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024-06-16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共10篇)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篇1

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主要思想/(基本特征):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进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非稳定性的统一平衡。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者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人口激增:造成人与其它物种的不平衡,人与人的不平衡以及人与支持系统的不平衡.自然资源消耗短缺: 矿物资源储量减少;大量生物物种减少和新的危险生物出现;

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空气和水污染、生化污染为主;

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生态危机是社会异化的产物 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生态危机也是由于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与经济增长、一味追求经济增长所致.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

2、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

3、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

4、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一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包含三个层面:物质生产层面、社会制度层面、思想观念层面。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篇2

马克思自然观在本体论意义上明确自然界的先在性和人对自然的从属性。世界的存在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自然观在明确自然的先在性的同时,也指出人对自然的从属性,即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首先依赖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一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即使人类意识的能动性再巨大,也都不能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和被制约性。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这与当代生态文明思想不谋而合,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自然观对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一方面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又为人类的生产提供生活资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缺的自然物质前提。自然界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既是人类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内”,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纯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所以不能把人类摆在自然界“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因此,人类要尊重和保护自然。马克思自然观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

2 马克思自然观在辩证法方面蕴涵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上,充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马克思自然观有力地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机械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孤立了人与自然的联系,把自然界视为静态的“固体”,将动态的人类演进与静态的自然界相分离。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看到“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及其辩证统一关系,这只能引导人们毫无顾忌地迫害自然,破坏生态环境。马克思提出了全新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的思维方式。马克思自然观表明,人们应该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分析和处理生态问题。“辩证法的规律就是从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概括出来的。”“在自然里,同样的辩证的运动规律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正像在历史上这些规律支配着似乎是偶然的事变一样。”马克思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关系,自然界不仅提供了生活资料,而且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提供了劳动对象,同时自然界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提供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场所。马克思不仅仅单纯阐述了人依赖于自然,更重要的是人可以利用自然、改变自然界,同时也深刻地提出了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类存在及其活动既是自然界永恒运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构成一个特殊的部分。

马克思自然观从辩证法的角度为人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哲学依据,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构建科学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思想原则。

3 马克思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蕴涵的生态文明思想

实践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部分的核心,实践的观点也是贯穿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因此,马克思的自然观与认识论的结合可谓天衣无缝。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一直是通过劳动同自然界发生作用。劳动实践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样态和取向。本质地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深刻的生态文明内涵。劳动实践是自然系统长期演进的产物,人连同人的劳动实践是属于大自然系统的,劳动实践是大自然系统中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马克思从实践论的角度看待自然界,所有的自然和环境的变化,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都在人的社会生活之中。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这其中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文明思想,是实践观应有的价值规范,体现了自我与万物、人性与物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文明理念。

马克思指出,劳动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就是说,劳动实践不仅是人从自然系统中获取物质能量的方式,而且是人与整个自然系统实现生态平衡和稳定的运行机制。通过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来实现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自然观揭示了世界生成的本性,揭示了世界由自然界成为“人化世界”的生成过程,强调了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作用,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在生态优化中的作用和人类生存范式等重大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以马克思自然观为指导,采取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刘仁忠,张维.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长江论坛,2008(4).

[2]韩雪风.论生态文明建设[J].探索,2008(1).

唐诗自然观的生态思想 篇3

同其他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形式描绘的自然一样,诗人的眼中,自然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没有疏离;人与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都有一气相通,它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甚至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忧愁烦恼的情感,它们之间不仅相互联系,甚至是相互感通、相互理解、相互转化的。在文学家的眼中,顽石宝玉、蝴蝶狐狸,如果钟天地日月之神秀,皆可幻形为人。这种天人相通的自然观,集中体现在唐诗情景交融的意境中。

