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2024-10-14

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共12篇)

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篇1

0 引言

作为学习专业课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训练工具,高等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现在的高职高等数学还没找到一条适合其发展的道路,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教材及教学方法,还在探索中前行。因此高职高等数学教育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1 高职院校的特点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和素质高等特点,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学校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专业是以劳动力市场对各种社会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进行设置的,与社会上的职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高职学校具有不同的专业结构,即使相同的专业也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培养方案和教学要求[1]。此外,高职学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以适应社会职业变动的需要。随着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社会职业也发生着相应变化,职业体系越来越呈现出动态性特征。

2 教材、课程设置分析

教材是课内和课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学材料的统称,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教材体现并反映教学大纲的基本思想,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工具,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信息来源,应尽可能适应教与学的需求。但从数学的角度看,现行的教材大多是在本科教材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化处理得到的,在实际应用中有不少缺陷[2]。较普遍的现象是现在高等数学教材内容上过多关注如何解题,数学思想的传达被轻视甚至忽略,而且缺少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必要衔接,使学生只能面对冰冷的数学公式和定义,无法深入领会所学内容的实际用途和数学思想。

在课程设置上,普遍的现象是数学课时越来越少,出现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高职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学以致用”,因过于片面强调“够用”、为专业服务,课时不断缩减,教学内容也随之压缩。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基本不再讲解推导过程,而是向学生直接灌输教材上的应用性公式、定理和结论,精讲例题。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缺乏基本的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弄不清与公式、定理、结论相关的应用背景及使用条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3 教学模式探索

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可以尝试采用如下方法:

3.1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教学首先给学生什么?热情和信心。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数学重要性和应用性的认识,才能使他们通过学习来提升自我价值。除了应将基本概念、定义、定理、方法讲清、讲透之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数学模型”,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学生直接面向现实,走近生活,从而领悟到数学工具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强大威力,使学生有直接的、切身的认同感。

3.2 问题驱动理论[3]。

教师根据需要讲述的数学理论建立问题情境,提供直观材料,让学生从具体事物转到抽象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然后老师讲解,讲解中应展现思维过程,使学生能在与老师的比较中领悟如何改进自己的思考方法。还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高思维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上教师要坚持“精讲,多问”原则,让学生多思考,多研究,鼓励学生把新设想、新观点讲给全班学生,从问题中反馈教学信息,这样即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展现能力和表达能力,树立了学好高数的信心,提高教学质量。

3.3 横向纵向对比分析。

运用“对比法”教学。教师用对比的方式来剖析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有限与无限、间断与连续、微分与积分等概念时可采用对比方式。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对新旧知识的对比、公式间的对比、不同解题方法之间的对比等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4 增强应用意识,加强思维训练

树立高等数学的应用观非常必要。吴文俊院士指出:“任何数学都要讲逻辑推理,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科学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学校给出的数学题目都是有答案的,已知什么,求证什么,都是清楚的,题目也一定是做得出的。但是将来到了社会上所面对的问题大多是预先不知道答案的,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有答案。这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实际数学问题的方法。”[4]数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数学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提高其创造力的重要环节。高等数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基础地位,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很多科技领域无法绕过高等数学而独立、深入地进行下去。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不仅仅要学到一些数学的概念、公式和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掌握高等数学的精髓,获得理性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的实践能力。

摘要:高等数学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的特点,高等数学教材,学生以及数学素质教育等方面对高职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数学建模,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郭俊朝.建国六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5.

[2]乐志峰.我国高职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问题思考[J].科教文汇,2008:115.

[3]王雅丽,徐秋丽.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126-128.

[4]吴文俊.数学教育不能从培养数学家的要求出发[R].1993.

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篇2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层教学的可能性

1。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是重实践应用,轻理论教学。这样一来,高职数学教学就面临着缩减课时,甚至从原来的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的问题。课时的减少意味着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原先的理论教学内容,这样就可能出现为了赶课时,给予学生像填鸭式或者注入式的教学,显然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重新划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要求重点讲清,不必要的知识点可以省去。根据课时多少、专业不同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2。分层教学的可能性

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水平不一,数学理论基础参差不齐。他们有些是应届的高中毕业生,还有些是中职毕业生。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在高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的需要补充基础数学知识,有些则不用;有些学生基础好些,愿意多学一些,有些学生则不愿意。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需学习掌握的数学知识也不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可以考虑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根据不同的专业和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形式,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综合运用,针对性解决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问题。

二、教师应注重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大多数高职数学教师毕业于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光有高深的数学理论基础,而缺乏相关的企业实践经验。这样的师资队伍显然不利于高职数学教学发展。高职数学教学需要双师型人才,既能给学生讲授传统数学理论知识,又能给不同专业学生指导企业实践,真正让学生缩短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到相关企业中去进行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知识与各科专业知识的联系。另外,也可以考虑争取机会到综合性大学进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三、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份有关高职教师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表明,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教师经常采用讲授法、作业法等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且这些方式多以教师为中心,而很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法、讨论法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此外,当前社会条件下能提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也少有数学教师尝试。总体上看,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效结合运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种方式,希望能对改善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能有所助益。

一、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

1、分组方式及要求

(1)分组的方式:分组参考的原则是就近原则或者以宿舍为单位进行,一个学习小组安排6到8个人为宜,选定分组之后再从每个小组中选择一位组长,负责学习小组的相关事务。

(2)分组要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要求在分配的时候充分考量每个学生的能力,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配到同一个小组,这样能保证在学习小组中各个组员之间能够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将学习小组的功能最大化。

2、实施方式

首先,由相关科目的老师选定合适的教材内容分配给相应的小组,并给出适合该小组的一些学习研究的要求,使之有明确的目标。

其次,教师分配相关学习内容之后,由各组组长对研究内容进行细化分工,保证组内成员都能有相应负责的内容。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具体涉及到需要分工合作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准备讲稿、上课讲授、纠错和提出意见、布置和批改作业。将这几个方面的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各位组员各司其职,等这些工作做完之后再由组长对本次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汇总,并交由老师进行评定。

