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自然主义论文(共9篇)
道家自然主义论文 篇1
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 拥有丰富的德育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孔孟儒家一直占据主流地位, 因其思想更加注重外显性, 强调德育在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作用, 尤其是在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维护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相较之下, 注重潜隐性的老庄道家则显得默默无闻, 更因其“绝圣弃智”[1]147“、绝仁弃义”[1]147“、大道废, 有仁义;智慧出, 有大伪”[1]145的言论主张而被打上反对道德教化的标签, 长久以来处于被学人遗忘和误解的尴尬境地。实际上, 老庄道家与孔孟儒家强调对个体通过灌输的方式实现外在伦理道德规范的内化, 从而达到“智、仁、勇”[2]86的理想人格的德育理念不同, 更加注重的是在顺应自然纯朴本性的前提下, 通过个体内向性的自我省察反思“, 反自观照内心的本明”[1]113, 进而达到与“道”相契合的“道通为一”[3]70之境界。这两种不同的思想理念都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我们大家都是生就一半道家主义, 一半儒家主义”[4]27, 而向来以“道隐无名”[1]229著称的老庄道家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古代乃至今天的德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庄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本原和运动的规律。老子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1]233,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1]260;庄子也说“:夫道, 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3]246老庄道家认为“, 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和运动规律, 具有超越性、本原性、实存性的特点“, 道”产生了宇宙万物, 之后又内在于万物, 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更重要的是“, 道”创造万物并不含有意识性, 也不带有目的性, 在整个创生过程中, 纯任自然, 万物的成长活动也完全是自由的。“道法自然”[1]169, 这是“道”的根本原则。“自然”并不是指实存意义上的自然界, 而是指事物能够按其内在本性发展, 不受外界干预, 自然而然。老庄道家认为, 只要能够顺应自然而行, 不妄为, 便可达到“无为而无不为”[1]212的境界。“道法自然”是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思想的总原则。
一、老庄道家对“显学”的批判
对“显学”的批判是老庄道家德育思想倡导自然主义为主的首要表现。“世之显学, 儒、墨也。”[5]456“显学”指以倡导宣扬“仁义”“、兼爱” 等伦理道德规范为主的儒家、墨家。庄子说“:夫道未始有封, 言未始有常, 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 有伦有义, 有分有辩, 有竞有争, 此之谓八德。”[3]83庄子认为, 儒墨两家人为地划分事物之间的界限, 确立人伦等级秩序, 强分贵贱、亲疏、彼此、胜负、是非, 违背了自然本性, 是对人性的戕害和异化。为此, 庄子说“:故有儒墨之是非, 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则莫若以明。”[3]63庄子认为只有顺应自然, 以澄澈若镜之心灵观照万物, 才能帮助人们复归自然纯朴本性和生命本真。“显学”只能越来越偏离自然本性, 异化人心。老子说“:大道废, 有仁义;智慧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1]145面对急剧动荡的时代所产生的各种社会病象, 老子认为正是由于违背自然本性的种种“妄为”才导致了混乱局面。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1]147, 当“圣智”“、仁义”“、巧利”变成了戕害自然本性的流毒时, 持此主张的“显学”也就成了荼毒和异化人性的帮凶。所以, 老子又说“: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301, 意即有道之人欲世俗之不欲, 学世俗之不学, 以此来补救众人的过错, 顺应万物之自然本性, 辅助其生长。老庄道家认为, 只有顺应万物自身的本性, 才能实现个体自我本真的彰显和弘扬。因此, 老庄道家通过对“显学”的批判进而提出了自然主义的德育思想。
二、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思想的培养目标———自然道德人格
先秦儒墨各家学派均把理想人格作为学派最重要的培养目标, 然而, 与儒墨各家所主张的注重群体性、社会性的理想人格略有不同, 老庄道家主张的是更加注重个体性、自然性的理想人格。老庄道家所主张培养的理想人格是自然道德人格。自然道德人格是在顺应自然本性的前提下, 个体对自身存在进行深刻透彻反思, 以及对 “道”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自然的理想人格。这种自然道德人格在老子看来就是“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1]274中如同赤子般的“圣人”境界。老子所谓的“圣人”境界就是一种“与道玄同”的境界“:圣人在天下, 歙歙焉, 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1]253老子所主张的自然道德人格的显著特征就是“五若”, 即“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1]243。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自然道德人格培养的主张。庄子所主张的自然道德人格是“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3]17的“至人”“、神人”、“圣人”[3]17境界。 “至人”“、神人”“、圣人”只是庄子对自然道德人格从不同角度所作的更加具体的阐释。庄子的“至人”“、神人”“、圣人”境界是一种“逍遥自由”的境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不敖倪于万物, 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3]1098庄子所主张的自然道德人格的显著特征就是“三无”, 即 “无己”“、无功”“、无名”[3]17。总而言之, 老庄道家所主张的自然道德人格的根本特点就是“自然”。
