设的这个条件假如是比较狭窄的,或者说是假设某一个条件,也要有这样一个假设,这个前提假设跟前面要回答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就是说,你所有的研究方法,没有不来自假设的。我们在探讨经济分析就是说在美国哈佛学派是比较反经济分析的,美国有两大学派,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所以,即使在美国法上,也并不代表美国法他本身也经不起经济分析的,但至少在美国,它大多数情形都是符合这样的分析的。

我刚才已经提到经济这样的字眼代表的理性的选择,所以其实在我的分析里面,我是从来没有排除非财产上价值的这样一个判断。举个例子,大陆现在有人说要换肾,有70万人,听说都是死囚的肾,有些人就抗议这违反了人权,如果从我的角度看来,死囚把他的肾捐出来,不管是强迫的捐还是乐意的捐,把它给有病的人,他可以给社会做更大的贡献,这个死囚反正都要死的吗,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问题来了,这个死囚该不该死,我们如果说反对这样一个做法,可能换肾的人中有不该死的却因此而送命。早期台湾监狱里面是要工作的,非常的辛苦所以没有人敢犯罪,但现在有人权组织的要求,进监狱里不用工作,反而养得白白胖胖的,那你说这合算吗?人命真的无价吗?比如说特技表演,大家都知道特技表演如果掉下来非死即伤,为什么还有人去做呢?那可能还是有价的,可能他有很高的待遇,即使你说不是待遇的关系,那也可能是他追求他的成就感。有两个人快要溺水死的时候,你只能救一个人,这就是说你救一个人,就要牺牲另外一个人,这就是代价。我们在学校里也有一个 9 争论,就是有一个学生,在学校外面的道路上出了车祸,然后学校附近又没有医院,没有救护车,所以死了,我们就开始讨论,这么大的一个学校,为什么不设制一辆救护车,所以我想人的生命还是有价的。(完)

数学教学观念研究 篇6

关键词:预防观念 预防医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28-0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新型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将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大量的临床医生,而医学院校的毕业生都涌向城市的大中型医院,这使得社区医生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针对我国医疗中心下移的策略,社区卫生服务部门急需一大批既能提供医疗服务,又懂得如何开展临床预防的临床医生[1]。因此,医学院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鼓励他们毕业之后走进基层,开展群体卫生服务。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是掌握和应用预防医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培养有较强实践技能和有“预防观念”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是预防医学在实践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2003年SARS中,我国有大量的临床医生奋战在一线,由于缺乏预防观念,疏于自我防护,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对于国家及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预防观念”,既有利于学生们能够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也保障了医疗资源免受损失。

1 目前预防医学的教学现状

1.1 理论教学为主

目前《预防医学》的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授课方法多为讲授式,由于该课程并非临床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思想中,常着眼于个体的疾患问题,没有树立“大预防观念”,更不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预防观念应用于临床中。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应时刻渗透“预防观念”,只有以群体的角度去进行健康维护干预措施,才能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合理的应用医疗卫生资源。

1.2 缺少实践教学

教学过程偏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轻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考核评价以理论知识掌握为主,应该增添实践内容,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得到同等的重视。仅靠理论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预防观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3 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的发展趋势,医疗卫生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最近几年公共卫生得到了国家的广泛重视。针对于群体的慢性病防治计划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开启新的篇章。这使得医学院校的教学也应当顺应形势变化,调整课程的教学体系,让学生了解我国医学卫生工作重点下移的现实意义。授课教师应查阅相关文献及法规,及时调整授课计划、教学周历、实习内容等。

2 开展社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1)提高临床学生对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认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编写社区实习指导,督促学生实践教学前的预习工作,使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方法有更好的掌握。

(2)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学生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身份对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对居民健康危险度进行评估,了解居民群体健康状况,制定居民的健康维护计划,帮助社区卫生服务部门采集居民健康信息,共同建立居民健康信息档案。

(3)切合理论课内容,学生参与到社区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对常见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艾滋病、肺结核)及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进行宣传活动,既能帮助居民提高健康意识,又能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与居民的沟通能力,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4)针对预防医学课程中合理营养指导的内容,学生可对社区居民的营养及膳食进行评价,为患有糖尿病及其它慢性病的居民制定一周一日三餐食谱,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居民营养膳食食谱的实施情况,总结常见问题及效果。

(5)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一些预防医学相关的课题研究,让学生对群体的健康情况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

(6)实践内容完成后以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汇报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老师在实践过程中提供哪些帮助,自身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实践活动的哪些环节有待改善。

3 开展社区实践教学的意义

社区综合实践有利于学生转变已有的临床服务观念。社区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区的日常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和预防医学工作的基本技能,了解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及其基本对策,帮助学生树立群体-预防-环境的观念[2]。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对预防医学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实习安排等方面都欠缺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岗位技能培养的模式。若临床学生在今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不能立即胜任岗位需求,对工作内容及重点需要较长时间的实习阶段。通过对临床学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有切身体会和感性认识,又能培养学生主动服务的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其专业素养[3]。

培养新公共卫生体系下具有综合实践技能的公共卫生人才成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4]。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工作能力,了解公共卫生的内涵。完善预防医学实践教材、创设预防医学社区实践教学平台,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现场教学。

参考文献

[1]赵申武.医学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1):293-294.

