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教育

2024-06-21

本土教育(共12篇)

本土教育 篇1

一提到某种理论的本土化, 总会出现两种情结:一则是一种不自信的吹毛求疵, 实在想“踩到”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非要整出点自己的新花样。比如, 有些老师提出什么“××模型”、“×××理论”似乎显得很“土”, 其实也只是土, 因为只是玩弄了一个“本土”概念, 芯子还是人家的内容。再比如, 什么色彩心理学, 无非就是人格理论的一种“土”包装。第二种本土化情结, 就是想借“本土”之名包装自己的一套江湖策略。比如, 有人提出西方理论都过分强调生涯, 而我们当前的问题是就业难的问题, 所以要提“以就业为导向的生涯教育”。其实想想看, 中国还缺少“以就业为导向”的生涯教育吗?

为什么自然科学领域, 从来没有人提什么本土化的问题。因为所有外在的、可观察世界的东西, 是普世皆然的, 全世界的人们是站在相似的立场、看到的是相似的结果。这其实是一种文明的境界:civilization。文明这个单词的前缀的civi, 意为城市。而城市为代表的文明, 其实内核就是标准化、规范、结构、边界、权责等。在这一点上, 其实没有本土化什么事, 因此其标准的单维的。但是, 西方人吃饭的礼节、与东方人是不同的, 而且也没有哪个更好之说, 这种带有地域特色、适应地域需求的“正确”就是文化的维度了:culture, 其前缀是“土地”, 即合于乡土的行为才是本土。

而生涯教育, 因为其主体是人, 而人应有的发展是没有civi型的一维性统一标准的, 必须要在culture的层面来思考。所以, 生涯教育的本土化就需要从两个层面去做一些反思与探究:

首先, 生涯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生涯发展, 那么关于人的“发展”以及发展的“成果/功”需要有一个定位。即, 什么叫“发展”?什么叫“成功”?从西方的个人中心立场, 自己感觉好就是真的好, 但是中国的成功则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即, 本土生涯教育需要首先到群体、民族、国族的立场去思考:我们期望共同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度、社群、生存的环境。再具体化一点就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因为生涯发展而非常“成功”, 那么我们所有这些“成功”的人所构成的整体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 是很难回答的。之前我们受西方理念的影响, 把“拥有”内化成了成功的标准, 即挣更多钱、升更高职、拥有更多产业。但是, 这种功利取向的“成功”诉求, 已经使中国社会越来越不堪了——虽然, 我们“成功”的人越来越多了。这里需要补充的是, 在美国这种功利取向就没有产生副作用, 那是因为它有宗教的边界约束、以及严格的法律做守则。在“畏法度”的基础上的功利, 会使功利最终指向“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结果。比如, 在美国是自由的, 但是枪支枪支使用是有严格守则的;挣钱是人人追求的成功标准, 但宗教会让你坚信富着死去是有罪的。那么, 我们中国进行本土化的生涯教育, 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就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这其实, 是一个顶层设计的事情。虽然我们作为生涯教育的专业人士, 没有足够的心力去琢磨这事, 但是作为生涯教育者, 你一定要内心有一个生涯教育的“育”之目标设定。否则, 你的努力只是在为功利主义的道路添砖加瓦。还好, 咱们的精英已经为我们设计了一个总体的“成功”社会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其实就是把“修”、“齐”、“治”、“平”整合起来了, 把己、他、人、天下“平”之。即, 生涯的成功, 不仅仅是你自己的“拥有”度, 更需要关注因你的拥有而带给家、国、天下带来的利益。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 以“大我”为诉求的生涯教育, 并不是要取消“小我”, 而是要在“小我”基础上继续成长。这才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西方的“平”天下, 是让天下象它那样。美国到处贩卖自己的民主体系, 但所有被它强制注入“民主”的国家似乎都没有好下场。而中国的“平”天下, 是各自以自己最自足自乐的状态存异且求同。

本土生涯教育的第二个角度, 就是从微观层面, 回到每个人身上。“教育”在中文里是两个词, “教”为从外而内的教化;“育”为从而外的长出。西方的生涯理念/论, 更多从人作为WORKER的立场的思考, 即如何把人这个工具测量清楚, 然后安置到特定的位置上让其发挥最高的产出。其实生涯理念是“不浪费每一分付出”。这其实就是精英主义, 即由精英们把生涯应有的状态研究清楚, 然后个人遵照执行即可。其实, 美国的制度体系就是一个精英主义制度体系。固然, 作为一个“劳动力”, 一定是需要有WORDER角色的, 但是光有WORKER角色不足以彰显作为一个人的独特性。所以, 本土生涯教育还要研究从内而外“育”出的立场。即每个人“自反而缩, 虽千万人, 吾往矣”, 即对自己生命的定位认同与担当。人并不仅仅是一个效率工具, 更是一个价值工具, 而这个价值除了社会价值之外, 还有个人作为一个自我定位的独特人的价值。在《中国合伙人》里, 所谓的成功, 只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美国实验室、在美国人面前长了面子。要知道, 这种以别人标准为荣的成功, 是一种非常强的奴性阿Q胜利。还有象影视片里, 动不动就把日本鬼子打得不行、俄国大力士不堪一击等等。我们更应该象《一代宗师》里所期待的那样, 唤起我们每个人的文化自觉, 找到自己应有的“宗”与“师”, 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 而且这个价值体系不是为了分东西与南北, 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具体化到针对大学生的“本土生涯教育”:一则, 在内在精神的层面, 用多种方式激活学生对自我负责态度与青春活力。而不是现在这样大家都被一元化的“钱宗”绑架着时时勤于钻营以“钱途”。二则,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教育, 使学生能够在“大我”的层面有一些反思, 使“小我”与“大我”天人合一;三则, 源于西方的、关于人作为一个工具的WORKER的理性技术, 我们全面深入学习、引进、实践。只要前面的生涯理念方向与精神价值清晰之后, “拿来主义”就是最牛的策略了。再次强调, 本土绝对不是“唯我独尊”, 而是在“不易”基础之上的“变易”, 其实这个道理是很“简易”的。不易、变易、简易, 正是《易经》的核心精神, 《易经》者, 中国的群经之首也。 (2014年仁能达第三届本土生涯教育论坛主题发言内容节选)

我们更应该象《一代宗师》里所期待的那样, 唤起我们每个人的文化自觉, 找到自己应有的“宗”与“师”, 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 而且这个价值体系不是为了分东西与南北, 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本土教育 篇2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困境及思考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对任何国家民族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现代人类文明所必需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是透过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主导之下创造出来的,没有高等教育为其培养人才的民族将会在未来失去一切。审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虽然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程度之低却令人堪忧,几乎所有高等教育不仅其人才培养模式几近相同,而且其民族的本土化缺失亦十分雷同。首先,所有高等教育均忽略了民族本土化问题,过度追求高等教育的一致性,反而使得民族区域内部本应固有的民族特色日益淡化;其次,民族区域的民族特色既是民族赖以发展与维系的纽带,更是以民族区域内部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所需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所有民族的高等教育都应拥有其自身所独具的特质,且与本民族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特点相契合,照搬照抄的教育理论及方法绝对不是最适宜的,我国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中真正能够做到民族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理论与经验都是从苏联与欧美等国借鉴而来,这些理论与经验同我国的民族发展现状存在一定差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我国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就其发展现状来看,既缺乏真正的民族本土化特质,又缺乏较好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困境

