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谐思想

2024-06-06

儒家和谐思想(精选12篇)

儒家和谐思想 篇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大学教育作为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刻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示范和支撑作用。因此, 高校应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 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一项迫切任务来完成。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和谐是儒家人文精神的精髓。儒家和谐思想影响深远, 涵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充分吸收儒家和谐思想的精髓, 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儒家和谐思想的理论精髓

儒家和谐思想源远流长, 内容丰富深刻, 概括起来, 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自我身心的和谐。

从一定意义上说, 自我身心和谐是个人修养问题。社会的伦理规范, 只有转化为个人的自觉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 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儒家的身心和谐, 主要通过“修身”、“自省”、“躬行”来达到。

首先, “修身”即一个人要注意修身、克己, 注重学习和训练, 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品质, 尤其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儒家将“修身”放在人生的首位, 并将其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相联系。一个社会要想成为和谐的社会, 每个人都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培养高尚人格, 否则“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不可能的。

其次, 修身特别强调“自省”。儒家主张通过“自省”而“改过”、“向善”, 即纠正自己思想上的偏差和错误的行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见贤而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省也” (《论语·里仁》) , 由此可见, “自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 修身的目的在于“躬行”。“躬行”即践行道德, 是实践道德的问题。如果道德修养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 那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和意义的。知、行合一是儒家的传统, 儒家从孔子开始, 就非常重视个人的“躬行”。孔子教导人们要“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 一个人懂得怎样做人并不算是有修养, 只有自身身体力行, 履行道德规范, 才算是真正有修养。只有自己去践行道德, 道德修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自身也才能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和谐。

(二)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对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第一, “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思想。樊迟问孔子“何为仁”, 孔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仁者爱人, 就是在和他人相处时与人友善, 爱一切人。

第二, “义”是处理个人与他人、物质与精神关系的道德规范。在孔子看来, “义”是高于生命的道德意志, 宁可牺牲生命, 也不能丧失这种道德意志。同样, “义”也不会为外力所左右, 正所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对于社会而言, 它要求人们以社会利益为重, 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破坏他人和社会利益, 这点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 按照儒家的观点, “礼”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有别、有序。就是有区别, 讲秩序。《礼记·乐记》中说:“礼者, 天地秩序也。”二是恭敬、谦让。孟子说:“恭敬之心, 礼也。” (《孟子·告子上》) 人与人的交往中不仅要做到恭敬, 而且要相互谦让, 这样才能避免矛盾和冲突。三是“和为贵”。《论语·学而》:“礼之用, 和为贵。”礼的作用是“和”, 就是和谐、稳定、协调。

第四, “智”指人的才智学识。有智才能明辨是非, 知人善任。儒家讲究要对人、对事有正确的认识, 才能对道德规范有深刻的理解, 明辨是非。孔子说:“知者不惑。” (《论语·子罕》) 孟子也说:“是非之心, 智也。” (《孟子·告子上》)

第五, “信”, 就是要求人与人的交往中, 要讲究诚信, 遵守诺言。孔子认为, 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待人诚恳, 讲信用, 一个人要在世上立足, 首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就是“信”,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人无信不立” (《论语·为政》) 。

(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

首先,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提出自然界有四时更替的规律, 且不受人类主观意识的支配, 正如荀子所说:“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世间万物, 热爱生命,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

其次, 儒家强调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 做到“取物以时”、“取物以节”。如“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 , 只用鱼竿钓鱼, 不用大网拦河捕鱼, 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又如:“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二、建设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和谐校园概括地讲就是校园内部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校园内部组织结构诸要素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校园与社会的和谐等。和谐校园建设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 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谐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 “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贯穿于和谐校园建设的每一个方面。

(二) 坚持“特色化”原则。

和谐校园建设在坚持统一指导原则的基础上, 必须依托校园基础, 发展特色校园, 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特点、不同资源, 采取有针对性的构建形式。

(三) 坚持“公正平等”原则。

学生和教师作为和谐校园的主体, 必须能够与学校管理者一起平等地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学校管理者也必须将学生和教师看作是校园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不能搞得不到教师和学生认可和参与的“形象工程”。

(四) 坚持“两手抓”原则。

和谐校园建设不仅包括硬环境的建设, 而且包括软环境的建设。不能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大量使用在校园改造上, 而要致力于建设富有活力、关系和谐、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

三、借鉴儒家思想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一) 贯彻人本理念,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的校园一定是以人为本, 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校园。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最充分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就是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肯定学生的创造成果, 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特长、兴趣、爱好等因素因材施教, 培养具有鲜活个性的人才, 使每一位学生都实现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 坚持以德治校, 保证和谐校园的公平、有序。

儒家的“礼”即是强调“有序”。有序是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校园内部贫富差距问题也日益明显, 给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自卑、不满的负面情绪, 极个别的还产生了心理障碍和仇视心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偏差, 选择偏于自我化、功利化。针对这些现实情况, 儒家的“仁爱”思想在高校德育中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首先, 对自己要“克己复礼”, 要克服“功利至上”、私欲膨胀。其次, 对他人要“仁者爱人”, 就是要讲诚信, 尊重他人、互相谦让、宽以待人。对学校管理者来说, 在管理中把控制人、约束人改为用道德引导人、感染人, 用真挚的感情来关心学生, 以人性的关怀感化人, 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 注重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核心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儒家关注人的发展, 不是关注孤立的人, 而是处于特定环境中的人。构建和谐校园要关注环境的建设, 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也就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一方面, 要加强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和维护, 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形成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局面。另一方面, 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建设富有活力、关系和谐、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

摘要:儒家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吸取儒家和谐思想的精髓, 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和谐校园,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3]荀况.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5]旭昕.关于和谐校园建设的综述与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9, (5) .

[6]李佩芸.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现实价值[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6) .

儒家和谐思想 篇2

对于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来说,《周易》最大的魅力在于,通过天、地、人三个世界奠定了以道德完善为宗旨、以上下尊卑为秩序的和谐模式。利用和发挥这一理念,宋明理学家们通过将社会秩序化、宇宙秩序化和家庭秩序化,论证了宗法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在君臣父子的人伦日用之间将蕴涵上下尊卑的和谐理念付诸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儒家更是关注社会的和谐。儒家历来看重《周易》,将其奉为五经之首。孔子有天假数年以学易的渴望,宋明理学家更是从周敦颐、张载到朱熹都深谙《周易》。对于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来说,《周易》最大的魅力在于,通过天、地、人三个世界奠定了以道德完善为宗旨、以上下尊卑为秩序的和谐模式。利用和发挥这一理念,宋明理学家们通过将社会秩序化、宇宙秩序化和家庭秩序化,论证了宗法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在君臣父子的人伦日用之间将蕴涵上下尊卑的和谐理念付诸实践。

儒家所追求的和谐是各处其位的等级和谐,也就是说,和谐在现实社会中具体表现为维护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正是在天、地、人三个世界的转换中,通过宇宙秩序而家庭秩序,家庭秩序而社会秩序,《周易》将上下尊卑的和谐之道不露声色地表达了出来。

在《周易》的视界中,宇宙是一个生命整体,其目的是“生”,而宇宙、天地的生生之德是通过人即人道之仁义完成的。可见,《周易》建构的宇宙生成模式传递出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并使天人合一成为人“与天地合其德”的过程。这用书中的话说便是:“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乾卦》)。

进而言之,《周易》所讲的“与天地合其德”奠定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方式和价值取向,其具体方法就是将宇宙秩序(天道)转化为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人道)。在这方面,《周易》一面把整个世界说成是一个有机整体,一面强调整体中的尊卑等级;由天地之尊卑演绎出万物之等级,进而推导出人类社会的夫妇、父子和君臣关系,致使宇宙秩序转换为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其书不止一次地写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周易·系辞上》)。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周易·序卦》)。

在这里,《周易》把自然与人事、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连为一体,致使整个世界成为由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组成的多层次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都处于不同的等级之中;由于各种存在具有不同的功能,各司其职,整个世界才和谐有序:自然秩序即“物则”,天地的目的是天生地养,天覆地载,日月同明,四时合序,风行雨施;万物的目的是尽性遂生,同生共育,和谐相处。社会秩序即人伦,人的目的是各安其位,各尽其分,除尽好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的五伦之道外,还要参与万物的生长。只有人和自然万物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尽了职责,完成了自己的目的,这个宇宙整体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拓展:

《周易―乾卦》之我见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毛主席,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我看《周易》虽然颇有吃力,但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打出头鸟。包括古时候说皇上是“九五之尊”,这是对乾卦第五爻的总结和概括,爻辞“飞龙在天”,所以用这个来形容皇上。

“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周易》的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卦,一阴五阳,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说,这不是正配。卦中一说女人的淫荡,二让我们“勿娶此女”,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在《周易》这本书中,全书都在贯穿着一个“位”的念。尤其是孔子为之作的系辞,对“位”的关系有更多的阐述。主要是说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个卦,都有“位”的关系。虽说这是我们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会来说,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都有对“位”的要求。所说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该说的要说,该做的要做,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胡说,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那样就会适得其反。这是我们做人和做事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现在的企业都讲团队精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与“位”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处理的很好,团队也一定会团结。,如果有人把《周易》单纯的看成算命的书,我认为就是大错特错了。不错,《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预测对于这本书来讲,它只是一个极小的方面。我不反对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现在有时我也算着玩,那是在对某件事情,举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时候,我自己就算一下,当卦上说的好时,我会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当算的不好时,我就要冷静的考虑事情的过程与结果,理智的还是要去把事情办完。不要认为算得不好时,就不办事情了,那样是不对的。有很多的事情,我们是“贵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下面我想说一下乾卦的三个深刻的思想内涵:第一,乾卦论述了一个成功人士的各个阶段之过程,大家都知道,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定的阶段性,决不是以下子就可以如何和怎样的。在《易・文言传》里不是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者渐矣。”做恶都要有一个逐渐的过程,况且是好事善事呢,获得成功即使是都要一个过程,成功人士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乾卦用龙的形式演绎了这个过程,既潜龙,出现,跳跃,飞腾等其过程性,形象地描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第二,乾卦的两点论,乾卦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有利或无利,有利的里面,其实包含着不利。同样,胜利中孕育找失败。因此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也要“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的小心行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无往而不胜。

