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特色

2024-10-16

中国本土特色(共10篇)

中国本土特色 篇1

的表现方式众多佳作中, 不乏非揭露性题材的优秀作品, 如钱钢的《唐山大地震》作为调查性报道影响十分广泛;《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刊登的调查性报道广受读者关注;后来居上的电视调查性报道中非揭露性题材更是佳作频频:《新闻调查》开篇之作《宏志班》、获得国际大奖的《大官村里选村官》、《第二次生命》都是非揭露性题材;《香港行政长官推举纪实》、《跨世纪的政府》、《张家港的故事》、《黑脸姜瑞锋》等也都是中性或正面题材的代表作。由于揭露性调查报道的采访手段多是秘密调查, 这在中国目前的法律构架中还存在争议, 法律风险很大。因此, 中性调查报道的非揭露性可以避开法律争议, 使报道题材和采访手段多样化。

用调查性报道表现非揭露性题材是受众的需要

从受众的角度看, 他们面对的新闻传媒所传达的信息是庞杂的, 让人目不暇接又难以选择。越来越多的受众逐渐不满足于媒体中诸多对中性尤其是正面题材传统的“说教式”报道方式, 不满足于简单的陈述性报道, 渴望看到由记者引领的更为详细、更为客观、更为彻底的深度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卡尔·霍夫兰认为:“当传播者被认为具有可靠和可信靠这两种品德时, 就会产生最大效果。”而“可靠”和“可信靠”这两种品德必须通过传播大量表现事件真实面貌的信息取得。调查性报道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它以层层推进的调查方法为主要报道手段, 以能获得大信息量的调查手法使观众通过身在现场的记者“亲眼目睹”、“参加”调查的全过程。真与不真、信与不信, 观众完全可以自己判断, 自己得出结论。因此, 它一出现便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欢迎。

那么, 在非揭露性题材中, 什么样的选题更适合用调查性报道表现呢?《新闻调查》制片人塞纳认为:有真相可以探寻的题材, 无论是内幕调查, 还是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探究, 都可进入调查性节目的选题范围。所谓真相, 就是正在或一直被遮蔽的事实:有的被权力遮蔽, 有的被利益遮蔽, 有的被道德观念和偏见遮蔽, 有的被我们狭窄的生活圈子和集体无意识遮蔽。如果仔细分析, 这些真相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属于通常所说的内幕和黑幕, 那是被权力和利益遮蔽的真相;另一种是复杂事物的混沌状态, 那是被道德观念和认识水平所遮蔽的真相。按照这种观点, 我们可以把第一种状态归结为对假象的揭露———揭露性题材, 把第二种理解为对真相的再现———非揭露性题材即属于这个范畴。中性、正面题材中, 调查性报道更加适合以下几类题材:有曲折过程和复杂背景的重大事件;有被道德观念和认识水平遮蔽的真相的题材;有被我们狭窄的生活圈子和集体无意识遮蔽的真相的题材。

当然, 由于非揭露性报道通常缺乏揭露性报道那样扣人心弦的情节, 因此, 为了吸引读者或观众的关注, 对非揭露性报道采取悬念和叙述方式就显得相当重要。《新闻调查》曾在节目中插入以提问为主的间隔, 提出的问题都是下面将要回答的, 意在营造悬念。而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也能激发受众继续关注的兴趣, 获亚广联大奖的新闻调查《第二次生命》, 如果没有故事性因素, 其效果就要差得多。

调查性报道是表现非揭露性题材的有效形式

在国外, 调查性报道首先出现于报纸和杂志等平面媒体, 在中国也不例外, 报刊上的调查性报道远早于电视。大量的调查性报道为报刊赢得了读者, 使报刊销量大增。几年前央视调查中心的“主要城市阅读情况”调查显示:对一些社会问题较为深刻的看法, 人们往往是从报纸、杂志等媒体中获得的。当然, 与揭露性题材相比, 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性报道成功的难度更大, 需要媒体花费更多的精力。

第一, 需要充分挖掘未知事实。未知事实对于受众是种诱惑, 选题的“独家性”能够大大增加报道的吸引力。调查性报道对于时效性的要求并不像消息那样高, 这给了媒体广阔的选择空间。除了社会热点、难点, 那些有真相、有新意、有疑问的中性、正面题材, 受百姓关注或能反映出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典型特征的题材, 只要别的媒体没有报道, 都可以进入选题视野。

第二, 要选好切入点。非揭露性报道, 不像揭露性报道那样先天具有“看点”。寻找一个绝妙的切入点, 才会使报道通盘皆活。

第三, 善于营造悬念, 在叙述方式上下工夫。质疑的精神是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必不可少的。他们的工作就是不停地代表受众提出问题, 不断地寻找答案使调查层层展现于受众面前。由于非揭露性报道通常缺乏揭露性报道那样扣人心弦的情节, 悬念和叙述方式就显得相当重要。《新闻调查》一段时间曾在节目中插入以提问为主的间隔, 提出的问题都是下面将要回答的, 意在营造悬念。而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也能激发受众继续关注的兴趣。

第四, 强化报道的参与意识。调查性报道是受众“参与”最活跃的节目类型之一。调查手段的采用使受众从目光到情感再到思想都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而产生变化。记者在这里就是一个“引路人”, 受众不是被动的, 而是积极地“参与”到报道中去。这种广泛而深层次的参与是思想的参与。中国记者应当更多地重视对事实的“参与”过程, 因为过程本身比简单评论更具魅力和说服力。

第五, 以“人文关怀”吸引受众。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人文关怀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精神底蕴, 但我们的新闻报道中, 有不少作品还存在着忽视报道对象的主体性、报道模式化的问题, 有悖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如正面报道中, 对于劳模的报道一味宣传成绩, 而很少从人性的角度关照他们普通人的一面。中性特别是正面题材中, 事件和人物身上往往蕴涵着人文精神的闪光点, 善于捕捉和表现可能制造阅读、收视的亮点和情感的热点。

第六,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调查性报道因其分量过重, 对记者特别是对受众, 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多样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能够克服调查性报道先天存在的这一不足。非揭露性题材也应当借鉴运用揭露性报道侦探式、分析者式和游客式的调查手法, 结合媒体特色, 形成具有媒体个性的表现方式。需要指出的是, 在用调查性报道表现非揭露性题材时, 应注意避免说教模式。要把观点蕴涵于恰当的内容选择和巧妙的结构安排上, 让事件中的人和事来表达记者的观点, 从而让论证水到渠成, 让观众自己作出判断, 应彻底摈弃以往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带着观点找例子”、“板起面孔教训人”的说教模式。由此看来, 调查不仅仅是用事实说话, 运用事实有效地展现获取事实的过程, 更能让观众相信这一切, 就是“用过程说话”。

本文所讨论的调查性报道表现非揭露性题材的问题, 无意轻视其在表现揭露性题材方面的强大生命力。我们相信, 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 调查性报道在表现非揭露性题材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必将对调查性报道本身和非揭露性题材的报道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探索和实践只是刚刚开始, 发展前景广阔。

利用本土资源 创设特色区域活动 篇2

区域活动是适宜幼儿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它的开展是否有效,是否受孩子的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材料的投放。我们尝试在区域活动中利用本土的、地方的教育资源,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本土资源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本土资源 创设 区域活动年龄特征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是适宜幼儿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作为幼儿自主游戏的主要活动,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已成为我园的一项常规教育活动。

区域活动开展是否有效,是否受孩子的欢迎,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材料的投放。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教育目标可以隐含在投放的材料中,渗透在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陶行知先生提出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这句话给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以很大的启示。张雪门先生也曾提出“须尽量用本地的土货竹头木屑,无一废物”这一观点在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的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安徽凤阳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自然风景壮观,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值得每一个凤阳人自豪。我们身边那些随手可得的稻草、木屑、瓦片等,都是区域活动中的宝贝。所以,我们尝试在区域活动中利用本土的、地方的教育资源,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本土资源的教育价值。

