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精选12篇)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 篇1
摘要:本文阐述了数学建模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提出高职院校在数学教学改革中应怎样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来, 使数学教学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思想方法
一、引言
数学建模是指对现实世界中的原型进行具体构造数学模型的过程, 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类型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建立教学模型的过程, 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 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本要求和内在的动力, 所以时代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高科技创新型人才, 同时也是高职教育的主要职责。所以, 现代高等数学教育的思想核心主要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是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应用意识、应用能力。从而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奠定基础。
二、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必要性
1. 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数学建模活动中最主要的就是进行数学建模的实践和应用, 所谓的数学建模竞赛这个含义是从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实际问题当中淬炼出来的, 数学建模竞赛的主要内容涉及工业、农业、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以及管理科学, 等等。数学建模活动主要是从问题的分析——数学建模建立、从模型求解——结果分析、从模型评价——应用前景分析等, 数学建模竞赛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同时也没有一套现成的方法可以运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必须像对待一个科研课题一样, 必须经过问题的分析——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筛选研究方法——建立模型——运用计算机一级数学软件进行结算——完成论文这一套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还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 学生还可以对今后工作的情况进行模拟, 同时也是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过程。数学建模对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2. 进行数学建模活动可以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什么说数学建模竞赛与数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那是因为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而这也是让优秀学生崭露头角的机会。
通过总结近几年来参赛学生、指导教师和有关教育行政领导的经验, 发现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一是学生应用数学进行分析、推理、计算的能力, 特别是双向翻译的能力大大提高;二是学生在应用因特网、计算机以及数学软件的能力明显提升;三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查找文献的能力和在短时间内提升应变能力;四是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等。
三、数学建模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建模活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数学建模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呢?笔者认为, 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嵌入数学建模教学, 也就是以科学技术中的数学应用为中心点, 选取经典的案例, 适当地引用到数学教学中, 并做好以下几点。
1. 用案例引入概念与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重要的概念, 同时对它们的引入进行充分的设计, 其中有合理概念的引入和演示方法, 这是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让学生学会并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知晓数学的前因后果, 在数学文化中健康成长;让学生了解看似枯燥的概念和公式, 向学生介绍概念及公式产生的背景, 让他们了解背后的故事。
2. 在课程教学及考核中适度引入数学建模问题
学生通过参加数学建模实践, 亲自将数学应用到实际中, 在发现和创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 能获得书本上无法获取的经验和知识, 这可以有效地激发数学灵感, 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应用、品味、热爱数学。
在数学建模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设置更多的关于数学建模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制定出具体的奖惩条例, 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及创造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 数学建模有着广阔的运用领域, 可以辅助各专业学科知识课程, 应当广泛地应用于高职院校课程和教学中。数学建模在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综合素质, 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帮助。我们应当相信, 在21世纪, 数学建模在高职院校数学教育中必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何文阁.在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5) :40.
[2]李树冬.指导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2) :66—68.
[3]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2005)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 篇2
高职数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专业教育的依附性。数学教师必须按专业的要求开展教学,讲授什么全凭专业需要决定,这使我们的教学很被动。加上对专业知识结构特点的不熟悉,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难顾及专业的需求。另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必然要突出专业要求,尽管考虑到了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但不熟悉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规律,提出的要求难免会给数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不便。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数学教学与专业的脱轨现象,它会导致彼此不自觉地强调本学科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而忽略对方,使双方本应有机地结合的良好愿望难以实现,并因此影响到学生的有效学习。
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应在尽量不破坏数学自身系统性的前提下,突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时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服务,把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目标。因此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把过去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按照专业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分专业按需要选择微分方程,级数,积分变换,矩阵,概率等内容,直接选取专业课程相关内容,实现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在教学深度的把握上,以够用为原则。强调知识应用性和使用价值,尽量避开定理的逻辑推理过程,侧重讲解其使用意义。
2.2 教学方法改革
(1)帮助学生了解学说的背景和思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可以首先通过实际背景和具体应用的实例了解,例如通过研究增长率,膨胀率,效率。速度,加速度等引入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经历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知道导数实际就是瞬时变化率。通过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导数的背景和思想。再比如傅立叶级数,我们可以从矩形脉冲信号,钟型脉冲信号等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为例,强调其在非周期信号频谱分析中的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
(2)以数学实验辅助教学。
高等数学的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直观的几何图片体现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利用Mathematica辏件绘制空间曲面,演示傅立叶级数的生成等等。通过数学实验,不仅能给学生一种金新的感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展数学实验课。不仅仅是一种演示,更是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学生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自主的探索知识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能体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降低理论深度,精简理论推导。
高职数学主要是以应用为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必对理论推导。证明要求过高,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降低理论深度,对于过分繁琐抽象的.理论和推导证明要进行精简,对于定义的描述可降低严密定义的要求,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强调定理的条件,结论,借助几何图形或者数量关系等手段加以说明。
3 高职数学考核形式的研究与探索
