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要素论文(共12篇)
自然生态要素论文 篇1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组织教学活动的最根本的依据。仔细查阅《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很多内容都与自然环境有关,如:1-2-2考察本地(县、乡、村或城市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地在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1-2-9描述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条件,比较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不同等。1992年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也指出学习地理主要有五个核心概念: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并在地方这个核心概念中提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认识地方的自然特征和人对环境的态度是理解人和地方的相互关系的基础。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中,但是我们翻阅依据课程标准而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发现是这样编排的:第二单元的导言中提到自然环境是生活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对于自然环境这个概念也没有作具体的解释,接着介绍了地形、气候、河湖这三个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在第三单元就开始引导学生得出“不同区域的人民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一基本观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其实并未真正理解自然环境的内涵,也不知道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因为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不成熟。而自然环境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知道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地理概念则是导出地理结论的逻辑基础,是地理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如果学生没有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就很难发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判断、推理也会失去依据,更别提地理学科基本观念、学科思想方法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而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抓住地理学科的基本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这一主线,思考时才能更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灵活性,才能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究竟是什么?其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要理解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有哪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活的环境。按照环境的属性,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科院地理所集体编撰的《现代地理学词典》对自然环境是这样解释的:“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围〕大致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内的特殊圈层。”这个特殊的圈层即自然地理环境。通俗地讲,就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不同教师对基本要素有哪些及如何命名上就存在分歧,甚至同一教师在前后授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的表述也是不统一的,这源于教师自身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理解的模糊。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为例,有的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时是这样呈现的:“湄南河平原生产水稻的条件分析:平原—提供广阔的肥沃的土地;河流—提供充足的水分;气候—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同样是《稻作文化的印记》这课,另外一位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又是这样呈现的:“纬度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肥沃;水文———水网密布、灌溉方便”。两者相比较,不难发现老师在表述自然环境基本要素时,有时候是比较混乱甚至是错误的,第一位老师在分析第一个条件时,用了“平原”这个词,而平原只是五大地形之一而已,把它与气候等同,显然是不科学的。另外,在分析时,这位老师还提到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其实,前面在讲气候这个因素时,已经提到了高温,在这里又出现,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表述上,不同老师之间也存在差异,第一位老师用了“河流”,第二位老师用了“水文”,还有老师用了“水”,在选择自然地理要素的专业术语时我们应当尊重长期以来在地理学上形成的传统,取“水文”更为恰当。这是因为,仔细回味“水文”这个概念,我们发现这个概念不仅包括“水”“河流”等物质性方面的含义,还能体现其运动状态、功能等方面的含义。还有老师把湄南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也归纳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根据“划分的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的逻辑规则,这种归类应当是错误的,因为地理位置是造成气候等因素不同的原因,地理位置与气候等因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上册综合探究三中还提到“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而教材中自然资源应该指的是狭义上的自然资源,是指实物性资源,即那些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能理解到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就可以了。
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为例,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时,结合教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就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接着探究稻作生产对人口分布、民居特色、饮食、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这一概念。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讲解呢?
心理上重视。教师要意识到自然环境在整个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战术上灵活。开始时,应着重分析自然环境,但分析时需要注意方法。首先应对自然环境的概念进行解释,可以运用概念之间的比较法,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比较而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深化学生对概念以及不同概念的区别的理解,在这里可以将自然环境与环境和人文环境加以比较分析。还必须引导学生利用他们手头的资料,如各种地图和文字等提取信息,要让学生知道本课要了解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这几个基本要素出发,另外,再及时补充自然环境的其他基本要素。接下来,在关于其他区域的学习时,都提醒学生要先分析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有能力分析区域中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理解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这个关键问题,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简单的方法,实际上人文环境及其基本要素的理解和学会描述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点等关键问题我们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当学生掌握方法后,学习就变得更加容易,我们教得也更加轻松,最终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
自然生态要素论文 篇2
(三)一、土壤的分布
土壤是在一定的气候、生物、地形和母质等自然条件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因而自然土壤的分布常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山东土壤水平分布总的规律是: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的主要类型有棕壤、棕壤与褐土、潮土与盐碱土。
(一)水平分布概况
山东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相应形成的土壤为棕壤,其次为褐土;山亘岭坡广泛分布粗骨土及石质土;平原地区还有潮土、砂浆黑土、滨海盐土及风沙土等。
1、棕壤
微酸性到酸性 棕壤是山地丘陵区最主要的地带性土壤。集中分布在胶东半岛、青岛市及临沂地区沭河以东各县;在鲁中南山区则广泛分布于酸性花岗岩、变质岩风化物及洪积物上;济宁、泰安两地的东部、沂河以西,潍坊市南部各县亦有较大面积的分布。
棕壤也称棕色森林土。形成的气候条件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大于10度的积温在3600-4500度,年降水量在700-900mm环境中,加之与其相适应的花岗岩、片麻岩风化物组成的成土母质,原生的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上述自然条件的相互作用和互相影响。有利于淋溶、粘化和生物积累作用的进行,为棕壤的形成提供条件。山东现有原生落叶阔叶林难以找到,以刺槐为主的次生落叶阔叶林面积也不大,但是大部分地区生长赤松和油松。
棕壤形成过程中,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水分的淋溶作用与淀积粘化作用均比较强烈。土壤中易溶盐类和碳酸盐淋失,全剖面无石灰反应,呈微酸性到酸性,PH值小于7,粘粒及铁锰呈显著地移动积聚。
剖面形态上,表面以下为棕色淀积层,常有褐色铁锰胶膜,有时可见铁锰结核。
广布于山前的棕壤,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适中,排水良好,无盐碱之虑,且耕作精细,熟化程度高,适种小麦、玉米等作物;在丘陵缓坡与谷地中的棕壤,多修筑梯田,成为粮食与果品生产基地。
2、褐土
中碱性
褐土集中分布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西北部和北部,西起东平、平阴、肥城经济南市、淄博市至潍坊市的益都、昌乐等县;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中部和南部,因钙质母岩与酸性母岩相间存在,故褐土与棕壤成复合镶嵌分布;此外在鲁东丘陵地区的罗山、大泽山山麓地带也零星存在。是华北褐土带的向东延伸。
褐土也称褐色森林土,形成的气候条件较棕壤地区干旱,再加母质为富含钙质的石灰岩、砂页岩和黄土,使得剖面结构与棕壤显著不同;在表层及粘粒淀积层之下,有一个浅色的碳酸钙沉积层。土壤呈中性至碱性,PH值均大于7.褐土耕垦历史悠久,耕作层深厚,肥力较高,是山东重要的农业和林业土壤。
3、潮土
潮土是境内分布面积最大的土类,主要分布在鲁西、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在胶莱、沂、沭、泗、大沽、黄水、五龙等河的河谷平原上也广为分布。潮土是一类隐域的非地带性土壤,直接发育在河流沉积物上,为山东的主要旱作土壤,其形成深受河流沉积物、地下水和人为旱耕熟化的影响。
4、砂浆黑土
与潮土同为种植旱作半水成土的砂浆黑土,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周围的几个平原洼地中,如鲁东的莱阳—即墨盆地及胶莱平原洼地,鲁东南沂沭平原洼地,鲁西汶、泗河下游平原及滨湖洼地。
