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路线

2024-10-16

思想路线(精选12篇)

思想路线 篇1

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就是坚持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只有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才能做是到创新发展, 与时俱进。做到创新发展, 与时俱进, 就是实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只有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是为了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精神实质。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科学发展

一个民族想要生存发展, 就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本质就是创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一条关于保持先进性、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就是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

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 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任务、本质内涵是对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提炼, 发展理论, 形成新的理论, 以此来指导新的实践。人类在认识的基础之上, 运用人的思维、意识, 借助分析、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和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对事物在未来时空序列中运动、发展的规律做出预测、推断, 在头脑中形成关于未来事物全面的科学认识, 并以思想、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等形式表现出来, 为人类的行为、活动设定正确的导向, 提供科学的范式。得出某个“规律”, 就是创新、发展。

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 严重地束缚人们使其不见事实, 不能面对现实并严重地阻碍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要发展, 就必须解放思想。“思想一僵化, 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 文件上没有的, 领导人没有讲过的, 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1]。当然就谈不上创新、发展。只有把思想从原有认识框架和思维模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才能贴近新的实践, 去分析新情况, 研究新变化, 揭示新矛盾, 从而使主观和客观现实在新的实践中达到新的“符合”。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2]。

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才能做到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目的, 也是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与时俱进又是实事求是的实践目的。与时俱进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方法论, 又是一个实践的范畴。从创新的本身内涵来讲, 就是发现新事物、新规律, 并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创新就是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内在规律, 也就是从“实事”中“求是”。而实事求是, 就是对客观存在的全部事物进行深入研究, 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这种研究工作必须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 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运动的规律。要创新, 就必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抛弃原有的关于事物的局限认识, 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唯书, 不唯上, 只唯实”, 深入实际。

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就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也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的首要前提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从外在表现上看是顺乎历史潮流, 反映时代精神, 其实质则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 探求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新属性、新联系、新规律, 以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离开了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 只有与时俱进, 才能跟上发展的时代, 才能符合变化的实际。江泽民指出:“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 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弘扬科学精神, 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勇于面对科技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通过研究和反复实践, 不断创新, 不断前进”[3]。

只有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不创新, 不形成新的理论, 就认识不了事物的规律, 就不能深入实践, 就不能指导实践, 就做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就必须创造新的理论。毛泽东指出:“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 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 才叫理论和实际相联系”[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是为了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是在实现人们的利益、愿望、理想、需要等思想意图时, 所要坚持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仅仅是思想方法、思想工具, 而非目的。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切不可缺少人的思想愿望理想需要这个根本前提。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与实践品格

马克思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它本身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这一品质, “真正是马克思主义完全的和无条件的固有的”[5], 即创新的、不断否定的、发展的。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 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6]。

清楚、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辩证关系, 才能求真务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把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起来, 扎实有效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王全书.与时俱进的哲学思考[J].求是, 2002, 16.[1]王全书.与时俱进的哲学思考[J].求是, 2002, 16.

[2]刘泽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高度统一[J].求是.2003, 05.[2]刘泽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高度统一[J].求是.2003, 05.

[3]于莉莉, 李丽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 04.[3]于莉莉, 李丽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 04.

[4]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4]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5].江泽民.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0-6-7.[5].江泽民.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0-6-7.

[6].毛泽东选集. (三) :801.[6].毛泽东选集. (三) :801.

思想路线 篇2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让我们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强大自己、提升自己、锤练自己,真正让我们修成真身,让我们更优秀、更完善、更胜任人民教师这项工作。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诚实的人、成熟的人、实在的人,纯粹的人,真正让我们成为真人,让我们培养出更多优秀、健康、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严三实”重要讲话 学习心得

习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在全国、全军、全党,上至党政机关、下至基层百姓,都引起了热烈反响。大家认为,关于“既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需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等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现实针对性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加强党风政风作风建设提供了指南。

当前,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但面临的国内外政治形势也是错综复杂,受到的诱惑也是接踵而来,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万丈深渊。面对百姓雪亮的眼睛、媒体公众的监督,社会舆论的压力,党政发展的要求,现在必须坚持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唯有各级领导干部都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要求改进作风,才是王者之道。而“三严三实”就是对群众路线及作风建设的进一步升华,也是其具体方法。

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为官者要做到以德为先,修身养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治国、平天下,进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XXX

XXXX年XX月XX日

党的基本思想路线思想汇报三

尊敬的党组织:

在预备期的这段时间里,我在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还注重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因为在总结国内外的大事的经验和教训时,我深刻认识到政治思想的指导作用。同时作为一个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我,更注重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用作为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在这段时间学习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习了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 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科学地概括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集中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特征,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治党治国、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的深刻和精辟的揭示,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体认,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对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我们党从建立伊始就以中国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代表的姿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政治上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民主集中制,在经济上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掌握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从而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出了“双百”方针,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然而,由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又缺乏经验,使得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使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特点,科学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并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历史的经验表明,只要我们党坚持和把握了“三个代表”,我们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胜利,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三个代表”,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能否坚持“三个代表”,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人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人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

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的共同理想,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根本宗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脚踏实地的做好工作。

XXX

XXXX年XX月XX日

用思想撞击思想 篇3

一、学

“学”是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一般分四步进行: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学生独学、对学和群学。

“独学”环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徘徊在文字的表面。如果在“对学”“群学”环节依然如此,他们的思维就难以得到发展,阅读能力也不能有效地提高。此时,教师精心的一问,就如借给学生的一支长篙。借力于这支“篙”,学生的思考会更深入。

