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中国特色(共10篇)
突出中国特色 篇1
明确目标, 抓住重点, 坚持定位, 突出特色。这是11月20日在杭州召开的“《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2011年策划会”形成的共识。会议总结了2010年的办刊工作, 围绕2011年的办刊思路、目标任务、重点选题等进行了专题讨论。
韩凤社长在题为《抢抓机遇创新思路推动医疗保险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的讲话中, 简要介绍了2010年的办刊情况, 分析了医疗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着重阐述了2011年的办刊思路、努力目标和重点选题, 强调要坚持科技期刊定位, 突出理论研究特色, 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作出新贡献。
会议充分肯定了杂志社一年来的新变化, 认为办刊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更加明确, 突出了科技期刊理论研究的前瞻性和指导性特色;加强了编读互动, 创新了栏目形式, 有效信息明显增加;构建发行网络, 发行量持续增加, 达到55000多册, 初步在社会上、系统内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和一定的知名度。
会议强调, 2011年的办刊工作要坚持“一个核心、两个紧扣、三个突出”的总体思路和努力目标, 即坚持以提高编辑质量为核心, 紧扣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医改文件精神, 紧扣深化医改和各地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实际, 突出宣传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 突出宣传《社会保险法》, 突出宣传制度完善、机制创新的经验和成果, 为全民医保迈向“全民公正和谐医保”的新征程提供高质量的舆论服务。
为此, 会议就进一步完善2011年重点选题策划方案提出如下内容。
首先, 持续宣传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一是要把握好“收尾”与“开局”的关系。明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最后一年, 又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做好三年医改实施方案收尾之年的宣传, 与“十二五”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开好局有着直接的意义, 应该精心策划。二是要把握好一年与五年的关系。要研究今后五年医疗保险的制度走向、政策走向和管理走向。三是要在集中宣传五中全会重大意义的基础上, 更要着力探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收入分配等问题与医疗保险的关系。
其次, 持续宣传《社会保险法》。一要着力抓好法律条款的解读。从专家论法、百姓说法、行政执法、经办守法等不同角度对社保法进行解析, 加深人们对新法的理解。二要着力抓好难点问题的解析。例如, 社保法已将新农合纳入基本医保制度体系, 我们怎样顺势而为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社保法中提出要为参保人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这对医保中的医疗服务监管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其标准如何把握等。三要着力抓好典型案例分析。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解读法律条款, 这对基层、参保企业、参保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尤其必要。
再次, 深入宣传制度完善、机制创新。一是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和社保法体现到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中, 前者是指导, 后者是载体。二是把握好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与抓好“三个支撑” (理论支撑、政策支撑、技术支撑) 和“三三一” (城乡统筹、市级统筹、门诊统筹三个统筹, 筹资机制、谈判机制、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三个机制, 医疗费用支付制度) 的关系, 完善制度, 创新机制, 一定要着力抓好“三三一”。三是要把握好制度完善、机制创新的界限与节奏问题, 坚持按规律办事。只有坚持公平、全面、统筹、规范、效率、便捷有机统一的理念,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
第四, 加大工伤保险宣传力度, 将其视为与医疗保险同等重要的一大险种来安排。工伤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远未形成应有的社会关注氛围, 与医疗保险的社会关注程度相比差距更大, 这与我国工伤事故频发的现实状况相比极不相称, 迫切需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变现状。一是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高端理论研究, 提升研究的前瞻性、层次性和指导性。工伤保险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导致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脱离实际, 如在解决工伤难认定、标准难掌握等难点问题上, 人们依然感到困惑。二是社保法的颁布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即将出台, 亟需对条款的适用性、操作性等进行解析。
第五, 加强对医疗服务、医药经济、商业保险等内容的宣传。揭示这些内容与医疗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促进医疗与医保、医药与医保、商保与社保的协调发展。
第六, 发挥刊物跨部门、跨系统的优势, 当好三医配套联动的桥梁和纽带。与会同志认为,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具有连接医保、医疗与医药,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等多领域的桥梁作用, 还具有联系人社部、发改委、卫生部等多部委的纽带作用, 在助推三医配套联动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明年应加大有关医疗服务的宣传力度, 探解“看病难”到底难在哪里, 为医保经办和医院、药店架起沟通的桥梁, 增进相互理解、信任、配合。
会议提出, 要抓住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探索。例如, 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等, 为什么“只闻楼梯声, 不见人下来”;商业保险经办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实现条件、时机是否成熟;推进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为什么说要理念先行、领导先行, 经济发展因素是制约城乡统筹的障碍吗;职业病鉴定和工伤预防、工伤认定、工伤赔付、工伤康复等工作中的难点, 为何迟迟难以破解, 等等。抓住这些难点问题进行据事论理的宣传, 对于统一思想, 促进制度建设, 具有积极意义。
会议提出, 要创新宣传思路, 开阔办刊视野, 改进宣传形式, 提升办刊技巧, 扩大宣传效果。与会同志强调, 要围绕科技期刊定位, 着力抓好“两头”, 即高层和基层。要充分发挥专家教授的优势, 用高端视野深入分析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走势, 揭示“全民医保”走向“全民公正和谐医保”的必然性, 提高建设公正和谐医保制度的自觉性;揭示医疗保险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 如收入分配、物价政策、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等与医疗保险的关系, 提高宣传的前瞻性和层次性, 促进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及时反映来自实践、来自基层的改革创新信息, 使人们有所借鉴, 有所启示, 更好地为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服务。
