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本土文化

2024-08-28

云南本土文化(共7篇)

云南本土文化 篇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不断加大对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 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开展, 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农民生活环境、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 本土建筑的消失和乡村文化的流失也不断在蔓延。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调研时讲到:“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 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 系得住乡愁”。 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延续和保护乡村文化, 在乡村规划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 本文以位于云南的少数民族村庄大拉德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讲述融入乡村文化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1 村庄概况

大拉德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 该乡是一个多民族乡, 以少数民族为主, 主要有汉族、彝族和回族。地处云贵高原腹地, 位于昆明市东面, 距离昆明市中心约95km, 距宜良县城约40km, 东靠陆良县, 南接石林县, 北邻马龙县, 西接本县耿家营乡、北古城镇, 是昆明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九乡风景区所在地。 本案大拉德村隶属于铁厂村民委员会管辖,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东边, 距离村委会3km, 距离乡政府所在地5km, 与九乡风景区紧密相邻。 该村现有居民67 户, 284 人, 国土面积19.94km2。 村庄以彝族居民为主, 有少量汉族居民, 有着浓厚的彝族文化特色。

2 现状问题分析

2.1 自然环境优美, 但开发不足

大拉德村气候宜人, 四季如春, 全年阳光雨水充足, 森林环绕村庄四周, 覆盖率高, 植被茂盛, 村庄东侧为新坝水库。 有山有水, 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同时紧邻著名4A级风景区, 为建设现代化的彝族特色美丽乡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由于开发不足, 未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并未形成影响力。

2.2 建筑特色明显, 但保护不够

大拉德村现状居民点主要沿道路两侧呈片状分布, 房屋建筑大多为八九十年代建设, 主要以两层建筑为主, 依然保留着彝族建筑风格。 但房屋建筑密集, 建筑等级低, 周边环境差。 由于保护不够, 现有建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毁。 居民新建的住宅则按现代化建筑风格建设, 在楼层、材料和颜色上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破坏了村庄整体的彝族特色环境。

2.3 道路交通便利, 但不适应远期发展

大拉德村依托九乡风景区, 对外道路交通便利, 村庄内部主要由一条4m宽道路贯穿东西, 已进行水泥路面硬化。 其余入户宅前道路基本为土石路。 现状道路窄, 将不能适应远期发展。由于村庄养殖牛羊较多, 造成道路卫生条件差。

2.4 公共设施不足, 缺乏管理

大拉德村教育医疗等主要依靠铁厂村民委员会, 村庄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仅有一处公共活动场地、 三座公共厕所、一处健身场所。 由于缺乏管理, 厕所卫生条件极差, 健身器材损坏。 现有的公共设施不能满足村民学习、运动、娱乐等要求。

2.5 产业种类繁多, 但不成规模

大拉德村主要以农业产业为主导, 主要依靠畜牧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 养殖业主要养殖牛、羊等, 种植业主要有烤烟、包谷、核桃、李子、杨梅、葡萄、梨等。 但基本是以户为单位, 养殖种植规模小, 未给农户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 规划设计理念

大拉德村美丽乡村规划以宜居、富民、和谐为重点, 以“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为规划主题, 以保护和延续彝族本土文化特色为原则, 保证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开展规划与设计, 打造“人、建筑、自然、文化”融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形成“可居可游”的理想生活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完善村庄生态设施建设和生态空间景观建设, 实现“品质提升、人村共美”。

4 规划指导思想

4.1 与现状相结合, 合理的改造和开发

充分结合大拉德村景观和建筑现状, 在满足美丽乡村建设景观需求、生态需求、游憩需求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 对村庄整体加以改造, 重点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活动场地和标示系统。 同时考虑其可行性与经济性。

4.2 保护乡村的地域文化特色, 突出当地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充分研究彝族文化特色, 调查分析彝族村民的习俗、生活、娱乐等特征, 传承村庄建筑特色、生活习惯、民俗活动、审美需求、心理文化等地方文化。 重点保护地方特色, 延续彝族乡村文化, 展示出彝族乡村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4.3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开发 “体验经济”

借助九乡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与优势, 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和大拉德村特色资源, 以改造乡村景观和村容村貌为抓手, 以拉动乡村经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建设一系列可参与体验的规划, 打造融农家经营、参观游憩、文化熏陶于一体的空间, 为大拉德村发展旅游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 健康为本”的感受, 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乡村建设的生产、生活中, 增强农耕、民俗文化体验, 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

5 规划总体布局

大拉德村规划设计在结合现状用地特征的基础上, 规划形成“一轴一环三区”的规划布局:“一轴一环”是指以西面入村古树为起点, 东面新坝水库为终点串联“三区”的空间景观轴, 和环绕整个村庄的规划道路环线。 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紧密结合在一起;“三区”是指将村庄规划为乡村文化区、乡村休闲区、乡村体验区。 设计通过对该村文化的提炼及景观的提升, 展示大拉德村的风俗人情与精神风貌, 营造优美宜人、富有山水灵性的乡村风光。 大拉德村的规划设计围绕着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点、线、面结合的形式, 使整个乡村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建设体系。

5.1 彝族乡村文化区

该区主要通过四个板块来体现彝族特色的乡村文化。 入口文化展示区重点结合寨门的设计和入口道路的设计展示牌等展示彝族文化;古树文化景观区结合现有数棵古树, 融入当地的风俗文化, 打造集休闲、民俗文化、景观于一体的区域;彝族特色民居区重点改造大拉德村保留下的彝族风格老建筑, 其依山而建, 跌落的地形, 层层跌落的布局形式已是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公共活动中心区主要包括大拉德村服务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公共厕所、文化体验广场等, 利用彝族火把节、祭祀节等习俗文化塑造乡村文化景观。

