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儒家的关系

2024-09-14

道家与儒家的关系(精选7篇)

道家与儒家的关系 篇1

养生之道, 是人人所关注和讲求的。“人生寄一世, 奄忽若飘尘。”早在《吕氏春秋·节丧》中就有:“知生也者, 不以害也, 养生调之也。”自这一时期始, 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带来了各家对于养生学的不同关注, 贡献较大的两家当属儒家和道家。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 儒学家和道学家著书立说, 都对中医养生带来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分析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思想的发展及其内涵, 进一步对二者在养生学上的不同观点方法进行比较, 其目的绝不在于分出孰优孰劣, 更是旨在加深对养生学的多方面理解, 以期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

一、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发展

1. 对中国养生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

儒家崇四书五经, 学六术, 究其源, 实始于周代, 即以学习“礼、乐、射、御、术、数”的“六术”为主。到了春秋时期,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宗师, 提倡经学, 并整理六经典籍, 尚《易经》, 曰:“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 可能无大过矣。”战国时期, 儒学成为显学, 汉代提倡“独尊儒术”, 这股热潮一直到魏晋时代才消退, 而到了宋明时期, 又因理学的兴盛而再度崛起。就儒家的思想体系而言, 主要包括孔学、经学和儒学。具体说来, 孔学, 以仁、礼为核心, 尊孔子的伦理思想为中心思想体系;经学, 以易、诗、书、礼、春秋的“五经”为核心;儒学, 则是指以孔子思想为中心而衍生的庞大学术流派, 尤以宋明理学为主。总体而言,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中庸之道, 后文会作具体分析。总之,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结晶, 这也是一门中国几千年来学者研究不尽的学问。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包罗万象, 也对中国的养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甚至被称为“儒医”。可见, 欲深入了解中国的养生之道, 必对儒学之道有所理解。

2. 道家养生学的发展

道教养生学奠基于先秦, 形成于东汉, 定型于魏晋南北朝, 发展于隋唐, 成熟于宋元, 明清时期普及于社会。在《庄子·刻意篇》中:“吹嘘呼吸, 吐故纳新, 熊经鸟伸, 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 养形之人, 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到了汉代, 《太平经》有“神者受之于天, 精者受之于地, 气者受之于中和, 相与共为一道。帮人欲寿者, 乃当爱气, 尊神, 重精也。”道教养生之法丰富系统化发展于魏晋时期, 提倡重生贵生、天人合一、我命在我、形神相依、众术合修等思想, 在养生方法上表现为守窍类、气法类和引导类等。而内丹修炼法之流行始于隋唐时期, 孙思邈《千金方》中的动静相宜, 起居有方, 饮食适度, 涵养道德的养性学说对后世的影响非常之大。另外, 葛洪的修道成仙说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宿命论观点, 认为人人都有可能修道成仙, 仙人与俗人惟在于修炼自己的“灵气”, 还其本然, 抛却世俗邪见的污染, 有一种引佛入道的感觉。到了宋元时期, 更是提出了内丹术, 即认为生命来源于道、人体生命是由性和命两部分构成, 性命双修使人复归于道并长生成仙。而明清道家养生学则形成了若干个学派, 影响较大的有三个:张三丰派、陆西星的东派、李西月的西派。正所谓“问鼎武当山, 养生太极湖”, 他们主修道教气功养生学, 自此始, 我国古代气功养生学开始全面进入中国社会。

二、儒家养生学与道家养生学的差异

1. 儒家的“仁者寿”与道家的“无为”

孔子的一个极具深意的养生学命题, 即“仁者寿”;这与老子主张“弃智”“绝巧”“无欲”及“无为”以返璞归真的养生观迥然异趣。从儒、道两家的哲学本义来看, 儒立“仁”, 而道立“道”。所谓“仁”, 历代儒家都从积极的角度出发, 提倡修仁爱之心, 能过“仁民爱物”“止于气善”, 达到任何情况之下都能保持仁爱之心。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 儒家认为, 养生之道, 修德为先。正如清代石天基在《长生秘诀》中所讲, “寿之切要, 唯以德善为主, 调养为佐”, 也即是说, “德可延年”。与此相对应的是, 中医典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言,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道家的养生学有老子的“三宝”:“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怎么来理解呢?结合道家哲学的立“道”本义, 即是对人生命存在的关注和生命本原的探求, “慈”是指对人生命的爱护和关注之心;“俭”, 则顾名思义, 是指“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而“不敢为天下先”应该指的就是与世无忧, 柔弱不争。那么, 如果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理解道家的哲学之思, 不难看出, 老子在提倡人们超越人为的强作妄为与嗜欲而达到自然而然, 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 达到一种天人和谐统一的理想之境。可见, 只有超越了自我, 达到一种不与世欲物欲所累, 不受人为嗜欲所左右的崇高境界, 才能够无为而无不为, 所谓“忧患不能入, 邪气不能袭”, 与自然融为一体, 才有可能去体验、享受人生命中真正美好的东西。