群学阶段,教师走到第三小组时,发现他们正围绕“探究本课的说明方法”进行讨论。有的说:我发现这一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第一句“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这句话通过比较,突出了鲸的大。立即有人补充:段中还有一处也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句话把鲸的舌头和大肥猪进行比较,说明鲸的的确确是个“巨无霸”——一条舌头就这么大,这么重,如果再加上庞大的身躯,该有多么大啊!我微笑着肯定了他们的发现,追问:“它们运用了同一种说明方法,也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突出鲸的大,那么,可不可以把比较的对象换一换,拿大肥猪和鲸比,拿大象和鲸的舌头比呢?”孩子们一时语塞,又开始埋头读书、思考。

再次来到他们身边时,他们兴奋地汇报了对学、群学时的新发现。“老师,这两句话的比较对象不能互换。鲸和大象分别是陆地上和海洋里最大的动物,把两个巨无霸放在一起比,才旗鼓相当。大肥猪虽然也很大很重,但和大象比,只是小巫见大巫。”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学生抢过话头:“这就好像看比赛,如果两队水平差不多,胜负很难预料,我们才看得带劲儿;如果两队实力相差很大,比赛一边倒,看起来就没劲了!所以,比的双方一定要旗鼓相当!”我欣慰地点点头,说:“是啊,我们在运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时,一定要精心选择参照物,不然——”“竹篮打水一场空!就算你用到了这种说明方法,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调皮鬼李天意抢过了我的话头。大家都笑了,探究的喜悦在每个人的脸上绽放。

二、展

展指展示,一般分为组内小展示和全班大展示两种。充分自学、小组展示后进行的全班大展示,能让学生充分地交流自学收获,享受学习的快乐。

完成“走进鲸的世界——展示课外探究成果”后,八个小组都跃跃欲试。首先上场的是第四小组,组员手里各举着一副图片。组长带头讲:“我向大家介绍的是鲸的身体构造……”接着,有的介绍鲸的分布范围,有的介绍鲸的经济价值,有的介绍鲸的搁浅之谜,还有的介绍鲸的集体自杀之谜……丰富的内容让我们大开眼界。第二轮上场的是第八小组的代表,他们采用“自叙体”,向大家介绍了鲸家族中的“潜水冠军”抹香鲸,活泼有趣的讲述引来了阵阵笑声。第四小组不甘示弱,他们派出了两位选手。一位介绍了《国际捕鲸公约》的由来和世界各国对鲸的保护措施,一位为大家朗诵了一首小诗。随着他抑扬顿挫的朗诵,我们似乎听到了世界濒临灭绝的动物和鲸一起发出的呐喊:“救救我们!”最后一个机会被早已急不可待的第一小组抢到,他们采用“小记者采访动物学博士”的形式,介绍了享有“金丝雀”美誉的白鲸。独特的创意,引得大家一个劲儿地感叹,“长了见识!”

给孩子一个舞台,他们就能创造无限的精彩。信息时代,知识的话语权绝不仅仅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所以当下的课堂不能只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坛,更应该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学生展示的舞台。借助这个平台,教师会教得更轻松,学生会学得更快乐。

三、拨

“拨”指点拨。恰当的拨能促成课堂生成,或者把交流、讨论引向深入。

大展示阶段,第五组代表展示了“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收获。有个学生说:“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句中列举的“近四万公斤”“约十七米长”“十几头”都不是准确的数字。如果去掉“近”“约”“十几”,这些近似数变成了准确数,就不符合实际了,从中可以看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的发言触发了教师的灵感。教师顺势点拨:“列数字是常用的说明方法之一。如何准确地表达不确定的数字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更多的例句,分组进行探究!”经过认真的阅读讨论,有的学生说:我们发现,不同的词在表达近似数的时候,意思是不同的。比如,“近四万公斤”的意思是不足四万公斤;“约十七米长”是在十七米长左右,可能超出一点,也可能是缺一点;而“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中的“三十多吨”,意思是重量超过了三十吨。所以,我们在选择词语时一定要慎重。另一位学生说:我们还有一个新发现。从“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两句中的“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幾十年到一百年”中可以看出,用文字介绍不确定数字的起止范围,也是一种表达方法。”

教师精巧地一拨,拨出了学生对说明方法以及说明语言更准确地理解。其实,“学”和“拨”是相互促进、相互生成的,它们让师生的思维激荡着思维,思想撞击着思想,方法启迪着方法,从而演绎出课堂的精彩。

责任编辑 姜楚华

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篇4

“实事求是”, 出自《汉书》, 班固称汉景帝之子刘德:“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意思是在研究学问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 能够客观地评价历史, 从中找出真实的结论。唐代史学大师颜师古说:“务得事实, 每求真是。”1938年,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讲道:“共产党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实事求是”的概念。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前夕,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 对“实事求是”做了科学的界定:“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是”是事物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 “求”就是去探索、去研究。

从整个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的解释来看, “实事求是”是对严谨治学学风的概括, 并不是哲学领域中的命题, 而把“实事求是”赋予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科学含义, 乃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过程中的一项创造。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没有确立一条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三次唯上、唯书、不唯实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中国革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毛泽东在总结我们党流血牺牲取得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最早认识到:要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也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 是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模式化、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1929年到1930年, 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29年6月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说道:“我们是唯物史观者, 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30年, 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为了纠正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 他提出, 必须“洗刷唯心精神”, 注重实际调查, 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在这里, 毛泽东针对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针对唯共产国际指示是从的教条主义, 针对唯苏联经验是从的经验主义, 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高度, 提出了确立我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1936年到1938年间, 毛泽东为了从世界观的高度揭露党内机会主义的根源, 在紧张的抗日战争中, 研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 写下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重要的哲学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 他论证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把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升华为哲学的理论, 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毛泽东在1940年1月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对于中国革命问题的研究应该取科学的态度, 因为‘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 唯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 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 ‘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绝不能解决问题的。”

