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2024-05-10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精选12篇)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篇1

摘要:生态理性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现代理性导致生态异化、经济理性与科技理性具有反生态性。生态理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系统性、价值性、和谐性,这是生态理性的基本原则。只有使经济理性、科技理性上升和转换成为生态经济理性与生态科技理性,培养和造就生态人,才能实现美丽中国梦。

关键词:生态理性,生态文明,自然规律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中国遵循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推动中国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和谐的生活环境。生态理性的科学理念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一脉相承的,它既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一、生态理性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和生态理性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哲学基础,同时也是对全球性的生态哲学潮流做出了一次积极的响应。

1、生态理性以生态异化为代价

启蒙运动是在科学的名义下对自然界进行全面的祛魅化和对象化,“回归自然”又是启蒙运动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主张。当自然成为满足人类欲望的纯粹对象时,自然的价值也就仅仅体现在它的使用性和物质性上,而自然本身的多重价值和多重意义却被支离、肢解。最终在资本逻辑的统治和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下,人类的永续生存和自然的生态平衡走向危险的边缘。因此,现代生态理性在主张思想和行为合理性的同时,应该摒弃以人的异化和生态的异化为代价。

2、生态理性的反生态性

经济理性以追求功利主义为基本方向,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为基本目标,普遍遵循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准则。在经济理性的影响下,自然界很容易被功利的阴影所笼罩,致使自然本身的规律和价值被丢弃,成为功利主义的对象和目标,形成凡是有利用的我们便据此而行动的行为准则。

德国的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及其社会资本逻辑主宰的过程中构建了科学的生态观和自然观,其提醒人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丢掉、践踏自然规律的结果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与此相反的是,生态学具有一种不同的理性使得生态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反生态性。这种反生态性使得我们意识到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的局限性和依赖性,忽视经济的匮乏性而进行努力反倒最后成就了绝对的、不可逾越的匮乏。这种绝对的、不可逾越的匮乏又会进一步对原始的生态平衡和不可再生或者不可重组的自然资源进行破坏,结果导致人类生产的破坏性远远的超过了人类生产的创造性,生态经济无限制的匮乏下去。因此,“新常态”下现代化生态理论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都在倡导中国特色的生态理性,都在呼吁对现代生态理论开展新的启蒙运动。

二、生态理性的基本原则

生态理性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从而进一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1、生态理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在破坏规律后果严重性上表现的更加突出。所以有效解决生态危机,走出生态困境根本原则的首要条件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生态理性在遵循自然规律客观性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这一基本立场,它要求我们克服“人定胜天”的唯意志论,克服功利主义自然观,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生态理性尊重自然规律的系统性

自然规律具有系统性特征,生态理性尊重自然规律的系统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长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界进行改造而产生的人化自然关系,是自然规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在确立尊重自然规律的系统性上,构建人与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生态理性就是以遵循自然规律系统性为视角来看待自然界、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这是生态理性提供的认识人与自然系统理论及方法的哲学视野。

3、生态理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和谐性

恩格斯在批判达尔文关于为生存而斗争的思想时明确指出:“自然界中无生命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既有和谐也有冲突,有生命物体间相互作用则既有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合作,也有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合作,也有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斗争。因此,在自然界中绝不允许单单把片面的‘斗争’写在旗帜上”。因此,和谐性是自然规律的重要特性。自世界进入近代阶段以来,人类不断的向自然索取和进军,大肆鼓吹“人定胜天”,这种张扬理性的结果必定导致生态异化和生态破坏,进而造成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同自然运动一样是辨证统一的,既有斗争性又有和谐性,是斗争与和谐的统一。如果只单纯强调二者的斗争性,就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界的无限索取和无限的破坏;如果只单纯的强调二者的和谐性,那么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必然会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所以片面强调任何一面都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断层。生态理性,是人与自然既斗争又和谐的生态理性,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我们摆脱以人为中心或者以自然为中心的狭隘视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探索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理性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生、共存、共荣、可持续等方面所达成的普遍共识。

三、生态理性的实践塑造

实现美丽的“中国梦”,需要张扬和塑造生态理性,而实现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的生态化需要张扬和塑造生态理性的人格。

1、实现经济理性,张扬和塑造生态经济理性

经济理性把自然功利化,使自然沦落为纯对象性的有用物,无限制的向自然索取经济利益,结果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经济理性对自然资源和资本进行榨取、生产、转化,从而尽可能多的获取利润,严重忽视、甚至不管不顾生产转换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在当前阶段,我们必须将生态理性融入到经济理性之中,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落实“两个必须”的、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生态现代化之路。

因此,当前我们需要张扬和塑造生态经济理性,建立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损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之中,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2、实现科技理性,张扬和塑造生态科技理性

在科技理性的认知下,自然界被单纯视为蕴含丰富资源的宝库,依赖于技术主义,人类可以无限制竭取自然资源,那么资源枯竭、环境破坏是必然的结果。为了克服科技理性,关于人与自然、生物及环境的“生态系统”概念被学者们提出并引起广泛的重视,它们在运用“生态系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谨的生态思维,进一步形成了生态价值观。要解决科技理性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把生态价值观融入到科技理性之中,必须把生态道德的理念树立在科技理性之中,努力打造科技与自然、社会的科技共同体。生态道德援于科技理性,凡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及美丽自然建设的科技都可以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

因此,科技必须实现自身社会功能的生态化,必须自觉地担负起促进自然生态天蓝水绿、山青花香的使命,担负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享、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3、打造生态人,培养和造就生态理性人格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有独特的理性能力,生态理性的人格就是生态人,这种人格最终也必须转化为生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和思路”。生态人从本质上说是促进和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生态需求和生态维度,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然人强调自然的支配性,受自然必然性的制约;经济人强调经济理性的支配性,受经济规律的制约;生态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呼唤、呐喊的是人类必须承担、必须履行保护、热爱自然、珍惜自然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要想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就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集聚、润滑、整合作用。

四、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着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张扬、塑造生态理性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只有加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培养现代化的生态人,提升经济理性向生态经济理性的转变,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

[2]张云飞:生态理性: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1).

[3]张云飞:生态理性: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诉求和精神动力[Z].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2013.

[4]程宏燕: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文明视域下科技文化的必然走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5]邢有男: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历史内涵与当代创新[J].学术交流,2008(8).

[6]娄金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本体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1).

[7]韩风春: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之启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

[8]李欢、周建超:论习近平的文化建设思想——基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视阈[J].广西社会科学,2015(7).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篇2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无疑,它是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科学发展观以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出了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这个理念的提出,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的第五个文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表明了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置于同样的战略高度,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实质阶段,它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

一、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际上是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自然观

在实践基础上,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与自然相对立。自然界具有客观先在性。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类社会而存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根本。“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

[2](P.24)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靠自然界而生活,自然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P.518)“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P.81)

从人类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2、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源。人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物质世界,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并改造人自己。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是实践的产物和过程。一方面,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密切联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人通过积极地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4](P49)同样,只有在社会中,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然才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人与自然的关系才得以发生。离开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无法理解,“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4](P75)另一方面,实践活动使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就在于动物只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人则是积极地、能动地改造自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 [5](P.482)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的活动对象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不断被人化。自然又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人及其社会,使人及其社会自然化。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结果就是产生“人化的自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人化的自然”概念,他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人类以社会生产实践为中介与自然保持紧密联系,即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社会生产实践使统一的自然界分化为人化的自然和原始的自然两部分,并且推动原始的自然不断向人化的自然转化。人化的自然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人化的自然的出现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无论社会个体劳动还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人类都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因为原始的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仍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或者说,仍然要加入到由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在世界的运动过程中。马克思尤其强调,人类的劳动实践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受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制约的,违背客观规律,不仅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实现物质变换,反而会破坏生态系统,自食苦果,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恩格斯特别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就是说,如果人类在其社会实践中过分地榨取自然,违背生态平衡的自然界发展规律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惩罚。

此外,马克思还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环境污染的类型、状况和危害,深刻揭示了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论根源、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并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途径,体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观。在此不再详述。

二、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是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加剧,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生态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兴盛。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是必须做出的理智选择。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人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

随着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生态文明成为新世纪人类文明的大趋势。在过去的数十年,基于环境问题的国际间合作愈加频繁,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1993年,《中国21世纪议程》完成初稿;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2009年11月,政府宣布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中国坚持以保护环境为基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三、生态文明与其他几大文明的关系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文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文明体系。生态文明是“五个文明”系统中的前提。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生态基础、环境条件和丰富资源。首先,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人来自于自然,决定了人首先是自然的一份子,人类的生存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与热爱人类具有了同一性,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其次,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优美的环境条件。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造环境。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如何建设优美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必要因素。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因此,只有通过生态建设,营造优美的自然社会环境,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优美的环境条件。