2. 儒道两家养生之法的动静之异

儒家的养生之法主“动”, 强调精神振作, 积极进取, 养神练形;而道家“静”, 以静养、消极、无为为特点。就儒家的养生文化来看, 孔子五十而学《易》,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而《周易》乾卦谓, “天形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动也, 形气亦然, 形不动则精不流, 精不流则气郁。”早期儒家还主张以“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 来修身养性, 在当时就受到养生家的肯定。《文选》李善注引的《养生经》就总结了“六艺延年”的经验。然而, 对于道家来说, 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的, “淡然无为, 神气自满, 以此将为不死药。”也就是说, 人们的思想要安静、清闲, 不要存过多欲望, 而这样做就能使神志健全、精神内守、益寿延年。无独有偶, 老庄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在《无道篇》中云:“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 俞俞则忧患不能处, 年寿长矣。”而在《庄子·存宥》中, “必静必清, 无劳汝形, 无损汝精, 乃可以长生”。显而易见, 与儒家截然不同的是, 道家主为恬愉乐观可以免忧患, 养精神, 防外邪;虚静无为则可以防止多欲过劳;同时, 若以使心胸平正, 精神清虚, 延年益寿, 则要去名利, 戒色欲, 调情志, 修行止。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 惟有将这两种精神状态相结合, 方能在如此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世俗中真正地得养生之道。一方面, 人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看待社会, 要真正地体会儒家的所谓“智”。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含义原仅指知人、知己, 即懂得协调处理人际关系, 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自觉地做到生活规律饮食节制, 劳役适度, 情绪稳定, 从而免除疾病忧患而延年益寿。与此同时, 又要以一种淡淡的“与世无争”的态度来处人、处事。若总以一种事事独占鳌头的心态行事, 到最后必定会身心俱疲, 现在世人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自身的过分争强好胜, 害怕错过任何机会, 到头来, 惶惶而不可终日。因而, 我们需要多一份道家的“淡泊”之志。

三、二者比较的现实意义探析

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 不难看出, 儒道两家的养生学存在着巨大的不同之处, 但是, 二都均把“养德”放在“养生”的首要地位。儒家认为德即是诚信, 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 言而无信, 无以立。因而, “养德”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儒家追求的是入世, “学而优则仕”, 那么, 对于“做官”和“做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儒家看来, 一个人做官的时间短, 做人的时间长。若做不好人, 也就当不好官, 仕途就会不顺。而对于道家来说, 虽然强调“无为之道”, 但是德是道的外在体现。修“道”必须养德即“尊道贵德”, 否则, 德之不养, 是弃道而行, 即使修道, 也终将一事无成。

儒、道二家都对养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二者的养生实践活动, 在社会历史上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别。对于儒家而言, 其养生理论指导下的养生实践活动, 贴近并服务于大众生活, 在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支配地位。其提倡人们应该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 具有极大的社会现实意义。相比之下, 道家养生文化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处世的情怀, 虽然它的辐射面较窄, 接受群体有限, 但可以看出,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太极养生。尤其是大学校园, 学习太极拳已然成为一本必修课, 国家教育对其的重视, 实则是为了能够让同学们在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时, 能够以一颗淡泊的心态, 不过分与世、与人相争, 得之坦然, 失之淡然。可见, 道家养生学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也同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摘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和道家, 均有其各自的养生观。分析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发展对养生学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比较儒家养生学和道家养生学的差异, 不但具有学术理论意义, 而且对于健康处世心态的形成也具有极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养生学,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定彝.老子道德经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2]郝勤.中国古代养生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 1989.

[3]老子著, 辜正坤译.道德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杨伯峻.孟子译注:孟子·公孙丑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黄渭铭.论中国传统养生之道[J].体育科学研究, 1997 (2) .

[7]孙艳红.儒家的养生哲学与传统养生文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 (2) .

[8]张学颖、王净.简论道家思想、道教与养生[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2) .

道家与儒家的关系 篇2

儒家、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儒道有关性哲学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的性哲学思想同源同质,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儒道两家性观念异同之比较,以增强人们对其性哲学思想的了解.

作 者:王雯 王荣丽 WANG Wen WANG Rongli 作者单位:王雯,WANG Wen(北京大学医学部哲学与社会科学系,北京,100083)

王荣丽,WANG Rongli(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3)

浅谈先秦儒家与道家认识论 篇3

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学派的认识论思想较为庞杂,过去很多人都将他们归之为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其实儒家的认识论思想是一种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完美统一,道家的认识论强调的是运用人的理性与直觉,最终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两者不是简单的唯心主义所能概括的,而要加以具体地研究。

一、先秦儒家注重形而下的为学之知

就认识论而言,有一个根本问题,即知识的来源问题。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道:“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将知识的获取分为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两种,由此也就开启了知识论的两条发展线索。不过实际上,那种不待学而能知的“生知”,在孔子只是虚悬一格,虽然它给以后孟子先验主义的“良知良能”说打开了门户,但总的说来客观上在前期儒家的思想中“生知”并不占重要的位置。在知识的起源问题上,早期儒家更多的是经验主义的,即知识起源于经验。因此,孔子似乎并不真正承认有“生而知之者”。孔子到了周公庙,事事都向人请教,有人讥笑他不知礼。孔子答复是,不懂就得问,这正是礼。孔子还认为在交往的人中总有他的正面老师,也有他的反面教员。子贡说,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哪里都去学习。我们现在说“活到老,学到老”,依孔子自述的话,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知识的学习,孟子也十分重视实践经验,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一章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杵也”。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孟子并不轻视念书,从书中获得知识。他反对的是“尽信书”,当书本的奴隶。孟子强调独立思考,他说,君子学问达到精深的境地靠的是正确的方法,即想要自觉地有所收获,也就是“自得”。孟子认为,一个读书人的知识要达高深而有造诣,学有“自得”就应有“博”与“约”的过程。“博”是博览群书,从知识海洋中获取广博的知识;经过独立思考,去伪存真,融会贯通,归纳综合,以简明而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约”,“约”即是掌握了知识的精髓,亦即孟子所说的“自得”。

