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色词汇

2024-10-16

少数民族特色词汇(共9篇)

少数民族特色词汇 篇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国际交流趋于便利, 各国文化交相辉映, 相互交融。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源远流长, 形成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吸收外国文化的同时, 中国文化也亟待走向世界。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怀有浓厚兴趣, 尤其对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然而,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十分落后, 导致其光辉灿烂的文化一直受到忽视或抛弃。表现为在翻译过程当中, 涉及民族特色词汇的时候, 借用英语现成的词汇来表达英语国家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或者甚至是不译。这样很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 引起文化的误解。各国各民族文化存在于一个有机的文化生态系统,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作为译者应该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将民族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翻译出来, 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1 文献回顾

1.1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 关于文化的界说人们历来争论不休。笔者比较认同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提出的文化定义, 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 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Tylor的定义中虽然没有体现物质文化, 但他在《原始文化》中使用很多物质文化的例子来解释他的理论。此外, 人类学家将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 即高级文化、大众文化和深层文化。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则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深层文化指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时空观和道德观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不一样的文化观念, 不同文化观念相互碰撞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的英文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它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普遍、长期存在的现象。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文化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许多障碍, 在语言上表现为词汇不对等、习语不对等、经验不对等和观念不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所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思想、习俗、情感等因素, 译者的任务不仅是替译语读者解读原语语言符号的所指关系, 而且还须破解原语语言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

1.2 特色词汇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和风格, 所谓各有千秋, 千姿百态便是对事物不同特色的概括。特色词是指一个地方, 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特有的词汇, 反映了特定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

2 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

由于特色词汇本身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 其文化意象难以在另外一种文化中找寻到对应的参照物。即便有相似的事物, 文化内涵也不完全一致, 从而产生文化空缺现象。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笔者认为, 在翻译特色词汇的时候, 可以采取拼音译法、音译造词法、直译法、意译法和混合译法。

2.1 拼音译法

拼音法是指直接使用拼音译入目的语, 在翻译中很常见。有学者认为此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 因为在外国人眼中这只是一串没有任何含义的符号。但笔者认为, 拼音译法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十分有用和切实可行的。我们在翻译一些没有特殊含义的名字和地名等专有名词时可以采用拼音的译法。比如萨堂、腊尼劳、马骚士、马坪街等人名地名看似颇有民族风格, 但实际上只是一些特定的代号, 没有很重要的特殊的内涵, 我们就可以直接采用拼音译法分别译成 (Sa Tang) 、 (La Nilao) 、 (Ma Saoshi) 、和 (Ma Ping Street) 等, 这样的翻译方法既简单又不会造成交流障碍。但是, 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拼音译法是不尽如人意的。在广西少数民族里, 很多父母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会赋予一定的内涵, 比如水族民间故事中有一个女孩叫黄荷, 寓意像荷花一样水灵美丽。如果我们采用拼音译法将其翻译翻译成Huang He, 那么这个名字的内涵就会丢失, 变得索然无味。若是我们将其翻译成yellow lotus, 便生动了许多, 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也采用意译法来翻译人名地名的专有词汇。再如, 广西少数民族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梅老帮, 寓意喜欢助人为乐的老好人, 如果将其翻译成拼音Mei Laobang, 则只能向读者传递一个名字符号, 却不能让读者感受到这个人的内在品格。若是翻译成Helper Mei, 一个助人为乐的高大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如此一来, 也就迎合了原文作者给这个人物起名的初衷, 达到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2.2 音译造词法

翻译是两种语码的转换过程。鉴于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不同文化中的语码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对等的现象, 使语码转化变得更加困难。音译造词法是根据汉语的读音, 采用英语的拼写规则来创造新的词汇, 能有效解决文化空缺时出现的翻译问题。音译造词法一方面迎合目的语读者的拼写习惯英, 让目的语读者看着倍感亲切, 另一方面也有效传播了源语文化, 推动不同文化的融合。在广西少数民族回族的故事中, 有一个词汇叫舍散, 这个词汇出自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含有极大的宗教色彩。它的意思是向需要帮助的人施舍帮助, 以达到行善积德的目的。因此, 我们不能简单得将其理解为普通的给予而译成donate或者是give, 如果这样翻译就会使其丧失民族文化内涵。故而我们可以尝试的创造一个新词将其翻译成Shesam并加以注释The word“Shesam”comes from the Islamic canon Koran which defines that to Shesam is to offer help to those people in need so as to achieve a state of self-fulfillment.The Islamic believers think that the more you shesam, the more you gain in return.这样“舍散”这个新的词汇就在英语中创造出来了, 并且被赋予独特民族宗教的内涵。Shesam还可以通过变形变换不同的词性, 如Shesamistc, Shesamist, Shesamism等等。

2.3 直译法

虽然各国各民族文化具有差异性, 但是其共同性也不可否认。在很多情况下, 双语文化中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意象。直译法是指用译语中“对应”词语译出源语中的文化信息, 直译能够尽可能的保留原语的文化特征, 同时又能够为译语读者提供可读性, 开阔他们的视野。例如, 广西水族民间故事《宝锅和宝衣》, 则可直接翻译成Magic Pan and Magic jacket。但是, 也不能生搬硬套, 在采用直译方法的时候, 一定要将文化因素考虑在内。有些词汇虽然在双语中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文化意象, 但是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不完全一致或完全相反。这个时候变要随机应变, 采取别的翻译策略, 以免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例如, 对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象“龙”的翻译方法, 存在很多争议。以前, 龙一直被翻译成dragon, 但是后来发现, dragon在西方国家是一种凶猛的怪物。这与中国龙的祥瑞的形象截然相反。因此, 笔者认为, “龙”应该使用拼音法翻译成Long再加注释更加妥当, 这样有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 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2.4 意译法

意译指的是不拘泥于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 将原文的真实涵义翻译并诠释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翻译方法着眼于“语用对等”, 将不同文化中相对等的文化意象匹配在一起, 然后翻译出来。例如, 广西回族故事《阿朴杜》中有一个特色词汇“阿旬”, 指的就是教会里的教师或学者, 因此可对应地翻译成teacher或者scholar, 回族故事《不见黄荷心不死》中“达旦”意为同意, 故翻译成agree即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2.5 混合译法

混合译法是指为了更好的传达源语信息, 采用多种翻译方法混合搭配的策略。少数民族特色词汇根植于特定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 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翻译特色词汇时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的转换, 更是语言符号背后的文化的移植。因此, 有时候简单的采用一种翻译策略难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例如, 广西少数民族的“三月三”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它与汉族的三月三的文化内涵和节日形式是截然不同的, 在这一天, 年轻的小伙子们和姑娘们会到固定的公共场合“赶期会”进行对歌比赛, 表达对情人的爱慕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因此, 在翻译的时候就不能简单的翻译成San Yue San或者是March 3, 这样会让读者一头雾水, 不知道这一天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笔者认为, 最好将其翻译成San Yue San Song Contest Festival然后再附上注解a festival celebrated by Zhuang people to express love to their lovers and their life.