唐诗中人与自然相融合,首先表现在把自然“人性化”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些脍炙人口的田园诗、山水诗集中体现了这一特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诗中描写的秋雨后的空山,沐浴着松林间的清辉,石头上缓缓流淌的清泉,竹林里浣纱归来少女的嬉笑,在莲叶间轻快穿行的鱼舟,彼此组成了一幅清丽明快、和谐生动的生活场景。在这里,空山、秋雨、明月、清泉不再是拒人:千里之外、与人格格不入的僵死生硬的自然物;浣纱捕鱼人的劳动也不见艰辛,山川日月与人的活动默契而成为与生活相连的部分。诗人的眼中是温馨生动,富有人情味的自然景观。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乌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这首对仗工整的诗,用“清晨”对“初日”、“古寺”对“高林”、“曲径”对“禅房”、“山光”对“潭影”,眼前的景物一组一组、一步一步衬托铺垫,最后达到高潮。“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这首构思新颖、情趣精妙的诗,以古、幽、深、空、寂的色彩,以及悠悠钟磬的声音,描写山寺寂静空灵的景色,与清静的寺院生活贴合得天衣无缝,间接反映了通透空灵的禅境。在这里,山池花木、高林飞鸟已经“禅化”,成为寺院禅趣生活的部分。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自然与人们的生活多么和谐。如果我们翻开唐诗,像枫桥夜泊、关山秋月、寒雪独钓、城陌柳色、云关雪栈、柴扉桑麻等,无不把山川日月、花草树木当作善解人意、温馨恬静而与人生活相伴的部分。

诗人与自然的交融,还表现在诗人把自然当作交流情感、寄托情思的对象,或者当作“知己”,当作倾诉、寻求安慰的对象。

唐诗里的边塞诗、闺怨诗,其大量的诗句用明月、春风、杨柳来寄寓相思和乡思之情。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今夜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忽见城头烟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

自然景物不仅是引发人的情感、寄寓人思绪的东西,而且是吐露心思、倾诉情感的知心朋友。“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久违而又能互诉衷肠的朋友,情谊绵绵。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李白的《月下独酌》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用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当诗人在花间孤独饮酒无人作陪时,明月善解人心而悄然来临,陪诗人酌酒、歌唱、舞蹈,以至月影散乱。诗人与明月同醒同醉,并且相互结成忘情朋友,相约将来在遥远的星河再会。可以看出,诗人眼里的月亮,不再仅仅是自然物,而是一位知情善解的朋友,怀才不遇的作者,在“有志不获聘”而又感于“日月掷人去”时,将一腔忧愁烦闷的情绪全部倾诉给他。在这里,月忘自己是月,人忘自已是人,月与人之间,成为情投意合的朋友。

唐诗里的自然,决不是单纯的自然描写,而是人与自然的融会,是山川草木之灵性和人之灵性间的互相生发。情与景的交流,情以景生,景以情活,情与景不相分离。山川草木启迪了人性,人又将自己的灵性赋予山川草木,使得人与自然同时鲜活起来。正如画家宗炳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以赠,兴来如答。”自然与人们的生活,相依相生;自然对人们的情感诉求,积极应答。

在诗人的眼中,大自然是美丽的、雄伟的,她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部分,是我们情感的寄托,而且本身具有审美价值。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烟销日出不见人,欺乃一声山水绿。

(柳宗元)

诗人用绘声绘色的手法,描绘了山川景物的优美秀丽、多姿多彩。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诗人描写了祖国名山大川的雄伟壮美和 瑰丽神奇的崇高之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 力量,使人振奋,催人进发。自然是神秘的美的宝藏,她以自己的崇高和优美,给人美的享受,净化了人的灵魂,启迪了人的思想。自然是艺术的母体,她刺激着诗人的灵感,给我们留下脍炙人口的光辉诗篇。

此外,诗人不仅欣赏自然的美景,从中享受优美和崇高,而且还从山川草木之中体味、把握自然之大道,即所谓“真意”,“味外之旨、韵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语)。唐代的山水诗、田园诗以及访僧求道诗,蕴涵着“禅意”、“自然”。如

日出雾露余,轻松如膏沐。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柳宗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刘长卿)

涛人从山川草木的实景中,烘托出新的意境,并从山川草木之外追求与天地人心浑然一体的大道。“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恽南田《题洁庵图》)

