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生态文化

2024-08-03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精选12篇)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 篇1

引言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 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文明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程度。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 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的协调永续发展, 关注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都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因此,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从本质上说, 生态文明是一个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模式, 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享受良好生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美好生活境界, 是一个多维的、开放的范畴, 其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是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萌芽和成熟的, 是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生态问题严峻的状况,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科学总结中国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来的, 是一个从不重视生态问题, 到确立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 到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再到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过程。

中国工业文明发展比西方国家晚, 但工业文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却超过西方发达国家, 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进入资源消耗较高的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以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为特征,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成为世界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为改变这种恶性局面, 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央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一件关系到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子孙万代福祉的大事来抓, 把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列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继续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 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

(二) 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 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加快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 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三) 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国民经济体系

资源环境问题, 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的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中, 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 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 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要推动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形成节约环保的技术和生产体系, 努力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自党的十六大以后, 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为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安妮.马克苏拉克.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友好社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3]王宏斌.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4]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高德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011.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 篇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二、当前生态和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

1.概念: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

2.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境的实践成果。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 “五位一体”建设提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明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1.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而且要实现生态良好。

 2.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统筹好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3.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经济社会发展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 4.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5.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要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意义、途径和要求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 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有利于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把文明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生产、生活、生态各个领域,依靠科技进步,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新路子;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等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基本要求:①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②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模式转变;③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④着力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

二是深化节能减排。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四是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五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措施之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 措施之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 措施之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措施之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二、当前生态和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一)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我国自然资源严重短缺 1)水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98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1/4;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2005年有2163万人口、1969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据预测,我国人口在2030年将达到16亿的高峰,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我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同时,水污染不断加重的情况又导致我国水资源形势不断恶化。(2)土地资源短缺

截至2008年,我国共有耕地18.2574亿亩。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的耕地面积要以18亿亩为警戒线,16亿亩为生存线,只有保持足够的耕地,才能解决和保证13亿到15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耕地,总有一部分要用于城市建设和非农产业,耕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日益尖锐。3)矿产资源短缺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矿种较全,但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多种重要战略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而且原油、煤炭等能源矿产保有资源探明储量在不同程度地下降,资源探明储量增长赶不上产量增长、产量增长赶不上消费增长的情况日趋明显。

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能够保证2020年供给的只有6种。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现在国内石油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仅在50%左右,到2020年,可能只有42%。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由1990年的5%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并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经济高增长与资源硬约束的矛盾愈演愈烈,“电荒”、“煤荒”、“水荒”和“油荒”都昭示了中国的资源严重紧缺。

2.我国生态环境和固体废物的污染严重

(1)水污染不断扩散

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半河段存在严重污染问题。污染物排放量大,江河湖海严重污染。劣五类水质占40.9%,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大量受到严重污染的江河水流入大海,又对我国的近海海域造成了污染。

目前,中国每年排放的废水接近500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范围。我国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来自工业生产的氮、磷污染物在水中长期累积,加速了水环境的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大量减少了生态用水,加剧了水环境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降低了水源涵养功能,使水环境更趋恶化。

2)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据统计,中国目前每年排放二氧化硫近2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烟尘1000多万吨,工业粉尘1000万吨左右。全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为全球三大酸雨区之一。北方地区沙尘暴有愈演愈烈并向南方扩展的趋势。光化学烟雾、细颗粒物已经在城市密集地区构成严重的区域性污染。大气氧化性增强,能见度降低。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国占了7个。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04,094.2万吨,比上年增加7.3%;排放量为710.7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中国的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其中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人均年产废旧物资400公斤,城市人均垃圾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城市有2/3被垃圾环带包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而日本的东京从1989年至今一直是呈现垃圾负增长的状态,欧洲除了希腊和土耳其外全部城市都能做到垃圾负增长。

3.我国生态环境退化严重(1)草原和森林退化严重

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原超载放牧、乱采滥挖严重,鼠虫灾害频繁,状况堪忧。

根据2009年全国第七次森林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才勉强达到20%。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资源的短缺显而易见。2)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中国历来是水土流失大国,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就是因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呈黄色而得名,而长江也有变为“第二黄河“的迹象。2009年,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1.2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6.8%;风力侵蚀195.7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0.4%。沙化土地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并且有扩展之势。黄河现在被称呼为:“天上河”。

我国自然和生态环境可归纳为十大问题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

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

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 

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 

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 

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 

到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二)当前我国资源环境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如果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就会保证和推动经济发展。如果资源匮乏,环境恶劣就会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甚至会损害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按目前探明储量和开采能力测算,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230年、45年和61年。铁矿石进口量增长了3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国内电解铝生产所需原料50%以上依赖进口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经济社

会的发展

(二)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的基本国策

(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

1.资源节约型社会 2.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的依据: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人

均占有量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的要求不断提高。

★由于经济增长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

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

益突出。

★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径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推动节能减排 3.发展循环经济 4.加强宣传教育 5.完善体制机制。

(四)相关法律和政策

1.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 2.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

(五)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1.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制度 2.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3.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4.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责

任制和问责制。

5.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

五、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一)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概述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二)在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上的两种认识

(三)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 的共识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 篇3

关键词:生态危机;工业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C912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3014804

1968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聚会罗马,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该俱乐部关注、探讨与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升国际社会对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认识,并针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罗马俱乐部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于1972年提交了该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它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进而掀起了西方国家的生态主义思潮,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生态问题,反思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笔者将具体分析基于西方工业文明的生态主义缺陷,进而总结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以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

一、国际社会的生态危机反思

从理论层面出发,环境问题日趋凸显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人类欲求的无限性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而从现实层面看,一方面,当代环境问题超越了主权边界和地域限制,对人类构成了普遍性的威胁,因此要求国际社会采取一致行动进行应对;但另一方面,当代环境问题涉及到不同经济集团以及政治实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社会就应对生态危机而达成的共识,削弱了国际社会为应对环境问题而采取共同行动的执行力。总体而言,当前生态主义的兴起既体现了在环境恶化威胁下人类作为整体如何维持生存的担忧,又包含了不同国家作为个体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寻求继续发展的焦虑。

国际社会的环境运动首先缘起于工业文明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伴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深受其害的各国民众纷纷行动起来,环保运动风起云涌,生态主义方兴未艾。事实上,早在19世纪末,美国学者乔治·马奇就已经敏锐地洞察到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环境恶化。进入20世纪,美国学者哈里森·布朗发表《人类前途的挑战》,首次公开指出人类必将因为工业文明带来的不节制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以罗马俱乐部发布的《增长的极限》为标志,国际社会开始从理论层面反思环境问题恶化的根源。该报告认为: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过冲”(overshoot),意为意外而不是有意的超出界限。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5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22世纪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该报告继而得出结论,认为要避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不可否认,该报告所表现出的对人类前途的“严肃的忧虑”以及对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论述,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该报告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并推动了国际社会在实践层面上采取行动应对环境问题。但是,本质而言,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反思思潮并未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基本逻辑,更未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着眼,因此无法从根本上反思和批判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对环境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有鉴于此,从批判的视角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分析工具,批判资本主义生态观,重新审视生态危机就显得尤为必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堪称是地球上存在的最为基本的关系之一。事实上,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一批反思思潮均未能触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实质,因而无法超越工业文明的逻辑,也就难以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彻底的解决方案。总结起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存在内在四大逻辑缺陷,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两分法为特征的二元对立逻辑;将世界与金钱盲目统一的同一化逻辑;盲目相信理性的进步逻辑以及盲目追求生产和消费的最大化逻辑。显而易见,这是工业文明下人类不可克服的逻辑缺陷,是当今环境问题恶化的根源所在。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缘起于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盛行于世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观念。人类成为至高无上的主体,从此凌驾于自然世界之上。恰如学者所言“在这环绕着喋喋不休的人类主题的无垠可怕的沉默海洋里,掠夺自然猖獗一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以资本为手段,以追逐利益为根本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使用价值从属于交换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不是物质生产要素或产品的增长,甚至也不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是交换价值的增长。交换价值至上使得人类将世界盲目地货币化,甚至试图给地球“估价”。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追求利益的本质迫使资本主义在经济增长问题上追求极端的无限化。“资本主义无法限制增长,就像是人无法抑制呼吸一样,任何关于资本主义是可以任意管理和转变的幻想都是大错特错的”。显而易见,不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就无法对环境问题进行彻底反思,也就难以拿出彻底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何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西方思潮盛行几十年,却仍旧难以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念

作为对资本主义最彻底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也包含了应对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案。马克思主义首先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存在物,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构成相互依赖以及双向建构的有机统一整体。马克思指出:整个世界历史无外乎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所谓的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类说来的生成过程。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自然界对人类的基础性地位,是人类生存基础的来源,人类不应该对自身盲目迷信,更不应该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应当明确“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恩格斯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兴起的时代就颇有远见地指出:“起初我们的确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这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显然,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已经超越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逻辑,主张将人与自然和谐地统一。恩格斯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联同我们的血肉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endprint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以对立统一的原则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普遍联系的视角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既承认自然的基础性地位,但也同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应该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顺应自然规律,有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一方面超越了极端生态主义的“无所作为”论,另一方面又同时超越了工业文明盲目追求最大化的天然属性。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类对自然界全部的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都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到生态系统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者人类历史遗迹以及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事实上,通过普遍联系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先知先觉地认识到了人类无节制的活动可能带来的连锁性的后果。

最后,在全面分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作了彻底的批判,并最终指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的积极成果将会沉淀成为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文明系统,因而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就必须要对现行的社会制度进行完全的变革。显而易见,马克思的这番论断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以及人类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对当今西方针对环境问题反思的超越。

综上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包含着相当丰富的生态理念,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承认自然基础性地位以及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为人类指出发展方向的科学理论,因而在人类处理环境问题上必然有巨大的引导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劳动者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最高理想,“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不可否认,中国在经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巨大压力。因此,以协调、联系、整体为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具有指引作用。中国政府当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的深层次逻辑。

第一,中国政府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原则,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意识到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1994年,中国政府率先制定出台《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中国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第二,中国共产党以人与自然普遍联系为指导原则,处理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003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正式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并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和目标; 2012年,十八大再次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其不仅从现实的维度指出了人与自然的普遍联系以及相互依存的现实,而且也将现实维度同未来维度相联系,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未来意义。

第三,中国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姿态应对环境挑战。面对中国快速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新一届政府进一步落实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进一步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自然普遍联系融入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中。具体而言,新一届政府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业结构,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加大环保投入,同时积极开展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不少发达国家在应对危机中提出绿色新政,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创新发展。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有些领域,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我们把握趋势、应对得当,就可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就会贻误时机,难以实现赶超,甚至陷于被动和落后。”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在分析了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预计在“十二五”时期,为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实施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城市矿产”示范、再制造产业化、产业废物资源化利用、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等八大重点工程,预期将进一步推动具有生态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总而言之,生态危机的不断升级呼唤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的出现,而中国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恰恰顺应了这一趋势。对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环境保护既关系经济发展,也关系社会文明,是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加强生态环保,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当今时代,环境问题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热内卢,从京都到巴厘岛,世界各国为保护全球环境共同努力,取得显著成就。这是国际社会不断加深认知、不断凝聚共识、不断应对挑战的历史进程。联合国历次环境大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已成为世界各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共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成为各方在环境问题上加强合作的基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已成为各方共同追求的目标。有鉴于此,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顺应这一趋势,适时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科学判断应对环境问题对中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念,扎实工作,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由此必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应对环境挑战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

[2]德内拉·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李涛,王志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胡志红.西方生态批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李克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文明进步[EB/OL]. (2010-06-05)[2013-10-1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05/c_12185908.htm.

