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课程

2024-09-29

本土课程(共12篇)

本土课程 篇1

本土文化是幼儿接触最多的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蕴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贯彻纲要精神,统整各方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幼儿的发展,充分利用本土文化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所以,我们将自己的地方资源渗透到幼儿教育中,让孩子从小就埋下爱家乡的种子,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幼小的心灵。

常州素有“龙城”之称,近年来,随着“常州恐龙园”“春秋淹城”及“太湖湾嬉戏谷”等旅游业的开发蜚声海内外。龙城的孩子生活在这样传统与现代交汇的环境中,作为教师更应该充分将常州特有的地方资源有机地渗透到幼儿教育中,构建园本特色课程,激发幼儿爱家乡的热情。

一、利用龙城的本土文化,开展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

1. 深化本土文化,探寻园本课程的生命点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自己的世界,是儿童自己生活的环境。”开发本土文化的园本课程过程中,使幼儿产生了了解自然、关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本土文化特色,实用、形象、直接,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

2. 改变教学方法,探寻本土文化的生命力

我们打破“课堂中学习”的观念,放手将孩子带到更广阔的自然环境中,让孩子感受最广泛的“自然资源”。我们主要在保证每周正常开展教育活动中,穿插本土文化的教育内容,贯彻“异质同构”的艺术教育理论,保证本土文化教育目标的实现。

3. 融合主题教学,探寻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结合本土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一:《家乡的桥》

我们的家乡常州,地处江南水乡,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坐落在各个角落的桥———古代的桥,现代的桥……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家乡的昨天,是家乡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记载;也是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此,我们根据当前孩子议论的兴趣话题,生成了主题活动《家乡的桥》。

主题活动二:《宋剑湖·印象》

宋剑湖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是长江三角洲形成时低洼地淤塞而成的湖群之一,宋剑湖湖中大小沼地绿洲星罗棋布,汊港罗列,地形复杂,是常州市四大湖泊之一。因此结合本地教育资源与孩子的兴趣,我们生成了《宋剑湖·印象》这一主题活动,意在让孩子了解我们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初步形成保护古文明的意识。

二、利用龙城的丰富材料,创设古朴绚丽的主题环境

随着融入本土文化课程的开展,我园创设了一个个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教育环境。在墙面上、美术室里等为幼儿提供大量易于接受的民间艺术图片、各种手工作品等供幼儿欣赏、阅览,感受民间文化习俗,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民间艺术的气息,体会民间艺术的美。美术活动室里,利用废旧物制作一些民间艺术工艺品,有麻袋绣、剪纸、撕贴家乡的房子、桥,……孩子们在学习中不断地了解了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

三、利用龙城的本土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我们就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把本土特色带进幼儿的区域活动。我们创设了富有常州名小吃一条街的“兰桂坊”,凸显现代常州便利交通的“BRT”,并根据近期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教具,供幼儿操作、摆弄、拼贴、尝试。如,大班幼儿用废旧纸盒、牛奶罐来搭建家乡的桥。中班幼儿绘画恐龙园、得园徽派建筑等特色。小班幼儿在阅览区欣赏家乡的名胜古迹,穿上特色服饰穿梭在特产中。

我们都知道,从小对孩子进行爱家乡的教育,燃起“家乡真好,长大后为家乡出力”的情感火花,则对他的一生肯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本土文化课程就能为此提供可能。我们均可清楚地意识到,未来的人才是高素质、复合型的,特别是具有合作精神。总之,本土文化渗透到幼儿教育课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园本课程,使幼儿园课程更加生活化、趣味性和综合性。从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技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摘要:本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融入本土文化,形成园本特色课程,成为当今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又一大趋势。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纲要》也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只有立足本土文化,构建园本特色课程,才能使《纲要》《指南》的精神得以落实。

关键词:本土文化,园本课程,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J].幼儿教育,2005.

[2]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3]孟庆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07.

[4]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12.

本土课程 篇2

潘云霞

212362 幼儿园课程是以主题活动为轴线,有机地、自然地整合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与要求,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取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总和。它鼓励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现实条件和本班幼儿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好教育活动最适宜的切入点,把握好教育的时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平台。

我园地处农村,被青青郁郁的田园所簇拥着,一条银鲤似的小河东西横贯,桥下有嬉戏的白鹅、飘荡的芦苇,远处就是运输繁忙的丹金漕河码头。环境幽雅,自然资源丰富。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教育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纲要》中也为我们提出:“要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综合运用多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条件。”遵循这一原则,我们决定着手挖掘和利用农村化的本土资源,创造性地实施综合课程。

一、现状分析

为了使活动开展得更有生机,在课程实施初期,我们将以往的教学内容、活动开展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1、以往的教学内容大都照搬教材,教师预成多,而根据幼儿兴趣生成的内容太少,注重了教师怎么教,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在活动中获取了哪些经验,获得了哪些方面的发展活动过程过于呆板,缺乏生机,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活动主要安排在教学范畴内,重视了知识经验技能技巧的传授,忽略了社会性、情感、意志、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活动目标缺乏全面性、整体性、综合性、可持续性。

3、教师已经开始关注了幼儿与大自然的互动,但只是流于形式,尚停留在带幼儿观赏大自然景物的层面,其内涵实质没有被充分挖掘。

4、幼儿的区域活动是独立开展的,几乎与课程的实施没有联系,活动的延伸性只是纸上谈兵。

二、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实施综合课程。

找出问题,针对病因,我们开始了综合课程创造性地实施着手开展。

1、解放时间与空间,充分利用周围自然环境

我们经常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所特有的现象和事物,鼓励幼儿对遇到的问题和感兴趣的事大胆探索,在直接感知中学习。

例如小班主题活动《秋叶飘》,教师和幼儿共同走向金色的田野,走向树叶婆娑的树林。幼儿在秋叶飘落的林荫小道上快乐地奔走。他们发现,有的树叶象羽毛,有的树叶象小船,有的树叶象宝剑,并对树叶的名字争论不休。他们还发现,水杉的叶子象鸟羽,踩上去软软的,没有声响,可是梧桐树的叶子宽宽大大的,象爸爸的手掌,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有些树叶已经变黄了,枯萎了,凋零了,可有些树叶却是依然葱绿如春,还有一些树叶就象喝了酒,变成了酡红色,象一树灿烂的朝霞……由于幼儿亲身融入到大自然中,他们作为活动的主体主动地参与活动,孩子们的探索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大自然就是活教材”的思想。他们对树叶的感受来自亲身体验,是非常真实的。回来后,幼儿用收集的各种树叶进行贴画、印画、制作树叶标本和树叶项链,用笔画出树叶美丽而有趣的叶脉。在对自然角的观察记录中,幼儿又对仙人掌有没有树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幼儿认为仙人掌只有茎,没有叶子,另一派认为仙人掌是有叶子的,但叶子在哪儿呢?他们也说不出来。于是我积极地鼓励他们寻找资料,并请小学里的生物老师来给孩子们讲课。孩子们从中发现,原来仙人掌上的刺就是它的叶子。但马上又有孩子提出疑问:这么小的叶子,怎么能够吸取水分呢?针对孩子的提问,我们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而是鼓励他们开展试验:一大盆水和一小盆水在太阳下晒。一整天下来,小朋友就有了答案,大盆装的水晒了个底朝天,可是小盆里还有浅浅的水。原来沙漠里的仙人掌用自己小小的叶子来锁住水分,保存生命力。活动中孩子们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被动变为了幼儿主动的、富有乐趣的活动。

2、关注幼儿兴趣,促进课程与环境的互动

充分利用农村乡土环境,引导幼儿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进行积极的交流,相互利用,还要求教师要注意幼儿的谈话、活动中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寻找可利用的本土资源来确定主题内容。如:中班主题活动《秋天的画报》,幼儿园的东面是一片蔬菜大棚,还有一片又一片丰收的田野。每到收获季节,我们就带着幼儿去大棚里帮助农民采黄瓜、摘扁豆、拔萝卜、搬运土豆、西红柿等,和家长联系好,去田里帮他们拾稻穗、摘棉花。在活动归来的谈话中,我们还创编了诗歌《秋游》:

一朵朵蒲公英,象一个个小雪球,唱着歌儿,轻快地飞出小田埂,随着凉爽爽的风儿去秋游。它飞过金灿灿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在风里点头,棉桃姐姐露出小白牙,羞涩地向它微笑。

它飞过绿油油的菜园,红彤彤的灯笼是辣椒,黄澄澄的小船是豆荚。

它飞过蓝盈盈的小河,看见金黄的树叶和白云一起在水中飘摇,蛐蛐在草丛里传唱秋天的童话。

小燕子从后面飞来,快乐地向它招手:“再见了,我要到遥远的南方去了!”