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和评价,给各小组打分,并给予相应的奖励。然后再由教师组织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分享做得好的地方,总结经验教训。

3、教学方法

(1)教师奖励,寓教于乐。教师奖励是指当学生的表现很好的时候,由老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包括精神上的肯定和物质上的奖励。這种奖励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鼓舞,无形中会激发学生更多的热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更好。

(2)编题互解,抓住规律。编题互解指的是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抓住要点和规律自己出题,然后交由其他的同学进行解答。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对于学生综合学历能力的提升有极大助益。

(3)范型演示,师生易位。所谓范型演示,即教师和学生互换位置,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相关内容,让教师在下面听取学生的授课。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且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能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给与更有针对性的解决。

二、结合专业实例教学模式探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他才能用心去学。因此,在讲每个知识点时,尽可能寻找专业中的相关实例来设计学生感兴趣且又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的问题情境。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例如,在讲授两个重要极限时,若按传统教法,则是先给出定理,再对定理加以证明,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是完全与职业教改革这个大方向相矛盾的做法。因此,在讲授这个内容时,我先找了一个专业中有关极限的实例,让学生轻身感受到该内容对专业课程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重视程度。此外,在讲解过程中,也淡化了抽象的定理推到过程,让学生通过计算器列表计算,来寻找出两个重要极限的值,简化了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传统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入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比较形象直观且有动画效果的图形,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作者单位: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新桥.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及教改的设想[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篇4

作为重要基础课程, 数学是高职院校各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在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理论工具的同时还对高职学生素质提高、能力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数学基础较差。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由高中生和“三校生”构成。而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知识基础较差现象, 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数学成绩差。他们普遍理论基础欠缺, 接受知识慢, 学习兴趣不高。随着高职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高职院校招生不断扩招, 高职学生理论基础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 这给高职数学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2.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高职数学教学往往注重课程理论完整性与连续性, 而忽视了与专业课程的联系性。作为高职教学体系中的第一环, 基础课程教学应围绕专业课程需要开展, 而不单单只专注自身课程体系的严谨与完整。达到专业需求标准是数学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一味地围绕数学理论的证明、计算, 会使数学教学偏离方向, 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在高职教育体系中, 基础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度, 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为此在课时划分上, 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要占去大部分比例的课时, 相比之下, 基础理论课程所占比例相对很小, 一般在五分之一左右。除了数学课外, 基础课还包括政治、英语和体育, 部分院校还开设物理和化学课程。在这种情况下, 数学教学课时有些捉襟见肘。以《高等数学》为例, 有的专业的教学时数不足80学时, 最多的也只有120学时, 而在有限的学时内却要完成一元函数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微积分、级数等大量教学内容, 教学压力很大, 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

4.教学方法单一。多数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单向输入, 学生跟随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 知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被细致地输出, 辅以讲练结合的方式, 方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强, 容易养成思想上的依赖性, 不利于学生独立探究能力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1.分层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 可根据教学内容和专业需求的不同将知识分层, 分为公共基础内容和专业拓展内容, 并可根据学生能力水平不同开设第二课堂 (选修课) 和基础强化教学, 由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课程, 满足不同能力层次的学习需求, 增强授课的灵活度。

2.改革考核方式。根据文理专业类别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考核方式上加以区分。公共基础部分内容, 强调熟练掌握以闭卷考试为主, 拓展部分内容, 强调应用分析能力的培养, 以大作业或论文形式为主。除此之外,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应作为考核的一项重点内容, 以过程考核结合终结性考核的方式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3.创新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手段, 比如可借助于辅助教学软件, 多媒体演示, 达到图文声像并茂,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同时可提供MOOC教学、微课教学、线上教学手段, 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 帮助学生多手段、多途径获取知识。

4.重视提高数学教师应用能力水平。高职数学教师大多数精于纯数学理论方法和技巧, 但在数学应用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特别是在数学建模方面能力, 教师水平需要提高。

三、结语

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篇5

自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类专业在我国高校兴办以来,经济数学就是其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高职高专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其经济数学教学更应以应用为目的.根据调查和访谈,发现了高职高专经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用教材革新和方法创新“双管齐下”的措施来改变现状.

作 者:邱香兰  作者单位: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 刊 名:产业与科技论坛 英文刊名: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年,卷(期): 8(3)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高专   经济数学   教学改革  

高职应用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篇6

【关键词】复合函数求导 教学设计 评价 专业服务

一、课程定位

数学课程在高职教学的定位;一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服务。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和能力支撑,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适应形势变化和企业技术的更新;三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教学实施

1.教材的地位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导数的公式以及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对函数求导形成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中学阶段运用导数求解极值,最值问题,为学生的认知奠定了感性基础。教材的编写上注重可操作性和直观性,本节课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是高等数学三大基本运算的核心,也是微分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节课是提高基本运算技能和学好微积分的关键。

2.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教材是以传统的通用性课堂讲授的形式编排。复合函数的概念安排在第一章,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安排在第二章,这样编排容易造成知识的脱节,讲概念时学生不知其所以然,举例练习时,又无从下手。很难把相关知识融汇贯通。因此我重新调整了教学,增加复合函数求导的证明:解题过程中先强调复合函数的分解,再对复合函数进行求导,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体会,类比,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准确分解复合函数,并对复合函数求导。

(2)【能力目标】:通过生活亲情关系,掌握复合函数的复合关系,运用链式法则进行复合函数求导,加强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素养目标】: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通过对教材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教学重点是复合函数求导。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复合函数的分解和求导,这一法则是难点,并非它的推导学生难以理解,而是难以正确熟练运用它,容易造成学生照搬照套的现象,而数学是一门基础课,重在应用。

4.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着,组织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教”—“放”—“收”,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思考猜想,鼓励学生创造交流,并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去大胆创新。

学生作为主體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思中学,学中思,交流合作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教学程序。