最后,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丰富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人与自然交换物质能量的互动过程,是从自然去获得其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过程,自然资源的贫富,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状态,因此,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保障生态环境,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丰富自然资源。

四、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今天,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加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的保证。生态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地连在一起。科学发展观以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出了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1、构建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众所周知,我国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之长期采用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迅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相当严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视作发展的基本要素,并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也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目标、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这是从根本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2、构建生态文明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消费模式改变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阶段,如果不尽可能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极有可能造成资源日益短缺,环境难以为继,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严重后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篇3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出发,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这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改革举措。本文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名片;三江源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我国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受到直接影响,众多湖泊和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枯,沼泽地消失,水源涵养功能衰减,进而威胁长江、黄河、澜沧江全流域的生态安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出发,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这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改革举措。其中,2015年12月获批的《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无疑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一、何谓“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因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而首先提出。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美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即黄石国家公园。由于国家公园的保护模式能较好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世界各国都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如今全球已有数千处风情各异、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分布在上百个国家。

综观世界上各种类型、规模的国家公园,有两个特征比较明显:一是国家公园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国家公园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为基础,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为的建筑、设施只是为方便而添置的必要辅助;二是国家公园景观资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即国家公园天然或原始的景观资源往往为一国所罕见,并在国内甚至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影响。

据上所述,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它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所以,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国家公园”已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性和全人类性的自然文化保护运动,并形成了一系列逐步推进的保护思想和保护模式:一是保护对象从视觉景观保护走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是保护方法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三是保护力量从一方参与走向多方参与;四是保护空间从点状保护走向系统保护。因此,国家公园彰显:提供保护性的自然环境、保存物种及遗传基因、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等功能。

事实证明,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国家公园”,是一片比较广大且具有国家乃至国际意义高度美学价值的自然人文资源及景观的地理空间。由政府批准设立,其内部阻止或取缔人类的占据和开发,公园内的生态、地貌或美学实体受到切实尊重,观光活动必须以游憩、教育及文化陶冶为目的。所以,国家公园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

客观上讲,保护利用、全民共享、发展民生是国家公园的内涵。所以,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三江源现状

国家公园不属于供游人游览休闲的一般意义上的“公园”,也不是主要用于旅游开发的“风景区”。因此,划入国家公园的保护区需要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有限制地开展科研和公众教育等活动,而不能大规模地开展旅游和其它形式的开发利用。

从地理学角度看,三江源地区不仅有珍稀的自然资源与淳厚深远的人文底蕴,而且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和充沛的水源。从2000年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到2011年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国家首个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再到2015年12月9日中央深改组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等系列事实无一不表明:三江源是我国生态安全屏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因此,国家主席习近平寄语:要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令人欣喜的是,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三江源地区,如今向世人徐徐展开“天堂”般美丽风景的画卷:一望无际的青草地犹如厚厚的绿地毯,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蓝天白云下是起伏绵延的雪山;草地上、山峰间,不时可见野牦牛、野驴奔跑、觅食,幸运的话,还能看见藏羚羊、雪豹、黑颈鹤、麦吊云杉、红花绿绒嵩等极其珍惜、罕见的动植物;比比皆是的百年参天大树……因此有着“母亲河之源”、“中华水塔”、“地球之肾”等美誉。所以,拥有三江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保护和建设好三江源,更是我们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智造亮丽“名片”

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体系和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是保存保护较大的区域任由自然演替的完整生态系统,发挥其生态系统的自然功能和生态衍生功能、溢出效应。然而,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特别是在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日趋严峻的当下,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因此,我国政府、地方、民间、企业和学术界围绕“要努力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就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一主题,开展积极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并提出相关方案和措施,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重视立法保障乃当务之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应当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精神,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管理模式”,组建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主管机构,统筹管理三江源国家公园及各类保护地,并在总结三江源建设、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首先需要明确立法理念和立法目标。其次,设计和制定国家公园管理的基本制度,建立资金保障、监测评估、考核监督、社区参与等机制。通过法律授权,赋予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相应的规划权、审批权、执法权等权力。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可或缺。三江源虽地广人稀,风景独特,但千百年来一直有人类居住,从事放牧等传统生产活动。这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鉴于此,首先要普及绿色发展教育。实施环境教育行动计划,普及环境保护及国家公园建设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民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观念和技能。其次是发展生态旅游。三江源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开发潜力大。在重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可依托国家公园,以促进旅行消费、推动低碳旅行方式为目标,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

细化保护需求毋庸置疑。据专家介绍,玉树地区杂多县的昂赛丹霞地貌,是三江源地区甚至青藏高原最完整的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显示比较完整的草原—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景观系统,对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以及三江源地质环境研究、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这样珍贵的人文生态景观,绝不能进行庸俗化的开发。因为,生态保护利用是一个变量,任何保护地必须细化保护需求,列出正面行为和负面清单。如果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严格圈地保护,可能不利于保护,如秦岭的保护动物毁了保护植物,而朱鹮则离不开人工稻作系统。可以说,生态保护是一场持久战,是一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路。

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篇4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来看,相继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目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对自然有很强的依赖性,人类几乎臣服于大自然。在农业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人类开始主动的利用自然,开发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生存需要。但从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还很有限,并没有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到了工业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空前加强。这一时期,人类只注重经济的高度发展,毫无限制的掠夺自然资源,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重大威胁,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工业文明的发展陷入困境,这使得人类开始有意识的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人类对生态文明的选择,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产物,是人类在探索保护生态环境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逐渐确定下来的。

早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保护环境的宣言。1992年,第二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发表的《里约宣言》强调和平、发展与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的,为了维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的完整,各国负有程度不同的共同责任,鉴于发达国家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以及其现在拥有丰厚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应在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会议还通过了《21世纪议程》,该文件在鼓励经济发展的同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的行动指南。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确认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中国已经意识到,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经济发展道路是不可取的,中国的发展应该是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同共进,既强调经济的高速增长又重视环境保护。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与资源的再生能力,在生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1994年3月我国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系统地论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成为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一个指导性文件。”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代会的工作报告,预示着我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认识的历史性转变。2012年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中,一起构成“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篇5

岁月流金,盛世丰年。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带来的希望中,我们告别了奋发有为、硕果累累的2012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积极进取的2013年。

当玛雅人的世界末日预言如期落空,西方在“震荡的十年”中惊魂未定,中国人却正以难以撼动的决心,导引一场持久深刻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这样一条新型发展道路,超越了对发展速度的顶礼膜拜,意味着对发展理念的全新诠释:解决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但是靠的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一家外国媒体这样评述:“好在有中国的绿色大跃进,给世界经济大衰退添上一抹亮色。”

在2012年11月8日,我国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美丽中国”一词,意思就是我国不仅人民要富起来还要让山也绿起来,这就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同志还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

四、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环保系统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要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扎实推进,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民生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成效显现,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得到切实强化。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线、主战场和大舞台上的地位明显提高、作用显著增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但是,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淡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的用水效率很低,水资源浪费量大、污染严重,同时海水和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也较少。我国化石能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鄂尔多斯就是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现在鄂尔多斯的经济在走下坡路,因为那里的煤炭储量在日益减少,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我国矿产资源品种多、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矿产资源总回采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总耕地居世界第4位,人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注重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环保工作的任务仍然艰巨;我们更应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环保工作,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代表了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足,保护不住。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资源环境的制约。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这意味着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现有的老办法是不能有效解决的,就必须要用新办

法才行,新办法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不足。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从我们的身边做起,真正做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要有新提高,在运用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美丽中国、探索环保新道路上有新举措,在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环境问题上有新思路,在全面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上有新进展,在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上要有新成效。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现代化中国的基础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要实现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挑战固然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可以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准确把握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保部门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培育壮大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基本定位,是党和国家赋予环保事业的新使命、新领域、新内涵。这要求我们增强宏观意识,立足服务转型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需要,将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环保工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推动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继续坚持污染减排不放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坚持全防全控、重点攻坚、高效治理,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长期坚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实践。继续探索环保新道路是实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战略思想的根本路径,是通往美丽中国的一个路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探索环保新道路源于环保系统三十多年的生动实践,已成为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成为引领环保事业不断前进的鲜明旗帜。环保新道路的内涵是“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目标是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探索环保新道路是一个薪火相传、永不停滞的过程,需要建设一支作风硬、水平高的环保队伍,需要我们从现在起严格要求自己,改进工作作风,大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融入新理念、进行新实践、创造新办法,把环保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因此,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目标,提出“给自

