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学科论文(共10篇)
自然学科论文 篇1
好的作业设计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反, 有欠缺的作业设计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可能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可以说作业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美术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温故而知新, 指导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训练, 一个好的作业设计可以有效的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课堂教学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的, 而知识只有及时复习才能得到巩固,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复习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以五年级课程《画人像》这一课为例, 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人物头像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掌握人物头像的速写知识和速写方法。很显然,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是很困难的, 这就需要作业来辅助完成。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速写练习和临摹练习, 对于一些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选择速写, 基础差一些的同学可以进行人像的临摹。这样既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巩固速写知识和速写技法, 又可以兼顾到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 让每位同学都能在自己原有的绘画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选择性作业让学生当家做主,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 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个好的作业设计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要求。以欣赏课《节日的装饰》为例, 这一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 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 描述出对各种装饰的印象, 体验其美感, 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 造型特点。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节日的场景录像, 展示节日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节日的多彩装饰, 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 包容多元文化, 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 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合理科学的作业设计可以使这一课程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收集古今中外节日的图片, 视频, 自己动手制作节日装饰, 或者分组进行节日装饰展示, 这个收集、整理、制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 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一个好的美术作业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 让他们从中体会到生活中万事万物的美, 使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地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
三、作业生活化, 有助于学生的德育
小学美术教学应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 这一点在美术作业设计中尤为重要。很多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灌输往往不如学生自己的感悟来得深刻明了。以《献出你的爱心》这一课程为例,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手段常常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无论是作品欣赏还是“根据边远地区小朋友学习的情况, 展开丰富想象”都无法使学生感同身受, 给学生一种深刻的感悟, 对他们产生怜爱之心。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设计来弥补这些不足,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我来献爱心”活动, 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或者制作出“爱心物品”献给需要的人, 或者仔细观察, 然后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 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看得到、摸得着的生活场景, 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爱心”的理解, 更有助于德育教育的进行。通过美术作业设计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 借助美育的形式, 来提高德育的质量, 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 这是一个完美的作业设计的魅力所在。
四、探究性作业,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设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是最好的
自然学科论文 篇2
21世纪人类将面临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我们的学生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广泛而有效地接受和处理信息。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把文字、图象、图形、动画等多媒体综合起来,并且能全方位、立体化地随机灵活地把信息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在利用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
一、 利用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不能忽视实物。
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有很多优点,儿童非常感兴趣。但儿童学习自然课的第一教材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自然界里的实物。所以,要上好自然课,老师、学生都要在课前去找实物,带到课堂上看。但有些老师认为,这样费时费力、又脏又乱,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上直接放给学生看,既省事又方便。可是,有时电脑中的实物不能完全突出教学重点,看屏幕与拿在手中看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如:《各种各样的根》,将各种根从屏幕表现出来,不能突出大自然根的`“各种各样”,必须让学生亲自采集、选择一些植物的根,洗干净带到课堂上来,一个同学带几种,全班同学带的根才叫“各种各样”。再把这些植物的根按直根和须根分类,既直观又形象,还培养了学生实际分类的能力。同一单元《各种各样的果实》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重视图象还不能忽视实物的作用。