三. 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生活中亲情关系类比复合函数的函数之间的复合过程,创设情境,激发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使学生有目的地参与下面的教学活动,更快的渗透知识,进入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复合函数求导。

第1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感知复合函数求导,我请大家大胆猜y=sin(2x-1)测求导方法,为后面的证明做了良好的铺垫。

第2个环节:抽象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求导法则,补充了复合函数的证明过程。这样学生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第3个环节:我板书引问中复合函数y=sin(2x-1)的求导过程,使学生及时掌握复合函数求导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层层递进,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掌握教学重点。

2.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全面检查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情况。围绕教学难点,设计了简单的选择题环节;请学生练习教材例9,详细分析和板书解题过程,注重细节,指导解题技巧,建议先分解函数再求导,并强调从外到里,逐层求导,确保解题的严谨性。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让学生构造复合函数环节,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为同学检查构造的函数是否合理并交换求导。

3.错误预判

找出学生构造过程中的典型错误,对症下药,一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自己创作,形成更好的巩固效果;让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加强交流合作。

四、教学评价

应用小结,突出知识与应用的内在联系。实现从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思路,便于学生理解和灵活掌握;练习的设计从加深认识到体验创造,再到专业拓展,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增加了学生应用实践的机会;板书设计,为了把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清晰地反映给学生,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文字简洁、符号型数学用语,内容扼要,对比性强,容易使学生把握知识,加深理解与记忆,深刻领会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程序严谨,加强教学效果。

知识是平面的、单向的,而教学是立体的、多维的。通过这几个环节,既强化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整节课,以精讲多练的方式,激-教-放-收-几个环节,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交流模式。通过设问引思-动手创造-交流感受-互动合作-课外延伸,学生既体验了获取知识的快乐又发挥了主体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五、参考文献:

1.段旭 ,谭本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基点——分析学生差异[J].教学与管理,2003,(04).

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篇7

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是指教师将数学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 我国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以最低的付出代价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 但是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也难以高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的设计以及开展过程中, 学校没有重视数学教学的效率意识. 我国各大高职院校中, 有超过80% 的学生认为数学教学非常重要, 但超过半数的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 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多数大学生认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应该改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时, 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 数学教材内容陈旧, 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

二、高效率数学教学的特点

( 1) 若想做到高等职业院校数学教育的高效性, 就应当做好以下内容:

充分做好教学准备. 有效利用与努力开发数学教学资源, 合理运用现有教学条件与资源, 认真做好教学前的准备, 合理地进行教学方案设计, 强化方法训练与课前数学预习.

( 2) 启发教学. 教师应充分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提升其数学自主学习意识, 让他们充分意识到数学这门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努力营造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 明确教学步骤与教学内容.

( 3) 数学思维的运用. 充分以数学思维及有效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 做到学习形式的灵活化与多样化, 积极开拓学生思维, 激发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增加师生交流, 积极搜集教学反馈, 并加以改进.

( 4) 建构数学知识训练框架. 基于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构建数学学习心理规律, 灵活训练他们的数学知识的运用, 确保学生数学知识能够铭记不忘, 让他们在学习数学时更加自发积极.

( 5) 训练反思习惯. 对过去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作出反思, 切实改进数学教学模式与方法, 积极指导学生有兴趣、更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 6) 和谐和高效相结合. 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 教师应鼓励他们以数学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即让学生慢慢养成理性思考与学习的习惯, 做到高效、和谐地学习数学.

三、提升高职数学教育的措施

1. 依据学生实际知识水平, 选择恰当教学途径

针对每一道数学题, 一般都有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教师应当科学辨识出与高职学生最适应的解题方式. 举个例子, 在以下数学题当中, 求出y = 3ex - tanx函数的微分.

可选择两种方式来求解, 即:

在上式当中, 第一种方式是数学教材给出的, 展示出了微分的温故性与理论特性, 可这么计算, 高职学生往往会将dx或者d漏泄而犯错. 在第二种解题方式中, 计算过程则更加简单明了. 在教授此部分数学内容的时候, 最好选择第二种解题方式, 这是由于它突出了学生们早就熟知的计算方式, 而将理论性淡化了, 学习起来更简单, 易于理解和记忆.事实上, 根据第二种解题方式来教学, 就是基于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 结合数学特性来进行教学的, 教学效率会更高, 效果更佳.

2. 借助学生现实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

实际上, 数学知识均源自我们的现实生活, 教师可将数学教学和高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这样可以显著增加学习效果, 提高教学活跃度.

假如从方法本身直接入手来授课, 由于它比较抽象, 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所以,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辅助教学. 比如, 可以医院当中常见的一些治疗办法来讲课, 把公式各部分分别比喻成治病的步骤, 这样既形象, 又容易让学生联想记忆. 根据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历, 来讲解一些抽象的、难以被理解的内容, 可有效帮助他们更具象地领会知识的内涵. 实际上, 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和学生们所熟悉的实际生活越相似, 那么学生在理解知识时就更容易、更自觉. 当然了, 数学知识并非和实际生活等同, 所以, 在用此法教学时, 也要注意合理度.

3. 注重简单图形直观性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通常来说, 大部分数学知识均比较抽象, 这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会出现很多疑惑, 遇到一系列难题, 而运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可以将问题直观而准确地表现出来, 从而帮助学生消除疑惑, 解决难题.

摘要:我国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教学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教学的开展.而数学教育基于教学效率意识, 能够实现高职学生的专业教学目标.因此, 高职数学教育要将教学的效率意识与教学相结合, 结合我国高职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将素质与教育发展联系, 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的质量, 实现高职数学教学的目标.