韩凤社长表示, 与会同志所提意见和建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对进一步办好杂志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体现了对医保宣传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她要求编辑部及时进行整理归纳, 充实到重点选题策划方案中, 落实到编辑工作中。
突出特色?分类培养 篇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近几年在创办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分类培养现代特色型人才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将对该校在电气专业上的特色教学实践进行介绍。
石油特色鲜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和教育部共建的唯一一所重点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行业优势,占据了较重要的地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59年的炼厂仪表及其自动化专业工业企业电气化方向,起初招生规模仅为1个班,至今已扩至每年招收6个班,可想而知我们的教学培养和学生就业两方面压力都非常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讨论,决定创办具有石油特色的教学模式,既兼顾自身专业的特点,又融合石油、石化行业的特色,在专业教学方面强调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以石油石化行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走特色教学、分类培养的道路。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实施措施。
专业特色教学与分类培养的具体实施措施
具有石油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
在修订专业培养目标时,我们提出,本专业培养从事电气传动和电力系统等方向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培养面向石油、石化,具有鲜明的石油特色,适应石油石化和能源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创新意识,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工程方面的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能在石油石化、地方及其他领域从事电气工程相关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的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因此,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特色突出。
培养方案突出了石油石化特色
我们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探索和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了以“重视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三大原则为基础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本专业设有“电气传动及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在培养方案及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方面,既要面向社会工矿企业,又要突出石油石化领域电气自动化的行业特色,其石油石化行业特色从本专业的学生培养指导思想和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实施中可以明确反映出来。其一,从本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专业课的设置而言,所面向的电网电压等级,既不像国内一些专门研究电力系统大电网的高校那样面向500kV及其以上的高电压等级,也不像另外一些高校电气自动化类专业那样仅限于35kV以下的电压等级,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定位在220kV以下的电压等级,这一定位兼顾了石油石化领域和面向社会电网两个方面的需求;其二,本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都尽可能多地结合石油石化应用的实际需要,还先后安排有关石油钻采概论、油田自动化、电驱动石油钻机及自动控制系统等行业性较强的特色课程。
本专业在培养方案方面的上述种种探索,体现了该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既考虑面向社会工矿企业,又要面向石油石化行业的“双重面向”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多元化目标分类培养的同时,加强油气井工程专业与各个油田单位和研发中心的合作,根据现场技术的新需要,制定一套具有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对于学生的分类培养,既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科研与技术创新开发能力,在毕业时达到理论知识与相应生产实际间良好的结合,能够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技术发明与创新上。
培养模式形成了以石油石化为背景的实践与创新平台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重点强化建设以石油石化为背景的实习和实践基地。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先后建立了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石大科技集团炼油厂、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齐鲁石化公司、胜利发电厂、黄岛发电厂、辛店华能发电厂及日照华能电厂等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基地,并在实习过程中聘请石油石化行业专家作专题讲座,其中胜利油田配电网设计、采油和输油过程电气控制构成了专业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生产实习是本专业重要的实践性课程,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结合在一起。我们在带领学生生产实习的过程中,重点让学生了解整个电力系统,特别是油田配电网系统的结构和特点,使他们对油田电网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炼油厂的实践中,学生对于石油的提取、炼制、加工及注水站等部门的功能,尤其是本专业知识在石油从加工到成品过程中的应用,都有所了解,这样他们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和锻炼。
教学内容涵盖了石油石化专业的背景
不论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中,教学内容涵盖了石油勘探过程、石油开发过程和石油加工过程等背景知识和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同时,教师及时地将科研项目中的成功案例编写进教材或讲义中、将科研成果带进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
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除了基础的专业课程外,还主要加入了石油钻采概论、油田自动化、电驱动钻机等与石油行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在实验教学中,基本的实验是在油田中应用广泛的电机及拖动实验,主要是油田抽油机电动机的启动、带负载运行和节能控制等;此外是电力电子实验,最主要的是油田采油、注水、集输等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变频装置的实验及系统调速系统参数的调整等;可编程逻辑控制(PLC)等实验环节我们结合油田电动钻机的控制而展开。对于毕业设计,所选的课题也与石油、石化行业有很大的相关性,比如油田配电网的线损分析、油田电网无功补偿的研究、小电流接地故障的研究、抽油机电能质量检测计量、节能控制及串行通信等。学生通过对这些课题的研究,对本专业在油田系统中的应用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对以后的就业和实际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专业特色教学与分类培养的良好效果