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2老庄道家所主张的 “圣人”境界也是通过这种注重“自身省察”的自我修养方法达到的。 老子说“: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1]250, “圣人”境界是“道”的境界“, 道”的本性是自然“,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1]169, 作为“道”的产物的人, 理应顺应自然本性, 达到“与道玄同”的 “圣人”境界———纯真、谦下、慈爱、俭啬, 然而, 伴随后天外在人为异化了的伦理道德知识的学习积累, 导致个体自然本性被各种欲望、巧利所污染蒙蔽。外在经验知识虽然增加了, 但是内在却越来越偏离人的自然纯朴本性。所以, 老子主张要想恢复人的自然纯朴本性, 就要通过“减损”的办法“, 损之又损”, 逐渐涤除异化道德对人的内心的污染, 重归纯真素朴的“婴儿”之境。而庄子则主张通过“忘却”的办法, 不断擦拭覆盖在个体自然本性之上的污垢, 进而除去束缚在个体本我之上的异化道德, 重现“自在逍遥”的自然状态, 并且, 庄子还具体提出了“坐忘”“、心斋”“、悬解”“、见独”等独特的道德修养“减法”[6]18, 通过个体的自我修养进而塑造自然道德人格。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达到“圣人”境界的最终目的是“无为而无不为”[1]212, 即通过“无为”进而达到“无不为”的终极目标。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1]102老子认为, 达到了“圣人”境界, 即成为具有自然道德人格的人就是“上善”之士。老子用水性来比喻“上善”之士的人格, 那是因为水本身具有“几于道”的特性和作用:柔、谦下、利万物。所以“, 上善”之士就如同水的“柔”“、谦下”般“无为”, 更能像水般“利万物”, 进而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而庄子则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 而休乎天钧, 是之谓两行。”[3]70“圣人” 顺应自然以成事, 混同是非以齐物, 犹如运转陶钧塑造泥坯一样, 皆顺势而为, 纯任自然。这正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真谛。
总之,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思想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圣人”境界的自然道德人格, 能够以“无为”的精神而成就“无不为”的事业, 最终实现“执大象, 天下往。往而不害, 安平太”[1]205的美好愿景。由此可见, 老庄道家并非学人所理解的“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2]37般的消极避世, 更非“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为也”[7]392般的极端利己。相反, 老庄道家所主张的自然主义德育思想在充分强调其个体性价值的同时, 更加注重在顺应自然本性情况下所应承担的社会性价值, 可以说, 社会性价值是个体性价值实现之后的高级阶段和追求, 而个体性价值则是社会性价值实现所必需的前提和基础。所以, 老庄道家真正实现了德育的个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本质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2]杨伯峻, 杨逢彬.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 2007.
[3]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61.
[4]林语堂.人生的盛宴[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
[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98.
[6]谭维智.试论老庄道德教育的减法原理[J].教育学报, 2008 (4) .
[7]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道家自然主义论文 篇2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老子道家思想
马斯洛在吸收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基础上,丰富与完善其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超过人心理学的.思想体系.他深深领会老子道论的精华,为西方人找到一条回归精神家园之路.通过挖掘老子道家思想的人学意蕴,比较马斯洛心理学与老子道家思想,可为东西方文化在现代心理学体系的碰撞找到契合点.
作 者:甘利婷 作者单位:湘潭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000刊 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年,卷(期):20033(3)分类号:B84-05关键词:马斯洛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 自我实现 老子 道论 圣人
道家养生四大方法 篇3
一 清静虚无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二 顺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
三 以气养生
《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终之说,虽不可全信,但史学界一致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岁,老子当是一位百岁寿星。
老子长寿得益于其养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老子创造的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之要旨。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1. 老子的经络之说
老子发现了经络(经脉和经穴),说经气全身左右二十四条经脉往复运行,循环无端。这一发现,比我国四大发明意义更伟大,更深远。
2. 老子的精气之说
老子认为人的天地之根就是指人的口鼻。口进饮食为阴气,鼻入空气为阳气。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这个人与自然最直接的门
户。这为练气功能养生,中医药能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人类健康贡献巨大。
3. 老子的神守养生法
“凝神入气穴”的神守养生法是老子养生的主要方法。包括守督观窍法,守腹法和守中法。窍指人九窍之一的后阴上的尾阊穴,是督脉(经脉)这个纲的绳头。守督法对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全身机能具有很好作用。守腹就是意守以关元穴为中心的小腹处—下丹田。神守下丹田对于培养精气,改善消化系统机能和下肢好处极大。守中是说守中脘穴,即脐上三寸的中皖穴,又说为丹田。神守丹田具有清醒头脑,改善五脏机能的作用。
老子以气养生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思想光芒可与日月同辉!根据老子以气养生的理论,后来的道家逐步创立了呼吸修练养生法。道家气功的主要练气之法即是呼吸修练,即通过对自然之气的呼吸吐纳,达到调和周身之气,并使之却病延年的一种功法。
4.庄子吐纳法的最高境界为胎息