[8] BOUCHER D, SCHWARTZMAN D, ZARA J. Another look at the end of the world[J].Capitalism Nature, Socialism, 2003,14(3).

[9] JOEL K.What is ecosocialism[J].Canadian Dimension, 2007,41(6).

创造地域生态环境特色的建筑文化 篇4

一、走向自然和合共生、利用自然光自然风、

营造自然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与建筑节能、环保、舒适的根本途径。

走向自然和合共生,就是要发展城市外围大的自然绿地的生态环境、城市本身中的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和建筑内外与道路小的生态环境的绿地建设,还要重视建筑遮阳、充分利用自然光、热和自然通风,而不是为了开发的利益(包括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搞高层高密度,不是为了显示地方政绩,搞大建筑、大广场、大马路,不是为了所谓的“节能”,搞密闭窗、机械通风,以保证人、建筑与自然共生,创造适宜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

关于这个问题,岭南地区的一些城市与建筑发展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城市大中小绿地环境建设发展方面,广东中山、珠海、广州等市都是优秀实例。在建筑遮阳、利用自然光、自然通风和建筑与园林结合方面,广州的实例较多。如20世纪50年代,由夏昌世教授设计的广州中山医学院生物楼,朝阳面设有横向、竖向遮阳板,夏季遮阳效果好,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既实用又美观(图1);同一年代,由莫伯治教授设计的广州北园酒家,除充分利用民间工艺的门窗旧料外,主要是巧妙地将水石花木园林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具有岭南园林环境特点的建筑。到了20世纪60年代,莫伯治教授设计建成的广州矿泉客舍又是一个典型实例,主楼前为一水庭,楼后为一小溪流过的小花园,主楼底层为支柱层,前后通透,自然通风极为良好,所有客房都是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为花木水石园林所环绕,还第一次将水石花木引进低层客房室内,节能、环保、舒适(图2)。上一世纪70年代,佘畯南先生设计建成的广州东方宾馆新楼,利用东南主导风组织气流通道,客房楼设单边走廊以迎接最多的东南风,地面设水池花园,天台设屋顶花园,美国《Architectural Record》杂志1974年9月报道,其设计有如一杯中国极好的啤酒,把人们从喧嚷的环境转入到安静舒适的绿洲之中(图3)。接着到了80年代,佘畯南、莫伯治教授合作设计建成的广州白天鹅宾馆,除重视自然采光和通风外,在园林生态环境内容方面更趋成熟,室外室内花园穿插结合,共享大厅园林突出,接地通天,三层中餐厅室内花园、顶层高档客房花园,连着天空,自然采光通风,创造出雅致的自然环境。进入上一世纪90年代,1995年由何镜堂教授设计建成的华南理工大学逸夫楼,根据空间使用要求,采用实墙开窗作法,自然采光、通风,侧面的二层中庭,洒满阳光,开敞明亮,整座建筑前临湖面,后有花园,使其融于自然环境中。事隔8年后的2003年,在同一地点华南理工大学仍由何镜堂教授等设计建起的逸夫人文馆,更是一个创造自然生态环境的优秀实例,此馆按功能分为展厅、阅览室和报告厅三个部分,通过开敞式廊连成一体,有利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并表现出通透的岭南建筑特色;在屋顶设置可调式遮阳百叶,利用柱廊和脱开墙体遮挡阳光的直晒;此三部分厅室围合着白玉兰庭园,南北两侧环绕着绿化,前面对着宽阔的东湖,后边望着西湖水面,该馆完全置于大自然的环境里;这幢逸夫人文馆,通过遮阳设施、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水木绿化结合达到节能、环保、舒适并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理念与作法是值得推广的(图4、5)。这些半个世纪以来的实例,说明广州建筑在与自然结合、节能、环保、舒适方面,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对于今日建筑的发展仍有参考作用。

目前,我们的许多建筑需要增加遮阳设施,这是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容忽视。我国的传统建筑,无论是在亚热带、温带或寒带地区,朝阳面多有檐廊,炎热时还加有檐帘,夏日遮阳降温,但这一优秀的传统作法,并未被一些设计人员所认识,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中缺少遮阳构造与设施,每逢夏季及其前后靠空调降温,耗电量大且不舒适。现遮阳方法多种多样,可自动或手动控制,我们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建筑的需求,选择高技术或适宜技术的遮阳设施。此外,非自然通风、以密闭窗机械通风求节能的方法值得商榷,有些设计人员主张室内温度,不要受室外影响,门窗要密闭采用机械通风,以此达到节能效果,我们认为这种作法比较片面,只有一些建筑,一些时间段适合这样做,但住宅和大部分公共建筑还是要强调自然通风,以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和综合地节能。前些时,一位德国南极考察队负责人到中国南极考察站建筑后,他很感慨地说:“你们站室内空气比我们站内的清新,因为德国站建筑采用的是全封闭式,人工机械通风,还是中国站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好。”这个实例亦说明了自然通风的效果。

下面再介绍三个近两年内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最新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秀的建筑设计实例。

一是2006年建成的西藏拉萨火车站(图6、7、8),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总建筑师等设计,该工程项目是由铁道部组织全国五家大设计院通过竞赛选出的设计单位,我参加了这项评选工作,组织者强调设计方案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具有地域的建筑文化特色,并要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这五个设计单位所作的方案中,中选的设计方案,同北面山势自然地理环境结合的最好,整体造型横向舒展,墙面向外微微倾斜,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良好,且在屋顶上采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分段系统,总集热面积约4000m2,主要用于冬季供暖,节能、环保,夏季车站不需要空调,夏季此系统为生活热水提供热源,并可利用热水对竖风道中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自然通风能力,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减少能耗,这些作法及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值得参考、学习。

二是正在建设中的苏州火车站(图9、10、11),它是在老火车站位置上扩大重建的新站,仍是由铁道部组织设计竞赛选出的最佳方案。我亦参加了此次评选工作,参赛的五组设计方案在表现地域特色方面,各有千秋,最终选定的设计方案,其创新内容较好,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表现突出,朝南入口立面出檐深远,遮阳节能,大厅宽敞明亮,自然风通畅,并分隔出院落空间,有利自然采光,室内与室外有序地布置绿地园林,使建筑融合在自然环境之中,这个胜出的方案设计者仍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总建筑师等。

三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选设计方案,现已按此方案动工实施基础部分,此设计是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教授领衔创作的方案,它是从全球华人建筑师征集的344个有效方案中选出的,此方案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我们的看法是设计创作的理念正确,根据世博会主题,创新出自然的地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的人文生态环境。在这段里着重分析其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的措施做法,具体内容如后(图12,注:该项目设计方案的其他相关图片请参阅《南方建筑》2008年第1期P78-85)。

第一、自遮阳体型实现夏季最大限度遮阳,冬季最大限度透光的效果:造型层层出挑,使得建筑在太阳高度角较高的夏季遮阳效果明显,而在太阳高度角较低的冬季能最大限度让太阳辐射进入室内,以此实现夏季节省空调运行费用,冬季节省采暖运行费用的效果;结构自遮阳的存在使得采用普通中空玻璃就可以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大大降低外窗的初投资。第二、地区馆设计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拔风;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城市花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第三、利用自然通风的架空中庭空间改善室内外热环境状况:一是呈“鼎”状的四个核心筒构成架空层,二是架空层上部的建筑中庭空间系统,前者可以使得架空层公共活动空间在过渡季节利用室外风压形成良好通风效果,后者可以利用中庭结构形成良好的热压拔风效应。第四、充分利用太阳能:将屋面遮阳板与太阳能电池方阵结合,形成光电遮阳板;有望使全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第五、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第六、冰蓄冷技术实现用电的移峰填谷:针对上海地区用电分时计价政策,采用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低谷电制冰,在第二天展览高峰期融冰制冷,实现用电的移峰填谷;在节省运行费用的同时平衡电网负荷,提高市政电网效率。

上面的这些历史的与最新的实例说明,解决城市与建筑中的节能减排、环境卫生问题,重视遮阳设施、自然通风与采光、加强自然绿地环境建设是最经济、最实用、最舒适、最环保的方法,而不是只靠人工科技,人工科技是与之配合的,所以说它是根本的途径。这就是我们关于走向自然和合共生的基本理念。

二、保护整修历史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精神、创新人文生态环境,是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基本理念。

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现存的重点历史文物建筑大都得到保护,但对一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尚不够理想,过去被拆毁新建高楼大厦的不少,现已开始扭转这一趋势,注意保护、整修和发展历史街区。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同时,我们要更重视城市地域建筑文化的保留,以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特点。保护、整治、发展好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既符合各自的生活方式,并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还保留了城市历史文化的痕迹。这里以两个当前的实例说明这个看法。一个是北京前门外大街及其两旁街区的保护、整治、发展的规划建设实例,此街区的规划设计竞赛,从2003年开始,并于当年选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设计方案(东区),经过2004年的不断修改,2005年迄今整治建设,主要部分于2008年中开放投入使用。这个实例的范围较大,首先从前门外东侧路、西边煤市街拓宽机动车道路入手,分散前门外大街的交通压力;前门箭楼至猪市口的前外大街两侧,保存全聚德、长春堂、都一处和月盛斋等老字号,西面大栅栏保留同仁堂、瑞蚨祥、张一元等老字号,东面保存天乐园、广和楼和阳平会馆等老戏园;建筑为二、三层,建筑样式保持清末民初时的风格;建筑之间增加活动场地和绿地,改善了空间环境;还增加些建筑新内容和新的基础设施以及建筑内的各种新设备,以求低耗高效,适应向信息社会发展的今日需求。这个街区的保护、整治和发展,体现了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保留了北京原有的地域特色,并能满足市民当今生活的需要,具有新的活力。另一个实例是广州老西关恩宁路骑楼街,原将此街的开发改造,交给了开发商,2007年7月广州市政府决定收回这一社会开发权,改由“政府开发”,这一消息传出后,得到广大市民的称赞,真可谓顺乎民意。原由开发商社会开发,拟只保留八和会馆、詹天佑故居和李小龙祖居,这实际上是将骑楼街全部拆毁,现转变为政府承办,广州市文化部门提出的方案是,恩宁路的骑楼街原则上全部保留,仅对个别的难以维修的拆除重建,但形成一条完整的骑楼街,骑楼内的文物亦争取全部保留下来,这种骑楼街的特色是广州老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我们相信,这种保护整修历史文化街区的实例会越来越多。