我们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这种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反复机械地做大量的练习,这钟考核形式并不能真正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必须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
数学评价机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全面考试观”,我们既要解决“考什么”的问题,又要解决“如何考”的方式问题,在考核的内容方面,不仅要体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而且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考试的方式,形式上可以是灵活多变的,如开卷,口试,论文与答辩等形式,我们也可以借鉴数学建模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组队,让学生体会实践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引进变量等处理过程后,将实际问职用数学方式表达,将各种知识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67-01
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再加之教材编写与高职教育的教学不相符,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调动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要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习能力,是每一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必修课,在整个高职专业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高等数学已经从理工科扩展到了经济类、管理类等学科中,对于高职教育的顺利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高等数学自身的难度以及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不够重视,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难点。高等数学难学主要在于它的枯燥乏味,使用教材的落后、以及高等数学和高职专业的联系不紧密。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或者至始至终都是对数学公式及数学理论的讲解,以及教材内容较为广泛、课时较少、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互动,学生很难参与到学习当中。
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通过具体案例渗透数学史,如在讲解某一定义时,可以先从定义的历史背景讲起,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正确认识,有利于理解和运用这些数学概念。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作为“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上讲解,通过学生自己讲解来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再进一步进行解释说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生源质量较差,师生比例大幅提高,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高等数学作为各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教师要面对50—60左右的学生,教师讲,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不能主动的参与学习,被动地听讲,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效果差。高等数学教师教学压力比较大,课时由原来的180课时(共计三学期),缩短到120课时(共计两学期),最后变成72课时(共计一学期),有可能还会减少。也有部分高职院校由于高等数学挂科率较高,从而取消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计划,课时必然伴随着教学内容的删减而减少。但是作为后续专业的基础课,如果从根本上取消此门课程,会对后续课程的相关知识的理解有所阻碍。
而教师每周课时可达10节,这就导致了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心备课,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其日后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而课程内容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在理性思维方面的训练成果,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待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适当使用
目前高职院校很多教师的课件,要么是将课本内容照搬到课件上,要么是在课件的制作中过分地强调华丽的外表,在课堂上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节省教学过程中板书的时间,通过动画和图形将知识更好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接受并理解。但是不能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优点我们也不能掩盖,但是不能忽视一些在高等数学教学者的过程性知识,还是需要用板书进行一个比较完整的推算,如果再能配合多媒体对推算结果进行展示,效果或许更佳。
例如,在中学中,我们已经学过求矩阵、三角形等以直线为边的图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中,往往会遇到要求以曲线为边的图形,也就是要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同样地,也可以引入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前面的两个引例的实际背景完全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分割、求和、取极限”将其转化成形如?蒡f(?孜i)△xi的和式的极限问题,从而抽象的得到定积分的概念。那么在讲解的过程中,“分割、求和、取极限”这三步用传统的板书讲解比较模糊,如果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则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不管是传统的板书还是多媒体课件教学,它们都各有优势,应该充分的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多媒体手段和传统的教学进行无缝对接,达到使用多媒体无法达到的效果,从而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朝好的方向发展。
四、高等数学教学中适当使用典型案例及反例,并对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等数学重在概念的教学引入。用一个典型案例导引出高等数学概念,关注概念产生的起源与专业背景,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不再是那么生硬的直接塞给学生,而是自然流畅、直观的呈现。
在高等数学中有部分定理的条件不能增减,但学生总会在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使用定理的结论。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举出适当的反例来说明定理的条件,这样也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并灵活运用。例如,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若函数在某点处可导,则它在该点处连续。这一定理的逆命题却不成立,即函数在某点连续,但在该点处不一定可导。举例说明,绝对值函数f(x)=x在零点处连续,但是它在该点处是不可导的。
高等数学中的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每个知识点之间都会有联系。也就是说,某一知识点不仅是前面知识的推导的结果,而且是后面内容学习的条件。所以在每个章节讲完时,可以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对学生的知识巩固、能力提高都有作用。
五、建立科学的测试评估体系
传统的测试评估体系,总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高职院校对于高等数学的考核不应该只局限于闭卷考试的形式,而应当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来构建一个科学的考核体系,评价的形式应该是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如考查与考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或者是半开卷的形式考核),考场上与考场外完成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考核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将考试变成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手段,以一个综合的标准去考核学生。
参考文献:
[1]萧树铁.高等数学改革研究报告[J]. 数学通报. 2002(09) [2]刘智. 关于提高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3]王静洁,李勇智.林業工科类高等数学教学的发展[J].林业建设. 2000(05)
[4]金燕. 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6(01)
[5]周保平,胡鹏. 关于我校少数民族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5(01)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的探讨 篇4
一、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
自从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以来, 数学建模的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无论对实践教学与高职院校的师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有利于提高学生以数学为依托的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在实践方面的创新能力。高职数学教学的建模本质上是通过数学模型的建构, 从而逐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便于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不断发展与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当数学模型被建构之后, 必然需要学生去证明其模型的正确性、可行性与合理性[2]。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比如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实际生活中, 数学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 当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时, 很多知识信息会被应用, 这样不仅扩大学生的视野, 而且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样在学生毕业之后, 他们的综合能力就能有很大的提高, 对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次, 数学建模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变被动到主动, 有利于学生参与性的提高。