[2]潘池梅,杨晓宏,宋湛,等.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社区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458-459.

[3]汤艳,罗彬,贾红,等.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与社区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188-189.

数学教学观念研究 篇7

关键词:小学体育,提升质量,有效性教学,学生兴趣

一、做好课堂总结, 优化课堂设计

反思和总结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种归纳和概括, 经常进行学习反思和学习总结, 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触类旁通。就小学体育而言, 与其它学科不同, 它更多突出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所以教师在每堂课结束之后, 都要让学生重温一下课堂学习过的内容, 然后给予一定的测试, 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体育要领和动作, 要让学生及时反思:为什么没有掌握?然后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和练习。而对于那些常规运动项目, 如果学生将之视作一种练习来应对, 不及时地对其进行总结和反思, 那么学生不仅每天会因为大量的练习题而疲于应付, 并且还会对体育课逐渐失去兴趣。所以, 教师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教学设计, 以期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塑造学生习惯, 提升学习能力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虽然大部分学生感觉到体育课很累, 并且有些内容的学习难度比较大, 但是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课, 做好相应的练习, 善于运用知识的迁移来拓展自己的学习方法, 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有效地掌握运动要领来提升运动技能的。因此, 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课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这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工作之一。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 他们的学习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 故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优化教学设计, 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爱学”, 以提高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为此, 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要督促学生从一开始就认真听讲, 仔细揣摩教师所教的动作要领和规范性的动作演练, 学生对于看不懂的或者一时间很难掌握的要领要及时告知教师, 反复地学习和训练相关的内容, 忌不懂装懂。每一位学生的智商并无明显差异, 导致学生学习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所决定的。所以,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兴趣,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鼓励学生不断学习、努力学习, 这样定会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学习能力。

三、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体育的教学, 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 都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与时俱进, 同样, 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广泛, 每一章节几乎都不是纯理论的授课, 而是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做好定位, 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教师只是课堂学习的管理者、协调者与组织者, 所以课堂教学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 这样绝对比教师的满堂灌效果好。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 教学应该突出“教”, 重在“学”, 教师的“教”只是手段和途径, 学生的“学”才是目的,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在知识熏陶的基础上有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 教师一定要突出对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让他们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四、运用教师期望效应,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这种影响作用就是教师期望效应, 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它主要是指如果教师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多加关怀与爱护, 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 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尊重与信任, 从而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反之, 如果教师对某个学生表现出厌恶或是失望, 不重视与学生交流思想, 师生之间关系逐渐冷漠、疏远, 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因此, 这就要求中学教师对待学生应该秉承公正的态度,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理应对每一个学生都建立积极的期望, 不要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和不足, 特别是对待那些上课爱捣乱、不认真听讲的学生, 更应该努力发掘他们的优点和长处, 关注他们身上某些积极的变化, 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和关怀,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 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 教师一定要客观地认识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情, 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能从小学生的偏好和心理出发, 精心地设计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过程, 这样才能提升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亦波.如何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时代, 2014 (02) .

数学教学观念研究 篇8

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转变的教育模式探索

一直以来, 对于我国教育模式的探讨只要是课堂内容的分析和填充, 也就是重视一节课中的知识含量, 从事基础教学的教师们最关心的、思考最多的是对于知识记忆的加强和扩充, 学习社会文明文化成果, 以一对多的教学模式、繁琐应试的知识传授仍然充斥着课堂。枯燥低效的教学方式, 让教师和学生深陷“教得累、学得苦”的怪圈之中而不能自拔。在“课堂转型”、“高效课堂建设”、“减负高效”等呼声渐高的形势下, 课堂教学改革越来越成为衡量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标准”, 没有触及课堂深处的改革, 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改革, 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有效的改革。在其中大多数的教师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学生生理心理情感、个人价值观塑造、自身创造性培养等等各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上课就是教师本人进行知识输出, 而学生作为输入方, 接受了多少, 很难确定, 这种教学形式, 简单单一, 却相对方便统一, 在面对升学率、高考、教师晋升等等压力下, 给基础教育施加了太多的工具性和目的性, 而我们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就是更新新的教育理念, 是重新建立教学模式体系, 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创新型的后备军, 整个改革涉及到教学理念的转变, 课程安排的调整, 重新确定教学标准, 甚至于涉及到课程内容的变化与增减,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以人为本, 以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形态引导学生、科学正确的方法塑造健康的人格性格, 全面地普及最新的科技文化知识, 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也为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栋梁之才。