二、先秦道家注重形而上的为道之知

与儒家强调对经验的认识不同的是,老子把认识外界对象的一切感觉都说成是足以给人带来危害而不可追求的东西,从而否定了感性认识的任何积极作用。在《老子》第十二章中,老子说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就是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繁的音乐,使人听觉混乱;丰美的饮食,使人味觉迟钝;纵情围猎,使人内心疯狂;珍稀的器物,使人行为失常,有道的人只求安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摒弃物欲的诱惑而吸收有利于身心自由的东西,从而也否定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因此,他认为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弃绝学问,摈弃圣智,恢复到婴儿的状态。

三、先秦儒家与道家都重视对主体心性的自我体认

心性是人的本心和本性的复合概称。儒家的心性学说旨在以哲学认识敦促人们从人性内部实现、认识自己,以认识自己为途径,去终极地体现自我和成全自我。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在认识论上都重视对主体心性的自我体认,尽管他们心性观不尽相同,但他们都通过心性的培养来实现自己的主张。

儒家道德以仁德为其意识的深层底蕴,儒家思想在孔子时期始成体系。“道”、“德”、“仁”在该体系中先于其他范畴而完善,并作为早期经典教育成为成人的教化内容。孟子在孔子关于主体仁德动机的基础上,将仁德意义推至心性的意识程度。他给予仁从道德层面向意识层面的转机,这就是“仁,人心也”。“仁”性的“人心”形式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此种仁性的人心是人皆具有的。由仁性的人心在本域扩充就形成了他的心性统一论。从此人的道德主观体认和实践出自于人的本心本性,主体对其意识处在沉潜内敛的思辨运动,抱以热忱的乐观态度:“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为了显示人自身所本有的“仁”或道德“心”“性”,孟子宣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孟子看来,人与禽兽之别只是“几稀”。然而,正是这点既稀少又隐蔽的“几稀”——人之所本有的“仁”或道德“心”“性”,使得人相对于禽兽有着绝对的优越性,而人如果不能自觉此本有的“仁”或道德“心”“性”并依之而行,那么,人与禽兽何异! 不仅如此,孟子坚信“人皆可以为尧舜”,在孟子看来,由于人之自身具有“仁”或道德“心”“性”,人不仅异于禽兽,而且,只要人“尽其心”、“知其性”、“存其心”、“养其性”,即能“成圣”、“知天”、“事天”。

在先秦道家思想家中,较早明确使用“修心”一词的是《庄子》一书。《庄子·田子方》借孔子之口赞美老子,其语有云:“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对于心概念的把握,先秦道家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此即将心区分为世俗之心与向道之心。对于前者,他们多称之为“人心”、“心”或者“真宰”,对于后者他们通常也笼统地称之为“心”。当然先秦道家关注的焦点并不是现实的人心本身,而是着意于从修道的角度来观照人的现实的生命存在。这样,先秦道家往往又将心与道并论,以为心集中显现了道的存在。

参考文献:

[1]论语·大学·中庸[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2]孟子[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3]老子[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4]庄子[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道家与儒家的关系 篇4

《论语》的目的就是想要人们懂得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也是复杂的, 不懂得社会的人, 则会处处碰壁, 事事失手, 一步错步步错, 其行为选择大都是错的, 因此获得的后果也都是烦恼和痛苦, 因此, 一生都将是失败的人生。懂得社会的人, 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能利用社会。就像利用自然界中的高山与河流一样。孔子的中心思想是要追求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如果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处世, 则就能获得快乐与幸福。不仅仅是一时的, 而是终生的快乐与幸福。

读《论语》, 读孔子, 我如醍醐灌顶般一下明白了很多。

世上的万物都有根本和枝末, 植物的根本和枝末我们大家都知道, 那就是都有根茎和枝叶, 没有根茎而光长枝叶花果的植物是没有的。而人的根本呢?人的根本就是学问和本事,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需要学习的过程, 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 那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有的人读了大学还是个很坏的人, 而有的人从未读过书却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所以说, 学问不是知识, 知识也不代表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的, 哪怕不认识一个字, 但他做人好, 做事对, 对人好, 他就是有学问。而如果没有学问, 就等于一个人没有根本;而没有根本, 只有一点点知识, 那生活得就很艰难了。时代在变化, 社会在发展, 知识就随着要更新, 就像植物开花结果一样, 根茎在, 它就不断地开花结果落叶, 然后又不断地开花结果落叶, 反复循环。而没有根茎的植物, 顶多开一次花结一次果而已。不会做人, 尽管可以拥有一身的技能, 那也是失败的人生。所以, 我们从五岁开始, 甚至可以更早一点, 就要学习, 以便能“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但我更希望人们能“二十而立, 二十五而不惑, 三十而知天命”, 那么, 这一辈子就是幸福而快乐的了。

