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2024-07-14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共12篇)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篇1

一、绪论

广西是西南地区的文化大省, 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但是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文化产业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进一步优化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 本文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 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 提出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以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实现广西经济蓬勃发展。

二、文化产业结构的概念

文化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反应一定社会文化生产关系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中文化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和比例关系。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也是指协调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比重, 选取重点行业发展。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体系分为文化产业核心层, 文化产业外围层, 相关文化产业层, 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主要是协调者几个层面的比重, 任何变动不仅会改变自身产业的比例和结构状态, 还会导致其他产业变动, 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就产生了增长效应。

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1.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

(1)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广西拥有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包括独特的自然风光、多样化的民族节庆习俗、宝贵的少数民族神话传说以及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 这些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资源为广西发展少数民族资源型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的条件。广西有绚丽的少数民族节庆习俗资源和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 民间工艺品种类众多。

(2) 少数民族文化品牌项目优势

打造少数民族文化品牌, 必须注意应当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必须深入挖掘、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利用创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段为传统少数民族文化注入活力和竞争力。在这一点上, 广西通过整合资源, 自主创新, 已经在打造文化品牌中取得了许多成果的经验, 例如, 桂林的“印象刘三姐”, 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一系列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3) 广西的区位优势

广西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端, 面向东南亚, 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 同时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 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 不仅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广西作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 在东盟和泛珠三角经济圈两大市场中, 将发挥结合部的重要战略作用。

2.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 文化产品趋于低端化、同质化, 缺乏创意

我国文化产业主要涵盖了三个部分, 一是内容产业, 二是传媒和平台产业, 三是衍生产品和文化制造业, 国外有一句话叫“内容为王”, 就是只要有好的内容, 这个产业就能做大。广西地大物博, 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但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还不够, 没有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盘点与评估, 产品结构单一化和服务的同质化, 如景区服务标识雷同, 服务产品单一, 纪念品雷同, 缺乏特色。

(2) 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单一, 产业组织集约程度不高

首先, 广西文化产业中的传统文化制造业占较大比重, 创意型和高科技型文化内容产业比重较小。传统文化制造业主要是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印刷等, 文化含量不高, 以物质表达形式为主, 而真正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是内容和传媒占的比重较大, 文化制造业占30%左右;其次, 文化产业链相对较短, 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没有建立起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联系, 产业组织集约程度不高, 没有形成多元发展的格局, 综合竞争能力不强。

(3) 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 人才供给不足

放眼广西, 乃至全国, 文化产业人才的结构都存在不合理现象, 一般文化产业人才过多, 如传统娱乐从业人员、经营性从业人员以及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 而创意和设计人才、技术人才、经管人才比例较少。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民族文化资源要实现最大程度的挖掘, 都离不开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是内容, 而内容靠的是人的创意, 只有大力培养、引进文化产业高端人才, 才能生产出优质并且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 才能打造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四、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对策措施

1.构建文化产业链, 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 产业链的发展过程是价值不断增值的过程, 文化产业链大致包括上游文化内容的挖掘与创作, 中游文化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以及下游市场推广、消费者服务等。文化产业是内容为王的产业, 内容产业当之无愧成为文化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一环, 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价值部分。目前, 广西极大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还未得到开发与挖掘, 呈现出来的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产品如“印象刘三姐”也只是冰山一角。广西应该以“内容”为主体, 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手段, 重视、鼓励人才创新, 将创意产品化, 从而给上游内容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最终使得整个文化产业链源头焕然一新, 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改变与发展。文化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还离不开平台支持, 政府应积极建设打造文化产业创意园区, 促使文化创意设计公司、高科技技术公司已以及专业的策划推广咨询公司汇集, 发挥其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集聚效应。

2.拓宽投融资渠道, 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

拓宽投融资渠道, 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 首先, 政府要制定合理有效政策和措施, 引导社会资本、外资、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 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 以增强文化企业的资金实力, 形成良性的资本循环。其次, 银行贷款作为文化产业融资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对于文化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优质的文化企业应降低借贷门槛和准入条件, 积极开发多元化的信贷产品, 增加信贷规模, 实施利率优惠政策, 以满足不同层次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

3.调整文化产业的人才结构、重视人才的培养的和引进

广西文化产业人才结构并不理想, 尤其是缺乏高级人才, 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调整广西文化产业人才结构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 广西各大高校应担任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重任, 未来,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将由高校毕业生担当, 他们有着活跃的思想, 并且熟悉广西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和现代世界流行文化, 可以结合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中大显身手。因此, 广西各高校必须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要积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为本土文化企业输送专业过硬、动手能力强、有创造力的文化人才。其次, 应发挥文化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文化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 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 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培训, 更要加强与本地以及相邻省市高校合作, 通过内外部共同力量的作用, 实现文化人才共同开发、文化人才资源共享。最后, 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应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工作的引导和扶持。针对文化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优势明显行业, 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 鼓励文化产业发达省市特别是相邻省市高层次文化人才向广西区内流动。

五、结论

文化产业发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结构问题, 通过调整结构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广西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关键时期, 发展文化产业是广西从文化资源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完善, 有利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品牌的升级, 有利于广西经济的不断发展, 有利于广西综合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唐葆君.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2, (12) :20-22.

[2]林志强.湖南文化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 2010.

[3]周向红, 谢守红.长江三角洲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分析与评价[J].上海经济研究, 2002, (3) :17-20.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篇2

肖旭明

2010年第7期 ——文化建设

恩施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州委、州政府注重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统筹整合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不断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一、恩施州发展旅游的文化及区位优势

恩施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壮大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优势。

(一)自然生态文化得天独厚。恩施州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被称为“动植物黄金分割线”的北纬30°线穿越州境,是少有的“天然氧吧”,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自然资源富集,生物资源众多,享有“华中药库”、“华中动植物基因库”、“能源宝库”、“世界硒都”等美誉。这里,山水风光秀丽,有世界特级溶洞“腾龙洞”,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恩施大峡谷”,有4.6亿年前形成的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梭布垭石林”,有世界第一缝“云龙河地缝”,有世界第一暗河“龙桥暗河”,有第四纪冰川运动后全球仅存的水杉活化石、被誉为世界第一杉的利川“水杉王”,等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恩施州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恩施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是古代巴文化的发祥地和土家文化的诞生地。这里,巴楚文化、巴蜀文化、土著文化交融,与外来文化交相辉映,积存丰富,独具特色,是我国中部地区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区域。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9项、省级23项、州级31项、县(市)级121项。有古代巴人城堡遗址清江三里城,有距今2500万年前的“建始直立人”遗址,有被称为“武陵第一寨”的鱼木寨,有代表近代建筑文化最高成就的建筑群“大水井”,有中国南方第一佛教石窟“仙佛寺”。有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的《龙船调》,有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这里,已形成哭嫁、咂酒、跳丧等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保留了赶年、女儿会、摆手节、牛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创造了摆手舞、跳丧舞、南戏、傩戏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编织、挑花、刺绣、建筑等民间工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富集。恩施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董必武、贺龙、周逸群、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了战斗足迹,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独具魅力。

(三)区位条件优越,交通明显改善。恩施州位于鄂、湘、渝、黔四省(市)交界地,是华中进入西南和西北的咽喉,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连接鄂湘渝黔大旅游圈的桥梁。长江黄金水道、沪蓉西高速公路、“318”和“209”国道穿越境内,州内已形成连接各县市的“三小时交通圈”,地理位置优越。恩施航班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等重要城市,宜万铁路即将建成铺轨。“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此外,恩黔高速、安吉高速、利万高速、安恩张铁路、黔张常铁路和机场改扩建等重大交通项目正在实施,恩施将成为我国中西结合部的交通枢纽。恩施旅游通达性快速提高,为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业提供了交通保障。

近年来,恩施州抢抓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机遇,切实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重要战略产业来抓,坚持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大力推进景区景点建设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享誉中外的恩施大峡谷景区、利川腾龙洞、咸丰坪坝营景区、恩施土司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巴东神农溪景区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进行了达标升级改造,清江水布垭库区旅游正式启动,柳州城、梭布垭、佛宝山、龙船水乡、屏山土司爵府等景区建设步伐加快。统筹办好以龙船调、恩施土家女儿会、土家摆手节、中国三峡纤夫节为代表的“一歌三节”活动,恩施生态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2009年,全州共接待中外游客 66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其中接待境外游客25.13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625万美元。沪渝高速公路通车后,我州旅游更是呈现“井喷”现象。今年1-5月,全州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旅游创汇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7.9%、67.5%和40.5%。

二、恩施州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瓶颈制约

近些年,我州生态文化旅游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直接制约着全州旅游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是旅游业的文化氛围不浓厚。作为湖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应是我州旅游资源的亮点。如果旅游业的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其资源的价值就难以得到充分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深入推进,我们发现有些地方只注重景区景点建设,民族民间文化发掘利用不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在失落。我们要尊重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做到和而不同,才能凸显特色。要高度重视对民族文化风情的旅游价值认识,并注入旅游业以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发展旅游文化业。

二是旅游文化精品名牌缺乏。文化精品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实践证明,有了文化精品才能带动旅游文化发展。我州景区景点种类繁多,但无论是生态型景区、文化型景区、还是生态文化型景区,普遍存在不精、不优。加之对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旅游价值发掘不够,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旅游资本。我们要努力将民族文化精华打造成旅游文化精品名牌。