3 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理念是不同文化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语言这座桥梁, 译者作为桥梁的搭建者任重而道远。少数民族文化光辉灿烂, 其特色词汇也丰富多样。要做好特色词汇的翻译, 译者需要深思熟虑, 再三斟酌。以上总结出来的几种翻译方法, 笔者认为还算颇为实用, 但是翻译方法和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抓住文化内涵这一核心, 灵活变通是根本。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也亟待推广, 以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为了更好的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恰当、得体、准确地表现出来, 实现文化顺利交流, 该文以广西少数民族水族、回族和侗族的特色词汇为例,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的英译问题。通过比较分析, 归纳总结, 该文认为拼音译法、音译造词法、直译法、意译法和混合译法等5种翻译策略能较好的解决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的英译问题, 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广西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曹瑞明.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 .

[2]陈亚杰, 王新.目的论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J].中国翻译, 2011 (4) .

[3]邓毅婷.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的策略与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8) .

[4]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5]绍朝霞.英译中国特色词汇文化信息走失认知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

[6]王福祥, 徐庆利.民族文化身份嬗变与古代典籍核心词汇翻译—以《论语》中的“仁”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

[7]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8]郑晓梅.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

少数民族特色词汇 篇2

可用收入 disposable income

客运 passenger transport

可再生资源 regenerative resources

可转换债券 convertible bond

客座教授 guest professor

科教兴国战略 strategy of invigor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克隆人 human cloning

恳谈 have a frank discussion

坑口电站 pit-mouth power plant

恪守职业道德 observe professional ethics

恐怖大亨 terrorist mastermind

恐怖分子 terrorist

恐怖片 horror film

恐怖事件 terrorist incident

控股公司 holding company, controlling company

空间病 space sickness; space syndrome

空间垃圾 space junk

空间站 space station

空降部队 paratroops

空难 air crash

空气污染 air pollution

空气污染物 air pollutants

空气浴 air bath-a method of health protection by exposing the body to fresh air

空勤 air duty

空嫂 married airline stewardess

空头市场 bear market

空头司令 leading cadre estranged from the people

空头政治 phony politics

空头支票 1. unconvertible cheque; blank check 2. empty promise; unfulfilled promise

控制人口数量 control the population size

空中巴士客车、空中客车 Airbus plane

空中教育 education through broadcast media

空中楼阁 castle in the air; daydream; ivory tower

空中小姐 air hostess; air stewardess

空中走廊 air corridor; air lane

空降师 airborne division

空中交通管理 air traffic control

空中信号灯 sky beamer

扣帽子 put a label on

口蹄疫 foot-and-mouth disease

口头禅 pet phrase

酷毙 extremely cool; the coolest

苦果 bitter fruit――something unpleasant as a result of some action

哭穷 complain about impoverishment;pretend to be poor

枯水季节 dry season

跨国公司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跨境婚姻 cross-country marriage; marriage of a native with a foreigner

跨境交付(服务贸易) cross border supply

跨领域问题 cross-border issue

有民族特色的词汇不妨音译 篇3

《广州日报》(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A17版)刊登了一篇名为《路名是符号,易辨认就好》的报道,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广州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规范公共标志英文译法,结束了之前公共标志英文译法的混乱局面。最明显的就是把“路”的译法从“ROAD”,或“AVENUE”等英文意译统一翻译为普通话音译“LU”。

报道另附有大洋网的调查,有部分网友不支持用汉语拼音翻译路名,认为“不方便外国人辨认”,仅有少数赞成者认为用汉语拼音来翻译具有中国特色。受访的外国人则表示不妨多用本地化的路名。在广州作岭南文化研究的斯特先生(美国麦考理高级翻译学院汉语系的博士)认为“广州的路名其实是文化的沉淀”,如“诗书路”、“光孝路”等。在广州,其实很多外国人都知道“问路”这个中文词语。对于外国游客来说,“LU”只是一个符号,因此,只要符号容易记忆辨认,就不会给外国朋友造成不便。这个调查结果至少反映了这样一个现状:部分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尚欠足够的自信,外国人反而对中国文化表现出理解与尊重。

二、英语翻译中涉及民族特色词汇的音译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年来的积贫积弱,使得我们把西方的文明一度视为民族振兴的曙光。在我们积极学习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对自己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不够重视,甚至存在某些抛弃的现象。但这是大的文化课题,不是这篇小文所能承载的命题。具体而微,笔者尝试探讨的,只是英语翻译中涉及民族特色词汇的音译问题。

长期以来,在翻译上,为便于和外国人交流,有些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词汇和反映中国文化的用语都过多地迁就了外国人的语言习惯。如果只是把鲜活的民族词汇洋化,把一些活泼的汉语硬性意译,生搬硬套地使用现有的英文词汇,这样翻译出来的东西只能是“貌合神离”,甚至闹出笑话和误会。

比如:众所周知,“龙”是我中华民族的吉祥物,代表着喜庆吉祥,中国被称为“东方的巨龙”,而中国人则自称“龙的传人”。这样富含文化内涵的词汇又岂是一个“DRAGON”所能传达出意义来。更何况,“DRAGON”在西方人眼里象征着凶猛残暴的怪兽,其中还含有邪恶的意思。如此翻译,严重丑化了中华民族的形象。

还有老百姓喜爱的“京剧”,它是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冲突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京剧在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但“京剧”却被翻译为“BEIJINGOPERA”,只等同于普通的西洋歌剧,显然无法承载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法传达其独具魅力的东方神韵。

其实,正如“路”音译为“LU”,翻译上涉及有民族特色的词汇不妨采用音译。上述的“龙”和“京剧”就可以音译为:“LOONG”,“JINGJU”,而不必担心外国人接受不了,也不必担心文化交流有障碍。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一提到“SUSHI”,自然就想到日本和风美食的回转寿司;提到“TIRAMISU”,自然就联想到法国让人垂诞的点心;提到“KOALA”,自然就想起澳大利亚可爱的胖敦敦的树熊。那么,当外国人谈起“DUMPING”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联想到中国的“饺子”呢?“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换而言之,没有民族性就难以立足世界文化之林。