儒家教我们如何做人, 成为一个对社会于人类有用的人, 这也就是所谓的“入世”了吧。

于丹教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 让我们融入社会, 道家是我们的天空, 让我们心灵自由。读了孔子也许我们还得读读老庄吧。中国从来不缺乏文化的土壤, 只是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我们, 没有好好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罢了。

道家哲学在给我们灌输“道”。所谓“道, 可道, 非常道;名, 可名, 非常名”。王琨老师在讲到道家哲学这一课时, 我就非常认真, 想听听老师是给我们如何讲解“道”的, 可能是我悟性不够吧, 一直也没弄懂“道”, 还有些愤愤于这句“道, 可道, 非常道, 名, 可名, 非常名”。对于老庄的思想, 我之前也有些不认同, 总觉得他的逍遥游有些消极避世的心理在里面。可经过学习了解后我明白了, 老庄的所谓超越现实, 并非意味着逃避现实。

老庄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学哲学的代表人物, 在他的思想里面当然会有关于“道”的阐释。老庄认为, 这个世界的所有东西都贯穿于“道”。所谓的“道”, 就是一切存在物的根源, 亦是支配所有存在物的根本原理。

基于这个“道”来看, 所有的事物都没有差别, 亦没有是非, 更没有所谓的善恶, 或者“有价值”跟“无价值”的分别。即使看起来好像有分别, 那也不过是一时的现象而已, 因此老庄才说, 拘泥于那种差别的人是愚蠢者。

有一则叫“朝三暮四”的寓言, 就充分说明了这种现象:

有一个耍猴戏的男子, 一面把食物交给猴子, 一面对猴子们说:“最近生意不好, 从今天起, 早上给你们三个栗子, 晚上给你们四个栗子。”猴子们表现出非常气愤的样子。于是该男子又说:“啊!对不起……对不起……那么, 就改为早上四个, 晚上三个吧!”如此一来, 猴子们才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

其实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愚笨的人才拘泥于眼前的小利。我们往往会拘泥小小的利害关系, 而忽略了对大局的判断。

回顾我们的生活就不难明白, 我们的生活是在种种的利害关系中进行着。要完全不受利害关系的控制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管如何,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万物的纠缠之下艰难地进行。

从无限大的宇宙来看, 目前所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微小了, 不被这种小小的利害关系所拘泥的态度, 就是老庄所谓的“从现实中超越”。

中国传统思想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 充满着无穷的智慧, 读孔子和庄子的思想让今天的我获益匪浅。最后我以孔健先生编的《左手孔子右手庄子》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吧:“儒家教我们承担重任, 道家让我们举重若轻。我们脚踏实地, 用双手擎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摘要:儒家哲学塑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思考方式、价值观、生活方式。都说儒家哲学教我们入世, 道家哲学教我们出世, 读孔子和庄子能教我们游刃有余地生活。

道家与儒家的关系 篇5

王家儒,海口人,油画艺术硕士,现为海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省优”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青年美协名誉主席。

其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其中十几次由国家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一次获铜奖,六次获优秀奖,五次获得海南省美术作品一等奖。部分作品被国内外美术机构和私人收藏。

1988、1995、2008、2010年分别在四川、海口、法国巴黎和德国海德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王家儒作品选》、《王家儒油画风景系列》、《装饰绘画艺术》、《中国书画百杰王家儒作品选》、《中国当代美术家王家儒作品集》、《海南书法美术》专集。

文艺评论获得第7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专著《海南美术书法》获海南省文艺评论特别奖,《海口老街》获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

据说,王家儒的画室是颇为隐秘的,很少为人打开。

而这一次,它打开了。

走进王家儒画室内更“隐秘”的工作间,我惊讶地发现:同时有几幅画稿搁在画架上,有些刚刚起稿,有些则已接近完成。王家儒看出了我的疑惑:“我已习惯了同时画几幅画,因为我创作一幅画的时间很长,通常需要一两年。”我诧异:因为王家儒的画向来给人轻松率意的感觉,有些画更像是灵感突至时“一挥而就”。他笑笑:“轻松率意?那只是最后出来的效果,其实要达到这种轻松率意,却需要长时间的苦心孤诣,何况油画的绚烂效果有时必须用反复揉擦叠加,方能达致……”。

谈话一开始,就有了一种出乎意料的率直与深刻,以至于我们走到画室客厅,侃侃而谈艺术、人生、历史、文化之时,做为主人的王家儒居然没给我倒上一杯水,而我们一聊就是整整一个下午。这种谈话本身就很解渴。

作为学生,难忘三位恩师

出生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王家儒如今依然具有着年轻人的敏捷和热情。从小就喜欢画画的他,从知识分子出身的父亲那里继承了对古典文学与书法的热爱。十几岁的他在海口一堆“名家”中,独独跟上了一个名叫石蕃荣的画家学画。在那个推崇“红光亮”的革命年代,石蕃荣却是一个挺纯粹的画家。“说起来是老师挑学生,但其实,学生也是挑老师的!很奇怪的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位老师都属于那种独立特行的艺术家,或许也是我天性接近他们吧!”