(这首诗歌后来被发表在《早期教育》上。)

幼儿饶有兴致地念着诗歌,回忆着去野外秋游的点点滴滴,交流着秋游途中看到的听到的情景,非常快乐。

大班主题《丰收的秋天》综合了植物、动物、人物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好吃的蔬菜》这一活动中,我们指导幼儿认识各种蔬菜,参观菜市场,采访买菜的人,了解蔬菜的名称、营养、用途,体验丰收的喜悦,收集各种各样的蔬菜,开展“我知道的蔬菜”活动,将收集来的蔬菜分类摆放好,开蔬菜博览会,向别班小朋友介绍蔬菜的营养,让他们喜欢吃蔬菜,参与蔬菜园地的种植与管理。幼儿在如此丰富的环境中体验尝试,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他们用收集来的蔬菜制作了各种玩具,画我喜欢的蔬菜,我发现的蔬菜,用玉米皮、布等制作各种蔬菜。教师和幼儿还共同创设了活动区:美工区制作了各种蔬菜娃娃、结构区幼儿正在搭建大棚、角色区幼儿运用自制蔬菜开小饭店、自然角里观察蔬菜的根等等。

我们还以此为契机,生成出了《种子的世界》这样一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主题方案活动。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美丽的大自然也成了种子的世界。孩子们在小河边找到了菱角的种子、芦苇的种子、浮萍的种子,在果园里找到了苹果的种子、柿子的种子、山楂的种子,在地里找到了花生的种子、水稻的种子、油菜的种子,在田埂上找到了苍耳的种子、黄豆的种子、蒲公英的种子......他们把采集到的种子用塑封膜包装好,按照发现地点的不同布置在墙上,并由此生成“种子的用途”这一延伸活动。幼儿尝试播种种子,观察种子的发芽现象,记录下种子破土而出的神奇力量。参观粮油加工厂,看到许多种子被加工成食品,幼儿还运用种子制成装饰品,来装扮我们的环境。我们在活动室和孩子们共同开辟了主墙面作为主题环境的布置,那一把把芦苇、一串串稻穗、一个个可爱的蔬菜娃娃、水果宝宝、一幅幅用花生、蚕豆等种子穿成的珠帘、一张张幼儿活动的掠影……无一不记载幼儿探索的足迹.由于活动内容与环境创设直根于幼儿周围的生活环境,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教师、环境三方面有机互动:环境生成主题活动,环境又在主题活动中不断产生变化,促进课程的发展。

3、正确把握生成与预设,灵活调整方案计划

随着主题一个又一个开展,我们常常发现:主题内容往往被地方性区域性所局限,使我们无法正常地开展活动,于是,我们运用多种渠道、方式,变通活动内容,使得幼儿获得相同的有益经验。

例如大班主题《规则与标志》,这一主题内容在城里很容易找到,但在农村却较为困难,于是我们根据农村的地区特点,将规则和标志扩大到各种商品标志和公共标志,如环保标志,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通过具体的物品熟悉图标,理解图标的含义,再进一步过渡到书上的内容,这样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新的东西,就有兴趣的多了。

元宵节的主题活动到了,可是乡下很少有“灯展”的场景,那么怎样让幼儿获得有关元宵节的知识呢?我们首先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开展“调查问卷”“小记者采访”等活动,通过家长来告诉幼儿元宵节的知识。我们还请家长帮助幼儿准备一些米粉和一盏花灯,让幼儿亲手搓汤圆、下汤圆、亲口品尝汤圆,体验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教师把谜语放在花灯中,让幼儿来猜灯谜,幼儿还编了谜语让老师猜,如:“谁的鼻子长又长?”“谁是三瓣嘴?”“谁的尾巴象剪刀?”等。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师幼交融,情感得到了提升,整个活动轻松愉悦,幼儿既丰富了知识经验,动手能力也有了提高,幼儿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也增加了许多。

三、感想与反思

综合课程在我园已实施了一年半,每一学期,我们都会以展示课、评优课、保质课为契机,向全园教师汇报主题活动,并积极展开“教科沙龙”、“综合论坛”等教研活动,畅谈开展综合活动的过程,交流;活动开展的心得体会和遇到的困惑,并为解决这些困惑寻找积极有效地方法。在全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张小燕老师的主题活动《冰的探索》在市主题活动评优课中获得了二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主题活动全面开花的今天,我明显地感觉到教师与幼儿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过去教师主导整个活动改变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引导者。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从强调计划性到关注幼儿兴趣需要与计划性相结合,从重知识传授到重能力发展,从封闭式教育到走出幼儿园,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从牵着孩子走到让孩子自由地走......本土化的教育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更加重视儿童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尽管如此,我还有几点反思:

1、在“综合课程”和“方案活动”主导的潮流下,如何正确、适度地将二者合并为一,为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服务。2、挖掘和利用农村资源,固然有其本土化特色,但农村家长素质始终得不到提高,是阻隔在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块心病。3、墙饰是幼儿与课程互动的证明与产物,如何丰富、生动地让它成为幼儿探究过程的记录?

创设课程,让本土文化惠及孩童 篇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而各地区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玉山城东小学与武安山、冰溪河、阎立本故园、玉山考棚、端明书院和明城墙等自然和人文资源为邻。南宋诗人陆游和杨万里、唐代诗人戴叔伦、现代诗人郁达夫均赞美过此地,朱熹、本地状元汪应辰在此讲过学,唐代画家阎立本晚年隐居此地,著名国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柳子谷出生此地等。这些以武安山为主及临近的本土文化为平台和素材,构建了本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山谷诵韵》与《山林拓韵》。

一、《山谷诵韵》主修校本课程构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为中国教育所追求的求学模式,同时中国的文化历来与山水有着不解之缘。2010年10月,学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主导思想,以国学经典为主题,以吟诵玉山自然、人文资源有关诗句为主要素材,组织各年级组长探讨“我吟我诵”的系列校本教材主题及资料搜集、筛选活动。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特点,同时结合各个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诗句课文,以戴叔伦的《送前上饶严明府摄玉山》:“家在故林吴楚间,冰为溪水玉为山。更将旧政化邻邑,遥见逋人相逐还”和杨万里的《玉山中道》:“村北村南水响齐,巷头巷尾树阴低。青山自负无尘色,尽日殷勤照碧溪”为例子,引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以“青山自负无尘色,尽日殷勤照碧溪”的武安山和冰溪河为载体,挑选一篇篇具有传统道德思想的文质兼美的诗歌、美文为载体,让学生品味作品所表达的品质和情操,使德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山谷诵韵》校本课程分为一年级主题为“绿色童谣伴我行”,主要收集武安山和冰溪河周边所能体验的童谣,培养孩子亲近大自然和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如有“蝴蝶”“螳螂”“小蝌蚪”“小螃蟹”“大南瓜”“小鸟学我做早操”等等。

二年级主题为“古诗任我吟”,以戴叔伦、陆游和杨万里赞美武安山和冰溪河的《送前上饶严明府摄玉山》《玉山县南楼小望》和《玉山道中》为启篇,结合武安山和冰溪河的自然和人文风景意境,收集了有相似意境的古诗,如《独坐敬亭山》《枫桥夜泊》《赠汪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咏柳》等古诗。

三年级主题为“读成语诵经典”,主要是与山水文化相关的成语,如“一叶知秋”“层林尽染”“碧波荡漾”“虫鸣鸟叫”等。同时以在此讲过学的朱熹《玉山讲义》《学规》经典为范本,收集了《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培养孩子学习的行为规范。

四年级主题为“走近名人聆听名言”,从朱熹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样本,收集颜真卿“白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经典名句,又分为“读书篇”“惜时篇”“学习求知篇”“把握机遇篇”等。

五年级主题为“经典宋词”,与古诗收集一样,收集了与武安山、冰溪河的自然和人文风景相似意境的宋词,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为开篇,收集了欧阳修的“蝶恋花”、苏轼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摸鱼儿”和姜夔的“淡黄柳”等。

六年级主题为“传承国学吟诵经典”,主要收集了《论语》《弟子规》《名著导读》等。

课程实施后的学生与老师反馈信息,可以促进校本课程完善与优化。试行一个学期后,发现教材吸引不了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朗朗诵读”之效果。经多次调研、交流、探讨、借鉴,发现我们的教材单调,甚至有些词、语句学生不了解。经过查阅大量资料,我们在教材中增添了了解和掌握得较成熟的注解和图片,以充实、丰富、优化教材。同时带领学生在武安山和冰溪河边具有相似意境的地方咏诵故事,从而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欣赏和学习。

二、《山林拓韵》选修校本课程构建

校本课程(选修课程)开发既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课程目标要与整个教育系统的哲学或价值观基础密切相关,且尽可能把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应该获得的能力与态度陈述清楚。校本课程(选修课程)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经验性、综合性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健康、技能、经验、社会实践等素质提升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

根据学校校情,我们提出了让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理念,以确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基于第一套校本教材的编写经验,学校印发了“教师特长登记表”,以全面调查我校教师各自的特长。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尽量避免与基础课程重复。因此,学校充分发挥拓展型教师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拓展型课程,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拓展型课程。最终将《山林拓韵》校本教材分为四大板块:武安山之乐音、武安山之书墨、武安山之健体和武安山之践行。

武安山水之乐音。《山林拓韵之快乐学竖笛》的乐曲选择与武安山和冰溪河风情相近,如展现山的鸟鸣之音,《百鸟朝凤》《鹧鸪飞》等,还有《牧羊曲》《划小船》《春天来了》《闪烁的小星星》等亲近山水大自然乐曲;《山林拓韵之跳动的音符》则选取《红蜻蜓》《小白船》《兰花草》《小公鸡》和《歌声与微笑》等歌曲。

武安山水之书墨。《山林拓韵之五彩的油画棒》则由欣赏具有武安山意境的柳子谷的《萧寺空山晚》《云林意》和《雨竹图》,阎立本的《步辇图》为启篇,收有“武安山的彩色小树”“美丽的茶花”“含苞的荷花”“美丽的家园”和“我们的城市”等作品用以展开课程;《山林拓韵之墨迹飘香》则收集以武安山及周边的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风格独特、寓意深远的字碑、牌匾、石刻等墨迹为开篇,如朱熹手书“蟠龙岗”、赵佑手题“高山流水”,尤其是端明书院内的牌匾和立柱对联墨迹;课程主题包括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课程。

