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色

2024-06-21

少数民族特色(共12篇)

少数民族特色 篇1

近年来, 《黑龙江新闻》结合自身媒体特点和实际, 在宣传报道方面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通过加强新闻报道策划, 突出了少数民族特色, 实现了宣传工作与民族工作的高度统一, 真正体现了我报的特性, 在党报民族报道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黑龙江新闻》作为省内唯一的少数民族文字党报, 具有多重性。在多民族国家里有关少数民族的报道本身已经相当敏感, 加上我报的文种为外文, 我报的每一篇报道都对南北韩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我报头版头条只要是我们自主采编的, 几乎都被韩国网站、报纸转载引用。而我报稿件来源杂、渠道多, 其报道口径大相径庭, 在这种情况下, 采编视角稍有疏忽, 就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值得庆幸和自豪的是, 通过加强新闻报道策划, 我报近几年没有发生一起舆论导向错误的报道。

加强新闻报道策划、提高我报新闻开发能力, 做到面对读者需求和重大变革、重大事件时主动应对, 使我报影响力日益扩大。去年我们继续坚持编前会制度, 在做到每一篇稿件、每一个版面策划先行的同时, 通过年初的深度报道策划、年终重大活动、会议、节日等报道的策划, 以及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 做到了编前、编中无处不有策划。去年各部门根据年初计划各自又进行了不少策划报道, 如新闻部继前年延伸的《劳务归乡者的现状》和《朝鲜族青年能人》、《丹东经济》、《朝鲜族城市生计》等;社会部的《高考状元谈高考》、《在韩朝鲜族生活状况扫描》、《扎根长春的龙江朝鲜族》;经济部的《咱们村里的台柱子》、《夸咱家乡》、《朝鲜企业巡访》、《小资本创业事例》、《朝鲜族名医访谈》;周刊部的《朝鲜族聚居地区投资环境报告》、《源源不断的韩流》、《扎根山东半岛的同胞社会》等, 都各自从不同角度出发, 抓住不同侧面, 在挖掘大量信息、反映许多问题的同时宣传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和事迹, 为朝鲜族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指导性、建设性贡献, 也为提高我报影响力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 新闻报道策划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我报有计划、有组织、有声势地报道了朝鲜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挖掘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2008年由新闻部牵头、经济部配合组织实施的系列报道《朝鲜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走访新农村建设规模化农家》, 从1月份到7月份共发表16篇重点稿, 在东三省朝鲜族地区反响强烈。此外, 经济部采写的《韩国新农村见闻》、新闻部策划实施的《新农村建设———使家乡面貌焕然一新》等系列报道, 也反应良好, 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朝鲜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通过加强新闻报道策划, 关注民生和热点问题的报道增加了许多。当前朝鲜族社会民生和热点话题中, 最集中、最受关注的是有关劳动力转移———韩国访就制的问题, 我报针对这一关系到朝鲜族生计和社会稳定的问题, 采取了正确引导的报道方针。系列报道《韩国访就制到底怎么了》共发表深度报道17篇, 及时纠正了广大朝鲜族群众对访就制的片面认识, 使他们能够克服急于出国赚钱的焦急心理, 避免了为出国不顾当前生计的现象。我报派专人赴韩采写的《朝鲜族在韩就业现场调查》系列报道, 共走访100多名在韩打工人员, 发表了调查报告、通讯、述评等共14篇文章, 给朝鲜族群众提供了真实、生动、丰富的在韩打工者信息, 起到了参谋和向导的作用。在采写《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和朝鲜族现状》系列报道时, 为了真实、准确地搞好报道, 我们组织了庞大的记者队伍 (包括各地的特派记者) 深入到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广州、深圳、沈阳、大连、长春、延吉等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采访, 历时两个多月, 共发表50多篇有影响力的报道, 使读者了解了在中国的韩国企业的现状, 了解了东北三省及赴沿海地区和经济较发达城市的朝鲜族现状, 这些报道在朝鲜族群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报策划组织的《少数民族干部现状透视》系列报道, 分析和揭示了朝鲜族干部老龄化、年轻干部缺少和少数民族干部来源不足等问题, 同时从文化层次、个人综合素质及汉语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分析了少数民族干部自身存在的不足, 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此系列报道在全国朝鲜族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我报新闻报道策划不仅提高了稿件质量, 还大大加强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从2009年年初到2009年年末, 延续十个月的有关安重根的系列报道和活动, 虽然是由周刊部和社会部具体操作的项目, 但却是编辑部各部主任带头协助, 全报社编采人员共同参与努力的结果。再如国庆节期间的两大块系列版面———《影响新中国的10大新闻》和《衣食住行》, 是由新闻部、周刊部、经济部、社会部编辑们共同参与并完成的, 不仅是全社的策划报道, 还是各部门自己的策划报道。这种协作精神, 不仅提高了编辑记者的大局意识, 而且使每篇报道、每个版面上升到了整个报社行为的高度。■

少数民族特色 篇2

研究报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一班

关键词:风俗 民族文化 特色 保护

2013年12月02日

一、前言

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东部气候湿润,为富饶的成都平原。西部为高原山地,属青藏高原东缘。西南山区干湿季分明。川西北高原长冬无夏,较为干寒。四川省气候复杂多样,自然也就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川西南豪爽的彝家兄弟,川西高原粗狂的藏族汉子,川西北质朴的羌族人家,川南清纯的苗乡少女,还有回、蒙古、土家等十四个世居少数民族兄弟共同居住在四川的山山水水间,高原,山林给予每个民族不同的秉性和性情。古老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终在这一刻交融,串起各民族的文化、风俗、礼仪,如同在五彩斑斓的万花筒中了望,那灿烂如花、美若朝霞的民族服饰,那精美细致、巧夺天工的民族工艺,那神秘莫测、敬神礼佛的宗教法器等等,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具有独特、悠长的艺术韵味,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

这次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四川的四个民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可以了解到这些古老民族文化摄人心魄的文化之花的一角。

研究时间:2013年11月30日——12月01日

研究地点:四川省博物馆 武侯祠横街

研究人员:李志强 吴超 李俊 申宇罡

二.研究方法

1.参观四川省博物馆

我们课余时间利用网络预约了去四川省博物馆的参观券。通过参观研究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用具,了解各民族的风情,写出《四川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报告》。该报告旨在通过研究四川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提高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以及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听专业人员的介绍并记录

因博物馆相关工作与人员对四川的少数民族有长时间的较深的研究,因此我们邀请了其中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做讲解,并记录,这为我们的研究报告提供了更生动更确切的素材。

3.实地走访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博物馆工作人员了解到武侯祠横街是成都的一个藏族聚居地,因此我们又去了这里,观察藏族的民族风情,通过这次走访我们对少数民族风俗、生活、信仰、及保护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的必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4.小组讨论 最终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最终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内容(正文)

民族: 彝族 藏族 羌族

山里彝家(Yi People In The MountainAreas)

彝族是四川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四川南部川滇交界处的大小凉山地区。我省彝族现在人口约200多万,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彝族的传统信仰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为内容。

勤劳聪慧的彝家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彝族文化,彝族的彩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刻、豆富有本民族特色、无论是漆器还是服饰,红、黑、白三色贯穿其中,代表了彝族崇尚的勇敢、热情、尊贵、和光明。四川神博物馆馆藏众多漆器,与其它彝族文物一起展现了彝族古朴而丰富的民风民俗。

Yi nationality is the minority with the most people in Sichuan.They live in the Large and Small Liangshan Mountain areas at the beundary of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Traditional beliefs of Yi people are ancestor worship, nature, and totem worship.All the lacquer panting, folk literature music, dance, painting and sculpture are full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Among which the colorful lacquer were is the utensils with the strongest style of Yi nationality and is also too treasure of Yi culture and art.1.历史渊源: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的一员,据人口调查数据,彝族人口有830多万,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人口居第八位。大分散、小聚居是彝族分布的基本特点,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就有四川,四川也是彝族人口超过10万的重要聚居地。

彝族支系繁多,自称有诺苏、纳苏、聂苏、罗武等称谓。关于彝族的起源,人类学界、民族学界和考古学界的观点是基本统一的,认为彝族是以西南土著民族——昆明族为主体,在与其他部族相互交往、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来的。昆明族是生活在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常随着季节的变化

而更换牧场,哪里水草丰美就到哪里去。由此来看,四川彝族,是由南迁徙而来。2.民族文化:

(1)彝族歌舞: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常用乐器有口弦、葫芦笙、彝箫、唢呐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大多数的彝族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火把节上与远道而来的客人围着篝火舞蹈已成为彝家旅游的重要一部分。

(2)彝族服饰: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

(3)饮食: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

禁忌: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

婚嫁: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多的聘礼

丧葬: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

3.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形态还处于原始宗教的较高级阶段,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和迷信鬼怪是彝族的主要信仰。

高原藏族(Tibetan On The Plateau)

他们是高原的子民,悠久的历史文化、虔诚的宗教信仰、赋予他们独特的气质: 纯朴、善良、淡定从容。他们的经典、建筑、戏剧、绘画、民间工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这就是藏族,一个懂得生命意义的民族,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今天居住在四川的藏民约有126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坝两州和木里县等地,这里诞生了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这里拥有藏族文化的宝库格印经院。高山、草原上的民风民俗和神秘的藏传佛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藏族生活风情画。

Tibetan is a nationality with devout religious believes and high grade culture.Their classic,architecture, drama, painting, arts and crafts are of very high standard.Today, Tibetan people living in Sichua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Ganzi and Aba prefectures and Muli County.The cultural relics of Sichuan Tibetan include exquisite Tibetan costumes, wonderful folk arts and crafts excelling nature and abundant production and living utensils hat outline a unique life scene of Tibetan.1.历史渊源:

藏族的先民自远古时就居住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6世纪山南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诸部的领袖,号称“赞普”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在汉文史籍中称为“吐蕃”。到了元朝,政府把藏族地区的分裂局面统一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物。这是中央在西藏设官建制的开始。

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由于与东部中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西藏社会逐步有了很大发展。明朝设置了行都指挥使司等地方行政机构。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

务。对西藏地区正式册封**喇嘛和**额尔德尼,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并任命驻藏大臣。历届民国政府也在中央设立了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新中国成立后1965年正式建立西藏自治区。如今四川的藏族具名大多从西藏而来。2.民族文化:

(1)民族服饰: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

(2)哈达:藏族同胞特别重视“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3)饮食习惯:藏族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藏族的典型食品有糌粑、青稞酒、酥油茶等。

(4)民族节日: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3.宗教信仰:

藏族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羌寨人家(Qiang People)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殷商时期甲骨文中既有关于羌人活动的记载。今日羌族人口约3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信仰有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等。羌族的建筑艺术如碉楼、住屋、索桥,有很独特的风格,而民间工艺中的羌绣,则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四川省博物馆中珍藏羌族服饰,生产生活用具、乐器、宗教器物等等。浓缩了羌族人民纯朴的生活情态,他们的能歌善舞,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求,从不同的侧面展现出羌族质朴而古老的风格。

Qiang Nationality is an ancient Chinese nation and their information has been recorded on the Oracle in Yin and Shang dynasties.Currently, they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Ab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County.Qiang people believe in ancestor worship and nature worship.They have unique style architectural art which is embodied by the block house, housing and bridge and exquisite talk arts and crafts represented by Qiang embroidery which has a strong artistic expression.1.历史渊源: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黑水等地,以茂汶羌族自治县最为集中。大多数羌族人通汉语。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使用汉字。羌族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秦汉以来,古代羌人的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带。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2.民族文化:

(1)日常食俗:羌族的主食有玉米、土豆,辅以小麦、青稞、荞麦等。蔬菜有圆根、萝卜、白菜、辣椒、豌豆、杂豆等,佐以圆根叶子和白菜泡制的酸菜。常烹制的食物有王米粥加蔬菜、烤玉米或麦麸馍馍、蒸玉米面、以玉米面为主拌合大米的“金裹银”和以大米为主拌合玉米面的“银裹金”。

(2)羌族建筑:羌族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技艺著称于世,其中以碉楼、石砌房屋、索桥和栈道等最为有名。羌寨的建设既是其建筑技术的具体表现,又作为羌族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一般聚族而居,三五十家聚集成为村落。寨中建有石碉楼,方形,底大上小,高达数丈。石砌楼房利用地形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宛如城堡,蔚为壮观。

(3)羌族服饰:羌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女皆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男女都在长衫外套一件羊皮背心,俗称“皮褂褂”,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以防雨。女子衫长及踝,领镶梅花形银饰,襟边、袖口、领边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绣花围裙与飘带,腰带上也绣着花纹图案。未婚少女梳辫盘头,包绣花头帕。已婚妇女梳髻,再包绣花头帕。脚穿云云鞋。喜欢佩戴银簪、耳环、耳坠、领花、银牌、手镯、戒指等饰物。

3.宗教信仰:

羌族的宗教信仰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自然崇拜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崇拜。羌族人一般都在石碉房和碉楼顶上供奉着5块白石,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羌族地区还存在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的遗风,如对羊、猴、龙的崇拜。此外,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羌族地区均有影响,尤以藏传佛教最为显着。

四、结语

民族文化是每一个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各民族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承下来的。除汉族外,有一半以上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地域广阔的西部地区,缔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水平的体现,是统领该民族精神的灵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废弃了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融入新的日新月异的社会,在这种迅猛的变迁和转换中,使得本民族特色的文化逐渐丢失,民族文化传承有断裂的危险。

为了遏制这种状况,我们认为:

1.加强本民族对民族文化保护意识。认识到民族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一种深刻的道德精神内涵。

2.用法律手段加以行之有效的保护。但是法律手段仅仅是一种强制手段,如果没有自发的保护意识,法律也只能留下一个死的失去灵魂的民族躯壳。

3.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利用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物品如服饰、饮食、手工艺品、建筑、文物古迹等。我们可以根据现代人们对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采用科学合理的途径,将它们开发出来并不断地创新,既能保留传统的精神又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少数民族特色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

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党校教学、科研和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党校的教学科研部门。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在为教学科研服务和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任务。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要更好地为党校教学、科研和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作服务就必须走特色馆藏建设之路。

一、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

图书馆应收藏什么书刊资料,是以本馆的具体任务和读者对象为依据的。少数民族地区党校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它们的教学和科研要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而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其藏书必须体现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才能保证和促进教学及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的建设现状主要表现为:

1.馆藏资源同内地党校趋同

党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党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主要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经典文献为核心,以专业教学和研究文献为重点,与内地党校图书馆馆藏资源趋同,缺乏系统完整的少数民族地方文献资料库。

2.特色资源没有系统性整理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多处于边疆地区,经济不发达,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对现有的馆藏特色资源的发掘、整理不够,对特色资源建设在查漏、补缺、更新和完善上,缺乏系统性、主动性,造成特色资源特而不全,不便利用。

3.特色资源形式单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馆藏资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出现了虚拟图书馆和电子图书。但多数民族地区的党校图书馆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图书经费紧张,馆藏图书还是以纸质图书为主,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够,馆藏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用户对特色文献的需求。

二、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在边疆地区,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一样,走过了一段封闭保守的道路,在思想上只注重馆内循环,造成对社会环境中的信息、物质、能量交流的僵化。图书馆馆藏大都停留在“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基础之上,馆藏资源缺乏当代特色,具有当地特色和本民族特色的文献资料收藏不够,文献资料千篇一律,降低了读者查找资料的兴趣。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要做到特色建设就应本着“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理念来建设自己的特色馆藏,使馆藏结构优化,文献资源精品化,满足广大教师和学员的需求。

当前由于知识信息及其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从空间和时间上根本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有机的结合,不但使图书馆知识信息资源变得无限,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图书馆的工作空间,使得图书馆信息处理、存储、检索的媒体形式不断更新。从而使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结构、服务形式与管理手段发生了明显变化,正向着电子数字化、虚拟多样化和全球网络化昂首挺进,这种发展趋势变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社会越进步,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的生存空间就越广阔,依据“差异化生存”理论观点来看,其核心就是要找准自身特色,用特色化证明自身价值。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全力推进特色化建设,并积极实施富有吸引力、个性化的特色馆藏与特色服务,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与定位。

三、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策略

1.以党校特色文献为基础,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党校馆藏资源

党校的性质决定了党校图书馆的馆藏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献资料为主导,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和党校开设的主体班相关联学科的图书资料作为图书馆必备的藏书。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党校的办学宗旨是培训轮训少数民族地区党员领导干部,为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服务。因此,在以党校特色馆藏的基础上,重点收集、整理和保存民族地方文献,形成馆藏特色和优势,就成为了我们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建设的着重点。只有抓住馆藏文献资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才能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馆藏特色和优势。