总之,唐诗的日月星辰、山川草木是人们生活的连续,是人寄托情感、倾诉交流的对象;自然不是机械僵死的物质,是我们支配征服的对象,亦不是西方浪漫文学中那种独立于人、外在于人、有内在神秘价值和规律的自然,她(自然)是人的延伸、是人与她和睦相处、亲密交往的朋友,她不仅是滋养生命抚育我们成长的母亲,是我们生活的依靠,而且是丰富我们生活,寄托我们的情思,增加我们的美感,陶冶性情、体悟天道的媒介,是一个值得我们敬畏和看护的自然,是生命的家园。唐诗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结晶,它处理“人——自”关系的方式,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智慧,如果我们对之珍视和发掘,将会给现在生态伦理问题的讨论以启迪。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篇4

答: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化合物直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宇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1、从存在到演化

以往的自然科学,如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论,包括相对论和量于力学等,所描述的都是可逆过程,表现出时间反演是对称的,未来和过去没有差别。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则将热力学定律的“时间之矢”与动力学系统的复杂性、不可逆性联系起来,使时间从一个外部参且转变为自然演化的内在尺度,指出”时间之矢”是与物理系统相联系的内部届性,从而提出了“内部时间”的概念,表明白然科学从存在的科学走向演化的科学。与此相联系,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就从认识存在深入到认识演化,即认识到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演化的,并试图在存在和演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自从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来,确定论观点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直被奉为正统,以致机械决定论者构造了一个封闭的简单的宇宙模式.认为只要人们找到一个无所不包的宇宙方程,并且知道宇宙的一切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那么,宇宙的过左和未来都会呈现在跟前。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拉普拉斯决定论。但是,混沟理论表明,对于那些原来看来完全确定的非线性系统,即使不受外界影响.初始条件是确定的,系统自身也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称之为“内在随机性”)。这类情况不是稀有的特例,而是普迫行为,完全确定论的描述在牛顿力学中仅限于稀如风毛磷角的特例。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统一。

3、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

正如人的认识发展道路是从认识简单事物开始一样.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从研究简单系统开始的。经典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线性的、解析的、平衡态的、规则的、有序的、确定的、可逆的、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对象,这本来是合理的、必然的,但也形成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复杂性只存在于生命和社会历史领域,物理世界是简单的。因此,不问是否合可能,总是把复杂性完全简化为简单性来处理(实质上是人为地消除复杂性),其基本的方法是分析的、还原的。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把注意力转向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系统,研究非线性的、非解析的、非平衡态的、不规则的、无序的、不确定的、不可逆的、不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对象,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揭示出了自然界的复杂性的一面,表明一个复杂的系统,不能被看做是许多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存在着要素之间的反馈、自催化、自组织的相互联系和协同作用。正如普里戈金在《探 索复杂性》一书中所指出的:“复杂性不再仅仅属于生物学了,它正在进人物理学领域,似乎已经植根于自然法则之中了。”人们已经意识到必须将追求简单性

和探索复杂性结合起来。

4、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

以往的科学实质上是以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线性科学。数学的发展早已为线性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包括线性代数、线件微分方程、博立叶分析、线性算子理论和随机过程的线性理论在内的强有力的解析方法和工具。正如人的认识发展道路是从认识简单事物开始一样,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从研究线性系统这种简单对象开始的。物理学家首先考察没有摩擦的理想摆、没有粘滞的理想流体,数学家首先研究线性函数、线性方程,等等。这本来是合理的、必然的。线性模型是一大批现实系统的良好近似。事实上,线性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极其光辉的成果,迄今许多令人泞目的重大理论和技术创造都是线性科学的贡献。但在线性科学成功发展的同时,也在自然观上形成了一种线性观.即把线性系统视为 客观世界的常规现象、正常状态或本质特征,把非线性系统视为例外情形、病态现象或非本质特征,非线性系统仅仅是线性系统的扰动等等;认为只有线性现象才有普通规律,可以提出一般原理,制定普适的方法,非线性现象没有普通规律,不能建立一般原理和普适的方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分形理论、混油理论等研究所刮起的。非线性风暴”,使人们终于明白:现实世界中的非线性问题不是少见的例外而是普通现象,线性问题才是少见的例外,非线性特性不是细枝末节而是基本特征和本质的存在,线性特性才是非本质的存在和次要方而;线性系统只不过是一部分简单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二、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的确立,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其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再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提出了内部时间”的概念,最后.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

2、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捐不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它首先从整体出发,对事物进行综合研究,然后以综合为指导,对事物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又在分析的基础上回到整体的综合研究。

第二,认为由各要素组成的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新功能.

