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精选12篇)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篇1
摘要:针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日益受到现代社会主流教育的冲击,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失传,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的状况,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该在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主流文化教育相结合,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社区教育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促进民族进步、社会文明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目前云南许多少数民族村落的传统文化教育日益受到现代社会主流教育的冲击,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失传,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缺乏民族认同感,更谈不上民族自豪感。“如果说某一文化就是某一部分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适应形式,那么,不同的生存环境,就将导致不同的适应方式,不同的文化形态。”也就是说,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依据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所创造的,体现着该民族的生命本质,离开了文化的民族性,也就无所谓文化的多样性。教育作为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必须同整个民族文化生态系统联系起来考虑才能相对正确地认识教育的系统功能。因此,教育既要关注主体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关注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社会高速发展的经济与社会一体化,造成中国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和多样性的逐渐消失。但民族文化多样性并未像生物多样性保护那样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特别是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其传统文化丧失正在呈加速状态。
少数民族村落中常常存在丰富的当地村民在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维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少数民族传统知识。而现在的年轻一代很少了解这些传统知识与本地资源利用管理的适切性,也无法从正规学校教育中学到这些知识。对此,笔者于2005年末至2006 年初,就这一问题对部分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小学进行了考察。
云南是少数民族大省,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方面进行过许多尝试,有的属于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活动或手工劳作形式,如:怒江州、西双版纳州等民族师范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的课间操民族集体舞活动;一些民族自治县小学积极开展校园兴趣小组活动,因地制宜,努力编创有特色的民族舞蹈,制作有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等。丽江市古城区黄山小学创办的东巴文化传习班。沧源、孟连、贡山等县长期邀请学校附近寨子的村民们到校园进行民族民间歌舞表演和传习活动;还有新平县老厂乡竹园小学以传习彝族音乐、彝族舞蹈为实验活动等。这些学校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培养民族艺术人才均作了有益的尝试。有的属于许多少数民族不可或缺的宗教教育形式,如:在西双版纳的一些傣族地区为解决入寺儿童的教育问题,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白天到学校上课,晚上到佛寺学习佛教经典,二是在佛寺办“和尚班”,由教育部门派老师讲授汉语和其他文化课,由佛爷讲授民族语文、民族历史文化、佛教经典,收到了较好的办学效果。玉溪市通海县的回族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学生利用晚上和放假的时间接受伊斯兰经堂教育,经堂教育通常是免费的,可以使一些家境困难的学生获得学习的机会,这也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还有的与国内外民间组织合作引进项目,如:在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Critical Ecosystem Partnership Fund)资助下,由云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与云南省迪庆州教育局,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共同举办 “滇西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教育培训”系列活动。
为了对问题进行更深了解,笔者对丽江、迪庆和西双版纳三所小学进行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入考察,现对三地的具体形式加以介绍。
首先,勐宋完小校本课程开发形式:把少数民族文化纳入课程内容,在开设主流文化国家课程的同时,平行开设有关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校本课程,以展示本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其主要思想是,针对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的弊端,把原属于国家的课程权利部分地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要求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从而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校本课程作为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列的“三级课程”之一,是前两级课程的一个有力补充。倡导学校有条件地自主决策,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旨在问题解决的合作、探究与共享的开发策略。
勐宋位于西双版纳西南端,勐宋完小是座哈尼族村寨小学,哈尼族在西双版纳属仅次于傣族的第二大少数民族。没有文字,许多传统文化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日益失落。勐宋哈尼族社区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抢救工作。为了本土文化不致失传,学校引进项目进行以本土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先由学校老师进入社区,进行资料收集和宣传工作,和社区专家协商确定选题,再逐一带领学生进行收集和整理。最后在专家的帮助下成文,开发出以《回到我们的村寨》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内容一方面关注民族特征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结合勐宋自然条件优越的实际,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我们的野生蔬菜”这一课题。本次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的情境及社区资源为基础,根据学生与学校的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资料收集。开发主体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吸收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员参加,与项目人员共同合作形成校本教材开发的梯队。所有资料来源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之手。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主动学习,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调查了解事物对生活的意义,丰富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生活化,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与方法,引起其对社区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好奇,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理解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其次,社区教育形式:发展社区教育,实现其在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可能功能。
社区教育指以一定的地域为界,社区成员运用所有资源,以教育为手段,发展为目的,共同参与社区发展的过程。社区成员参与教育正是社区教育最根本的信念。如何通过发展社区教育,将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从而加快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应成为教育决策部门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点。学校应加强与社区的互动,开展学生走进社区,家长走进校园参与社区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在村委会、社区建立学生家长文化活动场所。
迪庆州汤堆小学所在的汤堆村是一个140户人家的藏族村落。该村以土陶等工艺品制作和个体运输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独一无二的尼西土陶制作工艺享誉国内外。村里聚集了一批制陶老艺人,其中还有被评为云南民间美术师的孙诺其林老师傅,他热心参与学校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愿意把手艺传授给下一代。汤堆小学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对社区资源充分利用,强调对学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本土文化与新课改要求的结合作了尝试,大胆跨越学科领域界限,追求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倡开发性、综合性活动学习,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和优势,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活动。例如在制陶课上,组织学生到制陶师傅家学习土陶制作,之前先由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制陶艺术的历史、用途及在当地的影响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制作陶艺品并进行展示。在实施综合活动实践课的过程中引起社区强烈反响,社区家长支持孩子认识、了解并理解社区村落,了解本社区村落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希望孩子在学校学有所用,增强孩子对本民族和本村落社区的认同,能适应和发展本村落社区、服务于本社区村落。在项目活动中村民们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赞同和合作。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农村学校在培养形式上理应超越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参与农业劳动,观察农村生活和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倡导教材多样化,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应结合农村生活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充分利用村落社区课程资源,对于部分教具、学具,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制作,让孩子运用农村特有的经验主动构建知识。
应该说,社区对学校教育在人的培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具有强烈的期望和需求,而学校,作为承担教育实现的专门机构,具有人的培养和文化传递的功能和义务,二者的一致性成为社区教育项目实现的可能。针对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把握当前新一轮国家教育课程改革的时机,进行社区教育,使其成为联系社区与学校的桥梁与纽带。
再次,艺术教育形式:进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及体育的教育开发,创设独特校园文化氛围,以此作为其传统文化保存的突破口。
音乐、舞蹈、体育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它涉及到民族和家族的历史、生产、生活经验、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内容,如同一部无文字看不见的教科书。少数民族在音乐、舞蹈、体育方面的适应性较强,资质较好。进行民族音乐、舞蹈、体育方面的教育培训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保存的重要内容和渠道。教育就要借助这种形式,开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的新模式,既让学生从中受到健与美的锻炼,又使学生得到民族艺术知识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从小不会忘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和树立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
丽江白沙完小位于丽江古城北端8公里,是纳西族最早在丽江的聚居点,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纳西原始文化的宝库。当地人已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民族认同和传统文化保存的意识。白沙完小是丽江建校历史最长的一所学校。白沙完小充分利用白沙特殊的地理环境,积极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成为云南省开展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创办了白沙细乐示范班、课间民族打跳,成立艺术教育中心教研组、兴趣小组,确立了包括白沙细乐传承、东巴象形文字传承和以打跳为主的民族舞的专项研究课题。学校把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作为正规教育之外的重要补充,长期开办民族音乐实验班以传承纳西古乐之“白沙细乐”。在兴趣小组中,把东巴文化纳入校园文化,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开展活动。白沙完小侧重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纳入正规教育办学体系,融合到兴趣小组活动中,形成了教师、学生人人参与的制度,纳入学校的正规管理并建立了长期的运作机制。
以上是笔者考察的三个考察点的个案,他们的形式必定具有适应本地本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的适切性,同时,由于区域和民族文化的局限,难免缺乏推而广之的推广性。笔者不敢也不可能以统一的模式推广于云南各地,仅以此研究作为引玉之砖。经过大量的考察与文献研究,笔者提出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该在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主流文化教育相结合,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现代转型,不能脱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教育,不应该是现代外来文化取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本质在于造就具有现代知识技能和一定的民族文化自觉的少数民族人才,实现教育发展和民族文化相辅相成的和谐发展。两者的互动过程,不是民族教育越发展,接受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越来越多地远离本民族的文化。现代教育的普及,理应促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团结互助、言行有礼、尊老爱幼的优秀传统,在少数民族居住的社会大家庭里得到充分的提倡和发扬,从而使少数民族现代教育和民族文化传统都能在共生共赢中得到合理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只是民族文化的大众传媒式的宣传教育,也不只是民族传统的民俗教育,还应该包括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学校中的教育,只有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当代学校教育中,才能有力地回应现实对它的挑战,才能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格局。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赵琴.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3]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王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民族教育之比较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6]张诗亚.西南少数民族教育文化溯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7]曾金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艺术教育[J].民族艺术研究,2000(1).