在梳理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教育事实就是高等教育课程的本土化落地生根的发展困境,无论是引进式发展还是借鉴式创新都必须回归到民族本土化内核,并将其内化为能够与民族本土化相同频率的文化,民族的固有文化是在长期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下发展而来的,每一种文化,不仅是民族生存的源泉,而且更是民族发展的智慧源泉。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由于存在着过大的落差,因此,首先,必然会在发展的初期陷于如何完成文化差异的对接困境;其次,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中所教授的敷衍式的象征性的民族教育亦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拉向了边缘化的困境;另外,泛文化准文化等国际文化的的文化杂化的泛滥趋势更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带来了日渐非本土化的困境。从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引领文化制高点的高等教育更应是与国家民族联系密切的亲本土化的,而这一点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并不冲突,在多元化高等教育中适当添加民族本土化成分更能够促进并突显高等教育的同质化与一体化进程。民族主义与民族性的方法论及其处理社会关系的原则都可以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法宝,这些基于民族宝贵遗产的智慧源泉的背后是历经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的积淀。高等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的国际化同化,以及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内化,最终都必然会汇流成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思考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既是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强而有力的支撑,又是发扬民族文化传承的科学保证,更将是引领民族区域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区域过多地关注并倾向于全球化,往往会迷失其民族化意识,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当然,民族本土化本身并不排斥全球化、国际化,更不排斥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但是民族本土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加以考量的一个攸关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存在着传统与现实、扬弃与创新、本土与域外、理论与实践等诸多方面的必然冲突,从教育理论的视角来看,现代教育现实显而易见地与民族教育传统存在着理念与理论上的冲突;从民族发展的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亦存在着必然的扬弃与创新的问题;从教育的地域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多元高等教育与一体化教育之间存在着本土教育与一体化教育的冲突;而从高等教育在民族区域的本土化实际落实来看,还存在着理论建构与教育实践的冲突。[1]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发展还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们认真衡量并找出本民族教育与其他民族乃至其他发达国家教育的差异点与共同点,从差异点中找到高等教育的差距,从共同点中找到高等教育融入民族本土化的着力点。

二、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意义

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困境思考为学界带来了一个热议的民族本土化发展话题,这一话题虽然与民族文化本位无关,亦与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无关,但是却与民族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同时,亦与民族文化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这就不由得不引发民族区域对民族文化如何更加有效地拓展的深刻思考,民族文化的拓展对民族区域而言具有更加广泛与深远的积极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区域的立域之本,失去了民族本土化特质,民族区域必将不断疏离于其民族性,由名存实亡而最终逐渐消亡。由此可见,不断增强民族本土化特征,增强民族区域优势,已经成为各民族尽皆知而不宣的立域之本。诚然,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多元化交相激荡的现代社会之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一体化显然是更为时髦的课题,但是,作为民族区域,加强误区域内部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与紧迫的议题。民族之间的以经济文化为纽带的快速渗透,已经达到了以往人类社会所无法企及的空前高度,这就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实质上也是一种促进民族发展的和谐化过程,而且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个国家多民族和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必要性

在教育理论中,教育构成三要素、教育价值观以及教育学假设等因素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最终都必须还原到民族区域中来方能完成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从这些理论因素之中提取出既能够激发民族本土化的合理因素,并使其植根于民族本土化土壤之中才能得以真正焕发出高等教育的无穷力量。比如美国高等学府,在英国对美国进行殖民时期,英国在美国本土兴建了许多英式学院,其中的三所英式学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它们分别是哈佛、耶鲁与威廉玛丽学院,但是,令英国殖民者大惑不解的是,这三所学院直到殖民时期结束之后仍然名不见经传。虽然当时的英国殖民者亦为这些学院配置了优秀的教授,并且其课程依然保持着英式的.传统殖民课程,直到18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着手针对高等教育大力进行民族本土化改革,此后其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才真正得以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正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赋予了美国这三所大学以鲜活的血液,使之得以发展成为今天举世瞩目的世界著名学府。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并未影响这三所世界著名学府的国际化,反而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以其民族本土化成就了这三所著名学府今天的国际化,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已经成为民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关键。[3]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探析

国家民族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真正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更需要基于民族特质的多元化,而这与我国目前传统的一体化教育并不矛盾,且完全可以齐头并进。从复杂理论系统的视角来看,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本身就存在着民族自我禀赋的特质发扬,这对于民族本土教育而言是一个较大的优势,针对这一优势加以深入研究与深入探析不仅对于更好地理解民族本土化教育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将高等教育更好地引入民族本土化意义非凡。[4]促进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理解民族教育本身的意义,同时更需要在思维上彻底转变对于民族教育的传统的肤浅认识与顽固意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对其加以把握,通过对民族本土化文化传承这一主线作为调动民族敏感性的基本要素,围绕这一主线,将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渐进式的民族本土化渗透,在此过程中,小而言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可以从中最大限度地受益,大而言之则整个民族区域乃至高等教育领域也都将从中获益。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发展路径

(一)高等教育民族人才培养的创新

纵观世界各个著名学府的成功模式,我们看到它们无不秉承着民族本土化的发展之路,同时,这些学府亦都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但是,这些学府均能从国际化过程中以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本土化脱颖而出。哈佛大学的前身就是剑桥学院,哈佛之所以能够从剑桥学院嬗变成现在世界屈指可数的顶级大学的决窍其实说来非常简单,那就从早期的模仿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从英式教育中“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之路。[5]高等教育民族人才的培养恰恰与这种发展思路吻合,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更加多样化,管理体制应更加规范化,生源应更加倾向于民族化,同时,应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教授,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拓展与创新。“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的民族本土化人才培养与创新机制必将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扎实的根基上,以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理论、先进教育方式、先进教育理念汲取出来,使之成为可持续地浇灌民族本土化花朵的有源之水,同时,继续弘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基于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传承与培养

高等教育不仅要有面向世界的国际情怀,更要有一份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之下的本土情怀,只有拥有民族化的本土情怀,才能从民族利益出发以民族视野观照传承与培养问题。解决民族本土化传承首先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问题,在时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思想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但是将其引入高等教育之中并将其形成培养机制尚需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其次,在空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尚需经过一个由超越沙文主义达成以民族优势超越的过程。从教育理论的融会贯通着手,在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培养思路上,形成以民族化作为社区学院基座,以民族化进阶式高等教育为发展后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模式。同时,民族区域内部的高等学府中应针对民族本土化特质,为区域内部民族进行民族本土化方面的特别课程设置,使之成为既符合民族本土化发展又符合民族精神的多元化课程,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保有民族地方特色,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维系民族内部必要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的具体实施,可在民族区域的高等学府内开设数门与民族本土化密切相关的课程,同时,还应将越来越多的优秀课题转化为民族本土课程,在吸纳优秀教育成果的同时,将其内化为可传承的民族课程,以完善民族本土化的培养过程。

(三)基于教育理论的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展望

纵观美国大学的成功经验,我们看到其虽然沿袭了英式教育的良好传统却在民族本土化方面不断地进行了完善与改进,其虽然效仿了德式教育的先进模式,却又对其进行了民族本土化方面的不断调试与改良,进而以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避免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边缘化问题。其实,推而广之,狭义的民族本土化如果善加利用、善加弘扬,也可以像美国各大学一样,快速发展成为广义上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本土化教育的骄傲。由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殊性进而到关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民族围绕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同时,更应与汉民族以及其他各族同胞一道,在教育理论的支撑之下,竞相为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无形之中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6]。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从其一开始就是一个面临选择的过程,这取决于各民族在所谓的“地球村”中的迷失程度,迷失愈深则愈难选择,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同化对文化与文明活动的影响由来已久,为民族本土化所带来的困境亦由来已久,惟有走出困境方能真正引领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结语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仅只是单一民族的发展诉求,究其本原,其实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发展的普适化诉求,民族的长足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懈创新是高等教育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本土化发展则是高等教育理论民族化创新的必经之途。高等教育理论不仅需要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中国特色”,而且更需要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民族特色”。高等教育的“民族特色”可以借鉴我国成功引进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理论的经验,更多地汲取国内外优秀高等教育成果,面向世界,立足本土,植根本土,深耕本土,以关注世界的视野关注本土化教育发展,让民族本土化教育与世界最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同步。

参考文献:

[1]董云川,张建新.本土情怀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选择[J].教育与现代化,2004:51-56.

[2]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41.

[3]买琳燕.寻找一种力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J].当代教育论坛,2014,(01):22-23.

[4]于伟,秦玉友.本土问题意识与教育理论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9,(06):9-10.

[5]凡奇,孙守安.先进文化与当代大学教育[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16-17.