第三,乾卦的转化论。乾卦告戒我们,事物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就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过犹不及和物极必反,在上九爻辞的“亢龙有悔”就是最好的警示语句。

我们知道和理解了这三个思想内涵,就不难理解乾卦的四个要件,当然,人才也是要创业人士的要件,既:乾、元、亨、利、贞。一,元,就是大的事业和很好的开始;二,亨,表示在有元的基础上的通达与顺利;三,利,有适宜与合适的含义;四,贞,正确与坚固的意思。当有了伟大的事业和很好的开始,还有正确与坚固的毅力,再有了适宜与合适的机会能不通达和顺利吗,因此说元,亨,利,贞这四种德行,是成功人士的必须具备的四个要件。

有了四个要件还有有从小做之大历程既乾卦的,初九:一爻的“潜龙勿用”你是有才华有理想的人才,但你刚出道是羽毛未丰,根基尚浅,也没人赏识。那你就要潜入水中不能动,你是要等待时机的龙,否则你跳出来,必然要遭到打击与失败。九二:二爻的“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当你在一爻潜龙潜到了一定时机,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也有了相应的社会位置,但还是不够。那也只是在田野里的龙,舞台和历练还不够,如果有行动最好有个靠山或者说是伯乐,就会好起来而有利了。九三:三爻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有了靠山和地位还是不够,还有白天自强不息,更要晚上反省警惕,只有这样才不会有灾难与失误。九四:四爻的“或跃在渊,无咎”,有了以上三爻的历程,这个人才是要具有了一定大的空间与舞台,可以大干一番了,因为以上的历练,大干起来是不能有灾祸的。九五:五爻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个时候是人才具有了更好更大舞台的时候了,这次见到的大人可不是和以前的大人一样了,而是和自己有同等水平或更高的人交往和会晤了,他们能使自己的事业更加辉煌与有利。上九:六爻的“亢龙有悔”人才的做大与做强,就很有可能脱离了群众,也要自做主张而武断。不免要有不利和后悔的事情了。这就《易经》辨证的特点。还有用九的“见群龙无首,吉。”人才多了,最好不要比大小,要各发挥自己的才干那是非常吉利的事情。不是吗,相互比较与比拼大小,必定要有伤害而不吉利的。

因此说之乾卦是一部人才成功的秘籍与经典好书,他告戒我们人要时刻自强不息,还要居安思危,更要有随时随地以零为。无论是潜龙,田龙,渊龙,飞龙,亢龙都要永不停,还有首尾如一,善始善终,才可以成为有用有作为的人才。

儒家和谐思想 篇3

【关键词】哲学视域;和谐思想;人文奥运;文化资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Harmony Thinking and

Humanistic Olympics in the Philosophical Vision

MA Hong-jia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is a major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Chinese culture of 5,000 years undoubtedly provided a valuable spiritual resource for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re used to analyz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harmony thinking and humanistic Olympics, which shows that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Harmony and People's Olympics are in perfect fit,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harmon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umanistic Olympics.

【Keywords】philosophy sight, harmonious thought, Humanistic Olympics, cultural resources

前言

21世纪的世界文化仍然处于多元并存、百花争艳的时代,各种文化虽然仍带有其自身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但是在各种文化形态的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越来越走向趋同的道路。作为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两种文化形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融成为历史的必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西方文化哺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东方文化的发祥地进行的一次亲密接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力军,而参与到这件21世纪的大事中去。而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思想——和谐思想,又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印刷体的表演,经过几种字体的演变,突出了当今使用的“和”字,这个“和”字的理念得到时代的升华,而这种和谐哲学也是“人文奥运”的蕴涵之义。当北京奥运主题歌的唱起,当全世界人们的目光聚注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和平的理想是坚定的,如果只能选用一个字、句、词来表达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的话,那就是“和”字。和谐思想与“人文奥运”相互促进,共同演绎了2008年这场举世瞩目的体育文化盛会。

1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和谐(Harmony)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在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在儒家的哲学中得到充分的展开,“和谐”在中国古代则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中国历史上,西周末年的史伯是第一个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思想家。史伯认为事物必须由不同的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不同事物之间彼此为“他”,“以他平他”即把不同事物联结在一起。不同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就叫做“和”,“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孔子用“持中”的办法作为实现并保持和谐的手段,在他看来,无过无不及,凡事叩其两端而取中,便是“和”的保证,便是实现“和”的途径〔1〕。

儒家的和谐哲学思想有以下四点:第一,“和为贵”。“和为贵”(《论语·学而》)是儒家“相与之道”的精髓。“阴阳和合”、“和合生生”、“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和实生物”、“中和”、“和为贵”、“天人合一”等代表了中国人的一元主义、和谐价值观。儒学鼻祖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2〕的观点,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和谐是天底下最宝贵的价值。第二,“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和谐,反对片面的单一性的同一。这里所谓的“和”,指的是由诸多性质不同或对立的因素构成的统一体,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同时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新的状态,产生新的事物。所谓“同”,则是没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完全相同的事物简单相加,不产生新的状态、新的东西。由此看来,孔子心目中的“和谐”,不是没有差异的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第三,“和而不流”、“和必中节”是在实践层面上应当遵循的原则,前者强调的是和谐必得坚持原则,后者则强调把握好实现“和”的度与量,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双方达到平衡与协调。第四,“仇必和而解”。任何事物的矛盾,经过冲突与斗争,最终必定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儒家坚信“仇必和而解”,矛盾双方不可能永远对立下去,但只有通过运用“和”的方法,才能转化对立双方的僵硬状态,这种信念的根据乃是儒家对于“和”作为天道、人性的本然状态的体认。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国人辩证、象征、整体思维的特点〔4〕。

2人文奥运的内涵

自从北京提出2008年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三大理念以来,人文奥运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学术界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出现很多不同的观点。总体上说,对于“人文奥运”内涵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三种理解:一种观点是对人文的解释。人们侧重探讨的是体育与人文的关系,亦即强调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人文奥运的内涵在于铸造人文精神、倡导人道关怀,提升人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使奥林匹克真正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属人本的解释。另一观点认为,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应一切以人为中心,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互动,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主要内容〔5〕。它强调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倡导对人的尊重,谋求人的全面发展,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哲学,强调以奥林匹克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文奥运将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6〕。人文奥运,乃是我们大练文化价值观“内功”的绝佳载体。寻找到一个好的载体而锻炼内功,抓住机遇大搞精神文化建设,这是这些年我们在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条宝贵经验。“人文奥运”,是源自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人文奥运,其功能在于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及其文化的广泛性,以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充分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儒家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是吻合的,它不仅和奥林匹克精神吻合,也和人文奥运理念一致。儒家和谐哲学是人文奥运理念的灵魂,是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体现,是奥林匹克与中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一个涵盖自然、社会、人事诸领域的“应然”的价值目标,它所表明的是自然、社会、人事及人的身心所应达到的恰当、适宜的状态,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属性。因此,和谐是包括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及人的身心和谐几个方面在内的“普遍和谐”。作为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预期,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和谐思想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人文奥运所包含的倡导国家与国家间的和平共处、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等内容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具有某种契合。

3.1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文奥运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最好的现实样本。人应该是自然的朋友而不是其敌对者,是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而不是其掠夺者。儒家认为人之道不离天之道,人的刚健有为不应破坏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而应该按照自然和万物的生命节律去促进其和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7〕。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散见着很多先哲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如荀子所说,在林木的生长期,“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在鱼鳖的繁殖期,“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荀子·王制》);道家主张天道法自然,人的行为完全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反对人对自然的有所作为,去除人的主动精神和一切人为造作,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紧张,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自然和谐境界。儒、道关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人文奥运的理念正是汲取了传统文化中丰厚的思想资源,走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以“绿色奥运”的旗帜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去回应人类的共同问题〔8〕。在当代世界,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使用、臭氧层的破坏、海洋的污染、大气质量的恶化、水资源的枯竭趋势、沙漠化、热带雨林的减少、一些物种的绝迹等等,表明人与自然处于紧张和对抗当中。这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问题或者全人类问题。人类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因噎废食”、止步不前,要在发展中解决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人文奥运的理念给我们以新的启迪,即告别单纯的GDP崇拜思维,告别以体育赛事拉动经济发展的片面思维,告别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思维,而是去寻找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共赢之路,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3.2关注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

人文奥运就是要关心人、关注人、关怀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培育人的创造精神,激发人的生命活力,释放人所具有的巨大潜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先哲认为,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道家认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四十四章)宇宙的存在,唯人最贵;人与他物比较,亦唯人最贵。因此他们关注人的生存际遇,关注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关注人的精神超越,关注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家园。比如,儒家强调道德自觉,主张通过自身的道德磨砺,超越现实的物质限制,寻找安身立命的道德家园,如同颜回那样,哪怕“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仍“不改其乐”(《论语·雍也》)〔9〕,在困境中保持精神快乐与身心和谐。道家主张去除物欲的遮蔽,珍视生命,不贪财货,追求浑然纯一、无所偏私的精神之乐,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达到身心和谐、物我和谐、天人和谐的境界。尽管他们提出的关于身心和谐、精神和乐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其中所蕴涵的对人的生命、尊严以及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于现代人反思自身的生存际遇,缓解精神紧张感、挤压感、疏离感,寻求崇高的超越之路和精神家园,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优雅的人、自由的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与奥林匹克精神相契合。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规定,“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人是体育文化的载体,他总是以各种方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离开了人,离开了对人的关注,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了人的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精神,任何的体育活动不过是徒有形式而缺少灵魂。

3.3倡导国家与国家间的和谐共处

20世纪以来,战争不断危害着人类生存,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世界局势扑溯迷离,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分裂主义气焰嚣张。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对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因此,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一次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的盛会。儒家主张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主张以文德感动外邦,反对对外邦用武,这是儒家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根本态度。儒家主张保持国与国之间的和谐,表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国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和平,为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服务。在最近的几届奥运会举行时,联合国都呼吁沿袭古代奥运会传统,进行“神圣休战”。古罗马人开创性地提出了“神圣休战”协议:在“神圣休战”期间,停止一切内外战争,任何人不准动用武器并严禁把武器带入奥林匹亚地区,违背休战原则的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神圣休战”使奥运会在一定意义上,真正成为一个独立于战争之外的和平与友好的盛会,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要求与渴望。21世纪的今天,战争与武力冲突仍然威胁着人类和平,呼唤和平、保卫和平,促进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和平共处,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主题。

4小结

从孔子创立儒学以来,已经两千多年了。在儒学之中,有些思想观念是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而提出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有一些思想观念,例如和谐思想,是与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相适应的,因而具有相对的普遍意义。儒家的和谐思想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由于人文奥运理念与儒家和谐思想相辅相成的关系,人文奥运又充分展示了儒家的和谐思想,促进了儒家思想在国内外的传播。同时,儒家学说中的和谐思想以其精湛、深邃的观点,必将对解决新世纪奥林匹克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它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精神,而且还将为人类的和平、友爱、发展、文明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90-393.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第一版).