[8]谷跃娟.云南民族村寨教育的现代整合[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
[9]杨丽萍.现代壮族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的衔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1).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篇2
从生态伦理视角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价值
云南少数民族由于其原始崇拜、风俗习惯、禁忌和宗教信仰等原因,客观上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看,云南少数民族遵循了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因而其生态行为是道德的.同时,这些行为又为今天云南省的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作 者:胡靖勇 HU Jing-yong 作者单位: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650223刊 名:边疆经济与文化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年,卷(期):“”(7)分类号:G03关键词:云南 少数民族 生态环境 伦理道德 文化价值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篇3
【关键词】云南省 少数民族 文化安全 价值
随着自然和人为威胁因素的增多,中国政府已将国家安全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之列,并先后提出了中国特色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等十一种安全的重要概念。习近平主席指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在全球化大发展的背景下,跨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形势渐趋复杂,中国文化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一、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与核安全这十一种形式。“文化安全”这一概念出现的前提是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交往的频繁。特别是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对大多数不发达国家进行的不平等的文化渗透和输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一边倒压迫和对话语权的长期把持,并且这种输出带有“侵略性”,这种文化渗透往往具有政治与经济目的。而云南省要想更好地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交汇的战略支点作用,就必须扩大开放,提升开放的水平,但这意味着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面临的信息也会更加趋于复杂。就内部而言,主流意识形态也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各种社会思潮粉墨登场,例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们价值观念中的消极因素也凸现出来,例如不加约束地追逐经济利益;信息网络化对主流意识形态也有着某种程度的削弱作用。
二、保障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安全的当代价值
发展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文化至少有这样两层意义:一是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有重要意义;二是对于国家文化的保护和创新同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壮大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保护,也有助于全世界人民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文明。具体而言,有这样四点:
(一)保障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安全,有助于应对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非善意的威胁。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输出伴随着政治用意,其对象主要是针对输出对象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其目的是破坏对象国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安全意识,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维护中国文化主权独立。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确保意识形态的安全和反对和平演变是核心,对自身文化实力的加强是根本。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将文化作为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因素,1942年5月举行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讲话中他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云南省地处边疆,其安全威胁除了传统威胁外,还面临着非传统威胁,文化应该作为应对这些威胁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某些时候,其作用和强制手段也是同等重要的。
(二)保障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安全,有助于在深化改革、扩大文化开放的大背景下全面、客观地认识他国文化,为本国文化“走出去”打下坚实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如理性和科学精神、创新意识、探索品质,而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则是应该警惕的内容。例如,创新意识和西方文明中的冒险、探索精神相关。英国一个小镇的两位女教师开发了一项大冒险系列儿童玩具,以作为两人创业的资本。这套儿童玩具系列的第一件就是一个装在书包里的帐篷。这个玩具鼓励孩子到野外去冒险,这个玩具与其说是在推销一种产品,不如说是在推销一种精神品质。这个理念最终打动了英国最大玩具连锁店的销售经理,他们两人的第一个玩具就这样进入了不少的家庭。这个故事不仅表明了一种推销的理念,更表达了西方人对冒险精神、创新精神的追求,这种追求贯穿于西方家庭教育之中。此外,创造学产生于美国,今天人们强调要有创新意识,就应该好好学习创造学的相关理论,这项普及工作应该从学生抓起,应该向各个民族的大中小学生较为系统地介绍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造性求解等知识,并大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三)保障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安全,有助于继承本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安全的本质是文化特质的保持与文化的延续。文化特质是文化特殊性中本质的方面,如少数民族祭祀仪式中表现出了尊重自然的思想等。文化延续指的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即继承优秀传统,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创新发展,融入时代精神与当代先进思想、价值观。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有四点: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与生活方式的安全。保障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安全,要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保护,例如对东巴古文进行保护,在少数民族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等,这些保障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例如很多少数民族都崇拜火,楚雄彝族就有“火把节”,怒江州的傈僳族还过“澡塘节”。很多地方将节庆活动与展示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吸引了不少的外地游客,为当地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意义及重要度的总体评价与看法。特别是当民族遭遇外来侵略时,个人的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云南省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例如,佤族人民的抗英斗争;抗战时期各族人民拼命修筑滇缅公路、组织抗日武装、提供后勤支援等;傣族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英勇表现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传承与发扬光大。当前,则应积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族人民的价值体系中,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生活方式既是风俗习惯的个体性活化,又是价值观念的社会性外化,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中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地方。
(四)保障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安全,有助于加大本国文化的对外宣传,扩大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要想使自己的文化被其他国家和民族公正地接受,其前提就是公正地对待他国文化,寻找两者的契合点,以实现交流、融合和共同发展。寻找文化共同点时,应该注意各个民族文化对其的影响,有时即便是共同点也会存在区别。例如,中国和西方人对 “正义”和“邪恶”的理解就有区别。中国人认为“正义”是除暴安良,替天行道,而西方人认为基督教是正义的化身,人们的行为要符合宗教的规约;中国人认为“邪恶”是人间的欺凌、压迫、强暴恶行,而西方人认为“邪恶”是异端、异教行为。所以,寻找文化共同点就是要异中求同、同中存异,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本民族的文化很好地输出。云南省的邻国有老挝、越南和缅甸。研究好这些国家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特别是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区别和联系也是需要的,但这还不够,还应该大力向周边国家辐射云南省优秀的文化、中国优秀的文化,云南省应该作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前沿。
三、结论
本文主要论述了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保障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安全的意义。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改革、扩大文化开放的今天,确保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质,延续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极其重要。因为,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安全关系到云南省总体安全的实现,云南省总体安全的实现关系到总体国家安全的实现,总体国家安全的实现又事关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97.
[3]任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六大挑战[J].党建,2012.(7).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探究 篇4
(一) 地域性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 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 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通过旅游业带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昆明滇池、大理洱海、丽江玉龙雪山、怒江大峡谷、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 慕名而来的游客除了享受独特的地域带来的风景之外, 还扩展了当地的休闲文化产业项目, 促进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二) 民族性
云南拥有26个少数民族和200多个民族传统节日, 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成为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源泉。云南民族村将云南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浓缩;西双版纳的傣族园, 将傣族文化体验和民族文化产业衔接融合;西盟佤族小镇, 集旅游观光、佤族文化体验和民族文化产业为一体。
(三) 文化性
云南素来重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项目, 涌现了以“七彩云南”、“香格里拉”、“茶马古道”、“聂耳音乐”为代表的四大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其中茶文化产业如大理洱海三道茶, 景洪市勐海普洱茶文化;楚雄大姚县石羊古镇儒家文化;丽江的“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演艺文化产业。
二、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金融需求
与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大省的地位形成较大反差的是, 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和文化产业行业实力的落后。虽然具有着各种天然优势, 但同其他文化产业大省相比较, 仍然存在着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瓶颈。