一、根据季节投放本土材料

春天,世界万物都生机勃勃,花开了,树绿了,太阳暖洋洋的,天气总是很好。我们鼓励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到户外采摘小野花,然后在美工区学习制作干花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对我们生活的环境加深了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夏天,天气逐渐炎热,给我们带来了各种蔬菜。我们将胡萝卜、黄瓜、藕、土豆等投入到美工区,孩子们可以利用它们来制作蔬菜印画,不断提高动手能力。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香甜的瓜果成熟了,田里金灿灿的稻子,一片丰收的景象; 秋天也是飘零的季节,树叶宝宝开始离开妈妈的怀抱,投进大地母亲的怀抱。在生活区投放各种水果,让幼儿在认识水果的基础上,制作水果拼盘或制作成各种造型的小动物;发动幼儿收集橘子皮等材料,制作菊花、果皮画等;带着幼儿外出拾落叶,将洗净的落叶放到美工区,幼儿可以用他们来制作树叶造型画等等。这些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天然的材料,不但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驰骋在快乐的海洋。

冬天,我们收集各种枯树枝,用毛线、颜料、橡皮泥等制作创意花卉。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征投放本土材料

我们根据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在活动区投放本土材料。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他们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此时儿童开始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成人的教育,并有动手尝试的愿望,所以我们在小班活动区的材料投放主要体现家与游戏的感觉。如在小班主要创设了娃娃家、生活区、玩具区、编织区等。我们家乡花园湖的螃蟹特别有名,而螃蟹又是小班幼儿接触比较多的小动物,于是老师把白色线手套里塞满废报纸,让它看上去就像一只只可爱的小螃蟹一样。然后让孩子们用棉签沾上颜料给小螃蟹涂上好看的颜色,孩子们也参与性极高。通过这些本土材料的投放,不仅满足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而且激发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从小便对我们凤阳花园湖的螃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身心的发展,中班幼儿对周围的生活更熟悉了,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伸手去拿、去摸,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他们还常常喜欢寻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探究“为什么”。所以在中班创设的活动区主要体现幼儿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如在中班我们主要投放了大量的凤阳建筑、特产、旅游景点的图片,把它们塑封好后再裁开,然后让他们进行拼图游戏。孩子们本身对拼图游戏就非常喜爱,再加上这些图片内容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景物,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在摆摆拼拼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更达到了我们对孩子进行本土文化的教育的目的。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语言能力也明显提高,他们能比较系统地叙述生活见闻,而且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所以,在大班活动区则体现人文与地理特征,突出强烈的地方特色,人文环境。如在大班主要创设了“我是凤阳小导游”“凤阳花鼓”“千张作画”等。通过这些不同活动区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活动的需求。

三、根据本班主题活动的需要投放本土材料

由于有了教学活动的铺垫,使这些本土材料既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的教具,又可以提升幼儿对本土材料的操控性,从而为进一步对材料的再利用和再创造提供可能。有主题背景做指导,也可以使我们对材料的投放有更明确的目地性,从而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如我们开展了以“我的家乡”主题为背景的区域活动,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众多的本土材料。

美工区:黄湾的豆制品千张和素鸡非常有名,老师们大胆尝试,把它们也引进孩子们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敢于想象创作,分别用卷、撕、画、染等不同的手法,用千张、素鸡制作出千姿百态的作品,让我们老师都惊叹不已!凤阳粉丝也是凤阳的一大特产。大家知道,我们看到的粉丝一般都是有硬度的,不能随意弯曲。老师们用开水把它烫一下,然后捞出来,让孩子们用这样的粉丝在已塑封好的图画上沿着边线制作出一幅幅别具匠心的粉丝画。这些本土的材料,不但让孩子们喜欢,更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了幼儿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

音乐区:孩子们拿着我们家乡的花鼓,听着家乡的歌谣《凤阳花鼓》,开展了一场音乐会。通过自身的探索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在唱唱、跳跳、踏踏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丰富了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社会区:我们将凤阳八大风景区的图片分别张贴在墙上,孩子担任小导游,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向大家介绍凤阳,孩子们都很有成就感,每天都会有孩子积极地参与。此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自尊、自信,促进了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建构区:我们把凤阳的典型建筑图片如:龙兴寺、明皇陵、鼓楼等张贴在墙上,幼儿运用积木模仿摆造出建筑模型。这一活动区深受男孩子的喜欢。当他们摆好后会自豪的向同伴介绍他的建造过程,这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空间建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的能力,对他们的语言发展也是很好的促进。

事实上本土材料不但容易获取、价格便宜,而且本土材料蕴含着许多的美学、科学原理,同时孩子在玩耍中自然而然会对本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它将抽象的“家乡、祖国”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事物,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自然而然地在区域活动中渗透。

总之,利用本土资源 创设特色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幼儿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敢于思考、敢于尝试、敢于选择,敢于创新,真正体现主体性的内涵。而同时也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改革思路,也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使我园的活动区活动更具时效性,也更具有本土特色。

泰国教育很有本土特色 篇3

注重道德培养塑造良好品德

泰国政府始终把公民道德教育置于国家发展的基础位置,并结合本国的文化传统与实际,积极创建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新内容,逐步形成了独具泰国特色的泰国公民道德教育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泰国政府就在中小学教学中纳入了道德教育内容,并颁布了全国道德教育教学大纲,在中小学学生的毕业考试中,道德课是必考的科目之一。泰国政府还非常重视培养专门的德育教师,通过具有专业素养的德育老师使德育课程日益规范化。

泰国的道德教育尤其提倡与人为善,从幼儿园起就注重培养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的观念和方法,尤其是大力倡导各宗教、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生活,大家同兴的意识,反复讲解和示范共同生活的目标及模式,倡导集体主义的生活宗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得到了泰国全社会积极的支持和主动参与配合。笔者注意到,泰国的电视台、电台、报纸和网站都非常注重制作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品德教育节目,各社会团体还有意识地成立了专门面向中小学生的组织机构,辅助学校开展道德教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童子军”。泰国的童子军组织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在每所中小学都有童子军组织,小学一至四年级叫预备童子军,五年级以上叫正式童子军。学校设有童子军课,讲授组织常识、军事知识、纪律,培养良好的作风,每年都有评比。此外,泰国还组织国际间童子军组织的交流活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泰国的学校还设有“感恩”或“祈祷”仪式。每天的课程结束后,学校都举行“感恩”仪式。老师告诉学生,要利用课后这简短、静默的几分钟,感谢家人对自己的爱,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此举将道德品质的抽象概念化为关爱世界的种子,悄然播进孩子们的心中。

在泰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升国旗、唱国歌,这一点也早已纳入了泰国的法律。泰国各所学校、电视台及大多数的公共场合在早8点和晚6点定时播放国歌。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准时到校参加8点钟的升旗仪式,不论刮风下雨,升旗仪式照常进行。在泰国的街头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所有泰国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赶路的停下脚步,打电话的马上挂机,甚至发生口角的人也会“息事宁人”,大家肃立聆听国歌或跟着颂唱,直至国歌结束才继续做事情。正是这些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意识,使得绝大多数泰国人的性情发自内心地温和,待人有礼,注重公共道德,很少有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吵架骂街的更是鲜见。

尊崇本土文化净化学生心灵

佛教是泰国的精神支柱,上至国王、贵族官吏,下至平民百姓,都把捐资修建佛寺当作一件善事,因而全国寺院林立。泰国政府善于将佛教思想融入其教育体系,用佛教思想中的精华塑造学生健康心灵。

泰国人把接受佛教教育看作是形成人格力量和良好道德的必修课。按照泰国习惯,男子在成年之前要或长或短地到寺院生活一段时间,削发为僧,亲身接受佛教的教育,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男人。在泰国的寺院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将男孩送入寺庙修行,他们到寺庙当和尚接受佛教教育,体验晚睡早起,一日两餐,日行数十里甚至百里化缘的磨炼,就连国王也不例外。孩子们在晨钟暮鼓中念经打坐、吃斋化缘、三省吾身,在如此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净化下,孩子们除学习佛教教义之外,也接受了礼貌和礼仪的培养,逐步形成了人格心灵特征。