二、 利用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不能忽视动手。
自然是一门进行科学启蒙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学科,通过探索实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观察,提高信息的交流水平,对于降低实验难度,推进实验的顺利进行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学生动手实验则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因此,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在自然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要真正做到“该动手时就动手”:。如:教《搭纸桥》一课时,就必须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学生的探索性实验有机地联系起来,
1、 学生利用相关材料进行平板桥、拱桥、工字桥承重能力的对比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
2、 根据实验结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交流各类桥承重能力大小的原因。
3、 利用计算机介绍世界著名的桥梁。
三、利用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要与常规电教手段相结合。
常规电教手段时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常规电教手段以其方便、实用的特点深受广大教师欢迎,在应用过程中,广大教师已积累了丰富的制作和使用的经验。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自然学科论文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学力;课程生长;教学结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A-0056-04
小学数学教学是依据小学数学教材科学地理解并创造性地开发小学数学课程的过程,具体表现在:基于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自然定位、基于学科探究的教学内容自然整合及基于问题结构的教学设计自然演绎。目标、内容及设计三者科学延伸映照,自然构建了具有数学学习力的课堂结构模型,其间创生着小学数学学科课程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元素,逐步指向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结构与核心素养的连接,并不断导向小学数学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简易方程》教学研究为例,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互动适切依存,实践小学数学课程自然生长的总结与思考。
一、教学目标,基于学科素养的自然定位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目标,无论是单元篇章还是课时小节,都有着清楚的脉络学科内容。教师要理解其清晰的教学内容,必须明晰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及基于知识体系的能力素养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由现成教材到现行课程的再生创造,包括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及学到什么程度。简易方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在数量相等中发现并理解方程的概念,自觉经历代数思维的发生过程,实现由算术思维方式向代数思维方式的转变,发展代数思想。
(一)基于课程内容呈现课程形态明确学什么
教材是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梳理整合编写而成的,其间明显地整合着学科知识由易到难、由点到线、线线构面、面面合体、螺旋上升的形态,它是知识的,又是静态的。“学什么”要思考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活动的知识。停留在灌输而接受,静止而习得,难以发展学科的核心素养。将教材转化为课程的最大价值追求,就是要将学什么重点由知识的点线结构转移到知识线面体结构上。《简易方程》就是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代数启蒙学习之后,演绎等式的丰富,利用天平手段服务具象认知,理解含有未知数等式的方程概念。“什么”不是形式,即方程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种数学理解表达的语言,有形式、有内容、有生命;“什么”也不是结果,即方程不只是一个概念,更是未知与已知、未知与未知结合的数量关系的思维运动过程。方程是有着生命灵性的生活与数学互动本质,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学习、体验数学方程,感受生活中数学方程的存在,从而培养方程思维的意识与能力。方程,是什么,回答了方程是一个具有活力生命的学习课程载体。学什么,我们读懂教材知识,理解其活动、运动的可能,这是实现教材走向课程创生的表征。
(二)基于课程价值服务核心素养追问为什么学
课程目标是对课程实施结果的一种预先设计,它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归宿。课程需要放进学习综合体之中去感受,不是人为地一定要去想学这个知识,即学生为什么学,是基于学生综合梳理之中,是天性自然地寻求探究,不需要学生违背意愿地被学。为什么学,要从学生学习可能与需要出发,来思考学习动因、动力,找到学习的可能,创造学习的空间,这样对学习目标定位,必然会有基于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体现。《简易方程》学习就是在理解小学简易方程的过程中,体会基于数量相等关系的简易方法的需要,理解两个数学式、已知与未知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列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体悟方程方法的思维价值,发展代数素养与思想,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与水平。
(三)基于课程实施导向探究发现怎么学
怎么学,是理解之后的方法,是方法之上的结构,也是在理解学生学什么与为什么学之后走向意义学习的行动。怎么学,成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推动教师对学生学的关照、关注与关心。在《简易方程》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将未知与已知或未知与未知结合,在结合上引导、停留,体验为什么可以结合,用未知结合与不结合的差异,意义理解数、数量、式子相等关系,让学生整体而自然经历二元一次简易方程到一元一次简易方程立体变化,并在一元一次简易方程处展开,再回到模型化的方程应用,培养学生的方程思维。怎么学,综合了方程概念的理解学习,不直奔结果,不让概念学习表层与形式化,概念学习本质上是动态深度的过程学习。结合未知,找到相等。贯穿简易方程概念认识、揭示、探究与想象的全过程,紧贴代数特点的意义学习,怎么学?引导学生在每一次新内容课程学习中,培养反思自己思维的能力,同时,引导教师对课程的重组、架构、层阶、利用及发展开展思考与研究,进而让课程在引导学生怎么学的导向上不断生长起来。
(四)基于课程目标逻辑结构体系学到什么程度
课程教学目标的厘定基于学习时间长短,学习课程内容多少,适合内在素养高低的连接,是潜在的目标边界划分。设计教学内容容量、难度,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综合理解并作出最后的操作判断。方程,不只是解决逆向思维的工具,更是联系数量关系,描述数量变化规律的数学表达。将目标设定在学生学会运用方程理解数量相等关系,培养了代数思维意识与能力,深化了简易方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基于学科探究的自然整合
小学数学教材是我们研究整合课程的重要载体,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读懂、理解、运用现成教材,创造出教学的新教材,是教师创生课程与唤醒课程生长力的体现。这给教师在现实教学中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一)整合教材改变学科知识的点线结构