三是旅游文化商品不丰富。旅游商品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我州旅游商品开发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发展不够,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产品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现有的旅游文化商品种类少、质量差、代表性不强,缺乏市场吸引力,难以满足游客需要。如民族织锦“西兰卡普”,难以兼顾审美性和实用性,大规模进入旅游市场难度很大;民族服饰没有兼顾民族性与时代性,难以受到广大游客青睐;其他一些民族工艺品也因成本因素难以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既体现民族地域特色又价廉物美的旅游商品,形成大市场。

四是旅游文化研究机构不健全。特别是缺乏系统、科学的大旅游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由于没有研究旅游文化的专门机构,未能对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整合,对全州旅游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表现形式研究不够,未能对民族文化如何与旅游结合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导致绝大多数景区未能按照差异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

三、恩施州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路

实现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是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提升旅游景区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理念,强力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一)以生态为基础,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旅游业发展全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部署,统筹谋划,整合资源。以“一个中心、两条走廊”为重点,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产业质量,努力把恩施州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颇具魅力的生态文化旅游“明珠”。一个中心:即以州城恩施市为中心,着力打造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旅游名片,利用交通网络和旅游要素相对集中的优势,把州城建成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两条走廊:一是打造北线的清江山水画廊,覆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等县市,以腾龙洞、恩施大峡谷、清江闯滩、景阳河、水布垭和神农溪等为节点的清江山水画廊,连接长江三峡,开通“双神线”,西与重庆万州相连,东与宜昌、神农架相连,共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二是打造南线的民族风情走廊,覆盖宣恩、咸丰、来凤、鹤峰等县市,以庆阳民街、彭家寨、七姊妹山、坪坝营、官坝苗寨、仙佛寺、屏山爵府等为节点,与重庆黔江、湖南湘西、张家界相连,融入大武陵文化旅游圈。

(二)以文化为灵魂,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按照和谐发展、永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恩施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重点抓好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争取更多的“国字号”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落户恩施。继续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实施“特色村落、百年老宅、特色民居”保护工程。深入开展“恩施民间艺术大师”评选表彰活动,提升和扩大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变文化遗产优势为文化发展优势。二是加快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以迎接恩施建州30周年为契机,用两到三年时间,建成州民族文化中心、州传媒中心及恩施舞阳文化广场、利川文化广电传媒中心、巴东民族文化公园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充分展示恩施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魅力。实施文化带动战略,精心组织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把民族文化特色广泛融入舞台艺术、餐饮、服饰、印刷、出版、建筑等行业,促进民族历史文化、建筑文化、风俗文化、出版影视文化、娱乐文化等产业全面发展。三是努力打造恩施文化品牌。把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推出具有土、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重点制作一部反映民族风情的电视专题片,组织一台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出版一本(套)全面系统体现民族文化精髓的书籍,努力把龙船调民歌节、黄四姐民歌节、土家女儿会、土家摆手节、三峡纤夫节等,打造成恩施民族文化节庆品牌,扩大恩施美誉度、知名度。

(三)以旅游为切入点,坚持“文旅”结合。建立健全旅游文化研究机构,为全州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逐步将民族文化研究理论成果,转化为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生产力。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把文化优势融入旅游产业建设。一是在旅游形象定位上赋予民族文化内涵。将“清江生态风景”与“土苗民俗风情”结合,并以此为突破口,把恩施州建设成为生态风景、民族风情、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胜地,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板块。二是在景区建设上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系统挖掘以恩施大峡谷、梭布垭、坪坝营等为代表的自然生态型景区的民族文化,着力解决景区文化产品开发雷同、式样单一等问题。在景区开展有质量有影响的文体活动和节庆活动,增强景区的观赏性和吸引力。着力打造以大水井、鱼木寨等为代表的文化型景区品牌,提升景区文化品位,放大文化效应。整合利用以土司城、柳州城等代表的生态型景区民族文化资源,增强景区旅游核心竞争力。三是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体现民族文化风格。立足恩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自觉将文化理念应用于旅游开发各个领域,将旅游规划和开发建设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中,将文化品牌按照市场需求和旅游配套要求,做到具体化、产品化,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异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真正做到旅游与文化有效结合,必须加大生态旅游的文化含量,形成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共享、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共同提升的发展格局,让游客既饱览恩施秀丽、奇异的山水风光,又领略到其中蕴涵的民族文化奥秘。■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特殊意蕴

引言: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管理模式逐渐多元化发展,经济发展结构趋于完整,文化产业也实现了融合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可以为民族文化保护、民族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民族情感的传递提供发展方向的引导,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共同繁荣进步。

一、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实施的构成因素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是结合现代经济管理模式,从经济管理的主要构成部分对少数民族文化实行管理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行为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总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政府是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主导性作用,例如: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保护依据政府给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实现文化保护[1];其次,少数民文化产业发展中,少数民族群众是开展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的基础,只有少数民族人民积极配合政府给予少数民族文化管理与保护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经济管理形成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最后,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的开展,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体现,社会的参与市场的协调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迸发开展的活力,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引导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与时代发展相融合。

二、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的特殊意义

(一)实现少数民族人民的利益保护性增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可以激发民族文化产业的内在发展动力,实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利益得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中,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都具有浓郁的历史底蕴,是时代发展的精髓体现,经济管理行为可以实现文化产业资源、产权的保护,提升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社会价值,从而使少数民族文化继承者和传承者得到了保护,提升人们对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关注。例如:少数民族舞蹈的继承与保护,实现少数民族资源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发展产业,规范化的文化产业管理,推进了少数民族民族地域文化上的发展,实现少数民族的地区经济发展更加多元化。例如:云南临沧沧源佤族自治县,就将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与当地旅游产业向结合,形成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链[2],优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深入性探索,合理引导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与社会管理相互容和,保障了少数民族文化经营与管理的意义。

(二)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综合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继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可以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综合应用,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复兴少数民族地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的探索,实现经济文化产业与文化发展产业之间的融合,将文化产业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力。例如:实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借助现代摄影、视频等技术手段,将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式与时代艺术发展性结合,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发展动力支持[3];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的开展,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继承与创新的重要体现,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中融合时代发展需求,构成新的文化产业体系,坚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在继承中保护,在继承中开发,实现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结构的资源综合型应用。

(三)加强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实现我国各民族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管理,有助于建立民族情感交流平台,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一方面,可以实现我国各民族人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少数民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受到社会的尊重,为缓解民族问题,实现民族间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例如:借助多媒体对西藏羌族铠甲舞,蒙古族哈达舞的继承与发扬[4],为各民族人民的交流提供交流新平台;另一方面,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是少数民族权益受到重视的重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逐步全面化,提高了少数民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讲不成为激励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

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源泉。我国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逐步提高,传统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国际竞争中的特色产业,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保障了我國文化特色产业的发展内容又有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力,促进中华民族产业在世界发展中迸发新的活力[5]。

结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的开展,在当代的开展具有特殊意义。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民族文化在保护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是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特殊意蕴的直接体现,结合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因素,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管理行为特殊意蕴进行总结,实现现代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时代发展的融合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田钒平.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

[3]高韫芳.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

[4]田珺.论湘西少数民族优良民俗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中南大学,2010.

[5]赵娅军.传统文化参与中国电视文化身份建构的路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二、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完善的措施

(一)建立具有高素质的项目法人单位。根据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缺乏管理的专业性的问题,建议建立县级水利专业项目法人单位,抽调和招聘具有高素质的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实行奖惩制度,同时对项目法人责任实行严格管理。

(二)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监督机制。针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监督机制。这一工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落实。第一,从政府角

参考文献

[1]刘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5(5).[2]宋元蓉.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河南科技,2015(14).

[3]罗妍,张艺烽,范维成.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

[4]赵庆昱.分析市场经济下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

[5]刘国霞.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民营科技,2015(1)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篇4

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 (2003) 的发表, 整个国际社会开始从族群、民族、种族、国家等各个方面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广西一些地方政府大力提倡文化政策, 提倡音乐文化产业化:设立地方歌舞团,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打造文化品牌、文化公司参与的包装, 搞大型宣传活动……音乐文化呈现出一个重要特征, 即不断被产业化。产业化模式几乎是很多学者深恶痛绝的事情, 也让很多的“局内人”痛心, 很多的专家学者“强调的是‘非物质’的文化身份特征, 希冀原汁原味、原封不动的保护, 不要轻易地进行任何改动, 地方政府想的是如何借助‘非物质’文化产业化,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民间艺人则是从拮据的现实生活出发, 渴望手艺能够时代传承, 子孙后代都可以靠其谋生过个好日子”。在云南丽江古城里, 名为“大研纳西古乐会”的演出每天晚上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 由于这种古乐是在纳西族地区保存流传下来的音乐, 因此被经营者命名为“纳西古乐”。到丽江欣赏这种被誉为“活化石”的音乐已经成为很多人到丽江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 “纳西古乐”已经成为丽江旅游的重要品牌。但是这引起了学者的不满, 文章《“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 对“纳西古乐”这一丽江旅游的重要品牌进行了16页图文并茂的质疑, 认为所谓的“纳西古乐”只是一种歌舞形式, 称其为“古乐”是不合适的;而这种歌舞形式在文化渊源上来自汉族, 把它归属于纳西族也是不合适的。“纳西古乐”完全是商业炒作行为, 甚至是“挂羊头, 卖狗肉”, 是“对纳西族历史文化的歪曲和亵渎”。由此可以看出, 地方政府的做法其初衷是好的, 但过犹不及, 反而带来了负面的效果。这样看来, 音乐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是相互矛盾的, 民族音乐的发展除了其自然状态的传承, 运用现代的各种手段进行干预, 是不可避免的。不同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形成的少数民族音乐, 它们的教育传承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难以一种观念和体制指导。