泰国政府在继承民族古老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地在现代化过程中吸收新的价值观,努力使佛教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将其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赋予了泰国教育新的意义和内容,使泰国教育贯穿着浓厚的佛教精神。在泰国新的教育大纲中,政府对公民品性形成课程和佛教课的教学时间及活动作了明确的规定和安排,学校必须开设佛教课,并作为必修课。学校每周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请高僧到校园讲授佛经、参禅,向学生进行人生、道德、仁爱、忠诚、守信、正直等方面的道德教育。泰国教育部规定,所有学校在开学第一天要举行佛教仪式,背诵佛经,不信佛者可以不念经,但必须参加仪式,私立学校也不例外。

每天学校升旗后就是打禅,学生们席地而坐,伴随着舒缓的乐曲,朗诵佛经片段和学校校训,内容包括佛教所提倡的静心、善良、忍让等诸多方面。午饭前,学生们还要背诵佛经,其中包括不挑食、珍惜食物和感谢国王、政府、学校提供饭食等内容。这样的教育成效显著。笔者在与一些泰国学生家长攀谈时了解到,在全球化的当今社会,网络、旅游、西方影视作品的影响随处可见,这些固然开阔了视野,让人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但泰国人对本国文化传统的尊崇和自豪并未改变,这得益于泰国实施了符合本国特色的教育。尽管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了许多,尤其是物质生活水平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泰国的学生大多比较节俭,学生食堂里几乎看不到浪费粮食的现象。

中国本土特色 篇4

从书中内容来看,本书彰显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立足本土文化土壤

无论承认与否,近百年来,我国的教育学研究一直存在着缺乏本土关注、本土概念的问题,以致我们一谈起教育理论来,张口就是舶来品。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我们现在的教学理论研究正在远离本土教学智慧的源头,漠视甚至忘记了在本土还有一个发展了数千年的教学思想谱系,于是,在对教学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提升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去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多尔等西方学人那里去寻找依据,结果得出的新理念、新概念令实践者‘一头雾水,而对教学理论进行正本清源的时候又回归到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那里,缺乏对本土教学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与充分挖掘,呈现一种学科理论‘去中国化、学科话语‘去教育化的局面。”(《体悟教学研究》第4页、第5页,下文引文未注明出处的,均出自《体悟教学研究》一书)

这种现状导致了我国教学研究长期依附于西方教育理论,以致有的学者说我国的教育学科是“先抄日本”“继袭美国”“再搬前苏联”。一个国家的教育研究如果过分崇尚外来理论成果,唯“西学”马首是瞻,自然就可能会把本土积淀的知识与思想丢弃一边。这与当前我们中国梦的复兴、教育的发展自然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教育学要想跻身于国际学术之林,具有与国际教育学界对话的能力和地位,就必须创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或许这也是《体悟教学研究》一书撰写的初衷所在。

二、注重古今中外视域融合

任何新出现的理论,都是在一定阶段上和一定过程中的理论,那些与这种新理论有关、在其之前的理论是新理论得以产生和创立的思想条件。体悟教学思想虽然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思想并不注重经验的提炼和概括,有关它的点滴思想内涵都散落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文献里面,要想让体悟教学研究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明晰的体系,就不得不从浩如烟海的历代典籍中去搜集和整理,并运用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重新审视和整合。

从书中作者引用的大量资料来看,作者在撰写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别、不同流派的历史文献,下足了文献搜集与分析的功夫。譬如作者为从儒家的修身哲学和教育哲学,兼顾道家、墨家、禅宗等多个方面来汲取内涵丰富、蕴意精深的体悟思想,查阅了梁漱溟、蒙培元、孟宪承、牟宗三、唐君毅、熊十力等著名学者的论著。当然,该书虽然立足于本土教学实践继承传统教学思想,有着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但是也并不是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它在对国内体悟文化内涵探究的同时,也一直采用西方的相关学术来比照,立足于本土教学实践借鉴西方教学理论。譬如“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的‘产婆式教学的提出完成了体悟教学的雏形,其后,体悟教学在各种流派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不断充实与完善。”(第67页)“苏格拉底的体悟教学思想与孔子的有所不同。”“在苏格拉底之后,除了柏拉图提出了他的‘学校就是回忆的观点作为对苏格拉底‘灵魂回忆说的发展之外,其他古希腊教育家在体悟教学方面鲜有新见。”(第69页)。这种比照,可以在西方理论与本土实践碰撞交汇中,来审视我国现实教育的孕育环境、问题症结,分析与体悟教学研究不相符合和可资借鉴之成份,以做到求同存异。

三、彰显时代发展特点

体悟教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它也适于本土教学实践。它强调人的自主自觉性,将教学过程视为生命体验的过程,这与当下我国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相吻合。该书虽然注重从历史文献里面汲取营养,但是并不意味着是故纸堆里的文物,相反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一点在文中有特别说明。

作者在“体悟教学理论构建(上)”这部分内容中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分析了新的时代要求人能够在真诚、友爱、互信的基础上交往,能够全面的发展,能够有创新的能力;从现实需要方面论述了“对本土教学实践问题的需要和发展本土生长的教学理论的需要”。剖析了自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的十余年间的三次影响较大的争鸣,并对新课改后出现的一些教育问题进行了独到的理解。譬如书中分析的防思维不当现象:“无论是过度地‘防老师还是‘防学生,归根结底都是出于一种对对方能力的不信任,在这种氛围中,被‘防对象不仅生命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减弱,而且对自身能力也变得不自信起来,加之‘防的主导者对于被‘防者来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前者可以通过掌握各种评价来对后者的思想与行为进行评价,而评价的情况如何又关乎后者的评优评奖、晋级或升学,所以教师与学生在被‘防的同时也在‘防自己、‘防他人。”(第118页、第119页)又如在“研究的缘起”提到新课改后教师的一些困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把握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以来所提出的诸多理念的精髓而不至于流于形式?如何解决当下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实现自身专业的发展?如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些确实是我们一线教师正在面对却无法很好解决的现实问题。

由此可见,体悟教学研究绝非一纸空谈。它敏感地把握住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脉搏,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从被动、机械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以学习主体的积极心态去体验、感悟,将学习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实现学习、思考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渴求通过自己的指导、协助、点拨来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并从中体验自身生命力量、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意愿。另外还特别提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的生命自主性,都需要与其他教学参与者、与教材、与环境融合在一起来实现,而不是仅仅针对某一方的需要、愿望、态度来进行。

四、关注现实教学实践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最希望看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在研读《体悟教学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这方面所进行的努力,这说明作者在理论形成的基础上,一直在关注着教育实践,关注着课堂教学,并就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积极的看法。譬如,在“体悟教学理论建构的现实需要”这部分中,作者提到一位学问、口才都很好的教师给学生上了三节课时连续的语文课,当时,听课老师和学生都很爱听。但是就是因为课堂上几乎没有提问,而遭到了很多听课教师的非议。针对这种现象,作者分析道:“于是,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符合相关要求,教师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一些思考,甚至不顾教学内容与学情的需要,而去选择符合要求的教学行为,这也是饱受批评的‘为活动而活动‘为合作而合作‘为探究而探究等问题。可以说,教师的自主性在这些针对教学行为的条条框框中根本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另外,作者在第五章“体悟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关注了时下正在进行的唐江澎的“体悟教学”、郭思乐的“生本教育”、叶祥佳的“引悟教学”、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等。这也让笔者想起了初识作者的情景,在去年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远程培训专家志愿者培训活动上,交谈中得知作者是161位专家志愿者中唯一一位来自高校的教师,并在随后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像其他来自中小学的专家志愿者一样认真负责、不辞辛苦地投入到国培学员的指导工作中去,而这都源于作者积极关注教学实践、主动深入教学实践的研究情怀。