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不断创新地域人文生态环境,这种提法主要是针对城市新区的新建筑而言,强调创新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而不是一些城市跟着所谓的“时尚”跑,建筑围上玻璃幕墙或搞怪异型体。下面仍以西藏拉萨火车站(图6-8)、苏州火车站(图9-11),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图12)三个设计实例说明这个问题。

西藏拉萨火车站,它是青藏铁路的终点站,位于拉萨市西南端,与拉萨市隔河相望,距市中心2km,与布达拉宫遥相呼应,建筑面积23 697m2,占地111 646m2,办理客车为5对,再发展为6对,基本站台1座,中间站台4座,客车到发线8条。2003年底举办了第一次设计方案评选活动,选出的最好方案,满足了使用功能的要求,但其整体造型缺少地域文化特点,仅中心屋顶采用反拱形状,意喻“哈达”,铁道部主管部门和评委对此方案不很满意。后又扩大范围,举办了第二次设计方案竞赛,2004年选定的这个方案,其造型向两边横向展开,并强化了拉萨火车站特有的服务要求,包括旅游服务、医疗服务等,保证旅客人流、行包转运、邮政通讯等流线畅通;主入口采取墙体倾斜、墙体分隔、厚重砌筑、立向窄窗以及连续的水平屋面等地方处理手法,并将这些手法提炼;在室内主要大厅采用木梁格构,并配以具有地方特点的家具、陈设和大型壁画;在室内外还选用具有藏式建筑特点的白色、红色和金色等,色彩鲜明;采用这些设计手法,使这幢建筑的外貌和内部富有地域的人文空间环境特点,由于重点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满足现代公共建筑大空间功能使用要求,该火车站仍然突出着它的现代性。

苏州火车站,位于苏州旧城西北角外护城河的北面,总建筑面积85 700m2,地上建筑2层为54 000 m2,地下1层31 700 m2,主体站房由南、北站房与高架候车厅组成。如此具大规模、体量的建筑如何融于既有的城市尺度和肌理中,中选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方案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法,确立能够代表苏州特色的菱形空间作为基本要素,选用菱形空间网架体系,通过重复这个要素,分解了屋顶的体量,并在平面组织上,分解出一些内部庭院,既满足使用功能需要,又使空间环境具有苏州典雅、闹中取静的氛围;主入口采取柱礅、菱形架支撑着分解的菱形空间网架,轻盈通透,具有苏州传统屋顶的神韵;室内外选有木装修,室内空间布置有粉墙黛瓦样式、菱形窗、木隔扇和园林绿化,旅客行走其间,有如在苏州街区内活动;室外布置有大片的花木水池,站房内布置着表现人品意境的苏州园林,既营造出空间的自然环境,又增加了苏州的地域感;通过车站,将南面旧城区同北面新开发的金融商业区连接贯通,创造出拓展的流动空间环境,对城市整体发展极为有利。这个设计重视继承苏州传统文化的精神,很好地把握住功能、结构与尺度的需求,创造出具有苏州地域人文特色的“新而苏”的火车站建筑,因而中选。其它参赛方案,亦都重视体现苏州的地域文化特点,但有的尺度接近苏州传统民居,不符合这座大型公共建筑的特点;也有的外貌很有气势,具有地域风格,但室内大厅过大,缺少地域人文的内容,且使用不方便。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选的设计方案是一个将自然地域生态环境创新与社会人文生态环境创新融合为一体的优秀实例,在前面已分析了它的自然地域生态环境的创新内容,这里主要分析其创新社会人文生态形体环境的内容。该馆整体方形、主体居中的布局,似中国周王城图的格局,汉以后唐长安城、元大都城、明清北京都城皆附会这一形制;建筑底部及其周围配以水木,如都城外围的大地乡村田野,加上建筑骨架的红色,隐喻着中国城乡的自然面貌;在其创造自然地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层次结合社会人文生态环境来思考,它体现出中国哲学思想的自然宇宙观,即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建筑合一,人、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从社会经济生态来看,它反映的是低耗高效,适合地球自然进化的规律;所以它给我的感受是一座具有中国社会人文特色的又极富现代感的创新建筑,符合以建筑表述极度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的“环境宣言”。(本项目的相关图片,请详见《南方建筑》2008年第1期:P78-85.)

一个有历史文化的城市,一方面要重视保护、整治、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另一方面要重视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创新发展新建筑,落实了这两方面的重视,就会在各自的城市中显现出自己的特点,所以说,这两个方面是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基本理念。

三、构建人行道路系统、连通公共交通网络、延伸拓展流动空间,是体现人民性、提升地域生态环境活力的现代措施。

一个城市地域生态环境的好坏,同城市交通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大城市的交通组织尚处于以车为本的交通网络。北京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城市干道、大街、小街、胡同都可行走机动车,路的两旁大都变成了停车场,近几年又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街,交通混乱。广州市区不让电动自动车行驶是正确的,另外我很欣赏以往广州的沙面地段无车区,其生态环境是最上乘的。

我国城市的产业经济都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向信息、知识社会过渡的城市,其城市中心区或其他重要文化生活区,都要逐步构建起人行道路系统,使这些为广大市民服务的街道空间环境不受汽车交通的干扰,不受污染,人身安全,真正成为符合城市居民生活需要的繁华街道。这是体现城市人民性、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对城市居民关怀的程度。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城市汽车的发展,特别是私人小汽车的快速增长,使城市交通被小汽车所主宰,道路交通拥塞。现发达国家的城市已扭转这种混乱局面,变成控制城市中心区的汽车,构建起人性化的人行道路系统,并同公共汽车网站和地下铁路交通网站连成一体,提高了这步行地区的空间生态环境的水平,方便并吸引更多的市民到此活动,提升了城市活力。

在这一方面,我国城市刚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如北京于上世纪90年代开辟了王府井步行街,范围在王府井南口至八面糟一段,今后应扩大范围,并与地下铁路网连通;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街,早已是步行街道,它四周的许多街道也应改为步行区。上海闻名的南京路商业街在上一世纪90年代也变为步行街,公共交通和机动车从其南北两侧街道通过。广州市中心区早已构建起路口的过街天桥,北京路变为步行街,现已作出人行街道系统规划,拟逐步实施。构建人行系统、连网公共交通,香港是个好实例,它虽然比欧美一些城市晚起步20多年,但它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于香港中环、九龙中心区等地修建了大量的建筑连接体、过街天桥和爬山廊道,将大型公共建筑、写字楼与商场连通,构建起人行系统,这个有顶盖的人行系统同地下铁路网相连接,方便了广大居民的出行,且可避日晒和雨淋。

再介绍两个国外的实例。一是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佛罗伦萨市,该市采取开辟步行区域的作法,名称为“Pedestrian Precinct”,将其中心区西尼奥列广场及其周围地区,北至圣·玛丽亚教堂、钟楼,南至阿尔诺河、旧桥,全划为步行区,此外在城内其他名胜处也划出一定的范围作为步行区,不准汽车行驶,方便了旅游参观者(图13)。二是英国伦敦市,2007年11月14日伦敦市长肯·利文斯在伦敦市政委员会上说,计划把伦敦市中心区几条繁华街道和几座公园,如摄政公园和牛津街、购物区等改造为步行街,只允许行人和自行车通行,并希望这一区域和这些街道建设成为西班牙巴塞罗那软布(Rambles)步行街一样的林荫路,此项工程将分期完成。

我国香港的作法,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管理办法,英国伦敦的计划改造工程,对于我国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认为,在城市中心繁华地区,一定要控制机动车的交通,构建扩大范围的步行交通系统,此系统还要与公共交通网连接,延伸拓展市民活动的流动空间。这样做,是体现城市人民性、提升地域生态环境活力与生气的现代措施。

四、创造城市标志建筑、统领城市空间环境、控制旧城尺度体量,是突出地域生态环境艺术形象的关键问题。

一个城市要突出自己地域建筑文化的特色,还需要创造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标志性建筑,在其中心地段形成有独特韵律节奏的建筑立体轮廓线,让人一看便知道这里是哪个城市,这个标志性建筑起着统领空间的作用。如1995年建成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它位于浦东黄浦江的弯道处,三面为黄浦江环绕,隔江面对西岸外滩,并正对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又是上海北京、福州、延安、四平路等重要街道的视线终点,塔本身高468m,因而这座高大雄伟壮丽的电视塔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建筑。又如北京南北向7.8km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城楼(新修复的)、前门箭楼与正阳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景山万春亭、鼓楼与钟楼,都是标志性建筑,这一组中轴线上的建筑群仍起着控制北京市中心区空间环境的作用,人们看到其中的那个标志性建筑,就知道自己所在的方位。座落在香港中环花园道的中国银行大厦,高度达368m,其节节高的突出造型形象,控制着中环地区的空间环境,成为中环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的中环广场大厦,高375m,迄今是香港的最高建筑,是一个三角形构造型体,它控制着香港半岛东部的空间环境,又是一个标志性建筑。

