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

2024-05-15

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共12篇)

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 篇1

追述久远的历史, 几千年之前, 酒就已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而存在, 它早已经融入到了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之中。生活的点点喜悦与哀愁之中, 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有了酒的影子。正是这枝独具特色的酒文化, 也使得我们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因受到其滋润与熏陶, 变得越发甘醇与丰厚。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不同于其他的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它体现的是一种品格和行为, 还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风俗礼仪等精神元素。

1 四川少数民族分布及概况

四川是由5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省份, 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达到408万多, 其中有14个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土家族、蒙古族、傈僳族、纳西族、满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其中彝族是四川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达到了185万左右, 也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它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凉山州、攀枝花市和乐山市。藏族排在彝族之后位居第二, 人口达到了125万左右, 它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甘孜州、木里县和阿坝州三个地区, 这里还有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其人口数为25万左右, 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汶川县、理县、绵阳和茂县。回族人口达到了10万多, 主要分布在青川县、苍溪县、阆中市、武胜县、新都区、崇州市、宜宾市等地。四川的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其中酒是各个民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通过酒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本民族的特色之处。

2 四川主要少数民族的酒文化特色

四川是个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 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酒文化, 笔者主要介绍下四川彝族和藏族的酒文化。

2.1 四川彝族的酒文化

彝族自古以来就有生以酒迎来, 死以酒送归的规矩。无论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民间活动, 都离不开酒, 有谚语说:“彝区贵酒, 汉区贵茶”, “有酒便是荣, 有酒便是宴”[1]等等, 这正说明彝族离不开酒, 酒是彝族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凡事几乎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可以进行饮酒, 彝族的酒文化是特有的并且是丰富多彩的。

酒礼酒俗代表了彝族的文化意识、文化风貌, 其中的酒俗文化一些是祖祖辈辈继承的原始文化, 一些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彝族酒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它又保留着彝族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是彝族人们世世代代努力积累的精华。

彝族的饮酒方式是根据场合、对象、用途、条件等来决定的, 每个饮酒方式都要遵循一定的饮酒规则。这其中的饮酒规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祖灵为大, 行酒必先。凡是在节日里, 宗教祭祀及家人亲友在家饮酒时, 第一杯酒一定要敬给祖灵和各神灵。该杯酒在祖灵供桌上放置一会, 然后由主家人分别分享后, 别人才可饮用;主人和客人分别使用各自的饮具, 客人到彝族人家做客, 彝族家主人倒酒先敬客人, 自己也会陪着饮酒, 主人与客人的分别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各自用各自的饮具, 各饮各的酒;尊卑有序, 长幼有别, 凡是饮酒时候, 都要遵循先尊者后卑者, 先长辈后晚辈的顺序, 这其中有谚语曰“酒是长辈的, 肉是青年的”[2];特殊的酒, 还要贻赠。彝族人们尤其重视女性敬的酒, 娃娃的认亲酒、拜年酒等, 这时候彝族人不会一家人独自饮酒, 会召集本村或者是本家族人一起来饮酒, 并且饮酒者要向敬酒人赠送一些东西如钱、物品等等, 以此作为纪念;见者有份, 共分享, 彝族人在饮酒时遇到很多人, 那么这些人就参与进来, 采用就地围成一圈, 一人分一口, 酒杯依次传递给每个人, 围绕着轮流喝酒, 见到的可以一起分享, 这就是彝族有名的“转转酒”。除此之外, 彝族还有很多酒俗酒礼文化, 如寡酒成宴席, 先酒后饭;一边饮酒一边谈笑风生, 不喝闷酒等等。

彝族饮酒分很多种类别, 如女性酒, 在彝语中称为“尼知娆知”意思是女性敬的酒, 不论是什么场合下, 只要是女性敬酒, 彝族人们看得很珍贵, 被敬酒的人要回赠礼物, 在火把节时候, 姑娘们就会带着自己酿制的“姑娘酒”, 来到村中主要的交通要道, 把酒分发给行人, 前来参加的人都要给姑娘礼物, 并且姑娘给的酒不能不喝, 如果赶上姑娘的有情人, 其赠的礼物不在于多少, 但一定要有纪念意义;又如安慰酒, 当亲友有生病的、去世的时候, 彝族人必带酒去看望、安慰, 若去去世人家, 进屋后要用酒来祭奠去世的人, 然后劝慰亲人节哀顺变, 好好生活。如果没有准备突然遇到了, 那也要买酒再去安慰亲人。除此之外, 彝族的饮酒类别还与很多:成人酒、订婚酒、娃娃认亲酒、家支酒、开戒酒等等, 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饮酒方式、饮酒规则, 彝族最壮观的饮酒类别当属吊丧酒和送灵酒, 它是彝族人重要的社交活动, 参与饮酒热的人数会达到成千上万, 时间上会持续数日或者数十日之久。

2.2 四川藏族的酒文化

在藏族饮酒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 尤其是青稞酒, 藏族的青稞酒算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酒, 青稞酒的制作很简单, 以青稞为原料, 把请客洗干净, 用水浸泡一夜, 然后放在大平底锅内烧煮约两个小时, 然后将青稞捞出凉一下, 去去水气, 再把发酵曲饼碾成粉末均匀地撒在青稞水中搅拌均匀, 最后装进坛子里面密封好, 隔一两天就可以取出饮用。四川藏族有个特别的酒俗, 在四川嘉绒的藏族人们, 平日里对来的客人先敬一壶酒, 然后吧食物用盘奉上, 客人一人一份。而在阿坝的藏民, 凡是见到熟人从家门前经过必回请进屋内敬一碗酒, 熟人若不进去, 藏民就会把酒拿出来请熟人喝, 以表示慰劳。四川阿坝的藏民对酒的钟爱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他们用茶代酒, 不论是吃糌粑还是吃干馍, 他们都用酒代替茶或开水, 甚至是吃烤土豆也要把土豆泡在酒里面。每逢盛大节日, 藏族人民就会载歌载舞, 畅快饮酒加以庆祝, 唱歌是藏族饮酒是时不可缺少的环节, 手拿酒杯载歌载舞, 但酒还不能撒出来, 在敬客人酒时, 藏族人们先要擎着酒杯唱酒歌。藏族饮酒的酒具也很讲究, 有酒壶、酒杯、酒碗, 其做工精湛, 外观晶莹剔透, 上面还绘有“八吉祥”图案、“六字真言”等。藏民爱酒但不酗酒, 饮酒是表达快乐, 从没借酒消愁之说, 这就是藏族的饮酒的最高境界, 值得我们学习。

3 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方法

3.1 通过非物质文化收藏进行传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久远, 关于酒的文献也颇多, 因此, 历史文献对酒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大意义。四川少数民族的酒文化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不论对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具有极大地吸引力。

利用历史文献大力推广宣传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 如在明代冯时化的《酒史》中就有“酒自仪狄、杜康始, ”古今智者把酒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因为酒乃春也, 所以自古以春给酒命名的颇多, 如“五粮春”, 司空图《诗品.典雅》中有曰:“玉壶买春, 赏雨茆屋”[3]。还有关于酒的传说、酒歌、酒令、文章、论著、礼仪风俗等非物质文化收藏。这些非物质收藏可以称之为酒文化的灵魂。如苗族酒起源于一个传说:有人把剩下的糯米反放在锅里, 然后就出远门了, 几天后回来发现糯米饭表面长出来一层白毛, 还发出清香味, 此人就拿起来吃了, 感觉味道不错, 后来人们就这样开始酿酒了。此传说在晋代文学家江统的《酒诰》中也有记载。又如土家族的咂酒文化, 很多文人墨客都为咂酒写下了很多诗歌, 也为咂酒留下了宝贵的史书记载资料。唐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巫峡中心郡, 巴城四面风, 薰草铺坐席, 藤枝注酒樽, 蛮歌声坎坎, 巴女舞蹲蹲”[4]。还有李焕春竹枝词:“糯米新熬酒一壶, 吸来可胜碧筒无?诗肠借此频浇洗, 醉咏山林月不孤。”[5]等等这些诗词描绘出的是土家族人们畅饮咂酒的热闹画面, 体现了土家人的热情、豪爽的民族个性, 也为咂酒注入了诸多文化内涵。对于咂酒的喝法也有一定讲究, 它不同于往日的喝酒方式, 咂酒是用竹管吸饮, 主人给客人倒满咂酒后, 前一个客人用竹管吸咂酒, 后一个客人用毛巾擦拭下继续吸饮, 该喝酒方式又称为喝“砸抹坛酒”, 用咂酒招待客人是土家族待客的最高礼仪, 有诗文曰“贵客临门共咂酒”[6], 说明咂酒是土家人最具诚意的待客之物。还有在饮酒时彝族会唱《酒礼歌》, 苗族会给路人喝拦路牛角酒等酒俗酒礼。

这些非物质文化的收藏对传播本民族酒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要充分保护这些非物质收藏品, 通过这些收藏品来推动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 酒文化的收藏是酒文化传播的桥梁。

3.2 通过关于酒的收藏品进行传播

酒的收藏品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传播媒体, 酒文化的传播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关于酒文化的收藏品就是一种较普遍的传播方法, 酒文化的收藏除了上述历史文献的记载收藏, 还包括关于酒的物质收藏如收藏白酒、红酒、药酒、民族风味酒等;还有酒器的收藏:酒瓶、酒杯、酒壶、酒盅、温酒的器具、取酒的工具、造酒的模具模型、酒盖等;还包括酒的标识、酒的说明书、酒的包装盒、有关酒的广告宣传单及图书报刊书画等等,

酒具也是一种传播媒介, 因为酒具承载着一个民族酒文化的特色, 譬如很多酒具上的图案、造型都很别致, 图案绘画栩栩如生, 色彩斑斓, 一些图案则是标有本民族的代表动物或几何图案等, 从古就器酒具就有着极大的社会交际功能, 随着礼制的形成, 酒器酒具也逐渐发展为具有礼器的象征, 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及对客人的尊重程度, 具有了等级的标志符号作用。因此, 酒具也是少数民族酒文化发展传播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 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方法还有各种载体, 如借助于家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宗教文化等, 这些文化载体为酒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发展传播的空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传播, 引领酒文化与国际接轨传播到世界各地。