我们经过从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毕业设计到毕业生就业的全过程,形成了服务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企业的鲜明特色,也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始终在全校名列前茅,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中50%以上的毕业生被石油石化行业录用,目前2011届的毕业生已经有一个班被油田钻井公司预订。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学生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特色突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为专业赢得了声誉,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计划中的热门专业之一,也是山东省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准确定位突出特色 篇3
是杂志,不一定是学术性的杂志。纵观国内外,不论哪一个领域,可以堪称学术杂志的其实为少数,若要严格按照学术规范来考量的话,则更少,尤其在国内。当然国内除了《会计研究》、现在一些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办的一些会计与财务方面的刊物从学术规范上讲基本是到位的。然而,也不能因此就否定其他性质的刊物,或曰,非学术性的刊物也有办得非常好的,这在国内外均有体现,比如,现在《CFO》杂志社在全球、在亚太、在中国大陆等不同地区分别发行不同语言的、内容既有国际性也有地区性的专业杂志。国内其他省份我不清楚,至少上海地区因其国际化因素,该杂志的中文版《财务总监,中国》(即CFO,China)深受欢迎,这在上海每年高级会计师职称考试面试抽样中有所反映。该刊我每期必看,因为我要从中获取最新的国内外CFO案例,以便为MBA教学和财务总监培训所用。
就会计研究来说,研究问题不一定是学术性的,比如可以研究实务性的问题(如CPI如此上涨,财务报表中的会计计量属性如何调整;又如法律认定与会计确认的矛盾如何解决;再有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救济会计实务解决方案有哪些等);又比如,研究政策性的问题(如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方针选择的有效性问题;国际趋同中为何还要保留中国特殊的会计处理,如何保留,保留哪些;虚拟经济环境下一以美国为首一会儿网络经济,一会儿衍生工具,实体经济环境下--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典型,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有无区别,为何有区别,这种区别的经济后果是什么等)。我认为这不是学术问题,至少首先不是纯学术问题,很多是政策选择问题,但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因此,会计和财务的问题首先出现在大量的实务之中,其中的很多做法不论是否成熟均可研究,故其为实务问题的研究;然后,就有政策制定和选择问题,并因此而产生可能是非局部的,会影响行业、地区甚至国家或国际的经济后果,故就产生政策性研究,且这样的研究成果对准则制定机构、对监管部门、对行业公会是有积极的影响力的;再后面则是纯学术性的研究,即能够在理论研究的原创性、局部发现或突破、科学方法论等方面有所贡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国际上从来没有人将上述三类杂志混在一起论优劣或排名,因为这些杂志就像商品一样,客户不同,偏好不同,评价自然也就不同,故不可比也。
基于上面的议论,回过头来看办杂志,无非就是杂志的定位问题了。实务性研究和政策性研究的杂志肯定读者众多,学术性研究的杂志肯定读者稀少,美国学者告诉我,美国会计杂志中属于学术性的顶尖的几本能够看明白或基本明白的全球不会超过千人。故办最后一种的杂志是亏本的生意。
问题是若将杂志办成将上述三类混为一谈的,试图事事兼顾,既有所谓高雅艺术的,又有北京天坛杂耍的,将此融为一体则必然失败。办杂志是一种服务产业,这个产业讲究的是市场/客户要细分化,这样才能在特色下基业常青。
我国一般的会计杂志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谓的“会计霸权主义”,即以所谓的大会计去报括财务,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和思维方式。现在国外大学逐步取消了财务管理专业,改为公司金融专业,国内少数高校正在跟进。在目前全球遭遇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下,这样的专业调整意义深远。若我们还要一味坚持“会计霸权主义”,改革开放的未来的30年我们的路在何方呢?我以为,未来的中国,未来的中国实务界,缺的不是高级会计人员,缺的是高级财务人员-微观金融人才。
目前我们的研究对象还是会计信息,但侧重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上市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张,会计信息作用也在发生相应的变迁,会计信息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逐渐变得重要,决策有用观和契约有用观也成为了我国新世纪伊始会计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研究又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和信息含量研究两个方面。二是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会计信息契约有用性是指会计信息在契约签订、监督和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会计研究主要体现在高管人员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两个方面。
从我国会计信息契约有用性研究的成果来看,新制度经济学对会计学术和研究方法的影响正在发挥作用,这也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处在转型经济阶段中国特色会计问题研究的必然选择。处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冲突逐渐显现,解决这些利益冲突的相应的契约制度也正在形成,会计信息与各种契约之间的关系,包括其中诸多的外生性和内生性问题,在学术界中自然会借助于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潜心研究。事实上,会计研究中寻求各种理论支持以认识和阐释经济现象机理的这种做法或规律,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不同阶段一直有所体现。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会计学术界进行“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大讨论时,学者们分别运用了管理学、经济学、系统论、信息论、行为科学等理论对各自主张或坚持的观点进行检释。而在此之前我国会计学界关于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的讨论,其基本理论来自于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运动学说。
此外,我深感遗憾的是,在过去的30年中,由于中国会计与国际接轨或国际趋同的需要,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财务会计方面,这当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是,从另一角度看,相对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事实需求.,尤其是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下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需求,相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相对于财务会计跨越式发展的进程,我们的管理会计似乎落伍了,其实务成果特别是实务成果的总结,以及能够上升到真正的学术成果,相形见绌。为此,我们寄希望于未来的30年。
收集材料 突出特色 篇4