本土教育 篇3

一所幼儿园想要得到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品牌,“特色”是幼儿园价值取向、生态环境、教育创新、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我园地处山区,位于大香林风景区旁,地理位置优越,群山环绕,到处可见芊芊翠竹,身边有丰富的可供开发与利用的竹文化教育资源,尤其是千百年来,勤劳善良的山民创造的竹的生活生产用品,堪称艺术。出自于民间、来自于大众的鲜活竹趣特色课程资源存在于儿童生活时空之中,具有学前认知、审美、娱乐价值,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基于这些有利条件,我园积极依托地域文化,找准实践的突破口,把竹文化教育做为我园的特色教育,并以此来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促进农村教师的资源观、教育观的提升,凸显本土特色教育魅力。

二、定目标

1、通过竹文化与学科整合,加强幼儿思想教育,提高幼儿的探究、创新与合作能力。

2、通过对教师竹文化、竹艺的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竹文化教育特色教师队伍,保证课程能够顺利实施。

3、编写出适合本园各班幼儿使用的竹文化教育园本教材。

4、在竹品创作中,研究幼儿园、家庭、社区的相互促进与共同提高

三、定内容

1、创设具有浓浓竹文化氛围的幼儿园大环境。

2、开展以“竹趣”为特色的幼儿户外游戏活动。

3、竹艺特色教师队伍的培养。

4、编写具有竹文化特色的园本教材。

5、以“竹艺兴趣小组”为主导,家园合作参与为基础,在“竹品”创作中培养孩子的探究、创新与合作能力。

四、具体实施步骤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竹文化特色教学环境

我们把竹文化渗透于环境布置中,创设富有竹文化气息的环境,使之呈现出浓郁的竹韵竹艺教育氛围,让幼儿能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为幼儿提供感受竹韵和展示竹艺的机会与条件:

1、创设竹文化教育外部环境

我们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遵照幼儿身心发展及认知特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对竹文化内容进行认真的挖掘、筛选,结合竹文化教育课程,构建竹文化教育环境,巧妙地利用活动室内、外、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大量易于接受的、常见的竹艺制作品,并分阶段、分层次的悬挂、陈设在三维空间中。

2、开辟具有竹文化特色的区域环境

我们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开展区域活动,我们发挥区角作用,把竹文化带进幼儿的区域活动。根据幼儿需要,在各班级区角设置有关竹文化的内容,并根据近期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为幼儿提供相應的材料,供幼儿敲敲、打打、画画、贴贴、演演,使幼儿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

3、开设幼儿竹艺大舞台

我们根据幼儿认知、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审美教育活动的情感性、实践性等特点,我们要在大操场创设竹文化特色活动区,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攀、爬、走、敲打和创造活动中去创作、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竹文化活动区将是竹艺内容的汇集区,具有内容丰富、活动范围大等优点。在这里,幼儿不仅能欣赏到优秀竹艺作品、更能感受到浓厚的竹艺气氛,从而激发幼儿对竹文化美的追求和强烈的创造欲。

(二)融竹艺教育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首先,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编制了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的六册竹文化教育园本课程,并每周安排1至2次的特色集体教育活动,每次课后执教老师必须认真写好课堂反思,在每周的特色课堂反馈中大家一起讨论研究,寻求更好、更完善的特色教案,真正做到竹文化教育走进课堂。

其次,我们根据竹子的实用性功能,制作了许多适合幼儿运动的小器械,如:手串铃、双响铃、碰碰圈、竹圈等等,把幼儿韵律操器械改成这些既好看又实用的竹制器械,让孩子在快乐的早操锻炼中也能感受到竹文化的博大精深,让竹文化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三)与游戏相整合,形成以竹文化特色为主的户外游戏。

随着竹文化特色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要走课程化的道路,只有课程化的特色才会更常态、更有效。我们在实践中既着眼于幼儿对竹文化知识的掌握,又顺应各年龄段幼儿特点的竹文化游戏,在原有特色园本课程的基础上与游戏相整合,创编了一套以竹制器械为材料的幼儿户外游戏,把竹文化特色游戏融入在每天的户外游戏中,力争使我园的园本特色游戏活动成为我园的一个办园亮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受竹文化带来的乐趣!

(四)以特色兴趣小组为主导,家园互动为基础,在“竹品”中充分培养幼儿的创作欲望与合作能力。

为了提高幼儿对竹贴画的创作能力及与同伴间的合作能力,我们开设“香林娃竹艺社”特色兴趣小组,并让幼儿园中具有一定美术功底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通过竹签、竹棒、竹叶等的拼贴画,让孩子们获得驾御材料的能力,获得探索和创造的空间,同时也能提高孩子同伴间的合作能力。通过走近竹林认识竹子、挖春笋、捡竹叶等使孩子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得到了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个性化得到了发展。

家庭资源是幼儿竹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为提高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我们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我园“竹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发放“竹文化问卷调查表”,了解家长的想法,听取家长的好建议,力求与家长达成共识。我们还利用节假日,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特色活动中来,亲自体验竹文化创作带来的乐趣,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特色创建的支持者、参与者,从而使家园教育更趋一致。

本土游戏的教育价值 篇4

一、 本土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本土游戏有着很强的地方性和趣味性, 游戏过程多采用幼儿耳熟能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方言、歇后语等,不仅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能随时随地拈来就玩,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游戏方式简便,幼儿可以百玩不厌。让本土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 不仅能加快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感知速度, 而且能提升幼儿对周边环境的认知程度, 对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增进热爱家乡的情 感产生积 极的促进 作用。

二、 本土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本土传统游戏大多采用集体或合作的形式,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友好协商的游戏态度。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并自觉遵守规则, 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 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同龄伙伴的不足。本土游戏中有很多机能性游戏, 既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反应能力,又能增强幼儿的耐力和抵抗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 本土游戏可以拓展幼儿园的教育资源

本土游戏的实施方便简单,可以就近取材,大多不受场地、设备、人数、时间等的限制,游戏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也没有固定的形式, 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改造, 便于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如,随处可见的小石子、小瓦片,以及各种植物的叶、茎,碎布头,废旧纸箱盒,饮料瓶等,都可以随手拈来用于游戏活动。幼儿园可以 发挥所在 地区的资 源优势,通过走访、发放问卷等形式充分挖掘当地本土材料, 发掘富有乡土气息的教育资源, 为幼儿收集整理丰富多样的本土游戏,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在日常工作中, 教师还可以发动幼儿自己动 手收集相 关的游戏 材料,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幼儿在用自己收集到的物品开展游戏时, 更能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促进其在游戏中的发展。

四、 本土材料可以丰富幼儿园的区域游戏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方式为主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因此,区域游戏也愈来愈受到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园教师从《幼儿园本土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研究》课题开展以来, 充分利用我们当地的本土资源, 将本土材料与区域游戏进行了有机结合: 每个班以一种本土材料为主线,辅之以其他材料,然后将一种本土材料巧妙地融于各个区域游戏之中,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以渭河奇石为主线的,有以甘谷辣椒为主线的,有以玉米棒、高粱秆为主线的,有以甘谷脊兽为主线的, 也有以甘谷安远宫灯为主线的,等等。然后再通过角色扮演、小制作、建构游戏、舞蹈游戏、运动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感知自然教育资源,熟悉家乡的文化, 增进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 本土游戏可以创编出新的本土化游戏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生活也在不同程度的变化, 教师可以对有些本土游戏进行改编。例如,角色游戏“辣椒”,教师可以把甘谷当地辣椒的种植、采摘、晾晒、加工、销路、营养价值等缩略成图片, 让幼儿扮演小导游进行讲述,既满足幼儿当导游的欲望,又富有时代气息; 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加深了幼儿对甘谷辣椒的认识。另外,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家庭都会有很多的废旧物,对此,教师可倡导全园教职工、幼儿及家长收集废旧物品进行废物利用,研发新的玩教具。如,用奶瓶制作拉力器,用瓶盖、药盒制作小汽车, 用麦秆制作风景画等等, 让这些来代替许多机械玩具。我们在传承和彰显民间游戏特殊魅力的同时, 还要对民间本土游戏进行改编、创新,使游戏的趣味性、教育性与当代幼儿的生活融合, 使游戏本身焕发出新的光彩,让幼儿乐在其中,从而提高本土游戏的教育价值。

本土教育 篇5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如何与世界一流大学展开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焦点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是否能成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过程将有利于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程度已经达到12%左右。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1%,到为11.4%,从2%到8%仅用了时间,而西方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用了20到30年时间,我们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就势必造成了高等教育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在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涵义包括中等教育的大众化,而国内实际情况是中等教育完全被弱化了,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高职、高专又收费太高,学生毕业以后完全靠自己找工作,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程度跟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有强大的关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济基础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是国家整体经济实力雄厚;二是国民人均收入提高。个体经济较有保证,就是说百姓有较稳定的收入。而我们国家每年因拿不起学费而不能上大学的优秀学生不在少数,能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只占到贫困大学生20%左右。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下岗职工子女和农村子女的高等教育问题。

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发展展望

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对国外高等教育的学习和利用从来没有中断过,在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今后发展趋势时,有必要了解一下国外高等教育在我国洋为中用的历史。

