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儒家传统的思想考古--读《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

2024-06-06

对儒家传统的思想考古--读《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通用6篇)

对儒家传统的思想考古--读《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 篇1

对儒家传统的思想考古--读《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

无论是在历史还是我们今天的经验中,儒家传统都是一个有诸多关涉的既定存在,如果不能厘清“儒家传统”这一能指与我们的整个意识背景之间的关系,就意味着现代中国思想尚未完全具备对“儒家传统”之现代意义的意识,因而不仅对它的.谈论将会出现混乱,而且对现代价值及文化走向的判断也会混沌不清.

作 者:海上天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社科研究中心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B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B)年,卷(期):“”(4)分类号:B2关键词:

对儒家传统的思想考古--读《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 篇2

“仁”的本义就是“人”, “仁道”即“人道”。儒家的仁爱从本质上讲, 是血缘亲情之间的显发和推广, 由爱父母兄弟推而及于社会其他人。在儒家看来, 血缘亲情自原始时代以来就有, 也是人性的最基本表现, 将对自己父母的爱推及于社会才是真正的“仁”。“以民为本”思想是儒家仁政学说的重要内容, 孔子讲“仁者爱人”正是多泛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孟子把“爱人”通过为政者扩充为对国家的爱, 即“人皆又不忍之心。先王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 不忍人之政”即为“仁政”, 从而形成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思想。

二、儒家“仁政”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这就是把人与己完全作为一个人而平等地看待。“仁爱”, 就是视人如己, “以爱己之心爱人, 则尽仁” (《正蒙·中正》) 。孔子认为仁德确立的关键在于在己与人、内与外、身与物之间建立一种中和关系, 做到人我、物我、群己之间不偏不倚。要从个体的“内省”、“内自讼”、“求诸己”、“克己”的道德修养做起, 并通过这种自觉的内在修养以摈除人之不好的欲望和情绪, 从而把人的心性转换到“己欲”与“他欲”、“己立”与“立人”、“己达”与“达人”相统一的仁德上来。儒家“仁政”思想要求人们以社会整体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原则, 把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完善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孔子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忧道不忧食” (《论语卫灵公》) 。儒家提倡个个修身养性、人人自我完善, 其目的是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济世救国中去, 大力推行“仁政”, 造福国民, 流放千秋。儒家“仁”中的“和为贵”的思想, 就是强调社会各不同阶层、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这种和谐观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具有普遍意义。先秦儒家理想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其最高境界是大同世界。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 礼制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保障, 为此他们既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又关注人民的精神追求, 既强调道德的自觉, 又强调礼制的强制规范作用, 他们的社会和谐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儒家“仁政”思想对现代和谐社会建构的意义

孔子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和人生价值观的目的是想建立一个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人人各守其职、各安其份的和谐而又有秩序的理想社会。在这个和谐而又有秩序的理想社会里, “仁”是处理人事关系的基本准则。把这个准则用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 就是“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用于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就是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用于处理同僚之间的关系, 就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达而达人”。尽管孔子围绕着“仁政”的思想提出的这些基本准则有着明显的历史阶级的局限, 存在着君子与小人之别, 高贵与贫贱之分, 但处处折射和谐的理念。这一理念较贴近人情, 容易为一般百姓所接受, 儒家的教育理念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 便于以此推行道德教化。先秦儒家思想中理想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 他们既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又强调礼制的强制规范作用。诚然, 先秦儒家所提倡的和谐社会与我们今天在民主平等基础上建设的和谐社会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的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和经济基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们的社会和谐思想对今天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社会文明与进步发展到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儒家文化也需要充分吸取现代文明的滋养, 从而能与时俱进。儒家的仁学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儒家仁学思想亦无疑能够提供丰富的滋养。社会和谐是中国人民几千年不懈追求的价值取向。是倡导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目前, 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小康社会应是一个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应是一个和谐社会, 所以“和谐”是我们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儒家思想为我们实现和谐提供了可能。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至始至终离不开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仁学所强的传统道德, 人文价值的弘扬, 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提供丰富的滋养。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传统文化都有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儒家文化也不是永远普适于任何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无疑是智慧的宝藏, 不同时代的人们, 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立足点, 都应能够从中领悟可以借的精神财富。和谐社会这一千百年来古人的美好理想相信可以由我们来实现。

摘要:儒家的仁政思想更是中华文明的奇葩, 对现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有这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通过简要论述对于先秦时期儒家仁政思想的理解, 试图为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仁政,和谐,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春慧《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社会和谐意识.[J]科技信息.2008, (8) .