笔者并不反对合理借用外来事物、外来文化或外来词汇,只是强烈呼吁保护汉语语言的纯洁性,而不是处处直接拿来英文单词,还美其名曰:“双语时尚”。诸如“PIZZA”,“E-MAIL”,“CARTOON”,等等,这些所谓具有西方特色的新鲜事物早已进入我们的社会,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直接使用这些外来事物的外语名称,而不会想到汉语里其实有对应的词语,如:“薄饼”、“电邮”、“动画片”,等等。因此,如果要说“给我发一封邮件”,就讲“把东西‘MAIL’给我”,如此“华洋夹杂”,但显不伦不类,是对汉语纯洁性的挑战。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海纳百川的,历史上许多外来的词语几经演变成为我们有特色的词汇就是明证。语言的变革,不应阻断传统文化及精神思维的自然延续。我们在包容外来文化的同时,应再提高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应更好地传播自己的文化,应让西方的文化也接受、包容中国文化。

在中国持续改革开放、经济平稳发展的新形势下,外国人渐渐地了解了中国文化,从感兴趣到被吸引,从好奇到景仰,逐渐接受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的古老而又独特的灿烂文明,且兴起了“中国热”、“华夏风”。有报道说英国教育考虑推行学习儒家,美国人信奉“Feng shui(风水)”,世界经济大师罗杰斯的女儿已经在学习中文,且以美国“好莱坞”中国题材的动画大片“KUNGFU PANDA/功夫熊猫”也糅合多种中国元素。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师傅”不叫“MASTER”、“乌龟”不叫“TURTLE”,而是直接用汉语的音译:“SHIFU”、“WUGUI”。

对此,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满满的自信,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在当今世界,话语权的掌握是民族振兴的基础。广州政府对公共标志英文译法的规范,应该大加赞赏,因为“路”音译为“LU”,正折射出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正在增强。

三、建议

要发挥足够的文化影响力,发出更强音,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导向,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国民的素质教育。

首先,加强母语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只有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文化,才会从心底发出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骄傲之情,才能产生抵御外来不良文化侵袭的抗体,才会有文化上的自觉意识。

其次,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世界的文化是多元的、缤纷的,我们要了解世界,与世界交流沟通,就必须学习外来优秀文化,掌握先进科技,因此,学习外语很有必要。但千万不能因为学习英语而忽略了自己的语言,这样无疑是本末倒置。“邯郸学步”的典故大家都懂,失去自己的文化根源,外语再怎么流利,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GRE中国特色词汇背诵 篇4

摆谱儿 put on airs; show off; keep up appearances

拜把兄弟 sworn brothers

拜年 pay New Year call

搬迁户 relocated families

半拉子工程 uncompleted project

棒球运动记者 scribe

傍大款 (of a girl) find a sugar daddy; be a mistress for a rich man; lean on a moneybags

包干到户 work contracted to households

包干制 overall rationing system; scheme of payment partly in kind and partly in cash

包工包料 contract for labor and materials

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maintain a good momentum of growth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保持国有股 keep the State-held shares

保健食品 health-care food

保理业务 factoring business

保护性关税 protective tariffs

保税区 the low-tax, tariff-free zone; bonded area

保证重点支出 ensure funding for priority areas

少数民族特色词汇 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时政词汇,特色,翻译原则

一、中国时政词汇的特点

1.新

就“汉语时政新词语”的范围界定来看,这类词语包括当前国家重大时事、政治形势和大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肖水来,2008)。国家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一些新政策,随之而来的就是新词汇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例如“和谐社会”、“八荣八耻”、“三个代表”、“与时俱进”、“两手抓”、“双规”、“地方粮票”等。这些词汇都是对应特定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因此都是没有前车之鉴的、全新的表达方式。而且很多词汇只适合于当时的某个年代,或者某种情况,例如,“农业学大寨”、“楼上那个楼下,电灯电话”,这些语言已经成为过去式,只适合于当时的国情。此类新词语差不多每年都会出现,它们都是典型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词组,在英文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

2. 深厚的文化内涵

“由于中国国情的不同,加上上下五千年固有文化传统的长期熏陶,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传统的、时髦的、民间的、官方的、国内的、国外的新提法、新说法正不断地出现在这类表达上,可谓土洋结合、雅俗并举,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这类词语的表达力”(张爱华,2007)。这类词语反映了中国现时独特的国情、文化和思维方式。例如,“大锅饭”,比喻不管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律都有饭吃;“铁饭碗”比喻非常稳定的职业、职位;还有,汉语历来有使用形象加强表达的传统,现实社会中人们也喜欢采用一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象表达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因此,即使在极正式的政治、经济文件中也不时闪现出这类活泼、生动的表达。它们有的来源于汉语原来就存在的词语,赋予了新的比喻义,如“婆婆”,原指丈夫的母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婆婆”附上了独断专行的文化色彩。近年来,有人把对下面瞎指挥和不明智、不民主的顶头上司叫“婆婆”。再有,每年的各种会议中都会出现许多新的机构名称和新的政治术语、行话等,比如“职工代表大会”、“讲师团”、“菜篮子工程”、“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等。另外,儒家文化所要求的内方外圆,对国人的语言表达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使得我国的一些政治术语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显得艺术、高明、更富人情味的同时,又有点委婉、模糊。比如把救济说成是“送温暖”,厂矿里的多余人员说成“闲富人员”;把做坏的准备说成“做两手准备”;把失业说成“待业”和“下岗”。再则,由于中国的社会制度和西方许多国家的截然不同,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世界观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于他们的地方。比如我国强烈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个人主义”(李凌,2009)。

3. 新闻特色

需要翻译的时政内容,基本都具有新闻的特色,都是作为新闻介绍给外国人的。而外国人了解中国时政的主要途径就是新闻媒介。影响比较大的新闻媒体,例如路透社、美联社、新华社等都把政治新闻作为最重要的内容。我们随便浏览一份报纸,就能在头版最重要的位置找到时政内容。因此,这些时政词汇一般都同时具有新闻宣传的特点,简短有力,主题鲜明,表达生动,很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二、翻译原则