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虽然云南省各级政府大力扶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但是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 急需要金融资本对民族文化产业的支持, 特别是近几年一些小微民族文化产业企业金融需求尤为迫切。
三、云南民族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中出现的问题
(一) 政府政策层面
一是云南的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正在进行, 尚有大量文化单位仍是依赖政府行政拨款, 本身产权不明确, 无法进行投融资。二是较多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行政干预过多, 不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 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不理想, 无法进行投融资。三是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民族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缺乏对民族文化产业建立信用体系的政策指导和支持, 没有建立民族文化产业专业性的评估指导平台。
(二) 民族文化产业自身特点
一是除了少数几个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企业外, 绝大多数民族文化产业企业属于小微企业, 这些企业均存在着一定的产权不明晰, 缺少可供抵押的不动产, 使得金融机构无法进行金融支持。二是企业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较为混乱, 没有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没有合格的财务管理报表, 企业财务信息的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三是民族文化产业的投资周期往往都较长, 通常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实现从资源到资产的收益, 因此在企业最需要资本的初始阶段, 很难通过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评估。
(三) 金融机构层面
一是金融机构对民族文化产业的不了解, 尤其是对民族文化产业的特点不熟悉, 缺乏文化产业专业性的信贷指引, 使得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无法达到融资条件而无法得到金融支持。二是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 整体的金融实力较为落后, 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性不够, 没有开发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金融产品。而且金融机构传统的放贷手续繁琐, 提供资金速度慢, 往往会使民族文化产业错过发展的最佳时期。三是金融机构以营利为目的, 目前大多数金融支持的服务主体多是一些大项目、大企业。而对中小微民族文化产业关注度不够, 导致这些对资金渴求度极大的企业更加难以获得金融资本支持。
四、对民族文化产业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 政府方面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 对当地的优秀民族文化产业企业政府可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进行政策性的帮扶, 如进行行业的税费改革, 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二是建立正确的市场运行机制, 鼓励民族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引入良性市场竞争体系, 对确实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要果断淘汰, 提升民族文化产业市场的准入门槛。三是搭建沟通平台, 主动构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交流平台。建立常态化的民族文化产业工作信息交流机制, 共享民族文化产业的行业信息, 共同面对民族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 民族文化产业方面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 企业要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底蕴是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不能盲目跟风一味追求快速发展而失去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二是企业自身要积极思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民族的不代表落后的, 在保持民族传统的同时也要具有创新精神。企业要自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特别是发现和培养一些具有民族文化禀赋的人才, 加大对技术手段的投入和更新, 加大对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保持市场竞争力。三是依托政府建立的信息交流平台, 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率。
(三) 金融机构方面
一是金融机构发展多元化的服务项目, 结合民族文化产业行业的特点, 进行产品开发和服务调整。对于企业发展前期缺少抵押物的企业, 可以采用企业创业贷款和众筹等融资方式。发展渐入佳境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 金融机构可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资本支持力度。
二是加强对民族文化产业行业的关注和研究, 关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向, 圈定金融对民族文化产业支持的项目范围, 起到优化资本配置的目的。引入民族文化产业无形资产的专业评估机构, 加强对金融机构评估人员的培养, 提高其对文化无形资产的评估准确性, 明确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发挥企业文化资源的融资功能。
三是协助政府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产业企业的信用建设体系, 加快推进建设信息共享体系和民族文化产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完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的信用评估等级建设, 细化民族文化产业企业的信用等级。完善信用奖惩机制, 区别对待信用等级有差别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 对信用好, 还贷积极的企业客户开设绿色通道, 对其进行贷款额度、利率、还贷期限等相关服务的优惠和倾斜, 鼓励营造行业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篇5
关于培育和发展云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思考
立足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走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民族地区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须根据前瞻性和可行性原则,科学地对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进行规划和合理布局.培育、开发并形成遍布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群,突出有特色的支柱产业门类,组建众多的`中小文化企业,走小而专、小而特的路子,以特色制胜.同时重点发展一批市场前景看好,自我积累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作 者:李锐 作者单位:云南省委党校,语文教研部,云南,昆明,650111刊 名:学术探索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EXPLOR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03关键词:文化产业 培育 发展 民族地区
浅议云南民族体育文化的区域性 篇6
[关键词]云南 区域 民族 体育文化
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大文化板块交汇处的特殊区位,造就了云南民族成分复杂、文化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空间分布格局。26个民族分布在云南各地,构成了众多性质独特、风情各异、和谐统一、相对独立的民族体育文化区。
一、云南地理环境对其体育文化区域构成的影响
云南位居低纬且地势较高,地形崎岖破碎,山地、丘陵、峡谷、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相互交错,山高谷深、关山险峻,自然条件十分复杂。生活在这里的早期先民因所处环境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民族特征和多民族并存的局面,使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突出的地区性。这反映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上表现为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每个民族都有数十种甚至近百种体育娱乐活动。而每一种同名目的体育娱乐活动在不同的民族中又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器械、不同的娱乐方式及竞赛规则,地域特色十分鲜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使不同地区的民族体育项目深受当地环境的影响,形成斑澜多姿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这些体育活动伴随地方民族文化的演进,沿续至今。
二、民族习俗对云南民族体育区域文化的渗透
1.传统节日对云南民族体育区域文化的影响
在传统节日期间,各民族都会穿上盛装,聚在一起参加活动,或相互祝福,或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或祭祀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如傈僳族是一个有着众多传统节日的民族,每个节日在傈僳人民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因此,每逢节日来临,傈僳族群众都以载歌载舞、吟诗作对等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节日。傈僳族的节日有的是喜庆丰收的节日,如“新米节”等;有的是表达粗犷豪放的性格,或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纯洁的友谊和爱情促成的传统节日,如“阔时节”、“春浴节”、“情人节”等。
2.民族宗教对云南民族体育区域文化的影响
考察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活动,我们发现许多项目都与他们民族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许多体育项目,就是为了形象化地再现民族信仰中的某一具体内容,或是表述某一值得纪念的人或事。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体育从宗教信仰中独立开来,成为一种独具形态的体育文化,逐渐形成了新的造型,向世人呈现出类别多样的运动体系,成为各项习俗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内容,成为各民族喜爱的娱乐、健身活动。
3.婚俗丧葬对云南民族体育区域文化的影响
各民族青年男女都有着他们不同的传达感情的方式,而他们传情达意的许多方式多少都跟体育活动有关。他们或在活动中展现自己,以博得异性的欢心,也通过体育活动的方式寻找自己的心上人。
婚礼中,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体育活动,丧葬也不例外,或祈盼亡者能上天堂,或祈求死者的亡灵能保佑生者,其葬礼也是缤彩纷呈,体育活动形式各异。
三、云南体育区域文化的内涵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产生和起源,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第一类源于古代部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如生活在迪庆、丽江、贡山、永胜等地的藏族和通海地区的蒙古族共有的“赛马”“射箭”,彝族“火把节”上举行的摔跤、斗牛等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广为流传,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本民族的鲜明民族特点和区域特征,往往被该民族视为具有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信仰的重要民族标志。第二类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起源于农事和祭祀活动,这类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是流传时间较长,具有鲜明的部族特征和宗教仪式痕迹。第三类是源于婚恋与民俗。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盛行的婚庆活动“抢新娘”“姑娘追拳击”和“赛马”竞技,大理白族“三月街”男的“耍龙”、女的“荡秋千”等传统体育活动。第四类是源于反抗压迫和纪念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少数民族用这种方式纪念英雄、崇拜英雄,久而久之就演变为一种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流传开来。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不难看出,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区域的形成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存、劳作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体现了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和基本特征。在人类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历史、传统的再现和发扬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我们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及其深富内涵的体育文化内容应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继承和发扬,而不应任其消亡而流失,这对振奋民族精神、提倡健康文明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继承民族宝贵文化遗产、提高民族素质、繁荣民族文化、发展地方经济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静冬.云南省特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2]冯可汉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初探云南民族听觉文化的视听表达 篇7