二、基础教育改革下教师观念的重新认识

教育观念是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模式、教育策略、教学目的等诸方面的集中体现, 它反映出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基础课堂教学上注重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 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注意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经历, 丰富课堂与第二课堂活动, 因此, 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首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学生主体的意识, 始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在传统的课程环境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课堂教学的安排部署以及任务分配都是在教师的提前设计和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展开。一切为完成课时服务, 学生受制教师的思想指引, 失去了自主参与、自己体会、自己内心感受的机会。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肯定会让学生将学习当做任务, 敷衍了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 而在改进的教学理念中, 基本出发点是个体,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特别是程度好的学生, 自我认识、自我认同, 处于发展中, 希望自己被关注、得到肯定并得到尊重和认可。其次, 教师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转变, 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完整的知识体系, 经过对课堂分析, 运用适当的教具, 则是为了使抽象概念更直观更形象的展现。要注意教学实施与学生吸收的有机整合, 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媒体技术增强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教课过程的感染力;要注意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不要无目的地罗列和机械照搬教学课件。对于每一门教学要结合最新的信息知识、要使得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有效性, 向利用新发展的网络技术和数字化仪器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等形态发展, 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教师要允许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要过早地给学生作断定。在学习方式改变过程中面向全体, 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创设多种机会主动学习, 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整改进和激励功能, 使每一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评价—反馈—改进的机制, 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状态, 使自己获得可能获得的最大发展。再次,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理念, 注重师生民主和教学互动, 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成为学生指引者和支持者,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指导者, 首先自身要兼顾学习心理、教育以及各个方面的知识, 在渊博的知识中扩大学生视野, 增强学习兴趣, 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信任、诚实的关系, 保持信息畅通, 体现民主的学习氛围, 营造和谐课堂,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 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讨论、辩论活动, 活跃他们的思维, 教会他们识别是非真假判定的标准, 这样才能做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最后,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清晰的自我认识, 对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正确的积极的总结。对于学生的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要耐心和积极分析, 不要让学生悲观;要多给他们自我展现的机会,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要对所有的优点和进步提出公开表扬、鼓励, 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肯定。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不单纯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的好坏。塑造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与习惯, 是增强与巩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基础。因此, 从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各种困难环境、面对疑惑具备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经受失败锻炼的毅力、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能采人之长、补己之短, 而不是畸形发展的性格特征, 增强自身人格魅力, 再加上明确的学习目的, 刻苦认真, 踏实稳健, 而学生成材成功的可能性必然会大大增强。这样的教学模式才会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 加强学生自我认识、努力学习, 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要彻底更新, 用新的教学理念彻底洗脑, 最大限度地把学生放在课堂中自由呼吸, 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正确了, 对新的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有了全面深刻的思考后, 才能使初等教育课堂活跃起来, 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全面,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舒志定.教师角色辩护——走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傅道春.新课程下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1.

数学教学观念研究 篇9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身心健康的人才。现在的大学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开放、宽容的人生态度, 守法、负责的人生操守, 坚忍、执着的求知精神, 团结、协作的创新意识, 踏实、勤奋的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的教学方法中, 更强调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研究生助教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对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课程背景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 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并为学生今后从事材料科学问题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材料科学基础 (即过去的金属学) 这门课程最初通常设置110个学时左右, 授课班级人数为30人。现在这门重要基础课程减少到了56个学时, 且含6个学时的实验课在里边, 授课班级人数达到了50人, 目前仍以胡赓祥、蔡珣、戎咏华编著的《材料科学基础》为首选教材。如此重要的课程在这种学时较少, 课程内容较多的情况下, 如何达到原来要求的授课效果, 使学生充分掌握这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 这对主讲教师确实构成了挑战。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把它列为学校的教改课程, 并为主讲教师配备了一名研究生助教。

三、研究生助教工作的实施

经学院按照一定程序考核、选拔, 选定本学科一名研二学生作为这门课程的研究生助教。在课程开始前, 主讲教师提前几天, 对助教提出明确的工作任务要求:

1.起到桥梁作用。要求助教做好主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将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遇到的困难和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要求及时转达给主讲教师。通过这种桥梁作用, 主讲教师在整个课程学习期间, 不但能了解研究生助教对本门课程的理解程度, 而且也能了解授课班级整体的课程学习情况。

