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传统价值观

2024-08-15

儒家传统价值观(精选12篇)

儒家传统价值观 篇1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家。而儒家乃是中华文化中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影响最深远的一个方面, 是构成中华文化的基础。《弟子规》是用儒家文化提炼出来的做人规范, 是儒家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是儒家文化的精髓。重拾中华文化, 学习儒家经典, 用《弟子规》中“孝悌”、“谨信”、“泛爱”的做人规范指导当今人们的生活, 能对社会起到移风易俗、构建和谐的目的。

关键词:《弟子规》,儒家文化,传统价值观,现代价值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家。而儒学乃是中华文化中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深远的一个方面, 是构成中华文化的基础。儒学最大的功用就是教育, 是对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素质教育。近百年来, 由于在社会的变革中, 我们一度提出打倒“孔家店”, 对儒学的戕害很大, 儒学甚至成了迂腐、保守、不思进取的代名词。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 一些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 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扭曲, 大到贪污腐化、生活堕落, 小到言谈、举止不文明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在国家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我们亟须加强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很多仁人志士也认识到, 重拾中国传统文化, 在大众中倡导“学儒”, 让儒学作用于社会, 将对社会起到移风易俗的教化作用, 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这几年出现的国学热原因就在于此。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 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潮正在迅速兴起。早在2004年, 河南省漯河市的幼儿园就在孩子中开展了诵经活动, 年龄最小的孩子才3岁, 但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滚瓜烂熟;2007年4月, 京城数百名小学生诵读经典迎接世界读书日;2008年, 教育部下发通知, 在中小学 (幼儿园) 、高校师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2009年, 在洛阳市教育局的一份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中明文规定:学生在学校要保证每天10分钟的诵读时间, 在家保证10到15分钟的诵读时间。《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增广贤文》、《治家格言》、《大学》、《论语》、《孟子》等成为必读篇目。这些现象说明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传统价值观回归社会人生的强烈渴求。

在儒家文化的这些经典当中, 《弟子规》是儒学教育的基础。《弟子规》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编写而成, 全文360句, 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以及附录, 共九个部分。它虽然只有千余字, 但它是用儒家文化提炼出来的做人规范, 是儒家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以孝为先

儒家认为, 德行最根本的就是孝道, 所有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 一切善心都是从孝心开始的。整个儒家圣学, 讲的都是孝, 乃至儒释道三家的学问, 一个孝字就可以概括。整部《弟子规》讲的也就是孝。

孝是做人的根本。《弟子规》开篇的“首孝悌”就强调了孝的地位和重要性。古人云:水有源, 木有本, 父母者, 人子之本源也。人之所以能立于天地之间, 是因为底下有根, 根就是自己的父母。能想到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才能迁移到对社会、单位以及他人的感恩。有了这种感恩之心, 个人的成就才能快速、才能扎实、才能长久。

对父母的关怀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如果能够做到这些, 那么走入社会我们也将会变成一个温良受欢迎的人。“出必告, 反必面”, 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所以不论是离家在外还是回来, 告知父母, 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心也是行孝的一种。孝养父母, 不仅要养父母之身, 在物质方面, 要满足父母的需要, 让他们能够衣食无忧, 更关键的是能够让父母欢乐, 养父母之心。“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养父母之心, 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孝顺, 而孝顺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不让父母操心。要修身养性, 洁身自好, 让父母因自己的德行而骄傲;要勤勉工作, 报效社会, 让父母因自己的成就而自豪。“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不仅用来指父母, 作为一个企业, 客户也可以说是你的“父母”, 我们常常说“顾客就是上帝”, 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 那么这个企业就可以长盛不衰。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 如果你对待工作能够做到“应勿缓”和“行勿懒”, 那就一定是个有进取之心的人, 长期坚持, 一定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受到领导的重视、同行的爱戴, 一定能积累起好的人脉、人缘, 为自己事业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以人为本, 人以德为本, 德以孝为本。”《弟子规》从个人修为做起,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它强调做人要从人性的原点———“孝”出发, 首先修养身心, 当德行充盈, 在家就可以让家庭和谐, 全家长幼有序, 共享天伦;治理国家就能起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 从而带领并影响自己的团队、国家, 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共谋和平安宁。相反, 一个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孝心的人, 更不会爱护别人和社会大众, 这样的人即使能力再强也难以担当起社会的责任, 说不定还会造成对社会更大的危害。

以信为本

“信”在儒家文化中为五常之一, 即所谓“仁、义、礼、智、信”之信, 也就是守信、诚实的意思。在《论语》中, 信就是不欺诈。践言失约、谋事不忠、负人财物、缓急不周、知过不改等都不是“信”的行为。在中国蒙学教育中, “信”始终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千字文》中说:“信使可覆。”意思是说和人约信, 务必诚意, 诺言一定要兑现。《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 民之主也。贼民之主, 不忠;弃君之命, 不信。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儒家文化对于“信”的高度重视和“信”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做人之本、立国之基、交往之道。《弟子规》更是把诚信当做做人的一个重要的道德指标。“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儒家认为, 在待人接物中, 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要以诚信作为基础, 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 不可轻易许诺。凡是自己做不到的, 就不要随便应承, 因为“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欺诈和信口雌黄, 在儒家的观念里, 是最不可容忍的大错。你可以能力不足, 你可以不善言辞, 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 但是只要你慎言慎行, 诚实守信, 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然而在当今, 能坚守诚信并将其发扬的人已越来越少了。在金钱、物质、利益驱使下, 一些人已无情地将诚信丢弃一旁, 追逐名利, 成为他们新的目标。由于缺乏社会信用体系, 人与人之间已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三鹿奶粉”事件、肯德基的“秒杀门”事件等, 让我们想到, 诚实守信, 不仅是做人之根本, 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 也是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八荣八耻”中也说道:“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如果一个人能诚实守信, 就能打造出可靠的个人品格形象, 就能用这种人格魅力吸引一大批有德有能的人合作共赢, 小到幸福自己的人生, 大到管理一个组织、单位甚至国家;如果一个企业能诚实守信, 能对自己的员工负责, 能对消费者负责, 必然能打造良好的企业口碑, 获得良好的声誉。如果全社会都能形成诚实守信的风气, 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容易得多了。

以爱为要

儒家所倡导的爱, 通常表述为“仁”。《论语·颜渊》中讲道:“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那么爱哪些人呢?在《国语·晋语》中说:“爱亲之谓仁。”孔子自己也说:“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孟子也说:“亲亲, 仁也。”也就是说, “仁”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 爱亲人是产生爱的基础。到了《弟子规》中, 其所爱的对象除了自己的亲人之外, 更是推己及人, 成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一种大爱。也就是说, 儒家的爱是有层次的。所谓“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在《弟子规》中似乎也可以这么理解, 先用“见人善, 即思齐”, 用“非圣书, 屏勿视”的方式提高个人修养, 从爱亲人开始, 进而爱国家、爱整个天下。当爱推己及人, 当朴素的爱亲人的情感进一步升华为爱他人、爱国家、爱世界时, 爱的境界也就得到了提升, 人的精神境界变得更加博大。

“泛爱众”就是站在宇宙的高度俯瞰芸芸众生, 对人类的生存和相互之间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产生深深的慈悲。儒家文化认为, 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心中有大爱。《弟子规》中还有这样的表述:“凡是人, 皆需爱, 天同覆, 地同载。”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 共享一片蓝天, 我们有着一样的血肉之躯, 爱是我们共同的需要, 爱中有我们共同的利益。我们常说“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 就是说爱不仅有益于别人, 也有益于我们自己。“行善最乐”、“施比受更有福”都是爱的至高境界。因为有个比喻说, 爱就是杯子里的水, 溢出来的那一部分才是真正的爱。爱让我们充满力量, 爱让我们幸福充盈。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 不吝惜自己的才华, 不吝惜自己的财物, 如果有多余的, 及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让我们杯子里充盈的幸福, 自然而然地流向朋友、亲人、社会大众。爱心也是可以相互传递和影响的, 给予不但让我们自己得到快乐, 还同时在和他人分享快乐的过程中得到爱的回馈。

当今社会,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代, 科技日新月异, 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然而人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 相反却因为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而造成人人焦虑困惑、心灵难安。因为崇尚物欲、贪婪自私, 让人类陷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浮躁和癫狂。因为缺乏对自然的爱, 科学技术也就成为一些人掠夺大自然和人类同胞、聚敛物质财富的工具。大自然在人类的贪婪索取下已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已危及大部分物种的存活, 这也将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由于缺乏对他人的爱, 在利益面前, 人与人勾心斗角, 兄弟反目, 父子成仇, 朋友分道, 同事拆台。看看电视报纸, 这样的闹剧惨剧天天都在上演。

一个社会, 如果没有基本的伦理共识, 一个人, 如果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 那将是非常危险、非常可怕的。再严密的法律, 也代替不了道德的力量, 而只能是道德规范的延伸和补充。因而, 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让儒家文化中好的做人的道理滋养现代人枯竭的心灵, 对于当代社会制度的安排和秩序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有一段文字, 后来成了他墓碑上的铭文:“有两样东西, 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 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康德的星空是自然的天道, 康德的“道德律”就是我们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明明德”, 是《弟子规》中的“孝悌”、“谨信”和“泛爱”,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 是人类的超越自私自利的天地大爱。有了这些美德, 我们的生命才会出现勃勃生机, 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和谐, 我们头顶的星空才能清明静美!

参考文献

[1].吴予敏:《从儒家文化到近代理性评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 《读书》, 1987年版。

[2].曾华东、甘筱青:《儒家文化中“和”“同”思想及其发展》, 《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年版。

[3].唐贤秋:《关于诚信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道德与文明》, 2005年版。

[4].陈根法:《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2年版。

[5].钟茂森:《金融危机的省思和出路——大变局下找寻中国精神》http://www.youcheng.org/news/2009/10/10/2009101017050.html

儒家传统价值观 篇2

对儒家传统的思想考古--读《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

无论是在历史还是我们今天的经验中,儒家传统都是一个有诸多关涉的既定存在,如果不能厘清“儒家传统”这一能指与我们的整个意识背景之间的关系,就意味着现代中国思想尚未完全具备对“儒家传统”之现代意义的意识,因而不仅对它的.谈论将会出现混乱,而且对现代价值及文化走向的判断也会混沌不清.