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篇8

数学实验是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引入教学后出现的新事物, 它强调以学生动手为主, 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数学软件如MATLAB、LINGO等来掌握、应用数学知识。数学实验是让学生了解和实践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并通过计算机和数学软件进行“实验”, 实验的内容是数学公式定理的使用以及结合实际问题的应用, 它避免了枯燥繁重的公式记忆和繁杂的手工计算过程, 凸显了数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同时还反映了学生对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建模方法、计算机操作软件使用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掌握程度和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目前在高职院校, 传统的数学教育很难适应当前教育科技高速发展的形势, 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能体现数学在科技和现实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更不符合高职人才培养应走“实用型”路子的教育目标。高职的数学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 高职的数学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数学系学生的数学教育, 数学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 不应过多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 而应进一步强调其应用性、开放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性。因此, 数学实验所注重的实用性及方便的可操作性恰好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 丰富了教学方式, 改进了教学理念, 加强了学生数学素质、能力的培养, 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现代科技和现实生活中, 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各行各业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数学教学也从最原始的“粉笔+黑板”教学手段, 演变成引入多媒体教学, 使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的阶段。但是计算机和数学软件的使用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远远不够, 主要还只是局限在教学的辅助手段方面, 使教学形式略为丰富, 远未达到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应用计算机的程度, 也跟不上学生以后在工作实践中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因此, 数学实验课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数学学习和应用的新途径, 利用计算机实验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科学计算的方法与手段以及实际数据的处理能力, 进一步提高数学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为学生以后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今的高职数学教学课时少、任务重, 而学生素质与本科院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 数学中不可避免的晦涩繁杂的公式和枯燥乏味的演算损伤了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课时减少、内容繁多更是增加了数学学习的难度, 导致高职学校中数学成为一门学生惧怕的课程。但是数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巨大作用和数学在各个领域无处不在的重要性又决定了它不可忽视。因此, 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入就成了解决上述一部分问题的突破口。数学软件的应用使得学生避免了枯燥的公式记忆和繁杂的手工计算过程, 使讲授———记忆———手工演算———应用的传统学习过程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加教师指点———思考———计算机演算或实践———应用的过程, 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独立参与,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数学学习中最头疼的计算问题都可以由计算机解决, 学生只需要理解思想方法, 掌握常规运算和搭建解决框架, 数学学习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变得更加直观、简捷,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二、高职院校数学实验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和内容

数学实验课是一门新兴课程, 到底有哪些内容和形式, 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框架。现根据我校学生特点以及笔者开设数学实验课的经验, 将数学实验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1. 普及模式, 是针对所有学生开设的基础软件MATLAB的学习。

此模式的特点是淡化课堂数学教学的复杂计算和繁复的公式记忆, 只要求学生掌握常规常见的计算及理解计算方法的原理, 在掌握MATLAB软件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解决大量的计算问题, 学生能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教学内容为:实验一:MATLAB基础;实验二:作图;实验三:求极限;实验四:求导数;实验五:求积分;实验六:线性代数;实验七:概率统计。具体内容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选学。课时安排:6~8课时。此教学模式着重讲解MATLAB软件的软件特点、命令及其功能, 通过机房授课和学生上机练习, 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个功能强大的软件工具来进行各种数值、符号运算、图形演示, 以及高等数学中基本理论、方法的计算机实现。此基础性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所学的基本计算与方法, 增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直观性以及可操作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其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及后续学习中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时, 往往因时间太长而遗忘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 而通过此软件的学习则不用翻书回顾就可以解决所有的计算问题。

2. 特色模式, 是针对专业需求开设的数学实验课。

如我校物流专业学习的数学规划课程, 此课程涉及的多种最优化问题的手工计算繁琐, 故结合专业特色开设了LINGO软件的数学实验课。此模式数学实验课的特点是利用相关专业软件简化计算, 提高学习效率, 解决实际优化问题。其教学内容为:实验一:LINGO软件基础;实验二:LINGO软件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实验三:LINGO软件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结果分析;实验四:LINGO软件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析。课时安排:4~6课时。此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就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设计多种求解方案, 用LINGO软件进行计算, 对算得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最后给出可行的或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3. 提高模式, 是针对建模课程需求开设的数学实验课。

因为参加建模课程学习的学生已有MATLAB软件基础, 但是从建模角度来讲还远远不够, 所以此模式数学实验课的特点是增强软件知识掌握, 引进编程等高级使用模式,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模型的能力和进一步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教学内容为:实验一:MATLAB基础提高;实验二:MATLAB简单编程;实验三:LINGO软件基础及提高;实验四:LINGO简单编程。课时安排:6~8课时。此数学实验课程基于现实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背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教会学生如何将一些实际问题数学化, 从问题分析、简化、建立数学模型到用计算机编程求解、结果分析, 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实际问题、善于分析实际问题、精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高职院校数学实验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1. 以数学实验为切入点, 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是近几年来广大高职数学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如何针对高职学生专业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 对数学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如何在不增减课时的基础上, 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改进和探索。落到实处就是高职数学课要怎么上?上什么?这是困扰很多高职数学教师的一个难题, 也是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瓶颈。而数学实验将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学习与数学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引导学习者借助数学软件探索、研究数学问题, 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数学实践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数学实验课教学能够把数学直观、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 能把抽象的数学公式、定理通过实验得到验证和应用, 通过上机实验, 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软件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动手能力, 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 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 推动数学教学改革, 有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克服高职学生对数学课普遍的畏难情绪, 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有利于数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2. 数学实验与数学教学的相互融合是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的关系。

数学实验与数学教学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数学实验课是在传统数学课的基础上展开的, 数学实验课不能代替, 也代替不了传统数学教学传授知识的主渠道功能。同时数学实验课又是数学课重要的和必要的“补充”, 没有这个补充, 我们很难走出“传统数学教育”的困境, 很难优化数学课的“传授”功能, 很难实现数学教育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数学实验依赖于数学基础理论, 又反作用于基础理论, 通过数学实验课, 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和图形功能, 让学生在实际计算和实际观察中加深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面对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计划, 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工具解决与实际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 这始终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它需要我们高职数学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努力, 并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摘要:结合当前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从教育科技的高速发展性、传统数学教学的制约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与数学实验相结合的必要性;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实验课的教学经验, 以普及模式、特色模式、提高模式三种形式分析探讨高职院校数学实验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和内容;总结高职院校数学实验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数学实验

参考文献

[1]叶立军.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尚志, 陈发来.《数学实验》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1, 31 (6) .