1. 灵活掌握中国英语问题

英语根据其不同的使用者,是可以分为不同的方言,例如英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印度英语等。葛传椝(1980)最早提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这一概念,在他的文章《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一文中指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当然应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是新中国或旧中国,讲英语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中国英语有助于把中国传统的东西介绍给世界,也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影响,促进与国外的沟通。虽然中国英语还没有完全成型,但是就目前中国能讲英语的人口数量,绝对是最大的。还有部分汉语词汇表达法已经被外国人广泛接受。例如,“风水”“关系”等。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地利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解决全新词汇翻译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注释就可以去除了,就好像人们谈到Bible都知道是什么书。听到Gongfu就知道是武术。这些都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但是也要避免产生中国味道过于浓重的、不符合英文表达方式的英语,即“中式英语”。将“三讲”译成“three talks”、“三个代表”译成“three representatives”、“五讲四美三热爱”译成“five advocates four beauties three loves”、“大锅饭”译成“rice from the same big pot”等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的译文。

2. 深刻理解政治术语的内在涵义

政治方面的术语和句子往往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程镇球,2003)。因此,翻译过程中不能够随意增、减其中的措辞和用字,也不能将翻译难点避而不译。因此,这对于翻译工作者是一项挑战。这些内涵是因时、因事改变的。并且由于涉及党和国家的具体政策方针,其内涵更加深刻,更加要求准确地反映其内涵。例如,“少数民族”,以前一直用the minority nationality。而nationality除了有民族的意思外还有“国家”“国籍”的意思。最近民族问题非常敏感的话题,因此容易产生误解。我们应该用国际上通用的ethnic groups会更合适(王弄笙,2002)。这样既避免了误解,又表达了这个词汇的内涵。

3. 把握外宣特色

翻译这些时政词语和文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外宣传(胡芳毅、贾文波,2010)。让外国人了解真实的中国经济和政治政策。因此,一定要避免政治歧义。还有,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历来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这一点,任何其他国际媒体毫不例外(美国CNN新闻报道中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早已尽人皆知)。一旦涉及意识形态与政治,任何国际媒体都不可能真正超越国家、超越意识形态、超越文化。但是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民族所固有的文化心理和欣赏习惯,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因此,在翻译这类词语的时候,单纯的直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保留形象的同时,背景注释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构成了“直译”与“意译”的矛盾,也是翻译界长期以来争执不下的问题。许多译者正是因为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在翻译时或只求语言形式上的对等而忽略了(或不了解)汉、英语言在文化深层次上的差异,或片面追求文化意义的解读而丢失甚至歪曲了原文的形象,因此闹出了很多的笑话。这两方面的矛盾处理构成了汉语时政新词语英译中的主要困难。因此,译者既要不卑不亢地把原文的感情色彩和政治立场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又要注意考虑国外受众对这些政治词语的敏感性和对抗性,减少宣传味,把中外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碰撞点巧妙地通过沟通和解释的方式让国外受众产生兴趣,消除偏见和误解,产生理解和同情,并能逐步接受(王弄笙,2004)。翻译者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功底,准确理解汉语时政新词语的涵义,再将其用通顺达意、符合英文语法习惯的英文表达出来,而且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敏感度,熟悉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和当前国内的大政方针。除此之外,巧妙地对外宣传和跨文化传播技巧也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中国翻译, 2003, (3) .

[2]葛传椝.漫谈由汉译英问题.翻译通讯, 1980, (2) .

[3]胡芳毅, 贾文波.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控下的改写.上海翻译, 2010, (1) .

[4]李凌.时政词汇的多维视角翻译初探.中国电力教育, 2009, (3) .

[5]王弄笙.近年来汉英翻译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中国翻译, 2002, (1) .

[6]王弄笙.十六大报告汉英翻译的几点思考叨.中国译, 2004, (1) .

[7]肖水来.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湖北社会科学, 2008, (5) .

报刊英语词汇特色浅析 篇6

大量使用简短词

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 它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客观的陈述, 因此在报刊英语中常使用一些独特的简短词, 这些词使得新闻报道简洁生动, 而一般文章很少使用这些词, 这也是造成我们理解困难的因素。如:The organization is backed by the UN (back=support) ;held for gambling (hold=arrest) ;Israel softens line (line=attitude) 。上述标题中的画线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但用在报刊英语中又有了新的含义, 类似的词还有很多, 范建华 (2008.6) 列出了109个, 张健 (1994.4) 列出158个, 在这里限于文章篇幅不一一列出。值得一提的是, 以爆破音或送气音开头的单音节词由于短促有力更为常用, 如:bid, bust, pop, cut, chop, kill, gut, mug等。这些词口语化朴实通俗, 短小活泼, 更适合大众口味。要熟悉这些简短词, 还在于自己平常多看英文报纸, 多加积累。

缩写词常见报端

缩写词由于形式简短但又意义确定所以在报刊英语中随处可见, 这不仅可以节省版面, 更主要的是可以起到醒目的作用。如China to repay big IMF loans ahead of time (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NATO to seek secretary general (NATO=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Splintered PLO Struggles to Stay Alive (PLO=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通常情况下, 频繁见诸报端的英语缩写词主要分为三大类: (1) 组织机构简称; (2) 常见事物简称; (3) 职业、职务简称。对常见缩写词平时多加积累, 阅读英文报刊就不会那么费力。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缩写词和节缩词的区别:节缩词是采用“截头去尾”的方法将其缩短, 但宗旨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节约字数。如hospital-hosp;international-int'l;earthquake-quake;influenza-flu。

灵活使用“新造词”

阅读报刊时, 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拼读怪异的词, 这些词因为生动形象迅速流传, 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如:"R we d8ting"是一篇介绍网络的文章, 读者在标题中就用了一种网络语言。"d8ting"是一个新造词, 初读时可能一头雾水, 细看就会发现"8"发音为/eit/, 正好可以代替date中"ate"的发音, 所以"R we d8ting"其实就是"Are we dating", 像这样的用词不是为了节约篇幅, 其实是一种标新立异, 这样的用词非常符合新生代读者的阅读心理, 也给其他年龄层的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新造词”在英文报刊中俯拾皆是, 在阅读这类新词时如有不熟悉的, 还可以参照导语部分加以理解。

借代词广泛使用

报刊英语中会借用某个事物名称来表示某个意思, 使新闻报道更活泼, 增强形象性和表达效果。这些词都有丰富的特殊内涵, 又广为人知, 使用这些词语使得报道极具新闻性和通俗性。如:broadway百老汇指美国戏剧业;pentagon五角大楼指美国国防部;Elysee Palace爱丽舍宫指法国总统府;John Bull约翰牛指英国人;Ivan伊凡指俄罗斯人。报刊读者的广泛性决定了报刊英语的用词必须使大多数人能够理解。通俗易懂的借代词使读者略窥一二便知道整篇报道的大体内容了。