4 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发展策略

1) 整合各民族资源, 集中体现各民族特色。整合汇总四川各个少数民族酿酒方法、酿酒特色、酒器酒具等资料, 向人们展示系统的民族酒文化信息。

2) 建立系统的宣传平台, 增强国际影响力。加大各民族酒文化的宣传力度, 利用现代化手段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可以建立系统的宣传平台, 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挖掘, 让世界都来认识四川少数民族的酒文化。

3) 对非物质收藏品进行整理汇编。非物质收藏品对酒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大的价值, 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整理汇编, 形成系统的资料信息, 方便向世人展示, 如整理相关的历史文献、诗歌、诗词、书画等, 增强对阅读者的吸引力。

4) 做好酒的外在包装, 丰富酒文化内涵。“酒香也怕巷子深”, 所以, 要做好酒的宣传工作,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对酒外在包装要做精心研究, 既要体现出本民族的特色, 还能凸显酒的特色, 让人一见就能留下很深的印象, 做好酒包装是促进酒推销的关键, 也是酒文化传播的重要基础性环节, 让四川少数民族酒包装的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 不论从材质还是形状等方面进行精心研制, 使其成为世界上独有的特色包装。

5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四川各种极具特色的民族酒也得到了发展如咂酒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五粮液酒, 还有泸州老窖、郎酒、曲酒等, 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为今天川酒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让川酒名扬天下。本文从四川少数民族分布及概况、主要少数民族酒文化特色、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方法及发展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希望对大家认识川酒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也希望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洪光住.中国酿酒科技发展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2]伍新福.苗族文化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0.

[3]刘军.少数民族酒歌的类别、特点及社会文化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4 (2) :26-31+56.

[4]潘正云.凉山彝族酒文化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1999, 21 (S3) :3-6.

[5]蒋雁峰.中国酒文化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何明, 吴明泽.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 篇2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存在诸如融资体系支持不足,融资差异性较大,融资成本普遍较高等问题,这与产业自身的高风险特性、薄弱的产业基础、民族地区落后的金融发展水平以及产业融资政策支持不足有关,需要通过增强产业竞争力、创新融资方式、加强政策支持等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指生产和提供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为主要内容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为主的产业,包含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传媒、歌舞演艺、手工艺品、风俗娱乐,节庆会展等行业。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有利于发挥少数民族自身文化优势,优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技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指特定产业中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等资金持有者筹集资金,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指生产和提供民族文化元素为主要内容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为满足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筹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是产业的血液”,融资是一切产业活动的基础。产业融资一般用于新产品研发、生产规模扩大,企业兼并等需要,有利于整体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创建和生产都需要大量资本,然而在实际中却面临严重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一种约束。

一、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突出

(一)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自筹以及少量的银行信贷,且信贷规模很低。据统计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信贷总额不到民族地区信贷总额的0.4%。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从各级政府文化专项扶持资金中获得的资金总额和比例也远小于主流文化产业。目前资本市场上真正从事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上市公司几乎没有,只有两家“西藏旅游”与“丽江旅游”两家旅游公司,融资额度也很低。至于债券融资、文化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外资投资、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融资方式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活动踪迹难觅。

(二)少数民族文化企业融资差异性较大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中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从企业性质角度,国有企业、区域垄断企业、事业单位等具有“公有”性质的企业融资渠道更多,融资额度大;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隘,获得融资数额很小。从企业规模分析,在我国无论是政府扶持资金,还是银行、资本市场、风险基金等金融机构,都更偏好支持大型企业。少数民族文化企业90%以上都是中小民营企业,很难获得融资机构青睐。

(三)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成本普遍较高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80%的融资来源于信贷,据估计贷款利率比基准利率普遍高10到20%左右,企业还要承担除利息外的.融资交易费用,如资本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审计费、抵押评估费、担保金等,核算下来目前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成本年化利率高达13%至15%,其中利息费用占总融资成本的60%至70%,融资交易费用占30%至40%。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平均的融资成本要高于目前平均利润率,因此很难依靠长期融资来推动产业发展。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问题分析

(一)产业高风险特性导致融资能力较弱

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过程具有高风险特性,经营收益很不稳定。文化产品研发过程是人的思维创作过程,主观性较强,生产过程很难统一控制,产品质量波动相对较大。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属于非生存必需的小众文化产品,其需求受市场口味、经济形式、政府政策、推广渠道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销量很不稳定。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投入成本较高,而消费成本与复制成本较低,很可能因为盗版、仿制等问题导预期产业投资的预期收益大幅降低。除了经营风险较大外,少数民族文化企业轻资产较多,以民族元素为内容资产价值很难评估,而可抵押的有形资产较少,担保能力相对较差,这都使产业吸引外部资金能力不足。

(二)薄弱的产业基础造成融资途径狭窄

少数民族文化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治理程度低,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经营效益差,自筹资金能力很弱。从产业整体发展程度分析,产业盈利模式还不成熟,企业大都分散经营,缺少龙头企业,产业流程较短,产品附加值低,类型雷同,产业内部大量企业无序竞争,没有知名品牌,产业间缺乏联系,依存度很低,无法形成产业集群,对民族地区经济辐射性推动不足。弱小的企业实力、较低的产业化水平,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企业很难利用现有的融资渠道。

(三)落后的金融发展水平阻碍产业融资效果

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体系发育迟缓,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种类、数量较少,区域分布不均。在民族地区,产业融资高度依赖政策性融资、大型国有股份银行、农村合作性质银行、信用社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社会直接融资的比重很低,资本市场几乎不发挥作用,股权与债权融资效率低下;产业基金、信托、保险、融资租赁、互联网等金融组织稀缺;融资中介与服务组织严重不足。此外,现有金融机构发展也很滞后,金融人员素质较低、设备技术不足。落后的金融环境直接阻碍了产业融资效果。

(四)融资政策难以支持与保障产业融资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对于文化产业融资重要性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少数民族文化企业融资政策制定与执行体系很不完善。首先,基层具体融资扶持政策稀少,缺乏差异化的融资扶持措施,中央精神难以落实;其次,现有的融资政策在扶持对象,条件、覆盖范围、扶持内容、实施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其合理性有待改进。再次,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政策执行效果差,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宣传力度小,资金分配与使用机制混乱,资金投入效率低等各种问题。

三、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优化的对策

(一)增强产业对融资的吸引力

政府合理规划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既要打造区域内的核心企业和特色企业,又要因地制宜培养大量“小、精、尖”文化企业,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重点支持具有区域资源优势的产业,构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和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具有本区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民族品牌。

(二)创新产业融资渠道与方式

借鉴东部发达地区新型信贷产品,引入或者创新适合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信贷产品,因地制宜的采用知识产权质押、预期收入质押、融资租赁贷款、小企业集合贷款、产业链集合贷款等多种贷款模式来支持不同的类型、行业的文化企业。加大资本市场对少数民族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创业板、新三板、企业债券融资。引入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众筹、产业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

(三)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根据民族地区文化资源、金融资源以及企业发展情况,出台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支持政策。政策重点是落实中央文化支持精神,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降低非公资本进入门槛,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要以政府为主导打造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融资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内融资政策咨询、扶持资金申请、企业信息与融资需求信息共享,文化产权交易等多种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克岭.微观视角的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2]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3]张岩.对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融资难的思考——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例[J].西部金融,2011,06.

[4]袁家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06.

[5]中国人民银行哈密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王月玲.西部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亟需引导和扶持——以新疆哈密地区为例[J].西部金融,2010,08.

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 篇3

基金项目:本文系李书志-2014-西南少数民族视觉之彝族漆器文化研究(校级)(0290400171)项目研究成果

摘要:漆器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也是极富特色的工艺品,彝人的红、黄、黑三色的彩绘漆器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一代凉山彝族工匠创造了精美古朴的用品,是彝族器物文化的重要构成。本文主要从西南少数民族——彝族,尤其是具有漆器文化代表的凉山彝族进行归纳和研究,归纳其发展现状、漆器的形制、纹样、色彩,研究其保护、收藏和技艺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凉山彝族;漆器文化;收藏发展

一、西南彝族漆器分布和现有研究状况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漆器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也是极富特色的工艺品。早在宋代就有记载了云南彝族精美的髹漆技艺;清代彝族漆器工艺已有了“嵌漆”、“描饰”、“罩明”、“金染”、“隐花”等,漆器在凉山彝语中统称为“祖古几达苏”。相传最早髹漆技术是由先民狄一伙甫创造的,距今57代左右,约有1600年的历史。彝人的红、黄、黑三色的彩绘漆器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一代凉山彝族工匠创造了精美古朴的用品,是彝族器物文化的重要构成。

漆艺术在人类社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跨越了地域和种族的艺术,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对彝族文化的关注,但作为全面研究,应开始于近代,国内外知名彝学研究专家,新中国第一位彝族教授刘尧汉说:彝族漆器是彝族人民生活,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彝族文化宝库中一颗晶莹的明珠,它对研究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较高的参考,佐证的历史价值,与此同时,凉山彝族漆器还被国内外许多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美学专家称为穿越时空的民族艺术“活化石”[1]。

二、大凉山漆器的形制、纹样、色彩

漆器在凉山彝语中统称为“祖古儿达苏”,凉山彝族的漆艺术,在我国漆艺术发展历史中独具特色,它的纹饰与色彩选择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还富有极强的视觉感染力。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曾一记载彝族精美的檬漆技艺,到清代,彝族漆器工艺已有了“嵌漆”“描饰”“罩羽”“质色”“金漆”等多种技艺,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皮胎漆葫芦就是清代彝族漆器的代表[2]。质朴的造型,奔放的色彩让凉山彝族漆器不仅得到亚洲范围消费者的欣赏,在欧洲与美洲也同样享有盛誉。