课程的生长力,提示我们理解学科的核心结构,关注学生学习经历、体验与思考,二者紧密相连。皮亚杰认为,概念的形成正基于知觉材料与超越知觉范围的逻辑数学结构的结合。结构,创造着目标、内容与方法的可能;结构,塑造着学生不一样的进步发展与成长空间。整合教材结构,需要教师依据教材,由表及里地阅读理解、分析判断、选择深入,实现教师与文本的共同目标认同,即内化知人合一的目标趋向。endprint
在《简易方程》的教材分析与应用中,不只认识方程的形式,更不能停留在表面学习方程样子上,要通过方程的产生过程学方程,自然而然从根出发,渗透到方程、求解方程,即整体又综合地面对方程、认识理解方程、探寻揭示方程,而不是形式表面的点线“观察”与“明白”。首先,由等式到未知数的等式,活动过程化,呈现给学生等式的样子是变化的,等式中的元素是变化的。方程,是等式,更是未知与已知,未知与未知融合在一起思考数量相等关系的思维方式。其次,改变点线结构,就是要深刻理解并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不是一点、一线,而是一面与多面组织的体,让学生自然接入、沉下、发现。简易方程,不是在用字母表示数几节课之后才可以学习的,即学生学习的课程不是僵硬的连接,课程生长力与学生学习的结构应该连接更紧密。数学教学要着眼于学生长远“学习力”的培养,面对一个数学学习内容,教师首先要着力思考的是这个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然后思考这个内容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以怎样的方式展开,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发挥这一内容的教育价值。那么,对教师来说首要的是要看清有活力的知识核心结构,弄懂知识生命的点线面体连接。简易方程的教学重点是求解方程,应在简易方程学习之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去发现,而等式性质就自然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学习的整个背景就自然天润,而不是一节一节地生硬“塞给”学生。下一节的等式性质是融入在学生对解方程的渴望中的自觉习得。另外,教师整合教材的创造性,表现在对教材的理解能力与操作感的提高上,即将核心结构转化为核心项目上,为教学设计作好科学铺垫。简易方程可整合为等式、可演示的等式、新发现的等式,走过了具象认知、符号表达、字母参与、模型建构的过程。简易方程是等式演变,包括数的等式、字母的等式,整体呈现、变化推理,让知识不琐碎,不繁杂,让方程知识综合起来。方程知识是整体鲜活的样子。这才是学生自然学习的样子。创造学生自然学习的课程环境,教与学的方式就会随之悄然改变。
(二)拓展空间走出被教与被学的重围
学习力是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以听、说、读、写、交流等渠道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通过实践、体验、反思、环境影响等途径进行的学习提升,达到产生新思维、新行为的学习效果的动态能力系统。学习力的生长,体现学生学习生命运动的方向与轨道。学习空间的拓展,让课程成为学生需要的自然环境,搭建教学交往、理解、转化、应用、创造的过程。等式性质,放在解方程之中,感悟数等式与字母等式的性质。在学生想解方程综合大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背景之下主动提取等式性质知识,等式性质成为学生自己学习发现的“脚手架”,而不是硬送给学生学习的“辅助器”。课程生长的空间,是唤醒学生生命主动生长的源泉,是学习者自主成长的可能。
(三)意义背景改变学习不能抵达创造的情境
学习需要有“真实的环境,习得的知识才具意义”。没有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理解就没有载体。富有课程生长力的情境是能抵达学生创造课程的,学生在一定情境里发现、认识、理解规律,又能离开特有情境应用、拓展、延伸规律,并能在其中总结反思自己的思维。有联系连贯情境,成为学生阶段学习的情境节点,让学生学习自然而自觉。
教材例1呈现的是天平理解等式。50+50=100,教师深入理解其背景意义,就是要明白等式,即已知与已知的联系,要切合五年级学生认知创造理解等式情境实际,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可以设计类似1与0.1相等吗?补充条件,会相等吗?学生列出( )=1、( )=0.1诸多等式。简单有味的数学等式就“相等”引出教具天平,并认识它,天平因需要来得自然。用天平来理解等式,让学生在丰富的“一左一右,左右变化”的做数学中,感受等式,两种学习的过程,都不是简简单单地“跑过去”,而是沉浸在有数学味道的感受之中,是有思考与实践的慢慢“走过来”。因此,我们为学生数学学习设计的情境,包括教具、动画、静图、数式等,是在理解知识发生与尊重学生阶段水平基础上,为贴近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它不是师者的人为想象,是学生内心乐于接受的问题背景,这样的意义背景,成为学生学习中可玩乐的“操场”、“沙滩”、“游泳池”……在数学应用过程中,改造丰富习题,情境处理内容,让教材再次成了学生学习延伸的跑道。如某课后练一练第1题,提问后面式子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看起来很简单,殊不知这其中含有集合理解,学生理解困难,教师将静止的平面问题,设计为一个一个的课件呈现,再辅之以集合圈动感情境与学生一步一步思维同步起来,促进学生认识理解与巩固深化。
理解了教材立体感,就理解了学生学习的课程生长力。尊重了学生获得感,就尊重了学生课程创造力。而课程生长力,体现在教师对内容目标与对学生学的设计的融合中。一节课结束,少不了的情境延伸,简易方程教学,引导学生说收获,更引导学生说想象,说出你想对方程说什么。想象,是整体梳理,是综合理解,是现实与可能的冲撞,是学习兴趣再焕发,是学习探究再启动。学生提出,方程能计算吗?能加减吗?未知数与未知数,未知数与已知数联系起来。学生天生就有探究知识的可能与力量,而这与知识发展方向,有时也是不谋而合的。课程的生长,需要师者时间思考,空间实践与教学创造,更需要师者给学生学习空间,即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可能。
三、教学设计,基于问题结构的自然演绎
设计是教师基于教材的理解,把握内容核心的目标建立与拓展之后的教学结构呈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发展的主要环节。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其认识受到原有经验、文化背景的支持和限制。富有课程生长力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一)基础问题发现隐形结构
简易方程,基于学生等式经验理解,是等式思维的再发展。课始问题的唤醒,运用数字联系相等或天平演示平衡,都是连接学生学习经验,自然呈现学习的情境。教师运用基础问题经验,为学生学习创造了发现方程这一基于等式的新概念的隐形结构特征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发现学习起点,自然而然地引入天平,改变了天平引入是学习可能的生硬设计。endprint
(二)核心问题展开框架结构
在方程概念自主探究过程中,经历不同数到相等式,由数字等式到含有字母等式,由相同的相等到不同的相等,切合五年级学生展开了二元一次、一元一次方程的样子,并比较代数思维与过去算术思维的不同。这样的过程始终沿着方程的核心结构,一波三折展开进行,教师组织引导,推波助澜。教学媒体自然接入,由未知表达,给出条件抽象表达相等,自然变化条件,二元到一元的变换。让学生落点研究,并比较反思自己思维方式的变化,教师与学生亦师亦友,发现探究、交流沟通、表达呈现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方程概念,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同伴交流认同获得的,发展了尊重、理解、沟通的能力,体现了数学生活化及生活数学化的数学视野渗透及影响。数学和现实生活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对这种联系的寻求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方程概念后,学生想了解方程发展的文化史,教师可进一步点化方程学习的人文情怀。方程,与人类文明发展相伴,并推动人类进步,其中文化的共鸣,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现代生活。
(三)多元问题演绎显性结构
学习中,自然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更有激活的力量。教师备课设计,通读教材,整体联系,有效调整,适合取舍,问题变化,主线贯通,这样围绕核心知识的结构练习,多元多向,变化应用,自主练习与总结,让学生自主建立起核心知识结构。学生经历了核心节点自主探究的过程之后,自己当老师,教师做首席的学生,在多元问题演绎中,进一步凝练自己理解的核心结构,培养起自我理解能力,包括变化、应用、转化、转换、演绎、推理等。学习的外在形式服务于学科学习,提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主练习发现与发展的需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自我深化理解的学习力与课程生长力结伴而行。