2.运用网络技术建设特色馆藏数据库和图书馆网站

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校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数据库和网站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科研与民族文化结合,网络与特色结合的原则,集中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运用大数据技术让本地的所有公有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相互共享,还可以同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合作,使特色资源从有限变为无限,在更广阔的专业领域里发挥作用。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是新形势下党校建设的重要任务。网站建设不但能满足教师和学员对图书资料查询的需求,还是党校学科发展最直接、最大范围的宣传和反映。特色资源网站通过导航库向学员和用户提供特色资源的分布情况,使馆藏特色资源得到无限延伸,使实际的特色资源与虚拟的特色资源得到结合,进一步拓展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和空间。

3.因地制宜地做好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

文献资源是相对于天然资源的一种社会智力资源,是物化了的知识财富,是人们迄今为止收集积累贮藏下来的文献的总和。对文献资源的开发,是服务读者和用户,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的一种信息整理和传递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做好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

首先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和地方特点,及时收集本校教师的著作、课题论文和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献资料。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献资料包括用汉字记录的民族文献及用各少数民族文字记录的文献。对于用语言世代相传形成的口传文献要注意保存音频和视频文件。其次要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做好文献情报工作。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应利用网络技术把各类文献情报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读者。主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并注意及时收集整理少数民族地区新的情报资料,充实馆藏内容,形成馆藏色,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及整个社会服务。然后还要加强横向联系。各县、市级党校图书馆要搞好协作,依靠网络,变个体馆藏为一个地区乃至全国党校系统的共享资源,让读者共享图书馆情报资料,充分提高文献资料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对特殊文献的需求。

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必然。在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过程中将面临许多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应发挥自身的优势资源,运用先进的经验与方法,进一步加快特色馆藏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龙、李群,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大理学院为例,《大理学院学报》,2011.10

少数民族特色 篇4

一、教材改革中突出少数民族地域特色

1、运用少数民族声乐教材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特色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科学运用少数民族的声乐教材,使教材具有本土民族特色。首先,湘西民歌合唱曲目。湘西民歌中有苗族人民喜爱的小合唱、对唱、重唱等歌曲,许多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风俗歌和女声合唱都被用于声乐教材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特色声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湘西经典的民歌改编成女声合唱,如《挖土锣鼓》、《摘茶歌》、《花大姐》等,并将其纳入到特色声乐教材中,进一步推动教材的改革。其次,湘西苗歌独唱曲目。湘西苗族历史悠久,苗歌的表现手法多样灵活,内容十分丰富,尤其是原生态的苗歌,能够有效展现苗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与思想情感。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将苗族演唱风格加以突出,将原生态苗歌添加在声乐教材中,如《我化春风暖妹心》、《摘桐子歌》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体现地域特色,突出教学特色,推动本土民族民间声乐的发展。

2、传统教材结构与内容的调整

第一,以元音来区分曲目。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新的声乐教材中明确规定了声部类型,按照a、e、i、o、u这五个元音来区分曲目,这样能够将每一年级的曲目划分成五个组别,重点突出某一元音的曲目。以《故乡的小路》为例,这首歌曲中频繁出现“故”、“路”等字,每句结尾的元音都为u,因此可将其归于u元音组;按照这种方法划分,《一杯美酒》属于i元音组、《绒花》属于a元音组、《江河万古流》属于o元音组。当然这样的划分仅仅只是大概划分,主要是针对学生吐字转换和元音练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需求来合理选择曲目,能够解决元音问题,提高作品选择的针对性,增强声乐教学效果。第二,对曲目声部类型加以明确。传统的声乐教材在划分不同声音类型和不同声部的曲目时,不够清晰明确,导致师生的使用不便,不利于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对声乐教材进行改革,科学调整教材的结构与内容,明确每首曲目的声音类型、适合年级、声部等,这样可以学生声音类型和声部为依据,恰当选择歌曲,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二、艺术实践教学中强调少数民族特色

声乐教学涉及较广的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场合不只局限于教室,这就需要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开展不同形式的艺术实践和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课外获取的科研成果,对其他艺术知识加以科学借鉴,合理应用适于民族唱法的其他发声技法,以此增强声乐文化的本土特色,有效传承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一方面,湘西原生态唱法的润腔技法。滑音和颤音的运用。湘西苗歌的润腔特征之一就是曲终和句末的下滑音与颤音,即颤后拉直、直后加滑,多使用“欧、噢”等虚词;同时用气声进行演唱,利用气息来冲击,能够让声带处于松弛状态,发出的声音效果听起来像声带闭合不良,有漏气的感觉,这也使得发出的声音具有神秘感和独特性。演唱衬词与衬字时的润腔。湘西苗族原生态唱法利用丰富的润腔技巧来突出歌词的曲调风格与语言特色,拓展歌腔的曲式结构,美化和装饰曲调。如唱词中运用“欧、噢”等衬词与衬字,运腔相对细腻,咏唱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旋律,体现苗歌的独特个性;同时苗语中常常通过附加的方式出现“噢”字,如用苗语喊哥哥,往往会在哥后面加以“噢”字,具有浓郁的苗味。可以说,衬词与衬字的应用能够打破乐句之间的曲式结构与平衡性,形成新的平衡,凸显苗歌统一与变化的审美理念。

另一方面,湘西原生态苗歌的风格特色。湘西苗歌唱法十分丰富,以不同的演唱环境、演唱形式和曲调为依据,可分为半真半价假声唱法、真假声唱法等,其中假声适用于高音区,如苗歌“韶唔”作为抒咏性歌腔,节奏自由,旋律大起大落,与散板相近;真声多适用于低声区。通常在假声与真身交替使用过程中,没有完全脱节来演唱,在音色方面具有较大的对比,这样原生态唱法对吐字清晰、气息坚实、声音色泽纯朴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湘西苗族的歌手在演唱时有着独特的风味和流畅的声音,充分发挥了原生态唱法的特点,彰显着苗族声乐艺术的精髓。

三、结束语

总之,对湘西地区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歌唱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将适当纳入到声乐教学及其艺术实践中,能够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声乐教学,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建设及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声乐课程建设中,可以将湘西少数民族的声乐文化融入在声乐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内涵与层次,为湘西地区声乐教学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更好地发展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驱使下,国内外文化不断交融与碰撞,给我国具有民族特色、本土的和传统的音乐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致使少数民族声乐文化逐渐失去生存与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自身的特色,以特色树形象,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实现特色声乐教学,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本文就对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的特色声乐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特色声乐教学

参考文献

[1]穆兰.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音乐探索,2011,01:46-48.

[2]黄静芳.民族地区的民族师范院校应重视民族声乐教学的特色性[J].民族音乐,2011,04:97-98.

[3]孙国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253-254.

少数民族特色 篇5

一、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进展情况及主要成效

我市现有6个民族重点县(市、区),7个民族乡(镇),208个民族村。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9.06万, 其中畲族人口7.1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4.28%,主要聚居在少数民族村寨。这些少数民族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特点,具有一些自身的少数民族特色。XX年以来,我市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试点的精神,按照“保护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建设一批”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开展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积极主动,争取列入特色村寨建设试点。XX年,我市开展了“畲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排摸工作。对全市7个民族乡镇和208个民族村的村寨建筑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上摸清了现有民族村特色村寨的历史沿革、民族特色、发展潜力和保护情况。通过论证、筛选、上报,争取了一批民族村寨列入特色村寨建设试点。 XX年省民宗委确定xx区老竹畲族镇沙溪村、xx县东坑镇深垟村2个村作为省级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村,并分别给予了30万元和40万元建设补助资金。XX年,省民宗委确定xx县雾溪畲族乡坪垟岗畲族文化旅游景点提升工程、xx县新路湾镇夹路畈畲族精品村建设项目、xx市竹垟畲族乡罗墩少数民族特色村建设项目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分别下达资金30万元、50万元、30万元。XX年,xx县东坑镇深垟村还争取到国家民委特色村寨扶持试点(扶持资金80万元),云和的高畲村、景宁的伏叶村等8个民族村列入省民宗委特色村寨扶持试点。