[3]郑亚伟《弘扬儒家“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江淮论坛.2006, (6) .

先秦儒家与法家的政治思想比较 篇3

摘要:我们今天讲构建和谐社会,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有以及人之幼”的和谐蓝图与和谐之愿;又说要建立法制社会,推进法制化进程,而在公元前两百多年,韩非就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主张以法治国,“认为以法治国,举措而已。”儒家和法家作为先秦时的两大重要思想流派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般。儒家尚礼,法家重法且尤种刑,但两者异中又不乏共同之处,探讨儒法两家的异同并从中总结出了两者各自的优劣从而扬起所长避其所短、兼采二者之优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不无裨益。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变;凡育所学,皆成性格。政治思想作为政治和思想的结合物,既有政治的广度又具备了思想的深度,既给人史的明智,又给人诗的灵秀既让人有数学的周密,又让人有科学的深刻,还使人不乏伦理学的庄重与逻辑修之学的善辩。;历史证明儒法两家就是涵盖了政治是思想这一特质的思想流派。

一、儒、法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姑且不论道从何来,一、二、三优势什么,可以推知的是:万事万物皆有因果。追溯先秦时代的历史,儒法政治思想之“果”产生的因由。

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各诸侯国在华夏大地上纷纷兴起,诸侯国各霸一方,王权被削弱,各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民展开了残酷的斗争,烽烟四起,连年战乱,生灵遭殃,百姓涂炭,中华大地陷入了分离与征战的局面。乱世造英雄,也造就了一大批的思想家,面对混乱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纷纷招徕门徒,宣扬自己的思想,希望借此来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墨子用“夏政”,道家“无为而治”,法家立言,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家思想应运而生。

儒家产生于奴隶制开始崩溃、封建制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思想家为改革时弊、实现天下太平,分别提出了诸家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孔子尚仁、礼,孟子主张“仁政”,荀子认为当礼法并用。法家也产生于礼崩乐坏、诸侯国割据称雄的先秦时期,前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一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后期代表人物是韩非。前期法家中,商鞅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慎到重视“势”。后期法家的代表是法家的集成大者,在继承前期法家的政治思想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皆用的政治思想。

二、儒、法政治思想的联系

两家除在产生的历史背景有相似之处外,在思想观点上也有某些共同之处。无论是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荀子的“礼法并用”还是法家的“法”“术”“势”,其服务的对象都是统治者,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扩大自己的通知权益、加强对百姓的统治力度的一种策略。儒家随在法体上属于人治——博施济众、立人达人,但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在主张治人的同时又提出了治法:一曰用人之法,二曰劝禁之法,三曰正名之法。荀子的礼治思想,究其实质实际上是礼法并用,如《荀子·王制》说:“礼仪者,治之始也”,《君道》则曰:“法者,治之端也”,意思是说礼仪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荀子·劝关键词:历史背景 联系 区别 “德”“法”结合 标本兼治 说》又说:“礼者,法之大分,内之纲纪也”。认为二者之中,礼是第一位的,制定法律应以礼仪为依据。尽管荀子之“法”与法家之“法”内容与本质都不一样,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却是有史实为据的,如法家人物韩非与李斯皆师从荀子、拜在荀子门下。

法家起于儒家之后,据有关的资料,法家的思想的一部分还是由儒家蜕变而来的;李克是卜商的弟子,商鞅向李克习法径,二卜商出于孔丘之门;吴起在魏国做官时,其施政之分类于法家,《吕氏春秋》说他求学于曾子;“盖儒家正名之义,施之于士大夫为礼,行之于庶人为刑,及宗法大坏,礼失其用,正名之旨遂浸趋于刑法”。

三、儒家与法家政治思想的区别

儒家与法家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治国之道上,儒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法家则是重视法律的作用,主张“一断于法”。此外,在君民关系问题上,儒家与法家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从治国之道来看,儒家重德法家重法;儒家重贤,法家种刑。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论语·季氏》有言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的是如果统治者自身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依据优良的道德品质来治理国家,以优良的道德品质来影响民众,就可以获得民众在心里上的支持。继孔子之后,孟子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出发,主张在政治上实施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认为,仁政是治国的基本原则,能否行仁政是决定一个国君能否得人心的核心因素,是一个国家成败的得失的关键。为此,孟子把夏、商、周三代以来的政治兴亡的根本原因都归结为统治者能不能行仁政;“三代之得天下者也,以仁;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与孟子相对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从性恶论出发,荀子重视礼的作用,主张实行礼治,试图通过隆礼,建立安定的政治统治秩序和健全的政治制度。