数学建模是基于具体案例的教学形式, 它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作为专门研究人们现实生活中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学科, 在这个意义上, 数学建模能被认为是生活实际应用的基础, 它作为桥梁连接了理论与实践。数学建模最大的特点体现在基于现实问题, 解决现实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从实际生活提出问题, 然后利用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有理有据地分析, 接着建立假设, 从而建立模型, 再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与验证。从全部过程看, 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每个环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几个同学能共同讨论, 通过彼此的交流去解决问题, 从被动参与到积极主动探索。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被激发。同时, 数学建模教学的方式也给本来就有限的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最后, 数学建模通常是基于团队合作的形式, 这样的形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合作意识的提升都有很大的益处。在数学建模小组, 每组成员擅长的方面各异, 有的数学基础好, 他能对基础不怎么好的同学起到带动作用。还有的成员语言基础好, 他就能组织好语言, 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小组建模过程进行有序的记录。一些成员具有很好的计算机基础, 他善于编程。总之, 小组的每个成员, 都能发挥自身的特长,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提出数学建模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技能与知识。他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任务不是独自个人能完成的, 必须要发挥集体的智慧, 才能完成具体的任务。同时, 在完成建模时, 每个人都要尽心尽责, 不偷懒, 团队作用才能显见。
二、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尽管如上所述有很多优势与重要意义, 但在建模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面笔者大概从三个方面概括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逐渐深入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对数学建模认识不足, 师生不能认识到建模的优点, 进而不能充分重视数学建模教学。由于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所形成的应试教育固定思维, 在上大学后, 很难从根本上根除这样的思维与认识。对创造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不能足以重视, 同时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科目基本薄弱, 他们很难对数学这门学科感兴趣。更谈不上在数学建模时, 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其次, 无论是人力资源 (即教师资源) , 还是物质资源 (包括数学建模时, 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设备) , 在高职院校的数学课时, 这些资源都非常困难地被提供。而且, 关于数学建模教学的上级部门指导性意见以及相关的建模标准, 都不能有统一的规范与指导。因而, 很多高职院校的数学建模只在口头上提, 根本没有实际去落实与实践。最后, 建模的内容没有创新性与开拓性, 只有一些过时的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内容, 很少有生动活泼开创性实际案例。尽管有些高职学院已经明白改革数学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有时, 确实很努力地把数学建模的意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去尝试,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实践条件的困难,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很难实现, 大部分只是提提而已。同时, 由于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 他们的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他们缺乏数学建模的教学经验, 没有办法把建模的想法融入进数学课程中去, 因而数学的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三、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基于上面的问题分析, 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 提出如下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方法与途径。
1. 更新师生观念, 提升师生素质。
首先, 教师对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的思想应该认同, 应该改变过去偏重理论或偏重实践的倾向。无论偏向哪一种都是不对的, 只有同时并重, 把理论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才是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本质观念。既具有理论知识, 又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当教师的观念更新, 学生的思想才有可能在教师的开导下去逐渐形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进而构建数学模型, 转化为自己实际运用能力。在高职数学建模教学中, 具有一定专业水平与科研能力的数学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对数学建模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具有很大影响。教师能以班级为平台, 对数学建模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而且, 可用在假期期间, 教师参加数学建模的培训, 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数学比赛以及在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只有师生数学建模的思想得以渗透, 才能真正意义上开展高职数学建模教学。
2. 创新教学内容, 渗透数建模理念。
当进行建模教学时,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对原有的数学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创新。例如,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与数学中的抽象概念相联系, 然后通过数学建模的形式回归到实际运用中去。又比如, 与数学建模有联系的课程内容, 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诸如房贷、车贷以及农业科技方面的相关数学问题。尽管高职学生数学整体能力不如普通高校的学生, 但是他们对数学建模涉及到的问题还是很感兴趣的。通过一系列选修课的开展, 去扩大学生数学方面的知识, 以便他们在数学建模时, 具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基础。教师可以加强计算机方面的数学应用知识的教学, 必要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是时刻需要关注的, 师生在相互讨论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学生也在讨论中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当学生遇到疑问, 教师应该积极答疑, 并对讨论不深入的问题及时补充, 并做归纳性总结。
3. 结合实际案例, 加强数学建模实践训练。
当师生进行高职数学教学时, 具体的案例教学可以适当地被运用到课题活动中来, 师生应该积极尝试, 对原有数学课程的架构与内容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地革新, 扩大数学相关知识在职业院校各专业中的应用。例如高等数学知识在财经专业的具体运用案例。有关银行借贷方面的问题。由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不断提高。房价因此而变高, 这就促进人们申请个人住房贷款。根据银行的相关规定, 申请人有两种方式还所借的房贷。一种是等本不等息递减还款法。另外一种是等额本息还款法。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分析以上两种还贷方式的好处与不好的地方。到问题的解决阶段, 学生可以假设贷款30万元, 分20年还清, 年利率5.03%。然后根据公式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的利息与还款情况。根据计算学生可以得出第一种还款方法 (等额本金) 的特点是在还款的前面阶段, 有很大的压力, 越往后期, 其还款的压力就逐渐减少。而后一种还款方式在每月具有等额的还款, 还款压力不大, 但是通过假设与计算可以看出贷款产生的利息不低。
4. 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数学建模教学效果。
如果你在高职数学教学中, 能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那么就可以对高等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变化与创新。随着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领域的普及, 高职数学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及教学模式将随之而发生很大的变革。计算机辅助教学被引入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课堂, 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室不再是唯一的地方, 学生的时空被扩大,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例如, 当数学一个章节学习后, 可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专业, 设计与专业联系的数学建模问题。农林专业的可以设计有关饲料配比问题, 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去搜集相关资料, 从而把数学知识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应用的范围, 而且提高了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的灵活处理能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在建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为此, 有必要提出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方法与途径。基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建模教学改革关系到很多因素, 有主客观因素又有外界因素。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的领导与师生积极努力去探索, 坚持不断努力突破现有大局限, 创造更有又意义的数学建模教学新模式。如何做到数学知识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专业发展服务, 这是需要我们在线教师与广大研究者继续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解术霞.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0) :77-79.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 篇5
