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共8篇)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篇1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做法
【来源】: 生态办 【发布时间】: 2010-10-1
2色 灰色】【字体:大 中 小】【颜色:黑色 红
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同时居住有汉、畲、苗、藏、回、侗、黎8个民族。处于浙南山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景宁与其周边的地域,是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越的区域之一。景宁对山水生态资源的认识与利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4年设县以前,属于“纯自然生态文明”阶段,封闭半封闭的自给自足经济,使人与自然保持着良好的平衡。第二阶段是设县到“十五”末,属于“生态换发展”阶段,急于摆脱贫困的景宁陷入了以破坏生态换取发展的老路子。然而,由于工业经济十分落后,生态环境依然总体保持较好。第三阶段是“十一五”以来,属“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阶段,景宁面对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双重压力,积极探索欠发达山区民族县科学发展之路,既全面推进了经济社会“追赶、超越”步伐,又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以较小的生态代价换取较快的发展。
1.超越狭隘眼光,提升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大山的阻隔严重制约着景宁的发展,但景宁县委、县政府认为,景宁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不会永远与滞后的经济为伴。作为一个工业化程度较低、经济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地区,处在倡导知识经济、绿色产业的时代,景宁具有进行跨越式发展的自身和外部条件,景宁完全可以绕过传统的工业化制造业发展模式,直接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绿色环保产业,实现在维持现有的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发展经济。为此,景宁紧跟国内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步伐,积极开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研究与探索。2006年初,景宁县委在历经8个多月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提出了“一三四八”发展战略,确立“绿色生态立县”为三大战略方针之一,并把“生态协调”列为八项战略举措之一。在“一三四八”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景宁又遵循习近平副主席、省委赵洪祝书记等上级领导的嘱咐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充分融入到“全国十强、基本小康、文化基地”三大目标和“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三个走在前列要求当中,提出不仅要在经济社会硬指标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而且要在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幸福感等软指标上走在前列。同时,景宁县委大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幅度改革了乡镇部门考核办法,突出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生态文明和上级实行一票否决的事项等五大内容的考核,全面淡化了传统的GDP考核,推进了“绿色GDP”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2.坐拥两大优势,发展生态产业
景宁积极依托全省唯一的民族自治县和全国生态“五强”两大“王牌”优势,提出了“一产抓提升、二产抓„飞地‟、三产抓旅游”的产业发展思路,努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使产业发展“依托资源”但不“依赖资源”,着力构筑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产业体系。一产上,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努力提升绿色农产品产业,先后出台了“5+2”农业产业政策,每年以2000万元的投入力度扶持农业产业发展,逐步构筑起茶叶、笋竹、食用菌、高山花卉、高山蔬菜、山茶油、中药材七大农业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局面。
二产上,发挥民族政策优势,努力发展“飞地经济”。依托党的民族政策和省市党委、政府的“飞地”政策,将发展工业的重心逐步向“体外”转移。借助“飞地”特有的“东部环境、西部政策”优势,按照面向500强企业、新兴企业、中型企业和一般企业的梯度,推进招商工作,着力破除传统的接受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做法,努力把“飞地”打造成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异地扶贫开发试验区、中国少数民族工业城、金衢丽产业带新兴产业基地和景宁新型工业主战场。对县内工业,紧紧围绕生态功能区规划,积极推动企业向各功能区块集聚,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产上,发挥山水生态和民族文化优势,努力壮大旅游产业。成立了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县旅游开发公司,设立了大漈省级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望东洋高山湿地自然保护管理局,完成了旅游总体规划和系列大景区详细规划,成功创建“畲乡之窗”4A级景区,积极创建“云中大漈”4A级景区,努力建设炉西峡、望东洋高山湿地等景区。同时,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小超市、小水电、小宾馆”等“三小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景商服务工程”被北京大学列为教学案例。
3.突出天人和谐,培育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培育生态文化观念至关重要。景宁结合“文化畲乡”和“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一是培养生态伦理观,增强生态文化观念。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把传统的人际伦理向生态伦理延伸,弘扬崇尚自然、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生态伦理观,引导人民群众善待现有的生态环境,善待后代的生态环境,善待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二是推动立法工作,加强生态文化保护。发挥自治县特有的立法权,开展文化立法工作,全面加强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的保护,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有机统一。目前,已制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三是融合民族文化,积极转化生态优势,着力推动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强强联合”,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近年来全面加强了“金奖惠明茶”品牌建设力度,惠明茶再次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在景区开发中,突出生态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内涵,全力构筑“畲乡之窗”、“云中大漈”、望东洋高山湿地、炉西峡等景区群。
4.奋力补课赶趟,完善生态设施
受地域和财力等限制,景宁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近几年来,景宁全面加强项目包装力度,努力争取省市支持,不断加快了生态基础设施的“补课”步伐。一是加强专业设施建设。在县城,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日处理水量4400吨,占设计处理能力的88%;完成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日最大处理垃圾100吨;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环境监控中心,8家企业建成在线监测系统;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8平方米。在农村,19个乡镇建成了垃圾处理设施,8个乡镇所在地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在241个行政村实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集中收集处理率达85%。二是推进了相关工程建设。加快了“内聚外迁”步伐,建设了25个下山移民安置点,近四年共有14731名群众走出大山,较好的推进了资源集聚集约利用。加快了交通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云景高速公路、复建庆景青公路景宁段,推进系列公路改扩建工程,全县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90.6%和84.3%。四年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49亿元,超过了设县到“十五”末21年40.2亿元的总额,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提升。
5.注意统筹推进,强化生态保护
一是强化规范管理,推进系列整治。先后开展了“治水、治砂、治矿、治城、治林”等整治工作。对小水电开发进行了规范,果断叫停了具有“华东第一峡”美誉的炉西峡水电开发项目;对无序的河道采砂进行了清理,全面停止了河道采砂;对影响生态环境和造成生态纠纷的矿场进行了清理和规范;推进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和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改革改制,率先完成国有林场改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严厉打击“判青山”、“架钢丝索”等对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的行为,杜决了乱砍滥伐行为;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行政赋权工作,较好解决了乡镇在资源保护中责权不对等问题。二是集中全县力量,推进系列创建。借鉴滩坑电站移民工作的方法,举全县之力推进一系列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创建工作。2008年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县城,2009年成功创建了省级文明县城和1个4A级景区。2010年,又提前一年启动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与此同步,启动了国家绿色能源县、省级森林城市和1个4A级景区创建工作。另外,近几年,全县先后创成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个省级生态乡镇,12个市级生态乡镇,35个市级生态村和79个县级生态村,累计创成26所省、市、县各级绿色学校、3个绿色社区、4家绿色企业、120户绿色家庭和2个省级生态环保教育示范基地。
6.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生态班子
景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从村两委班子这个最基层的组织入手,着力打造一支既能团结谋事、干净干事、和谐共事,又能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班子,使其成为引领畲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一是逐步优化村级班子“政治生态”,积极推进“四培三带”等工程建设,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把准关口、规范操作,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扎实、公道正派、“双带双创”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农村人才进入了村级班子。二是结合“135”工程的实施以及“驻乡进村、组团服务”等重点工作载体,积极探索建立“项目化服务、合约化管理、协助化发展”的“立体型”农村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三是不断深化“感恩的真情、和谐的乡情、奋进的激情”三情教育活动,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感恩于党、感恩于政策、感恩于生态,进而更好的服务于发展、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篇2