纵观全书,我们不能不说《体悟教学研究》一书,旁征博引,包罗万象。表面看是读一本书,实际上读完之后,除了对体悟教学的研究,还有许多意外的收获。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作者的进一步研究,随着时间的打磨,体悟教学研究的理论会越来越完善,体悟教学研究的课堂实践会越来越深入。

房县舞龙文化的本土特色研究 篇5

至今, 我国的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舞龙源于汉代, 主要是依据《汉书》中关于“渔龙漫衍”的记载, 舞龙文化的原型可以追溯到汉代, 但汉代至隋朝的幻术“鱼龙变”和唐宋时期的“观赏式龙灯”,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舞龙”运动, 现代所说的舞龙是以“祈神求雨”为目的且具有体育活动的功能, 起源于明代的“手举舞龙”。舞龙文化与我国劳动人民的农耕文明有着深厚的渊源, 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影响下, 舞龙吸取了足够的养分, 它不仅仅表现为一种体育运动, 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舞龙运动广泛流传在我国大江南北, 甚至世界各地, 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 多有舞龙飞腾翻越, 成为凝聚世界华人的一股巨大力量。每逢节日庆典, 我们都可以看到让人兴奋不已的舞龙。随着舞龙运动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在房县这样一个崇尚传统特色的地区, 它的继承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活的地方特色。

二、舞龙文化在房县的传承和特色

1、房县舞龙文化的历史

在远古时代, “龙”便是华夏氏族的图腾形象, 并逐步演化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显赫的地位,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被世界人民称为“龙的故乡”, 舞龙又叫龙舞、闹龙灯、龙灯会、赏灯、玩灯等。有关“舞龙”的起源, 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以目前所掌握的史料来看, 龙的起源远远早于龙舞的出现, 舞龙运动的发展是一个带有延伸意义的现象, 是在龙之历程的一个后发现象。西周至战国时期, 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极为灿烂的一页, 但有关舞龙的记载却更很少见。直至汉代的“漫衍鱼龙”, 虽只是一种来自西方的幻术表演,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舞龙运动, 但已涉及舞龙文化。唐宋时期, 盛行悬挂式龙灯或是固定在柱子上的草缚龙灯, 只是在元宵节上“观赏灯”, 与民间的“祈龙求雨”没有关系。

鄂西北十堰市, 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民俗文化素以“楚风楚歌、巴俗巴音、秦韵秦调”特色闻名, 《郧阳府志》中有“民风古朴, 民多秦音, 俗尚楚歌, 男子烧畲为田, 女子揖麻为布”之记载。千年以前房县是唐朝皇帝李显曾经的流放地 (时称庐陵王) 。据说房县“火龙”灯有整套规矩, 是从庐陵王宫中传下来的, 相传始于唐代, 在唐宋诗词中易有所描绘, 诸如“鱼龙漫衍六街呈, 金锁通宵启玉京”、“宝坊月皎龙灯淡, 紫馆风微鹤焰平”之类。现代意义上的“舞龙”运动起源于明朝, 舞龙文化作为民间传统喜庆节日娱乐项目至明清时盛行, 这个时期已有明显的龙图腾的宗教意识, 以“祭龙祈雨”为目的。在清同治版《房县志》卷十一中有关于风俗的记载:“元宵前二日试灯, 有龙、虎、狮、麟、车船、竹马、软索、节节高、鳌山等灯。自初十日起, 结彩张筵, 灯影与星月交辉, 爆声与歌管竞沸, 至二十后, 乃罢。”多少年来, 传统民间文化一直世代相传, 流传至今, 经久不衰。

2、房县“火龙”的本土特色

千里房县是镶嵌神农架与武当山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 这里民风淳朴, 文化积淀深厚。元宵节灯会玩“火龙”就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东方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风萧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辛弃疾的《元夕》词把灯会描绘的十分生动。然而, 时至今日, 传统的火龙盛会也还别有一番景致。火龙用竹篾扎成, 一般由12节或13节组成, 扎好的火龙连绵一里多路, 玩耍时在每节龙的肚子里点上一个腊烛, 全身通亮, 所以也叫“龙灯”。龙舌、龙眼是活的, 玩耍起来前后左右摆动, 显出龙的精神和活力。龙须向上张扬, 龙胡飘逸华丽显出龙的气势和尊长。“龙位”排在第一的是条白胡子老龙;中西关、大西关也是老龙但胡子是花白的。至于小西关、东关、北关的龙胡子也是有讲究的。

元宵节期间, 房县东西南北四条街和东西北三个“关”和南门每个地方各出一条龙, 分为固定八色, 先在正月十二巡游, 火龙从正月十三晚上开始“出灯”, 一直玩到正月十六“倒灯”, 前后持续四个晚上。舞龙者裸露四肢, 身着红短裤, 头束红布巾, 在锣声和喂珠人的引导下沿街叫喊。观灯者要用烟花向舞龙者燃放助兴。各地百姓用“花子” (一种喷出礼花火焰的手持焰火) 烧龙, 晚上远看, 犹如龙在火海游。在十堰和神农架地区, 玩灯者还会挨家挨户拜年。农户普遍认为灯能扫邪气, 避瘟疫, 所以都极其欢迎龙灯进门。正月十六灯会结束, 传统习惯要烧掉龙灯, 谓之“倒灯”, 意在纸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倒灯”这天晚上, 要回到火龙的出发地, 这时的火龙已是千疮百孔, 人们可争抢“龙皮”, 火龙最终只剩下一身的“龙骨”, 这时玩龙者用一把火送火龙上天, 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龙皮”则被做成衣裳穿在孩子身上, 传说可保一年不生病。

三、舞龙运动的现代文化价值

1、舞龙运动的健身性

舞龙运动是集武术、舞蹈、民族鼓乐于一体的大负荷、大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 可以有效地发展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提高呼吸肌机能, 降低安静时的心率。舞龙运动参与者可以在这项体力和智慧并存的表演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双重锤炼。

2、舞龙文化的社会性

舞龙运动的社会性表现在此项运动具有人际交往和协调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宣传教育功能、文体娱乐功能。在轻松愉快的节日气氛中, 相互交流感情, 协调关系, 强化民族意识, 增强民族团结。随着舞龙文化的纵向、横向传播, 日益走向世界, 对宣传民族美德、培养民族优秀品质, 增强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舞龙舞狮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本身就带有自娱和娱人的性质, 为节日增添喜庆, 给生活增添欢乐。

3、舞龙文化的经济性

传统的舞龙运动一般都不是独立开展的, 属于附属节目, 在重大节日 (如元宵节) 、庆典活动、民俗或者宗教祭祀中举行, 其活动场所、组织规模和形式都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舞龙运动在表演、游行和竞技体育项目中, 无形带动了民俗体育的市场, 产生经济效益, 相关器材、道具、服装等企业得到相关发展。

四、房陵地区舞龙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1、组织多样化舞龙运动, 拓展发展空间

目前, 房县的舞龙运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体系, 舞龙运动多是在民间传统节目 (元宵节) 开展, 严重阻碍了舞龙运动的发展。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各方面条件进行舞龙运动技术及理论的研究工作, 逐步建立起规范、完善的训练体系, 不断创新舞龙技术动作, 增强自身实力, 同时扩大与国内外其他舞龙团体的交流与合作, 为房县舞龙走出十堰地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大舞狮文化宣传力度, 扩大其影响力

房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房陵文化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野人洞将为舞龙运动的人文旅游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令人向往。这也是房县发展舞龙运动的一种新模式, 舞龙运动人文旅游的实现将为房县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舞龙团体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 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对舞龙运动所展示的房陵地方风情、风格特点、文化内涵及作用进行报道和宣传, 使人们对舞龙运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充分发挥舞龙运动的文化传承功能、表演审美功能、竞赛功能、健身娱乐功能、国际交流功能, 并积极参与到舞龙运动中, 从而促进房县舞龙运动在湖北乃至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 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五、结论与建议

舞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政治、艺术、文化、体育、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的综合载体, 是炎黄子孙精神的体现, 是中华民族的艺术魁宝。作为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体体现了我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对房陵地区的舞龙运动发展要加大对民间舞龙组织的支持, 使其得到长足发展。加大对舞龙的宣传力度, 经常组织一些舞龙表演或者竞赛, 来吸引更多的人们加入其中。通过政府宏观调控, 大力推进房县舞龙运动的进程, 使这个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得到更深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 对房县舞龙文化的本土特色进行研究, 通过对历史的阐述, 解读房陵地区舞龙文化的发展, 分析其现代文化价值,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房县,舞龙文化,本土特色

参考文献

[1]王俊奇.“舞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M].中西方民俗体育文化, 2008 (6) :73-80.