土壤具有“黑土(腐殖质)层”和“砂浆(钙质结核)层”,多呈中性到碱性反应,PH值高至9以上。砂浆黑土构型不良,上层黑土层粘重,下层砂浆紧实,通透性差,加上地势低洼,雨季极易发生涝渍现象。
黑土层的成因:发育在相对平坦、地势低洼的部位,有利于接受物质沉积和元素的迁移和聚积过程,使地下水埋深浅、排水不畅,各种湿生植物和水生型草本植物茂密生长,死亡后沉积到浅湖相淤泥中,发生腐殖化过程,并与矿质胶体紧密结合成复合体,为黑土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山东砂浆黑土区是古老的农业区,耕垦历史悠久,耕层的理化性状表现出明显的旱耕熟化特征,如质地变轻、物理粘粒含量降低、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随熟化程度增高,土壤通气空隙和有效水含量增加。
5、盐、碱土
盐碱土主要分布在鲁西北黄河冲击平原及滨海平原地带。其中,碱土或碱化土则集中分布在比较湿润的鲁西南平原地区。
盐土:指土体表层(0-10cm)可溶盐含量在0.5-1.0%以上的土壤。一般而言,土壤表层(0-20cm)的盐分以中碳酸盐为主,含盐量大于0.5%称苏打盐土;盐分以氯化物为主,含盐量大于0.8%称氯化盐土;盐分以硫酸盐为主,含盐量在1%以上,呈硫酸盐盐土。在省境内,黄河以北平原西部以硫酸盐为主,向东盐分中的氯化物逐渐增加,至滨州市氯化物为主,再往东与滨海盐土相接。典型盐土剖面地表有白或灰白色盐结皮、盐霜或盐结壳。
盐土的形成过程是各种易溶盐类在土壤表层逐渐积累的过程,它受到气候、地形、地下水、母质及人为活动等条件的影响。每年春秋土壤水强烈蒸发,盐分不断在表层积累;雨季土壤受到淋溶,呈脱盐状况;初夏和冬季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所以群众有“七月八月地如筛(雨多),九月十月又上来,四月五月更厉害”的言语,生动描述了气候对土体内盐水运动的影响。而地下水是土壤中盐分的主要来源,它的流向、流速、矿化度高低和埋深条件,直接影响土壤表层的积盐量。
地形起伏影响土壤中盐分的迁移和再分配:缓岗地,地下水埋得深,降水后的淋洗和地下水径流均快,一般无盐化威胁;缓斜平地,地下水径流较慢,地下水位升高,蒸发的浓缩作用和承受高地进入的盐分,土壤容易发生盐化;洼地汇集大量地表径流,因下渗太高了地下水位,但上层淡水将原有矿化度较高的潜水压到较深部位,而且洼地是静水沉积大都为粘质土,土壤中毛灌水上升稍慢,故土壤积盐较轻,在洼地边缘受洼地中心的淡水静水压顶托,抬高了地下水位,经蒸发浓缩,矿化度逐渐提高,有较多的盐土出现。
滨海盐土:渤海湾南岸、黄河三角洲扇裙、莱州湾沿岸及半岛东北部、东南部的海湾滩涂地带,海拔高程7米以下。成土过程是受现代海水浸渍影响,以积盐为主的盐渍过程。自沿海向内陆,随海拔高程的增加,海水影响减小,土壤中盐分含量也逐渐减少。
碱土:由碱化过程而形成的一种含盐量不高、碱度较大的土壤。菏泽曹县有不少碱土,一般出现在背河槽状洼地,表层常有一层几厘米厚、坚硬的瓦片状硬壳,群众称“瓦碱”“刚碱”等。其形成主要是大气降水在年内分配不均,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规律使土体中水盐运行频繁,积盐和淋盐在年内交替发生,促进了钠离子进入土壤胶体取代钙、镁的过程,使土壤发生碱化。在洼地边缘,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下水埋深浅流动缓慢,且地下水化学组成为重碳酸钠型,在旱季土壤积盐过程中,土壤溶液中钠离子进入胶体,使之碱化;雨季脱盐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碱化过程,盐土变成碱土。碱土的形状更为差,干时坚硬影响作物根系下扎,湿时泥泞影响根系正常呼吸,不利作物生长。改良措施是增施石膏(硫酸钙)或黑矾(硫酸亚铁),用钙离子置换出过多的钠离子。
盐土植物:海莲子、砂藜、碱蓬、猪毛菜、白滨藜、柽柳。
碱土植物:茴蒿、剪刀股及碱蓬。
一般盐土以氯化物和硫酸盐为主,碱土以碳酸和重碳酸盐为主。资料:((曹县人民总结的盐碱:同水的关系是:随水上,随水下,七月、八月地如筛(雨多),盐碱卤硝上不来,九月、十月碱上来,三月、四月最厉害。
同气候的关系是:冷出硝,热出盐,不冷不热就出碱。
同地势的关系是:碱往高处爬,高处碱多,低处碱少;
同砂性大小的关系是:砂性大返碱早,盐碱多。
同作物的关系是:苗小怕碱,苗大抗碱,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抗碱能力。
同肥料的关系是:农家肥料能改碱。
根据盐碱运动的这些规律,他们摸索出治盐碱地的办法有:“起碱拨毒,开沟起垄引碱;沟中下种,双株留苗,浇水札锄,截碱保苗;松垄平沟,阳土还家。”运用这些办法,他们在昔日“碱地白花花,一年种几茬,秋后不收啥”的老碱窝里,夺得粮、棉双丰收。)))
按照上述土类的分布情况,省内土壤水平分布总得规律是: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的主要土壤类型有棕壤、棕壤与褐土、潮土或潮土与盐碱土。
若从南向北沿118度经线,依次分布的主要土壤类型有潮土、褐土与棕壤或棕壤与褐土、潮土、盐碱土。
(二)垂直分布规律
从山下泰安城到岱顶的垂直变化大体为:褐土+潮棕壤+普通棕壤——
酸性棕壤+白200米1200米 浆化棕壤+棕壤性土——— 酸性棕壤+棕壤性土———— 山地草甸型土
二、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
(一)自然条件与植被
在暖温带自然环境条件下,山东境内发育形成的生物区系成分丰富,以温带成分为主,兼有其他成分的渗入。由于山东悠久的农垦历史和长期人为活动的干扰,境内自然植被与动物类群的组成及分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构成山东植被的区系植物中,维管植物约有2300多种。植物分布以水、热条件较好的鲁东地区最为丰富,鲁中南次之,鲁西较少,鲁北最贫乏。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型为主,其中尤以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又有较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山东特有的种类不多,共计53种。
山东地带性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和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由暖温带落叶树种组成,群落优势科有杨柳科、壳斗科(栗属、栎属„)、桦木科(白桦„)、榆科、豆科(槐树、合欢、皂角)、胡桃科(核桃树、金钱柳)及玄参科(泡桐)等。
在山地丘陵区主要为栎林、刺槐林与杂木林,而平原地区则为杨柳林和刺槐林。
境内原生落叶阔叶林(原生林又成原始林。从未经人为干扰、人为采伐或培育的天然森林。在森林群落演替序列中,应为演替顶级群落,即为某地区最中生、最稳定的森林群落。这种森林已经少有。凡属于次生演替的天然林,虽然在这一带也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一般均不属于原始林的概念。)已不复存在,除局部地区尚保留少量天然次生林(天然次生林是指天然森林被砍伐后,树根生出来幼树组成森林,针对原生林,称之为次生林;也就是最初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再次自然生长繁衍所形成的天然植物群落。就是说它不是人工的,而是大自然生命体的一种自我修复。)外,大多为人工林(人工林是采用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等方法和技术措施营造培育而成的森林。)或萌芽林(萌生林是指由树木的伐桩上萌条、根蘖而形成的,属无性繁殖形成的森林)。
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受土壤条件制约,其中栎属和栗属只适生于中性及微酸性土壤,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区,平原上少见。麻栎鲁中南,耐贫瘠。
刺槐(原产北美,1877年从美国东部引进)、榆、臭椿等可耐含盐量0.2-0.3%的土壤,不耐水湿;
而杨柳科、柳属、赤杨属则耐水湿,但不耐盐碱和干瘠。
针叶林是山东省分布广泛的植被类型之一,从半岛到内陆,从海滨沙滩到山地丘陵都有生长,总面积约54万公顷,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57%。针叶林生境条件较差,种类组成比较贫乏,主要有松属、侧柏属构成。半岛地区以赤松为主(针软,不大耐寒),鲁中南山地油松(两针一束,针硬些,耐寒而不耐高温,分布蒙山为南界、沂山为东界)和侧柏(耐碱不耐酸,双山上土壤中性偏碱)分布较广。
从垂直分布上看,油松林多在700米以上,赤松和侧柏分布在700米以下。本世纪初引进的黑松、日本落叶松、华山松和水杉更丰富了山东的针叶树种。
((总之,在棕壤分布区内,常以松、栎林为主,还可见到白檀、毛叶丁香等;在褐土分布区,侧柏林面积最大,还可见到黄栌、刺榆等;在山地酸性棕壤或淋溶褐土上有酸枣、荆条、黄芪等。沿海地区,滨海盐碱土分布着盐生植被如柽柳、二色补血草、芦苇、黑蒿等;南四湖区,由于地势低下,受潮水侵淹,广泛形成了湿生和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浮萍、黑藻等)))))
(二)栽培植物
山东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农业垦殖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农区之一。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果业生产等方面,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得地位和声誉。
农作物资源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地瓜、大豆、高粱、谷子、水稻等,其中小麦、玉米全省各地普遍种植,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五分之一;地瓜主要分布在胶东丘陵和鲁南山区,尤以临沂地区最多;大豆以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最多,鲁中和鲁中南次之;谷子主要集中在鲁西北平原和鲁中山麓冲击土灌溉区;水稻集中分布在滨湖平原、沂沭河谷地和东营广利河沿岸一带,所产金乡金谷(金乡金谷是济宁金乡县出产的一种优质谷米,米粒浑圆,色泽金黄,质粘味香,营养丰富,储存数年米质不变,驰名全国。)、明水香稻、曲阜香稻等,米质优良,营养丰富。小杂粮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
山东粮食作物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是冬小麦,并有少量春小麦、大麦、豌豆等作物;秋粮主要是玉米,地瓜、水稻、大豆、谷子、高粱等作物。
经济作物除烤烟外,棉花、花生、麻类分布比较广泛。棉花主要集中在鲁西北黄泛平原,沿黄各市县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胶莱河两岸及滨湖的一些县;
自然生态要素论文 篇3
关键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要素
中图分类号:E2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216—02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1]生态因子是生物存在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称生物的存在条件。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生态性,对它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因素就是它的生态因子。从构成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教育主体(教育者)、教育客体(受教育者)、教育介体等生态因子。这些基本要素都是动态性的变量,并且这些变量的组合随时会因为其中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方式,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或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關系处理不当,都会削弱或破坏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完整,甚至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因子的正确认识至关重要。
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生态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生态化是培养满足部队需要的生态型高素质新型军人,为履行军队新的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的动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生态功能的体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生态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大目标的利益导向,变遥远为贴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部队官兵的利益观念明显增强。在对某部官兵调查中了解到,机关干部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增强事业心”、“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等;连队的官兵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同他们身边的事物、关心的现实问题以及今后的成长发展相联系。官兵利益观念的增强,对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挑战,也是一种新的契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贯穿利益原则,同官兵的利益需求和基层建设的实际贴得近一些,使大家从目标中看到自身的利益,不但要使整体目标融会和反映官兵的个体目标,还要总体目标善于以团体目标作补充。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增强官兵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认同感和亲和力,激发官兵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胡主席提出的“一个树立、两个始终保持”以及“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教育目标。
