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目录

2024-09-08

百家讲坛目录(共9篇)

百家讲坛目录 篇1

百家讲坛目录

品读水浒传 

新解红楼梦 

风雅百代存 

语言的方程 

文学的个性 

华夏春秋志 

清十二帝疑案 

传承的神韵 

当茶遇到咖啡 

智慧的痛苦 

面对缪斯女神 

不停息的旋律 

相识数学 

物理的挑战 

探索宇宙 

撼天之旅 

地球成长史 

生命的奥秘 

与健康手拉手 

文明的发动机-科学 

社会的源动力-经济 

企业的方向盘-管理 

时代的加速器-数字 

冷眼看热点 

论争象牙塔 

建筑不是房子 

人的生与活 

女人说话 

百家讲坛单本集 

千年少林 

老舍的文学地图 

身边的礼仪 

文明的驻足地 

海洋生灵 

心灵鸡汤 

杜甫的文化意义 

钤记中华 

引雅入俗张恨水 

昆虫系列 

钱钟书系列 

解读张爱玲 

王国维系列 

传奇太后 

中国电影百年 

教育系列 

红楼六家谈

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 

吴建民盘点2004 

孔庆东看金庸小说 

马瑞芳说聊斋 

红楼梦里的配角 

二战人物 

爱的四重奏 

老子与百姓生活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

明十七帝疑案 

汉代风云人物 

金正昆谈现代礼仪 

汉代国策风云 

探秘中国汉字 

郑和下西洋600年祭 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和珅 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刘墉 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纪晓岚 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多尔衮 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鳌拜 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吴三桂 

智商情商 

方尔加讲孔子 

正说三国人物 

经典中的爱情 

地域文化的形成 

古代希腊

周思源也说秦可卿 

唐诗的故事 

从悲到喜说西厢 

西厢记中的爱情 

楹联的故事 

易中天品三国 

另类英雄李云龙 

鲁迅 

陆游 

唐伯虎

明亡清兴六十年 

慈禧 

慈禧灵寝 

于丹论语心得 

吕不韦 

苏轼 

玄武门之变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

于丹庄子心得 

李斯 

玄奘西游记 

红旗渠的故事 

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

贞观之治 

我读经典 

新解三十六计 

杨子荣 

范蠡 

焦裕禄 

传奇紫砂壶 

李清照 

武则天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 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 

马未都说玉器收藏 

马未都说漆器收藏 

马未都说杂项收藏 

历史人物的悲剧 

诗歌唐朝 

于丹论语感悟 

康熙大帝 

康熙陵寝之谜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 

周岭解密曹雪芹 

唐高宗真相 

梅兰芳 

千古中医故事 

解读中医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

中国四大爱情传奇牛郎织女传奇 

中国四大爱情传奇之白蛇传奇 

中国四大爱情传奇之梁祝传奇 

中国四大爱情传奇之孟姜女传奇 

抗日名将杨靖宇 

赵晓岚说李煜 

胡雪岩的启示 

太平公主

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 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

道光与鸦片战争 

道光陵寝 

程砚秋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

范进中举 

大变动中的中国 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林冲 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武松 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李逵 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鲁智深 

鲍鹏山新说水浒宋江 

两宋风云 

金戈铁马辛弃疾 

红楼梦中的节日 

大年初一说经典 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

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 

嘉庆陵寝 

正说包公 

蜀地探秘系列 

孟子的智慧 

战国说客双雄 

回首开国大典 

风雨张居正 

班墨传奇 

易经的奥秘 

苦命皇帝咸丰 

伶界大王谭鑫培 

长恨歌1-玄宗出世 

长恨歌2-开元盛世 

长恨歌3-盛世危情 

长恨歌4-物华天宝 

长恨歌5-长恨悲歌 

白居易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 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 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 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 

破解幸福密码 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

水墨齐白石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

名相管仲 

塞北三朝 

永乐大帝 

成语趣谈 

走近曹操 

解码关公 

解读《弟子规》 

抗倭英雄戚继光 

清官海瑞 

救时宰相于谦 

大明嘉靖往事 

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 

竹林七贤 

东汉开国 

末代皇帝溥仪 

鲜为人知的杨家将 

传奇王阳明 

三言两拍 

侠骨柔情陆放翁 

向诸葛亮借智慧 

大国医 

名人醉酒故事 

中华孝道 

大风歌 

英雄项羽 

曾国藩家训 

商贾传奇 

大隋风云

王树增解读辽沈战役 

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 

王树增解读平津战役 

信仰的力量 

隋唐英雄志 

写实徐悲鸿 

跟司马懿学管理  春秋五霸

百家讲坛目录 篇2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的宗旨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文化,这正与“三尺讲台”的神圣使命不谋而合。而“百家讲坛”主要内容是围绕文学经典和历史知识展开,这也与语文教学有契合之处。另外,“百家讲坛”形式上是由一位主讲人在“讲坛”上将知识、思想、情感传达给听众和观众,语文教学也是要立足课堂,学生的眼睛也聚焦在“三尺讲台”上。更值得一提的是,“百家讲坛”开播初期收视率一段时间曾跌至0.02%,几乎为零。在央视末位淘汰的严酷机制下,它岌岌可危,面临生存危机。然而,绝处逢生之后,便一路红红火火,成为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排名第二。近日,在一家权威机构推出的中国电视节目榜中,“百家讲坛”被评为年度电视节目和最佳人文科教节目。是怎样的改革使节目改头换面,收视率飚升,让受众从对节目兴趣不大到充满期待的呢?这尤其值得我们深思。既然具有可比性,我们不妨一一分析“百家讲坛”的变革举措,并从中汲取养分,为我所用。

一、从“受众定位于普通观众”到“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新的“百家讲坛”之所以大获成功,首先是对栏目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新的制片人万卫上任后,突破思维定式,给制作人员和主讲人转变思维,作出了“受众不再定位于社会精英,而是普通的电视观众”的全新定位。栏目内容学术性降低,对于内容的选择,完全依照大众口味,而非正统的学术观点。“百家讲坛”改版之后,收视率直线攀升,使这个曾经徘徊在淘汰边缘的栏目一度登上科教频道收视率的冠军宝座。