到上世纪70年代初,十多岁的王家儒在海南美术界已小有影响,且参加了广东省的美展。这时石蕃荣提出让王家儒向张应中老师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张应中是江西人,毕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他对海南风景怀有一份挚爱,“他是第一个真正把海南的风景画出来的人,是他第一个发现了海南色彩的美!他也带动了海南一大批画家去画海南的风景!”张应中不仅教给王家儒如何画画,更重要的是还教他如何做人,让他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

从此,王家儒开始“疯狂画画”的同时,拼命阅读世界名著及美术史。他似乎从老师身上也找到了自我:同样对自然特别敏感,同样惯于用情感与自然对话,同样喜欢用诗一样的绘画语言去发掘大自然的美。甚至他也传承了张应中的“遗世独立”与“落落寡合”,学到了他对艺术严厉以至苛刻的态度。王家儒清楚:做为艺术的圣徒,自己今生除了艺术,别无他求。

于是,在命运捉弄他、两度考上广州美院均未能去成之际,王家儒并没有气馁。上世纪80年代,他考取了西南大学著名画家刘一层教授的研究生。

刘一层,中国第一代画家唐一禾的高足,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传人。对于这个来自“遥远海南岛”的南国弟子,刘教授总是用启发式的语言开导王家儒,比如王家儒画素描时很有激情,刘教授赞赏之余,也会加上一句“激情很好,但难道只能这样吗?”后来王家儒才悟到,老师其实是逼他丰富各种艺术手段,练出“十八般武艺”来!

“艺术要有三个不重复:不重复古人、不重复自然、不重复自己!”,“永远要搞自己的艺术!”王家儒记得老教授临别时的赠言,他称:这几句话,他会记住一辈子!

作为画家,凸显海南气象

老画家柯兴发对王家儒的画有一个玄妙而又精当的评说:“王家儒画出了海南的空气!”

何谓“空气”?光与影、云与雾、晨霭与暮色……是,又不尽然。王家儒的画幅中多为海南景象:热带植物、黎村苗寨、骑楼老街、椰林渔排,每每都在正午灿烂灼热的阳光直射之下。可它不又仅仅是物象,更是王家儒的心象。“风景画就没有社会现实意义吗?”王家儒反问道,“不尽然,你看,我的画中,自然景物与人的家园,都很宁静、温馨,充满阳光,这其实是我的‘理想家园’,其底色或许正是因为自己对社会生活现状的某种不满。所以,看起来甜美的画面其实是流淌着忧伤的。这也正是我这几年常往东南亚跑的原因,在东南亚一些地方,我还能找到自己童年时期见过的既明媚、又充满野性的海南,那个更具神秘感的海南。而现实中的海南,由于过度开发,已经难觅昔日那种气象了!”

王家儒的“海南景观”既有着如此浓烈、浪漫的主观投射,同时更重要的,画中还蓄积着他对东西方艺术史至高境界的体悟求索。比如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法国巴比松画派及印象派的浓郁诗情,比如他所推崇的中国画的“唐宋意境”。他告诉我他常常苦恼于不能像古人一样将空灵与饱满、清淡与浓烈、旷达与沉郁、豪放与优雅等看似矛盾的各种特质融入一张画图中,因为自觉尚不能臻此高境,他迟迟不愿出大画册、办大型个展。不用说,对那些瞄准各种大展的“主题性创作”,或将自己定位于“画马画驴”的“系列”型工匠的做法,他也不屑为之。为了他心目中至大的“心象”,他懂得舍弃,耐得住寂寞!

作为老师,渴望薪火相传

毋庸讳言,以王家儒作品的水准及其人格魅力,有一拨年轻人追随他,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不过,王家儒并不看中为师者“前呼后拥”的荣耀,他更多的是感到一份“薪火相传”的责任。“将心比心,当年的我受惠于那几位老师,如今自己对年轻人也该用点心,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助一臂之力!”

还有一点,或许出自王家儒对美术界现状的极度不满,“名利纠缠,江湖味重,离真正的艺术越来越远,风气很坏!”痛心疾首之余,王家儒希望年轻人中能有一部分人不为所动,回到艺术的本质中来,做一个“坚决的孤独者”,追求与天地精神同在。

但是王家儒仍不无失望地叹息:当前海南大部分年轻艺术家在艺术技法与人文情怀上,都不免太单薄了,尤其是后者,“文化落差大,要努力呀!”

对王家儒的画,我心仪已久,也不乏体会,但这次长谈还是进一步加深了对其人其画的认知程度。外表谦逊柔和、一派儒者风范的王家儒其实骨子里血性而执着,对自由与浪漫的追求持久不懈,同时他还有着道家的仙风道骨。其画看似宁静祥和轻松写意,其实无不有着强烈的激情和浓稠的忧思。而他将西方艺术圣徒与中国士大夫精神融为一体的人生态度,更是其身上最令人折服的一大特质。

道家与儒家的关系 篇6

中国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 包罗万象。在历经岁月淘洗之后, 能够穿越历史, 影响深远的, 当推儒释道三家。“释”亦即佛教思想, 其实是在古代即融入本土的外来文化, 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 这里不做阐述。我们要谈的是儒道两家思想在今天仍可以在教育领域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以下将结合我校实际, 浅谈我们在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对儒道思想的借鉴和生发。

一、管理篇———上善若水, 道家的境界

(一) “和其光, 同其尘”———民主平等的管理思想

“和其光, 同其尘”, 意思是解除万物纷争, 涵蓄万物的光芒, 使其混同尘俗。它的思想内核是无所偏爱, 一视同仁。达到这样的境界, 就可以超越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 使所有人都民主、平等地享有权利, 分担义务。