但这些标志性建筑,要能起到统领空间环境的作用,构成有节奏韵律的立体轮廓线,它必须高出其它建筑1/3为好,如北京旧城原有面貌,大量的四合院住宅高7、8米,宫殿、城楼高30多米,景山万春亭、北海白塔高50、60m,其立体轮廓格外突出、优美。加拿大多伦多城市中心区的立体轮廓为什么优美,就是因为它有一座553m超高的电视塔统领着沿湖岸的高层建筑群(图14)。美国芝加哥中心区于Grand Park后面的高层建筑群中,虽有上一世纪70、80年代世界最高建筑西尔斯大厦,但它并未高出很多,现该市拟在Grand Park后边适中位置建一座高667m螺丝钉状的住宅大厦,它将高出其它高楼1/3以上,统领着这个地区的空间环境,突出中心区的立体轮廓,构成芝加哥城市自己的特点。由此看来,香港本岛东西边的标志性建筑都不够高,将来根据需要若能修建一座600m高的大厦,才能由此大厦统领本岛地区的空间环境,突出本岛中心区的城市立体轮廓。同样道理,上海浦东区于上一世纪90年代建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和金茂大厦以及近两年建设的金融中心等,其高度都在400m上下,相差不大,我们从黄浦江西岸望去,仍然缺少一座更高更突出的超高层建筑来统领浦东地区的空间环境。从另一方面来分析,要保持北京南北中轴线上标志性建筑的突出轮廓,其两旁的建筑就不要再搞较高建筑,应基本确立在原有轮廓的范围内。这一理念,可以扭转大家都想搞成标志性建筑、缺少整体观念的错误思想,它是创造地域人文生态环境艺术形象的重要内容,是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的职责,是发挥其创造力、力求创造出城市特点的重要方面。

还有一种标志性建筑,其外貌不属于天际线型,为较低的型体。近一时期,一些建筑打破几何型体、几何线条,将地面、墙体、屋顶连成一体,作为非直线性的自由型体。2003年12月在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举办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异样体型建筑展览会,我被邀请参观了这个展览,此展览说明由于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柔性材料的发展,可设计并建造出有如自然界各种曲线变化生命体的空间型体,但都是较低的建筑,没有高层建筑。对这一新情况,我们应该了解并给予关注,今后大量的民用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还是要发展几何型体式,重视低耗高效,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只有少量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公共建筑,可根据空间的功能需要,在结构安全可靠基础上,创造出异样型体。

在具有历史文化的旧城内,掌握尺度、体量的和谐是个重要理念,如果新建建筑,它的体量不能高大,容积率不能过高,其尺度、体量要同原有历史文化建筑和谐,对已建起的高层建筑要适当采取减法,以保留住并突出原有历史文化建筑的艺术形象。在这一方面,广州市还是持谨慎态度的,如对中心区中山四路段,重视保护南越王宫遗址、农民运动演习所、万木草堂、城隍庙、仁爱教堂、古当铺等历史文化建筑,沿线政府投巨资改建英雄广场、广州图书馆和农讲所前绿化广场、人民公园绿化广场三处公共空间,林兆璋教授等所作此处街区整治规划设计,很注意控制新建筑的尺度、体量,同原有历史建筑相适应,成为旧城肌理的延伸,创造出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艺术形象。又如莫伯治、何镜堂教授创作的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利用山岗坡地,组成围廊院落式格局,其尺度、体量与旧有建筑一致,保持原有城市肌理及其历史文化的艺术形象。因而我们说,控制旧区尺度体量、重视创造统领城市空间环境的标志性建筑,是突出城市地域人文生态环境艺术形象的关键问题。

五、落实社会公平公正、关怀城市弱势群体、开放城市公共空间,是解决地域社会生态环境平衡的先锋问题。

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公平公正反映在建筑文化中,就是要关怀城市广大市民及其弱势群体,公平公正地缩小贫富人城市生活与工作空间环境的差距,政府管理部门要有倾斜的政策从城市居住、公共建筑、道路交通、绿地环境等各个方面对弱势群体给予关照和优惠;不应为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利益,为了少数富人的需要,大规模修建行政办公楼,过多地发展高档住宅,大量修建高尔夫球场、高档娱乐与商业建筑,片面发展私人小汽车等,扩大富人和弱势群体的差距。

在居住方面,北京市从2007年下半年起对部分四合院平房的建筑与院落进行整修,政府给予资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改善了这里较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又保存了北京传统民居、胡同的特点。解决城市弱势群体住房问题,不能交给开发商办理,只能由地方政府承担。目前,国家关于城市住房政策提出两个70%,一是土地供应70%给予修建中低收入人群需求的住房,另一是修建的每户建筑面积70%限于90m2,其作用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需要;但还需加上一条,就是每户超标买第二套住房时要缴高税。我们相信,这样的倾斜政策贯彻下去,经这一段时间,城市房价会平稳地降下来,广大的居民及其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在城市道路交通方面,首先要改变以车为本的理念与作法,应以公共交通为主,发展自行车和人行交通系统,以方便城市广大居民为本。现北京市每年拿出20亿补贴城市公共交通,这个方向是对的。在城市绿地建设方面,要重视修建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使用的内容,如近几年成都市在市区河道两旁建设大片绿地、公园,成为广大市民晨练、休闲的场所;珠海市修建起7Km长的滨海林荫情侣路,不仅改善了环境,还方便了广大的城市青年、中年人;汕头市在海边扩建了公园,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这些绿地服务设施都是大众性的。在公共建筑方面,要重视修建满足大众生活需求的各种公共设施,这一方面上海市做的比较好,且服务细致、周到;其中的文化生活方面,北京市对各类博物馆于2008年、对新公园于2006年,已大部分免费开放,我国其他城市亦朝此方向逐步发展;关于医疗、教育的内容,现已逐步将其纳入公益事业,由政府承担主要费用。

开放城市公共空间,除上面所说博物馆、公园外,另有一点在这里提出,就是政府机构办公楼、公司企业写字楼等要对公众开放,这是城市发展的趋势,欧美许多城市已经这样做了,使这些城市空间更贴近城市居民,体现出城市的人民性和民主性。上一世纪90年代,广州市规划局的建筑布局与管理,曾是开放型的,时任该局副局长的林兆璋教授,他对国外发展趋势比较了解,率先采取开放式。此外,像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天津、广州等发达城市,正在向信息、知识社会过渡,其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达到70%后,城市教育研究、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建筑与设施将不断增多,其他城市亦会沿此方向迈进,这是城市发展的新特征,它会给城市结构组织带来变化,突出表现有两点,一是这些项目设施及其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大量增加;二是街区、社区组织布局的综合性。今后,各地博物馆会增加研究、普及的内容,各地剧院也要考虑增设研究、普及的部门,各大公司企业同样会增加技术图书、研讨、交流的空间环境,这些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为城市广大居民技术与艺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服务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公平公正,反映着城市的进步。

我们认为,我国城市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社会公平公正,关怀弱势群体,重视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以解决好城市社会生态平衡和城市进步发展问题。只有这样,这个城市才能安全、健康,广大居民具有适应社会进步发展的空间环境。这个问题是个难题,在一些发达国家内都未能解决好,中国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称其为先锋问题。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应特别重视并要带头解决好这个先锋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5

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姓 名:王佳 年 级:2013年 班 级: 2班 学 号:2131003499 指导教师:王德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部分:论文正文

学号:2131003499 姓名:王佳

【摘要】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和转变的时期,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1.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1-1.生态文明的提出

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生态指的是生物群落的生存状态。包括一个生物群落与其他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进而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发生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八大公害事件”使生态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等教授撰写的《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提出,“地球是有限的,任何人类活动愈是接近地球支撑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的权衡就变得更加明显和不能解决。”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费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由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风起云涌。同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聚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2002年约翰内斯俸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1-2.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界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前苏联学术界最早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的是《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社会主义》1984年第2期发表的文章《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前苏联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生态学修养的提升。在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1987年首次使用生态文明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角度来阐释生态文明。他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真正把生态文明看作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的。是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分。罗伊·莫里森(Roy Morrison),他在1995年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概念。在党的十七大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被列人中国

[2]

[1]

共产党的正式文献,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目前,我国学界对生态文明的界定一般采用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的定义。他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使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包括伦理价值观、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在内的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的转变。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认为自然界也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观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社会主义的逆生态性体现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这部分决定了传统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否,也必将决定着我国能否率先实现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结合我国生态建设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只有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把握我国国情,结合二者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任务完成好。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考虑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从我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程度来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初步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准确、全面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不成熟”的“初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着很大挑战,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其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这一理论创新具有巨大实践意义,它把环境建设从技术层面和就事论事的操作层面,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代表了当今世界和国内发展的大势。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生态问题开始出现.邓小平就提出要制定法律保护我国环境。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国际社会的新发展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生态保护要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协调共进。进入新世纪,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发展经济的任务仍然艰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把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经济社会发展本质规律的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这一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生态文明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提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这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7][6]

[5][4][3]的唯一制度依托,同时使生态和谐和生态文明真正获得了可能。这样,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整个社会主义衔接起来、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衔接起来。当然,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长期的奋斗,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包括生态和谐在内的总体和谐,才能真正步入完全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实现包括生态和谐在内的整个和谐社会的理想和目标,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这样,生态文明就升华了对生态和谐的实现路径的科学认识。

3.结束语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对现代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扬弃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然意味着要把生态文明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通过生态文明理念、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整体创新体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从广义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之后的一种最新的文明形态,它以生态和谐、生态正义和生态公平为价值理念,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公平正义和协调合作生态政治运行方式、和谐和睦的人与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等为基本内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价值目标,标志着人类文明的经济技术形态和社会形态都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阶段。从狭义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文明形式相并列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要建立的是联系性、整体性、公共性、生态性的社会,是致力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大关系和谐的社会,这需要观念与制度、个体与社会等层面的根本变革与更新。其中人是关系的主体和主导,是观念的拥有者、制度的创造者,只有人具备了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获得了“自由个性”,这个社会才能走向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理论上构想、实践中构建的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其终极目标和价值指归正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实现

[10][9][8]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经济技术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统一,也是生态文明理念、制度和道路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人类生态文明普遍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在生态文明前面加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理论和实践中彰显我国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原则和优势,而不能简单地用生态文明的普遍规则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尤其是不能用资本主义生态文明的特殊性来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正文完(总字数4108字)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 篇6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3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始终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摆上了重要日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在世界上创造了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光辉业绩。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重和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林业建设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在这三十年的岁月中,我国的林业走过了什么样的道路,取得了什么成就,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为此 《经济》专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经济》: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的林业走过了辉煌的道路,请您介绍一下,我国林业建设的主要发展历程?