无论是孔子的德治,还是孟子的仁政,亦或是荀子的礼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道德觉悟基础之上的(荀子尽管认为人性本恶,但毕竟可以化性起伪,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大学》中说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是对儒家重德的最好概括。

法家重法在前期代表商鞅和后期代表韩非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商鞅认为,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只有实行法治,国家才能安定,治理国家不可一日无法:“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被民也。为治而去法令,尤欲无饥而去食也,欲无寒而去衣也,欲东而西行也”。韩非认为,治理国家必须实行法治,如果以法治国,任何事情都好办——“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在韩非看来,法的重要性体现为:首先,法律是全体臣民的行为规范,“一民之轨莫如法”;其次,法律是制止社会**的有力工具,只有实行法治,才会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争夺;第三,法律是惩罚犯罪行为的唯一准绳。

与重德和重法相对应的,儒家与法家在治国之道上的另一个不同点是儒家尚贤,主张选贤任能、任人为贤,而法家则主张严刑重罚,“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不起”。

其次,在君民关系问题上,儒家倡导“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法家则主张君主至上,恶、认为君主的利益高于一切,民众的存在价值就在于能为君主说利用,在处理君民关系时,儒家主张统治者要对人民实行“仁政”,对人民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采取比较温和的措施来缓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对劳动者采取比较慎重、“以其所重禁其所轻”的目的,认为君主对待民众不能行爱道,只能用权势使民众绝对地服从。

四、儒家、法家各有所长,各具其短,“德”“法”并用才能修内治外、标本兼治。

儒家主张的“德”注重的是人的内在修为,由于人所具有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在缺乏强有力的外在制约的条件下,这种德治无疑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不可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的。而法家的严刑苟法脱离了仁礼的教化,最终无法使民众心甘情愿地臣服于统治者的残酷统治,严刑峻法之下,民众或者揭竿而起,以载舟覆舟之势将残暴之君推翻,即使暂时无揭竿之力而只能臣服,也会“不敢言而敢怒”对暴君道路以目、对暴政怨声载道。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使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使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且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儒家的“德”使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是内因,法家的“法”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外在制约,是外因。儒家过分强调“德”的作用,忽视了“德”起作用的外在条件;法家的法过分夸大了法律的作用而忽视了让法律起作用的根本。因此,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无法从根本上治理好国家,无法使国家长治久安,有“德”无“法”则国乱,有“法”无“德”则民反,历史上周王室的衰微、秦朝的灭亡可做为前车之鉴。历史上也确实有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实现大一统的。但此时的“儒”也并非先秦之“儒”,而是经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况且汉武帝时,虽明倡儒学,但实际上皆采百家,杂用王霸,而且武帝的政治思想有四大突出的特点:求变,求治之本,德刑皆用,任贤。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反思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国家的治理而言,“德”与“法”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二者不可偏废其一,既要借助儒家的“德”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自身修养,促使社会成员自觉地遵守“法”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也要通过法家的“法”促使全体社会成员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德”的完善。以“德”辅“法”,以“法”促“德”,如此“法”才会越发完善,“德”才会日臻完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传承中继往开来,构建和谐社会更多是对儒家之“德”的继承和发扬,建设法治国家则是对法家之法的纳旧赋新。有了“德”与“法”这两只相辅相成的轮子,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列快车必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突飞猛进、取得骄人的成绩!