庄子的“吹响呼吸,吐故纳新”即指此法。其最高境界为胎息,即不以鼻口呼吸,如在胎胞之中,以脐呼吸,故曰胎息。学会胎息,则道成矣。胎息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修练时把人体呼吸调整得极细极缓极深极匀,以之于把鸿毛放在鼻口之上也纹丝不动,同时在自己的思想上全然忘记呼吸的存在;其二是以意念想象其气由脐出入,又周流全身,循环往复,好比婴儿在母腹中,鼻无呼吸;又好比龟蛇入蛰,口鼻之气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只体内之气周流环注而已。
四 精神修练
精神修练是道家修练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方法有:
1. 清心寡欲
老子哲学观核心是清静无为,反映在精神修炼上就是清心寡欲。即思想清静安宁而无杂念;不要有过多的欲望,对不良和欲要节制。方法上主张清静无为,绝学无忧,离境坐忘等。
2. 信道修练
即宣传“道”的功用,坚定“道”的信念,确立学道的志向,自觉地学道。道家豪放地提出:“天不可信,地不可信,人不可信,心不可信,唯道可信”,“我命在我,不在于天”,这种与天争寿,积极进取,人定胜天的乐观主义精神。
3. 广积善德
道家从天人感应,善恶报应的角度,确立了善德的修炼内容。认为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也就是多积善德,才能感动主宰人间善恶的天君,由此才能得道成仙。
4. 知足长乐
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世上没有比不知足而更大的灾祸了。只有知足,才能经常得到满足,精神上就乐观,少有烦恼,这样身心清静,就可以健康长寿。重视精神修炼是道家区别于其它学派的重要特征。中国历代医学家,养生家,哲学家无不重视精神调养。
庄子说:“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则精复,则精神不会消耗,与天地为一”。大意是说:把世事丢开则形体不会劳累,看破生死则精神不会消耗,身体就会健康。
孔子说:“仁者寿。”董伸舒说“ 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无贪而清静,心和平则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俗话说:“吃饭欢乐,胜吃良药”。这是说良好的情绪能增进食欲,有利消化。
精神修炼又称心理养生、精神调养,是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所包含的道理很简单,。胸怀大度,无忧无恼,,就能够使人的身心处于自然安详,平和的欢乐之中,保持身心健康。
精神修炼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和人的道德品质息息相关,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大飞跃。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
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百病滋生。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与健康心理有关的充满爱心、与人为善、唱歌吟诵,心宽大度,淡泊名利等言行,都能使人健康。
道家自然主义论文 篇4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就是伦理道德观念,道家思想虽然批判儒家伦理纲常,但对人性的探讨,以及对人依存的社会的运行发展却有深刻的关怀和认识。“道法自然”思想作为道家全要的主旨,也是贯穿于其道德伦理思想里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其顺应自然本性、为而不争、万物等而视之等为主的道德伦理思想,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建设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当代医学伦理的建构和发展同样也有现实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一、道家与“道法自然”的思想
道家把道视为宇宙的本源、本体、规律、原理、终极真理等,其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源出于《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既人必须遵循地的规律特性,地的原则是服从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而道就是自然而然,自然是道的本性和遵循的法则。这里所谓的“自然”并不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自然是即“无状之状”的自然。正如郭象所说:“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道家的自然是一种自然而然、顺应本性的一种生存状态和法则。三国时代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对道法自然注解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可以说,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自然是道自在本真的状态。
道家从“道法自然”这一核心理念出发,认为道要顺应自然,就要返璞归真、去伪去饰,强调万事万物要符合每种事物“顺其自然”的状态、要顺应每种事物“自然而然”的规律,才能无为无不为。道家讲道,讲自然,并不是局限于自然观,实际上更多的是关注人如何与天地共处,如何把握道的真谛实现生命的最好存在,更多的是注重人内心平静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道法自然的结果是要让人更好的存在。所以说,道家“道法自然”的核心是关注人,关注人生问题,其文化有着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
二、“道法自然”的医学伦理内涵
“道法自然”既是道家的世界观和养生法则,同时对处世修身又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当前的医德医风建设中,医患关系物质化,医生与患者缺乏信任和理解,某些医务工作者唯钱惟利,医德缺失,医务人员对自身职业的动摇等矛盾突出。道家效法自然,就要尊道贵德、珍爱生命,就要回归“无名之朴”,清静无为,就要万物为一,和谐发展,这与医学所追求的关怀生命、生命平等以及对医务人员淡泊名利、仁爱廉洁的要求有内在的契合。
1.尊道贵德,顺应自然。道和德是道家学说的两个核心概念,所谓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即万物之所以生成的原动力,是世界万物运行的最根本的客观规律。“德”是对“道”的认识和把握,是道的体现,所以,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而,道家主张“尊道贵德”。尊道贵德具体到行动中就是“道法自然”,即顺应自然,尊重和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让事物和人的身心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自然状态,不刻意,不妄为,实现无为而治。
