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突出城市鲜明特色展现现代都市面貌(共1篇)
天津市:突出城市鲜明特色展现现代都市面貌 篇1
天津市:突出城市鲜明特色展现现代都市面貌
城市环境面貌是诸多物化和非物化因素的综合外在表征,是城市的名片。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天津市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但是城市环境面貌还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鲜明的城市特色,城市面貌日益趋同;二是城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完好率不高,破损情况时有发生;三是新、旧建筑在形式、风格、色彩等方面缺乏整体协调,杂乱无章;四是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环境脏乱的现象比较突出;五是绿化物种单一,艺术性不强,城市整体绿化水平不高;六是部分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造成城市历史文化的缺失。
天津市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从“规、建、整、管”四个方面着力,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景观和谐、城市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都市面貌。
一、以规划为先导,引领环境面貌新变化
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抓好“两个规划、两个导则”,在打造亮点、提升品位、营造特色上下功夫,大力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1.重视整体格局,完善分区规划
从城市整体格局上着眼,进一步完善分区规划,做到布局合理、功能明确、风格协调,实现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在规划中既要注重城市总体格调,也要注重建筑群体多样化组合,追求建筑的形态美、色彩美、整体协调美。城市房屋既要注重普遍性的住房开发,也要注重精品小区的开发;既要注重民用住宅美感建设,也要注重工业厂房的美感建设,使其互相呼应,相映成辉。
2.完善建筑空间层次,合理布置开敞空间
讲究城市规划美学,探索适宜于城市性质、规模的城市艺术风貌,制定城市色彩和建筑风格导则。通过点、线、面景观(节点景观、通道景观、外缘景观、鸟瞰形象)的组织,以及建筑物、构筑物在形式、风格、色彩、尺度、空间组织等方面的协调,反映城市整体景观的艺术要求。
3.抓好控制性详规,强化重点地区规划控制
抓好中心商业区、中心商务区、历史风貌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的规划控制,完善区域功能,突出区域特色。特别要保护好有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建筑群和文物古迹,通过整修五大道、意式风情区等一批历史风貌建筑区,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创造独特的城市建筑形象、环境特色和文化氛围。
二、以建设为基础,推动环境面貌新变化
城市建设充分体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追求功能与景观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果的统一,重点抓好4个建设。
1.完善路网建设,改善交通环境面貌
城市道路是城市有机整体的骨骼,不仅承担城市的交通功能,同时也是城市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首先要完善道路的交通功能,优化路网体系,提高道路运行效率。同时,要高度重视道路两侧绿化、路灯、垃圾桶、路牌、护栏、候车亭、交通信号等设施的整体设计和细节处理。要从全局着眼、细节着力,在细节处理上体现质量、品位和艺术,建设一条道路,靓丽一条街区。
2.加强河岸设施建设,展现北方水乡风貌
充满生机的水面是城市的灵气所在。建设生态城市要发挥天津水系众多、河网密布的优势,继续加强河道水系综合治理,完善河岸生态环境设施,建成集自然生态、人文景观、防洪排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水系生态系统,展现天津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重点完善海河上游区域基础设施,加快海河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建设,加快显现海河综合开发的集聚效益,把海河上游42平方公里区域建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加强绿化建设,丰富城市色彩
园林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城市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继续完善以公园绿地、环城绿化带、森林公园风景区建设为重点的都市绿化体系,建成空间合理,区域功能清晰,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内涵丰富,城市个性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的都市绿化体系。
4.推进亮化建设,打造都市夜景
尽快编制实施夜景灯光规划方案,对城市标志性建筑可勾勒楼体轮廓成为夜景亮点;对城市道路和河道两岸采用动静对比、明暗结合的灯光系统打造夜景亮线;对商贸、文教、居住等功能分区可采用虚实对比的灯光色调构成夜景亮面。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主题鲜明、高雅大气、视觉舒适的灯光体系。在照明产品的选用上,推广采用具有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特点的国际先进的LED冷光源照明产品。
三、以整修为重点,促进环境面貌新变化
按照“设施完备、整体和谐、风格突出”的要求,对存量设施加强4项整修。
1.加强街景立面整修,展现街区风貌特色
街景是展示城市特有风采的风景线,街景整修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要准确把握每条街道的功能、等级、定性、定位,从街道的人文、自然背景等条件出发,根据建筑物和周边设施的质量、外观条件和风貌特色,采取粉刷、清拆、整修和改造等措施,形成整洁优美、靓丽简约、色调和谐、独具特色的街景立面。
2.加强历史风貌区整修,展现城市文化内涵
天津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风格迥异的历史风貌建筑,反映了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要坚持“修旧如故、安全适用”的原则,挖掘、保护历史风貌建筑。一是对与风貌区特色严重冲突的新建筑,该改造的要进行改造,使其与周围传统建筑在风格、色彩等方面相协调;二是抓好历史风貌建筑腾迁,腾迁的重点是多户伙住严重失修的历史风貌建筑;三是对风貌建筑内部完善功能,外貌尽力保持不变,尽量采用传统技艺和建筑材料,维护其历史的真实性。
3.加强市政设施整修,提高设施完好率
道路桥梁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路桥设施的整修,不仅可以延长设施的寿命,还可以大大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要强化巡检制度,建立养护档案,系统掌握道路、桥梁技术状况,科学制定桥梁的维修养护对策,做到及早发现及早维护,确保设施的高标准运行。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对技术现况较差、交通流量较大、结构性缺损严重的路桥优先养护。
4.加强社区整修,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改善居住环境不仅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是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是扎实推进市区分散危陋平房拆迁改造,改善危陋平房区群众的住房条件;二是结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分期分批对占全市存量老住宅楼进行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修缮,完善和提高老住宅使用功能;三是实施“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布局,改变脏乱差的面貌。
四、以管理为保障,巩固环境面貌新成果
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按照“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原则,重点抓好3个方面。
1.完善管理体制,实现高效能管理
按照统一规划、属地管理、专业服务、全面监督的原则,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系。整合部门管理职能,建立统一组织、协调联动、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责权、事权、财权相统一的管理体制。
2.完善数字化管理机制,实现精细化管理
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决策、管理对象、管理过程的智能化。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网格化管理,推动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细、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把管理的基础夯实在区县、街镇、农村和城市社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3.完善市场化机制,引入社会化管理
城市管理也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打破行业垄断,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市场运作机制。对市政各种作业服务项目逐步实行公开招标制度,打破区域部门局限,在统一市场准入条件,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统一管理监督的条件下,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选择城市绿化养护、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公厕保洁等非经营性设施的日常养护作业的承包单位,依据设施维护量的价格、服务标准等因素确定中标企业,提高养护效率和质量。
(作者单位:天津市城乡建设研究所)
【天津市:突出城市鲜明特色展现现代都市面貌】推荐阅读:
天津市城市管理问题08-14
天津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07-21
天津市河头学校爱国主义特色教育建设亮点06-07
天津城市轨道交通07-18
天津现代服务业06-08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天津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的决定发展与协调09-16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实习报告规范08-28
天津市电力公司07-08
天津市幼儿园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