〔3〕吴亚梅.儒家和谐哲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运用〔J〕.经济师,2007(7).

〔4〕金灿.2008“人文奥运”知何“人文”〔J〕.前线,2004(6).

〔5〕夏伟东.论“人文奥运”〔J〕.道德与文明,2001(5).

〔6〕何仲恺,马月华.“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6(1).

〔7〕胡道静.国学大师论国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216.

〔8〕彭永捷,等.人文奥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42.

〔9〕侯秋月.中国儒学基本精神之我见〔J〕.兰台世界,2006(11):57-58.

论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篇4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内涵

儒家思想作为积淀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理论精髓, 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内核。从内涵来看, 儒家和谐思想主要有仁者爱人、为国以礼和中庸之道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仁者爱人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儒家强调要关心他人, 即“仁者爱人”。“仁”是孔子确定的最高道德准则, 核心是“爱人”, 即对人的关心和尊重, 我们甚至把孔子的学说称作“仁学”。在《论语》中, 孔子多次从不同角度给“仁”下了定义。仁, 包括恭、宽、信、敬、惠、智、勇、忠、恕、孝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但又都以“爱人”为其根本立场。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主张“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爱人不仅仅要做到爱自己和爱自己的亲人, 还要做到: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能做到这一步, 就可以收到“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回报。孟子主张“仁者爱人”, 要在“仁政”上体现出来, 并认为“民贵君轻”, 赞扬重视百姓利益, 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

二、为国以礼

如果说“仁”是儒家和谐思想的本体论概念, 或者说以今天的说法叫总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的话, 那么, 儒家的“礼”则可以说是“仁”在具体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操作运用。那什么是礼呢?《礼记·曲礼上》指出:“夫礼者, 所以定亲疏, 决嫌疑, 别异同, 明是非也。”所谓“礼”的就是用来区分、确认并维护古代社会中的尊卑、贵贱、长幼、亲疏等社会关系的规范。

儒家主张“为国以礼”。 (《论语·先进》) “礼”是最重要的治国工具, “治国不以礼, 犹无耜而耕也。” (《礼记·礼运》) 因此, “礼治”是儒家理想的治国模式。

在儒家看来, 通过“礼治”, 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使人们对礼的高度认同, 养成了守礼、约礼、行礼、为礼的自觉意识和以礼自律的能力, 社会就会步入和谐、稳定、有序的良性循环, “礼”正是统治者和百姓共同维护社会关系与和谐秩序的最有效的工具。

三、中庸之道

中庸在儒家思想里既是德行, 又是方法。

在儒家看来, 中庸之道既是天地之道, 又是为人行事之道。此命题后由其再传弟子子思加以发挥, 并著《中庸》, 形成完备的思想体系。

中庸思想对传统中国民众的个人修养, 精神生活和为人处世之道及对中国的国民性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尚中思想。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先民逐渐认识到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有一个从弱到强再到衰老, 死亡的过程, 所谓“月满则缺”“水满则溢”, 表明事物的发展有一个度的问题, 只有把握住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最佳合适的时候采取行动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这个最佳合适的时候就是“中”。

中庸也是儒家处理问题的最恰当的方法。孔子认为, 尧舜治国有高超的智慧, 不过激, 不偏执, 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具有中庸思想方法的管理者就能做到:“在上位, 不陵下;在下位, 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 则无怨。上不怨天, 下不尤人。” (《中庸》) 孔子还说:“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 孔子认为, 中庸的方法本身不是拘泥不化的, “中”的标准要因时因势而移之, 无论社会诸事有何变迁, 而衡量是非的标准总是中, 总要保持中, 即“中”的原则永远不变, 但具体“中”是“时中”、“事中”, 要时时做到“中”, 事事做到“中”。这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真谛。

结语

儒家和谐思想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 它将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生活的智慧。儒家和谐思想既属于中国, 也属于世界。在上千年的历史演进中, 儒学对中华民族的心理、习俗、价值、制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至今仍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我国改革发展、社会转型时期, 我们充分发掘、吸收和运用儒家的和谐思想, 对拓展和丰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上海:三联书店, 2005年版

[2]于春梅.儒家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现代意义[J].理论探讨, 2007 (03)

[3]论中国古代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4]郑杭生.社会和谐——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的主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06)

[5]王力.儒家社会和谐思想及其时代价值[D];吉林大学;2006年

读儒家思想感想 篇5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富国富民的管理目标,礼法相济的管理原则,严情结合的管理手段,中庸之道的管理标准,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选贤任能的用人之道,五德兼备的领导素养,上兵伐谋的战略思想以及出奇制胜的经营艺术,轻视经济工作的思想,轻视民主管理的思想,反对变革的思想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精华值得我们学习,也有一些局限性需要我们的重新探讨。但不论是它的积极内容或消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都深深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首先是重视人的因素。现在世界上的各种管理学说,无不强调以人为本,人本思想恰恰是孔子最先提出来的。孔子以及儒家的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认为要搞好管理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主要包括:“民为贵”的人本论思想,“举贤才”的人才管理思想等。《礼记·中庸》所谓“为政在人”,就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这种思想。孔子“仁”的学说,是儒家管理思想中重视人的理论基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这里君子是统治者、管理者,小人则是被统治者、管理对象。孔子主张爱小人,并且以君子之道教育小人,就是为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君子的役使,也就是愿意为了实现管理的组织目标而努力。同时,他又强调“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也就是说要选拔政治的人,罢黜百家的人,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服从,也能管理好国家。孟子进一步发扬了孔子的这种思想,强调为政、治国的关键在于“得民”,而得民的根本要义是“得民心”:“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同时又说“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把是否重用贤能之时提到了决定国家存亡的高度。而他在用人问题上的反对论资排辈的观点则在现代企业管理学中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荀子则在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辟的阐述了人与法的关系。“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便,足以乱矣。”也就是说,制定法律仅仅是治理的开始,关键是要用贤能的人来执行,君子是制定法、执行法的根源。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制定良好的管理条例,管理规则仅仅是有效管理的第一步,而真正要想要管理好,甚至能弥补管理规则中的某些缺陷的,却在于管理人才的

运用。先秦儒家思想的这些观点都说明了重视人的因素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出发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工作要得到管理对象的支持;二是管理工作要依靠人才来办好。儒家思想的这一个特点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此后历代贤能的君主都注重用贤能来管理国家,而此后的科举制也正是基于这个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这种不论出身贫寒富贵,只看重个人才能的选管制度作为中国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很多其它的国家。

其次是重视管理中领导的作用。这种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领导者要对被领导者起表率作用。不论是国君还是庶民都要从自我“修身”做起,因为领导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时,孔子还把领导者自身的品质和行为对群众的影响比喻为风和草的关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也就是说风往东吹,草必往东倒;风往西吹,草必往西道。下面的风气不正,原因是从上面来的。充分强调了领导者的良好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其二,领导者要宽以待人、取信于民。孔子强调领导者要“无求备于一人”,要“赦小过”。认为以宽容态度对待被领导者,容易得到他们的拥护,即“宽以得众”。孟子则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以民为贵作为了其仁政管理思想的中心,以得民心作为了其仁政管理思想的原则,认为只有得到了民心,才能真正得到天下,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更好的维持其正常的管理。

其三,领导者主要应该做好领导工作,而不要包揽具体工作。孔子认为,担负全局的领导、指挥工作的领导者和担任各种具体工作的工作者必须有所分工,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的管理思想——各司其职。重视领导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又一个主要观点,这对我们今天的管理工作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其中的很多观点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再次管理必须着眼于长期的战略目标。所谓“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里,“大事”指长期的战略目标,“无欲速,无见小利”则告诫我们不要急功近利。这是因为,实现长期的战略目标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还要具备各方面的主客观条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

内一蹴而就。如果我们不着眼于长期的战略目标而一味的只重视眼前的一些小利,缺乏耐心和毅力,急于求成,不但会达不到预定的长期战略目标,而且还会招致重大的挫折,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必须要着眼于长期战略目标,不可一味急功近利,这是一条有普遍意义的原理。它不仅对国民经济管理使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同样适用。

最后,管理必须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思想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荀子的“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则百事不废。”这些思想都说明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管理思想中,如何使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和谐,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关系和谐了,则各项工作都可以顺利开展了,关系不和谐,则不仅无法达到有效的效果促成管理目标的实现,甚至连正常的管理工作都无法完成。