现代文明社会,物质前所未有的充沛的同时人们失去了对生命本真的把持,异化于追逐物质和欲望的怪圈中,物质过度的享用和追求,让人的身心和大自然都遭到损害而失去了平衡。道家对生命自然本性的重视,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客观规律和“德性”的重视无疑对现代文明病有着伦理学意义上的启迪。道家认为,人是万物其一,又高于万物而存在“道不远人”,人也要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方能身心和谐,才能提高生命的品质,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如果违背人的自然本性和大自然的规律恣意妄为,都会给人带来危害,人应该“去甚,去奢,去泰”,安于本心,以道为尊,以德为贵,从而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身心的和谐,进而保持生命的本色,复返生命的根源。
2.见素报朴,淡泊名利。老子主张“复归于朴”,(《老子》第二十八章)他说:“常德不离,复归子婴儿。”(《老子》第二十三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道家从“道法自然”的理念出发,特别注重人的纯朴本性,追求天然质朴的人格之美。道家鄙弃对货利声色的过分追求,在乎心灵的自由宁静,主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家告诫人们,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自我,认为“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如果心里充满着各种嗜欲杂念,眼睛就看不见颜色,耳朵就听不见声,从而扰乱了宁静的心灵,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要保持内心的本真,道家认为需知足知止,要认识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第四十四章),从而“抱朴守真”、不以物累形。
在古代医疗行为中,道家代表医家也特别重视医者不能追名逐利,张仲景鄙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的庸俗之辈,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认为“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认为医生必须正心诚意,淡泊名利,对医术的“精”和对病人的“诚”,只有具备“精”和“诚”两个基本素质,才能成为“大医”。
3.生命至重,不分贵贱。道家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存天地之间,与道、天、地并为域中四大之一。人与万物一样来源于道,遵从于道的规律,其本性也与道一样应顺其自然,因而道家倡导生命本位,主张贵生自爱,身体是人的根本,不要为追逐名利、荣辱、得失等身外之物而伤身,认为只有真正懂得“贵身”“爱身”的人方能“尽天年”。道家将重视人的生命看做人生的第一要义,这对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传统医学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重生贵生,珍视生命。在个人的养生上,道家强调的是生命的保存和法自然的自然无为本真状态。在医学上,道家强调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职责,重视人的生命是对医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大一代“医圣”孙思邈就把“人命至重”作为自己从医的指导思想。他指出:“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进而认为人之所贵,莫贵于生,所以全生之德为大,其医著《千金方》更以千金命名,足见对生命的重视。道医代表葛洪认为:“人生先受精神于天地,后禀气于父母。”所以安顿身心、保全性命才是根本,对身体、生命有危害的行为都是“不祥”。
除对生命的关注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在道家看来,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天地万物皆为“道”所化,自然界不同的生命形态的本体都是“道”,既然万物都来源于道,则“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从道的角度讲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也是平等的,这一思想反映到医学伦理中就体现为一种道家的医学人道主义。医学直接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平等待人、博施济众。孙思邈认为病人来求医,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要“普同一等,皆如至亲”。明代医家、中医外科大家陈实功在其所著的《外科正宗》中就提出过“医家五戒”和“医家十要”,首要就提到“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观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道家对生命的重视和强调生命平等的思想对后世医学伦理可谓影响巨大,对现代从医者医德的塑造也有重要意义。
三、“道法自然”的医学伦理价值
医务工作者担负着维护人们健康,预防、诊治疾病的任务,医学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医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效果不但取决于医疗技术、医疗设备,而且与医师的职业道德直接相关。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于医务工作者重新审视生命、处理义利关系、升华人生追求,提高职业道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有利于医者树立尊重生命、甘于奉献的职业价值观。道家历来主张道法自然,万物自化,没有高低贵贱,体现在医学伦理中,就是对生命、对病人的尊重。从葛洪、孙思邈到张仲景、李时珍等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医学大家,都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德理念,这一理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医学伦理中。
其次有利于医者树立重德轻财、淡泊名利的义利观。道家主张“善利万物”的义利统一,追求个人的少私少欲,而以天下百姓之利益为利益的价值观,这正是当代医学伦理发展所需所求的。
再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解决医患关系的紧张,从制度和法律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推进现有的医疗体制改革是外在的约束和必行之路。从内在来讲,医务工作者自身积极自觉的医德修养是关键。道德深藏于人们的习惯和意念之中,通过非强制手段潜移默化于人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内在的自我约束的道德力量有时比制度和法律更自觉更主动。因此,道家思想蕴含的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特别是道法自然对个体生命和自由的重视,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物欲的控制,特别是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这必将为当代医务工作者在医患关系中从严要求自己,坚定道德原则,在道德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重塑医学人文精神提供汲取营养的源泉。医务工作者从内心关爱病人、敢于承担风险、热爱医学事业,这对破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可取之路。