武安山水之健体。《山林拓韵之山水的运动》内容主要是策划如何组织“攀登武安山”“冰溪河沿岸健步走”“健步环绕武安山”等活动。组建了校武安山小健体队,每学期组织攀登武安山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体力。同时开设《山林拓韵之飞扬的羽毛球》《山林拓韵之跳跃的篮球》等课程,结合体育课田径、太极拳、跆拳道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

武安山水之践行。《山林拓韵之灵巧的手工》主要根据在武安山和冰溪河所能获得的素材编写,如取材于武安山藤本的“篮子编织”,取材于山上各种草、树叶的“叶画”,取材于冰溪河的鹅卵石“石之画韵”等;《山林拓韵之探索与发现》课程汇编“走进端明书院”“走进清代考棚”“走进武安山植物王国”“小蝌蚪找妈妈”“听辨武安山的虫鸣鸟叫”“冰溪河边杨柳扦插”和“武安山脚下的大棚蔬菜”等。

本土课程 篇4

关键词: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

读了临沂大学李同胜教授等撰写的《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8) 一书, 感受很深。书中对乡村教育的剖析深入透彻, 针砭时弊;对乡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探索深刻具体, 切中实际;对乡村本土资源类型的研究思路清晰, 科学全面;对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策略探讨深入具体, 可学可用。我通过读书中的基础篇, 更新了教育观念, 从操作篇里学到了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具体方法, 从模式篇里我认识到了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

本书充分吸收了来自乡村学校一线的课程改革经验, 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 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与升华, 对相关理论进行面向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我校作为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的实践学校, 我作为一个探究实验的实践者, 更深切地感受到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

一、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

正如书中所述:“挖掘利用乡村社区特有的课程资源, 促进乡村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 不是权宜之计, 更不是突发奇想, 而是有坚实的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 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根基, 符合教育规律, 特别是乡村儿童成长规律。厘清这些理论基础, 可以提高我们重视本土课程资源的主体自觉性, 明确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思路, 指导我们更好地探索乡村学校特色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模式和利用规律。”[1]从美国教育家杜威 (Dewey) 主张的“教育即生活”, 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张;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乡村教育实践, 到20世纪“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 等等, 都是我们做好乡村学校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根基。这些真知灼见, 是经过无数的教育家历经艰苦卓绝的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获得的, 在沂蒙山区乃至我校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中再次得到证实, 孩子们在自己的亲身实践的体验中, 收获了幸福, 得到了快乐, 也获得了成长。

其实,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了教育实践中“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活书”呢, 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 树木是活书, 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 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 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 便都是活的书。”[2]用今天的话说, 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产生活实践都是活书, 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乡村孩子生活在庄稼、蔬菜、大树和野花、小草等丰富的植被世界里, 行走在山石、小河、树林和广阔的田野之间, 与山羊、水牛、小兔、小狗为伴,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科学世界的起点;他们在祖辈的神话传说中走进梦乡, 在浓郁的风土人情、乡村礼仪和人际交往中长大, 在土地庙、观音寺、家族祠堂中感受神秘与庄严, 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开始;他们跟随父辈田间劳作, 帮助妈妈料理生活, 与同伴一起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生活, 这些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感性材料。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善于挖掘, 就会发现乡村社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 它们都能进入学校、进入课程、进入课堂, 成为乡村孩子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我校地处沂蒙山腹地孟良崮下, 乡村孩子尽管不乏自卑、自闭, 但他们从小在玩石子、和泥巴、弄树枝、捡树叶中长大, 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时, 他们的自信就会受到激发, 他们的特长就会得到彰显, 他们的个性也能得以张扬。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 把课堂搬到大山里, 引导孩子们把生活当作课堂, 把兴趣变成特长。我们领着学生们翻山越岭寻找奇石, 挖掘树根, 捡拾落叶;组织他们集体为奇石命名, 创作根艺, 制作树叶画;引导他们利用泥巴制作小泥塑, 进行美术创作, 等等。

孩子们在广阔的乡村田野里快乐的学习, 快乐的成长, 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美, 欣赏生活中的美, 继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如我们利用石头树叶做教具,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从小进行党史、国史教育,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刘婷婷同学发现了一块像女人小脚的石头, 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老奶奶的小脚, 我们借机让孩子们探究封建社会歧视、残害妇女的历史, 让他们感受到新社会的优越性。尹传奇同学发现了一块酷似中国版图的石头, 如获珍宝, 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中华石, 我们抓住契机, 在各班召开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激发了孩子们爱我中华、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其“中华石”以及由这块石头引发的动人故事, 和学生的感悟体验文章, 都给学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三、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可以运用到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

乡村本土课程资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 是乡村儿童耳熟能详的现实经验。从教育的实际出发, 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 因地制宜地挖掘利用本土教育资源, 可以融入到乡村学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层面, 促进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通过激活儿童的感性经验和现实基础, 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的本土化实施;通过学习方式的活动化和学习空间的开放化, 可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区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等课程, 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的融入和凸显, 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化建设。”[1]乡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与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沂蒙山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 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自然资源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走进抽象的数学王国, 创设英语学习的现实情境, 打破科学与生活的层层壁垒, 实现滋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乡村学校的课程实践只有与乡土文化相结合, 才会贴近乡村学生, 亲近乡村学生, 才能与乡村学生的生命融为一体,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获得生机与活力。

我们指导孩子们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制作方法, 采集形态万千的动植物标本, 按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 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 拼凑出精美的图案, 制作出数以千计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卡, 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成功和喜悦, 还可以将形态各异的标本卡当作礼物送给自己的朋友和客人。

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捏泥塑, 巧制作”活动, 制作了大量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为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创新成果, 学校分别创建了“孟良崮奇石、根艺、标本、泥塑”展室。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观看了作品后, 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纷纷为展室题字。

四、乡村本土课程资源的运用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书中提出了“立足课程要素回归本土资源的实践模式”和“立足本土资源挖掘课程价值的实践模式”两个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基本模式, 具体阐明了乡村学校发挥本土课程资源育人价值的途径。针对本土资源的性质、特点和表现形式, 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技能、拓展知识视野的科学价值;也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掌握思考的规律与策略的方法论价值;还可以挖掘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情意性价值。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来源于生活, 又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土壤, 如我校创办的“柳笛”文学社和《柳笛》手抄报, 利用废旧挂历的背面, 自己到皇上寺、孟良崮等实地采访, 于撰稿、编辑、排版、美工于一体, 创办出成千上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校报校刊, 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先后登载学生习作5000余篇, 其中有200多篇被《中华少年》等十几家报刊发表, 有20多篇征文分别获全国、省、市一等奖, 并于2014年在全国校园媒体评选中获全国校报校刊一等奖。

这些来自于乡土, 来源于生活的鲜活实例, 成为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宝贵素材, 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特长, 拓展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综合素质。寓能力培养于实践活动之中, 在创新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感悟升华中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总之, 本书依托沂蒙山区的红色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构成、乡村教育内涵的挖掘、利用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书无论在理论的引领, 还是价值的追求, 无论是对学生健康的成长、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还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建设, 乃至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文明建设, 都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掩卷沉思, 本书事例鲜活, 分析理性, 旁征博引, 道出了来自乡土的本真东西, 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使人容易接受。乡村学校固然有其短板, 但也有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 只要带着发现的眼光, 创新性的开发和利用, 以创新体验教育为载体, 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教育能量, 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同胜, 等.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43.

本土课程 篇5

——浅谈客家本土艺术如何走向美术教学

【摘要】 客家本土艺术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紫金的花朝戏、客家山歌以及采茶戏和龙川杂技等,这些被誉为岭南四大奇葩,其中紫金的花朝戏还是广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本土的文化艺术有着极强的亲和力,把它引入课堂,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通过了解客家本土艺术,也有机会让学生参加一些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本土艺术的传承都具有很大的好处。

【关键词】客家 本土艺术 情感

一、利用客家本土艺术资源培养学生美术素养之策略

客家艺术是以粤东,赣南,闽南一带的地方艺术,河源地处粤东,这里的客家山歌、客家服饰、客家围屋木雕、花朝戏等都具有很浓郁的地方色彩。有句话,“美术从它形成那天起就注入了人类的情感,美术教育也正是在情感价值中得到最大的发挥。”[1]就以情感而言,客家本土艺术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情感载体。尽管梵高的《星空》固然绚丽和震撼,莫高窟的雕塑固然宏伟瑰丽和精彩,但他们已是遥远的过去。而客家本土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眼前,这更容易让学生了解它们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关系。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把美术欣赏学习提高到文化学习的层面,更能有效地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引导。同时,也能更好地鼓励学生用心去体会、去感知本土不土的传统艺术美。

(一)利用客家本土资源细心观察发现美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美是教学的第一要义,让学生拥有一双审美的眼睛。美不在缺乏,而在发现。例如客家妇女的荷包,客家风情饰品荷包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一千多年以前,客家人不仅用它作为装饰佩带在身上,还有辟秽除邪、防虫灭菌和芳香怡人的功效。客家荷包最早是青春女子传送恋情的信物,一件精美的荷包,倾注了客家女子的情感和心血,从样式的千变万化,到刺绣配色的大胆和谐,反映出中国的传统色彩观念和客家女子的审美情趣。可以说心灵手巧的客家女子就是河源的民间艺术家,它们大多是农民出身,没有教育背景,风里来雨里去,磨练了她们的意志,铸就了她们的品格。她们创作的源泉是来源于生活、来自耕作,是基于传统概念之上并结合自身经验的体现,造型、色彩、空间等美学评价体系在她们看来并不重要。在欣赏她们的作品时,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来自乡村的纯朴。有了这一层面的认识,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到欣赏这些作品的着眼点,进而发现美。