研究生态课堂, 自然地就要弄明白两个概念。一个是自然界里的生态系统, 是指一定地域 (或空间) 内生存的所有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另一个是生态平衡, 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 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我认为, 生态课堂其实就是把课堂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 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 包括学生、教师、课程、教学资源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互适应, 并且和谐的统一起来, 促进师生共同协调平衡发展的高效的课堂。因此, 我认为生态课堂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一、自然性特征
自然性是自然生态里最基本的特征。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 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因此, 生态课堂的第一特征即是自然性特征。教育呼唤自然, 师生渴望在和谐中自然地生长, 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必须充分的展现。生态课堂应摒弃盆景工艺式的缠扎, 回避惩罚强化般的鞭打, 远离铸模造型的禁锢, 还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还孩子真情洋溢的世界, 还孩子心向自然的情愫。这样的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彰显, 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 即所谓在课堂里“以生为本”。
二、整体性特征
生态学认为, 任何生物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有序、稳定、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生态课堂即是由“师生和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交互作用形成的整体”。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考虑的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因素, 而是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包括教师本人、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各种要素在本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着眼于整体的设计, 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中各要素的效能, 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
三、和谐性特征
自然界里良好的生态系统, 必然是和谐的生态系统。因此, 生态课堂也应该是和谐的课堂。而这种和谐主要体现在师与生、生与生的和谐关系上。教师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 营造温馨、轻松、宽容、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师与生、生与生才能进行良好的互动。人际关系和谐, 学生有学习的安全感, 没有任何压力, 自信快乐, 健康成长。教师尊重学生, 是师生和谐的基石, 让每一个学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感受到课堂是幸福的乐园。
四、平衡性特征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中重要的理念。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必然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但同时, “生态学认为, 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生态系统各部分结构和功能也处于相互适应和协调的动态之中”。因此, 生态课堂也应该是平衡的课堂, 而是动态平衡的课堂。如:在课堂教学中, 在不考虑其他生态要素的影响下, 输入学生没有掌握的信息和知识, 经过学生的内部“加工”, 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若教师输入过多的信息到课堂, 必然引起课堂生态的失衡。为了达到新的平衡, 必然要求师生调整教与学, 以促成动态稳定。
五、适应性特征
自然界里的各种生物之所以能生存繁衍不息, 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能适应生存的环境。适应环境就能很好的生存生活, 生生不息;不适应环境, 就无法生存, 甚至灭绝。生态课堂要实现高效的课堂, 那么构成生态课堂的各种要素之间则要彼此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孩子的学习要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 教学内容要适应孩子的认知结构和水平, 教学资源要匹配教学内容, 适应教学的需要。只有各要素之间彼此适应, 才能构建起高效的生态课堂。
六、适度性特征
自然界里的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这个限度一般都各种因素的相互限制而自然的形成。一旦系统中的某一方面的限度被打破, 都会引发生态系统的失衡, 从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 生态课堂中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行为都应该是有限度的, 以彼此适度为最好。例如, 教学中, 教师的讲要适度, 教学内容的多少要适度、班级学生的数量要适度, 学生的作业量要适度等。只有适度, 才能和谐发展, 反之则会抑制发展。
七、互动性特征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课堂中的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具体体现在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上。例如, 教学中师与生的互动、生与生的互动、生与课程的互动、师与教学资源的互动、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等。只有各要素之间实现充分的互动, 才能使课堂生动活泼、高效发展。
八、生活化特征
教育生态学认为, 教育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对学生而言,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如果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 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 “生态课堂”呼唤让生活走进课堂, 同时, 也提倡让课堂向生活。因此,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读好生活这本“大书”, 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从生活吸取知识, 又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九、可持续性特征
自然界里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必定是可持续发展的。
乐学:生态课堂的醇然之境
——浅谈在“以问促思、以读品味”中体验语文的乐趣
◇汤永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 目前语文教学, 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还相当普遍, 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还不是很高, 高耗低效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以为应当先让学生爱上祖国语文, 觉得语文可爱, 最起码要对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兴趣, 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 学生自然就会心甘情愿地去学习语文, 享用语文, 营造酣然的生态课堂!
如何让学生主动走进课文, 乐于探索呢?下面是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在“以问促思、以读品味”中体验语文乐趣的一些尝试。
[教学片断]: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言语, 思考:面对浅水洼里奄奄一息的小鱼, 小男孩是怎么做的?
(生自由朗读, 请读完的学生同桌交流)
生:他走得很慢, 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 捡起里面的小鱼, 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课件出示句子)
师:请和同桌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联系上下文, 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同桌讨论后发言, 在读中与文本对话)
生:那么多小鱼需要他去救, 为什么小男孩还走得很慢?
生:为什么小男孩要“用力地”把小鱼扔回大海?
生:小男孩明知道成百上千条小鱼, 他是捡不完的, 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捡?
(师生共同梳理问题并归纳小结, 确定学习目标。板书:走得慢?不停地?用力地?)
师:今天, 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引导学生读文质疑, 初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证明只要放权给孩子, 他们就能做到!]
师:“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老师想与小朋友合作读一遍课文, 好吗? (师生轮读)
师:读完了课文, 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小男孩明明知道了成百上千条小鱼, 他是捡不完的, 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捡?
生:小男孩不停地捡, 就可以多挽救几条小鱼的生命。你看, 课文中写到“这条在乎, 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 这一条, 这一条……”说明小男孩已经“不停地”救了许多小鱼。
因此生态课堂, 也应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为终极指向。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思考, 培养终生发展能力。在生态课堂上, 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不是孤立的, 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 是面向未来的, 是连续的。如果学生今天学习了, 明天就不想学习了, 那就不是生态的课堂, 那就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师:你还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小男孩在“不停地”捡鱼?
生: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他为了捡鱼, 已经顾不得抬头了。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 “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 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 这一条, 这一条……”后面有省略号, 说明男孩救了许多鱼, 看出他在“不停地”捡。
生:“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 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 ”他连回答问题, 也没有停止捡鱼, 希望能救更多小鱼!
(这时, 刚才提问的孩子高高举起了手)
生: (激动地说) 我知道小男孩为什么不停地捡鱼, 你看, 文中写了“这条在乎, 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 这一条, 这一条……”小男孩知道小鱼是多么希望活下去, 他“在乎”小鱼, “在乎”小鱼的生命!