一、要采用多种形式,广泛收集资料。我们在写作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所要叙写的民风民俗。了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如可以采用调查访问的形式,根据自己想写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访问那些对相关知识熟悉的人,这样收集的素材必定是鲜活的,写出的文章一定很有生活的气息;可以是自己亲眼看到、亲身感受过的,这样的材料,自己的感受最深,写起来较容易,有真情实感,是比较好的选择。收集好材料后,选择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或一种节日,或一种民居,写自己最感兴趣、最了解的。这样胸有成竹,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二、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叙述条理清楚。我们写民风民俗类的作文。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不能东扯西拉,语无伦次,让人看了不知所云。可以先介绍这种民俗的来由、形成的过程等,再重点写一下它有哪些形式和活动,体现出一定的知识性或趣味性,让人看了能开阔眼界或有所收益。如果以游记的形式写,可以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如果是调查报告,可以按访问的顺序写。不管采取哪种形式,写的时候都要有主有次,详略得当,条理清楚,只有把你要写的内容有条理地介绍出来,读者才能看明白你写的是什么。例如《北京的春节》一文就是按照“春节前吃腊八粥,泡腊八蒜,孩子买杂拌儿”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热闹的除夕——春节拜年——逛庙会——闹元宵——正月十九(结束)这样的顺序来写的,对北京的春节介绍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三、要注意运用多种修辞,突出风俗特色。我们写作时,为了让自己的作文增强民风民俗的“吸引力”,写作时可以采取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还可以引用俗语和一些民族特有的名称等。我们叙写的民风民俗要体现出特色,写民居要讲清楚民居的结构、作用;写食品应该写清做法、吃法;写乐器,可以从外形、构造、音响、用途等来写,讲清楚它的不同之处。读者通过你的文章能够增进对这一民族的了解。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一点,文章不厌百回改,写完后还可以拿给父母、老师、同学看,让大家帮助修改、完善,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文章。
【例文】
家乡的春节
王明
伴随着隆冬的不期而至,年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俗话说:大人望插田,小孩盼过年。小孩期盼过年的主要原因就是: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有压岁钱收,有烟花爆竹放。
我们这里过了腊月二十五,村人就纷纷开始打糍粑了。打糍粑的场景可谓是一幅壮观、和谐的风景画。往往三五户相邀,将浸泡好的糯米搬到一宽敞户家里,大锅大灶,干柴猛火,一会儿工夫,甑里糯米就蒸得热气腾腾,香飘满屋。趁大人将蒸熟的糯米倒到“地窝子”(对舀子)里时,小孩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从“地窝子”里抓上一把香喷喷的糯米饭塞入口中。接下来有四五个男将(年轻体壮的人)各持一根木棒围着“地窝子”你上我下地杵起来:“嗨——哟!嗨——哟!”那节奏,犹如一支甜蜜生活的交响曲。小伢们也围着蹦蹦跳跳,口里跟着“嗨哟”。不一会儿,粒粒糯米饭就变成了白色的黏糊状了。男将们紧接着用木棒将白色黏糊状撬起来搁到撒有膏粉的门板上,一位年长者用涂满菜籽油的手将白色黏糊做成一个圆圆的大饼,象征着团团圆圆,圆圆满满。
大年初一,要算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一天了。这一天小孩们一大早就起床了,跟着隔壁的哥哥姐姐,犹如一支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到每家每户去拜年。来到主人家,哥哥姐姐们会向他们拜年,并说一些吉祥的话。主人听后,会立刻露出笑脸,一个劲地夸我们乖。然后从房间里拿出一盘零食,各种各样的都有,帮我们装上满满的一口袋。在临出门前,还会让我们再抓点在手上吃。有时,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叔叔婶婶在一旁就会起哄:“拜年可不是嘴上说的,拜年是要拜的,不拜可没压岁钱哦!”一听到有压岁钱拿, “扑通”一声,一下子就跪下了一大片:“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寿比南山!”此时,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们都笑得合不拢嘴。拿到压岁钱了,向主人道谢后,便要开往下一家啦!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家乡的节日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何止是春节,老百姓一年到头每天都像在过节,天天都是快乐的。
突出政论地位彰显党报特色 篇5
政论作为一种文体,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可谓源远流长。追根溯源, 我国现代政论, 有三个重要的历史来源, 这三个来源也可以看做是政论文章的阶段性发展过程:
一是封建社会时期历代政论精华。封建时代, “君与士共天下”, 作为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构成的士大夫阶层, 关心政治, 参与政治, 因而非常注重以论政为主体的文章, 也即政论, 历朝历代都留下了著名的篇章。从汉初贾谊的《过秦论》到唐代柳宗元《封建论》、宋代苏轼的《留侯论》, 这些政论名篇, 不仅辞藻优美, 而且说理有力, 经代而不衰, 为亿万后人传诵, 从而为后世甚至是现在的政论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1]
二是近代报刊政论精华。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入侵, 不但打破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格局, 也使得传统文明古国受到外来文明的强烈冲击。在这个时期有两个著名的报人成为当时政论文章大家的代表。一位是创办《循环日报》的报人王韬。他以中国最早的政论报纸《循环日报》为阵地, 发表了大量反帝爱国, 昌言变法, 短小精悍, 深入浅出, 富于感情的政论文章, 这些文章因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国际视野, 被赞为开创一代文风的“报章文体”。另一位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梁启超。他对王韬的“报章文体”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创造了近代中国最受欢迎的文体“时务体”, 并利用这一文体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充分发挥了现代政论文章作为政党主要宣传工具的重要作用, 对新时期党的政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是我党在各个发展时期的政论精华。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 党内涌现出了毛泽东、李大钊、胡乔木和邓拓等杰出的政论家, 他们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评论或者为报纸修改评论。毛泽东本人就是政论大家, 不仅留下了许多政论名篇, 还提出了“开、好、管”以及“新闻旧闻无闻”新闻评论写作原则, 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经常指导和修改人民日报社论。可以说, 新中国政论文章的发展和成熟, 与各个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指导是分不开的。
传统政论文章特点
研究政论文章, “任仲平”文章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任仲平”, 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文章的简称。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人民日报成长为全国党报的旗帜, 政论是人民日报的传统和优势, 自然而然地, “任仲平”文章无疑是人民日报政论的一个重要品牌。历时十多年反复历练, 任仲平引领了中国现代政论文章的发展和变迁, 是传统党报政论文章的旗手和代表。以任仲平文章为例, 不难发现传统政论文章特点有以下几点。
政治性。一代伟人毛泽东提出的“政治家办报”为新中国党报系统指明了办报方针, 也为党报的评论文章奠定了基调。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的政论, “任仲平”的最大特点, 就是其政治性。自诞生以来, “任仲平”始终围绕中共中央中心工作, 关注国际国内大事, 选题和立意的方向基本全是发展战略、社会思潮、改革进程等时代大课题。每逢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人们总能第一时间听到任仲平的声音。