俚语多姿多彩

俚语是一种活泼生动的语言形式, 在新闻报道中恰当使用俚语, 可以使严肃的话题变得生动诙谐。比如benchwarmer (等待机会接替别人的候选人) ;bluebird (警察) ;pull an all-nighter (熬夜) ;bigeye (贪婪的家伙) ;buy the farm (死亡) 。我们再来看一些相关实例:"I did not want to jump the gun by saying agreement would increase jobs for Americans"———The New York Times"jump to gun"原来指运动员在赛跑时没等到裁判发令枪响就抢跑, 后被广泛用来指仓促从事或没等时机成熟就作决定。这是《纽约时报》报道的克林顿总统的发言。联系上下文可翻译为“我不想过早地说这个协议会为美国增加就业机会”。俚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常读英文报刊, 了解常用俚语有助于我们了解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

行业用语屡见不鲜

新闻报道涉及各行各业, 而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专业用语, 这些词汇的使用反映了当代新闻语言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光是出现在一般报刊上的科技、医学词汇就很客观, 如AIDS (艾滋病) 、heartman (换心人) 、sex change (变性) ……生活的多元化更让我们见到了五彩纷呈的行业用语:A-line skirt (A字裙) 、egg tart (蛋挞) 、conductorless bus (无人售票车) 、platform shoes (松糕鞋) 、ragstock (垃圾股) 。一些行业用语现在已经发生了语义变异和语义增殖, 成为新的语用资源。如:He sensed the ground swells that portend political shifts."ground swell"原为“海啸”, 联系上下文可以引申为“如海啸般汹涌澎湃的舆论”。类似的行业用语都有待于我们在接触英语报刊的具体实践中结合上下文加以琢磨、推敲。

以上只是对报刊英语词汇一些简要的分析概括, 英语报刊的用词可谓庞大精深, 而单词量小却是我国英语学习者掌握英语的拦路虎。因此, 英文报刊不失为接触当代英语词汇的一条捷径, 这是传统教科书和一般词典所不能比的。在报刊英语学习中, 还要不断地进行总结, 丰富自己的词汇。当然对于西方记者的用词, 我们也要持谨慎的分析态度, 不可良莠不分, 照搬照学。

摘要:报刊英语词汇使用纷繁复杂, 但同时也是我们研究掌握当代英语最直接的途径之一。本文总结概括了报刊英语词汇的六大特色, 对报刊英语词汇学习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关键词:报刊英语,词汇特色,词汇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健.报刊英语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范建华.报刊英语教程[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3]端木义万.传媒英语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姜蕴.论英语报刊标题的文本功能及相应的文体特点[J].云南大学学报.2007

[5]鲍勤.曾济民.报刊英语用词特点[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少数民族特色词汇 篇7

关键词:英语写作,词汇错误,少数民族大学生

1. 研究背景

英语写作作为一项输出性技能, 能够直接反映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正如Greenia (1992) 所提到二语写作有助于语言学习, 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文秋芳对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如下表述:“在21 世纪, 英语表达能力将成为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 现阶段英语学习者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外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李森 (2000) 指出, 写作一直是五项基本语言技能中 ( 听、说、读、写、译) 最薄弱的一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双语者。与汉族学生相比, 他们不同的教育背景可能会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提出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时, 主要对少数民族学生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通过归纳, 找出词汇错误的原因, 最后提出一些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以帮助学习者减少词汇错误,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2. 理论依据

James在对英语词汇研究过程中, 将词汇问题分为了形式错误和词义错误两种形式, 其中形式错误主要是指拼写方面的错误, 而词义错误则主要指对词语应用的错误。本文在研究词汇错误时借鉴James (2001) 的分类方法, 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词汇形式错误和语义错误进行了研究。除此之外, 拼写错误是一种常见性错误, 本文也将这一问题纳入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内。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课题的调查对象是昌吉学院英语专业特培班的少数民族学生。本研究所需“错误”样本来自于特培班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的日常习作。本文提到的习作样本主要是在30 分钟内完成120 词左右的作文, 并且不能借助相关辅助工具。在150 篇作文中, 共有词汇错误315 处 (见表1) 。三种类型词汇错误中, 拼写错误所占的比例最大, 共有165 处, 占全部词汇错误的52.4%;措词不当共有99 处, 占31.4%;搭配错误共有51 处约占16.2%。

3.1 拼写错误

在收集到的语料中, 拼写错误共有165 处, 主要类型有字母误写和错误造词。本文所提到的错误造词主要是指写作过程中应用的词语并不存在, 写出的词语与所学的词语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根据词性, 错误词主要包括:借用词、仿造词和生造词。在收集到的语料中, 错误造词共有18 处, 其中借用词4 处, 仿造词8 处以及生造词6 处。例如:借用词:①Xiang Gang---Hongkong ②Yancaocompany---tobaccocompany仿造词: ③ He willdoittwotimesaday. (twice) ④ Shewantstohelpmanyillpeople. (patients/thesick) ⑤ Wewillseeattheparkgate. (theentrancetothe park) 例① - ②表明学生在想不起英语中相对应的表达时, 他们会借助于汉语来满足自身的表达需要。而例句③ - ⑤中下划线部分则说明学生根据汉语思维习惯以及单个英语单词的汉语意义进行排列组合而形成他们语言表达时所需词汇。

字母误写主要表现为: (1) 漏写字母 (omission) , 如:*finaly (finally) ;*gams (games) ; (2) 添加字母 (overinclusion) , 如:*comeputer (computer) ;*foreget (forget) ; (3) 误排字母 (misordering) , 如:*brithday (birthday) ;*ture (true) ; (4) 误选字母 (letter misselection) , 如:*frient (friend) ;*famile (family) ;*delisious (delicious) ;*buzy (busy) 。少数民族语言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外来语, 其发音与英语发音极为相似。如:bank---banka (Uygur) , television---telivizor (Uygur) , telephone---telifon (Uygur) 。为了便于记忆, 很多学生按照类似母语发音的方式去记这些单词, 从而导致出现此类单词拼写错误。此外,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维吾尔族大学生也受其母语单词拼写习惯的干扰。例如, 在英语中存在许多以不发音的元音“-e”结尾的单词, 但在维吾尔语中没有这样的拼写规则, 故而学生很容易把单词games拼写成gams。这是学生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而出现的错误。