(二)提炼特色,开展畲族风格民居建筑设计工作。我市民族工作部门从XX年底开始,按照传承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通过到贵州、福建实地考察畲族村寨、参考历史记载以及邀请专家论证等方式,设计了一套结合畲族文化、突出畲族建筑特色的《畲族风格民居建筑设计方案图集》。该图集已上报国家民委和省民宗委,发送到全省各市及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民族工作部门、全省各民族乡镇,用于指导全市乃至全省畲族聚居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创建一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畲族特色村寨”。目前,xx县深垟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畲族民居进行“原汁原味”的保护,立足石头文化,已建成“堂前天井堂后鱼、粮仓暖阁廊边栏、祖宗牌位居中座、南北无墙显民风”的传统畲族“石屋寨”。岗石、敕木山等村在民居墙体上注入畲族特色的文化元素、符号,建成特色泥巴墙畲寨。xx区大港头镇利山村通过统一规划设计,拆除旧房建成三层白色立面马头墙徽派风格的特色畲寨。景宁的伏叶村、双后降村、周湖村、金丘村和xx县高畲村、坪垟岗村以及xx市罗墩村的“畲族特色村寨”正在建设当中,并已初具规模。这些以畲族文化为特点的“畲族特色村寨”,将乡村休闲、避暑度假、健体强身、科普教育、人文体验等融为一体,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三)突出亮点,指导景宁编制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畲族人口1.8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的 19.8%。该县“xx”期间发展最快的是旅游产业。XX年以来,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00余万元,开展了7个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把优秀的畲族传统文化与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了乡村旅游业和农家乐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市民族工作部门指导景宁制订了《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规划确定到 XX年,投入3000余万元,打造20个民族特色村寨。充分发挥民族村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依托城镇郊区和主旅游景区、交通干线,开发集畲乡风情和农家风味于一体的“畲家乐”休闲观光旅游业,积极开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环敕木山一带的民族村,结合省民族风情旅游度假区创建,开展畲族乡村风情游;大均伏叶、东坑深洋依托大均畲乡之窗、大际风景区,开发 “畲家乐”;双后降、周湖、金丘等民族村依托城镇郊区地域优势,开展民族风情表演。景xx县以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为引导,统筹兼顾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把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全面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正在逐步成为促进民族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四)成效明显,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探索了新路子。一是改善了试点村寨水、电、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依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特色工艺品和特色种养业等,特色产业崭露头角,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三是通过发展民族风情游、民族传统手工业,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四是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试点工作的开展,不仅引导了当地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投入,还对周边村寨、农户的民居改造、产业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我市少数民族村寨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作协调机制有待完善,推进特色村寨建设的合力仍需强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涉及诸多部门。目前,我市还未出台专门的指导和规范在民族聚居区实施“畲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规划与建设的相关文件,导致各部门在项目规划上缺乏协调,尚未形成特色村寨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还导致有的地方按一般村庄的简单模式实施民族村寨项目建设,民族村寨与普通村庄风格趋同。

(二)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滞后,特色村寨建设资金短缺。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农民自身素质等主客观因素影响,产业规模小、层次水平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难度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普遍低于汉族群众,且有逐年拉大之趋势。村集体经济薄弱,可支配收入少,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现象较为严重,用于“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资金更是严重缺乏。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汉化流失,村寨建设特色不够明显。畲族是一个有自己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畲、汉族群众的深度杂居,造成畲族优秀传统文化流失和文化发展萎缩,面临湮灭的危险。原有的建筑风格已逐步汉化,部分畲族群众对彰显畲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缺少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意识不强,较难付诸实施。在已进行旧村改造或村庄整治的部分民族村中建筑风格大多汉化,体现不出少数民族村居特色。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完善协调机制。当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既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有上级部门的重视和帮扶,面临加快建设的良好机遇。建议市政府要加强对特色村寨工作的领导与协调,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将之纳入重要日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出台规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范围内项目规划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引导各项目实施主体部门从项目论证起就能充分考虑民族村寨发展的特殊性要求,确保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成效。

(二)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帮扶合力。要把特色村寨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创建活动、与畲族文化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与民族旅游经济开发等结合起来,以特色村寨建设为平台,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为载体,统筹安排、积极推进,集中财力办大事,并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建设特色村寨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建议增加市本级民族发展资金数量,增加部分主要用于扶持畲族特色村寨建设;被列入国家和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相关县(市、区)应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

(三)合理规划,典型示范引路。因地制宜,对民族村寨进行准确定位、科学论证,根据自身特色,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科学制订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保护与开发。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建的主要内容,既要尊重群众意愿、体现保护和发展结合,又要规划引领、分类指导,抓好试点、突出重点,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着力建设“畲族民居为主调、山水风光为基调、畲家风情为特色”的民族特色村寨。

(四)挖掘内涵,提升畲寨品味。特色村寨要做足“特”字文章。针对畲族村寨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进一步研究发掘、收集整理畲族文化艺术图标和民族特色建筑符号,为畲族村寨文化保护及维修装饰提供科学依据与文化艺术素材元素,指导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和特色历史人文故居的改造修复工作。要弘扬畲族文化,进一步融入畲族凤凰、彩带、龙角等特色文化元素,营造浓郁的畲族村寨特色氛围,在建设发展中彰显畲族文化特色,切实提高特色村寨的品味。

少数民族特色 篇6

摘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成为民族文化的品牌、特色旅游的名片、展示美丽乡村的窗口。本文通过深入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调查研究,梳理当前基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37-01

2009年以来,国家民委和财政部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成为民族文化的品牌、特色旅游的名片、展示美丽乡村的窗口。

一、政策实践

2009—2015年,云南省安排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资金4.65亿元,实施了45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其中第一批41个村被国家民委纳入《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名单》,第二批也有大量村寨入选。大批民族特色民居得到保护和改造,村镇公共服务水平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提升,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营造了民族关系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努力探索创新,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如通过民居改造保护做大旅游开发,发展“农家乐”及民族特色餐饮帮助群众脱贫增收等。少数特色村寨建设深受群众喜爱拥护,成为“美在自然、美在和谐、美在民生、美在幸福”的美丽幸福工程。

在取得的显著成效的同时,2016年通过深入80多个村镇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基层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面临的困难。一是发展不平衡。一部分村镇受历史、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开发建设进度不快,仍有群众尚未脱贫;二是特色村镇所在州县的财政能力普遍较差。国家和省一级下拨的资金未能有效整合使用,中央给到每个村寨的资金仅100万,难以撬动足够的社会资本;三是很多特色村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仍很落后。大到水、电、路、环保设施,小到停车场、公厕、标示牌,难以满足加快发展需要,企业感到投入大、收效慢,严重制约资本和人才流入;四是特色民居、民族文化人才和技艺自然损坏消亡的现象仍然存在。个别企业和个人破坏性开发,肆意搭建与当地特色严重不符的建筑设施,基层组织缺少制约和管理手段;五是一些特色村镇的产业落后、结构单一。自我发展能力薄弱,过度依赖旅游收入,没有形成有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六是基层干部群众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认识不清。个别镇政府、村集体对建设开发工作畏手畏脚,有“等、靠、要”思想。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选点不准。个别州市把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项目当做一个扶贫项目来争取,不考虑项目点是否具备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的条件,所选的项目点基础条件差,交通不便利,民族文化资源匮乏,干部群众积极性不高,打造难度较大。二是规划水平低。村镇建设规划主要由乡级负责编制,由于乡镇规划人才匮乏,规划经费少,加上县级指导不力,评审把关不严,导致规划水平整体较低,大部分建设规划无三图一书(现状图、建设图、民居图,规划说明书),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可持续发展。三是管理不到位。各州市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民宗部门主动性不够、工作无抓手、管理不到位、职能被弱化,无话语权,导致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成后缺乏民族特色。四是检查验收和申报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工作不重视。个别州市民宗部门复验工作及上报检查验收材料不及时,申报国家级少数特色村寨不积极,材料粗制滥造,不珍惜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命名挂牌荣誉。