这个成功的举措启示我们,课堂讲授内容要尽量贴合当代学生的欣赏趣味,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需要。新《课标》的核心是教育必须立足“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始终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成长需要。因此,教师要让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和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联系起来,用美文浸润青春的心灵,用经典陶冶他们的情操。

学生所使用的语文教材编排周全,不仅具有科学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备课中要潜心寻找范文和学生之间的契合点,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让文本走进学生。要像“百家讲坛”那样,秉承兴趣原则和亲近原则,首先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充满兴趣。

当然,“满足学生”这一概念需要有多方面的内涵,有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被尊重需要等基本需要,也有成功的需要等更高层次的需要。教学内容如能从学生需要的高度去生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就会大幅提升,就会主动地探索,积极地去接受。

二、从“主讲人完成同一主题系列”到“语文专题教学”

同一主题的节目由同一个主讲人完成,所讲内容侧重于同一题材的纵向延伸,培养受众对于节目和主讲人的忠诚度,“百家讲坛”的这一尝试大胆新颖。事实证明,这样的“系列专辑”能牵引观众的目光,抓牢观众的心,观众陪伴主讲人也陪伴某一主题深入其中。收视率证明,观众反而更能接受小信息量的演讲方式,信息量小、信息内容扎实的演讲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由此我们联系到语文教学。课堂讲授量如果较大,在特定的课堂时间里内容就不容易讲述得深透,有如浮光掠影,吸引不了学生。其实,课堂讲授应该本着信息量小一点、知识点疏一点的原则,知识点要少而精,对于某一个知识点要讲深讲透。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深究的专题,值得教师带领学生在某一点上向纵深延伸,譬如:月亮、亲情、秋天等。我们也可以界定其为专题性学习,学生能在合作探究中对知识点进行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从“故事化讲述”到“现代教学手段运用”

在讲述方式上,“百家讲坛”打破了原有模式,用“故事化”重新解构栏目,按照戏剧化的结构来制作每期节目。用悬念隔断、牵引,使讲述方式不再平铺直叙;有了故事,偌大的讲堂不再沉闷,内容不再乏味。表现方式上,吸收评书和电视剧技巧,巧设悬念,多讲故事,多讲细节,吸引观众。后期制作更配上扣人心弦的音乐,穿插有趣生动的画面或Flash动画,使节目更加生动可感,趣味盎然。

反观语文课堂,教师也应该抛弃老生常谈、平铺直叙的做法,采取设悬念、讲故事的方法。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似乎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题解、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划分段落、分析课文、归纳中心、写作特点、布置练习。凡此种种,单独看来均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用之于许多课文教学也不无收效。但是,篇篇这样,堂堂如此,课堂模式凝固化、公式化,则违背了教学规律,遏止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灵活多变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的五官就都被调动起来,学习更轻松,更主动了。多媒体的介入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恰当而又适宜地使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当然,提倡多媒体的使用决不是鼓吹泛滥使用,无效使用。若多媒体的使用违背了辅助教学的初衷,篡夺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只是堆砌炫耀,就喧宾夺主,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四、从“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主讲人”到“站在三尺讲台上,我就是语文”

“百家讲坛”有今天的辉煌,一批“学术明星”功不可没。用制片人万卫的话说“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主讲人”。刚开始节目组邀请的是李政道、周汝昌等世界级大师,但是播出效果不尽人意,观众反响平淡,兴趣不高。改革后,通过遴选,阎崇年、于丹、易中天等讲师受到广大观众喜爱和追捧。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普通学者的风头反而盖过了那些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呢?

其实,“百家讲坛”改革的关键就是提炼了一套选择主讲人的特有模式——三维空间选择法:学术根基(y轴)+适合大众的表述能力(x轴)+人格魅力(Z轴)。“名嘴”易中天也在其博客中说,一个主讲人受到观众欢迎靠的是三条:学问、见解、个性。

无独有偶,语文教师薛瑞萍也说:“站在三尺讲台上,我就是语文。”的确,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语文课要让学生充满兴趣,最终还要看语文教师自己。作为“语文代言人”的教师,将语文的美充分展现给学生的确是任重而道远。我们不妨也从“百家讲坛”的三维空间模式中总结出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

1. 不断读书积累,不断提升修养

站在“百家讲坛”上,面对亿万观众传播文化,传播思想,没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恐怕是站不住或站不稳的。说到底,是主讲人厚重的学识使观众产生了信任。所以,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面对一批批莘莘学子,语文教师不管目前教学任务、日常事务多么纷繁复杂,在日常教学之外一定要努力汲取古今中外典籍的精华,大量读书,积淀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造诣,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有背后的广度,使自己丰盈饱满,这样才能厚积薄发,稳稳地站在讲台之上。

2. 锤炼课堂用语,熟练表情达意

课堂用语是否得当,是否精彩,教师能否准确、熟练和生动地表情达意关系着课堂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师尤其应该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讲文学,只有严谨之美还不够,还要有趣说妙解,给人以愉悦和深刻之美。现在的学生都很挑剔,而且兴趣多元化。有的老师感叹:“现在的课越来越难上了。”清华大学葛兆光教授也曾感慨:“在急功近利、讲究实用的年代,文史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听讲兴趣,所以只好搞点包装,添加点佐料。”真是深谙了其中的奥秘。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若能严谨、亲和、富有生趣、幽默风趣,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锤炼课堂用语,追求高效低耗的表达方式,养成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习惯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必要素养。

3. 追求教学风格,彰显个性魅力

“风格即人。”“百家讲坛”主讲人风格迥异,各具魅力。阎崇年持重,易中天机智,于丹聪慧,王立群厚道,纪连海另类……,他们独特的个性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应该追求并发掘自我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的风采。或是对语言的独特感觉,或是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或是语文方面的特长。这样,学生就能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与教师真诚对话,深刻交流,在教师的引领下一起领略语文的美好风光。

百家讲坛目录 篇3

“百家讲古”?