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才会引起如此强烈而广泛的共鸣。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超强应对能力,也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必须从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开始。虽然过去我们经济发展很快,但同时我们付出的代价也非常高。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友善地对待资源,友善地对待环境,再也不要走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有力的臂膀。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助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彻底扭转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新的起点,新的命题,新的挑战。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蓝图,靠什么绘就?13亿人的美丽中国梦,靠什么实现?我们环保工作者应以什么样的精神延续环保新道路?时间将曾经的辉煌留给历史,也将无限的希望带给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实践者,以优异的环保工作成绩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生态文明下的中国纺织 篇6

从低端链环到治理端。中国纺织目前无法改变作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这样一个事实。但通过行业的整合,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市场领导力,通过产业升级,中国纺织将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链环走到全球价值网的治理端,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治理能力。

在纺织全球产业网络中,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这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中国纺织将继续以价廉物美造福全球。但另一方面,只强调出口的工业化初期的单边贸易思维和仅以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已日渐式微。而进出口均衡,内外需并行是可持续的中国纺织出口的必要条件,构造健康的纺织全球产业网络是中国纺织赖以生存的空间。

从增长效率优先到绿色效率导向。工业文明之初的资源透支和环境破坏伤害了下代人的利益,对其生存造成代际不公平。这是工业化带来的最大警示。因此工业化后期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作为传统产业,中国纺织业应率先认清体面劳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产品安全是中国纺织服装脱胎换骨、实现升级转型的契机,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对先进企业不是约束,而是健康公平高效发展的基础,也开拓了更广阔的产业领域和市场空间。

因此,中国纺织应构建公平的绿色框架(政策、规则),制定以绿色效率导向的路线图,通过绿色集约化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改变粗放式的增长模式,提高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投入的全要素产出效率。发展是硬道理,约束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促进发展。

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中国纺织迄今还是追赶的角色,模仿创新可以发挥后发优势,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实践跨越式发展。自工业革命来,无论模仿还是自主创新,大多数技术创新是演进式的,没有根本改变现代纺织的技术工艺。

当中国从一个追赶者变为超越者,将来从超越者成为领导者,当中国从初级工业化到完全工业化,面临“中等收入困境”、“刘易斯拐点”等转折时,中国纺织更需要自主式创新,特别是技术范式、管理范式和经济范式的颠覆式创新。中国纺织需要这类创造性的破坏,打破旧的思维模式、旧的产业边框,重建新的产业生态。

从规模增长到生态多样性。纺织服装产业和市场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在于综合规模,更在于产业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中国纺织业与意大利纺织业的差距在于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远不如大企业,“追底杀低”的行业生存法则使中小企业迫于生计,缺乏创新,缺乏核心竞争能力。

区别于工业文明,中国纺织应摆脱无限制的量的增长,改变同质化,要构筑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以核心企业领衔的多部门、多层次、多类别、多环节的共生共荣的生态产业体系。

从复制模式到基因组合技术。要改变“做产品”的观念,要有一类新的技术,达到可预期的艺术效果以及可控制的品相和品质下的不可复制性,创造独一无二的时尚珍品和艺术极品,满足个性化时尚需求,创造更高的时尚文明。

现代纺织工业使人类有能力仿造世界之美,但事实上,自然界的美色之丰富多样、梦幻多变,至今人类无法企及。这不仅需要物理或化学的组合和杂化,更需要基因组合。仿基因组合不仅是仿生态,也是最接近天然的生态技术。

从炫技回归本质,从工业品到时尚品。因为有无尽繁复精致的技艺,工业化使人类无所不能,然后渐渐迷失产业的本质,用手段代替目标。

中国纺织界应重新审视纺织的目的和时尚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意义,应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要引导时尚业消费的价值观,什么是美,如何表现美,什么是质量,什么是合适的质量,如何准确体现品质、格调与修养。现代纺织业的企业家要有工程师的技术、设计师的天赋、艺术家的品位、营销者的智慧、消费者的直觉和心理学家的敏锐。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竞合。工业化早期产业关系盛行以邻为壑、尔虞我诈,现在纺织产业中仍存在的“追底杀低”、价格大战等反映工业化低级阶段的生存状态,未来纺织生态则应该是集成、集约、协同和竞争合作的。

纺织服装是一个长产业链,而作为时尚业又是全球化的价值链,最终市场价值和产业综合实力必须依赖于全产业的集成化。市场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从研发设计到贸易流通协同合作,产品的制造生产及加工和物流环节的无缝链接,纺织业的创新更是一种集成创新,结合材料创新,装备技术创新,工艺流程创新。

纺织服装向市场产业转变还应将技术、艺术和管理相结合(构成一个有机的产业体系)。

从消耗经济到循环经济。工业产品生产的初始意义就是通过各种物理或化学的手段,高效地改变物质的形态,不断地增加消耗。

生态纺织是一条可循环的生产、消费、再生路线。内涵之一是强调设计、创意、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经济性,以价值理性激励和制约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内涵之二是强调生产和消费全过程的回收、再生和价值的再创造,最大限度减少净消耗和发挥资源的价值。

从工程技术主导到技术艺术营销集成。成本节约、效率导向和产品差异化是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也是科技创新的主要目的。

按照工业化的规律,中国纺织不应奢望在短期内成为品牌与科技创新大国,但可以通过装备更新,流程再造,工艺改进,再结合品牌建设,营销模式创新和设计水平提高,实施纺织先进制造的高级版本,踏上通向纺织强国之新台阶。

从链式经济到网络经济。工业化时代的产业关系是线性链式的,从供应商和制造商,流通贸易商到消费者,从原料半成品到制成品,企业的策略空间狭窄,于是“追底杀低”就成了主要竞争手段,企业更偏于依仗权势力量的硬战略。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篇7

关键词:十八大,生态文明,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并首次把“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 这一举措对于破解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顺应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整体布局的科学完善, 是党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的重大创新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的结果, 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首先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 在此基础上,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布局, 从十三大到十六大我们都延续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之后, 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继十七大之后,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由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 增添了发展内涵新元素, 确立了发展方式新坐标, 赋予了发展品质新标准, 彰显着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 实现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美化、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已经成为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伴随着GDP的增加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更希望拥有蓝天白云、姹紫嫣红, 拥有清澈的水源、绿色的森林。如果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 人类就不能诗意地栖居, 人类的健康、人的生活质量就失去了前提和保障。十八大报告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的新视角新高度出发, 提出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国富民强的美丽中国,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是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 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 人类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 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 人均资源不足, 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挑战。近年来, 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指出, 中国的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好转, 总体尚未遏制, 形势依然严峻, 压力继续增大”。在我国, 能源利用率不高, 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仍然严重, 天然森林减少,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加重, 生态系统日益脆弱。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 环境受破坏的程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节约集约利用能源资源,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才能有效破解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有效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努力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四、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

部署, 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 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十八大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恩格斯说, 人类在从“敬畏自然”向“征服自然”的转变中,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应吸取传统工业文明负效应的沉痛教训、深刻反思非理性的发展观和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控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 珍惜利用国土资源。

2.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节约利用资源, 节水、节地、节能,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加快水利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正确处理“绿”与“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实现生态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4.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参考文献

[1].薛建明, 《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社会》[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2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篇8