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是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作为工具学科对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学习直接影响到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但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态度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将针对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重点剖析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史的意义,旨在改善当下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HPM的含义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
大众式教育的深入开展使高等数学教育模式逐渐向分层教学方向发展,并在各大高校中得到了普遍推广,研究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好的指导高校高等数学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一、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目标及意义
分层教学指的是在将不同知识接受水平、智力能力、学习习惯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层次划分之后,根据所划分出的学生层次团体,分别探索和运用相适应的多种教学手段和模式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从而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分别获得最好的知识吸收、运用和实践效果,达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满足不同需求、挖掘不等潜质、促进全面发展进步、收获最大化的教学目的。
眾所周知,数学学习的能力因人而异,而数学学习的目标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尤其是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面临着数学学习能力、需求与目标差异性极大的情况,有必要在此群体中展开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规划与内容落实之前,应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智力、需求以及目标,有序进行学生分层规划,并制定相应数学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满足上等学生的需求,促进中等学生的进步,鼓励和激发兴趣较小的学生深入高等数学学习研究之中,照顾到不同学生的感受和学习效果,实现全面教育,积极发挥分层教学在高等数学领域的影响。
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评价的准确性
作为高等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绩考核不仅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方法,还能够检验实际教学效果,然而在传统的成绩考核环节中侧重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分层教学极大的完善了考核内容和每位学生的考试评价结构,强调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品质重要性。所以,应结合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构建更加规范、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高等数学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利用不同的成绩评定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差别对待,确保评价的准确性,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二)进行动态管理
高职院校在实施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先参考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状况,然后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使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有效的避免学习要求得不到满足、学习吃力等现象。分层标准除了要参考高考成绩外,还需要了解学生本身的意愿,并进行摸底考试,准确的掌握学生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分层教育的考核评价阶段,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来全面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此外,还应注意分层教育的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需要定期的调整层次,充分体现自我选择制的特点,保护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分层教学活动的质量。
动态管理高等数学分层教学还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结合分层的变化来适当的调整具体教学内容,高职院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集体式的讨论和分析,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管理。如果教师制定的教学内容比较容易就被一个层次的学生所轻松掌握和学习,那教师应尝试着将该针对性教学内容适当的应用到下一个较低层次的学生中,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索,最终达到提升整个教学层次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及时疏导并鼓励学生
同传统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顺应了大学教学发展形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实施分层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学生易出现自卑的心态,丧失学习的信息,而高层次的学生则易出现高傲的心理,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这些问题都会影响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根本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进行疏导,鼓励学生不断进取,从而使高等数学分层教学高效、顺利的进行。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变化,高职院校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实在必行。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兴趣,使各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应该在高职院校中普遍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雪莎.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3-20.
[2]牛红玲.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究[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05-15.
[3]王瑜.高职数学同级生源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01-10.
[4]郑岩.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建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5-05.
[5]宗慧敏,王月华,刘微.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01-11.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篇7
高职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时通常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授课, 由于数学本身是一门分支比较多、难度比较大的学科, 如果不对数学教学进行创新, 那我们的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 教师教起来也不是一件易事.在进行传统教学的同时适当地利用一些非常规方法来组织教学将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在结合专业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后, 在实施数学教学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并要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1.专业概念形式的教学
高等数学课, 首当其冲的就是数学概念, 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在讲解数学概念时,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中引出, 效果会有所改善.例如, 在讲“导数概念”时, 除了举出书本上变化率问题中介绍的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外, 还多介绍一些与变化率有关的问题.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能够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也能拓宽学生的思路, 有利于学生提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2.内容引导形式的教学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 许多老师通常都强调课堂教学, 而忽视了课前预习的环节.从而学生也就在上课前稍作预习甚至不预习, 并且这种在缺乏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的预习, 一般没有针对性, 没有重点、难点.内容引导形式的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在讲授下一部分内容前给出其中的要点和注意点, 最好以一个提纲的形式给出, 并且在下次授课时进行课堂提问, 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重点进行讲解, 而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从头至尾来讲所有的内容.这种方式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学习热情, 同时也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 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将数学的应用贯穿始终, 使学生通过学习, 逐步建立起定量式, 学会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 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其数学素质.