云南民族文化中的听觉元素, 属云南民族文化视觉识别系统的范畴, 是云南民族文化内涵显性表现的重要载体。在视听表达中, 运用听觉元素是进行文化抽象含义表达的重要手段。
云南多民族的文化构成决定了云南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从而使云南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了视听表达的一个重要形式。如至今传唱不衰的电影《芦笙恋歌》主题歌, 就是采用了拉祜族的情歌旋律, 因电影《五朵金花》而被观众熟悉的大理白族民歌, 电影《阿诗玛》中彝族阿细支系民歌系列的运用等等, 为云南民族文化内涵的视听表达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也为云南民族文化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在很多成功运用视听元素表现云南民族文化的影视作品中, 音乐文化具有了云南形象的符号意义。其重要的听觉元素,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民歌类音乐
民歌类音乐是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一种音乐形式, 也是云南各民族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丰富多彩, 风格各异的云南民歌, 是云南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民族歌舞之乡”。云南民歌曲调质朴自然, 委婉动听, 歌词通俗易懂, 琅琅上口。云南很多民族的民歌歌词, 大都是即兴之作, 是歌唱者情感的直白流露。从视听表达的角度看, 这些民歌往往携带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 是其心态文化的直接表现。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
1、情歌对唱, 男女声一唱一和, 此起彼伏, 曲调优雅, 情意绵绵。
大多是未婚青年男女交往, 择友的一种方式。对唱的内容会随双方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成年已婚男女在一些公共聚会的场所, 也会即兴对唱, 内容更为直白, 但大多是宣泄式的玩笑。“食色性也”。这类情歌往往具有明显的性指向, 是生殖崇拜文化遗风的自然流露。
2、独唱, 这类演唱方式男女声都有, 一般是在特定的场合采用。
如彝族文化传承方式“梅葛”叙事长诗的演唱, 由专人用专门的曲调演唱。一些宗教性民歌, 由法师在宗教活动中演唱。还有热情豪放的酒歌、情真意切的送别调、凄婉哀怨的哭丧调等等。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民歌演唱形式, 这类民歌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携带大量的族群文化信息。
3、合唱, 这一类的民歌往往是在一些重要、严肃的场合演唱。
常常伴随民乐合奏和相应的民族舞蹈, 为重大的节庆、喜庆场合, 营造一种喜庆的气氛。这种形式在云南部分民族中, 也有在宗教活动中采用。如基督徒、伊斯兰教徒等做礼拜时集体吟唱的圣歌、古兰经等。甚至有的还保留了技巧性很高得多声部合唱、重唱等。如怒江傈僳族的多声部合唱、重唱, 带有典型的外来文化特征, 是云南多元的民族文化中, 融合文化的代表之一。
上述几类仅只是从视觉表现得角度对民歌表现形式的分类, 从其表达的内涵来看, 还远远不止这些, 除情感表达、民俗表达、宗教表达、文化传承、情绪宣泄之外, 云南民族民歌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还包括在各种生产劳动中表达良好意愿、企盼风调雨顺的劳动民歌, 民族特色浓郁的地方戏曲音乐演唱等等。
云南民族民歌除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之外, 其独特的听觉感受极富视听表现力, 是视听语言表达的重要文化表现元素。如古朴的曲调、浓郁的生活气息、真挚的情感流露等, 是我们进行影视创作不可或缺的听觉元素。
二、器乐类音乐
云南还被誉为“乐器博物馆”, 据考证云南各民族的民族器乐有200种以上, 可谓全国之冠, 其中许多是云南本土民族独有的乐器。如傣族的“葫芦丝”、彝族的“阿乌”、景颇族的“吐良”、佤族的“土铮”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乐器“活化石”傈僳族古老的弹弦乐器“达比亚”、“克木人”的单弦乐器“多洛”。从视听表达的角度看, 这些乐器不仅造型独特, 音色优美, 而且, 各民族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乐曲系列, 如“三弦曲”、“唢呐曲”、“笛子曲”等等。由于云南特殊的区位环境, 至今还保留了许多中原已经失传的古老音乐乐曲, 如具有融合道教及中原文化特征的洞经音乐。极具视听表达价值。
1、吹奏器乐:
以笛子、芦笙、葫芦丝等为代表的云南民族吹奏乐器及乐曲, 在云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节日喜庆、婚丧嫁娶, 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旋律, 吹奏器乐几乎任何场合多少不了。另外, 比较普遍的吹奏乐器还有唢呐。这一中原乐器在云南已演变为一种主要的民族乐曲演奏的主要乐器。
在云南各民族的传统吹奏乐器中, 还有许多造型独特, 演奏方式奇异的乐器。如箫笛类的乐器就有近20种, 种类堪称中国之最。如彝族的小闷笛, 用竹管制成, 只有10余公分长, 有单管双管之分, 竖吹, 音色高亢嘹亮, 音质圆润绵长。是楚雄大姚一带彝族群众喜爱的地方乐器。景颇族的吹管“吐良”, 也是由竹管制成, 只在中间留一吹空, 横吹。演奏时左手横握, 大拇指控制左腔口, 右手拍按右腔口, 音色极佳。能歌善舞的云南各族群众, 还能用信手拈来的材料, 吹奏出许多优美动人的乐曲。如树叶、竹叶、口弦等吹奏曲。
2、弹拨器乐:
更为神奇的是云南各民族的弹拨器乐, 不仅有四弦、三弦, 还有二弦, 甚至单弦。其中前面提到的佤族的“土铮”, “克木人”的“多洛”是云南独有的民族乐器。其中以三弦为代表的弹拨器乐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并以其为基础, 演变出了许多大小、音色不尽相同的云南民族三弦。其中, 最为著名的是彝族撒尼人阿细大三弦, 音色明快宽广, 节奏粗犷豪放, 是路南一带彝族火把节标志性的演奏乐器。哀牢山一带的小三弦, 音色柔和委婉, 节奏舒缓优雅, 是当地群众节庆聚会打歌跳脚的主要伴奏乐器。牟定猫街一带的龙头三弦, 结合了汉民族月琴和阮的造型特点, 制作精美, 装饰华丽, 音色悦耳, 节奏欢快, 平时悬挂在墙上, 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在香格里拉和怒江贡山的藏族聚居区, 还流行一种音色独特的弦乐二胡。每逢节庆的夜晚, 当地的各族同胞, 必将在这种二胡的伴奏下, 围着熊熊篝火, 随着节奏, 时而奔放, 时而舒缓, 跳起舒展大方的锅桩舞。
3、打击乐器:
提起云南特有的打击乐器, 大家自然会想到云南出土的铜鼓。铜鼓是一种打击乐器, 可平放敲击, 也可侧放或悬挂敲击, 甚至手执敲击。铜鼓分大、中、小三大类。大鼓比人还高, 其声若钟, 低沉浑厚, 中鼓次之, 小鼓轻盈, 可手执敲打, 音色清高明快。楚雄万家坝出土的一面铜鼓, 据专家考证, 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年代最为久远的一面铜鼓。同时还出土了一套造型奇特的羊角编钟。由此可见, 在云南民族文化中, 打击乐器的历史非常悠久。现在在文山一带的各族群众中, 铜鼓还在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 在重大的节庆、祭祀中使用。
如今云南颇具特色的打击乐器恐怕要数傣族的“象脚鼓”了。该鼓可两面敲击, 因形似象脚而得名。象脚鼓以手敲击, 声音洪亮, 节奏明快, 是傣家喜庆必备的乐器。象脚鼓挺拔高大, 击鼓者伴随鼓点节奏, 偏偏起舞, 别有一番风情。说到象脚鼓, 就不得不说说“芒锣”, 芒锣与象脚鼓一样是傣家节庆的重要礼器。芒锣一般不单独敲击, 按大、中、小顺序排列, 四至五个一组悬挂在特制的木架上, 由两人前后台者, 后面一人操作连杆机构, 同时击打整组芒锣, 其多频率的混响, 雄浑厚重, 清亮悠远。芒锣常与象脚鼓同时敲击演奏, 鼓锣齐鸣, 此起彼伏, 傣家人丰足悠缓的生活节奏可见一斑。
三、语言类
语言, 作为视听真实表达的元素, 本身就有着不可替代性。但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 记录其语言表达的内容才是我们视听纪录的重点。当然, 我们也不排除语言因素的信息传达, 如只要听到采访对象的声音, 尤其是方言, 就能大致传达出地域信息或民族信息, 即他 (她) 是哪里的人, 哪个民族等等。另外, 通过采访对象讲话的语气、措辞等, 我们可以对采访对象有一个概念性的印象, 如他 (她) 的风度、气质、修养的水平等等。因此, 在拍摄中, 对采访内容、拍摄对象的对话, 应尽可能的完整记录, 尤其是一些重点的表达段落, 除影像纪录外, 还应作文字记录。在影视人类学的纪录片的采访拍摄中, 应尽量保持声音的“原真性”, 即让采访对象使用方言或民族语言, 一方面可以使采访语言流畅, 另一方面可以保留地方性词汇表述含义的多样性, 提高影片的研究价值。
四、背景声类
这是我们在拍摄中与影像同时记录下来的空间音响。如拍摄农家小院时同时录下了鸡鸣或牛叫;拍摄田野时录下了风声;拍摄汽车时录下了马达的轰鸣等等。
背景声是我们在拍摄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听觉元素。因为视听造型中声音具有空间造型能力。一个不经意的背景声, 会使我们有限的画面空间得以延伸, 正是影像中的声音, 才使我们的视听表达流畅完整。声音是影像相对时空运动造型的重要手段。在视听语言表达中, 失去了声音的影像不仅只是失去了真实感, 还失去了视听相对时空的塑造。因此, 我们在拍摄中, 应确立这样一个原则:不管在什么情况下, 声音的采制与图像的采制一样重要, 永远不要关上话筒。
摘要:云南民族文化中的听觉元素, 属云南民族文化视觉识别系统的范畴, 是云南民族文化内涵显性表现的重要载体。在视听表达中, 运用听觉元素是进行文化抽象含义表达的重要手段。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篇8
佤族先民是古代南方“濮人”的一个支系,与布朗族、德昂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佤族各有其称谓,如镇康、永德一带称为“佤”;耿马、双江、沧源一带称“巴饶”、“布饶”;而西盟、孟连一带的佤族先民又自称“阿佤”、“勒佤”等。直到解放以后才被统称为“佤族”。西盟地区的佤族与傣族长期相处,因此在歌舞形态、乐器种类、风俗习惯以及房屋的建筑式样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傣族的影响。
佤族是个跨国界民族,在中国、缅甸、泰国及老挝境内均有佤族居住。中国境内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人口约为347738人,占全国佤族人口的98%,主要集中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以及临沧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其余4236人分散居住在山东、四川、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广东等25个省(市、自治区),约占全国佤族人口的2%。佤族语属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佤族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没有创制文字,长期使用木刻和实物记事。
佤族人多居于亚热带地区,该地区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很适宜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的生长。佤族早期居于阿佤山一带,阿瓦山处于怒山山脉的南段、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阿佤山平均海拔在1300米左右,平均年降雨量达2739毫米,在云南省各地区降雨量为最多。
2006年5月,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反排木鼓舞》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仅沧源佤族自治县就有大、中、小型木鼓700多只,90%的佤族人能跳木鼓舞,唱木鼓歌。木鼓舞是佤族民间歌舞的典范,是佤族文化灵魂精髓的生动体现,深受佤族民众的喜爱,并不断将其传承、发扬。
2 用鼓音和舞步诠释佤族文化———木鼓与木鼓舞
2.1 木鼓的制作工序
木鼓,佤族语称库洛、克拉等,鼓身是用一整段粗大的原木制成,多采用红毛树、椿树或柚树等硬质的树干下部为材,鼓面用牛皮制成。传统的木鼓,形体粗大,一般长约150厘米—250厘米,较大者约300厘米—400厘米。制成一个木鼓包括四个步骤:“选”、“砍”、“拉”、“制”。“选”是指在制作木鼓前要挑选合适的原木作为鼓身材料,一般由头人或“魔巴”进入森林挑选。“砍”是指把选好的树木砍倒。在砍树之前,魔巴会向树上撒米、盐之类的祭物,边撒边念祭语。重复念诵几遍后,周围的人们向树上掷标枪之类的东西,以驱赶对人不利的魔灵。驱赶完毕,人们就开始安心的砍树了。“拉”就是将砍倒、截好的树干拉回村寨。“制”是指将拉回的树干制成木鼓。树干被拉到后,要在树干一头打一个鸡蛋,以表示树干已完全离开了原来的树灵,将为阿佤人服务了。然后由技艺高超的木匠凿制树干,待木鼓制成后,再放置到木鼓房中。木鼓房中通常安放两支木鼓,一大一小,大为母鼓,小为子鼓———公鼓。
2.2 木鼓舞的力与美
木鼓舞由四部分组成:“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拉木鼓”是舞蹈的第一部分。“拉”是将选好、砍到的树木拉回山寨,将其制作成木鼓,这一过程,佤语称为其“克鲁克罗”。拉木鼓过程中也伴着专门的歌谣,歌声中唱道:“喔!哧,你是一只吃了金子的鸡,……桂花树的老三让我们顺利砍到。”舞蹈首先展现了,由巫师“魔巴”带领全村健壮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条捆绑已选择好的巨大树干后,在骑于树干的“魔巴”领唱下,拉木的壮年们步伐整齐、富有节奏地踏歌前行,直至将树干拉抵村寨的歌舞。这段古朴而粗犷的歌舞,气氛神秘庄严,舞步自然成韵,极具原始韵味。第二部分“进木鼓房”,集中用舞姿模拟人们挖凿、制作木鼓的全过程。木鼓制作完成后,“魔巴”手持树枝,在大八字“蹲裆步”的行进中,引导人们将木鼓拉进木鼓房的神圣过程。第三部分“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是将欢腾气氛推向极致的部分。通过此段舞蹈的诠释,生动展现了佤族人祭祀、巡逻、防卫、作舞等日常生活情景。“祭木鼓”是木鼓舞的结束部分。舞蹈编排质朴,富有浓郁的原始气息,是对“木依吉”神进行祭奠、崇拜的程式性礼仪。“敲”与“祭”是个平行的过程。当逢重大节日庆典、祭祀活动时,佤族人会祭拜木鼓,祭拜木鼓时伴有木鼓舞助兴、跳木鼓舞时会选用敲击木鼓为其烘托气氛,这对“母子鼓”所发出的声音,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响亮,音调交错犹如母子间亲切、委婉的对话令人思绪神往。
3 佤族木鼓文化与民族武术文化共通的符号之缘
3.1 生活、生存的共通
云贵高原兼有亚热带与热带的湿润气候,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密林深处栖息着大象、虎、豹、熊、鹿、麂子、野猪等珍贵野生动物。佤族以稻作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闲暇时以采集狩猎等手段来补充生活所需。当猎人们出寨狩猎归寨时,留守在村寨的人就会敲击木鼓欢迎他们平安归来,已示对出寨狩猎者的敬意。