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它既是西方绿色政治运动的产物, 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崭新形态, 是20世纪末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1]这一思潮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深化了当代西方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问题应该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 建立某种关联, 从而揭示生态学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同时生态马克思主义着力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倡导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社会, 他们认为生态危机是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主要代表人物有莱易斯、高兹、阿格尔、奥康纳等人,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 20世纪70年代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期。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运动刚刚兴起之时, 影响力还不是很大, 力量也比较弱小, 其地位也不是很重要, 被形容为“万绿丛中一点红”。虽然此时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几乎与绿色运动没有多大区别, 但是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主张将生态运动与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并且从理论与现实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绿色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德烈.高兹, 鲁道夫.巴罗, 亚当.沙夫。高兹较早地研究了生态运动与政治的关系, 代表作有1951年的《作为政治学的生态学》和1977年的《生态学与自由》, 高兹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生态运动应该成为更广泛斗争的一部分, 而不能仅仅把它看做目的本身。鲁道夫.巴罗和亚当.沙夫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 他们先后加入了绿党, 参与了“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生存的探讨, 并且谋求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联合, 成为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生态马克思发展的初期在绿色运动中显得势单力薄, 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不足, 偏重于对生态危机的批判, 因此生态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第二, 20世纪80年代是生态马克思主义体系化时期。80年代是绿色运动发展的鼎盛时期, 开始向北美、亚洲、大洋洲扩展。这一时期, 比较有名的是阿格尔、莱易斯、阿什顿、博克金、哈维等。有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转入生态学领域, 致力于生态学问题的研究, 随着生态马克思主义队伍的不断壮大, 有学者称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益“绿化”。其中, 阿格尔在1979年写就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被认为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发生转折的重要标志。阿格尔、莱易斯一直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结合, 成为了西方生态运动中影响力较大的学派。8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以往的绿色运动, 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奋斗目标、政治理想以及社会纲领等方面, 他们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异化现象, 提出了“稳态经济”的概念, 即经济的零增长, 主张消除人的异化,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 20世纪90年代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深化时期。90年代以来, 生态马克思主义无论在理论建树方面, 还是在实践作用方面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与前两个阶段有着很大的不同, 呈独立化发展态势。9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改造生态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有佩珀、格仑德曼、萨特金、奥康纳、怀尔德等。在他们的著作中比以往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位和作用, 强化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联系。在前两个阶段,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以生态主义为中心, 而9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则是以人类为中心, 更加关注民主、正义、平等、全球化等问题。总之, 9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变化, 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 并且提出了“生态帝国主义”的概念, 生态马克思主义进入了“红色”阶段, 其理论更加完善和成熟, 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二、中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30多年, 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建设和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 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作为发展中的国家, 在步入现代化途中的中国, 同样面临着大规模的环境问题, 沙尘暴的频繁袭击, 黄河汛期的断流, 长江洪水的泛滥, 土壤的沙漠化, 人口的压力增大, 这些都在向人们发出警告。

有数据显示,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1亩, 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32公顷, 人均淡水资源的占有量也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石油、天然气人均的占有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 铁矿石、煤炭、铜、铝矿等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与世界的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 我国既是资源大国, 又是资源人均占有的贫国, 资源矛盾突出。

中国政府、学术界、社会各个方面, 都在思考如何转变观念, 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生态问题。在思考这一重大问题的时候, 中国非常重视借鉴西方工业文明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也吸取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合理思想。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社会发展理论, 是解决中国生态问题、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最主要的理论依据。2003年,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即科学发展观, 这一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是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 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全面发展, 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保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政府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它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与代际之间的和谐, 不再单纯注重经济的增长, 当然, 要建立比较成熟的生态文明, 还需要相当长的一个建设过程, 但这一天终究是会到来的。

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启发。无数事实证明,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 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美好、可持续型、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方面,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我们正确解决现实生态矛盾与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我们目前在制定政治、经济及社会政策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 要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 消灭剥削,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避免资本统治一切, 不让自然界因为无限的利益追逐而遭到疯狂的破坏和肆意的掠夺。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时曾指出, 这种生产方式虽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生态异化和劳动异化, 而社会主义制度则为消除人与自然的对抗状态、避免生态异化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第二, 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要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的协调, 避免“竭泽而渔”。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与资源比例不适当的国家,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就显得极其重要, 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要牢记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对人们的告诫:“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第三, 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 要避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把人与自然进行统一, 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 克服片面性和盲目性, 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和谐, 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马克思曾经预言了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必将是生态化, 他指出:“在工业中向来就有个很著名的‘人与自然的统一’, 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第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性交流。鉴于生态问题的特殊性,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要关注本国和本地区, 而且还要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发展, 要有全球化观念, 共创和谐世界。[3]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积极应对全球生态问题, 开展国际间合作, 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政府提出建设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发展目标, 而生态马克思主义对发达工业资本主义剥削自热破坏自然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揭示与批判, 对于我们具有极为重要的警示作用, 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后发的社会主义国家绝不可重蹈资本主义的历史覆辙。人类要想持久的生存、繁衍和发展, 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 就是人与自然两大关系协调的历史。只有人们彻底的改变和更新思想观念, 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善待自然,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够可持续, 才能够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生态马克思主义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为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奠定了哲学基础, 对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借鉴作用, 提醒我们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时候, 一定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要重视社会的发展;在注重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 也要切实解决好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 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中一股左翼思潮, 也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 它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中产生, 在绿色运动的现实中兴起, 致力于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结合, 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 其社会主义的立场是十分鲜明的, 在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有着积极的作用。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以及促进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启示

参考文献

[1]赵海月.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

[2]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庆出版社, 2008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篇9

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针对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弊端, 及资源紧缺、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全球一体化等因素提出的。生态文明的追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 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1.1 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社会文明进程和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 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商文明三个阶段。原始文明阶段, 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 历时百万年, 对自然基本没有伤害;农耕文明阶段, 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并初步开发, 历时几千年, 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 但伤害程度较小, 多数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随着工商文明的不断推进, 人类社会进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 历时几百年, 对自然带来伤害、损害和破坏, 许多方面难以修复。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 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这些, 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痛定思痛,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必然选择[5]。

永续发展就是科学发展,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但不是“以我为中心”和“唯人独尊”, 而和谐社会直接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这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 无论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还是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以及“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和城镇化建设, 对于一个城镇化率只有52%, 基础比较薄弱、过半是农民的发展中大国, 没有生态文明一切都是空谈, 即使有短暂或局部的成功, 也不会永久或持续。

1.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 是最科学的世界观, 包含着最先进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施暴于大自然的造孽行为进行了深刻地反省, 指出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野蛮征服, 总会受到大自然加倍的报复。马克思主义强调要改造客观世界, 同时也强调要尊重、顺应客观规律。列宁指出:改造客观世界, 同时也强调要尊重、顺应客观规律[6]。在建设国富民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民主法治、科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 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 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目前, 迫切需要抓好落实工作, 迫切需要用“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 对这些新的实践活动进行理性升华, 以指导人们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中去。

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消灭荒地荒山, 绿化祖国, 美化环境;五业并举, 重视林业, 保持水土;国家调控管理生态环境资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义务植树, 加强林业, 造福子孙后代;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上升为国策;利用、开发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做到有法可依。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退耕还林, 再造秀美山川, 绿化美化祖国;西部大开发;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发展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中国的生态环境工作做好, 就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坚持五个统筹, 实现全面科学发展, 尤其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21世纪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总体战略构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文献之中, 并提出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第五代: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全面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实现途径, 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7]。

1.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长达5000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独特、内容丰富多采、历史悠久的文明, 没有其他民族可比。”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灿烂文明, 生态文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既勇敢又善良, 既充满创造、挑战的勇气, 又总是能够审时度势, 把握尺度, 不走极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等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 但是也有过“人定胜天”、“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其乐无穷!”的片面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就是坚决改变和摈弃与生态文明格格不入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消费习俗, 等等。

开放的中国越是发展, 越是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的人权、民主、环境等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 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之后, 工商文明迅速发展, 环境公害事件震惊世界, 生态文明问题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1962年, 雷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 提出环保理念;1972年, 在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提出了均衡发展的概念。从1972年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到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第二次国际环保大会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到2002年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从《京都议定书》的制订、签署和实施等等都是人类历史上的绿色里程碑, 产生了系列的宣言、公约、法规, 成为世界绿色运动史上极富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献。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 理应把现代化建设与人类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密切联系起来, 遵循地球人类共同的“游戏规则”, 高举生态文明的旗帜, 开展气壮山河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这样, 会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争取全世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肯定和支持。中国发展不仅需要自力更生和硬势力, 更需要争取外援、软势力和好环境。

2 目前中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指出,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近年来, 尽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环境污染严重与人民对良好生态的期盼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1 资源约束日趋紧张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处于世界较低水平的国家。据统计, 我国耕地面积已逼近18亿亩红线, 多年平均缺水量高达536亿m3, 约2/3的城市缺水, 110座城市严重缺水, 石油等主要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5%以上, 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

(1) 资源人均较少, 难以为继。我国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水平相比, 淡水、耕地、森林、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土矿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0%、43.0%、25.0%、7.7%、7.1%、63.0%、17.0%、17.0%和11.0%。2013年我国人口总数约13.53亿、耕地面积18.2亿亩、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 分别占全球的21%、9%和6%。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全球超过21%的人口, 人口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超载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3.5%和14.5%。据预测, 我国未来30年将迎来国土承载人口规模最大时段, 预计到2015年至2020年我国人口将分别突破14亿到14.5亿, 到2033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5亿, 这将需要更多和更有效的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维系。

(2) 资源需求较大, 内供不足。从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世界排序看, 水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位居世界第1、3、12和22位;人均能源资源所占比例分别为:石油17.6%、天然气4.3%、煤炭55.4%、水能91%。从能源进口情况看, 2011年我国资源对外依存度分别为:石油54.8%、铁矿石53.6%、精炼铝52.9%、精炼铜69%、钾盐52.4%, 目前仍有上升需求。2012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对外依存度分别为58.7%、28.9%和14.0%。我国水电开发远远不够, 目前还不到经济可开发量的30%, 而欧美开发度已达70%, 同时我国水电资源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还面临洪涝、干旱、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 以及时空分布不均等诸多问题。