作 者:海上天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社科研究中心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B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B)年,卷(期):“”(4)分类号:B2关键词: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抑或儒家传统 篇3

几位企业家的出身、教育、创业背景各异,极具代表性地展现出当代华人企业家的不同经营理念与风格。王石、王维嘉可称为“西化派”代表,强调拥抱普适价值,甚至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力图以“简单逻辑”来破解中国纷繁复杂的棋局。冯仑、周俊吉或可简称为“国粹派”的代表,坚守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构建企业责任,并作为社会价值整体重建的基石;而陈东升则深受社会主义传统的浸染,承认集体主义、英雄主义意识形态对这一代大陆企业家的影响,并对60年来的历史充满温情的理解。作为企业家前辈,林苍生则超越三种俗世传统的争论,从他的“身心灵”理论来阐释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的愿景。

本次论坛不是学术意义的理念探讨,但其中蕴含的问题却极具意义,它是华人企业的代表性人物对未来社会价值重建的集中表达,其典型性绝不亚于文人学者的规范表述。

王维嘉

台湾人为何更“自在”

我一直在想:我们大陆人和台湾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想答案可能是两个字,即台湾人比大陆人更“自在”。比如,大陆餐馆里有很多服务员,如果这个餐馆每天军事化管理,他们的笑容是装出来的;但如果没有军事化的训练,表情就是恶狠狠的,觉得“我凭什么伺候你”?但是在台湾,从他们放松的体态和表情看,你会觉得他很喜欢做这件事情,比如永康街上小豆腐摊的老板,收工以后把锅台地面洗得干干净净。当你看到他很安然、很自在的时候,去吃他的食品,就不会担心他往里投毒或者放地沟油。

原因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台湾没有中断过,即使蒋介石统治时期也是提倡儒学,提倡孔孟之道,他本人又是基督教徒,西方的宗教和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在台湾这里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一般的老百姓就可以在这些宗教里得到身心安顿的地方。

而在大陆,本来五四运动之后孔孟之道剩的就不多,到1949年以后就彻底归零了。中国文化就像一个几百个G的大容量硬盘,1949年就是格式化的过程,幸好蒋介石带走一张光盘,存到了台湾。

五四运动把两千多年来孔孟之道的精神庙堂彻底砸碎了。从1949到1978年,我们生活在革命铸就的铁房子里。到今天为止,我自己的话语都出不了“对立统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套体系。我们想挣脱这种话语体系,但已经很困难了,因为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面。

从1978年后,这套铁房子也被解构了,今天大陆的中国人是站在精神废墟之上。1930年代,胡适先生从西方输入的东西在大陆并没有扎下根来。在过去30年中,中国人最信仰的,其实是“黑猫白猫论”。但这只是一个临时庇护所、一个简易房、一个违规建筑。

但是,我个人对这种精神状态并不悲观。在过去十几年当中,中国企业家已经开始在上下求索。就像民营经济可以从零发展到占GDP的70%一样,这种精神上的追求,也许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完成,但只要我们不断苦苦求索,一定能够把精神庙堂重新建造起来。而且我相信,重新建造起来的,一定不是三字经、弟子规、汉服之类,而是在地球村、互联网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既有全球普适价值、又有自己特色的东西。

如果要开药方的话,可能显得太肤浅,但我个人认为,可能其中有五分是传统的普适价值——自由、法治、人权;有三分是新的普适价值,就是环境,把外部性变成内部性,如何使“少”就是“多”,这是传统资本主义所没有的价值。另外还有两分就是传统的孝顺老人等孔孟之道中影响中国人家庭生活的东西。无论如何,我们这么大的一个族群,一定可以通过探索,找到一个自在的生活方式,盖起一个新的精神庙堂。

王石

改革开放,就是人性的解放

这次会议的官方纸袋上写着“少就是多”,提倡新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在现代建筑领域,“少就是多”是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口号,我相当信服这句话。作为企业文化的概括,万科的第一句话就是“做简单”,不做复杂。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简单”,这就是在复杂的社会转型环境下我的人生哲学。做人是这样,做企业也是这样。

这次开会,吴敬琏先生在欢迎宴会上表示,现在中国社会的现状,一个是浮躁,一个是焦虑。我就来谈谈吴先生提到的这两个现象在我身上的表现。

先说焦虑。作为企业家,焦虑的第一个问题是生存,其次是发展。到了发展问题解决的时候,可能就要考虑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它的社会意义何在。作为我个人来讲,正处在介于发展和为什么这样发展两个问题之间的转型期。

吴先生所说的焦虑,在我身上是非常明显的。要焦虑企业怎么走下去。但同样是焦虑,选择路径可能不一样,这就带来“道”的问题。我的道义是什么?首先是简单,在洋与中、古与今之间选一种简单的方法,我的逻辑很简单,现代企业制度是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产物,那么我就采取拿来主义。当然,我骨子里还是中国人,也没留过洋,骨子里肯定有很多中国传统的东西,但是我不会迷惑,就是拿来主义,因为主观上一结合,可能就会显得非常复杂。

其次,我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我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一次人性的解放。所谓个人主义概念,第一是最起码的尊重生命和生存权,第二是选择权,第三是机会均等权,第四是尊重隐私权。如果问这四点是哪里来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拿来的,我的逻辑就是这样。

谈完焦虑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浮躁。2006年我写了本书,叫《道路与梦想》,在这本书结尾,我写了一段话,说万科今后不会再有什么故事了,因为它已经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发展了。而伟大的公司是没有故事的,比如可口可乐。

当然,我不认为万科已经是伟大的公司了,因为它还没有进入世界500强,怎么可能伟大?但当时认为它已经接近伟大了,所以就没有故事了。但是到了2008年,万科就差点没背过劲去,“拐点论”和“捐款门”,都是构成政府、媒体、同行关注的两个很重要的事件,怎么会没故事呢?经历之后我才发现,万科的故事刚刚开始,离伟大还远着呢,才做了这点事就觉得很了不起,登登山,游山玩水,再参加阿拉善,万科就很伟大了?这种心态不是浮躁是什么?

试看万科的销售收入,2004年是73亿,2005年是110亿,到2006年是220亿,2007年是520亿。这么成倍地向上翻,质量能保证吗?当市场行情非常好的时候,我们忽略质量,消费者也忽略,因为买了房子就涨价。但是突然之间,你成了众矢之的,尤其是准业主买了房子马上就损失15%的时候,他们就来找你。我当时非常清楚,万科的问题,不是同行对你侧目,也不是地方政府要找你毛病,而是你的质量能不能过关。我心里清楚,其实质量是过不了关的,因为发展太快。

但是,我们最后过关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同行全不降价,结果价格杠杆作用体现了,尽管我们的质量有些问题,但万科还是好卖。这样,准业主就不好挑刺。实际上我知道,抢着买你的房子,不是因为质量好,而是因为同行还是高高架着,不肯降价,而万科降价了。所以,2008年的过关,调侃地说是“大部队掩护万科撤退”。但是,像2008年這样大部队掩护万科的机会,不可能再来了。所以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到底是速度第一还是质量第一?是利润第一还是质量第一?我非常清楚,我们一定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如果我们和台湾企业家相比较,可以看到从接待的细致性和逻辑性上讲,即使我们不浮躁、静下心来做,要达到台湾的水平,还得二三十年时间。所以先不要谈意识形态,先从质量上做,把一个“道”的问题变成一个“术”的问题,这个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台湾企业家好榜样,更现实一些。

冯仑

传统价值观给人生配备GPS

去年我花九天时间在台湾骑脚踏车环岛的时候,大陆有两位骑手,台湾有九位。我们发现在这九天当中,大家经常没有话讲,其实语言都是相通的,不需要翻译。第一天,大家可以讲讲公共话题,第二天,讲讲媒体八卦,第三天还能讲什么?一天24小时,除了有不到10小时休息,其他时间全都在一起。据我观察,开始的时候,我们还坐在一起休息,后来不自觉地,大陆和台湾的朋友就自动分开了,但没有任何矛盾和不愉快。因为再往下相处,时间久了,词汇量找不到了,我说的词汇,他们不兴奋;台湾朋友在一起说笑的时候,我也不兴奋,因为我不知道有些词是什么意思。

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精神世界的信仰,带来的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昨晚我找了一些80后90后,谈得很好玩,也问他们一些问题。比如,大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收入差距、环保、以及民族冲突、腐败问题等;台湾也有类似问题,比如房价,但是表现的态度非常不同。这种态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台湾媒体平时总在骂,已经宣泄掉了,他的义愤已经减少很多。而大陆很多东西是被和谐不让讲,所以私下讲的时候就很激烈。另一方面,台湾宗教信仰多,人就有敬畏,于是有内省、检讨自己。而大陆有十亿人脑子里是空的。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就无敬畏,总是在说别人不好。在大陆任何事情都可以怪别人,比如说没有赚到钱,怪官倒,怪开发商,怪老板为富不仁,总是在说别人,这个差距,我觉得非常之大。

再举一个例子,我和王石去爬台湾玉山,有个大姐带路。两三天时间里我们一路走,也谈房子的事情。她说没有买房,带着三个小孩现在租房住了十几年,问以后买不买呢?她说没有能力的话,目前这样就好了。从来没有听到她说第一开发商如何,第二政府如何,第三媒体,第四父母等等。

所以,我觉得所谓价值观这件事情,大陆差二十年,现在需要一个整体上的价值重建过程。台湾在威权时代,也是泛意识形态的,当年连月饼上面都写着意识形态的口号。后来经济发展之后,逐步地由泛意识形态变成意识形态的世俗化,世俗的经济欲望发展之后,就开始消解这些严肃的东西。

价值重建有三个渠道,一是从民间的庙里,通过宗教去慢慢重建,大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信教,在自己心里修个庙。第二种是通过国家主导的教科书来进行,做公民教育,这种价值重建要一代人时间才能完成。第三种重建就是今天这样,各种各样的人吵架,吵架没有结论,但这也是个重建的过程。经过这样的重建,我个人认为会回归到类似今天台湾这样一个状况。