三、对策建议

2016—2020年,云南省还将安排6.5亿元,实施500个民族特色村和50个民族特色小镇。结合《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建议从六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要统一思想认识,坚持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州市要贯彻落实好《规划》,提高认识,把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虑和把握,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要靠发展红利实现保护,用保护的成果促进发展,实现二者相互促进、良性循环。二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和投入的综合协调。州市要统筹使用各类相关资金,集中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特色村镇,发挥政策的综合叠加效应。充分体现《规划》集中资金、打造样板的思路,不贪多求全、不撒胡椒面,确保投入一批、见效一批,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坚持规划先行,基层政府要抓好推动落实。州市民宗部门要指导县乡编制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建设规划,要立足当地特色和长远发展,综合考虑民居、民族文化、道路、生态、产业、服务设施等要素,编制科学详实的建设规划。要严把评审关,没有三图一书的规划,一律不能通过评审。引入的社会资本必须按照村镇建设规划参与开发保护,不允许包括村民在内的任何人违反规划私搭乱建,破坏村镇原有风貌。四是坚持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村镇自我发展能力。特色村镇普遍具有发展民族风情旅游的优势,要进一步深挖民族文化特色,提高附加值、拓展产业链,借助电商平台、点对点销售等方式,打造品牌效应、创新营销渠道。要因地制宜地推动产业调整升级,探索发展与当地特色优势资源相匹配、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带动群众就业能力强、附加值相对高的项目,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当地群众,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县乡财力。五是借助民间力量,引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要吸引国内外文保组织和公益基金的支持参与,争取知名企业设点入驻,成为带动村镇经济发展的龙头。对民族文化传承人、民族特色手工艺人、民俗古建等方面的能人工匠,加大培养、传承和使用力度。六是加强研究,创新模式。要加强政策研究,鼓励县级改革探索、先行先试,制定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管理条例,探索创新少数民族特色民居使用权流转出租等办法。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3〕101号);

少数民族特色 篇7

1 文献回顾

1.1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 关于文化的界说人们历来争论不休。笔者比较认同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提出的文化定义, 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 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Tylor的定义中虽然没有体现物质文化, 但他在《原始文化》中使用很多物质文化的例子来解释他的理论。此外, 人类学家将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 即高级文化、大众文化和深层文化。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则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深层文化指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时空观和道德观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不一样的文化观念, 不同文化观念相互碰撞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的英文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它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普遍、长期存在的现象。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文化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许多障碍, 在语言上表现为词汇不对等、习语不对等、经验不对等和观念不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所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思想、习俗、情感等因素, 译者的任务不仅是替译语读者解读原语语言符号的所指关系, 而且还须破解原语语言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

1.2 特色词汇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和风格, 所谓各有千秋, 千姿百态便是对事物不同特色的概括。特色词是指一个地方, 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特有的词汇, 反映了特定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

2 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

由于特色词汇本身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 其文化意象难以在另外一种文化中找寻到对应的参照物。即便有相似的事物, 文化内涵也不完全一致, 从而产生文化空缺现象。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笔者认为, 在翻译特色词汇的时候, 可以采取拼音译法、音译造词法、直译法、意译法和混合译法。

2.1 拼音译法

拼音法是指直接使用拼音译入目的语, 在翻译中很常见。有学者认为此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 因为在外国人眼中这只是一串没有任何含义的符号。但笔者认为, 拼音译法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十分有用和切实可行的。我们在翻译一些没有特殊含义的名字和地名等专有名词时可以采用拼音的译法。比如萨堂、腊尼劳、马骚士、马坪街等人名地名看似颇有民族风格, 但实际上只是一些特定的代号, 没有很重要的特殊的内涵, 我们就可以直接采用拼音译法分别译成 (Sa Tang) 、 (La Nilao) 、 (Ma Saoshi) 、和 (Ma Ping Street) 等, 这样的翻译方法既简单又不会造成交流障碍。但是, 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拼音译法是不尽如人意的。在广西少数民族里, 很多父母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会赋予一定的内涵, 比如水族民间故事中有一个女孩叫黄荷, 寓意像荷花一样水灵美丽。如果我们采用拼音译法将其翻译翻译成Huang He, 那么这个名字的内涵就会丢失, 变得索然无味。若是我们将其翻译成yellow lotus, 便生动了许多, 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也采用意译法来翻译人名地名的专有词汇。再如, 广西少数民族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梅老帮, 寓意喜欢助人为乐的老好人, 如果将其翻译成拼音Mei Laobang, 则只能向读者传递一个名字符号, 却不能让读者感受到这个人的内在品格。若是翻译成Helper Mei, 一个助人为乐的高大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如此一来, 也就迎合了原文作者给这个人物起名的初衷, 达到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2.2 音译造词法

翻译是两种语码的转换过程。鉴于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不同文化中的语码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对等的现象, 使语码转化变得更加困难。音译造词法是根据汉语的读音, 采用英语的拼写规则来创造新的词汇, 能有效解决文化空缺时出现的翻译问题。音译造词法一方面迎合目的语读者的拼写习惯英, 让目的语读者看着倍感亲切, 另一方面也有效传播了源语文化, 推动不同文化的融合。在广西少数民族回族的故事中, 有一个词汇叫舍散, 这个词汇出自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含有极大的宗教色彩。它的意思是向需要帮助的人施舍帮助, 以达到行善积德的目的。因此, 我们不能简单得将其理解为普通的给予而译成donate或者是give, 如果这样翻译就会使其丧失民族文化内涵。故而我们可以尝试的创造一个新词将其翻译成Shesam并加以注释The word“Shesam”comes from the Islamic canon Koran which defines that to Shesam is to offer help to those people in need so as to achieve a state of self-fulfillment.The Islamic believers think that the more you shesam, the more you gain in return.这样“舍散”这个新的词汇就在英语中创造出来了, 并且被赋予独特民族宗教的内涵。Shesam还可以通过变形变换不同的词性, 如Shesamistc, Shesamist, Shesamism等等。

2.3 直译法

虽然各国各民族文化具有差异性, 但是其共同性也不可否认。在很多情况下, 双语文化中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意象。直译法是指用译语中“对应”词语译出源语中的文化信息, 直译能够尽可能的保留原语的文化特征, 同时又能够为译语读者提供可读性, 开阔他们的视野。例如, 广西水族民间故事《宝锅和宝衣》, 则可直接翻译成Magic Pan and Magic jacket。但是, 也不能生搬硬套, 在采用直译方法的时候, 一定要将文化因素考虑在内。有些词汇虽然在双语中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文化意象, 但是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不完全一致或完全相反。这个时候变要随机应变, 采取别的翻译策略, 以免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例如, 对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象“龙”的翻译方法, 存在很多争议。以前, 龙一直被翻译成dragon, 但是后来发现, dragon在西方国家是一种凶猛的怪物。这与中国龙的祥瑞的形象截然相反。因此, 笔者认为, “龙”应该使用拼音法翻译成Long再加注释更加妥当, 这样有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 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2.4 意译法

意译指的是不拘泥于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 将原文的真实涵义翻译并诠释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翻译方法着眼于“语用对等”, 将不同文化中相对等的文化意象匹配在一起, 然后翻译出来。例如, 广西回族故事《阿朴杜》中有一个特色词汇“阿旬”, 指的就是教会里的教师或学者, 因此可对应地翻译成teacher或者scholar, 回族故事《不见黄荷心不死》中“达旦”意为同意, 故翻译成agree即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2.5 混合译法

混合译法是指为了更好的传达源语信息, 采用多种翻译方法混合搭配的策略。少数民族特色词汇根植于特定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 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翻译特色词汇时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的转换, 更是语言符号背后的文化的移植。因此, 有时候简单的采用一种翻译策略难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例如, 广西少数民族的“三月三”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它与汉族的三月三的文化内涵和节日形式是截然不同的, 在这一天, 年轻的小伙子们和姑娘们会到固定的公共场合“赶期会”进行对歌比赛, 表达对情人的爱慕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因此, 在翻译的时候就不能简单的翻译成San Yue San或者是March 3, 这样会让读者一头雾水, 不知道这一天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笔者认为, 最好将其翻译成San Yue San Song Contest Festival然后再附上注解a festival celebrated by Zhuang people to express love to their lovers and their life.

3 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理念是不同文化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语言这座桥梁, 译者作为桥梁的搭建者任重而道远。少数民族文化光辉灿烂, 其特色词汇也丰富多样。要做好特色词汇的翻译, 译者需要深思熟虑, 再三斟酌。以上总结出来的几种翻译方法, 笔者认为还算颇为实用, 但是翻译方法和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抓住文化内涵这一核心, 灵活变通是根本。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也亟待推广, 以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为了更好的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恰当、得体、准确地表现出来, 实现文化顺利交流, 该文以广西少数民族水族、回族和侗族的特色词汇为例,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的英译问题。通过比较分析, 归纳总结, 该文认为拼音译法、音译造词法、直译法、意译法和混合译法等5种翻译策略能较好的解决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的英译问题, 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广西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曹瑞明.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 .