传统儒家管理思想对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几乎每个朝代的统治者无论在行政还是经济军事管理中都借鉴了其中的很多思想。继秦始皇以严酷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失败后,诸葛亮吸取了秦汉以来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选中了孔子“礼义”治国思想作为治国的基本理论。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议事制度,并开科取士。辅助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革的先驱者耶律楚材更是大张旗鼓的提出了“以儒治国”的思想。此后到宋元明清,我国管理思想的内容直至一直没有发生变化,直到我国近代,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有相当大的社会基础,实业家都把儒家伦理思想引入企业管理中来。天津东亚公司的宋斐卿在公司大楼的山墙上高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几个大字,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种儒家的以自我管理来达到全系统管理的思想。这种思想也深深的影响了很多其它的国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就是很好的证明。

儒家和谐思想 篇6

面。主要从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三个方面论述“和谐”思想与班级德育工作。

關键词:和谐思想;五年制师范学校;班级德育

五年制师范学校是20世纪90年代末诞生的新的师范培养模式,它肩负着为小学教育输送专业人才的重大责任,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何提高五年制师范生的全面素质,如何使他们的发展适合今后基础教育的要求,这些都是班主任工

作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近些年来,以“和谐”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儒家关于“和谐”思想的阐释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三个方面论述

“和谐”思想与班级德育工作。

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上,儒家提出了“爱人”的思想,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泛爱众”,也就是广泛地爱,亦即博爱。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只要在人我相处时爱一切人,与一切人友善,也就达到了“爱人”,即“仁”的境界了。具体到一个班级中,“仁爱”思想可以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班主任之间进行分析。

首先,学生之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出身、成长环境、教育经历等,因此也形成了学生之间迥异的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而这些学生聚集在一个班集体中,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和不成

熟,自然会造成学生之间的众多矛盾和冲突。怎样减少、避免这些矛盾冲突,班主任可以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方法,加以引导。

同时,孔子提出“不学礼,无以立。”即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讲究礼仪。当学生之间有了矛盾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用礼貌、平和、道德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打架、斗殴等激烈的方式去解决一切矛盾。

其次,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在很多班主任眼中,只有那些“成绩好的”“听话的”“老实的”的孩子才是好学生,而“成绩差的”“调皮捣蛋的”自然就成为“差生”了。其实,作为身心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独立的,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去评价他们。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即承认多样性、差别性的存在,在对待学生时,班主任也应该做到“和而不同”。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应该用平等、民主、宽容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人”之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一个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表现自我。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把“和”作为最高的政治伦理原则,作为政治理念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提出了他们心目中和谐的最高境界——“大同”理想。《论语》把“礼”推上了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结构以及人们行为准则基本规范的尊位。由此,“礼”被视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包括有别、有序、恭敬、谦让、和为贵的思想,旨在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提携的良好关系。

学生在学校是学校中的一员,也是班级中的一员,毕业后走进社会就是社会中的一员,怎样为今后顺利地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做好准备,要从在学校开始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作为班主任,在树立班级学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将他们现在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就业工作相联系,培养他们的成才和成人意识,让他们从低年级开始就树立自己的职业观念,有目的、有计划地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例如,让学生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拓展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发展各种兴趣爱好,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学生只有在学校时打好知识基础,提升全面素质,才能在进入社会时,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自行其是、自安其道,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三、人与自我的和谐

儒家思想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完善人性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做人的过程。因此,首先要让人学会认识自我,懂得人为之人的价值,提高自我修养。孔子认为:“君子求诸己可上达,而小人求诸人可下达。”君子有对自己内在仁性的自觉,能够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那么,怎样提高自我修养,促进人与自我的身心和谐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首先,自省。孔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圣贤之人要自省,普通人更要学会自省。如,每到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召开考试座谈会,让学生通过考试反省自己的进步和退

步以及下一步的学习计划等等。

其次,躬行。孔子说过“敏于事而慎于言”“听其言而观其行”。荀子认为“学至于行而止矣”。只有把自我的内心反省落实到实践中,才能促使身心的和谐统一、人与自我的和谐。例如,母亲节感恩母亲、重阳节孝敬老人等。到了大专阶段,学生都已成年,社会公民意识增强,可以组织一些走访社区、帮扶义卖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和道德水平。

《礼记·大学》中讲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博大精深的儒家和谐思想为班级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作为班主任,在今后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儒家和谐思想 篇7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和谐校园建设,当代价值

“和谐”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基本精神。在当代中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和谐文化作为精神支撑, 同样, 高校要构建和谐校园, 也必须以和谐文化作为精神动力。

一、儒家生态和谐观与校园生态环境的优化

儒家文化历来倡导“天人一体”的大一统思想, 指出人作为道德精神的主体应主动同万物和谐共存。和谐校园的建设须依托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包含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两个部分”, 这里所讲的校园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 “主要是校容校貌, 如校园的整体规划, 建筑物的布局结构, 室外的绿化美化, 室内的整洁美观”等[1]。清新高雅的校园环境, 有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 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一) 批判地继承儒家生态和谐观有利于增强校园生态环境的育人效应

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如何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让我们的校园“开口说话”, 方法之一就是批判地继承儒家的生态和谐思想, 将校园文化融入校园生态, 依托校园生态环境进行思想品德、人文科学等的教育, 赋予校园生态以教育意义。众所皆知, 儒家圣贤都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 他们认为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 环境的这种“教化”作用往往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因而, 对生态环境的消极、负面的教化作用, 我们要坚决予以制止, 同时积极推进校园生态环境对师生员工正面教化作用的发挥。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遏制那些破坏校园环境的低俗文化趣味的蔓延, 而且也有利于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从而真正发挥生态环境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提高环境的育人效应。

(二) 批判地继承儒家生态和谐观有利于校园生态环境的个性化、人文化建设

根据儒家生态和谐观的思想, 大学校园的布局、园林绿化、建筑雕像、公共设施等都应体现出学校特有的精神文化品质, 突显学校个性和办学特色, 同时还应注重发挥师生员工在校园环境个性化、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即儒家所说的人不仅要“知常”, 尊重自然规律, 还要“与天地参赞化育”,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和谐共生[2]。为此,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应加强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环境的个性化建设, 突出和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挖掘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 结合时代特征推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如一提到未名湖, 人们联想到的就是北大以及奋发图强的北大学子, 从而使人产生爱国、爱校情结。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环境的人文化建设, 即赋予校园园林绿化、建筑雕塑等以人文气息, 使其成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 如大学校门的建筑风格, 校园建筑楼的形态和命名等都可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体现校园精神并给人以美感。

二、儒家人际和谐观与校园氛围建设

在整个儒家文化中, 孔子特别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 主张在缓和人与人之间矛盾时要以“和为贵”, 达到“和以处众”的境界, 并指出人与人的相处应尚义轻利, 崇仁重爱, 讲求诚信。因而在和谐校园建设中, 应有效运用儒家的“重义、崇仁、讲诚信”的人际和谐观教育广大师生员工, 使其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拥有仁爱心, 讲求诚信[3]。

(一)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义”是儒家群体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表现, 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当前, 在高校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现象, 即有不少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与团体的关系, 不知道如何处理道义与实利的关系。因而在交友方面, 有的大学生只讲求哥们儿义气, 认为“义”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 “朋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全然不管道德的管教和法律的约束;有的大学生则不讲志同道合, 不注重所交朋友的为人品行, 结交一些不学无术、品行不端的人。还有的大学生在利益面前见利忘义, 唯利是图, “重实惠”, “重功利”, 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针对这些现象,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应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义利观的内容, 使他们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实利与道义发生冲突时, 能够注重社会利益、长远利益, 注重道义。

(二) 拥有仁爱心

“仁”, 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 也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并达到和谐的最基本的原则。所谓“仁”, 即“爱人”, 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在校园生活中, 教职员工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格尊严, 要关爱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用仁爱之心去教化、感化学生, 同学与同学之间则应相互关爱、情同手足。只有这种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才是和谐的校园。而现在有不少校园离此境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如师生中有的缺乏互助互爱、团结友爱的精神;有的对身边的事物漠不关心, 对他人麻木不仁;还有的大学生将中国的传统礼节忘得一干二净, 不知道如何待人接物, 如何关心人、爱护人, 处处表现得唯我独尊;有的则由于同情心和责任心的缺失, 在言行上常常表现为不负责任, 放纵自己。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背道而驰, 因而高校应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仁爱”的思想,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传播爱心、奉献爱心, 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氛围。

(三) 讲求诚信

在儒家文化中, 诚信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子以四教:文, 行, 忠, 信” (《论语·述而》) 。孔子提倡守信, 指出“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讲求诚信是儒家人际和谐观中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今天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大力倡导诚信道德规范, 既是弘扬传统美德,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需要, 也是针对校园中的种种不诚信现象所采取的一种必要措施。在高校中, 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诚信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令人担忧, 如司空见惯的考试作弊现象、骗取国家助学贷款或逃避偿还贷款的现象等等, 都是当前部分大学生诚信素质不高、道德滑坡的表现。面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高校应该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 在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的校园氛围中, 强力加以改变。

三、儒家身心和谐观与校园精神的塑造

塑造具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 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和谐校园建设中, 批判地吸收儒家身心和谐观, 不仅有利于高校体育养生思想的传播, 以及大学生“尚美”精神的树立和内在美的追求, 也有利于大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豁达心胸及克己内省、厚德自强的精神品质的形成。

(一) 拥有健康的体魄

在儒家文化中, 虽然儒家身心和谐观主要注重的是“修身正己”的道德修养方面, 其关于体格锻炼的思想也只是为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服务的, 但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对养生体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它也强调身体的和谐是个体追求道德修养的前提和保证。孔子说:“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论语·述而》) (“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其中乐、射、御是学校体育的内容) , 其中所指的“艺”是前面“道”、“德”、“仁”的具体实践。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 要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加强体育养生知识的宣传, 在大学校园里营造出崇尚体育、珍视生命的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从而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使之拥有健康的体魄。

(二) 追求内在美

今天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说“酷”话、做“酷”事、唱“酷”歌、穿“酷”衣、我行我素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 那些追求新潮、打扮酷型、举止怪异的“酷哥酷妹”们成了大家追捧的焦点, 觉得那才叫有个性、有创意, 那才叫美。大学生追求的这种“酷美”文化, 实际上是对“酷”、“美”真意的曲解。真正的“酷”文化应该是充满活力, 突显个性和才气, 纯洁健康的文化形态,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夸大的造型, 夸张的言谈举止;真正的“美”文化则主要是指人内在的高雅、端庄、质朴的气质美的文化形态, 是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质的外在体现, 而不仅仅指人的外在形象。孔子也十分爱“美”, 喜欢美的事物, 他认为美的东西能使人赏心悦目, 流连忘返。因而在和谐校园建设中, 批判地继承儒家身心和谐观中有关“尚美”精神在校园“美”文化中的应用, 突出以“德”为美, 追求人内在美的思想观念,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使之不断认识到培养自身内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三) 注重内省修养

1. 克己内省。

儒家的身心和谐观十分重视自我省察、自我克制的品质的养成,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自己, 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当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反躬自问, 学会换位思考, 这有利于师生员工特别是大学生自我剖析、自我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 使其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 能够从容镇定, 而不致利令智昏, 甚至丧失人格和道义。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免不了与他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 师生员工之间也常有矛盾发生。而要有效地解决矛盾, 从自身修养方面而言, 每个人都应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学会“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修养法, 提高内省的自觉性。

2. 厚德自强。

孔子教育学生, 并不只是把他们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 其教育的目的是使之“成人”, 使之学会怎样“做人”, “成人”、“成德”是孔子育人的重心。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 要批判继承孔子的育人理念, 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 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 特别是在遇到困难、灾难和逆境时, 更要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参考文献

[1]杨新起.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135.