[2]扈滨.浅析龙狮文化在兰州地区的传承与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18) :47-89.

[3]应磊, 李传国.四川省舞龙舞狮民间体育运动及其发展研究[J].天府新论, 2012 (06) :125-127.

中国本土特色 篇6

长汀历史悠久, 有着丰富的客家本土文化, 蕴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如何合理利用本土资源, 有效建构有乡土特色的游戏, 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了解、感知、思考、发现、体验生活, 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 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之情, 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

一、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主题活动, 了解客家文化

为让幼儿了解客家特色文化的神奇魅力, 我们深入挖掘客家本土文化中可利用的本土资源, 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小上海——长汀”主题活动并生成子主题——“我是汀州小导游”。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 一起看有关的电视节目或画报;和他们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 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在“我是汀州小导游”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幼儿园充分挖掘家长资源, 让家长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首先, 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网查询下载一些有特色的风景名胜 (龙潭公园、客家山寨丁屋岭、曲凹哩等) 、古建筑 (如十大名街——店头街、唐代古骑楼、古城门、古城墙、跳石桥、太平廊桥等) 的特色图片和视频。

其次, 家长利用周末或假期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和体验长汀神奇建筑的美丽, 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留影, 讲述神奇的传话故事等。

再次, 教师与幼儿交流各自的参观见闻。在谈话中, 孩子们谈到了“古城墙城门很神奇、龙潭公园很神秘、客家母亲源广场很壮观很好玩、太平桥廊桥很别致有特色”等感受, 小朋友们在参观交流与讨论讲解的过程中, 逐渐了解了家乡特色的建筑物和人文景观, 慢慢强化了热爱家乡的观念, 并对自己家乡产生了热爱之情, 为自己是长汀人而感到自豪。

最后, 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把相关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以及富有本土特色的古建筑图片和幼儿留影的照片布置在主题墙上让幼儿观察, 播放小城大爱、大美汀州风景、小朋友们外出参观古汀州生态游玩的视频等让幼儿观看。通过教育合力, 小朋友们对主题的开展兴趣更浓了, 对客家神奇的建筑特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创设本土主题环境, 感知客家本土特色

建构游戏的开展应以幼儿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周围事物的深刻感知印象为基础。为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客家建筑的神奇特色, 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空间, 创设富有本土特色的环境, 让幼儿和环境互动。除在班上创设班级主题墙, 还在园内创设大环境。

如在楼道处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设计古汀州一日游旅游路线图, 小朋友们把自己熟悉的图片或作品在旅游路线上展示并标示出来, 使墙面成为游戏活动展示、记录的平台;在幼儿园小晒台布置富有客家古城汀州特色的景点:精巧别致的客家两层古民居 (汀州古典骑楼) , 雄伟壮观的古城墙 (三元阁) , 古色古香的跳石桥 (桥墩、桥面、凉亭) , 形象逼真的龙潭公园 (千年乌龟、机灵小猴、腾空蛟龙等) , 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启蒙教育。

家长利用接送幼儿的有利时机, 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特色建筑, 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 (如房子是有层次的, 房顶有尖, 有圆, 房角是往上翘的, 太平廊桥上桥面两边是翘角的亭子等) 。

园中布置“秀丽山城——汀州”立体场景以及“客家母亲源广场”“客家山寨——丁屋岭”的背景图。抬头仰望, 天花板上挂着百家姓红灯笼;在迎面可见的小舞台上, 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风景图片, 孩子们一入园就可以到此玩拼图游戏, 还把相应的图片摆在相应的旅游路线图上进行讲解和介绍。

幼儿园处处洋溢客家本土文化的气息, 幼儿每天耳濡目染, 每天受到客家富有特色建筑文化的视觉冲击和熏陶。我们真正把幼儿园打造成了有浓郁客家特色的本土文化环境, 让环境成为会“说话”的对象, 加深了幼儿对客家古汀州神奇建筑物的印象, 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想建构、要建构游戏的积极性。

三、收集整理本土材料, 彰显客家乡土特色

建构活动是一种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 在建构游戏活动中幼儿以想象为中心, 利用各种建构材料和废旧物品, 通过手的创作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 重现文化景观。

在了解和感知客家本土文化神奇特色的基础上, 活动前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并确定建构活动的主题和建构所需的材料, 彰显客家本土元素。

如在讨论生成了“我是汀州小导游”的游戏主题以后, 幼儿以“小导游”身份导入活动, 老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古汀州一日游”景观规划图, 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回忆旅游景点中景物的主要特征, 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什么, 然后老师、家长与幼儿齐动手, 收集富有本土特色且随手可得的各种可利用材料。如竹制品 (竹枝、竹块、竹筒、竹板、竹竿、竹梯等) 、石头、瓦片、稻草、木块等自然类材料;纸箱、纸筒、纸盒、蛋盒、油瓶等各种生活类材料, 小朋友们把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带到幼儿园, 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收集材料归类整理。

幼儿自主交流设计规划图, 幼儿分区域按意愿自选“建构牌”, 喜欢搭建什么区的景点, 就将该景区的“建构牌”挂在胸前, 每个区的小朋友协商分工, 一起交流讨论用什么材料建什么, 怎么建, 可以用到哪些辅助材料, 运用什么方法搭建既稳固又富有造型美, 尽显客家特色的乡土游戏。

四、合理利用本土材料, 建构乡土特色游戏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游戏活动之一。在建构游戏过程中, 教师应扮演“催化剂”或共同学习者的角色, 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给幼儿更多想象创造的空间, 让幼儿主动参与, 自主建构, 大胆想象, 创造性地重现家乡优美、神奇、独特的景观。

如“我是汀州小导游”主题活动中开展的大班建构游戏“一江两岸”“客家山寨——丁屋岭”等活动中, 活动前老师先让孩子们想一想、说一说可以如何利用这些辅助材料, 在小朋友们热烈讨论和协商过后, 有趣又有特色的建构活动拉开了序幕。

小朋友们用蓝颜料画汀江河的波纹, 上面铺设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画好的鹅卵石, 、拼搭的轮船、小鱼等;一江两岸用竹筒、竹片、树墩、纸板、奶粉罐等做成;幼儿用平铺、延长、围合等方法搭建铺设栈道, 栈道旁用竹枝和竹片围成栏杆。

在区域活动中江的沿岸利用竹筒里装饰的美丽树枝, 上面挂满果实来表示其沿岸景色。河面上用竹筒绑成柱墩垒高成“桥墩”, 纸板、竹梯、木块作“桥面”, 用硬纸板进行镶嵌拼插成两边翘角的亭子, 再在亭子上画瓦片, 翘角亭上挂上红灯笼。纸箱盒画成砖块围成汀州古城墙, 用大纸箱挖出拱形的城门, 城门上竖起竹竿, 高高挂起小朋友们在区角活动中制作的百家姓灯笼;小朋友们用木墩、竹筒、木条和竹块搭建两层“古骑楼”, 用报纸、泡沫做成不规则的大小怪石 (有的像乌龟、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腾空而起的蛟龙等) , 竹片和竹筒搭建凉亭, 活灵活现的“龙潭公园”展现在眼前, 富有特色的汀州美景展现在眼前。孩子们看到这些由自己收集、制作的本土废旧材料变成了形象的造型, 兴趣更浓了, 玩得特别投入。