3.师生互动形式的教学
分析教育哲学主义认为: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 而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在传统教学中, 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前讲授, 学生在下面听课, 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充当了一个知识的接受者, 这种接受是被动的, 缺乏互动性.实际上,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除了能将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掌握, 更应该具备展示所学知识的能力, 所以, 作为高数老师为了能使自己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应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地安排一些时间来尝试师生互动形式的教学, 当学生学完一些章节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挑选其中的某些内容在课堂上讲解, 让学生自己充当一次教师, 而老师可以在旁边进行适当的记录与提示, 当学生讲解完毕, 老师可以就其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纠正或补充, 这样, 学生能够更好更熟练地掌握住所学知识, 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主要应用于一些习题课或复习课, 但是对学生要求较高,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4.理论讨论形式的教学
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而又乏味的学科, 在数学中的各个分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各个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 数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非常多, 因而, 数学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讨论数学问题的能力, 自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些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数学问题, 并安排适当的时间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也可以加入到其中, 当学生的讨论出现较大错误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提醒, 确保讨论的正常进行, 通过这种讨论更能锻炼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 使枯燥的数学问题不再神秘与可怕, 增长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这种教学法主要应用于那些内容比较多、概念比较含糊以及学生容易混淆的章节.
5.趣味性形式的教学
高等数学对于那些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地难学, 一些概念根本搞不清楚, 一些重要的公式不容易记住, 在这样的情况下, 数学教师应该将一些枯燥的数学公式和概念进行游戏化,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数学游戏, 而游戏的参与者就是学生, 通过游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 能够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而不是痛苦与迷茫.这种教学法是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一种好的授课方式, 也是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对于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数学游戏来调节比较沉闷的数学课堂, 通过游戏来有效地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 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6.现代化形式的教学
粉笔加黑板是传统教学的重要方式, 它具有很多的优点, 但也有其很大的局限性, 当一些数学概念需要动态演示时尤为如此.如导数的几何意义、定积分和二重积分的概念等, 教师在黑板上讲得很累, 学生接受却很慢.数学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充分发挥各自所长, 从而达到数学教学更完美的效果.
总之, 在共同的教学情景中,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是整体的、有机的、全面的, 而不是只让学生参与练习、回答问题等局部过程.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取长补短, 有利于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 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
摘要: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 学生情况差异较大, 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本文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 对高职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旨在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篇8
关键词:高校,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本质就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提炼和抽象出来的。数学作为高等教育的课程, 是充满智慧的科学, 它以其工具性、理性和美感成为高校教学过程中一个基础的组成部分, 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 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缜密的分析能力、严格的条理性都是人们具备在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一些基本素质。数学内容的抽象性给学生学习造成接受上的困难;结构的严谨性给学习数学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应用的广泛性造成掌握上的困难。因此, 高校数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同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改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校数学的教学应当注意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大学生们感到有新鲜感, 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学会某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建构活动, 而并非是对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掌握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 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他对经验的总结、交流、反省来主动建构才能被理解与掌握, 进而进一步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所以教学过程中应以大学生的反馈信息为参考依据, 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组成多样的学习共同体。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通过学习共同体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和趣味化, 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 从实际活动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同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安排一定的自学内容,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努力找出教学内容中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各个转折环节, 安排适合的认知台阶, 使学生们喜欢上这门有着科学上皇冠之称的学科。
二、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 使教学过程更加透明、突出个性化。同时, 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相关的网络资源来辅助教学。网络上有各类教育教学资料库、信息库、数据库等, 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使学生接受知识来源的范围更加广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和掌握水平来选取学习的信息、路径和起点, 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等。另外, 利用网络辅助高校数学教学可以为师生提供互动的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进行教学检查, 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不断完善教学课件内容,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使数学教学过程由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化为指导探索型教学, 这对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融入建模思想, 培养思维方式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对各种实际对象建立模型的过程, 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 数学思维方式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 并在建模过程中不断发展。数学建模思想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教学方法, 在很多领域中被使用,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全面的。具体表现在创新能力的培养, 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应用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运用数学工具和计算机等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数学建模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生活中处处用到数学, 这样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动脑思考, 勤奋踏实地学习。同时, 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意志,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 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文素养。
四、改革高校数学的教学内容
高校数学教学内容在选择上要根据专业进行相应地调整, 不能完全按照教材来讲, 一味的强调数学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教学的内容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学生在后面的学习和工作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等, 有选择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一些抽象性比较强、而又很少能够用到的知识可以少讲或者忽略;而对那些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要精讲、细讲, 并教给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有关数学史的知识, 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起源的了解, 提高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适当增添一些生活中数学技巧的应用或者对一些经典数学论文的简介等, 让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上全面把握数学知识, 拓宽学生的发散思维, 激活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这样也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之余了解、体会数学的美。
五、提高授课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 其自身素质高低、学识深浅和人格的力量都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位好的教师授课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他的带动下思维活跃、积极思考, 摆脱了被动学习的学习方法, 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因此,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提高授课教师的认识, 督促授课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 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 增强责任心,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提高授课教师的素质要多培训、多学习, 知识结构上要进一步完善, 做到教与学能够齐头并进。同时, 教师要与其他同行多交流、多探讨, 总结教学经验, 开展教学评比活动。
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场所, 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 要尽量采用教与学互动、“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来展开教学, 整个过程在平等的问答中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双向互动过程,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但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讲课技能, 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沟通, 提高了教学效果。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按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专业需要分为几个层次, 把集体教学与个别差异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切实地开展好分层教学。
七、增强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最主要、最长用的教学方式, 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 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 也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离不开语言。高校数学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力和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 影响到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导语的新颖性、语音的生动性、表达的准确性、语言的通俗性、知识的渊博性等。因此, 高校数学教师应重视自己语言的艺术性, 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总之, 高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的改革会有效的减轻大学生们的学习压力, 激发更多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而为其专业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乐敏.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2) :9-14.[1]乐敏.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2) :9-14.