参考文献 萧公权·《中国的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何周华·《对儒家法家政治思论的评述》 摩尔(J·H·Moore)·《蛮性的遗留》,李晓峰译,海南出版社,1993年 《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对儒家传统的思想考古--读《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 篇4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认为“君子所性, 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尽心上》) , 主张王道的核心就是“行仁政” (《离娄上》) 。

仁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深深地融入到古代文人的血液之中, 进而表现在文学作品里, 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富于民族特色的人文情怀。下面我们要讨论的是受仁学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人文情怀。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的亲情情结

《论语》中的“仁”, 有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就是“孝悌”。孔子的“爱人”, 是由爱亲发展培育起来的, 是由“爱亲”推及“爱人”。“仁”的根本在儒家看来是“孝悌”。《论语·学而》篇载,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大意是说, 为人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 一般不会去触犯上级;不触犯上级的人, 就不会犯上作乱。君子应该致力于根本, 根本树立了, 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形成, 而“孝悌”二字就是“仁爱”的根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 “孝悌”二字是《论语》中“仁”的最本源的内容。

基于这种认识, 儒家对“孝”极为推崇。孔子说:“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论语·里仁》) 孟子更是把孝提高到仁的高度, 他认为:“仁之实, 事亲是也。” (《孟子·离娄上》) “尧舜之道, 孝弟而己矣。” (《孟子·告子下》) 。

需要指出的是, 在仁学思想中, 狭义的孝, 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和礼节;广义的孝, 是指孝道, 泛指家庭伦理。儒家提倡一家人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于儒家对孝的极致推崇, 孝的思想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想之中, 也渗透到了抒情言志的诗词之中, 让古代诗词呈现出一种浓郁的亲情情结:孝顺父母、关爱亲人。亲情成为对仁的情感体验, 亲情情结赋予中国文学以浓厚的人文情味, 下面我们看看根源于孝悌思想的诗词中的亲情情结。如: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游子吟》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描写伟大的母爱, 也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在节日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成为传诵千古的思亲佳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这是苏轼悼念亡妻之作。表达了作者对亡妻那“不思量, 自难忘”的深切思念, 出自肺腑, 流于笔底, 哀婉凄恻, 十分感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孔子的“爱人”, 是由爱亲发展培育起来的, 但又绝对不局限于“爱亲”, 是由“爱亲”进而推及“爱人”。如《论语·学而》篇载, 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这里的“泛爱众”超越了家族内部, 超越了狭隘的爱亲范围。儒家认为, 如果用对待父母的亲情去对待其他社会成员, 必然会使全社会成员和睦相亲, 就像《论语·颜渊》所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也主张要推己及人, 他要求人们“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

这样, 在儒家那里, 家庭伦理中的孝悌, 很自然就放大成了一种社会伦理, 对父母兄长的亲情之爱, 扩充为对整个社会人群的博爱。由于儒家推己及人思想的倡导, 讴歌友情也是诗词中亲情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与杜甫曾在漫游中结下兄弟般的情谊, 分别后, 两人都深切地怀念着对方, 李白对杜甫是“思君若汶水, 浩荡寄南征”, 杜甫更是相思心切, “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 连梦中都想念着李白。

在难以计数的送别诗文中, 流注其中的无不是浓郁的友情。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载后读来, 那深挚的友情依然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的乡土情结

在诗词中表现对乡土的眷恋之情源远流长。如《诗经·采薇》中写道:“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行道迟迟, 载饥载渴。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那如泣如诉的怀乡之歌, 一直震撼着后人的心灵。血缘、地缘观念一直是古代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 这与古代小农经济社会有关, 而儒家思想强化了国人心中的乡土情结。

思念家中的亲人, 当然也会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 所以与上文所谈的亲情情结相联系着的就是乡土情结, 思乡与尽孝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儒家对孝的极致推崇与古代农业型自然经济结合, 造就了人们安土重迁的恋乡情结, 在文学上体现为对于故乡家园的执著思念。我们以唐诗为例看看诗词中那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维)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仲宣无限思乡泪, 漳水东流碧玉波。 (元稹)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

民本思想, 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传统。西周时期就有“敬天保民”的思想, 这是民本思想的萌芽。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优秀成分, 并把“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儒家“仁者爱人”思想是民本思想的基石。儒家把“仁者爱人”的思想用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德政思想。在《论语·为政》篇中, 孔子说:“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拱之。”主张“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雍也》) 。

孟子则提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著名观点, 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座右铭。荀子也主张民为邦本, 他指出:“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君舟民水的比喻, 传之久远, 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

这一系列重民思想, 集中反映了儒家文化中民为邦本思想的发展和演进。民本思想也使中国古代文学呈现出了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百姓的关心, 对国事的忧患, 对腐败统治者的谴责, 以及对清明政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同情众庶的人文情怀。