(四)再生问题引导有序结构
教师应重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然延伸,在自然而然的知识应用中,激起学生的问题再生,有序创造知识结构。教学方程,不只是记忆方程概念,更为重要的引导在反思自己思维中,能说出自己理解的话,说上自己思考的话,不人云亦云,思行合一,提升自主归纳与自我总结的能力。教师不只是说知识,而且说能力素养的方法、方式、应用,包括知识结合及已知向未知的“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思维品质。
数学学习应顺应学科结构自然生长 篇4
一、纵横融通,把握结构之“形”
数学的结构是内隐的。我们所见的教材显现的总是课时分明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不但研读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还要研读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挖掘文本之外的暗线,深刻把握知识内部的关联。在此基础上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之上让知识链伸长、分支,建构知识网,把握数学结构之“形”,让学生学有结构的数学。
1. 纵向融通,“串”起来
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往前追溯会有其生长点,往后发展会有其延伸点。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点的前后联系,明白其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了解其在知识链中的结构关系,那么新知识就会自然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串成整体的知识链。
如对分数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学边“串”:三年级上册学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三年级下册学习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对应的分数;五年级下册学习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认识几分之几。每一阶段都承上启下,从直观逐步抽象,完成分数意义的建构。紧接着,运用分数的意义可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而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将分数约分或通分,约分或通分后可以顺利地比较分数大小和进行分数之间的运算,而分数之间的运算直接为解决问题服务。学生如果能清晰地明了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那么和分数相关的知识自然就会形成有序的整体,而不是散落的碎片。整体的建构同时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明白每一项内容的价值和作用。
2. 横向融通,“合”起来
有些数学内容从表面看关联并不明显,但如果深入进去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它们内部隐藏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恰恰能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理解其本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将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它们之间的共性,这样,原本割裂的内容就能通过一条暗线统一起来。
如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些内容散落在各个年级的各个单元,如果结合分数、小数、除法、比的互化,引导学生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学生就不难发现它们是相通的、是一致的。从本质上看它们可以合成同一种性质,不同的数学表示才衍生出名称不同的性质和规律,由其中某一个性质我们能顺利地推想出其他的几个性质。
3. 多向融通,“连”起来
数学结构是奇妙的,庞大的数学体系犹如一张复杂的大网,节点处通向四面八方。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将数学知识相连、相整合的过程。某一学习内容和其他内容相连的节点越多,建构的认知结构就越牢固,越具连续性和发展性。
如认识百分数,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00%。这里的200%和以前的哪种说法意思一样?(2倍)王大伯家今年种的粮食比去年增产了10%。这里的10%可以换作什么?(一成)这样沟通了百分数和分数、倍数、成数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分数、成数、百分数、倍数都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百分数是常用的方式之一。如此,学生就能将百分数顺利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并与相关概念建立联系,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
二、反思迁移,领会结构之“神”
数学内部的结构是固有的,但是这些固有的结构如果硬生生地填进学生的头脑,它依然是僵化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数学学习不应止步于掌握数学内部的结构,而应该通过结构化的教学促成学生进行结构化的学习,通过结构化过程的展开培养学生结构化的思维方式,进行结构化的数学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力。
1. 展开有结构的思维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进行的,教师应该通过结构化的教学促成学生结构化思维方式形成,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方式,这是学生终身受用的。
“角的度量”是四年级教学的难点之一,通常在教师口干舌燥地讲了量角的操作方法后学生依然不得要领,常常把量角器上内圈读数与外圈读数混淆。究其原因,这和教学方式有关,直接讲授操作方法,学生缺乏思维的参与,不知其原因,机械操作必然错误百出。
笔者曾这样尝试着进行结构化教学。
1.从厘米尺量长度开始。(二年级)
认识1厘米后,教师用厘米尺量一支蜡笔的长度,蜡笔长几厘米?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为什么用尺可以量出蜡笔的长度呢?(尺上有许多1厘米,将蜡笔对着尺比,蜡笔和尺上的8厘米一样长,所以蜡笔长8厘米)
你能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吗?(学生自己量)
交流:你是怎么量的?(学生量法五花八门,有从0刻度开始,有从1开始,有从其他刻度开始……)
为什么说它的长度是4厘米?(和尺上4个1厘米一样长)
比较多种量法,你觉得从哪个刻度开始量能很快知道它的长度?为什么?
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白测量长度的本质是将物品和尺上的标准长度比较,里面包含了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长。
2. 用量角器量角。(四年级)
认识角后,介绍角的单位:度(°),认识1°的角。怎样知道一个未知角的度数呢?(用1°的角去比,包含几个1°的角就是多少度)
演示将若干个1°的角拼在一起形成量角器的过程,量角器可以量出角的度数吗?为什么?
试着用量角器量出一个角的度数。交流:你是怎么量的?(有的学生并没有从0刻度量起)为什么量法不同,却都能量出角的度数?(只要看这个角里面包含了几个1°的角)怎样量能很快知道角的度数呢?
3. 反思
量角度和量长度有相同的地方吗?(都是将测量对象和标准单位比较,里面包含了几个标准单位就是要测量的数据)
以上教学过程虽然跨越两个年级,但在“测量”的统领下自然形成一个整体。相信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一定不会再纠缠于内圈和外圈读数,即使是一个破损的量角器也一定能量出一个角的度数。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以后对于其他量的测量一定能形成这样的结构思维:测量对象是什么?标准单位是什么?测量对象中包含了多少个这样的标准单位?建立在这样的结构思维之上,还需要担心不会操作吗?