[2]陈亚杰, 王新.目的论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J].中国翻译, 2011 (4) .

[3]邓毅婷.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的策略与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8) .

[4]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5]绍朝霞.英译中国特色词汇文化信息走失认知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

[6]王福祥, 徐庆利.民族文化身份嬗变与古代典籍核心词汇翻译—以《论语》中的“仁”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

[7]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少数民族特色 篇8

1 少数民族体育特色学科建设前提

1.1了解学科的本性

在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之前,我们必须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基本的把握和了解,对承载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有着系统性的归纳和把控,并要学会联系当前形式,分析传统体育模式在当前社会中的具体概念和意义,将该特色性学科与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联系在一起,赋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新的教学理念和实际运用意义。除此之外,还应该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与学校等教育基地联系起来,实地考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在学校中是否能发挥其独特意义,考察在学校中实际运用后教师和学生是否接受这一特色学科, 是否能认真学习和对待这一新生的特色学科,考察这一特色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教学意义,确保该学科真正有教育价值。

1 . 2改革是一切特色学科在建立和运用中的必经之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作为体育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同时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现代体育界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和教学价值,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让这一学科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并且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发挥其独特的特色和作用,这一点是值的我们深思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民间,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将之直接移入课堂难免有些粗野与俗套。因此,对其改革和创新是必须的过程,此过程是艰巨的也是复杂和漫长的。通过改革,对其去粗取精,挖掘其在当代社会教育环境下的潜在价值,让它发挥更多的特色性作用,以博得更多的运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1 . 3了解其他特色学科建设方案或了解其他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方案

特色学科一定要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自我符号,在建设方案上也必须是行之有效的彰显自我个性并能与其他学科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制定方案时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在充分了解该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以及学科生存的最优势化状态,借鉴并参考别人丰富的经验,用别人之长补己之短。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

2 . 1关于学科的教育范畴

首先,“少数民族”这个词直接限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所涵盖内容,仅仅为少数民族,但是我们必须要分清楚这里的少数民族是指的世界上各个少数民族,还是仅仅指中华民族内部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这就涉及到具体实践内容方面所涵盖和包容的思想。为了教学的方便和理念的传授,我们所指的少数民族通常是后者所涵盖的内容,即56个中华民族中所包含的少数民族。其次,传统是这一复合词中的核心概念,“传统”这一词的具体意思应该世代相传下来的,一直延续至今的社会习俗或者世俗惯例,也即是过去存留的现在存在。这也决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具体内容,类似于蹴鞠这类已经演变为足球的、没有延续下来的古代运动并不包涵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同时,像太极剑、武术这类在中国现代体育界仍然有着不可代替和极为重要的地位的运动仍然包含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最后,“体育”是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中心词汇。以上词眼决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最终概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的少数民族所特有的,从古代或近代一直延续至今的仍然有着实际运用和教学意义的体育项目。它虽然有着原生态、自然态和民族气息等特色,但是仍然有着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

2 . 2关于学科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体现之中的矛盾性问题

一门学科从理论的建立到实践的完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所存在的矛盾性问题。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门学科的运用过程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此类问题。解决这项矛盾,是我们目前不可避免的、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中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而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需求, 更是人们精神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一方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所包涵的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有所体会;另一方面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 使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方向越来越明了,当然也包括传统少数民族文化所包含的传统体育这一重要内容。由于人们的需要,体育教育发展史上必然性的出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一项目。自从这一概念的提出、建设和完善以及课程的具体实施,乃至后期运用。其中在理论和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项:(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些民族性意味太过于浓厚,学生难以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含义,使得教学无法正常进行;(2)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设施的要求较高,普通学校无法达到这基本要求,无奈之下只有摒弃;(3)某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过于老套和陈旧,虽然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但是无法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进行体育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教学,让学生们从根本上了解到传统体育项目的意义,便于教学的进行;其次,对各个学校设施进行升级和改善,实在难以达到的体育项目应该从教科书上进行舍弃;最后,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应该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法,赋予这些体育教学新时代的意义,这样才能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一直延续下去。除了上述问题以外,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建立和实践之间还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遇到此类问题时,我们应该联系现代教学手段, 从本质上分析和处理问题,从而真正解决矛盾所在。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的路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首先要抓住特色学科建设的三要素,即环境要素(政府的政策法规及制度、学校的管理方式以及重视程度)、基础要素(科研经费、硬件设施建设等)和特色要素 (特色学科的研究动态及基础、特色学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特色学科团队的组建情况以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等)。其次要遵循特色学科建设应遵循的以人才培养为原则,创新与发展相结合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原则。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应立足本地传统体育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与当地的优势资源、文化资源等相结合,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选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带头人,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的知识素养和科研能力是决定学术团队行驶方向的总舵手,教学团队是特色学科建设的浆手,也是特色学科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头作用,调动团队的集体力量, 特色学科建设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加大投入力度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后勤保障;创新意识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的灵魂,关系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向和质量创新等。当然,作为地方高校要建设特色学科,除了具备以上条件外,我们应该发动起各教育机构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立的重视,真正系统地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的建设。

4 结语

少数民族特色 篇9

《鸿雁》是蒙古乌拉特部落民歌, 它最早是产生于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 一个叫乌拉特中旗的呼勒斯太苏木的地方。这首曲子用于蒙古族宴歌中, 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鸿雁》作为宴歌最具代表性的曲子, 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爽朗性格, 将友人比作“洁白高贵的天鹅”, 希望友人能常来家中做客。直到今天, 在这个地方《鸿雁》一曲依然广为流传。

新版《鸿雁》近年来被人们所熟知要归功于我国著名音乐人吕燕卫和一个著名乐队额尔古纳乐队。吕燕卫保持《鸿雁》曲调不变, 为其填写了新的歌词, 并让额尔古纳乐队演唱了这首作品, 使得《鸿雁》被大众所熟知。吕燕卫所填的词与《鸿雁》高亢悠扬的旋律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感。

二、《鸿雁》曲式结构分析

《鸿雁》是采用同一曲调反复多段歌词的歌曲形式——分节歌, 这种形式多出现在民歌和群众歌曲中。曲子是G大调四四拍旋律缓缓进行, 前奏采用了低沉又不失风趣的跳音来烘托主题。《鸿雁》这首曲子的主题旋律是以主和弦为旋律音来进行阐释的, 整个主题旋律平稳优美, 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感觉, 结束音是6, 是一个半终止和弦, 表示曲子并未演唱结束, 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第二句旋律的前两小节的进行方向与第一句相反, 给人一种忧伤凄凉的感觉, 是主题的变化和发展。

《鸿雁》在第一段演唱结束后又重复了一遍, 并在第二段结尾重复了第二段的“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中间有一个间奏, 进而转入降A大调, 见谱例:

这一部分是主题旋律的变奏与发展, 由G大调转到降A大调, 主题的旋律线条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节奏型发生了少许变化出现了十六分音符和切分节奏, 使得演唱者需要更加投入深情的来演绎高潮部分, 比较容易抒发情感。

《鸿雁》这首作品结尾是以减慢速度演唱“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将整首作品推向了高潮。唱出了人世间的无奈与苍凉, 反映了人们在异乡奔波之苦以及思念家乡与亲人的真挚情感, 真实的表现出深切的思乡之情。