师:说得真好, (擦掉“不停地”旁边的“?”, 板书:在乎。)
[说得多好啊!我不禁为孩子们叫好, 问题激话了他们的思维, 说自己的理解, 说自己的感受,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这不正是个性化阅读的魅力吗?在不知不觉中, 他们对文本的感悟越来越深刻。]
师:小男孩知道生命是宝贵的, 他在乎小鱼。生活中, 还有哪些事物值得你在乎?
生:狗儿流浪街头, 我很在乎, 希望它有个家。
生:小鸟受伤了, 我很在乎, 希望它能快些好起来。
生: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失学了, 我很在乎, 希望他们能早日上学。
[用“在乎”练习说话, 孩子在阅读中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锻炼。]
师:世间的万事万物, 所有生灵都值得我们去在乎, 去热爱。让我们来赞美赞美这位小男孩吗!
(生齐读4-6段, 琅琅书声中融入了孩子们对“在乎”的理解, 对生命的热爱) 。
师: (指着“走得慢”?“用力地”?) 还有两个小“?”号, 谁来解决?
(话音刚落, 教室里一双双小手激动地挥舞着, 都想畅所欲言一番)
生:小男孩“走得慢”是因为捡鱼很认真, 生怕漏掉一条鱼。
生:小男孩很在乎小鱼, 他怕走快了, 有些小鱼他看不到, 他对小鱼负责, 对小鱼的生命负责!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篇3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中国传媒体制改革 改革逻辑 改革路径 现状与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3-0024-05
[Abstract] In the great context of the central mapping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s, Chinese media systems reformation, along with complex entitlement circumstances and diversified interest interactions, does relate to resources allocation, elements integration, power distribution, interests competition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which needs a kind of mechanism of dialogue,integration and cross cooperation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collective behaviors. This paper, fro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ainly focuses not only on the basic logics and paths of Chinese media systems evolution followed by media policy modes conversion and media systems selection,but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derived from power play and interests bala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society and media, so as to help with the sufficiently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for deepening Chinese characterized media systems reforma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hinese media system reform Reform logic Reform path Status and problems
2013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成立,要求在研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大方针、大原则、大方案的基础上强调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体现出明确的综合系统生态化的改革部署与改革思想,也为中国特色传媒体制改革的深化突进提供了全新的改革方向与辩证的改革思路。本文正是基于这种宏阔背景,以生态文明的研究视野对中国传媒体制改革进行辩证哲学的审视,对传媒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系列现象和问题予以综合考察、评判和反思。通过借鉴学习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相关路径,分析中国传媒体制改革遵循的基本逻辑、采行的基本改革路径和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中国传媒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并保持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在制度框架设计的思想、方向、速度与效率上的高度一致和相互协调做相关的理论梳理工作。
1 中国传媒体制演进的生态哲学思辨
传媒制度是传媒同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的博弈规则,作为一种内生性资源建构起传媒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中同其他博弈主体即利益相关者之间互动、交流和交换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体系。中国特色传媒业的发展演进与结构建构逻辑,基于传媒多元化的角色、功能和价值取向及其同政府、公众、社会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综合考量,不仅涉及博弈主体多元化和政府、传媒、公众三大主体于传媒结构内的博弈均衡问题,也不单是传媒政策模式转换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它应该是一种基于体制变革与创新的传媒制度安排。
中国传媒体制变迁历经1978年以前的单一事业体制、1978—2002年的体制松动即事业体制为主导适度允许传媒的经济性与产业性诉求、2003—2005年的传媒“事业体制、企业化管理”双重混合型体制(包括逐渐张大传媒产业属性的相关制度安排)、2006年至今的区分公益性与经营性两种不同属性、功能与目标诉求的传媒事业和传媒产业的“两分开”模式四大阶段。前两阶段的传媒体制演进主要是基于市场力量对单一性传媒体制模式的拷问和对落后传媒生产力的回应而产生的政策性松动和体制性松绑,所形成的相应传媒制度安排带有较强的自发性和原有体制外的机制创新特色。后两个阶段主要是在前面两阶段基础上以政府主导改革为主,综合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和要求,从政策供给模式的丰富和调整着手,将改革逐渐由边缘性的增量改革向核心层的存量改革深入推进,并将产权改革和传媒所有制结构的创新与完善作为今后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和传媒制度安排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当下中国传媒体制模式转换与机制创新从要素整合、资源配置、权利分流和利益博弈均衡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程度的系统思想和生态思维。但由于传媒本身的属性分化、角色多元和功能多样化发展特点,决定了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必需以一种更动态、更全面和更系统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特色传媒制度改革的逻辑路径和改革基本问题进行充分解读与厘清,为新一轮的传媒体制改革深化做好思想和理论准备。
nlc202309030558
2 中国传媒制度模式转换的基本逻辑
关于制度的发展与变迁,政治学家杰克·奈特(Jack Knight)认为,“利益分配的冲突、资源约束和协议力量与谈判力量的不对等等因素成为制度发展的逻辑基础”[1]。中国传媒基于其特有的经济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属性等多重属性,其制度选择与制度演化受到来自环境、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重力量的裹挟,表征为技术(工具性)、市场(商业性)与社会(政治性与公益性)三个基本变量之间的信息传递、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流等博弈互动,成为诱致、加速和深化中国传媒制度模式演进的重要动因与基本逻辑。
2.1 市场逻辑:中国传媒制度选择的基础性变量
国家的基本制度和经济制度框架往往决定了交易的成本,并由此决定各经济利益主体获取潜在产出和收入的方式与程度[2]。市场经济行为实质上是一种交易行为,其核心是产权或财产、商品与服务的所有权交易,制度在市场经济生产结构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界定和执行财产、商品与服务的所有权来界定和实施产权。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价格和价值规律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行为准则,在理顺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基础上实行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确认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合理占有生产者剩余的合法性。受企业体制改革启发,以报刊为首的传媒事业单位基于计划体制下的有限资源配给和国家单纯财政补贴之不足,通过借鉴和模仿企业市场化改革路径,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产业化运营”、“传媒事业和传媒产业分类运营”等改革尝试,面向市场开辟新的业务增值空间和谋求多元化的资源补偿机制。这种市场利润导向型自下而上的中国传媒经营体制与管理体制的选择与创新表征了制度作为经济增长函数的一种联动关系,如图1所示。