回顾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轨迹,纹饰是人类在这一路上最古老,最神秘的同伴,它体现着人类早期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的痕迹,蕴含趋吉避凶、祈求安康的心理诉求,是人类最早的氏族标志与象征"我国民族众多,各地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但无论是彩陶,青銅还是纺织物上的各类纹饰,都生动地体现了先人对农业丰收、六畜兴旺、生活安定的一种向往。

第一次看到凉山彝族漆器时,一种亲切感便迎面而来,因为在凉山彝族的漆艺术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熟悉的装饰纹样,这些装饰纹样曾经不断出现在其它古老的器物上,按表现手法和内容,我将这些在两者间重复的纹样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较为具象的象形纹样,也称写实纹样,包括动物、植物、自然与人文图形;一类是较为抽象的几何纹样,如方形、圆形、弧形、三角形、螺旋形等等,但象形纹饰与几何纹饰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基础之一,而两者又都是对事物观察、摹仿的结果,这两种造型意识在彝族漆器装饰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交错状态。

纹理的装饰法则运了对比法、对称法、重复法、等。在纹样装饰艺术特点的统一,单纯手法下的强烈装饰效果,装饰与器型的完美结合。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色彩论》中有一段论述:说到表情的作用,色彩却又胜过一筹,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都望尘莫及的[3]

凉山彝族漆器多用黑、黄、红三色,在凉山彝族的传统文化中,黑色是受到偏爱的,凉山彝族漆器多以黑色为底,布拖县就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不漆就不漆,要漆就漆得黑亮亮,不染就不染,要染就染得红彤彤。生漆割采后,随着空气的氧化逐渐转变为栗壳色,一于泅后呈褐黑色,凉山彝族人民为了使生漆变得更为黑亮,会在漆料中掺合锅底灰,使用时再以猪血调和,用做打底,在黑色的漆器胎底上,凉山彝族人绘制着纹饰,红色漆是生漆与青矾或银朱粉末调和制成的,黄色漆是加入石黄粉末调和制成的,青矾与石黄在凉山当地即有产出,银朱

多是购自外地,彝族漆器黑、黄、红三色的搭配中,黑色的底色搭配红色的花纹既具有视觉刺激效果,也在色相与明度上起到了对比的作用,搭配加入黄色,稍稍打破了红与黑搭配时的一些沉闷,更使彝族漆器的色彩稳重中不失活泼。

凉山彝族先民的色彩观是由于凉山彝族群体长期以来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生成的,这种色彩观念长期留存,并渗透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彝族有着崇尚黑色的心理,滇凉山彝族自称“诺苏”贵州彝族自称“糯苏”云南彝族有“纳苏”、“尼苏”、“涅苏”、“罗罗”等自称。“诺”、“糯”、“纳”、“尼”、“涅”意为黑,“苏”意为人,结合理解就是是黑人或黑族的意思[4]。

由于彝族有对黑色的崇尚,土司在作战、祭祀祖先等大的活动中都使用黑色,彝族青年结婚建的新房,要用烟子熏黑后方可居住。彝族结婚和过年节,常常用松枝搭起屋棚,因为青色近于黑。祭司毕摩的法衣均为黑色;各类款式的男女衣饰,均以黑色做为基本色彩。在彝族中“黑彝”为贵族等级。彝族还喜欢把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人称为“阿诺阿懂”的人,即“进入黑色的人”。所以黑色在凉山彝族的艺术文化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神秘、死亡与敬畏应该是原始人类对彩陶中出现的黑色,最初的心理感受。在古代中国,黑色作为五色之一,是帝王崇拜的颜色。汉族祖先祭祀的太庙是黑色“玄堂”,祭器“墨染其外”,喜欢用称作“夏羊”的黑色羊做祭品。不管是巫术的需要,还是其他使用目的,红色在中国人的装饰色彩中总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凉山彝族也视红色为生命之色,在凉山彝族的装饰艺术中,红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凉山彝族漆器中红色的选择源于彝族人民对火崇拜,在崇山峻岭中生活的彝族人熟食、取暖、御兽、驱虫等活动都离不开火,熊熊燃烧的火塘就是彝族家庭的中心。楚漆器中大量使用黑红这两种颜色,除了与楚地红黑二色颜料的取用特别方便有关外,还与楚地的文化积淀有关。楚人先祖祝融氏是火正,且楚地多处于中国的南部,对应的四方神也是朱雀。可以说祝融是和火相联系的,朱雀也是与火有关的。因此楚人对祖先崇拜的实质上是对火的崇拜,火燃烧时红色使人想到代表生命的血,火的熄灭(黑色)又令人想到死亡。楚人对黑红两色的大量使用,其实也是表达了他们对火,或可以说是对生命的崇拜。与汉族地区偏爱黄色的缘由不同,汉族将黄色视为大地的色,在彝族传统中,黄色则是太阳和光明的象征。在凉山彝族的宗教传统中,认为阳光可以庇护祖先的灵魂,因此黄色也被彝族人赋予了能使灵魂安息能力。“原始人类对于红色的喜爱,并不是对鲜艳色彩的一种动物性色彩感知,而是和社会、宗教、艺术、审美等内在的原始巫术礼仪的符号有直接关系,同时在主体上也积淀了观念性的想象[4]。

三、彝族漆器艺术的研究其保护、收藏和技艺的传承发展

彝族漆器的研究其保护及收藏和技艺的传承发展前景,家规,随着身怀绝技的部分漆器工艺师去世,传统漆家规,随着身怀绝技的部分漆器工艺师去世,传统漆艺有失传危机 受现代化学和腰果漆的冲击,以天然漆为原料的推光漆艺日益萎缩,导致艺人改行和流失,传统漆艺处于濒危状态 彝族漆器作为旅游商品,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特色性,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产量在不断增加 但受利益的驱使,目前市场流通的彝漆器工艺水平偏低,制作材料以次充好,包装粗糙,艺术形式没有创新,影响了凉山彝族漆器的收藏性。中国漆器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的薄胎朱漆出现至今,已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充满魅力并独具中国气派的漆器作品,與陶瓷 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5]。

传统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人们创造的优秀文化的凝结,是大众智慧的结晶,它扎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是艺术性和民族性的完美结合,其自身丰富的艺术语言,活泼多变的表现形式,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凉山彝族漆器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其他传统文化中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一样,凉山彝族漆器艺术也正在慢慢淡出我们的文化视野,因为在传媒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传统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强势的现代流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对传统文化进行侵吞。

一切艺术都是为生活服务的,通过对凉山彝族漆器艺术发展现况的了解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活在不断发展,艺术也要随之更新,原有的漆艺术在无论在形式内容或载体方面都需要随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这个时代,不仅是漆艺,各类艺术在表现形式都在不断强调创新,通过论文发展现状、漆器的形制、纹样、色彩,研究其保护、收藏和技艺的传承发展分析,我认为凉山彝族漆器的魅力是在于装饰纹样中所表达的人类对于均衡,对称的追求;在于黑红黄三色引起的人类共同的情感共鸣;在于漆器造型与生活方式紧密连接而拥有的艺术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尧汉.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M].民族出版社,1980

[2]于北山.范成大年谱 [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鲁道.大·阿恩海姆著.常又明译.色彩论仁[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13)

[4]汪光芜.中国色彩观念起源追述[J].经济与社会,2003,(7)

[5]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工杂述[M].文物出版社,1979(3)

[6]兰一方.凉山彝族漆器源于大方漆器试证[J].四川文物,1997(6)

[7]侯宝川.凉山彝族的三色艺术一试论凉山彝族民间色彩[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13卷.第4期.1999(8)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述评 篇4

1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文献检索分析

少数民族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不断升温,一部分学者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领域,深入探讨某一地域少数民族的武术文化事象。通过中国期刊网文献检索系统,以“篇名”为检索项,以“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有关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的文章总计有29 篇,这些文章大多都是以地域文化为前提,对某一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事象进行研究,例如张延庆《西南少数民族武术文化阐析》、郭振华《巫风武影——民俗民风中的西南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徐烈,丁丽萍《关东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探微》等,都是以文化区域为界限进行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研究。而再具体到各个少数民族的武术文化研究,共检索到72 篇文章,其中以回族和苗族相对居多,分别占了40 篇和8 篇。(见表1)

2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相关研究主题

2.1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产生机制

关于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产生的机制,张延庆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多样性特征的文化系统。其中原始狩猎和古代军事战争,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都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产生功不可没[1]。汤明伟等认为少数民族武术的本源与少数民族模仿巫术、图腾崇拜、战争等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2]模仿巫术活动是少数民族武术产生的雏形,而宗教与战争是少数民族武术产生的重要原因。另外,神话传说也构成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周松贤等认为,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传说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图腾与自然崇拜、英雄与祖先崇拜、民俗与行为模式等。在这众多的神话传说中,有很多与少数民族传统武舞的起源紧密地联系在一块。[3]为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产生增添了一定的神秘色彩。

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武术的起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般来说,战争是武术的温床,而原始舞蹈则成为催生少数民族武术产生的催化剂。具体而论,诸如原始狩猎、部族战争、生产实践、模仿巫术、神话传说以及原始舞蹈等都可成为少数民族武术发生的活水源头。

2.2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存在方式

少数民族武术存在的文化空间场域较为广阔,涉及到少数民族日常的生产与生活,并延展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徐烈等从器与具、术与艺、精神价值三个层次阐述了关东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存在方式,认为关东少数民族与武术文化相关的内容几乎涉及其生产生活的所有方面,诸如生产、娱乐、宗教、礼教等,充分反映出关东各民族精善骑射、尚武好战以及粗犷豪放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特质。[4]张延庆指出,少数民族武术集宗教、民俗、生产、娱乐于一体,是了解和认识各民族日常生活和文化的途径,“巫、舞、傩”等是少数民族武术独特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文化遗存。[5]另外,王新荣在《中国少数民族武术》中较系统地记叙了各少数民族武术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用于宗教祭祀和娱乐活动的武术,诸如蒙古族的“射草狗”活动、纳西族的“东巴跳”、土家族的“摆手舞”等;地方少数民族巫傩文化中的武术文化展演;壮族图腾文化遗存中蚂拐拳、蚂拐刀、蚂拐棍等系列性的蚂拐武术;土家族、彝族丧葬习俗中的武术与武技;藏族“望果节”、景颇族“总戈节”、傈僳族“刀杆节”及其傣族“泼水节”上独具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等[6]。总起来说,受历史传统及其民族文化特质的影响,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巫傩祭仪、丧葬习俗、神话传说、民族节日以及民族舞蹈等民俗文化事象中都深深地纹刻着武术文化的印迹,成为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空间场域的独特存在方式。