(3) 能源结构不当, 急待调整。据统计2012年中、印、美三国耗能:石油分别为17.7%、30.5%和37.1% (世界平均33.1%) ;煤炭分别为68.5%、52.9%和19.8% (世界平均29.9%) ;天然气分别为4.7%、8.7%和29.6% (世界平均23.9%) ;水电分别为7.1%、4.6%和2.9% (世界平均6.7%) ;核电分别为0.8%、1.3%和8.3% (世界平均4.5%) ;可再生能源分别为1.2%、1.9%和2.3% (世界平均1.9%) 。可见,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0%, 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燃煤为主的国家之一。在我国, 核电、水能以及其他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仍处较低地位, 仍有很大调整提高的空间。

2.2 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总体在恶化, 局部在改善, 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 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 部分城市雾霾、沙尘暴天气增多、面积扩大、危害加重, 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造成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生存发展承载能力、工业化时空压缩繁重任务和市场经济的转型[9]。

(1) 投入产出失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带来了高GDP。30年多来, 中国GDP增长15倍, 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 创造了年均10%的GDP增长速度。2000~2010年, 我国GDP平均增长率10.4%, GDP总量由世界第6跃升为世界第2, 占世界GDP比例由3.8%提高到9.0%, 人均GDP由946美元上升到超过4300美元。此间, 我国能耗增长120% (全球增长约20%) , 由占全球比例9.1%提高到20%, CO2排放由12.9%提高到24%。仅2010年, 我国煤炭、钢材和水泥消耗分别占世界消耗总量的48.2%、50%和53%。2012年, 我国人均GDP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但单位GDP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 全国COD排放总量2423.7万t、 (氨态氮和硝态氮) 排放总量253.6万t、SO2排放总量2117.6万t、Nx Oy排放总量2337.8万t, 同比均有所下降, 但总量很大。

(2) 能耗世界第一。2010年7月18日国际能源署报道中国能耗世界第一, 2009年中国能耗22.52亿t石油当量, 超过美国的21.7亿t。2005、2015和2030年美国和中国的CO2排放量分别为5.8、6.4和6.9Gt, 5.1、8.6和11.4Gt, 2005年美国第一、中国第二, 2009年之后中美次序颠倒, 随其之后的分别是俄国、日本和印度。《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到2050年我国CO2年排放量将在122亿~87亿t。按1978~2008年能源消费增长趋势, 到2050年我国年一次能源需求量将高达270亿t, 到时我们既生产不出这么多煤炭, 也承受不了排放的压力。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目前我国能源需求增长指数仍在不断提速。如果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维持在2000~2008年平均8.9%的速度, 则2020年我国将需要79亿t标煤, 占目前全世界能耗总量的一半, 即使持续实现每5年GDP单耗下降20%, 如果要继续保持9%的经济增长率, 到2020年我国将至少需求46亿t标煤, 到2030年需求将突破70亿t。

(3) 江河湖泊皆污。我国大江大河有近四分之一的监测断面超过劣Ⅴ类水体水质, 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 湖泊 (水库) 富营养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我国不到世界10%的耕地, 却耗掉了全球化肥总量的三分之一。由于水体污染, 造就了癌症村;由于农田污染, 造就了毒大米;各种食品污染, 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 可能会发生预想不到的后果。2012年长江、黄河、珠江、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 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10.2%;在监测的60个湖泊 (水库) 中, 25%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 较差至极差水质的监测点达到57.3%。

央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 (记者冯悦)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院士昨天表示, 中国是全球癌症高发区域之一, 癌症的流行趋势呈现出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走高的特点。郝希山院士强调说中国人口占到了全世界的1/5, 中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占到了全球新增的2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专业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12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1410万人, 癌症相关死亡病例达到了820万例, 这比以往呈现了增加的趋势。伴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重, 估计再过10年也就是2025年全球每年将会新增癌症病例达到1930万。郝希山表示, 由此可见癌症问题不仅仅是健康问题, 癌症防治工作也不仅仅是一项医疗卫生工作, 而是一项全社会的任务。

(4) 大气污染严重。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大城市中, 中国有7个;2/3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Ⅱ级标准。我国31个省会城市入选全球城市PM10平均浓度分布名单, 年均排名主要在853~1058名, 排名在853~900的有3个、排名在1000以上的有18个。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 雾霾波及25个省市, 100多个大中型城市, 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d, 创52年来之最。京津冀为全国霾气溶胶污染最严重地区之一, 年雾霾日数在120d以上。中科院最新研究发现, 造成北京雾霾的主要来源包括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等, 他们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2013年河北全年空气达标率仅35.3%, 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占21.9%, 污染物过量排放是主因;全国每月公布的空气质量较差10个城市中河北均占5至7个, 首要污染物是PM2.5和PM10。我国特大沙尘暴在20个世纪60、70、80和90年代分别发生过8、13、14和20次, 且波及范围愈来愈广, 造成损失愈来愈重。

(5) 环境事件频发。近年来中国重大环境事件频频出现, 2005年以来环保部直接接报处置环境事件927起, 重大事件72起, 其中2011年比上年同期增长120%;环境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 因重大环境事故下马的领导干部逐年增多。如2011年康菲溢油事件, 2012年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江苏镇江水污染事件和天津PC项目污染引发群众“集体散步”事件, 2013年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苯胺泄漏事故、黄浦江死猪事件、青岛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 等等。

福建师范大学在中国社科院举行《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 (2013) 》绿皮书发布会, 该书选取的全球133个国家作为评价对象, 排在第1~10位的国家依次为:瑞士、德国、挪威、新西兰、巴西、日本、哥斯达黎加、奥地利、英国、法国, 有8个是发达的国家。排在最后10位的国家依次为:科威特、也门、利比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毛里塔尼亚、马里、伊拉克、莱索托、尼日尔, 绝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2012年, 中国环境竞争力排位第87, 空气质量倒数第二。其中, 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环境承载、环境管理、环境协调竞争力分别排位第89、124、87、6和106。表明中国政府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绿色转型等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

2.3 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中国生态系统退化形势异常严峻, 森林资源锐减, 荒漠化逐渐扩大, 土地沙化、石漠化、盐碱化、退化严重, 如果不进行有效地控制, 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甚至国家安全。目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 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 地面沉陷面积逐年扩大, 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 致使经济蒙受重大损失。1998年仅长江和松嫩流域特大洪水,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2000亿人民币[10]。

(1) 森林生态系统逆转严重。我国现在人均占有林地0.13hm2, 占世界人均量的1/5;人均占有蓄积量约10m3, 占世界人均量的1/7。2004~2008年间, 我国有832万hm2林地转为非林地, 其中85%属于毁林开垦。现有5500万hm2林地在退化, 约4400多万hm2宜林地, 其中比较好的只占13%~14%, 约60%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造林成本高、造林难度大。木材及林产品供应能力严重不足, 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0]。

(2)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近年来, 我国湿地面积由原来的36.6万km2减少到32.4万km2, 滨海湿地面积累计丧失219万hm2。新疆、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分别减少50%和36.8%。被喻为“黄河蓄水池”的玛曲湿地面积减少45%。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冰川退缩的速度是过去300年的10倍。黄河源头冰川退缩比例最高达77%, 且沙化严重。不当的基建、农垦、引水、捕捞、养殖等使“地球之肾”的湿地功能正在削减或逐渐消失, “物种基因库” (全球40%以上的物种在湿地) 没了、“地球碳库” (固封了1/3陆地的碳) 没了、“水陆交换枢纽”没了, 这种退化的延续将有可能引发更多系列的生态灾难[10]。

(3) 草地生态系统沙化严重。由于粗放经营、过度放牧, 加之鼠兔病虫等自然灾害, 20世纪80年代, 中国草地严重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1/3, 还有30%草场遭受鼠虫破坏;目前草地仍以每年1.33万km2的速度退化。近20年来, 我国各类草地产草量下降了30%~50%, 不同程度沙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50%, 牧区至少有300万hm2草地发生次生盐碱化。草原上由于狼、蛇等天敌物种的减少或消失, 鼠兔病虫危害严重, 危害草地面积近33.33万km2。牧草质量也明显降低, 生态屏障失灵, 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源地。