1.借鉴历史,创新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第一个效仿的国家是日本,在清末民初,日本高等教育制度移植到中国,逐渐替代了中国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在1922年,中国高等教育从学习日本转向美国,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主要是培养学生个性自由和竞争意识。1927年,中国高等教育也曾经模仿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50年代初,中国又开始全面学习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认为苏联高等教育在学生培养上和教学模式上都很先进,进行了全面地、大规模地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蔡元培先生领导的北京大学改革还是比较成功的,他反对机械模仿西方教育制度和方法,采取了“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北大精神,成功地将北京大学在很短的时间内挤进了世界一流大学之列,蔡元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是将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模式本土化的成功典范,给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

现在有一种思潮认为,西方的高等教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我国高等教育处于模仿阶段,因此大量引入和介绍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导致国内思想界充满了对西方教育的盲目崇拜,唯独忘了我们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国的学术界和思想界应该改变这种认识,改变教育界的弱国心态,充分发挥我们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特长和优点,以史为鉴,为中国高等教育早日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注入动力。

2.改变守旧观念,树立国人信心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有利于本国高等教育赶上发达国家教育水平,而且高等教育也在演变成一项产业。根据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NAFSA)的报告,外国留学生在美国上学学费及生活费每年高达几百亿美元,高等教育国际化为美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美国第五大服务产业。中国是一个人才输出大国,但是外国留学生在华的人数非常少,我们国家的一流高校应该主动走出去,到国外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巡回展,以吸引更多的.国外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在我们国家教育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利用外国留学生这一巨大的市场资源,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敢于创新,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高校产业相结合,办出中国自己特色的高等教育。要培养中国人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为中国在世界上和平崛起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3.改变专业设置的不科学性,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一批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高级国际型人才,我们国家很多政府部门缺乏和国际打交道的人才。这样,中国加入WTO以后,很有可能因为不懂规则而造成国家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近几年北京招收的公务员可以看出,国内缺乏大量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国家专利局一次就招收公务员300名而且明年还要招500名,其他部委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这就要在大学设置与当前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前沿性专业,开展与国际上一流大学的合作。大力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坚持留学生的派遣和扩大接受留学生的规模,提高大学的学术研究水平,并使高等教育规章制度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毕业即失业”,这是大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大学的持续扩招使得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有关专家说,大学生就业压力将会持续到。我们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优势,按照国际人才培养标准来培养我们自己的大学生,并按国际通用标准和要求设置或完善相关专业,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兴趣,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的范围,降低学生出国留学的标准,使一部分学生能够到国外就业,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提高中国大学生在世界的竞争力,这也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功。

教育戏剧的本土化及现实意义 篇6

在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发展中出现诸多不平衡因素的大背景下,总结国外教育戏剧的发展经验,探讨教育戏剧在我国的发展,对于社会文化艺术协调发展具有价值和意义。

一、教育戏剧的概念

“教育戏剧”是在社会文化及普通教育过程中运用的戏剧方法,也就是把戏剧元素作为教育方法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

教育戏剧,在欧美等国家称为Drama in Education简称D.I.E.,港台翻译为“教育戏剧”。这是欧、美、澳等西方国家非常受重视的一种用戏剧艺术手段进行教育的方式。在普通教育中。中小学校在教学中所最常采用的戏剧教学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同时也广泛应用在民众戏剧活动等许多领域。

教育戏剧的活动方式,是运用戏剧与剧场的技巧,以人性自然法则,自发性地与群体及外在接触,在教师领导者在有计划与架构的引导下,以创作性戏剧的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法进行,让参与者在彼此互动的关系中充分的发挥想象,表达思想,在实践中学习,以期使学习者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因此,教育戏剧在校园教学中,可作为语文、史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诸多课程内的教学活动,提供较具弹性,活泼的教学环境。

戏剧教育的重点不是故事戏剧化或扮演戏剧,而是在于如何引导学习者进入学习主题的情况中,让他们在其中去检视与学习更多相关内容。

教育戏剧区别于一般戏剧的特点在于:

1教育戏剧的活动形式走出了舞台的局限,根据需要可以在任何合适的环境中进行。

2教育戏剧的主体是人,对参与者没有任何专业上的要求,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其中的主角。

3教育戏剧的内容,没有刻板的戏剧的规定性,根据不同的诉求。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构成元素。

4教育戏剧利用戏剧的表演、模仿等某一要素,充分发挥其中的社会功用,实现心理疏导、人际交流、美感教育等特定的目的,具有“工具性”。

5教育戏剧可以在许多的社会领域发挥更直接的作用,不止在教育、艺术等领域,还参与到商业培训、社群交际等更广阔的社会活动。而且随着教育戏剧的发展,许多新的社会功能被逐步实现。

教育戏剧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以及其与专业戏剧教育的区别和联系,阐明了教育戏剧的本质是一种运用戏剧元素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法,让参与者在彼此互动的关系中充分发挥想像,表达思想的教学方法,是为了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的目标和目的。

二、境外教育戏剧的发展和现状

教育戏剧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都从教育戏剧中受惠,并成功改善了中小学的教育状况。

国际上,教育戏剧的思潮发生于二战后,蓬勃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美等国。在这些发达国家从幼儿园到大学各层次课程中都有戏剧教育。

在美国现有一千多所大学(学院)设有戏剧系。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高校虽然没有戏剧系(专业),但开设有戏剧艺术欣赏与实践方面的课程。像许多欧洲国家一样,高校戏剧演出活动和相关课程很早就已在美国高校中开展。美国的中小学也基本都可以开设戏剧方面的课程或开展戏剧演出等活动。1994年研制出版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对戏剧教育从幼儿园的教育到中学给予了原则性和具体的说明指导。它们认为:戏剧教育应该从儿童开始。戏剧不仅作为艺术学习的对象,更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和技能。作为人类形象化和掩饰化世界的戏剧艺术,是儿童在生活中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在戏剧活动中,儿童可以学习行动和结果,学习风俗和信仰。学习他人和自己。美国的教育戏剧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戏剧教育的普及为戏剧活动和戏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戏剧活动和戏剧艺术的发展又依赖于戏剧人才和观众的培养。

教育戏剧在很多的发达国家都得到认可及应用。逐步被纳入正规教育。加拿大在1983年的时候已经有30所学校开设了戏剧教师培训课程专业。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教育戏剧虽起步较晚,香港在19世纪70年代末期、台湾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教育戏剧”的思考和行动,但发展比较迅速,现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台湾在2000年首度将戏剧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中的表演艺术学习与整体教学之中,并Y2002年展开实际的学校教程。台湾的大学纷纷成立教育戏剧研究系、所,配合“九年一贯”的教育政策变化,招收中、小学教师研读“教育戏剧课程”,聚焦于在教学活动当中“融入戏剧技巧”,充分调动贯穿于整个教学组织活动当中的互动积极性与协调性,由此获得更富于成果的教育活动参加者自身能力、知识、经验的建设意义。

香港的教育戏剧从幼儿到中小学,从青年剧场到民众剧场,从主流剧团的参与到社区剧场的建立,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香港从各个学校展开研究,到了2002年举办港台“香港教育剧场论坛”的盛会,该次会议确定的“国际戏剧,剧场与教育联盟”第六届世界会议2007年7月15日至23日在香港举行。“国际戏剧,剧场与教育联盟”(简称IDEA)乃世界上唯一并具广泛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在九十多个国家拥有组织会员,活动的开展旨在沟通戏剧与教育两界。自1992年起,IDEA每三年在不同城市举办世界会议。各参会代表透过丰富而活泼多姿的主题演讲、工作坊、录像放影、论文宣读、分组讨论等环节,分享并交流种种不同形式与层次的戏剧教育经验。

三、我国教育戏剧发展的萌动

中国大陆的教育戏剧多年来一直是个空白,在对学生的艺术教育里也只包括美术和音乐。

国内对于教育戏剧的研究刚刚开始起步,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教育戏剧对中国社会的潜在应用价值。通过了解国外教育戏剧的发展状况,总结经验,介绍到国内,期望教育戏剧的理念在中国生根发芽。

上海戏剧人李婴宁女士是国内教育戏剧的主要开拓者。从1994年开始,她致力于在上海推广戏剧教育活动,主办了许多相关工作坊和研讨会。她还是老年戏剧社团“静安戏剧工作坊”的创建者。