最后我讲一个小故事。我有一个干儿子,初中没考上,人生无追求,他父母很着急,我就把他送到台湾人在大陆办的一个读经学校。这个读经学校很艰苦,睡硬板床,不许用手机,每天早上起来跑步,然后开始背经,背到嘴麻木,成为下意识为止。现在他已经把四书五经全都背下来了。现在,这个孩子两眼放光,上了国际学校,他的目标是牛津大学。

这种差别究竟在哪里?就是传统价值观会让人去思考人生方向,让人生有一个GPS,有方向感。从传统生发出来的价值观,吸收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这就是未来社会主流的价值重建。

周俊吉

从仁义礼智信到企业管理中的传统智慧

三四年前阿拉善在香港开年会的时候,题目也是叫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我当时讲的第一句话,有必要重复一下:企业家不应该捐款给环保团体,包括阿拉善在内,不应该帮助弱势组织——除非在运营过程中已经善尽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要不然,一方面制造污染,排放废水废气,一方面捐款给阿拉善。这是在做什么?买赎罪券?一方面虐待自己的劳工、童工,一方面又说帮助了很多的弱势团体,这样做是欺世盗名。

所以,企业家善尽社会责任其实是有两个圈的:一个是内圈,它对企业的顾客、就业者和股东能够善尽责任;第二个圈是对外部的社区、大众以及自然环境善尽责任。如果我们在这上面没有想清楚的话,觉得企业就是创造利润,就是赚钱,那很可能就是一个奸商;但如果照顾到顾客与消费者,没有同时照顾到企业的员工,很可能就是血汗工厂。

如果这三点都做到了,是不是就够了?还是不够。比如说,电动游戏商店开在小学旁边,它的顾客和员工都很开心,股东也很赚钱,可是我相信这是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必须把这两个圈都要考虑到,这才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我个人才学有限,我只敢讲儒家传统和企业社会责任。儒家思想的源頭当然是孔子,可是孔子尽管学问很大、弟子众多,但他当时没有在哪一个国家有影响力。真正的影响力,是到了董仲舒游说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董仲舒其实就是把儒家的东西简化了,谈三纲五常,谈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我们今天存而不论。而至于“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谈论的是种从属的关系。这个部分现在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但是“五常”其实现在还是非常好用,我们企业现在就是用这个来经营。

所谓五常,就是五个被认为永恒不变的人伦——仁、义、礼、智、信。首先,仁者爱人。仁指的是两个人,不可能只看到你自己。另外一个人可能是客人、同仁或者真正的爱人。你要关心你的客人、同仁和社会大众,了解他们的需求。“义”者,宜也,从《论语》上讲,“义以为质……信以成之”,“义”是本质,“信”是来完成“义”的。“义”的本质,就是该做的事情,正当的事情。而“礼”是什么?就是礼仪、礼貌、礼节。我们知道这个人挨饿,也想给他饭吃,但不能说“嗟!来食!”给他,而要恭敬地、有礼貌地给他。在企业经营上,礼就是程序,就是规则。你要把程序规则订立好,内外有节,事情就容易去完成。“智”就是明辨是非,我们了解了前面三条,还是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去辨明是非。最后,“信”就是说到做到,人言为信。

“仁义礼智信”造就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稳定,人与人之间不会那样敌视。用这样的道理来经营企业,不管是哪个行业,都应当去关心我们的同事、客人和股东。用“仁”来开头,找对了一些该做的事情,用合乎程序、合乎礼节的方式来做,在不同的情境当中去明辨是非,把这样的事情能够说到做到,这就是“五常”。把这样的五常应用到现代社会,这就是我对今天这题目想要说明的。

陈东升

红色文化孕育了我们的集体主义与英雄主义

现在是一个多元时代,每个人的出身、背景不一样,他的观点就不一样,这是社会最大的进步。我和王维嘉不同,如果用三句话概括我,就是“毛主席的好孩子”、“邓小平的好学生”、“江泽民的好战士”,可能维嘉不太喜欢这样的语言,但我们的确是这样走过来的。

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其实是集体主义的极致。我们太缺乏个人主义,所以,改革开放后个人主义兴起,而个人主义的极致也是不对的,就是罪恶的资本主义。所谓一个好的融合文化,就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结合。但我们这些大陆企业家受的教育,就是国家主义、民族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我做企业时,嘉德扫地的老太太,我都送她股份;泰康大概一千人都有股份;我的家族企业宅急送里,也有两百个高管给了股份。这三个企业上市,也可以给社会造就几百个几千个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我从来没认为我是一个资本家。我做这三个企业,也是要做个试验。我下海的机会成本是部长,因为我那些哥们儿今天都当了部长,但我并不想当部长。我会赚点小钱,比如十个亿放在腰包里。现在大陆也有很多富豪,买私人飞机、买游艇。而我的骨子里像巴菲特,汽车从来不贴膜,手机号码20年不变。

我们其实挺质朴、挺关注社会公益的。维嘉可能觉得不好,但我是受毛时代教育长大的。那时我们年纪小,文革的冲突我们没有遭受,只看到哥哥姐姐当红卫兵,很羡慕。红色文化在我们骨子里,是很有浪漫精神、英雄主义精神的。我为什么要把陈逸飞的《黄河颂》买下来,因为觉得就是我的写照——集体主义、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我今天就在实践这样一个理想。

刚才维嘉批判五四运动和中国革命,但这是个历史进程,没有那些,就没有今天。所以,我从来不去批判所谓的历史。历史是没有假设的,走过来也就走过来了,但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可以把未来做得更好。我们为什么选择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就是因为计划经济走不过去。我们选择了今天,就是因为过去不好,但过去不好,不等于完全黑暗,全盘否定过去是我所不赞成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我们都在探索,此后就是全盘西化。而全盘西化又有两条路:一条是胡适的路,一条是陈独秀、李大钊的路,中国最后走的是后者。所以,共产党和国民党其实是兄弟党,都是列宁党。蒋介石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以私权为基础的党国,而毛泽东推翻了它,建立了一个公权的党国,邓小平又不完全地反过来,建立了混合制的党国。

现在中国思想界的一个热门命题,是有没有“中国模式”。我认为如果说有中国模式,那就是国家市场主义的胜利。但国家市场主义的胜利是不是终极模式?我认为不是。今天我们要把国家市场主义,变为社会市场主义。我这里说的“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而是人民,是所谓的“公民社会”,是宪政。

林苍生

资本主义解放人欲,中国文化管制人欲

台湾是整个中国国际化的一个代表地,好比去意大利的时候,我们会去看西西里岛,所有的文化都集中在那里。台湾也同样汇聚了中华文化、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最大的区别是西西里有一大堆黑手党,而我们都是白手起家。所以,台湾这个地方有它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个人对“华人企业”有很深的感觉,也一直在想,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跟西方传统有什么区别?资本主义不过是几百年历史,而中华文化则有几千年历史。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独步天下,能被所有人迅速吸收,是因为他们利用了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就是人的欲望。但是中国人更厉害,我们在这只“看不见的手”产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许多约束欲望的东西,这就是所谓“修身养性”。

日本从“大化革新”到“明治维新”期间,它的文化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大化革新”把中国唐朝前的心性文化带到了日本,而“明治维新”则把最新的科技带到了日本。所以,日本事实上先有中国的文化,后有新兴科技,这个次序非常的重要。

我们从欧美引进的东西,都是资本主义的方法,其中是否有崇洋的心理,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因素,我们可以去思考,整个社会和经济环境面临这么巨大污染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

中国的理学到了宋朝变成“诚意正心”,后来是“修身齊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套理论到了日本,但日本人不知道“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人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一定要配合大自然的作息来改变我们心性的运作。如果心性的运作不顺随大自然,一定会出问题,所以理学就有一点僵硬,没有活泼的生命力量。所以,日本文化也有一点僵硬,缺乏“格物”,去配合自然的生命力量。

我们可以从中华文化的源流里面,从“格物致知”到今天的“平天下”,把自己的使命做一个很好的定位。这才是华人企业家与非华人企业的区别,因为这是我们历史的遗产。

我们地球可以分为看得见物质的能量和看不见物质的能量,以及一个更看不见物质的能量。第二个看不见物质的能量,是爱因斯坦的光线能量,第三个能量,则是比光线更小的重力波的世界。历史上很多人把后者当成灵魂、心灵等概念。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身心灵,就好像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身心灵一样,国家也有它的身心灵。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比右脑大的人,占88%,右脑比左脑大的,占9%,只有3%的人生下来左右脑是平衡的。88%左脑占优的人,他们在事业上的逻辑观念很清楚。考试第一名的人,绝对都是逻辑观念非常好的人。所以,教育本身也都是针对逻辑好的人,而艺术家这样非逻辑性强的人,往往就被边缘化。而非逻辑包含了情感、艺术、音乐等等。这个社会为什么越来越畸形发展?因为逻辑是可以累积的,所以社会文明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进步,但就像吴敬琏先生说的,文明越进步,人性就越退步,就是这个原因。

儒家传统价值观 篇4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了思想观念,这种观念指引着人们日常生活,推动民族的前进。张岱年老先生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概括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他的概括被学术界广泛认可。

中华民族一直都有一种坚韧不拔、永不放弃、刚劲不屈、头悬梁锥刺股的文化传统。古代典籍《易传·象传》中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的意思为君子应该顺应天道,懂得厚德载物。孔子主张积极地入世,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颠沛一生,却锲而不舍。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孟子也提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观点进一步解释自强。

近代以来,中国一度处于落后位置,富强一直是中华民族追求的梦想。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新中国。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我们重新调整发展战略,中西文化的优秀部分都为我所用,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把全国人民的正能量凝聚在一起,更好的为国家的富强而奋斗。

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精神

中国古代一直都对民本思想很重视,民本思想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初步形成系统思想,这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非常深远,对我国追求民主的目标追求,提供了历史涵养的沃土。

