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

2024-06-23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共6篇)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 篇1

课时作业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泛指,并不是指一百家,所以①错误。诸子百家之间既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所以③错误。答案:C 2.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与下图无关的是()A.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B.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诘难、批驳,同时吸收、融合 C.当时的学派只有这五、六家,号称“百家” D.“学在民间”促成这种现象的出现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识图能力。由图中内容可判断与“百家争鸣”有关,A项是其地位;B项是百家学派的关系;C项表述错误,主要有十个学派;D项是其原因。答案:C 3.“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出现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在纷争的社会环境中,各学派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著书立说,广收门徒,宣扬自己学派的观点。答案:D 4.汶川地震中范美忠被骂得狗血淋头,落下一个“范跑跑”的绰号,是因为他背离了()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道法自然 D.无为而治 答案:A 5.(2012·临沂高二检测)温家宝总理曾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此语体现了“民至上”的思想。古代先哲中首次明确提出类似思想的是()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温家宝总理的话表明“民安”高于“领导安”,而战国时期的孟子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选项中的其他三位都没有明确提出类似主张。答案:B 6.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之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为政以德 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苛政猛于虎”,因此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答案:C 7.观察右图,图中子路等人所侍奉的“圣”()A.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B.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C.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D.曾强调民心向背对治国的作用 答案:D 8.(2012·厦门高二检测)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解析:材料意思是统治者应先对鳏、寡、独、孤四种人施行仁政,这符合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答案:C 9.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A.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B.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C.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D.他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解析: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民本思想及伦理观,使之更加系统完善,因而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答案:C 10.右图是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图案。它们都突出了“和谐”的主题,蕴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下列主张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①“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11.“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谁的言论()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解析:考查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荀子主张“人之性恶”。A项主张性相近;B项主张“性本善”;D项是道家学派创始人。答案:C 12.道家“无为”思想的本质是()A.积极无为 B.消极无为 C.礼法并用 D.博采众家之长

解析:本题有的学生易错选B。错选原因在于对于“无为而治”不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其在具体条件下的作用。汉初“无为而治”政策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答案:A 13.韩非子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他的这种思想()①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②与当今“以法治国”有本质区别 ③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④强调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本题学生易错选④。封建社会中,君权至高无上,法律不可能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韩非子的“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是建立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基础之上的。答案:C 14.(2012·广州高二检测)“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主要反映了法家()A.主张重赏 B.主张以德服人 C.主张“法治” D.主张选用贤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把握材料大意是解题关键。材料强调用“罚”和“刑”使群臣顺从,体现了“法治”思想。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题24分,第16题20分,共44分)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有仁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6分)(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6分)(3)上述哪种主张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试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要分析原因。(6分)(4)上述哪种主张对后世的影响最大?(6分)答案:(1)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严刑重罚”。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对如何治理国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它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符合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4)材料一“德”和“礼”的主张。

16.(2012·长沙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谈说:“乃论六家之要指,《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材料二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1)材料一中“天下”处于什么历史时期?(6分)(2)“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是对这个时代历史现象的一种总结,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单解释这句话的含义。(6分)(3)结合材料二简述当时的法家学说比儒家思想更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青睐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从“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入手,判断题干中的“天下”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第(2)题,应首先理解“务为治者也”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主张虽不同,但都是反映时代、为社会变革制造舆论的。第(3)题应从当时的社会需要考虑,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时期,法家思想推动了政治变革,比儒家思想更符合时代要求。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