事实说明, 产业保护与非产业保护各有利弊, 但是二者似乎没有很多的交集, 双方在自己的平行线上“自我行事”, 我们目前急需做到的就是二者合理共存的焦点。无论是自然传播方式, 还是技术媒介传播方式, 都是传递民歌信息的重要过程, 都是一切原生态民歌艺术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 对于音乐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问题上, 学校、政府和本地区本族群人士都必须积极参与。

1. 学校是文化艺术传播的主要途径。

专业音乐院校或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 可以通过开设与此相关的音乐课程, 让学生间接地了解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对于地方院校来说, 本族的传承者和民间老艺人作为传统民歌传承的核心与灵魂, 将他们请进课堂进行口传心授的教学, 无论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播还是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

2. 从小抓起, 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

音乐是文化的灵魂, 是民族的血脉, 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 往往就是这一民族的灵魂和思想。传统不能丢。大到国家小到民族, 要以自己的的民族而骄傲。“任何真正伟大的文化艺术创造, 无不根植于本民族丰厚的精神土壤。而民族音乐, 家乡的歌, 正是本民族精神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地方政府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 积极打造鲜明的文化标识。

要为一个民族作品牌, 首先抓住传统文化的根脉。在文化保护这个领域里, 创新发展和继承传统是一对很难处理的辩证关系, 是常常会发生矛盾的, 即使创新, 也应该是在对传统深刻理解的前提下, 遵循传统文化自身的演变规律, 才能进行。分清楚什么是精华, 什么是糟粕, 把精华保留下来, 使之发扬光大, 然后把糟粕剔除干净, “传承底蕴者整理加工, 进行创新创作, 去其地域性之“土气”, 增其超越性之“大气”……

4. 音乐文化与旅游的互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东西, 从服饰到民歌到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相生的文化旅游现在正蓬勃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合理开发, 能够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促进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而且能调动本族人民的积极性。

5. 环境还原。

环保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农村的发展。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仪式, 就壮族歌墟节来说, 歌墟节是广西壮族一种群众性的唱歌活动, 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广西政府将每年农历三月三定为壮族歌节, 酷爱唱歌的壮族人民可以比歌赛智, 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每当歌圩一到, 男女老少便从四面八方赶来, 歌如海, 人如潮, 少的千人、万人不等, 多的达三至五万人。如此规模宏大的规模, 在城市是很难再现, 只有身临其境, 才能真切体会少数民族音乐的奥妙与宏大。

6. 作品创作。

浩瀚如海的民歌是音乐创作的自然资源, 藏于人心。它就像埋在地下的具有灵气的树根和埋在河床的具有灵气的石头, 谁独具慧眼, 谁就是他的主人。 (李槐子) 少数民族的民歌内容丰富, 种类繁多, 各具风格。打造具有本民族风格特色的, 具有代表性的曲目, 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必须遵循本民族自身发展规律, 不能用所谓的“先进”的音乐理论去指导或代替, 这样“改造式”的发展会成为破坏民族音乐传统的侩子手。民族音乐在传承过程中也应该认清自身地位, 将自身置于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考量, “唯我独尊”或“包打全球”的发展心态都是不科学的。愿社会各界能重新认识原生态民歌艺术在当代的尴尬处境, 找出更佳的解决途径, 使我们对原生态民歌的认识、研究能够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文化价值与成果, 使得民族音乐的道路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蔡际洲.中国音乐.2003.2.

[2]《产业与非产业——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二律背反》.孙云.音乐探索.2010.4.

[3]《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谢嘉幸.音乐教育, 2000.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篇5

发展面临困难及建议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繁荣文化市场的着力点。今年三月,中央宣传部、人民银行等部委下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94号)文件,为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带来了利好。AA州作为CC省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主要以布依族、苗族为主)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见附件1),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可期,但当地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呈现出散、小、乱的特点。在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金融如何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和振兴,促进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金融需求情况 AA州属全国经济贫困落后地区,200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69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000美元。因此,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本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指标其他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对GDP贡献率在7%左右,据估计,AA州文化产业对GDP贡献率还不足1%,而民族文化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就更少,当前民族文化

产业发展处于全国落后水平。据工商部统计数据,全州有民族文化企业127家,最大一家注册资本300万元,最小一家注册资本仅5万元,全州民族文化企业具有散、弱、小等特点。究其原因:一是AA州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资源的认识不足,没有将其进行系统的引导和整合规划,一直停留在小规模、低层次上发展;二是企业对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缺乏了解,不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扶持和帮助,难以发展壮大;三是每一个行业内部、行业与行业之间如何进行整合,集群式、产业链发展仍在摸索之中。据调查了解到,全州民族文化企业对金融需求较为强烈,亟需金融部门对其关注和支持。

(二)金融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情况

据了解,AA州民族文化企业与辖内各金融机构业务往来较少,金融机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文化产业类企业贷款为零。在调查的7家企业中,仅有一家与农行有过贷款意向,但因公司规模、担保抵押物等难以达到银行贷款条件,未获得银行资金支持。

二、金融业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困难

(一)当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金融机构对民族文化产业“不感冒”

1、民族文化企业缺乏有效担保物,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辖内民族文化企业多是由政府推动兴办或政府委托相关部门创建的企业,办公环境简陋,无固定资产,知识产权不明晰,商标市场影响力较小,在与银行合作时难以提供有效

担保物作为抵押融资。其次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水平低下,管理方式落后,产业市场影响力较小,发展前景难以被金融机构看好。

2、体制机制不健全制约民族文化企业发展

AA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民族文化企业发展:一是对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政资、政事、政企分开认识有待深化;二是州县两级文化管理体制衔接不畅。上下工作有时对接不好,影响工作效率;三是社会文化市场主体还没有完全纳入政府文化管理的范围,对民营文化企业底数不清;四是吸引非公有制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和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工商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机制不够健全。

(二)相关部门对支持民族文化产业的扶持、优惠政策宣传、落实难以到位

虽人民银行BB中心支行今年四月份就已将中宣部、人民银行等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的指导意见》(贵银发[2010]66号)文件下发给了CC省各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但因多种原因,至今州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部门尚未接到该文件。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应的发展民族文化企业金融创新信贷产品就难以有效出台、实施。其次,因有关部门人员力量、经费问题等原因对民族文化产业的扶持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实一时难以到位,民族文化企业对政策不了解、不掌握,处于自由发展的阶段,文产企业发展良莠不齐。

(三)金融机构支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州辖内民族文化企业具有起点低、发展慢、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等特点,属于典型弱势产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其合作积极性较低,对企业发展、潜力缺乏了解,对产业发展前景不看好,缺乏有力的信贷支持信心。

(四)民族文化企业与银行合作陷于“两难”

据调查,全州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将民族文化企业划归中小企业一类统一授信管理,但民族文化企业由于起步晚、市场经营化程度不高,盈利能力较弱,多靠政府扶持勉强维持经营。因此民族文化企业对信用社高利率的信贷成本难以承受,不敢与其合作;国有商业银行利率虽较低,但企业又难以达到银行的信贷准入条件,企业与银行合作陷于“两难”境况。

三、促进金融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一)整合资源优势,打造、打响本地民族文化品牌 一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引导和扶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可考虑建立AA州文化产业企业名录,筛选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市场发展前景好的文产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由地方政府牵头,整合各方面的扶持政策、资金,形成合力,加强引导、扶持,逐步培育起一批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打响本地民族文化品牌。二是搭建企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等单位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企业应转变观念,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与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将企业的优质信息主动提交给金融机构,实现金融机构与民族文化企业高度合作。三是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宣传,充分发挥各项政策优势,增强企业信心,壮大企业发展。

(二)抓住机遇,加快企业自身发展

民族文化企业应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多彩CC”发展机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内涵,积极打造精品项目。首先,根据所在区域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精心打造优势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其次,充分利用好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政策扶持和帮助,逐步壮大企业自身实力。未来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需要文化产业不断提高自身营运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支持民族文化企业积极性

首先,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对辖内金融机构货币信贷政策的指导,引导金融机构逐步增加对辖内民族文化产业的信贷资金投放规模,推动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适合民族文化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其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本地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信贷支持作用。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建立相应的授权授信制度,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增加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扩大信贷投入。且针对文化企业特点创新信贷模式,转变以房产、机器设备为抵押的传统担保思路,积极试办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企业联保互保贷款,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并依据企业发展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为民族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篇6

您关注动漫行业多年,现在也在从事这一行业,您怎么看现在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状况?

闵亮:现在中国动漫市场虽然在不断地壮大,但还未成熟,常出现低端无序的竞争,多数同行并未将重点放在推广文化方面,使得民众对动漫行业多有误解,甚至对动漫游戏、Cosplay等多有排斥。关键是现在的动漫行业,无论是漫展、游戏还是影视制作,其技术形式、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大多是相对薄弱的。动漫行业要抑制游戏中色情、暴力倾向,改变低端的商业模式,吸收中国传统优秀的游戏文化,增强原创的魅力,改变创作思维,合理整合资源、突破瓶颈、摆脱地域性的束缚,才能得到长足良性的发展。

现阶段国内漫展的形式较为单一,漫展业经过多年发展,仍然保持着数年前的模式。展会多且质量低,很少有主办方去寻求突破与创新,使之对观众的吸引力逐年降低。近期我们采访过很多参加漫展的年轻人,普遍对现阶段漫展的评价不高,大部分展会,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逛完。准确来说,现在国内的漫展,不能称之为“展会”,更像是摆地摊的集会。对动漫文化的宣传少之又少,一味地迎合现在年轻一代人的审美观,极度缺乏对其审美取向的引导。这对我国动漫行业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了解到您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传统之美以动漫的形式传达给观众,近日,第三届中国女皇盛典动漫嘉年华盛典正在展出,这次展会的亮点有哪些?