第三,把所观察的系统都看做动态的开放系统,认为任何系统都处于一定环境之中,它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系统要得到自身的发展,必定是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篇5

生态自然观的树立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意义

摘要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世界科技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 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使得世界科技健康持续发展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世界科技持续发展

(一)何为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但是,生态自然观并非简单地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更高层次上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综合.只有在生态自然中,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才会和谐共存,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超越的统一,也才能真正达到马克思预言的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由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生态自然观自然而然地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生态自然观不反对技术的利用,但它要求对技术的利用不仅要从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健康和完善出发,注重人的生活和价值的意义,而且还要求所选择的技术要与生态环境相容.因此,“只有一个地球”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口号是生态自然观最简洁的表述.

(二)生态自然与世界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而世界科技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生态环境,生态自然观的树立对世界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不能不提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 1

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反对人类的绝对中心论,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致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不仅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也用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调节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社会、经济三者统一起来,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保持大自然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将人们从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方式下解放出来,转向生态文明方式.并且要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以放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重归自然为代价的.一个追求生态文明的社会支持鼓励经济增长,并不因为要保护环境而取消经济增长,而是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普遍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使环境教育适合可持续发展,建设健康完好的世界科技体系,包括要保护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世界科技健康发展.

(三)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

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影

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要抓好水污染防治,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加快土壤污染治理,保障食品安全.这仅依靠个别人不行,少数人也不行,只有使之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人类啊,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节约一滴水,保护一棵小草.让天空依然明净,让河水依然清澈,让小草依然碧绿,让花朵依然鲜艳,让阳光依然灿烂,让地球依然生辉!

(四)结论

因此说,生态文明是世界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态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本身的一种体现.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在整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短期的、局部的发展损害长远的、全局的发展的问题.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篇6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本文就是在认识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首先,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和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活动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其次,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从提出到逐步推行实施,也正在从实践的角度丰富和完善着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内容。然后,生态自然观孕育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了生态自然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总之,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不可分割。

关键词: 人 自然 生态自然观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应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使得人类在物质财富涌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这样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不仅要把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主旨。

二、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1)生态自然观并非简单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更高层次上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综合。只有在生态自然中,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才会和谐共存,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超越的统一,也才能真正达到马克思预言的那种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即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生态科学、生态哲学或环境伦理学等的讨论和重复,而是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进行哲学概括形成的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形态。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生态自然界。第三,生态自然观是出于对自然观的历史研究的理性思考提出的,是对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长期、充分发展之后的一种理论总结,它产生于生态自然进入实践领域之初,因此,生态自然观对于生态自然的创建实践来说具有超前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自然观的理论研究对生态自然的实践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类命运的生态危机问题。当代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正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形成,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是来源于我们对人工自然的反思及对天然自然价值的重新认识;从实践角度看,是来源于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两类自然矛盾的凸现;从人文角度看,是来源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延伸,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历史必然。

三、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和哲学基础 3.1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

(1)确立生态自然观是把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和谐的发展放在宇宙观、社会观与人生观的基础、前提和出发点的地位,弘扬与发展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意识基础,生态自然观使人们从思想上摒弃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人高于自然界”、“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 的观点;认识到了以往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在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的无节制的索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而导致了生态危机是多么的愚蠢;认识到了只有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维护人与自然系统的平衡,才能真正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这种意识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它是人们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基础。