先秦时期首次提出了民惟邦本,这体现了“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也强调“仁”,认为人的核心就是“仁”,体现出了人格的平等。孔子还认为"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句话的意思为一个人是小人还是君子,并不取决于他的社会地位,是由道德水平决定的。如果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但是道德水平低,那也只能说明他是小人。孔子的思想中有要求君王要爱戴百姓,从“仁”到“正民”再到仁的政治理论学说,都表现出对民的重视和关怀。

先秦的民本思想的大前提是君为主,因为它无法摆脱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却不影响我们吸收其精华部分。我们应该辩证的吸收其合理成分,让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先秦儒家的民本是朴素的,只是看到人民群众作为整体的力量和作用。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才是真正当家作主,当下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重要内容就是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先秦民主思想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我们一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人民而政治。

三、天人合一,同类同伴的生态理念

儒家追求“仁民爱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手足同胞,互相之间仁爱。还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天地中的一部分。在传统思想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没有停止过思考,著名学者徐复观讲:“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那样的亲和关系。”中国古代一直以农耕文明为主,这导致了中国格外的注重自然,中华民族选择在黄河流域生活,这里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每年的农业生产全部都是靠天吃饭,所以人们一直都依赖大自然的慷慨。

先秦儒家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为我们当下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借鉴。当下,虽然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各种问题却不容忽视比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都需要我们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如果我们不重视环保,经济发展的多好到最后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运用马克思辩证主义思想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四、贵和尚忠,讲信修睦的和谐思想

儒家思想认为,个体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达到天人合一,要了解自然认识自然通晓天的道理。“贵和尚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与中两个字概括了古人处理事情的方法。举一个例子,贵和尚中思想在外交行动上,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谐成分。中华民族在处理国家关系上,一直都是友善的,和谐的。所以我们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论。即使面对个别时候一些少数民族对我们的侵略,也都尽量做到以德服人。此外像“上善若水”、“民胞物与”等思想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处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智慧。

当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有一些不和谐因素,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儒家思想关于和谐的局限性即对天的过度依赖,忽视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清楚当今世界和谐是主流,很多问题之所以无法解决跟国际上一些西方霸权主义国家是有关的。我们建议他们用中国的传统思想来看待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邹之坤.青年卢卡奇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6(3).

[2]邹之坤.哲学与时代精神——轴心时代中国与希腊哲学产生之初的比较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6).

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育 篇5

核心提示: 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儒学未来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儒学未来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

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

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

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

“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

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

直至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

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

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

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

”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

“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

”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

”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

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

”中国全体国民都有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伦理观念,与博大的仁爱精神,共同构建和谐之社会。

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理性和谐社会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

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3.中国传统文化是经世致用之学。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传播者。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功用。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官学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充满了亚普罗式的精神,是个按生态循环及继续下去的社会,继承的是老祖宗的传统,还要代代传下去”。

传统就是权威,满足于守,追求静,害怕变。

《书经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意思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

“最便于专制”的儒术,或者当作一种专制官僚统治手段来看的儒家学说,可供统治者利用的内容有:天道观念;大一统思想;纲常伦理。

《书经》“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篅”,《荀子王制篇》“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这一来,天道观念,大一统主张,纲常伦理就成为“三位一体”了。

所谓“两千年无思想,非无思想也,以孔子的思想为思想;两千年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归根结底,不是中国人对于孔子学说特别有好感,而是中国的社会统治,特别需要孔子学说。

自儒学被汉武帝君臣定为正统正宗以后,以地主经济为基础,土地得相当自由买卖,农民得相当自由转动,而原本不能造成世卿世官那样的贵族身份的社会,却藉着知识的统制和长期独占,而无形中帮同把士大夫的身份更加的特殊化或贵族化了。

“以儒治世”,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牢靠的在政治中得以发挥。

“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目的,人要改变文化”,师儒和政权的关系,在中国封建士大夫身上,得到了极其充分的体现,而“以儒治世”是历代统治者及传统士大夫所选择的,“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言行能被社会所接受,主要是因为他们反映了社会上的一般观点,他们不过是把已经客观的社会事实所造成的观点,用比较明白和肯定的言行表达出来。

”从孔孟到西汉董仲舒“君权神授”到魏晋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玄学到唐韩愈的天命论到宋朱熹的理学到王阳明的心学到明清各种儒学思想见解,都体现了把儒学进行合理改造,从而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以达到“治世”,维护统治的目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其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为其政权及其经济服务的,儒家文化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反映了中国历代的“国情”,正如金克木所言,“文化就是„国情‟,文化就是„国民性‟,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从一定的视角分析,儒家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主要为国家培养官僚的文化”,历代统治者都公开标榜以儒家理念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指导思想,儒家观念成为官僚文化的核心,其在“尚贤使能”“民为邦本”“仁政理想”“隆礼重法”“节用裕民”“修身为本”等方面,都对中国官僚体制及王政统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治世”的体现。

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经历五千年的发展而没有中断的原因就在于其核心价值具有先进文化特性,在于其人性化、人情化倾向所具有的穿透力和生命力,在于它所具有的永恒的普世价值,相信在世人共同的努力下,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在未来闪耀出更加灿烂的希望之光、和谐之光、精神之光。

四、总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

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

语文教学中儒家传统思想问题探究 篇6

当今社会竞争愈演愈烈,也包括了学生升学方面,特别是每一年的高考,高考有较强的针对性,要求高中生必须拥有很强的应试能力,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深造。正是因为这样,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高考,而不是更好的理解知识,大部分老师为了学生能提高应试能力,不仅只关注对以往高考试题的研究,而且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特别是在讲解儒家思想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去关注历年考点,对原文的讲解和阅读没有加以重视,学生往往只能了解字面含义,无法体会到其精髓。语文老师应当做到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的同时,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儒家思想,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评价一个人是否对社会有所贡献,不仅仅是看他的学识和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其思想道德,正是因为这样,高中语文中渗透儒家思想是必然的,老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教导学生儒家思想,在课后,也应当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以儒家思想中被人们所赞扬和倡导的行为作为标准,具体做法有:

1.运用儒家思想中众所周知的经典话语引导学生

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不管是在课本内容还是在高考试题等方面,都有直接选用《论语》《孟子》中的篇章,并且教材的其他课文中也渗透着儒家思想,因此,语文老师可以通过这些课文来引导学生领悟儒家思想,在教导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拥有崇高的人格。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向学生潜移默化的灌输儒家思想,经常说一些“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有信”之类的话。

2.领悟儒家思想中的精髓,贯彻到自身行为中

儒家思想是经过几千年时间反复历练的,它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丧失意义。它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有着不可以取代的地位。正是因为这样,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竭尽所能的帮助学生去领悟儒家思想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某种程度上看,儒家思想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思想目的就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把现实和伦理相融合,本质就是教导学生如何为人处事。例如儒家思想中“修身”、“仁爱”、“自省”等观点,在如今现实生活也是提倡的,老师应当教育学生们做到这些。例如,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培养自身对古文的理解能力,遇到不明白的文字与句式,不能第一时间就去翻阅解释,而是应该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与推断。不论是从字词的发音,亦或是作品的语法、结构等方面来进行推理,都可以将这些推理方式告知学生,进而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与文言文的能力。

3.联系教材与儒家思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进行《归园田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到孟子所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家思想中重要主张之一。儒家思想积极入世,要胸怀广阔,在有生之年为国家昌盛繁荣做出微薄的贡献。如果无法报效祖国,那将退而修身。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是体现了这一儒家思想。陶渊明一心想为国家做出贡献,却无奈官场腐败黑暗,在官场中无法随波逐流,只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回归自然,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陶渊明不在黑暗的官场中漂泊,独善其身,归隐自然。这样讲儒家思想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比单纯的讲解儒家思想或者给陶渊明贴上标签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两者的结合认识到儒家思想对古人行为的重大影响。

儒家传统价值观 篇7

在动态变化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下, 创新成为了企业从同行中脱颖而出的法宝。为了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 管理者必须努力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与创新行为。实践中, 企业也进行了多种尝试, 包括扩大投入研发资金与设备、引进创新人才等, 但收效甚微。这种困境引起了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 他们认为这些企业更需要营造自由、宽松、鼓励冒险与试错的氛围 (顾远东和彭纪生, 2010) 。只有在容忍差错的氛围之下, 员工才不害怕犯错, 才愿意去探索和创新 (Van Dyck等, 2005) 。王重鸣和洪自强 (2000) 把这种氛围称为差错管理气氛, 即支持差错管理策略的实践和程序。差错管理气氛会怎样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呢?这值得进一步研究。

Woodman等 (1993) 提出创造是个人和组织因素的交互影响的结果, 在个人层面, 情境和个人特征显著的影响着员工的创造力。李杨 (2012) 研究发现很多具有相似组织氛围的企业, 其员工的创新倾向依然存在很大差异, 这可能与员工个体的文化价值取向有关。在组织管理研究领域, 学者将传统性价值观视作组织情境变量和员工表现结果之间重要的调节变量 (王宇清等, 2012) 。在众多的文化价值观中, 儒家传统价值观在塑造中国人的态度和行为中最具代表性 (王庆娟和张金成, 2012) , 影响着中国人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包括在“创新”过程中中国员工也表现出和西方员工所不同的特殊性 (张伟, 2012) 。因此, 在相同的组织差错管理气氛下, 具有不同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员工对待创新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推论:差错管理气氛 (情境因素) 影响员工创新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 儒家传统价值观 (个人特征) 会发挥调节作用。

2 文献回顾与命题提出

2.1 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Van Dyck等 (2005) 认为差错管理气氛包括, 发生错误后能快速检测和处理、对于差错的沟通交流以及差错经验的分享等组织实践。这样做既可以控制或者减少差错带来的消极后果, 又可以避免二次犯错, 同时还能提高组织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中, 很多学者都发现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或者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Scott和Bruce, 1994) 。当组织的工作氛围为员工提供了创新资源和心理保障时, 员工会有更高的创新热情和表现。