贾治邦:30年来,我国林业建设一直受到中央领导集体的特别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林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30年来,林业发展迈出了三大步。

第一步,与改革开放同步,开启了开展大规模生态建设的新征程。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家恢复了林业部,同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开创了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通过了《森林法(试行)》,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亿万民众年年履行植树义务,持续开展了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植树造林运动。30年来,全国共有109.8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515.4亿株,全民参与、全社会办林业的局面基本形成。

第二步,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形成了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新格局。1991年后,江泽民同志先后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号召,进一步动员全国人民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修订了《森林法》,颁布了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国务院批准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世纪之交,在对98特大洪水进行深刻反思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投资数千亿元,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开辟了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形成了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新格局。

第三步,构建林业三大体系,迈入了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2003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2007年,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推动下,我国林业迈入了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内容是,构建林业三大体系:构建林业生态体系就是通过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构建比较完善的国家生态安全体系;构建林业产业体系就是通过发展林业十大产业,构建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就是通过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3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林业建设的投入,中央总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近3000亿元,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林业建设资金总额的96%。

《经济》:您多次提到“林业不仅仅能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也为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林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那么,请您具体介绍一下30年来,我国的林业建设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生态良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方面做了哪些贡献?

贾治邦:首先谈谈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的贡献。

通过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我国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5300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近40%,居世界首位。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采伐量,有效保护了5600万公顷珍贵天然林。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896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162万公顷、封山育林156万公顷,被广大农民称为生态工程、富民工程、德政工程。长江、珠江、沿海等防护林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为大江大河和万里海疆初步构筑了生态屏障。

另外,通过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446万公顷, 30多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治理任务860.2万公顷,林草植被总盖度提高了12%,向大气释尘量减少356万吨。全国土地沙化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

并且,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的生态功能不断增强。制定了抢救性保护自然湿地资源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基本合拢,近海与海岸湿地得到有效保护,红树林资源逐步发展。建立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生态功能最重要的15.23万平方公里区域纳入保护范围。36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建立国家湿地公园38处,面积36万公顷,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3处,约1790万公顷、近49%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了我国最珍贵的自然遗产。通过加强立法执法、强化栖息地保护、拯救繁育珍稀濒危物种等举措,切实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全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531处,覆盖了15%以上的陆地国土面积,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通过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和“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不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的建设,让城乡居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

连续举办五届的“国家森林城市论坛”使得“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城市森林发展迅速,城市生态系统明显改善,贵阳、沈阳、长沙、成都、广州、包头、许昌、新乡、临安、阿克苏等10个城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以上主要是林业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实际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林业产业外延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从“独木支撑”,发展为横跨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重要基础产业。

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林木种植、经济林培育、竹藤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木材采运、木竹加工、人造板制造、林产化工、林机制造、木浆造纸、森林旅游等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30年来累计为社会提供商品材产量17.33亿立方米,人造板、木质地板、竹材及竹制品、经济林产品、松香、家具等产量都居世界前列。2007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5万亿元,为1978年的69.6倍,林产品国际贸易总额达到570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林产品生产大国和国际贸易大国。

除此之外,在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方面,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关爱野生动物文化、湿地文化、森林旅游文化、森林保健文化、森林休闲文化等生态文化日益兴起,生态文化不断繁荣,生态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但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净化了人的心灵,提升了人的修养,陶冶了人的情操,推进了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

30年来,林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林业利用外资72.51亿美元,与世界上1/3的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与10个国家签署了12个政府间协定,与37个国家签订了45个部门间林业合作协议,参加了11个有关林业和生态建设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特别是2007年9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倡导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受到各成员国领导人的普遍支持,并被纳入《悉尼宣言》及其行动计划。这是我国首次在多边外交领域提出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森林可持续管理的倡议,这项倡议已于2008年9月在北京正式启动实施。

《经济》:您曾说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中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最好纪念,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通过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广大的林农能获得什么实惠?

贾治邦:30年来,林业改革不断深化。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束缚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革新,林业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人民群众经营林业得到的实惠不断增加。

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目前,这项涉及25亿亩集体林地、关系9亿农民的农村经营制度的重大变革正在全国展开,极大地解放了林业生产力,得到了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必将成为林业发展和农村改革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必将对中国今后30年改革开放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让“群众的山林群众做主”。这项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是明晰产权,就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

《经济》: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于改革发展同步的林业建设是不是也有着“中国特色”?另外,我们30年来,经过探索和实践积累的经验对于未来的林业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贾治邦:的确如此,在这30年中,我国走出了一条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也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动摇,坚持构建林业三大体系不松劲,坚持兴林富民不偏向,不断调整完善政策,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效益,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 篇7

1. 生态文明概念

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这是我党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 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为社会来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当下,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为了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 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生态文明是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下, 我党总结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经验而形成的最新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最新发展, 它将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 生态和谐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同时也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1)

2. 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2.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以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的, 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长久持续发展。同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对立的发展模式,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仍然存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 我们要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这种现状, 而且这种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要远远比西方发达国家来得更为迫切, 这是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把环境问题的包袱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我们没有条件这么做, 而且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必须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 理性地选择符合我们国情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改变以往片面注重物质财富增加而忽视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道路, 必须找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提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不是“黑色”的发展, 而是“绿色”的发展。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这是我党在环境恶化日益恶化的形势下提出的发展战略, 意味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路在转变, 标志着我党要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的决心,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新时期的发展。总之,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有利于转变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 从而有效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改善生存环境。

2.2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在研究生态问题时,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家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 这样一来, 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 另一方面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 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 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3]由此可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大障碍。因此, 想要绕过对制度的变革而解决生态问题只能是痴人说梦, 只有通过对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 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4]。因此, 只有变革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才能避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因为社会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它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 是一种谋求人类幸福的发展, 是一种协调包容的发展, 从而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马克思认为,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比资本主义“更高级、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5]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生态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生产方式得到了积极的改造, 资本主义私有制得到了根本的变革, 人和自然实现了真正的和谐发展。因此,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6]

2.3 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2) 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和民族长远发展。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体现了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转变, 这是我们在发展观上的重大改变。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更加自觉积极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 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以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中国也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面临诸多问题, 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个是主观方面的, 一个是客观方面的。

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个是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这是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只关注到如何进行高效生产,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如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 而没有认识到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当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时才设法进行治理。另一个原因是价值观上的原因, 人们把当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物质财富丰富当做评判发展的唯一标准。当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 当前长远发展与当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 人们常常会只顾眼前利益, 只顾经济生产而忽视环境污染, 或者先进行经济生产后进行环境治理。此外,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许多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是纳税大户, 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置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不顾, 甘愿为这些企业提供种种保护性措施”, [7]这些都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的限制。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生态问题的技术保障。科技水平低的生产活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自然资源, 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工业污染。由于科技水平不高, 对产生的这些污染无法有效地进行治理, 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这一经济发展阶段之中。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 这导致了我们为推动经济前进只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 这必然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另一点是制度建设的不完善。资本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逐。资本主义企业把如何获得高额利润放在首要位置, 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推出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政策, 使得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 因此, 环境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于中国而言, 在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上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长久以来我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公共监督和治理, 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这导致我国面临与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严峻的环境问题。

4. 措施

4.1 坚持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也就是等于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 因为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8]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共存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 过于相信人对自然支配, 肆意破坏生态平衡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9]因此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如果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过于相信人对自然的主宰, 过分地榨取自然资源, 破坏生态环境则势必会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 环境问题相对突出, 尤其是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人和自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生态问题成为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攸关生存的重大问题。然而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使人和自然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存, 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积极合理的改造。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 对人说来也是无。”[8]由此看出, 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也只有通过人的参与, 自然的和谐才有意义。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仅仅靠着一腔热血还不够, 还必须有科学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实践行为, 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正是这种科学的思想。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要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关系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2 完善法律制度, 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尤其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责任追究难, 违法成本过低, 处罚力度不强, 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而对环境破坏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理, 使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十七大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2)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 通过法律途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依法治国的框架内, 使得生态保护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积极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 建立科学高效的执法机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高度, 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才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效地进行约束, 从而在法律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4.3 利用大众传媒, 增强大众生态道德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 更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支持。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因此, 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 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 新时期下, 大众传媒迅速发展, 这为我们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提供的机遇。必须充分发挥媒介作为党的喉舌的作用,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贯彻生态文明观, 使得媒介宣传与政府引导形成合力, 提高大众的生态道德意识。

4.4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践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认为, 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变革合理生产关系, 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人类必须合理地调节自己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关系, 才能维护和充分实现自然界对于人的生态环境的价值”。[10]“工业文明催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导致了伦理道德的败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始终把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并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替代工业化生产方式, 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属性”。[11]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带来物质盛宴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生态恶化所带来的恶果,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要根据国情和自身实际, 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做到物质精神双丰收, 积极地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根据中国具体实际, 吸取中国改革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第一要义,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以前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转变,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实现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是马克思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去, 推动社会的长久发展, 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5.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规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它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 放眼古今,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类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就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反应, 这是不科学的也是非理性的。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 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 并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及时治理。这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方法论,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摘要: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苏征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世纪行, 2008 (1) .

[2]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 2006 (10)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 1972:55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75:519.

[5]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1975:649.

[6]郇治庆.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126.

[7]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生态文明建设, 2013 (1) .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1979:120, 13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 1995:384.

[10]王宏岩.马克思主义新自然观初探[J].锦州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推进经济、文化、环境等全面建设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集合, 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社会文明形态, 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化, 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终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长期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主要内涵可解析为以下三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普世价值观。工业革命后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已使世界各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只是自然的改造者而非创造者, 因此只有尊重自然、呵护自然,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才能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和流动, 进而让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强国梦的道路上必然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意识。二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决杜绝一切超越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方式形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行动指南, 要求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 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 前者是内化于后者的科学发展观, 后者是涵盖前者的科学发展观。三是实现“美丽中国”未来发展的社会实践观。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观点, 旨在向世人展示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 其实质是通过科学技术、生态产业和资源利用等方式践行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任务。所以, 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为和实践尝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

1.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污染治理的现实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换来的则是大面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代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出:“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工厂排放, 汽车尾气, 农垦烧荒, 森林失火, 炊烟 (包括路边烧烤) , 尘土 (包括建筑工地) 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河流污染、海洋污染等现象十分严重, 已经给社会造成了很多危害。这些环境问题在我国近二十多年来集中出现, 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频繁的环境污染和严重的生态危机, 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而且还使已有的部分成就烟消云散。因此,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 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 是当前治理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

2.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建设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国是人口大国, 又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眼下资源供求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一方面, 人均资源有限, 人均土地面积和矿产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 资源消耗巨大, 绝大部分依赖于进口。严重的资源紧缺和能源紧张, 不断激化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固有矛盾。因此,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推行循环经济, 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走投入少、产出多的现代自然、经济、社会和人之间和谐共进的新型发展道路, 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3.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是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保障。面对层出不穷的生态危机, 人们对生态文明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逐渐意识到要善待自然, 不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生态环境, 在谋取物质利益时必须自我约束、有所控制、行为节俭, 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 并倡导生态伦理道德, 以及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因此,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及其再生能力, 是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历史责任和应尽义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 观念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是科学发展观,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体社会都要自觉树立生态保护的观念。

第二, 理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 并切实地以理论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第三, 利益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妥善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关系与矛盾。

第四, 法律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法律的保障和技术的支撑。建设中遇到的诸如污染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实现, 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规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第一,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第二, 继续推动节能减排:加大环保投入, 发展环保产业, 开发推广清洁能源, 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拒绝白色污染, 对一次性筷子说“不!”