(2)人类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因素,从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来探讨人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条合乎逻辑的思维路线。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这一发展巨系统的主动者、推动者,同时,人本身也是发展的结果。人作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存在物,其生活内容不仅包括经济活动,还包括各种生物需要、社会参与、自由时间的支配等多种方面,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人不仅要生存,还需要发展、享受等等,所有这些方面不仅要有数量上的增长,而且要有质量上的提高。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从广义上说$是为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战略,其根本就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种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与世界构成的一种相互规定、同构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考虑人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出发点。

3.2 生态自然观要求

生态自然观要求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一切生命之间,把自然也作为人类道德的对象,这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基础。

传统的伦理观只考虑人与人的关系,只是以人的利益或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目的,只把人作为道德的对象,只承认人的道德地位和权利。正因为如此,这种传统的伦理观也就无视自然界中其他的生命现象和生命体的存在:人只要需要,就可以恣意地砍伐和采挖#疯狂地掠杀和灭绝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其实,既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环境伦理学也就是人类伦理学的基础。生态自然观要求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一切生命之间,它认为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地球生态系统,对于整个地球生命的存在是必要的、有利的,人类有义务有责任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尊重和维护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担负起爱护和保护大自然的道德责任,破除自我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从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人类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存、和谐发展,不能以高消费的方式对自然界进行贪婪的掠夺,破坏了自己和后代赖以生存的基础,那样就是最大的不道德行为。

3.3 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导向

生态危机日趋严峻,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界的绝对中心,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友,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这种注重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互利性的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要求人类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与自然和谐共处,并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 4.1 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能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撑体系,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致使南水北调、北煤南运、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极大地钳制了经济发展。另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扩大开放,坚持自力更生的情况下展开的,除了引进少量的资金与技术以外,主要的建设资金和近乎全部的资源是靠自己积累、自己生产的,而且所有的工业污染物都必须自己处理,不可能向发达国家那样从殖民地大量掠夺资源,而把污染物质倾倒到发展中国家,或是把高污染的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行资源掠夺和生态侵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 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到了环境承受能力的有限性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大气质量、酸雨问题、水系污染、水土流失给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人口素质较低,它将给人力资源开发带来许多困难,反过来又将影响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这必将给有限的耕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另外,许多先进的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不平等的贸易交换或生产转移,变相地掠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污染我们的环境,不难看出中国环境的承受能力正在经受着极大的挑战。根治环境污染,恢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成了我们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4.3 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到了经济发展在量上的有限性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它包括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而且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显然经济发展的质量的提高就成了我们的关注对象,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集团化趋势的发展,我们面临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垄断的强大壁垒,在技术引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对外贸易等方面遇到种种阻力。同时,世界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化、严重化、国际绿色产品市场的普及化,竞争的激烈化以及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们这样一个在经济、科学发展水平上与少数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的人口大国,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承担比发达国家更多,更重的任务。因此,面对世界绿色市场的巨大冲击与压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才是高质量的、可持续的。

五、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同点

5.1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相近

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积淀理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模式在现代人类意识形态领域萌发,“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成为学术界共同的心声。具体的讲,就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人类提供包括适宜的环境质量在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还要考虑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5.2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现实根源相同 5.2.1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从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可以归结为“生态危机”。这种生态危机又集中表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问题;人口问题。这些“生态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得当代人类不断的对其进行反思。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科学的进步与完善,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5.2.2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类社会活动对大自然干预的程度不同,因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亦不同。但总的趋势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亦愈深,而受到污染破坏的环境又成为社会发展新的制约。尤其是近现代,这个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各国、各级政府纷纷加大了环境保护投资,制定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同时大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和发展低污染、无污染的工艺技术,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人类正是经过不断反思、探究与实践才终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

5.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实施途径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5.3.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的观点是不可取的。第二,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指经济发展,它包含着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诸多要素。第三,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着平等的发展权。

(2)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代际公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进行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不给予子孙更多的财富也要留下一片蓝天碧水,我们不能片面追求经济、过度开发资源、滥用环境权利剥夺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和消费的机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幸福,而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利益。二是代内公平———即所有的当代人应该享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待遇。要求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

(3)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经济和社会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正是基于这个层面的理解,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界定为:“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4)共同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应该是世界各国的联合行动。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以上四条基本原则的内容正是生态自然观所持的基本思想。