1941年5月,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在党的七大上, 毛泽东作了一个结论报告, 最后一个题目就是“实事求是问题”。他说:“我们的阵地只能一个一个地夺取, 我们的力量只能一点一点地聚集, 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革命的现实主义, 切切实实、一点一滴、一个一个地夺取敌人的阵地, 这样才是比较巩固的。”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和确立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且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它是在反对唯书、唯上、不唯实的残酷斗争中, 经过漫长的历史磨难才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是理论的简单推导, 而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是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然而,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落实更不容易的。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曲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而毛泽东在晚年所犯的错误也在于违背了他自己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近几年出现的地沟油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有色馒头事件等, 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证明, 凡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行为准则, 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而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进入21世纪,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能否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的胜利, 关键在于能否始终如一地坚持好实事求是这一根本准则。坚持实事求是, 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 我党制定、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我们党为了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制定政治路线, 这一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 正确的政治路线不能凭空产生, 它必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 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作为指导。回顾我们党的历史,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 之所以取得胜利, 从根本上说, 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才制定出并贯彻执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从而推进了我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我党自身的成熟;而所遭受的一切挫折, 或者是因为违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没有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 或者是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而没有能够将原来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坚持贯彻下去的结果。

(二) 为了加强我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并提高我党的领导能力,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被毛泽东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的新的工作作风。在这三大作风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根本的, 其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而要真正做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必须深入群众, 关心群众生活, 而不能浮在上空、脱离群众;要老老实实做人和老老实实做事, 严于律己, 接受群众的批评, 勇于自我批评, 正确认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必须在对客观事物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答案, 而不能夸夸其谈、哗众取宠。此外,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还是我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无论在革命、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 我们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 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 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提质量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这就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要求:既要促进经济总量增长, 又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既要扩大民主覆盖面, 又要改进和完善民主制度;既要促进文化大发展, 又要创新文化体制;既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又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实现经济发展, 又要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所有这些都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紧密结合实际, 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 科学研究, 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经验, 不断超越自己, 只有这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1、3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2]谢俊,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启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3]杜勇,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J].安顺师专学报, 2001, (4) .

党的十六大思想路线思想汇报 篇5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自我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我一方面认真参加了多次集中学习和讨论活动。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能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作为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理念,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其核心就是人们常说的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作为教师,维护人民利益主要体现在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为家庭与社会服务,这就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强化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为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实践教育要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方针;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教育教学改革及方法、模式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不能要求学生全盘照搬教师的思维。教师必须因时、因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要为了一切学生,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同时,教师要做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老师是知识的载体,老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老师。现在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把知识教给学生。要变教学工具为开启新知识大门的钥匙,变传授知识为传授学习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类比思想”与“转化思想”例说 篇6

类比思想与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化抽象为具象

物理概念体现的是一种思维形式,人们借助这种思维形式来认识各种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因而物理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往往由于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容易形成学习时的障碍。因此,重视运用“转化思想”将物理概念所反映的一些现象、一些效应直观地显现出来,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感知、去领悟她们的本质特征,达到化抽象为直观的教学效果。

案例:温度与温度计

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可以感知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那么我们怎么把温度直观地显现出来?普通液体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把温度的变化转化成可以看得见的液体的体积的变化、更直观的是液柱在温度计的毛细管中的长度变化而显现出来。简言之,就是把温度的变化转化为长度的变化。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理解这一概念,可以先做一个类比:路面对车的阻碍作用,可以从车流量的大小来判断,路不好走,对车辆的阻碍作用就大,车走的慢,车流量就小,所以车流量小可以说明路面对车的阻碍作用大。与此类似,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以从它产生的效应入手,将一个灯泡接入电路,通过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流的大小,进一步判断电阻的大小。

实际上,很多仪表都是利用转化的思想把看不到的物理量转换为可视的直观的物理量制成的:电流表把电流的大小转化为指针的摆幅;电压表是把电压的大小转化为指针的摆幅直观可见,可以从表盘上直接读取我们所需要的物理量。弹簧测力计把力的大小转化为弹簧伸长的长度;杆秤把质量转化为在秤杆上可以看得见的长度;水银压强计把压强转化为水银柱的高度,等等。

2. 化隐性为显性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坚实基础,它不仅能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还能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验中,有一些物理性质和物理量,由于其自身属性的关系,很难用仪器仪表直接显示出来,或因条件所限,无法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此时就需要灵活运用转化的办法,在等效的前提下,把这些隐性的物理性质转化为方便测量的物理量。

案例: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电磁铁是也通电之后才有磁性的,磁性的强弱可能与电流大小有关;可能与线圈的匝数有关;可能与线圈的形状有关;等等…

猜想依据:磁性是物质的一种隐性的物理属性,磁性的有无、磁性的强弱都是不能直接看出来的,如何直观地显示这种性质,如何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从磁性的定义出发,直接看他能否吸引大头针可以判断(磁性的有无——能否吸引大头针),而磁性的强弱指的是电磁铁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能力的大小,这样,就需要将这一隐性的性质转化为可以直接看到的它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显示它的磁性的强弱(磁性的强弱——吸引大头针的多少)。

磁性看不见也摸不着,这种以能否吸引大头针以及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有无以及磁性的强弱的方法,就是转换法。思想已经明确,就可以大胆地设计实验了。

3.化直接为间接

学习物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综合实践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学生讲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到实际生活中进行检验和运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活动过程中,重视“转化思想”的应用,能够将复杂的制作及测量环节,变得更简便与直接。