[3]姜启源.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1, 31 (5) :613~617.

[4]彭拯, 禹辉煌.论数学实验的数学方法论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 2005, 14 (3) :27~29.

基于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研究 篇9

一、高职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本章节主要针对现代高职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各方面的研究显示, 高职数学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教学目标

从根本上来说, 高职数学教育与普通专科的数学教育应该区分开来, 高职人才的培养与当代很多的教学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高职人才的培养应该着重于专业应用性。但是很多教学目标中依旧将普专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使用在高职教学当中, 忽略了高职数学的根本教学目标, 与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之间的联系甚少, 数学应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 教学内容

在普通专科高等数学知识结构中, 更着重于本科教学的模式, 内容十分严谨, 并且在课程教学中要求必须细化每一个知识点, 这样的模式无法满足高职数学教学的人才培养要求, 也不符合高职提出的“必须、够学”的理念, 导致高职数学内容过多, 但课时少。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在专业知识和教学内容之间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 提高了对数学内容的重视, 并且对数学目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但是这种建议却更加剧了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之间的矛盾, 导致教育工作者为了传授更多的数学知识, 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 重点内容和需要精讲的内容在教学中难以展开, 严重束缚教师对于内容与实际的结合教学。这样不但增加了教学难度, 还让学生的压力倍增, 对数学产生反叛心理, 影响学生积极性。

(三) 教学方法

虽然很多从事高职数学教育的教师都毕业于数学专业, 但他们对于高职学生的专业深层次理解不够, 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背景的了解。在教学中均以普通的数学文化教学为主, 将数学理念、公式、定理等都以枯燥的注入式方法传授, 导致学生就算学懂了数学, 也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专业知识当中。

(四) 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中缺乏与学生的交流, 并且随着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 每个班级和年级之间存在着差异, 但教师的备课教学内容要求却完全一致。导致有的学生无法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 或者有的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内容早已了如指掌, 最终形成教学工作忙碌, 但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现状, 这样影响教学效果, 同时也阻碍了高职教育的改革步伐。

二、以财经类贷款为例分析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在高职数学教育中, 最重要的是结合数学知识和方法对专业知识进行引导, 尝试打破传统教学的抽象教学, 建设采用适用于高职专业的模块, 培养专业性人才,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

案例:对财经专业的数学应用。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未来生活质量的肯定, 人们开始对物质有了更高的追求, 尤其是对于居住环境的追求, 于是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崛起, 很多人开始选择贷款买房, 还贷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等本不等息, 每个月还同样金额的贷款, 利息每月递减。

2.等额本息还款法, 每个月以同样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息。

以等本不等息的方式计算:如果贷款金额为20万, 于30年付清, 每年的年利率为5.04% (月利率为0.42%)

第一个月的利息为:200000×0.0042=840元, 得第一个月需要还款的总金额为1395.56。

第二个月本金为555.56元, 还利息 (200000-555.56) ×0.0042=837.67, 总额为1393.23元。

最后一个月的还款金额仅为555.56+555.56×010042=557.89元。可以计算此种还款当时累计还款总额为351620元, 还款总利息为151620元。

老师可以改变数据让学生进行再次计算, 让学生具备计算贷款方式的能力, 同时学习数学知识, 最重要的是以这样的模式达到了高职数学改革的要求。

本文对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以财经类的贷款知识为例, 提出借鉴方向。高职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 更是高职院校学生走出学校后的一张答卷, 是体现学生的专业知识是否适应职场要求的重要因素。因此, 教育部门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者应该引起重视, 将专业和数学相结合, 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 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大恒.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高职院校数学模块式教学研究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学课程,模块式教学

高职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 高职数学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综合数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和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随着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准确定位, 文化课的地位弱化, 课时减少的趋势日益明显, 高职数学如何在这种新趋势下更好地发挥“教育和实用”这两大功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模块式教学法是按照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把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按多元目标进行系统综合的教学方法。它旨在把一个复杂、相互交叉的课程结构分成若干个基本课程或教程模块, 把相互渗透的教学内容组成系列知识模块。通过各模块的优化组合, 使教学尽可能适应不同层次和目标的需求, 以达到现代综合教育的目的。随着高职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模块式教学将成为必然趋势。

一、高职院校数学模块式教学的研究背景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 各高职院校都加强了专业教学建设, 增加了大量专业实训, 对高职数学课程的定位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工具课程, 这就造成了数学课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同时, 在课程体系上过多考虑数学学科的完整性, 在教学内容上面面俱到, 不能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专业课程的服务性功能不足。因此研究各专业对数学的需求, 更好地与专业相衔接,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此创新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二、高职院校数学模块式教学的内容体系

高职数学课程的学习, 不仅要使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满足专业课程的学习, 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为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高职数学教学模块的设置要体现“服务专业、注重应用、更新计算技术、全面育人”的特点和要求。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 根据专业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针对专业作一定的取舍, 最后确定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 压缩一些不常用的内容, 删除一些繁杂的推导和证明, 增加一些体现现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新内容。但这并不是盲目地删减教学内容, 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函数、极限、连续、微积分等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同时, 增加数学实验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求解高等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模块化教学模式重新构建高职数学课程体系, 充分体现为专业服务的宗旨。为此, 可将高职数学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以及应用拓展模块。

基础模块这部分内容为高职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 是学生今后学习后继的专业课程必备的知识, 这一部分也贯穿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通过该模块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中常用的数学工具和基本的数学思想, 一方面满足后继课程对数学的需求, 另一方面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模块体现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挂钩, 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 感受到数学理论不是凭空出现的, 它来源于实际问题也服务于实际问题。这一模块的授课方式可以相对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用一系列数学软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式或双向式教学, 可以由某一专业技术问题的数学应用展开, 亦可由有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和高等数学教师来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的设置, 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 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切入点, 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使得高等数学以“服务”为宗旨的原则更加突出, 应用性更加广泛。