中国本土特色 篇7

“和雅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该模式是洪山嘴中学在““和雅”这一校园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探索研究,提出并已在全校推广使用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该模式的初衷就在于 :培养学生们对知识、对课堂、对师生热爱的情感,以增加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和雅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模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 :它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掌握高效,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们对知识、对课堂的兴趣,更关注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该模式在洪山嘴中学试行一年多来,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目前,正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进行课题专项研究。而我们全镇各小学的子课题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所以,现在提出在全镇各校推广,既是和我们所研究的课题紧密相连,同时,也是想要打造出适合自已特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和雅”文化践行“和雅”教育,倡导“对话”,追求推行“指导·共享”的教学模式,追求实现培养民主生活方式的愿景,让师生体验幸福成长的快乐。

“和雅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学为主,教为辅”的要义,彰显“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感受快乐、自主学习、个性发展”之特色,该课堂教学模式更关注探索“教育是怎么影响人”,“学习是如何影响人的成长”这一深刻命题。在引导学生主动、高效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师——生、生——生、师——文本、生——文本”之间情感的体验、对话式的交流,在感知知识生成过程的同时,体验知识的优雅、求知的优雅,促进师生“和”的内心发展,实现师生知识获取、和谐内心、优雅处事的同构之生。

该模式的具体解读如下 :

一、指导思想 :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感受快乐、激活思维、发挥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二、教学流程 :(简略)

三、操作要领 :

(一)和雅激情————此环节旨在凸显师生良好的精神状态,表达彼此的尊重和信任,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唤起学生学习需要,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启迪学生自主学习。本环节有以下两个阶段 :

1. 激情问好 :在传统的问候礼仪中,赋以雅言、雅行的魅力,开启美好融洽的学习之旅。

教师雅行 :仪表端庄、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充满热情、和蔼可亲。

学生雅行 :坐姿端正、声音洪亮、整齐划一、神情专注、精神抖擞、准备充分。

2. 激情导入 :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雅行 :启发、引导、调动、鼓励。

学生雅行 :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认真思考。

(二)文雅自修 :这个环节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独立自学、合作交流和集疑再探为主要形式和策略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

(三)优雅展示 :优雅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学生的动应贯穿于整节课堂的始终。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文雅自修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

1. 优雅展示的类型。1组内小展示 :是在自主学习、思考的基础上小组或同伴的合作、探究 ;2班内大展示 :是组际间或班级层面的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信的心理品质以及尊重、对话、协商、妥协、沟通等良好人文素养。

2. 优雅展示的方式。1口头展示 ;2书面展示 ; 3表演肢体语言展示 ;4实物模型展示。

3. 优雅展示的指导。1站姿的要求 :发言的学生假如需用板书协助说明观点时,一定要侧身而立,不要挡住旁边同学的视线 ;2语言的要求 :发言时声音要洪亮 ;语言尽量简洁 ;节奏不要太快,注意用语文明礼貌 ;3发言顺序 :组内发言,由小组长制定。班内发言,由课代表或老师制定。

(四)雅正反思 :此环节主要通过合作交流、自我反思、自主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共享集体思维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以及自我反思等认知能力。

具体操作过程 :

1分组交流,总结收获。2自我反思,归纳创新。3全班交流,思维共享。

此环节在参与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努力让学生做到 :参与积极、主动,态度谦虚、诚恳,表达自信、有力。展现中学生阳光、自信、虚心、好学的高雅品质。

(五)堂清雅评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效果 ;学生要堂堂清,人人清,我成功, 我快乐!

操作过程 :

1教师出示当堂检测题目。

2.学生做题,教师巡视。

3.请同学讲解解题思路和解题关键,教师点评,总结 ;

此外,“和雅”课堂教学模式与现行的“高效课堂”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是否符合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呢?

1. 从概念的界定上来看:“和雅”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高效课堂一样,都力求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实现“三维目标”。都遵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教学原则,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和雅”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情感、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快乐和继续深入探究知识的欲望!

2. 从教学环节和研究方向来看:“和雅”课堂教学模式以一个“和”字为灵魂,以一个“雅”字贯穿始终,以构建有效课堂为目标,同样将课堂分为“三大板块、五个环节(现整合为四个环节)”,尝试推行“和雅”五步课堂教学新模式,即 :和雅激情——文雅自修——优雅展示——雅正反思——堂清雅评。

3. 从新课改的理念来看 :这种教学模式完全符合新课改“以生为本、自主、合作、探究”等所倡导的理念,且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为载体来展开的。

“和雅课堂“在“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对课堂的兴趣和情感,更加重视和突显教师和学生们的情感参与。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和研究实践中,最终一定会成为促进我们共同成长与进步的“本土特色”的高效课堂!

摘要:“和雅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学为主,教为辅”的要义,彰显“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感受快乐、自主学习、个性发展”之特色,;该课堂教学模式更关注探索“教育是怎么影响人”,“学习是如何影响人的成长”这一深刻命题。

基层记者应大力宣传本土特色文化 篇8

一、提高对大足文化的认知

大足“有海棠而独香”, 古号“海棠香国”。境内人文自然风光不胜枚举, 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体现了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教、道教文化的历史性融合,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核心价值理念。大足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中心, 其中大足石刻以及大足五金在国内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就目前而言, 大足需要提高对大足文化的认知, 并了解大足文化的精髓。

1. 了解大足石刻以及大足五金的经济效益

就目前而言, 随着中央电视台以及重庆当地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对大足文化进行宣传, 大足文化也得到了更大的推广, 在全国各地已经有许多人对大足文化具备一定的了解, 并且每年有较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参观大足石刻以及大足五金的展览品。通过大力的宣传, 大足文化已经具有了更高的知名度, 并具有中国石刻的象征意义。同时凝聚了大足当地人民的力量, 有效地激励更多人士参与到文化宣传的工作之中。

2. 了解大足文化的象征意义

由于当地的文化资源较为丰富, 大足区也有了更多的文化素材。基层记者通过深入的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从而推出更多的文化精品。大足通过组织五金博览会, 将各种五金产品进行展示, 其中有较多的生活用品, 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看。同时采取奖励措施, 对制作较好的五金文化节目给予奖励。这样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文化爱好者参与到文化事业中, 从而进一步推动大足区五金文化产业的发展。

3. 了解大足文化的建设意义

区域精神通常代表着当地人民的价值观, 同时也是当地发展的精神动力。大足石刻代表着大足当地人民的思想观念, 通过对石刻文化的宣传能够将大足地区团结、友善的价值观念体现出来, 从而使得当地的精神能够得以传承下去, 最终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发掘大足文化的内涵

在进行本土文化的发掘过程中, 基层记者需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文化发掘的宗旨, 并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 将本土文化有效地融入到宣传工作的具体要求之中, 使当地文化的发掘工作能够具有时代性以及创造性, 不断地增强发掘工作的内涵。

1. 将发扬本土文化精神做为立足点

为了发扬大足石刻蕴含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核心价值理念, 大足记者应将团结、友善作为主题, 结合本土文化的核心内容, 宣传营造协和的文化氛围, 从而打造大足区的文化品牌。

2. 将解决民众实际问题作为载体

在保留传统思想观念的基础上, 同时结合大足区当地的文化特色, 从而为当地民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以及多样的文化产物。如大足电视台推出的《快乐坝坝舞》, 集聚了大足区本土的文化爱好者, 共同举办文化活动, 同时将活动地点设置在大街中心或者居民社区等地, 通过群众进行传播从而扩大群众文化的影响力, 也提升了大足电视台的收视率。