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术的起源与华夏文明的进步是同步的,社会进步的同时,武术也在悄然的演变。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就必须要去狩猎获取食物,在狩猎的过程中,人类不仅依靠拳打、脚踢、躲闪等徒手动作与野兽搏斗厮杀,还需要手持石头或木棒与野兽对抗,在这些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等技能。然而这些击打的方法多是基于本能的、自发的、随意的身体动作,人们还不能有意识地进行搏杀技能练习,但是这些初级攻防动作技能却是武术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武术萌芽的实践条件。
3.2 祭祀、祈福的共通
木鼓是佤族文化的灵魂代表之一,被佤族祖辈视为“通天神器”。相传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灵,是“木依吉”神用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以繁衍、壮大留存至今。阿佤人为了表示对“木依吉”神的崇拜与敬仰,便将木鼓的“木槽”制成形似女阴的形状,以此来安放和留住“木依吉”神的灵魂。佤族歌谣中唱道:“它是阿达阿奶,它是父亲、母亲。”“让木鼓保佑我们安宁,让木鼓保佑我们强盛”。通过敲击木鼓发出的声音来呼唤上天的神灵,以达到敬神祈福的目的。佤族的民间节日与祭祀活动相互融通,每逢年节庆典、祭祀,人们就身着盛装,杀猪剽牛,泡滤水酒、蒸糯米饭以示庆祝,其场面热闹非凡。届时佤族人们不分男女老少围绕着木鼓房,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转动,动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在敲击木鼓的伴奏下携手成圈翩跹起舞。他们以曲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其中最为盛大的节日应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即佤历“格瑞月”所举行的“拉木祭祀”。该祭祀活动不但仪式隆重、场面宏大,而且由巫师“魔巴”带领下所跳的木鼓舞将贯穿于祭祀活动的始终。佤族人民相信通过举行这种盛大的祭祀活动,“木依吉”神将亲临盛会现场,接受人们对他的敬奉。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大规模的氏族间战争,而这种原始部落之间有组织的战争加速了原始武术的形成。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发生的大规模氏族战争有黄帝与炎帝的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夏禹伐九黎的战争、三苗战争等。原始族群为适应战争的需要,逐渐意识到作战前演习操练的重要性,演习操练的内容包括个体击次动作的练习和群体配合战术的演练,于是原始族群为了提高个体自身和整体的作战能力便萌生了“武舞”,或叫“战舞”。“武舞”是原始社会战斗技能的套路化模拟,它融知识、技能、身体训练和生活习性等为一体,将用于实战搏杀的实践经验按一定程式来演练,这是古代武术雏形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人们在狩猎、战事、节日庆典等重大活动之前或之后,都要跳武舞,设想通过演练这些击刺组合来产生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以鼓舞士气,祈神保平安、保胜利。如纳西族的祭神舞武—“东巴跳”。
3.3 休闲、娱乐的共通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以肢体语言来诠释“心智交流”现象的艺术表达形式,一般都会有与之搭调的音乐伴奏。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佤族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崭新的变化,新兴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取代了旧社会的封建迷信理念,但作为具有民族传统庆典、祭祀性的木鼓舞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它以一种不失民族传统风范的全新面貌,成为阿佤人喜爱并敬仰的自娱性舞蹈形式。2008年3月14日,云南阿佤山的40多名青年男女在北京八达岭长城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木鼓舞表演。来自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佤族青年男女兴奋地说道,借此机会也希望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能向世界人民展示木鼓舞这个独特而又充满野性美的民族艺术。40年前,一首经典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红透大江南北,之后的若干年,这首歌经常被诸多艺术家、歌唱家翻唱,从而使人们对佤族音乐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40年后,阿佤人民再次用他们最真挚的歌喉和狂野而富有美感的木鼓舞,让所有观众为之倾慕。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富有神秘色彩的舞蹈,才能让观众如痴如醉。现代文艺工作者在创作音乐、舞蹈时,都倾向于在原生态中找灵感,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纯洁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现如今,佤族的木鼓舞蹈、音乐等艺术已被众多艺术家、学者发掘,经过创作、宣传、推广,佤族的木鼓文化已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西周时期,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贵族专政,提倡对贵族、豪门子弟进行“六艺”训练,其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乐”的训练内容都是武术有直接关联。“射”是指练习射箭,“御”是指训练驾驶战车的技能,“乐”则是周朝开国时期的一种舞蹈形式,这种舞蹈是在东南西北四方各做四次击刺的动作组合,这种舞蹈常被用于皇族豪门在重大庆典或节日时进行表演。抑或皇权贵族的雅兴突起时,也可以随时命令舞伎进行表演。这种套路组合后世称为“打四门”,在后来的武术基础套路和传统套路中都能见其踪迹,足以说明其动作内涵的影响力。文化无国界,文化是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民族武术文化亦是如此。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武术作为表演节目,其宏阔壮大的气势让全世界人民为之振奋。中国武术不仅可以是比赛项目,同时也可以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表演项目,这也正是民族武术文化魅力升华的聚焦点。
4 符号之缘———文化的互渗
瑞士语言学家、符号学的创始人索绪尔曾经说过:“人类的天赋在于构造语言,这种天赋在于更为普遍的驾驭符号”。木鼓文化与武术文化,皆通过言传身教,代代继承与发展,并同属于农业民俗,其两种文化的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群。人类文化学家列维?布留尔认为:“对于人类的思想来说,没有哪种知觉不包含在神秘的复合中,没有哪个符号只是符号,它必定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生活中”。虽然木鼓文化与武术文化的分布区域和在各族群中发展程度有所不同,但两种民族文化在物质流动与能量流动的互渗和共生中却始终是协调发展的。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是不同文化互通的主旋律,更是文化生活化的实质转换。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合目的、合规律的实践活动”,我们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时,同样要以正确的文化价值作为指导理念,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探寻特定环境(下转第112页)(上接第107页)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孕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摘要:文章从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的角度,对云南佤族木鼓文化因子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经研究后发现,佤族木鼓文化的孕育、形成与民族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特质性的符号之缘。
对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思考 篇9
一、地理环境复杂,民族文化多样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东邻贵州和广西,北接四川,西北角与西藏毗邻,西、西南与缅甸接壤,南、东南与老挝和越南交界。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东接东亚季风区域半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南和西连南亚次大陆和中南半岛的亚洲热带季风区域,西北则与青藏高原相连。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实现了三大自然地理区域的相互连接和过渡,同时高山隔阻效应和纵横水系,及其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大文化板块交汇处的特殊区位,造就了云南民族成分复杂、文化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空间分布格局。
云南不仅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称,而且有“民族王国”之称。占全国绝大多种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于此,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并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和异域文化,形成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垂直分布相适应的多文化类型,使得云南文化具有多样性。
云南是我国文化多样性最典型的区域。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有52个,其中26个人口超过5 000人,包括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回、纳西、藏等。少数民族1 0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3。云南立体的地形和立体的气候,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在三千年前中原进入“文明时代”之后,云南古代民族便开始落后于云南内地及中原的发展,且各民族的发展速度也参差不齐。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里有处于封建社会的傣族,处于奴隶制的小凉山彝族,处于原始社会形态的基诺、独龙等民族。在泸沽湖旁,还有处于母系氏族阶段的摩梭人。
云南高原跌宕起伏,阶梯地势逐级下降,立体气候异常明显。在这样特殊多样的生态环境里,由于地理的隔绝和地形的“立体”,将原属同种群的人分割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小生态系统,几乎失去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婚姻往来,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同于外界而内部相同”的特色,进而发展成为不同的民族,其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缓慢;居住在地势较平及地形较开放生态环境中的少数民族,其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所以,云南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封闭性,既是云南形成多民族及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又是影响到云南少数民族自身发展乃至造成云南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发展民族文化加强对外宣传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期明确指出,云南要充分发挥我国通往中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优势,深化同中南亚、南亚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沿边开发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桥头堡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交流窗口。云南地处中华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交汇地。充分发挥云南毗邻东南亚及南亚的区位优势、多民族的文化优势和源远流长世代友好的交往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在增进了解互信、促进彼此友谊、维护边境安宁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云南应着力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加强教育交流,使云南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教育基地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三是加强科技交流,使云南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科技合作的示范基地;四是加强民间交往,使云南成为展示我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窗口和我国开展对外民族宗教对话的平台。
2009年以来,云南加快了文化走出去步伐。首先,全省共派出各类文化交流团组和个人近二百起,前往世界上五十多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同期接待外国、港澳台地区各类文化交流团组和人士九十余起、一千六百多人次。先后成功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云南文化交流、孟加拉国“云南宣传周”、美国“文化中国·七彩云南”文化交流、澳大利亚“中国云南文化周”和“中国文化年”开幕演出等重大文化外宣活动,较好承担了国家“文化外交”的职责。其次,通过云南电视台云数传媒公司与老挝国家电视台合作开办老挝无线数字电视公司,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替代老挝一直使用的欧洲广播传输标准,45套中国数字电视进入万象市民家庭,得到李长春、习近平、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云南卫视进入越南河内和胡志明市有线电视网,成为国内首家在东盟国家落地的省级电视媒体,对外广播有效覆盖7个东南亚、南亚国家。以“香格里拉之声”命名的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对外节目,以越语、华语两种语言对外播出。最后,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与毗邻国家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地缘相近的区位优势,积极建设外宣载体。外宣刊物缅文《吉祥》、老挝文《占芭》、泰文《湄公河》直接进入缅、老、泰等国的主流社会,柬埔寨文《高棉》于9月30日正式创刊。英文月刊《桥时代》成功在印度发行,结束了我国在南亚国家没有外宣期刊的局面。