拥有差错管理气氛的组织, 会把差错当作一种创新的资源。尝试、实验和创新的过程总伴随着各种差错和失败, 差错也可以给予个体有价值的信息, 从其中可以总结出很多的经验与知识, 而个体的创造力往往是建立在很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 (张伟, 2012) 。差错本身也可以带来新的思路或者视角, 似无心插柳却柳成荫。另一方面, 在高差错管理气氛的组织, 员工不用担心犯错后受到惩罚或者花精力去掩盖差错, 可以更投入地工作。组织内的员工也可以自由地交流差错, 整合彼此的经验信息, 共同寻求改进的方法。犯错后自信自己不会被责备或者嘲笑的员工通常拥有较高的创新能力 (Cannon和Edmondson, 2001) 。由此得出:

命题1:差错管理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正向的影响。

2.2 儒家传统价值观的调节作用

对于差错管理气氛的研究, 部分学者尝试从学习和创新这两个角度出发, 探讨其与差错管理气氛的直接关系, 但还未有研究剖析这些关系中的调节机制。

张伟 (2012) 对研究员工创新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 发现影响创新行为的因素包括两大类, 企业情境特征 (外部因素) 和员工自身特性 (内部因素) 。张锋和何亚云 (2003) 认为组织要想员工去创新, 必须先考虑员工的个人价值观, 只有当员工认同创新观念, 员工的创新行为才会发生。杨国枢关于中国人个体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发现, 在我国的文化背景和观念下, 具有传统性倾向的文化价值观的员工可能较为保守、规范, 不具有创新性与冒险、变革精神。本研究特别探讨中国人个体文化价值观中最具代表的儒家传统价值观。王庆娟和张金成 (2012) 将“工作场所的儒家传统价值观”分为4个维度, 遵从权威、接受权威、宽忍利他、面子原则。在相同的差错管理气氛下, 比较传统的员工比非传统的员工做事更保守和中庸, 习惯于听从领导和前辈的指引, 不喜欢改变和创新, 害怕犯错丢面子。员工儒家传统价值观特征的差异会使得他们对于组织的差错管理气氛和创新有不同的感知与评价, 从而影响差错管理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

命题2:儒家传统价值观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在中国人的儒家传统价值观中, 遵从权威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表现在各种社会情境中要尊敬、顺从及听从权威。和不遵从权威观念的员工相比, 遵从权威观念比较强的员工独立性不强, 思维方式的独创性和自由性都偏低, 他们的想法或者行动常常依附于权威, 出现差错倾向于咨询权威的意见, 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在拥有高差错管理气氛的企业中, 员工不用担心自己因为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差错受到惩罚, 低传统性的员工就可以放心地投入创新工作。但遵从权威倾向比较强的员工, 还会一方面受制于自身的低创新思维, 另一方面担心创新带来的差错以及创新本身会违背或者触犯公司前辈、其他同事的意愿, 这都会使得他们的创新热情不高, 降低差错管理气氛对他们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由此得出:

命题2a:遵从权威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

接受权威是遵从权威的更高层次, 高接受权威倾向的个体不仅认可权威正确的指挥或安排, 甚至对于权威错误的决策行为, 他们也会选择默默接受 (王庆娟和张金成, 2012) 。拥有高差错管理气氛的企业倡导勇于发现和指出差错, 包括自己、同事、领导和组织的差错。对于接受权威观念比较强的员工, 他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当领导或者组织出现错误的时候, 传统型员工常选择忽视或者回避的态度, 从而错过了及时纠正差错并且从中学习与创新的机会。接受权威的价值观会减弱差错管理气氛对他们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由此得出:

命题2b:接受权威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

面子原则是儒家传统价值观的一个典型特征。在我国企业内部存在一种普遍现象, 很多员工不去创新就是由于害怕犯错, 害怕丢面子。注重面子的员工顾虑自己的社会声誉, 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或评价, 尤其是犯错之后, 不希望自己的错误被公开。在拥有高差错管理气氛的企业中, 组织鼓励员工彼此交流差错, 分享经验, 还会把典型差错在全体成员中公开, 用来提醒他人避免出现类似差错, 同时让大家共同寻求改进差错的方法, 最终推出新的管理措施或者流程技术。在相同的差错管理气氛下, 比起不注重面子的员工, 注重面子的员工可能会由于公司差错公开交流的举措承受更大的心理负担, 降低差错管理气氛对他们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由此得出:

命题2c:面子原则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

儒家思想要求人们要对人友善, 讲究与他人和谐共处, 并宽容忍让他人的差错, 也就是所谓的宽忍利他。而在创新研究领域, 有研究指出高创造性的个体往往需要抵抗其他人的反对意见或冲突矛盾 (Barron和Harrington, 1981) 。在拥有高差错管理气氛的企业中, 由于宽忍利他型的员工非常注重经营和其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不愿意打破这种和谐, 他们自有的对冲突和矛盾的规避倾向会减弱差错管理气氛对创新的促进作用。由此得出:

命题2d:宽忍利他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

3 结论

本文研究儒家传统价值观在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并分别考虑了儒家传统价值观四个维度 (遵从权威、接受权威、宽忍利他、面子原则) 在其中充当的调节角色。研究发现:

(1) 差错管理气氛促进员工创新行为; (2) 儒家传统价值观会调节差错管理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促进作用; (3) 儒家传统价值观的遵从权威、接受权威、宽忍利他和面子原则都会减弱差错管理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促进作用。

本文的理论意义:引入了差错管理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的调节机制, 发现儒家传统价值观是调节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充分考虑中国员工的传统性对其在组织中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扩充了中国儒家传统价值观的相关研究。本文的实践意义:指导企业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既要重视差错管理气氛的形成, 又要照顾到员工的儒家传统价值观念, 重点督促权威人士发挥引导作用, 对差错的处理要顾忌员工的面子观, 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的创新热情和和谐气氛。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只是基于理论提出了研究命题, 缺乏实证验证, 也没有考虑差错管理气氛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其他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摘要:探讨了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并且分析了中国儒家传统价值观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得出:儒家传统价值观的不同维度 (遵从权威、接受权威、宽忍利他和面子原则) 都会减弱差错管理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差错管理气氛,员工创新行为,儒家传统价值观,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Barron F, Harrington D M.Creativity,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1, 32 (1) :439-476.

[2]Cannon M D, Edmondson A C.Confronting failure: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hared beliefs about failure in organizational work group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1, 22 (2) :161-177.

[3]Scott S G, Bruce R A.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A path model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workpla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37 (3) :580-607.

[4]Van Dyck C, Frese M, Baer M, et al.Organizational error management culture and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a two-study replic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 (6) :1228-1240.

[5]Woodman R W, Sawyer J E, Griffin R W.Towa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3, 18 (2) :293-321.

[6]顾远东, 彭纪生.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 :30-41.

[7]李杨.组织文化对员工创业精神的影响:员工文化价值观的调节作用[D].南华大学, 2012.

[8]王庆娟, 张金成.工作场所的儒家传统价值观:理论, 测量与效度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 2012, (4) :66-79.

[9]王宇清, 龙立荣, 周浩.消极情绪在程序和互动不公正感与员工偏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传统性的调节机制[J].心理学报, 2012, 44 (012) :1663-1676.

[10]王重鸣, 洪自强.差错管理气氛和组织效能关系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30 (05) :114-119.

[11]张锋.当代组织创新的理论及其应用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5 (4) :7-13.

儒家传统价值观 篇8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还包括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等,儒家思想主张入世,积极进取,努力治世,强调“仁”,“仁者爱人”,“以人为本”。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的迅速崛起,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博大智慧和神奇魅力已成为当今时代持久不衰的社会热点。[1]儒家美学思想作为儒家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以“仁”为核心,强调美善统一,讲求人伦道德完善,注重人格修养和现实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之美,诠释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

高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近年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出现一是教育目标价值引领的缺失。不难看出,当今大学教育的重点放在了专业学习上,除汉语言文学等文科类专业外,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的大学教育中所在比重非常少,由于是专业外的教学,大多教师缺乏对古代文化深层次的发掘和探讨,以儒家美学思想来说,学生真正接触的较少,理解其精髓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学生懂得的只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皮毛,这严重限制了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二是教育内容出现表面化、肤浅化的现象,偏重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三是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主要是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很多教师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现代阐释的能力,使得传统文化未向现实生活回归。因此,如何让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之中,如何以传统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2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精神之魂,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才有深厚的民族根基,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美学思想,体现出了真、善、美、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的价值观,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道德中把“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作为“治天下”的策略和为人的准则。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调节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系统,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所要继承和发扬的,也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源泉,如果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

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核心思想,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当代大学生只要认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就有利于自己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人格、精神的发育起着重要,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包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以儒家美学来说,儒家美学倡导内在的修养与外在行为和谐统一,提出“文质彬彬说”概括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仁人君子,修养必须是全面的,既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须有较高的审美修养。[2]儒家美学思想强调和谐、中庸,以人为本,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孔子曰:“仁者,爱人。”对人要有仁爱之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又说:“仁者,义之本也。”强调“以天下为己任”、“仁民爱物”的人文关怀,这种以“仁”为中心的传统思想理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帮助大学生涵养德行、提高人文素养。

2.3 是高校思想素质教育的必要内容

现代社会文明呼唤人的素质的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者的全面素质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当今的高校思想素质教育中,素质是在不断的内化与外现中推进的,而作为素质的东西,实质上就是去掉一切外在的东西之后,潜藏于人的身心之中的品质因素。思想素质包括了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等内容。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而在人才的竞争中,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占着尤为重要的地位。

儒家美学思想等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规矩之道”、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3 运用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3.1 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中,不断挖掘其现代价值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新时期大学教育的本质要求。

要认真组织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要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强大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高校教师应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熏陶,把传统文化的精髓领悟透彻,自主把传统文化知识自然地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用名人典故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引领学生坚持用辩证的眼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儒家美学思想等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用现代的眼光来诠释传统文化,用丰富多样的方式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用传统文化的优良价值观和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3.2 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营造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的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思想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也就是要建设和谐的校园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弘扬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一方面,要运用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要以网络、电影、电视、广播、报纸、墙报、展板、各种刊物等校园传媒为平台,积极宣传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形成。[3]要坚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不断提升内在素养,坚定自己的价值观。

3.3 构建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体系

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具有完备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体系。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是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坚持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前提,专业素质教育为主体,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为必要补充的育人体系。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体系要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育的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实践教育为保障,以多样化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举办各种传统文化的再现活动,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大学生做人做事提供思想和行为上的指导。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体系还应建立传统文化学习的评估体系,也就是要将传统文化学习纳入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考评体系之中,实现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的监控,对传统文化学习进行评价和诊断,形成一个任务明确、有效的育人体系,最终达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长期发生着作用,本文以儒家美学思想为视角,阐述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探讨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现实意义。并立足高校教育,提出运用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美学思想,大学生价值观,培育

参考文献

[1]方凌瑾.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J].怀化学院学报,2006(3):174.