目前国内从事教育戏剧活动的团体,在北京,有自然之友等非政府组织,民间戏剧团体地平线、绿网、发展教育、天下溪;上海的静安教育戏剧工作坊、下河迷仓、星期六剧场、热爱家园、草台班等;广州的木棉剧团等;云南、贵州的环保戏剧活动阳光志愿者之家、宣明会等。

整体上,由于国内教育观念和体制的不认同,这些戏剧团体缺少相应的财务经费,其进一步发展受的制约,这些教育戏剧团体的社会影响力还很有限。

在国民教育体系内,有关戏剧参与教育的尝试,是教育部规定从2008年3月起,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小学开始试推行“京剧进课堂”,希望借此推广对京剧的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这对传统戏剧的教育有着积极意义,可以作为教育戏剧的一个中国特色的拓展。但是,“京剧进课堂”的初衷主要是传承传统文化,是被动的选择,如果充分借鉴国外教育戏剧发展的经验,应该可以开展得更好,更有意义。

四、教育戏剧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育戏剧对参与对象本人和戏剧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对学习对象来说,在戏剧的实践过程中既能满足其审美和心理发展要求,也能提高参与、协作的能力;通过专题教育,既能增加学习者对人类心灵、社会经验的感知,又可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技能。总之,可提高学习对象的整体素质,满足其全面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教育戏剧通过对戏剧知识和技能的推广和普及,可培养潜在的、杰出的戏剧人才和大量的观众群,这对发扬戏剧文化和改变我国专业戏剧的不景气有着重要价值。这也是教育戏剧的现实意义所在。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下,适合开展教育戏剧,解决现实问题的社会领域有很多,比如:

1、教育戏剧应用于素质教育

在学校里,教育戏剧可以发挥丰富教育手段、增加学习乐趣、减轻学习压力和负担、调节学习氛围等基本的功能。

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和提倡,至今,素质教育远没有得到科学、全面的贯彻,学校的课堂里仍旧在以多年不变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究其原因,素质教育的手段匮乏是一个重要因素,而教育戏剧是一个实现素质教育的极好手段。

2、教育戏剧应用于社会文化建设

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中。戏剧教育可以成为一个有力有效的活动方式。

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实践行动中,迫切需要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活动手段,迫切需要能深人人的内心,深入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活动形式。教育戏剧可以涉及到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交际方式、娱乐方式、心理调适功能等层面,正是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强有力的手段和方式,对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总结国外教育戏剧的发展经验,在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发展出现了诸多不平衡因素的大背景下,在社会文化建设中,教育戏剧发挥独特作用的潜力很大。

我国现在的社区活动,主要是由基层政府的推动,数量众多,但是功能单一,多属于娱乐,交际和沟通的能力有限,多被动参与,单向传播,缺少互动和反馈,没有对专业水平的绩效评估,没有系统。教育戏剧的参与,可以从心理、情感、交际、娱乐、身心、美育多层面实现社会功用,甚至运用于商业上的素质训练、人力资源培训中。

3、教育戏剧应用于戏剧团体转型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难点,是戏剧院团的转型转制。戏剧团体数量众多,戏剧活动太少。一方面机制掣肘,自我发展乏力,一方面资源闲置,有丰富的从事戏剧教育潜在的人力资源、人才储备,大量不能充分利用的剧场。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戏剧团体和戏剧人才的多元发展。教育戏剧恰是一个合适的发展方向。教育戏剧丰富灵活的形式和手段,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实现戏剧专业团体的职能延伸、业务拓展,拓宽服务范围,也实现戏剧专业人士的职业规划,提供更多的职业取向,充分就业。

2007年,国际戏剧/剧场与教育联盟”(简称IDEA)香港大会总结各特别兴趣小组提出的行动计划,最后发表一份“香港宣言”,指出实践这些计划的方向,并期望这些计划能在2010年“国际戏剧与教育联盟”大会发表新的宣言之前具体落实。

宣言提出的议题包括:学前及小学戏剧教育、中学戏剧教育、社群剧场(挑战社会既有模式的策略、发展剧场、民众戏剧、社区剧场)、戏剧教师培训、戏剧艺术行政、戏剧治疗、戏剧与特殊教育、戏剧演出(后现代主义、跨文化剧场形式、协作、研究、表演空间)、戏剧与化解冲突、戏剧与两性议题、戏剧与新媒体、跨学科戏剧、IDEA与艺术教育国际联盟、在本地脉络中再思表演/表现对通识教育的启示等议题。

从这些议题看,教育戏剧的社会功用还在不断地被发掘开拓,其内涵和外延还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为教育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不但衍生出巨大的社会文化需求,也可以提供可观的就业机会。

五、在我国发展教育戏剧的现实意义

关爱留守儿童,提升本土教育 篇7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 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就业的数量不断增加,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 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 寄住学校或需要其他亲人照顾, 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他们没有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 而是被留在家里, 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

调查统计, 本地的留守儿童处于0~14周岁, 留守儿童占到了在校学生数的65%。面对这个惊人的数据,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得不深思时代赋予我们这一崭新的教育课题。父母外出打工后, 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 沟通少, 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 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性格、道德等方面出现偏差, 学习受到影响。在当地留守儿童的调查中, 发现问题十分严重, 笔者将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以下: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 心理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 缺乏及时沟通, 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多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不闻不问的寄住房东, 更有甚者, 周五回家面对的是紧锁的大门和冰锅冷灶的家庭。然而, 祖父辈的隔代教育, 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 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 关注不够。孩子们感到寂寞, 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 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 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祖父母的溺爱, 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 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由于远离父母, 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 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 如忧郁彷徨、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2. 学习成绩差

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 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 身体不好, 大多数是文盲, 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 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 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 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在我任教的班级中, 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 并取得中上游成绩的, 十个学生中难出一二个。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心态, 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 性格缺陷

通过调查发现, 在留守儿童中, 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 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 外出父母则管不到, 孩子们的思想就像海绵, 对精华和糟粕没有分辨能力。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 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 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道德缺失

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 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 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 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 使用自由度提高, 极易形成孩子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 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人生是0, 道德是1, 无论你有多少钱, 多少学识, 多大权势, 没有道德这个1, 那有再多的0都是枉然。然而现在的学生,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 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色情的负面情绪, 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和色情等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 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这是四大症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

二加强本土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 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避免的问题, 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 问题更加凸显, 因此, 我们必须从教育根本出发, 关注留守儿童, 能够标本兼治, 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 社会教育

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 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解决困难的教育, 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邻里管护网, 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 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 及时沟通、及时了解,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 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2. 学校宿管教育

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 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家长亲情教育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 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 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虽然我们都爱这些孩子, 但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 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

4. 教师自身教育

老师们做什么, 学生们学什么。老师的一言一行, 都可能被学生模仿, 因此除学校一直强调的专业水平提升外, 不仅是班主任, 各科老师也必须重视提升自身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关爱留守儿童, 用爱心教育。高尔基说:“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她, 只有爱孩子的人, 才可以教育孩子。”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意义, 端正学习态度, 最终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助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无愧于父母, 无愧于社会。

总之,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既牵涉到教育方面, 也关乎社会、法律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 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 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人力、物力的投入,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让祖国的花朵含苞待放。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本文针对留守儿童问题, 在偏僻的农村教学生活中不断探索总结。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协同合作。

泰国教育很有本土特色 篇8

注重道德培养塑造良好品德

泰国政府始终把公民道德教育置于国家发展的基础位置,并结合本国的文化传统与实际,积极创建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新内容,逐步形成了独具泰国特色的泰国公民道德教育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泰国政府就在中小学教学中纳入了道德教育内容,并颁布了全国道德教育教学大纲,在中小学学生的毕业考试中,道德课是必考的科目之一。泰国政府还非常重视培养专门的德育教师,通过具有专业素养的德育老师使德育课程日益规范化。

泰国的道德教育尤其提倡与人为善,从幼儿园起就注重培养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的观念和方法,尤其是大力倡导各宗教、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生活,大家同兴的意识,反复讲解和示范共同生活的目标及模式,倡导集体主义的生活宗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得到了泰国全社会积极的支持和主动参与配合。笔者注意到,泰国的电视台、电台、报纸和网站都非常注重制作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品德教育节目,各社会团体还有意识地成立了专门面向中小学生的组织机构,辅助学校开展道德教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童子军”。泰国的童子军组织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在每所中小学都有童子军组织,小学一至四年级叫预备童子军,五年级以上叫正式童子军。学校设有童子军课,讲授组织常识、军事知识、纪律,培养良好的作风,每年都有评比。此外,泰国还组织国际间童子军组织的交流活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泰国的学校还设有“感恩”或“祈祷”仪式。每天的课程结束后,学校都举行“感恩”仪式。老师告诉学生,要利用课后这简短、静默的几分钟,感谢家人对自己的爱,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此举将道德品质的抽象概念化为关爱世界的种子,悄然播进孩子们的心中。