2.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变空泛为具体。把教育目标具体化,要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纵与横的结合上,制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纵的方面,要制定教育的阶段目标。目前,部队官兵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感到比较“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有原则的长远目标,缺乏具体的阶段目标。因此,应根据官兵思想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点,把长远目标分解为各阶段有机衔接的具体目标,采取“大目标,小步走”的方法,增加目标的实现频率,增强官兵争当“四有”革命军人的决心和信心。横的方面,要制定教育的层次目标和具体规范。根据官兵素质及其追求的变化,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能像过去那样官兵不分、党群不分、新老不分,应该确立多层次的教育目标,提出不同的具体规范。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来讲,一般按义务兵、士官、军官、党员四个层次,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从军人理想、军人道德、军人纪律、军人义务等方面,制定基本行为的具体规范,把教育目标同具体的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使教育目标成为官兵思想上可行的行为准则。
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态优化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态化是根据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和信息,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达到最佳效果。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态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官兵全面发展的多样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政治性内容外,还应全面地涵盖心理、情感、能力、行为等多方面内容,在政治主导性的前提下丰富教育内容,以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满足官兵全面发展的需求。
2.注重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官兵的持续发展是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对我们增强教育内容实践性有着重要的启迪。注重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应将大道理与“人生哲理”、“生活常理”有机结合起来,更多地教育官兵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3.注重教育内容的知识性。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军事素质,在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在某种意义上将是知识的较量。知识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官兵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不断增加知识含量,扩大知识内存,才能为官兵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支撑。
三、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生态优化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生态优化,必然对教育主体提出新的生态要求,使其成为“生态”教育者。
1.优化教育主体,使其具有生态教育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教育主体作为其中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必须抛却传统的价值霸权地位,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与其他生态因子以平等的地位有机关联、共生互动,保持教育系统内外信息流与能量流的畅通转换,从而使系统整体诸因子健康互动形成价值合理性。如果教育主体的思想意识未能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理念,那么他们在教育操作中就不可能具有整体德育的思想,也就不可能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性与个性差异。所以,生态观念必须深深同化于教育主体的思想意识,使其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理念。
2.优化教育主体,使其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实施并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上,更要重视在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学者己经指出,“教师职业必须具有一个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体系的结构,并由教师职业本身来发展这种结构,否则,它在将来就不可能完成它的任务”。[2]部队也是一样。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网络科学等综合知识,以便于他们在不同的环境和角色中进行职能的适当转换。另一方面,要培养其他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在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中,适时、隐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生态优化
教育客体因子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教育客体的表现直接影响整体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对教育客体的生态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1.优化教育客体,使其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客体当作消极被动的客体,使其成为一只被给予的“水桶”。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削弱了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教育客体在接受教育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客体是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的主体,具有能动性、自主性、积极性等主体性特点。只有教育客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教育主体实施教育计划,关心和支持教育主体的工作,才能完成教育任务,促进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教育客体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这就决定了教育客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不能忽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激发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激励、引导他们主动接受教育,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塑造他们的主题人格,自觉地把部队思想政治规范转换为内心信念。
2.优化教育客体,使其充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洗礼。教育客体的优化,固然需要思想、理论文化的修养,但更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历练。高素质的新型军人并不是靠苦行僧式的修炼就可以办到的,应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深化、不断充实、不断提高。比如,要在实战化演习中组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战地文化活动,形成锤炼顽强意志、锻造报国志向的文化氛围,培养教育客体科学求实、严谨细致的精神素养,逐步形成谋打赢、练打赢的思想品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实施必须认真研究教育客体、关注教育客体、加强教育客体的实践锻炼,努力实现教育客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五、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生态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方法手段,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中间环节。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优化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介体,要善于利用资源和更新教育方法手段,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在一个系统中,从而促进系统要素的互动与融合。
1.整合利用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社会活动中的;既有理论资源也有实践资源;既有显性资源也有隐性资源等等。丰富多彩的资源为我们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局限于课本教材和会议资料等一些本本上的东西,忽视或不够重视存在于自然和部队生活中的一些更为有效和更易接受的教育资源,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收不到良好的长期效果。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有选择地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整合利用。
2.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与综合实施。随着部队的发展,网络的进步,许多原来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渐渐失去了实施领域或者难以有效的实施。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时俱进,建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借助于网络传媒,既顺应了广大官兵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又满足了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军队政治教育的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是单独实施,孤立地运用某种具体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这在战士思想比较单一,环境等各方面可以预见的情况下是能够取得某些成效的。但是,現代官兵思想形成、变化、发展的因素是多样、复杂的,这就决定了要综合运用多种具体的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展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正是这种要求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兰州,阮红.人文生态学[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63.
[2]何小微.论网络时代高校教师角色定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2):50.