(2)诸子百家的具体思想观点不尽相同,但其学说的主要目的是一致的,为社会变革服务,即“务为治者也”。(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3)儒家重视“仁”、“礼”,而法家强调“法治”,君主集权,更符合当时统治者富国强兵、争雄称霸的需求。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 篇2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对于“天人合一”,孟子有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董仲舒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合一”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武术完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武术习练过程中,人们十分着重于人与自然的交汇,达于物我两忘的境界,在技艺修炼的同时着重于个人人格的培养。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许多项目都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传统体育本身就是人们在特定自然环境中的产物,极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在长期发展中使每个社会个体形成了注重节制、追求和谐的文化性格。在传统儒家文化的视野中,人际关系的和谐被放在首要位置。“礼之用,和为贵。”“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正是因于国人对和的追求,和就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和的思想指引下,“中庸”与“中和”的人生价值基本原则与人格施救成为中国人的道德追求和人生的理想境界。“中庸的核心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底是对个人人格的具体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处世通达圆融。”和与中直接影响了武术的文化品格,使武术文化发展中和谐成为重要的理念。武术作为一种搏杀术,在其精湛的技术要求之外,更有着对道德的追求,对习武者的道德要求成为必须具备的条件。这就使得武术在搏杀之外有了道德的约束,不再只是一项技术,而成为技术与思想二元统一的复合文化体系。

儒家文化之外,道家思想作为重要的思想体系,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某些层面,道家思想更与儒家思想形成某种对应,比如,与儒家的中庸思想相类似,道家所提倡的守雌、处下、不争、无为的中道观直接影响着国人文化品格的养成,“不敢为天下先”,“知足者富”,更是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及于武术,道家思想的烙印更是十分深刻,太极拳、形意拳都主张后发先至,不主动进行攻击,都体现了不争的思想理念。

同时,多种思想体系的交融使中国传统文化早期就具有了法制的观念,“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对“武”这一论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儒家文化在对于和的追求的同时,也提出必须以“礼”来管理,所以,武术的发展就必须在一定的社会规则内进行。基于这样的普遍认识,中国历代统治者们不时地禁武,以免其统治受到影响。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武术的传播者们也将遵守社会规则作为能否传授的主要考量。

儒家、道家和墨家的国家治理思想 篇3

中国传统文化;国家治理;儒家;道家;墨家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B222-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12-0013-03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无论是儒家、道家,抑或是墨家,都内蕴着大量有关国家治理的思想因子。尽管时过境迁,但先哲们提出的这些治国思想仍然熠熠生辉。探索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仁治·德治·礼治:儒家的治国思想

(一)儒家的仁治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恐怕就是“仁”了。“仁政爱民”是儒家一项重要的治国思想。儒家主张仁心爱民,保民而王,最终实现“大同”社会。不论是孔子“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的思想观点,还是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无不体现了儒家治国重民、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孟子有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还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君王应当让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受教育,懂礼义,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归顺于君王了。不妨再举几例,《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讽喻齐王虚心纳谏,争取民心,方可“战胜于朝廷”。《种树郭橐驼传》则以“养树”喻“养人”,提出要想使天下长治久安,重要的是要做到“不扰民”,“不虐民”,“顺天致性”。孟子还以“禾苗雨露”和“水之就下”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不嗜杀”、“行仁政”所能产生的巨大效果。此外,荀子也这样说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唐代名相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亦有类似的话:“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等等,无不体现了“仁政爱民”这一治国理念,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笔者认为,“仁政爱民”便是“王道”的基础,是治国安民的重要法宝,亦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二)儒家的德治思想。儒家除了强调“仁政爱民”之外,还特别强调“为政以德”,将“德政”视为治世良方。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第二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能够实施“德治”,群臣百姓就会像众星一样围绕在其周围,这实际上是在强调“德治”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道德教化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儒家并不主张严刑峻法,而是推崇以德服人的“德治”,目标乃是修己安人、树德化民,最终实现天下大治。孟子曰:“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意思是说,如果以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实施统治,这样的君王就是“仁君”。在“仁君”的治理之下,无需等待,王国自然就会昌盛。孟子还说过:“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即是说,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才是真正的心悦诚服。孔子亦说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说,为政者首先要做到自身品行端正,这样才具有人格魅力,才能够发挥道德示范作用。唐朝宰相魏征在千古名篇《谏太宗十思疏》中亦劝谏人君“知足自戒,谦冲自牧”,对子民要布德施惠,礼仁诚信,这样方可达到“垂拱而治”的效果。《勾践灭吴》中记载勾践战败后深刻反省,“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内修德性,外抚子民,最终赢得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共雪国耻。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为政以德”的重要性。