5.2 彝族乡村休闲区

在村庄东侧结合彝族建筑现状和自然景观, 打造为村庄的休闲场所和对外旅游发展区域。 结合现有的农家乐打造彝族特色餐饮区, 结合新坝水库规划垂钓休闲区, 在高耸挺拔的松木林下空旷场地规划休闲烧烤区, 在林间和水库周边规划乡村活动休闲区兼儿童娱乐区, 设计竹林迷踪、阳光大草坪、儿童嬉戏池、如意岛、五谷杂粮、踩水车、油菜花迷宫等乡村场景节点。

5.3 彝族乡村体验区

大拉德村现状以农业为主, 随处可见果树、牛羊。 乡村规划将以此为特色, 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打造第三产业。 规划重在环境整治, 村民可继续耕种, 亦可结合农家乐, 开发为出租土地供城市居民种植等乡村体验项目。 充分利用现有果园, 扩大规模, 游客可以在此地体验采摘。 原生态林区设计开辟一条曲径通幽的小道, 形成亮丽的透景线, 可以在茂密森林中体验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和美景。

参考文献

[1]龙彬.彝族建筑特色保护与创新[J].中国勘察设计, 2002 (10) :43-47.

[2]李英豪, 郑宇军.基于综合发展规划理念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以东阳市花园村为例[J].规划师, 2011 (5) :37-40.

[3]贺勇, 孙佩文, 柴舟跃.基于“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 2012 (10) :98-62.

云南本土文化 篇2

关键词:本土自然资源,美人蕉,翡翠,时尚

在“美丽云南”会展的珠宝玉石展区有一件披散着飘逸长发的淡绿色翡翠挂件, 其造型为一粒美人蕉的种子与一个少女形象的结合体。它的造型修长, 周身光洁, 身姿灵动, 线条天然流畅, 造型与材质浑然天成。这就是云南本土资源——植物种子所绽放的艺术光辉。

一、云南丰富、奇异的自然资源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 英国馆的展区核心是“种子圣殿”, 这些种子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其中云南提供了890多种植物的种子, 包括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 如珙桐、银杏……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 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所有品种, 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 云南省有274科、2076属、1.7万多种, 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62.9%, 故云南有“植物王国”“药物宝库”等美称。

二、创意将自然资源的生物属性幻化为对生命讴歌的文化命题

(一) 植物资源与生命的象征

植物的欣欣向荣象征着生命的旺盛, 所以在艺术设计中将植物属性幻化成生命的意义。种子是生命的象征, 是希望的象征。从休眠到萌芽, 它是含苞未放的生灵, 代表着地球上万千生命的起源。而作为时间延续的象征, 它们一次次破土而出, 宣示着人类赖于生存的根本、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延续。时过境迁, 无论那样的绿色有何种改变, 种子所秉承的坚韧性格与柔美, 永远都传递和记录着地球演化的事实和生命的演化不息。儒家承认生命的重要性:“生, 吾所欲也”。

(二) 美人蕉的特性与象征意义

在佛教文化中, 佛祖的脚趾流血而成美人蕉。我们在路的两旁常常可以看到生长得十分红艳的美人蕉, 在酷热的天气中盛开, 会让人感受到它强烈的存在意志。美人蕉的果实为略似球形的蒴果, 种子黑色, 十分坚硬。其种子的种皮坚硬、不易吸水, 在这极其干旱的土地上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因而, 它的花语就是“坚实的未来”。有人咏诗赞美它:蒲叶鸣雨不争春, 洁如琼枝清廉身。绛唇美人恬然笑, 犹疑仙子落红尘。在艺术表现形式上, 这个孕育着美好心灵的种子给予了我们更高的审美感受。美人蕉是美人的象征, 也用来比喻君子、品德美好的人。美人, 应以花为貌, 以鸟为声, 以月为神, 以冰雪为肤, 以玉为骨……除此之外, 美人与玉石也有着不解之缘。而美人蕉种子设计系列作品将生命比作少女的青春:纯洁、绚烂、甘如露、甜如蜜。

三、抽象中写意的表现手段在本土作品中的应用

(一) 翡翠的特性

翡翠, 是玉的一种, 翡翠颜色呈翠绿色 (称之翠) 或红色 (称之翡) 。翡翠开采、运输、加工、销售历来是云南人所为。翡翠那冰莹含蓄的光辉不浮华、不轻狂, 用冰清玉洁、美玉无瑕用来比喻翡翠最恰当不过。据说翡翠的色泽有映照人体皮肤的功效, 女士一旦佩戴上它顿时容光焕发, 楚楚动人。所以绿色的翡翠受到公众的欢迎, 由于翡翠的绿色最为艳美, 因而成为绿色的现实符号。鲜艳的绿色最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文化心理。绿色是希望的象征, 是生命的流水湍流不息。然而绿色是植物的代表色之一, 是种子的萌芽。生命的象征意义与翡翠的意义有着高度的一致, 安稳、平静, 深沉而神秘。翡翠的坚硬、柔美、温润与美人蕉 (种子) 不谋而合。美人蕉坚实多种, 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美人蕉多福多寿、子孙绵延、一切快乐之意。所以, 翡翠、少女、美人蕉三者合为一体, 已经赋予了设计艺术最高的审美价值, 实现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是“天人合一”的和谐。