在泰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升国旗、唱国歌,这一点也早已纳入了泰国的法律。泰国各所学校、电视台及大多数的公共场合在早8点和晚6点定时播放国歌。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准时到校参加8点钟的升旗仪式,不论刮风下雨,升旗仪式照常进行。在泰国的街头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所有泰国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赶路的停下脚步,打电话的马上挂机,甚至发生口角的人也会“息事宁人”,大家肃立聆听国歌或跟着颂唱,直至国歌结束才继续做事情。正是这些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意识,使得绝大多数泰国人的性情发自内心地温和,待人有礼,注重公共道德,很少有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吵架骂街的更是鲜见。

尊崇本土文化净化学生心灵

佛教是泰国的精神支柱,上至国王、贵族官吏,下至平民百姓,都把捐资修建佛寺当作一件善事,因而全国寺院林立。泰国政府善于将佛教思想融入其教育体系,用佛教思想中的精华塑造学生健康心灵。

泰国人把接受佛教教育看作是形成人格力量和良好道德的必修课。按照泰国习惯,男子在成年之前要或长或短地到寺院生活一段时间,削发为僧,亲身接受佛教的教育,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男人。在泰国的寺院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将男孩送入寺庙修行,他们到寺庙当和尚接受佛教教育,体验晚睡早起,一日两餐,日行数十里甚至百里化缘的磨炼,就连国王也不例外。孩子们在晨钟暮鼓中念经打坐、吃斋化缘、三省吾身,在如此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净化下,孩子们除学习佛教教义之外,也接受了礼貌和礼仪的培养,逐步形成了人格心灵特征。

泰国政府在继承民族古老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地在现代化过程中吸收新的价值观,努力使佛教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将其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赋予了泰国教育新的意义和内容,使泰国教育贯穿着浓厚的佛教精神。在泰国新的教育大纲中,政府对公民品性形成课程和佛教课的教学时间及活动作了明确的规定和安排,学校必须开设佛教课,并作为必修课。学校每周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请高僧到校园讲授佛经、参禅,向学生进行人生、道德、仁爱、忠诚、守信、正直等方面的道德教育。泰国教育部规定,所有学校在开学第一天要举行佛教仪式,背诵佛经,不信佛者可以不念经,但必须参加仪式,私立学校也不例外。

每天学校升旗后就是打禅,学生们席地而坐,伴随着舒缓的乐曲,朗诵佛经片段和学校校训,内容包括佛教所提倡的静心、善良、忍让等诸多方面。午饭前,学生们还要背诵佛经,其中包括不挑食、珍惜食物和感谢国王、政府、学校提供饭食等内容。这样的教育成效显著。笔者在与一些泰国学生家长攀谈时了解到,在全球化的当今社会,网络、旅游、西方影视作品的影响随处可见,这些固然开阔了视野,让人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但泰国人对本国文化传统的尊崇和自豪并未改变,这得益于泰国实施了符合本国特色的教育。尽管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了许多,尤其是物质生活水平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泰国的学生大多比较节俭,学生食堂里几乎看不到浪费粮食的现象。

高校教师如何看待本土音乐教育 篇9

首先, 现行音乐教师的理念必须有所转向。现在的大学要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很容易, 但要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音乐教师无疑是我们现代教学的一个难点。我国当代音乐工作者应该打破旧有的“欧洲文化中心论”的观念, 建立“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的观念, 另外, 在建立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基础上, 也应加强本地乡土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我们既不能做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固步自封, 排斥甚至拒绝外来音乐文化中优秀的东西, 更不能做一个缺乏民族意识的, 只对西方音乐文化顶礼膜拜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 就总体而言, 多年来以欧洲音乐体系为重, 中国音乐为辅。中国音乐中又主要以汉族音乐为主, 对中国众多的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很少纳入到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 更缺乏深入研究。作为音乐事业主要继承者的音乐专业学生, 应首先有权学习本地区、本国、本民族的音乐遗产。事实上, 发挥区域优势使学生首先了解本土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作为本地一员所应具有的对本地区音乐文化的认同、接受和归属感。强化他们与本区域音乐难以割舍的感情和心理联系。因此, 我认为在高师音乐教育中重视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十分必要, 是一切音乐发展的基础。因此, 只有培养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 才能继承和发展本国音乐, 继而为世界音乐文化做出贡献。

其次, 学习本土音乐是了解世界民族音乐的发展的基础。记得在一次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上, 我要求学生是选材要独特、新颖, 哪怕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在专家看来也是非常用有价值的。结果有一位梁平的学生, 给了我一个“梁平灯戏”方面的题材, 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梁平灯戏”, 我很兴奋, 于是我给了他研究方向, 虽然我也没有研究过。这位学生说这方面的参考资料很少, 除了乐谱和当地的演出形式可获取, 在当地几乎找不出其它参考的文献。他很迷茫, 研究还是不研究, 最后我给了他信心, 与他一起来研究, 结果通过这次研究采访活动, 使我们了解到梁平这个区域特殊的风土人情、语言习性和世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的性格, 形成了特殊的地域文化, 进而孕育出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地方音乐、它符合当地劳动人民的性格、爱憎好恶和审美习惯, 而这具有区域性的朴拙民风和艺术审美情趣, 又决定了本土戏曲文化的审美选择,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通过对梁平这一本土音乐文化的研究, 不得不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我国9 6 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我们多达5 6个民族的音乐文化该是怎样的五彩缤纷, 我们的民族音乐该是怎样的具有多元性, 哪我们又有何理由对它置之不理而去崇拜别国的音乐呢?只有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 才能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 通过本土音乐教育, 丰富专业知识, 促进研究型学习。近年来, 我国在高等教育中提倡研究型学习的呼声日高, 让学生接触本土的音乐文化, 掌握第一手资料, 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促进研究型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在制定论文方案前, 我要求同学们预先制订采访计划, 列出采访提纲, 采访时同学们认真地听写、记谱, 获取到书本上没有的第一手资料。例如, 关于梁平灯戏剧种的创立、发展、剧目、代表人物、音乐特色等知识, 只在地方戏曲志上少量提及, 同学们是不可能从教材中获得的。可是当我们真正地接触这个剧种的艺人, 听她娓娓道来, 加之声情并茂的讲解和表演, 那些久远的年代, 抽象的人物名称变得鲜活起来, 同学们既增强了对戏曲的了解又提高了自身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同学们认识到一个剧种的创立、发展过程。不只是音乐形式变化的过程, 而是涉及到历史发展、社会变迁、地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这些为将来进行音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现状研究、消费与管理的应用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是进行研究型学习的良好开端。

最后, 认识本土音乐生存现状, 增强民族音乐的忧患意识。也许有许多像“梁平灯戏”这朵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音乐之花, 曾经盛开过、辉煌过, 在渝东南地区曾经广受欢迎。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之风吹遍祖国各地, 人们的文化生活发生了多角度的变化, “梁平灯戏”以及其它具有区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和其他传统音乐形式一样开始走下坡路, 直至濒临灭绝的境地。我们, 作为高师音乐院校的师生虽然没有能力去挽救一个快要灭绝的音乐, 但我们有责任去接近它、了解它、宣传它, 呼吁人们共同努力把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并发扬光大, 继续绽放它的艺术魅力。

摘要:我国出现中小学音乐教育逾一个世纪以来, 音乐教育者在不同时期教学理念各不相同。但从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 (实验稿) 》颁发来看,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 而是把教育的民族性、多元性等放在了固有的位置。但是, 了解本土音乐是学习其它音乐的基础, 哪么, 作为高校音乐教育者、传播者, 我们该如何看待本土音乐教育已迫在眉睫。

比较教育的本土化问题初探 篇10

本土化,是指将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地文化组成部分的过程。

比较教育本土化是指不同国家的教育比较必须立足于全球化的背景基于本国家本民族社会文化背景的比较。别国的教育传统是与别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同样,本国的教育传统也必须根植于本国的文化传统。在教育领域中,比较教育学在教育科学的“本土化”过程中常常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完全摒弃别国的教育经验是不理智的,全部照搬国外的经验也不明智。我们要借鉴别国的教育经验,运用于本国的教育改革中,需要有一个选择和改造、顺应和同化的过程,也就是教育“本土化”的过程。在我国,许多西方最新的教育理论通过比较教育研究者介绍而进入“本土”,进而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因此,教育本土化理论要求我们在对外国教育的先进经验选择接纳的过程中,要把其改造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往往在选择接纳和改造内化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过程中出现偏颇。