据《南方周末》报道:“百家”即言多也,各路精英都在这讲坛上一展辩才。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百家讲坛”似乎应该更名为“百家讲古”,因为它所讲的,不是汉唐,便是明清;不是《论语》,便是《三国》;不是司马迁,便是曹雪芹;讲了慈禧还不够,还要讲光绪……新闻出版事业要“三贴近”,电视应是最具影响力的传媒,最应该贴近大众的所思所想。

不是说古代名著不要介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只在中国的旧典籍中讨生活。“古为今用”,是不是还要“洋为中用”?除了古典名著外,能不能介绍一些外国名著呢?能不能介绍一些外国最新学术动态和科学成就呢?甚至,能不能介绍一些外国最新社会思潮呢?还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似乎也可以请名家到“百家讲坛”上做一番介绍。

概而言之,“百家讲坛”要真正体现“百家”,不能只是传统文化一家。

为“豪华课本”瘦身

据《光明日报》报道:新学期伊始,江苏省就公布了2007年春季江苏省中小学教材零售价格及课本费标准,明确规定各地严禁使用《江苏省2007年春季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书目》以外的教材,课本费实行“多退少不补”原则,按学期与学生结算,公布结算清单,凡结算清单中列支不属规定范围内的书款必须全部清退给学生。这使得2007年春季入学的教材价格,比2006年平均降低了约17%。定教学用书和课本费标准,意在遏制人人诟病的“豪华课本”,还课本本来面目,为学生及家长减负,豪华课本走上了回归质朴本色之路。对此,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必须推进教材出版发行招投标工作,彻底打破行业垄断经营。由多个部门联合招标,使得采购价格降到最低,这样书商的贿赂空间就缩小了,课本就再没有豪华的必要了。”

创造文艺健康发展的

社会文化生态

据《文汇报》报道:盲目制造“粉丝”和“粉丝”追星而引发极端事件,已成为一种公害。今天需要重视的是在文艺市场和大众文化的条件和氛围中,创造一个文艺健康发展和优秀作品不断出现的社会文化生态问题。如果不在这样一个文艺生死攸关的大课题中着力用功进行研究和策划,那么,明星迷、网游迷等等各种“粉丝”的走火入魔,不但无助于相应文艺和文化的健康和繁荣,而且,会冷不防地闹出点小小大大的事情出来。今天,也许就是提升我们文艺和娱乐品位的契机。

青春文学创作

不必锦上添花,更需雪中送炭

据《中华读书报》报道:评论家近日呼吁,出版界和媒体对青春文学推波助澜多,冷静分析少,青春文学的发展已经到了急需理论正确引导的关键时期。评论家表示,中国文坛向来就不缺乏“神童”,现在也不必对哪位青年人动辄冠以“神童”美称,当务之急是给予必要的引导。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张胜友说,“一批有才情的青年人组成了青春文学庞大的创作队伍,对他们予以关注、引导是必须的。”因为现在一些媒体有“捧杀”他们的倾向,他们的人生阅历还不够,如果头脑发热,以后很难成为大家。河北省作协陈冲说,青春文学作者的很多东西是不自觉的,他们很难自己从理性上进行把握,这就需要评论界加以引导,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会非常有利。

六小龄童:

请不要拿先祖的名著开涮

据千龙网报道:针对当下流行的戏说名著,六小龄童表示,有人创作《西游记》后记、新记他都不反对,但应该有基本的创作底线。“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也不是胡说,改编名著是有底线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的基本性格不能变。

我觉得,改编者一定要笔下留情,千万不要拿先祖的名著去开涮或戏说、甚至恶搞。”六小龄童认为,“现在一些改编者让孙悟空跟女妖谈恋爱,或者写孙悟空的‘一夜情’,令读者津津乐道于孙悟空对情爱的追逐,这样的戏说和恶搞就不恰当。现在有太多年轻人不读原著,所以这样的误导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传统文化教育遭挑战:

九成孩子知圣诞不知端午

百家讲坛目录 篇4

2004.10.26.张爱玲(4集)2004.11.02.《王国维》系列(4集)2004.11.09.传奇太后(4集)2004.11.23.教育系列(3集)2004.11.30.红楼六家谈(12集)

2004.12.21.古埃及文明之谜(6集)-李晓东 2004.12.30.吴建民盘点2004(2集)-吴建民

2005.01.04.孔庆东看金庸的武侠小说(15集)-孔庆东 2005.01.11.说聊斋(24集)-马瑞芳 2005.01.20.红楼梦里的配角(11集)2005.02.02.中国电影百年(10集)2005.03.01.二战人物(18集)-马骏

2005.03.08.周国平谈女人、爱情、婚姻、孩子(4集)2005.03.29.老子与百姓生活(15集)-姚淦铭 2005.04.02.刘心武揭秘《红楼梦》(44集)-刘心武 2005.04.19.汉代风云人物(32集)-易中天、王立群 2005.05.24.汉代国策风云(4集)-方尔加 2005.07.09.郑和下西洋(2集)-毛佩琪 2005.07.13.说清朝二十四臣(49集)-纪连海 2005.09.13.智商与智商(4集)-曾国平2005.09.20.明七十帝疑案(15集)-毛佩琦 2005.11.01.方尔加讲孔子(4集)-方尔加 2005.11.08.正说三国人物(9集)-周思源 2005.11.16.经典中的爱情(3集)-刘扬体 2005.11.22.地域文化的形成(4集)-葛剑雄 2005.12.20.希腊史诗与神话(2集)-赵林 2005.12.26.周思源也说秦可卿(5集)-周思源 2006.01.02.唐诗的故事(17集)-康震 2006.01.09.从悲到喜说西厢(5集)-李昌集 2006.01.25.楹联的故事(3集)-孙丹林 2006.03.27.另类英雄李云龙(3集)-徐放鸣 2006.06.01.《西厢记》中的爱情(3集)-李昌集 2006.06.05.鲁迅(6集)-孔庆东 2006.06.12.陆游(4集)-孙丹林 2006.06.29.唐伯虎(5集)-孙丹林

2006.09.01.明亡清兴六十年(46集)-阎崇年 2006.09.17.慈禧(27集)-隋丽娟 2006.10.30.吕不韦(6集)-孙立群 2006.11.06.苏轼(10集)-康震