2.3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特征

《礼记》中提到:“广谷大川异制,人生其间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7]指出了人和地域环境的密不可分。我国广大少数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域文化背景差异,导致了其武术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北弓南弩”、“东枪西棍”、“拳兴于齐”、“剑起吴越”这些武术谚语其本身就充分体现出了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例如张延指出庆,居住在我国北方各地的少数民族,大多都是游牧民族,而我国北方的大片地区都是以草原、大漠和平原为主的地形地貌,这就为大规模的军队作战和骑射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而骑射正是军队作战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此决定了北方少数民族武术的特点,即多弓马骑射,少步下的近身短打的套路招式。而南方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生活于沟深岭高、林密草茂、水流湍急的山区和丘陵地带,这种生活环境则突出地要求以陆战及短兵为主的个人技术,因此,南方少数民族武术有着相当发达的近战和短兵器格斗技术。[8]关于少数民族武术的特点,汤明伟等认为少数民族武术主要表现为实用性、技击性和娱乐性三方面,提出根据地域特点追求武术的实用特色;根据战争需要追求武术的技击特色;根据习俗节日追求武术的娱乐特色是少数民族武术的基本特征。[9]此外,许多少数民族武术在传承过程中还被打上了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如张延庆在对回族武术文化的研究中认为回族武术大都带有浓厚的宗教情结,例如“汤瓶七式”和“回回十八肘”,“汤瓶七式”的起式和收式都以穆斯林洗“阿卜代斯”即小净的汤瓶为标记,并且汤瓶七式整个动作刚柔并济,与穆斯林礼拜相似。而“回回十八肘”的起式就有依玛式(食指放在鼻前)意为信主独一,结尾有“都瓦式”(双掌抹脸,捋髯动作)意为穆斯林面向真主,应有所祈求和感恩。[10]

少数民族武术是在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中氤氲而成的,带有本民族文化基因的印迹,同时少数民族武术又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形成的,其本身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特定地域社会文化生态的影响。由此而论,少数民族武术的文化特征带有明显的双重性,即民族性格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这亦是任何关于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所不能忽视的。

2.4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研究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其最终的目的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当前,面对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少数民族武术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不断缺失,在全球化时代和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语境下,少数民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传承与发展当是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研究亘古不变的主题。关于少数民族武术传承与发展的策略,张延庆认为,少数民族武术的传承不可能纹丝不动地保持原样,而应该随社会的变迁而发展,例如回族武术的多样性传承和对社会的适应,即是一种文化的变迁,是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创新保护的一种方式。[11]肖清,朱瑞琪提出,少数民族武术要获得持续性的发展,进入学校教育、进军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地现代化转型等是大势所趋。[12]鲁林波,龙佩林等亦提出了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武术文化遗产的具体策略,主要表现为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优先保护频危项目。加大教育投资,进行整体性、原真性的保护同时采取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行动策略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13]么加利,郝少平认为,为保证少数民族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应对少数民族民间武术树立正确的认识,加大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同时进行生态性保护并进行科学、整体的挖掘。[14]而在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产业化发展方面,左文泉等认为,武术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可与其他旅游资源形成优势组合,促进武术本身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15]

总之,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相关建议和思路,对我国少数民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有关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继承,我们还是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应该看到许多少数民族武术因为自身的的一些消极因素而逐渐趋于灭亡是很正常的。因此,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继承也应该是辩证的,只有那些先进的、积极的、适合新的社会形态并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项目才会得以传承与发展,而那些原始的、落后的、糟粕的东西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淘汰,这是一个历史的选择过程。而对于其发展问题,尤为重要的便是要因地制宜地探讨适合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诸如学校教育路径、全民健身路径、市场化路径、运动会竞赛路径、民俗节日路径等等,应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探讨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自身的历史与文化特质所决定,每个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保存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武术文化事象,例如回族的查拳、弹腿、八极拳、劈挂拳、回回十八肘、心意六合拳等都是享誉海内外的优秀拳种,而其他民族的武术,如苗族的蚩尤拳、连枷刀,傣族的孔雀拳等亦都是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中的精品。目前虽然出现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研究某一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文章,但总体来看有关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研究仍是武术文化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学术研究的窗口刚刚打开,相关研究只是触及了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冰山之一角,其研究的主题拓展还不够深入,缺乏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模和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另外,单一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突破。因此,亟须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起源、发生、发展、流变、文化内涵、文化特质、拳种个案及其文化生态和文化空间等作深入的系统性的研究。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产生机制、存在方式、文化特征、传承与发展等主题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研究进行评述,分析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及其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 篇5

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受到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语言逐渐消失。如何让后人看到我们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11月11日,第五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14所高校的约12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齐聚中南民族大学,就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问题展开探讨。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级硕士研究生李晓芳是云南省普洱市人,她以普洱市镇沅拉族苦聪人的茶文化为例,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她提出,茶是苦聪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目前虽有宣传,但仅限于德育价值方面,较少涉及其内在经济价值,导致了镇沅拉族苦聪人的茶文化在风靡一时后却逐渐销声匿迹。

来自乌鲁木齐的茹克亚,是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级研究生。在她看来,新疆的`一些传统居民建筑艺术、传统饮食、服饰手工艺有的已经不复存在或者在原流传地区因无人继承、市场萎缩而濒于失传,如吐鲁番地区“阴阳楼”建筑法、英吉莎的土陶、木戳模印花布技术等至今没有文字记载。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建议,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提升到法律高度,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其实施。同时,夏威华以新西兰为例,提议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应从小开始。“新西兰的小孩子从幼儿园便开始学习毛利语,并制定政策培养毛利语教师。”夏威华提议,开办少数民族教育和语言班,培养少数民族青少年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为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注入更多活力。

对畲族文化极感兴趣的王真慧目前就读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是该校2008级博士生,他以自己对畲族文化保护状况的了解,提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应该走出一条新路。“民族文化有特定的传承方式,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形式的变化,传统文化新的传承方式不断出现,我们要能适应这种变化,利用其优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王真慧介绍,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被称为“中国畲乡”,“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当地通过“三月三”文化节的形式传播畲族民族文化。此外,当地演出的《畲山风》、《诗画畲乡》等影视剧与舞台剧也传承了畲族传统服饰、歌舞等艺术。

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的传承研究 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学校;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32-02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民族学校为例,针对我国民族教育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力争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缺。本文主要从教育人类学视角探讨民族教育,尤其是民族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不同步,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出现衰微的迹象,有些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导致很多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们该如何应对,有待考证。对此本文将以教育人类学视角和方法提供一个更加充实的答案。本研究以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论证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中的传承,对其方式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在当代文明社会,学校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所以文化人类学家要研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对文化传承的作用。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每一个社会或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

美国文化人类学专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在《文化的解释》中指出,人类是为自己编织的网所悬挂的动物,文化就是这样的一些网。既然人类是悬挂在文化的网上,那么,传承人类社会文化的教育就不会脱离这个文化网的约束,也可以说传承民族社会文化的民族教育是不会脱离少数民族文化网约束的。根据历代人类学家的研究思路我们总结出以下结论:(1)少数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社会文化传承的方式。(2)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也是重要渠道。(3)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4)少数民族教育不会脱离少数民族文化网的约束。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对蒙古族民族教育做出如下解释:蒙古族民族教育是蒙古民族社会文化传承的方式;蒙古民族学校教育是蒙古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蒙古家庭教育、蒙古社会教育等也是重要渠道;蒙古民族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蒙古民族教育是不会脱离蒙古民族文化网约束的。由此可见,用教育人类学的方法解释蒙古民族学校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揭示出我国蒙古族民族文化的动态,这也是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迫切需求之一。所以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采用田野调查资料探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的蒙古族民族教育现状,并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民族文化在蒙古民族学校中的传承方式和内容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做出贡献。

第一,我国关于民族学校教育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陈兴贵(2005)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金志远(2008),主张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丁宇(2009)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马兰兰(2011)在考察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尚不成熟,存在重视宏观政策层面的研究、忽视微观研究,重视教育学研究、忽视多学科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论尚不明晰等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缺乏能够反映民族学校现状的系统性实证研究,我们应以田野工作为基础讨论理论,而不是从理论讨论理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九章明确指出,国家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要协调发展。本文从教育人类学视角探讨当今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中的传承的相关问题,深入挖掘制约民族文化传承的原因,以便为我国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本文以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民族学校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资料。调查目标为A小学。A小学成立于1987年,是以蒙古语为授课为主的全日制蒙古族民族学校,也是阿拉善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民族学校。调查对象是该学校的教育者(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士、包括教师、教科书编辑者和其他教育者)、被教育者(学生)和家长。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参与观察法,同时采用采访法和问卷调查法等。调查的内容是在A小学实施的蒙古语言教育和蒙古文化教育情况。其中,主要调查蒙古语言教育和蒙古文化教育课程的教科书,以及教科书的编辑、教学大纲、教课方式等教学科目构成因素和本小学的日常教学和学习状况。本文把这些叫做A小学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即指本校的教学气氛、教学设施、教学方式等。