(二) 美人蕉设计的深层意蕴

恰是这一点, 唤起了时尚翡翠设计小组的灵感, 其中的种子系列之“豆蔻年华”, 这块老坑种翡翠, 绿色纯正, 质地细腻, 透明度好, 硬度大, 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极品。这么上等的翡翠、体量不大, 所以适合做一个挂件, 它只需简练的设计以充分反映它原有的独特的弧面。可以看出, 这不再是用传统玉雕的表现手法创作传统题材的仿古件, 只想着突破以往的创作形式, 用新的手法表现。设计小组尝试从美人蕉中寻找灵感, 将美人蕉这一性喜阳光的花朵和婀娜的少女形象重叠于一身, 尝试大胆的将花与少女的形象抽象化, 在抽离开两者生硬的表象后, 流淌的是活泼、豁达与自然的气质。幻化出空灵的面容和灵动的身姿, 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歌颂。该作品即能表现传统寓意, 又可采用当代艺术手法表现, 符合当代玉雕立足传统创新的创作理念。整个设计夸张、大胆而新颖, 带给人时尚、活泼、俏皮的体验。

(三) 抽象表现主义的设计风格

这种抽象表现的形式正是遵循着抽象表现主义的美学原理, 即:认为艺术是抽象的, 它表达了艺术的情感强度, 还有自我表征等特性。从技巧上说, 抽象派的最重要的前身通常是超现实主义。这是二十世纪从欧洲发起的文学思潮。他们追求作画过程的无意识性, 以致在画面上出现纯粹受心理作用支配的意象, 最终结果总是充满幻觉的和具有生命形态的抽象画面。所以“美人蕉”的设计大胆地将这时尚化的语境运用其中, 使某种具象在物化的过程中得到抽象化的升华, 在特定内涵与外表的重叠转换下, 带给观众再次解构与重现作品的想象空间。

四、对本土资源的深刻再解读是寻找当下时尚设计语境的根基

(一) 受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

在消费社会, 物质商品中渗入了越来越多的非物质因素, 符号价值的意义高于使用价值, 相当于符号体系和视觉形象的生产对于控制和操控消费趣味消费时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符号价值被认为是有别于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第三种价值。商品第三种价值的三重属性即信息价值、体验价值、符号价值。符号价值是商品的信息价值, 卡尼曼称其为体验效用。如美人蕉的翡翠挂件, 它的符号价值, 显然不同于它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设计作品体现的是式样、风格、权利、声望等。

(二) 奢侈性:高质量、纯手工、艺术灵感。

后现代社会的时代文化促使设计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 更新速度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的速度, 设计者没有精力设计精致的产品, 因而使用者拥有的都是速食产品。因此设计考究而精良制作的产品就越显得奢侈。珠宝玉石作为奢侈品, 与华贵、奇异、美丽、浪漫等文化特性联系在一起, 想辨别它的使用功能不是那么容易。这是设计师所迸发的灵感最后转接到实物上, 美人蕉玉雕从设计到雕刻包含了一个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和雕刻师的动手能力。设计师的创意和雕刻师的手工都是非物质的、无价的东西。

五、结语

人类自从有了造物的能力, 也就有了文化。在眼球经济时代下, 就是这么一组等同于奢侈品的设计作品, 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本民族文化根植于内。保留了作品独有的文化寓意, 再以现代的形式如矛盾的对立、强烈的情感、抽象的造型、夸张的颜色等, 展现给观众的是作品的时尚风姿。美人蕉翡翠挂件是云南本土自然资源在实物上的体现, 是文化的一个传统寓意的象征, 而它少女的躯体意象正是现代语境下的时尚设计。

参考文献

[1]街顺宝.绿色象征——云南的植物志.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0.8.

[2]中国编辑部.云南走遍中国.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3]吴征镒.云南植物志.科学出版社, 2006.

[4]周树礼, 曾伟来, 何涛.玉雕造型设计与加工.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9.7.

[5]王锺陵.古诗词鉴赏.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7.1.

[6]沈泓.翡翠鉴赏与收藏.安徽科技出版社, 2012.

[7]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国翡翠.中国翡翠质检研究中心, 奥秘画报社, 2013.2.

传统文化是本土企业文化的根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本土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 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诞生于欧美, 是西方市场经济长期发展成长的一颗果实,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企业管理领域已得到普遍的认可, 因而, 多少本土企业的掌门人为了企业的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 一门心思的嫁接或原版、或改良的国外名企的企业文化, 成功者固然不少, 然失败者亦不乏其人。虽说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对于此类探索理应报以“成固欣然, 败亦喜”的心态宽容待之, 但里面的经验教训却值得探讨和商榷。下面结合本人在管理上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就传统文化在本土企业文化中的地位问题试做分析, 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为企业掌舵者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现代企业起源于西方, 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亦然, 但是不是说本土企业要想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就必须照搬西方模式, 摈弃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智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此种做法不妥, 亦不现实。橘生南国而为橘, 生于北国则为枳。西方成功的管理模式没少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形,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人家的管理模式是以其特有的企业文化为灵魂的, 我们费尽力气, 搬过来的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 而其企业文化更是浑身都充满了不可模仿的因子, 这又是为什么呢?要我说, 就是因为文化从来都是民族的, 没有国际的, 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这个差异无法消除, 也不必消除。因为他们是最适合各自民族的东西。而企业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子文化, 当然是离不开大的文化背景的。这就像树长得再大, 也离不开根一样。

故而, 作为民族企业, 想要打造百年不沉的企业航母, 必须构建独特的、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 而想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 就必须以我们的母文化——传统文化为根基, 才不会发生“种橘得枳, 种瓜得豆”的尴尬事。

中国文化, 历经了至少五千年的沉淀, 时间的大浪早已将浮沙尽数淘去, 能够留传给后人的无不是沉甸甸的金子, 放着金子不捡而邯郸学步无疑是非常不智的行为。即使洋为中用, 也仅限于借他山之石攻我之玉, 其目的是为了把玉雕琢的更美, 而不是直接拿石头当玉使。