传媒摆脱旧制度下的运行成本、实现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必需着眼于市场的公平交易和资源的平等补偿,以此为改革逻辑起点的市场机制创新所带来的传媒专业分化、业务增值是传媒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反过来,传媒经济增长和产业增值又要求传媒制度在新的层面上的生产和创新。无论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产业化运营”还是“传媒事业与传媒产业分类运营”,都是以事业体制为传媒制度安排轴心向传媒产业体制渐次辐射的制度模式,成为传媒谋求市场化过程中克服制度供给不足和独立运营条件有限情况下争取市场稀缺资源的具有合理性和正义性的制度选择。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在传媒“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初级阶段发挥领导和规制作用的混合型传媒运营体制模式又逐渐成为改革的制度性障碍。传媒产业化和集团化运作等内在价值扩张需求,要求政府充分放开对传媒结构中经营部分业务的管制,实行管办分离、事业和产业分开,为传媒实现跨媒体、跨行业和跨区域的资源整合、资本运作和企业化发展提供新的运营制度和管理制度供给。不难看出,传媒体制模式演化的不同阶段仍是混合型传媒体制运行基础上的改革升级,其制度创新的起点和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仍是基于市场利润的获取。市场机制作为改革克服交易成本的思维模式和基础性变量,始终贯穿于传媒体制改革的全过程。
2.2 技术逻辑:中国传媒制度创新的支持性变量
传播技术的变革特别是数字技术的演进生成一种深刻影响和改变人们信息接收方式、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的“交互式网络信息传输”[3]。传媒中心主义话语权向边缘化受众方向下移,加速传媒组织的分化重组、增值服务兴起、业务交叉运营以及传媒经营实体对交叉运营权的争夺与控制。技术作为工具主义不能解决传媒作为“面向消费者(受众)和广告商进行产品生产、制作与分配的经济利益组织”[4]和意识形态载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需诉诸于制度的硬性规制与协调,如图2所示。
技术的演进为传媒的市场化自由交易过程提供了套利、创新和积累三种驱动力,且这三种驱动力在既定的传媒制度框架下同时发生并生成一种“与持续化市场过程意义相当的选择秩序”[5],从市场交换、价格判断与价值衡量上对传媒的市场化行为产生影响和制约。只有充分依靠制度的规制力和规范力来调动各种可用资源,以缓解传播技术演进对传媒行业结构、市场秩序与竞争格局的分化与冲击等消极作用,才能保证传媒在专业分化、多元化增值业务推广、业务交叉运营、横向业务联合与纵向资源整合过程中获得持续政策供给,克服技术工具主义带来的竞争力量不对称与利益分配不均衡等弊端,从产权、所有权、隐私权等的清晰界定与维护的角度,促进传媒政策与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创新,通过政府对传播通信产业的积极介入,既鼓励传媒行业运营机制的创新,又对传媒的市场竞争行为实施监督、监管和规范,以确保传播过程中的信息经济与公共意识形态安全。反过来,传媒利益结构与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传媒产权与所有权的划分以及政府依靠行政力量对数字传播背景下传媒传播运营的竞争管制等,又会在新的高度加速传媒的组织分化、业务交叉融合与增值业务的不断演生,进而为新的传播技术改进和传媒制度框架的创新性调整以及传媒运营与管理新机制的创设创造新的环境和条件。技术对于传媒业务和传媒制度的发展来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传媒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性设计很大程度上源于技术的支持性力量供给。
2.3 社会逻辑:中国传媒体制改革与制度设计的具体向量
依据美国传媒经济学家艾伦·阿尔巴兰(Alan B. Albarran)的观点,传媒运营的市场是一种“双元产品市场(dual product market),即传媒商品和传媒服务的市场”[6]。在第一个市场中,媒介商品可以以报纸、广播电视节目、杂志、书籍、电影、互联网服务等形式出现,第二个市场是传媒组织与传媒公司基于受众资源的广告售卖,广告主借助传媒内容来使其产品或服务的信息达之受众。传媒行业这两个市场的运营目的都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的价值取向。中国传媒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的经营实体,具有商品和传媒服务这两大市场的运营特点;同时,基于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与特殊国情,中国传媒的政治属性、意识形态功能和社会公益性也十分突出。具体如图3所示。
nlc202309030558
作为社会整体结构中的构型要素,中国传媒既要通过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路径谋求合理的经营性价值增值,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也要兼顾其作为社会信息传输渠道、公众意见表达与公共利益诉求平台、政治宣传工具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公器等多元化角色与功能的彰显,以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护国家传播安全,实现国家预期的传媒运行社会效益。国家和政府自上而下地部署、推进和深化中国传媒体制改革也主要是基于制度对传媒行业运行与发展的核心价值,即以一种效应、利益或需求满足的途径,来均衡传媒利益、分配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结构关系,建构和维持传媒发展所需的竞合格局与相对稳定的传媒秩序,并通过传媒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既提升传媒的经济生产与盈利能力,又在一个民主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为传媒利益的合理分配和传媒社会效益实现创造新的评估基础,从而促进传媒经济、政治与社会功能的协调发展。社会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取向既作为国家行政主导和政治治理下传媒制度创新设计的具体向量而存在,也是中国特色传媒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
3 基于生态文明的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系统、综合、动态的生态文明视角,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势必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多层面的变革。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中国传媒体制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只有遵循“理论突破+实践跟进”的改革理路,才能有效化解改革矛盾和规避改革风险,寻求传媒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动态平衡,有效节约改革成本。也正是鉴于改革诉求和改革难度的理性考虑,当前的中国传媒体制改革仍是对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相关改革经验的借鉴和改革模式的效仿,其改革的基本路径也呈现出明显的体制外增量变革和体制内存量修正的特点,给传媒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带来不同程度的改革阻力。
3.1 体制外的增量变革:制度边际调整的局限
增量改革的提法首先源于经济领域,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增量改革是一种着眼于市场机制引入以改变旧体制下资源配置结构达到资产增加的改革”[7]。中国传媒体制改革首先从报业领域“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诉求开始,通过报纸改版、增版和内容调整等途径面向市场开拓广告增值业务,以运营机制的创新实现收入增量并达到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这一改革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是针对传媒经济发展的问题;从特征上来看主要是传媒发展模式转换的问题,虽属于自下而上的局部性改革,却在传媒资产增量和传媒利益结构关系调整等方面为中国传媒谋求市场化的改革发展之路;从改革成果的分享上来看,中国传媒作为纯粹国有事业单位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既减轻了国家政府的行政财政压力,又获得了传媒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传媒资产增量,同时也以丰富的传媒内容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大量的传媒福利,可谓是一种政府、传媒和社会公众三方共赢的帕累托改进式改革范式。
继此,中国传媒运行模式从“混合型”体制、“双轨制”走到“两分开”体制的当下,传媒国有体制的外围市场机制创新与管理运营制度改造使传媒业结构内的市场经济成分力量日益壮大,成为改革现实中的最大获利者,作为既得利益集团,为维护其在传媒事业和传媒产业的双层既得利益,面对市场竞争主体和经营实体的日益多元化和竞争环境的复杂不确定性,其改革的积极性和动力逐渐丧失。政府作为社会治理者和政策与制度的供给主体,稳定和发展的利益权衡与平衡始终是其推行改革首先需要考虑的,在传媒体制改革遭遇占据大量资源和改革成果的大型传媒集团改革阻力的时候,出于既得利益的维护和社会稳定的政府治理效用函数的顾虑,政府的传媒改革注意力也不断分散。作为第三方的社会力量即使锐意改革,其边缘化的谈判力量和意见却很难对这种政府、传媒间的合谋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推动。至此,中国传媒体制的改革力量逐渐进入一种零和博弈的迂回甚至停滞状态。这种依靠传媒制度外体制创新和制度边际调整的增量式改革模式难以为继的最大制约因素源自传媒体制核心层的传媒产权制度,产权与所有权集中、产权主体模糊等,导致既有的利益格局无法在新的层面上继续调整和重新分配,产权结构的调整和产权体制改革将成为后续传媒体制改革新的突破点。
3.2 体制内的存量修正: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中国传媒体制改革过程中传媒与政府之间发生的这种自下而上、上下合谋的分步帕累托改进式的渐进性局部改革,很大程度上只是传媒在市场运营和产业发展上短期的数量扩张和经济效益获取。作为改革利益既得者的传媒方基于传媒产权偏好,要追求集团效用最大化和规避改革利益受损的风险,不愿参与新的利益改革博弈;政府方出于权力分配与治理绩效的风险偏好考虑,在以政府名义的各类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供给改革的同时又对非国有经济力量的市场化运作布置诸多的限制,民营力量和资本力量的利润增长与资产增量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水平。现状的改变必需依赖于传媒制度框架内的体制设计与制度创新,改革逐渐从有限的增量向存量递进。