5.3.2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实现生态文明,因为在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中,生态文明就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而生态文明包含的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层面恰恰是可持续发展构成的要素。

5.4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在理论上殊途同归 5.4.1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对生态系统特征的解释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有一定时空范围、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并且整体、开放、动态平衡的系统。正是基于生态系统以上的特点,生态自然观理论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一员,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的统一体,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因子,人类与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更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5.4.2 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用实际行动来打破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环境效益,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而付出惨重的环境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概念中提出,不是不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何种形式、何种程度实现经济增长,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去实行,才能协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的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这样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正确规范两个基本关系: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要求人类应以高度民主的科学认识与道德责任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应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发展、公平、合作、协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浅谈食品科学中的生态自然观 篇7

在辨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 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 是天然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 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时, 必须尊重自然, 与自然协同进化。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可也给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 蓄积在蔬菜、粮食中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指数超标等问题, 如今已现实地摆在每个人餐桌面前。对于农产品, 食品在生产过程中, 源头污染是食品污染的直接原因。在水、土、气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对农产品构成污染的主要物质归纳起来有四类, 分别是: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污染和由普通营养引发的污染物。这四类物质都可能通过食物链, 在农产品中富集, 进而造成食品污染, 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 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过程中, 应遵循生态自然观, 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食品中的污染物来自于环境污染, 要控制食品中的污染物, 必须从治理环境入手。

二、食品科学服务于人

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求为目的, 包括了食品的开发、生产、加工等过程, 都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和目标, 它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不断变化的观点和需要变化的, 充分体现了食品服务人的精神。

社会发展到今天, 人类对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今天的“食”, 已不仅仅是解决饥饿问题, 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饮食生活。在中国,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盲目的追求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更讲求卫生、安全、营养均衡的食品, 食品科学的研究方向也逐渐从单一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转向到今天的多样的低热卡值食品、绿色天然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除了说明食品的发展为了服务人类而趋向多元化, 更体现它关心不同人群的健康。

三、食品安全是为了保证人的生存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食品安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和最基本的物质资源, 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即食品量的安全后, 食品质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在历届全国“两会”上, 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成为热点, 人民群众反映也非常强烈。在食品的研发与生产中, 食品安全性是首要的核心的内容, 它充分体现着自然辩证法中生态发展观的人本实质。目前,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化、食品安全检验检疫都是着眼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让消费者的人生安全和健康有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目标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根本落脚点, 是从根本上维护人们的利益, 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 从而维护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的地位。

四、食品科学的发展应兼顾人的心理需求

食品在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同时, 还应该向着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在今天的食品研究中, 除了食品的安全、营养, 还有更多被讨论的是食品如何被人们认可和接受, 如何通过食品的色、形、味、口感等感观功能去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另一方面重要问题。

食品的开发、加工、生产应本着服务于人, 关心人, 尊重人的人本精神, 首先是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要, 其中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同时还要兼顾各个消费群体的需要和大众人群的心理需求。食品科学的价值也就在于它能满足人的需求, 脱离人的需要谈食品, 显得空洞而没有了方向。因为没有人的需求作为指导, 食品科学的发展也就迷失了方向。因此, 食品科学的发展体现着服务于人, 关心人, 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同时, 它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人类。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都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 是以人为本的自然观。食品的生产是为保证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的存在, 从而展现了它服务人的人本主义精神, 体现着生态自然观的本质要求和辩证法思想。

参考文献

[1]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1]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刘静玲:《食品安全与生态风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15-16.[2]刘静玲:《食品安全与生态风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15-16.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篇8

【关键词】 梭罗 瓦尔登 自然观 生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83-01

0

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对美国的思想与文学影响巨大。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记录了他1845年到1847年间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居生活,书中以人对自然的沉思为主题,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的描写。但梭罗作品里的思想,远远地超越了对自然的描写和赞美,体现了对现代文明发展的预见和深刻批判,对于今天的生态研究与教育,具有非凡的启发意义。