2006.12.11.玄武门之变(8集)-孟宪实

2007.01.06.王立群读史记_汉武帝(37集)-王立群 2007.02.01.慈禧陵寝(2集)-赵英健 2007.02.18.于丹《庄子》心得(10集)-于丹 2007.03.08.李斯(6集)-孙立群

2007.03.19.玄奘西游(36集)-钱文忠 2007.05.01.红旗渠的故事(4集)-李蕾

2007.05.05.我心目中的陈嘉庚(2集)-主讲人:陈毅明,主持人:易中天

2007.05.07.贞观之治(11集)-孟宪实 2007.05.19.我读经典(17集)2007.06.27.新解三十六计(24集)-乔良 2007.07.01.杨子荣(5集)-张望朝 2007.08.20.正说吴三桂(6集)-纪连海 2007.08.28.范蠡(7集)-孙立群 2007.10.01.焦裕禄(3集)-周文顺 2007.10.26.传奇紫砂壶(4集)-康尔 2007.10.30.探秘中国汉字(2集)-赵世民 2007.11.07.李清照(10集)-康震 2007.11.19.武则天(32)-蒙曼

2008.01.01.马未都说收藏(52集)-马未都 2008.01.14.历史人物的悲剧(3)2008.01.21.诗歌唐朝(10集)-莫砺锋 2008.02.07.于丹《论语》感悟(7集)-于丹 2008.02.18.李莲英(11集)-纪连海 2008.03.02.康熙大帝(23集)-阎崇年

2008.03.17.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5集)-周汝昌 2008.03.31.周岭解密曹雪芹(10集)-周岭 2008.04.14.唐高宗真相(9集)-孟宪实 2008.05.01.梅兰芳(5集)-翁思再 2008.05.06.千古中医故事(16集)2008.06.02.解读中医(5集)-王新陆

2008.06.07.《红楼梦》中的端午节(1集)-周岭 2008.06.08.王立群读《史记》_秦始皇-王立群 2008.06.16.白蛇传奇(5集)-段怀清 2008.06.23.康熙陵寝(3集)-赵英健 2008.06.30.抗日名将杨靖宇(5集)-张望朝 2008.07.18.李煜(10集)-赵晓岚

2008.08.04.胡雪岩的启示(15集)-曾仕强 2008.09.04.太平公主(18集)-蒙曼

2008.10.01.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10集)-王树增 2008.10.11.先秦诸子百家争鸣(36全集)-易中天 2008.10.13.道光与鸦片战争(15集)-愈大华 2008.11.03.道光陵寝(2集)-赵英健 2008.11.05.京剧大师程砚秋(3集)-胡金兆 2008.11.10.梁祝传奇(5集)-段怀清 2008.11.17.孟姜女传奇(3集)-段怀清 2008.11.20.牛郎织女传奇(2集)-段怀清 2008.12.01.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7集)-毛佩琦

2008.12.10.范进中举(3集)-高日晖

2008.12.24.大变动中的中国_甲午风云(2集)-王晓秋 2008.12.29.鲍鹏山新说《水浒》(63集)2009.01.24.《红楼梦》中的春节(2集)-周岭 2009.01.26.大年初一说经典(1集)-易中天-杨治国 2009.01.27.解读三字经(43集全)-钱文忠 2009.03.09.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10集)-喻大华 2009.03.23.嘉庆陵寝(2集)-赵英健 2009.05.04.正说包公(5)-李炜光 2009.05.11.蜀地探秘(10集)2009.06.02.孟子的智慧(9集)-傅佩荣 2009.06.11.战国说客双雄(10集全)-姜安 2009.07.13.两宋风云(30集全)-袁腾飞 2009.08.12.金戈铁马辛弃疾(8集)-赵晓岚 2009.10.01.回首开国大典(6集)—江英 2009.10.07.易经的奥秘(15集全)-曾仕强 2009.10.12.风雨张居正(25集)—郦波 2009.11.06.班墨传奇(3集)—钱文忠 2009.11.24.苦命皇帝咸丰(10集)-喻大华 2009.12.04.伶界大王谭鑫培(3集)—翁思再 2009.12.07.长恨歌(41集)—蒙曼 2010.01.17.白居易(7集全)-莫砺锋 2010.01.24.唐宋八大家(30集)-康震 2010.02.06.破解幸福密码(8集全)-毕淑敏 2010.02.14.孔子是怎样炼成的(18集全)-鲍鹏山 2010.03.04.水墨齐白石(7集)-吕立新

2010.03.11《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17集)-刘心武

2010.03.28.名相管仲(5集全)-董平2010.04.16.塞北三朝(23集全)-袁腾飞 2010.05.10.永乐大帝(31集全)-商传 2010.06.10.成语趣谈(2集)-吴桐祯 2010.06.12.走进曹操(7集全)-于涛 2010.06.19.解码关公(9集全)-梅铮铮 2010.07.08.解读《弟子规》(22集全)-钱文忠 2010.07.30.抗倭英雄戚继光(14集全)-郦波 2010.08.13.清官海瑞(8集全)-郦波 2010.08.21.“救时宰相”于谦(8集全)-郦波 2010.08.30.大明嘉靖往事(15集全)-方志远 2010.10.01.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9集全)-王树增 2010.10.10.竹林七贤(13集全)-刘强 2010.10.23.东汉开国(21集)-魏新 2010.11.13.末代皇帝溥仪(21集)-喻大华 2010.12.04.鲜为人知的杨家将(6集)-梅毅 2010.12.10.传奇王阳明(14集)-董平2010.12.24.三言二拍(11集)-韩田鹿

2011.01.04.百家讲坛_侠骨柔情陆放翁(10集)-杨雨

百家讲坛 篇5

1、春秋战国 华夏春秋志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春秋吴国风云录 范蠡 战国说客双雄 名相管仲

2、秦 吕不韦

李斯

汉 汉代国策风云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晁错、袁盎、窦婴、韩信、刘邦;王立群:项羽、吕后)

东汉开国

3、三国两晋南北朝

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走近曹操

解码关公

竹林七贤

4、隋

大隋风云(“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5、唐 诗歌唐朝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玄奘西游记