传媒体制的存量改革相对于不触动传媒产权和传媒所有制、仅通过市场机制创新以增加传媒资源配置方式和增加传媒资产的增量改革而言,则是要对国有传媒企事业单位的产权和所有制基础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与调整。从2007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到2008年实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促进传媒产业化发展,再到2011年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传媒事业和传媒产业、公益性传媒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传媒产业单位的分类改革、转企改制和产业化发展,通过现代事业法人制度的引入,强化公益性传媒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公益性传媒服务体制的创新与建构,以整体改制、剥离转制和资产重组等形式明晰经营性传媒企业单位的股份制改造和公司法人治理,合理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改革逐渐进入核心产权制度改革的深水区。
传媒体制内的存量修正式改革模式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这主要是与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利益既得主体及其利益格局紧密相关。因为“特定的利益集团总是伴生于特定的制度安排并与之趋同共荣”[8]。政府作为利益分配和制度供给与创新的主体,自然居于改革既得利益的一端,往往遵循一种有利于维护其权力行使、权威治理和行政管理主体作为有限理性人的固有利益和政治声誉的最有效的而并非最优的改革模式。传媒作为改革成果占有的另一端对政府的相关制度安排与改革通常有一个试错学习、适应性效应和制度选择的过程,往往会遵循一种报酬递增的原则,参照传媒体制改革初始条件状态下相关生产者剩余占有的情况,以一种次优选择行为对政府传媒体制框架设计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样,政府与传媒之间的既得利益便获得了某种相关性,艾瑞克·菲吕博顿将其称之为“内部黏性,成为制度变迁的抵制因素”[9]。这可以从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现状中的传媒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但传媒所有权与控制权却难以分离得到解释。政府虽然要求在传媒体制改革中将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引入传媒集团企业,但出于对传媒的经济、政治与意识形态控制,传媒仍然是国家所有制为主的体制,国家是名义上的所有权主,但并不直接参与传媒企业的微观运营。传媒并非产权主体,却要负责传媒的一切微观运营并承担全部风险。这样一种产权所有和产权运营相互交叉、产权虚置、责任与义务模糊的境况说明,在传媒与政府的关系上仍然存在政企不分、管办未离的现象,传媒内部人控制和公权力对传媒产业领域的渗透和干预也使得传媒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腐败和寻租现象频现,中国传媒体制改革遭遇体制内存量修正的诸多现实困境。
nlc202309030558
4 研究结语
中国特色传媒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实践至此,围绕传媒利益均衡与传媒利益结构调整这一根本价值目标与改革博弈策略选择,从党之于传媒的意识形态管理与政府之于传媒的国有传媒资产管理的关系、公益性传媒事业发展与经营性传媒产业发展的关系、传媒产品市场化生产运营规律与行政性传媒资源供给结构调整的关系、传媒社会效益与传媒经济效益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理顺传媒体制改革与传媒运行过程中的党政、传媒与社会之间的多维互动关系,彻底打破传媒管理权党内集中化、政府传媒行政管理机构专业化和传媒社会中介组织行政化等的传媒格式化封闭管理格局与制度设计,真正实现党政分开、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开和传媒事业产业发展分开,重构一种相对动态、开放、完整、协调、高效的传媒利益均衡机制与传媒制度框架,从而建构起一种基于秩序、治理与社会化的中国传媒制度供给新格局,将成为中国特色传媒体制改革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号召下的新的改革目标与改革愿景。
注 释
[1]Jack Knight,(1992).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Conflict (1st edition)[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130-131
[2]Timothy J. Yeager. (1999). Institutions, Transition Econom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 Colorado: Westview Press:45
[3]Thomas F. Baldwin, D. Stevens Mcvoy, Charles Steinfield. (1996). Convergence: Integrating Medi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M].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Inc:2
[4] Picard, R.G. (1989). Media Economics[M]. California: Beverly Hills, Sage:33
[5]Fehl, Ulrich. (1986). Subjectivity, Intelligibility and Economic Understanding[M]. London: Macmillan:76
[6]Alan B. Albarran. (1996). Media Economics(4th edition)[M]. Iow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27
[7]林毅夫,蔡昉等: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1993:3-11
[8] Douglass Ceil North.(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M].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Inc:61
[9][美]艾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编;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80
(收稿日期:2014-01-12)
上网的十大基本文明礼仪 篇4
礼节一、入乡随俗
同样的网站,不同的论坛有不同的规则,在一个论坛可以做的事情在另外一个论坛可能不宜做;最好建议:先爬一会墙头再发言,这样你也可以知道坛子的气氛和可以被接受的行为。
礼节二、给自己网上留个好印象
因为网络的匿名性质,别人无法从你的外观来判断,因此你的一言一语成为别人对你印象的唯一判断;如果你对某个方面不是很熟悉,找几本书看看再开口,无的放失只能落个灌水王的帽子;同样的`,发帖子以前仔细检查语法和用词,不要故意挑衅和使用脏话。
礼节三、尊重他人的隐私
别人与你用电子邮件或者私聊(ICQ/QQ)的记录应该是隐私的一部分,如果你认为某个人用笔名上网,在论坛未经同意将他的真名公开不是一个好行为,如果不小心看到别人电脑上电子邮件或秘密,你不应该到处广播。
礼节四、尊重别人的时间和宽带
在提问题以前,先自己花些时间去搜索和研究,很可能同样的问题以前已经被问过多次,现成的答案随手可及。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别人为你找答案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礼节
礼节五、分享你的知识
除了回答问题以外,这还包括当你提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而得到很多回答,特别是通过电子邮件得到的以后你应该写份总结与大家分享。
礼节六、不要滥用权利
管理员版主比其他用户有更多的权利,应该珍惜使用这些权利。
礼节七、网上网下行为一致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遵纪守法,同样地在网上也如此。网上的道德和法律与现实生活是相同的,不要以为在网上与电脑交易就降低道德标准。
礼节八、记住别人的存在
互联网给予来自五湖四海人们一个共同的地方聚集,这是高科技的优点但往往使得我们面对着电脑屏幕忘了我们在跟其他人打交道,我们的行为也因此容易变得粗劣和无礼。因此《网络礼节》第一条就是“记住别人的存在”,如果你当着面不说的话在网上也不要
礼节九、宽容
我们都曾经是新手,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当看到别人写错字,用错词,问一个低级问题或者写篇没有必要的长篇大论时,你不要在意,如果你真的想给建议,最好用电子邮件私下提议。
礼节十、平心静气的争论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 篇5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良好礼仪习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资本,这种资本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它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礼仪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文明礼仪及习惯的养成对儿童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我园一直在探索文明礼仪教育有效途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本学期我根据我们新中班孩子的特点,在实践过程中主要设立了以下几点目标:
1、幼儿能使用文明用语。
2、幼儿养成文明行为。
3、幼儿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4、幼儿初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一些礼仪风俗。
目标是实施活动的前提,它指导我们活动开展的方向,但要达成这些目标,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生活要哭哭啼啼一个月才能适应的新中班幼儿来说,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为此,我查询有关资料,审度一些教育方式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借鉴我园教师的一些有效方法,结合我们班孩子的特点,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一、在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为了激发幼儿学礼仪的兴趣,我们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让幼