2.尝试有结构的探索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无止境的,已有知识的掌握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已有经验的积累也是以后探究的前提。在同一类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采用同样的方式,经历类似的过程,学生就能明了探究方法的结构。
如“探索规律”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按“观察→猜想→验证→概括→反思→运用”的步骤展开探索活动,学生以后探索其他数学规律时便会自觉进行方法结构的迁移,独立进行数学研究和探索。从立体图形的学习中学生会积累“研究特征→表面积→体积→应用”的学习经验。从相关统计内容的学习中认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选择合适的图表分析数据→预测或决策”的统计步骤。过程与方法的结构帮助学生指明途径和方向,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迁移,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开展学习探索活动,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学习自主性的加强和探究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凸显本质,感悟结构之“魂”
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的理性精神是数学的灵魂,有魂的数学教学才是有生命的,才能承载促进学生发展的重任。结构化的数学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触摸数学的灵魂,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智趣的快乐。
1. 体悟结构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结构化的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通常蕴藏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只有经历了结构化的学习过程才能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如学习小数除法,需要经历把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过程;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要经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面积公式时需要经历把它们互相转化,实现同化和顺应,从而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这些结构的背后是化归思想的统领。认识分数、小数、百分数时借助图形帮忙;认识乘法、学习分数乘分数时用图形表示算式;解决问题时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这些学习过程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在数与形之间架设起联系的桥梁,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贯穿其中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还有分类思想、模型思想、函数思想等。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从结构化的教学过程中凝练提升,学生就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并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指导以后的数学学习。
2. 感受结构背后的数学理性精神
克莱因曾经说过:“数学是一种理性精神,它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数学的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求实、求真、求简、求新。数学语言的简练、精确、概括;分数和小数的化简;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这些无不彰显数学化繁为简的特质,数形合一、万物皆数。在学习“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时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观察、提出猜想、反复验证,不断修正发现,这种一丝不苟追求真理的的态度不正是数学求真的精神所在吗?透过数学本身的知识结构和教与学的结构化,数学的理性精神会根植于学生的头脑和血脉中。它虽然无形,却具有强大的力量,推动着学生以科学的方法不断探究新的世界、寻求新的发现、进行新的创造。
基于结构化的数学教学,学生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建构,让学生在整体视野下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联系和结构,以全局的视界把握学习内容,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基于结构化的数学学习使学生逐步具有结构化的思维方式,积累丰富的探究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悟数学的理性精神,这些是数学学习带给学生的宝贵财富。
自然学科论文 篇5
关于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整体化的快速推进,自然辩证法学科已经遇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学科建设中的一些历史积淀问题重新凸现,同时还产生了一些新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归属问题(学科性质问题、学科名称的复归问题、学科的定位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与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相关问题、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主攻方向问题、文风问题)、自然辩证法与相邻学科的关系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哲学其他分支、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自然辩证法学科要在新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对这些问题作一个比较彻底的厘清.
作 者:欧阳志远 OUYANG Zhi-yuan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刊 名:教学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TEACHING AND RESEARCH年,卷(期):“”(11)分类号:C02 C03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自然辩证法 学科建设
自然学科论文 篇6
近自然林业理念最早是由19世纪末德国林学家盖耶尔提出,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完善, 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近自然森林培育理论体系。近自然林业理论的使用, 主要是对于现代森林培育过程中出现的森林生态功能差, 森林培育结构不完整的问题提供分析和研究。在近自然林业理论的研究过程中, 森林是一个集多种生物、植物、动物为一体的生态系统, 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要根据生物的生长习性、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动物之间的生物链, 来实现对于森林整体生态平衡的控制。近自然理论根据自然森林生长发育规律和时间跨度, 充分理论森林生长环境中的各种生长因素, 经过综合分析来合理规划经营活动, 使整个森林培育呈现出借鉴原始森林生长环境的过程, 最终优化森林生态结构和功能。
2引入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必要性
2.1 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于环境和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 虽然人类对于恢复自然生态已经做出了应有的措施, 但是由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在恢复和培育森林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人工林是现代森林培育主要的实践项目, 但由于对植物生长和森林生态的理解不够深入, 所以, 人工林的生长受到限制和制约, 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引入对于解决人工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重要的作用。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 通过对于森林土壤、森林大气、森林生态的分析, 营造出一个接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 保证人工林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对于森林培育学科的理论提出有建议性的理论指导。
2.2 学科发展的必要
森林培育学科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长, 在改革开放前后森林培育学科开始发展, 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林木栽培、病虫害防治、森林的保护, 通过学习地质学、植物学、环境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丰富森林培育学科。但森林培育学科在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下, 呈现出来的问题仅仅依靠森林培育学科的学习所得进行解决, 收效甚微, 引进近自然林业理论势在必行。近自然林业理论给森林培育学科的启示就是依照自然规律来进行森林培育, 以接近自然的生长理念来培育人工林, 实现森林培育学科的创新发展。
3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实践作用
3.1 变革森林产业的发展模式
传统的森林产业发展主要是依靠林木的生长来实现生长质量, 现代的森林产业已经成为经济中重要的支柱, 所以, 森林培育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引入近自然林业理论, 给林业发展实践提供借鉴。首先, 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 改变单一种植树种的传统。比如, 在森林中实现混交树种的种植, 以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为主要树种的种植方式, 丰富森林种植的结构, 以层次性的林木种植综合利用森林土地, 实现森林土壤的酸碱度平衡, 综合使用空间布局, 提升森林培育的整体生长数量和生长质量。其次, 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时制宜。在合理利用原有植被分布的基础之上, 森林培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依照原有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更新, 在利用天然生态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使森林培育产业能够顺应自然生长的规律, 以自然生长的趋势增加自然生长力, 提升森林的生态能力。最后, 在森林的种植树种选择上有承接性地种植, 通过不同树种生长习性的综合利用, 在森林的种植生长期和采伐期保证森林的承接性。采用错落树种配置、异龄经营、择伐等方法促进复层林培育, 以复层林的生长和繁殖增加该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 通过森林不同树种之间的生长竞争提升森林产业的发展。
3.2 促进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