诗词中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首先表现在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上面。古代文人从儒家民难邦本、心忧天下思想出发, 关心民生, 忧民之忧, 表达自己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如: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

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一寸丹心为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

衙斋卧听箫箫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板桥)

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还表现在对腐败政治的讽刺和对广大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情。如: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杜甫)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绅)

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 (陆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

这些诗句, 深刻地批判了腐败的统治, 揭示了广大民众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 表达了文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呼吁统治者实行仁道政治, 表现出深沉绵长的仁者情怀。

摘要:儒家仁学思想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也深受仁学思想的影响。本文从古代诗词中的亲情情结、乡土情结和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讨论了受仁学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人文情怀。

对儒家传统的思想考古--读《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 篇5

现在我国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大环境。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这些现象, 降低了学生管理效果, 高校学生管理要积极思考这些现象, 分析原因, 寻求解决之道, 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儒家文化作为其中重要部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也可以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很多借鉴, 本文主要从先秦儒家思想入手, 浅析其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借鉴价值。

一、先秦儒家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儒家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在儒家经典著作中,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是孔子道德理论中的基本原则。《论语·颜渊》里记载,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 就是尊重人, 承认人的尊严和价值, 也是人们在实践“仁”的过程中首要的指导思想和道德要求。孔子认为“忠恕”之道是实现“仁”的方法, 所谓忠, 即“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2]。意思是仁爱之人, 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 别人才会对你仁爱, 自己决定对人豁达, 别人才会对你豁达, 简单而言就是积极而真心实意地对待他人;所谓“恕”, 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3]。就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要宽恕地对待别人。

(二) 可为圣贤的思想

儒家文化赋予圣贤以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德行, 使之具有使人效仿的效果。上层阶级追求圣的目标, 学习圣人的思想行为, 以尧、舜、禹为榜样。普通百姓则以贤为追求目标, 模仿贤人的道德举止。在儒家文化中, 这种追求圣贤的目标, 是用“君子”人格来表现的。《礼仪·乡饮酒》曰:“以告与先生君子可也。”其注曰:“君子, 国中有盛德者。”[4]儒家还通过强调圣人与我同类的特质, 增强人们“可为圣贤”的信心。在《孟子·告子下》中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有诸?”孟子曰:“然。”[5]荀子在孔子提出的培养“君子”人格理想的基础上提出更具体的“士”、“君子”、“圣人”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 通过设计趋近圣贤人格的台阶, 使其具有现实可能性[6]。圣贤人格是儒家文化中人们追求的智慧和德行的终极目标, 不会一蹴而就, 从基本要求做起, 实现“士”的目标是儒家文化教育的起点。

(三) 中庸思想

中庸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 “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7]。中庸重点在中、庸二字, 中位于中间, 不离两边, 不走极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 调和折中。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对于实现一定目标来说, 有一个一定标准, 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否则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叫不及, 超过这个标准叫做过。如果超过这个标准, 就不可能实现原来的目标, 而会转变到原来的反面。因此中庸的管理忌“过”, 围绕目标, 张弛有度才是最智慧的管理。

(四) 修己安人的思想

修己安人也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按照儒家修己安人的思想, 治理国家先从人的管理开始, 并且人的管理按照先后顺序还要分为“修己”的自我管理和“安人”的社会管理。首先进行“修己”自我管理, 要求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个人修养与人格魅力, 从而获得部下的尊重与信任, 管理才能有效开展。提醒管理者一定要重视自身品行修养, 必须做到安人先正己[8]。其次, “安人”的社会管理是立足于管理者自我修身的基础之上, 被管理者按照管理者的行为方式、道德习惯学习和模仿, 逐渐提高对自我的要求。儒家学说把政治与伦理相结合, 把国家、家庭和个人联系起来, 构成社会管理系统。

二、先秦儒家管理思想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借鉴价值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借鉴儒家思想中“仁”的观念,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可以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 平等地看待他们的人格和价值。站在学生角度思考, 站在学生立场上倾听, 站在学生立场上制定管理制度, 站在学生立场上处理应急事件。把学生当做管理活动的主体, 结合学生具体实际实施管理。爱他们, “爱”是管理的利器, 是管理的捷径,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遵从这个理念制定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和标准, 学生的个性多样性得到保护, 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和谐发展, 管理就会变成教育手段, 达到育人目的[9], 高校内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和学生的关系会融洽和谐、充满温情。