闵亮:我们深知现在动漫行业的弊端,中国女皇盛典动漫嘉年华盛典通过精心策划,旨在通过别样的优秀动漫展出,建立专业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漫展形象,不仅为获得业界认可,更在于牵动改善现在动漫行业的发展环境。

这次展会的亮点首先是游戏体验系列加入了中国古代传统游戏,比如蹴鞠、投斛等,并有高质量的古风服饰展示,意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动漫的健康发展。以此提高动漫爱好者的审美水平,获得具有中华传统大美的认同。

其次,本漫展已持续两个月时间,并且每天营业时间至晚上九点。展期远远大于同类漫展,普通漫展只有两三天,展示内容及形式更像是一个主题乐园。

这次漫展的不同之处是:时间长,举办期两三个月,普通的只有两三天;场馆固定,会有主题展出,每周都会变换,如汉服、火影主题展等。此次漫展活动根据展出的地点不同,场馆的布置、展示重点也不一样:比如,秦皇岛漫展会侧重三次元摄影区的展示,王府井漫展则主要是二次元的展示;另外各地漫展会有分设游戏区、表演区、桌游区等,在表演区搭建舞台,为漫迷、Cosplay爱好者提供展示的平台,桌游区则意在让宅人走出房间,在游戏中加强人与人的沟通。

再次,此次漫展活动的一大亮点是高科技的运用。动漫展的突破口是科技力量的优势,本次漫展会有机器人的斗战、3D打印机技术产品等高科技体验。

请问漫展活动为什么取名“女皇”呢?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闵亮:“女皇”是我们多次举办展会总的主题概念。我们的展会主题是“以动漫为载体,传递与传承中华文明艺术之美。”

我们看过巴黎时装周,看过“维多利亚的秘密”,却很少有人看过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时装秀。中国女皇盛典动漫嘉年华主要节目之一——中华艺术时装秀,便是以中国古风服饰为主要设计灵感,结合部分西方的设计元素,由国人原创设计的时装展示秀,其沉淀了华夏五千年文明中的璀璨精华,打造华美绝伦的古风元素服饰,意在引起人们对中华艺术极致之美的关注。我们会在每次时装秀中挑选出最出彩的人与设计作品,其形象将成为本届女皇盛典中的女皇,故名“女皇盛典”。

您曾提到贵公司要建立国际动漫游戏体验馆,能否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一下?

闵亮:国际动漫游戏体验馆是一个新的漫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的设计理念就是以寓教于乐为前提,在漫展中加入一个专业化很强的摄影区,一个占比重很高的新颖游戏区,淡化精简摊位区,邀请国内专业民族服饰社团表演一个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中华艺术时装秀”,展现一种中华文明极致的美,以“美”为最佳契合点,美的事物能被绝大多数人接受认可,不断地让现在的年轻人认识到,中国民族文化服饰是一种潮流。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方针,潜移默化地改变现在年轻人对美的认识,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让审美取向从日本动漫向中国传统文化转变。

国际动漫游戏体验馆在原创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漫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最前沿3D打印机的技术,制作炫酷的服饰道具,来吸引全球的关瞩,同时把中华文明的魅力借助此类先进技术推广发扬。我们已制作了一台高达250厘米的巨型可移动机器人。由人穿配,这在全世界上首屈一指。在此基础上还将推出歼20、歼31,航母辽宁号,运10等能代表盛世中国且有民族特色,融入中国元素的各类原创形象的动漫作品。

您对中国动漫行业未来发展有何期待?

闵亮:一是希望动漫产业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出现更多更优秀的原创作品,提升该行业的创造力,形成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二是在表现二次元人物性格方面动漫具有先天的优势,将来电影发展趋势可能趋向虚拟化,无真人出演,或许会被动漫代替;三是发挥动漫积极的教导作用,引导人际交流的良性循环。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篇7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文化产业兴起于20世纪上半叶, 在不到半个世纪, 在发达国家已有长足的发展, 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 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制造业。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人民在文化教育, 娱乐, 旅游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需求旺盛, 中国文化产业也在逐步得到加速发展。尤其近几年内文化产业各种指标正在持续快速增长。据专家预计, 21世纪中叶以后, 文化产业将超过信息产业和自动化、机器人、计算机辅助组织管理而占产业成分的70%—80%。正由于这样, 从联合国到各国政府越来越注重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国内外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在文化、历史、哲学等层面, 从经济发展角度的研究很少。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主要集中于对文化产业内部行业, 如传媒业、出版业、旅游业、广告业、娱乐业等发展战略的研究。对少数民族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刚刚起步。

在我国, 十二五规划正式指出, 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全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工程。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一哄而起, 没有看清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缺乏对本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长远思考, 导致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是很顺畅。

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项目实施以高校科研机构为平台, 组建以高校学者为主的创新团队, 联合属地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 共同实施民族产业开发、生产和推介, 从而着力提高高校文化产业的研发能力。与此同时, 该项目系统地整理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出版少数民族传统文献图书集成, 发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研究论文, 并且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教育, 从而试图走出一条崭新的“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综合分析其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主要有以下两点:

1.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第一, 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论发展在文化产业理论大局中具有重大意义。本课题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对文化问题进行描述和研究, 从一种新的角度对文化理论进行新的探讨和挖掘。目前, 文化产业在全国, 乃至全世界来说, 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对于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更是如此。由此, 我国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阶段, 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响应国家政策, 创新发展思路, 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开拓市场, 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二, 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理论与中央政策紧密联系。从传统的民族文化理论为基础, 提出少数民族发展的模式。“十二五”期间, 国家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同时, 重点建设特色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契机, 根据各民族的文化特点, 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 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状况, 运用合理的分析方法, 指出发展的优缺点, 迎接机遇与挑战, 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2. 研究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第一, 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对于解决产业问题具有实践意义。目前, 少数民族地区演艺业、旅游业、媒体业、出版业等发展初具规模, 但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却出现了扭曲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的运营形态, 只看到短期的经济利益, 而忽略了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现阶段,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整体上处于随意发展状态, 因此, 我们要重点引导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产业发展, 形成突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第二, 对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在经济建设中具有实践意义。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必须立足实践的精神, 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与做法, 要因地制宜的结合本地民族的特色, 推动和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时期, 我们应积极的开发和利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 挖掘文化的经济价值, 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促进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 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增强少数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有利于民族的和谐发展, 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化和经济的繁荣与富强。

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的总体框架

本项目的研究与民族的文化、历史、哲学层面的研究不同, 主要从经济、文化层面进行研究。为了达到开发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和产业的目的, 我们在借鉴国外一些新思路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情况, 制定了新的研究框架。

本项目, 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类型为主线, 民族的主要世居民族的经济、历史、与文化变迁进行深入独到的研究, 要比较全面地揭示这些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生计方式、生存环境、文化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该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战略、产业进入壁垒、产业绩效、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 从而为确定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使该地区文化产业能够得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的主要目标

文化产业往往是高校的长项,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高校在文化产业的研发方面始终没有明确计划和行动, 无意中浪费着高校的优势资源。本项目拟聚集和整合校内外相关人才资源, 将形成强大的文化产业研发团队, 首先攻关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研发, 在此基础上进行其文化产业的开发, 并且承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文化产业规划项目。通过研究, 要树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业意识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发展的思想, 并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优势, 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品牌化经营战略。从而, 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的发展, 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与互助,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谢名家, 柯锡奎, 单世联, 朱江, 王晓韩.《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屈学书, 娇丽会.《山西发展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长治学院学报, 2007 (4) .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篇8

一、民族武术与民族经济关系的概述

民族武术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之一, 具有很高的经济文化安全与传承意义。民族武术与民族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 民族武术其发展为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支撑点,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其对发展民族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武馆为代表的武术教育机构可以吸引大量的就业人群, 并带动武馆、武术学校等武术教育业发展;武器、教育器械、音像出版、影视等民族武术配套产业受惠于武术也加快了发展;武术表演和竞技的产生、武术基地建设使得武术成为了一个文化消费项目, 带动旅游业发展。另一方面, 民族的确的经济发展带动民族武术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 为民族武术产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二、发展民族武术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武术产业是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民族武术要积极研究并了解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1、民族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制约其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1) 民族武术的保护滞后

长期以来, 我国的民族武术传承和保护相对于经济发展处于滞后阶段, 缺乏针对性政策保护和鼓励措施, 面对现代社会的冲击, 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民族武术发展, 传承和保护受到极大挑战, 掌握民族武术文化的人越来越少, 而且由于其自身主要依靠口授等无文字方式传承, 造成了很多的民族特色武术逐渐消失, 从事民族武术的人越来越少, 例如“苗拳”、“苗棍”、“布依棍”等基本已经难觅踪迹。

(2) 发展模式局限对民族经济推动不足

目前, 民族武术的发展模式主要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武校武馆、商业表演等以武养武的小开发形式, 传统特征十分明显;二是与民族武术产业相关的影视娱乐、出版、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模式, 缺乏创新性, 且部分行业涉及面广、投入大、周期长, 发展也相对较弱。

综合这两种发展模式可以看出, 民族武术产业发展模式相对局限, 仍以旧时期的武术产业发展模式为主, 没有很好的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 关联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对经济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