(二)利用客家本土艺术资源营造情境感受美

客家本土艺术只能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读,而且只有将他们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例如在欣赏紫金花朝戏时,便能充分感受到客家人的善良,纯朴,幽默以及他们热爱国家,热爱生活,积极奋发的精神。花朝戏的开始是在“咚咚锵锵”的一通闹台锣鼓敲过之后进入正题的,音乐声活泼得好似红红绿绿的碎花布头。一男一女分由舞台两侧登场,边唱边舞,走着八字一进一退。男的睹女方美貌,见色起意,又是送礼又是卖乖,一柄扇子抖、搓、按、抛,波浪似的扇花下抛过来的是发痒的心思;女的将计就计,照单全收,正反手8字帕花,耍得不紧不慢,圆熟中透着一股端正。颇似东北的二人转,事实上这个正是粤东客家人的稀有剧种“花朝戏”——服饰上没有三镶五滚、掐丝织锦,乐谱上没有让人追慕古风的曲牌,只有小曲小调理直气壮的市井气,正是这朴实无华的戏曲歌词表达着客家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奋发的精神,传递着以农耕为生的人们的朴质情感。“一切艺术的伟大目的都是作用于想象与情感。艺术的目的,既是否使精神得到愉快和满足”,[2]让学生真正理解花朝戏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润泽学生的情感,传承祖国的文明。

(三)利用客家本土艺术资源点石成金创造美

创造是艺术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而创造美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认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3]在客家的一些民间艺术作品如客家围屋的柱雕、门神画、客家服饰上的图案等,造型简洁、夸张、概括,表现内容常常跨越时空,将不同属性的事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超现实性。学生在欣赏评述、感知体验和创造中易于产生亲近感,容易引发其创造表现欲望,又能使他们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中探究创造出自己心中的图像,让本土的文化艺术在新的思想表现下能得到升华。

二、利用客家本土艺术资源建构人文主题式的美术综合课程之模式

构建美术综合课程的模式是需要广大教师通力合作的。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创设生动有趣的艺术情境,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四个方面的连接,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欣赏、绘画、制作、交流、探索等艺术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趣、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艺术情景中,在充满审美快乐的体验活动中,形成感知、欣赏、创造、表现、交流、合作、知识和技能等综合艺术能力,初步学会从综合艺术的角度去观察、了解、感悟身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表现自我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用综合艺术的意识看待世界、表现世界,激发对客家艺术的兴趣。在充分利用客家本土艺术资源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人文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一)凝练导入主题

这一步骤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导入方式。1.谈话导入

以口头语言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语言或精练直白,或引人入胜,从而进入本课的人文主题,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一个人文主题的范围。

2.故事导入

根据我们所选编的教学内容中许多相关的脍炙人口的故事、民间传说,进入深入浅出的导读,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感知丰富主题

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充分感知人文主题,得到审美愉悦,达到审美教育。常用的方式有: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

(三)深华拓展主题

用表现与创作深化主题,以多种艺术的方式创作人文主题的艺术作品,来深 化拓展主题。主要方式有两种:画一画、做一做。

三、利用客家本土艺术资源实施美术综合课程的教学之策略

(一)艺术情境综合化,凸现审美教育

运用游戏、语言、音乐、画面、表演、多媒体等手法,综合运用多门艺术 的沟通与融合,以达成目标。同时,多种形式融合,创设综合艺术情境。

(二)表现创作个性化,凸现审美教育

关注学生的特有感受,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创作,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表现出一个独特的、个人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尝试用综合艺术的手法来表现或创作富有客家本土文化特色的美术作品,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经验和认识进行艺术欣赏或创造,抛弃常规,脱离一切因袭,最终发现适合自己个性表现的形式语言。

(三)参与客家文化艺术文化交流,开展各类艺术探究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当地文化艺术活动,加强学习与交流。结合美术综合课程的实施,带动学生外出考察探究,培养学生关注客家文化,从本土的有特色的艺术作品中去感悟文化的多种表达方式,感悟艺术综合的奥秘。

实践表明,客家本土艺术资源走入课堂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热情,学生的情感比以往更丰富,对审美情感的认识与表达呈现出更大的整体性。从客观上讲,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美术知识,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了学校美术教师与社会生活的亲密接触,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平台。

【注释】

[1]程明太、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依托本土资源建设校本特色课程 篇6

一、校本特色课程的目标定位

进行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首先校本特色课程的目标定位要准确,从根本上认清方向原则,才能确保少走弯路、做无用功或适得其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首先指明校本特色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为此,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独特的教育需求,重视学生学习发展的差异性,精心考虑课程对学生发展不同阶段的适切性,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和多样化发展服务。

其次,校本课程是学校领导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需要而倡导,依据本地资源,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悟、积累、创作而成。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能使教师的爱好特长、责任心、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科研意识得到激发,因此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另一重要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课程建设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就能顺势发展。特别是普通中学,国家政策要求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不但完善学校的课程结构,充实教育的内容,而且可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突显学校人才培养的个性,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支点和切入点,没有校本特色课程的支撑,学校的特色教育将无法深层进展,当然也就建不成特色学校。

可见,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生成的重大举措。

二、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措施

校本特色课程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其建设措施,包括校本特色课程的内涵内容、方式方法,由谁来开发、怎样开发等。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学生为本,立足校园文化,围绕本土情怀,才能体现校本特色课程的本质,课程的建设才能接地气,为学生所喜欢,课程改革才能在学校转变成教育教学的成果,以达到设定的课程目标。因此,我们确定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措施是依托本土资源建设校本特色课程。

本土课程资源广义上指学校及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生产产业、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和学生生活经验等等。从本土课程资源到校本特色课程还需科学方法的指引和严格的实践提升程序。

1. 本土课程资源的挖掘。学校领导班子向各科组发出倡导,务必使教师们认识开发校本特色课程的教育形势、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和自己肩负的责任;认清挖掘本土资源与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内在关系。鼓励科组长组织本科组教师或教师组织所带学生对本土课程资源进行调查研究。

2. 校本特色课程的形成。有了原始、充足的本土课程资源并不等于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的形成,也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有发展成课程的必要。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自身优势资源、学校周边优质资源而开发出的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课程,学校教育和课程应该适合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学生、社会需求的角度开发课程,可以让学生将来较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校本课程必须积极吸收本地优良传统,使学生了解本地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同时,开发课程还要考虑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我们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出发,了解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志趣爱好和教育风格给与某些教师课程开发的方向定位。教师拿到挖掘的课程资源,还要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寻找灵感,获得启发,提取精华,依据教学目标、结构,才能整理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如美术科组万文伶老师依据当地春节发“红包”的风俗习惯,从春节“红包”中挖掘美术课程资源,“红包”内外包装蕴涵的图形文字美化,形式功能设计,绘画、摄影、建筑、雕刻、印刷、剪纸等许多美术及相关人文、历史、地理知识,从精心设计一个教学案例再到创编《利是封》课题教材,通过“实践中的研究”和“研究中的实践”,不断发掘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利是封》课程。

每个学校都有不可复制的地域文化和办学传统,我们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项目和教研成果,这些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形成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我们提出结合社区环境、资源情况、师生状况及学校传统等因素,设计和编制校本特色课程计划,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层次递进的特色课程体系。

三、校本特色课程的实施保障

对开发的校本特色课程,我们给予一定的学习课时,例如利用第八节活动课、班会课、早读做一些专题学习,更多地要求教师们将开发的校本特色课程教育融入教学,与学校所有课程有所联系。只有将校本特色课程与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紧密联系,才能确保校本特色课程的有效实施,才不会使校本特色课程成为悬置课程或应付督导评估的课程。

那么,校本特色课程如何进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呢?以郑莹老师开发的《初中物理生活实验专题系列课》为例,既可以开设专门的科技特色生活实验专题课,也可以将生活实验融进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使用,如利用生活实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堂过程中利用生活实验激发问题,推进教学,保持动力,活跃课堂;还可以利用生活实验深化拓展思维,激发学生求知创新,最后还可以布置生活实验的动手作业,巩固提高堂教学效果。

在特色课程中将文化转化为教育的内容,通过文化的熏陶,达成育人的目标。作为普通完全中学,布吉中学在近几年的特色教育实践中,依托本土资源建设校本特色课程,取得不俗成绩。新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布吉中学致力于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舞台,同时也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展示学校的教育个性,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让本土音乐走进高校课程教学 篇7

本土音乐作为一种民族音乐, 绝对不是仅仅的音乐, 它包括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等内容。所以, 本土音乐是在独特的社会、自然、人文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于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中的各类音乐形式的总和。它直接反映了本地区人民的精神面貌, 彰显了本地区人民的审美价值, 为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服务, 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本土音乐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并延续下来不断地发展至今。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其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更是让中国一直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其中的本土音乐更是独具民族特色。我国现存的本土音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 绵延不绝、璀璨夺目、传承至今, 具有极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从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构建民族精神世界的角度来看, 本土音乐在树立国人的精神面貌、审美价值和道德观念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它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和传统性, 影响着后世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和音乐价值取向。