案例: 制作密度计

活动目的:利用物体漂浮条件制作一个密度计

所需器材:直径为8.0cm的圆柱形空饮料瓶,细砂(配重)简单制作工具等等

制作方法:准备空饮料瓶一个,打开瓶盖,在饮料瓶里倒入质量适当的细砂,保证饮料瓶能够直立与水中适当深度处,根据事先测量好的瓶底的半径和瓶子与细砂的总质量计算出不同密度对于的高度,在饮料瓶外壁标上刻度线,一个简易的液体密度计就做成了

确定刻度:事先测出饮料瓶与细砂的总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饮料瓶的外半径r,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不同液体的密度对应的浸入深度,然后在饮料瓶的外壁标出刻度(刻度是不均匀的)。

本案例中,活动小组的学生们巧妙且恰当地运用了转化的思想,将待测的物体质量转化为可以直接标记在瓶身上的长度刻度值,非常简单适用。

4.习题教学中应用 化数字为图形

习题教学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是促进和完善学生对新知识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习题一般都给出了一些已知条件和物理量,通常这些物理量的题设条件下存在着内在联系,如果学生仅文字和数字的角度去思考,很难把握这种内在联系,往往因此陷入解题困境,不知如何下手,而灵活运用“转化思想”将题目中条件和物理量“数”的信息转化为“形”的信息,便能是所需要解决的物体一目了然,从而顺利完成解题。

案例:机械运动中的路程——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固体熔化凝固图象(此处不展开分析)。

5.化复杂为简单

物理学史是一座人类科学思想方法的宝库,蕴含着及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在物理学史教育过程中,通过深入剖析若干物理学重大发现、重大突破的典型案例,了解科学大师们的科学发现与创造思路,品味其非凡的想象力和独特的科学上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接受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熏陶,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转化思想精神其中一种常见的、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的科学思想。

案例 托里拆利实验

初中学生学习了液体压强规律后,了解到液体内部压强公式,一般会习惯地用类比的方法想到一个新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如何计算?能否用液体压强公式来计算呢?显然,因为空气的密度是不均匀的,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多而减小,不是一个定量,所以不能通过测量高度借用液体的压强公式来间接测量大气压强,液体压强公式不再适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路线 篇7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及其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这一过程中, 马克思、恩格斯经历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 经历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新世界观理论体系的探索。他们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科学地总结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实践经验, 批判地吸取了前人的最优秀思想成果, 深入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不断地开拓创新, 终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大众化, 就必须实事求是, 就必须清楚实事求是的内容。毛泽东说:“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 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提出, 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他还指出, 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他说“解放思想, 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就是实事求是”做到实事求是就必然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 坚持马克思主义, 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 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 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胡锦涛指出,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 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这些既反映了实事求是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 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因此,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实事求是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 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 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也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实事求是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 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由传统意义上辨明古代文物、典籍或文献的真假是非, 到近代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具体内容, 再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对其全面、准确的理解的一个发展轨迹。我们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 就是要让群众认识到事实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选择。

对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解, 特别要在社会历史领域认识和把握规律,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五四运动”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 富有创造性地改造传统实事求是, 使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指出, 必须“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证明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 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必须“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 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 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 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实事求是思想的基本内容, 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 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 但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他第一次强调了调查研究对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从这里, 已经能够相当清楚地看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论雏形。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 毛泽东就强调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邓小平的实事求是思想渗透于他的思考活动、领导活动和战略设计活动中, 并转化为中国发展的道路、方针、政策, 它是一种活的哲学精神。江泽民全面地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体化和时代化, 从而把实事求是转化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成为调控工作的方式。胡锦涛全面地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化, 从而把实事求是转化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科学发展观。因此,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社会历史的选择, 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思想路线。

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有效落实贯彻实事求是。首先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毛泽东强调:“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 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他还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邓小平也明确指出, 实事求是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 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 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 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其次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科技先导, 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经济建设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科学指导。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是方向和思想方法, 而且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最后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才能让人民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 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得以大众化。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的, 走自己的路, 就必须在思想方法上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就必须在基本立场上把握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就必须在理论原则上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样我们才能坚持实事求是, 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就必须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必然选择,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对于统一全民思想、增强凝聚力,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还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实求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十册) [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 1996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思想路线 篇8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实行正确领导的根本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概括地说, “群众路线,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1]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 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 活动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 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在党内深入开展。为了深入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本文认为有必要从群众路线的角度来学习和研究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下面从群众路线的角度, 具体分析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最基本的内容, 是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前提,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从群众路线的角度来看,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 党员干部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做好工作都必须从广大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 不能随意地回避和脱离群众实际, 也就是要做到“从群众中来”, 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具体情况, 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 形成一般性的理论和原则。

党的一切工作只有贯彻群众路线, 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这一点要反对几种错误倾向:1.反对主观主义。2.反对机械唯物论。

以上两种极端会使领导干部脱离群众, 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了群众的现实情况, 进而造成的“左”的或右的工作倾向, 难以得到群众的肯定和支持, 各种工作也就难以取得进展。

所以,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客观而辩证地一切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实际水平出发, 党员干部要真正转变工作作风, 转变文风、会风, 改进同群众的关系, 做到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二、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曾指出:“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 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 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2]他把这种联系比喻成“有的放矢”。从群众路线的角度出发, 做好理论联系实际, 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透彻;二要搞清楚群众的实际情况, 不但要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搞清楚群众的实际情况, 还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想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上两点, 应该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要反对脱离群众实际的教条主义, 二要反对懒于学习理论, 二者都属于割裂理论和实践的主观唯心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在下工夫钻研理论的同时, 应高度重视理论的来源——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 尊重实践就要做到尊重群众。尊重群众就要尊重群众的切身利益, 尊重群众的各种权利。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源源不断地创造出的各种成果, 这些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实践基础。以尊重群众来尊重实践体现了“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体现了“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 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具有统一性。