综上所述, 从理论上讲, 本土企业打造企业文化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相信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早已看到了这一点, 或者无意中去这么做了, 亦有多篇去传统寻根的理论探索见诸期刊杂志。这些成功给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企业掌舵者明确的启发, 于是, 更多的成功事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见诸媒体。然而, 不知企业文化为何物者, 喊着企业文化口号而迷茫者, 纠结于传统和现代之间者, 主张西化而讽刺挖苦传统文化, 甚至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者仍大有人在。传统文化回归本位, 得到应有的“名分”还任重道远, 还需要呐喊者更众。

说到此处, 难免有人会说,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看理论再华丽也如空中楼阁。没错, 企业家都是实干家, 那本人就以实例说服诸君。仅以本人浅薄的实践为例, 晒一晒传统文化的智慧, 当然, 我也只是得了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智慧中的一鳞半爪, 但却在短时间内扭转了一个企业的命运。前因后果如下:

2009年, 我受命任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的院长, 前因后果略去不表, 但“临危受命”一词却足以概括当时情景。我接手时的设计院可以说已处于破产的边缘, 债台高筑, 拖欠职工工资, 资产不良, 资金周转不灵、人心涣散等所有的头疼的问题几乎都被我遇到了。

那么怎么办?拯救一家企业并不是一句空话就能实现的, 我首先做的就是查找病根, 就如同中医讲究标本兼治一样。我很快找到了造成困局的“病根”, 那就是不良的企业文化。因为当时的设计院, 无论从技术实力和资质情况来看在省级院里也是拥有一席之地的, 在这个前提下经营不善可以说是很令人痛心的, 而这也从反面证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既然找对了病根, 那就很简单了, 我需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 而我的“药”就是脱胎于传统文化智慧的新型企业文化。首先, 传统文化讲“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崇尚自然”, 我就对职工讲“天道”。道家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我就讲设计院生存靠市场, 想赢得市场必须赢得客户, 客户, 就是我们的天。由此自然而然引申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经营理念。其次, 传统文化讲究尊师, 我就跟职工讲“师道”。设计院对于员工的培养一直是很无私的, 但由于传统文化在现代年轻人中的淡化, 尊师重教这一观念早已被青年员工抛到了爪哇国, 这一传统上天经地义的事情竟然需要以这样的形式被重新拾起, 这不得不说是青年的损失, 也是民族的损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我强调要尊师, 进而扩展为尊重并团结同事, 因为“三人行, 必有我师”, 以此为基础, 强调团队建设, 以打造优秀的设计团队为手段, 进而为客户打造优秀的设计作品, 因为只有优秀的团队才会有优秀的成果, 才能实现“以质量求生存, 以信誉求发展”的企业宗旨。第三, 传统文化重“孝”, 百善孝为先,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孝文化。我就对职工讲孝道。为何讲孝道?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百年知名设计企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就需要数代, 甚至数十代人的持续努力。面对为了这一目标而奉献一生的老设计院人, 我们必须秉持孝道, 对他们存着一份感恩之心和回馈之心。只有这样, 才能让现在的设计院人无怨无悔, 为团队的目标而不懈的努力, 因为老人的今天, 就是我们的明天。道理简单而朴素, 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 我还把孔子的“君子责己, 小人责人”作为构建和谐文化的思想基础, 用文化统一了思想认识, 统一了价值观, 凝聚了人心。人是第一生产力, 人的问题解决了, 其它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在以“天道、师道、孝道”为核心,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来构建新的设计院企业文化的基础上, 我们辅以各种管理制度的变革, 最终的结果是, 设计院不仅扭亏为盈, 而且经营收入三年翻了一番, 职工的收入三年翻了一番。这就是以传统为根的新型企业文化创造的管理奇迹。

总而言之, 无论是理论上, 还是实践上, 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推崇传统文化, 我在此可以不揣冒昧的断言, 唯有以传统文化为根打造新型的企业文化, 才是志在打造百年企业航母的企业家们唯一的选择, 也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 唯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才是最适合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成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2 (12) .

[2]李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启示[J].价值工程, 2012 (18) .

本土文化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篇4

关键词:本土文化,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围绕两个基本落脚点——核心竞争力以及实践行为。优秀的班级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起着具体的作用, 诸如在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态度等等方面, 全方位、多角度地塑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综合型人才。与此具有相同地位的, 还有学生的实践与认知, 在优秀的班级文化氛围中, 学生的行为方式与思考方式都会受到相应的熏陶, 不自觉地改变过去存在错误的方式, 受到优秀班级文化的教化, 在不断修正自身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质, 提高核心竞争力。不难看出, 在本土文化与班级文化有机作用的同时, 必须把两个基本落脚点作为关键, 对本土文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将具有继承性的本土文化融合到班级文化中, 最大程度地发挥文化成果的效用。

一、以本土文化为根, 以班级文化为芽

班级文化建设立足于本土文化之上, 把握好本土文化的基础性地位, 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有着长远并且深刻的意义。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离不开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在班级各项文化事业的开展中起到了多功能的作用, 促进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 亦在加强文化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最终达成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效果。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是班级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 有效地结合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 并且以此为中心, 开展多形式、多样化地思想教学活动, 令学生能够对本土文化加强了解学习, 将本土文化进一步地内化, 形成具有班级文化的独特性的内容。以本土文化推动班级文化, 将班级文化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 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把班级文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使班级文化能够枝繁叶茂, 开花结果。