[2]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67-81.

儒家和谐思想 篇8

儒家伦理文化历来推崇“和为贵”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提倡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构建和谐全运,就是要把“和谐”理念贯穿于全运会的组织形式、竞争机制、产业化机制、商业化机制等各方面,努力实现全运会的良性运动和协调发展。无论是体育场馆建设和竞赛组织,还是媒体服务、交通组织、生活服务、开幕式及文化活动,都应当体现“和为贵”的思想,努力实现全运会的协调发展。深入发掘和分析提炼儒家伦理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理论精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全运会的和谐发展。

2 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和”源于孔子关于“和为贵”的思想。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讲“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和”,“和”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原则。我们继承和借鉴孔子这一理论,把“和”的思想运用到全运会中,强调全运会之“和”。“和”,一为全运会与社会发展之“和”,二为全运会发展之“和”。全运会与社会发展之“和”是指全运会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全运会发展之“和”是指全运会的组织形式、竞争机制、产业化机制、商业化机制等协调发展。全运会与社会发展之“和”及全运会发展之“和”并非割裂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共同作用的过程。两方面都应当体现“和为贵”的思想,深入发掘、分析和提炼儒家伦理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理论精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全运会的和谐发展。

3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3.1 增进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通过举办全运会,增强健身意识,改善人民的健身观念,进而增进全民的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江苏省十运会在全省范围内兴建的公共体育场地有个新建体育场馆,涉及的场馆也达到100多个,很显然对当地开展全民健身奠定了物质基础;再如,2001年的九运会,引入了绿色、科技和人文三大文化板块概念,这种文化概念直接为公众带来的是高级的文化享受、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举办城市的系统改造和全面提速,从基础建设到民众心理上,都带来了较多的正面效应。

3.2 加强社会政治功能的需要

历届全运会的开幕式都是一个扩大政治影响的舞台。例如,八运会开幕式上由18000人参加的大型文体表演—《祖国万岁》,讴歌了我们伟大祖国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颂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突出体现了香港回归、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的繁荣景象,显示了中国人民以昂扬斗志阔步迈向21世纪。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盛赞这是他一生中所见到的最好的开幕式文体表演之一。

当然,全运会的政治影响不仅体现在开幕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全运会上所反映出来的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所取得的突出运动成绩。全运会作为展现自己竞技体育实力的一个主战场,各个省市均进行充分的备战,因而每次全运会的召开,都会出现一次全国性的竞技体育水平的高峰。这充分展示我国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动摇的实力。

3.3 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份对巴塞罗那市民和官方的调查表明,无论官方还是市民都一致认为承办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对于巴塞罗那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起到了明显的推进作用,其中对承办国家的发展推进了20~25年,对承办城市的发展推进了25~50年,而且市民比官方的评价还要高。

全运会是与奥运会相似的国家级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从我国承办过全运会的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看,其市政建设和城市的整个面貌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例如:上海为举行第8届全运会,除利用原有的44个体育场馆外,还新建了38个体育场馆,总投资56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在我国城建史上是罕见的。由于八运会的召开,使上海市的2010体育场馆规划的目标提前接近实现,同时对上海市的旅游、商品、服装、食品等各行业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3.4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

人们在紧张劳动之余要求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包括观赏各种体育竞赛和表演。而通过电视,他们能观赏全运会的比赛和感受全运会的文化熏陶,这能引发群众体育高潮和热情。例如,2001年,全国约有3.6亿观众通过CCTV-5收看了九运会;再如央视市场研究公司于2005年7月2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电话随机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全国30个中心城市的15—69岁的居民,调查有效样本共计630人,对“十运会”“感兴趣”的比例达到85.9%。

全运会不仅是体育运动的一次大检阅,而且也是体育文化的一次大交流。全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文艺晚会和各种体育文化艺术活动,展现了非常强的文化氛围,使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有机结合,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例如:八运会期间,先后举办了第4届中国体育美术展、中国当代体育摄影精品展、体育集邮展、上海艺术博览会、体育收藏展和中国体育百年回顾展。尤其是第4届中国体育美术展,30多个省市和解放军的美术工作者历时两年的准备,创作了一万多件美术作品,经过层层评选,最后选出497件参展。

4 全运会发展存在的弊端

4.1 全运会市场化运作存在问题,组织管理体制不合理

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有:一是全国范围内的运作,仅靠组委会一个层次的力量,与国家有关部门协调等问题不易解决,也不利于调动更为广泛的力量参与。二是集资委属临时性机构,总体上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三是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限制了集资委工作效率。四是组委会内部其他部门,尤其是竞赛部门和宣传部门等对筹资工作的支持力度也不够。这必然会对全运会市场化运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也导致了在目前的情况下,全运会的筹资活动无法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进行。

4.2 良性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完善,引发了全运会中许多不正之风的漫延

近年来虽然我国有关体育管理部门已对全运会中的各种不良现象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不正之风有所改变,但由于受过度竞争的影响,人们往往把胜负看得非常之重,甚至把在全运会的胜负与领导的业绩、升迁和参加者的奖励、待遇等挂钩,无形之中助长了包括打假球、吹黑哨、服用兴奋剂等各种不正之风的漫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全运会本身的认可率。

4.3 各省市过分强化“全运会战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奥运会战略”的实施

名省市在发展本省市竞技体育时都把着眼点放在如何使本省市运动员在全运会上夺取好名次上,因而往往把本省市竞技体育的战略规划定位在服从全运会争金夺银的需要上忽略了如何为我国奥运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在项目的布局、运动员的输送与流动,以及其它各个方面均以本省市利益作为主要考虑,忽略了奥运会战略的需要。

4.4 规模和开支过大,给承办省市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全运会产业化、商业化机制的发挥尚缺乏必要的法规保证,从而加重了承办城市的负担,直接影响了全运会的生存。即使是上海市第八届全运会,也只是作为一种临时性措施,尚没有必要的法规保证。如不尽快在这方面做出更进一步的法规性改革,承办城市将难以承受巨额的经费开支。上海市第八届全运会新建和改建的38个体育场馆由于在产权方面不够清晰,没有一个明确的法规,因而至今各个场馆在经营方面和还贷方面仍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影响了正常的经营和管理。

5 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全运的启示

5.1 宽猛相济

孔子认为,将“宽”和“猛”这两种政策运用得体,即达到“和”的效果。它的根本精神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在对全运会的组织管理时,应采用“宽猛相济”的政策,让观众的身心在愉悦、宽松的赛事环境之下得到升华,体现出“宽”的理念。同时,又要对为全运会的社会化、产业化和商业化创造必要的法制条件,体现出“猛”的理念。确立一个全运会的多元化体制是全运会是否能生存的基本条件。全运会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因而国家不能放弃对全运会的必要经费投入.与此同时,全运会必须通过社会化、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运作来筹集资金。为此,国家今后必须为全运会提供相应的法规保证,对全运会期间的筹资过程、场馆建设与经营管理予以必要的政策保证。

5.2 诚实守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现在全运会赛场上的假球黑哨、服用兴奋剂、相互殴打等等一系列有悖于体育伦理道德规范的事情时有发生,违背了“公正、公平、公开”的举办宗旨。九运会刚结束,浙江代表团副团长公开向新闻界表示,由于九运会赛风赛纪问题突出,兴奋剂使用泛滥,浙江省体育局决定,如果全运会在这两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得到根本性改善,他们将彻底退出今后的全运会,回到本地踏踏实实地搞好全民健身工作。这是全运会有史以来第一次地方体育局出于对这种违法、违纪行为的愤怒发出的抗议。由此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对竞赛中违法、违纪、不道德行为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不仅会影响全运会的正常举办,重要的是将严重影响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甚至给我们的竞技体育事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建议有关部门应对相关人员加大宣传,对全运会比赛秩序进行严格规范,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对违法、违纪、不道德行为应坚决打击。

5.3 以礼相待

儒家一向倡导“彬彬有礼”,重视礼仪规范。不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与争端,不能诉诸武力,相互殴打谩骂。在全运会上,运动员尊重裁判员、教练员、尊重观众、运动员互相尊重、裁判员要尊重运动员,同时观众也要尊重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等。用礼来规范和节制人的行为,对于有效地制止服用禁药,赛场斗殴,贿赂裁判等一些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丑恶行为,都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这对于建设和谐全运,创造和谐的体育环境意义深远。

5.4 公平公正

传统儒家文化重伦理道德的特点使得中国传统体育运动诚信有礼,在一定范围内极大地实现了体育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古代体育以养身益寿为重要目的,因而中国传统体育中休闲、娱乐的特点更加突出。体育运动的开展更多是为了怡情养性,愉悦身心。这样的特点使得中国传统体育弱化竞争,弱化竞争中名利的获取。即使是获取名利,也必须以公平公正等为前提。也就是说,体育的参与者在同样的运动规则下参赛,没有什么特殊的照顾和优待。同样,体育运动中成功的获得对每一个参与者而言,都有着同等的权利和同样的几率。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只有在公平的前提下竞争才有意义。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竞争意识的加强,使得本应以尽显公平公正体育比赛出现了违规操作、裁判偏误、运动员的冲突等现象。所以,新形势下公平公正这一道德规范的重申与加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全运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艳华.儒家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探讨,2007,(2).