园林景观中自然要素分析 篇4
自然要素包括植物、水、地形等要素,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作为设计师, 一定要充分利用每种自然要素的存在方式和特性, 营造出不同的审美视觉效果。由于环境的不同, 自然要素会展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 因此, 设计师一定要抓住这一特点, 使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很有特色的自然氛围, 这也是现代人所向往的。园林景观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要展现出每座城市所特有的属性。对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进行分析, 目的就是为了在这些自然要素中, 寻找个性题材。目前, 我国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园林作品, 很好地展示了城市特色, 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但是, 与此同时,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 园林景观的大众化, 在不同城市却出现了“千城一面”、“景观内容相类似”的现象, 并且过于装饰, 已经完全遮盖了自然元素原有的特点, 大大降低了园林景观的风格和特色。
2 传统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
我国的古典园林是艺术的宝藏, 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管是在皇家园林设计中, 还是在私人园林设计中, 传统的园林景观都以展示自然要素的审美内涵为宗旨, 并且注重形式的多样化, 合理布局自然要素造景, 高度概括和升华, 真正地体现出大自然的魅力, 营造有形的空间性格, 形成动静结合的空间布局, 达到意境的统一。小桥流水、四面垂柳、鸟语花香、高山流水、风声树影、叠石飞瀑、半谭秋水, 这些美景都会展现在壮丽的自然画卷里, 是对自然景观的浓缩和精华,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 同时也展示了设计者的个人情调, 形成了人文山水的美景。这些美景都是以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为主体的, 并且都有景观原型的存在, 真正体现了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和追求自然美的心境。
3 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多样, 充分体现了个性化特征, 然而其中共同的内容便是自然题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 以生态造景为主要追求方向, 为大众服务。与传统园林景观相比较, 虽然服务对象可能不同, 但是其创造要素却是相通的, 同样包括植物景观、山景、石景、水景、地形景观等自然要素景观, 只是在布置手法上有所不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 常常会巧妙地组织园林景观要素, 运用多种设计手法, 营造出一篇纯洁的自然天地, 并赋予了时代的精神, 展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园林景观艺术。
4 合理运用园林景观中自然要素的措施
自然要素具有地域性、艺术性、时代性等特点, 是人们追求自然美的体现。园林景观设计是加强自然和人类沟通的有效手段,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 存在许多问题, 自然要素品种单调、层次单一, 并且盲目追求, 不能清晰表达主题内容。因此, 在园林景观设计时,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合理运用自然要素:
4.1 合理布局自然要素
在园林景观设计时, 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 合理布局自然要素。由于在不同城市, 不同文化下, 自然要素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融为一体, 因此, 在设计时, 应该以突出文化底蕴为最终目标, 尽量合理布局和巧妙组织各种自然要素, 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好。
4.2 提倡低碳环保,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目前经济迅猛发展, 大量自然资源被使用, 有些已经匮乏。自然要素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 其整体水平决定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好坏。因此, 在园林景观设计时, 设计者更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 充分利用自然要素, 并对其进行绿化, 提倡低碳环保,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还可以适当地修建一些和当地自然要素相匹配的自然景观, 种植一些成活率较高的植被。在设计时, 坚持以节约资源为设计准则, 选用透水性强的建筑材料, 节约用水、节省成本和费用, 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利用天然降水, 节水灌溉。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鼓励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低碳环保, 提高节约型园林技术, 建设节约型园林景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园林景观是当地自然景观的综合体, 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就在于适地适景, 注重笔触的简洁, 真正反映出园林景观的主题。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合理组织和融入自然要素, 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 充分利用当地的植被, 进行艺术设计, 将自然和城市相和谐共存, 有效连接不同景观, 体现审美情趣, 结合设计者的个性特点, 科学对自然要素进行设计和规划, 优化利用景观空间, 有效控制设计成本, 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升华城市居民的审美标准, 提高生活质量, 缓解生活压力。
参考文献
[1]杨建雄, 伊拉娜.居住区园林景观中自然要素的分析[J].内蒙古林业, 2009, 2 (4) :178-180.
[2]郝宏波, 闫晓云.居住区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 (2) :52-54.
[3]许锡锋.分析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J].现代园艺, 2012, 8 (10) :34-36.
自然生态要素论文 篇5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
2、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二、自然带
1、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本章重难点
1、如何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1)所谓整体性,就是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有两种表现: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2)所谓地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由于环境要素不同,分化成不同的地域单位。
①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均匀,形成与纬线大体平行的热量带。
②受大气环流和行星风系、海陆分布、地面起伏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地域单位分别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在地球表面形成有一定宽度的、呈条带状分布的自然带,显示出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各地的地理环境有相似的,而绝没有相同的。
自然生态要素论文 篇6
第一:反思专家对我的点评。
地理组邀请到了省教科所地理教研员党肪民老师,党老师在听完我的这堂课后,从地理高效课堂的角度给予我中肯的评价,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党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我的这一堂课。评价我在教学中,突出了地理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的特点,兼具文理知识。利用学案导学,表达清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教态自然。整堂课重点突出,环节结构完整、课堂气氛活跃,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新课改中学生参与、探究、合作式学习的理念。多媒体视频新颖,视觉冲击力强。整课堂教学达到了有效,实效和高效。
同时党老师提出,这节课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在调运知识的学生练习当中,对于大理石生成的地理环境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当中,与地球外部的环境放在一起是不恰当的。对于学生的辩论结束后,教师总结的语言中应该点明人类在今后的活动中需扬长避短,化害为利的思想。除此之外,党老师对于教师教学语言的精准性,对于区分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党老师的点评给非常细致,对我启发很大,我通过这一堂课所学到的,绝不仅仅是这堂课相关的知识点本身,而是受用终生的教学细节、教学技巧、教学能力的提升。
第二:反思教师对教材重点的把握。
这堂课在地理组内公认为是很“难”上的一堂课。原因有几点,其一是这堂是一堂地理边缘交叉课的体现,涉及到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要用精准的学科语言去表述对于地理教师来说有一定困难。而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是在初中学的,有一部分知识可能已经遗忘了。其二是这堂课的重点很难把握,因为这堂课的重点虽然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但是讲授前面关于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时会用去大量的时间,这样会从时间安排上看显得重点不是那么突出。
其三是,这堂课讲下来往往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讲地理课要用到生物知识,这点很可怕。因为这堂课虽然是讲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与环境的变迁,但是在诸多自然地理要素中,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生物要素。所以本节课是借生物要素的进化与灭绝来讲地理要素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进而为人类的生存给予给好的启示与指导。如果老师在上课时没有说明这一点,就会是学生感到迷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第三:反思教学环节的设置
本堂课我以《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为主题,依据新课程理念,以促进和提升学生能力核心,确立“提取信息—整理信息—调动运用信息—表述观点”四环节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有效整合语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设置了相应的四个学生活动,如整体观摩、小组讨论、个体辩论、自学表述等。但是当上完这一堂课后,我发现,这四个环节如果按照顺序平铺直叙下来不免有些死板。尤其是调运知识这个环节,实际上学生对于知识的生成和应用有时候是老师意料之外的,所以调运知识这个环节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随时进行才够合理。如环节一提取信息也是学生调运初中地理知识的一种体现,再如恐龙的灭觉也是学生调运课外知识的形式等。再者就是四个环节的衔接应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过渡语言要设计的不漏痕迹,浑然天成,这点我还是需要更加努力的。