二、本土音乐对高校课程教学的意义

在21世纪的今天,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尤其是在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外来音乐体系长期占据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绝对地位, 使得本土音乐难以走进高校课程内容中。对西方音乐体系的盲目崇拜和价值偏向观念一直影响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组成, 这样, 本土音乐必然就是一种落后排斥在外的状态。本土文化自觉意识的树立无疑会影响到高校音乐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并给它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随着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反思和价值评判, 在当今的高校音乐教育体系里, 人们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体系重构日益重视。在对传统的音乐理论研究、音乐教育研究、音乐创作研究方面都有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本土音乐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体系中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运用。而事实上, 在高校的音乐实践教学体系中, 本土音乐具有传承民族精神和审美价值导向的双重作用。本土音乐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是民族价值导向、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审美的集中体现。将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中, 有利于发挥其本身的价值导向作用, 因为它真实的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情感变化和审美价值, 对人们的生活文化活动有着强烈的示范教育作用。在高校里, 学生必须要走进广阔的本土文化音乐环境中, 让学生在本土的音乐文化中思想得到深化, 审美得到提高, 传统的道德观念得到巩固。

随着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和文化迅速的传播, 让本土文化走进高校课程教学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高校作为一个有着人才资源、教育资源和科技文化资源中心的地方, 必须要发扬本土音乐文化, 才能丰富高校课程教学内容, 给学生传达更多传统的民族文化, 发挥本土音乐的价值导向作用。

三、如何更好的让本土音乐走进高校课程教学

要想让本土音乐进入高校课程教学需要有一定的实践和经验来指导, 如何才能更好的让本土音乐进入高校课堂, 有以下几点建议和方法:

(一) 首先要合理开发本土音乐, 丰富高校音乐课堂。

本土音乐作为各种音乐形式的融合, 对高校教师的审美认识有高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合理开发本土音乐, 将本土音乐中独特的素材引进到高校的课堂中, 丰富学生知识内容, 扩展其知识面, 构建高校音乐教学的新局面。

(二) 其次要将本土音乐同其他艺术文化相结合, 方便教学和知识的习得。

艺术都是相通的, 本土音乐进入高校课程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教学, 更是需要多方面的艺术教学。歌舞、戏剧对高校课程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将本土音乐同他们融和,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同时也会对音乐素养有一个良好的养成。

(三) 最后要不断的探索本土音乐教学方法, 塑造独特的本土音乐教法。

本土音乐就是因为其独特性才能传承流传至今, 高校课程教学中的本土音乐更是对此要求教师有特别的教学方法去实践。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本土音乐的运用, 将已有经验同实际结合, 寻求一种简单易学的教学法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目标。

总之, 让本土音乐走进高校课程教学不仅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 更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方式的体现之一。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引入本土音乐更是当前各高校院系面临的首要问题, 加大对本土音乐的研究力度, 坚持开放办学的方针, 建立各项教学实践基地, 合理利用各项资源, 才能真正的让本土音乐走进高校的课程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甘小云, 周永红.高校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西南大学学报, 2011.

本土课程 篇8

一、生活为本, 素材本土化

课标中所谓“立足生活”就是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没有生活就没有习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 而是生活的必需, 跟说话完全一样。”一般认为,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那么, 作为语文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 它的外延也应该等同于生活。本土化作文教学就是立足于学生本土生活, 即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少量的社会生活等, 以及本土的历史文化、人情习俗、风景名胜、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均为习作训练的课程资源, 从中发掘、捕捉习作素材, 充分使习作素材本土化,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

1.习作训练素材本土化就是强调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要求我们要走进儿童生活, 关注儿童生活, 关注儿童身边的环境、文化、活动等一切, 使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课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这一精神, 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习作的“真”实践———本土化生活的“真”体验, 积累丰富真素材, 以解决学生“无物可写”、“无话可说”的窘境, 落实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2.本土化校本课程为习作本土化素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十分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实施, 许多学校根据实际开设了丰富的、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校本课程:如挑幡、武术、泥塑、竹编等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小养殖、种植的劳动校本课程, 每年一次的“教育实践基地活动”课程, 同时还设有军训、射击、长征教育、科技制作等项目, 这无疑是不可多得的本土化习作素材, 应重视引导学生留意积累。

二、因地制宜, 体验多元化

本土化生活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体验的内容自然也是多元的。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 因地制宜, 引导学生积极从生活中学习积累, 学会感受生活, 尤其是感受本土化的童年生活。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条件和机会, 根据实际制定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内容与计划。例如, 我们农村孩子分阶段完成这样的体验任务:用西瓜做个小灯笼;做一个小动物标本或植物标本;赤脚走一段田埂或山路;用木头或竹子制作一件小武器;学做一个手工编一个小玩意儿;采一次野果或摘一次水果;用水果制作一种饮料;采一束野花;学干一件农活;认识并尝试一件木工工具或农具;养几只田螺或泥鳅;围一次小水坝;摘一次菜;烤一次地瓜;煮一次八宝粥;认识一种新型农用机械;学种一盆蔬菜或泡一次豆芽;学做家乡特色小吃 (包饺子、做芋饺、炒豆子、包粽子) 等等。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积累生活经历。

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体验内容的多元, 还要注意引导体验形式、手段、方法的多元。同一事物或同一件事, 也要注意角度不同, 时段、季节不同的体验等, 从中关注变化, 学会观察、分析、思考。此外, 还应注意引导个体体验与团体、群体体验的不同效果, 鼓励有创意的体验。如在指导学生写“家乡的光饼”时, 笔者精心策划, 让学生确定不同的角度, 自主选择至少参与三项关于“光饼”的体验活动: (1) 观察老师傅制作光饼过程; (2) 亲自试着制作几块光饼; (3) 采访光饼致富能手; (4) 参观家乡光饼致富村———房村, 了解它的过去; (5) 和家人做一次光饼小吃; (6) 调查身边不喜欢或喜欢吃光饼的人群, 及其原因; (7) 研究光饼储存办法 (常见方法, 尝试体验哪种好, 有没有更好的) ; (8) 为光饼做包装设计; (9) 调查光饼制作的环境、卫生; (10) 传统烤光饼和现代烤炉烤光饼工艺的异同调查。并由此派生出的体验活动:光饼与肯德基比较调查, 思考怎样让光饼像肯德基一样走向世界;了解祖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有趣的饼。只有深入研究本土生活, 精心设计, 适时适当安排, 立体感知, 学生才能获得对事物多方面、多角度的认识, 也才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体验过程、结果。

教学实践中, 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体验任务或作业时, 通常存在一种通病:要么敷衍了事, 要么简化过程, 很难达到老师设想的效果。其次, 教师缺少有效的引导, 学生感受不深, 常表现出无话可说, 更谈不上自己的见解。因此, 有时教师应做体验的先行者、与生同行者, 及时把握时机, 有的放矢地做实、做细体验的引导, 使学生在体验时目标明确、选择的角度有利、步骤方法正确、侧重点突出。并能做到有效观察、思考、收集、记录等, 努力让其经历有所强化, 情绪有所触动, 心灵有所启迪……切实丰富学生的内心生活、情感世界, 真正为写作训练积累大量的一手素材。这样也才能确保写作时“呈现眼前, 浮于笔端”、“我手写我口, 我口说我心”真实表达所见、所思、所想。

三、抓准契机, 习作训练智慧化

习作教学的关键是导练。将习作训练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 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成为生活中的必需。而让学生有东西写、愿意写、能够写, 是导练成功的前提。我们的生活是没有彩排的。感动、喜悦、惭愧等情感常常会在瞬间应境而生, 境过而逝, 因此我们要像摄影师、记者、猎人那样时刻准备出击, 寻找并把握一个个精彩的生活瞬间, 用心、用笔记录下美好的生活, 表达交流情感、感悟、记忆。教学中, 不应局限于每周两节的作文课, 囿于课文命题的习惯做法, 而是要善于发现本土生活的习作切入点, 顺应学生心理, 准确把握学生强烈的表达意向、愿望、情感、需要等的时机, 智慧地引导学生多样化地训练。

1.一材多用, 因“材”导练。难得的好素材, 应当充分发掘它的作用, 精心设计和安排, 抓住某个点, 辐射几个面, 贯穿多种体验, 形成多元习作训练, 让学生的语言得到丰富的训练。如围绕家乡的“竹”这一素材, 让学生自主选择, 进行两种以上形式的习作训练: (1) 写一篇关于某个竹艺、竹编制作过程的说明。 (2) 向游客介绍家乡的竹, 写一篇导游词。 (3) 写一份家乡竹品种及其竹笋的营养和经济价值的调查小报告。 (4) 想象竹山、竹品、笋竹城的未来。 (5) 为竹产品 (竹席、竹地板) 做一份广告设计, 写一份广告语或广告设计说明。 (6) 赞扬以竹致富的领头人。 (7) 记自己走进小竹林, 赏竹或种竹、摘笋、挖笋、剥笋、吃笋等趣事。 (8) 介绍自己参观竹加工厂的经过。

2.应境而生, 因“境”导练。习作训练只有在学生心理无设防的情况下, 因置身情境中, 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才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否则, 习作兴趣就会减弱, 情感就会降低。有时, 一句话就像个导火索, 引发出口头表达的良好情境, 在情境中, 充分尊重学生, 教师不轻易评论, 让学生在心理无设防的情况下吐真言、表真“理” (自己的见解或观点) 、诉真情。如一次开学初发新书, 一本极其褶皱的新书十分显眼, 如何发出呢?我突发奇想地举起书, 当众问哪位同学会要, 一位调皮的学生竟然掷地有声地抛出一句话“哪个傻瓜会要那样的破书?”教室里一阵轰然笑声后, 窃窃私语。突然, 一位学生竟站起说:“我要!”又是一片唏嘘……借此情境, 让学生“大做文章”———因置身境中, 肺腑“真言”跃然纸上:知识是不会皱的;书的本质是一样的;一“念”之差, 两种态度;对不起, 我错了!……