3. 将创新作为文化传承宣传的突破口

文化传播的关键是创新, 通过创新能够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如宣传大足区的五金文化, 如果仅仅将传统的五金文化呈现给群众会显得较为枯燥, 无法提升民众的兴趣。通过创新改造, 在传统的五金文化中有效地添加现代元素,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保持原有的文化风貌, 同时还能够给传统文化添加现代元素, 从而更好地激起群众的兴趣。

4. 将推动大足区域精神建设作为宣传目的

区域精神通常代表着当地人民的价值观, 同时也是当地发展的精神动力。大足石刻代表着大足当地人民的思想观念, 是当地精神的象征。因此, 将推动大足区域精神建设作为宣传目的, 并凝聚大足当地人民的力量, 让更多人士参与到文化宣传工作中, 并将大足地区团结、友善的价值观念体现出来, 使大足当地精神得以传承, 最终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对宣传方式进行创新, 树立大足文化品牌

要想有效地提升大足文化的影响力, 就需要通过多个宣传途径使大足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因此, 要想做好大足本土文化的宣传工作, 基层记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宣传:

1. 通过电视台将本土文化进行宣传

将大足石刻以纪录片的形式通过电视进行宣传。大足区广播电视台在电视文化频道定位时响亮提出:文化为本, 地方特色。新开办《今天我当家》、《音诗画》、《一龛一说》等系列契合文化频道定位的栏目节目, 深入挖掘大足的社会、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彰显文化底蕴, 利用文化资源, 打造文化之城、宜居之城。《一龛一说》将大足石刻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在电视台播出, 记者大力挖掘大足石刻的历史、大足石刻的特点以及大足石刻的象征意义等, 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电视去深入了解大足石刻的文化意义。

2. 拓展新的形式宣传本土文化

以大足五金为例, “五金之乡”美名千年不衰, 形成业界公认的“东有永康、南有阳江、西有大足”的五金三足鼎立局面。五金文化的精髓是五金, 而基层记者可以与五金生产者一起将五金文化的产物通过实际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 并大力宣传五金产品的创新、市场拓展, 从而让人们更直观的了解五金文化的特征。基层记者在宣传本土特色文化的工作中, 利用电视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灵活生动的艺术表现特点, 既浓缩历史, 展示现实又畅想未来, 以大力宣传本土特色文化为己任。

3. 举办大足文化展览会

由于当地的文化资源较为丰富, 大足区也有了更多的文化素材。基层记者通过深入的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从而推出更多的文化精品。大足政府每年都会组织一场五金文化展览会, 将各种五金产品进行展示, 其中有较多的生活用品, 包括门夹、门鼻、压条以及地吸等, 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看。同时采取奖励措施, 对制作较好的五金文化产品给予奖励。这样能够培养出更多文化爱好者参与到文化事业中, 从而进一步推动大足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结语

本文针对我国本土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仍有较多地区的本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地保护。基层记者作为文化传播者, 有义务将当地的文化进行有效地宣传, 使当地的文化精神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因此, 本文从三方面进行探讨, 其中包括扩大宣传工作的方式、增强宣传工作的内涵以及提高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将文化产品通过电视台以及展览的形式进行宣传, 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本土文化的影响力;将发扬本土文化精神做为立足点、将解决民众实际问题作为载体以及将创新作为文化传承的突破口,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本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增加当地的经济效益, 同时还可以将文化精神进行有效地传承, 提升当地民众精神生活的质量;基层记者在宣传中需要明确文化传播的真正目的, 不是将经济效益作为文化宣传的重点, 而是使文化得到长远的传承。

摘要:就目前而言, 由于现代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人们更加青睐现代文化。而传统文化相对较为枯燥, 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 从而出现传统文化不受人们重视的状况。大足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中心, 其中石刻文化以及五金文化是大足当地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基层记者作为文化传播者, 有义务对本土文化进行有效地宣传。本文从文化宣传的三方面进行分析, 并给出相应的实施方案, 从而提高本土文化的影响力。

关键词:本土文化,基层记者,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黄中平.发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给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J].新闻研究导刊, 2011 (04) :83-85

[2]周宁.利用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做好基层文化宣传工作[J].黑龙江史志, 2015 (07) :309

[3]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11

[4]章军杰.多元文化格局下婺剧传承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中国本土特色 篇9

《纲要》指出:要创设具有丰富的本地文化内涵的教育环境,为幼儿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奠定基础。因此,近几年我们充分发挥凤阳本土环境的作用,把具有凤阳本土文化的环境融入到幼儿园整个环境中,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萌发亲近家乡、亲近家乡文化的情感。

关键词

幼儿;凤阳本土;环境;对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创设具有丰富的本地文化内涵的教育环境,为幼儿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奠定基础。”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以前在环境创设方面一直以儿童化、美化为前提,虽然幼儿园的环境很美,也能体现幼儿的参与性主体性,但不能较好地体现地方特色,也无法达到新《纲要》的要求。我们家乡凤阳的周围有许多很好的本土资源,因此,近几年我们充分发挥凤阳本土环境的作用,把具有凤阳本土文化的环境融入到幼儿园整个环境中,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萌发亲近家乡、亲近家乡文化的情感。

一、利用凤阳本土材料,创设幼儿园外部环境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为此,我们首先将具有凤阳本土气息的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外部大环境中,让幼儿领略到扑面而来的凤阳民间文化气息。

孩子们一走进幼儿园,就被围墙墙面上两幅大型展板吸引住,那是我县的八大风景区、凤阳的民间文化艺术凤画和凤阳花鼓的图片。它向我们展示了美丽凤阳的旅游景点,以及凤画里几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以凤阳花鼓为背景的展板前,经常是亲子交流、探讨的聚集地,受到我园家长的热烈欢迎。本土文化墙环境的创设让我们感受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在幼儿园几根圆柱子上,巨幅的凤画经常让孩子们驻足欣赏,互相探讨,让凤画艺术就在孩子们身边。各班的班标是用凤凰形状做成的,悬挂在走廊墙壁上。我们还根据各个主题的开展,将收集来的材料布置在幼儿园外部各个空间领域里。如在开展主题《美丽的凤画》时,我们将凤画装裱好挂在幼儿园楼梯墙面,让幼儿上下楼梯都能看到。又如主题活动《家乡的灯彩》开展时,我们将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的灯彩挂在幼儿园走廊上空,创设了空间本土化的环境,让孩子在幼儿园内感受到浓浓的凤阳本土气息,从而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潜移默化地受到家乡文化的熏陶。

二、利用凤阳本土材料,创设区角活动环境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是适宜幼儿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已成为我园的一项常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开展是否有效,是否受孩子的欢迎,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材料的投放、环境的创设。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教育目标可以隐含在投放的材料中,渗透在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凤阳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就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创设我园的区角环境。

如美工区我们鼓励家长收集各种凤画,投放在区角中,创设了一个“凤画坊”。幼儿可以进行观察,启发他们说说凤画的配色、布局,使幼儿积累一些配色方面的经验,培养他们空间布局能力。黄湾的豆制品千张和素鸡非常有名,老师们大胆尝试,把它们也引进孩子们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孩子们分别用卷、撕、画、染等不同的手法,用千张、素鸡制作出千姿百态的作品,让我们都惊叹不已。凤阳粉丝也是凤阳的一大特产。大家知道,我们看到的粉丝一般都是有硬度的,不能随意弯曲。老师们别具匠心,用开水把它烫一下,然后捞出来,创设了一个“艺术吧”,让孩子们用这样的粉丝在已塑封好的图画上沿着边线制作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粉丝画;音乐区:我们创设了“演艺台”,投放了大量的凤阳花鼓及音乐,孩子们都拿着我们家乡的花鼓,听着家乡的歌谣《凤阳花鼓》,开展了一场音乐会。通过自身的探索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在唱唱、跳跳、踏踏中熟悉本土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社会区:我们创设了“小导游”,凤阳八大风景区的图片分别张贴在墙上,孩子自愿担任小导游,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向大家介绍凤阳,孩子们都很有成就感,每天都会有孩子积极地参与。