第四:反思教师对于细节知识的处理。
这堂课我上完之后有两个细节知识点暴露出来了问题。一是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处理,生物在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理论背景博大精深,如果让学生去讨论或者去深入研究在课上显然是不适宜的,也容易造成错误的知识结论,所以这个知识应该如何处理更为精准,还是需要今后不断深思的一个问题。而是关于让学生用化石和岩层恢复当时地理环境的这个练习,大理石的生成环境是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学生很容易就得出这个结论,但是地下环境与地上环境在此同时出现,是不恰当的,会让学生误以为这是地球表层的环境。这点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应该注意。知识的细节反应了一个老师的水平和功底,今后的教学我将会更加注重细节的推敲。
浙江海洋生态建设要素机制研究 篇7
浙江拥有海域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500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占全国岛屿总数的40%。根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浙江的海洋生态环境概括描述如下:
(一)海水环境质量
浙江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6890平方公里,比2006年增加3460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较2006年增加3850平方公里,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杭州湾、舟山群岛、象山港和乐清湾海域。
(二)沉积物质量
浙江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低。温州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铜、多氯联苯和滴滴涕的污染。
(三)近岸海洋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状况
2007年,我国继续在近岸海域实施了贻贝监测计划,监测的贝类主要有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蜊、紫贻贝、翡翠贻贝、毛蚶、缢蛏和僧帽牡蛎等。杭州湾和宁波近岸、三门湾和温州近岸两个观测点1997-2007年的数据显示,从近岸海域贝类体内的残留水平来看,杭州湾和宁波近岸的石油、总汞、六六六、多氯联苯显著下降,滴滴涕呈下降趋势,镉、铅呈升高趋势;三门湾和温州近岸的石油、总汞、铅、砷、滴滴涕、多氯联苯呈下降趋势,而镉升高、六六六显著升高。
(四)海洋大气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沉降通量
长江口海域的观测显示:大气气溶胶中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及其沉降通量基本保持不变,铜、铅、镉的含量及其沉降通量均呈上升趋势。
(五)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国家海洋局对18个生态监控区进行了生态监测,主要包括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生物群落结构、产卵场功能以及开发活动等。杭州湾5000平方公里和乐清湾464平方公里的监测显示,4年中基本情况稳定。杭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乐清湾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
(六)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浙江沿海嵊泗、岱山、象山、洞头的海水增养殖区都较适合海产业养殖。
温州南麂大沙岙和舟山朱家尖海水浴场水质均为优,健康指数分别为95和96。
嵊泗列岛名胜区度假区水质优良,年平均水质指数为3.5,水体无机氮含量超海水水质二类标准。海面状况优良。度假区综合环境质量优良,年平均休闲(观光)活动指数为4.3,很适宜开展各类休闲(观光)活动,尤以开展海滨观光和沙滩娱乐活动为佳。
(七)入海排污口和邻近海域环境质量情况
广西、江苏和浙江三省(自治区)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数量占各自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数量的比例居全国前三位。其中浙江监测的排污口数量为31个,超标的排污口为30个。
二、浙江海洋环境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一)排污超标,海域水质污染严重
2008年沿海中度和严重污染面积仍占近海海域面积的50%左右,海洋功能区主导功能水质达标率仅为27%;所监测的29个入海排污口中,89%存在超标排放问题,近岸海域仍为全国海洋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海水富营养化导致海洋赤潮频繁发生。杭州湾、乐清湾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氮磷比严重失衡,全部水域无机氮含量及部分水域活性磷酸盐含量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余姚黄家埠、浙江展茅镇污水处理厂、象山东方印染、新光漂染、乐清磐石化工、平阳县昆鳌污水处理厂、温州工业园区7个排污口的水质级别为劣四类(展茅镇为四类),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差或极差。
(二)海岸工程的负面影响
任意采沙、海岸施工、筑堤建坝等活动使脆弱的海岸受到威胁和破坏。浙江海岸泥沙数量减少、水体交换能力减弱,导致海岸侵蚀和生物栖息地面积减少。浙江经济发达,海岸工程众多(单是2008年,省海洋与渔业局就批准了98项各类海岸工程项目),海岸施工频繁,需要进一步严格审批和环境动态跟踪。
三、浙江海洋生态建设的要素机制分析
(一)浙江海洋生态建设机制分析
海洋本身的特性要求海洋生态建设的系统性、全球性和动态性。具体说,就是以海洋生态系统的理念,以动态建设的方法对浙江海洋生态系统做动态监测和健康评价,以海域合作、全球合作的视野(特别是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GLOBEC),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建设性和补偿性的生态保护,通过恢复和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使浙江海洋经济和海洋资源保护的平衡发展,实现浙江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洋生态建设要素分析
第一,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和健康评价。需要引入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进行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监测和研究,与东海毗邻省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建立区域、江海(长江、东海)、陆海联动的生态系统模型。在监测点的设置、海上自动监测能力、监测数据传输等多方面保证生态建设的实施。在生物生产力、生源要素的循环、生态过程等方面积累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做好海域资源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科学认定海洋资源的生态价值。
第二,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进行建设性和补偿性生态保护。补偿性生态保护方面,需要不断加强海洋渔业的生态意识,一手抓渔业经济产出,一手抓渔业资源保护。比如建设增殖保护区、控制捕捞强度、渔民转产转业、伏季休渔制度,加强渔政执法管理等等。根据《浙江省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2008年全省实施了35个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项目。2005, 2008, 2009年浙江省政府在象山、舟山、杭州主办了3次渔业资源增殖活动。开展大规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宣传工作,可以消除和缓解资源破坏等负面影响,更可以增强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
在建设性的生态保护方面,有专家建议,以海洋生态工程解决海洋工程的生态问题。针对长三角地区近海的海洋工程建设强度大的特点,从单纯开发利用为主的海洋工程建设体系,转变为打造生态长江口和杭州湾生态区为出发点的,系统考虑环保、安全、可持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海洋生态工程体系。
如果说补偿性的生态保护可以起到抑制环境恶化,减少生境损失的作用;那么,建设性的生态保护,则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优化产业结构。海洋旅游作为浙江省“做精做特旅游业”的五大品牌之一,是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在沿海及岛屿区,发展“蓝色渔业”,“垂钓及休闲观光渔业”是高效生态农业的重点产业之一。
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域多,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涵盖了旅游资源国家标准中的8个主类。
浙江省现有的海洋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旅游要素组合单调,线路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尚未形成特色。
第三,恢复和加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使海洋经济生产和资源保护的平衡。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为生态系统服务(ecosytstem service)。美国生态经济学家曾将生态系统服务归纳为气体调节、气候调节等17大类。浙江是海洋大省,发展海洋经济是浙江海洋工作的的中心工作。2008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677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出1293.5亿元。只有实现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得到海洋经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海洋生态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就需要做到海洋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既要推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实现海洋经济的增长,又必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不仅需要不断创新的理念,更需要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思想。
摘要:浙江海域排污超标, 水质严重污染, 海岸施工等活动使脆弱的海岸受到威胁和破坏, 迫切需要以海洋生态系统的理念, 对浙江海洋生态系统做好动态监测和健康评价, 以海域合作的视野做好建设性和补偿性的生态保护, 通过恢复和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促使浙江海洋经济和海洋资源保护的平衡发展, 实现浙江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洋生态,生态建设,浙江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R].北京:国家海洋局, 2008.
[2]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DB/OL.http://www.zjoaf.gov.cn/
[3]叶属峰.长江三角洲海洋生态建设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科学.2006 (6) .
[4]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4) .
[5]潘海颖.浙江省海洋旅游产品定位与开发[J/OL].经济论坛.2007 (7) .