第三, 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强化资源的再生利用——有限的资源, 无限的循环!

第四, 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亲, 请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

第五, 不断完善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规范公众环保行为——小草有生命, 足下多留“青”!

3.在环保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 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要有自觉明确的环保意识, 首先要从观念上确立生态建设的重要地位, 不能把社会的发展狭隘地理解为经济的发展, 同样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

第二,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理论成果需要得到贯彻和落实, 只有在正确的生态环保理论的指导下, 才不会重蹈“先污染后治理, 先破坏后恢复”的覆辙。此外, 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可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诸如发展一批新型的可循环的清洁能源——好好学习, 天天环保!

第三, 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生态文明建设是大事情, 可却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个人在每一天的小事情当中——先从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开始吧!

第四, 在周围多提倡宣传:不仅自己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环保, 而且要努力在自己周围多多提倡和宣传有关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自己来影响周围的人, 进而通过周围的人影响更多的人, 使大家都自觉地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

第五, 长期坚持环保行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动, 因为环境保护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事业, 而非只是偶尔的做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生态建设非一朝之功!

参考文献

[1]顾海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张庆彩、吴椒军、李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未来与发展, 2011 (10)

[3]张云飞.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维[J].理论学刊, 2012 (4)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 篇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生态”即文化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的状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文化生态, 主要包括文化内容设施、文化活动方式、文化品位境界、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生态状况的优劣, 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民文化素养的高低。

当前我国的文化生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迫切需要政府重视保护和培育文化生态, 迫切需要提升国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传承弘扬文化生态。我国文化生态比较脆弱, 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一旦毁损, 就无法再生, 一些民间技艺一旦失传, 就会永远消失, 传统村落一旦拆除, 就会连同文化遗存一起消失。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十分重视文化生态, 绝不能搞“先拆毁、后重建”。当前, 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灾难, 所以政府高度重视, 并且设有专治环境的环保部门, 因为人们只能遵循大自然顺应大自然, 而不能破坏大自然惹恼大自然, 否则要危及人的生存。但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 却尚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因为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带来的恶果, 并未像破坏大自然那样遭到激烈反弹, 其危害往往是精神方面的, 比如败坏风俗直至道德沦丧, 比如丧失文化家园而精神空虚。这种污染和破坏往往是潜在的, 短时期内往往不会有明显的危害, 只有用理性认知才会明白其中的要害。

保护和建设好文化生态, 是保持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 是提高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 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提高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区域特色文化生态建设的实践分析

(一) “田园都市、生态之城” 发展定位

近年来, 漳州市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自身传统文化特色, 提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总体发展定位, 深化“一中心六组团”的分区规划, 深入开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体系的研究, 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体系。同时, 在具体工作方面, 首先对城市夜景工程进行整治, 同时对城市天际线、轮廓线、景观线、交通线“四线”进行科学规划, 打造闽南文化生态走廊。其次对碧湖生态园、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等20多个重大市政公建项目进行论证规划, 打造适合闽南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空间。

(二) “百姓富、生态美”发展主题

2014年漳州提出发展主题聚焦“百姓富、生态美”。规划建设九龙江西溪南岸, 该区域基本属处女地, 没有大型项目和大型建筑, 专家的一致意见是建设风貌必须尽显闽南文化特色;同时, 高起点开发圆山新区, 该区域发展定位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以此提升和支撑九龙江西溪南岸建设。圆山高新区的开发, 目前已经把龙海九湖至漳浦马口规划建设闽南文化生态走廊。闽南古厝文化特色尽显国道324线主干道两旁, 中间建有绿道和驿站, 主要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形成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城主干道。传统古村落和历史古迹尽量保留, 真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 规划建设“四馆一院”

“四馆一院”, 即是城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和大剧院。是漳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馆一院”是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城建设的重点项目, 对提升漳州市形象品位将起重大作用。

2014年, 漳州市将两家设计院——厦大建筑设计研究院 (方案B) 和美国一可建筑设计事务所 (方案A) 交至规划局, 并组织文史、建筑、园林等众多专家进行论证研究。最终方案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上公布, 并在漳州市主要公共场馆向市民展示, 经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后最终选定方案A。之后漳州市城乡规划局就相关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再征求公众意见, 形成“四馆一院”总体方案核发。

(四) 强化项目带动战略

文化产业是低污染产业, 特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漳州市特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闽南文化、漳台文化、海商文化、土楼文化和红色文化, 按照“一县一园区”的思路, 各县区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 重点抓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将各具特色的地方历史文物史迹、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等文化资源开发出来, 加强创新融合, 相继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目前, 漳州市已建设有15个县域文化产业园区, 并已经获得省文改领导小组正式备案, 目前累计完成设施投资约35亿元, 吸引中资和外资文化企业200多家入驻, 总产350多亿元, 初步形成一县一园区的发展态势。

三、区域特色文化生态建设的对策思路

近年来, 我国对区域特色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 相继出台不少政策措施, 作为地方政府应抓住契机, 把保护区域特色文化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 重视博物馆、艺术馆配套建设

博物馆、艺术馆是区域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漳州市博物馆设立较早, 现建筑面积只有4600多平方米, 内只设3个展厅, 后来增加“漳台民间文化陈列”“漳台族谱对接成果陈列”“爱国华侨康荣茂赠品陈列”“沈柔坚书画作品陈列”等系列展馆。这些展馆免费对外开放。按照“四馆一院”的规划, 新馆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 应增加配套展区如下:开漳文化展区、开台文化展区、闽南民俗文化展区、闽南宗教文化展区、闽南宗族文化展区、闽南方言展区。漳州市艺术馆没有专门的馆区, 目前只有面积不大的工作室, 主要设置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 如漳州木版年画展示、漳州南词传习所、剪纸传承人工作室、国标舞培训中心等, 总面积只有几百平方米。

闽南民间艺术如闽南民间曲艺、闽南民间歌谣、闽南民间舞蹈、闽南戏剧、民间书法绘画以及漳州剪纸、刺绣、雕刻、灯谜等, 门类较多, 每一门类里又有许多品种, 如闽南戏剧, 有人戏和偶戏, 人戏又有歌仔戏、高甲戏、竹马戏。闽南民间艺术传承几百年, 内容丰富多彩, 有些项目艺术水准很高, 如大鼓凉伞舞是漳州一带所喜爱的民间舞蹈, 据传是明朝闽南百姓获知抗倭英雄戚继光打败了倭寇, 跳起大鼓凉伞舞庆祝胜利欢迎戚家军。闽南民间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每一个品种都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 所以闽南民间艺术能够一代代传承, 至今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 应设立闽南民间曲艺展区、闽南民间歌谣展区、闽南民间舞蹈展区、闽南戏剧展区、民间书法绘画展区、闽南民间手工技艺展区等。应加强创作开发, 发展成有文化产业。

(二) 建设民间工艺园

挖掘传统民间工艺, 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 大有可为。上世纪90年代, 闽南工艺品行业发展有2800多家企业、行业工人将近50万人, 产值高达100亿元人民币。2001年开始滑坡, 首先是纺织品出口额减少, 工艺品行业也受到很大影响, 不少工艺品企业转行或倒闭, 比如东莞以树脂和陶瓷为主要代工产品的工艺品和闽南工艺品企业越来越少, 厦、漳、泉从十年前鼎盛时期的2800家企业, 骤减到今天的800多家, 产值也只有顶峰时期的50%。不少专家在充分研究之后发现, 传统中国文化特色是工艺品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发展自有品牌是闽南工艺品企业复兴的重要之路。

闽南民间工艺美术, 源远流长。从城镇到农村, 各种古建筑中石雕不乏精美绝伦之处, 上元之夜, 令人目不暇接五花八门的花灯;大大小小庙寺中泥塑木雕栩栩如生, 古街市上各色工艺童玩, 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民间工艺美术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 很多闽南人对民间工艺美术情有独钟, 推动着它不断发展更新。闽南民间工艺美术, 有其显著的特征。第一, 巧妙利用大自然各种材料资源, 如利用闽南花岗岩石头进行雕刻, 创造出各种石雕、石刻如鬼斧神工, 令人赞叹不已。第二, 闽南民间工艺美术又根植于民间的各种节庆民俗活动之中。大大小小的寺庙中都能看到能工巧匠们的精彩作品, 有些重要庙宇往往就是一座闽南民间美术、工艺的博物馆。在各种岁时节庆中, 人们都能看到各种灯笼和踩街游行, 同时也能看到民间歌舞、闽南戏曲, 在这些活动中, 具有闽南特色的纸扎、皮雕、刺绣、竹编、木雕等工艺品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第三, 闽南民间美术工艺又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门楣梁栋上的彩绘, 古厝中镂空精雕的窗格, 日常生活中各种草编、竹编, 生活用品中的瓷盘陶壶, 完全来源于人们的生活, 久而久之, 人们也离不开它。在闽南地区, 你会感到你生活在艺术的海洋里, 处处都有精彩的艺术品。

(三) 建设民俗文化一条街

饮食生活习俗是区域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具有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一天伊始, 晨起洗漱完毕一般都要泡茶饮用。茶叶在闽南话不叫茶叶, 而称“茶米”, 与大米齐名, 可见其重要性。闽南人的主食是稻米, 习惯上早晚吃稀饭, 中午吃干饭, 稀饭在闽南方言称为糜、“安糜仔”, 干饭称为“粒饭”。不同的节日, 有不同的传统食俗, 如除夕夜吃年夜饭要“围炉”, 桌上除各种丰盛的菜肴外, 还要放炉火, 里边放木炭, 用于温酒和热汤, 象征全家围炉团圆。闽南地区靠海, 正月十五除了吃汤圆闹元宵, 还要吃牡蛎煮面线。此外, 婚丧嫁娶要做打卤面请客人等。在长期发展与传承中, 逐步形成具有闽南特色的闽南菜和闽南小吃, 五花八门, 形式多样, 风味独特。这些独特小吃从闽南地区发源, 流传到台湾和其他受闽南文化影响的地区中。漳州独特风味小吃的总数超过200种, 所以要建设闽南民俗小吃一条街, 展现闽南特色的饮食文化, 建议在圆山新城重新规划推出。