[2]欧瑞宏.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高教论坛, 2005 (01) :42-46.[2]欧瑞宏.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高教论坛, 2005 (01) :42-46.
[3]韩利华.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 37-38.[3]韩利华.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 37-38.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反思探究 篇9
一、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 与中学时代的数学相比, 高等数学更具抽象性, 它所
研究的问题、思维方法与高中有很大不同, 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还很难适应, 更糟糕的是大学课堂主要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 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做演讲报告, 很少与学生作交流, 课堂的时间很有限, 老师又不布置什么作业, 而且大学以自学模式为主, 缺乏课堂管理和对听课质量的监督, 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 并产生懒惰、应付的心理, 影响了学生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
2. 高职院校的课堂多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它的特
点就是老师讲解、写板书、利用幻灯片, 把知识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 学生在下面就是认真听讲、抄笔记, 在这个过程中是被动接受者, 这就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扭曲成“应付考试”, 结果是学生只会生搬硬套, 一遇到实际问题不知所措.
二、高数教学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 做好由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工作
对于刚刚从高中毕业走入大学课堂的学生来说, 由于作息时间、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的不同, 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 没有了高中老师的领导和监督, 很多学生会产生迷茫、无所适从的感觉.与中学时代的初等数学不同, 高等数学是以变量为研究对象, 连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是初等函数, 极限则是高等数学研究函数的重要思想方法, 因此, 必须要学好第一章“函数与极限”.大多数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是很好, 所以教师要适当地放慢速度,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教师在授课的同时, 应该多传授一些学习高数的方法, 拉近学生与高数的距离, 建立学生学好高数的信心, 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极限知识的基础上, 让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或者通过对比数值的变化及图像解释“无限趋近”.初期的教学任务就是把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极限运算介绍给同学, 让他们对高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 注重知识产生过程, 展现数学思维过程
教师首先应该提出问题, 把这个问题作为学生课后的研究方向, 在同学们研究的过程中揭示矛盾, 对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 最后探讨问题的解决途径.对于比较简单的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 但是对于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则应该多指点、讲解, 让学生的思维通利顺畅, 不受阻塞、淤滞.同时, 教师也可以反复改变同一题目的条件, 让同学们探讨, 发现新规律, 解决新问题.总之就是要让同学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培养数学思维过程.
3. 培养学生高数思维的运用能力, 受用终身
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它是从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中总结出来的理论, 这个理论被反复应用在数学认识活动中, 能够通用, 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例如:线性代数中就有很多思维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将来学生参加工作后, 这种思维方法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 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课本中隐含的数学思维方法.例如:归纳法、演绎法、极限法等, 引导学生学会这些思维方法, 并将它们作为一种方法应用在其他学科或工作中, 引导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例如:对于软件专业的学生来说, 教师应该介绍导数在编程中的应用, 而且让学生认识到编程的核心应该是编程思想, 然而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学会用数学思维编写程序.
4. 加强教学基本功,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老师都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但是要想把这些知识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就需要老师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师教学要理清思路, 归纳要点, 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 有步骤、有层次地展开课程.板书要写得清楚, 有直观性、启发性和示范性.教师还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 了解并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 及时解决他们的困惑, 争取让每一名同学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满载而归.