本文主要关注蒙古民族学校中的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和内容,关注民族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继承的文化手段或脉络。民族学生的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是离不开民族教育的。可以说,民族教育者的脑海里有一种理想的“蒙古人像”,他们期望学生成为理想的蒙古人,并以此开展教育活动。那么民族教育者期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蒙古人?这个“蒙古人像”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首先,我们从蒙古语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该校的蒙古语言教育主要采用全国统一的蒙古语教材。蒙古语教材的内容侧重蒙语语言,尤其是蒙古语文法和蒙古语写读能力。蒙古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蒙古语教学的第一目标是在小学6年的时间内让蒙古族学生掌握蒙古常用语4000字的正确读写能力。其次,我们来看本校的蒙古文化教育。蒙古文化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两方面:(1)本校编制的“蒙古民俗习惯”内容主要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2)第二课堂教授蒙古民族文化技能,内容以蒙古摔跤、蒙古象棋、蒙古舞蹈等为主。再次就是该校相关规则和条列。该校规定每周星期一学生必须穿蒙古袍上学,每天在体操时间跳蒙古传统舞蹈。最后是该校的外观和教学设施。我们跨进该校校门就发现,在本校校园里有很多蒙古特色的建筑物和设施。校园广场上有两座蒙古包,内有蒙古族独特的装饰和牧民专用的小道具,以增强学生对蒙古民俗习惯的了解。据该校教师介绍,学校每周让学生参观蒙古包,让生长在城市的蒙古族学生熟悉蒙古族传统。该学校的校园内还设有蒙古摔跤场,蒙古摔跤场以蒙古族为吉祥物的哈达来装饰。教学楼和办公楼张贴蒙古格言和蒙古风景图。这些都是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蒙古人像”。

蒙古语言教育的内容侧重于蒙古语文法和蒙古语写读能力,这表明教育者期望的“蒙古人像”必须具备蒙古语言能力。蒙古文化教育侧重于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蒙古民族文化技能,这表明教育者期望的“蒙古人像”必须具备和掌握蒙古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蒙古民族文化技能。可见,学校的建筑物、校内的设施等的视觉的表象,民族传统服饰、舞蹈、艺术等身体表象,以教科书为主的文字文化,这三种表象对“蒙古人像”的形成作用巨大。民族学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一个小小的蒙古社会。这个小小的蒙古社会以视觉的表象的建筑物、身体表象的民族传统服饰、舞蹈、艺术和文字文化组成。教育者创造的这个小小的蒙古社会,对蒙古族学生的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80年代的校园里没有蒙古特色的建筑物和蒙古包,也没有蒙古文化教育的课程,只有蒙古语言教育课程。由此可见,当今的蒙古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也是本研究今后主要方向之一。本文涉及的A小学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缩影。笔者希望本文能给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以助益,希望能够弥补蒙古族民族教育领域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阿拉塔.关于中国内蒙古民族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广岛大学大学院综合科学研究科,2011.

〔2〕滕星.20世紀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1.

〔3〕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民族出版社,2002.

〔4〕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5,(5).

〔5〕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民族出版社,2008.

〔6〕丁宇.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7〕马兰兰.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以鄂伦春族文化传承研究为个案[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1.

西藏工布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篇7

工布是从古代历史时期流传至今的一个西藏地域名称, 其间有过发展变化, 因而有泛称、专称的不同含义[1]。泛称包括原娘布和工布两个古族部的地域, 即原工布四宗或今工布江达、林芝、米林三县, 娘布即指洋河流域, 工布应以从甲格到甲拉沿雅鲁藏布江两岸的地区, 工布是吐蕃雅隆王系之外的一个重要部落, 从“上丁二王”到公元8世纪末其首领均与赞普王系同源, 地位十分重要。

泛称“工布”, 更多是在文化现象上。它是区域文化趋同现象的概括, 如常说的工布装、工布帽、工布靴等等。这里与外界的山川阻隔和环境差异, 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小环境。特殊的自然条件加上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 使这里源于古代 (甚至远古) 的文化保存得更多更完整, 于是就形成了在藏族文化中颇具特色的“工布文化”。工布文化在泛称工布的地区内广泛流行, 区域内无论是在衣食住行、生产生活, 还是宗教文娱和节庆各方面, 都有或多或少的地域特点[2]。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构成了相对于其它藏区具有独特风情的工布文化, 因而工布也是一个文化地域概念。

工布地区山高水急, 林木苍翠, 交通不便, 民风淳朴, 各种习俗、文化自成一体, 其服饰文化也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

1 工布服饰文化

工布地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 全地区人口14万, 除藏族外, 这里还世代居住着门巴族、珞巴族、僜人族等兄弟民族。民风强悍朴实的珞巴和门巴人都是狩猎的好手。工布各民族在相同或相似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创造出了既有各自民族特色又有工布共同文化意涵的服饰文化。宗教信仰和总体环境的相对稳定也使得工布服饰在总体上具有长期延续性。

1.1 工布藏族服饰文化[3]

工布藏族除墨脱县外, 其他6县的居民均以藏族为主, 藏族人口达11万多, 占全地区总人口的90%以上, 在习俗风情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的藏族大同小异。工布藏族, 在方言上与拉萨地区藏族没有太大差异。

工布地区是西藏文化发祥地之一, 但由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 随着吐蕃向北发展, 地处卫藏东南一隅的工布地区逐渐变得偏远、闭塞, 难以与其他地区交流, 使其经济文化等反而发展缓慢, 因而该地区保留了比较古老的文化元素,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区。

工布藏族服饰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由于居住的地理气候和从事的职业不同, 构成了多种服饰类型。从地域看, 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 按生活方式, 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

工布藏族是一个非常爱美的民族, 所有美丽的事物都喜欢。在漫长的岁月里, 那种对美的执著追求, 充分表现于寺庙里那些色彩纷呈又栩栩如生的壁画、雕梁、佛像工艺上, 以及服装、服饰和最具地方色彩的装饰品。这是匠心独具的慧手, 倾注心灵的美与智慧而凝聚的非凡能力, 它可以让有灵性的生命百感交集, 赞叹不已!

工布藏服在西藏服饰中最主要的特征是:一般由氆氇制成 (也有用猴皮、熊皮制成) 的、自染的以黑色或深褐色为主, 镶以织锦缎花边的宽肩式无袖坎肩, 当地人称“谷休”, 这是只有在工布地区才有的服饰。不论男女都爱穿这种长坎肩。这种服装无领无袖, 套头穿着, 多为黑色和紫色。坎肩的下摆至脚面, 前后两片衣襟通过用白氆氇腰带扎系, 再配上腰带和领口的精美装饰。夏天以氆氇缝制, 冬天以毛皮缝制, 十分适合在高山耸立、森林密布环境中生活的人穿着。工布帽是圆筒型的, 帽底缝一层绿色的绸子, 帽沿镶上一圈虹形彩缎, 与“谷休”十分相配。妇女不系“邦典” (围裙) , 戴银制腰带和项链, 头戴锦缎圆形小帽, 帽角在侧表示未婚, 帽角向后表示已婚, 男子头戴圆形饰彩缎边尖顶毡帽。

由于长期生存的封闭性, 总的来说, 工布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性差异不大, 其基调变化亦小。工布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工布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因此, 工布藏装的地域性特征明显。色彩上工布藏族服饰在色彩强烈对比之外, 还存在着高度的和谐、统一, 这也是工布藏族服饰的一大审美特征。

鲜明的对比色之间, 巧妙地运用复色金丝线和缓和色调等, 或使色度递增排比, 或使色块间巧妙过渡, 取得极为明快、和谐、活泼、生动的艺术效果。有的是一组组递增配置;有的为避免色块的单调, 而在色条间穿插条形花纹、几何图案, 后来的“邦典”既色彩绚丽又美观大方, 颇具匠心。

工布藏族服饰分为工布男子服饰、工布女子服饰、工布戏剧服饰、配饰及材料等。这些服饰按照服饰功能、材料选择、饰品搭配以及制作方法不同又可细分为其他类型。

饰品是工布藏族人民强烈精神需求的载体, 工布藏族使用金银玉珠宝器这些丰富多彩的饰物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满足着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被群体认可的愿望与需求。它的起源一部分出于炫耀勇敢和力量, 以引起异性的好感与注意的心理。部分来自于取悦鬼神、求得神灵对他们的生命、生存保佑和庇护的宗教理念。还有一部分则体现了标志种族、氏族归属和等级制度的社会观念。即使在今天, 这些佩饰仍是藏族人民用来衡量自身价值与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 是他们炫耀自己的富有与美丽、实现自我的重要方式。

1.2 工布门巴族服饰文化

门巴族, 人口约五万人, 主要分布在工布的门隅地区, 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上与工布藏族有着密切联系, 长期使用藏历、藏币。他们有自己的语言, 属于汉藏语系缅语族门语支, 无本民族文字, 方言差别较大, 多通晓藏语。门巴族的风俗里, 很多地方与藏族相似, 但有其独特的地方。无论男女, 均嗜好喝酒、吸鼻烟, 主食以在薄石板上烤的荞麦饼为主, 也吃酥油、糌粑、奶渣等食物。门巴族爱唱情歌, 也爱唱酒歌, 每逢年节或喜庆之时, 门巴族的山乡, 加鲁情歌和萨玛酒歌如泉喷涌, 情深意长。

由于长期与藏族共居杂处, 门巴族生活习俗方面受藏族影响较大, 同时又具有自身特色。门巴族的服饰和生活习俗与藏族接近, 服饰多采用氆氇为原料。氆氇是藏族制作衣服和坐垫的一种羊毛织品, 种类多样, 色彩艳丽, 是门巴族生活中的必需品。