闽南人在享受生活中当然少不了美食, 闽南独特小吃中实际上蕴涵着丰富的闽南文化内涵, 不少小吃还有传奇故事, 组成饮食文化一部分。小吃之所以流传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除了注重独特的风味口味外, 还有其食材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多样。漳州小吃品种繁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 其式样也在不断翻新, 如漳州卤面、肉棕、五香、沙茶面、麻糍、耗仔煎, 等等。

(四) 凸显区域特色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文化是区域特色文化的又一重要内容。闽南建筑文化最富特色的是红砖“古大厝”建筑, 其特点是三开间或五开间, 还带两边对称的护厝。纵深方面有二落大厝、三落大厝、四落大厝, 厅是大厝的中心, 三开间就是厅的两边各一间厢房, 五开间即厅的两边各两间厢房, 墙体的主要材料是红砖, 最重要的特色在屋顶, 穿斗式木构架, 上铺红瓦及瓦筒, 屋脊为燕尾形和马鞍形两种。闽南民居的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富有特色, 学者称这个区域的民居是“红砖文化区”。另外, 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 诸如土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摘要:保护和建设好文化生态是保持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 是提高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 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地处福建南部的漳州市正规划建设闽南文化生态博览城和建设“四馆一院”, 应突出区域文化特色, 重视博物馆、艺术馆配套建设, 建设民间工艺园, 建设民俗文化一条街, 凸显区域特色建筑文化。

关键词:文化生态,区域特色文化生态,开发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邹升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特征及其文化生态建设[J].学术论坛, 2013 (06) .

[2]高丙中.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01) .

[3]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J].理论学刊, 2004 (01) .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 篇1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在充分考虑我国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1) 坚持和谐原则, 和谐原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原则。

(2) 秉持循环原则,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人口, 资源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要解决此类矛盾, 必须追根溯源才能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3) 秉持适度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把握其度, 不能超过其度的数量限制, 应当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留存足够的空间。

2. 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 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在人、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中,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是三种关系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一对关系, 并且是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 生态文明对象的全面性。它的研究对象较为广泛, 包括整个物质世界的所有生物。第二, 生态文明生产的全面性。当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的新阶段时, 在生产满足人类自身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前提下, 人类还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保护好生态环境。

再次, 平等性具体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方面, 人类自身的平等性。另一方面, 人类与自然界的平等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哲学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进行深入剖析和探究, 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哲学基础, 具体又包括唯物论基础, 辩证法基础和认识论基础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唯物论基础

(1)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先在性,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性, 也就是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它们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一方面,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也是构成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另一方面, 自然界也离不开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可以反作用于自然界

2. 辩证法基础

(1) 自然界存在着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即规律性, 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在马克思的论述中提到人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 也就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即作为主体的人必然受到客体自然界的制约。

(2) 在物质世界中,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另一方面, 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 具体表现为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3) 矛盾分析方法要求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因此,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不能只片面的看到人与自然的斗争性也就是对立性, 而应该在承认人与自然存在斗争性也就是对立性的前提下, 看到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也就是统一性,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认识论基础

(1)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在实践基础上的对象性关系。而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象性关系从本质上说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对象性关系就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因此,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注意把握这种对象性的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2) 生产劳动实践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形式和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人类在对待生产实践时, 不能只关注生产实践带来的收效, 而要着重考虑这种生产实践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是否符合生产力的客观状况, 能否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哲学基础, 并且具体包含唯物论基础, 辩证法基础和认识论基础三个方面内容。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即关注物质世界的各种关系, 有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哲学思想。这显示出了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具体包括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和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基本理念,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儒学中是一以贯之的。他还认为“天人相类”, 天人之间具有微妙的相互感应关系。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张载讲的“民胞物与”——即不仅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兄弟, 而且天下的物也都是我的同类, 这就决定了个人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的态度。“民胞物与”是“天人合一”观念在伦理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吸收和继承了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积极进步的因素, 另一方面也克服和批判了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消极保守的因素。

第二,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就是说自然界是由“道”化生的, 并且道的运行不受人为控制, 属于天地之间至高的, 形而上学的自然而然。道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 实现人道契合, 人道为一。老子还说:“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因此, 道法自然的生态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人类的创造活动不应忽视自然之理, 更不应凌驾于自然之上, 而要顺应自然, 遵守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吸收和继承了道家道法自然生态观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又克服和批判了道家道法自然生态观的唯心主义思想。

第三, 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它阐发了一种尊重生命的理论, 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佛教认为, 生命对于所有生物都是珍贵的, 人类凭借其卓越的认识和思维能力成为物质世界的主人, 但绝对不能因此而伤害其他生物。同时, 佛教也认为, 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皆有佛性, 也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同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吸收和继承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慈悲高尚的因素, 而且克服和批判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消极保守的因素。

总之,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经典理论, 是在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以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为哲学基础, 分别表现在儒家天人合一, 道家道法自然以及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理论之中, 它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所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中共中央十八大政治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于丹, 于丹论语心得[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18

[5]王国轩, 大学中庸[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22

[6]方丽平, 孟子[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32

[7]王国, 大学中庸[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22

[8]马勇, 董仲舒评传[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 2010:18

[9]何安峰, 论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0]饶尚宽, 老子第五章[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55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 篇11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文本阐释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思想家们所试图揭示的一个重点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已有一些哲学家们对此做过多种多样的解释,有些虽未必科学,但也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提供了理论借鉴,比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自然观以及李比希和达尔文的生态思想都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提供了理论素养。在批判地继承前人自然观和生态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解生态危机的正确途径,形成了他们的生态思想体系。

(一)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统一体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反复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提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其次,人类的生存只需来自于自然界。人类虽然可以通过劳动创造财富,但是没有自然界提供物質基础,什么也创造不出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除了通过繁殖再生产自身以外,并没有创造任何物质”“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因此,必须树立对自然界怀有“感恩之情”的理念。

最后,人与自然之间要进行和谐的物质变换。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均处于自然环境当中,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活动时,一定要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物质交换”,只有如此,方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不能一味地强调向自然界索取生存之需,一味地强调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恩格斯特别注重人对自然的态度,他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报复我们。”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发现,在自然经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怎么紧张,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在逐利目的的驱动下,资本必然会不择手段地掠夺资源,进而也会破坏环境,引发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自然界成为资本逐利的牺牲品,导致人与自然的异化。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他们关注到很多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产生的生态问题,诸如英国河流污染状况、曼彻斯特周围的工业城市上空弥漫的煤烟、西班牙农场主焚烧古巴山坡上的森林等,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态问题看,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危机的制度归因的判定是十分正确的,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态发展向度是破解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反生态的,那么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为此,需要对我们目前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也就是说,只有以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才能真正消除。马克思认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认为未来社会具有生态文明发展向度,其依据在于:一是未来社会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人们能够理性地对待自然;二是未来社会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引发的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可能性;三是共产主义社会具备“人与自然和解以及人同自身的和解”的制度条件。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科学性已经被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所证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困扰,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成果。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摈弃传统自然观,树立生态自然观

传统自然观在对自然界认识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全听命于自然,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自然界有着某种天然的恐惧和敬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很难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二是对自然边界有着过于乐观的认识,认为自然界的物质财富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生态容量是无边界的,这样的认识导致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无法克制自身的冲动,最终酿成生态危机的悲剧。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属于生态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既看到自然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客观性,也认为人能够能动地面对自然,带着自己的目的和需要而改造自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为我们科学地认识自然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认识误区,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人类进入工业化時代以来,在对待自然的理念方面,“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主流,该理念认为,人与自然不是平等关系,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不过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而已。在“人类中心主义”理念支配下,人类几乎以贪婪的方式开发使用大自然,虽然从自然界获取了财富,却埋下了生态危机的祸根。面对生态危机,西方生态主义思想家们主张以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这固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如果把握不好尺度,有可能走入“自然中心主义”的误区。“自然中心主义”强调尊重自然的原始性,拒斥工业化,是一种浪漫主义的主张,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同样也是不可取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这种理念也一度主宰了我们的发展方式,使我们也面临生态问题的考问。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科学理念,在解决我国发展与生态之间的难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超越传统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藩篱,建立绿色发展和消费观念

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是建立在工具理性和个人利益至上基础之上的,它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态问题。工业革命以来,这种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渐居于支配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也带有明显的印记,对财富贪婪地追求以及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享乐主义生存方式正在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态环境。针对生态困境,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生态文明观,摈弃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绿色发展和消费观念,走科学发展之路。这种新的生态文明观对推动人类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彰显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当代魅力。

【本文系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4-ZD-07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 篇12

相比西方古典建筑文化而言,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以下这样三大基本特色, 需要认真加以新的审视, 以汲取其合理的营养。

深沉高迈的文化哲理

中国文化哲学的早熟, 使之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灌注和培育比其它建筑体系显得格外的悠久、自觉、深刻、成熟, 因而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文化哲理更加突出, 更具普遍性。从宫殿、寺庙建筑直至普通民居、小品园林, 无不充满丰富多姿而又深沉高迈的哲学意识。正如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李约瑟博士所指出的, 中国建筑精神在于“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自然不在话下, 城乡中不论集中的, 或是分布于田庄中的住宅也都经常地出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 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

中国建筑文化哲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举其大要可列陈数端。

首先, 在对建筑的名称上, 就可看出强烈的文化意义。如称建筑群中位于主体位置、形体高大的建筑为“殿”或“堂”。据《释名》:“堂, 犹堂堂显貌也, 殿, 殿鄂也。”这是将形容词名词化, 以之命名这种高大壮丽的建筑, 可说是形神韵皆备, 这名称本身就已含有某种文化意味, 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不似西方建筑, 直呼其名为教堂或神庙那样直白。又如“馆”这种建筑类型, 据《说文》:“馆, 客舍也。”从食、从官, 为宾客食宿之处。初始本义, 即“客官居所”, 如招待所, 因而有欢迎、公共用途之义。后加延伸义, 则赋予社会学意义, “馆”字便大行其道, 用于学馆、公馆、会馆, 以至现代的图书馆、旅馆、博物馆等等。这个“馆”字便含有迎接、开朗、活泼、公用的含义, 使这类建筑性格特征展露无遗, 其文化意蕴也溢于言表。