2.辅助主讲教师授课。对于较为简单易懂的章节, 给一定的时间由研究生助教主讲。主讲教师根据班级实际状况, 按照进度要求, 提前几周告知助教哪个章节由他在课堂上主讲。在助教授课前, 先让助教给主讲教师试讲一次, 在试讲过程中, 主讲教师要对助教的授课举止、所制备的课件进行初步的辅导。在助教正式授课结束后, 主讲教师利用本次课的剩余时间, 或下一次课的开始来帮助学生总结和强调助教所授课程重点和要点。在这门课程中, 笔者给研究生助教的授课时数为2-3个学时。

3.协助主讲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本门课程的讨论课有两个目地:一是让学生通过对有关问题的讨论, 对课程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进一步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对于课程中一些难点内容预先有初步的认识, 为理解和掌握难点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因此讨论课中问题的设计和编排非常重要。此外, 讨论课也是助教和学生互动最为活跃的环节。本门课程笔者在规定学时外安排了6个学时的讨论课, 共设4个专题, 包括本课程的基础部分, 扩散、变形、再结晶部分, 凝固与相图部分, 相变与现代材料部分。讨论题设计的思路是加强学生对有关概念的理解, 基本理论模型和应用背景, 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4.协助主讲教师批改作业。每次授课结束后, 要协助主讲教师收集一些与本次课程有关的题目, 留给学生们在课后完成, 定期收齐作业并进行批改, 对于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发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及时反映给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统一进行讲解。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安排了2个学时的习题课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地解答。

5.协助实验教学准备工作, 指导学生实验活动。在协助实验教学准备和指导学生实验活动时, 主讲教师在现场指导, 对助教的不规范实验操作行为及时做出纠正。

四、研究生助教工作的思考

在现代教育观念下, 研究生助教不同于原来意义上的助教, 他不再仅仅是弥补师资不足, 缓解主讲教师工作强度的角色。而是应该纳入到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当中统筹考量, 应该视作实现现代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研究生助教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并强化独立思考和判断意识, 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广泛的个人兴趣等方面均能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年龄差距不大, 彼此容易建立起比较平等的关系, 因而更容易进行沟通, 站在同是学生的角度, 通过答疑、辅导、讨论等形式的广泛交流, 彼此之间会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宽容、合作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 研究生和所指导的本科生可以就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在这种探讨交流中, 彼此会产生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心态。这种心态是当今社会所需的必要品质之一。此外, 研究生助教工作不仅有助于被辅导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 而且对研究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起到相应促进作用。由于研究生助教要直接参与到各种讨论题目的设计和亲身感受作为教师的教学过程。研究生会自觉站在教师的角度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归纳和梳理, 通过彼此频繁、平等、气氛宽松的相互交流, 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不断深入, 不断改进自己学习方法,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种不断的学习、参与、交流与合作, 实现了教学相长, 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五、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助教工作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实践与思考, 为更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助教的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 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一) 降低研究生助教与辅导学生的比例

现在每个主讲教师通常只配一名研究生助教, 而授课班级一般为50人左右, 研究生助教与被辅导学生的比例为1:50。由于这门课学时少, 内容多, 而一名助教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照顾到全班的学生, 再加上研究生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任务, 这样研究生助教的工作任务极其繁重, 影响研究生助教作用的发挥。因此, 建议助教对辅导学生的配备比例为1:5~10, 采用小组形式辅导和讨论, 辅导时间由各个组在按照课程计划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开展, 这样每个本科生在课堂学习后, 基本上能做到一对一的辅导和讨论, 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

(二) 加强研究生助教的岗前培训

研究生助教在上岗前应进行短期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初步的教育学培训和心理学培训。此外, 主讲教师应尽早地把授课大纲和讲义印发给研究生助教, 让研究生助教明确自己在这门课程的助教过程中的任务和要求, 使研究生助教能够尽早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并就自己将要开展助教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 对研究生助教工作质量的评估

在研究生助教工作进行中和结束后, 对研究生助教应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1. 本科生课程学习效果评估。

研究生助教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志是授课班级对课程学习的效果。除了采用考试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外, 还应通过对助教满意度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 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和研究生助教工作效果。

2. 研究生助教的责任心和心理素质。

通过对研究生助教的协助授课情况, 组织讨论课情况, 答疑情况, 批改作业情况的考察, 对助教工作的责任心和心理素质进行考察, 帮助研究生助教改进工作质量, 提高心理素质, 建立健康人格, 培养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3. 研究生助教自身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研究生作为助教, 自己对所助教的课程必须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应当有足够的熟练程度。应能够比较准确地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课程内容的问题, 实际上, 研究生助教工作也是个再学习的过程, 通过助教工作, 使助教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强化和优化。

研究生助教不是一个新概念, 研究生助教工作差不多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现代教学目标的要求, 研究生助教工作应该有更多新的尝试。研究生助教工作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非常良好的作用, 而且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cpc.people.com.cn/n/2012/0910/c64094-18960431.html

[2]吴振利.美国研究生助教制度与大学教师职前教学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 2011, 260 (9) :17-21.