5. 采取实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
数学实验就是使用数学软件用数学的方法来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形式.数学实验以学生动手为主, 好的数学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6. 引进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
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科目的基础学科, 是人类几千年来的研究成果,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于高数的研究也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高校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用新的方法、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为新一轮高数教育增添新的内容, 为中国数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结
浅谈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 篇10
一、创新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现行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做题→复习→考试, 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在这种状况下,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数学学习就意味着坐在教室里听那些既不理解也不感兴趣的知识, 努力记住一堆定理和公式, 然后再做练习, 最终目的是为了考试。多少年来教学的内容都是一些老面孔, 与专业的学习不密切, 反应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内容较少。直接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进而影响了高职数学课程的生命力。另一方面, 高职数学在教授知识的同时, 不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显然, 以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不能符合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创新高职数学教学新模式已刻不容缓。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1. 以专业需求整合教学内容。
高职数学教学应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 教学内容要紧贴专业需要。将经济数学、线性规划、概率统计整合成新的经济数学;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整合成计算机数学。高职培养人才的从业岗位, 决定了他们不必对数学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像理科学生那样要搞得清清楚楚, 而是要能用这些公式、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介绍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引进专业模型, 强化概念的应用。比如在讲了导数概念及其计算后, 在经贸专业可介绍产品总量对时间的导数就是总产量的变化率, 产品总成本对产量的导数就是产品总成本的变化率;在机电专业授课时则可介绍质量均匀分布细杆的线密度, 非恒定电流的电流强度, 电子电路课程的感应电动势、磁场的变化率等变化率问题, 加强学生的导数概念在专业实用性方面的认识。
2. 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注重数学应用。
数学建模是数学知识与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结合点, 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接受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 培养和训练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为专业课服务, 给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有力的方法指导。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相关的专业模型、其他学科领域的外部应用引到数学课中来, 突出数学的应用性, 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确实大有用武之地, 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可以采用讨论式或双向式教学, 也可由某一专业技术问题的数学应用展开, 可以由有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
3. 提倡数学工具的应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 非常重视对学生运算能力和运算技巧的培养。而对于应用型人才, 从业以后不会要求他们用严格的逻辑来证明一个纯数学问题和公式。数学是他们从事专业工作的工具, 学数学主要是为了用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这种人才培养规格决定了使用数学工具的重要性。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忽视各种数表、计算器等工具的使用, 更应改变数学考试时不允许将计算器带进考场的规定。因为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遇到了数学问题, 大多是通过数表、计算器、电脑等工具就能迅速、准确地得到结果, 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随着数学软件的日臻完善和数学实验的兴起, 结合数学实验进行教学, 不仅能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觉, 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减少繁琐计算,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并且为用数学建模解决专业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方法。
二、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应将传统的“知识传授”与“例题加练习”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的探索”为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来, 努力探索启发式、讨论式、自主探索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尝试设计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 留给学生进行思考,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并要求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让学生从依靠教师“教会”向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己“学会”的方向转变, 并使学生“会学”, 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另外, 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探索学习, 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 为高校在新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教学, 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也是一种崭新的教学要素。可以有效地改善数学教学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定积分的定义时, 我们通常用曲边梯形的面积作为引例, 在讲述了分割、近似代替、求和这几个过程以后, 单纯地用语言来描述极限的过程—当分割细密之后, n个小矩形面积之和趋近于曲边梯形的面积。这显然显得比较抽象。如果使用多媒体动画来展示这一变化过程, 学生就会看到一系列连续的画面, 很容易理解曲边梯形面积的求法, 从而得出曲边面积的计算公式, 即求和式的极限;继而再抽象出其中的数学含义, 就得到定积分的定义。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可使数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 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可以实现信息和设备资源的共享, 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学习资源。如使用课件、题库、数学软件、数学文化、数学论坛等。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会有很大的帮助。并且网络教学可随时进行, 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网络技术促进了教学的自主化、互动化, 使数学教学更现代化, 更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篇11
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找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要障碍和学习兴奋点,找到了相应的教学切入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提高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等数学 问卷调查 教学切入点 教学效果
高等数学是各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一直受有关部门和数学任课教师的重视,但从总体上讲,仍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有两个层面的因素: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二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没用完全体现出来。基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学习问卷调查,一边摸索一边实践,努力把握好教学切入点,增强教学针对性,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一、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1.问卷调查概况
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共设置了选择题和简答题两种题型。调查内容包括:对高等数学的作用和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高等数学的障碍和主要弱点,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等方面。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4份,回收率为92%。
2.主要问题和调查结果(见表1、表2、表3和表4)
3.主要问题问卷结果综合分析
(1)从对学习高等数学的作用和目的来看,学生认识上总体比较模糊,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高等数学到底重不重要、为什么要学的疑虑,这也可从学生课外花在数学课程上的时间上得到一些体现。
(2)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障碍和主要弱点在于个人主观努力不够。多数学生从小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吃苦耐劳精神欠缺,惰性较强,贪玩,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需加强引导和监督。
(3)通过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和建议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竞争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和求知欲,多数人喜欢一题多解,喜欢教师多提问、多引导,注重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喜欢课堂的竞争氛围;同时也希望能学以致用,有体验高等数学实际应用的热切愿望。
二、主要教学切入点和针对教学切入点采取的做法与结果
1.主要教学切入点