理论性。理论性是任仲平文章的重要特点, 由于人民日报的特殊地位, 任仲平实际上就成为党的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任何具体的道理都离不开基本原理。这里的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等, 具体到我国发展的实践, 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任仲平文章的理论性在于:其一, 从哲学的高度对事物现象作出本质分析, 揭示事物发展变化所具有的规律。其二, 注重研究问题的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其三,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作性。只谈政治不讲工作, 是空头政治;脱离政治只讲业务, 是书生之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是我党的优良工作传统, 党报的政论文章也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任仲平文章在探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时, 既能站在理论的高度, 又能结合具体工作实践, 不做空头文章, 不做泛泛而论。
生动性。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党报文章尤其是政论给读者以空话多、大话多、套话多、官话多的印象, 使许多读者失去了阅读兴趣。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从根本上看, 这是评论文章的文风出现了问题。去年以来, 中宣部等中央部委在新闻媒体中联合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重点就在于改变文风, 这对于政论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任仲平文章在历经各个时期的洗礼后, 文风上日趋清新活泼, 值得关注。以人民日报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发表的任仲平文章———《历史的契机等待我们把握》为例, “任仲平”以五句发问开头, 形成排比, 以全新的视角展开观察, 描述了人民群众亲身经历过的巨大变化, 从而折射出三十年之巨变, 于是就能迅速引起读者共鸣, 引发反响。
城市党报政论文章的发展方向
新闻创作是有规律可循的, 政论文章也不例外, 由于党报政论的职责所在, 无论怎样发展, 城市党报政论文章都应具有以下这些基本的特点。
一是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新闻贵新, 新闻评论更贵新。“评在当口, 论当其时”, 被所有新闻评论撰写者奉为圭臬, 这也是包括政论文章在内的新闻评论文章具有强大生命力, 受到读者广泛欢迎的最根本原因。“相对于一般的论述文, 政论文章有着有更严格的时效要求, 它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热门话题作为评论对象, 并尽可能迅速及时地作出反应。”[2]尤其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 政论文章必须保持并强化其时效性,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二是重要性。选题重大是政论文章的另一个特质所在。长期留意任仲平等党报政论文章的读者不难发现, 这些政论文章非重要问题不评, 非重大事件不评, 非重要时间节点不评, 凡所论者, 必是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事件, 必是跟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 必是我国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三是时代性。时代在发展, 政论文章也要与时俱进, 在说理论证、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上要作有益的探索。正如丁法章先生在《读书》杂志上称赞任仲平文章那样:“评论国是, 纵横捭阖;就事论理, 就实论虚;有述有评, 叙议结合;情透纸背, 情理交融。”这才是现代政论文章应有的风采。
以河南日报的一文九论十八谈为例, 它发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时间节点, 具有时效性;它论述的是河南省各省辖市、各职能部门如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作用, 具有重要性;它的文体突破了以往政论文章中规中矩的三段式结构, 大胆创新, 使用了散文式的论述, 辞藻华美, 语言生动, 非常具有时代感, 发表后迅速引发阅读热潮。
城市党报政论文章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 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下功夫。
第一是主动承担新时期引导舆论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近些年网络的无孔不入, 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使得社会大众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 党报更应借助政论文章, 利用其富有深度、影响广泛的优势, 深入宣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使全社会形成复兴中华民族的巨大合力, 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第二是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挑战。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 网络媒体从当初的异军突起已经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全面融入社会大众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它以其迅捷、海量、点对点等传播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 堂而皇之地成为传媒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向传统媒体发起了挑战, 也向党报政论提出了新挑战。这就要求党报政论文章在保障其深度解读特点的同时进行改变, 更加具体, 更加生动, 从而使平面的文字更立体, 厚重的主题更鲜活, 进一步巩固提高党报政论的地位。
第三是敢于创新改变文风。出于严谨和厚重考虑, 长期以来, 不少党报政论文章陷于“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的窠臼式写作模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党报评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被削弱, 从而逐渐失去了读者和阅读量。这就在无形中削弱了党报的影响力, 因此党报政论必须在文风方面有所突破。
城市党报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是以品牌建设巩固优势。品牌是媒体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鲜明特征。虽然党报由于有地方党委的扶持, 目前在区域竞争中还占据有利地位, 但现在已经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 如果不能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打造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未来的发展必然堪忧。而对以厚重、严谨、深刻为标识的党报而言, 没有比政论更适合做品牌的产品了。人民日报的“任仲平”已是多年的旗帜, 《北京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等都市报在几年前进行改版时, 也是优先扩大了时评的版面。而近几年一些省级党报的改版, 也注重对政论文章进行了包装, 比如河南日报声势浩大的“一文九论十八谈”等。这些实例说明, 以政论为包装对象, 打造传统媒体品牌, 是巩固党报自身优势的必由之路。