[2]贾岩.儒家关于营造和谐社会思想的内涵与启示[J].孔子研究,2007(3).

[3]张玉生.论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

[4]孔庆鹏.大力推进和谐体育建设——中国体育后奥运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7(2).

[5]陈培德,等.全运会赛制的历史功绩和时代局限[J].浙江体育科学,2002,(8).

[6]吕建海,等.我国全运会市场化运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4).

儒家和谐思想 篇9

一、“修身养心”含义及基本方法

1.“修身养心”内含。

“修身养心”, 这儒家认为是个人身心和谐基本方法。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而要达到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对此, 孔子在《论语·宪问》说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提出了先“内圣”后“外王”的“内圣外王”之道。孟子也有类似的论述, 把修身提到治国、平天下之起点的高度, 如在《离娄上》就说道:“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在《尽心下》也指出“君子之守, 修其身而天下平”。

2.“修身养心”的途径。

“格物外求”和“反省内求”是儒家伦理中达至“修身养心”的两条途径。“格物外求”就是通过学习和认知外在世界, 从而形成对外在世界的把握。“反省内求”就是通过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 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通过“内省”而“改过”、“向善”。

3.“修身养心”的方法。

儒学认为“格物致知”是“修身养心”的基础,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引自《礼记?大学》) 。“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君子要做到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这样才使人获得更多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机会及与他人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 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慎独”也是“修身养心”的重要方法, 即人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凭着高度自觉, 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 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 此正是吾心良知处。” (《传习录》) , 因此人们独处时, 言行要更加谨慎。此外, 儒家还强调通过“正己”来达到“修身养心”的境界, “正己”就是要求君子严以律己, 带头实践社会道德规范。

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思想

1. 人与人之间关系。

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子贡曾说:“夫子之得邦家者, 所谓立之斯立, 道之斯行, 绥之斯来, 动之斯和。” (《论语·子张》) 以能协和人际关系作为孔子受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即人际关系的和谐比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 即使客观条件再有利, 如果没有人际关系的和谐, 最终也会失败。荀子认为人“力不若牛, 走不若马, 而牛马为用, 何也?曰:人能群, 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 和则一, 一则多力, 多力则强, 强则胜物。” (《荀子·王制》) 单个的人在自然面前是弱小的, 但只要人能协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团结起来, 就会形成强大的合力, 去征服比自己强大得多的自然物。

2.“仁爱”。

儒家把“仁爱”看作是人与人之间获得安定、团结、友爱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 “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 儒学认为“仁”的思想本质是“爱人”, “仁”首先要“爱亲”, 才能推广到爱其他的人。如能“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可谓行仁之方也。” (引自《论语·雍也》) 。这是说:自己有某种需要满足的要求, 也要推想他人会有同样需要满足的要求, 因此, “推己及人”之道也就要求能替别人着想, 他人才会为你着想, 以此推及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则在社会生活中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 人际关系就更为和谐。

3.“忠信”。

“忠信”是儒家特别推崇的思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开首篇》) 。“忠”就是诚恳待人;“信”就是“诚信”, 讲信用。孔子认为, 人生最重要的是待人谨慎讲信用, 用亲仁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孔子告诫人们:“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口, 小车无轨, 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认为, 把“信”这种品质运用到政治生活中去, 才能得到别人的任用, 才能管理好国家。

三、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

1. 人与社会的关系。

儒家认为“礼乐教化”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如果人人都能克己, 依礼而行, 就会成就各自的仁德, 能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社会关系自然就会和谐。孟子基本上继承了孔子关于礼思想, 认为“恭敬之心, 礼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而荀子是性恶论者, 不承认礼是人心固有之善端的外化, 而是看作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和“化性起伪”的工具, 但把礼认为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 “礼者, 法之大兮, 类之纲纪也” (《荀子·劝学》) 。

在儒家学说里“礼”有三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有别、有序。“礼者, 天地秩序也”, “序故群物皆别” (《礼记·乐记》) 所谓有别、有序, 就是有区别、讲秩序, 让每个人有自己的位置且能摆正在社会中的位置;二是恭敬、谦让。“恭敬之心, 礼也。”、“敬事而信。”用恭敬之心待人, 就得到他人的信任, 用谦让的态度做事, 就减少失误的出现;三是“和为贵”。“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学而》) 。礼的作用是“和”, 就是和谐、安定、协调。因此, 儒家认为, 人与人之间不论其身份或地位, 人人都有谋其位, 尽其责, 守其道, 安其序, 如此, 社会有其发展。

2.“礼乐教化”。

“大乐与天地同和, 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 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 (引自《礼记·乐记》) 。如果说“礼”是维系社会的差异性, 那么“乐”则是“宣”与“和”。“宣”就是宣泄, 通过“乐”把内心的情感宣泄出来, 情绪可以达到平和;“和”就是个人通过“乐”可以被别人了解, 达到情感的沟通, 调和人与人的关系。“乐”可以教化人心, 也是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具有谐和社会的作用。由此可见, 儒学主张的“礼乐教化”可以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礼”和“乐”的有效结合能够很好地约束民众, 从而使民众自觉地遵规守矩, 最终达到个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谐。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

1.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 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 “天何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引自《论语·阳货》) ;二是人的心、性与天同出一源, “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 (引自《孟子·尽心上》) ;三是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运动,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引自《中庸》) 。依据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 儒家认为人类应尽物之性, 节制欲望, 使民以时、节制自然资源的开发、维持生态平衡的思想。因而“断一树,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 (引自《礼记·祭义》)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引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是儒家“天人合一”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2.“天人合一”。

儒家“天人合一”是最朴素的和谐思想, 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最高境界。儒家认为, 天地造化生养了万物, 也生养了万物之灵的人;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 存在于天、地之间, 与自然节奏息息相关, 人不应该去征服、改造自然, 而应该认识、尊重、利用自然,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于今天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儒家“修身养心”、“礼乐教化”、“仁爱”、“天人合一”等和谐理念自问世以来, 就成了炎黄子孙孜孜以求的美好向往,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和谐”思想———中国儒家文化精髓, 正是围绕自我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展开的, 并且是这几种和谐的统一。

摘要:和谐思想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 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在古代, 儒家和谐思想体系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 儒家文化关于“和谐”的意蕴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和谐社会,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王艳华.儒家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探讨, 2007, (2) .

儒家和谐思想 篇10

一、以“礼”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灿烂而源远流长的文化, 对几千年来中国的政治, 思想, 生活习俗有着显著的影响, 这种文化不外乎于儒释道三家, 而其中影响最深最远最广的首推儒家。尤其儒家的礼乐文化备受统治阶层的推崇, 可以说它是统治者教化民众使其统治有理论依据的国家文化, 发挥着国家管理的功能以及协调社会稳定发展的制度性保障功能, 人伦礼仪是儒家所要宣讲的重点, 如孟子所说的“夫妇有别、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伦, 除此之外还有“五礼之序”, 即“吉、凶、军、宾、嘉”, 指在人与人国与国的交往中根据亲疏远近, 施以不同的礼仪, 这样进退有礼, 追求秩序与和谐的完满统一, 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礼乐在这里发挥着重要功用, 两者相辅相成, 礼”的本质是“序”, “乐”的本质是“和”。“乐者, 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和”, 实际是指和合、和谐;“序”, 则意味着秩序、规律。礼”是说贵贱有等, 上下有序, 各有其位, 各从其事。“以礼为本”就是要营造一种和谐秩序, 对当今校园和谐的环境的建设有深远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高校建设, 需要有一批结构合理、不断创新的人才队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工作环境则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工作环境不能简单划一, 应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硬件”环境主要是指办公设施、交通服务等办学硬件条件。而软件环境则对人行为思想有引导约束作用, 是影响高校凝聚力、向心力, 激励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高校坚持“以礼为本”的理念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管理方法和手段尽可能柔性化, 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将人情化的管理寓于紧张有序、生动活泼的工作中, 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推进高校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社会有社会环境, 企业有企业环境, 同样校园也应有自己特色环境, 校园人文环境对学生心灵和行为有着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 校园人文环境其基调应是整洁来, 从而创作出更丰富的音乐形象。

5.自然流露的情感

这里讲的自然流露主要是从表演心理的角度, 要求歌唱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要使音乐从自己的心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并且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动只有从演唱者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音乐才是最真实、最感人的, 生硬的传达意图往往会破坏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自然交流。

歌唱表演的自然流露不仅要求歌唱者有纯熟的演唱技巧能够作到得心应手, 更主要的是要求演唱者真正把音乐融会于心, 变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使音乐从演唱者心中自然地流淌出来。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于情。”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 是词曲作者动心, 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歌唱者通过歌唱及表演来将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表达出来, 也是一个理解情感-获得情感-表达情感的过程。在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旋律歌词和内容情感了解的基础上, 充分将自身的演唱个性发挥出来, 使演唱更具感染力。

三、结论

一首好的声乐作品只有经过演唱者的演唱, 把作品中无法用符号和词语精确地标示出来的内容给予完美的表达出来, 传播给听众, 欣赏者才能听到它真正的具有生命意义的音响, 一度创作才能展示出它的价值, 演唱作为二度创作活动也就发挥了自身价有序、合理规范、积极向上、活力四射、特色鲜明与个性彰显的人文氛围, 他们是感知校园的文化特性和整体是否和谐的窗口, 由人、事、物协调构成, 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物质环境、舆论环境、心理环境、文化环境等内容, 以建立在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基础, 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文化环境、物质环境, 以达到建设和谐人文环境的目标。