总之,“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家人生智慧的凝结。这一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社会现实价值,能够为现代医学伦理发展提供新的哲学基础,树立医务工作者尊重生命、淡泊名利的医德医风,引导医患双方把尊重、平等转化为内心的道德律令,营造和谐良好的医疗氛围。
参考文献
[1]老聃.老子[M].朱谦之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
[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王先谦.庄子集解[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4]葛洪.抱朴子内篇[M].王明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
[5](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新道家之界定与营建:三论新道家 篇5
从语词定义与主要内涵方面,可以尝试界定新道家的概念;进而可以从辨伪学问题、文本阐释问题以及与新儒家的比较方面,探讨建立新道家的.可能途径.阐扬新道家之学理与精神,营建新道家学派,是21世纪承接民族文化、争取民族生存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 者:张京华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永州,425006 刊 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B95 关键词:道家 新道家 新儒家 民族文化 营建★ 童话故事王国
★ 三体读书笔记精选
★ 《三体》读后感
★ 《三体》读后感
★ 三体读后感
★ 三体读书笔记
★ 彩色王国的童话故事
★ 王国选美的童话故事
★ 汉语王国童话故事作文
道家养气修身 篇6
道宋养生追求养气、伶身的练习,恰好满足了现代人关注身体健康、祛病延寿的要求。本文就为您介绍几招简单易学的道家养生求。
手自打头颈法
功效:此健身方法可防治头晕、头痛等头部疾病,有延缓脑力衰退、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练习方法:坐于椅子上或站立,双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然后举起双臂,用双掌同时拍打颈部,左手拍打左侧颈部,右手拍打右侧颈部。先从后颈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往后拍打,直到后颈部,这样反复拍打5~8遍为一次。每日晨起与临睡前可各做一次。
踮脚健身法
功效:这种方法适合在办公室久坐的人,可以缓解久坐或久站后的下肢酸胀、乏力,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练习方法:将脚跟抬起,脚后跟离地面约1厘米,然后用力着地,这样为1次,1秒钟内不得多于1次,30次为1组,休息5~10秒钟。每次锻炼1~2分钟,每天锻炼3~5次。要注意锻炼时抬高脚后跟不能超过1厘米,否则不仅不会有效,反而还会引起脚掌的疲劳。
大呼大吸法
功效:这是一种以扩大肺活量为主的呼吸法,类似深呼吸,能调动机体的内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练习方法:大呼大吸法是一种古代吐纳、导引法。具体的方法是用鼻使劲地吸气,用口呼气,或用鼻使劲地大呼大吸。要求每—吸一呼都尽量延长时间,并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发出较大的声音,所以称为大呼大吸法。
大乙詹桩劲
功效:根据屈腿的程度有不同作用:高桩增肥,中桩减肥,低桩练武。收势为双手交叉放在身前(女性右手在内),用力收腹提肛,脚趾抠地,收缩肌肉,可防治便秘、痔疮。
练习方法:舌头抵上颚,提肛,双手抱圆放在胸前,双腿弯屈,调整呼吸,吸气时默念“静”,呼气时默念“松”,坚持半小时。
女性驻颜法
功效:经常这样做,可以让皮肤变得光滑、滋润,对改善皮肤问题很有帮助。
练习方法:双手对搓,由慢到快,由轻到重,手搓热后捂在脸上,保持1分钟,想象皮肤变得光滑了,再自内而外划圆,感觉要好像抚摸在丝绸上一样。同时以意念配合。
三种道家太一导引术
夹鼻
深吸一口气后,闭口,用双手掌缘夹住鼻部,向外出气,待气灌到内耳膜充满后,将双手突然放开,同时鼻喷气,使气到两眼、两耳、口腔、两鼻孔,做9次。
功效:七窍通畅,气血流通,平衡机体,给大脑加压,加强五官功能锻炼,增强对外界不适气候的免疫力,预防感冒,清醒头脑,治疗鼻炎等鼻部疾病。
梳顶
十指如耙,如梳头状从前发际梳到后发根,路线:从前额的“上星穴”到头顶的“百会穴”,从后脑“风府穴”到“大椎穴”。然后左右梳顶,前后左右各9次。
功效:可以使百脉调和,改善头部末梢血液循环和大脑供血,活跃大脑生理功能,消除疲劳,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增强记忆力,同时可以乌发、黑发,防止发根脱落。
拉耳
将双掌根用力挤压耳部,不留一丝缝隙。然后猛然拉开,能有开啤酒瓶一样的“砰”声,反复9次。
功效:可以增强听力,治疗耳鸣和中耳炎,同时对激发、开发小脑,使骨髓充足,产生很好的功效。如果拉耳时耳部里面有隐痛,说明没有潜在的病因,要坚持做。
中国养生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道家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摒绝一切外来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干扰,求得身心的解脱。因此,我们不但要修身,更要养性。崇尚自然成了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的观点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道家自然主义论文 篇7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辉煌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 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大地山川的钟灵毓秀, 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 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被学术界公认为风景式园林的渊源。”
道家和儒家, 佛家一样影响广泛, 对中国传统造园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道家尚自然之旨, 在园林上表现为崇尚自然山水, 沉醉其中达到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的境界。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核心, 也影响人的自然观, 在风景式园林的造园实践中, 则自觉地追求阴阳之对立统一而回归和谐的辨证关系。就此意义而言, 中国古典园林也可以称之为“哲理园”, 其所创造的和谐之美、统一之美才是真正妙造自然的园林美。