(三)儒家的礼治思想。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以礼治国”(或曰“齐之以礼”)往往具有序人伦、善民心、经国家、定社稷的功能。而“以礼治国”恰恰是儒家一贯的政治主张。例如,《论语》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第十二章)在这里,孔子告诉齐景公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风范,做儿子的就应该有“儿子”的准则,要恢复这样的礼节和伦理秩序,国家才能够得到妥善的治理,达到所谓的“善治”。《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话,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第十六章)孔子一向推崇礼仪,强调仁义,认为以礼治天下,则民易敬服。《论语》中还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第十二章)孔子告诉颜回说,要努力约束自己,尽量使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当然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具体而言,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儒家的礼治思想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论语·为政》里面还说:“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第二章》)即是说,礼治具有很好的教化作用,它可以使人心良善,长幼有序,忠君爱国,在此基础上,人际关系才能真正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安定有序。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儒学中的“仁治”、“德治”、“礼治”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仁治”、“德治”、“礼治”均是儒家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所谓仁内礼外、互为表里,德治为先、礼刑并用,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治国效果。

二、从老子到庄子:道家的治国思想探析

(一)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该思想首先是由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笔者需要澄明的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绝不是消极意义上的“什么也不做”,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可见,“无为”的真正目的乃是“无不为”,是要靠万民的“自化”来实现“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来实现“无不治”。

老子还高屋建瓴地提出“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等治国理念。老子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三十七章》)老子认为,侯王如果能够按照“道”的原则来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而当产生贪欲时,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和“朴”来镇服它,这样就不再产生贪欲之心了。倘若万事万物没有了贪欲之心,天下安宁与稳定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老子“非战”的思想。“非战”的主张亦是老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认为,臣子应当依照“道”的原则来辅佐君主,一国不应以兵力逞强于天下。老子这样说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十章》)在老子看来,穷兵黩武之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在此基础上,老子还进一步阐释了靠战争和杀人根本不能够“得天下”的道理。他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天下矣。”(《老子·三十一章》)老子认为,“兵”是一种不祥之器,只有到了万不得已时才可以一用,否则即便打了胜仗也是“胜而不美”,以杀人为美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在天下得志的。不难看出,这些论述实际上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老子“非战”的思想主张。

(三)庄子的治国思想。庄子充分继承了老子的治国思想,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庄子认为,“人道”和“天道”是不可分的,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既然“天道”是“无为”的,那么“人道”也应当是“无为”的,从而进一步将“天道的无为”和“人道的无为”有机地联系起来。庄子说:“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大有者也。”(《庄子·应帝王》)可见,庄子治国理念的出发点是“不失其性命之情”,其归宿点则是“顺乎道”的自然之治。这与老子的思想具有内在的相通性,是对老子治国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总之,无论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观点,还是其有关“非战”的政治主张,抑或是庄子“人道”与“天道”相统一的思想,均是道家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些思想在中国道家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三、墨家学派的治国思想探微

墨家学派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同样非常丰富,包括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非乐等各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兼爱”、“非攻”、“尚贤”三大方面。

(一)“兼爱”思想。“兼爱”,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爱所有的人。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兼相爱”、“交相利”;小到个人与个人之间,也要做到“兼相爱”、“交相利”。在墨子看来,“兼爱”是不分远近、不分亲疏的普遍的爱,讲究“爱无差等”,要求不分等级、不分贵贱,无差别地爱所有人。这与儒家“爱有差等”的主张显然是非常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墨家的这一思想主张实际上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等级制的特点。

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归根到底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子不孝,父不慈,“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等等,都是人与人之间互不相爱的结果。墨子说:“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互怨互损必将引发社会矛盾,而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利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倘若天下人均能够真正做到“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那么天下自然而然也就太平了。