人的言行举止思想受心理因素影响很大, 塑造良好健康的心态, 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 促进师生的身心和谐, 定期对师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 制定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这些工作使得师生心里实现健康成长。此外坚持以文化为基础, 特色鲜明, 又要和谐统一, 理顺融合物质、自然、文化的关系, 在物质环境中彰显特有的校园精神和理念, 三方面独立成体而又相互渗透有机统一。校园环境建设要依托学校自然环境的特点和文化环境的大背景, 使文化环境渗透到自然环境中, 使学校的自然环境体现深厚的人文底蕴, 实现多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以“和”为准则创造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

儒家思想有个很重要的文化就是“和的文化, “人和”、“和谐”, “和而不同”、以“和为贵”这样的思想, 曾经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 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仍具有指导意义。孔子主张以“仁”待人, 也以“仁”待物, 即“推己及人”, “成物成己”,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1]在儒家的思想中天地人是有机的一个整体, 孔子的这些话旨在强调三者的和谐共处, 大千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 小到家庭大到单位社会, 礼义和诚信是维系我们和别人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孔子在这方面的教导是很多的“道不同, 不相为谋。”[2]“不知礼, 无以立”“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2]“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2]这里也强调了理解和包容, 只有具备了礼义、诚信、理解、包容才能帮我们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才能长久相处相互协作。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做事讲求方式方法, 这是儒家和为主导的一个待人接物的原则, 个人和社会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人与人, 人与社会当求同存异, 追求变化相异中的和谐统一。

在当今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就是实施和谐教育, 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促进高校教育活动和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中, 这种和为贵的儒家思想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要谈的是教师间的关系, 教师是教育人材的主导力量, 教师之间的和谐与否, 直接影响校园和谐环境的建设,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教师之间的关系理顺理好相处融洽和谐, 才能有一个宽松、祥和、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彼此心情愉快、心情舒畅、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这个团队的战斗力, 凝聚力。其次, 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现代高校教育不再是教师主讲, 学生被动接受, 而是一种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探讨的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有良好和谐的关系, 才能使教师更加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热爱,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才能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心情愉快地唤起求知欲望, 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三点就是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学生身心两方面的成长离不开学校, 家庭, 社会三个背景, 单靠一方或其中的两方, 难以形

值, 完成了自身使命, 成为真正完整的艺术。所以说, 演唱者的演唱过程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而且每次演唱都可能伴随着新的, 甚至是创造性的处理与表现。“再创造”不等于重新翻版, 而是要独特的实现作品中潜在的思想内容和哲理。以艺术创造的高感性与高理性的完美结合, 是使音乐表演达到至善至美境界的切实保证。

综上所述, 声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 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性行为, 它不仅是忠实地再现原作, 而且还通过富于创造性的表演, 对原作予以补充和丰富, 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周自明.声乐演唱二度创作本质意义[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

[2]王媛媛.浅谈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 2007, (21) [3]杨易和.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4]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5]张前.音乐文集音乐二度创作的美学思考[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7.

[6]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

中美电影意识形态策略的差异

赵昆鹏 (河南安阳工学院学生处455000)

摘要:主旋律电影叫好不叫座, 好莱坞却载着美国主义无孔不入, 重要的原因是二者不同的意识形态策略:主旋律电影依靠政府支持依赖官方渠道, 不关心受众心理。好莱坞电影是文化工业产品, 重视市场迎合受众, 隐蔽宣传美国价值观;英雄形象塑造上, 主旋律英雄高大化、非日常化, 经常有家/国、忠/孝的冲突。好莱坞多为平民英雄, 有强烈的个性和人性化;主旋律是历史的宏大叙事, 以乌托邦色彩的道德承诺规范人的生命和生存意义。好莱坞是个体的生命叙事, 通过个体的叙事呈现美国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关键词:主旋律;意识形态策略;比较

本文是团中央2008-2009立项课题《传媒多样化与青少年成长研究》研究成果

我国集中表达意识形态的电影称之为“主旋律电影”, 主旋律却不等于主流, 人们似乎对主旋律电影抱以敬而远之的态度, 即叫好不叫座, 市场表现惨淡。好莱坞不等于娱乐化, 他们也很“讲政治”, 宣传“美国梦”的好莱坞, 以商业片的形式的在全球横冲直撞, 让许多国家警惕, 即使同在西方阵营的法国, 为保持他们自豪的法兰西文化而对好莱坞设置各种限制。这里我们不禁要问, 除了价值原点的根本差异, 中美电影贯彻意识形态中有何策略差异?

1.生存策略:找政府和走市场

主旋律电影的生存要看政府脸色, 依赖政府渠道, 没有政府的支持, 主旋律电影在市场中注定惨不忍睹。

有些主流电影的创作初衷就是一个非电影的命题, 作者不是把创作的焦点对准观众的心理需求、对准投资的市场回报、对准艺术的原创个性上, 而是把一部故事电影变成了一种专题宣传片来对待。作者不是用电影去表现一个故事, 而是用电影去表现一个事件, 不是用电影去创造角色, 而是用电影去临摹人物。影片能够得奖并不是不好, 影的宣传职能也无可厚非, 可是如果一部电影的创作初衷只是为了评奖、仅是为了宣传, 这种电影的命题从开始就背离了电影的主旨, 进而也背离了电影的最终形式。

成和谐校园的建设, 要三方面齐抓共管, 紧密配合, 尤其是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因为, 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庭, 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和习惯养成影响很大。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辅助促进作用, 填补学校教育所达不到的地方, 完善和谐教育, 让家庭多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让学校多了解学生在家习性, 正确处理好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锻造和谐的学生群体需要音乐的社会功能及教化作用

孔子高度重视礼乐的教化功能, 认为诗、乐有“兴”“观”“群”“怨”四种功效, 综合来说就是启发、观察、协调、劝上的作用, 个人要“文之于礼乐”, “成于乐”意是用礼乐来培养修养, 完善品格的形成。[3]《礼记·经解》里讲道“广博易良, 乐教也”旨在以诗乐来塑造温柔敦厚、胸怀宽广、和易善良的人格。音乐可以磨砺骄纵之杀气, 使人成为一个有着仁爱之心的谦谦君子, 成为一个弘德明道的志士仁人。而旬子对孔子礼的解说更加深化, 相对于墨子的“非乐”思想, 旬子针锋相对, 充分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 认为音乐是“治人之胜者” (治理人的极为重要的手段) , 主张乐与礼配合, 相铺相成, 引导人民, 是人性变恶为善, 国家变乱为治。

儒家的这些美学思想对当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有着指导方式方法手段的作用。而音乐教育能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 诚信方面的教育, 和谐的校园和教育氛围使学生愉快学习, 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千百年的实践证明, 音乐教育是道德情操的培养不可缺的一环, 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 不知不觉中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自然地使人接受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 乃至灵魂的陶醉, 从而使人达到优美崇高的思想境界。政治态度、伦理德、思想品格等方面形成高尚正确的指导作用, 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构建起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行为, 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首先学习音乐能够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的活动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 通过两方面的活动, 使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 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音乐实践活动使人的感知, 联想能力得以发展, 又可协调人的身体机能, 外在内在美的和谐发展。以歌唱来说, 能培养人的审美感知、审美能力、审美意识, 掌握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等的细微变化, 进而推及到对音乐作品整体的感受与表现能力。例如,

由于中国电影所依托的生产体制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电影商品化的产业机制, 我们的电影除了自然带有文化事业的属性之外, 还带有鲜明的国家意形态属性, 在某种意义上, 电影是我们国家政体的文化显现, 也是我们国家意志的一种独特呈现方式 (磊磊) 。主旋律电影更是如此, 制作方首要的事情是“把政治的脉”, “判断一个题材的政治前途, 这是一部主旋律片首先要完成的事儿”。“入院线正式上映更重要的, 是首先扩大在政府内部的知晓率”, “能卖多少拼的是政府的渠道”[1]主旋律是“挟政府以令市场”, 用政府红头文件保证票房收入。在能真实反映影片商业指数的各大院线, 《铁人》的观众寥寥无几, 通过总工会系统以文件形式团体观看, 却有望市场过亿。那些曾获得高票房美名的主旋律影片, 背后大多站着庞大的政府身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生死抉择》《任长霞》等等, 莫不如此。现在, 《铁人》不仅身揣文件, 又有投资方之一的总工会保证票源, 就算没有零售市场, 也可以稳拿几千万的票房。

主旋律影片的政府路线, 虽然在经济上有所保障, 但就其宣传效果而言就大打折扣, 一方面与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习惯差距甚大;另一方面以政令形式搞市场运作难免会遭到抵制, 当代社会公众对政府常常有警惕甚至逆反的心理, 政府的高调宣传很可能是票房毒药。但除了少数影片外, 多数主旋律电影基本未能进入主流电影消费市场, 被戏称为“以领导为导向, 以政府为市场、以获奖为目的, 以仓库为出路”。

好莱坞走的是商业化路线, 是一个工业化的影像流水产业基地。商业化却并非淡化其意识形态宣传, “好莱坞的确有意识形态的表达, 这种表达甚至弥漫在一切好莱坞的影像中, 成为好莱坞电影支配性的内在结构法则”, “好莱坞正严肃地传输美国文化, 正在有效地将美国主义行销全球”。[2]

好莱坞将主流意识形态巧妙地包裹隐藏在不同的商业元素下面, 美国的主旋律让人受了教育还不觉得, 走出电影院还能津津乐道。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提供娱乐的形式传给受众的, 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例如从九十年代开始, 好莱坞拍摄生产出一大批的灾难大片。高科技技术的巧妙使用, 使得这些大片具有奇妙和震撼性的视觉奇观, 观众为之惊演唱《游击队之歌》, 声音是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 以表现游击队员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的音乐场景。游击队员灵活机动、神出鬼没的英雄形象则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