(二) 确立循序渐进的管理目标

借鉴儒家文化中圣贤人格培养做法, 确立循序渐进的高校学生管理目标。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这个目标注重方向性, 但缺乏层次性, 尚未贴近学生的个人发展实际,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阶段学生管理中盲目、无序的弊端, 降低学生管理的时效性。个体发展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并且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所以道德修养目标要分层次, 从行为规范、道德原则到道德理想逐步递升[10]。儒家文化在人格发展目标的设定上, 既强调“可为圣贤”, 同时又建构由低到高的发展阶段, 从而实现目标超越性与现实性、终极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使个体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不仅感到切实可行, 并且能感到强大驱动力和成就感。在高校学生管理中, 要根据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过程的阶段性、渐进性等特点, 结合各个阶段表现出的差异性和变化, 合理规划不同年龄及各学习阶段管理的具体目标, 形成不同侧重点, 循序渐进地加大管理广度和深度, 一步一步地实现管理目标。

(三) 制定中庸的管理策略

借鉴儒家中庸思想, 制定高校学生“中庸”的管理策略。在管理过程中, 要注意把握好管理强度和力度, 掌握好节奏, 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防止“过”, 避免一旦因“过”而造成不良后果;也要防止“不及”, 程度不够就达不到管理效果。同时, 管理过程中, 要注意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过程, 拔苗助长不行, 守株待兔也不行;要按照学生个体成长规律引导和管理, 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不超越规律, 不违背规律, 尊重规律。按照一切自然而然的规律, 不偏不倚。按照这个策略, 学生管理效果自然就达到了, 学生会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不断成长成熟。

(四) 遵循修己安人的管理路径

借鉴儒家修己安人的思想, 安排高校管理路径。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中, 管理者自身修为很重要, 他们要在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 人格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作用是使青少年心灵中开花结果的阳光。”荣格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教师人格对学生精神和人格的个性化发生着极大影响, 主要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激励、感染、示范和促进作用。所谓“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具有怎样的人格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养成及发展[11]。在职业倦怠调查中, 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倦怠率比例较高, 属于高压群体。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 同时每天要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 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能够进行心理调试, 掌握调节自身情绪、行为的方法。学生管理工作是老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只有双方互相给予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互感染, 才能创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 促进双方有效地交流, 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所以,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12]。这样的人格特征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示范, 引导学生模仿、学习和借鉴, 逐渐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从完善自我到榜样引领, 这样一条路径可以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合适借鉴。

综上所述, 借鉴先秦儒家思想, 可以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提供有效指导。逐渐梳理出儒家文化视野中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型。即在高校管理过程中, 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作统领全局, 确立循序渐进的管理目标作为引领, 采用中庸管理策略把握力度和强度, 按照修己安人的管理路径逐步实施;理念、目标、策略和路径之间相互关联, 协同发展, 共同解决当前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使高校学生管理同时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 在学校统一要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之间找到契合点, 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儒家文化包含丰富的管理价值, 借鉴和弘扬儒家管理思想, 需要既看到儒家文化形成过程中历史的局限性, 又要看到其中的积极思想价值, 借鉴其合理因素为今天服务;结合高校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对照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吸收和挖掘儒家文化中的管理价值,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借鉴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永新.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J].学理论, 2009 (12) .

[2]论语·雍也[Z].

[3]论语·颜渊[Z].

[4]礼仪·乡饮酒[Z].

[5]孟子·告子下[Z].

[6]刘红英.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北京教育, 2008 (4) .

[7]中庸[Z].

[8]贺竞择.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J].理论界, 2009 (5) .

[9]钱峰, 崔健, 等.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中的高校学生管理[J].2010 (9) .

[10]张鸿燕.儒家德育思想的特色及其现代价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4 (6) .

[11]史万兵, 等.教师人格特点对学生的影响[J].辽宁教育研究, 2003 (9) .