面对科技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激烈竞争,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加快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素质、文化、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城乡文化程度,有利于促进本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同时,建设民族文化强省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继承、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努力建立培育、发展壮大民族文化产业,培植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使云南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路子。
云南民族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8%左右,到2020年达到10%以上,真正成为云南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建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在全国的文化影响力继续增强,文化综合实力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下一步推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各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增强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坚持正确创作方向,推动文化精品不断涌现;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全面推进文化开放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一次推动了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明确目标,完善措施,不断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兴起云南文化建设新高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1,(21):3-14.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2).
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思考 篇10
1. 独特的地理资源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 集边疆、山区、多民族为一体, 拥有气候、资源和区位三大优势。从气候角度讲, 不少地方呈现多气候带立体特征, 而多气候带又形成多生物带。从资源角度讲, 云南是资源富集区, 人均资源拥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独特的地貌、气候和人文环境, 造就了丰富的生物、旅游、矿产和水能资源, 这四大资源构成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并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区位角度讲, 云南有4 060公里陆上国境线, 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三国接壤, 拥有九个国家级口岸、八个省级口岸和八十多条出境通道, 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 友好交往和经济贸易往来历史悠久。云南还是沟通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市场最便捷的通道, 对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条件最佳。[1]
2. 丰富的民族资源
从远古开始, 就有许多外来民族大量涌入云南, 不仅有来自西北地区的氐羌族, 也有来自东南亚北上的土著孟高棉人。此外, 秦汉王朝致力于开发边疆的特定历史条件下, 包括少量汉族在内的多民族群体纷纷向西南边陲汇集, 与当地的土著融合吸收, 使云南成为多民族地区。而云南地处高原, 崇山峻岭, 再加上交通不便, 各地民族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中。久而久之, 逐步形成体貌、气质、语言、服饰及生产、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民族共同体。而且, 即使是同一个民族, 由于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也有个性差异。[2]构成了云南特有的“十里不同俗, 百里不同音”的人文景观。特殊的统治方式也使云南保留了众多的民族, 加上中原王朝对云南采用与内地不同的统治方式, 唐朝初期的羁縻制, 元明清采用的土司制等, 减慢了民族分化和融合的过程, 使云南保留众多的民族, 也形成别具一格的民族服饰、建筑、艺术、节日等。
3. 有力的政策保障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监督, 为文化产业提供政策保障。云南已经制定了《云南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制定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 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包括以下几方面:大力发展民办文化产业;简化文化企业注册审批程序;给予文化建设税收政策优惠;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给予文化建设土地扶持政策;完善社会保障衔接政策。这些政策措施立足改革现有的文化单位, 切断了对传统体制的依赖路径, 使企业走向市场, 打破垄断。使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发展动力。
4. 良好的发展空间
云南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 90%的面积是山区, 生产力低下, 交通落后, 贫困人口众多。在这样的客观形势下, 云南只能谋求社会经济的超常规发展。而云南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品质最具优势, 文化产业将带动教育、旅游、交通、通讯等行业的兴起, 逐步调整以烟草为中心的单一经济结构所带来的风险。在云南一些仍然贫困的地区, 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为山乡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
二、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城市化程度低、人均收入水平低
文化产品的市场主要是在城市和收入超过温饱线的人群。导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缓慢, 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低下。
2. 民族文化的生长力弱于毁灭力
民族文化处于被自已或他者毁灭性开发的境地, 缺乏积极的、建设性的总结、提升和普及, 更不能为其产业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3. 文化产品的生存能力不强
云南存在着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不相适应, 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力度不够, 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没有很好地开发, 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低, 没有整合包装, 注入现代元素。整个文化产业起点低, 产业化程度低, 总量规模偏小、质量档次不高, 科技含量少, 竞争力不强, 文化消费市场不活跃, 思想观念机制、机制等方面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混乱, 市场主体的适应能力差, 特别是对经济贡献率相对较低。
4. 旅游文化品牌效应不强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 但当前没有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旅游产品尚存在雷同化、一般化的倾向, 缺乏竟争力。
三、云南发展民族文化大省的对策建议
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建设文化大省, 政府应该唱主角, 要在充分发挥管理职能, 以行政法规管理文化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3]一是坚持教育、科技先行。通过开发带动, 促进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 特别是信息产业融合。云南地处边疆山区, 教育科技都相当落后。所以, 发展云南的文化产业必须先发展云南的教育科技。我们要以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城市为榜样, 从教育做起。二是整体开发, 合理创新。民族文化资源是个有机整体, 由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环境各方面组成, 开发时要有整体构想, 全面推出, 这既可让消费者全面了解民族文化, 又可以留得住人, 让游客有多种消费。整体性开发还体现在民族文化精神与文化产品、环境的协调上。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始终是开发民族文化产品的内核, 而文化产品和环境则应是体现这种精神的实体。在开发民族风景区时, 不能为了追求现代化而使文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在开发民族文化产品时要把继承传统与合理创新结合起来, 对历史文物要原封不动地保存, 而在创造反映现代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产品时, 却要合理创新, 体现出不断进取的民族文化精神和人们日益进步的生活状态。[4]三是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当前存在一种现象:经济越发达, 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就会相对地减弱, 甚至消失。因此我们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开发与保护并重我们要审视和梳理我们的文化资源, 在开发利用中, 采用高新技术和手段, 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
2. 增强民族文化的产业化程度
一是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 准确定位, 突出特色。民族文化建设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着力生产商品、打造精品创造效益。云南省政府提出, 要分阶段建设富有特色的各类文化区, 把特色文化区建设成为保护、展示、研究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和旅游观光胜地。开发特色、培育特色、发展特色、强化特色、展示特色, 在“特”字上下功夫。三是把旅游业放在突出位置, 运用文化产业的全新理念发展旅游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我们只有越来越注重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云南的旅游业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所以, 以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层次, 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底蕴应该成为云南旅游开发的一个指导思想。提高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把云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做成旅游精品, 提升云南旅游业的品质和吸引力。把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体, 着重从文化的层面对旅游资源进行提炼, 充分发掘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旅游资源的文化情趣。
3.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除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外, 云南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同样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开发。如西南联大旧址保护、开发。少数民族的语言作为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等。此外, 还要建设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标志性文化设施是城市文明的象征。云南省要多发展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充分发挥其公益型功能, 同时带动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发展。各地都要因地制宜建设一些重要文化设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需要。
摘要:本文论述了云南发展民族文化, 建设文化大省的问题。文章认为, 云南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具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对云南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增强民族文化的产业化程度, 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
关键词:云南,文化大省,思考
参考文献
[1]李嘉廷.在西部开发中构筑特色经济体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 (5) .