[2]陈丽爽.儒家美学思想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格修养的启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9):18-19.

儒家传统女性伦理观初探 篇9

一、“男主外, 女主内”的基本伦理格局的奠定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一种家国同构的伦理文化。从此视角看, 儒家伦理观就成为了其基本结构, 宗法血亲就成为其社会依托。在这一庞大丰富的伦理体系中, 一方面, 宗法血亲构成了国家结构的骨骼, 另一方面, 国家则成为家庭的范本, 家庭是国家社会的缩影。正如梁启超所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 以家族为单位, 不以个人为单位, 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2]可见, 最基本的伦理关系是在家庭中。只有“女正位乎内, 男正位乎外”, 才能体现出“天地之大义”。由此观之, 古人认为的天道即是人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男主外, 女主内”奠定了儒家男女关系的基本伦理格局。

因为“男外女内”这一基本伦理格局已成雏形, 一系列隔离男女的具体措施和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从周朝开始, 便有了这方面的文献记载。男女授受不亲, 就是这样一种制度的最突出表现。《礼记·内则》规定:“礼, 始于谨夫妇。为宫室, 辨内外。男子居外, 女子居内, 深闾固门, 阍寺守之, 男不入, 女不出。”[3]从这段中不难看出, 男女之间是有着严格的性别回避制度的。周礼规定“男不言内, 女不言外”, [3]男女之间要遵循严格的礼法要求。

在儒家关于男女地位的划分中, 男性活动范围由社会延伸至家庭, 而妇女则只能被禁锢于家庭之内, 仅仅隶属于五伦之一。她们的社会关系非常单一, 已经被简化到最低程度, 始终处于附属地位。梳理中国传统伦理的发展脉络, 很容易看出妇女一直仅仅隶属于家庭之内, 而放眼整个古代妇女观发展史, 沉睡中的女性意识一直没有被唤醒。

二、“三从四德”奠定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价值取

责任编辑:党伟莉

向基石

中国有着灿烂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纵观其中, 礼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中有着特定含义的概念。它产生于西周, 发轫于秦汉, 完善于隋唐, 至明清发展至极致。它的核心思想是“三纲五常”。《白虎通义·三钢之纪》中说:“三纲者, 何谓也?君臣, 父子, 夫妇也。”即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熟知的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三纲五常”乃封建礼法植根之本。其中最典型的纲领是“三从四德”, 它概括地体现了对女性的严格要求。

“三从”最早记载于《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 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对女性内外修养的基本要求。《诗经·小雅·斯干》云:“乃生男子, 载寝之床, 载衣之裳, 载弄之璋。其泣喤喤, 朱芾斯皇, 室家君王。”[4]可见自降生之日起, 男女地位就已被固化, 这无疑是在传达一种男尊女卑的信息, 正如班昭之言:“卧之床下, 明其卑弱, 主下人也”。

儒家伦理观下的妇女的生活范围非常狭窄, 在家从事的工作也不过是相夫教子。《诗经·小雅》云:“无非无仪, 唯酒食是议”;《孟子·滕文公下》有云:“以顺为妇之道也”, [5]这些都是对妇女行为和社会活动范围的规定。女子的任务就是相夫教子, 为丈夫照顾好家庭, 让他们安心在外奔波忙碌, 除此之外, 是绝不能干预政事的。《尚书·牧誓》中的:“牝鸡之晨, 惟家之索”, 《诗经》中的:“妇有长舌, 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 生自妇人”, 这些都说明女子参政、过于显露才华都是大忌, 为当时社会所不容。

东汉时期的班昭著有《女诫》一书, 分为《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 它系统而全面地规范女性的妇德修养以及如何恰当处理与夫家成员之间的关系。她将女性的修养规范为“清闲贞静, 守节整齐, 行己有耻, 动静有法, 是谓妇德。择辞而说, 不道恶语, 时然后言, 不厌于人, 是谓妇言, 盥浣尘秽, 服饰鲜洁, 沐浴以时, 身不垢辱, 是谓妇容。专心纺绩, 不好戏笑, 絜齐酒食, 以奉宾客, 是谓妇功”。《女诫》一书进一步强化男性的主体地位, 降低了女性社会地位, 巩固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到了唐代, 对于女性妇德要求更加细化, 宋氏二姐妹合著《女论语》十二章, 就体现了这一特点。清代则集各代女教之大成, 著名的书目有《女学》《教女遗规》等。而荼毒广大妇女最深的则是《女范捷录》, 作者将流传甚广的女教书《女诫》《女论语》《内训》三书编纂合订, 命名为《女四书》, 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本书也几乎成为每个女子道德规范的教科书。

“妇德”是妇女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品质。所谓“妇德”, 实际上就是对媳妇的具体道德要求。“妇德谓贞顺, 妇言谓辞令, 妇容谓婉娩, 妇功谓丝橐”。[6]“四德”之说始见于《周礼·天官·冢宰》, 是周王室后宫女官九嫔教育九御学的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后来“四德”又逐渐由对宫廷女子的教育扩展到对贵族女子的教育中。《礼记·昏义》云:“古者妇人先嫁三月, 祖庙未毁, 教与公宫, 祖庙既毁, 教于宗室, 教以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3]后来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 四德逐渐成为对广大民间女子的道德要求。清初蓝鼎元写的《女学》对四德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他说:“妇德包括事夫, 事姑舅, 和叔妹, 睦娣姒, 事父母, 亲兄嫂, 去妒, 安贫, 敬身, 重义, 守节, 教子等等;妇言包括训子, 几练, 守礼, 圣智, 免祸等;妇容包括端庄敬一, 婉娩因时, 有事亲之容, 敬夫之容, 起居, 妊子, 居丧, 避乱之容;妇功则有蚕绩, 中馈, 奉养, 祭祀。”[2]这些都是教导未婚女子如何为出嫁后成为合格的媳妇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三、过分强调贞操导致了女性伦理的畸形发展

贞操观念本是在传统道德内对妇女顺从道德的一种赞美, 而后却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硬性要求,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畸形的发展过程。正因如此, 才有“饿死事极小, 失节事极大”这一说法。这种贞操观念实质上就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父权的一种文化灌输, 也是封建礼教压迫残害妇女的一个标志。贞操观念是私有制充分产生发展的产物, 是父权的缩影。丈夫要求妻子对自己保持忠贞不二, 以维持自己在家庭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贞操最早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男女授受不亲”。《礼记·效特性》云:“一与之齐, 终身不改, 故夫死不嫁。”[3]秦汉以后, 随着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不断巩固, 历代开始不仅提倡女子守节, 且不断地表彰贞女和节妇。汉代以政府名义, 鼓励丧夫女子守节不再嫁。西汉神爵四年, 官方记载第一次褒奖女子贞操的行为, 并以皇帝名义诏赐“贞妇顺女帛”, 这也是“从一而终”的贞节观被社会普遍认同的萌芽。隋唐时期, 经济高度繁荣, 民风比较开化, 但即使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 妇女的贞洁问题也没有被忽视淡化。《晋书》为15名节妇立了传, 《隋书》记载了隋文帝开皇十六年要求“九品以上妻, 五品以上妾, 夫亡不得改嫁”的诏书, 此制依然被唐朝沿袭。此外, 如长孙皇后的《女则》、宋若华的《女论语》《新唐书·列女传》等, 都有关于守节问题的专门记载。“女子之行, 唯贞与节”, “凡为女子, 唯务清贞、清则身洁、贞则自荣”等封建说教, 都成为对妇女道德要求的最高标准。

两宋时期, 随着理学心学的发展繁盛, 贞操观念也随之日趋严格。朱熹主张“存天理, 灭人欲”, 禁锢人的自然欲望。张载认为, 妇人夫死而不可再嫁是“天地之大义”, 守节成了妇女必须遵守的道德律令。到了程颐时期更是大肆宣扬“饿死事极小, 失节事极大”, 把妇女的贞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宋仁宗嘉祐四年规定:“宗妇女丧夫, 虽无子, 不再嫁”。妇女一生, 只要是初嫁后, 就再无选择婚姻的机会。《宋刑论·户婚律》也规定“诸居父母及夫丧而嫁者, 徒三年”, 再嫁在当时是为律法所不容的。从北宋到南宋, 虽然也有寡妇改嫁事例, 但是“从一而终”的贞操观念并没有削弱, 而是逐步固化。

到了明清时期, 对妇女的贞操要求更加严酷。朱元璋公开诏令:“民间寡妇, 三十年以前亡守制, 五十以后不改节者, 旄丧门闾, 免除本家差役。”《大清宝典》规定:“三十岁以前守寡, 至五十岁不改节者称节妇;殉家室之难或拒奸致死者称烈妇、烈女;未婚夫死, 闻讯自尽或哭声往夫家守节者, 称贞女。”乡土家族社会的血缘认同也是清代重视贞节观的重要社会原因。康熙年间开沙曹氏家族规定:“私通异姓妇女骨血, 介在嫌疑者不录。此一定之例, 不容宽假。”清末同治以后, 推崇贞操达到顶峰。“立贞堂”“崇节堂”等贞节牌坊到处设立。妇女为求贞节牌坊和政府表彰, 才导致民间贞洁烈妇越来越多。

经由这样一个历史的演变, 贞操观逐渐在中国传统女性心中确立, 并内化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在中国虽然还没有出现如欧洲那样穿在妇女身上用细铁制成紧身塔和贞节带, 但是在边远山村不贞者遭受严酷的肉体刑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 妇女的命运, 到嫁人以后, 就再也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对男子而言, 贞操却轻如鸿毛。一夫多妻制, “七出”休妻制, 都是对单方面男性有利而无视妇女的正当权益。