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知不觉的学习礼仪。在教室的语言角,我们投放故事书,说文明礼仪儿歌,讲《勇敢的小羚羊》、《聪明的大公鸡》等表现表现美好情感的图书,让孩子在阅读中受到人物典范的感染;在幼儿园走廊上,我们利用人文性的图标,用自然的语言提示幼儿及家长养成文明的礼仪和行为习惯。
二、在一日生活中融入礼仪教育
陈鹤琴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交往中学的,种种礼仪的养成,没有再比交往这个利器来的快来的切实。”交往为幼儿获取礼仪知识提供了可能性。交往首先使孩子感到愉悦、好奇,而这种感觉,用高尔基的话说,就是理解的开始,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交往中,幼儿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学习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不断提高道德礼仪认知水平。随着情节的发展,幼儿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幼儿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判断、推理,或在成人的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解决问题或纠纷的过程就是揭示正确礼仪要求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就是启迪幼儿礼仪创造思维,补充知识,提高礼仪认知的过程。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处处存在礼仪,处处需要礼仪。我们要用形象直观、活泼生动、参与性强的活动,使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在晨间交谈中,让孩子们互相打招呼问好,使孩子们学会关心同伴;在自由活动中,让孩子们懂得、并能将自己的玩具与别人共享。现在家庭中的生活条件好了,大多数家庭中叶多是独生子女,在家独
享物品时司空见惯的事,但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独享玩具往往会引来争抢、哭闹等现象,所以除了每次给孩子讲道理外,我带动我女儿把家里的玩具带来与大家分享,激励其他幼儿,每当有孩子带来东西与大家分享时,我都给予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学习将物品互相分享。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倾听、亲历所为,在交往中使用文明用语,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净化美好心灵
三、在游戏和教育活动中强化礼仪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对幼儿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我们都可以通过“让座”、“找快乐”、等游戏让孩子们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在观看中模仿、在活动中练习、在反复中强化,逐步养成文明行为,形成规则意识。我们还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观看图片、观看光碟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其他名族的一些礼仪风俗,增加礼仪教育内容的丰富、多样性。
四、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实践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将认识转化为行为。我们指导、配合家长作好幼儿在家的教育工作,真正作到言传身教、行为示范。让家长带动孩子,在家庭及社会中实施礼仪教育,使孩子们的礼仪行为在实践中得到内化和巩固,在亲力亲为中学会交往的礼仪。
当然,我还有做得不全面的地方,我们中班孩子年龄小,对一些
行为的辨析能力还较弱,家长也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我们虽然利用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虽然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礼仪行为习惯虽然也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但这种迁移的力度比较弱。幼儿的发展来源于实践活动,幼儿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们将继续为幼儿创设条件与机会,提供时间与空间,组织实践与交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
项目经理的基本特征 篇6
项目经理的效能通常要依赖天生的、个人的技能以及所学习的项目管理技能。项目经理怎样在适当的时间使用这些技能要看他的个人经验和项目的动态。
试图在组织内确定项目经理需要什么技能才能使项目成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确定哪个项目经理最棒更多地要看组织的文化,因为组织是个人施展技能的舞台。
下面的列出来的是成功的项目经理的一些特征:
领导才能:他们必须带领项目而不能是简单地参与到项目中。
团队才能:他们必须能够组织一个团结的项目团队。
顽强:他们必须坚持,尤其是在压力比较大的时候。
组织才能:他们必须组织项目的计划、日程和资源。
重点:他们必须抓住重点,不允许外部力量影响项目的任务。
质量:他们必须渴望执行最佳实践,将保证质量作为根本目标。
决策:他们必须能够执行项目决策,并最终为项目决策负责,
自信:在实施他们职能的时候,他们必须为项目团队提供目的感和保证感。
领袖才能:他们必须能够影响或者劝服别人。
大胆:他们必须能够做出具有潜在的高回报的决定。
好的沟通才能:他们必须能够持续地同项目团队和风险承担人沟通。(这通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项目经理才能。)
协商才能:协商也相当重要,因为项目经理必须花相当多的时间与团队成员、风险承担人、供应商、管理层等进行协商。
政治才能:项目经理分析和采取积极措施来保证项目的政治安全。
改变代理人:由于企业的利益,他们通常被喊去改变和改进当前的流程、文化或者环境。
技术才能:他们必须熟练地执行项目管理任务(例如陈述、时间安排和预算)。
项目管理一般来说是一个比较难做的职业。成功需要特殊的技能、开发和实践;然而,当你将它与相似职位进行对比的时候,其时间更长、问题更大、后果更加严重。项目经理在组织中权力一般都比较小,而且项目经理的职权只限于项目的生命周期。
项目成功通常受一些超越项目经理控制范围的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受政治、立法或者优先权比较高的项目的影响。回报或认可通常是短暂的,而且是以项目的存活形式表现的。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篇7
现代化与自然共存, 具体一点说, 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保护共存是从科学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基本含义的表达。经历20世纪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已经实现了工农业现代化建设, 城市高楼大厦, 工厂林立;乡村也被大型产业化的农牧场所代替, 一切以来自石油化工业产品为生。形成有农场没有农村社会, 有农业工人没有农民文化, 有农业没有农艺技能, 化学文化代替了生物学文化。表面看来, 工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 但带来了自然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 特别是土壤污染, 看不见摸不着, 不但生态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而且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正常生育, 使社会发展陷入了停滞和衰退。我国从实施农业四个现代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以来, 也正在经历上述的过程。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 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研究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科学地利用自然和改善自然的呼声不断, 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许多理念应运而生。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力求遵循现代化与自然共存, 经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保护共存的要求行事。从21世纪开始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生态发展文明时代, 一切按照生态发展的要求来规划建设, 也就是说,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2]。2013年4月间, 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克莱蒙市举行, 深入探讨了生态文明视野下后现代农业和城乡发展, 寄希望于中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发展文明时代迅速向前推进。本文就拟简要地探讨一下有关这方面的一些问题, 提出相应的任务和实施途径供有关部门参考。
2 基本任务
2.1 建立和完善保护区网络
保护区是主要致力于生物多样性及与其相关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 并通过法律和其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域。具有科学含义的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自从1872年建立以来的140多年间, 已经经历了只强调保护、把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生物区域规划组成部分三个阶段。当前, 它的任务主要是保护, 但要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 把保护与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密切结合起来, 成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时首先要考虑这项重任, 而且它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保护区网络的建设有望使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得以保存下来, 缺乏这个环节自然界的原始本色不再存在就谈不上什么生态文明了。