[3]黄明堦, 游秀花.推行研究生助教助管制度提高中心教学与管理质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4 (3) :125-127.

[4]赵冬, 王珂, 高燕, 胡永秀.研究生参加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信息, 2010, 23 (7) :2300-2301.

[5]刘荣科, 张晓林.探索研究生助教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 32 (5) :12-13.

[6]潘常春, 王移芝.高校助教在协助教学中的作用[J].计算机教育, 2010, 25 (22) :56-59.

[7]李菲.充分发挥学生助教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J].知识经济, 2011, (19) :140.

[8]薛荣.浅议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0, (8) :248.

基于市场经济法律观念研究 篇10

( 一) 市场经济概述及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市场规律是一双看不见的手, 对市场经济发展起着调节作用, 有效的实现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是自由、平等的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诸多方面的影响, 市场经济具有双重性的特征, 它既能起到利益竞争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还能有效的利用价值规律进行自我调节, 但由于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且滞后性的特征, 又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因此, 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制度, 法律的调控与政府行政管理的结合, 能有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正处于经济制度的转型时期,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 传统的经济发展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还有待开发, 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经济秩序面临着一定混乱的局面。这些混乱现象给国家和人民的经济财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损失,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规范的市场秩序和有序的市场行为关系到我国的根本利益, 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 二) 加强法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护

1. 完善立法。进一步完善行政立法和民事立法, 对促进经济社会规范化运转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根据不完全统计,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定关于经济发展的民法已达40 多部, 立法的目的主要是为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发展秩序以及调整市场化行为, 为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供法律保障。虽然我国已制定了较多的法律,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系统化的民法法律, 这限制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发展。经济行政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制定的行政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法律也存在着可操作性差、不规范、不公开等方面的缺陷。努力提高立法质量, 完善立法规范, 转变政府行政机关的职能, 制定真正适合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法律规范。

2. 加强行政执法。行政机关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是主要的执法机构, 市场交易秩序的完善能有效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以及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 应用法律手段来规范行政, 加强行政机关的执法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机关严格加强执法, 能促进良好的执法环境建设。

二、市场经济法律观念探析

( 一) 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条件———以权力为本的法律观念

权力是在相对自由的法律情况下运行的, 以获得合法权益为可能的, 权利的运行主要以利益为核心, 以自由为本质, 保障权利能为市场经济获得更大的利润, 市场经济法律要首先确定以权利为根本的法律观念。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有着本质上是区别, 市场经济并不是仅仅受到行政权利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受到商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影响,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 市场经济主体要不断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制度, 让企业真正的享有自主运营的权力, 减少对国家的依赖, 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形势和竞争规律, 有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要求市场主体具有相对的独立自主权, 确立以权利为本的观念, 着力完善民事立法与经济立法体系建设, 为市场经济良好运行创造条件。

( 二) 市场经济竞争法则要求———公平、公正的法律观念

市场经济竞争的基础是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的, 主要包括: 竞争参与的全面化、竞争规则的公正性以及竞争过程的透明化、竞争结果的有效性。计划经济体制是对上级要求的绝对服从, 对个体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排斥, 计划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其公平性、公正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一些问题是由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来决定的,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消费活动也受到供求关系及价格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不公平、不公平的竞争导致市场经济不能平稳的发展。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中的法律与计划经济相比较而言, 是对“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和增加市场经济法律观念, 提高法律意识。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 分析经济建设中的不足, 借鉴其他国家在经济建设中法律观念的建设, 并将其中优秀、成功的经验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建设中, 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 建立健全法律规范, 保障市场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

摘要:在市场经济研究框架中, 法律观念、体制以及理论的调整与变革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权力的运行是法律观念下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前提, 市场经济竞争下公平、公正是其法则要求。本文主要是从法律保护与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着手, 对市场经济法律观念进行深入化探究, 以安全、信用的法律观念来保障市场经济安全运行。

关键词:市场经济,法律观念,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尤春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野中的契约文明与法治政府建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2]于彤.中国法制现代化与法律移植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 2002.