3.情到深处, 因“情”导练。小学生是多情的, 而又多变的。关注其情绪变化, 在发生变化之时, 善于抓住其情感, 许多事就变得简单多了, 习作训练也是如此。有一年, 开学已过两个多月, 笔者突然被调到六年级方老师任教的班级代课。因她高度近视, 又出现眼疾, 无法继续胜任, 即将离任, 学生对方老师依依不舍, 于是, 上课之初就顺“情”推“作”, 和学生聊方老师, 激发学生说出方老师与自己在一起时的乐趣, 你三言、我两语, 话如泉涌, 情难自禁, 事后学生写下如《方老师的眼镜》、《幽默的方老师》、《再见, 亲爱的方老师》等感人挚诚的习作。

4.以媒为介, 因“媒”导练。生活中的一部手机、一种新玩具、一条信息、一则新闻、一张图片、一篇课文、一种特产、一种小吃、一场电影等都可能是引起班上同学谈兴未艾的话题。学生迷恋的玩具, 如溜溜球、小陀螺、航模、三国游戏卡片, 等等。它们总能掀起一阵阵校园流行风, 并由此派生出各种生活冲突。教师只要灵活地顺应学生兴奋点, 引导学生留意其中的情形, 观察其中情态变化, 由衷而言, 就能自然成文。如:班上掀起一股玩溜溜球的热潮, 不论男女生, 许多同学课间都兴致勃勃地耍弄。有的技艺娴熟, 玩法花样繁多;有的动作笨拙, 需反复琢磨;有的相互切磋, 沉浸其中;有的同学上课时还偷偷摩挲着, 不肯放手……笔者抓住这一兴趣点, 创设了自己———一个“笨老师”真诚向同学们拜师学艺的情境:一拜知识高者为师, 介绍溜溜球的相关知识;二拜技艺高者为师, 以比赛选拔老师, 并传授技艺, 示范讲解;三拜玩品高者为师, 谈玩物节制、玩中学问、玩中见品格等观点。学生在老师的巧妙引导下, 《笨老师学艺》、《三人行, 必有我师》、《当一回老师的老师》等习作悄然流淌于笔下。

5.活动为核, 因“需”导练。集体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 活动是集体生活的核心。在班集体中, 但凡开展活动, 就应该充分让学生参与小社会的预演, 激发他们的兴趣, 巧设门槛, 富有挑战, 调动学生对习作的需求。如在班干部的选拔中, 模拟总统选举, 开展不同职务的自我推荐或推荐他人 (写推荐书) , 参与竞选的主要班队干部要进行竞选演讲, 确定后就职演说, 参与班级工作后要写阶段工作小结或述职汇报, 其他同学也可对他们进行工作评价写评语;东西丢了, 写个寻物启事;离家到实践基地活动, 独立自主生活一个星期, 多天没有见父母, 写一封信与父母交流;学校班级发生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给班主任或校长写个建议等。应生活需要进行导练, 使学生能感受到习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本土课程 篇9

一、文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文文献研究的材料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学位论文和国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关于查询方法操作, 是在文献所属学科领域上选取社会哲学II辑中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这几个学科领域子类目, 在文献所属数据库上选择了“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库、“期刊”“特色期刊”“学术辑刊”“报纸”“国内会议”“成果”等数据库进行查询。文献发表年度的数量统计依靠中国知网自身的文献管理系统分类统计得出, 笔者利用Excel形成数据图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研究数量统计, 依靠知网文献管理系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与其他“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等学科领域子类目的显示统计, 但是部分文献所属类目间有交叉, 使文献总结与分类统计略有不同。关于文献研究的主题方向, 是以“Moodle”作为论文篇名的第一关键字, 填写相应研究主题方向为第二关键字查询统计而来。文献查询时间为1996年起, 查询得到Moodle研究的文献积累起始时间为2004年, 对其进行分析的文献发表时间为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

二、Moodle的研究综述

在教育领域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开发研究, 不是研究新热点, 但仍然处于它的研究生命周期内, 未为过时。Moodle自2006年起由黎加厚教授推广, 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 其理论与实践研究得到发展, 不少中小学教师也参与到开发与实践应用研究中去。就教育适切应用的需要来看, 对这些研究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如何, 具体有哪些研究经验或成果值得中小学教师学习采用, 有必要进行总结和梳理。

1. 本土研究的文章数量分布

(1) 研究文章的总体数量

进入知网查询本土化研究情况, 发现国内关于Moodle的研究始于2004年7月, 第一篇文章《用Moodle构建研究性学习平台》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作者吴军、吕开兵是江苏扬州范水高级中学的教师, 他们从技术操作层面简单介绍了构建课程的基本操作。自此之后,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家团队对此进行了推广, 特别是2007年起, 全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开展, Moodle平台的使用不断得到二次开发或引入到课程建设及教师培训工作中, 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图1所示) , 在教育领域与信息科技领域的研究文章数量不断攀升, 至今尚未停息。截至2012年年底, 共有508篇文献, 作为近年新生研究专题而言, 研究数量较多。

(2) 各级各类教育领域的研究数量

根据文献所属学科领域及类目数据库的统计得到, 基于理论研究的有352篇文章, 基于实践研究的有182篇文章, 这些文章在面向理论还是实践的研究侧重上有一定的交叉, 但总体上反映出理论研究多于实践研究。再以面向各级教育子类目数据库为分类的分类查询统计得表1, 分布在基础教育的有118篇, 研究数量较多于高等教育等其他级别教育, 反映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对Moodle平台研究数量情况。其中, 在基础教育领域, 初等教育研究文章有27篇, 中等教育文章有91篇, 再对比学前教育的0篇, 我们会发现研究数量在各级教育学校分布形态上呈榄核形状, 中间大两头尖, 反映出各级教育学校在接受新技术新媒介应用研究的不同态势, 同时也印证了Moodle平台应用的技术门槛, 对教师的技术平台应用研究力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再对文章相应所属数据库进行分类查询发现, 关于Moodle专题的硕士学位论文有79篇, 发表在学术期刊、学报的论文有425篇, 即使考虑了研究群体的相对人数, 仍然可以看出高校研究生比教育一线实践工作者对Moodle的研究关注要少。

2. 本土研究的主要范畴及进展

在Moodle引入本土研究初期, 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该平台系统特性、安装调试、功能模块等方面的陈述, 文章倾向于技术性说明多于应用性论述, 也有一些与实践结合的文章, 但是侧重于功能介绍的理论性实现大于实践应用的深入挖掘, 特别是对于一些技术难点的处理、在教学上如何转化应用的偏少。王小明经过研究和应用实践, 在2008年指出:阻碍Moodle在中小学教师中推广和应用的共性问题是平台本身问题、技术壁垒问题、教学设计问题和课堂评价问题[1], 这也是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并认同的。

2008年以后, Moodle国内应用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技术引入后的过渡鸿沟期基本渡过, 以及全国教育技术项目的推进, Moodle二次开发改良的系统逐步应用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项目中, 使中小学教师对Moodle的优点和功能模块与教学的整合应用有了网络学习的境脉性认识, 加之相应信息化研究团队继续培训推广, Moodle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一些学校和教师克服了Moodle本身的技术壁垒, 经过技术过滤后在开创Moodle应用上有了较大的作为。例如天河魔灯的七彩虹读书会网络学习平台建设, 杨丽君等提出一种基于Moodle学习平台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新模式—“积态组合教学培训模式”[1], 分别是学科教师结合学科课程开展的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承载校本课程进行的学习, 以及使用在教师培训上的课程建设与学习。基于此使用方向, 对Moodle的应用研究具体反映在平台的二次开发、网络课程的开发、依托平台开展的混合学习模式的研究等, 但对文章质性分析发现, 围绕平台的工具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较多, 对教学活动的活动参与角色、活动任务、活动操作与平台之间的关系等的属性的研究较少。另外, 学位论文的研究大多较为系统但与一线教学结合不够紧密, 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文章有一定的实例, 但研究较为粗放不够深入。

凭借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优势, Moodle在信息技术学科课程里的应用研究也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除中等教育有27篇文章外, 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研究较少或没有研究 (见表2) 。

笔者对这27篇文章进行文献分析后发现, 信息技术学科对Moodle应用研究的主要方向有评价与测试、课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等 (见表3) 。其中利用Moodle进行教学评价和开发测验系统的研究稍多于其他方向的研究。从文章的整体质量来看, 研究还是停留于Moodle有什么功能和实践后有什么心得这种浅层次的认识上面, 对于如何结合学科课程的教学特点进行课程包制作、页面呈现方式设计以及基于学习活动设计方面, 都没有具体深入的研究。而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Moodle的研究文献几乎为零。

综上所述, Moodle自引入本土后, 经过若干年的培训推广, 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都有一定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平台功能与开发、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学科课程整合与教师培训应用三大方面, 而在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中的研究相对较少, 只在中等教育学校有一些研究, 但研究点不够丰富、研究不够深入。Moodle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应用, 其研究需求和应用价值尚待考证, 亟待相应实践经验及深入研究去充实。

三、网络课程的研究综述

1. 本土研究的数量

网络课程是目前高等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网络课程的本土研究于2003年启动, 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的。何克抗教授指出:“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 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2], 网络课程作为信息互联时代的另一种学习资源形式和学习活动形式, 有其研究的迫切性和价值性。有传统课程理论体系基础, 网络课程在理论研究上优于实践研究:国内关于网络课程的研究始于1999年, 直至2003年国家关于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出台, 2004年起开始逐渐增多, 至2012年年底, 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文章有2 203篇, 其中理论研究的有1 872篇, 面向教学实践的研究有331篇 (如图2所示) , 而且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 中等教育也有一部分文章, 反映出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跟学习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及适用性有直接关系。