二、提升文化魅力, 加强道德修养

一方面, 本土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 其别样性在于具有当地的特有的地域特色, 这也恰恰正是其他地区、其他形式文化所不具有的特征;另一方面, 本土文化亦具有普遍性——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善于发掘本土文化中值得传承与学习的部分, 同时也应注意本土文化中的历史遗留问题, 摒弃其中不可学习的糟粕。优秀的本土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 形成对自身、对社会都有益的道德品质;而学生的正确三观也在反作用于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建设。本土文化与班级文化二者间存在相辅相成, 不可隔断的关系, 不可就其中之一单独而言。站在本土文化的角度, 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环境亦对学生提高文化认知水平具有良性影响作用;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中, 融入本土文化的精粹, 是既有利于学生切身体会本土文化的魅力, 又有利于的建设班级文化的行为。

三、扩大班级文化内涵,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事实上, 班级文化建设体现的是一个班级, 乃至一个校园的文化氛围, 其中更深层次体现的则是文化内涵。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积极运用本土文化, 弘扬本土文化, 是班级、学校对文化内涵高标准高要求的准确体现, 不仅仅满足学生对文化建设的需求, 更向社会向家长展现出学校、班级丰厚的文化内涵, 反映出学校、班级良好的精神面貌。

此外, 本土文化还体现在班级的精神文明建设上。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 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中华民族精神支柱需要思想道德建设的支持, 中华民族智力支持需要科学文化素养来解决, 本土文化与班级文化的和谐交融是班级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与前提, 没有日常的本土文化建设也就没有班级文化的形成, 因而本土文化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可以说, 本土文化对班级文化的形成立足于中国实际, 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 继承本土文化的精粹对班级文化建设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 且作用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如何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整合本土文化和班级文化的资源, 科学地促进二者共同发展是学校与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本土文化不容忽视, 班级内部形成的风气需要和本土文化的风尚达成高度一致。教育者须将弘扬本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中心思想, 紧紧抓住本土文化的优势, 不断推进班级文化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靖彩玲.将传统文化引入高职教育的必要性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02) .

[2]周葆青.以节日为载体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甘肃教育, 2016 (03) .

徐州本土文化弘扬问题研究 篇5

一、弘扬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当地人创造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就是本土文化。本土文化不同于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围更广,既包含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也包括了历史传承的传统文化,本土文化涵盖了一个地区的衣食住行、人文精神、历史渊源等多个方面。通常,对于文化,除了思想和精神内涵以外,都有独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本土文化也不例外。目前,本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以国家、省、市三级政府确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第二类,以国家、省、市三级政府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类,是有影响力的现代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就像“文化土特产”,具有城市本土的个性特征和独立品质。凝聚了一个城市长久以来的智慧,体现着当地人民的价值观、人生观。本土文化是一个城市立足于全国“城市之林”的软实力。可以说,本土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魅力,同时也需要保护和培育。将之转化为旅游业、展览业、演出业、影视业、培训业、讲座业等多种文化产业,不但必要,也很可行,可以从多种角度促进徐州市经济的发展。在开发方面,既然本土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开发本土文化所带来的效益难以立竿见影,但是本土文化有着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潜移默化的渗透力,往往会在未来的某一刻或者培育过程中带给城市一定的经济效益。

随着现代社会高度文明的发展,国内城市规模极速扩张的同时,城市本土文化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所谓的文化底蕴成了博物馆的陈设或者书本里枯燥的文字,再加上浓重的商业色彩之后,千城一面,失去本土文化的特色。复兴和弘扬城市本土文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长久以来,尽管人们从各个角度试图将城市本土文化发扬壮大,但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城市没能达到所预期的效果。徐州蕴藏着汉文化的精髓,闪烁着楚文化的光辉,包含了儒道佛文化的元素,更有彭祖的千年历史和个性的地域文化。因此本文以有着悠久历史的徐州为例,对关于本土文化弘扬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徐州本土文化现状

(一)徐州本土文化的优势

徐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庞大的本土文化资源。徐派作家王茂飞这样评价自己的家乡:一州,两汉,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自古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战场,今有淮海战役新遗迹。而以云龙山水、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除了这些风景名胜以外,徐州更是徐州唢呐、唐人供、跑竹马、纸塑狮子头、琴书、柳琴戏、梆子、香包、剪纸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3年12月,我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68家,其中4A级景区13家,3A级景区26家,A级景区总量;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省生态旅游示范区3家,均列全省前列。

4000年徐州本土文化更是渗透到徐州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早晨的一碗雉羹,到晚上舒筋活络的五禽戏,还有长辈们喜爱的徒步运动和年轻人最爱的动漫博物馆。在徐州人的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徐州的本土文化丰富而又精彩,古老与现代并存,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徐州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徐州本土文化弘扬存在的问题

1、盲目跟风,毫无规划

目前随着各类学堂在徐州的兴办,“文化热”席卷徐州。很多人盲目跟随“文化热”,毫无规划的开展各类讲座或者节庆活动,虽然前期颇有成效,但很快衰落,并且将本来美好的本土文化硬生生的覆盖上商业和利益的浓重气味。

2、缺乏创新,涉及面窄

徐州在本土文化的展现方式上过于死板毫无新意。对于传统的两汉文化,目前徐州主要的宣传方式有3种,汉文化讲学,节日庆典和汉文化博物馆。而汉服、汉礼等作为汉文化的重要部分,只是博物馆的几张照片或者节庆上模特身上所穿的现代汉服。事实上,其他的城市,在本土文化宣传上采取了多种的方式,也涉及了更多层次。比如长沙的火宫殿,用地道的长沙美食吸引了长沙人和国内外游客。还有湘西凤凰的烟雨凤凰歌舞剧,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为人们再现了沈从文比下那个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的凤凰古城。相较之下,徐州在本土文化弘扬模式上缺乏创新,涉及的方面也过于狭隘。