(4) 国土资源退化沙化严重。据统计, 我国沙化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8%, 土地沙化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生态问题。主要发生在风力侵蚀地区, 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及华北北部。20世纪90年代中期, 全国风力侵蚀面积达191万km2, 水风蚀交错区面积为26万km2。由于干旱、少雨、大风等自然因素, 以及水土资源不合理开发、盲目扩大耕地、过度放牧和滥采乱挖等人为因素, 目前每年土地退化沙化面积仍在以3000多km2的速度继续扩展, 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国土荒漠化呈现出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扩展快, 危害深等特点。

(5) 近海生态系统污染严重。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第21期海洋环境信息数据显示, 在所监测的156个陆源入海排污口中, 有78个入海排污口向邻近海域超标排放污水, 超标排污口占到监测总数的一半。2013年10月,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选取了辽宁、河北、浙江、福建、广西、海南6省 (自治区) 进行入海排污口超标比率的监测。超标排污口比率范围为21.1%~93.3%。其中, 广西最高, 被监测的排污口15个, 超标14个。与此同时, 我国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海洋油气区环境状况、海洋环境放射性状况、赤潮和绿潮状况的监测结果比较乐观。

(6) 生态破坏加剧资源贫困。资源过度开发加快了生态破坏, 反过来影响到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譬如, 近年来的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冰川显著退缩、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陆地生态系统遭破坏、沿海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胁、粮食生产不稳定性增加、人类健康、安全和生计受到影响, 以及地震、海啸、火山喷发、风暴、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极端气温、干旱、森林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究其原因, 关键还在于人类的过度开发, 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 人们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破坏, 致使生态系统的抵抗性及缓冲能力下降。如不及时治理, 必将进一步恶化, 且恶性循环。也就是说, 环境污染导致生态退化, 生态退化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 同时必将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空间。

3 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主要思路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 必须要在建设理念、政策导向、执行措施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克服农耕文明和工商文明所附带的发展代价和弊端, 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就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行动方针, 科学探索和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格局、生产方式和生活理念, 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公共性、广泛性、全民性和长期性等五大特征[11], 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崭新目标, 必须坚持和实现“两个”转变、“三个”原则、“四大”战略, 处理好“五大”关系,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又好又快[8]。

3.1 坚守“一个”目标实现永续发展

目标是导向。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 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3,4]。

3.2 尊重自然规律推进“两个”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本着生态学的基本原则, 尊重自然规律, 就是尽可能地减轻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 首先要实现伦理价值观的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1) 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 只有人是主体, 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只有人有价值, 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 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 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 这是工商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生态文明新理念认为, 不仅人是主体、有价值、有主动性, 自然也是相对的主体、有价值、有主动性, 不仅人依靠自然, 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 人类要尊重和关爱生命和自然界, 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

(2)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工商文明的生产方式, 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 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体系。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 以高消费为特征, 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往往“天上飞的是黄龙, 河里流的是黑龙”, “开的是保马豪车、喝的是敌敌畏毒水”, 浪费了资源, 污染了环境, 一时的发展留下了长久的隐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生活方式应以实用节约为原则, 彻底拚弃“空中飞的飞机不吃, 地上跑的汽车不吃, 海里游的轮船不吃”饮食观念, 奇特的消费方式加速了物种灭绝、带来了诸如SARS禽流感等疾病。

3.3 坚持“三项”原则维护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牢牢把握这一基本要求, 对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优势、道义优势、制度优势, 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 具有重大意义。在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维护公平正义, 就必须坚持永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1) 永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前人类的需要, 又不危害其子孙后代为满足他们的要求而进行发展的能力, 是生态文明的突出特征。要求人们从过去政治秩序、组织结构、资源利用方式等错误中汲取教训, 依据资源和环境承载力, 严格遵守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 营造良好环保意识、社会环境和人文氛围。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保护生物多样性, 增加自然资本储备及其在国民财富中的构成比例。适度控制人口规模, 提高人口质量和受教育水平, 倡导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 以完美的生态学方式管理和自然资源利用。

(2) 公平性原则。生态文明所赋予的公平是一种广义公平, 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内部之间的当今和未来的公平。当代人与人的公平很好理解, 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当代人与未来人的公平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主要表现在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享受的权利和共同维护的责任, 这是生态文明的焦点。人与自然的公平, 主要表现为依据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考量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需要, 既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又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得到满足。自然界内部之间的公平表现在“存在就是合理的”, 只是在地球生态系统或人类文明进程中作用方式和程度的差异。

(3) 整体性原则。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大自然家庭的成员。生命体之间不仅相互影响, 而且构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作为大家庭中晚到的成员, 人类虽然依据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但人类生存和发展仍然离不开生态系统和其他生命的支撑。今天, 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深地渗透到地球家园的每一个角落, 人类的命运与这个大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其他物种敲响的警钟, 也越来越成为人类敲响的警钟。整体原则不仅强调人类与自然的有机联系, 还展示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面对环境危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全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环境污染没有国界,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因此, 建设生态文明, 我们应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采取协调行动, 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12]。

3.4 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四大”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2], 这是站在国家、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选择。我们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 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地稳步实施。

(1) 优化国土时空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明确划定资源保护开发的生存线、生态线、发展线和保障线, 控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和时间分布,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

(2)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 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 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 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 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 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0,11]。

(4)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9]。

3.5 处好“五种”关系统筹协调发展

为了杜绝或减少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处理好与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城乡一体发展、创新驱动战略和生产消费协同的关系[3,4]。

(1) 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关系。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决定当前甚至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当前, 要以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作为抓手,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完善体制机制, 抓好节能减排,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生机。同时, 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动态性和创新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把“五位一体”建设落到实处, 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 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如何一边扩大中国的经济规模, 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一边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 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速度有机结合, 要适度控制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改变发展的方式,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和低碳产业, 实现高附加值, 依靠效率的提高来支撑经济的增长。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 通过人为强制、超越发展水平和自然禀赋推动的社会进程, 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同时,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领导政绩和地方发展不能只唯GDP,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完善并加强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 与城乡一体发展的关系。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受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 面临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弱、水土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一些地方盲目“摊大饼”, 对耕地资源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自然灾害防御和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带来严重威胁。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控制、文明实施、和谐宜居, 把基础设施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生态补偿落实有机结合起来, 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差距, 彻底改变中国城市像欧洲, 而农村像非洲的格局。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红利、过上富裕生活,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走绿色低碳城镇化道路!

(4) 与创新驱动战略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经济和通用技术, 依托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低碳技术等技术突破。改革开放30多年, 我国依靠劳动力和资源环境成本低的优势, 产生了巨大的人口和资源红利, 支撑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为了维持这种局面, 我们必须突出战略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 在技术、制度、管理、结构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科技创新战略, 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创新驱动的关系, 实现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减少污染, 推动经济转型, 破解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稳健发展的矛盾, 发展绿色GDP。

(5) 与生产消费协同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到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年的翻两番。要实现这一目标, 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就必须转变发展生产方式,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改变生产方式, 就是把国外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 改变落后、粗放、浪费的生产方式, 改变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的生产方式, 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同时, 要转变生活方式, 节约资源、人与自然和谐, 促进可持续发展;转变消费方式, 要合理、理性消费, 反对奢侈消费、劣质消费, 实现消费减量化。没有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将大打折扣。因此, 必须更新消费观念, 优化消费结构, 合理引导消费方式, 鼓励消费生态产品、绿色产品, 逐步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辩证地看待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架马车!在我国适度消费行为, 应该坚持满足人民的合理需要与杜绝浪费的统一, 提高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统一, 满足消费欲望与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统一, 消费要与生产相适应, 生产不能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4 结语

My world, my Earth, is a ruin.A planet spoiled by the human species.We multiplied and gobbled and fought until there was nothing left, and then we died.We controlled neither appetite nor violence;we did not adapt.We destroyed ourselves.But we destroyed the world first.There are no forests left on Earth.The air is grey, the sky is grey, it is always hot…We survive there…People are tough!There are nearly half a billion of us now.Once there were nine billion.You can see the old cities still everywhere.The bones and bricks go to dust, but the little pieces of plastic never do—they never adapt either.We failed as a species, as a social species[13].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篇10

1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方合作, 民营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20 世纪90 年代末, 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现今, 在“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实施中,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 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将会更加频繁, 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必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如果环境遭到了破坏, 即使经济得到了发展, 也会降低民族凝聚力, 失去民众信任, 最终也会给经济的合作造成负面影响,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在社会主义建设前进道路上, 我们一定要坚持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1]。 中国政府明确表示, 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 必须突出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共建绿色丝绸之路[2]。

推进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改变国家一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 通过国家-市场-社会三者协同互动, 合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除政府的宏观调控治理作用外, 企业和民间组织在生态治理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国家生态治理的主力军。 充分发挥各类企业在生态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