2. 网络课程的研究主题与问题

从谢幼如编著、2005年5月出版的《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来看, 网络课程的各个要素已经在理论上被涉入论述, 后人也在相应的理论框架上不断地丰富和调整深入。以“网络课程”作为篇名第一关键字和以“现状”或“综述”作为二次检索关键字, 查询到54篇文章, 这些文献综述质量参差不齐。在其中较好的文献里, 李中华指出:“网络教育的实际应用状况其实很不尽如人意, 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网络上缺乏真正有吸引力的高质量网络课程及相关网络教育资源供学习者选择。”他还得出结论:“现在的网络课程基本上是简单的网页‘呈现’式的类‘电子书’教学模式, 很难吸引学习的兴趣[3]。”张化松指出:“当前网络课程的开展, 许多活动的展开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许多学校都正在积极地开设网上课程, 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浓厚的远程学习的气候;从教学模式上来看, 当前的远程教学和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混合的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 远程教学和基于校园的课堂教学之间的界限也就越来越模糊了;从网络技术的应用来看, 目前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课程内容的发布上, 网络只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体, 而没有当做一种通讯平台来使用[4]。”王辉于2007年指出我国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六点:网络课程、网络课件、网络教材的混淆, 课程体系大而全, 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单一, 缺少评价与反馈, 缺乏教学活动设计。从今天国内教育现状及开放教育实施情况来看, 特别是一线教师亲身参与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可以体验到, 这些仍然是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从网络课程支撑平台五个要素—“管理工具、课程工具、交互工具、内容开发工具、学习工具”出发, 以“网络课程”为篇名第一关键字、相应要素作为第二关键字进行筛查, 对研究文献关注网络课程内核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解发现: (1) 在宏观层面上的研究远多于中观、微观层面的研究; (2) 基于教的研究多于基于学的研究。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 关于学习活动设计、环境构建、内容呈现方式和测验工具等这些教学实践者需要切实操作的部分研究较少。同时, 就某门课程知识内容体系的研究较多。就如马志强综述的结论一样:“研究并不平衡”, 以传统教学活动为线索, 未能对支撑平台学习活动工具的活动特性做出深入分析, 以至于没有将Moodle平台的学习工具统一整合到教学设计的整体流程中。由此, 我们可以得出网络课程研究主题的一些概貌, 以及找寻可借鉴的主题文章。

四、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本土研究综述

1. 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研究情况

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开发研究中, Moodle和网络课程是研究课题中的两个变量, 从功能角度来看, Moodle作为网络学习的支撑平台, 它的变化将引起网络学习实现的变化, Moodle是主变量, 网络课程是因变量;从目标考查来看, 网络课程是主变量, Moodle是因变量。从以上关于Moodle和网络课程的综述来看, 显然, 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研究, 如果从前者看, 实践者受制于技术平台的因素, 放置于发展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较少;如果从后者看, 尽管以目标考查论来看待网络课程建设, 但是网络课程建设囿于自身实践现实的局限性, 其活力暂未完全释放。

以“Moodle”为第一关键字、“网络课程”为第二关键字, 笔者找到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研究有48篇文章, 其中学位论文占10篇, 期刊等其他文章占38篇。对这48篇文章进行题目和摘要内容分析发现, 这些研究从属于网络课程研究的情况, 基于课程整合、基于课程内容设计的居多, 研究线条较为粗放, 微观层面关于用户管理、页面内容呈现、评价转化等操作难点的甚少, 主题研究主要分布在平台构建、资源建设、认识与心得等, 精细化研究不足。

2. 基于Moodle的信息技术网络课程开发研究情况

再细分进入信息技术学科网络课程开发的研究, 只找到2篇文章, 分别是《基于Moodle的中学信息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和《Moodle平台下信息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建设》, 可参考的主题宽度和深度尚不够。

五、结束语

基于Moodle开展网络课程的研究尚少,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更少, 从虚拟学习共同体构成的学习主体、学习客体、共同体三个核心要素和工具、规则、劳动分工三个调节要素的理论分析出发[5], 我们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不仅是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实践及具体学校的应用研究要加强, 网络课程的实践应用研究也要加强。就“基于Moodle的小学信息技术网络课程开发研究”而言, 围绕虚拟学习共同体的结构要素参考借鉴网络课程的相关研究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经验的同时, 还要针对信息学科知能课程的特点, 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学习活动心理进行研究。

摘要:Moodle作为目前最流行的学习管理平台之一, 由于其先进的建构主义理念和免费、开源等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进行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不少中小学教师也参与其中。我们特别邀请广州市的一些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 内容涉及Moodle学习平台的本土研究综述、平台的搭建和配置、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课程制作设计、评价与测试等方面, 在本期和下期杂志上分两次刊登, 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汪基德, 张莉.Moodle国内研究新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 2009 (5) :15-18.

[2]邓国民.基于Moodle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开发和应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08.

[3]李中华.我国网络课程类教育资源开发现状、困境及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 (10) :12-14.

[4]张化松, 徐晓萍, 雷锋.网络课程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初探[J].网络与信息, 2008 (12) :24.

本土课程 篇10

一、多途径的资料搜集,建立园本课程资料库

1.发挥不同教师的优势,全面搜集本土资料

不同教师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所以他们对本土资源的了解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在搜集本土信息时, 我们发挥教师自身优势,让教师对自己比较熟悉的、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比较容易得到的信息进行搜集, 使教师对本土资源的了解各展所长、优势互补。 如有的教师自小长在土楼,就让该教师专门负责搜集土楼方面的资料;有的教师老家盛产竹子,我们就让她专门负责搜集竹子方面的资料……

2.有效转化乡土资源,使其适用于我们的教育对象

在园本课程开发中,我们发现活动领域大都局限在科学、美术方面,而音乐、语言等领域内容较少。 为了改变这种领域偏向的现状,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对民间文化素材的转化上。 首先, 把民间文化素材改编成领域内容。在改编中,我们对这些民间文化素材转化的原则是:摒弃带有迷信色彩的情节;删除一些过于书面化的语言,使文字表达儿童化;更改反映时代特征的词句;改变作品的用途等。 其次,把民间游戏转变为主题游戏。 在转化民间游戏时, 我们通过变通游戏玩法来改变其不适宜性。 如民间游戏 《 抬轿》 ,其玩法对幼儿园孩子来说,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就对游戏玩法进行改编,使它既保留其原有的乡土气息,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本土活动环境的创设,搭建园本课程的平台

1.创设富有家乡气息的互动环境

在本土课题研究中, 我园从环境创设入手。 在大环境的创设上,我们认真做了整体规划:把一楼的天桥布置成家乡的竹林,二楼的楼梯转角的墙上用杉木布置了田螺坑土楼群, 把二楼的天桥布置成香蕉园……这些充满本土气息的环境创设, 使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家乡的美,感受着家乡独特的韵味。

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上, 让人随意可以捕捉到课程内容与家乡文化相互渗透的气息。 民间游戏活动区“, 挑竹棍”“ 滚铁环”“ 打陀螺”“ 跳皮筋”等民间游戏材料丰富多彩;本土材料创作区,竹子、芦苇、泥巴、稻草、松果、棕榈叶等本土材料应有尽有;社会角色扮演区“, 家乡美食一条街“” 金山拉面馆“” 茶叶加工厂“” 茶馆”等角色游戏材料栩栩如生……这些本土操作材料透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拉近了社会与课堂的距离,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社会生活画面, 幼儿在操作中积极性、自主性得到很好的提高。

2.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形成支持性环境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 重视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 ”因此,在课题研究中,首先,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便利条件。 在《 我爱土楼》 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在“ 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工作的家长为我们联系该单位的领导,为我们的小朋友参观 “ 世遗办”提供一切便利,如允许幼儿进入展厅参观、派专业工作人员为小朋友对土楼做详细的介绍等, 使小朋友对土楼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其次,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参与到幼儿活动中。 如主题活动《 好吃的芋仔諽》 ,在开展《 芋头哪里来》 活动时,我们邀请家长到园参与孩子的种植活动, 结果很多家长带着锄头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种植芋头。家长的积极互动,使孩子们的种植活动取得了预想的活动效果。 最后,我们善于利用社区人力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如在《 青青的竹子》 主题活动中,我们邀请民间编织艺人到班级,为小朋友传授编织技艺。

三、以综合课程的视角,开展本土主题活动

1.以科学认知为切入点,多角度了解有关主题活动内容

一个主题活动内容所包含的知识是多方面的, 为了让幼儿对我们所开展的本土主题内容有深入的了解, 我们以调查方法为起点,通过记录、统计、分类等活动,感受南靖浓厚的乡土乡韵,进而萌发家乡自豪感。 如在《 家乡的小吃》 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幼儿与家长一起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地调查, 收集了许多相关的资料:“ 奇客饼干” 的制作过程,“ 金山拉面” 的饮食渊源与传统做法,“ 土楼糍粑”“ 土楼青草諽”的传说故事与制作方法,“ 米糕”的制作过程及不同制作模具所代表的不同的象征意义……然后让幼儿根据一定要求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如对各种家乡糕点进行分类:哪些是面粉制品,哪些是米制品,分类后再引导幼儿统计,大米做的糕点多还是面粉做的糕点多, 让幼儿在全面的认知中真切感受南靖乡土小吃的传统文化底蕴, 从而对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产生由衷的钦佩之情,激发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2.以模拟操作为探索点,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本土课程 篇11