门巴族服饰有地区差异。门隅地区门巴族男女皆穿藏式的赭色氆氇袍子, 束长腰带, 脚穿用红、黑两色氆氇缝制的, 靴底为牛皮软底的靴筒。门隅门巴族的帽子是别具特色的, 不论是男还是女都是一样的, 门巴语把这种帽子叫做“拔尔甲”, 帽顶是用蓝色的或者是黑色的氆氇做成, 帽子的下部是用红色的氆氇做成的, 翻沿是黄褐色绒包蓝布边, 并要留一缺口。戴帽子的时候, 男子是缺口在右延的上方, 女子是缺口往后, 很有民族特色。男子皆耳垂大环, 腰间佩带一把带鞘的砍刀, 既是装饰物又作为砍柴和防身的工具。女子还在袍外加系一条白氆氇围裙, 背披一块作避邪用的小牛皮或山羊皮, 可以保护衣服, 又可保温御寒, 佩挂着松石、珊瑚玛瑙等串饰品。她们穿的内衣叫“埃努普冬”, 这种内衣是以柞蚕丝为原料的, 有白色的、红色的和花色的。短内衣是有袖的, 而长内衣是无袖的, 长至腿, 不开襟, 没有领, 只开一个圆形的口, 穿内衣时, 从头上套下, 外罩衣服称作“冬固”, 这种外罩是有袖子的, 但没领, 没有扣, 是用红色和黑色的氆氇做成的。门巴族女子擅长纺毛线、织氇氆和腰带, 脚穿绣花毡靴。

处于亚热带气候的墨脱, 门巴族的男女喜欢穿用交换来的棉麻自织成的白色衣袍, 有长、短两种款式。无论男女都很少戴帽子, 常常戴自编的斗笠防雨防晒。男子留长发, 佩戴耳环和腰刀。成年男子的外衣称作为“秋巴”, 腰部挂一把砍刀和一把叶形的小刀。女子服饰有所不同, 由于气候温暖, 她们穿色白质薄的短衣或无袖无领的宽大褂子及花色长裙, 发辫盘于头顶, 并以红、黄、绿等彩线装饰。佩戴嵌有珊瑚、绿松石等宝石的银手镯、耳环、戒指、项链、腰链等饰物, 显得格外潇洒俊俏。

墨脱门巴族多是赤足。有的门巴族人胸前要挂上“噶乌”, 被认为这样可以护身。无论男子还是女子都戴铜质或者银质的手镯。

门巴戏曲中人物的服装主要以门巴族生活服装为基础, 又明显受到藏族服饰的影响。门巴戏服注重纹样结构组合, 喜用兽皮、金银、珠宝、象牙、宝石等作为饰物。

1.3 工布珞巴族服饰文化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东起察隅, 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中国实际控制区内, 人口只有约3000人左右, 还有超过60万人生活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印占区。“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 意为“南方人”。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 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新中国成立后, 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意愿, 正式定名为珞巴族[4]。

珞巴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纺织、狩猎、竹器、采集。其中, 狩猎是其主要副业之一。他们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没有文字, 长期靠刻木结绳记事, 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珞巴族长期生活在东西长达千余公里, 从热带到温带、从平原到山区的高原峡谷, 形成了赞美和歌颂力量与勇敢的审美观念, 这种审美观念突出地表现在其衣着上也表现出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由于受地域气候因素的影响, 再加上接受外来影响不同, 这就出现了着装形式上的各异。尽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对服饰的形式、颜色和装饰有不同的需求, 呈现出衣着款式上的差异, 并与藏族服饰明显不同。

珞巴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 尤其妇女更是如此。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羊毛为衣着的材料, 布上常用天然植物或矿物染料染出的彩色线织出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 这是珞巴族衣着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由于长年狩猎, 珞巴男人一般都跨长刀, 身着皮毛猎装或无袖长衣, 头戴兽皮帽或裹头帕。女人穿圆领窄袖短衫, 下身为紧身筒裙, 小腿扎裹布。珞巴族男女都喜欢佩带若干大串珠, 垂至胸前。手腕带藤镯、铁环或铜环, 腰间挂有铁、铜、银链、铜质圆扣、小铜铃、小串珠和大铜勺等, 妇女背后悬挂铜钹状饰物等, 腰间佩带饰物的更多[4]。

在珞瑜山区, 男穿无襟花布上衣, 下穿红绿色短裤。妇女穿两个布扣的上衣, 下部用花布围腰遮丑, 也有用棕毛当遮丑物的。男子佩戴大银耳环, 一般只戴三串, 每串20个珠子。婚龄妇女认为佩戴铅耳环最为美丽。

猎人服装独具特色, 表现出珞巴族兼营狩猎生产的特点。兽皮披肩, 既轻巧又暖和、不易渗水, 抗湿性能很好。头戴熊皮帽, 挡雪遮雨, 脚穿他们称为“里木”的筒靴, 鞋帮和鞋底全部是用瑞香树皮纤维编织而成的“阿努”, 它比现代胶鞋还要结实数倍。一个健康男子一生狩猎40年左右, 有四双“里木”就足够穿了。小刀、火镰是猎人不可或缺的野外生存的工具, 用黄羊皮作刀鞘, 不易透水。兽皮短裤, 柔软且保暖性强。猎人狩猎时穿戴的衣物更离不开兽皮, 这充分说明珞巴族把野兽作为赖以生存的主要对象。

珞巴人非常重视丧衣, 不管近亲或远亲, 逝者不能穿戴带毛的衣服。因为他们认为穿戴带毛的衣服会使逝者来生变为牲畜。丧服多为白色, 以示死者清白。

1.4 工布僜人服饰文化

僜人主要分布在工布地区察隅一带, 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无文字, 多用结绳和刻木记事, 平时没有记年、月、日的习惯, 因而也就没有记年龄和生日的习惯。僜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主要是农业, 农作方式传统、落后。

由于人数才1200人, 所以“僜人族”未能被国家列为少数民族。僜人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和民俗习惯, 他们和藏族生活在一起, 真可谓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

僜人有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服饰, 无论男女都用一块又长又宽的布从肩围到腰, 白天当披肩, 晚上当被盖。妇女女子穿短袖上衣和裙子, 常戴一对银制喇叭型耳鼓, 头戴护额, 颈项挂串珠或银饰, 穿筒裙, 赤足。男子穿无袖长衣, 头上一般盘着长长的黑帕, 腰挎50~60cm长的砍刀, 十分威武。身上斜挎的一长串银元是僜人独有的装饰品。他们喜带手镯、耳环和各种装饰品, 上面镂刻着美丽的图案, 花纹细腻匀称, 色泽艳丽美观, 显示僜人高超的智慧和技艺才能。

与其他工布兄弟民族服饰显著不同的是, 僜人不配饰“谷休”。

2 结语

包括藏族在内的工布各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生共栖,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布服饰文化。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工布服饰文化的形成的根本。工布各民族在世世代代辛勤劳动中相互学习借鉴, 创造出了具有工布地区独具一格的特色服饰文化。工布服饰的构成、制作材料和工艺等深刻地反映了工布各族人民的智慧, 展示了工布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审美观念和社会风俗等。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工布地区逐步加强了与山外的交流, 工布兄弟民族在与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受到启发, 工布服饰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必将进一步丰富发展。崇尚自然、关注生命, 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在工布服饰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而这也正是现代服饰文化所孜孜追求的重要价值。因而, 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布服饰文化对藏族服饰文化乃至中国服饰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尧, 陈践.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0.

[2]姚兆麟.漫说工布及工布文化[J].中国藏学, 1998, (1) .

[3]魏晓红.藏东南工布藏族服饰文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 篇8

广西是西南地区的文化大省, 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但是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文化产业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进一步优化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 本文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 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 提出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以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实现广西经济蓬勃发展。

二、文化产业结构的概念

文化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反应一定社会文化生产关系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中文化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和比例关系。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也是指协调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比重, 选取重点行业发展。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体系分为文化产业核心层, 文化产业外围层, 相关文化产业层, 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主要是协调者几个层面的比重, 任何变动不仅会改变自身产业的比例和结构状态, 还会导致其他产业变动, 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就产生了增长效应。

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1.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

(1)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广西拥有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包括独特的自然风光、多样化的民族节庆习俗、宝贵的少数民族神话传说以及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 这些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资源为广西发展少数民族资源型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的条件。广西有绚丽的少数民族节庆习俗资源和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 民间工艺品种类众多。

(2) 少数民族文化品牌项目优势

打造少数民族文化品牌, 必须注意应当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必须深入挖掘、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利用创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段为传统少数民族文化注入活力和竞争力。在这一点上, 广西通过整合资源, 自主创新, 已经在打造文化品牌中取得了许多成果的经验, 例如, 桂林的“印象刘三姐”, 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一系列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3) 广西的区位优势

广西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端, 面向东南亚, 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 同时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 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 不仅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广西作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 在东盟和泛珠三角经济圈两大市场中, 将发挥结合部的重要战略作用。

2.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 文化产品趋于低端化、同质化, 缺乏创意

我国文化产业主要涵盖了三个部分, 一是内容产业, 二是传媒和平台产业, 三是衍生产品和文化制造业, 国外有一句话叫“内容为王”, 就是只要有好的内容, 这个产业就能做大。广西地大物博, 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但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还不够, 没有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盘点与评估, 产品结构单一化和服务的同质化, 如景区服务标识雷同, 服务产品单一, 纪念品雷同, 缺乏特色。

(2) 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单一, 产业组织集约程度不高

首先, 广西文化产业中的传统文化制造业占较大比重, 创意型和高科技型文化内容产业比重较小。传统文化制造业主要是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印刷等, 文化含量不高, 以物质表达形式为主, 而真正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是内容和传媒占的比重较大, 文化制造业占30%左右;其次, 文化产业链相对较短, 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没有建立起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联系, 产业组织集约程度不高, 没有形成多元发展的格局, 综合竞争能力不强。

(3) 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 人才供给不足

放眼广西, 乃至全国, 文化产业人才的结构都存在不合理现象, 一般文化产业人才过多, 如传统娱乐从业人员、经营性从业人员以及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 而创意和设计人才、技术人才、经管人才比例较少。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民族文化资源要实现最大程度的挖掘, 都离不开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是内容, 而内容靠的是人的创意, 只有大力培养、引进文化产业高端人才, 才能生产出优质并且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 才能打造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四、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对策措施