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 任何人都不该享有特权。职位有区别, 能力有大小, 才华有高低,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人, 大家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凤凰中学在管理中坚决执行民主管理, 把学校大事交给教代会、工会讨论表决。学校通过教代会讨论并通过了《凤凰中学优秀教师评比细则》, 《凤凰中学校内骨干教师评定细则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学校规章制度, 充分体现了民主管理的精神, 同时充分调动了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适度留白的管理艺术

三十根辐汇集到一个车毂上, 正因为有了车毂中的空间, 才有车的作用。糅合陶土做成器皿, 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 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筑房屋, 有了房屋中空的地方, 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 “有”给人提供便利条件, “无”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我校在教育管理上, 非常注意“留白”的艺术, 管理者大胆取舍, 有所为, 有所不为。今天的教育管理, 已经是发展得越来越具体周到, 越来越细致精微, 曾有专家指出, “今天的教育, 做好了常规就是不寻常了”。当管理细致到深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其实每一个被管理者的自我就已经受到了强烈的挤压和侵害。没有了自我, 何来主动性?没有了自我, 何来创造力?所以, 我校既要依法管理, 制定必要的管理条例管理法规, 使管理有法可依, 同时也注意避免政策法规的名目繁多, 给老师们留下了较多的自主空间。

最好的管理者, 下属不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管理者, 下属亲近并称誉他;再次一等的管理者, 下属畏惧他;更次一等的管理者, 下属反抗他。

(三)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自然本真的教育追求

万物纷纷芸芸, 但最终各自都要返回它的本根。复归本性就是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 懂得了万物变化的规律就是明智, 不懂得万物变化的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

能做到自然本真, 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教育寻求发展的过程中, 有太多“摸着石头过河”的茫然和盲目性, 我们看到很多名校竖起了旗帜, 也听到了很多专家的很多种教育思想的争鸣, 看多了, “五色令人目盲”, 听多了, “五音令人耳聋”, 反而有点不知何去何从了。所以, 我们必须把握一点, 教育不能背离常识, 不能为了搞品牌而强行搞品牌。教育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服务, 一切为了人的存在, 一切为了人的发展, 一切为了人的幸福。我们张家港大力推行的“生态课堂”理念, 正是为了拨开云雾, 让我们避开纷扰回到教育本身, 尊重教育特质, 尊重自然规律。我校努力构建的“仁爱课堂”, 正是我们追求教育本真的努力探索。我们相信, 真正的教育是繁华落尽的, 是质朴简洁的, 唯有本质的才是永恒的。

(四) “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谦恭普惠的高尚情操

圣人的品格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处在众人所不愿去的卑下之地, 所以最接近于道。“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就是“委曲求全”的辩证法,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

管理者必须要有“善利万物”的襟怀, 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爱护, 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需要关心, 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有生命, 学校的一桌一椅都是财富。普施恩泽, 惠及大众, 这样的领导者是受人拥戴的, 是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的。反之, 如果管理者好逸恶劳, 计利忘义, 远嫌避怨, 那么下属必会鄙之远之, 使其“高处不胜寒”, 失去人心, 那么也就很难做成事业了。

二、文化篇——“仁爱”教育, 儒家的襟怀

(一) “仁爱”德育, 培育胸怀天下的君子品格

儒家对人的发展的理想追求就是使人“知礼”、“成仁”, 使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育人目标, 在今天仍需大力宣扬。

培养仁爱之师, 让教育春风化雨。我校大力打造研究型德育队伍, 注重走德育创新之路, 德育工作凸显人文关怀, 德育课题彰显生命教育和生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使德育工作有高度, 有深度, 有厚度。我校教师通过“桐荫讲坛”, 强化德育叙事研究, 提升育人的水平和境界, 德育工作做得细致和深入, 深得社会好评。

润泽“仁爱”学子, 让成长乐而忘忧。孔子在道德修养上主张“内自省”, 从道德的角度看, 即是通过不断自省, 完善人格修养, 使自己的品德渐趋完美, 以达到“君子”的标准。因此, 我们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统一设计了“省吾身、善为人”的表格, 针对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 定期更新自省内容。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志于道”, “志于仁”;完善人格修养, 做到思想纯正, 举止得体, 讲求礼仪;主动向学, 力求达到“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的境界。

我校开展了“省吾身、善为人”主题教育活动、学生“桐荫社团”主题活动及“在圣贤的光芒下成长”主题宣教活动。我校通过环境渗透, 通过活动引导, 力求把“仁爱”的思想内化为学生自觉的精神追求, 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的“谦谦君子”,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有着民族灵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仁爱”课堂, 打造刚健清新的教育风格

我校借助生态课堂建设的平台, 结合市级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及青年教师“成长杯”、中年教师“成才杯”课堂教学比赛, 开展了“仁爱课堂”主题研究活动, 把仁爱的理念融入课堂, 让“有教无类”的教学对象观、“学无常师”的学习资源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观、“为仁由己”的学习方式观在课堂上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在“仁爱课堂”主题研究活动的基础上, 学校申报了苏州市级《仁爱文化对学校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和《仁爱文化润泽下的生态课堂案例群研究》, 围绕两课题又设立了13个子课题, 作为校级研究课题, 近两年来, 围绕仁爱主题共发表文章20余篇。