四、扭曲的女性道德评价观——“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无才便是德, 是剥夺女性受教育权利的一种行为。实质是为了维护父权社会的统治秩序。因为妇女懂得知识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平等地位, 这对父权统治是一种严重的威胁。所以将“无德”定位一种道德标准, 其实是在掩盖实质上男女的不平等。

历代儒学家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1.女子有才容易导致不贞。这无疑会撼动封建礼教的根基。明朝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在民间广为流传, 家喻户晓。很多人认为莺莺不贞完全在于她能诗会赋, 才貌双全。唐宋以后, 出现了很多诗文造诣很深的女性, 但是她们很多是妓女出身, 这便使很多人将诗文与娼妓联系在一起, 认为女子有才是失德的行为。2.认为女子有才会导致命运多舛。中国自古有云“红颜薄命”, 才华横溢会造成女性命运的悲剧, 于是人们更坚信无才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3.女子多才者被认为不长寿。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仅仅17岁就撒手人寰, 民间故事里很多不食人间烟火的美女也往往不长寿。人们认为女子才气太高, 往往为上天所不容, 所以早夭。由此可见, 自古以来, 才就不是衡量女性是否有德的标准。[6]

儒家女性伦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 是儒家思想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规范古代妇女的道德行为, 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儒家女性伦理观是完全站在男权主义的立场上, 禁锢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它一方面造就了中国女性的善于隐忍、甘于退让。另一方面, 也培养了中国妇女的温柔贤惠、坚强勇敢, 并体现出了古代女性的传统美德和良好修养。

摘要:女性伦理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在社会历史阶段的演变中, 对女性提出的具体道德要求的学问。在中国传统社会, 女性伦理观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 其中包含了丰富而系统的女性伦理思想。儒家妇女观的核心思想是男尊女卑。其发轫于先秦时期, 在两汉时期, 董仲舒、班昭等人对妇女应该恪守的道德进行进一步阐述, 使儒家正统妇女观日益强化。唐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使其进一步巩固, 明清时期儒家妇女观已经基本成型。儒家妇女观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伦理观,男尊女卑,贞操

参考文献

[1]易银珍.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的基本内涵[J].中华女子学院院报, 2006 (1) .[1]易银珍.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的基本内涵[J].中华女子学院院报, 2006 (1) .

[2]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432.[2]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432.

[3]礼记[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7:214, 468, 96.[3]礼记[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7:214, 468, 96.

[4]诗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177.[4]诗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177.

[5]孟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88.[5]孟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88.

儒家传统价值观 篇10

李光耀是怎样使一个多民族多语系国家的人们和谐共处, 团结一致, 是通过什么样的价值观来统领多元文化?在研究之后才得以认清, 他是从文化、伦理层面的儒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观升华为新加坡的国家意识, 把儒学作为整个新加坡的统治思想和指导思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新加坡政府就将“仁、智、勇、义、礼、信”确定为中学《儒家伦理》课的重要内容, 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政府必须贯彻的治国纲领。忠, 就是忠于国家, 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由此产生的群体意识也使人们获得归属感;孝、仁、爱、礼、义、廉、耻则是家庭社会伦理基本的要求, 形成了人民统一的价值观。

儒家思想能够传承数千年而不衰, 必然有其独到之处, 儒家经典文献里的许多概念警句包含着精辟的义理。新加坡治国有道受益于儒学思想, 今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样可向这一宝库中去寻求智慧。

何为儒家思想?总的来说, 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即人的本性 (天性) 是向善的, 是好的。而且, 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带有普遍性的。只是由于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 才造成了行为的各种差异, 导致了“善”的背离现象。

在性善论的基础上, 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这种思想认为,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 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 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 劝人们放弃恶习, 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 社会就会安宁了。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 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所以, 儒家轻法制, 重道德。儒家认为, 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 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 心悦诚服。

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学说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 而强调仁义道德是争天下和治天下的不二法门。在过去的几千年里, 这一思想被无数次地证明其正确性。凡是能够遵循这一法则的, 就可以成功;凡是违背这一法则的, 必然失败。这是人类历史几千年经验智慧积累下来的一个结晶, 不止过去, 现在和将来也都会发挥作用。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论永远也不会过时。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作为治国理念, 对任何阶层的领导者都有用。

儒家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一个“礼”字。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 执政者就应该让民众知道自制, 回到那种彬彬有礼的社会状态中去。就是所谓的“克己复礼”。这个礼包括了礼节、礼数、礼貌和规章制度。所以, 儒家的思想要人懂得自制, 克制欲望, 遵守礼节, 消除暴力, 以达到一种平和的社会环境。

人类文化所具有的继承性是人类得以以“人”的方式存在而区别于一般动物的一个基本原因。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的、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思想之精华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之内在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追求“普遍和谐”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文化生态模式可以为我们今天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以下两个方面的借鉴:

其一, 从注重普遍和谐的要求出发, 应当高度重视对“和谐”的系统追求。儒家文化生态模式注重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的基本运行机理应当对我们今天寻求和谐之道提供某种程度的警示作用。同时儒家思想所看重的“和谐”与“生生”内在统一价值取向, 有助于消除追求和谐过程中的片面性。建构和谐社会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而对其内在的精神动力的探讨自然而然地关涉到中国现代化之精神动力这一重要的理论课题。

其二, 强调了民族精神的极端重要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堪称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因而, 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传统之一, 儒家思想的精华可以说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有理由把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的、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思想之精华看作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之内在动力元素。

中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 儒家思想和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素质, 几千年来指引我们民族团结、奋斗。目前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在哪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哪里体现?总理温家宝近日感叹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 强调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力量的约束, 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人民网发表文章说, 改革开放以来, 中共相继在社会道德领域通过推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发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举措, 但与之相背离的是, 学校为了分数, 将道德教化抛置一边;医院为了效益, 让医德和救死扶伤统统走开。而在中国极其脆弱的道德生态中, 道德环境最大的污染源就是贪污腐败, 且有越演越烈之势, 渗透各行各业、各部门, 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但与此同时, 经济全球化,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人们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改变, 道德缺失以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包二奶等现象司空见惯;假药, 毒食品不断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2010年调查评比中, 中国人的幸福感在世界155个国家中名列125位, 在精神生活水平方面有幸福感的只占39%。三十年人们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提升, 绝大多数人已衣食无忧, 但与此相对的是幸福指数的下降。问题的核心还在于价值观——让欲望占据支配地位, 缺乏信念, 除了赚钱, 不知道人生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 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只看到自己的不幸, 忽略了自己的幸福, 更不懂得奉献。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 有统计我国私营企业老板愿意花大把的钱去赌 (新加坡赌场营业额竟然有70%是中国大陆人送去的) , 去娱乐, 却不会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做慈善。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 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相互不信任。

在公共行政学中提到, 一核心三面对, 任何政治体制, 司法体系, 行政管理都不能代替伦理教育。学而反思, 面向21世纪的未来, 我们应该探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儒家文化与时代的结合, 取其精华,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首先是诚信, 难以想象缺少诚信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而诚信是发自内心的并且要随时约束的。每日自我反省, 铲除不良的思想, 正心诚意, 从善如流;见贤思齐, 闻恶厌之等等无不彰显出儒家思想的纯正端方与源远流长。借鉴和运用儒家思想是历史上每个时代共同产生的认识, 是经历验证的正确选择, 是符合中国人国情的理想座标, 不光在今天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即使在将来也会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因此值得思考学习新加坡儒家治国理念。

培育核心伦理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决策。伦理之于政府, 有如灵魂之于人。它主要是按照社会的要求规定人们的行为方向, 生活目标, 设定人生理想, 解决人们应该如何的规范。再先进的政治制度, 管理技术, 法律规范, 没有伦理, 犹如一个空壳。孔子用“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个字简单明了地指明了伦理取向。要借鉴新加坡的经验, 需从教育入手, 用儒家伦理解决人们的价值取向问题。

首先教育应从孩子入手。从青少年抓起, 从学校做起, 新加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小学生通过漫画、图示等, 进入中学大学就会开设必修的儒家伦理学, 当然这不能是简单的说教, 是渗透, 是积极地影响规范。现在应试教育使我们的学校只会教书不会育人, 本末倒置。我们培养一个优秀的人必须是先会做人才会做事。

其次从公职人员入手, 懂得仁爱、礼仪、廉耻。儒家思想强调民为根本。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 把人民的一切需要勇敢地摆在个人利益之上。最重要是拥有大仁爱之心, 仁在孔子看来, 既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应当达到的理想境界, 又是为人处世最高的道德行为规范。它的核心是爱人, 要泛爱众。一方面尊重人的人格, 一方面为人民谋利益, 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我的责任是让人民快乐地生活, 而不是从人民的苦难中获利”, 这是李光耀在1965年讲的话, 他确实做到了, 用了46年便把一个非国家的小岛建设成为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强的强国。务实的作风贯穿新加坡整个治理过程, 政策落在实地。要诚信, 教育人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孔子说敬事而信, 信而成之。国家取信于民才能立国, 人民信赖国家, 才能安家。人而无信, 不可其可也。信, 国之宝也, 民之所庇也。面向21世纪, 面向改革开放五光十色的商品经济的大潮中, 崇尚诚信的美德, 仍是应付挑战的立国之本。公职人员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知廉耻。李光耀强调, 一个国家的兴衰关键是要有一个人民尊重的廉洁政府。新加坡的生存靠的是官员的廉政高效。我国目前反腐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日前温总理答记者问时候说道:“目前, 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 解决人民的怨气, 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 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所以大力提升公职人员素质, 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为人民创造一个务实、公平、廉洁、高效的政府。

三是从公共媒体入手。媒体是社会宣传的工具, 是引领社会文化的航向标, 人们会用媒体思维来度视社会, 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 真假新闻让人们无法辩别是非, 目前我国新闻负面报道的多, 正面引导的少, 大家会从特例以偏盖全, 看不到政府积极的一面, 看不到经济繁荣, 看不到中国已经引起全世界的瞩目, 看不到日益丰富的生活, 看不到国家前进的步伐。新加坡政府擅于向社会传达信息, 始终让国民意识到处在危机中, 让国家的利益至上。“公交上, 先下车后上车, 避免人挤人, 主动让座方为人上”人等简短的提醒语使尊老爱幼的影子随处可见, 给人深刻印象。要让意识形态通过各种媒介广泛的覆盖, 时刻提醒人们日常的言行举止, 做诚实守信之人。诚实乃是道德高尚的品德。

四从严管重罚入手。对涉及危害公共利益, 丧失伦理道德的事件要从严从重处罚。毒奶粉、假药品都是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生活要素, 对玩忽职守不能尽到监管职能的公职人员必须严办。提升官员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 首要 (下转第55页) (上接第23页) 规范公权力, 将官员放进“金鱼缸”里。对官员种种不诚信行为予以公开曝光和问责, 对懈怠公务、冷漠民生的失职渎职行为以零容忍态势严惩不贷。

参考文献

[1]许凌云, 许强.中国儒学通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

[2]曾光存.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0.