1.构建文化产业链, 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 产业链的发展过程是价值不断增值的过程, 文化产业链大致包括上游文化内容的挖掘与创作, 中游文化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以及下游市场推广、消费者服务等。文化产业是内容为王的产业, 内容产业当之无愧成为文化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一环, 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价值部分。目前, 广西极大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还未得到开发与挖掘, 呈现出来的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产品如“印象刘三姐”也只是冰山一角。广西应该以“内容”为主体, 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手段, 重视、鼓励人才创新, 将创意产品化, 从而给上游内容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最终使得整个文化产业链源头焕然一新, 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改变与发展。文化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还离不开平台支持, 政府应积极建设打造文化产业创意园区, 促使文化创意设计公司、高科技技术公司已以及专业的策划推广咨询公司汇集, 发挥其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集聚效应。

2.拓宽投融资渠道, 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

拓宽投融资渠道, 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 首先, 政府要制定合理有效政策和措施, 引导社会资本、外资、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 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 以增强文化企业的资金实力, 形成良性的资本循环。其次, 银行贷款作为文化产业融资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对于文化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优质的文化企业应降低借贷门槛和准入条件, 积极开发多元化的信贷产品, 增加信贷规模, 实施利率优惠政策, 以满足不同层次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

3.调整文化产业的人才结构、重视人才的培养的和引进

广西文化产业人才结构并不理想, 尤其是缺乏高级人才, 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调整广西文化产业人才结构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 广西各大高校应担任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重任, 未来,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将由高校毕业生担当, 他们有着活跃的思想, 并且熟悉广西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和现代世界流行文化, 可以结合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中大显身手。因此, 广西各高校必须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要积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为本土文化企业输送专业过硬、动手能力强、有创造力的文化人才。其次, 应发挥文化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文化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 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 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培训, 更要加强与本地以及相邻省市高校合作, 通过内外部共同力量的作用, 实现文化人才共同开发、文化人才资源共享。最后, 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应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工作的引导和扶持。针对文化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优势明显行业, 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 鼓励文化产业发达省市特别是相邻省市高层次文化人才向广西区内流动。

五、结论

文化产业发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结构问题, 通过调整结构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广西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关键时期, 发展文化产业是广西从文化资源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完善, 有利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品牌的升级, 有利于广西经济的不断发展, 有利于广西综合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唐葆君.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2, (12) :20-22.

[2]林志强.湖南文化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 2010.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研究 篇9

回族是中国分部最广的民族, 东北也居住着大量的回族。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回族人在饮食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习俗。回民爱吃牛羊等反刍类食草动物的肉, 但是不吃猪肉, 他们认为猪是肮脏的动物, 也不吃食肉类动物的肉。回民在宰杀动物时要放干血液后食用, 因为动物的血液被认为是不纯净的。回民有着善于理财善于经商的传统, 在商人中经营餐饮业的回族不在少数, 这同时促进了回民餐饮业的发展。以牛羊为主要食材的清真菜受到广大东北群众的欢迎, 其中最普遍的平民美食要数羊杂汤了, 虽然羊杂这一食品外表不雅观, 但实际上做起来却内藏乾坤。新鲜的羊肺用水洗净在其中加入小麦浆在蒸好, 这就成了面肺。然后将干净的心、肝、肠、肚一起下锅和牛腿骨一起熬制, 出锅时配以香菜和辣椒油, 这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回民孩子的早餐首选了。东北地区的回民喜欢涮羊肉, 这多半是因为东北的气候寒冷所决定的。首先羊肉是最讲究的, 要选新鲜上等的羊排肉, 因为它肥瘦相间十分可口。其次是在刀工上, 用手切成均匀的薄片, 放在报纸上要能看的见字影。三是蘸料要丰富, 浓浓的一碗蘸料看似简单, 实际上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家庭在制作蘸料的方法也不同, 大多结合地方特色加上自己家的小秘方, 口味独特回味无穷。涮羊肉特别之处在于涮, 在沸腾的铜锅里放入香菜、虾米、大枣、枸杞等锅底, 把切好的羊肉片用筷子夹住在铜锅三下, 这样吃的好处是, 羊肉不会因为煮的时间长而变老, 瞬间的高温能杀死上面的细菌, 并且锁住羊肉的营养。油香是回族人喜欢的面食, 主要是在重大节日里制作, 制作过程也是十分讲究的, 一般在制作之前要洗大、小净, 而吃油香的时候也是有规矩的, 顺着切的方向掰开, 千万不能咬着吃, 这是不礼貌的。于很多少数民族不同, 回族人是不喝酒的, 回族人爱茶, 这种饮料较为养生, 从茶本身到茶具都是十分讲究。茶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以及不同的时节来调配。茶碗下方有一个托盘, 上面有一个茶盖在喝茶时不能将茶盖拿下来等。

蒙古族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所以饮食多以肉类和奶食为主, 传统的蒙古族称之为“红食”和“白食”。蒙古族爱白色, 以白色为尊吃饭的时候先吃奶食。奶食主要有奶皮子、奶干子、奶豆腐等。奶茶作为蒙古族日常的饮料之一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用新鲜牛奶和红茶倒在锅中, 小火慢慢的煮。煮好之后, 倒在碗里, 其中加入炒米, 奶皮子等一起吃, 味道才最正宗。在蒙古族宴请宾客的时候, 会十分大方的拿出好酒好肉来招待远方的朋友。这酒是马奶酒, 肉就是手把肉。马奶酒色白, 味道醇香, 喝过后马奶的香气在唇齿间久久不能散去。而手把肉的做法也是极为豪放的, 正如蒙古族人豪迈的性格。将整只羊宰杀后切成大块煮熟, 一手抓住羊肉一手执刀割着吃, 手把肉因此得名。

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 篇10

“原生态”是指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自然状态下的原始本真、质朴自然。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而言,其是以丰富的电影艺术表达方式、鲜明的风土人情、“别处之无有” 的宗教情怀,展开电影叙事的。《静静的嘛呢石》作为少数民族原生态电影的代表,注重现实主义创作,本民族非职业演员的本色而稚拙的表演,运用母语对白,展现了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文化,影像风格质朴而深刻,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藏族地区的社会现状。

首先,创作主体的本民族化。该片的导演万玛才旦,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青海藏族人。导演从自我族群的视角切入, 散发出强烈的本民族意识,这种微妙的心态使之从自我族群的文化内部出发思考本族的生存与发展。而片中的小活佛在现实中就是小活佛,刻经的老人亦是如此,电影中的表演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在影片里还原,不加修饰,自然而又纯粹。

在影像表现形式上,镜头的叙事倾向于质朴厚重的纪实风格。影片大量运用由景深镜头和长镜头构成的场面调度, 遵守事件空间的同一性。如固定机位的长镜头下,老喇嘛教小活佛学习佛经这个段落,没有大幅的场面调度,以全景镜头的形式呈现,画面给人异常沉稳之感,这就是寺庙的真实生活,体现出了族群文化中宗教环境的静默氛围,让人领略到了那种在宁静中蕴蓄的审美张力。

民族母语的使用是突出民族身份的又一重要表现。该片采用藏语发音,并配有中文字幕,这是对于本族语言使用自觉的鲜明表现。在起着界定自我、区别“他者”作用的服饰、 民族景观等族群符号中,语言符号的使用更能起到关键作用,既可以唤起本族观众强烈的身份认同,又将“自我”存在传达给异族受众,更为有力地构建出了族群原生态文化, 是导演对于电影族群身份自觉意识的又一次鲜明表现。

二、文化对视中的镜像表达

每个民族都在与“他者”民族的对视中独塑自我形象, 以此来界定“自我”与“他者”的镜像符号。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自成一套表意系统,与更主流的文化形态各自独立又相互对照,这种文化镜像关系的对视形成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独有的迷人文化意蕴,同时也彰显了民族电影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该片把主要目光投入到寺院和乡村,运用相互对比的手法展示宗教与世俗的碰撞融合。爷爷牵着放生羊的话语和小喇嘛的诵经是宗教与世俗高度融合的体现。该片还微妙细致地展现了宗教文化与现代世俗的碰撞,如上演《智美更登》 传统戏剧时,小喇嘛和小活佛却偷偷跑去看电影。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主流文化的对视浮于表层藏区日常生活记录下深层话语结构中最富意蕴之处。影片的拍摄背景虽然是一个边远落后、固守传统的藏区村庄,但现代文明对传统生活的冲击在片中无处不在,如小活佛家里的电话和VCD机,没有刻意的表现,很自然地就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碰撞,成了影片中难以名状的纠结,如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两个符号——《智美更登》和《西游记》。《智美更登》是藏族传统文化的象征, 藏语版的《西游记》VCD碟片则成了并行不悖的现代与传统复杂体的象征,小喇嘛观看的选择正是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现代文明的好奇追寻。

三、多元文化下的民族志

影片的最后,小喇嘛留下的光碟封套和面具,完成了神圣与世俗的融合。小喇嘛在山坡上注视着带着光盘归去的父亲,快速奔去祈愿大会的佛殿,完成了神圣与世俗碰撞后的妥协。这部原生态影像实现了多元文化需求的平衡,有强大传统文化和信仰支撑庇护的藏族人找到了一条平衡发展的道路,这是一种可喜的文化回归。

该片在宗教、世俗和文明的三个符号中,通过简单的叙事线索串联,并以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去理解族群的历史和现实,展现当代少数民族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渗透,纯朴的藏族人民对信仰的虔诚。生长在藏区的万玛才旦就是用这个简单而不张扬的故事,抹去了藏区神秘的字眼,展现出最纯净真实的形态,实现对这一观念圆满而洁净的表达。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关键所在是有关身份认同、族别认同、文化认同的民族主体性问题。摒弃生硬老套、猎奇、公式化的创作模式,用创新视听语言将民俗、宗教等多种文化元素融汇在一起,直接捕捉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美及其原貌,展现出民族鲜活的文化和历史记忆,才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吴仕民.原生态文化摭谈——兼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

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 篇11

巫傩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并且极大地影响到了中国的文化艺术。湘西地区不仅属于我国巫傩文化的最早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巫傩文化的盛行之地,本文将湘西地区作为调查研究范围,对巫傩文化图纹与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渊源进行了研究。