二、全球化视野下比较教育本土化所面临的问题

(一)在比较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中,受到西方国家文化的侵淫。

对第三世界教育学术界来说,基于全球化背景下,借鉴别国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非西方国家的教育者往往以西方为准则,试图摒弃自己所谓的“民族文化劣根”而去与西方“优越”的文化对接,自身具有一种“他者优越”的意识,丧失了与西方世界平等对话的信心和勇气,因而在比较教育的话语实践中处于一种失语状态。正如人体需要不同的营养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发展一样,文化也正是在不同国度之间的交流、融合中才获得发展,而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中西方学术独霸天下的局面必然会导致学科的衰竭和没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世界对非西方世界的侵淫,比较教育学科的实践基础和学术话语都呈现出一种西化的倾向。然而,正是这种对比较教育研究航向的偏离使得比较教育“没有在对教育现实的实际影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另外,很多西方教育理论都是通过比较教育学者的介绍而进入“本土”,进而又经“本土化”而得到广泛认同的。由于比较教育学长期忽视对本土社会教育现象的深入研究,因此,在这种“本土化”过程中,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学术也就很难作为主体来根据本土社会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解释和利用西方教育科学中符合本土教育实际的东西,整个“本土化”过程其实是一个单方面的、被动吸收的文化移植过程。

因此,若要对第三世界族群身份的建构有所贡献,比较教育学须从“比较”开始作深入的反思,检视“比较”本身包含的差异性,从而承认“本土”之作为“本土”存在,进而发展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教育理论,建构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二)比较教育学者一味追逐“本土化”,偏离了全球化的

世界的是民族的,同时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在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个民族可以孤立地发展与存在,世界本来就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组成,各个民族的特质必然包含在整个世界中。比较教育“本土化”发展实际上就是全球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如果对本土化的关注偏离全球化的大背景,就意味着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

第三世界比较教育学自身的教育学术发展是以“本土生长”为前提的,但是单一的“本土化”只能给第三世界带来非本土的东西。这些非本土的东西无法真正使得第三世界国家基于本土之上促进其比较教育学获得长足的发展。而且单一的“本土化”并不能赋予第三世界的比较教育学以任何真正属于自己的并可以贡献于世界的东西,它只能使第三世界的比较教育学者把西方的认作自己的,并积极参与到西方比较教育学的“第三世界版本”中去。当然,批评单一的“本土化”并非意味着否定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教育学术交流,而是希望建立一种可以逐步打破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逻辑,在各国各民族间建立平等的文化交流关系,使得第三世界比较教育学可以通过自身学术发展贡献世界,并与整个世界建立一种新的双向教育学术交流机制。

当然,批评单一的“本土化”并非意味着否定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教育学术交流,而是希望建立一种可以逐步打破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逻辑,在各国各民族间建立平等的文化交流关系,使得第三世界比较教育学可以通过自身学术发展贡献世界,并与整个世界建立一种新的双向教育学术交流机制。

三、比较教育本土化问题的思考

我们主张的本土探究是要拓宽交流的渠道,使单行线变成双行线,并不拒绝外来的概念、方法、理论,但强调要批判地、有选择地借鉴,做到心中想的是本国本民族的事,为的是解决本国本民族的新问题,但眼界和思路必须是开阔的、是全球的。本土探究在批判地吸收外来理论的同时,要以自信的姿态积极与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对话。具体说来,比较教育学本土探究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比较教育学进行本土探究,并非关门进行探究,而是要有开阔的理论视野,了解最新的国际探究动态,和国内外的探究者保持对话和交流。目前国内的比较教育探究普遍重“思辨”轻实证。进行本土探究就迫切地需要引进多种探究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就要在中国的教育现实下进行本土探究和自主发展。

(二)对西方教育理论持批判吸收的态度。

对西方教育理论,要思索、质疑,对其保持警惕,同时也要斟酌其对本国本民族教育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假如做不到,我们就不能稀里糊涂地把建筑在这些预设之上的教育理论应用到本国的教育框架之中,要把那些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本土语境里相应的“意义转换”之后才能融入中国教育实践之中。

(三)采用比较优势理论,发掘自身的优势。

比较优势最简单的解释即人们应当找到自身的相对优势,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比较优势原理同样适用于解读我们今天的比较教育本土化问题,发掘我们教育传统中的“优势”,在借鉴的同时,建立与西方国家平等会话的机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在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我们要在与西方国家教育学术交流中,留存我们民族文化与教育传统的内源性,在借鉴与接纳的同时,发扬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教育传统的精髓。正如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时曾说:“假如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聪明。”我们要看到中华文化价值体系的精华,注重这一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本土探究才能真正挺立起来。

因此,我们要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建立某种平衡,即应当寻求一种更为基本的平衡。当我们在积极建构我们的“本土化”的时候,切不可忘记“全球化”也需要我们不断自觉地加以建构。忽视了“全球化”的发展,“本土化”就有可能走向狭隘和封闭。只有“本土化”和“全球化”都得到丰富和发展,“本土化”的发展才能获得健康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孟照海.魏卿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教育——何以可能, 何以可为?[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10) .

[2]论比较教育学的本土探究和自主发展.2009-08-1314:47:13.http://lunwen.jiaoxue.info/html/1142.html.

[3]杨翠琴.比较教育中的本土化问题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7) .

[4]吴文侃, 杨汉清.比较教育学[D].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6) .

[5]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同一性危机及其超越[J].比较教育研究, 2008, (8) .

[6]夏惠贤.国际视野本土行动——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第13届年会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 2007, (1) .

本土教育 篇11

“本土留学”这一新概念将亮相于即将在8月份举办的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上,此次博览会的主办方北京市教委的主管领导在向我们介绍“本土留学”的由来和发展前景时说:“本土留学”将成为未来留学新宠。

自1993年北京市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诞生至今,中外合作办学已经历了10年发展历程,目前各种合作办学机构达71家,其中非学历教育机构50家,学历教育机构21家。在学历教育机构中,高等学历教育机构10家,中等学历教育机构11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7个,涵盖除义务教育以外的各个办学种类,涉及包括美、加、日、德、法、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专业包括外语、商贸、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等众多热门领域,在校生近3万人。

实践证明,中外合作办学是加速教育交流的桥梁,推动了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北京教育大会的精神,展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果,中外合作办学十年成果展将亮相于今年8月24日至26日举办的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2004)上,教育部审批认可的在京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和北京市教委审批认可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将同台展出,与学生和家长亲密接触,零距离提问,为中国学生圆一个不出国的“本土留学梦”。

出国留学是众多学子及其家长的梦想,但限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不少人只能望留洋而兴叹。“本土留学”弥补了这一缺憾。因为随着我国入世,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中外合作办学开始蓬勃发展,多种多样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方式,不仅吸引了境外学生来华留学,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教育发达国家、地区的教育机构到中国大陆来办学。原汁原味的国际课程、原版教材、外教授课,同时又省钱、省心,“本土留学” 正逐渐成为留学新宠。

政策为留学保驾护航

“本土留学”发展了十余年,但对于普通百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只是奢望,一方面是缺少法律政策上的保证,另一方面是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违章操作,打击了学生和家长的“本土留学”愿望。随着教育国际化形势的发展和我国法律法规的健全,中外合作办学开始走上正轨。

2003年9月1日,《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正式实施,今年7月1日《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又隆重出台,都为中外合作办学逐渐铺平了道路,在鼓励学生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就读或就学的同时,也尽量从政策上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作出规定,进一步保障学子们在求学过程中的切身利益。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提供符合标准的校舍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按照招生简章或者招生广告的承诺,开设相应课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应当依法建立学籍管理制度,依法按学年或者学期收费并公示,不得跨学年或者学期预收;每年向社会公布该机构或者项目的办学层次和类别、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招生规模、收费项目和标准等情况。

对于督促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规范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专设一章对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作出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则从几个方面进一步细化了条例的规定,其明确规定中外合作办学者应当如期、足额投入办学资金,不得抽逃办学资金,不得挪用办学经费;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中外合作办学者作为办学投入的知识产权,其作价可以由双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得举办其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规定已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中外合作办学者申请设立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必须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评估。