三、实事求是

1941年,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 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

从群众观点的角度来看, 坚持实事求是要做好以下两点:一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研究群众的生活、生产发展的规律;二要善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来探索、发现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党的领导干部应该看到群众所反映问题的宝贵价值, 要善于从这些问题、现象入门, 透过这些现象研究其内在的本质联系, 通过“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找出我们工作的本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还要解放思想, 打开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禁锢, 而“一切为了群众”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动力与保证。

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就是实践性, 此特征使它具有通过实践不断自我检验、自我校正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正是这种特征使我党能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 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领导干部就要深入群众, 深入实践, 使形成的方针政策“到群众中去”, 把集中起来的理论和原则, 再回到群众中去, 指导群众的实践, 并检验其正确与否。从认识论角度来看, 这体现了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过程。做好这一环节, 领导干部要善于到群众中去, 多听意见, 多问情况, 审视我们的方针政策能否经得起群众实践的检验。要让群众畅所欲言, 真正以群众认可不认可, 群众满意不满意来检验党的领导工作。要相信群众的实践可以检验我们的工作, 相信群众可以为领导干部的工作提出更好的建议。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需要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我们应认识到,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发生了深刻变化,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新变化, 不仅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经济权益的实现, 也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权益的实现;不仅要通过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也要重视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以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

总之, 党的思想路线是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 群众路线是党的思想路线的落脚点, 把党的思想路线落到了实处。要想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

摘要: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有必要从群众路线的角度学习和研究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思想路线的落脚点。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

关键词:群众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单行本) [M].北京:中共中央印发, 1981.

[2]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0, 801.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内涵 篇9

1 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

坚持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党所有工作的宗旨。马克思指出: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给人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应该把关心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1942年12月,他对陕甘宁边区的党员干部说,共产党对人民是给予,而不是索取。就目前情况来说,给予“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毛泽东还从党性修养的角度,对共产党人提出了严格要求:共产党员要不谋私利,而只为人民群众求福利;共产党员要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基础上教育人民;共产党员必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每时每刻都考虑着人民的利益。毛泽东说,共产党员要做与人民的利益相一致的事情,改掉与人民利益不一致的错误。

2 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

既然要为人民服务,那么负责也是应有之意。毛泽东指出:“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同志们,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5]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以人民利益为准,是党员干部说话办事的原则;第二,党员干部做工作如果出现了失误,要及时改正。把给人民的损失降低到最小。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共产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欢迎人民群众的监督批评。只要批评得对,共产党就改正。

毛泽东一贯认为,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人民把权力委托给共产党,党就一定要办好人民交代的事情,保持人民的信任。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处理好党群和干群关系。毛泽东指出,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根本上是一致的,这是由党的性质与党的宗旨决定的。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完成了党的工作,反之亦然。对有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机械照搬上级的政策和指示办事,毛泽东给予了严厉的批评:“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要在领会上级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完成党的任务,这才是为人民负责。

做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要求党把满足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准则。毛泽东强调,真理都有利于满足人民利益的需求,错误则做不到,因此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他总结历史经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是否联系群众,是否与群众的要求相适应,是判断党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的标准。他提出,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当将满足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作为自己一切言论行动的最高标准。

3 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群策群力。中国共产党只有充分地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革命和建设的事业才有成功的可能。谈到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就有一个态度问题。共产党能恩赐、包办人民的解放事业吗?答案是否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追求解放的活动中,人民群众不但是被解放者,同时还是解放者,换句话说人民群众既是解放的主体,又是解放的客体。马克思指出,“人在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中,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依靠恩赐和给予是不能够真正解放人民群众的,要相信人民群众可以自己解放自己。

人民群众的自觉和自愿是解放活动的前提。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自觉去争斗,自愿去争取,然后群众才能获得和巩固斗争的果实。仅靠共产党自身的力量,没有自觉自愿的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解放事业是不会成功的,历史也不会向前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自觉参与,党的政策和策略再怎么正确也没有用。所以人民群众的自觉和自愿是党一切工作的动力,离开了群众的自觉与自愿,党将一事无成。

那么,怎么才能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自觉与自愿呢?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是要不得的。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要密切联系群众。要通过深入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只有在他们自身的解放活动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动起来。

4 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一切依靠群众”,其中就包括依靠群众的智慧、经验的问题,向人民学习也是其内在要求。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而知识从实践中来,向谁学习的问题,不言而喻。列宁指出,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者,既要善于教育群众,还要善于向群众学习。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列宁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农民的学生,而不是农民的先生。”斯大林也提出:“平常的人有时候竟比某些高级机关更接近于真理的多。”共产党的直接经验并不能满足领导中国革命的需要,还需要吸收借鉴人民群众的经验。毛泽东指出,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先向群众学习才能教育群众,群众并不需要高高在上的领导者。

共产党领导人民前进需要具备几个要素:预见性、足够的知识和经验。预见性指的是党对将要发生的各种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要具备这三个要素,党就必须重视学习。学习的对象有两个,书本与人民群众。学习书本知识与学习群众知识本质上是一致的,书本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人民群众。毛泽东说,“只有我们同志虚心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把群众的知识和经验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更高的知识才能够具体地去启发群众的自觉,指导群众的行动。”个人的主观臆想和生搬硬套别国经验是无用的。

向人民学习是毛泽东倡导的一贯作风。他认为,智慧和知识来源于群众。“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毛泽东说,正确的认识源自人民群众的实践,深入群众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

毛泽东指出,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的前提就是先做人民群众的学生。他强调,“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14不虚心向群众学习,是永远也不会了解中国实际的。毛泽东不仅对全党同志提出了学习群众的要求,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他总是深入群众之中,通过调查研究,努力学习群众的知识和经验。他说:“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15。向群众学习还要求党员干部要有辨别能力。人民的意见与建议、经验和知识有正误之分,党员干部要摒弃错误的部分,吸收正确的部分。