3、忽略了文化对当地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徐州有着4000年的历史,徐州的本土文化对当地人的影响更是深远。但是,现代社会迅猛发展,新事物不断闯入人们的眼帘,人们为了跟随时代的步伐,渐渐不再关注本土文化的发展,很多现代徐州人对自己的家乡那些传统的本土文化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城市及时的意识到本土文化的远离,并积极采取补救的方式。而徐州目前还没有积极的行动,并且徐州在江苏省尚属于经济发展欠佳地区,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置。在快速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忽略了本土文化,没有意识到千古流传的文化精髓正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软实力。

三、弘扬徐州本土文化的建议

(一)规划先行,绘制蓝图

俗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徐州本土文化的弘扬也必须规划先行,勾勒科学、严谨的蓝图。徐州市委、市政府应对徐州市本土文化的弘扬加强重视,制订政策保障徐州本土文化弘扬工作的开展。2011年9月,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徐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徐州旅游奖励办法》两个文件,推动我市A级景区的发展。2013年12月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传承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土文化的发展,但是还只是杯水车薪,徐州市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的规划,并依据规划开发弘扬本土文化。在本土文化的弘扬方面,徐州各类新闻媒体也应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条有序的对徐州本土文化进行宣扬,甚至可以考虑将本土文化引入大学生的课堂,作为一门课程开设。

(二)文化魅力,创新模式

徐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徐州市旅游局局长曾讲,应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徐州已有汉文化景区、徐州博物馆、龟山景区等,还有建设中的丰县汉皇族陵旅游区及整合中的沛县汉城文化旅游区等。下一步还会继续将会把静态的资源变为动态的体验项目。在宣传弘扬方式上,也将开拓创新。如常州的春秋淹城就是成功案例。常州以淹城遗址为基础,把春秋文化意境下的静态观赏型项目、互动演艺性项目和体验游乐式项目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元素,创新春秋文化的展示,对春秋文化、故事、人物进行“二次创作”,实现淹城游客全年龄段、全天候的覆盖。开园以来,乐园良好的发展态势让文化界、考古界、旅游界都看到了创意的力量,证明了本土文化的全新演绎在现代社会仍魅力无限。就徐州目前的本土文化弘扬模式现状,对模式创新总结为“四化”,衣食住行体验化;传说故事有形化;民俗活动大众化;政府主导产业化。充分发扬徐州本土文化的魅力,创新弘扬模式,必将取得良好效益。

(三)整合资源,优化利用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化利用,是徐州本土文化弘扬解决问题的关键。2014年9月19日在徐州举办的第十八届省运会正式开幕,在开幕式表演中出现了来自民间的演员们为带来了本土文化表演。跑驴、大头娃娃,还有燃起的汉灯,无一不向人们展示着徐州本土文化的魅力。徐州作为全国第一个非省会城市举办如此大赛事项目,引来了全国甚至国际上的极大关注,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幕式表演既带给广大观众朋友们美轮美奂、震慑心扉的表演,又展示了徐州的本土文化,更重要的是,虽然表演的演员们并非专业人员,只是徐州寻常的市民,但依然用他们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个人,展示徐州市民的风采。不得不说这次的省运会,充分利用了从民间到传统、从儿童到老人、从学生到军人、从传统方式到现代科技的社会各界的各种资源,并加以优化利用,才能获得如此震撼的效果或如此庞大的关注。也充分证明,整合各界资源,并加以优化利用,是徐州本土文化弘扬模式的重要方向。

(四)城市精神,民风塑造

打造专属于徐州的城市精神,重塑民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民风塑造则会对城市精神和城市软实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徐州的两汉文化中,汉礼是其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先对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礼仪之邦”徐州在城市精神,市民整体素质方面大不如前。打造徐州城市精神,重塑徐州民风的问题炙手可热。

挖掘本土资源实现文化育人 篇6

近年来,我校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全方位、多角度持续开展“本土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文化激励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形成了文化育人的教育特色。我校教学质量稳定,办学特色日益显现,在“刻苦、精致、合作、创新”的崧泽精神浸润下,全校师生正在打造一所优质的上海农村学校。那么,我校是如何利用“崧泽文化”这一富有特色、富有价值的本土资源来实现文化育人的呢?

一、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体现“崧泽文化”主题

在环境建设中,我们以“崧泽文化”为主题,将文化元素蕴涵于校园的每一个地方。2009年9月,一座聚集本土文化精髓的崧泽文化陈列馆在我校正式开馆。陈列馆面积为一千多平方米,其中展示面积为八百多平方米,共有9个展室,包括崧泽堂、校史室、诗人沈瘦东专题、江南名俗苑、习理摄影、青浦田山歌、何氏八百年医学、崧泽文化长廊、青浦解放60年照片展等,共展出照片630幅,实物、模型350件,字画45幅,分别从社会生产、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教育等角度向人们展示了青浦的发展历程。

开馆以来,参观的学生络绎不绝。古朴、雅致的陈列馆不仅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到家乡的历史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品德。同时,健康高雅的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崧泽文化陈列馆为我校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特色提供了生动的人文课堂。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崧泽文化”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通过相应的课程来实现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中,我校始终把课程建设当作生命线,除了关注课程的知识性、思维性、教育性以外,我们还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崧泽文化”,积极进行课程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1. 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为了传承“崧泽文化”,丰富学生的课程学习,我校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开发了《崧泽,我们的骄傲》这一彰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走近并传承“崧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加深情感体验。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也慢慢体会到“崧泽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课程中有《崧泽文物》一课,教师考虑到崧泽出土文物离学生的生活较为久远,而且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于是就带领学生在课前参观青浦博物馆和崧泽遗址,采访玉器收藏专家,收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文物资料按文物的类别分类,并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为教学内容。同时,为了使本土资源能在课程层面发挥作用,教师把学生从社区收集的关于崧泽的传说和在博物馆收集的关于崧泽文物的录像设计到教学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积极性也更高。