尽管后人对墨家的“兼爱”思想褒贬不一、各执一词,但我们应当承认的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墨家的“兼爱”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确确实实起到过重要作用。

(二)“非攻”思想。“非攻”即反对攻战,具体而言就是“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非攻”思想旗帜鲜明地反映出墨家学派反对发动不义之战的和平愿望,这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社会生产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尚贤”思想。《墨子》全书关于“尚贤”有上、中、下三篇,这三篇文章都是讲选官用人之道的。墨子在“尚贤”开篇即说:“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墨子·尚贤上》)墨子接着说道:“是在王公大臣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尚贤上》)可见,墨子认为,国家兴亡成败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人”二字。

所谓“尚贤”,就是“任人唯贤”。墨翟认为,国家施政的根本大计亦在于“用人”。然而究竟什么样的人“可用”,什么样的人“该用”,这就涉及到用人的“标准”问题。墨子说:“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子·尚贤上》)这里说的其实就是用人标准:要有良好的道德和品行,做事要有利于人民,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能明辨事理,并且通晓治国的道理和方略。

墨子认为,选拔人才应不分贫富、贵贱、远近、亲疏,就以贤能为标准,唯才是举,让真正贤能的人参与国家政治。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墨子还举例说道:“尧有舜,舜有禹,禹有皋陶,汤有小臣,武王有闳夭、泰颠、南宫括、散宜生而天下和,庶民阜。是以近者安之,远者归之。日月之所照,丹车之所及,雨露之所渐,粒食之所养,得此莫不劝誉。”(《墨子·尚贤下》)墨子对选贤举能、唯才是举的推崇可见一斑!

墨子还主张,选用贤人要量能而用。墨子说:“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治邑。”(《墨子·尚贤中》)为此,墨子批评了当时存在的用人不合理现象,“故不能治百人者,使处乎千人之官;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乎万人之官。”(《墨子·尚贤中》)墨子认为,无论是“大能小任”,还是“小能大任”,对国家而言都是不利的。

作者单位:贵州铜仁学院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 篇4

家思想的形成

【自主学习】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背景:(1)经济上 崩溃;(2)政治上 崩溃,周王室衰微;(3)阶级关系上,原来地位低下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并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4)文化教育上贵族、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2、“百家争鸣”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

①道家学派的 和庄子;②儒家学派有、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学派的 ;④法家学派的商鞅、。

3、“百家争鸣”的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运动。

(2)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 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了 学派,思想核心是“ ”;他主张“ ”;他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

2、孟子和荀子:

(1)孟子:发展了孔子“ ”的思想,主张实行“ ”,提出“ ”的民本思想。在伦理上主张“ ”。

(2)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 ”和“ ”,以德服人,提出“ ”的著名论断;在伦理观上主张“ ”。

(3)、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 的需要。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政治上主张“

【同步训练】

经典题例

1、(2008四川文综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解析:“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因此韩非批评的应该是儒家学说。例

2、(2007北京文综15)近年来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解析:从书名《论语》和“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可知讲的是孔子,故B项本身是正确的;C项的“西学东渐”时期应为明末清初时期的“西学东渐”,在时间上是相吻合的,这个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也使得C项描述的状况具备可能性;D项可能直接从题干中解读出来。此时期中国文化的外传主要是西方传教士把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而不是当时中国政府的宣传。

基础训练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面的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技生产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A.文化运动 B.社会变革 C.思想解放运动 D.学术交流

3、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4、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仁政”学说的儒家思想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实际上主张()

A.民贵君轻,行仁政 B.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C.无为而治,缓和矛盾 D.杜绝浪费,勤俭治国