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现状研究 篇11

一、问题提出

时间观念是儿童掌握各科知识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黄希庭对儿童时间知觉的初步研究表明:5岁儿童不会使用时间标尺,时间知觉极不准确,极不稳定;6岁儿童的时间知觉与5岁儿童基本上相似,只是对短时距知觉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有所提高;7岁儿童开始利用时间标尺,但主要是利用外部的时间标尺,利用内部时间标尺的人数仍然很少。以上研究均属理论范畴,它能给我们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我为此做了新的尝试,即在实践层面研究探索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状态,以此为培养大班幼儿的时间观念提供更切实有效的保证,为幼小衔接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时间观念的概念界定

时间指的是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或指它的某一个点。幼儿时间观念是指幼儿对时间的感知觉以及对时间估计随活动内容所抱的正确态度,即在理解、认识时间的基础上,知道时间会流逝和一去不复返的,懂得守时、惜时,并养成自觉的遵守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以及做事不拖拉的良好习惯。

根据理论研究的成果,我就本班25位大班幼儿对时间的感知、幼儿对时间观念所持有的行为态度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研,一方面从研究中读解理论,另一方面从更客观、科学的视角提高对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现状的认识。

三、对幼儿时间观念中认知能力的解读

1.对钟表时间的认识。大班幼儿开始进入到钟表时间的学习认知阶段,从日常的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大班幼儿对钟表时间已经产生一定的敏感度,他们喜欢看墙上挂着的钟表时间,也喜欢摆弄钟表,有的幼儿还模仿者成人戴起了手表。那大班幼儿对钟表的认知能力究竟可以达到怎样的水平,我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后,对本班25位幼儿就认识钟表时间的能力进行了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整点、半点、半点前、半点后共四个方面的10个时间点,测试的方法将钟面上的10个时间点拍摄后制作成插图画面的问卷发放给每个幼儿,请幼儿根据钟面指针所指的时间点来标注数字时间(9∶00),为了避免同伴间相互提示,我采用逐个调查的方法进行。

测试结果:

从表1中可以发现幼儿认识整点的正确率最高,占总测试人数的100%,正确率高的依此为半点,占84%,能认识半点前的时间76%,而正确率最低的是认识半点后的时间,占总测试人数的40%。

结果分析:

整点、半点标注的正确率高说明幼儿对整点和半点的认知能力已经具备,充分证明认识整点和半点确实是大班幼儿学习的最佳时期。而对于半点前、半点后标注的正确率相对较低,也同样可以发现大班幼儿在学习半点前和半点后的钟表时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说明幼儿认知水平明显出现较大的差异。具体来看:在标注半点前出现的错误最主要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幼儿将时针分针所表示的意义混淆,将时针读作分针,分针读作时针,二是对钟面上的数字应该读作5分钟、10分钟……不理解。而在标注半点后出现的错误人数为最多,有15位幼儿,而其中11位幼儿都是因为半点以后时针所处的位置是接近下一个时间点,在视觉上很难辨别,容易产生误解,造成幼儿错误的将时针标注为下一个时间点,即10∶50都标注成11∶50,也说明幼儿对钟表的认知处于启蒙阶段。

学内容,然后可以根据幼儿学习的能力逐渐增加半点前和半点后的学习内容。

2.关于时间的理解。当幼儿对于钟表时间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那幼儿对于钟表时间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理解的呢?他们是否能理解钟表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所表述的特定意义,我决定作进一步的调查了解。有研究者研究表明:“对4~7岁儿童,日、周和月在日常常规活动中重复次数较多,若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出相应的适当认知对象,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时间模式表征在儿童的未来时序认知的作用。”一日作息生活可以认定为是日常生活重复出现的认知对象,我从中选取了包括早餐、运动、上课、午餐、午睡、放学、晚餐等部分作息活动制成表格,帮助幼儿先解读需要标注的表格内容,在认识理解相关文字和意义的基础上,请幼儿对这些作息活动标注数字时间点,例:运动——8∶30。以此想了解幼儿对每个作息活动大致所处的时间点和每个作息活动时间点的前后顺序现状。

调查结果:

说明:在幼儿标注的数字时间点中只要他(她)标注的时间是在这个活动时间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均视为正确,如运动幼儿标注的时间点在8:00~9∶00之间视为正确,超出这个时间段经了解后发现与事实有明显的差距,即视为错误。

表2结果分析:

从表2中可以发现幼儿标注的幼儿园作息活动时间点正确率为84%以上。一日作息活动是幼儿每天重复经历的内容,非常的熟悉,由于大班幼儿对时间开始产生了一定的敏感度,因此在日常的活动中已经能关注和理解一日作息活动和钟表时间之间的关系了。