2、外部环境不利于民族武术产业的发展

目前, 国内的武术比赛基本都是亏本经营, 除了民族武术经济处于一种自发、松散、随意的状态而重短期、轻规划的原因之外, 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受到外部环境制约, 一方面, 城市化水平加快和城市生活转变让武术影响了原本滋养武术“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 现代社会对传统民族武术提出了商业化、特色化的需求超出了产业发展水平, 与此同时, 跆拳道、瑜伽等国际武术或者运动种类对民族武术产业也造成了很大冲击。

三、发展民族武术文化产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民族武术文化产业是一个覆盖面很广、企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 既能带动自身产业经济的发展, 又能带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 具有很高的经济学发展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推进民族武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民族经济发展。

结合当前民族武术发展的现状, 应该大力推动民族武术产业化发展之路, 推动民族经济增长, 主要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

1、积极推动民族武术文化的保护

民族武术传统性较强, 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对待文化遗产应该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的原则, 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的双赢道路, 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民族武术文化, 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地方政府要将民族武术作为地区名片进行资金和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 要通过相关条例制定统一的标准, 监督和协助民族武术相关企业发展, 创名牌、加强保护, 成立专业的民族武术传承机构, 在保护下进行开发。

2、提高民族武术文化产业商业化水平

目前, 民族武术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没有市场化也没有经济优势, 要推动武术“职业化”和举办各类武术竞赛, 学习国外经验提高商业化水平, 举办观赏性强的竞技比赛, 凭借武术竞赛创造社会和经济利润, 发展竞赛产业的经济功能、娱乐功能、健身功能等, 多层次和不同角度的促进竞赛武术的发展。

3、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

少林寺和咏春拳凭借影视作品取得成功的案例说明民族武术应该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 加强媒体宣传, 全面地多方位地向社会宣传、报道民族武术发展, 另一方面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武术资源, 总结出民族武术独特的技术性、健身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系统编辑出版刊物杂志、光盘等等, 并利用各种展会机会对外发放,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拉伸民族武术文化产业的产业纵深

民族武术相关的配套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涉及广泛, 对推动民族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发展民族武术文化产业更要推动其向产业纵深发展, 推动特色餐饮、旅游产业、养生产业、用具服装等产业的发展, 形成产业链, 推出具有我国传统的标志性的武术文化产业发展, 做强民族武术文化产业从而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之, 发展民族武术产业对发展民族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要不断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我国成熟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 充分认识到武术文化的丰富性和市场潜力, “武术搭台, 经济唱戏”, 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发挥武术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既保护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巫术文化, 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摘要: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社会的三大基础, 其中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作用。在我国, 武术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 基于其独特性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发展民族武术对民族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族武术,民族经济,文化保护

参考文献

[1]胡建文, 舒颜开, 文明华.湘西苗族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策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09 (11) .

[2]颜世亮.现代大众武术发展的复兴之路[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

[3]王家忠.我国武术文化产业及其竞争力的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 2009 (11) .

[4]郝牡清.我国武术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10 (7) .

[5]王俊奇.现代大众武术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武术科学, 2004.

[6]龙远蔚.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7]沧县县政府.关于借鉴登封经验发展沧县武术产业的分析与建议[DB/OL].http://www.cxzf.gov.cn/ShowArticle.asp ArticleID=1041.

[8]刘劲松.我国武术产业发展中存的问题及其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篇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 创造并传承着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 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稳定进步、民族团结和睦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一) 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 可以充分利用其文化优势资源

民族地区是自然资源如水、电、煤、天然气、矿藏等富集的地区, 但这些资源多是不可再生的。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民族地区资源的供求矛盾会日益突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也将越来越小。当今世界, 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它具有知识含量高、能源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等特点。只要规划合理, 开发得当, 基本不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 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能真正实现“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 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 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而民族文化又是其最具优势的资源。因此,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上, 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的少数民族地区, 如云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巨大。充分挖掘和发挥文化积淀深厚、民族特色突出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少数民族地区努力的方向。

(三) 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 可以改善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目前, 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还是以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除旅游业以外, 发展还很不充分。民族地区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 由“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增长方式向“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知识经济转移。这一转移为文化产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化产业资源消耗少、属于无烟产业, 对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 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增加就业,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具有很高的行业关联度, 能有效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据统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 就减少126万个劳动岗位;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 可创造26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 能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吸纳劳动力就业, 顺利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渠道。发展文化产业除了对经济有巨大拉动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改善民族地区精神文化生活落后的状况, 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二、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 观念滞后, 缺乏产业发展和保护意识

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理清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 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混为一谈, 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是政府包办的事情, 等、靠、要的思维依然相当严重。一些人缺乏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意识, 不注意挖掘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 开发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

(二) 资金和体制障碍, 缺乏投融资和税收优惠配套措施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 有赖于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 更离不开民族地区政府及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从总体来看, 民族地区文化领域的改革始终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文化事业发展经费缺乏, 配套资金的投入较少, 资金落实到位较慢, 很少对民营资本开放,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仍旧落后。现在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投资多以自筹资金为主, 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文化旅游、娱乐、民族工艺品零售等领域。另外, 管理力量薄弱, 市场管理秩序有待进一步健全, 这些都影响了消费者、投资者的信心, 遏制了文化产业的健康成长。

(三) 人才瓶颈, 缺乏熟悉文化产业的新兴技术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者

人才的缺乏是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除资金外的又一大瓶颈。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人才危机, 不仅表现在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和层次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还表现在人才的创新能力比较低, 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知识创新。一方面,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大都靠口传身授, 而民间艺人受教育有限, 再加上缺乏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 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机;另一方面, 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创意, 只有充分激发创意人才的灵感和想象力, 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文化产品。而目前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创意人才远远供不应求, 其中网络出版、编创、动漫创意和制作等人才尤为紧缺。

三、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 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建立、健全多元化管理体制

产业发展理论及各国的经济实践表明,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并取得预期成效, 政府宏观政策的作用举足轻重。英国和新加坡等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证明, 政府的宏观引导是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首先, 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 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确立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文化产业要素市场, 实现文化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其次, 按照公共财政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应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基本同步。重点扶持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 扶持能够体现国家水准和民族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 扶持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民间优秀艺术的保护和挖掘, 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最后,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并依法监管, 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 确保文化市场竞争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在法律法规执行中, 克服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二) 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 培育文化产业集团

在所有制结构上, 大力发展民营、私营文化产业, 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在产业规模上, 鼓励规模经营和公平竞争, 发展专业化协作, 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文化企业。从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 通过资本运作对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整合, 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 促进优势文化行业的文化产品生产规模化、集团化, 促进独具特色的高精尖文化产品向国内外更广阔的市场辐射和渗透。

(三) 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正处在起步时期, 应予以政策倾斜。设立民族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 重点支持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生态文化产业项目,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和《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等中央相关政策规定, 经营业务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文化产业的文化企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 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总收入70%的, 经税务机关审批, 在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间, 按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 采取“留得住, 引进来”的人才发展战略, 突破人才瓶颈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篇10

内蒙古境内较集中居住的非汉民族有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鄂伦春族等, 他们自古就生活在北部边疆地区, 经过多次历史迁徙, 从森林走向草原, 历经采集、渔猎、游牧和农耕生产方式, 孕育了独具北方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古老的文化被现代化文明所替代, 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物质文化方面, 很多已经脱离了本民族的生产生活, 有的已经消失, 有的陈列在博物馆里。精神文化方面, 随着各民族间的融合渐渐的被遗忘。作为体育项目形式存在的文化, 却依然记录着他们的历史的痕迹。目前, 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有的已列入自治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蒙古族的赛马、搏克 (蒙古族摔跤) 、哈日靶 (射箭一种) 、喜塔尔 (蒙古象棋) 、布鲁 (一种投掷项目) 、沙力搏尔 (摔跤的一种) 、安代舞等, 达斡尔族的贝阔 (曲棍球) 等, 鄂温克族的抢枢、米日干车等, 鄂伦春族的滑雪、划桦树皮船等, 俄罗斯族的打堡垒等。但经笔者长期的调查访问, 发现在项目的后期改造、推广及普及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需要进一步加强。按照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 》的定义范围, 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涉及到很多领域, 但在自治区和国家相关政策性和规划性文件上, 并没有把体育文化产业放在应有的高度, 有的文件中甚至只字未提;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方面也存在不足, 对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产业的内涵认识比较模糊经常出现混用。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理论及实际运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 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探讨

2.1 体育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内涵比较分析

2.2.1体育文化的内涵

笔者将体育文化理解为“人类利用身体文化对人类本身进行生物学功能的利用开发, 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风俗、习惯和制度等活动的总和。按照这个界定将体育文化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体育的精神文化 (主要指对体育的观念、态度、认识理解及知识体系等) ;二是体育的行为文化 (等同于体育) ;三是体育的制度文化 (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条例规则等) ;四是体育的物质文化 (与体育相关的实物, 如体育器材设施等) 。

2.1.2 体育产业的内涵

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没有“体育产业”的概念, 只有“体育事业”这一概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分类与国际接轨, 以及对体育认识的加深, 1985年起我国经济统计开始采用联合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在国务院《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中, 将体育与教育、卫生等部门一道列入第三产业中的第三层次, 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技术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此后, 我国统计部门以及经济学界、体育界逐渐采用了“体育产业”这一概念。按照国际惯例及我国统计需要, 把体育产业界定为:“利用体育自身功能及辐射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 是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 (或服务) 的同一类经济获动的集合和经济部门的总和”[1]。将体育产业分为体育主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办产业三类。主体产业主要指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相关产业主要指体育用品业、体育中介业、体育彩票业、体育培训等;体办产业主要指体育部门主办的产业。