3.2 措词不当

3.2.1 形式误选

形式误选主要是指利用真正存在的词语对写作中的词语进行替换, 替换词语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 但是在词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如:Wethinkitveryinterestingandfillveryhappy. (feel) //Ibroughtspecialgifts. (bought)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少数民族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词汇表去记单词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 主要是因为注重形式和意义上的联系, 忽略了单词的拼写。

3.2.2意义关系混淆

意义关系混淆也可指近义词误用, 指学习者混淆两个指示义相似但是引申义不同或语法功能不同的词汇。如:Iwasvery excitingby…. (excited)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片面地认为英语单词与汉语意义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只要将其相对应的汉语意义牢记, 就等同于掌握了这一单词。实际上, 在英语中有很多词汇即使意义能够对应, 用法却不相同。

3.2.3词性的误用

词性误用是指学生在使用单词的过程中, 忽略了单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单纯从词义对照的角度出发来运用单词。如:Iplayedveryhappy. (happily) //Theyareverypolitelytoothers. (polite) 。由于汉语与英语在结构上和用词上的差异性, 往往在汉语中不存在错误的用法在英语中就会出现错误。英语中这类词语较为常见。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所掌握的词类规则会对他们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对英语词汇进行应用时, 不对词类进行考虑, 导致词类错误较大。

3.3 搭配错误

本文中搭配错误主要是指词汇搭配错误。典型的词汇搭配错误是由名词、形容词、动词或副词的各种组合构成。例句:Mymotheraskedustoeatdinner. (havedinner) //Ididn’teat breakfast. (havebreakfast) //Isawafunnybook.. (read) 现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词汇量普遍较小, 远远无法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词汇量。为了通过水平测试, 学生希望在短时间内掌握大纲要求的词汇量。针对于上述情况, 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 忽略了词语的搭配, 只注重单词的基本意义, 这样一来, 在应用过程中, 将会导致搭配错误。

结语

本研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词汇错误进行描述性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了拼写错误、词语的搭配等方面, 其中最为主要的则是单词拼写错误。拼写错误主要是由发音错误, 母语负迁移及过度概括造成的。措词不当则是因为受到汉语学习的影响, 没能够对词义进行有效区分;搭配错误主要受不合适的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归纳, 笔者针对于实际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进行单词发音讲解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正确的发音, 避免因为发音错误导致词汇拼写的错误。同时, 要注重加强比较性的教学, 对一些容易认错的词语进行比较分析,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词语的拼写。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比较简单的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学习, 让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词义进行更好地了解, 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Ellis,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James, C.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Exploring Error Analysis[M].Beijing: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42-154.

[3]Nation, 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4]顾唯琳.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写作中的语言错误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5) :56-59.

[5]何华清.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词汇错误分析——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界, 2009, (3) :2-9.

郓城莲花落特色方言词汇例释 篇8

《汉语大字典》的定义:“落 (lào) 子, 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北方的京津冀是莲花落发展的重镇, 山东、河南也有相关记载。目前宋代文献最早记载乞丐唱“莲花乐”与“莲华乐”, 元代出现“莲花落”的写法, 此后两种写法并存。关于“莲花落”的起源, 至今说法不一。

说法一:合声说。有学者认为:“莲花落”的说唱文体是韵文, 每句后都随以“莲花落”的合声, 故名。如元人高明的南戏“琵琶记”中就有净丑合演莲花落的穿插, 净唱, 丑合:“净:孝顺还生孝顺子, 丑:打打呔, 莲花落。净:忤逆还生忤逆子, 丑:打打呔, 莲花落……”[1]

说法二:佛曲起源说。莲花落与隋唐佛曲“散花乐”及其发展的新式佛曲“四季莲花乐”都有莫大的关系。佛教传入中国后, 在唐初产生了佛曲“散花乐”, 这本来是用于佛教活动的一种募捐活动, 因其“声无暂停, 语无重述”, [2]受到民众的欢迎。在“散花乐”日益普及民间的情况下, 乞丐便模仿其句式与合声逐渐形成“莲花乐”。至于“落” (lào) 取代“乐” (lè) 成为主流说法则是受语流音变的影响。按照《广韵》:乐, 来母铎韵卢各切;落, 来母铎韵卢各切。我们知道, 晚唐以来, 中原地区长期处于混乱状态, 言语接触导致语音快速变化发展由于铎药觉的-k韵尾很早就丢失了, 宕江摄入声由-ak变为-aw, 韵尾消失后入声韵并入了萧豪韵-au, 因此“乐” (lè) 在宋代部分地区就已经变读lào, 至今仍有地区保留这一读音, 如山东省乐 (lào) 陵, 河北省乐 (lào) 亭。后来元明时期通语中出现大量文白异读现象, 乐 (lào) “落” (lào) 互借使用, 因此出现“莲花落”的写法。随着时代的推进, “乐”保留文读音lè, 受其影响文读音占了主流, 因此白读音逐渐被“落”代替。这样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宋代出现“莲花乐”, 而元代以后一直使用“莲花落”的写法了。

二、山东郓城《莲花落》特殊方言词汇现象

打莲花落的是卖艺型乞丐, 他们通过连说带唱地讲吉利话让人高兴而求得施舍, 因此在唱词中有着丰富的通俗方言词汇。杨晓琼莲花落运用地道的方言, 伴有山东话特有的俗语, 无论是从语音还是词汇, 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地方特色。下面将选取郓城莲花落《杨晓琼叫街》选段中的部分特色方言词汇进行考证, 分析其词义来源与发展。

1. 方俗词语

●恁

“俺家穷, 恁家富, 对待穷人要照顾。”《杨晓琼叫街》关于“恁”的含义, 多数辞书都将其定义为方言词。

《汉语大字典》:方言。那么, 那样。如:恁大胆, 恁有劲儿。[3]

《现代汉语词典》:恁, 〈方〉指示代词, 那么, 那样;那, 这么, 这样。[4]

但是通过对唐以前文献资料的查阅可以发现“恁”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使用, 它的属性及含义随着时代的更替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铜器铭文中“恁”, 释为“信”或“任”, 为动词或名词。如:

“余恁怡心, 延永余德, 和祯民人, 余专旬于国。” (王孙遗者钟) 这句话里“恁”为“信”之异体, 指诚信。

唐以前一些辞书也对“恁”进行了注音和释义。《说文解字注》:下赍也, 未闻。按《后汉书》班固典引曰:亦宜勤恁旅力。李贤注引说文恁, 念也。《广雅》曰:恁, 思也。《广韵》亦曰:念也, 恁念为叠韵。