其次, 通过音乐实践, 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以合唱来说, 合唱是一种最有群众基础的音乐活动, 引导最多的人去接触真正有价值的音乐, 也是最容易的方法。合唱要求相互间适应与协调的意识, 学会倾听、配合, 对于艺术和谐、完美的追求和自觉形成的统一意志, 不是一种指令, 而是一种外在压力的自觉内化, 社会化因素使合唱产生一种和谐统一的力量, 合唱的群体参与形式, 使人忘我投入, 所创造的和谐之美, 造就人的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感受集体协作之美。

最后, 音乐引导人最终从感性进入理性阶段, 提高人审美的生存意识。音乐告诉我们什么叫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 配器美、伴奏美等审美因素;音乐教学过程的唱游、体态律动以及合唱、合奏等一系列活动, 使人与音乐相融, 获得愉悦审美的体验, 久而久之, 审美素养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步步提高。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快乐与美, 在这个日益商业化的社会中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环境。强调美育、艺术教育不仅会使人的感性得以回归、人的本性得以提升, 而且还可以使人对“非美”的存在状态加以改变, 成为美的内在与状态, 建造美好、和谐的精神家园。

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教育集大成之地,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 同时也要与时俱进, 与时代相协调, 努力建设好和谐的高校校园。

摘要:孔子是儒家音乐思想的奠基人, 随后发展于孟子, 旬子使之定形成熟, 标志为“中和”、“礼乐”, 并充分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用礼乐进行修养个人的品格。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思想渊源可以以其“和”、“和为贵”的思想为主导, 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使社会是和谐的社会校园为和谐的校园, 环境为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和”的思想,和谐校园,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夏于全.四库全书精华 (经部) [M].第一卷.第一版.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

[2]张以文.四书全译[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9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儒家思想与自我 篇11

儒家学说说到底,不过是成圣成贤之说。外王只是内圣的推论与结果。而整个成圣成贤的思想脉络,是自我论的。成圣的基础、目标、途径都是在个体的生命、或自我中实现的。因此完全可以在自我论上建立新的儒学。杜维明教授无疑这样做了。

然而我们不应高兴太早。当我们细心地考虑自我、自我论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西方或中国思想与用语中,当我们讲“自我”时,不是将“自我”与自然、道、上帝、道德原则等对称,而是将其与“他人”,由他人组成的“社会”对称。“自我”,谁要说这两个字,就让别人也让自己把眼光集中在“我自己”上。“自我”即“我自己”:不是我与他人的共同的地方,也不是我的社会特性,而是我的独特性。为了显示出,或说清楚“自我”、“我自己”,就要把目光从共性、社会性、高踞于你我之上的原则中移开,专注“我自己”的独特性。

自我论可以是主体论的,但这种主体论中的主体是不同于你、他,即所有人的那个独一无二的主体。这个主体有别人无法代替的独特的经历、感受、世界。它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与他人、你、社会、你们、他们对称的。这是自我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含义。

很显然,这种意义上的“自我论”在人类思想史上是很晚才出现的。在道德、宗教、理性主义(总之使人关注共性)的时代,不可能有完整的自我论。这种自我论在中国尤其缺少。显然,对自我独特性的认识,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价值肯定下来,首先是艺术对人类的贡献。

给不同个体的独特性以地位,不仅强调人的尊严,而且强调“我自己”、我个人的尊严,把我的独特性当作尊严的一部分要求被承认、被尊重,把我的独特性当作人与人交往中的一条定理与价值,这在思想史上出现更晚。要为之立法,所谓保护人的隐私权(当然隐私权或隐私并不等于自我,但要求尊重隐私权必以发达的自我论为文化前提),则是更晚,或干脆是当代的事情。承认、尊重“我”的独特性,并视此为一项基本价值,这不妨作为自我论的第二层涵义。

这样一梳理,我们便很难同意杜教授的革命。因为如果不能在儒学中发现对“自我”、“我自己”或孔夫子,或子路,或冉牛,或卫灵公等人个性的独特性的承认、描述(第一义)与辩护(第二义),我们便不能说儒学中有一条自我论。同样,若不把儒学再行视为对个人自我的独特性的辩护,便不能视杜教授的儒学研究“新取向”为恰当。

儒家思想,其实是“去我论”或“勿我论”。《论语》有个教条叫“勿我”。王阳明把人的“去私”过程看作是艰难困苦的。儒家要做的,是去掉独特、怪僻、个人或私下、自私性的东西,而让完全抽象的、社会性的、超越个体的原则占统治地位。他们的兴趣自始至终在于发掘日常的、个人心理的独特体验中浮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是共同性,社会性,而独特性、个性被儒学的思想筛子筛掉了。这不是儒学的缺陷,而是它的特点。因为儒家并没想建立一套完整的人的学说。同样,在儒学中也完全看不到自我理论的另一方面內容,即为个人的独特性、私自性、私下性、不可替代性,总之,一切可以归结为遗传、教养、身体状况、社会遭遇等等的东西的辩护,为它们的存在的合理性而辩护。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见解,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行事方式——当然这要在不侵犯别人的前题下,这种有条件的自我辩护论,不仅不是儒家提倡的,也是儒家学者连想都不敢想的。

先秦儒家官德思想 篇12

先秦儒家官德思想的世界观的精华

第一, 仁义之德

为政以德是儒家官德修养思想的精髓。孔子非常注重强调官德。《论语》中强调:“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也说,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求仁而得仁, 又何怨。”孟子也强调“君仁, 莫不仁;君义, 莫不义;君正, 莫不正。”“仁则荣, 不仁则辱。”为此, 孔子孟子十分注重为政者的官德修养, 认为为官之人的所作所为, 全在于自身的思想品德。

第二, 中正之德

“中庸”一词出自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一书。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意思是说, 中庸作为一种官德, 是最高的境界了, 但是普通的官员缺乏这种官德已经很久了。

“中庸”在《论语》中就出现了这么一次, 仅仅从这句话很难看出它的明确含义。不过, 后人根据《论语》中记述的孔子相关的言行, 对它的含义做出了较为明晰的解释。“中者, 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 平常也。”也就是说, “中”就是不要太过分, 也不要达不到, 而“庸”, 就是指一种平平常常的状态。“中庸”, 就是要求人们在事物的两个极端之间选取或者把握一个中道, 并可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加以实践。

一段时间以来, 许多人因为一知半解, 对中庸做人在理解上有着许多谬误。中庸之道, 实有两层含义, 其一为中正, 其二为永恒持久。

中庸做官, 若为修身养性, 则必使思无妄, 行无邪, 走正道, 这是为官修身的中正之道。所有官员都自以为正确, 而不认知自己的缺失, 只有那些遵循了中庸做人思想的官员, 才会从正反两个角度审视自我, 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做官的中庸内涵非常丰富, 比如, 为官者要适度工作, 不能好逸恶劳, 也不能劳累过度, 必须有劳有息。凡此种种, 可推及所有事物之中, 为官者坚守中庸之道就会有所成, 丢弃中庸之道必然难以成功。所以, 为官为民为政都离不开中庸哲学。做任何事都必须不偏不倚, 不左不右。否则, 什么事都走极端, 就会过犹不及, 使事与愿违。

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 还有坚持真理, 强调做事要有恒心, 要心无旁骛, 无论何时、何事、何地, 都必须抱有真诚之心。无诚心、无恒心、无真心, 再优秀的官员也会半途而废, 终究一事无成。

孔子用一生的时间实践了中庸之道。他常常以这种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和事, 例如, 在评论他的弟子时, 他认为子张做事有点偏颇, 是为“过”;而子夏做事则常有点底气不足, 显得拘泥, 是为“不及”。在他看来, “过分”与“不及”这两者, 都不能保持中道, 都不是做人处世的最佳状态。显然, 他主张“无过无不及”。这些都体现出中庸的官德。

第三, 节俭之德

想要了解儒家的节俭思想, 就有必要对儒家的义利观进行了解。关于义利关系, 孔子首先肯定了利是人生存不可或缺的。

义, “义者, 宜也”, 便是“适宜”的意思, 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利, 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 这概念出现得很早。

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 孔子一方面认为“义以生利”, 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 孔子说:“礼以行义, 义以生利, 利以平民, 政之大节也。”认识到利益是使老百姓安定的重要因素, 治国安民不能忽视利益的取得。就社会而言, 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论语·子路》里, 孔子在进入卫国时, 曾和冉有说过一段在“庶” (人口兴旺) 、“富” (生活富裕) 、之后进行“教” (教育) 。由此可见, 孔子肯定了作为官员, 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 在义利关系上, 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 先义后利的思想, 孔子说“见利思义”。符合道义, 取之无妨, 这叫做“义然后取’。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 孔子以信为第一, 认为“民无信不立'。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 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 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 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 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一言以蔽, 我们不难发现“重义轻利”是适合我们现在社会官德的义利观。

第四, 修身之德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主张, 为政者首先必须从自我修养做起, 做到洁身自律, 身为表率, 它概括为“为政者廉以洁己”。这是实现廉政的前提和基础。

孔子较早地提出了为政者“修己”的思想, 他说:“修己而安百姓。” (《论语·宪问》) “其身正, 不令而行”, “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孔子认为, 作为为政者的君主, 修身至关重要, 修己而身正, 才能正人、安百姓, 君主遵守礼的规定, 民众才能敬畏。

总之,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和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多少有些不同, 但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值得我们这代人去学习, 我们必须取之精华, 去其糟粕, 才能更好的为这个社会而服务。

摘要:先秦儒家的“以德治民”的世界观的核心精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仁义之道, 要为政以人, 为政以民, 要忠义至上, 道义至上。其次是要中正之德, 要不偏之谓中, 不倚之谓庸, 中庸为先, 德正为先, 再次是节俭之德, 要俭朴, 廉德。最后是内外检修之德, 要正己修身, 崇德重义。

关键词:先秦,儒家官德,为政以德

参考文献

[1]陆华.民族精神的伦理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上一篇:安装机械手下一篇:电厂固定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