在“仁爱课堂”的建设中, 学校确立了“学习———领悟———内化——提升”的思路, 使老师们受益匪浅。在“仁爱课堂”的探索路上, 学校采取的是“以点带面”的策略, 即先由一两个教研组重点攻关, 然后带动其他教研组的进步。在市局组织的第八、第九届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期间, 学校政治组、语文组对外进行了“仁爱课堂”的公开展示, 2010年12月, 第十届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期间, 学校进行了整体展示, 有7个教研组的14位老师进行了生态课堂的展示, 得到了一致好评。

(三) “仁爱”生活, 追求自然古朴的生命体验

现代生活一个最大的缺憾就是远离了历史, 背离了自然。历史是民族文化的根, 是我们代代传承的精神血脉;自然既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物质家园, 也是人类灵魂安放的精神家园。我校为了能够给学生营造自然古朴的生活氛围, 让学生体验与文化同行与自然相拥的幸福感, 学校研发了综合实践课程, 并形成了校本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积极开发校外资源。

早在几年前, 学校结合凤凰这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土地, 以“关注地方文化”为切入口, 从本地区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入手, 从“探寻家乡文化”、“为家乡特产设计广告”、“我们的民风民俗”、“了解灿烂的民族文化”等角度,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转化成活动, 我们把万亩桃园、恬庄古镇、永庆寺、红豆园、河阳山歌馆等定为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

我们定期带领学生走访千亩桃园, 踏访恬庄古镇, 山歌馆里学唱河阳山歌, 永庆寺里听千载钟声, 红豆树旁发思古幽情。总之, 让学生在体验、经历、参与中了解、热爱家乡, 并在活动中增强能力, 力求突出地方特色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关注家乡文化的同时, 引导学生去触摸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 有效利用校内资源。

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得天独厚的资源, 开辟校内基地, 开展活动。校内有一块10亩多的土地, 我们带领学生开展了种植活动, 分果树种植、蔬菜种植和花卉种植。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了养殖活动, 有家兔养殖和家鸽养殖, 校园内有一条15亩的鱼塘, 我们开展了淡水鱼养殖活动, 并邀请养殖户作专题讲座。

3.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配合着学生活动的开展, 我们先后编写了校本教材《文化凤凰》、《我们身边的种植和养殖》, 并在各个年级使用。在新学期, 我们正围绕着校园文化的核心, 编写《我与仁爱同行》校本教材, 通过组织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通俗易懂的古代读物,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受传统美德的滋养, 为他们的健康发展, 打好人生的底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 呈现出了双赢的局面, 学生、教师得到了提升, 学校得到了发展。

道家与儒家的关系 篇7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共生思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的世界观基础就是中国古代朴素整体论的哲学思想, 它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生命本质统一、人类与自己生存环境一体的直觉意识的基础之上。而这种中国古代的整体论哲学思想也通常被概括为“天人合一”思想。“和谐”是“天人合一”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它渗透和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在思想上是完全一致的。天人关系是古代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中国古人在看待天人关系时秉持的是一种非线性、非机械论、非二元论的系统思维。他们都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包括天地育人、天人一体、天人相通和效法天地四个方面。

1. 天地育人。

在道家的生态自然观中, 以庄子之论最为丰富和具有深度。庄子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成为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核心。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或“自然”, 提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齐”的伦理主张。在道家看来, 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环境, 万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 最后又自然而然地复归于大自然。儒家文化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从根本上讲与道家是一致的, 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 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天人一体。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 如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朱熹的“天地万物一体”。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平等对待万物的思想, 都把“天人合一”作为处理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和主导思想。儒家伦理从根本上来说是关于“生”的伦理, “生”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 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儒家突出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善和谐, 认为人的自然生命与宇宙万物的生命是协调、统一的, 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不是征服自然、与自然对立。

3. 天人相通。

《中庸》把“至诚”看作是人、物、天地互相沟通, 达到内在统一的必由之路。我国古人认为“圣人之虑天下, 莫贵于生”, “生”便是崇尚绿色生命和人类求生存发展的道德。历代先贤都主张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孔子和孟子提出君主不要“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 应限制田猎活动, 减少对生物种群的破坏。“俭”是老子推崇的一项重要品德, “俭”就是将人的欲望控制在“自然”范围之内, 以维持生态持续性和自然保护。

4. 效法天地。

孔子主张“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 认为一个高明的统治者应懂得使老百姓按季节节律耕耘和收获, 不得延误农时。老子指出:“故道大, 天大, 地大, 王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25章) “治人事天, 莫若啬。” (《道德经》第59章) 意思是管理社会和对待自然最好是像种庄稼那样因势利导。