[2]王文光.云南民族发展概说—兼论先秦时期的云南原始族群[J].昆明师专学报, 1992 (12) .
[3]李红忠.发展甘肃文化产业的建议[J].西部论丛, 2004 (2) .
云南少数民族美食 篇11
白族的砂锅鱼和泥鳅钻豆腐
砂锅鱼和泥鳅钻豆腐是大理白族的名菜。“走滇西不吃砂锅鱼和泥鳅钻豆腐,就等于白去了一趟大理”,这是大理的一句俗话,由此可看出这两道名菜的分量。
砂锅鱼历史悠久,做法考究:必须选用祥云出产的好砂锅作为炊具,以玉兰片、冬菇、火腿片、鲜肉片、嫩鸡片、木耳、香菌等10余种鲜、腊料垫在砂锅底,将洱海出产的弓鱼(现已近绝迹)或鲤鱼剖洗净,抹上少许精盐,腌10多分钟后放入砂锅内,再加上汤后,将砂锅放在木炭火上用微火炖熟;然后,再配以少许豆腐片、胡萝卜片、白菜心等将其煮熟。上席时,以盘来衬垫砂锅,砂锅中汤仍在滚沸,锅内飘红映绿、五彩缤纷、清香扑鼻。趁热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泥鳅钻豆腐味道独特,在当地众多的名菜中独树一帜,而其做法也颇独特:一是要提前两天买回活泥鳅来自己喂养,喂它面粉,让它吐出肚中污物,待污物吐尽后才能用来做菜;二是在火盆上支起三角架,下烧木炭火,架上一口祥云砂锅,然后往砂锅里放入辣椒、火腿、白菜,加适量清水、牛奶和佐料,最后放入几块鲜豆腐和吐尽污物的活泥鳅;三是火力大小特别重要,刚开始时必须用微火,砂锅里的泥鳅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慢慢钻进豆腐里,待泥鳅全都钻进豆腐里面后,可用旺火来煮以节省时间。煮熟了的泥鳅钻豆腐香气浓郁,雪白的豆腐里钻进去一条条泥鳅,不仅花样翻新,而且吃起来味道极为鲜美、清香、爽口。据说,这道名菜还是一剂补药呢。
香飘四方的拉祜族烤肉
拉祜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拉祜族”是自称,“拉”意为虎,“祜”意为在火旁把肉类烤到发香的程度。过去,拉祜族居于山野密林中以狩猎为生,解放后,才逐渐迁出森林,过上农耕生活。从“拉祜”二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烤肉著称的民族。
逢年过节,拉祜族的节日好菜必以烤肉为主菜。过去,他们多用虎肉、野猪的脊肉来制作。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加之政府禁止猎杀野生动物,就多用牛肉和鸡肉来制作。
烤肉的制作方法如下:如果是用牛肉(或猪、羊肉)则把事先选好的精肉切成小薄片待用;如果是用鸡肉,则必须把头、翅膀、大腿、鸡脚等这些骨头多的部位割下来,用刀背把骨头敲碎待用;其余鸡肉部分则分割成块待用。然后,把这些准备好的肉片、肉块,均匀地涂上花椒粉、辣椒面、盐和捣碎的蒜末、姜汁等佐料,稍待一会儿后,再用两条细竹棍夹住,放在火塘边特制的架子上慢慢烘烤。烘烤时火候要适中,要不断翻挪,这样反复烘烤熟的肉,吃起来既香又麻,又辣又脆又酥,有骨头的烤肉可以连骨头也一起吃,极为撩人食欲,使人越吃越想吃。
哈尼族的鸡肉熬稀饭
鸡肉熬稀饭是哈尼族的一道美味。
用鸡肉熬稀饭,首先是准备佐料:把青椒、大葱、蒜、姜、哈尼麻椒、香丁叶、薄荷叶、酸笋条等佐料配齐洗净后,或切细,或捣碎备用;舀上适量新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备用;把杀好、洗净的鸡和一碗酸笋条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汤煮,煮到鸡肉能用手撕成细条状,把它放入锅中与稀饭搅拌匀后再熬上一阵。在鸡汤未干之前,放入已备好的佐料,搅拌匀后再煮上5分钟即可食用。
鸡肉熬稀饭,鸡肉香嫩香甜,稀饭入口即酥化,清香可口,且有滋补作用。
傣族的竹筒饭
走进傣乡这片神奇的土地,便走进了竹的世界。傣家人爱竹,竹与傣家人有不解之缘:用竹来建楼、用竹囤粮,做各种生活用具……而最妙的是用竹筒做饭。傣家人下地上山干活或外出探亲访友,有时需要在外吃好几顿饭,若带上炊具、蔬菜,则相当麻烦,于是,他们就带上米,那漫山遍野的竹林,就提供了随时随地可取的煮饭锅。到该煮饭的时候,就在泉边淘好米,砍来手臂粗细的几节竹筒。其中以一种香竹最佳,留一节为锅底,另一节砍开即为锅口,将米和水放入竹筒,开口一端用青竹叶塞紧,烧起火堆,把竹筒放在火堆上斜靠着烧,由于竹是现砍的,含水分多,里面又装满了水,再加不断翻动,故不会烧着,只会把外面的竹子烧糊。待烧开后米香和竹叶的清香就会四溢,这时就把火撤掉,让余烬继续烘干水分。吃的时候先用刀把烧糊的外层劈掉,注意不能劈到米饭,而要留下薄薄的一层竹衣,最后再边撕边吃就行了。经常用来下饭的是自己带来的腌菜和牛干巴(可将它在火堆余火中烤香烤熟后吃)。这种竹筒饭,吃起来清香可口,妙不可言。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篇12
在云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蕴藏着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 自然离不开音乐传承的多样性。师徒传承、家庭传承、社团传承和节日传承, 这四种传承方式是民间音乐传承的主要形式。但在以正规教育为主的现代社会里, 音乐传承的最重要的手段仍是学校音乐教育, 尤其是高等音乐教育的作用更不容忽视。云南省高校, 特别是高师音乐教育, 应该加强对自身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思考, 使其更加有利于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更加有利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立。
一、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如果从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舞阳贾湖发掘出土的骨制吹管乐器算起, 中国音乐已经有了8000余年的历史。几千年来, 我们的先辈们经过不断的创造、加工、提炼、积累与传承, 共同酿就了绚丽多姿、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文化, 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形式、淳朴的风格、无穷的意趣, 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经历了漫长的无文字时代, 民族音乐已成为唯一的编年史和历史传说。各民族民歌、民谣集中体现了中国音乐本土文化传统特征, 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作精华。
民间音乐风格的差异性, 其实质是地域民俗文化的差异。正是由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差异才构成了民间音乐的丰富性。民间音乐是地域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 民间音乐体现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某些民俗活动本身包含着音乐事象, 或者说音乐是某些民俗事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类现象的存在极为广泛, 无论是民众迎神赛社的仪式, 还是民间婚丧嫁娶的礼俗, 音乐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民族民间音乐是体现民族文化独特风格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当前各国的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们都把音乐作为人的一种文化行为来研究, 民族民间音乐更是作为“民族文化的灵魂”来看待。音乐文化是一种“民族现象”, 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之一, 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音乐文化, 并由这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构成全人类所共有的世界音乐文化。[1]
二、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 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
任何一种文化, 首先是民族的, 然后才可能是世界的。音乐是文化的灵魂,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族音乐是华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形式之一, 同哲学、军事学、文学、伦理学、宗教等其他中华文化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无愧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长久不衰的、东方古老音乐文化的代表。保护好民族音乐, 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作为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民族音乐, 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 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 需要在不同的时代里继承和发扬。大学生是一个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 是传承民族文明的最佳人选。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 应该担当起传播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热爱祖国的合格人才, 对民族文化传承意义重大。[2]
(二) 是提高国民文化艺术修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民族音乐根植于本民族的生活和历史之中, 反映着本民族的性格气质、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审美心理、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音乐所蕴涵的真、善、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非同一般, 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提高人的品位, 还可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族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力量, 在激发民族意识和提高全民文化艺术修养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民族音乐教育的优势, 有助于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情感世界丰富、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奋发向上、勇于进取、乐观豁达、心地善良的个体。[3]
(三) 是发展民族音乐艺术、使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需要。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 她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但在国外文化的渗入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民族音乐 (也包括其他艺术形态) 在当代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影响。学生熟悉的是流行歌、港台歌, 追捧的是“四大天王”、“超女”, 学的乐器多是小提琴、钢琴。20世纪初, 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以满腔热情投身音乐教育, 大力宣传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收集整理本民族的音乐, 并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大量音乐教材, 形成了匈牙利音乐教学体系。他的工作不仅使匈牙利的音乐教育步入了世界音乐教育的先进行列, 而且使匈牙利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艺术领域中有了很高地位。我国近几年举办的歌手大奖赛中, 相当一部分歌手在综合素质测试中竟不知什么是山歌、号子, 分不清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 反映出我国年轻一代对民族音乐相当缺乏了解, 说明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已是刻不容缓。[4]