应用拓展模块主要是用数学建模案例来反映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回归于生活, 强调应用性。高职数学课程中的一些概念一般都是由实例出发, 从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中抽象出来的。我们在导入时应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来还原现实情景背后的数学, 使数学教学成为现实的、有实际背景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数学建模突破传统教学方式,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 能有效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由于其题目的开放性,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对青年学生非常具有吸引力。生动的案例使学生看到数学建模给经济管理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实际应用价值, 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用处,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有意识地收集与各专业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 尽可能多地将数学与工程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军事学等领域联系起来, 展现高等数学的巨大魅力。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数学课程教学中, 形成“理论联系实践, 实践促进理论”的良性循环。比如在高等数学部分, 可以举抵押贷款买车买房问题、人口增长和保险收益等多个例子;在线性代数部分, 讲解投入产出模型等;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 讲解色盲问题等。这些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的巨大作用, 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教师还应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最新前沿动态,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高职院校数学模块式教学的优点

(一) 能够有效地解决高职院校现行高职数学教学内容与专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

这种“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课程的深度与专业学习中用到的具体计算方法之间的矛盾;完整的知识体系与实际应用中部分知识的具体应用之间的矛盾;专业需求的理论完整性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实用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整合教材内容, 实施模块式教学, 在有限的学时内, 有效地将学生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 能够突出高职数学知识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数学模块式实质就是突出数学知识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高职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的, 在数学教学中突出应用不但是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 而且也符合数学教学模块式的趋势。模块式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和人力资源等, 各专业可以自主选取适合于本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块, 不同的专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块, 能将数学教学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体现数学来源于实际的特性, 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这既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 使他们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必要的和有用的数学知识, 又可增加教学内容趣味性和实用性,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学以致用。

(三) 能够更新教学方法、手段和思想, 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体现高职的教育特色

模块式教学可以选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介绍数学软件的使用等方式和方法。例如运用数学软件把求解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中, 使学生学会利用数学软件求导数、积分、解微分方程等复杂的运算;通过数学实验教学, 可以达到使学生由“学数学”向“用数学”的转变, 减少大量的繁琐计算,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应用能力。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具体实践, 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并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四) 高职数学模块式教学很容易与网络学习平台相结合, 可以按院系将各专业所需的不同教学模块展示在网络上, 方便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学或复习

利用各个教学模块建立完善的, 集成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 还可以包括学习指导、知识拓展、专业常识、疑难解答、动态演示等, 既可作为网络教程, 又可作课堂教学补充。网络课程的开发, 更使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不仅可有效缓解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 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引入模块式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一种创新, 体现以能力为核心, 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并使专业问题的解决得到模拟实现。根据不同专业对高职数学的要求, 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块, 从而使高职院校数学模块式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高职教师积极探索模块式教学改革, 可以为专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并以模块式的研究成果为指导, 使以后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沈柳平.高等数学“研究性学习”模块式教学建构的探索[J].柳州师专学报, 2007 (4) .

[2]杨伟伟.高职高等数学模块组合教学探索与实践[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8 (3) :98.

[3]肖前军, 周金玉, 欧阳章东, 邓总纲.模块式下的高职数学差异化教学[J].科技信息 (自然科学版) , 2009 (19) :19.

对于高职数学案例教学的研究分析 篇11

【关键词】高职数学 案例教学 研究 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15-02

现如今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关于数学教学教育方面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两个问题,第一就是高职院校普遍的加大了专业技能的培训,缩短了文化教学时间,第二就是学生普遍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应用案例是高职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影响着高等数学教育的教学成果。

一、案例教学的起源

案例教学法是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但实际上,一直到1980年代案例教学法才开始受到师资培养的重视,尤其是在《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这本由美国卡内基小组在1986年提出的报告书中,重点的提出了在师资培育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价值。而国内教育界真正开始探究案例教育法却已经是199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二、案例教学具有的特征

(一)具有确切的目的性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某一个或某几个具有代表性而又相互独立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对具体事例的了解、分析、解决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一套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完整的思考问题技巧,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素质。

(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真实的案例教学方式,与一般的举例教学相对比来说,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实际生活有所联系。正因如此,案例的整个求解过程也就更加复杂。这就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应具有随机应变、揆情度理、综合考量、决策果断的能力。也就是说,将案例教学应用于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灵活的运用各种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有真实的客观性

案例教学所列出的案例,都是剔除了实际生活中某些复杂条件后真实事件,不掺杂编写者的主观意见,完全是真实事件的缩减版。这样的案例即填补了的教学与实际脱离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更好的去联系实际,最终得出相应结论。

(四)具有突出的实践性

由于学生接受教学的场所一般都是在校园内,而案例教学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够接触、学习到当前实时的社会问题,并且学会如何运用现有知识去解决问题,实现了从理论到应用的转变。

(五)具有过程的动态性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很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由教师提出案例,在一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索。

(六)具有深远的启发性

采用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独立地思考、自主地探索,能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七)具有结果的多元性

案例教学中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所受家庭影响不同等,造成学生往往在对待同一个问题上,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案例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

目前我国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强调的是告诉学生怎么运用固有公式去解答数学题,其内容不仅在实践中不够实用,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非常的乏味。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独唱”,教师不再直接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起着从旁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去创造,充分激发出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一起思考、集体讨论、互相交流、共同探究学习。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力量,集思广益,更容易开拓思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达到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团队协作、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

(二)从注重知识到注重能力的转变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目前大多数学校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仍一味的“死读书、读死书”,而不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也限制了以后所从事的企业的利益。