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要素探讨 篇8
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公园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等发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城市外围的风景区相比,城市公园面积相对较小,在很多方面发展受限,但对于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仍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被称为“城市的肺”。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土地的利用可谓“寸土寸金”,如何在有限的面积内增强绿地、改善环境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日益受到重视,营造生态景观成为主流趋势,在设计上突出生态原则,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 生态景观要素分析
2.1 地形
掇山理水是传统中国园林的重要特征。在传统造园中,强调“师法自然”,地形设计体现出造园者的审美情趣和技艺,能够起到改善局部生态小环境的作用。例如颐和园的万寿山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的优秀代表。
与传统园林相比,在现代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中,生态学理论得到更为主动和深切的应用。地形设计将生态原则放在首位,在生态科学的前提下确定景观美学特征。地形是公园内植物和野生动物生存最重要的基础,不仅是创造不同空间的有效手段,更可以通过自身形状和高度的多样营造不同的生境。富于变化的地形,为丰富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也为本土的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提供了庇护和生存场所。
2.2 水
水是公园生态景观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城市公园中,水管理的好坏是评价生态景观优劣的一项重要标准。天然的小溪和湖使公园具备先天的优势,不仅增强公园的美感,还能够发挥良好的生态作用,有利于雨水下渗和洪涝保护,水体的缓冲地带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想场所。在没有天然水体的公园,通过建设人工池塘和湿地,也可以提升公园的景观,改善小区域的生态环境。人工池塘和湿地在美学设计上所受的限制较少,但自我生态调节能力较差,需要运用生态学原理精心设计,以确保发挥良好的生态功能。很多经验说明,植物和微生物相结合的方法,对人工池塘和湿地能起到较好的净化水体作用[1]。
除了直观的水体景观以外,水的利用也是生态景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运用低影响开发设计手段可以将对水资源的影响降到最小,采用区域降水管理法,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雨水渗入地下[2]。这些设计包括减少不透水层的面积,提高铺装的透水性,或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和结构代替现有铺装,将水引入有植被的区域,建设雨水园等,其中雨水园是很常见且经济实用的手段。
2.3 植物
植物由于美学和生态价值,是城市公园生态景观中宝贵的构成要素。除了给人丰富的感官享受外,植物还具有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小气候、降低噪音、营造生境、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生态作用。与多年前园林景观中过分追求“新、奇、特”不同,随着生态理性的回归,多应用乡土树种已经成为生态景观设计者们的共识。乡土树种由于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生态效益高、养护成本低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乡土植物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变迁,是当地一项重要的文化特征,而现在对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应用还远远不够。在良好的生态景观中,应是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的综合应用,而以乡土植物为主。
科学的植物配置是发挥植物生态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当地的自然植物群落是对本区域生态适应后形成的,群落稳定并且功能良好,模拟自然群落进行植物配置是个不错的选择。在综合的生态效益上,乔木的确好于灌木和地被,但这并不说明灌木和地被植物不重要。在城市公园中,灌木和地被植物往往营造出独特的生境,为公园创造美学价值,丰富生物多样性。
2.4 野生动物
适度的野生动物可以提高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公园中的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等野生动物往往深受游客们的喜爱。在城市公园中,可以营造适合部分本土野生动物的生境。某些昆虫如萤火虫和蝴蝶对环境变化敏感[3,4],其中本土的种类可作为生态环境的指示动物。对整个区域来说,野生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和补偿了生态环境。
区域生态景观在设计上应该有意识的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首先要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的相关科学资料,包括本土的野生动物和迁徙的鸟类。在环境要素设计上,根据不同野生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特性,创造不同的生境。以鸟类为例,由于不同种类的鸟类筑巢的高度也不相同,所以丰富不同高度的灌木可以吸引各种鸟类筑巢。提高下层灌木的复杂性,还能够显著增加小型哺乳动物的数量[5]。道路设置应尽可能避免从生境内部穿过,以保证野生动物栖息生境的完整性。在边缘的设计上,尽量与周围环境的绿地保持连通。
2.5 景观风格特点
生态景观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其自然性的景观风格特点。在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不可避免的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自然性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游客、安全及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自然性的理解上,设计者要把握城市公园生态景观与原始生态景观的区别。城市公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娱乐、观赏以及教育等服务,因此,自然的生态景观也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管理,来满足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域游客的需求,而不能完全按照原始生态环境中自然演替的模式。
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既要给人以优美自然的视觉享受,又要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除了植物外,某些材质也可以用于生态景观当中,提高观赏性的同时丰富生物多样性。例如,山石可以为喜欢阴凉的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倒伏的枯木和死亡的树木也可以为鸟类和昆虫等野生动物提供优秀的繁衍场所。对于不同材料的灵活运用,可以提高生态景观的品质。
2.6 管理
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的美学效果和生态功能的发挥程度与管理密不可分。公园面积有大有小,生态景观基础也不尽相同,管理对公园生态系统有直接影响。以植物养护管理为例,处于胁迫状态下树木,往往需要更多的维护和管理,从而加大能源消耗和管理成本,维护植物的一系列工作还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管理应该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提高公园管理水平是维持生态景观的重要内容。
由于公园承担的社会功能,使得公园内的生态景观不可能像自然保护区那样毫无人工痕迹。设计者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其生态功能必定是有限的,管理应该在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寻求平衡。
2.7 科普教育
在科普教育方面,城市公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游客所处的阶层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生活地域不同,对公园景观的感受和评价往往产生比较明显的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和生活区域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游客更多的偏爱野性自然的景观,相反,受教育程度较低和生活区域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游客很多更喜欢整齐、规则的景观。
生态景观在环境保护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应搭建公众参与和互动的平台,使他们深入了解并实践环境保护的理念。灵活的形式能够增强教育效果,可以通过科普牌示和画册向人们进行基本知识的宣传,也可以定期开展针对不同对象的互动活动,让公众亲身参与和体验。
3 结语
城市公园中的生态景观设计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能够实现并且发挥有效作用,需要精心的设计,细致的管理以及游客的自觉维护。设计者既要遵循生态学原则,又要满足游客对景观的视觉享受,二者缺一不可。管理者在对生态景观进行管理和经营中要考虑周全,协调各个要素之间关系,尽量避免或减少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对公众的教育方面,应使公众充分地了解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理念,并尽可能多地创造互动,激发公众的兴趣,自觉地维护生态景观。
参考文献
[1]彭常福.浅析人工水池生态景观设计及水体净化[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3):40~43.
[2]王建龙,车伍,易红星.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4):6~9,16.
[3]房丽君,关建玲.蝴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0,32(3):399~406,311.
[4]王郡明,梁醒财,罗佑珍.萤火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5):576~580.
建筑自然置换通风设计要素初探 篇9
关键词:自然置换通风,室内热环境,设计策略
随着建筑技术的逐渐进步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匮乏,建筑的高能耗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近40%的能源是在建筑中消耗的,据专家粗略估算,其中的2/3~3/4可通过正确的、理想的建筑措施节省下来,建筑的节能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因此,寻求一种更为理想的通风方式来替代传统的通风方式成为人们研究的内容。目前,自然置换通风以其在热舒适性、室内空气品质和减少机械耗能等方面的优越性,在建筑设计中逐渐受到科技学术界的关注和应用。
1 自然置换通风概述