自从在区角活动中创设了具有凤阳本土特色的环境后,孩子们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参与活动积极性更强。因为这些材料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他们觉得很亲切,很熟悉,他们愿意积极参与,还为家乡拥有这么多的自然资源而感到自豪。

三、利用凤阳本土材料,丰富班级室内环境

班级室内环境主要以主题墙为主。我们认为要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首先要让环境会“说话”。我们积极鼓励幼儿收集资源,用身边废旧材料及凤阳本土材料制成的教玩具来打扮班级墙面,创设了幼儿自己喜欢的活动环境。

如在《我爱家乡》的这一主题中,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制作的旅游景点介绍卡片,被满满地粘贴在班级主题墙上,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卡片内容是亲子共同完成的,孩子们感到特别骄傲,每每能看到孩子们在彼此介绍着图片上的内容,真正让环境起到了与幼儿对话的目的,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另外,我们还利用班级的横梁,悬挂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吊挂物,如小花鼓饰物、以花园湖螃蟹为缩影的光碟螃蟹以及孩子们的凤画、凤阳建筑等绘画作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环境创设,能够让幼儿沐浴在轻松、熟悉、亲切的氛围里,真正达到《纲要》的精神: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

中国本土特色 篇10

关键词: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

读了临沂大学李同胜教授等撰写的《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8) 一书, 感受很深。书中对乡村教育的剖析深入透彻, 针砭时弊;对乡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探索深刻具体, 切中实际;对乡村本土资源类型的研究思路清晰, 科学全面;对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策略探讨深入具体, 可学可用。我通过读书中的基础篇, 更新了教育观念, 从操作篇里学到了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具体方法, 从模式篇里我认识到了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

本书充分吸收了来自乡村学校一线的课程改革经验, 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 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与升华, 对相关理论进行面向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我校作为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的实践学校, 我作为一个探究实验的实践者, 更深切地感受到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

一、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

正如书中所述:“挖掘利用乡村社区特有的课程资源, 促进乡村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 不是权宜之计, 更不是突发奇想, 而是有坚实的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 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根基, 符合教育规律, 特别是乡村儿童成长规律。厘清这些理论基础, 可以提高我们重视本土课程资源的主体自觉性, 明确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思路, 指导我们更好地探索乡村学校特色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模式和利用规律。”[1]从美国教育家杜威 (Dewey) 主张的“教育即生活”, 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张;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乡村教育实践, 到20世纪“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 等等, 都是我们做好乡村学校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根基。这些真知灼见, 是经过无数的教育家历经艰苦卓绝的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获得的, 在沂蒙山区乃至我校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中再次得到证实, 孩子们在自己的亲身实践的体验中, 收获了幸福, 得到了快乐, 也获得了成长。

其实,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了教育实践中“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活书”呢, 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 树木是活书, 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 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 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 便都是活的书。”[2]用今天的话说, 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产生活实践都是活书, 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乡村孩子生活在庄稼、蔬菜、大树和野花、小草等丰富的植被世界里, 行走在山石、小河、树林和广阔的田野之间, 与山羊、水牛、小兔、小狗为伴,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科学世界的起点;他们在祖辈的神话传说中走进梦乡, 在浓郁的风土人情、乡村礼仪和人际交往中长大, 在土地庙、观音寺、家族祠堂中感受神秘与庄严, 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开始;他们跟随父辈田间劳作, 帮助妈妈料理生活, 与同伴一起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生活, 这些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感性材料。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善于挖掘, 就会发现乡村社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 它们都能进入学校、进入课程、进入课堂, 成为乡村孩子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我校地处沂蒙山腹地孟良崮下, 乡村孩子尽管不乏自卑、自闭, 但他们从小在玩石子、和泥巴、弄树枝、捡树叶中长大, 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时, 他们的自信就会受到激发, 他们的特长就会得到彰显, 他们的个性也能得以张扬。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 把课堂搬到大山里, 引导孩子们把生活当作课堂, 把兴趣变成特长。我们领着学生们翻山越岭寻找奇石, 挖掘树根, 捡拾落叶;组织他们集体为奇石命名, 创作根艺, 制作树叶画;引导他们利用泥巴制作小泥塑, 进行美术创作, 等等。

孩子们在广阔的乡村田野里快乐的学习, 快乐的成长, 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美, 欣赏生活中的美, 继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如我们利用石头树叶做教具,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从小进行党史、国史教育,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刘婷婷同学发现了一块像女人小脚的石头, 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老奶奶的小脚, 我们借机让孩子们探究封建社会歧视、残害妇女的历史, 让他们感受到新社会的优越性。尹传奇同学发现了一块酷似中国版图的石头, 如获珍宝, 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中华石, 我们抓住契机, 在各班召开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激发了孩子们爱我中华、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其“中华石”以及由这块石头引发的动人故事, 和学生的感悟体验文章, 都给学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三、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可以运用到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

乡村本土课程资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 是乡村儿童耳熟能详的现实经验。从教育的实际出发, 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 因地制宜地挖掘利用本土教育资源, 可以融入到乡村学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层面, 促进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通过激活儿童的感性经验和现实基础, 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的本土化实施;通过学习方式的活动化和学习空间的开放化, 可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区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等课程, 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的融入和凸显, 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化建设。”[1]乡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与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沂蒙山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 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自然资源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走进抽象的数学王国, 创设英语学习的现实情境, 打破科学与生活的层层壁垒, 实现滋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乡村学校的课程实践只有与乡土文化相结合, 才会贴近乡村学生, 亲近乡村学生, 才能与乡村学生的生命融为一体,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获得生机与活力。

我们指导孩子们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制作方法, 采集形态万千的动植物标本, 按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 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 拼凑出精美的图案, 制作出数以千计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卡, 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成功和喜悦, 还可以将形态各异的标本卡当作礼物送给自己的朋友和客人。

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捏泥塑, 巧制作”活动, 制作了大量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为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创新成果, 学校分别创建了“孟良崮奇石、根艺、标本、泥塑”展室。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观看了作品后, 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纷纷为展室题字。

四、乡村本土课程资源的运用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书中提出了“立足课程要素回归本土资源的实践模式”和“立足本土资源挖掘课程价值的实践模式”两个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基本模式, 具体阐明了乡村学校发挥本土课程资源育人价值的途径。针对本土资源的性质、特点和表现形式, 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技能、拓展知识视野的科学价值;也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掌握思考的规律与策略的方法论价值;还可以挖掘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情意性价值。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来源于生活, 又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土壤, 如我校创办的“柳笛”文学社和《柳笛》手抄报, 利用废旧挂历的背面, 自己到皇上寺、孟良崮等实地采访, 于撰稿、编辑、排版、美工于一体, 创办出成千上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校报校刊, 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先后登载学生习作5000余篇, 其中有200多篇被《中华少年》等十几家报刊发表, 有20多篇征文分别获全国、省、市一等奖, 并于2014年在全国校园媒体评选中获全国校报校刊一等奖。

这些来自于乡土, 来源于生活的鲜活实例, 成为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宝贵素材, 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特长, 拓展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综合素质。寓能力培养于实践活动之中, 在创新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感悟升华中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总之, 本书依托沂蒙山区的红色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构成、乡村教育内涵的挖掘、利用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书无论在理论的引领, 还是价值的追求, 无论是对学生健康的成长、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还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建设, 乃至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文明建设, 都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掩卷沉思, 本书事例鲜活, 分析理性, 旁征博引, 道出了来自乡土的本真东西, 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使人容易接受。乡村学校固然有其短板, 但也有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 只要带着发现的眼光, 创新性的开发和利用, 以创新体验教育为载体, 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教育能量, 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同胜, 等.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43.

上一篇:D经费支出下一篇:矿井供电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