近自然林业理论对于森林培育学科的主要实践作用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 树立了自然生态的森林培育理念。在森林培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 近自然理论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不断学习, 树立森林培育中的自然生态理念, 对于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自然生态的学习, 提升森林培育的经验所得, 在遵循自然森林生长的理念中, 如何进行森林培育有针对性的学习。第二, 丰富了森林培育学科的学习资源。在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过程中, 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引进, 势必会对森林培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材有深入地丰富和扩大, 以近自然理论指导实践相关教学的内容, 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 结合现代森林产业的发展, 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促进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
摘要:主要通过对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分析, 提出引入近自然林业的必要性, 同时对近自然林业的实践作用做出阐释, 对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近自然,林业,理念,森林培育,学科
参考文献
[1]刘爱兵, 李传坤.近自然林业理论[J].江西林业科技, 2011 (5)
自然学科论文 篇7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自然课的内容大多是常见、学生感兴趣、渴望了解的知识, 其次选择的是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内容, 所以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指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
1. 营造创新氛围
首先, 要创设民主、快乐、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感”, 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 敢想敢说,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时地会有新颖、奇特、有创造性的见解。
其次, 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还体现在座位排列的重组上, “秧田式”变为“马蹄形”或者“蜂窝状”。教师不再是主体, 而是课堂探索活动中的一员, 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 充分体现了民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 老师上课时就轻易地置身于学生之中, 置身于学与教之中。师生情感近了, 学生也就更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 保护好奇心, 鼓励质疑
自然课具有直观性和实践性, 可以利用实物、实验等载体, 要求学生对事物多观察、多思考, 进行大胆的质疑。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 教师用电热棒和一满壶水做烧开水的实验, 在学生满怀兴趣认真观察并全面描述观察现象之后, 教师抓住时机设问:“水为什么会从壶里流出来?”学生纷纷提出猜测:有的说“可能是被热气顶出来了”;有的说“可能是水变多了”;马上又有学生说“老师又没向壶里加水, 我想可能是水变热体积增大了”。此时, 教师并不急于下结论, 而是提出要求:“能选用桌上的器材自己想办法通过研究来证明一下吗?”于是, 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自主、创新的研究活动中。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他们迈出了创新的步子。
3. 激发创新兴趣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例如在教学《蚯蚓》一课时, 教师向学生提供蚯蚓后, 问学生:“你都准备用哪些方法来研究?”学生的想法多种多样, 于是教师鼓励他们, 让各组自选研究专题, 自己决定研究方法, 并为他们提供“自助餐式”的选择材料、20多分钟的独立研究时间和空间。这20多分钟的时间及自由的空间是学生创新的前提, 有了这些时间、空间的保证, 学生就玩得尽情尽兴, 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动手实验这一教学手段, 正好符合学生喜欢自己动手摆弄、尝试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实践的意义, 也会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 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例如《斜面》一课教学时, 学生在课前准备了小方木块, 教师只替学生准备了测力计。
1. 自学课文引出问题:
工人叔叔在往卡车上装货时, 为什么要用一块长木板斜搁在车辆与地面之间, 把货物沿着板推上去?
2. 猜测或假想:甲生:可以省力。乙生:比较方便。
3. 小组合作, 制订计划:你们小组将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测并要求说出办法。
4. 选择材料, 进行实验:
有的小组很快用铅笔盒作斜面, 有的小组用较厚的书本作斜面, 有的用尺子作斜面……但也有小组开始找不到用什么材料作斜面, 在别的小组提醒下也成功了。
5. 形成结论: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加以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斜面能省力。
6. 应用验证:运用其他材料或生活中的现象验证或解释结论的正确性。
虽然这次实验花费了较多的时间, 但学生主动参与了斜面能省力的探究过程,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同时, 学生也领悟到“提出问题—猜测或假想—制订计划—实验探究—形成结论—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经历“做”的过程, 在“做”中学, 在“做”中不断总结经验, 这比直接获取最终结果更好, 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 通过观察比较、实践操作、分析推理去自我发现、自我论证、自我总结自然规律的能力是常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该授之以“渔”, 把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是很重要的, 而不是单纯的“授之以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然学科论文 篇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目标任务之一, 森林培育学由此应运而生, 并取得长足发展, 以满足森林培育事业需要。当前我国森林培育成果突出, 人工林培育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 问题也随之而来, 人工化培育模式难以充分发挥森林的自然生态功效。鉴于此, 以“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为标志的近自然林业理念成为森林培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向, 森林培育学科必须积极顺应时代潮流, 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2 近自然林业的内涵与特点
立足生态思想, 接近自然, 模仿自然, 是近自然林业最为显著的特点。不同于传统森林经营模式, 它更加强调从整体的角度去观察森林, 要求挖掘森林系统潜在的自然特性, 使森林培育过程更为贴近自然生长过程,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近自然林业理念最早由19世纪末德国林学家盖耶尔 (Karl Gayer) 提出,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完善, 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近自然森林培育理论体系, 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人工培育森林结构不稳定、生态功能性差、系统脆弱等人工化培育模式产生的弊端, 实现森林培育生态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和谐统一。总体上, 近自然林业可看作这样一种理论:它首先将森林看作一个集多种多样性、永续性于一体的活力系统, 根据自然森林生长发育规律和时间跨度, 充分利用各种相关自然力, 来合理规划经营活动, 最终优化森林生态结构和功能。近自然林业理论具体应用于实践时, 一般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 重视树种混交, 同时提高阔叶林比重。这是丰富森林结构, 并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一方面, 针阔树种混交符合自然生长规律, 能丰富森林生物种类, 增加森林系统内部森林植被群落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 阔叶林能有效改善森林土质, 提供大量腐殖质。其次, 重视因地制宜, 提高自然力使用水平。以天然更新为前提, 考察原生植被分布情况, 尽量使森林经营活动顺应自然, 避免破坏性人工作业方式, 保持自然力。再者, 重视单株抚育和择伐利用, 明确每一株树的采伐时间, 进行持续抚株管理, 以此提高森林综合利用率和经营品质。最后, 重视复层林培育。通过错落树种配置、异龄经营、择伐等方法促进复层林培育, 进行复层异龄经营, 是近自然林业的重要特点, 可以有效增强森林抗风能力, 发挥其防护功能, 同时促进林内自然竞争, 实现可持续生产。
3 当前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现状
3.1 森林培育学已取得成果
作为研究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专门学科, 森林培育学包含从树种选择、种苗生产到成熟的整个过程期间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 内容广泛、专业性强、实践特征明显。尤其随着培育理念和培育技术的进步, 培育目标更新, 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森林培育学在实践中也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目前, 森林培育学逐渐形成以生态学科为核心理论基础, 涵括气象学、地质学、森林土壤学、水文学等环境科学类理论基础体系构成, 技术规划与技术措施等技术体系较为完整, 分类经营、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实。森林培育更新营造、抚育管理等各个阶段技术规划明确, 遗传调控、环境调控、结构调控等育林技术手段不断改进, 为我国森林培育事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以及技术支持。比如森林立地分类及评价系统趋于完善, 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逐步建立
3.2 森林培育学目前存在的不足
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是我国森林培育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森林培育学理论基础不断完善;但总体上未能形成完整、系统的育林指导思想, 亦未能从森林生态学之中独立出来, 为森林培育事业提供有针对性、专业化的理论指导。由于我国现代森林培育事业起步较晚, 与之相适应的森林培育学科尚存在许多不成熟之处, 除理论系统性不强, 过度依赖森林生态学, 未有效结合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其他领域学科也是当前森林培育学科一大不足。森林培育学并不局限于自然生态研究,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协调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必须对有关方面进行理论指导。