武则天

唐高宗真相

太平公主 侠骨柔情陆放翁 狄仁杰真相

6、五代十国 南唐后主李煜

7、宋 两宋风云

金戈铁马辛弃疾

塞北三朝(辽)千秋是非话寇准

清明上河读宋朝

王立群读宋史(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

8、元

9、明 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永乐大帝 万历兴亡录 郑和下西洋600年祭 大明嘉靖往事

10、清 明亡清兴六十年

清十二帝疑案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正说和珅、正说刘墉、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大太监李连英)康熙大帝 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 苦命皇帝咸丰 囚徒天子光绪道光与鸦片战争 末代皇帝溥仪 清朝陵寝之谜 清东陵密码

11、其他

二战人物 李云龙 杨子荣 抗日名将杨靖宇 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 拿破仑

15、历史上的悲剧人物

文学

于丹《庄子》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 解读《三字经》解读《弟子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风雅百代存 大风歌 易中天品三国 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大结局)长恨歌

大话西游

品读水浒 鲍鹏山新说水浒(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宋江)

新解《红楼梦》周思源也说秦可卿

红楼六家谈

红楼梦里的配角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周岭解密曹雪芹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说聊斋 老舍的文学地图 鲁迅

张恨水系列《钱钟书》系列 我读经典

经典中的爱情

孔庆东看武侠小说 新解三十六计 西厢记 唐伯虎 苏轼 李清照 张爱玲 王国维 成语趣谈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 三言二拍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下部)从司马到司马 纳兰心事有谁知

教育系列

文化

传承的神韵 当茶遇到咖啡 传奇紫砂壶人的生与活 与健康手拉手 郝万山说健康 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 语言的方程 彭林说礼 身边的礼仪

金正昆谈现代礼仪 地域文化的形成 中国电影百年 胡阿祥说国号 客家人(土楼文化)文明的驻足地 中华孝道

艺术

建筑不是房子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家具、玉器、瓷器、漆器、杂项)梅兰芳

京剧大师程砚秋 水墨齐白石 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奇

大故宫(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

哲学

智慧的痛苦

老子与百姓生活

方尔加讲孔子 心灵鸡汤 孟子的智慧

破解幸福密码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易经的奥秘 传奇王阳明

经济

社会的源动力——经济

自然科学

地球成长史(上、中、下)昆虫系列

生命的奥秘

时代的加速器——数字

探寻宇宙

文明的发动机——科学

物理的挑战相识数学

《海洋生灵》系列

蜀地探秘

其他

女人说话(上、下)传奇太后

回首开国大典 红旗渠的故事

焦裕禄

白蛇传奇

名人酒故事

中医

千古中医故事 解读中医 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

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

李治侍奉唐太宗

接近以了解,不能唯上

无为的策略,表演给别人希望看到的 形象正面,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政治选择大于事实

148、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149、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150、大风歌

151、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下部)152、名人酒故事

153、大隋风云(“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154、中华孝道 155、信仰的力量 156、春秋五霸 157、彭林说礼 158、万历兴亡录 159、囚徒天子光绪 160、大话西游 161、千年一笔谈 162、千秋是非话寇准

163、大故宫(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

164、从司马到司马 165、纳兰心事有谁知 166、清明上河读宋朝 167、拿破仑 168、清东陵密码

169、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170、战国七雄

171、王立群读宋史(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172、郝万山说健康 173、春秋吴国风云录 174、狄仁杰真相

175、客家人(土楼文化)176、胡阿祥说国号

1、不停息的旋律(弟子规)

2、智慧的痛苦

3、传承的神韵

4、当茶遇到咖啡

5、地球成长史(上、中、下)

6、昆虫系列

7、风雅百代存

8、撼天之旅

9、华夏春秋志

10、建筑不是房子

11、冷眼看热点

12、女人说话(上、下)

13、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

14、品读水浒

15、人的生与活

16、生命的奥秘

17、时代的加速器——数字

18、探寻宇宙

19、文明的发动机——科学 20、文学的个性

21、物理的挑战

22、相识数学

23、与健康手拉手

24、智慧的痛苦

25、清十二帝疑案

26、论争象牙塔

27、面对缪斯女神

28、企业的方向盘——管理

29、社会的源动力——经济 30、新解《红楼梦》

31、语言的方程

32、身边的礼仪

33、金正昆谈现代礼仪

34、周思源也说秦可卿

35、《钱钟书》系列

36、地域文化的形成

37、红楼六家谈

38、老舍的文学地图

39、《海洋生灵》系列 40、李云龙

41、鲁迅

42、老子与百姓生活

43、说聊斋

44、张恨水系列

45、吕不韦

46、二战人物

47、红楼梦里的配角

48、中国电影百年

49、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正说和珅、正说刘墉、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大太监李连英)50、文明的驻足地

51、经典中的爱情

52、孔庆东看武侠小说

53、明亡清兴六十年

54、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

55、易中天品三国

56、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57、于丹《论语》心得

58、于丹《庄子》心得

59、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60、贞观之治 61、我读经典 62、玄奘西游记

63、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64、新解三十六计 65、武则天

66、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家具、玉器、瓷器、漆器、杂项)

67、诗歌唐朝 68、唐高宗真相 69、西厢记 70、唐伯虎 71、苏轼

72、于丹《论语》感悟 73、李清照

74、红旗渠的故事 75、范蠡

76、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 77、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78、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79、汉代风云人物 80、解读《三字经》 81、传奇太后 82、张爱玲 83、心灵鸡汤 84、王国维 85、玄武门之变 86、教育系列 87、方尔加讲孔子 88、杨子荣

89、汉代国策风云 90、焦裕禄

91、郑和下西洋600年祭 92、传奇紫砂壶 93、千古中医故事

94、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 95、蜀地探秘

96、历史上的悲剧人物 97、李斯

98、班墨传奇

99、鲍鹏山新说水浒(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宋江)100、两宋风云

101、金戈铁马辛弃疾 102、梅兰芳 103、诗歌唐朝

104、周岭解密曹雪芹

105、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 106、抗日名将杨靖宇 107、苦命皇帝咸丰 108、大明嘉靖往事

109、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晁错、袁盎、窦婴、韩信、刘邦;王立群:项羽、吕后)

110、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111、京剧大师程砚秋 112、康熙大帝 113、白蛇传奇 114、白居易 115、解读中医 116、红楼梦