巫傩文化中生命意识对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影响

虽然道教以及佛教等派别在现实中较大的影响到了湘西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因此使得湘西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表现出宗教信仰多样化的趋势,然而现在绝大多数湘西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最为重要的组成仍然是原始巫傩文化。在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体现了十分明显的巫傩文化的精神特征。比如在湘西少数服饰图案的渗透这非常强烈的生命意识,而巫傩文化的精神特征之一就是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除了能够在湘西人们的各种民俗活动中展示出来,同时也体现在了湘西少数民族服饰的图案中,巫傩文化往往通过象征、借喻、借喻的方法艺术化的处理生命意识,并且在文明隐晦的图像中表达出来。特别是湘西人们对一些具有较强生殖力或者生命力的动植物非常的崇拜。并且在服饰图案中将其美化后的形态巧妙的设计了出来,这样穿戴者也能够对这种生命意识有所感应。比如将经过艺术化处理之后的具有较强的生殖和生命繁衍能力的鱼、莲花、树、花以及石榴等用作服饰图案,通过运用这种图案表明人们希望人丁昌盛以及家族兴旺的美好愿望。

巫傩文化中鬼神信仰对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影响

作为湘西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鬼神信仰已经成为湘西当地的民俗民风,并且在湘西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生产以及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所渗透。作为湘西当地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具有非常悠久的信鬼好巫的历史,苗族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没有诸如画像、字符以及门神等可以起到辟邪作用的民间器物,所以对善鬼以及善神的依赖很多都体现在了服饰和佩戴中。原始的万物有灵论是苗族服饰图案中的鬼魂的主要来源,除了天地祖先之外的包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以及山川河流等都是具备灵魂的。与其他的民族比起来,苗族服饰中的巫术精神非常的强烈,善神恶鬼的区分虽然在苗族人的观念和意识中有所区分,但是不管是善神也好还是恶鬼也好都具有超人意念力量,能够在任何的事物上随意的依附。大小鬼神的象征出现在了很多苗族服饰的图案纹样中,而且鬼神信仰体系在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中也非常的多,这成为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巫傩文化中图腾文化对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影响

趋利避害是民间艺术的最为主要的特点,在取材的方面,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对这种功利性也具有非常多的追求。作为远古时代氏族的守护神,图腾受到了湘西少数民族的广泛崇拜,人们对图腾的这种信仰和崇拜除了在众多的祭祀活动中体现了出来,同时也较多的彰显在了服饰艺术中。作为普遍存在于少数名族中的一种宗教形式,图腾崇拜极大地影响到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人们在时间的推移中将各种图腾崇拜的灵物或者意识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并且体现在了服饰中。比如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存在着非常多的蝴蝶、枫树、鸟、虎、狗、牛以及龙等动植物图腾,人们之所以会在服饰图案中表现图腾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获得图腾的认可,并且进一步的获得图腾的庇护。

巫傩文化中悦神悦己精神对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影响

巫傩文化的典型精神特征就是悦神悦己,悦神悦己的这种精神能够充分的体现在傩事傩戏中,而且少数民族的全部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种积极乐观精神的影响。一方面,原始宗教文化极大地影响到了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形成,因此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体现出了信仰和取悦神灵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自身的审美需求,因此一种对自我喜好乐趣的追求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湘西少数民族就有各种各样的神灵信仰,比如水神、洞神、花神、树神以及山神等都属于其崇拜以及敬仰的对象。湘西民众在现实生活不安以及不理解大自然的情况下,对非现实的神灵予以了很多的寄托,希望能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充实,并且将精神的慰藉找到。这样在一些服饰图案中就会带有一些具有特殊精神意义的图样,通过这些图案希望得到神灵的护佑,将神灵的力量体现出来,而在服饰上绣制这种神性图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取悦神灵,而以自己的喜好为根据绣制服饰图案就能够实现取悦自己的目的。

结语

作为中国的一种原生文化,巫傩文化同时还是中华文化的文化之根,其除了对中华民族的智慧起到了一定的启迪作用之外,同时还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巫傩文化中生命意识、鬼神信仰、图腾文化以及悦神悦己精神等几个方面,对巫傩文化图纹与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渊源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

作者简介:刘琼,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艺术。

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 篇12

本课题以延边大学为例, 通过调查法, 对延边大学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了解现今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现状。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 本身就具备很浓郁的民族气息。 如延边大学坐落在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延吉市, 始建于1949年, 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人口占58%, 加之地域的原因使得这里的朝鲜族文化格外浓郁, 它与新中国共同走过了66载的风雨历程, 并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 不仅使学校的教育得到发展和壮大, 更使延边大学的校园文化将朝鲜族文化和汉族等其他民族文化巧妙地融合和渗透, 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校园文化。

从基本民族文化来看, 不论是敏感性强的学生, 还是敏感性差的学生, 都会感受到这种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传播。 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的体现方式上可谓林林总总, 不论是社团组织, 还是饮食, 都有很强的民俗特点。 从整个校园现状和调查结果来看, 学校的环境、文艺、体育等都受到朝鲜族文化的影响。 每一个延边大学的学生都不会不知道金达莱花、更不会不知道阿里郎的曲调。 所以, 从最表面化的文化角度讲,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的每一处都伴随着少数民族文化。

在校风校训等校园文化理念方面, 少数民族高校也有其不同寻常的特点。 延边大学的校风是“自强、和合、日新”。“自强”指“边缘觉醒, 发愤图强”, “和合”乃“贵和尚中, 融合共兴”。 “日新”即“天天更新, 努力向上”。 这一校训不仅是对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的指向, 更是对校园文化的强烈表达。这一校风充分体现了朝鲜族人民精诚团结、 自强不息的民族情怀。 “求真、至善、融合”是延边大学的校训, “求真”即指“崇尚学术, 追求真理”;“至善”寓意“完善人格 , 造福人类 ”;“融合”则为“多元共存, 融汇创新”。 这六字校训又表达了一种文化融合的思想, 即大家对真理的渴望, 对爱国情怀的崇敬及对民族团结的追求。 对于在这样一种文化熏陶下生活的学生来讲, 大家的文化素养日趋多元化。

虽然少数民族文化对校园文化有诸多积极与和谐的影响, 但在和谐中仍然有不良发展因素, 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文化还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障碍, 即语言障碍。 如延边大学, 这里的汉族学生多数不懂朝鲜语, 所以在沟通上就出现了不利的一面。 语言带来的不利条件使很多学生难以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影响分析

对于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习的大学生来讲,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使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加强, 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包容性。 就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 许多汉族学生都觉得朝鲜族文化对他们的学习、 生活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这其中大部分是积极的影响, 大家都觉得多元校园文化可以促进校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可以使高校校园文化变得多元化, 这些影响带来的积极一面不仅局限于非朝鲜族的学生, 还使许多朝鲜族学生从中受益。 这种和谐、多元的文化可以使朝鲜族的学生消除民族障碍, 能够与其他民族学生一起交往、一起共事、一起相处。 在和其他民族学生一起相处的时候, 他们的认知观念、思想理念和基本素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在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访谈调查中我们发现, 多数朝鲜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都是在大学时期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而得以提升的。 不仅如此, 从下面的统计图表也可以看出, 超过90%的朝鲜族学生都是极想融入以汉族为主要群体的大集体中的, 从长远来看, 这对他们的人生发展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此外,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观念深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 而能够在高校传承的文化必定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所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就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现代社会优秀文明的有机结合体, 它突出时代特征, 促进各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 使大学生更切合时代发展, 为他们成为品德优良的社会栋梁人才奠定了基础。

但是, 不容否认的是,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影响同样存在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中有极大一部分来自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 这种浓重的民族色彩有时会带给一些学生心理反差, 造成他们的不适应。 所以, 各民族文化在民族性高校校园文化大环境下出现不良消化, 使一些学生难以适应。

本民族学生的生长背景和文化熏陶与其他民族的学生有很大不同, 而校园环境中浓郁的民族文化使他们较少产生对外界的交往欲望, 这种因素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值得关注。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面分析, 我们大概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是双面的, 既有有利的一面, 又有其存在的弊端。 所以, 我们仍然需要做一定的改进才能优化少数民族高校文化氛围, 使学校稳步向前发展。

首先,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延边大学的许多学生都感觉到少数民族文化可以使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人文气息更浓厚, 也可以使学生有更多样化的文化素养。 从此现象即可发现, 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建设并无太多困难, 只需在适当时刻加些火候, 使更多不同民族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交往, 慢慢融入大集体中, 这样既能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氛围, 更能使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其次,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善于把握课堂, 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为重点突破口, 在课堂上对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民族思想观念及民族和谐等理论进行适当有效的讲解, 使同学在课堂上感觉少数民族高校特有的文化特色的同时, 对同学正确对待少数民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第三, 我们可以将全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性相结合。 在两者结合过程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理念, 将高校文化的共性和特性有机结合。 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统领中国各民族和社会主义各领域的标杆, 所以,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改良建设应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 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适当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 以使校园文化在保证其独到元素的基础上走在正常化轨道上。

第四, 民族高校应加强专业学科、特色课程建设, 使民族文化变成教学资源, 更能使校园文化变得更加具体化、亲切化。 学校还可以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 以促进语言推广。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 如果语言不通, 就难以沟通和交流。 语言既是民族文化传播的工具, 更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所以, 通过语言教育可以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使各民族学生的交流更加便利。

实施上述 措施可以 将民族高 校的校园 文化建设 得更好, 促进学生多元化素养进一步提升, 令更多师生从中受益。

四、结语

延边大学正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力求在发展民族特色的同时与时俱进, 开辟一条让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能良好发展的建设道路。 目前, 很多少数民族院校都在文化建设上积极探索, 力争将本校建设成特点鲜明且能够良性发展的高校。 我们殷切希望各民族高校能够加强交流, 获取经验, 为学校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郭佩惠.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 2013 (4) :131-134.

[2]李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职业教育, 2014 (29) :192-194.

[3]李亚, 朱静虹, 代青.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3) :51.

上一篇:学生如何提高物理成绩下一篇:诗与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