二、尊重自然的固有规律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主张尊重自然、兼爱万物的伦理原则, 尤其强调尊重自然的固有规律, 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的行为善恶的准绳。儒家文化也是一种生命文化, 对“生”的尊重体现在每一个层面, 在论述“仁”的概念时, 经常把道德范围 (道德行为的对象) 扩展到生物界和自然界。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 爱之而弗仁;于民也, 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他将仁爱的道德规范从“亲”推广到“民”, 又延伸到“物”的领域, 从而把珍惜爱护自然万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职责的高度。《中庸》更是明确提出, 只有平等看待人与物, 两者的关系才能趋于和谐。《中庸》甚至把“尽物之性”放在“尽人之性”之上, “尽”的意思就是实现。人想实现自己的本性, 就要让万物实现自己的本性。如何“尽性”, 也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万物同时发育而不相互妨害, 各种规律同时运行而不相违背。人与物的价值平等观, 是儒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基础。人与物只有实现了共存而不相害, 才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境界。荀子说得更为直接:“万物皆得其宜, 六畜皆得其长, 群生皆得其命”。而王阳明认为, 人不仅要对鸟兽之死、草木摧折要有不忍之心, 对于瓦石毁弃, 也要有顾惜之情。这种对生命的尊重, 已超越了通常所说的生命。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 尊重自然的固有本性。庄子提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他主张质朴混沌的大自然本身是最为完善的, 万物的生长都有自己内在的规律, 万物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方式, 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要顺应自然规律, 维护社会长久发展需要。“以鸟养养鸟” (《庄子·至乐》) 即要按照鸟惯常生活的习惯来养鸟。庄子说:“物固有所然, 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 无物不可。” (《庄子·齐物论》) 因此, 自然万物在权利上没有什么差别。庄子主张:“天在内, 人在外, 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 本乎天, 位乎得。”那么何谓大, 何谓人呢?庄子举例说:“牛马四足, 是谓天, 落马首, 穿牛鼻, 是谓人, 故曰:无以人灭天, 无以故灭命, 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 是谓反其真。” (《庄子·秋水》) 这里的“天”是指天性或者说自然本性, “人”是指人为或人事。庄子认为天性蕴藏于内心, 优良品德是天然形成的, 懂得自然与人类活动的规律, 方能以顺应自然为根本, 反映了庄子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的宝贵思想。

三、敬畏生命的人文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超越性的智慧, 就体现在人对自然和万物生命的尊重上。热爱生命与敬畏自然, 一直是中国人修养和天性的一部分。在生命观念上, 中国传统文化通常把生与死视为一体, 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儒家强调重生、乐生, 但在生死与仁义道德的选择上, 又突出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选择及生命价值。这种思想为传统中国人的敬畏生命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老子认为, 天地万物是“道生之, 德畜之;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 (《道德经》第51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道德经》第7章) 因此, 人类对待万物, 应“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德经》第64章)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道德经》第34章) 所以说,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第13章) 意思是说, 人类只有能以珍重自身生命和爱护自己的身体那样去爱护天下的生命万物, 贵天下若贵其身, 爱天下若爱其身, 才能真正担当起自然界的监护者的神圣职责, 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庄子继续了老子敬畏生命的原则, 认为生命重于富贵、财宝, 乃至天下。他说:“能尊生者, 虽贵富, 不以养伤身;虽贫贱, 不以利累形。”“重生, 则利轻。”将“尊生”置于重要位置, 提出“达生”、“遂生”、“养生”等命题。他认为“物得以生, 谓之德。”“天下有道, 则与物皆昌。”“故天下大器也, 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庄子·天地》) 为此, 在个人修养及人格涵养上应致力于“四心”的培育, 即对自然要有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中, 就把“生生” (尊重生命、长养生命) 作为人之“大德”, “天地之大德日生”。孔子把保护树木禽兽纳人到“孝”的伦理规范, 对于保护自然具有实际意义。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他主张仁爱万物。“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倘若对其他生命体无侧隐之心, 胡作非为而无羞恶之心的话, 孟子认为其不但不是仁者, 甚至根本不能称其为人。荀子也说:“圣人者以已度者也, 故以人度人, 以情度情, 以类度类。” (《荀子·非相》) 认为尊先祖隆君师是道德之本根, 上事天下事地是教导人们因循自然规律来行事, 尊重和保护自然万物, 做大自然的忠实守护者。荀子把上事天下事地纳人伦理道德的约束框架之中, 把保护自然看作是伦理道德的内在要求, 这与当代生态伦理思想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之有时, 用之有节”以及“天地万物, 一本之仁”等宝贵的生态思想精华。道家伦理所构建的“道法自然”生态观蕴含着尊重自然, 人与自然平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保护自然资源造福于民的生态责任意识, 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用今天的眼光看, 这些观念无疑蕴含着非常前沿的生态伦理与生态良知。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创始人之一的法国学者A·史怀哲 (A·Schweitzer) 在创立生态伦理学时曾吸收借鉴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智慧。他认为:“中国哲学家孟子, 就以感人的语言谈到了对动物的同情……列子认为, 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差别不是很大, 即没有像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么大。程朱反对动物只是为了人及其需要而存在的偏见, 主张它们的生存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可见, 我国古代生态传统观念, 无论是对控制人类的生态足迹, 还是重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 都是一种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中的“物我两忘”、“德生敬命”等思想讲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取向、尊重自然固有规律的价值取向和遵奉敬畏生命的人文主义是完全一致的。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弘扬传统的生态伦理精神, 必须从文化上去重新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只有当这种认知有足够的力量形成新的文化共识, 形成一种文化潮流之时,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伦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6-7.

[2]赵海月, 王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及其现代性[J].理论学刊, 2010, (04) :75-79.

[3]张以文.四书全译[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0:61, 534, 320.

[4]周生春.白话老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6:40, 96, 81, 11, 105, 56, 20.

[5]王岩峻, 吉云.庄子[M].太原:三晋出版社, 2008:173, 117, 94.

[6]金波.庄子选译[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148, 26.

[7]王选谦.荀子集解下[M].北京:中华书局, 1988:306-307.

上一篇:氧化锌的能带工程下一篇:审计思路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