三、《鸿雁》演唱与情绪情感分析

在演唱《鸿雁》这首歌曲的时候, 要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鸿雁》这首作品通过演唱鸿雁,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在开始演唱之前, 整个身体处于放松状态, 放松并不是懈怠, 而是一种情绪饱满的积极状态, 使得整个身体不要紧绷。吐字要清晰, 将“鸿雁”两字清楚动情的唱出来。通过深吸气, 将气息吸足就像是在闻花香一样。“鸿雁天空上, 对对排成行。江水长, 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演唱这两句时, 声音柔和饱满, 像是在轻轻诉说, 声音通过共鸣腔体轻柔的发出来, 嗓子不要使太大的力, 由气息推动缓缓唱出, 给人一种舒服、流畅的感觉。紧接着是第二段歌词的演唱“鸿雁向南方, 飞过芦苇荡。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国家乡。”演唱这段歌词时, 要有足够的气息支持, 通过歌词我们也可以知道作者此时将鸿雁比作自己, 正飞往南方, 而不管飞到哪里, 心中思念的永远是北国的家乡。所以演唱这一段时, 情绪上要比第一段稍微激动一点, 情感也要比前一段有了些许变化, 情感更加深厚, 给人以淡淡忧伤之感。后面是一小段间奏, 紧接着进入到全曲高潮部分, 旋律由原来的G大调转到了降A大调, 升高了半个调, 情绪也高涨起来。歌词是这样写的:鸿雁北归还, 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 琴声颤, 草原上春意暖。歌词充分表达了歌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演唱这一部分的时候, 整个身心应处于兴奋激动地的状态中, 打开牙关找打哈欠的感觉但同时应保持喉头稳定, 采用快吸慢呼的方法来演唱, 声音与旋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使得听众通过歌者的演唱深刻的体会与感受到《鸿雁》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歌曲最后一句歌词: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结尾的这句话充分表现出蒙古族人民强悍豪爽的乐观性格。

《鸿雁》是由著名音乐人吕燕卫先生填词, 著名歌手呼斯楞演唱而被大众所熟知的, 他的歌声沧桑粗犷, 声线细腻自然, 他精彩演绎了《鸿雁》这首作品, 歌声中有些许无奈与忧伤, 唱出了他的思乡之情, 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因为家乡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眷恋的地方, 听过《鸿雁》的人可能都会有思乡的共鸣。

《鸿雁》作为少数民族声乐作品的经典代表, 对民族声乐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魅力过这首作品也希望可以让全世界各国人民了解欣赏中国民歌的伟大!

摘要: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中国声乐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鸿雁》是蒙古族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对蒙古族民歌《鸿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唱与情绪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而加深对少数民族声乐作品的整体了解。

关键词:鸿雁,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唱与情绪情感

参考文献

[1]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9.

[2]吴式锴.和声艺术发展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10.

[3]孟玲.再论民族声乐教学.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0, 2

[4]杨曙光.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定位与发展.音乐研究, 2001, 9.

少数民族特色 篇10

一、以校园文化为支点,构建“一纵”、“一横”、“一基地”的民族教育框架

“一纵”就是创造了浓郁的百年民族学校氛围。大门口赵朴初提写的“清华小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见证了这所百年老校的过去与现在;校园内两棵雪松四季常青,伴随着同学们“色俩目”的穆斯林问候声,欢迎您走进这所绿色民族苑,在校园紫藤树下赏析少数民族文化,品味少数民族艺术。另外,学校将民族常识、各民族的基本状况、民情风俗的直观图文,张贴、呈现在学校楼道的固定展示墙面上,使学生触手能及、常见乐看。如此氛围的营造,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一种民族特色教育氛围。

“一横”就是走出校门,外派教师赴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学校分期分批派教师赴扬州、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等地挂职学习,深入了解教育发达地区的最权威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转变观念,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们见多识广了,底气越来越足了,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了,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了。还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先后到香港、海南、大连、桂林、河南、青海、西藏、台湾等地进行考察,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情怀。通过活动,开阔了民族教育视野,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校本研究能力,更进一步突出民族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基地”就是以展示“三个离不开”(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民族、汉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教育基地。近年来,学校通过访问兰大、民大等院校,让学生和大学教授、大学生、留学生进行“手拉手”活动,以达到“招生引师”的目的;还通过和秦王川龙西、榆中朱家沟、临夏和平等民族小学进行手拉手“送教”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横向联系。学校还和东乡贫困学校进行“手拉手”送教活动,真正起到民族学校“基地”的作用。

二、以民族文化为支点,构建“一课”、“一研”、“一亮点”的民族教育特色体系

“一课”就是以56个民族为基本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开发了适合清华小学学生阅读的民族教育校本课程———《穆斯林文苑》。以不同民族为单位的流程进行开发。鉴于本校少数民族中回族、东乡族所占比例较大这一实情,现阶段清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伊斯兰教篇”。课程分年段制定教学要求:低年级以了解为主,中年段重在认识,高年级要熟知、熟悉。并采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顺序开展民族知识学习和常识的掌握。

“一研”指的是注重学校特色与课题研究的紧密结合。“十二五”期间,清华小学加盟了国家级课题《新学校新经典》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子课题的实验。由于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学校特色创建目标更加明确,学校积极争取资金,在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率先采用无纸化办公,使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研究操作符合规范,再加上专家的指导、理论上的支撑,使课题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校本性。同样,学校的各项课题研究也因为有了特色创建作为载体与依托,实施起来也更扎实,更有实效了。

“一亮点”就是清华小学开设的国学教育校本课程。清华开设富有文化意蕴的《国学》特色教育,具有承清华之先风,启文化之重构的特殊意义。凡是学校大型的集会,都要求教师、学生齐颂《少年中国说》之精彩片段和《礼运大同篇》全篇,让经典精髓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师生的行为。

三、以民族特色为支点,形成“一发扬”、“二整合”的校园文化理念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清华小学以民族教育为特色规划学校的发展,重塑学校校训等主体文化,形成了自已独有的民族教育主体校园文化体系:一是发扬“诚实、勤奋、团结、文明”的清华精神;二是整合以“雅”为主的校园中心文化。建设高雅的学校,追求学校有学府的博大;兴科研之风,民主之气;求道理之真,人性之善,创造之美;成就儒雅的教师,要求教师有学者的风范,智者的明察,仁者的宽阔,勇者的意志,知识文化博雅,胸襟气度宽雅,言行举止文雅,“雅育”要求男教师“儒雅”,女教师“优雅”,真正做到“立人立己,达人达己”;培养文雅的学生,要求学生行为规范“正”;行事态度“勤”;有学子的勤勉,日有所长,月有所进,情有所爱,慧有所托,志有所远,体有所健,行有所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校还通过师生硬笔书法的辅导、比赛,使全体师生散发出由外而内的“雅致”。

摘要:<正>笔者所在的清华小学是兰州市成立最早的一所“民族小学”。近年来,学校结合实际,构建了以民族精神为灵魂、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为主体、民族特色活动为龙头的学校特色建设体系,打造民族教育品牌。一、以校园文化为支点,构建“一纵”、“一横”、“一基地”的民族教育框架“一纵”就是创造了浓郁的百年民族学校氛围。大门口赵朴初提写的“清华小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见证了这所百年老校的过去与现在;校园内两棵雪松四季常青,伴随着

课程开发融入民族特色 篇11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地处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这里拥有着古朴的民风民俗、特有的民族节日和未经雕琢的民族民间艺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教材。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优势,规范开发和实施学校课程,彰显学校特色,本校通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把“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

为了确保学校课程开发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本校成立了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了学校课程课题组,各课题组按照学期大计划制订年级计划。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使教师在共同实践研究过程中提升课程开发的意识,发展课程实施的能力,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水平和教学实践水平,挖掘自身多方面的潜能;优化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关注社会发展要求和多方面因素,进行动态课程开发;建立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络化课程资源库。由校长——教务主任——年级组长——科任教师;主管副校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科任教师双线四个层面组成,负责制定开发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估方案,各层面各司其职,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为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做了充分的准备。

确立工作目标

在省、市(州)教科所(教研室)的指导下,本校采用专家引领、外出参观、交流研讨、自学思考等方式,提高对学校课程的认识。临夏市第二中学的学校课程开发是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办学特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多次召开学校课程研讨会,认真修订了《学校课程开发方案》,形成了认识到位、行动到位、措施到位和独具民族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具体目标要求是:了解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体育活动、了解民族节日习俗、风土人情;学会一些简单的少数民族的手工制作、音乐舞蹈和体育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学会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开发学校课程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本校深刻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国家的长远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基础。为了使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各族青少年争做民族团结的有力践行者,争做民族团结的忠诚传播者,争做民族团结的坚决捍卫者。学校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为目标,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在认真研究临夏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伊斯兰文化特色、色香味俱佳的各类传统小吃、民族民间文艺珍奇瑰宝河州“花儿”的基础上,把多元化的学校课程开发方式贯穿在课程建设中,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民族的视角知民族、爱民族,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丰富教学内容