二是以改革创新增添活力。创新体现在方方面面, 无论在创作机制上, 还是写作模式上, 都大有可为。政论文章创新可以概括为九个字———集群言, 纳众智, 出精品。政论文章虽然选题重大, 政治意味浓厚, 但它毕竟不是传达文件, 也不是写理论学术文章, 作为一种新闻评论文体, 力求深度的同时, 政论的写作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 把说理性和可读性有机结合起来, 挖掘新视角, 探索新表达, 充分依托事例, 精炼修辞和用语, 以读者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说话, 这样才能使政论文章更有吸引力, 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党报政论优势。
三是以报网融合扩大影响。近几年, 报网融合的媒体发展趋势, 已经越来越明朗, 也被越来越多的媒体从业人士所认可。虽然党报的传统优势依然没有动摇, 但在网络媒体逐渐发展壮大的今天, 想要依靠传统纸媒单枪匹马打天下, 依然不可能。所以, 传统媒体应主动出击, 根据自身特点与网络媒体进行有机融合, 这样才能让政论文章这一党报的旗帜发挥其应有和更大的影响力, 从而引导舆论。■
摘要: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 而政论更是党报评论的标志性文体, 作为党报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形式, 政论文章承担着重要而特殊的责任——引领舆论。在新时期的传播环境下, 做好政论文章, 才能顺应时代发展, 才能彰显党报特色, 也才能让党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走得更好, 走的更远。
关键词:政论,党报,舆论
参考文献
[1]陈利云:《任仲平——中国政论史上的一枝奇葩》, 新闻实践, 2011年第5期
突出护理特点体现护理特色 篇6
关键词:健康评估,护理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了高等护理教育, 但在护理评估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面, 长期应用供基础、预防、临床、口腔专业用的《诊断学》课程和教材, 2002年护理学专业用的第一版《健康评估》问世, 逐渐取代了沿用二十年之久的《诊断学》教材, 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带有临床医学模式的印记。2006年《健康评估》改版, 更加体现了一种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功能性健康型态分析和收集评估资料为手段、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为主导的模式。在《健康评估》的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与医学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思维模式?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1 突出教学重点, 培养护理思维
医疗专业与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不同, 教学的侧重点亦不同。医疗专业的《诊断学》注重对患者疾病的诊断, 是教会学生如何诊断疾病鉴别疾病;护理学专业用的《健康评估》更注重的是被评估者的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包括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是教会护理学生如何全面收集被评估者的资料, 从而进入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护理评估?笔者就《健康评估》的教学重点叙述如下:
1.1 症状学
《健康评估》中的症状学包括在问诊部分, 需要重点讲述, 因为其内容恰恰是提出护理问题、护理诊断、判断病情、分析问题的重点内容。在症状学的讲述中, 笔者重点介绍了提出护理诊断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以及问诊的要点, 为以后完整的护理评估打下扎实的基础。
1.2 实验室检查
不仅要求学生熟悉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 还要重点掌握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等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这是对患者健康状况做出准确、全面评估的重要依据[1]。让学生更好的结合实践运用于临床。
1.3 影像学检查
护理学专业的《健康评估》包括了影像学的评估。在影像学检查的学习过程中, 要求学生熟悉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 掌握各种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中的配合以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4 心电图
《健康评估》中的心电图, 不仅要求护生能够掌握心电图的正常值、识别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还要求护生重点掌握如何做心电图以及在做心电图中的注意事项。
2 服务临床护理, 体现护理特色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护理模式亦从以疾病护理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 护理工作者必须全面而完整的做好健康评估。在《健康评估》的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收集全面的资料, 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家庭和文化等资料?
2.1 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 包括了戈登的11种健康型态: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型态、营养与代谢型态、排泄型态、活动与运动型态、睡眠与休息型态、认知与感知型态、自我概念型态、角色与关系型态、性与生殖型态、压力与应对型态、价值与信念型态。很多院校把这部分作为自学内容, 但笔者以为, 随着医学模式、护理模式的转变, 功能性健康评估恰恰提供了对被评估者的心理、社会、家庭、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使资料的收集更加系统和完整。为整体护理中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实施和护理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2 护理诊断与思维, 详细地阐述了护理诊断的理论框架及其基本概念、诊断性思维的过程。
护理诊断作为临床护士的基本实践活动, 将收集到的资料经过分析、综合、推理而做出的判断。为以后学习内科护理学和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了扎实基础。
2.3 健康评估记录是护理工作者将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后形成的书面记录。
包括首次入院健康评估、病程记录。其记录的要求与医疗患者相同, 病程记录是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健康状况变化和护理过程的全面记录, 内容包括了患者的自觉症状、情绪、心理状况;病情变化症状体征的改变及各种辅助检查;护理诊断的修正与补充、治疗与护理反应、患者亲属的反应、希望和意见;记录时间及签名。病程记录综合了《健康评估》中所有的内容, 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了理论知识。
2.4 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包括实验室实习、社区实习和医院见习。实验室实习实习的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等内容;社区的实习包括收集被评估者社会、心理、环境和家庭和文化等因素的评估;医院见习要求学生综合收集一名患者的全部资料。
《健康评估》是护理学专业基础课之一, 是联系护理学专业课与基础课的纽带。护理程序始于健康评估, 通过护士对护理对象的一种或多种健康问题或疾病产生的反应进行检查或逻辑分析, 得出结论并提出护理诊断, 为进一步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以供依据[2]。因此健康评估是护理人员进行临床实践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 是护理人员进行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临床知识。在《健康评估》教学中, 突出护理特点, 体现护理特色, 培养学生与《诊断学》不同的护理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燕燕, 封维阳, 储静.《健康评估》教学改革的探讨.护理研究, 2003, 17 (10A) :1163.