自然置换通风(Natural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作为自然通风的一种形式,与机械通风和建筑楼宇常用的传统及空调系统相比,不仅较为经济,同时亦可获得较大的换气量,在节约能源的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在民用、厂房通风及高大公共建筑通风方面值得我们大力推广[2]。自然置换式通风的原理是依靠密度差所产生的压差为动力来实现室内空气的“活塞式”置换。送入房间的较冷新鲜空气因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并慢慢扩散到整个房间的低部,在地板上某一高度内形成一个洁净的空气层,当遇到热源时,它被加热,以自然对流的形式慢慢升起。室内热污染源产生的热浊气流在浮升力作用下上升,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在热浊气流上升过程中的卷吸作用和后续新风的“推动”作用以及排风口的“抽吸”作用下,覆盖在地板上方的新鲜空气也缓慢向上移动,形成类似向上的活塞流。同时污染物也被携带向房间的上部或侧上部移动,脱离人的停留区,最后将余热和污染物由排风口直接排出[3]。置换通风的主导气流是由室内热源所控制,所以这种通风方式也称为热置换通风[4]。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外对置换式通风系统做了大量研究。置换式通风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在北欧发展起来。1978年德国柏林一个焊接车间首次使用了置换式通风方式[5]。20世纪80年代,该方式又被用于办公室等商业建筑中。而将这种通风方式上升到工程技术和学术高度则是在1987年北欧学者P V Nielsen[6],Mundt Elisabeth[7]等的研究之后。自1990年后北欧的空调末端设备厂商的产品技术也基本确立,Hakon Skisad从理论到实践做了系统的归纳整理[8]。瑞士、德国等研究人员用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置换通风的许多方面,特别是在空气质量和热舒适性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其安装到部分办公室和会议室中,并配合相应的空气处理设备和控制手段进行调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日本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也出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开始关注这种通风形式,并结合各自建筑的实际条件,展开相应的实验与数值模拟,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技术。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主导风向都是南或南偏东,所以无论是传统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多为坐北朝南,以南或南偏东为最佳朝向。建筑群错列、斜列的平面布局形式较行列式与周边式更有利于自然通风[9]。国内对置换式通风的研究起步较晚。不同学者就置换通风系统中有关问题做了不同的研究和讨论。其中以同济大学和东华大学的研究最为代表。同济大学建立气流实验室对置换通风气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开展了置换空调系统的应用研究,并与企业合作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置换通风装置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东华大学也多次参与法国LET实验室关于置换通风系统干扰因素的实验研究[10]。
3 设计策略
3.1 建筑物设计策略
自然置换通风容易受到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建筑物会由于周围环境的地形起伏、水陆分布、绿化等状况,而受到水陆风、山谷风、林原风、街巷风、天井风、庭园风等地方风的影响[11],于是在进行以自然置换通风为主要空调方式的建筑物的设计时,为了更好的进行自然通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同气候的地区对自然通风的要求是不同的。利用自然通风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周边环境及其特殊的气候。对于湿热的南方地区,在设计中不仅要尽量组织自然通风,同时要进行间歇通风,以防止“泛潮”时期引起室内湿度的增加。此外,对于离海洋远或有山岭阻挡的地方,可在中午前后,把大部分门窗关闭,防止室外的热流进入室内,而在早晚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11];2)在设计中要尽量使房屋的纵轴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以获得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建筑物之间适当的间距与合理的楼群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综合考虑风向投射角与房间中风速、风场和涡漩的关系,房屋间距应该为0.7H~1.1H(H为楼房的高度)[12]。同时,建筑群的平面布局以错列式和斜列式较好;3)利用树木的合理布置来加强建筑的自然通风。室外的绿化可以改变流进气流的状况。当风流过室外的绿化带时,风可以被降温,减弱风速,同时可以改变风的流动路线,这在自然通风中有很重要的作用[13];4)建筑物通风构造的各个细节对通风效果有很大影响。例如进出口窗面积比例要恰当,进出风口相对大小决定了室内空气流速。据有关试验表明[13],获得室内整体最好风速的最佳办法就是使出风口面积大于进风口面积10%左右。
3.2 通风方式设计策略
3.2.1 单侧通风
单侧通风的开口在房间的同一侧,另一侧是关闭的门,它是自然通风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1)单侧单开口。
对于单侧单开口房间,风压是主要驱动力,特别是对于开口很小的情况。单侧单开口的最大有效通风的径深大约为层高的2倍。
2)单侧双开口。
不同高度的两个开口在房间同侧立面上,则形成单侧双开口。此时热压作用协助了风压使风量和径深都有所增加。热压随着单侧开口的垂直距离和内外温差的增加而增加。单侧双开口的最大有效通风径深大约为层高的2.5倍。
3.2.2 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的实质是热压产生的通风。烟囱效应的基本要求是烟囱内的空气被加热,温度高于外界温度,烟囱的主要功能仅是为了通风,尺寸可以仅为了迎合压降的需要。烟囱可以作为采光井,太阳吸收器等。烟囱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烟囱,也可以是围绕建筑的几个小烟囱。
3.2.3 混合通风
自然通风系统由于缺乏气流控制和温度控制使其在某些场合不能提供充足的通风。第一个问题造成了冬季能量损失和夏季过热,第二个问题则引起了冬季有风感和夏季室内温度过高而不舒适。因此使自然通风系统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混合通风系统受到了关注。混合通风系统的基本思想是:综合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的特性取得最好的通风性能,使之克服自然通风的一些不可控问题。这就需要一个智能控制策略使混合通风系统来最小化能耗和获得最优质的室内空气品质及热舒适。混合通风系统的设计除了对建筑设计,建筑外部条件及内部条件等因素的考虑外,还需要借助先进的设计工具来分析和模拟建筑内气流模式和能量分配,通常动力建筑热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都被应用到混合通风设计中。
4 结语
浅谈“生态化课堂”的构成要素 篇10
构成生态的元素固然很多,但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思想解放、一专多能的教师,二是有与年龄相匹配的生活体验及阅读积累的学生。
一、课堂上的教师
(1)观念认识:教师要能认识到,生态课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是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走向和终极追求。实施生态课堂,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张扬个性和特长,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自主合作习惯、质疑探究习惯和能力的养成与提升。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生态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和发展,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相对自主的、自然的、自由的课堂,就是儿童愉悦、幸福的课堂,也是有效或高效的课堂。
(2)职业道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一颗关爱之心、慈善之心、负责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善待每一个孩子,用孩子心智水平的视觉观察孩子,分析不同孩子的个性和特点,然后有的放矢地去点化、润泽,“顺乎天性,因势利导”,使其个体的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教师不仅要有一个“点石成金”的指头,还要给学生一个这样的指头;不仅要修炼成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师”,还要把学生培养成这样的“魔师”。
(3)专业知识:(1)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修炼专业功夫,加厚专业功底,是教师的立根之本、立业之本、立命之本,更是生态教育成功之本。(2)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不断充实新知识,链接新领域,使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些名言警句告诉我们:有了积累,就会思路开阔,语言丰富,就会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择其要之而述之,更能使教师的语言凝练、得体且富有感召力。
(4)教学方法:围绕“生态”二字,开展教学设计,修正、细化“参考教案”。参考教案中的隐性的东西,要在你的二次备课中显现出来,特别是学生的活动,要把内容、形式、方法、步骤一一写清。“以学定教”是生态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根据各年龄段或学生个体的心智发展水平,根据他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方法和形式去设计适合他们口味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设计有效、实用。
(5)执教技巧:技巧是“方法”,但又高于方法,是教师在特殊的情况下采用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技巧的恰当运用,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可以使课堂满堂生辉。因此,教师要涵养自己的教学机智,提高自己的预设能力,从而使课堂富有生态气息。
(6)科研本领:作为“生态课堂”的实验教师,我们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问题会接踵而至。把遇到的问题筛选出来,把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课题,边实践,边研究,边记录,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所记录的文字进行梳理,然后再把这些过程性的资料串起来,就成为科研成果。以课题做引领的教学改革,既能强师,又能惠生,更能强校。
二、课堂上的学生
(1)学科价值认识:学生了解了本学科的价值作用,对本学科的兴趣逐步增强。
(2)学科学习态度:学生热爱本学科,当然会认真学习本学科。
(3)基础知识积累:有本学科较为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知识链接能力,新旧知识粘贴牢靠。
(4)良好表现欲望: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积极投入课堂学习活动。
(5)思维感悟能力:学生思维活跃,适应课堂上多种活动的变化并能感悟出知识形成、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新知识所赋予的道理与思想情感来。
(6)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课堂上所展现的语言应该较为清晰、流畅、完整、凝练,文字的表述更要通俗易懂,清楚明白。
(7)合作交流能力:学生具有合作交流的意愿和习惯,熟练掌握各种交流的过程、步骤、方法。
(8)追疑探究习惯:学生要有求异思维习惯,并且敢于追疑探究。
(9)联系生活习惯:学生善于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10)师生情感融洽:学生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表现出对教师的爱慕、敬仰的感情。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靠教师的悉心帮扶,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靠教师的耐心引导,而教师的能力、方法、技巧、情感、智慧等只能靠自身的修炼。