三、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审视我省目前的高等音乐教育现状, 可以说离建立“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 加之在办学上一直与内地音乐学院攀比, 云南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缺乏自己的特色。严格地说, 目前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师并非合格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审视我们延用的教学体系几乎就是一整套西方音乐教学的体系。我们教学的内容大都是西方的音乐理论掺杂了一些中国的音乐理论知识, 学习的乐器是西方的, 演奏演唱的技法是西方的, 演唱、演奏的作品大都也是西方的。过去我们的教学很少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状况, 很少考虑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纳入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少数民族音乐还处在一种从属、陪衬的地位。
在“西方音乐中心论”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 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日益作为主流和权威话语, 占据了整个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了在昔日中所占据的位置, 逐渐被边缘化, 甚至消失在高等音乐教育体系中。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基本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一) 民族音乐教育理念、教学范式、教学思维、教学模式的缺乏。
目前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课程结构与汉族基本相同, 没有摆脱以西方音乐手法或音乐形态学的理念来理解中国音乐, 包括概念、听觉、审美体验模式。这不合乎语言学习本身固有的系统性, 而且音乐概念系统的相互混淆, 使人们不能真正地相互沟通, 从而来认识中西音乐语言结构及审美体验行为模式的差异。[5]
(二) 课程设置方面, 与本土音乐文化相脱离, 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较少。
在现行的音乐教育中, 本土少数民族的地方性“音乐”和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民族志、民族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较少进入课程设置的视野中。对于毕业生, 是否具有本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 是否了解本民族音乐并具有一定搜集、研究、传播音乐文化的能力, 也从未有过明确、具体的要求。[6]
(三) 少数民族音乐及文化价值观的失落。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西方音乐手法或音乐形态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要求及评价方式形成了唯一的学习欧洲传统音乐文化的氛围, 没有出现把少数民族音乐作为具体独立意义的概念和内容的课程结构。
总体来看,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少数民族的音乐价值观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都在不遗余力地为此努力, 纷纷提出建议。各地的高校也开始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缺失的问题, 正逐步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引入学校音乐教育的课堂。[7]
(四)
在师范音乐教育领域, 未能建立起本专业的目标体系和专业特色, 课程设置等皆向专业音乐院校看齐且未能与教育专业融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成为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力量的真正基地。
四、对策和思考
虽然现代化的步伐激发了民族地区经济的活力, 但却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事项, 不仅记载着先辈的劳动成果与生活记忆, 更是族人的智慧结晶。如果一个民族对他们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不屑一顾, 一个地区对它的旧貌没有任何记忆, 这将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我们不可能要求保存一成不变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 而只能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传统艺术。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兼顾师生的审美爱好, 这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作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一) 加强和重视民族音乐教育, 要处理好本地传统音乐文化与外来音乐文化的关系,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专业及课程体系。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各少数民族地区专业音乐教育逐渐规范化。但正是在这个规范化的过程中, 由于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 使之在跟随主流的同时, 忽略甚至放弃了许多宝贵的本土资源。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音乐教育, 把美声、钢琴、西方乐理等作必修课程的安排, 却极少把本土音乐纳入实际教学。少数民族音乐在与外来音乐的交流和碰撞中, 应以发扬传统文化为主, 再求得不同文化的丰富性。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 更要以发展本地域本民族文化为基础, 突出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 同时包容地对待异域文化, 这才是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出路。[8]只有认清音乐是文化的有机部分、文化没有优劣之分, 以当地传统文化为核心, 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路,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专业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求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
配备合格的音乐教师, 既是学校开设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关键, 又是普通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做普通高等学校音乐选修课程设置的调查中, 音乐选修课的开设受到的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师资问题。一些高等学校无法单独开设有关民族民间音乐方面选修课的情况多数是由于师资力量不够造成的。专业音乐学院和高师音乐系或音乐学院应该重视培养具有较高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素养的综合性音乐人才, 同时聘请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长期亲身的接触、积累和研究, 掌握大量音乐曲库的民间艺人进行授课、讲座等。
民族民间音乐这门课, 涉及面比较广, 因此要求教师既要有较深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底蕴, 又要有全面扎实的业务知识。在教学过程当中, 如果教师有深厚的文史知识, 在讲授民族音乐几千年的发展史时就能广征博引, 游刃有余。在讲授民歌、戏曲时, 教师应适当巧妙地范唱, 在介绍民族器乐时, 适当地示范演奏必将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对于开设这门音乐选修课, 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 在音乐鉴赏式的基础上, 穿插一些讲座和观摩等形式, 扩大大学生的艺术视野, 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促进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另外, 可以借鉴社会上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一些模式。比如: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云南民族学院民族艺术系、云南丽江下束河村东巴舞谱传承学校等。
(四) 利用校园环境, 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
利用校园环境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大学生把一些精美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出图片 (包括民歌、曲艺、戏曲、民乐等) 汇集起来, 通过橱窗向学生展示, 还可以组织举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家肖像展、器乐图片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建民乐演奏小组, 举行诸如民歌大赛, 民乐演奏音乐会等活动, 邀请专家讲座, 组织专业演出团体到学校演出, 等等, 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电视台、广播台经常介绍和播放一些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等, 从侧面积极配合课堂教学, 给学生创造一个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 增加大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 使民族民间音乐真正在高校这片培养未来高级知识分子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9]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12.
[2][3][4]李燕.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J].中国农业教育, 2005, (6) .
[5]董光军.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J].艺术教育, 2006, (7) .
[6][7]黄凌飞.对云南高等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反思[J].云南教育, 2002, (20) .
[8]佘鑫.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音乐教育的人类文化学思考——云南德宏州音乐调查报告[J].艺术教育, 2007, (2) .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推荐阅读: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08-02
从生态伦理视角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价值10-17
云南少数民族美食11-04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配件09-01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大全09-22
云南民族广播08-30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07-29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工作07-02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09-18
云南本土文化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