儒家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 篇5

2.1以“仁(人)”为本促进和谐

儒家伦理倡导“仁”的目的在于防止人的社会和生物异化,恢复人的本性,实现“仁者人也”的以人为本的理想社会,这与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是不谋而合的。孔子所谓之“仁”,为完美人格的价值德行,他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将仁作为人类本然、人的本性来对待,同时对如何行仁、践仁、为仁的问题提供了人性沦意义上的理论支撑,即通过“亲亲之爱”达到“泛爱众”的圣域,进而通达天地境界。孔子的“仁爱”伦理思想对于当代社会防止和纠正人的异化,提升个人价值理性,弘扬人文精神,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具有现实意义,孔子告诫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论是面对自己的亲人还是面对陌生人,都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爱”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今社会之所以出现很多矛盾,人际关系不和谐,其重要原因在于,一些人肆意膨胀自己的物质欲望,自私自利,惟利是图,甚至损人利己。如果我们能以孔子的“仁爱”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尊重别人的意愿,乐于助人,那么人与人之问的关系定会和谐,整个社会将会出现一幅和谐的图景。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 篇6

历史教学要为现实服务,搭建历史到现实的桥梁。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从现实出发,引出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在学生掌握了思想家的思想之后,再用他们的思想智慧解决现实问题。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的内容,讲述的是春秋战国,这一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空前自由、活跃的思想交锋。这一时期出现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政治主张及治学方法,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各家各派在并立中互相辩驳,在辩驳中互相吸纳,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人物众多,各派思想纷呈,思想理论性很强,容易让七年级的学生感到枯燥,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引入故事辅助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家的思想,从而感受哲人的思想光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学生了解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证关系的能力,利用故事、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评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孔子、老子、墨子、孟子、韩非子、孙武等人的材料,阅读一些有关这些思想家的通俗读物;根据各派的学术观点,讨论校园内破坏公物行为产生的原因和遏制方法,加深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并在学习辩驳中互相学习、吸收对方思想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儒、法、道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 1.讲述学生熟悉的《塞翁失马》、《苛政猛于虎》 等故事,借助故事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深奥的哲学思想。

3、利用漫画故事等形式帮助学生辨别各思想派别的政治主张。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警句,并进行分类。

2、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

3、制作相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2、学习新课:

(一)老子

⑴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在学生说出老子、孔子之后,让学生找到老子的思想。

⑵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出福祸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的道理。⑶独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请同学们试着列举一下。如学习成绩的好坏的转化,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利用哲人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

(二)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是本课知识重点,要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让学生从孔子政治理想以及他为实现理想所做的努力中感受至圣先师的魅力所在。⑴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孔子“仁”“礼”的思想内涵。《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5次,孔子对“仁”特别崇敬,那么,“仁”到底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学呢?:学生归纳出“仁”就要求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之后问孔子“仁”的理想怎样推广到整个社会呢?引出孔子思想中的“礼”。“礼”就是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⑵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内涵。⑶但是孔子生逢乱世,他的“仁”“礼”思想会得到崇尚霸术君主们的赏识和支持吗?他的“天下归仁”的理想在当时能得以实现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孔子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呢?过渡到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

⑷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利用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如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总结教育家的真正含义就是传播一种思想、将理想的火种传遍天下,融入漫漫的历史长河。

⑸孔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柱石,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生活中“仁”的例子。

⑹20世纪人类文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两次世界大战,人类遭受巨大的灾难。20世纪末获世界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汇聚巴黎,其中一位瑞典物理学家说21世纪人类要生存下去,就要回到25世纪前,从孔子的思想中汲取智慧。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我们应该从孔子的思想中汲取怎样的智慧呢?从历史又回到现实,学生通过思考感受中国先贤哲人的思想光芒,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责任感。(三)百家争鸣

以图表形式引导学生归纳出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等思想主张,让学具备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局面的初步感知后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学生联系学过的旧知识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空间”。出示漫画,让学生判断漫画中的故事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出示辩论题目,“结合本班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班风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再现百家争鸣的情境。通过对其思想内容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3、课堂小结:启发学生谈本课学习的收获和感想,进行知识的加深和情感的深化。

4、板书设计: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自我反思及评价

上一篇:新军事变革与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来源下一篇:吊钩的报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