5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仅有群众观点还不行,还需要找到一条实现的路径。毛泽东将这个路径总结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指的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把群众的需求和智慧等信息收集起来的过程。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吸收人民群众的智慧,是党制定正确政策和策略的第一步。收集起来的信息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而且也肯定不都是正确的,这就需要党对其进行辨别、加工和提炼,使之成为系统的、正确的信息,用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是党制定正确政策和策略的第二步,是党制定正确政策和策略的关键。

“到群众中去”指的是将党制定的政策和策略转化为群众行动并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从群众中收集信息,然后经过加工制定出政策和策略,目的就是为群众实践提供指导,并在实践中检验政策和策略的正确性。这是党制定正确政策和策略的第三步。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要想成为群众改造世界的武器,还必须向群众做宣传,以便被群众理解和接受。人民群众对党政策和策略的接受与否,决定了党事业的成败。所以毛泽东说:“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我们的工作不犯错误,其界限也在这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永恒的过程。随着历史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人民群众的实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党制定的政策和策略也必须不断的向前发展。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原因,关键就在于党的政策既代表了群众的意愿,又不断地在群众新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丰子义,杨学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辩证统计的差异思想和平均思想 篇10

统计学的性质决定了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 在各个学术领域都要使用统计。生物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三个学科对统计的使用尤其多。本文主要从统计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作介绍。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会科学, 既研究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 也研究统计方法。统计学是继承和发展基础统计统计的理论成果, 坚持统计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使统计理论研究成果更接近统计工作实际, 在国家和社会得到广泛发展。

统计思想是指统计工作中应树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上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基础, 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也是统计工作中应遵守的指南。这里的统计思想是指统计不同于别的学科所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数理统计权威的基础。统计思想不是天然形成的, 需要经过不断实践形成观念、意识、理念等一步步阶段, 逐步形成系统的统计思想。统计思想是根据人类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开展各种统计时间、统计理论研究与概括, 才能逐步形成系统的统计思想。统计思想有很多, 平均思想、差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以及检验思想。每一个思想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它们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以及分析和综合的统一等等。

2 平均思想和差异思想

统计的平均思想是一种思维方式, 即从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客观全面的看问题, 从控制偶然性或抽象掉差异性出发, 通过综合、平均, 达到对现象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认识。从统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来看, 统计平均数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如总体水平的反映, 不同总体水平的比较, 同一总体水平时间发展水平的比较, 相关事物之间联系的程度, 多种事物发展水平的综合变动情况等等。

统计研究同类现象的总体特征, 它的前提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存在着差异。如果各单位之间不存在差异, 也就不需要做统计, 如果各单位之间的差异是按已知条件事先推定, 也就不需要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就是要认识事物方面的差异。统计学反应变异情况较基本的概念是方差, 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可以说, 均值和方差这两个概念分别起到“隐异显同”和“知同察异”的作用。平均和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

3 平均思想和差异思想关系

数据之间的差异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如何把数据中蕴藏着的信息进行浓缩和加工, 并从千差万别的数据中将我们所需要的的信息提炼出来, 就产生了重要的统计的概念和思想方法。

比如, 为研究某个指标X, 得到n个观测值、……。它们是有差异的, 但这组数据有一种集中趋势, 他们在某个数值附近的频数较大, 而远离该数值的频数较小, 这个数据就是均值。均值只是反映观测值的集中趋势, 而观测值之间的差异可能很大, 也可能较小, 或者说数据、……可能集中于均值附近取值, 也可能远离均值取值, 那么如度何刻画观测值偏离均值的程度呢?我们用方差来刻画, 方差越小, 观测值、……越集中在均值附近;方差越大观测值、……越分散。

若我们要对比分析不同性质、不同水平变量数列的离散程度, 单单用方差这个统计量是不能表示的, 因为方差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绝对值, 其数据大小不仅受变量值离散程度的影响, 而且还受变量值平均水平的影响, 所以对于这类问题我们用变异系数来表示, 我们一般用标准差系数, , 这样就消除了两个总体水平不同的影响。

我们不难发现均值是测量数据变异的基础, 均值是在数据中传递出总体水平, 而方差又是体现总体内部的差异, 从而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事物。统计的平均思想和差异思想相辅相成, 互相作用。下面举例子来说明平均思想和差异思想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确定的情况下, 投资者决策可用确定性结果来描述, 在风险条件下, 任何行动的结果并不被确知, 并且结果用频率函数来表达。频率函数列示出所有可能结果和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这意味着, 投资者不能再用一个数值或收益值来描述任何资产投资, 收益必须用一系列来描述, 而且每个结果都伴随着发生的可能性, 即概率函数或收益分布。

因此, 在风险条件下, 描述收益的两个最常用的属性是:期望收益和标准差, 前者是描述中心趋向性的指标, 后者是描述风险围绕着中心偏离的指标。

通常, 我们并不会列示出有可能性。真实资产的收益可能性非常多, 这使得为每类资产编制一个类似的表格就成为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进一步而言, 即使投资者决定编制这样的表格, 由于误差可能很大, 投资者使用一些概括性指标来代表结果可能会更好。通常, 至少有两个指标被用来描述概率相关信息;一个指标用来衡量平均值, 一个指标用来衡量围绕平均值的偏离。

有些差异是有意义的, 但有些差异是没有意义的。验证差异有没有意义, 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平均数。比如说, 某教务处长声称全校高等数学的平均成绩达到了80分。为了验证这个结论, 决定抽查一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 结果算得平均分数为78分。很显然这个差异是不显著的, 因此不能由此就说教务处长在吹牛。但是如果算得的平均分数是60分, 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差异是有意义的, 因而也是显著的, 因此便得出结论, 教务处长在撒谎。