即使社会高度现代化, 一切都十分方便和舒适,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难以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因此, 保护区网络建设是一项国际的重要任务。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人们对水、旱、风、火灾害、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十分关注, 人们愿意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各种各样的绿色工程以应对, 即使还没有充分把握预测其成功的可能和作用, 但是, 对保护区与上述灾害防治关系和作用知之甚少, 还没把它正式列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议程上, 发挥其保护区域生态安全、繁荣地方经济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实际上, 保护区就是一项自然的绿色工程。同样, 除了极少数地区例外, 人们已感受到现代化的影响, 人们都盼望着现代化的生活, 技术革命被看作是万能良药, 对它应用不当所产生的破坏力认识不足, 对自然是否存在好像已无多大必要, 现代化文明的傲慢和生态忽略就是最大的威胁因素。当许多地方实现现代化之后, 原有的自然系统遭受破坏, 资源枯竭, 生态系统残缺不全和环境恶化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在自然生存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的情况下, 人们才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 人们不应征服自然, 消灭自然, 当然实际上也做不到, 反而遭受自然的报复和惩罚。所以, 最迫切的任务就是与自然取得必要的协调, 保护区才在残存的自然系统中应运而生,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认识到, 必须要纠正过去的失误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加深对保护区的认识, 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才能真正把保护区搞好, 以发挥其无限的活力[3]。
2.2 建设生态城镇
一般说, 城镇的发展大多是伴随着工、矿业和许多其他现代化产业的建设而繁荣起来, 这被认为是工业文明时代的骄傲。从当前的观点来看, 既不应抹杀其成就, 但也应看到, 由于当时几乎给人一种无所不能的科学技术万能论的理念, 可以毫无顾忌地改造和支配自然, 常常造成城镇畸形发展, 无限地扩展范围, 到处千篇一律, 环境污染严重, 再加上分配不公, 富人区和贫民窟差别悬殊, 造成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当今的城镇化不应简单地把它等同于光是造城建楼, 关键在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现代化的发展, 但不能盲目地实施增长和发展战略, 而要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和变化, 制定适当的系统改革战略, 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实现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的目标, 保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以免形成大起大落的局面。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 除了极少数例外, 都应从中、小生态城镇为主体为发展的方向, 认真根据所在地的位置、环境特点和资源状况, 确定其发展方向和规模, 明确相应的工农业发展类别、人口数量和福利水平, 保证能源和水源的供应,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不断扩大生态建筑的建设和规模, 大力推动和扩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规模, 解决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系渠道, 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绿化、美化、净化和产业化的生态建设, 包括建立保护区在内, 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防止环境污染, 保持环境质量始终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同时, 要搞好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医药卫生、财政金融、商业贸易、保险、行政机构和服务行业的建设, 使城镇经济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建立在节约能源和资源以及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基础之上, 保持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的格局, 既推动现代化经济的发展, 也维护区域生态安全[4~6]。
2.3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防止乡村社会和传统农业消亡
当前, 我国许多人口众多的发达地区, 城市之间已接近连片, 居民点逐渐代替了乡村的景色, 加以乡村许多劳动力大多放弃农业进城谋生, 剩下的老、弱、病、残、幼难以使原有的精耕细作农业延续下去, 传统的农业耕作制度及其组成成分———作物、果蔬、畜禽等的优良品种已濒临灭绝境地, 到处都只利用单一的所谓高产品种和粗放经营。一个多样化、低成本以地养地、通过合理轮作、混作、间作、套作所构成的多层多种立体经营的农业生产结构几乎不再存在, 化学文化代替了生物学文化, 获利文化代替了需要文化。这不但造成以牺牲环境和食品安全为代价, 也导致乡村社会和文化的消失。如果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利用近期提倡建立家庭农场, 一方面, 继承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精华,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并鼓励和帮助各农户通过建设村落生态经济园继承和发扬原有的乡村文化, 把人为中断的农业生态循环链恢复和连接起来, 或许使上述问题有所好转。现代化高效农业也可适当开展, 但不能像欧洲荷兰、德国家庭农场那样的做法, 不应将之取代我国几千年来发展的农业优良传统。草原荒漠地区也因为集中建立居民点导致周边地区草场退化、牧业衰退。人烟稀少的大面积草场形成了所谓退牧还草的荒地, 因为草场没有动物适当的啃食松土也难以正常成长起来。只有边疆人口稀少机械化开发出来的大型农牧场, 成为现代化农牧业发展的基地, 但是, 由于自然保护派不上适当的位置, 持续发展也难以延续下去, 只能是一种随其荒废、自然恢复再做经营, 而且也重复不了几次, 最终由于荒漠化而丢弃[7~14]。
对我国来说, 传统农业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的源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以保护区为核心, 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的精华, 在生态农业建设上下一番功夫, 把民居、产业、养生、乡土文化和乡村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全面考虑, 观光农业的出现、农家乐庄园和休闲度假与生态养生基地的产生就说明其充满活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性质的伙伴关系, 未来的农业生产中, 科学技术对农业的介入要尊重生态性、自然性和人类的生存性, 现代文明借城镇化消灭乡村, 使乡村文明消灭, 反而使现代化文明失去基础, 难以持续下去, 要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密切结合, 也就是经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 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才有美丽、幸福的情况出现, 美丽中国的含义也就在于此。乡村特有的幸福生活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低成本高福利的新模式, 基于自然保护的乡村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的乡村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本、自信之根, 更是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中国5000多年的农耕文明决定了不能走乡村消亡的单纯城镇化之路, 它蕴藏着医治工业文明的良药, 使用新能源的优势为中国式低能耗文明发展开辟新空间。生态文明的基本社区要有城市气息, 但要保留村社理性和农户理性的中国特色结构, 同样, 现代化城镇在很大程度上也要有乡村景色搭配, 人们才会感到更加幸福美满。有人认为, 现代工业社会需要传统的智慧较之部落人需要现代文明更为迫切并不是没有道理的[15]。
2.4 大力发掘和认真管护已有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世界遗产性质和价值、独一无二的自然和文化区域和事物, 是国家精华中的精华。我国无论在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传统农业耕作领域中都拥有大量的这样的遗产, 需要大力发掘并发挥其为生态文明建设应起的作用, 不能听任其被埋没下去。当前, 我国已有45处进入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中, 由于缺乏专门机构精心的管理, 未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不是无动于衷, 旁若无事, 就是过分宣扬, 开展观光旅游, 为获短期利益引起破坏, 应划入生态文明建设管理系统中全面规划将之管护好[16~20]。
2.5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基本含义就是要把不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但已垦殖栽培作物的山地陡坡、干旱草原和蓄水湖区不再种植, 通过封山育林、育草和蓄水让其恢复原来的面貌, 必要时可利用人工的方法补植他们原来的组成成分, 促其迅速恢复, 以发挥其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 但不要改种其他的经济林木和牧草等, 涉及到群众利益时, 应通过生态补偿的方法予以解决[21,22]。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就被认为是引领绿色经济的新征程。如果原来的林场按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模式的要求规划行事, 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就更为理想了[23]。