3.3 近自然林业理念的引进
随着对森林培育的认识逐渐深化、森林培育实践水平逐渐提升, 由个别、群落向系统转变, 建立系统化、专门化思想指导体系成为森林培育学未来发展朝向。当前, 近自然林业理论在国外森林培育实践中得到广泛推广, 是其森林培育学的重要内容。我国在进行森林培育时, 可以借鉴其先进理论成果, 总结其经验教训, 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森林培育模式, 在近自然林业理念的指导下, 改善森林培育学内容, 完善森林学理论指导体系, 更好发挥森林培育学对森林培育事业的促进作用。
4 引入近自然林业理念对我国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意义
(1) 为森林培育学向系统化、专业化发展提供核心内容和指引。长期以来, 森林培育学缺乏明显的学科特征, 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系统, 有关教材、论著对森林培育学的论述相对零散, 影响了培育学的理论指导效果。近自然林业理论是专门针对森林培育工作而发展起来的专门知识体系, 其核心内容在于为森林培育提供专业指导, 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森林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提高培育质量和培育效果。将近自然林业理念引入森林培育学中, 可以有效弥补当前我国森林培育学核心理念的不足。
(2) 为变革传统林业经营模式, 转变森林培育学发展方向提供契机。由于近自然林业理论改变过去“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重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这就要求林业工作者进行森林培育时必须放弃传统粗放型造林、育林模式, 一改过去“大砍大造”的经营方式。与之相适应, 森林培育学必须适应新培育理念, 根据近自然林业理念要求, 适时调整育林规划和技术措施, 在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 更加关注社会学、经济学等有关学科, 使自身发展成为一门跨专业的综合性新型、独立学科。具体是, 加深近自然林业认识, 研究混交林、复层林、异龄林造林方法, 抛弃大面积造林模式, 使造林接近自然原始状态, 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功能发挥;正确处理森林培育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避免高强度人工抚育措施, 降低人工化程度, 模仿自然, 贴近自然;合理规划造林, 遵守“适地适树”原则, 发展乡土树种。
(3) 引入近自然林业理念是森林培育学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随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 林业可持续发展也备受人们关注,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我国已具备推行近自然林业理念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在此时代背景中, 森林培育学必须紧跟时代潮流, 调整造林经营理念, 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利用。
5 结语
引入近自然林业理念, 重视森林培育过程中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是进一步完善、规范我国森林培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也是发展趋势所在, 可以改进森林培育学科存在的不足, 促进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指出了为充分发挥森林培育学科对我国森林培育事业的指导作用, 实现我国森林培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将近自然林业理念引入森林培育学科势在必行, 是变革传统人工森林培育模式, 推动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必要举措。分析了近自然林业理论内涵及我国森林培育现状, 探讨了调整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建设目标和理念。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科,自然林业理念,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洪萍.浅谈近自然林业理论[J].四川林业科技, 2012 (5) .
[2]章忠.浅议“近自然林业”理念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3) .
[3]刘爱兵, 李传坤.近自然林业理论[J].江西林业科技, 2011 (5) .
[4]刘佰英.近自然林业经营理论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 2010 (22) .
自然学科论文 篇9
1 近自然林业的内涵与特点
19世纪末德国林学家盖耶尔首次提出近自然林业, 此概念一提出即得到社会的广泛反应, 随后, 就有许多的理论学家和实践者对这一理论进行发展与完善, 经过100多年的丰富, 近自然林业的理论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人工培育森林有着其先天的弊端, 如结构不稳定、生态功能差, 而近自然森林不但能够解决上述人工培育林的先天性缺陷, 同时还有其他的优点, 如可以丰富我国的森林资源种类等, 所以用近自然森林替代人工培育林是大势所趋。与传统的森林培育方式不同, 近自然林业更强调的是从整个森林的总体是看待一片森林, 它要求的是探究森林系统中内在的、本质的、潜在的自然属性, 而不是人类痕迹, 所以它更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1]。
2 我国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现状
2.1 已取得的成果
目前, 我国的森林培育学已经形成了以生态学科为理论核心的学科, 这一学科在外延上还包括地质学、森林土壤学等学科, 从内涵上来说, 包括树种的选择、种苗生产到森林培育等各个阶段都已经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且不管是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实践研究领域都正在趋于完善。同时, 随着人们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人们更加注重对于森林培育学的完善, 也积极的将理论成果应用到实践当中, 所以森林培育学在实践当中也在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
2.2 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正在不断的完善, 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森林培育体系。除此之外, 森林培育学一直不能从森林生态学中独立出来是我国森林培育学科存在的又一问题, 就是因为不能从森林生态学中独立出来, 所以森林培育学不能和其他的外延学科进行有效的融合, 始终处于受到限制的状态。森林培育学不仅仅是局限于自然生态的研究, 它同时还专注于自然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所以必须要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作为理论指导。
2.3 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引进
在国外, 近自然林业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并且是作为森林培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发展的。我国在发展、完善森林培育学科的过程中, 可以在吸收国外近自然林业发展中的经验, 结合我国的国情, 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森立培育体系发展的道路。对森林培育理念的认识应该逐渐深化, 逐步提高我国森林培育技能, 继而形成科学性、体系性的森林培育学科。
3 引入近自然林业理念的意义
3.1 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森林培育学科
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科虽然在近些年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 在认识上逐渐走向深化, 实践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再加上森林培育理念对森林生态学的依赖过高, 所以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科还需要继续发展与完善。长期以来, 我国的森林培育学明显缺乏学科性特征, 对于森林培育学的研究和论著相对都较为零散, 有些甚至是分散在其他的各个学科中的研究当中, 这样的研究态势很不利于我国森林培育学的发展。近自然林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理念, 它不但对我国的生态与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还可以为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科提供动力, 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森林培育学科[2]。
3.2 顺应时代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提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社会, 这一理念的提出也促进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所以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而人造林显然在这一方面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近自然林业的内涵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处于一个最和谐的状态, 所以近自然林业的引入时符合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的, 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的。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森林培育学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 将近自然林业融合到森林培育学科当中, 促进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人们对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关注, 于是森林培育学科正逐步完善。虽然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科近些年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 但是因为其自身的先天性不足, 再加上对森林生态学的依赖性过强, 所以我国的森林培育学始终没有形成系统性的、体系性的理论体系。近自然林业符合我国的发展国情,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所以能够促进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建立与完善, 应该被引入进我国的森林培育学体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工业的发展, 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 所以生态环境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森林培育是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 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科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需要发展与完善。本文通过对近自然林业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近自然林业在我国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近自然林业,森林培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梁洪萍.浅谈近自然林业理论[J].四川林业科技, 2012 (5) :22-41.