学生用多种形式交流所学知识,有的制作了关于骨器、玉器、陶器的幻灯片,有的出示关于石器的美术作品,有的用玉和陶的典型器组合设计了班徽、书签等。通过各种方式的展示,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崧泽文物和博大精深的“崧泽文化”了解更深了,学生在分类、筛选、提炼、整理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课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学习的感想,并且指导学生利用崧泽文物制作书签,通过小小的书签,学生们更加形象地认识崧泽,了解崧泽,文化育人的成效也随之显现。

2. 挖掘本土资源,在学科中有机渗透

除了让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感受并学习本土文化,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教学服务。

例如,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诗人沈瘦东的作品,领会他描写的家乡景物和人民的诗歌,感受其中浓浓的书香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教师还安排学生做讲解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语言和表达感受的机会。数学教师让学生走进“江南民俗苑”中观察先民们使用的农具和生活用具,领会各种生动直观的几何图形,把抽象的几何图形变成直观的用具,从而突破学习难点。物理教师运用一杆大秤和木制榨床来讲述杠杆原理,令学生欣喜不已。思想品德、历史、美术等课的教师也充分利用文化馆的资源开展教学。各学科教师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为教学服务,使学生好学、乐学。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文化的滋养。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崧泽文化”,是我校实现文化育人教育特色的重要渠道之一。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其行为、情感、精神和生命价值都受到积极的影响。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会知识、发展思维、提升生命价值的地方,也成为了教师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三、在教育活动中实现文化育人

我校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德育资源,如何利用这些本土资源,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呢?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此奠定了基础。

1. 开展以“崧泽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自2006年起,我校开展以“崧泽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对于读书的内容,我们做了精心的选择。“崧泽文化”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民间传说、歌谣、习俗、俚语、谜语等生动活泼、脍炙人口。我校根据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把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进行分类,其中,《崧泽文化》《崧泽出土文物录》《崧泽瑰宝》等都是可供读书活动选用的有代表性的资源。我们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整理成“古文化遗产”“近代民俗民间文化和名人事迹”“当代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共三大类近二十多个小项的读书活动资料。

同时,每一阶段的读书活动都有各自的主题,如“知晓崧泽辉煌的古代文化”“崧泽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间文化”“赵巷近代名人故事”“经济腾飞,和谐发展的新赵巷”等。活动形成以校长、德育教导、少先队大队部、班主任、语文教师为骨干的队伍网络,分工明确。德育教导负责落实读书活动的主题、阶段安排、检查评比和反馈;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读书活动的具体开展和读书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本班学生读书、实践活动、竞赛、学习笔记的指导与检查。

2. 开展“崧泽人知崧泽”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与读书活动相呼应,我校还开展“崧泽人知崧泽”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此活动受到广大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欢迎。

参观访问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感受崧泽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根据不同的读书主题,我们安排了对应的参观活动。例如,根据“知晓崧泽辉煌的古代文化”“崧泽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间文化”“赵巷近代名人故事”等主题,安排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崧泽文化遗址、青浦博物馆、崧泽文化陈列馆等场所。

我校还积极举办各类成果汇报活动,如开展“崧泽文化读书节文艺汇演”,活动举办了四次,主题分别为“悠久历史,魅力赵巷”“丰富多采的赵巷民间文化”“名人荟萃耀赵巷”“和谐赵巷,蓬勃发展”。学生以丰富的节目形式汇报读书活动成果。我校还开展了“扬崧泽文化,做新赵巷人”文化和才艺展示活动,从“班班有歌声”到“班班有美展”,同时还举办了崧泽文化书画大赛,学生对“崧泽文化”的了解也逐渐深刻。

论外语教育的本土文化意识 篇7

筅江苏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龙臻

外语的教学活动长期以来受到教育全球化和知识产业化思潮的持续冲击, 同时也受到外语文法教育的传统教学观念的不断束缚。本文认为,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市场化与精英化、知识性与方法论的种种观念冲突之中, 外语的教学活动必须超越传统语言教学的标准化和技术化的不良倾向, 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 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则更应该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教育部门自2000年以来就不断推行各种外语教育改革, 已经将外语义务教育年龄从13岁 (初中一年级) 降低到9岁 (小学三年级) , 外语成绩对国民的升学、就业乃至职称、收入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某些教育部门甚至提出双语教育目标是用外语取代汉语对中小学生进行各类学科教育, 即用外语作日常教学语言进行课程教学活动。一方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语学习的急功近利, 诸如“三个月攻克外语”、“外语十日成”等等培训课程持续风行;另一方面却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对汉语教育的极力轻视, 作为母语的汉语在各类外语课程的强大攻势之中不断被边缘化甚至被漠视。因此, 外语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国内学校外语教育改革的软肋课题。教育部自2003年起就颁布《外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强调“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应该说, 外语作为一种外语课程, 实质上也是一门培养跨文化能力的素质教育学科, 而外语教师则同时扮演着语言的教授者和文化引导者的双重角色, 他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必须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 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应该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一、从“走向世界”到“立足本土”:全球化视角的重心转移

长期以来, 外语是作为被广泛使用的国际通用语言, 因此很多学者就认为中国要融入国际社会, 就必须消除语言障碍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改进中国的外语教育, 将外语的教学重点放在口语和写作训练层面, 同时推进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和逐步实施全英授课, 在重视学科建设的同时提高全民的外语意识。然而, 在全球化视角下一味地强调“走向世界”的教育目标, 也不利于在“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未来的目标要走向世界, 必然意味着当下正在世界之外, 而所谓的国际标准是否就意味着西方世界?是否全球化风潮就意味着西方教育观念的扩展和东方文化的失声?在自然科学领域, 我们不断强调科学技术的本土化和国产化, 而在人文学科尤其是外语教育领域, 我们怎么就能主动放弃自主创造性而一味追求西方所谓的世界标准?既然我们要走向世界, 那么首先必须清楚我们身处何处, 所谓的世界又在哪里?应该说, 中国教育的实际状况既是全球化趋势在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缩影, 又是发展中国家本土化进程的未来导向, 我们正在进行的各项教育改革也必须立足本土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根本的目的不在于仿造西方的技术水平, 而是为了学会表述自我的交际能力。