从出现的错误情况来分析:

表2中有4位幼儿在标注每个活动项目的数字时间与一日作息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比如午餐时间应该为11∶10,但是这些幼儿分别标注为9∶15、9∶00、10∶10、9∶18。我们每天午餐结束后都会要求幼儿将自己吃完饭的时间记录在表格内,这4位幼儿在标注中出现这样大的差异,可以发现他们对钟表时间的特定意义不理解。

表3结果分析:

表3的数据反映了幼儿填写的作息活动项目的时间顺序,有三位幼儿对一日作息活动的时间顺序出现颠倒标注的现象,即先进行的活动项目标注的时间点晚:午餐——10∶10,后进行的活动项目标注的时间点早:午睡——9∶13,说明这三位幼儿对时间顺序的概念还未建立起来。

由此说明,大部分幼儿对熟悉的作息生活的特定时间意义和时间顺序概念已经开始建立起来,对时间意义的认知已具备基础能力。

3.关于时间的估计。时间估计能力是时间观念的又一个重要标志,记得一次的外出参观图书,到达目的地后蔡昱霖突然对我说:老师我猜刚才我们路上走了半小时。这让我很惊讶,说明幼儿已经有了估算时间的意识了,于是我就在参观图书馆结束后让幼儿进行了一次去图书馆花了多长时间的估算,结果25位幼儿中仅5位幼儿估计相对比较接近实际的时间20~30分钟,其他幼儿与实际时间差距很大。

为了进一步证实幼儿的估算能力,我在幼儿参观向阳小学后再一次让幼儿徒步回幼儿园,并再做一次时间的估算,这一次估算接近实际时间也仅有7名幼儿。

由此可见,大班幼儿对于时间估算的能力还尚待形成中。

四、对幼儿时间观念中的行为问题分析

幼儿时间观念从认知角度已经开始具备一些基本能力,但是在实际行为中却常常发现大班幼儿时间观念薄弱,行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综合起来有两方面的表现行为:

第一,缺乏守时概念。由于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学时间的限制,因此幼儿上幼儿园迟到现象比较普遍,即使老师一再的告知上幼儿园的时间,许多幼儿也还是会姗姗来迟,因为他们认为迟到是爸爸妈妈造成,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二,做事拖拉。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发现幼儿做事情的过程中边玩边讲话,一件事情的完成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在上厕所、进餐、收拾玩具、完成小练习等活动中表现尤为明显。

造成这两大问题的原因何在,据观察和分析,发现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感知觉发展。由于幼儿的年龄阶段时间观念处于萌芽阶段,研究者已经表明:5~6岁幼儿时间知觉处于不稳定、不准确的阶段,也不会使用时间标尺,因此,时间观念处于尚待形成的阶段。

2.个性特点。虽然有些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知觉能力,但是因为个性特点也会造成做事拖拉的行为,尤其是一些俗称“慢性子”的幼儿他(她)做事就是喜欢“笃悠悠”、慢吞吞。

3.依赖性强。依赖性特别强的孩子,常常习惯或者希望成人的替代劳作,只要成人不在其身边,便会出现等待、甚至撒手不做的行为。

4.注意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幼儿也是拖拉行为产生的缘由,这些幼儿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常常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做事三心二意,不够专注。

5.能力限制。有部分幼儿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对于一些事情看似简单的事情也常常不能完成,于是拖拉、等待的行为便显现出来。

6.教养方式。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也是养成幼儿拖拉习惯的诱因,有些家长总以为幼儿年龄小,许多事情不会做,不敢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做,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幼儿能力既得不到锻炼也造成了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五、建议和思考

1.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基础。由于每个幼儿个体发展有所不同,因此教育者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认知发展相对比较缓慢的幼儿要创设宽松环境,由浅入深的实施教育,而对于个性、习惯等原因造成做事拖拉的幼儿教育者应给予适度的要求,并且家园共同配合一致教育。

2.有效教育是关键。根据大班身心发展的认知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认识时间的教育,大班幼儿阶段还处于前运算阶段,在教育中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对象、内容,经常的反复的让幼儿接触、感知和理解,从而萌发幼儿的时间意识,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

3.家园共育是保障。时间观念的培养仅仅靠幼儿园单方面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的配合支持以及家园一致的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让家长首先认识幼儿时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意义所在,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也可以让家长之间开展互动交流,经验分享。

总之,幼儿时间观的培养既要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也要注重教育的策略,更要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来实施,这样才能确保幼儿真正建立起时间观念,为大班幼儿顺利的进入小学奠定基础。