4 总结

由于统计研究的是由大量具有某种相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总体, 而其研究目的又是揭示总体的特征, 因而必须通过其中许多个体单位的数值抽象出总体的特征。而这种抽象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计算总体中各个单位数量标志的平均值, 一次反映各单位的一般水平, 进而说明总体的一般水平。

统计平均思想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 即认识事物要看主流, 不要片面性, 极端化。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发展趋势, 通常由其均值表现出来。人们只有研究和充分认识事物发展的平均水平, 才能准确把握其发展程度和趋势。统计平均思想为统计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统计研究方法都是在平均数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例如, 统计指数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统计预测和决策等方法, 无一不是建立在平均数理论之上的。

在统计认识中, 个体的差异性中蕴含着总体的同一性。统计方法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抽象掉各个个体的差异性, 探求总体的同一性, 并用差异性去标志同一性的内在质量。差异性是统计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没有差异性就没有统计;而同一性则是统计的目的, 为了求得同一性才需要进行统计, 何谓同一性, 无可厚非, 就是探究总体的平均思想。

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规律指导统计研究必须是将统计中的平均数与分组法结合, 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用反映现象的离散趋势的变异指标与反映现象集中趋势的平均数结合使用, 以使研究更全面, 更完善。统计的差异思想离不开平均思想的运用, 差异思想是平均思想的进一步使用。退一步说统计的六个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 都是为了挖掘事物的本质。

重复测量某种同一客体出现不同的数值属偶然, 而同一客体本身真实数值则为必然。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的数量差异为自己开辟道路。统计研究中经过综合平均, 将大量偶然性所形成的数量差异, 互相抵消, 显露出平均则为必然。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统计抽样调查问题上变现极为明显。客观事物极其复杂, 变现千差万别, 同一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也非常大, 从个别单位, 往往因偶然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探索其本质和规律性。然而, 通过大量观察, 排除偶然性因素影响, 就可暴露出事物的真相, 显现其本质。在进行抽样调查时, 只有随机抽取的个体足够多, 消除诸多因素影响, 才能通过抽样总体的数量特征正确地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 统计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 是要研究探索和发现认识客体本质及其规律的方法。统计的各个思想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相互交叉, 相互补充, 使统计认识更系统、更具体和更深刻。就如平均思想和差异思想, 少了任何一方, 其中一个思想都不能孤立存在, 其功能和作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统计平均思想和差异思想辩证统一的关系为统计学的研究和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摘要:统计学是以现象的数量特征为研究对象, 利用自身特有的方法, 发现现象的规律的一门方法论科学。统计学包含着丰富的一系列辩证统一的思想, 有平均思想、差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以及检验思想。文中主要是讲差异思想和平均思想的关系。

关键词:统计学,统计思想,平均思想,差异思想

参考文献

[1]罗良清.统计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07.

[2]陈希孺.数理统计学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07.

[3]陈福贵.统计思想雏议[J].北京统计, 2004, 05.

[4]范文正.几种基本统计思想的现实意义[J].统计与决策, 2007, 08.

时代领袖 思想之光有温度的思想 篇11

蜘蛛侠和李嘉诚,一个是艺术创造,一个是真实存在,却都堪称时代领袖。在这个崇尚多元价值的时代,领袖的形态,早已不匿于一囿,领袖的概念,也已被偶像粉丝一类词语解构。“臂之所指,莫不制从”,是领袖力量的体现;但更多的时候,这种力量以思想的面目出现,滴水穿石,无远弗届。

思想不是理性和形而上的专属,语言文字亦非思想唯一的面相,有时,人们通过情感充沛的线条和影像呈现思想,有时,一种美学是一种世界观的更好表达。

思想不行动,但它促使行动。一部《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战争。思想不满足于告诉我们:“生活是怎样的。”它对我们说的是:“生活应该是怎样的。”生活应该是山清水秀万物共生,生活应该是安全安居社会平权,生活应该勇于创新,生活应该相信未来。

书生仗剑,行走泥泞,思想领袖往往不在庙堂高处,孔子和柏拉图,都是现实世界的失败者,他们与权谋之术的距离,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严格意义上的思想不同于普通人所说的“想事儿”,配得上思想二字的,往往是确定不移普遍有效的至理,是不变的“道”。“问道”艰难,信仰与主义的超市看似琳琅满目,世人却多信仰缺失,精神迷惘。人与自然的矛盾、精神与物质的对立、文化的冲突,在在都需要重蓄思想的势能,冲破现代人的精神梗阻。

思想不是石頭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思想领袖和你我一样,也有人生的沟坎,和你我不同的是,他们不会冷漠,总是对自我之外的世界保有思想的温度。冷漠让人“无思”,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把人类的很多悲剧都归于“无思”状态,在她看来,大众的“无思”几乎是所有黑暗时代的温床。思想领袖为我们提供思考的样本、方向,但是,没人能代替我们思想。自我,才是思想的主体,即使是螺丝钉,也要做有思想的那一种。

思想并不直接带来安全和确信。但是思想一定会为我们带来一个更加广阔自由的精神世界,启动思想的阀门,意味着打开了对话的平台,意味着给人生注入了更多进取的动力,给生命带来更多尊严。

越来越多的人在加入这个平台,我们也尝试在其中找到最具前瞻性和超越精神的一群。这一群,总能为看似滴水不漏的世界注入新的元气,他们代表我们对未来的期许。

思想当然也不是行动的反义词。希望在这里,在未来领袖与思想领袖智慧交集处,在与奥迪品牌领袖的对话中,我们能找到那条行动的通道,并藉此抵达一个丰饶、自由、广阔的应许之地。