117、清朝陵寝之谜 118、道光与鸦片战争 119、战国说客双雄 120、孟子的智慧

121、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12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大结局)123、长恨歌

124、破解幸福密码 125、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126、易经的奥秘 127、水墨齐白石

128、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奇 129、胡雪岩的启示 130、名相管仲 131、《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132、永乐大帝 133、南唐后主李煜 134、走近曹操 135、解码关公

136、解读《弟子规》 137、竹林七贤 138、东汉开国 139、末代皇帝溥仪

140、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141、成语趣谈 142、太平公主 143、回首开国大典 144、塞北三朝(辽)145、传奇王阳明 146、三言二拍

《百家讲坛》后感 篇6

评论家们说,中国的老百姓现在存在着一种“收视饥渴”。于是《百家讲坛》就这么应运而生了,紧接着有这么一批以易中天、于丹为首的人物也就活跃在了荧幕上。霎时间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阵风,叫做“全民送暖”,春天是被春风送来的,但如果像沈阳的春风一样卷着沙尘到处刮刮,也就不是什么好现象了。这《百家讲坛》到底是哪样的风,至今仍众说纷纭。

我读《于丹论语心得》是在模拟考试前后,因为学习的关系,所以并没有认真细读,只是粗略了解了其大概。那时只觉得它是众多《百家讲坛》中的一本,只因为它不是什么“疑案”,不是什么“之谜”,加之舆论哗然,对之赞赏有佳,才买来读的。只当读故事一般,觉得于丹的“心得”不无道理,之后就渐渐忘了。《于丹论语心得》再一次引起我的关注是1月份的一次新闻联播,以及紧随其后的焦点访谈,主要是对2006年一年里中国的娱乐传媒作以总结,其中特意提到于丹和她的这本《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到处签名售书,这本心得狂卖60万册等等。我买了一套光盘,决定亲自看看这位所谓“美女学者”。看过之后,我的感慨颇多,真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于丹谈不上漂亮,但绝对能看出她是一位受过国学熏陶的学者。于丹说话有她自己的魅力,从最基本的说,在没有稿子的情况下,她不说错字,妙语连珠,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先不论她到底讲了些什么,她的语言就可以留住一批观众,这就是许我迩者做不到的。中国的历史上不缺乏研究《论语》这本儒家至上经典的学者、专家,他们语言的精僻,理解的深入,只过不惑之年的于丹是无法与之相比的;中国也不科学家能说会道的教师、出口成章的文人。但于丹却可以做到让一本冷了几十年的《论语》重新回到中国书生的视野里,是因为她兼容了这两者,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赏析视角和表现能力,她能够站在现如今最有影响力的传媒平台——电视上讲《论语》,以最现代的手段传播最古老的经典,最重要的是她有了这样一次机会并且逢着这样一个时代。正是有了这多方的融合,才有了《于丹论语心得》今天奇迹般的效应和影响力。

再说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我只看过前两部,第一部说魏,第二部说蜀。易中天吸引人的地方众所周知,就是他特别通俗的个性语言。比如“美女”、“帅哥”随处可闻,他说诸葛亮是刘备民营企业里的CEO,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还开了个公司„„易中天话说得不是字正腔圆,长得也只是五官端正,但他的话中却散发着磁性的魅力。这点很多老师都可以做到,易中天用的就是好多老师为了吸引同学们眼球的惯用的伎俩,就以我们的物理老师为例,听易中天讲三国和上物理课可能会收获同样的笑声,但效果不同。易中天顶着一个群雄逐鹿的社会和一个人才辈出时代,他的幽默也带了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意义,让历史有了亲和力。

《百家讲坛》称不上学术,它是以普通百姓为听众的一种文化传媒。于丹讲论语是以“现代视角”,易中天讲三国站在“平民立场”,就凭这点他们的讲座搬不进学术殿堂,也使得不少学者哗然惊呼——于丹“将海拔有1。93米的山东大汉孔夫子竟然萎缩了,将一名与柏拉图齐名的人类思想巨人变成了一个俗不可耐的生活传教士”。于丹说孔子是和蔼可亲的,他的理论是在今天仍

可照亮我们的心灵的。这话不假,她让有中学文化的我可以听懂,让哪怕只会识字的农民可以听懂,让监狱的犯人们也可以听懂。这是悲哀还是喜悦?这些人能听、爱听的是于丹以《论语》引出的故事,而正是这些在中考阅读中常可以见到的故事成了于丹讲座的主体。这些人听完后会觉得《论语》很有趣,而使他们忘记了《论语》除了有大海的广度外还有它的深度,怎能几个故事了得?最深刻的道理往往是最朴实的,这话虽然不假,但孔子被称为圣人总还是有历史和时代赋予他的大智慧。易中天的“给历史披上了时尚的外衣”、“通过现代视角,以三维结构”的个性语言,让不少并没有真正了解过《三国》的少年忘却了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他个人与时代大潮流相悖的思想,占据了少年们思想的主流。妈妈的一位在复旦大学读博士的朋友说,复旦大学的教师们对此反应强烈,他们从更深刻的角度挖掘《百家讲坛》的弊端。他们认为《论语》是在封建统治下诞生的经典,是帝王将相们“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法宝。也就是说,没有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前提,《论语》就不会生效,《论语》就不能被推崇,因为《论语》中透着的“君命不可违”的封建专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行不通了。而于丹权权引用了512则《论语》中的几十则,她忘了告诉我们《论语》中有些东西以“现代视角”来看已退出了舞台。《论语》作为个人修身养性的准则的确是好的,然而在崇尚民主与科学的今天再将《论语》奉为至尊,显然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悖。

浅析《百家讲坛》的电视语态 篇7

关键词:电视语态,悬念,视听形式,嘉宾,选题

2004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徘徊在将被“末位淘汰”的边缘,如今它却一跃而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电视节目之一、它开创了以说书的方式来讲述历史的方式,《百家讲坛》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力深入人心。其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栏目的转变过程。