“ 一带一路” 和 “ 西部大开发” 战略的落实发展背景下, 对于西部地区的本土企业来说, 是一次历史性的发展契机。 一方面, 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西部地区的本土企业往往具有非常好的地方文化融合度, 相比而言更能吸纳劳动力, 发挥资源优势。 另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影响, 一些传统产业饱受成本上升的压力, 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致使产业发生转移, 而西部地区的要素价格相对低廉, 这些产业在西部还有潜在优势[4]。 面对未充分开发的西部市场, 足够的潜在需求可激发企业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 承接世界产业的转移, 推动产业升级, 提升自身企业的产业层级, 增强竞争力。 当地企业应遵循政府的相关产业政策, 发展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地方企业在西部发展所处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 帮助投资建设家乡基础设施, 解决就业压力, 树立成为地方社会文化的公众品牌。

2 西部地区人口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的发展史, 从特定的角度来说是人类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历史。 我国西部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尽管外来人口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然而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 尽管西部地区是全国人口平均密度较小的地区, 但只有局部地区适合人类居住, 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已严重超过了国际建议警戒线, 生态环境承受压力过重, 严重威胁着当地民生[5]。 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增加了当地的人口压力, 使得西部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陷入了生态恶化———人口压力增大———贫困人口增加———生态进一步恶化的恶性循环中[6]。 安置西部不断涌现的剩余劳动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西部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工作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等问题, 我们对在兰州市和定西市的外来务工人员 (包括菜市场商贩、建筑工地的工人、国企上班工人等) 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受教育程度低, 职业技能不足。 这些受访者年龄上多是聚集在20-50 岁之间的青壮年人群, 70%的人群是农业户口, 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80%以上都只有高中以下水平, 近一半只有初中水平 (如图1 所示) , 月收入都在2000 以下。 在进一步调查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不便时, 60%都表示他们无论是在找工作过程中还是目前参与到的工作中都显示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历不够高 (如图2 所示) , 找不到好的工作;并表示有意愿参与相关的职业培训, 目的在于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提高收入, 同时也会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尊重。

2) 生活满意度低。 关于农民工的生活状态满意度调查, 我们发现, 多数人进城以后为居住问题, 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困扰 (如图3 所示) , 其中居住问题是谈到最多的问题, 他们表示进城后没有依靠, 城市房价高, 租房困难且条件差。 其次是子女的教育问题, 还有一部分人表示城里医疗费用高、就业机会不多、工作经验不足和工作安全保障不好等问题。 无论是对薪资待遇还是城市的社会生活上, 他们普遍对自己在城市中的生活满意度低。 在对薪资、教育、医疗、工作关系、人际关系、住宿条件、业余休闲、生活便利满意度调查中, 大多数人对薪资和住宿条件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如图4 所示) , 遇到困难时大多情况是得到亲属的帮助, 很少会得到来着同事、领导或政府的帮助。

3) 无法融入城市生活。 在调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状况时, 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不融入 (如图5 所示) , 仅有国企公司的员工表示融入度较高。 普遍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没有享受城里人享受的各类生活保障, 他们的工作性质也不为城里人所尊重;在他们眼里只有自己的户口实实在在的落在了城市, 成为城镇户口, 在城里有房才能算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 (如图6 所示) 。

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需要双向治理, 缺一不可。 西部地区存在着一支较之东部地区更需及时脱离和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大军, 把这支劳动力大军合理地配置到环境治理当中, 不失为一条既能够解决就业问题, 又能治理环境的极佳途径。从上述调查中也发现, 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较低, 职业技能不足, 将这些人员吸纳到环保企业中时, 除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外, 企业还要依托当地资源, 发展一些流程简单, 操作简便, 但环境治理效果良好的工艺, 使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工可以尽快掌握操作方法, 达到上岗要求。

此外, 我们的调查结果还显示, 农民工生活满意度不高, 大部分人没有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 环境治理与扶贫相结合, 转变贫困地区生产方式, 将环境效益转变为社会福利, 是保障农民工利益的另一有效措施。 因此, 在生态脆弱的西部, 除了大力植树种草外, 还可以建立一些高附加值的农、林、牧深加工企业, 如建立果酒果汁厂、罐头加工厂等, 实行种、养、加一条龙, 贸、工、农一体化。 这样不仅又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 还能增加当地所有从业者的经济收入[7]。

3 经验与思考

沁园春生态产业集团成立于2003 年3 月, 总部位于北京, 在兰州、定西、上海均有分公司。 经过12 年的拼搏奋进, 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园林施工、生态农业为主, 学历教育、高端家政、餐饮服务为辅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 公司成立10 多年来通过各种形式资助了一大批贫困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 为解决当地人民的就业问题做出了贡献。

从沁园春集团企业发展12 年之久的经验来看, 我们认为:

1) 西部环境的治理是一种产业, 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会反馈到社会发展中去。

2) 环保企业不仅要改善生态环境也要改善社会环境, 帮助社会解决就业问题和西部人的生存问题。

沁园春集团多年来都是按此经验道路, 为中国建设美好和谐的生态文明尽一份心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关的人, 同样生态文明的发展也关系到两方面的人, 一种是同为发展生态文明需要做出牺牲的人, 一种是享受生态文明环境的人。 发展生态具有两面性, 我们要发展生态文明, 就需要在水源涵养地做好保护, 这样就与当地居民的种植、养殖产业产生矛盾;我们要保护森林, 防止木材大量流失, 这就与当地伐木工人的利益和市场对木材的需求产生矛盾;我们要保护矿产资源, 这就与当地政府和矿主的利益需求产生矛盾;我们要治理风沙, 植树种草, 这就会影响当地政府发展经济和老百姓的生活。 要发展生态文明, 就需要解决上述矛盾。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是分析清楚问题, 发展、保护、巩固生态文明使哪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失, 我们通过就地转化或异地安置等多种形式解决他们的问题, 使他们尽快奔向小康, 而享受美好生活的受益群体也要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这样, 一个美好和谐的生态文明中国会较快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鹿心社.建设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人民日报[N].2014, (10) :28.

[2]张宏安.“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西部发展之思.新丝路[M].2015.

[3]田丰.优化社会治理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 (6) :74-77.

[4]陈彦斌, 裘文辉.全球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西部企业机遇与挑战[J].当代经济, 2012 (4) :98-100.

[5]刘志仁, 尚文隆, 庞泽华.西部环境治理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J].学术交流, 2007 (9) :96-99.

[6]肖金成, 李军培.两个转移: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J].宏观经济管理, 2006 (4) :31-32.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篇11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文本阐释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思想家们所试图揭示的一个重点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已有一些哲学家们对此做过多种多样的解释,有些虽未必科学,但也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提供了理论借鉴,比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自然观以及李比希和达尔文的生态思想都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提供了理论素养。在批判地继承前人自然观和生态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解生态危机的正确途径,形成了他们的生态思想体系。

(一)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统一体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反复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提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其次,人类的生存只需来自于自然界。人类虽然可以通过劳动创造财富,但是没有自然界提供物質基础,什么也创造不出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除了通过繁殖再生产自身以外,并没有创造任何物质”“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因此,必须树立对自然界怀有“感恩之情”的理念。

最后,人与自然之间要进行和谐的物质变换。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均处于自然环境当中,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活动时,一定要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物质交换”,只有如此,方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不能一味地强调向自然界索取生存之需,一味地强调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恩格斯特别注重人对自然的态度,他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报复我们。”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发现,在自然经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怎么紧张,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在逐利目的的驱动下,资本必然会不择手段地掠夺资源,进而也会破坏环境,引发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自然界成为资本逐利的牺牲品,导致人与自然的异化。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他们关注到很多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产生的生态问题,诸如英国河流污染状况、曼彻斯特周围的工业城市上空弥漫的煤烟、西班牙农场主焚烧古巴山坡上的森林等,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态问题看,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危机的制度归因的判定是十分正确的,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态发展向度是破解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反生态的,那么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为此,需要对我们目前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也就是说,只有以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才能真正消除。马克思认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认为未来社会具有生态文明发展向度,其依据在于:一是未来社会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人们能够理性地对待自然;二是未来社会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引发的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可能性;三是共产主义社会具备“人与自然和解以及人同自身的和解”的制度条件。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科学性已经被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所证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困扰,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成果。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摈弃传统自然观,树立生态自然观