【关键词】 本土资源 主题活动 课程内容设置 创作本土资源作品

G612

孩子幼小时就开始探索周围世界,常常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对他们来说特别敏感,总是喜欢问这问那:“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若孩子的好奇心能得以较好的培养和发展,就会化作强烈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我们农村具有丰富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优势,具有独特的特点及价值,是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本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自然、民间艺术、民风习俗、地方历史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等。这些资源具有浓郁的乡土民风,幼儿从小耳闻目染,非常熟悉,是幼儿园难得的教育资源。

一、将民俗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

庄浪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风景秀丽,这里有着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如庄浪社火,云崖寺,紫荆山,陈家洞石窟,更是名扬中外。因此我们设计了《幼儿园本土课程的开发利用的研究》这个课题,旨在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让幼儿亲身感受,体验水乡文化独特的魅力。我们把这些资源分成了四大类:家乡文化特色、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胜、家乡的小吃。其中家乡文化特色包括:十字绣、草编、剪纸、秦腔脸谱、社火、眉户、小曲等。家乡特产包括:洋芋、苹果、粉条等。家乡名胜包括:紫荆山、云崖寺、陈家洞等。家乡小吃包括:酿皮、荞面油托、大馒头、暖锅浆水面等等,再将这些资源进行了整合,在与幼儿互动的基础上有目的的生成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每个主题的选择都立足于孩子的兴趣,并能整合到各个学科。

在寻找本土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传统的民间故事、民间小曲、名胜古迹、民间手工制作等非常适合幼儿教育。为此我们设计了《我的家乡》这一主题活动,于是《家乡的名胜》《庄浪社火——我们的骄傲》《金巧巧 银巧巧》《麦秆变变变》《跳方》《打沙包》等活動应用而生,,让幼儿了解了庄浪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是对传统课程的有效补充,对促进孩子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在环境布置中彰显庄浪特色

蒙台梭利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环境是重要的资源,是隐藏的教师,孩子吸收环境中一切有用的知识而成长。墙饰作为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从感官上给幼儿带来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因素的刺激,从情感上带给幼儿愉悦感。

庄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麦秆,高粱杆,纸浆,刺绣等等这些丰富的本土材料,放在手工区,让孩子随意制作,孩子们大胆创新,利用麦秆贴出各种风景,人物的画面,用高粱杆制作出椅子,眼睛,球拍等等有趣的小东西,利用纸浆贴出各种形态各异卡通人物,利用针线我们的小巧手们绣出各种小动物,想象力丰富,作品精美,令人赞叹。

为了更加突出乡土特色更加浓厚,我们师友共同创作本土资源特色的作品,来加深幼儿的记忆,漫步在楼道中,一楼展示的是家乡的本土文化,如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荷包、草编编成的花篮、蚂蚱笼,草帽装饰画,形态各异的剪纸,秦腔脸谱,让我们感受到庄浪的文化的精深,二楼以庄浪的特产为主要素材,如南瓜,苹果,洋芋,玉米,加以装饰,再配上绿叶,让整个楼道充满了生机,三楼以庄浪的名胜为素材,紫荆山,云崖寺,陈家洞等名胜的图片,经过幼儿与教师的巧手一加工,悬挂与楼道之间,又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工艺品,还有那舌尖上的庄浪,一幅幅美图,让人浮想联翩,场面之壮观,设计之精彩,令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

三、把民间游戏融入到平日的游戏活动中

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所配的儿歌都是当地方言,朗朗上口、趣味性强,为游戏赋予了质朴、诙谐、活泼的本色,既赢得了幼儿的青睐,又为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草根化的教学蓝本。对这类游戏,我们注意搜集整理。如锻炼身体,娱乐身心的民间游戏“金巧巧 银巧巧”、“跳方格”、“跳皮筋”“炒黄豆”“打沙包”“滚铁环”“翻纸牌”等等,只要有场地,幼儿随时都能玩起来。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的结合,我们在各区角投放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让幼儿能在常态下,随意自如地开展各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童谣说唱等在游戏区,我们还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玩具放进游戏区,并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安全因素等进行整理。例如沙包、陀螺、风车、木板、皮筋、冰棒棍等适合游戏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塑性强,可以千变万化,来源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一物多玩,充分发挥了孩子的创造力。如翻绳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有时一个人玩,有时两人合作玩,有时几个人一组,研究、切磋或分享交流,小小翻绳在幼儿手中成了变化莫测的“魔绳”。

在美工区可以放进麦秆、高粱杆、纸浆、橡皮泥、彩色纸等大量的农村自然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贴等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如让幼儿用麦秆制作贴画,用高粱杆制作眼镜、自行车、梯子等等。在印染区给孩子们放进牙刷、纸团、各种植物根茎,让孩子喷刷、印制各种图案,并在图案上进行添画,充分发挥幼儿的创新能力。

总之, 本土教育资源在区角活动汇中的开发与利用,不但使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激发,同时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使孩子变得更加心灵手巧。而同时也拓宽了教师教学改革的思路,使我们体会到孩子们生活的家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教育资源;做为基层幼儿园的教师,应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农村资源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唤醒孩子对农村资源的良好认知,同时培养幼儿从小爱家乡、爱劳动的美好情感。

参考文献

[1]《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幼儿园特色环境的研究》研究报告(2010-06-24 16:20:13)

[2]《家庭教育——怎样教孩子》 陈鹤琴2001.9

本土课程 篇12

一、融合本土特色, 确立民间体育游戏课程内容

1.民间体育游戏内容的收集分类。

利用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 搜集教师儿时玩过的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各班召开家长座谈会, 让家长重温童年生活, 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本土民间体育游戏, 等等。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们收集到许多本土民间体育游戏, 整理出几十例不同的本土民间体育游戏素材, 并把收集到的本土民间体育游戏整理成三大类:游戏类、器械类、体能类, 每一类又按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划分。

2.民间体育游戏内容的筛选整理。

质朴、诙谐、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 深受幼儿喜爱, 但存在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 甚至有些游戏夹杂着不健康的内容。 所以, 我们在确立本土民间体育游戏课程内容时, 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 选择的民间体育游戏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注意游戏的实用性、教育性, 对于一些在内容规则不规范或相配的童谣儿歌内容不健康、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 我们不予采纳或重新改编, 使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二、把握活动时段, 确保民间体育游戏活动顺利开展

1.晨间活动。 晨间活动时,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有效简单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 因为民间游戏不受时间和人数的限制, 简单易学, 在晨间活动进行, 既锻炼了幼儿体能, 又能有效利用时间。

2.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尤其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能, 户外活动时间较长, 教师总是会设计孩子喜欢的民间体育游戏, 让孩子在户外活动这段时间提高体能。

3.自由活动。 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的时间, 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午饭前后、各过渡环节, 我们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 玩具携带方便, 便于收拾器械的民间体育游戏, 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 如《石头剪子布》、《斗鸡》、《跳格子》等, 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 而且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 灵活地贯彻在一日活动中, 体现了动静交替原则, 让幼儿得到充分的自由。

4.家庭活动。 《纲要 》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通过教师的介绍、家长的参与、主题墙的展示, 家长对学校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都已经非常熟悉, 所以, 我们会经常鼓励孩子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玩玩民间体育游戏, 并在第二天请孩子“告诉小伙伴们, 告诉老师, 你在家都玩了什么民间体育游戏”。

三、营造运动氛围, 优化本土化民间体育游戏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 》 提出 “ 创造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作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我们在园舍、场地、设施、器具等方面, 创造适宜的环境, 突出本土化民间体育游戏特色, 真正发挥游戏环境的作用。

1.完善各类设施器具, 为活动提供良好物质条件。

环境是对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 它能给幼儿提供便利的活动条件。 为了能更好地在户外开展民间体育游戏, 应该完善各类活动设施, 如为确保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 特别是奔跑类的民间体育游戏, 可以将操场全部铺设了橡胶地垫, 还组织教师、家长利用本土材料自制实用的体育器具, 如竹梯、轮胎、纸船、小推车、高跷, 等等。 在宽松的户外活动中, 孩子真正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

2.美化园内环境, 为活动创设隐性教育内容。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幼儿成长发展的条件, 美化园内环境, 能为活动创设隐性教育内容, 幼儿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成长。 为了充分利用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空间, 使幼儿园的每一个墙面会说话, 体现本土民间的幼儿体育游戏, 我们对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及挂饰也进行精心的整体策划, 在环境布置上与渔村相结合, 既体现渔区特色, 又体现我们的石塘文化, 坚持“体现家乡特色、师幼共创”的原则, 使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成为具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的大量本土的民间体育游戏, 经过筛选整理, 确立了本土化民间体育游戏课程内容, 通过探索民间体育游戏实施途径, 逐步形成幼儿园特色教育。 我园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本土民间体育游戏, 极大地丰富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内容, 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不再枯燥、单调, 宽阔的户外场地到处可见孩子们玩游戏时欢快的身影。 课程的开展不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渔区资源中蕴涵着的丰富教育价值, 通过不断挖掘, 更体现了本土民间体育游戏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潘静红.民间体育游戏在农村幼儿园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幼教研究) , 2011 (1) .

[3]顾荣芳, 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8.

【本土课程】推荐阅读:

本土体育07-15

本土教材07-16

本土建筑07-20

本土超市05-23

本土设计06-04

本土教育06-21

本土元素06-29

本土零售08-03

本土理论08-09

本土服装08-28

上一篇:检验学习下一篇:读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