《百家讲坛》通常在讲述中设置层层的悬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演讲者如抽丝剥笋般解开重重迷雾,将受众牢牢吸引在电视机前,这是讲坛类节目成功的关键。《百家讲坛》开播初期因为沿袭了讲座节目的传统模式,曾一度陷入困境。之后,它采取了引入悬念贯穿全片的措施,才使节目重新焕发活力。《百家讲坛》根据讲座的内容首先设置一个总的悬念,这个总悬念往往体现在片名之中,是这一讲座的总纲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清十二帝疑案》、《揭开狮身人面像神秘的面纱》、《神秘的金字塔》、《秦可卿之死》等。单从这些片名看,就足以吸引观众的目光,引起他们的兴趣。此外,在讲座进行当中设置分悬念,每一个分悬念成为讲座内容的转折点,以吸引受众、保持其收视的热情。以《二战人物希特勒》这期讲座为例,首先片头设置总的悬念“走近希特勒,了解他谜一样的人生,探究他不同常人的生命历程”,接着每一节中设置分悬念,如“他从不讲自己的身世,也从不允许别人议论他的身世,这是为什么?这个人类最大的魔王究竟有什么难以启齿的身世呢??”,“在维也纳这个尽情享乐的天堂希特勒又将如何面对新的生活?这个想当国家元首的希特勒首先成了一个阶下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这样,受众随着讲座的进程,解开重重分悬念,直至最终破解片头设置的总悬念。这种悬念式的叙事结构目的是使叙事变得更有趣,更易于受众理解,更好地吸引受众。

我们一般在电视上看到的讲座类节目,由于其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不适合用电视这种视听媒介传播,而《百家讲坛》却将电视的视听元素巧妙地融合进讲座之中,使得节目的传播形式更加丰富生动。在视觉方面,《百家讲坛》充分利用画面穿插的剪辑手法,将事先制作好的关于讲座内容的背景资料和形象片断适时地插入讲座之中。历史类题材一般是当年的记录片断的再现,名著类题材则播放以该名著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视剧片断。即使是难以表现的自然科学类题材,也可以用表格、FLASH图画等来弥补视觉上的缺陷。对于画面背景音乐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人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是以视觉为主、听觉为辅,因此音乐的搭配要为画面的内容表达和讲座的整体节奏服务。急促的音乐易使人产生紧张感,低沉悠扬的音乐易令人陷入深沉的思考,活泼跳跃的音乐又让人感到轻松。视听元素和学者们的讲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结构变得更加紧凑,节奏变得更加明快。以理性的讲解为主,辅之以形象的画面与相应的音乐,这些都契合了受众的收视期待。

《百家讲坛》节目虽然把讲述者所说的每句话都以字幕方式呈示,对其中某些必须解释的概念与必须引用的原文,也都以字幕形式加以强调,观众也可以通过阅读来了解内容,但总体而言,这还是一档以听为主的节目,以口语方式亲近观众,就应该尽量让最没有学术训练的人士也能大体听懂,而且听了几句就愿意再试着往下听,这就应该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榜样,他每写好一首新诗,往往并不是去念给同行或知识水平相当的人听,而是去念给文盲听,他要求自己的诗从听觉效果上达到“老妪能解”,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并没有降低他诗歌的艺术质量,而且使他的诗流传得更加广泛,在社会上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百家讲坛》就应该成为一档“老妪能解”的节目。

《百家讲坛》的嘉宾一般都是在各自学术领有卓越成就域的人物,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阎崇年、周思源等学术名流,也有邹静之、张维迎、戴锦华等少壮派学者,就是最一般的主讲人也都不会低于相当于大学博导一级的学术水准。名家的魅力非同一般,他们的讲座在任何地方都是场场爆满,但是即使是在万人礼堂,也不过就是这么一万个受众有幸聆听他的演讲而已,而《百家讲坛》则是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让全国各地的观众都可以“面对面”地看到他们的讲演。?

《百家讲坛》的选题大多是我们在大学课堂上都能接触到的内容,社会上有影响的专题讲座,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及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的主题报告等等,内容大体分为人文艺术类、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以及边缘学科、交叉科学等等。总之,只要与学术领域沾边儿的知识内容都在我们的选题之列。同时,这些选题都非常注意时代性的特点,如江南大学文学院姚淦铭教授所做的题为《老子智慧与现代式离婚》的讲座,将老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和现代人的离婚现状相结合,把老子的话进行现代意义上的阐释,作为现代人的心灵鸡汤推出。有理有据,娓娓道来,非常吸引人。选题独辟蹊径,效果很好。

一个电视栏目能否成功,需要考虑栏目的形式、内容、公关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内容选择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电视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许多媒体要么因为内容太过高端、深沉而失去了受众,要么为了迎合受众的一些低俗品味而放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走向了媚俗化道路。很多时候,这样的栏目只是县花一现,缺乏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生命力。其实,栏目内容做到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并不是矛盾的。只要学会选择好的节目定位,找准目标市场,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反而会成为栏目成功的重要策略。《百家讲坛》的成功绝非偶然,值得所有电视媒体的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吴文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百家讲坛》燃起“一把火” 篇8

很多人是在知道易中天之后,才知道《百家讲坛》的。其实,《百家讲坛》的创办远早于此。

2001年7月9日,基于办一个“开放式的大学”,把各路专家、学者从教室里搬到电视上来,以弥补许多观众无缘进入大学的遗憾的想法,《百家讲坛》正式创办,当时的口号就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做学术大师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开播伊始,担纲主讲者皆为各学科顶尖学者,比如霍金、杨振宁、李政道、童庆炳、叶嘉莹、莫砺锋等名家都相继到节目做客。专家讲课的内容也比较杂,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常识、饮食起居、养生保健,几乎全都进了“讲坛”。

“其动机很好,不想观众并不买账,原因是听不懂那些过于专业的东西,收视率极低。”《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

为了提高收视率,《百家讲坛》开始在形式上做一些变化,将主讲人由一个变为好几个座谈。“但效果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好在那时央视领导对其收视率要求不高,权当它是一个公益性栏目。”万卫说。

《百家讲坛》创办初期是没有收视率指标的。2003年央视开始用收视率作为衡量栏目的指标,实行末位淘汰制,《读书时间》因为收视率不行被淘汰了,眼看就要轮到《百家讲坛》,编导们有些急了,开始研究观众,研究市场。2004年,在第二任制片人聂丛丛的主持下,《百家讲坛》推出了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迎来了较高的收视率。