按照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看法, 既然“现代性的激进化或是社会生活的全球化都决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过程”, 那么现代性的根本后果就是全球化趋向, 而教育全球化也是作为现代性后果的组成部分, 因此随着现代性进程而来的教育全球化趋势正在分享着现代性的种种后果。对于中国本土教育来说, 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现代化的强国之梦更加突出了立足本土的教育创新观念。应该说, 在教育日益国际化的未来趋向之中, 没有教育观念的创新机制也就没有教育的全球化利益, 因此必须遵循教育全球化的既定法则来思考中国民族在全球化教育网络的未来布局, 具有全球视角和中国意识的本土教育, 只能是以本土意识来不断丰富教育产业的世界舞台, 而绝不能放弃自我表述而标准化的全球化形式。

二、从“引入西方”到“输出中国”:跨文化交流的价值导向

正如上海外国语的何兆熊教授指出, “我认为一个学生, 除了国家对所有学生在德育、体育等方面提出的共同要求外, 在专业方面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较高的外语技能, 较丰富的外语语言、文学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修养, 较宽的相关知识面”[1]。然而, 我们国内学校正在使用的外语教材多为《外语全新版》 (浙江出版社) , 而以《外语全新版》的读写综合教程为例, 虽然课本自身所附的参考教程有对相应课文具有全面详细的要点解析, 而且也已经补充介绍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使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授课材料, 但是这些课文内容本身和补充的背景知识往往只是局限于对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价值观念。因此, 虽然我们国内的部分学生通过这样的教材接受或许能够有效地运用外语去理解和表述西方的某些历史或传统习俗, 也能就外籍教师所提及的西方生活展开深入的主题讨论并能很好地展开交流交际活动, 可是每当面对本土文化的主题讨论, 或许他们虽然非常清楚其所指内容, 却往往没有能力用较为准确的外语语言能力随即大致表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某些核心观念和传统习俗, 而这个问题也是目前许多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所遇到的价值困惑。

三、从“世界公民”到“本土意识”:外语教育的批判思维

针对外语教育在“世界公民”和“本土意识”之间的批判意识, 正如北京外国语的何其莘教授指出, 我们国内的外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 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2]。应该说, 在国内的外语教育界, 语言翻译的技术主义长期以来困扰着外语教育的思维导向, 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语言技能的短期目标要远远超越于语用知识和文化语境的素质教育。然而, 对于面向未来的生态型教育导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早就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批判思维的素质教育在其他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已经得到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 而这种人文学科的基本素质在外语的教学活动中却完全消解于“世界公民”的未来憧憬。

如果将批判眼光转向我们的邻国同时也是外语教育强国的印度, 就会发现:虽然自17世纪初英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开始进入印度, 外语教育在印度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然而印度的语言教育积极贯彻国家的三语教育政策, 致力于保护母语, 尽可能使儿童接受母语教育, 以保持国家语言的多元化性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 也有年青一代为了提高经济地位选择放弃使用母语而转向外语, 但是印度各级政府却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现本土化的语言教育目标, 甚至在2006年开始外交攻势来推动印地语成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应该说, 在印度多语教育体系之中, 母语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交际工具, 也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载体, 强调母语教育实际上就是强化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然而, 对比印度的语言教育状况,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外语教材涉及中国文化的课文内容微乎其微。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以交际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为主的外语教学也是全部聚焦于“原汁原味的”且不含任何“异域成分的”、来自英美世界的科学技术、历史习俗和文化精神。国内已经不少学者撰文强调我们国内的外语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目的语文化”, 但是却仍然没有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理论重视。因此, 不难发现我们对外语文化的教育现状就是:学习者对于莎士比亚、狄更斯、马克·吐温之类欧美经典作家非常熟悉, 对于欧美流行文化更是如数家珍, 然而对于西方世界仰慕的孔老夫子却不知译为“Confucius”, 更不知“儒、佛、道”为何物;更具有反讽意味的则是, 像《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在外语世界中只有西方汉学家才真正会感兴趣、敢翻译, 而中国当代的所谓知名翻译家却大多数以翻译引进外国名著才成名成家。

因此, 针对外语教育对“纯正口音”的技术崇拜, 也针对“世界公民”和“本土意识”之间的失衡状况, 国内知名语言学家杜诗春先生曾指出:“我的外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语学习和写作”;孙骊教授也指出“有的人英文可以说极好......他们还有另一个共同点, 即中国古文功底极好。这和学习英文能有什么关系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肯定的就是, 在强调以外语作为目的语学习的同时, 我们也必须同时加强汉语的学习效用, 以本土意识的批判思维来积极提升学习者的专业素质与人文修养。也诚如杜诗春先生所强调的:“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本身, 这是外语教学的内因”。因此,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市场化与精英化、知识性与方法论的种种观念冲突之中, 外语的各种教学活动不但要树立以外语为目的语的“知彼”文化观念, 更要培养面向母语文化的“知己”历史意识:它必须首先超越传统语言教学的标准化和技术化的不良倾向, 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 从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则更应该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何兆熊.办好之我见.外国语, 2003 (2) .

上一篇:电缆-架空线下一篇:信息收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