2.2.3 体育文化产业的内涵

谈及体育文化产业, 必先了解文化产业。在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艺术和哲学价值批判的基础上, 20世纪30年代, 出现“文化产业”一词及其理论研究。直到现在, 国内外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分类、特征等基础理论问题尚未达成一致观点。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 》中明确指出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和范围。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根据以上定义, 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 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 (包括货物和服务) 的生产活动;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 (使用、传播、展示) 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 (包括制造和销售) ;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 (包括制造和销售) 。

关于体育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 国内仅有80余篇文献资料, 且大部分文献对“体育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内涵认识比较模糊。笔者认为“体育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外在表现形式很相似但内涵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体育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 以挖掘、整理、改造和推广体育文化为获利途径, 经营的内容是体育文化, 其主旨是为了在经营的过程中宣扬文化;体育产业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解决消费者使用功能为获利途径, 经营的内容是体育产品, 其主旨是在经营过程中获利。”

2.2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及内容

谈及民族体育, 首先要了解“民族”一词。“民族”一词是本土还是舶来词学术界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在国外“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中。在中国, 古籍文献中“民”和“族”经常是分开的, 合用情况非常罕见。据史料考证, “民”和“族”合用并具有当今“民族”相近含义的最早出现在南朝齐梁之间萧子显所撰的《南齐书》[2]中。在近代, 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使用过“东方民族”[3]一词, 尔后民族一词在我国使用渐渐多起来。关于民族的定义, 斯大林的观点即使带着明显的政治色彩, 仍然得到我国大多数学者的推崇, 它的定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4]斯大林观点的对错笔者在此不再探讨, 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 出现了“民族”的概念后, 才有“中华民族”一词, 并且中华民族是相对外国民族而言的概念, 中华民族包括我国领土内所有的中国民族和曾经存在现已消亡的民族。对于少数民族体育应该理解为我国非汉民族的体育, 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应该理解为内蒙古境内的非汉民族体育。

依据上述观点, 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以内蒙古境内的非汉民族 (主要指蒙、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族等) 体育文化为内容, 以健身休闲娱乐业和体育竞赛表演业为主要形式, 通过对本民族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改造、和推广, 将古老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需求的文化, 进行商业化运作, 向消费者有偿提供服务或劳务以及相关的物质产品, 满足人们享受、发展的需求, 其主旨是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措施

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涉及到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 》定义范围的很多领域, 依据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理论的定位, 结合内蒙古民族、地域、气候和地方资源等条件, 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提出以下几点发展措施, 力求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前提下, 在健身娱乐休闲和体育竞赛表演领域形成一条文化价值产业链, 促进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

3.1 加大政策扶植力度, 营造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氛围

要推动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 要加快形成有利于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政策保障体系。第一, 政府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内政发[2012]94号) 等文件精神, 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及各盟 (市) 旗 (县) 的中长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规范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发展路径、结构布局等问题;第二, 加大政策扶植力度。相关部门在市场准入、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投融资政策、人才政策、专项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与支持, 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到建设当中, 提高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水平, 营造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氛围。

3.2 利用内蒙古地域、气候优势, 结合旅游资源配套开发

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 自商朝开始, 土方、鬼方、山戎、北狄、东胡、林胡、楼烦、匈奴、鲜卑、柔然、乌桓、突厥、回鹊、契丹、室韦、女真、党项、蒙古、满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先后在这里生息, 不同的民族文化, 不同的地域文化, 不同时代文化的交流、融合与演进, 谱写出波澜壮阔的中国北方民族史, 形成了多姿多彩, 底蕴深厚, 独具特色, 影响力巨大的文化资源体系, 形成了丰富且独特的内蒙古草原文化[5]。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立足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森林冰雪、地貌奇观、沙漠戈壁、边城异域、建设成就等特色资源, 加上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的少数民族文化, 呼和浩特周边的蒙元文化、昭君文化, 赤峰的红山文化、乌兰察布地区的大窑文化, 鄂尔多斯与河套平原的秦直道文化, 阿拉善沙漠文化和居延绿洲文化区等。结合这些旅游资源, 在景区建立民族体育文化园 (区) , 通过参与体验、竞技表演等形式向游客提供相应的民族体育项目, 如骑马、骑骆驼、哈日靶 (蒙古族传统射箭) 、马术表演、搏克、围鹿棋、玩喜塔尔 (蒙古象棋) 等, 构建体育与观光旅游互动的盈利模式, 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和了解民族体育文化, 达到传承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3.3 充分利用民俗节庆活动, 体育搭台, 经贸唱戏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2009年, 内蒙古经济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自2003年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以来, 内蒙古各地加大文化建设力度, 推出文化建设走出一条事业与产业并举, 特色与品牌双赢的发展之路, 文化精品和品牌享誉全国, 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内蒙古各地各民族民俗节庆活动颇丰, 有连续10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包头的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鹿城文化节、巴彦淖尔河套文化节、鄂尔多斯文化节、阿拉善的胡杨生态旅游节、乌兰察布的察哈尔文化节、锡林郭勒的元上都文化节、和锡林浩特国际游牧文化节、赤峰的红山文化节、呼伦贝尔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少民族”风情节、满洲里的中俄蒙三国旅游节以及连续13届的鄂温克冬季那达慕、连续18届的通辽8.18哲里木盟赛马节等;各民族的民俗节庆活动有蒙古族的祭敖包、那达慕, 达斡尔族的“阿涅” (春节) 、鄂温克族的瑟宾节、米阔鲁节, 鄂伦春族的抹黑节。利用这些民俗节庆活动, 体育塔台, 经贸唱戏, 深度挖掘民族体育文化内涵, 加大体育文化创意力度, 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客商、媒介、广告、赞助商等参与到民俗节庆活动中。

参考文献

[1]丛密林.长春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经营策略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5) :589-590.

[2]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2:934.

[3]韩锦春, 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考源资料[M].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印, 1985:32-33.

[4]斯大林.斯大林全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3:292.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篇11

本文着重论述音乐产业各行业分析及促进民族音乐繁荣的可行性:

一、音像制品行业

1.行业描述与现状

音像制品行业是以磁带、唱片、CD、VCD\DVD等有形实体为载体制作音乐产品,经过音乐创作、录音、加工、设计、包装、批发、运输,以物流的方式到达连锁店、零售店等销售终端,最终销售给消费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音乐演出市场的日益红火、数字音乐狂潮的来势汹汹,使得传统唱片业受到了巨大冲击。据国际唱片工业协会(IFPI)数据指出,网上传播盗版音像制品每年给音像行业带来至少50 亿美元的损失。尽管唱片业不断改进经营方式,力图降低成本、缩短周期,但效果甚微。

2.行业特点

音乐产品分类全而细,能较大范围兼顾消费需求。如根据消费人群各个欣赏喜好的欧美流行音乐、日韩流行音乐、港台流行音乐、大陆流行音乐、欧洲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古琴、二胡、古筝等);根据生活需求(特定目的)的车载音乐、养生音乐、胎教音乐、幼儿教育音乐;这些人群在购买音像制品时,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如作为兴趣爱好收藏、或者特定需要。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对某音乐类型、音乐风格、某一明星或者某一首曲子的喜爱程度来购买,这种消费具有购买的特定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但是,音像业产品制作层层环节、烦琐工艺,使得产业链出现制造成本高、运作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诸多弊端。

3.音像制品行业与传统民族音乐联系的思考

笔者认为,发行商在音像制品发行内容上多偏向城市消费人群及青年,针对镇乡消费人群的音像制品发行力度不够。在广大的镇乡村,劳动人民更需要符合他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娱乐的音乐音像制品。偌大的音乐产业销售市场,音像公司不能只把眼光盯向城市消费群体、年轻人消费群体。应当积极努力拓宽镇、乡、村市场,挖掘土生土长在民族民间的音乐,制造农村消费群体喜爱的音乐产品。同时,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更可通过与音像制造业的结合实现商业化生产,发挥其有效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音乐商业演出

1.国内市场演出

(1)行业描述与现状。国内市场的演出,主要有流行音乐演唱会、各交响乐团、民乐团的演出。据统计,上个世纪90年代初,北京音乐厅的结算演出费由1993年的12万元增至2000年超过1000万元。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的开幕国际演出季从开始到4月6日,总计演出120场,音乐类的比例独占鳌头。

(2)行业特点。音乐产品的内容具有选择性,行业运作模式不同与音像业。消费群往往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具派生音乐产品商品价值的延续性和可再生性。如炎黄风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推出《炎黄风情》交响组曲时,逐步开发《炎黄风情》系列动漫产品、新媒体绘画、雕塑、服饰、工艺品等产品;流行音乐的粉丝们也会因为钟爱某歌手或明星而购买其代言的非音乐类商品。

(3)国内演出行业与传统民族音乐联系的思考。从商业演出内容上看,每个剧场的演出内容不可能只有欧洲音乐,否则音乐产业必由单一演绎走向歧路。从观众消费角度来看,音乐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表达方式,因文化审美观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只有多领略各民族音乐,才能体会音乐世界之美。如2006 年国家大剧院上映的开幕演出季中,国内剧占的比例为67%。因此,笔者认为,在现场演出和剧场演出中,民族音乐同样可以找到发展之路。民族音乐的宣传推广,应当做文化产业而不是娱乐产业,突显其文化价值,利用消费者的文化价值欣赏与认同派生其商业价值,同样可以制造追“民族风格热”,派生“民族文化”内涵的非音乐商品。