其次, 对建筑这一客观对象的定义理解, 中西的观念也大异其趣。关于“建筑”的意义, 在西方建筑学中, 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说法, 诸如“建筑是庇护所”、“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总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等等。这些说法固然都有一定的真理性, 但究其建筑哲学的高度, 都不及中国的定义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据可能传至汉代的古籍《黄帝宅经》, 其中有一句十分特别的话云:“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 人伦之轨模。”意思是建筑 (住宅) 是介于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汇聚集之处, 是人类社会家庭生活准则的空间存在模式。这句话前半句说的是建筑的自然属性, 后半句说的是建筑的社会属性。

建筑的本质, 可以说是用独特的“住”的建筑语言, 表述营造者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哲学观念, 以及他们对人生观、宇宙观的把握和理解。应该说, 中国建筑文化对于建筑的哲学定义更明确更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

第三, 应用阴阳数理哲学的方法指导中国建筑的营造, 以体现中国建筑的艺术精髓, 从而成为传统建筑文化的象征主义美学原理。被誉为中国哲学之源的三千年前的周易哲学奠定了中国数理哲学的基石。《易·系辞上》:“通其变, 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 遂定天下之象。”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象”。以数取象, 以象喻理, 以理成境, 这些原则都强烈地灌注于建筑营造设计之中, 达到和谐有序, 情理相融的艺术感染力。如住宅作为“阳宅”采用“阳数设计”, 先秦典籍记载建筑等级要求, 以横向三、五、七、九开间的奇数展开, 高度尺寸也按等级以奇数决定。帝王大朝金銮殿号称“九五之尊”, 则取阔九间、深五间为建筑最高规格。惟一例外按偶数设计的是藏书楼, 如文津阁、天一阁, 取开间六、层数二, 是依据《易·河图》“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的思想确定设计原则。至于北京城市规划, 天坛布局与个体设计其应用数理象征主义手法更是达到极高成就。

第四, 独特的礼制建筑是中国建筑博大精深文化哲理的最集中体现。如明堂、辟雍、坛庙、宗祠等等, 其源起悠远。这种建筑型制具有极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纪念性, 集中反映了宗法礼仪、意识形态、哲理观念, 不但在使用上包含着重大政治社会内容, 而且要求有更高的艺术形式加以表达。没有这样的礼制建筑, 甚至“国不将国, 君不将君”。因此, 这类建筑的哲理精神显得更为鲜明和突出。

在这方面, 北京的天坛建筑群尤其是其典型的代表作。天坛以“天”为主题, 充分表达中国人的“天园地方”古典自然哲学观, 其数理构图比例、群体组合等方面手法和技巧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祈年殿作为“时间的建筑”, 环丘台作为“空间的建筑”, 整个天坛就是一座反映东方宇宙时空观的哲学建筑。这种大手笔使这座建筑成为惟一的天下独步之作, 被中外识者赞誉为“完美无暇”的古典建筑精品。

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伦文化, 而中国传统哲学则是一种伦理哲学, 不像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古典文化是神的文化和神的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重情知礼的精神渗透在中国的几千年社会生活之中, 建筑作为社会生活的文化容器, 必然在各个方面强烈地体现这种精神。不仅是宫殿、寺庙建筑, 尤其是居住建筑更是如此。从建筑布局、功能使用、空间环境, 到构造尺度、装饰装修、家具陈设等等无不浸染着人本主义的精神追求。这种人本精神在设计理念上集中表现在以下诸点。

一是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原则。在平面布置和功能使用要求的安排上, 十分注重使用对象相互关系的决定作用, 并成为一条设计基本原则, 也就是“人伦之轨模”的设计原则。即是说建筑设计最根本的是要反映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确定的规范关系。建筑就是人际关系的空间模式。如作为封建统治中心的皇宫, 不仅要采用庄严、壮观的构图手法来突出皇权至上的设计主题, 更重要的是要遵从礼制名份, 尊卑等级, 反映封建宗法社会的思想理论基础。北京故宫布局就是这样的范例。在设计构思上故宫分前朝后庭二大部分。外朝属阳, 天子公事之用置于前, 设三大殿, 空间处理宽敞、通达、宏伟。内庭属阴, 寝室生活之用, 置于后, 设二宫, 及后妃六宫六寝, 空间处理则紧凑、亲密、精细。在一般住宅四合院中人伦关系反映在平面布局上更是十分严格。长辈住上房, 哥东弟西, 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 如此等等。其功能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各式人等在其中的活动规律。

二是以人为本的空间环境尺度。中国建筑总的来说均以近人的尺度营造形象、空间和环境, 显得亲切平和, 以阴柔之美的艺术感染力见长。即或是高大壮丽的宫殿、寺观, 尺度虽有扩大, 但也有所节制, 把握适度。不是以超乎寻常的夸大尺度使人在建筑面前感到渺小得似乎并不存在。不象西方哥特建筑或罗马穹顶教堂建筑那样, 尽其无比的尺度夸张, 追求疯狂的高直空间和宏大飞升的穹窿, 目的只在营造神的空间和气氛, 无视人与空间的亲和力, 只是让人在这种空间中压抑得听任神的驱使摆布, 实现宗教对人心灵的震慑。中西建筑美学观不同尺度的应用就在这空间环境人与神体验的区别。因此可以说, 中国建筑空间尺度是以人为本, 而西方建筑空间尺度是以神为本的。

三是建筑环境的教化功能。讲修养、重教化、广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一条准则。在营造建筑环境中这条准则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 无论寺庙修行或家居休生养性, 应用对联, 匾额等装修手法, 把人生哲理、传统美德、儒教家训等同建筑结合起来, 形成强烈的人文环境, 达到教化的目的。各地传统民居形形色色的装饰图案, 如砖木石三雕, 陶灰泥三塑, 油漆彩画等, 讲求“鹿鹤同春”、“喜雀闹梅”、“遍地呈福”等等图案象征生活美满、吉祥如意等寓意, 莫不表达礼乐并行、情理通融的人生追求和耕读文化的生活乐趣。在满足建筑物质功能的同时, 刻意强调建筑精神功能的重要意义, 有时甚至后者更重于前者, 成为中国建筑人本精神的一大特色。

四是建筑组合整体有机的群体意识。中国建筑在观念上从来是整体重于布局, 群体重于个体。在营造方法上, 院落围合重于室内分划, 有机统一重于单体表现。所谓一座建筑常常指的是一群建筑的组合体。如民居中常以某院代表这一组群若干个院落, 诸如“王家大院”、“李家大院”等称呼, 都是若干幢单体的组合, 是一个“群”的概念。院落是建筑群体组合的基本空间单元和母题。庞大的建筑组群都由院有机衍生而成。同西方院落不同, 中国建筑院落的构成和功用常被赋予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 要懂得中国建筑, 必须要懂得中国建筑的“院落精神”。“院落”是中国建筑的灵魂和精髓。中国建筑文化即是“院落文化”。这种“院落文化”也就是中国建筑人本精神群体意识的体现。虽然它源自家族血缘政治的产生, 富于封建宗法的色彩, 这是客观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 但就群体组合有机统一整体的设计意念和方法上, 却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

以周易为肇始的阴阳哲学被称为中国传统哲学之母, 与西方古典哲学相比, 最本质的差异莫过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 大致反映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 强调人为营造应与所处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人居环境不仅是指建筑本身, 而且还应包括这个建筑内外空间及其周围自然环境。建筑应成为这个大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纳入其中, 与之和谐而统一, 与之适应而共存。这一环境观念早在三千多年的周代就十分明确。据其时的《诗经·斯干》所载, 在描写周姬王妃子的宫殿如何建在山下水边大自然的环抱中, 就抒发出“秩秩斯干, 幽幽南山”的赞叹诗句。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文章描写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作品不可胜数。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滕王阁赋》等更是其中的名篇佳作, 留传千古。以致建筑与文学结成不解之缘, 赋予了多少建筑构思和建筑美学的灵感与创作的激情。

第二, 风水学说的广泛应用。风水学说古称风水术, 从建筑选址相地, 建筑环境配置, 到与周围山川自然环境协调的宏观把握, 以至家居陈设等局部关系, 所有建筑空间环境各要素无所不包, 互有对应, 构成一个庞大的“天人合一”人居环境观照体系。从现代科学观分析, 不少论者认为“风水理论实际上是包含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等的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包括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关系学等等内容的人文社会科学。从大建筑学观点看, 风水学说就是古代城市规划学, 它同中国营造学、园林学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理论。遗留至今的许多寺庙、陵墓、民居等古建筑, 如北京的潭柘寺、十三陵, 陕西的黄帝陵、乾陵等例证不胜枚举, 它们多是在风水理论的指导下选地建成的。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和村镇聚落等众多实例, 都是给我们展示了无比丰富的特色鲜明的“风水宝地”建造佳作。

第三, 山水城市的创造与发展。在世界城建史上, 中国的山水城市是独具门类、别有风格的。中国的传统城镇以至乡村聚落几乎无不与“山水”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历史文化名城, 如桂林、苏州、杭州、常熟、重庆等大多是山水城市。虽然它们营建的理论基础是风水学说, 但其指导思想都是“天人合一”的阴阳哲学原理。古之风水术, 又称“山水之术”, 即研究人居与山水的关系, 也就是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学问。从小规模的田舍村庄, 以至于在更大的聚落范围内形成具有浓厚人文意蕴的山水城市。孔子有云:“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赋予山水以人的感情, 山水中寄托了人生意义, 山水城市也就是最理想的人居环境之所。山、水、城具有共生的生态关联自然性, 共存的环境容量合理性, 共荣的构成要素协同性, 共乐的景观审美和谐性, 和共雅的文脉经营承续性这五大特征。这些特征同当今所提倡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十分相类的。

第四, 崇尚自然的环境美学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及审美心理结构中, 在崇尚天道自然的思维模式影响下, 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美的观照对象。

这种环境美学观的本质特征在于“中和美”的谐调。在大地的自然景观中, 山是形形色色的, 水是千变万化的, 其美也是多姿多采的, 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选择和观赏评价的角度。在传统儒道文化培育下, 把最美的山水赋予“中和之美”的特性加以推崇。如概括山以五形, 以木山为佳, 水以多曲, 以冠带形为丽。“中和美”的核心在于“和”。“美在和谐”, 这才是美的真谛。

这样的环境美学最集中的体现便是中国的自然式园林艺术。中西园林之间一个重大美学区别在于环境经营中意境的创造。中国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最高的美学理想是“意境美”的追求, 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情趣, 并同时给以人文的熏染, 提高艺术修养, 从自然的意境美达至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 直抒胸臆, 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 的确达到了“大美不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

上一篇:企业效益评价下一篇:言语行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