为了更好的保障就读学生的权力,《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内部管理也做了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担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的成员;要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聘任专职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资产,但不得改变按照公益事业获得的土地及校舍的用途,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要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每年向社会公布该机构的办学层次和类别、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招生规模、收费项目和标准等情况;要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按学年或者学期收费,不得跨学年或者学期预收。

当然,选择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就读,不光要看其合法性,同时要考虑自己的喜好特长和未来的就业需求,不要盲目跟随所谓热门专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土留学”优势明显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有多种类型,最主要的包括4种:首先是有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一般可同时拿到中外两个学校的学位;第二是以二级学院的身份与国外教育机构进行的合作,学位问题与各个机构的层次和类别挂钩;第三是职业教育方面的,主要是培训性质的,一般可拿国内的学历,国外的证书;最后是项目合作形式,表现为教师、教材的互换共享,最有代表性的是各种MBA项目。除了这4种,我们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还很多,包括语言培训等许多方式。

在高等教育阶段,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及项目多采用“1+3”、“2+2”、“3+1”和“4+0”等模式。各数字分别为学习年限,比如“2+2”就是在国内完成一半学业,到国外完成另一半学业。这种模式也是为大家所比较看好的。像中国农业大学最近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签定了合作协议,确定两校在互相承认学分的前提下,联合培养本科生以及其他相关合作,其中对于学生培养模式就采用“2+2”,即学生在农大完成了一、二年级的学习后,可到康奈尔大学继续三、四年级的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且成绩符合要求的,可以同时申请农大和康奈尔大学的学士学位。今年农大有22名学生申请该项目,其中7名已经被康奈尔大学录取。

“本土留学”与出国留学相比,其省钱省心的优势明显,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首先,语言和文化的预热。对于很多人而言,最好有在国内预热语言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国外的生活、学习环境。

其次,费用划算。学生通过国内阶段的学习,可以取得国外合作院校承认的学分,到国外以后这些学分也同时得到转移,相应的课程在国外合作院校就可以免修,把4年(或2年)的学习过程分成国内、国外两个阶段就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费用。大学本科全部在国外读,学费和生活费加在一起,通常需要30万元至50万元人民币,还得准备额外的中介费用,而通过国内、国外各完成一半学业的方式,就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大约1/3的费用。

第三,就业抢手。学生完成全部学业后,获得国外大学的学位证书,这些证书在许多国家都能得到承认,大部分合作项目的学位在国内也被认可。由于具有多种技能,学生回到国内后往往是抢手人才,当然,也可以选择在国外继续深造或就业。

最后,出国的把握更大。高中生或大专生直接出国读大学本科,申请签证会有比较大的困难,一旦被拒签,只能重新联系其他国家的学校。而通常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1+1”、“2+2”等项目是在各国使馆备案的,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得到签证,万一被拒签,也可以由学校协助签到其他国家的学校,确保学生可以在国外完成学业。

随着留学热愈演愈烈,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只要能跨出国门,随便哪一所大学都可以”的心态,而是期望能跻身于一流大学。而国际名牌大学的“门槛”特别高,每年只有为数不多的优秀学生才能有幸入选。出国,既而就读国外一流院校的只能是少数人,与之相矛盾的是大多数期望求学海外的学子都有自己更高的目标。因此选择在国内办学的国际名校就读无疑成为首选。

本土教育 篇12

一、将乡土教育资源运用于环境创设中, 缔造原味幼儿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 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非常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注重运用农村特色材料, 与幼儿共创具有儿童化、趣味化、乡土化的优美环境。教师们发挥聪明才智, 让每个空间都会说话, 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把美育、乡情渗透到幼儿园的每个角落, 如楼梯、墙壁、走廊、过道等地都精心布置, 使整个幼儿园处处洋溢着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环境创设还努力做到统筹安排, 精心设计, 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情感色彩, 具有童趣的环境, 如碧绿的竹顶、曲折的竹廊、精美的竹帘是我们精心打造的竹文化;溢满江南水乡气息的回廊、爬满丝瓜的围墙、长长的竹篱笆、精巧的茅草房是我们精心再现的农村田园生活。各班主题墙饰也是我园环境创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如“石全石美”“美美草艺”“青青竹廊”等主题墙饰, 既美观, 又展示了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学习轨迹。现在的建山幼儿园就是孩子们熟悉的家, 这里弥漫浓浓乡情、闪烁颗颗童心, 孩子们创作的兴趣和激情正在这里展开瑰丽的翅膀翱翔蓝天。

二、将乡土教育资源运用于教育教学中, 构建原味课堂

在省编教材中, 有些主题活动距离农村幼儿的认知水平有一定距离, 而我们身边随处可取的教育素材更适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们把地方教育资源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生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 如主题活动“青青小竹廊”“种子魔术阁”“美石大天地”“美美草艺坊”“浓浓瓦片情”等, 幼儿从语言、数学、美术、科学、社会等领域详细地了解了家乡的丰富物产, 并且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了对乡土材料的总体认识, 更好地激发了幼儿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例如, 在“美石大天地”主题活动中, 老师们安排了健康活动“剪刀、石头、布”“造房子”, 科学活动“有趣的石头”, 音乐活动“石头娃”, 石头打击乐“春天”, 语言活动“神奇的石头”, 美术活动“漂亮的石头”“盆景”“我设计的石头汽车”。这些活动围绕中心, 整体性强, 直观性强, 在系列活动中幼儿对家乡的山石有了初步的认识, 对家乡随处可见的石头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在他们眼睛里, 石头不再是黑乎乎的没有生机的硬物, 它们变成了宝贝, 变成了学习、游戏的好伙伴。

此外, 我园还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 让他们参与到利用乡土资源的教育过程中来,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园每学期组织一次“亲子创意作品”评比活动, 以此来增进亲子情感, 搭建家园沟通桥梁。每次活动, 现场气氛热闹、温馨, 其乐融融。妈妈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构思, 大家利用农村随处可见的材料, 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 制作出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 如用碟片制作的精致的花盆、用娃哈哈瓶制作的精巧的茶具、用可乐瓶鸡蛋壳制作的精美的椰树等。经常沟通, 使得家长了解了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意图, 开始转变观念, 主动尝试用地方教育资源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如带孩子去爬山、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来园和孩子一起过传统节日等, 对孩子的教育由幼儿园走向家庭、社区, 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为全面。

三、将乡土教育资源运用于游戏生活中, 体验原味生活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美的生活是孩子创作的源泉。我们把孩子带进大自然中, 让他们看嬉戏的鸭群、古老的运河、忙碌的蚂蚁、金黄的稻浪、秀美的群山、挺拔的翠竹;让他们去欣赏大自然春天的含蓄之美、夏天的张扬之美、秋天的凋零之美、冬天的洁白之美;让他们去领略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还通过“六一”、重阳节、亲子园活动把孩子带进社区, 让孩子们用童眼看世界, 让他们在自然和社会中欢呼雀跃, 在无声处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刻上家乡的烙印。

在一日活动中, 我园要求教师尽量还原幼儿本真的生活, 要求孩子做到多看, 多玩, 并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如, 我们让孩子看到青山绿水, 引导孩子来画一画;看到农民播种、茶叶采摘、粮食丰收就指导孩子做一做;看到一竹一石、一瓦一壳, 就让孩子来涂一涂……在园里, 我们让孩子玩各种有趣的农村游戏, 造房子、滚铁环、打陀螺、踩高跷、斗鸡、骑自行车、跳绳……让孩子品尝各种农村的小吃, 如花生、黄豆、大栗、品茶、吃汤圆……让孩子运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孩子变得更大胆了、更活泼了, 天真烂漫的笑容始终挂在孩子的脸上。

在游戏活动中, 我园开展了“竹子乐园”“点石成金”“美美草艺”“瓦片情”“茶香四溢”“乡味乡情”等游戏活动区。在这些区域中, 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让各种乡土材料一物多用, 解决了农村幼儿园教玩具匮乏的难题;同时也通过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来调动幼儿的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参与游戏, 既满足了幼儿游戏的意愿, 又在游戏中培养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园更是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艺术氛围。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对乡土教育资源挖掘运用的实践中, 孩子充实了、快乐了, 教师进步了, 成长了, 幼儿园办园特色得到了初步彰显。建山幼儿园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正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上一篇:应急服务器下一篇:工程项目安全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