在民族工艺学校课程中,学生在教师的讲解、指导下,经过勾描、图画、上色,制作出精美的葫芦;在民族音乐校本课上,漫步在学校内会听到悠扬动听的临夏花儿,会看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回族舞蹈;在民族体育学校课程中,教师将传统民族色彩的体育游艺活动,如东乡族拔棍、保安族夺腰刀、回族打木球等引入课堂。

学校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了“看、听、写、做、会、动”的 “六字”活动法。“看”就是组织引导学生去东公馆、蝴蝶楼、临夏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民族的民居特点、民族服饰、民俗节日等,“听”就是组织学生聆听与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历代民族英雄事迹报告会等;“写”就是通过写游记、说明文、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和开展各种主题征文活动、书信交流活动,把参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尽情地表达出来,从而加深印象;“做”就是围绕民族大团结的主题,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标本、泥塑、粘贴、造型、书画创作比赛等,让学生深入领会民族文化的内涵;“会”就是组织学生演唱民族歌曲、演奏民族乐器、表演民族舞蹈、创作民族书画、参与民族运动;“动”就是利用假期和闲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与少数民族学生“手拉手”书信交流活动、结对互助活动、联谊联欢活动等,让学生的“心”动起来,“情”动起来和“行”动起来。

学校始终将民族课程纳入课表,并把课程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树立“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水乳交融的休戚与共关系,感悟民族团结的真谛。

少数民族特色 篇12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也开始参与进来。村寨的开发与建设式村寨的基础设施、、文化特征、社会经济等许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数民族村寨承载着少数民族久远的发展历史以及民族文化, 所以在村寨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对少数民族特色元素加强保护。本文以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例, 基于该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征元素的分析, 总结该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保护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平衡的策略。

1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定义与概况

1.1 定义与内涵

国家民宗委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定义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 且比例较高, 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 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1]。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 对村寨的保护和开发, 不仅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延续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元素, 而且有助于发展特色产业, 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都大有裨益[1]。

1.2 概况

自2009年以来, 国家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列入五年规划和扶贫计划中, 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些成效, 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社会生活面貌得以改善, 但是一些民族文化元素和当地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结构、建筑形式、民俗和村寨风貌等, 都代表着一个少数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历史, 体现着多元化的中华文明, 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少数民族发展特色经济文化所必须的人文资源, 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2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征分析

2.1 基本概况

2.1.1 广东省少数民族基本概况

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口有334.75万人, 占广东省总人口3.12%。其中户籍人口有79.02万人, 外来少数民族人口有255万人左右, 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有近60万人, 包括瑶、壮、回、满、畲等5个民族, 回族、满族世居城市, 瑶、壮、畲3个民族共20多万分布在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等3个自治县和连州市三水瑶族乡、瑶安瑶族乡、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东源县漳溪畲族乡等7个民族乡, 其余分布在全省380多个少数民族村。因此广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也就是指瑶、壮、畲3个民族的传统村寨。

2.1.2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基本概况

广东省少数民族聚族而居, 自成村落, 形成了一批各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这些村寨民族文化丰富, 自然风光优美, 相对完整地保存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传统服饰、风俗习惯、特色节庆等。其中南岗瑶寨、墩龙瑶寨、油岭古寨、必背口村等9个村寨被列入首批国家级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 还有部分被列入省、市各级名村。近年来,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加快,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存在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并濒临消失。目前,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主要存在三种境况:一是年久失修,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整个村寨残破不堪, 面目全非;二是村寨管理保护较好, 特点鲜明突出, 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三是村寨建设总体尚好, 但保护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据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摸底统计, 目前, 广东民族地区共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18个, 其中, “保存完好”型特色村寨19个, “异地重建”型特色村寨28个, “风貌改造”型特色村寨71个[2]。

2.2 特征分析

2.2.1 村落形态特征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多分布在地形复杂多样的粤北地区, 形态和布局受到山林水系地貌的制约。自然环境要素决定了村寨必须在本村特有的民族元素以及经济文化发现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和发展, 这样才可以打造出具有民族元素的自然村落。具体来讲, 自然村落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 沿河展开的带状村落。丘陵山脚较为平坦, 适合村落建设并且河岸占水源和交通之利, 因此, 山脚河岸往往是村落首选地, 沿河岸和山脚等高线带状展开。

(2) 依山而建的跌级村落。此类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受山地影响大, 村落规模往往较小。村建筑基于当地的地形依山就势呈行列式分布, 巷道长短宽窄不等, 空间曲折多变。

2.2.2 传统建筑特征

(1) 民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民居多依山而建, 传统建筑多为三或五开间的一字型, 或以吊脚楼的形式建在高差较大的山坡上, 土砖墙面, 木门窗, 硬山或悬山屋顶, 灰瓦为主, 屋顶有部分装饰。建筑内部由堂屋、卧房、厨房和木质小阳台构成, 通常附有仓储或家畜圈养的空间, 居住、生产、仓储功能在一个空间内解决。

(2) 公共建筑。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公共建筑有祠堂、宗庙等, 作为宗族祭祀、集会、庆祝节日的场所。连州、乳源等地受中原、湘赣村落民居影响, 祠堂大多独立建造, 而且都采用两进三开间或三进三开间式平面布局形式, 许多祠堂民居都是青砖墙体, 用红砂岩砌筑勒脚。祠堂多为硬山顶、抬梁式结构, 外檐用斗拱, 额枋和内部厅堂梁架用月梁居多, 屋内多有吊顶及各种精美雕刻。

3 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不足, 保护力度有限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历史文化、地域特色鲜明, 但存在着人居环境质量差, 基础设施、卫生设施不完备, 维护、修缮费用高等一系列问题。单靠政府的投入作为保护资金的来源是不够的, 再加上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空心村”现象严重, 而传统民居在空置、无人照管的情况下朽毁速度加快。

3.2 建设过程忽略民族特性

由于理解与认知的局限以及过于急于求成, 一些乡村基层管理者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建新村”;一些新农村的规划设计也往往把城市规划的经验简单复制, 忽视了对民族村寨个性和特色的尊重与保护。

3.3 保护与发展难以平衡

通过保护、修缮特色村寨的传统建筑, 整治建筑外观风貌, 完善其基础设施等, 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当地村民的人居环境质量, 但是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些传统村落发展的问题。

4 保护与发展平衡的策略提出

4.1 保护策略

4.1.1 整体保护, 重点区分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功能上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 是村民进行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所, 其社会功能和生产生活功能一直在运行并不断扩展, 只有实行整体性的风貌保护才能够确保其完整性和民族特性。

4.1.2 特色民居保护

目前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民居根据保存现状可分为三类:质量、风貌较完好, 质量一般、风貌部分被破坏和濒临坍塌、风貌完全被破坏, 不同的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其进行维护、整治及重建等。

4.2 发展策略

4.2.1 人居环境改善

(1)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对于村民的生活便利性提升有很大帮助, 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应结合村民习惯进行合理布置, 公共服务设施应相对集中布置, 并考虑混合使用, 形成村民活动中心。

(2) 垃圾收集处理。发动村民对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回收利用, 干湿分类, 能够提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居住环境, 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 并且能够为村寨的发展及其资源的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4.2.2 基础设施提升

(1) 乡村道路建设。完善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路网体系, 县城至所有乡镇公路100%达到三级标准, 修通村际断头路, 提高自然村公路通达度, 拓宽山区崎岖道路宽度, 增大转弯半径, 增设路灯、反光镜等安全设施, 保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公路行车安全, 全面提高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

(2) 设立公厕。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公厕有利于村寨旅游业的发展, 能够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提升生活便利性。针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建设厕所, 使公共厕所符合方便实用、节能环保、体现民族特色等要求。

5 结论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 其核心问题是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对少数民族特色元素的保护与发展应该是协调统一的关系, 而不应互为矛盾, 惟有将二者融合发展, 才可以找到支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生存与发展的特色产业, 才能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环境, 改变当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面貌, 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继而形成保护与发展和谐统一的良性循环, 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所承载的民族特色得以传承和延续。前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 (2004) 曾经指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保护不是目的, 发展才是目的, 当地老百姓适应时代的良好人居环境永远是目的。”因此,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 应该对传统村落加以合理利用, 使其在现代社会中体现自身的活力, 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吴泽荣.广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思考——以连南南岗千年瑶寨和乳源必背瑶寨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7) :24-26.

[2]吴泽荣.广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6 (02) :86-90.

上一篇:民主监督反腐败下一篇:湿地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