近些年来,越来越频发的环境污染事件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已进入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时代,迫切需要反思过去数千年来的观念和行为,找到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中,梭罗的思想逐渐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845年7月,梭罗抛开物质的羁绊,在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畔亲手修建了一所小木屋并在里面住了两年零两个月,这期间,他播种豆子、萝卜、玉米、马铃薯,自给自足,完全依靠自己的双手过着原始质朴而充满诗意的生活。在梭罗看来,人和自然本是一体、浑然天成的——“我奇异地在大自然中自由来往,已与大自然成为一体。当我只穿件衬衫沿着多石的湖岸漫步时,虽然天气很凉,阴沉有风,而且看不见什么特别吸引我的东西,但这自然环境却和我极为协调。很多人意识到,现代社会所形成的二元分裂的哲学自然观,是导致生态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这种观念下,自然是客体,是人类使用和改造的对象;即使自然有其内在价值,也必须以人类的价值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梭罗主张从根源上反思人在自然和宇宙中的地位,这个意义上的回归自然,是要人深深地生活在自然中,作为自然之子存在并发展着,它与自然界的联系不仅通过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取用,更要像自然界的一棵树一样,“通过它隐秘而深刻的根须、通过大地进行”。这是一种是源始的哲学观,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节俭朴素的生活

梭罗崇尚简单质朴,《瓦尔登湖》里记录了他极为简朴的生活,他认为自己最大的本领就是需求极少,而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物质需求都没有必要。

梭罗认为奢侈者就像是处于贪吃的幼虫阶段的昆虫,奢侈的生活是有害的,它会导致物质和能源的大量浪费。比如有人为了夏季的冰镇饮料冬季到瓦尔登湖上获取冰块,破坏了鱼儿冬季的屋顶,把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空气,像捆绑木料一样用铁链捆好,放在车上运走,但大多数冰块却由于融化等原因到不了市场去而被浪费掉。不仅如此,过多的物质追求破坏了生活中的快乐,损害了生活的自由与闲适,阻碍了思想的自由。从今天的现状看来,社会的发展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如果不加节制,我们很快就会透支掉从子孙那儿借来的地球资源,让我们的下一代在物质财富方面无可传承,在精神财富方面看到的也是一片贫瘠。

三、文明与荒野的平衡

在精神上,梭罗是文明人,他具有卓越的逻辑思维能力,他是能进行深刻哲学思辨的哲学家,而在身体上,梭罗是一个充满野性的人,他崇尚印第安人的生活,并且在划船、游泳、步行等方面超过身边地道的农人、渔夫、猎人。这种野性是人的天性,是人与自然原始的浑然天成的联系,它不仅无害,而且产生了真正的人文知识,或者说是对人类经验的真实记载。

这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自然历程。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了人更舒适的生活的同时也将人从自然中抽离出来,成为异化的缺乏野性的人。人们生活中与自然界的感性接触太少,被自己制造的产品包围,身体由于依赖外物而变得懒惰和迟钝,对自然变化的适应能力、跑跳投游等运动能力下降,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若不来自切身经验,则自然界就成了抽象之物,其结果就是人缺乏对自然万物的真正知识,缺乏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及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之心。

四、对生态教育的启示

我们的学校生态教育长期以来都有缺陷。一方面,重知识轻实践,学生活动少,加之考试压力大,师生都不太关心课堂以外的世界。另一方面,以人类为中心而忽视自然价值。第三个方面,学校生态教育易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侧重舆论宣传和“运动式”的学生活动,对生态教育的内涵有待更深一步挖掘,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应该长期坚持。

学校可通过学科教学中渗透、开展生态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生态教育校本课程等多种途径进行生态教育。其中最为有效的是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最能培养起对自然丰富的感知和深厚的感情。

今天的生态学不仅仅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和作用机理,它已经从浅生态学迈向深生态学,比以往具有更深的伦理学与哲学意蕴,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人类生命力的源泉,热爱自然、呵护自然、与自然的亲密交往的意义不局限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将帮助人建立优秀的人格,培养正确和坚定的生活信念,最终为人类文明的走向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梭罗深邃的思想和超凡的人生智慧将长久地影响未来生态学研究的伦理方向,影响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哲学思考,而他知行合一的躬身实践更为我们生态教育展示了一种高远的境界。

[ 参 考 文 献 ]

[1]梭罗.瓦尔登湖.王家湘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2]苏贤贵.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39(2):58-65,2002.