笔者认为高等数学教学的主要切入点是:①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价值,解决认识和动力问题;②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帮助其克服惰性,形成好的学风;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④保护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教学切入点采取的做法
(1)向学生灌输学习高等数学的价值意识
高等数学应定位于为专业服务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向学生介绍每章或每节的主要知识点的作用,学完后大致能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例题尽可能多地选用与专业实际有关的问题。当然,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也不容忽视。其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贯穿数学固有的学习价值:数学的抽象性能帮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人体验到挫折和失败,能砥砺意志,打磨心理品质;数学的严密性和精确性可以使人在将来的工作中减少随意性;进行数学推导和演算可以锻炼人的思维等等。
(2)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帮助其增强自控力,克服学习惰性
根据前一学期的学习成绩和平时作业情况,成立若干个“学习互助小组”,各小组一般由成绩较好、中等、较差三名学生组成,规定各小组每周共同课余学习时间、外出校园人次上限、课外体育锻炼次数等,组内、组间互相监督。笔者每月底检查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小结,并在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后给出评价,将其记入平时成绩,对进步明显的小组公开给予表扬,对做得不好的私下交换意见。一个学期下来,不论是高等数学课程,还是其他课程的学习,多数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明显增强,学习上互相监督的意识和竞争意识越来越强。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授人以渔
从教案改革入手,尽可能设置难易适度又能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在各知识点讲授时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分析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加强一题多解和反例教学,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和逆向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授课中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如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把握公式、定理的条件和结论,除去或改变条件结论会发生什么变化,寻找不同公式、定理间的相互联系等;又如以练习形式让学生用框架图形式总结各章(节)所学的主要定理、公式、常见题型和重要解题方法,督促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师生互动,灵活教学,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以难点问题讲清思路,重点问题讲透、讲细过程,力图以向学生反映自己思考问题的轨迹为课堂教学原则,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讲述、讨论、自学、分组竞赛或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在课堂上采用分组解题、问题竞答的做法,努力在学生间形成一种学习上的竞争氛围。另外,针对学生偏爱实际应用的特点,向学生推荐数学建模和与数学应用有关的书籍,和学生一道每月选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师生交流的增多,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高等数学应用的体验,能有效激起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结束语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导”是关键,“学”是核心。从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要障碍和学习兴奋点出发,寻找教学切入点,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发挥出来了,教学效果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
参考文献:
[1]张顺燕.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J].数学通报,2005,(1).
浅析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 篇12
一、当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分析
( 一) 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学习兴趣不高
目前高职学生学习能力不强, 学生素质差异大, 数学基础在中等及偏下居多, 并且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大多数学生认为高等数学是枯燥和抽象的, 学习目的不明确; 对于高等数学本身就存在着抵触心理,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兴趣不高, 这使得教学过程很难展开, 教学效果不明显.
( 二) 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依旧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 主要表现在教师上课讲课堂内容, 学生做练习, 课后布置作业, 教师批改. 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沟通, 课堂的交流时间很少, 久而久之, 教师与学生都会感觉疲乏, 教学效果不明显.
( 三) 教学计划单一
不同专业所上的高等数学课的教学计划千篇一律, 纯粹的传授高等数学知识, 无法与相应的专业知识相结合, 缺乏高职教育的特色.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及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提高, 学生对高等数学课很难重视, 导致教师上课无法深入开展教学内容, 影响教学质量.
( 四) 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
传统的闭卷考试仍然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沿用的教学考核体系, 这就导致学生一味的追求卷面成绩, 而忽视了高等数学的应用性, 与当前高职教育的实用理念相悖, 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二、提升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对策
( 一) 加强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程的联系
加强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程的联系首先是要拓宽教师专业知识面, 通过集中培训加强任课教师对所任教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了解, 掌握该专业所需的高等数学知识, 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将高等数学和专业知识相结合, 体现高职教育以应用为目标的专业特色. 其次是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地调整, 不同专业所涉及的数学知识面不一样, 教学侧重点也不一样, 因此教学计划应根据专业需求而制定. 例如管理类专业的侧重点是最值、概率、统计等, 路桥、建筑类专业的侧重点是微积分、曲率与曲率半径等工程数学知识.
( 二) 引入案例, 调动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由案例引入数学概念, 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 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切入主题, 拉近数学理论与数学知识应用的距离. 例如在讲解极限问题时可以引入刘嶶的“割圆术”, 设有一半径为1 的圆, 在只知道直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情况下, 要计算其面积.“割圆术”是建立在直观基础上的一种原始的极限思想的应用, 其极限思想是: “割之弥细, 所失弥少, 割之又割, 以至于不可割, 则与圆合体无所失.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搭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参与案例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分析、归纳、总结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运用能力.
( 三) 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 可以穿插应用方面的知识. 结合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 注重内容的实用性, 力求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 著名数学家约翰·冯·纽曼曾经说过“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 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 例如, 在实际问题中, 经常要考虑曲线的弯曲程度, 如土建工程、机械制作、建筑中的钢梁、车床的轴等的弯曲程度; 在数学上, 通常用曲率来表示弯曲程度. 开设数学建模课程, 增强学生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 完善教学考核体系
为了体现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宗旨,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考核方式应以应用为主, 在保留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的同时, 增加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试. 闭卷考试成绩占50% ,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占50% . 能力测试体现在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建立数学模型, 选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 以论文或者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 开放式的考核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 为了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适当淡化深奥的数学理论, 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概念, 强调学生应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摸索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 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叶永升.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9) .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09-07
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探讨论文10-16
刍议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1-11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10-10
高职院校动漫教学06-24
高职院校听力教学07-11
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05-14
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07-05
高职院校综合布线教学08-26
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