云南现代农业突出高原特色 篇7
记者从云南省召开的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现场推进会上获悉, 云南坚持立足云南实际、发挥云南优势、突出云南特色, 全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据悉, 云南粮食生产在四年连旱的情况下在历史上实现“十一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41元, 增幅连续4年高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全省咖啡、橡胶、鲜切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农产品出口额连续多年成为全省第一大类出口产品;云南也是连续10年没有发生过重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省份之一,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被农业部称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之一。
云南省政府党组成员、资政刘平在会上表示,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取得明显成效, 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突出中医特色,发展重点专科 篇8
一、集中力量, 努力打造重点专科
(一) 明确目标, 科学规划
根据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和发展现状,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经过3至5年的努力, 在现有针灸室、骨伤按摩室、肛肠诊断室3个中医诊室的基础上, 组建康复科和肛肠科两个重点专科, 并确保康复科达到市级重点专科水平, 力争使肛肠科达到市级重点专科水平。使各重点科室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 能够适应医疗市场竞争, 带动医院发展的龙头科室。
(二) 增加投入, 保障实施
在专科建设中, 对重点专科实行四优先原则:优势专业与重点专科采取优惠政策, 包括经费优先投入、科研优先立项、设备优先购置、人员优先进修。医院提取本年度业务收入的3%, 作为重点专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建设的专项基金, 对重点专科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所需设备进行优先、重点配置, 对优势专业与学科所需人才, 进行优先引进。这些政策和措施可以充分调动业务科室争创重点专科的积极性, 使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业务整体水平提高, 带动全院医疗业务的向前发展,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医疗优势。
按照学科结构调整的原则, 保证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 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提供开展该学科研究的专项经费, 并制定有该学科五年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目标, 规划和目标, 并制定经院务会通过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二、积极培养人才, 提升业务技术水平
(一) 加强人才培养, 鼓励技术进步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 要创一流学科, 必建一流梯队。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 全面启动科教兴院工作。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人才梯队建设规划与管理制度, 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注重人才培养, 重视和加快学科带头人制度建设。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和支持专科医务人员参加国家、省、市各种学术活动和培训。
积极配合卫生系统开展推荐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申报重点专科评审等工作, 促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 增强医疗技术水平的科技含量。
(二) 加强科研工作, 鼓励业务创新
业务创新是学科建设的主线, 各科室积极引进、吸收现代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 围绕业务创新, 形成优势互补, 提高疗效和医疗质量。同时积极配合使用中医适宜技术, 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 将临床疗效最优化。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来推动重点专科建设, 每年对获得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 同时作为评定职称和晋级的奖励条件, 充分调动科室和个人的积极性, 提升科室的整体诊疗水平。
三、发挥特色优势, 提高中医竞争力
1.创新思维模式, 丰富拓展中医阵地。现代诊断治疗设备既可以与西医结合为西医服务, 也可以与中医结合为中医服务。手术、注射等治疗方法既是西医的治疗手段, 也是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学术一定要开放包容, 与时俱进, 绝不能固步自封、封闭发展, 与现代科学形成鸿沟。
2.发展创新中医学术, 对疑难病诊治有所作为。对现代医学棘手的疑难病, 中医逐一进行辨证分型, 确定治疗原则, 选用方药和调理防护等, 具有一定的疗效。丰富中医的临床疗法, 改变靠内服药为主的现状, 既要继承总结前人已有的治疗方法, 更要创新疗法, 扩大中医临床阵地。尤其是中医临证时要重视运用综合疗法, 提高临床疗效, 缩短疗程, 易于被患者接受。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中医药学实际, 运用中医药学的诊疗设备, 促进中医四诊和辨证的客观化、规范化, 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和特色优势的发挥, 使中医药治疗疑难病有更大的作为。
3.注重队伍建设, 培养造就名中医群体。中医药发展振兴, 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名中医群体, 这个群体精通中医药理论, 能熟练运用中医药, 解决临床疑难病证,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要成为名中医,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要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二是要熟练掌握中药药性和方剂;三是对中医药有坚定的信念;四是要进行大量的临证实践;五是要参医悟道, 融会贯通;六是要有名师指点;七是在专业发展方向上要精要专。
4.面向民间基层, 挖掘绝招绝技。中医药源于民间, 发展于民间, 在长期的服务实践过程中, 积累了治疗疑难病证的丰富经验, 有些绝招绝技对一些急重症有立竿见影之效, 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应组织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宝库, 把散见于民间治疗某些病证的一技之长、单方验方、绝招绝技挖掘出来, 发扬光大。
5.强化中药质量管理, 促进协调发展。中药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提高临床疗效必须确保、提高中药质量。
6.实施“治未病”战略, 适应时代需求。中医药具有独特的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理论方法, 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就是其核心思想的体现。广泛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知识、方法和技术, 使广大群众认识了解中医药并积极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自觉遵循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少心脑血管、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率, 即使患病, 也能有效控制病情, 带病延年。
突出东盟特色,汇聚轻工精品 篇9
本届轻工展参展国家多,展品品种丰富、独具各国文化元素,配套活动丰富多彩,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轻工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帮助参展客商提高经贸成效,预计将吸引超百万人次的各界观众参与。国内外展商云集