(三)重视双向交流

以往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讲,学生在下面不停的听、不停地记笔记。至于最后学生到底听进去多少、理解了多少,就要等到最后考试测试时才会知道。案例教学模式往往是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进行理解、消化,然后查阅各方面的资料,经过缜密的思考,这些都无形中帮助了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课堂教学时,改变“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模式,教师站在“引导者”的高度从旁引导,把控整体教学进度。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可能忽略的问题,通过来自不同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理解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到大量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案,促使教师加深思考,不断完善教学内容,进而加强自己案例教学的课堂效果[1]。

四、当前高职院校数学案例教学应用现状

(一)学生基础水平下降

案件教学实践是反映问题或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向学生传授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提高高职数学教学实效的重要方法[2]。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的平均水平较之过去有所下降,数学基础也是参差不齐,这些都导致了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二)学生缺乏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应用能力

经过传统的理论式学习,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熟练的解答出数学题,却无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依旧是以考试过关为主,死记硬背基础理论知识应付考试。

(三)高职数学教学方式仍需改进

模式化的固定思维对我国的大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影响很大,陈旧的思想导致教师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是主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并且由于高职学生实习时间过长,学校相对应的减少了数学学时,导致教师为了赶学习进度,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灌输学生知识信息,而学生无法及时的吸收,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四)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学生本身基础偏低,而抽象、概念多、计算量大的高职数学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吃力,加上传统单一的条理式灌溉教学模式,最终只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感,缺乏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五)案例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案例教学在我国仍处于摸索阶段,适用于高职学生数学教学的案例资源过于缺乏,因此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应用。加上不够重视案例教学模式,没有专门人才去进行有效地引领,没有办法灵活的编制案件,及时更新案例内容[3]。

(六)没有完整的系统化整合

虽然高职院校教师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们对于案例教学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成熟,对案例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掌控得还不够精确。同时,受传统教育固定思维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案例的选择方面定位还不够契合,无法发挥出案例教学最优的教学效果,制约了当前案例教学的开展。

五、提升高职数学案例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注重案例的可靠性

做好案例教学工作的前提是具有完整的案例选编,基于案例是服务于教学目标这一目的,案例的选编应具有典型性,有着触类旁通的作用,并且与所学理论知识有着直接联系。教师应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搜集案例,或借鉴专业课上遇到的案例资料,或通过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资源收集真实事例。

(二)采用客观生动的方式进行数学案例教学

虽然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真实案例开展教学,但是案例也不能只是一堆事例、数据的罗列。教师应该摆脱教科书式的编写方式,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难度适中的案例,适当的在案例描写中加些议论、场景描写或者旁白等,但要注意的是,所议论的部分不能暴露案例编写者的意图,更加不能产生因议论而引导了结论走向的问题。黄伟在《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数学中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曾提出可以适当的把专业问题数学化,这样案例就可以增加数学教学的目的性和凝聚力,比如在面对财会专业的学生学习多元函数微分学的过程中,引入以下类似的案例:已知M公司使用A、B两种原料进行生产,分别使用x单位的A原料和y单位的B原料可生产出U单位的产品,其中U(x,y)=7xy+24x+51y-3x2-5y2,A原料的售价为12美元/单位,B原料的售价为3美元/单位,生产出的产品售价为50美元/单位,问M公司的利润最大值。

这种教学案例的设计,大大的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帮助学生深刻了解到答案的多样性,加强了对知识点的记忆跟理解。

(三)提高对案例教学重视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观念上都存在着重要误区,认为教师的责任就是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忽略了案例教学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数学理论体系,转变教学方式,重视案例教学对高职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促使教师完善自己的案例教学水平。

(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后,更加注重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只有在平等、轻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自如的放开思维,判断问题,与教师轻松的进行交流讨论,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设身处地投入进案例研究的过程中。

(五)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一个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障一节高水平的高质量的数学案例教学,只有具备渊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将案例分析的有理有据,令学生信服。因此,学校可以适度为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评估教学的方式,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案例教学,同时只有教师有着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才能更好地衔接不断变化的教育方式,改进知识体系,改善教学方法,及时掌握最新的数学教学软件,从而保证了案例教学的教学质量。

六、高职数学案例教学的宗旨

(一)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实施案例教学时,教学形式新颖多变,总能不断的调节学生注意力,不断转移学生大脑兴奋点,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兴奋状态。

(二)教学内容具体易学

真实生动的案例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知识和公式的叠加,不再是死记硬背。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新知,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

案例教学方式就是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体化过程,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轻松、愉悦、活力。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实用价值,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理论知识和思考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实效。

七、结论

案例教学目前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的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案例教学为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供了很大帮助。不但能够让学生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还能对教学案例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讨论,通过自己自主学习加深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永清.案例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及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5,28(8):17-17.

[2]姚克俭.高职数学应用案例教学的探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65-67.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篇12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存在问题,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具有本质的区别, 它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性应用人才。它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职业导向和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学中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体现注重应用、联系实际、重视创新的特点。高职的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它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方面作为高等教育, 它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并为学生的后续专业学习提供数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作为职业教育, 它又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实用的理论工具,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素养和能力。

一、目前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生源质量下降, 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生源比较复杂, 比如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来自自主招生、春季高考和秋季高考, 这就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高考数学成绩100分, 有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却是个位数, 并且基本的运算能力很差, 在运算数学结果时总是出错。大部分学生不但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从心理上惧怕数学。特别是有些学生存在着“数学无用论”的思想, 更加突出的是学生和专业老师都对数学与专业的链接不满意, 从而出现高职数学教学课时减少, 内容减少, 教学要求不断降低, 同时学生的整体成绩偏低以及不及格率越来越高, 这是现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 教学内容和理论陈旧, 缺乏与专业实践的结合

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内容陈旧, 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教师受大纲、教材的影响, 并同时受学时的制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能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讲解, 很多内容讲不清、讲不透, 所讲解的例题基本上还是以物理、几何上的应用为主的数学问题, 更没有时间增加实践环节, 缺乏和学生专业的联系性, 使学生不止一次疑惑的问学导数、积分有什么用, 学数学有什么用。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 更不知道数学课和专业课有什么联系。并且由于课时的缩减, 必须对高等数学的内容进行删减, 但是由于缺乏对各专业的需求的研究和论证, 没有科学性的对内容随意删减。更有的教师抱着“讲到哪儿算哪儿”的消极心态进行教学,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这不仅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要求, 而且造成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多, 学时少的矛盾, 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 影响学习的效果。