2.6 发展生态旅游
旅游是经济、科学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以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已成为最高尚的活动。以上所论述的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 传统农业耕作和生态城镇等都能发掘出许多生态旅游景区和景点, 提供游人观光旅游。管理得好就能显示出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的范例, 反之就可能产生生态灾难, 后果不堪设想, 可见, 它是一项有风险的事业, 但不能知难而退, 而要迎刃而上[24~29]。这样, 持续旅游就成为其主要指导思想, 要在经济上可行、生态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三者间寻找平衡, 成本—得益分析、环境承受能力的确定、生态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变化控制在可接受限度之内就是持续旅游必须协调和解决的问题。建立监测系统、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讨论、座谈会、研讨会和各种论坛等不同方式, 广泛征求和搜集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公众的意见, 随时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使保护、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保持相应的平衡, 确保持续旅游不断地向更高的水平发展[30,31]。
3 有效管理途径
3.1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统一领导机构
生态文明建设已被列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 构成国家发展总体布局“五体一体”的组成部分, 还要将之融入各个方面的全过程中, 任务十分繁重, 前四个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领导和管理机构从事各项事务, 唯独生态文明建设还未建立, 虽然到处都受到重视, 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 任务难以落实, 因此, 从中央到地方都应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 担当起有关组织领导、规划、协调、推动和监督等方面的工作, 才能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最好能在国务院直接管辖下, 至少也要附设在发改委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重组市环境保护局、林业局和园林局的职能, 组建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 强化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领导工作, 力争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这是值得关注和学习的改革创新的经验[32]。
3.2 健全立法体系
现代化与自然共存是一项新兴的事业, 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指导和保证, 其任务就很难落实和实施。现代化的各项事业发展迅速, 人们关注, 要求明确, 法律和规章制度相对比较完善。长久以来, 自然保护工作虽然口头上强调从未停顿, 但实践较少, 法律规定大多比较空洞, 而且也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不但不起促进作用, 而且已产生滞后和抑制作用, 急需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来制定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 像自然保护法、保护区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文化多样性保护法、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受威胁物种保护法、防止生物入侵法、生物安全法、生物资源管理条例,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管理条例和生态补偿若干规定等都是非常迫切需要的[33~35]。
3.3 加强生态保护教育培训, 树立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
如果说法律是要求人人必须遵守和执行的规定, 那么教育培训就在于提高人的自觉性, 杜绝知法犯法, 倡导主动遵守的好风气。人们已经习惯了工业文明时代大力发展现代化事业的要求, 一切都从经济效果出发。现在, 已经进入了生态发展文明时代, 急需提高人们认识自然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意义, 所以生态保护教育培训就成为实施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的一项核心的任务。校内校外教育都不能忽略, 特别是各级院校建立专门讲授和讨论交流课程和媒体加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最为重要。自然保护的危机和人们忽视自然的危机密切不可分, 当人们建立了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重视自然保护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并以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增强了生态意识, 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利益, 必然就推动人们保护地球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伟大事业[36,37]。
3.4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组织社区和广大公众积极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 它涉及到各个单位乃至每一个人。为了摸索经验逐步推广, 最好在不同区域建立若干试验示范点, 组织社区和利益攸关者积极参与, 发挥广大公众的作用, 影响会不断扩大。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 就是这样做的, 效果不错, 要帮助它不断总结经验, 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的区域中去[38]。
4 结语
生态批评:构建生态文明的利器 篇8
生态批评在美国起源,美国内华达大学著名学者斯各特·斯洛维克教授是国际学界公认的生态批评研究的权威之一。1992年,他所在的“文学与环境研究会”,先后出版了《寻找美国自然书写的生态意识》、《生态批评》等多部生态批评论文集与学术刊物。
2D06年以来,斯洛维克教授曾多次应邀来我国讲学,并针对生态批评的界定、内涵、思想基础,生态批评的主要目的与任务,中国的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文学现状,中国学界生态批评研究的进展等问题,与我国学者进行交流与对话。
生态批评的自然观及个案评析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与自然并存、交流、共生的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定胜天”思想与西方“田园主义”、“扩张主义”观念的根本分歧在于对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定位不同,前者把自然看做需要尊重和热爱的伙伴,后者则把自然看做供人类索取和利用的资源。然而,严峻的生态现实警醒人们,人应与自然共存共生。这一新的理念,在近年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多有反映。
在美国和墨西哥,我们能看到路边竖立着书写有生态诗歌的金属牌子,人们在享受诗歌的同时,能感受到一种自我警醒。
我国新派诗人华海写有一首名为《悬崖上的红灯》的诗,很有生态批评的意境。诗中写道:“因为你们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们/你们的快车强大有力到/毫不在乎地压碎我的灯/我和树木、鸟兽们只能站在/世界的另一侧面”。
生态批评正是这样一种思想批评和文化批评武器,它挖掘和批判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对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
对于生态危机,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在其《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作过深刻而精妙的阐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
对于生态批评的主体倾向,美国哈佛大学布伊尔教授认为,生态批评家不是仅仅把自己看做从事学术活动的人,而是作为处于危机中的世界写作的人。许多生态批评家也都将探究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进而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主要诉求。如美国生态文学家爱德华·艾比在对“唯发展主义”的批判中指出:发展经济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是人人享有的权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权利更为重要。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生态危机告诉我们,人们对物质的无限需求与生态系统的有限承载力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推荐阅读: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话08-24
生态文明的实践逻辑07-14
生态文明的法律支撑08-07
生态文明的构建剖析11-30
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12-12
关于生态文明的征文12-05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05-10
生态文明的新挑战05-14
SWOT分析的生态文明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