2.国际市场演出

(1)行业描述与现状。国际市场的演出是由承办和经营演出业务的专业公司组织的面对国际音乐市场的演出。如中国对外交流演出公司、中演文化娱乐公司,负责接待来华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组和艺术家,并提供各项管理与服务。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代理和经办中国表演艺术团、组和艺术家在世界各地的巡回演出。既承办官方文化交流项目,又经营商业性演出活动,通过交流为国内外演出经营者及艺术团体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

(2)行业特点。音乐产品多具有民族性和代表性。行业定位准确,在针对国际市场挖掘利润空间的同时,旨在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内容题材选择不如音像业、数字音乐市场广泛,节目质量筛选精于国内演出市场。

(3)国际市场演出与传统民族音乐联系的思考。国际市场演出是民族音乐做大做精的巨大推动力。在海外市场,开发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和文化,才是在国际音乐市场演出实践中一张制胜的王牌。正如2008年“北京音乐与艺术市场现状及发展态势高层论坛”中,某一国际演出公司老总谈到其公司成功经验时指出,在国际演出市场,他们公司主推原生态民族民间剧目和中国古典文化剧目。认为只有把民族点与国际接轨,吸纳我国各民族音乐文化,才能使我国的音乐产业在世界性的独特语义系统内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当然,做好“民族化”品牌的同时,也要注重商业化运作,找到国外观众认同的文化的切入点。

三、数字音乐市场

1.行业描述与现状

数字音乐市场不同于传统音乐产业行业。它是以数字信号方式传输、以网络为载体,有电信运营商、数字音乐服务商、技术开发商加入的新兴并快速崛起的行业。如手机铃声、彩铃、MP3、无线音乐等。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唱片业年度综合报告2006》,2006年我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38.2亿,无线音乐118.9亿,互联网音乐1.17亿。数字音乐市场的产值已远远超过传统音乐产业。它的出现,对于其他传统音乐产业行业,是个巨大的颠覆和挑战。

2.行业特点

音乐产品极其丰富、复制性强;消费者选择自主、消费价格低廉;消费市场多元化(用户选择音乐种类的多元、音乐资源分享的多元);发行成本低廉、销售方式高效快捷、商业反馈机制快。

3.数字音乐市场与传统民族音乐联系的思考

消费者对浩如烟海的数字音乐市场中产品的选择,除了个人喜好,也会按“新、奇、特”标准,筛选个性另类的音乐商品。而生产商和销售商为了吸引更多类型的消费者,尽力充实自己的音乐产品库,由此,以民族音乐为内容的音乐商品,在流行音乐占据半壁江山的音乐数字市场中拥有一定份额。但是,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百度音乐、雅虎音乐等数十个音乐网站上搜索“民族音乐”时,给出链接的民族音乐都是由琵琶、古筝、竹笛、二胡等乐器演奏的器乐曲,各民族民歌作品甚少。即使有,也是耳熟能详的民歌,这说明开发商对民歌种类的挖掘力度不够。民族音乐的挖掘与整理、继承与发扬,保护其类型多样化,应该引起业内业外的重视。利用民族音乐多元化这样的丰富资源,开发以“各个民族音乐”为内容的音乐产品,足以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张萌.植根本土跻身世界[J].人民音乐,2007(3).

[2]杨加猛.中国在线音乐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分析[J].特区经济,2008(4).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篇12

旅游产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方, 地貌多样, 自然风光绮丽, 民族文化丰富。抓住国家建设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区机遇, 通过整体规划、区域合作、政策扶持等措施, 繁荣民族文化, 唤醒沉睡的旅游资源, 形成大旅游、大配套、大线路、大产业的旅游发展格局,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 生态经济产业化, 促进武陵山民族地区连片扶贫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文化及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渝东南秀山、酉阳、彭水、石柱自治县及黔江区为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 幅员面积1.69万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20.6%, 少数民族人口183万人, 占该地区人口的59%, 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2.7%。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鳞次栉比。原生态的青山绿水孕育了风景如画的乌江画廊、桃花源, 有保存完好的世界地震遗址黔江小南海、幽深逶迤的阿蓬江、阿依河, 举目苍翠, 步步成景。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宗教圣地, 如黔江的山阳岭恐龙化石遗址、红土湾旧石器时代遗址、仰头山佛教道教文化遗址、石钟山天然巨佛等;石柱的三教寺、秦良玉陵园、西沱云梯街、龙河崖棺、太白岩碑刻、沿溪明朝摩崖造像等;彭水的郁山开元寺、蚩尤庙遗址、张飞岍古石刻、乱石坝苗族传统民居群等;酉阳的大车湾墓碑石刻、摆手堂等;秀山的扁口洞新石器时代遗址、石堤古城、打妖洞故城遗址、清溪古地道、宋龙土王庙等, 文化源远流长, 极具开发价值。民族风情绚丽多彩。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礼仪、民间工艺、民俗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和说唱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罗尔调、南溪号子、秀山花灯、土家摆手舞等11个项目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资源众多。渝东南民族地区均为革命老区, 有黔江区黎水、水市、濯水、冯家、马喇等十余处重点革命遗址;武隆的坨田红军战斗遗址和苏维埃政府遗址;酉阳的龙潭古镇赵世炎烈士故居、南腰界红三军旧址、红二军和六军团会师纪念亭;秀山县城南郊红军二野司令部旧址和刘邓大军入川洪茶渡口旧址;彭水红三军司令部汉葭镇旧址、南渡沱红军渡口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

1.1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种类多, 数量大。文化遗产方面, 有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处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29处区县 (自治县) 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柱西沱、酉阳龙潭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有口头传说、节日文化、表演艺术、饮食文化、古建筑技术和民族手工艺等。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达69个, 黔江板夹溪十三寨、石柱冷水—黄水民族文化旅游带、酉阳河湾山寨、彭水鞍子苗寨等一批发展旅游产业的特色村寨初步形成了以“村”带“游”、以“游”促“村”的格局。

一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发展成果丰硕。有序推进重庆民族歌舞团、民族博物馆、石柱民族文化演艺中心、秀山花灯博物馆、酉阳摆手舞博物馆、彭水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改造, 编辑出版了一批重庆少数民族文化丛书, 支持《大美桃源》《娇阿依》《天上黄水》等少数民族题材文艺作品的策划和制作。协调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华民族一家亲”下基层活动走进彭水、酉阳。组织民族地区五区县在美国洛杉机成功举办了“中国·重庆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展”等。

二是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2005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 组织有关专家收集整理民族文化精品, 实景、实地、原生态地拍摄了少数民族歌曲、舞蹈、器乐、建筑、民俗等五大类122个传统民俗文化项目, 印制了民族文化典藏画册, 开通了民族文化网站。渝东南民族地区有11个项目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58个项目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3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包括口头传说、节日文化、表演艺术、饮食文化及土家吊脚楼、土家族西南卡普、苗族蜡染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口头传说包括土家族、苗族的神话传说、历史传说、人物传说、民间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民间故事等;节日文化有土家族的“舍巴日”“族年”“赶年”;苗族的“过苗年”“七月七”“羊马节”等;表演艺术主要有花灯戏、摆手舞、土戏、傩戏、薅草锣鼓、三棒鼓、竹琴 (酉阳) 、苗族芦笙舞及木叶吹奏艺术等;饮食文化主要有土家族糯米粑、养面羹、火炕腊肉、菜豆腐、酿豆腐、血豆腐、豆腐鱼、咂酒、灌灌茶等, 苗族的油茶汤、酸鱼、酸肉、酸汤、辣椒骨等;另外还有土家吊脚楼、土家族西南卡普和苗族蜡染手工艺等。

三是精心打造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品牌。挖掘和开发了一批极具民族特色、浓郁表现少数民族地区风情的文化产品。如酉阳的土家摆手舞、秀山花灯、彭水《娇阿依》等民族歌舞多次进入重庆主城演出, 并代表重庆市参加国际、国内的展演、比赛, 获得国际国内多项大奖, 《合川钓鱼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金奖, 黔江区少数民族作家何炬学撰写的中篇小说《摩围寨》获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彭水自治县文化宫原生态表演唱《诸佛盘歌》在第六届中国西部民歌比赛中获金奖。同时, 重庆民族歌舞团打造的“云上太阳”在巴西巡演倍受观众欢迎。渝东南民族地区还举办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节会活动, 如黔江区的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中国酉阳土家摆手节、石柱土家民俗文化节等。

1.2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把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定位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把旅游作为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三大战略, 在渝怀 (沪) 铁路、渝湘 (沪) 高速路、黔江舟白机场的带动下,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成为重庆旅游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

一是旅游项目有序推进。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渝东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拟将渝东南民族地区建成国内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 截至2014年, 区域内仙女山、桃花源、乌江三峡、小南海、濯水古镇、龚滩古镇、西沱古镇、黄水名镇、太阳湖等大项目已完成投资达100亿元。

二是旅游接待能力逐年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初步形成以“食、住、行、游、购、乐”等要素为主体, 关联产业为支撑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14年底, 渝东南民族地区拥有旅行社近30家, 星级宾馆饭店40余家, 分别占全市的6%和13%左右。

三是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随着武隆的芙蓉洞、仙女山, 黔江的小南海、濯水古镇、阿蓬江, 酉阳的桃花源、龚滩古镇、龙坛古镇, 彭水的阿依河, 石柱的黄水、西沱古镇, 秀山的石堤古镇开发, 一批初具规模, 展示乌江画廊、武陵风光、民族风情的景区已成为中外旅客游览的重点项目。