《大自然的生态》阅读训练附答案 篇9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的肥力。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森林里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凶啦。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捕食)害虫 ( )问题 ( )肥力

( )启示 ( )精力 ( )森林

2.用“ ”线在文中画出具体描写“害虫逞凶”的句子。

3.下列不属于“枯枝败叶”在森林中所起的作用的一项是[ ]

A.腐烂后,增强土壤的肥力。

B.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

C.能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4.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参考答案:

1.解决 增强 得到 集中 保护(不唯一)

2.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3.C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篇10

长期以来,人类由于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因而不同时代的人们,包括杰出的思想家,虽然有人也指出了人类活动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但更多的是为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奇功而自豪。由此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如过度地消耗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无节制地人口膨胀,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出现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逐渐消失,沙漠化、表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这些情况的出现,更使人类亲自体味到了自身生存环境所面临的危机。我们耗尽大自然的所有宝贵资源的时候,自然界就会成为僵死的质料;我们在破坏了其他动植物存在的条件时,人类自身的存在也就成了问题。这一危机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完全破坏,即人类生存环境的丧失。

人类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界,重温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无疑会有重要启迪。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

1.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自然的时候,强调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这种规律是不依人的意识和意志而改变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并利用好它为人类服务,但是一度超过了界限,我们人类就会要遭受自然的报复。马克思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恩格斯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恩格斯承认“人对自然的统治”,但是“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这些自然规律,从而能够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

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作为主体,首先有其存在的自然前提。“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是在他们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存在和活动依赖于物质自然界。其次,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

和。人不单单是一个“自然的人”,还是一个“社会的人”,是一个“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的人。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是一种实践关系,人和自然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彼此联系着的。实践作为一种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是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统一过程。对象化即主体的客化,自然的人化。它通过把人的本质力量和能力从主体的运动形式转变为客观对象的方法,在劳动过程中创造某种对象。

恩格斯说过,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优于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标志就是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能通过生产劳动自觉地利用和支配自然。但是,恩格斯又特别警告人们,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不要站在自然之外去统治自然。如果这样做,自然界必然无情地报复人类。他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

二、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1.“可持续性发展”概念的提出

“可持续性发展”概念是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和1981年《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明确提出的。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界定。90年代以来,又有一些补充和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等等。从广义上说,“可持续性发展”可以定义为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战略。可持续性发展是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本质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共荣,而不是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发展的目标。[3]

2.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

早在1994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通知。其鲜明特色是: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

不可分的整体,体现新的发展观,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经济过渡到集约型经济;把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列为战略重点;突出表述了中国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战略;注重全球环境与发展战略的协调。江泽民在1995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12种重大关系,其中专门论述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出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止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进一步提出,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最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其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4]

3.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就是“努力寻找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马克思早就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整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的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人与自然整体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因素。人包括在自然界的整体之中,对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种群以及地球上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重视,对于生态平衡和自然界整体性的充分重视等等,都是可持续性发展所要求的,也是现代生态自然观所要求的。但是自然界的供应和承受是有限的,所以人的能动性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这就要求人们更深刻更普遍地认识自然规律,更自觉更严格地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换句话说,尽管人类具有主体意识,具有改革自然的巨大能力,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绝不能违反自然界的生态规律,超越对生命网络的普遍联系、协同一体的依赖。传统的人类中心论那种以征服自然、剥削自然,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人类自身利益的价值观是完全错误的。[5]现代中心论以人类的需要来衡量改造自然的合理性,主张完全从人类利益的角度来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也是片面的。

我们绝不能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必须走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方案,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性发战略,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与现代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倡导人类应该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整个地球的进化施加定向的影响,使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人类和自然是同等重要的,只有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上一篇:《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原文及翻译赏析下一篇:云雀的心愿的作文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