二、道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影响
(一)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 《老子》云:“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被西方许多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认为是“最大的人本思想”和“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儒家的理性相比, 道家审美更注重个体的感性体验, 以“有无相生”的玄妙之境影响着中国传统艺术形象, 表现在设计上更突出奇谲变化、率性发挥, 强调意蕴和灵性感悟。
“道法自然”这一美学立场反映出道家思想的真谛。西方古典主义造园主张纯净理性, 完全排斥自然, 而中国传统的造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强调“万物与吾一体”。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出造园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园林家要做到如此境界, 必须得有丰富的阅历修养, 在园林中以土地为纸, 以石、水、树、屋为笔墨, “巧于因借”、“借景随形”、“随形取势”, 作为惊世骇俗之大作的原理是一样的。
“道法自然”首先体现在园林的布局上, 中国古典园林是根据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的环境而采用灵活不规则的布置, 按照功能的需要, 穿插安置各种厅堂、楼阁、亭榭等。它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布局上有一定规则。其次在建筑物体之间多采用曲折的小路, 有露天的石径, 也有避雨遮阳的走廊与凉亭。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构成因素。水池或湖岸切忌方正, 以曲折自然为好。在《园冶·相地》中, 几乎每一个园林选址中都提到水, 如“卜筑贵从水面, 立基先究源头, 疏源之去由, 察水之来历。”“入奥疏源, 就低凿水, 搜土开其穴麓, 培山接以房廊。”叠山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一个构成手法, 无论采用土或用石, 应整体看起来较为自然。山的大小与走势依园林景观的要求而定, 园内景观以开阔为主、或者以幽深为主, 则堆山之多少与高低都会不同。
(二) 道家的“无中生有”空间论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老子·第十一章》说:“三十辐, 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在此, “无”指的是空间上的“空无”而非虚无, 根据道家的哲学思想, 空间是由一定的事物构成的, 即门、窗、墙体等围合物, 亦即“有”。实质上, 所谓的“无”才是我们真正所用的空间。
在园林设计中, 设计师的处理正是这样的“空”、“无”, 它是由墙体、假山、建筑、雕刻、道路、水面、植物等实体构成的空间。而空间, 则是产生特定行为的场所, “无中生有”的思想应当由一种哲学观念转化为实践中的空间处理方式。当“空”体现为一种设计思想时, 它就产生出一种与丰富相对的品质。这样就使人们在园林空间中找到情感的寄托, 给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失意与不适的人们提供一个精神的场所。
(三) 和谐共存的道家思想
《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这里的“一”指的是气, 即原始的混沌存在;“二”指的是阴阳;“三”指的是天、地、人。老子认为, 道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混沌整体, 由道而生出天地, 蕴涵着阴阳二气, 阴阳二气互相交冲而形成和谐之气, 于是就产生了万物。庄子把“天和”作为宇宙整体存在的最理想的状态。《老子河上功注》所说:“天道损益盈谦, 天道以中和为上”。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 说:“知天人所为, 知人之所为, 至矣。”他认为, 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共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领域中, 一件好的, 充分享受美感的造园作品, 必定是造园各种要素组合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结构。在园林的布局上, 因地制宜为其基本手法。在园中, “宜亭斯亭, 宜榭斯榭”, 高处建台, 低处挖地, 组成情与景统一的古典式园林。道家的和谐共存的思想还体现在各构成要素材料上的协调与统一。每一种材料要素都具有其自身的自然属性, 如石头就具有一种野性与坚硬强壮的感觉, 木头则具有轻巧柔顺的感觉。一个能在视觉上产生愉悦的造园作品, 其内部构成的各要素相处在一起, 必定是相称的、恰当的、有序的, 从而在整体上才能体现出和谐与统一。
三、结束语
哲学是一切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终极概括, 也是文化的核心。道家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它影响、浸润着园林, 成为园林创作的主导思想、造园实践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参与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且对西方古典园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也是西方造园家对道家哲学思想百学不厌的原因。
本世纪以来,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在世界哲学史中, 道家的哲学思想相对而言对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最具有启发性的思想之一。目前, 重人文、重环保的设计趋势也与道家“朴素自然观”有着一定的联系, 从而启发我们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 并适当地运用到现代园林与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必须注重内在的思想性以及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社会会越来越需要有思想, 有品味的园林景观设计, 道家哲学思想的借鉴和应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道家的哲学思想是中国非物质文化的一部分, 它影响、浸润于中国古典园林, 成为园林创作的主导思想和造园实践的理论基础之一。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无中生有”以及“和谐共存”三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有着深刻影响。
关键词:道家,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设计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8.