在这种变化的节点上,《百家讲坛》迎来了它的第三任制片人——万卫。面对着收视率这把高悬的长剑,万卫开始重新定位《百家讲坛》。他觉得当时节目的方向是百科,打造的东西不明确,所以他上任的首要任务是着手打造拳头产品。在研究了过去收视率高的几期节目之后,万卫将栏目的定位从精英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并将读者划分为三类人群:第一类是四十岁左右爱学习的女性。她们一般不太爱看电视娱乐节目,或很少看电视,喜欢看书,但对历史不太了解。第二类是众多的老年知识分子。他们有书,爱看电视连续剧、新闻,以此消磨时光,一辈子渴望学习,但学的知识比较杂,缺乏系统。对中国历史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并不十分清楚。第三类是一些文化不太高,甚至相当低的人。这些人知道很多历史故事,但来源不是书本,而是民间的口头传说,这些传说跟历史真实不一样甚至相反。

在将“大众”放在首位,将“学术通俗化”这个方向下,《百家讲坛》栏目组开始四处物色合适的主讲人。《百家讲坛》一共有四个栏目组,每个组都到大学去找主讲人,他们请校方推荐、通过学生推荐,由双方推荐他们学校的名嘴。然后栏目组跟这些名嘴见面,给他们录像。回来之后他们根据录像研究面对镜头时这些人的表述能力、人格魅力,之后再看他研究的学科有没有目前大众感兴趣的内容。然后他们敲定一个试讲的选题,在准备试讲的过程中编导和主讲人不断地沟通和交流。《百家讲坛》很快迎来了发展的高峰。

2005年4月,被栏目组在凤凰卫视节目中发现的易中天正式登上《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语言风趣幽默,《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路攀升。而随后开播的《品三国》,更是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也创下了《百家讲坛》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新高度。

2005年7月,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学历史老师——纪连海,走上《百家讲坛》,创下了该栏目开播以来的最高收视率。而他,更是因此也成了全国名人。

2006年国庆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于丹出现在《百家讲坛》。从一个不为很多人知道到拥有数以万计的粉丝,于丹只用了7天时间。

人气也带来了图书市场的火爆。上海文艺出版社以竞标价500万元、首印55万册夺得易中天《品三国》(上)的版权,据说销量已近200万册。于丹的《论语(心得)》由中华书局出版,起印数为60万册,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就销售100万册。这些明星学者的受追捧情形由此可见一斑。

读《百家讲坛》有感 篇9

从袁腾飞的《两宋风云》,从易中天的《品三国》,再从曾仕强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再到《周易》,从乔良教授《新解三十六计》再到了刘玉平的《跟司马懿学管理.》。《百讲》我知道我和您已经成为知已了,从相遇,相知,到相爱,我只能对您说追求您真的不容易。

《百讲》追您追的不容易,因为您太过于美丽,您太丰满,您太才艺。您如易中天《三国》里面的曹操诡计多谋,您如同《红顶商人胡雪岩》中那般的辉煌。也如同扬雨老师《纳米性德》那般的善感,緾绵。不管我用什么样的办法,都无法揣摩您的心思,您总是像一口井,没有井底的深井,您总是像大海一样,没有边际,有的只有那平静与巨浪,有的只有那碧绿的海水,在您的世界里,我看见了曹操的“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看到了司马懿交给我的管理哲学“无悔的选择是好的选择,无悔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懂得了,原谅别人的不原谅,接受别人的不接受,理解别人的不理解。是您教会我们专业的销售学,让我去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顾客的心理,,,《百讲》啊!您的才华,您的意境,您的美丽,让我如何能够理解,想追求您真的很不容易,只因为您如同一名运动健将,无论我如何的训练,无论我怎样的奔跑,但结果只有一个。《百讲》啊《百讲》我又岂能是您的对手呢,怎能和您相媲呢?您的一个易中天足以击败我的一生,您的《曾国藩家书》足以使一个浮踩的我“静”“静”的等待您下一次的安排。

《百讲》啊!您的跑步似乎跑得很快,您将许多的问号给予我们,自己有开始新的问号,似乎总是那样。从2001年7月19日,您的出生,您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观,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专题作为您为人的宗旨,追求学术创新,鼓劲思路广泛,强调雃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是您的理念。

《百讲》啊!是您把唐时浪漫洒脱盛世诗带来,是您把宋时豪迈,奔放,温柔婉约携来。是您让我看到了屈原的忧国忧民,是您让我看到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您教诲我们历史,教诲我们哲学,教诲我们管理,人际交往,心理,,。读到您不由让我看到时了“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绿杨深外的李清照。读到您不由的让我看到了,“问群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南后主李煜。读到您不由让我看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东坡兄。

《百讲》想对您说一声,“爱您”但总不好意思说出口,但今天似乎不知那来的勇气,爱您的厚重,爱您的浪费,爱您的智慧,爱您的幽默,爱您身上的一切一切。

《百讲》啊!您如同我年迈的母亲,虽然有时啰嗦,但您看问题总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给我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让我站在辨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问题,您给予我们正确的价值观,您的教育不是指责,而是指导。您的教育不是口传,而是示范,您用您的睿智感化我们,教育我们,我看见了您的包容,看到了母爱的伟大。您接受了孔子,孟子,接受了李白,杜甫,您接受了唐,宋,元,明,清。您接受了季羡林,易中天,您接受他们,包容他们,您通过他们向我们通达一个一个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有人说,海洋很大,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我们的心灵,我要说比心灵要大的是《百讲》的智慧,无论是上到大至孔孟般的圣人,中到文人墨客的李白,杜甫,下到像我这样的平民书生,甚至是一介草民,都注定与您相依为伴。

《百讲》跟您走在一起,您总能给我一种力量,一种激动,一种惆怅,一种莫名奇炒的感觉,一种看不清摸不透,也猜不透的东西,我真的不知道这种东西是什么,也许是智慧,也许是一种精神,也许是一种蒙胧的意识,也许是人生,也许是,,。

上一篇:我不得不拼了命,才有可能跳出“原生阶层”下一篇:对监理公司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