传统自然观在对自然界认识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全听命于自然,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自然界有着某种天然的恐惧和敬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很难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二是对自然边界有着过于乐观的认识,认为自然界的物质财富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生态容量是无边界的,这样的认识导致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无法克制自身的冲动,最终酿成生态危机的悲剧。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属于生态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既看到自然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客观性,也认为人能够能动地面对自然,带着自己的目的和需要而改造自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为我们科学地认识自然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认识误区,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人类进入工业化時代以来,在对待自然的理念方面,“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主流,该理念认为,人与自然不是平等关系,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不过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而已。在“人类中心主义”理念支配下,人类几乎以贪婪的方式开发使用大自然,虽然从自然界获取了财富,却埋下了生态危机的祸根。面对生态危机,西方生态主义思想家们主张以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这固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如果把握不好尺度,有可能走入“自然中心主义”的误区。“自然中心主义”强调尊重自然的原始性,拒斥工业化,是一种浪漫主义的主张,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同样也是不可取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这种理念也一度主宰了我们的发展方式,使我们也面临生态问题的考问。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科学理念,在解决我国发展与生态之间的难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超越传统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藩篱,建立绿色发展和消费观念

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是建立在工具理性和个人利益至上基础之上的,它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态问题。工业革命以来,这种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渐居于支配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也带有明显的印记,对财富贪婪地追求以及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享乐主义生存方式正在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态环境。针对生态困境,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生态文明观,摈弃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绿色发展和消费观念,走科学发展之路。这种新的生态文明观对推动人类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彰显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当代魅力。

【本文系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4-ZD-07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篇12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 人与自然不断发生矛盾, 生态环境的凸显这些问题产生的。尤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 而且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在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 资本主义世界陆续发生了“八大公害事件”。这些公害事件主要是由于空气和水遭到工业污染而在人群中流行的某种新的病种—“公害病”, 许多人在事件中死去, 而成千上万的人则遭受“公害病”的折磨。当初频繁出现在发达国家中的“环境公害事件”也开始在中国出现, 面对如此频繁而惨烈的环境事件以及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 国内外学者、各国政府以及联合国都在探索各种应对措施。在这种背景下, 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酝酿以及本·阿格尔的不断努力, 终于在1975年和1979年出版了《论幸福的生活》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 至此最终形成了生态马克思主义。但学者们始终在探索一直到后来的奥康纳、福斯特和岩佐茂都在不断完善着这一思想。

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始于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和马尔库塞之后经过莱斯在《自然的统治》中加以完善, 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是资本主义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法兰克福学派在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理论的基础之上, 将对科学技术的反思提高到对整个人类启蒙文化的反思, 不仅将科学技术于生态环境危机直接联系起来, 而且将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连在一起, 强调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是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阿格尔认为生态危机是由消费异化直接导致的, 资本积累是引起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本原因, 但是, 无产阶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今无产阶级的消费不再是维持其生命和生活的需要, 而是一种病态的对奢侈品的消费, 这种异化消费维持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被生态危机所替代。他视图以生态危机代替经济危机。奥康纳将经济因素与环境因素联系在一起, 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联系起来, 提出了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双重危机理论。他超越90年代之前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否定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经济危机可能性的否定。将资本主义的危机归结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同时存在的双重危机, 还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并存的原因。上述理论家及其他们后来的继承者在不断的批判和继承中完善了自己的思想, 他们从不同角度将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生态学相结合, 不断将生态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研究高度, 不断地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贡献着力量。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当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 中国学者们也在不断地创新着生态环境理论, 特别是2007年,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提高到生态文明的高度并在全社会中提倡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模式。生态文明建立在现代生态学基础之上, 具有丰富而系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背景, 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都为此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我国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观点主要阐述了四个问题:

1. 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

从西方国家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到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再到中国前段时间的康菲公司漏油事件, 无一不体现着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绿色生态运动根据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不同可分为“浅绿色”和“深绿色”, “浅绿色”坚持人类中心主义观点, 认为自然资源对人类来说是无限的, 任何现存资源都可能在科学技术的改造下变为为人类服务的资源和能源, 而“深绿色”则认为科学技术造成了当前的生态环境灾难, 它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因而要想改变当前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只有改革。我认为科学技术在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和认识与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和手段的一项重要工具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但是人作为生产发明的主体, 人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 其所发明的科学技术也必然有局限性, 至少在目前条件下, 科学技术不可能将潜在的能源和资源转化为全部可利用的。况且资源和能源属于有限的东西, 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这种“浅绿色”的观点太乐观了, 对人类的生存状况没有任何担忧。

2. 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

前面提到过的奥康纳理论证明了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共同存在于资本主义的矛盾体系中, 他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概括为第一类矛盾, 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概括为第二类矛盾, 这两类矛盾相互作用共同存在于全球化资本主义体系当中, 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我国在当前实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也存在着这两类矛盾, 我国当前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个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

3. 异化消费与生态危机

异化消费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无产阶级通过消费奢侈品以补偿异化劳动过程中的艰辛和痛苦, 追求所谓的自由和幸福, 二是资产阶级在控制无产阶级整个消费的过程中也被消费所控制, 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因此而被消费品所异化。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 只有消费而不是劳动才能体现无产阶级的主体性, 只有在消费中而不是劳动中无产阶级才能够体会到幸福, 无论消费是否需要, 消费都成为无产阶级的避难所。进入21世纪, 科沃尔对异化消费现象又做出了新的补充。他认为, 资产阶级通过消费贷款等金融货币政策刺激无产阶级的消费, 因此,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个工人家庭都处于异化消费当中, 都背负着沉重的消费债务, 整日处于担心受怕当中, 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房屋和汽车等。

4. 新陈代谢和生态危机

马克思对新陈代谢的理解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自然领域内的物质代谢, 即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代谢, 这是生理学, 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变换;二是社会的物质交换, 即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质交换, 马克思曾用这个概念来描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商品交换;三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福斯特在2000年出版的《马克思的生态学》中, 也专门分析了新陈代谢这一理论, 福斯特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对劳动的剥削, 形成劳动的异化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和对立, 造成了社会再生产的中断, 破坏了社会内部的物质循环或者新陈代谢。他认为, 由于资本主义和私人所有制的存在, 造成了自然与社会以及社会内部新陈代谢的双重断裂, 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组成的生态系统。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国家的借鉴意义

生态文明是超越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一种后现代文明, 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 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颖状态, 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的升华。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 人类自身作为主体,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利用自然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创造性地提出人和自然相处的模式, 不能被动消极的接受, 更不能主宰和统治自然。从根本上说,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 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出发点, 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 也正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归宿。

生态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属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后现代理论, 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 它只是提供了一种价值理念。对于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大国来说, 我们要吸取其有益思想和经验, 形成我国特色的生态理论, 不能照搬照抄其现有理论, 我们要努力探索, 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生态环境的路子。生态马克思主义主要有四个观点, 我们可以从其主要内容中找到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理论观点:

1. 在科学技术解决生态危机的理论上

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提供了技术乐观主义, 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相信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难题。我们要理性慎重地看待和发展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在为人类造福, 提供便捷的同时, 它也可以发展一些核工业、核军事, 如果对这些高科技的利用超越了人们可控范围, 它依然会给人带来灾害。科学技术也会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积极利用其好的一面, 当然乐观的技术的前景, 也为我国21世纪的人口政策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那就是普及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的增长不仅可以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 越来越多的人口在掌握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会自然地造成人口数量的整体下降, 掌握人类不断增长的科学技术需要越来越多的时间和周期。

2. 异化消费理论让我们建立健康合理消费生活方式

消费生活是人为了生存而不断地消费生活资料以维持自己生命再生产的过程, 我们要加强舆论导向提倡适度消费, 消费只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 不能让它成为一种病态的对奢侈品的追求, 我们要建立节约型社会, 树立节约资源的社会意识和风气。适度消费是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消费, 是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方式, 它既不是禁欲主义地反对消费, 也不是享乐主义地过度消费, 而是倡导健康理性有节制的消费, 发对奢侈、浪费型的消费, 舍弃生活消费中过度包装, 一次性用品等资源浪费现象, 要弘扬实行绿色消费, 鼓励消费者选购对环境无害的商品, 并鼓励企业转向绿色生产。在此基础上争取建立适度生产、合理消费的健康消费理念和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生活方式。

3. 新陈代谢理论让我们完善分配制度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这也对我国基尼系数和城乡差别的扩大敲响了警钟, 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加剧, 都会导致整个社会新陈代谢的停滞和断裂, 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这就启示我们积极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实现分配公平。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与按需分配的三位一体。按劳分配体现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体现效率, 按需分配主要体现公平。这样, 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 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就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4. 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基础建立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通过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开发绿色能源、降低能耗、变废为宝、变污染为绿化, 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也要加强企业的科研能力, 促使其转变原有的生产方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质量取胜, 在国际竞争中加强自己的名牌打造实力, 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到国家来说, 就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为社会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

上一篇:地理信息工程下一篇:电缆井保护装置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