[2]张家骥.园冶全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6.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饶尚宽.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道家自然主义论文 篇8
关键词:道家,教育思想,自然,灵动
“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脉, 其博大的思想境界、高深的意境、充满辩证色彩的自然主义的哲学思想, 无愧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璀璨奇葩。本文仅从教育一隅探赜其思想玄秘。
1“新道”契合, 不言之教
人类进入21世纪, 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我们面对着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面对新形势,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试行) 》标志着中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开始。
我国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于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发展, 为了学生的发展”[1], 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2]的价值取向。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 道家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有众多相通之处。如《道德经》第49章:“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从教育层面理解即为全身心感受并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状态之中, 使施教者与受教者真正做到“心心相印”。这与“具体目标”中的第2、3、4条“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动手”是“琴瑟和鸣”、一脉相承的。另“涤除玄鉴”“无为而无所不为”“以退为进, 以柔克刚”等教育思想启示下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本真体悟与智慧烛照, 亦为“学生受益终身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目标3)
2 自然而然, 生机无限
老子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强调的是一种以“道”为核心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 这与应试教育下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是截然不同的。“道”“玄之又玄”, 它不可“道”, 不可“观”, 不可“识”, 更不可“分”, 只能用一种豁然的方式去感受、领会、体悟、喻说。
任何割裂主客、天人、有无的知性探求, 都会塞“道”之境遇, 消“道”之普遍根源意义和无处不在的生机活力。反观国内之教育现状, 课程内容“繁、难、偏、旧”, 施教者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 令受教者感到被压抑、被禁锢, 实为“逆道”也。这样的模式长此以往, 受教者思维迟钝, 变身“学习机”者不乏众也, 最后施教者不得不陷入一种缘木求鱼的尴尬或与影竞走的空疏境地, 把当代教育领入“死胡同”。
欣欣然, 新课改的一缕春风为我们递送了清新之气, 道家教育思想更为我们攫取了可供效仿的育人之道。教育本为“慢”之艺术, 亦作“春风化雨”之甘露, 泽润受教者“成才”“成人”之灵;而道家教育要旨的“自然而然”必将教育引入空灵虚静、复归于朴、生机勃勃之域。受教者的一切生存活动就是在这种对“自然之道”的全身心领会融合中达至本真人性的实现。
“致虚极, 守静笃。知常曰名, 不知常, 妄作凶。”[3] (《道德经》第16章) 在道家眼中, 施教者不用创设什么抽象的教育法则, 因为教育本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活动, 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和内在的发展态势, 教育活动顺应这些规律就是“知常”。反之, 凭一己好恶或先入之见胡作妄为就是“作凶”, 必然招致教育活动的失败。老子告诫施教者, 要遵循受教者主体的生命发展、认知规律, 启迪智慧、无为自化。
为师之道。老子认为, 凡是体道、悟道、行道之士即为圣人, 是百姓的师表。他又说:“古之善为师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充分肯定了师者的价值。道家所倡导的自然主义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 其为师之道核心是“行不言之教”。“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滴,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 (《道德经》第27章) “是以我无为, 而民自化也” (《道德经》第57章)
其次, 老子还强调了“生而不有”的教育道德。 (1) 受教者是天赋禀异的, 但施教者都应平等待之、公正育之、无私爱之, 是谓“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 (2) 在一个学习和教育都成为终身事业的社会里, 优秀的施教者应兼收并蓄、吐故纳新, 保持一种旷达心态和淡泊情怀, “致虚极, 守静笃”。 (3) 教育目的的实现, 既是一种“自然”的达成, 施教者自应保持谦退自省的态度,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做到“道隐无名”, 自然达至新的成功。
为学之道。老子曾说:“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他揭示的是一条永恒的治学原则:循序渐进。受教者清除杂念, 潜心向学, 守虚静的心态, 日积月累必成大器。因为老子强调“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道德经》第63章) 任何贪多求快、揠苗助长、一蹴而就的教育设想, 都是逆“道”而行的不智之举。我们要笃信:“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64章)
超然之境育人, 卓尔不群之师范人, 受教者只需保持虚静之心去自然领会至真、至柔、至朴的生存意境, 则受教之事, 水到而渠成也。
3 灵动超然, 快乐相随
生命之于世上的每个人都是灵动超然的, 而把生命的自然灵动转变成生命的自觉灵动, 是教育发生、发展的前提, 也是施教者走近并表达哲学智慧的必然途径。施教者的学术自由、人格独立, 受教者的本真生命体验、天真与信念、激情与梦想, 就是教育的灵动所在。
在崇尚“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新课改视野下, 施教者不应再是强调师道威严的指挥官, 而是受教者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受教者不应只是被动加工的客体, 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然人生有限, 宇宙无穷, 怎样教导我们的受教者用有涯的生命去追求无涯的知识, 成为博学之人呢?