对儒家传统的思想考古--读《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 篇6

一、“德教”与“修身”并重

古代素有“德教为先”历史传统, 倡导者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孔子提出“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的思想。强调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首先, 儒家人性论是“德教为先”思想的道德哲学基础。孔子讲性相近, 习相远;孟子讲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虽讲人性本恶, 着重点在强调“善者伪也”, 即人的善行和善良品德是后天习成的。从表面上看, 孔、孟、荀的人性观存在差异, 实质上在对待人性与人的善良品德关系问题上殊途同归, 都十分强调“德教”——即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其次, 儒家“德教为先”的思想涵盖从政治领域到日常生活的基本道德秩序的内容。如孟子强调“教以人伦”, 即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的“五伦”。荀子则强调“十教”, 即父慈、子孝、兄良、弟佛、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其意与孟子的“五伦”没有根本区别。儒家“德教”所涉及的这些内容实为是那一时代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 是广义的“德教”, 而不是狭义的道德教育。

“修身为本”是儒家对道德人格培养问题的基本定位, 孔子最早对其进行阐发其后历代思想家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吸取其他派别的观点, 使其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二、“修”自我与“塑”人格

儒学自我观在对塑造道德人格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剂良方。所谓自我观, 即是对意义的追问与反思。从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转化过程中表现出认识论与价值论的高度统一。这样的理想自我则表现为一种自由人格, 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展。自我观在内容上主要包含了灵与肉问题和生死问题。

儒学自我观肯定人的人格尊严、倡导生命的超越。提供了从修养目标到修养途径及如何对待生死等方面的有益启示。那么, 理想的人格应是如何?是否人人可以实现?儒家对此作了回应。总体来看, 理想人格应当具有仁的内在品格, 且要自觉地承担好某种社会角色, 实现内在的我与外在的我的统一。仁在理想人格中表现为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 在个体的意志品格上最终达到“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的境界。

孔子所讲的理想人格典范有圣人和君子两类。圣人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现实中常人难以实现, 而君子虽及不上圣人, 但也不像圣人那样难以企及。其存在于日用伦常之中。按孔子的想法, 每个人都有达到理想人格的潜质, 但最终能否达到则要看各人的后天行为。

孟子的自我观奠基于孔子思想上, “如欲平治天下, 当今之也, 舍我其谁?”孟子把历史由人主宰的信念与自我的使命意识相融合。产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

由此可见, 虽然儒家倡导人们要从内到外不断提升自己, 向圣人、君子看齐, 但也知道常人的局限性, 认为只要真心实意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也就达到理想人格了。

三、以“慎独”内化道德人格

慎独是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完善道德人格的根本途径。自修者要从内心兴善去恶, 只有这样, 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 心安理得。

因此, 对于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有两个因素显得格外重要。一, 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需要为人师者的努力。在授业的同时, 要激发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 注重对和谐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等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二, 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还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 评价一个人人格的健康甚至完善与否, 不仅要根据他在有他人在场时所表现出的道德行为, 更要根据他一个人独处时所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当一个人独处时, 不可能依靠外部制约机制来强迫, 只能依靠个人内心的自我约束, 依靠“慎独”的修养功夫。

首先, 完善道德人格就要心怀真诚。苟子日:“不诚则不独”,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致诚则无它事矣。”真心诚意的美德, 是慎独的关键和核心。之所以要强调真诚性, 乃是因为个体的外在行为直接取决于其内在意志、内心意念, 换言之, 个体有何种内在意志, 就会有何种外在表现。所以, 要修养道德行为就要首先端正内在意志、内心意念, 从根本上、源头上杜绝不道德行为, 这也是儒家所强调的“内省”的修养方法。

其次, 完善道德人格就要心存敬畏。不容忽视的是, 无论承认与否, 道德感都是决定人们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方面。所谓“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前两句道明了人类的道德处境, 后两句道明了改变这种处境的途径。“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其意是指人心易逐于外物而流于不善, 而道心又潜藏在内心深处微妙难见, 那么, 为了不使人心放任自流, 就要压制那个不善的、危险的人心, 将那个大善的、微小的道心从内心深处呼唤出来。如果“心常存敬畏”, 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用心于内, 就不至于泯灭“尧舜相传之心法”, 就能达到“慎独”, 就能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

摘要:儒家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的君子型人格, 为一代又一代人所追求, 对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重视内省和践行的道德人格养成途径, 重视慎独的约束机制, 也重视知行互动的塑造途径, 对当代道德人格的建构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道德,人格,儒家思想

参考文献

[1]刘述先:《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

[2]傅小凡:《晚明自我观研究》, 巴蜀书社, 2001年。

[3]催大华:《儒学引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年。

[4]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中华书局, 1981年。

上一篇:让儿童自由地探究生活 现场会 汇报材料下一篇:同业公会和行业协会发展及管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