关于中学化学学科观念的初步研究 篇12

2001年起,我国正式对化学学科进行关注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和学生对化学这个学科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上还存在许多缺陷,但若是将化学学科观念和教学融合到一起,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一、中学化学学科观念的基本含义

中学化学学科观念主要是在学生本身累计的化学知识储存基础上,正确反映中学化学特点和本质的综合性认知。中学化学学科观念是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只是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也是对化学本身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化学进行深化理解,从而产生对化学的总观性认识。它具有概括性、层次性、发展性、稳定性等多个特点。同时,中学化学学科观念和对化学的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也是培养化学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

二、中学化学学科观念形成流程

经研究表明,要形成中学化学学科观念大概需要三个步骤。

首先,形成知识素材和认知的结构化。知识素材来源于中学化学的教科书、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其中,最稀缺和最珍贵的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素材,毕竟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才是最生动形象的。而最具有形成价值的素材,则是典型的、多元的、可探究的,这样的素材有助于学科观念的形成。

其次,应有问题产生以及解决问题的观念。问题产生主要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反思时形成,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为了令学生更好、更精准地理解知识时所提出的。这样的问题通常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但一般来讲,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在知识结构的层面上优于学生自己反思提出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时更应该注意把握学生的进度和特点,要适度的、层次的、开放的引导学生。

最后,核心概念的升华和基本观念的形成。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在对学生学习时的指导作用是存在差异的,但它们在形成和构成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核心概念有可能升华为基本观念,而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解决问题正是升华观念的途径和方法。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化学操作和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上辨别该学生的基本观念是否足够完善,因为中学化学观念的形成取决于学生在化学学习时的表现。解决问题越熟练,问题的搜索与素材的收集越广泛,代表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越完善,反之亦然。

三、中学化学学科观念形成的途径

(一)知识素材的选择和习得

化学的知识非常复杂,如果将所有知识一股脑地全部教授给学生,学生是没有办法一口气吸收完整的,甚至有可能会令学生失去学习的方向。要形成化学学科观念,首先要求学生理智的思考和对自我的正确反思,因此需要合理选择知识素材进行学习。首先需要将复杂的素材资料进行分类和清点,对素材分类结束后,应该对素材进行筛选。将同一类别、有观念形成价值的放在一起,将繁杂、老旧、偏门或对观念形成没有促进作用的素材剔除掉。教师再将这些有用的素材用语言或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吸收。但只是仅仅让学生单一、被动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脑海中呈现的印象就不会太深刻,也不利于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在利用素材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让学生经过习得过程。充实了脑海中的“知识库”之后,进一步的对习得的知识进行整合、分类,形成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科观念的形成。而习得的方式有很多,如听讲、阅读、自学和体验。听讲就是听教师或专业人员演讲的方式,阅读自学是通过自己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则是在实际生活中动手操作的过程,这些是习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二)提高课堂成效性

课堂的成效性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想要提高课堂的成效性首先要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而如今的课堂上,实际进行的教学方式和观念性的教学方式不论从哪个方面都存在有巨大差异。

因此,在提高课堂成效性之前要先理清并理解知识和观念的区别。知识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比如,“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这个公式是固定的,这就是知识。再比如。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它会有多种结果,但是每种都是固定的。观念不一样,一个人在学习了一种知识之后,脑海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念和看法,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

知识具有不可迁移性,但观念却具有强大的可迁移性。现今社会,许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和观念的差异。因此经常出现“轻知识论”,过分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观念的形成,忽视了知识的补充和学习。这是错误的,因为没有知识就没有观念,观念是从知识中衍生的。脑海里没有接收到知识,就不会有观念的产生。只有真正认识到观念和知识的关系,才能有理清化学知识和化学学科观念的关系,使学生形成化学观念。

四、结束语

现阶段的中学化学课程还有不少没有走基本观念的道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科观念会是传统知识习得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和更新。对于本文的研究重点来讲,观念的形成、知识素材的选择和习得以及提高课堂成效对于中学化学学科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但因只是理论思辨的层面,在许多方面还欠缺完成,在未来,相信对于中学化学学科观念的研究会不断被强化和完善。

摘要:有分析和研究表明,在学科内容、方法、价值三个维度基础上构建出的中学化学学科观念,囊括了中学化学的知识。化学学科观念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学化学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其形成流程,最后探讨了具体的途径。

关键词:中学化学,学科观念,形成途径

参考文献

[1]毕华林,万延岚.化学基本观念:内涵分析与教学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4,04:76-83.

[2]何彩霞.化学学科观念建构是单元教学的核心——"物质的分类"单元教学的思考[J].化学教育,2009,02:17-19+42.

上一篇:自顶向下下一篇:儒家文化里的和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