教师有了扎实的基础,自然也就有了教育智慧和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上精、气、神自然充沛饱满。一笑一颦,传递爱心,举手投足,察析学情。语言洗练精辟,风趣诙谐;动作、语言、眼神有机协调;引导、点播、过渡自然流畅。
学生有了丰厚的积累,也就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和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上自然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学生具备了各种学习能力和习惯,在课堂上自然听得专注,读得动情,说得流畅,写得规范,生生、师生之间情感共鸣,表现出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精神。
在这样的师生组合的课堂上,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课堂,更能使学生表现欲强烈,进而议论得热烈、争辩得激烈,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在议论中分析问题,在争辩中解决问题。
梅州市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要素 篇11
关键词:行政村名;梅州市;语源类型;自然环境要素
1引言:对于梅州市的地名研究的资料和文章都是从地名与文化、地名与社会历史背景等角度分析研究的,虽然研究地名与文化方面的论文较多,但尚未发现有从地理角度和整体上专门研究梅州市行政村名的文献。总的来说,对于村名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系统,尤其对某—特定区域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拟以梅州市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采用统计法、归纳比较法等方法,从地理角度分析梅州市行政村名命名和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2梅州市基本概况
梅州位于广东省粤东地区,东部与福建省交界,南部与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辖2区5县,代管1个县级市(兴宁市)、梅江区、梅县区、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
“梅乡礼四海,客州纳五湖。未仰梅江水,已闻客家歌。”这是圣神贤写的《梅州颂》,赞扬的正是如今的梅州市。
它被海外全世界客家人尊称为“世界客都”“客都梅州”。
3梅州市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要素
梅州市共有行政村名2243个,从村名自然环境要素可分为5类:植物、水文、动物、地形、颜色,由于每个行政村的命名是由多种方式构成的,因此在分类统计时有重复计算的,(如:黄梅村,黄指颜色,属颜色类;梅指梅花,属植物类)但是这不影响分析行政村名语源类型的分析。
3.1地形与行政村名
梅州市属于典型的山区,地处南岭以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多田少。主要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梅州市境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等三列山脉组成。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位于丰顺县的铜鼓嶂海拔1560米,是梅州第一高峰。全市山地面積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仅占13.7%左右。境内的兴宁盆地是粤东最大的盆地,面积达302平方公里。
在梅州市内,以坑命名的行政村在所有地形类命名中所占比例最大,例如:泮坑村、上坑村、书坑村等。以山命名的行政村数量也很大,比如:彩山村、成山村、明山村等。行政村名以“坑”“山”等命名,说明了梅州市山区和丘陵面积广大,城市周围高山很多。其他行政村名如:三洲溪村、大山背村等都反映了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特点。
3.2水文与行政村名
梅州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韩江,全长470公里(梅州境内长343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011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4691平方公里);梅江,全长307公里(梅州境内长271公里),流域面积14061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0888平方公里);汀江,全长323公里(梅州境内55公里),流域面积1180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333平方公里);同时还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丰良河等。此外,东江亦沿市境西北的兴宁市边境流过,在梅州境内河段长24.8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水是生命之源,中国古代风水就讲究“山环水抱”,梅州市以水文命名的地名也很多。由统计得,梅州市以溪命名的有69个,河26个,湖40个,江27个,水37个,洋20个,其他41个。
在梅州市内,以溪命名的行政村数量所占比重最大,如嵩溪村、峰溪村、湾溪村等,其次是以湖、水、河命名的行政村,所以梅州市行政村的命名受水文要素的影响很大。
3.3植物与行政村名
梅州境内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已被记载的有1084种,其隶属于182科,598属。这些植物中,有材用、药用、油脂、芳香、蜜源、淀粉、果类、鞣料植物等,极富科研、实用和观赏等价值。梅州市以植物命名的行政村数量为145个,且植物的种类多样,例如梅、芹、桃、梅、松等。
3.4其它自然因素与行政村名
梅州市以其他自然要素(颜色、动物)命名的行政村共有250个,占统计总数的6.2%。
4梅州市行政村名的空间分布
4.1地形类行政村名的空间分布
地形类的乡镇地名可详细分为山、岭、坑等。梅州市东南部以“坑”命名的乡镇地名明显多于西北部,这正符合梅州市的地形分布。梅州市地势北高南低,且丘陵和平原面积占绝大部分。
4.2水文类行政村名的空间分布
梅州市境内水流众多,大埔县由梅江、梅坦河、汀江;丰顺县有大胜溪、丰良河、八乡河、榕江北河:等等。这些河分属韩江、梅江、琴江三大水系。此外,东江的干流也沿着梅州市边境经过,流经河段长25km,其在梅州市的集雨面积达272km2梅州市各个县市的乡镇村名的命名中,水文这个因素是影响极大的。可见,梅州市的水资源非常丰富。
4.3植物类行政村名的空间分布
梅州市的植物种类繁多,且有科研、实用和观赏等价值。以植物命名的行政村在五华县和梅县较多。结论:综上所述,广东省梅州市行政村名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梅州市行政村的命名受地形的影响最大,这充分全面地说明了梅州市复杂多样的地形状况;其次,是受水文影响,说明梅州市水资源丰富,河网密集,气候湿润;再次,是受植物影响,说明梅州市的植物种类多,覆盖率高。显见,地名不是一个随便的字词语言,其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显示着当地的特殊自然环境。
重庆城市视觉形象中自然要素探究 篇12
我国古代汉字中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寓意, “城”是修筑城墙, 多用作防卫, “市”是市场, 街市, 做买卖的地方。而现代我们把人口大规模集中、有着高楼大厦的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体成为城市。形象的含义为事物的形态、面貌被人们感知后产生的信息总量在人脑中的反映。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形象的主体, 源于人类对生活所不断追求带来的提升, 是一座城市带给人们最综合、最直观的表现, 通过城市规划、设计、标识、基础设施加以表现。城市视觉形象之所以不断发展, 正如马斯洛在人类需求与城市需求中所谈到的一样, 城市的视觉形象是城市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文化积淀的综合体现。重庆作为成立最晚的直辖市, 可以说有着丰富的发展空间即城市形象的可塑造性。重庆整体城市形象定位为:宜居城市;活力之都。一座城市给人们留下的城市印象, 往往是具有代表性的景观, 如杭州的西湖、三亚的海滩、北京的鸟巢等, 它们所表现出的形象的截然不同的, 发掘城市特征可以更好的表达城市美, 也是规划、建设的首要目标。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既要避免形成千城一面的发展倾向, 更要提炼出具有特色的城市视觉形象, 这3 个要素的开发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现代化城市建设中, 几乎所有的自然要素都是后期人为修改过的, 但正是在城市空间中对自然要素合理添加, 使得钢筋水泥的城市变得更加易于人们生活接近, 呈现出人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2 构成重庆视觉形象的自然要素及现状
2.1地形与地势从宏观的层面构成了城市的视觉形象
重庆作为我国典型山地城市, 平均海拔400m,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 市区坡地面积大, 主要表现为由南北向长江方面逐渐降低, 而中部和北部以丘陵为主, 东北、东南方向分别为大巴山和武陵山。主城区地形起伏较大, 其中最大的高差有2000 多m。主城由5 大片区组成, 气候特征为:冬季气候温暖, 春季来临时间较早, 夏季时间长且炎热, 秋季凉爽。因为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夏秋季节经常晚上下雨, 所以有“巴山夜雨”的说法;并且河谷地形较多, 下雨过后水汽不易挥发出去, 年平均有雾的天气在104d, 比众所周知的世界雾都伦敦的94d还要多, 所以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雾都”。
2.2绿化要素
在城市空间中主要体现为绿色植被, 与城市景观相结合的形态主要有城市道路绿地、公园绿地以及城市空间界面绿地等。对于内地 (非沿海) 城市而言, 进行城市绿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的视觉形象重要方式。城市绿化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为主的城市中的人群来说有着多种好处。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有:将机动车与行人通行空间进行绿化隔离, 增加道路安全;城区内路面基本为水泥路基, 更多的绿化可以保持水土, 稳定路面;对不同道路种植不同树种, 进行个性化的配置设计, 形成丰富多变的自然景观, 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从而令人产生有所期待的新鲜感;绿化降低了交通带来的噪音, 为行人以及居住区、写字楼中的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如再种植一些蓝按、桑树、垂柳还可吸附有害气体。
2.3水体要素与绿化要素
在中观视觉层面构成了城市的视觉形象, 是渗透到城市景观空间的常见要素, 与城市视觉形象结合较为紧密。而景观元素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绿化和水体, 通过整合绿化和水体要素, 城市景观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长江、嘉陵江汇流于此, 全市流域面积50km2及以上河流共有510 条 (跨省河流122 条) , 重庆市内总长16877km;水库有近3000 座。主要河流有长江、嘉凌江、乌江、璧山璧南河、铜梁小安溪、潼南琼江等。从2014年开始, 重庆市进行了都市去美丽山水城市规划, 对以长江、嘉陵江为主的“2 江4 岸”在内的40 余条河流分段制定景观设计, 加强夜间照明效果。城市中夜景照明可以对建筑、水体景观赋予新的美感, 夜景照明设施也是城市视觉形象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从整体上提高夜间景观质量, 优化城市视觉形象。现阶段重庆水体照明设施虽然在大的方面做了统一规划, 但仍缺少有特色的重点景观区域, 一些白天为行人活动建造的景观物在夜晚被照明设施忽略, 反而成为了阻碍行人的障碍物。
3 结语
【自然生态要素论文】推荐阅读:
体验生态体育课堂教学七要素论文08-27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论文10-21
自然生态美05-14
自然生态景观07-30
自然生态美学08-28
生态自然观07-09
自然环境政治生态08-13
自然生态保护区08-01
高中生保护自然生态作文08-19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