道家认为, 非“握一知多”[4]不可。所谓“一”就是提纲挈领, 抓住知识的“本、要、总”, 然后举一反三, 通过现象看本质, 掌握整个的知识体系, 使知识丝毫无逃于自己的思维范围。教育是成就一个人丰厚内涵的重要途径, 但受教育的过程不应盲目机械地在书山、题海、卷峰之中苦苦挣扎与闭关苦练, 而是“握一知多”轻松应对, 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孕育旺盛生命力的沃土, 受教者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萌生的摇篮。
自然灵动的教育是高质量生命的培育地, 它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灵动起人性的光辉, 在智慧与激情的火花中, 飞扬出人性最本能、最原生、最质朴的生命追求。
我们的教育应把受教者培育成如“水”一般灵动、秀俊, 淡泊、超然。老子看到, “海纳百川, 故能成其大。”“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者莫之能胜。” (《道德经》第78章) , 受教者能较早洞悉道家“以进为退, 以柔克刚”之哲理, 无疑是求学、成人之途中的智慧之举。受教者像“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一样, 明知何为雄强, 却安守雌柔;明知何为光亮, 却固守暗浊;明知何为荣耀, 却甘居下士。[5]这样虚怀若谷、高洁良善之人, 必将受人人悦纳, 一生快乐相随。
我们热盼新课改大旗下的教育悄悄发生改变:让我们的教育不再充斥单一的知识传授, 更有受教者的主动参与和灵活出击;让它少掉一份往日的灰暗与沉闷, 渐渐多出片片生动而富于哲理的情趣。教育的自然、生命的灵动、知识的芳菲在师生思维的沃土上相交耀映!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道家浩瀚玄想, 吾辈取教育片语足辟新课改之理念蹊径。缺乏智慧心和幸福感的当代教育, 呼唤自然与灵动的回归。这不仅是道家教育理念对先辈受教的恩泽, 也是对当代教育的重要启示。鉴于笔者学识浅薄, 不当之处, 敬请方家斧正。
参考文献
[1]吴立保、汪明、杨虎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第48页.[M].2004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董毅邬旭东《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反思》第50页.[M].2005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3]老子《道德经》.[M].商务印书馆.2002
[4]赵晓明《从当代教育角度阐释道家教育思想》.[J].《传承》2008年第5期
道家养生之行气法门 篇9
气乃人身生命之本,气行则血行,气泄则血凝。息乃炼功之根蒂,气与息合而为积性存命之本源。人之呼吸,起于心肺之间,行于通体百脉。出入于口鼻,一时有1150息,一昼夜计有1.35万息,多则不善,少亦不利。若倘有增减,久之则非病即亡。
在道家养生长寿的法门中,吐纳行气的方法非常重要。主要行气法门有3种。
1. 顺应息法
主要从调理吞吐呼吸的软硬粗细着手。呼吸无声为平息法,吸气有声、呼气无声为柔息法;呼吸气中均有声为暴息法(属于炼性功的内壮之法);全息无声为龟息法(属于练命功的高级吐纳大法)。是以听息入手顺应为用,气从毛孔入,耳孔出。
2. 停闭息法
凡人之一呼一吸之间(吸-停-呼,或吸-呼之后吸-呼-停)都有一个很自然的间隔停顿的时间,或者说是适当改变呼气与吸气的正反比例,即吸长呼短,或者吸短呼长,这种纯自然呼气、吸气的方法若加以有序化的柔合调节就能更大幅度地促进腹腔内压而发生周期性的不自然之规律变化,并能增进胸腹腔及内经络系统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和调节整个内脏和消化系统功能的变化。
3. 意识息法
是以意识带动呼吸而调整吐纳的另类行功方法,仅凭意念启发活动思维,无固定之轨迹,一般采用的是圆运动和螺旋运动的思维程序,而带动和调节整个微呼吸系统。它是从自然呼吸开始,在心平气和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微呼吸方式,可顺可逆,可长可短,可定可转,可正可反,可有可无,绵绵缠缠。但一定要在呼吸非常柔和、匀畅的基础上进行,是纯自然调节手段和方法。
呼吸有四宜四忌:
1.宜缓、慢、深、匀、细、长。忌急、快、猛、促、暴、短。特别是在初炼时,以呼吸49度为准。后仍须缓缓增加,切不可一次呼吸至100度以外。
2.宜洁、净、清、新、幽、静、宽。忌尘、烟、灰、雾、杂、乱、窄。宜于清晨选一宁静宽畅无吵闹,或旷野山林幽静之处练之。练习期间最好在庭院户外,不可紧闭一狭室之中。
3.宜鼻、耳、窍、毛、孔。忌口、撮、眼、瞪、屁。练气时最忌以口出入。于每次练气开始时不妨稍用口吐出胸中肺胃部恶浊之气,并以3度为准。再后之呼吸须使气从鼻孔出入,以防止污恶浊气侵袭肺部之害。并且呼吸时须一气到底,使肺之涨缩、收伸达到极限,才能尽到吐旧纳新之意用。
4.宜聚、守、平、稳、握。忌散、乱、溢、驰、滞。呼吸时决不能胡思乱想,而影响气路通畅。因为人身之气血,行之于虚,而滞在于实,如在呼吸当中思想散驰、胡思乱想,则气必凝结障害,久之则必成气痞之病,而适得其反损伤健康。 (杨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