自然学科论文 篇10
一、发挥学科特点,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自然学科育人价值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学生的生活与健康成长的意义;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或者说,小学自然学科的育人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而且还有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功能。小学自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学生的经验和成长经历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这决定了其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意义。自然学科是学生生活与成长经验的自然延续,契合学生的天性。通过自然学科的学习,学生能获得充分的探究经历,满足好奇心,获得充实感和成功的体验,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同时也在其中获得生活的意义。小学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小学自然学科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体现学科特点中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功能。
小学自然课程是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是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任务,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其基本的任务,也是育人价值的主要方面。一般来讲,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在小学阶段,科学素养的培养应关注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态度和合作的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
根据自然学科育人价值的几个主要方面,我们可以确立以下具体的内容。
1.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2.养成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3.促进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4.养成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科学的知识、过程与方法,培养其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探究能力。
6.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这六个方面是小学自然学科育人价值的主要内容,也是小学自然学科课程的基本目标。前三个方面着重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后三个方面着重于科学素养,当然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充分认识自然学科对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意义,要让自然教学真正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素养增长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强调这些方面也是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了每个学生终身发展,为了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要求。
二、把握学科特点,改进学科教学
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是在教学中实现的。所以,教师需要明晰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要使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成为自觉的行为,使育人要求落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1.充分认识科学探究在小学自然学科教学中的育人意义。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其中生活、成长,既满足了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获得心智发展,又获得生活的意义,获得自我满足感。教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经历探究的机会,包括课内外结合的长周期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经历科学探究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观念,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评价目标要以育人为基本导向,既要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要求,又要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评价方式要切合自然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注重激励性评价,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和探究的积极性。评价的形式也要体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长,展现学生成长的轨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3.强化育人意识,把育人要求落实到备课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要在备课的各个环节落实育人的要求,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整体性,要注意不同育人目标之间的联系,并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有所侧重,把育人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学生行为要求。在处理和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把握教学内容所蕴涵的育人价值,使学习内容不仅符合学生认知的过程,而且符合学生情绪发展、情感体验的需要。在活动设计和过程安排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活动内容安排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过程的需要。教师还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采用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和活动形式的设计,注意学习环境的创设,确保环境要素与育人价值所要求的行为选择保持一致。
4.要有不断优化教学的意识,改进教学过程。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善于把握认知的关键节点和情感体验与认识提升的关键环节。教学中要注意结论的形成过程,教学结论的获得要以学生的探究结果为基础,避免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教师应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方案,注意学生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和差异,要善于抓住机会,挖掘有价值的问题或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开展后续探究活动,促进育人效能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对不同意见应组织学生开展质疑和进一步的讨论,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解释。
5.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育人,还要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教师要行为垂范,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要做到。教师要充分认识科学素养的内涵和培养要求,并把科学素养的培养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并能以自己的言行引领学生。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理,不把负面的情绪带进教室。教师对学生要有发自内心的情感,热爱学生,要通过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行为带动学生,使课堂充满愉悦和温馨,以促进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改善学科育人条件,为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提供保障
实现小学自然学科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需要各方面条件的保障,包括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课程的基础建设、育人的实践研究等。
从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来看,首先需要社会各阶层包括学校转变观念,摒弃“应试教育”的陋习,尤其是学校领导要端正办学思想,对自然学科一视同仁,在软硬件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学校应按要求安排合格的自然教师,合理规定自然教师的工作量和待遇,保证自然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学校和有关部门应提供经费保障,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图书资源的配备和校园环境的设计,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基本保障。学校还应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让他们在家庭中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就课程的基础建设而言,主要需要在课程层面落实自然学科育人要求。从课程标准建设看,特别要强调小学自然学科对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应把学科育人价值要求贯穿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意见等各个方面,增强对教学的规范性、可指导性。从教材建设看,内容与要求的呈现要增强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性,对不同具体内容的价值需要有深入的研究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去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分析小学自然课程希望达成的目标,再根据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选择适当的内容和载体,在呈现学习内容的同时,反映出育人价值的主要方面,从而让教师有更好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