本届东博会轻工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参展商踊跃参展。截至2016年8月25日,除了中国,已经有来自越南、泰国、缅甸、印尼、束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巴基斯坦、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等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优质企业报名参展。
展览突出东盟特色
作为东博会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专业展之一,轻工展展览内容丰富多样,汇聚各国的轻工产品。其中,首设东盟国家产品形象馆是一大亮点。
本届东博会轻工展分为日用消费品、家居饰品、电子消费品、玩具类商品和工艺礼品五大类,囊括了最受欢迎、交易最频繁的各类电子消费品、家电产品、文体保健用品、家居装饰品、日用消费品、轻工精品、工艺礼品和五金工具等优质轻工产品。
轻工展将打造东盟国家产品形象馆。据介绍,东盟国家产品形象馆将设置在展厅中间通道,与设置在主通道两侧的家居饰品展区、东盟特色商品展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展区相结合,通过异域风情特装展台及活动以更进一步突出东盟各国特色。
打造最贴近民生轻工盛会
本届东博会轻工展将举办系列专业会议论坛和文化活动,在为企业获取行业前沿资讯、开展供求互动和提高参展参会经贸成效提供平台的同时,打造最贴近民生的轻工展盛会。
系列专业性商贸促进活动将为客商创造更多商机。其中,优质商品推介会将通过组织专业采购团队参与,推动中国与东盟等国外著名展商、有效买家进行专业对接,提升供需匹配度。中国一东盟商品交易中心跨境交易平台将举行启动运营仪式。该平台独创了商贸物流行业全新的“实体+网络+物流+配套”的020商业新模式,将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质的飞跃。
此外,展会期间还将继续举办服务“一带一路”和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建设、面向RCEP(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交流活动,如电子商务在实体店面操作实务论坛、新品推荐会和华南城八城联动供需对接会等活动。
注重技能培养,突出办学特色 篇10
一、建立比较完善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制度体系
我校师范教育各系, 对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都作过明确的规定要求, 每个学期都制订出具体的实施计划。特别是2008年3月, 学校新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实行“师范生专业技能证书”制度的规定》, 对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意义、组织机构、训练内容以及成绩评定等都作了详细的要求, 尤其是明确规定, 师范生达到要求的, 毕业时发给师范生专业技能证书, 达不到要求的, 将不发或缓发此证书。总之, 本规定为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二、建立比较完善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内容体系
根据我校多年来办学的实践经验和当前基础教育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实际要求, 我们重新修订了我校师范教育各专业方向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具体内容。现以初等教育专业 (普师) 为例加以说明。
我校初中起点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 是在原有初中起点四年制中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1994年开始招生, 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对于一个大学专科初中起点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 (普师) 学生来说, 我们总共设置了22项专业技能, 其中必修10项 (包括普通话、朗读、口头作文、三笔字、应用题分析、写教案、试讲、科技制作、现代教育技术、毕业论文) , 在其余12项中 (包括讲故事、英语过级、计算机过级、调队领操喊口令、边弹边唱、儿童集体舞、美术字、简笔画、说课、3 500个常用字、古诗、小学语文教材分析) 再选修6项, 全学程每个学生共得进行16项专业技能的训练与考核。其中, 说 (说普通话、口头作文、说课等) 、写 (写三笔字、应用文写作、写教案等) 、教 (试教一门或两门课) 、作 (科技制作、课件制作、计算机操作等) 这四类专业技能是最具特色、最重要、最实用的。这是一个师范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
三、建立比较完善的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体系
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因素是要坚持练习, 尤其是在正确方法指导下的练习。练习次数越多, 方法越对, 专业技能水平也就越高。我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 在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训练体系。
从时间上说, 我们有晨读、午练、晚自习。即上午上课之前, 安排10分钟的晨读时间, 学生有组织地朗读课文、或学说普通话、或背诵英语单词等。每天中午1:00~1:30分安排30分钟的午练时间, 学生在有组织的情况下, 统一练习某项专业技能。每天晚上再拿出一节自习时间, 进行专业技能练习,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进行有选择的练习。
从指导方法上说, 我们一直倡导, 师范生专业技能必须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练习。系里统一选派专业技能比较优秀的教师到各班作指导教师, 每天中午练功时间, 最好有指导教师指导练功。如果指导教师不够用, 也可以实行“小先生制”的办法加以解决, 也是可行的。就是从高年级中挑选某项专业技能比较突出的学生, 下到低年级各班去指导。教师或“小先生”在指导时, 一是示范讲解;二是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个别指导;三是进行集中讲评指导。实践证明, 师范生在教师或“小先生”的正确方法指导下, 专业技能水平会不断提高, 成果相当显著。
四、建立比较完善的师范生专业技能管理体系
我校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实行校系二级管理体制。学校 (即教务处) 负责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宏观规划要求、平日的检查监督、重点项目 (如试讲、粉笔字等) 的检查验收、单项技能大赛、成绩统计, 以及证书发放等工作管理。各系具体负责本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计划和标准的制订、训练安排、检查督促、成绩考核过关, 成绩报表、成果展览等具体工作的管理。总之, 在多年的实践中, 我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管理体系, 效果很好。
五、建立比较完善的师范生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为了使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更科学、更有效, 各系都成立了师范生专业技能考核过关领导小组和成绩评定委员会, 由系主任、主管教学副主任、教研室主任以及专业技能优秀的教师组成, 专门负责本系各项专业技能的考核过关和成绩评定。各系都制定了各项专业技能的考核评定标准, 教务处审定后装订成册下发执行。根据学校《关于实行师范生专业技能证书制度》的相关规定, 学校对师范生专业技能达到合格要求的学生颁发师范生专业技能证书, 并将师范生专业技能成绩表装入学生个人档案。
总之, 多年来,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培养, 建立完善了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 并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模式, 我们把它概括为“练—导—赛—考—展—奖”, 即“经常练习—示范指导—举办比赛—考核过关—成果展览—表彰奖励”。这样做就大大地增强了师范生的综合实力和就业竞争力, 为辽西地区乃至全省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用中小学校长的话说:“你们培养的学生, 很过硬、留得住、用得好。”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为基础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突出中国特色】推荐阅读:
突出特色09-10
突出特色?分类培养10-09
突出民族特色 推进信息惠民06-21
突出实践特色抓好部队建设09-21
加大投入 强化管理 突出特色10-05
略论《荀子》修辞艺术的突出特色10-19
创新思路求生存,突出特色谋发展08-11
楚雄州城市特色定位:突出彝族文化06-10
围绕中心突出特色扎实推进创业服务年活动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