2 渝东南民族地区文化及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委会通过“五大功能区发展规划”以前, 受保守落后思想影响, 对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认识不足, 把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作为软指标, 导致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欠帐多, 对旅游产业带动小。

2.1 缺乏财政投入长效机制

渝东南民族地区财政实力薄弱, 投入文化建设的经费较少;市级财政未设立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 按规定需要配套的项目资金也很难到位;缺乏项目资金整合机制, 有限资金使用效果不佳,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运转十分困难;旅游交通条件差, 断头路多;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接待能力弱。

2.2 缺乏大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支撑

一是缺乏跨区域总体发展规划。重庆市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属武陵山地区, 区内旅游资源丰富, 但分散于不同的行政单元内。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 缺乏牵头部门, 没有总体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难以形成整体优势。二是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撑。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 又缺乏高层指导, 虽然各地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 但由于口径不一, 强度各异, 有的甚至相互抵触, 难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2.3 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缓慢

民族文化人才匮乏, 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编制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旅游产业发展缺乏高层次规划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导游人才。虽然举办了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 如黔江区的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中国酉阳土家摆手节、石柱森林文化节等, 但缺乏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深度融合, 未能形成协调推进格局, 特色、亮点和品牌不多, 对旅游产业带动不大。

2.4 对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不够, 开发不力

渝怀铁路、“渝张常长”铁路、渝湘高速公路建设开挖和弃土对乌江画廊造成严重影响;对体现重庆民族特征的南溪号子、傩戏、罗尔调、土家摆手舞、秀山花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利用不够;对土家族传统手工织锦——西兰卡普、藤编、油纸伞、竹编、挑花、刺绣、花烛、傩戏面具、民族服饰及民族特色饮食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3 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扶贫攻坚顶层政策设计,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一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渝鄂湘黔政府联合争取国家设立和增加武陵山区产业发展基金、生态补偿基金、少数民族发展基金及扩大信贷规模等扶持, 重点支持武陵山区生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工、民俗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争取国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争取中央财政对生态保护发展区、长防林、天然林、石漠化治理区抚育等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补偿力度, 逐步提高补偿额度;争取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专项, 在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区开展与生态效益挂钩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试点。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扶持, 提高招商引资竞争力。对武陵山贫困地区生态旅游产业产生的税收全部留存地方使用, 逐步取消专项资金项目地方配套要求。争取国家支持在武陵山片区各区县 (自治县) 生态旅游产业实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一定年限全免政策, 在国家政策没有下达之前, 可先由市级财政进行补贴, 在武陵山片区形成招商引资洼地, 提高生态旅游产业招商引资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发展, 提高地区经济发展造血功能效果。三是整合扶贫项目资源, 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将财政、发改、交通、水利、扶贫、国土、电力、农业、林业、畜牧、教育、卫生、民族等部门资金集中设立“渝东南产业发展基金”, 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粘合计”和杠杆作用, 专门用于该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奖励、企业银行贷款贴息, 撬动社会资金的投资, 促进旅游、种植、养殖、加工四大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

3.2 加强政策引导,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建立武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武陵山区区域合作政策法规机制, 打破行政区划, 整合力量, 从更大的空间谋划文化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抓住国家对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机遇, 突破武陵山地区行政区划分割障碍, 加快推进国家对武陵山区文化、旅游协作立法工作。二是加强渝鄂湘黔四省市区域规划合作, 促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国家民委牵头, 统一协调武陵山区各地文化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提升民族文化内涵, 规范旅游市场, 共同打造武陵山旅游品牌, 促进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三是渝鄂湘黔四省市共同推进国家出台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四省 (市) 边区地方政府分别争取当地省 (市) 级政府的支持, 联合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报告, 争取把促进武陵山地区民族文化开发、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 出台有利于促进武陵山地区民族文化发掘、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如《武陵山地区土家族文化保护与开发意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交通发展意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区域旅游发展意见》等。

3.3 发掘文化内涵, 科学编制民族文化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一是打破区域界线, 推进武陵山旅游整体规划建设。避免单纯的景观规划, 把秀丽的自然风景与优美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丰富旅游资源, 提高文化内涵。由武陵山少数民族区连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 编制武陵山地区文化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打破武陵山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界线, 强化大整合、大合作、大市场意识, 统筹开发、合理布局旅游资源, 实现武陵山旅游产业整体推进。二是优化资源布局, 推进渝东南民族文化与旅游规划融合。开展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普查, 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纳入重庆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按地域相近、文脉相承、内涵相关、业态互补、特色各异的原则规划布局。做好文化旅游发展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 依法保障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用地需求。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纳入强区强县、强乡名镇、美丽乡村、民族村寨保护建设统筹规划。三是按照武陵山区域总体规划, 完善渝东南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重庆实际, 确立以民族文化为主线, 特色自然景观为支撑的旅游业发展指导方针, 突出重点, 加快芙蓉洞、仙女山、天生三桥、乌江画廊、桃花源、黄水森林公园、小南海等著名景区, 西沱、濯水、黄水、龙潭、龚滩古镇建设,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推进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民族文化产品及其艺人的认证工作, 对通过认证的民族文化产品, 发放专用商标, 保护知识产权;对通过认证的民间艺人, 授予称号, 颁发证书, 鼓励其领衔创办民族文化企业。

3.4 创新营销模式、优化合作机制, 推进旅游精品线路建设

一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手段, 推进“智慧旅游”工程建设。建立区域旅游信息库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构建区域旅游营销网络, 联合发布信息, 统筹旅游宣传促销,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现代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文化旅游商业模式, 深入实施“智慧旅游”工程, 重视科技创新对文化旅游消费内容的启发效应和消费方式的创新带动, 支持企业将高科技手段融入主题乐园、情景体验、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再现、建筑景观及特色演艺中, 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二是建立营销合作机制, 争取宣传最佳效果。市内宣传媒体、文化部门、旅游部门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做好宣传造势、产品和项目展示、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广泛运用新兴媒体、大数据和创意策划创新宣传营销方式, 根据不同客源地、年龄段、收入群体的游客偏好, 精准投放广告信息, 精细开发和培育市场。引导民族文化旅游企业围绕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目的地创作影视、动漫、图书、演出等文艺作品, 实现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三是做强旅游产业基础, 培育壮大旅游精品线路。发挥重庆主城、张家界、三峡、乌江画廊、芙蓉洞、仙女山、桃花源等知名品牌的作用, 以旖旎的自然风光为载体, 以丰富的民族文化为主线, 科学构建旅游精品线。以重庆和张家界为基地, 形成张家界—恩施—黔江—彭水—武隆—重庆, 张家界—怀化—吉首—铜仁—酉阳—黔江—重庆旅游线;以石柱旅游为中介, 形成三峡—张家界、三峡—梵净山等旅游热线, 重庆—万盛—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旅游线。

3.5 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 助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一是加强旅游产品创新。自觉将旅游建设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 把抽象的土家、苗家文化品牌商品化, 创造出具有市场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旅游产品, 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异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二是推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设。依托鲜明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以国家民委组织的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生态旅游特色村寨建设为突破口, 开发集自然风光、民俗活动、民族饮食、民族风情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三是开发民族特色餐饮文化。依托武陵山区绿色食品资源优势, 结合独特的土家、苗家饮食文化, 开发地方名特食品、风味小吃等, 通过定期组织民族地区名特美食展、烹饪技艺表演活动, 建立民族餐饮开发基地, 优化民族餐饮结构, 打造民族餐饮品牌, 发挥特色饮食对游客的吸引力,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3.6 创新融资服务, 突破旅游相关产业资金瓶颈

一是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建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库, 促成文化旅游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通过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设立政策性开发银行, 推行小额贷款, 提高生态旅游、农村特色产业贷款贴息标准, 延长贷款时限等;实行差异化金融政策, 扩大对区域银行的业务授权范围和额度, 放宽区域内中小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允许多样化资金进入县域金融体系, 解决武陵山片区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投融资需求, 破解旅游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过程融资难问题;旅游企业贷款在确认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 可采取差额部分由公司担保、仓储、应收账款、采矿权、商标权、股权、农村承包土地及森林经营权等多种担保方式和有效手段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进行补充, 扩大有效担保范围。同时, 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担保公司及行业协会, 形成相互联保的信用共同体, 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企业融资能力。二是推进旅游企业诚信建设。结合大多数生态旅游企业“短、频、小”的贷款需求, 创新服务手段, 开辟“绿色通道”, 提高服务效率, 向企业做好标准化服务流程及优惠政策宣传, 银行信贷人员深入企业宣传信贷产品、信贷流程、办贷条件、结算程序、利率定价及服务承诺, 帮助企业掌握金融业务知识, 为银企构建合作平台。帮助企业健全财务制度,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指导企业提高信用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 使企业树立起守信用、重管理的模式,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旅游企业利率定价机制。根据区域企业特点和差异, 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级制度, 对企业的纳税情况、销售收入、经营管理及法人道德等情况评定信用等级及信誉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潜力、守信程度等建立企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 在授信范围内允许循环使用、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充分利用国家利率杠杆作用, 促进生态旅游企业稳步发展。根据国家利率政策、企业风险程度、信用等级、市场利率水平、贷款效益目标及信用合作等因素确定和调节贷款利率水平, 对优质客户在覆盖风险的情况下实行利率优惠。

摘要:笔者按照中央对重庆市发展的“314”总体部署, 根据“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要求, 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交通大变革、产业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实际, 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 分析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就如何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瓶颈, 促进城乡统筹及连片扶贫开发, 提出加快推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上一篇:规划控制指标下一篇:无形资产会计计量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