思想路线 篇12

从过去到现在以至于到将来, 学习《反对本本主义》中的精神和实质对于我们的建设 (包括党的建设和其他方面的建设和实践) 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篇文章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同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反对本本主义》的理论意义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反对“本本主义”、注重调查研究的问题。

(一) 关于调查研究问题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的主张。说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 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毛泽东把调查比作“十月怀胎”, 解决问题就是“一朝分娩”。文章指出, 完成一项工作, 解决一个问题, 应该去调查问题的现状和历史, 了解事物的各种联系, 一旦“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 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在通过调查了解情况, 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不做调查, 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 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 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然后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调查的对象和目的。指出社会经济调查的对象是社会的各阶级, 而不是各种片断的社会现象;调查的终级目的“是要明了各种阶级的相互关系, 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 然后定出我们正确的斗争策略”。毛泽东说明在调查时, 一定要用阶级的观点, 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解剖各种社会阶级, 着重把握调查对象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差别, 从而确定哪些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哪些阶级是我们应当争取的同盟者, 哪些阶级是要打倒的。不坚持阶级分析方法的调查是达不到目的的。毛泽东还根据当时的社会阶级情况, 列举了调查时需要注意的阶级和阶层。

最后, 毛泽东阐述了“调查的技术”问题, 也就是怎样做调查的问题。毛泽东从要做讨论式的调查、调查会到的人、开调查会人多还是人少、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要深入、要自己做纪录这七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

(二) 批判了本本主义

毛泽东针对“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 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 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这种盲目迷信现象, 明确指出, 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正确与否, 不是取决于它是上级领导机关做出的, 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 是斗争所需要的。同理,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 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 而是因为他的理论, 在我们的实践中, 在我们的斗争中, 证明了是对的”。这里实际上论述了真理的实质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抓住了关键。毛泽东还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 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工作指导, 那么, 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 便是盲动主义”。

(三) 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是在群众斗争过程中产生的

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需要完成的从民权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指出“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 就完全要靠他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 而“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 绝不是少数人坐在屋子里能够产生的, 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 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 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 时时进行实际调查”。这样, 毛泽东就把反对“本本主义”、注重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上升到新的高度, 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结论。而更重要的是, 文章把这样的从调查中了解情况,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制定正确的策略路线来指导革命工作的方法概括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是文章最重要的理论成就, 这一成就成为党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重要里程碑。

二、《反对本本主义》的现实意义

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 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反对本本主义这个思想理论, 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学习、生活, 都是处处显真理。因此《反对本本主义》并不只是一个在当时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献, 不只是战争时代的口号和思想, 到现在为止, 它仍存在广阔的现实意义。

首先, 它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学习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 也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诚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 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 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这段话既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 又强调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这条路线, 就要积极进取, 不断开拓, 反对消极保守, 无所作为。

其次, 它为养成优良的思想作风指明了方向。毛泽东说:“迈开你的双脚, 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 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针对有些干部不深入群众, 不了解下情, 对上级指示和书本上的理论一味盲目执行和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出了一剂药方:“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再次, 它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检验是否是正确的, 只有被实践检验了的理论才是正确的、才是真理。反对本本主义并不是让人不去学习, 不去读书, 而是不要读死书, 死读书, 要灵活, 要结合现实。如书本上的知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知识和理论不会永远正确。这就需要我们将书上的知识和理论, 与现实结合并很好地加以运用。这样知识才能不断发展, 不断地进步。

最后, 它蕴含着要坚持不断创新的深远意义。虽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但由于现实社会和情况总是在不断发生改变和变化的, 因此我们的政策和计划也应随着现实情况的改变而相应做出调整, 就要突破现有的框框, 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要反对教条主义, 就要敢于突破和创新。

三、《反对本本主义》的启示

一是在实践中, 我们不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而且必须深入实际, 掌握第一手翔实的资料, 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中国的国情复杂, 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社会习惯等各不相同, 在做出问题决策的时候, 应该充分地调查实际情况, 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 针对主要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现在一些政策, 由于没有充分的调查, 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导致政策效率低下, 甚至不了了之。因此要做好工作就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 只有在调查研究之后, 才能真正把握问题的实质, 也只有这样, 才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和解决方法。

二是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 实现抽象理论的本土化, 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如果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理论的本土化改造, 直接套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 或许会失败, 甚至起反面作用。理论若是没有与实际相结合的话, 那么, 这些所谓的理论永远都只可能是空洞的言语。也就是说, 离开了实际和实践, 理论的作用实在有限, 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则可能导致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 我们也要注意调查的方法。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关于调查的技术讲了七个方面的问题, 告诫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运用, 不能盲目;我们不但要做调查, 而且要做正确的调查。调查最好是由本人亲自进行, 并做好纪录, 这样失真的可能性才会比较小, 利于我们掌握真实的材料。

四是要重视群众在实践中的重大作用。因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是在群众斗争过程中产生的, 因此群众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所讲的调查也正是说必须深入群众中去调查。

总之, 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毛泽东始终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也就是说要深入具体的实际, 要到群众中去调查去研究情况, 从而来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同时坚决反对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本本主义的错误思想路线。这些伟大的思想是他后来形成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的先导, 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的雏形。现在七十多年过去了, 我们学习《反对本本主义》, 更应该深刻领会其基本思想和精髓,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浪潮中, 努力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摘要:写于1930年5月的《反对本本主义》是一篇坚持调查研究、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文献, 它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建设亦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不论是在当时, 还是在将来, 这篇文章的历史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 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从《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出发来更好地学习这篇文章, 以从中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反对本本主义,实事求是,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少数民族特色词汇下一篇:龟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