经检索发现, 隋唐以后, “恁”的使用量逐渐增多, 除名词外, 其连词与代词用法明显增多。“恁君与向游人道, 莫作蔓菁花眼看!” (白居易《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宋玉恃才者, 恁虚构高唐!” (于濆《巫山高》) 以上两句中“恁”是连词, 作“任凭”解, 一般出现于诗词中。

“东风次第有花开, 恁时须约却重来。” (冯延巳《忆江南》) 这里的“恁”是代词, 相当于“这样、那样、如此”, 使用频率仍然较低。

宋代以后, “恁”还产生了第二人称代词的用法, 可以指代单数和复数。如:

“当时城上人问打甚话, 其人言:‘恁也不出来共俺厮杀, 我也打恁城不破, 有招安官来, 俺只待要些犒设受招安。’城上人答:‘待恁受招安了, 与恁犒设。’ (《守城录》卷三) 这里“恁”指代“你”或“你们”, 自此以后, 第二人称“恁”使用量大增, 主要用于口语性较强的杂剧戏曲、文人笔记以及白话小说的人物对话中。

“您”是近代汉语新产生的第二人称代词, “您”的产生是因为“你”发生了鼻音音变, 为了区别原来的读音就需要不同的字来代替, 而“恁”正好音[nin], 在当时的口语里是个常用的字, 因而变成了“你”的借音字。但是“恁”又当连词和指示代词使用, 不能全部借用, 因此又在“你”下面加一个“心”。虽然有了这个新造字, 但是“您”并没有完全替代“恁”, 后者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 只沉积在个别方言区, 如山东郓城等地, 而且其中的主要元音发生了由-i到-e的变化, 读成[nen]。

所以, “恁”的演变可以归纳如下:“恁”战国时为动词, 隋唐时出现指示代词用法并一直沿用至现代汉语方言中。唐朝时出现连词用法, 现在基本退出书面语舞台。宋代时出现第二人称代词用法, 一直沿用至现代汉语方言中。

●怪

“这大哥, 也怪好, 你的钱掉五毛。”《杨晓琼叫街》

“怪”是山东方言里使用频率较高的程度副词, 一般用于口语中, 表示某种性状或感觉的程度较强, 程度介于“很”、“太”之间, 一般用于陈述句中。如:怪热怪冷怪好怪孬怪胀饱 (很高傲) 怪烦人 (很厉害)

在现代汉语中, “怪”可以用作动词、形容词、名词和程度副词, 前三种词性的用法在古代汉语中运用得比较普遍, 然而最后一种作为程度副词的功能的使用却非常少, 直到明末清初才得到普遍使用。前三种词性用法很多, 这里只作简要说明:

“怪”的形容词用法:绝巘多生怪柏, 悬崖瀑布, 飞漱其间。 (《水经注·三峡》)

“怪”的动词用法:民怪之, 莫敢徒。 (《史记·商君列传》)

“怪”的名词用法: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这三种用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怪”后面接的是N或者NP结构, 作谓语, 是句子里的核心成分。再看下例:

“投禄候归, 怪欲杀之。” (《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 这句话的意思是, 投禄候在外当兵三年, 突然听说自己的妻子怀孕了, 于是他回来想要杀了他的妻子。从语法上看, “欲”为动词, “怪”多为副词。如果把这里的“怪”理解为“感到奇怪”, 这个解释是不合理的。因为并不是在回来之后, 投禄候在知道自己的妻子怀孕, 恰恰相反, 是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所以他“归”后不会感到奇怪, 而应该在回来之前感到奇怪, 所以才想杀了自己的妻子。这句话所表现出来的是他想要杀了自己妻子的决心, 也就是说表现出的愤怒之极、欲望之强, 即有程度意味, 且程度很深。可见, 发展到这个时候, “怪”充当程度副词的用法已经开始出现, 到了明清时期, “怪”后面接的成分越来越丰富, 有“怪怕”、“怪舍不得”、“怪好”等等。

山东方言中的“怪”和普通话中的“怪”有着相同点, 都有很强的地方口语色彩, 根据后面修饰的词语可以表现不同的感情色彩。褒义:怪可爱的;贬义:怪难看的;中性:怪远的。方言里的“怪”使用非常频繁, 是常用的自由程度副词, 很少受中心语的限制。

●掐

“这小妹, 你咋回事, 掐着腰不吭气。”《杨晓琼叫街》

“掐腰”一词在《汉语方言大词典》卷四的释义是这样的:〈动〉叉腰;插腰。 (一) 东北官话。杨大群《关东传奇》下:“尖脸猴一只手~, 一只手伸出去说。” (二) 胶辽官话。辽宁丹东 (三) 中原官话。山东菏泽、东平、费县。河南郑州。冯金堂《黄水传》第二三回:“武强一~说:‘对, 有新四军共产党, 还怕啥?’” (四) 江淮官话。江苏涟水。[5]

“掐”这是六朝以来产生的词。《说文新附》:“掐, 爪刺也。从手, 臽声。”这只是声母谐声, 清代以来人们常怀疑掐是插的俗字, 甚至认为掐之声义并同插。然而插为清母字, 掐为溪母字, 怎么会相同呢?这样, “掐”的语源就只能是从臽又从插。《说文》:“插, 刺肉 (系传作‘刺内也’, 段注也认为应以‘内’为正) 也。”“掐”从“臽”, 是人在臼上欲陷。因此, 掐字韵部从插, 是强调插入。“掐”与“陷”的不同, 是强调了从爪之义。“掐一朵花”, 就是用指甲去把花枝掐断;说“插一朵花”, 就是把花插在瓶里。两字声母不同, 语义差得多。

《众经音义》收录了许多汉唐时的方俗口语, 其中收录有“掐”字, 根据服虔撰《通俗文》:“爪按曰掐。”“掐”为东汉时已有的俗词, 《韵集》作“□ (qià) ”, 入也。郑珍《说文新附考》谓“掐是汉以来俗语字, 别作□”。《集韵》:“陷也。”《正字通》:“刺入也。”可见, 当时是在摸索、选择一个表达音义比较理想的字形, 最后选定这个“掐”字。

2. 词义变化

语言和时代紧密相连, 时代的投影在一些社会性的人际称谓上尤其明显。郓城杨晓琼莲花落是将传统的艺术形式与当代社会现实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的文化艺术, 因此唱词中的某些词汇固然会发生意义上的变化, 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等等。本文以“老板”一词为例:

“问老板一斤甜桃多少钱, 要饭的给你搞宣传。”《杨晓琼叫街》

“老板”一词是典型的词义扩大。“老板”开始使用时是两个单音词连用:“老”指原来的, “板”指版本。“老板”的初义即指原始的、最初的版本。这种用法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中说当年官私刊刻, 监本而外, “临安书棚本极佳”。其中“睦亲坊陈宅印本”多有精品书目行世, 为时人看重, 这“睦亲坊”卖书开肆, 名曰芸居楼, 招牌上写有“老板印书”字样。[6]可见, “老板”最初并不用作称谓语。作为称谓语使用的“老板”大约成形于晚清, 直至建国前一直通用。“老板”还可写作“老版”“老班”“老板”“老办”, 指的是私营工商业主和雇主。由于私营工商业主和雇主都是财产所有者, 与雇工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因而既有“钱”又有“权”, 这就使得“老板”称谓成为了“拥权得势者”的代名词。到了文革时期, 人们因为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忌讳使用“老板”一词, “老板”称谓语也就退出社交领域, 销声匿迹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老板”称呼旧时地主、京剧演员的用法已经不再使用。另一方面, “老板”称谓语的指称范围明显扩大, 呈现出泛化的趋势, 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最为流行的社交称谓语之一。于是以“老板”呼人的现象随处可见, 小至菜贩、鱼贩、摆地摊的, 大到大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都可以享受“老板”的待遇, 甚至高校研究生导师和普通的不相识者也都被称为“老板”。

当前社会所使用的“老板”称谓语实际上是旧词新用, 它的泛化反过来可以反映这个社会转型期间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追求取向的巨大变化。

三、结语

郓城莲花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它既有传统戏曲“以资笑乐”的俗文化成分, 又被不断注入新鲜活泼的方俗语言, 使得这一小众的民间艺术重新获得了生机和活力。语言是一个时代的衍生品,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它可以折射出一次次时代变迁的轨迹, 莲花落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方言宝藏, 亟待我们去探索和挖掘。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东郓城杨晓琼莲花落唱词的整理研究, 以郓城莲花落《杨晓琼叫街》为具体对象, 将莲花落的词汇作为研究重点, 着重从其方俗词语、部分词汇的词义演变等方面加以论述, 分析郓城莲花落中独特的现代山东方言词, 突显了莲花落的语言艺术特色。

关键词:郓城,莲花落,方俗词语,词义变化

参考文献

[1]刘宗迪.“莲花落”名义考[J].东方丛刊, 2001 (1) .

[2]黄春生.莲花落在北方流变述略[D].保定:河北大学, 2007.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 (第4卷) [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 1988:2291.

[4]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第5卷) [M].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5:989.

[5]中国复旦大学, 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 合作编纂;许宝华, [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 (第四卷) [M].北京:中华书局, 1999:5370.

少数民族特色词汇 篇9

然而, 目前国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观念的研究却很少。为了探讨云南在校汉族和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观念, 本文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200名云南三所大学的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 其中100名学生是少数民族和其他100名是汉族学生, 调查云南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词汇观念现状, 并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的观念做对比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云南师范大学 (98人) , 云南民族大学 (55人) 和昆明理工学院 (4 7人) 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共2 05人, 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03, 汉族学生102人。由于一名学生未交问卷, 在统计问卷时有四张问卷为无效问卷, 所以现选200张问卷为有效问卷。少数民族学生100人 (彝族23人, 白族1 4人, 拉祜族1 1人, 哈尼族9人, 回族7人, 佤族6人, 壮族6人, 傈僳族5人, 纳西族5人, 傣族3人, 藏族3人, 景颇族3人, 苗族2人, 普米族1人, 布依族1人, 羌族1人;男生22人, 女生78人) , 汉族学生100人 (男生18人, 女生72人) 。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调查问卷及访谈为研究工具。其中, 将“英语词汇学习观念调查问卷”作为主要研究工具。问卷主要参考文秋芳 (200 4:11-1 6) 的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 (包括学校、姓名、性别、民族、英语高考成绩、汉语高考成绩、学习英语年限、能否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写作[仅限少数民族语言学生填写]) ;第二部分为英语词汇观念调查共23题, 其中包括记忆观念、习得观念和操练观念。为了便于收集信息, 问卷及其访谈均采用汉语进行实施。

2 调查结果分析

词汇学习观念是指学习者对待词汇学习的观念。学习观念“是学习者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倾向, 是在学习活动中习得的一种内部状态。它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三者共同组成的一种相互关联的统一体” (车文博, 2001) 。文秋芳 (1996) 把英语学习者的观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管理观念, 另一类为语言学习观念。学习者的观念对他们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调查学习者对英语词汇学习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习得词汇。

调查结果显示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记忆和操练这两种观念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0, P=.000) , 在习得这一观念上无显著性差异 (P=.070) 。由此表明无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都认为通过可以语境来习得词汇, 这一点也可以从对他们的采访中得以证明。与汉族学生相比, 少数民族学生认为通过练习可以更好的习得词汇。据笔者分析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 已经习得了汉语和本少数民族语, 英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三种语言。无论他们的母语是汉语还是本少数民族语, 他们在习得这两种语言时进行了大量的语言练习, 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学习的经验。所以在学习第三语言时他们会潜意识地采用练习这一策略, 故而会认为通过练习来学习英语词汇是种良策, 可能这也正是他们反对死记硬背的原因。正如采访时一名纳西族的学生所言, 把学到的词汇用到对话或者作文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增加学习的成就感, 更好地促进英语学习。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都认为可以习得英语词汇 (M=3.5250;M=3.2975)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今的学习者不再仅限于教科书加英语教师的学习方式, 他们可以从报纸、杂志、英美电影、或者直接与外国人的交谈中习得英语词汇。通过这种真实语境的学习, 为学习者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更能促进英语词汇的习得。在采访中笔者从一位来自山东省的汉族学生那里了解到她的英语高考分数为137, 她说这主要得益于她丰富的词汇量。她的词汇主要来源于她喜欢阅读外国名著和观看英美电影, 很少死记硬背单词表。可见, 英语词汇量大的同学少用机械记忆的方法背诵单词, 他们善于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 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词汇可以通过记忆和操练观念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而在习得这一观念上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观念一致。由此可以得出影响学习者学习观念形成的因素除了学习风格、智力、个性、教师因素等内外部因素外, 民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应该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 结合本民族文字的特点, 因势利导, 发挥想象,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适合的词汇学习观念, 提高他们的英语词汇学习能力。希望本研究能为更好地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1) .

[3]文秋芳, 王海啸.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与策略的分析[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6 (4) .

上一篇:权益融资偏好下一篇:思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