儒家传统价值观 篇11

【关键词】儒家传统思想 大学生 诚信教育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诚信问题已经赋予了当代社会新的思想内涵,展现出来新的时代特征。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了新变化、新规律、新特点。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成为高校乃至全社会关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令人十分担忧。高等院校作为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个特殊载体,其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培养、人格教育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如何积极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模式,既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全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诚信思想作为该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深刻,内容丰富,在中华大地根深蒂固,多年来已经得到了不断传承和弘扬,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思想、文化等多方面支持。在当今社会,儒家传统诚信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它已不再只是一种道德义务,而是成为了道德、经济、法律、文化等社会规范的综合,成为了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一,更是成为了现代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

诚信作为儒家思想体系的一项重要道德规范,在历史社会生活中,对于个人道德人格的塑造、人与人之间的坦诚友好交往、各类经济及社会活动的有序开展、社会各领域的正常维持、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与政治关系的和谐调剂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当今社会生活中,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尤其在所谓诚信危机日甚一日的情况下,诚信问题依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各个领域诚信缺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了较大影响。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先秦儒家诚信思想,深入研究和探索其思想精髓与资源,汲取其思想学说中积极的、闪光的、有益的内容,对个社会活动的正常维持、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政治关系的和谐调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其现代价值和意义重大而又深远。

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筹谋划,科学安排,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公民的道德建设。新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公民诚信道德建设,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文件规定,明确提出,把“明礼诚信”作为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導方针;党的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当前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并且特别指出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也充分反映了,全党全社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和殷切希望,无余也对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深入挖掘儒家传统诚信思想的理论内涵,加以梳理汇总,有效地借鉴其应用价值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之中,从而提出可行、实效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这对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重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时代的脉搏和要求,不断开拓高等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大学生诚信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繁荣昌盛,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校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关系,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品质缺失的原因,充分借鉴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有益价值,针对新形势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积极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增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剖析中华传统文化对其的启示方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文明发展史,随着2001年我国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后,诚信思想已经逐步深入到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衡量人们日常行为、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准。近年来,诚信教育虽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和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为此,它们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对大学生诚信问题更是带来较多的不利因素。如何更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和力量,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不良言行的冲击力,扎实做好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已成为广大学者,尤其是高等教育教育教学工作者和理论届学者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传统儒家群体本位思想的现代审视 篇12

群体本位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是贯穿于中国奴隶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一条极为重要的道德原则。自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以来, 儒家文化便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群体本位文化。

1、儒家群体本位文化的基本内容

首先, 从原始宗法血缘社会关系中发展而来的儒家群体本位文化, 按严格的宗法等级制度, 将个体置于宗法整体的关系之中。这里, 个体相对于群体是微不足道的, 群体利益在个体面前具有绝对的优先权。“全部儒家道德理论都是为了论证个体必须服从整体, 整体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体的利益;个人必须归属于群体关系, 只有在这个特定的关系中才能确定自己的存在, 才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才能成为真正的道德主体”。其次, 儒家群体本位文化将个体置于家族之“孝”与国家之“忠”的双重依附关系中。历史进程中, 氏族社会的解体在我国进行的并不充分, 血缘的纽带作用及其意识直接流入了奴隶社会。中国的奴隶主阶级基本上是由氏族首领或氏族贵族直接转化而来, 因而奴隶制国家无法彻底代替氏族, 家族逐步走向国家, 最后形成存留在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家国一体”格局, “忠”与“孝”成为主要的社会道德意识。李大钊讲, 君主专制制度完全是父权中心的大家族制度的发达体, 要牺牲个性, 首先就是尽“孝”, 而作为君臣关系的“忠”, 则完全是“孝”的放大体。

2、儒家贯彻“群体本位”的基本途径——“礼治”

“礼治”极力推崇群体本位观, 将个体组织在固定的社会秩序中的同时, 通过灌输礼治思想, 扼杀个性思想, 为群体现有秩序的稳定服务。从积极方面讲, 礼治或群体本位, 能培养人们的道德素养, 使人讲文明, 讲礼貌, 讲团结, 达到社会稳定。但这二者具有重群体、轻个体的消极影响。“礼治”要求“克己复礼”, 用群体的“礼”压抑和限制个体的自由、个体的意志。规定按长幼尊卑亲疏的等级名分去处理人际关系, 同时遵循相应的节仪、服御制度。在这样的礼制秩序下, 人失去了个人意志、个性自由, 没有了个人意志自由, 何谈发挥创造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个人作为主体的独立人格和地位自然更无从谈起。

3、儒家群体本位文化的核心关系——“成人”与“成己”的群己关系

“成人”指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誉, 其评价标准存在于他人, 个体的行为完全以他人的取向为转移;“成己”指自我的完善, 其目标在于实现自我的内在价值。二者的联系, 意味着使个体超越自身而指向群体的认同。儒家认为, 自我不仅以个体的方式存在, 而且是群体中的一员, 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正是在这种责任意识下, 中国人逐渐形成了拒斥自我中心主义、强化民族凝聚力的优良传统群体思想。从儒家给个人设计的理想道路“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中可以看到, “修身”是起点, 而“平天下”是终点, 前者因为后者才产生自己完整的意义。因此有人认为:“儒家是在群体关系中定义自我、在族群的整体性存在里实现其个体价值的。因此, 能不能‘群’, 在儒家看来是能不能‘成人’的标志。”

二、儒家群体本位思想的具体表现

1、重义轻利

中国知识分子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无不以救世、安邦、发家为己任, 他们认为将个人奉献、牺牲于国家的人生才是重于泰山的人生。春秋战国时代的吴起、商鞅, 北魏的孝文帝、北宋的王安石, 近代的谭嗣同等无不为了民族振兴, 国家富强, 影响自己的私利, 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可以说, 正是这种以天下为己任, 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成为我们民族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

2、群体依赖性质

中国古代文学领域中, 几乎都缺乏个性丰满的个人主义英雄形象, 主人公的“义”、“智”、“忠”、“勇”等人格因素不是体现为高度完美的内在统一, 而是被分解为不同人物的单一性特征。以《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为例, 它所表现的是不同优秀独特品质的完美组合, 告诉人们个体力量的局限性和社会群体智慧的重要性;而就其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而言, 它所展示的是中国人在崇尚“明君”、“明主”理念支配下, 对于排斥个性的非理性“群体意识”价值观的认同感。产生这种理念的原因:生存条件上, 处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的先民, 为求生存, 只有让自己融入集体, 这无形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群体观念和理性控制意识;地理条件上, 中国先民属于大陆型民族, 主要以合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这无形中促成人们统一、求同、依赖、顺应的心态, 养成了中华民族重视集体, 依赖集体, 奉献集体的精神。

3、家族本位思想

家族本位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精神。人们同家族荣辱与共, 始终以振兴家族为己任, 重视自己对于家族的责任与义务。个人代表的不仅仅是当事人自己, 更代表整个家庭的兴衰荣辱。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不仅被当作个人的一种荣耀, 更是一种使命。个体的人生价值与他者 (亲人、家族) 息息相关。这种深受家族本位影响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使得家族成员之间互相甘愿牺牲自我。从古至今, 大多数父母几乎把所有精力放在子女身上, 努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这种重家庭、重亲情的价值观念也赋予中国文化特别浓重的人情味。尊老扶幼的情怀, 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三、现代社会对群体本位思想的审视

“群体本位”思想在造就和促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如爱国主义的传统, 集体主义的传统, 浓厚的亲情意识等的同时, 也产生了负面影响。首先, 其个体对群体的完全服从、奉献思想导致现代很多人在虚假的集体里打着维护集体利益的旗帜, 维护少数人的利益, 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其次, 其在强调的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的关系时, 由最初的奉献发展到后来的牵制、依赖、索取关系;再次, 其使产生了宗派意识, 小团体意识, 以及平均主义思想等。那么如何营造一个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群体本位文化?有以下几点:

1、积极发展群体本位文化中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关系这一优点。

如果对这一点做现代诠释和改造, 使其融合于个体的意识之中, 促进群己互补、公私结合, 就可以促成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追求个体利益的同时, 又注重群体社会利益, 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2、注重人的现代化, 使人的个性和社会需要的群体共性达到有机的统一。

现代文化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造就一个“个体的自我”, 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特征, 另一方面造就一个“社会的自我”, 表现出对社会的相对依赖、对人伦秩序及其相关制度的认同。

3、以良好的法制、纪律意识塑造当代中国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 要求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参与者都拥有良好的法制、纪律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惩罚机制和完善的法律、行政保障机制, 是保障人的自我人格的实现和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的交往的前提条件。

总而言之, 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要充分地利用我们已有的文明优势, 尽量发挥“群体本位”思想的积极作用而减少其消极影响, 并促使传统的“群体本位”思想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前进, 摈弃自身落后于时代的种种糟粕, 在与历史的同步前进中实现自我更新。

摘要:儒家“群体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和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 虽因其忽略个体价值存在而被批判, 但也因其形成的诸多传统美德而倍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传统群体本位文化的分析, 彰显出“群体本位”在当今社会的应有作用, 并进一步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关键词:儒家思想,群体本位,群重己轻,群体意识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49.

[2]李宪堂.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对话新擂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49.

上一篇:视觉形象下一篇:急救医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