(三) 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

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基本上是知识传授性的课堂教育, 它比较注重学科的完整性和理论性, 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学习大量的数学知识, 包括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原理、定理、解题方法等。通常采用讲授法, 即“讲解———练习型教学”。而所谓的“启发式”教学也只是老师问学生答, 老师写学生记, 使学生变成一个机械的知识存储器, 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与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目的相违背。

(四) 考核方式单一, 学生及格率低

大多数情况下, 数学考试的主要形式也可以说是惟一形式就是采用传统的一支笔、一份试卷的闭卷考核方式。试题的题型主要是以填空、选择、计算等为主的传统数学题。很明显这是一种非常省事的评价方法, 对应试教育来说是非常有效地。但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 存在着以下弊端:一是试题中缺乏应用题和开放题, 它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学习怪圈里, 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这明显不符合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二是它限制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考核, 不利于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三是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造成很大压力, 他们消极被动的应付考试, 造成大面积的不及格。

二、高职数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过改革, 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由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的过渡, 由“应试教育”制度下的被迫学, 到为了今后的工作主动学, 养成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院高职数学教学分理工和经济两大类, 教学时长均为一学年。理工类周学时为4学时, 经济类第一学期周学时数4学时, 第二学期周学时数2学时。根据我院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以及各专业不同的学时安排, 我们编写了一本符合我院学情的教材, 在原来高等数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线性代数和经济数学简介以及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 以适应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 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 我们在教材中重点补充初等数学的内容, 比如反函数 (尤其是反三角函数) , 切函数和割函数及它们的关系式。并安排4学时来复习讲解, 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其次, 删减一些与专业无关且理论要求较高的内容, 比如工程类的专业删掉无穷级数、经济数学等内容, 而电信类专业删掉微分方程、线性代数、经济数学及概率统计等内容, 经管累专业删掉多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等内容。但是为了学生后续学习的要求 (比如专升本) , 我们把这些删减的内容以讲座的形式讲解。另外, 减少重复内容的讲解 (比如高中已经学习的导数基本公式和运算法则、空间坐标系和空间向量) , 减弱不必要的计算技巧训练, 重点放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上。适当增加使用数学软件进行计算的教学内容, 比如讲解线性代数等相关内容时, 可以借助简便易操作的EXCEL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繁琐的数学计算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首先是教学方法的衔接, 由“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节奏转变为大学快节奏的教学方法和节奏。教查阅资料学习, 便于课堂更好的教学。还可以学习因学时的减少而删减的一些知识, 从而让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而避免只会单纯的死记公式、定理, 不会灵活运用它们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预习的任务可以作为开放性的作业 (比如写预习教案或者根据预习内容提出专业相关的问题) , 记入平时成绩。其次把课堂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减轻繁重的板书任务, 增加巩固已学知识的时间, 还可以穿插介绍相关的数学知识背景和数学文化, 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 体现数学强大的工具性以及领会独特的数学美,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尤其是在概念理解、定理推导、书写行列式、矩阵及线性方程组时更能体现多媒体的优势, 利用动画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对某些概念的理解。网络 (QQ群和微信等) 有利于教师布置开放性作业和学生课下讨论、答疑的联络空间。从学生反馈的问题中, 教师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 考核方法的改革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我院第一学期数学为考试课, 平时考核 (60%) 采取作业 (包括开放性作业, 比如写预习教案、课后反思与总结) 、课堂提问 (针对预习内容和上课讲解内容提问或黑板做应用练习) 、单元考核 (采取开卷笔试) 、出勤及课堂表现等方式, 期末考核 (40%) 采取开卷笔试, 考最基本的, 不需要过多计算技巧的基础题, 但不出书上原题, 试卷根据难易程度不同分A、B卷,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考A或B。第二学期数学是考查课, 平时考核 (50%) 采取的方式不变, 期末考核 (50%) 采取学生自己出卷自己做标准答案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前提是每次上课我们都先把本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给出, 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学习。期末结课时, 给出试卷的模板以及试卷所要覆盖的知识点, 要求不能选书上原题和上课所讲例题, 但可以稍作改动。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善了大面积不及格现象, 也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 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现在很多数学教师都是数学专业毕业, 虽然有着比较扎实的数学知识功底, 但是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缺乏必要的高职专业的相关知识。教学中习惯于从数学的角度去授课, 从而使数学课比较枯燥, 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喜欢把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课堂互动差, 大面积不及格等问题全部归咎于学生数学基础太差, 学生自己不愿意学。却很少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比如所讲解的内容仍然偏重于概念的理解、定理的推导, 以及单纯的理论应用, 很少认真研究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需求, 更别说把数学教学和专业相结合。因此, 我们要注重师资培训, 对数学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派他们去企业进行社会实践,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时鼓励数学教师积极参与, 和专业教师一起备课、进行教学研讨, 在深入了解相应专业所必须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 制定高等数学的教学大纲, 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 构建必须够用的数学框架。另外, 派老师多出去学习, 与时俱进, 及时更新理论知识、教学理念。

总之, 尽管高职数学改革中存在着许多困难, 但是只要我们以人为本、注重能力、与时俱进, 坚持不懈的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 就一定会取得成绩, 为高职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耿玉霞.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08) .

[2]薛学军.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7 (21) .

[3]周玮, 顾晓夏.高职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5) .

[4]邢春峰, 陈林珠.关于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2 (04) .

[5]孙克文.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2) .

[6]夏正喜, 罗婷.与专业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新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09) .

[7]李媛, 赵莹.《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 2012 (73) .

上一篇:案例分享下一篇:高效课堂打造快乐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