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工程

2024-10-03

路线工程(共12篇)

路线工程 篇1

摘要:本文针对就地冷再生工艺的特点, 介绍了路线线形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原路线上的桥梁是纵坡控制点, 而涵洞能否明涵变暗涵综合考虑, 这是线形设计的难点。设计中要重视沉陷路段、弯沉较大路段以及坑槽龟网裂等病害严重路段的病害处治, 确保工程施工中和运营后的路基强度和稳定, 减少工后沉降, 从而确保路线线形都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只有详细调查、科学设计、规范施工, 才能取得理想的线形效果。

关键词:冷再生,线形,设计

1 工程概况

国道109线K1579———K1601段修建于1987年, 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 路基宽度12m, 路面宽度9m。此路段设计共计5条竖曲线, 最大纵坡i=-2.466, 平均纵坡i=1.19。路段内共计有7道明涵, 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板, 浆砌圬工墙身。经查, 原盖板跨中正截面设计抵抗弯矩较小, 不宜增加板顶填土高度。明涵变暗涵存在安全隐患, 综合考虑后设计保持明涵不变。所以本项目起讫点和7道涵洞共计有9个控制点, 平均距离625m, 最小为330m (K1598+050和K1598+380两涵洞间距) 。

由于该路段经过多年的使用, 重载、超载车辆比例大幅度增长, 路面破坏严重, 出现路基沉降、翻浆、车辙、网裂、坑槽等大面积严重病害。此次重铺路段路面结构:3cm厚沥青砼上面层+4cm厚沥青砼下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冷再生混合料底基层。本项目采用维特根公司WR2000XL型移动式冷再生机。

2 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标高依据所经路段的路基、现有构造物、路线交叉等情况综合确定, 在保持原路顺适的基础上, 为保证路面纵面线形衔接顺畅, 本项目在起讫点和涵洞处做了调坡处理, 桥梁、乡镇街道保持原有标高不变, 对路基沉陷路段重新进行纵断面优化设计。

1) 沉陷处治

(1) 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 若土基和基层已经密实稳定, 不再继续下沉, 本项目将深度在10cm以下的沉陷归为此类, 铣刨拉毛面层后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稳定碎石找平并压实。

(2) 因土基或基层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的路面沉陷, 本项目将原路线超出冷再生厚度 (本项目再生厚度为20cm) 的沉陷路段归为此类, 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本项目主要是涵洞台背填土不实造成的台背跳车和K1599+200-400段路堑软基路段, 同时, 如土基中含有淤泥, 施工中将淤泥彻底挖除后, 换填新料并分层夯实。本项目对K1598+600-700段路段路面沉陷、超高不符、路基严重变形进行了集中换填和整修。施工中按照设计重新进行放线, 冷再生前将超高做好后再进行冷再生施工。

(3)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潮湿路段, 应采取措施引出地下水并在基层下面加铺一层水稳定性好的材料, 最后用水泥稳定碎石分层夯实回填至设计标高, 或整段做底基层。

2) 明涵作为高程控制点, 调坡不仅要使得路线整体纵断面线形顺畅, 而且也要使得涵洞前后的局部线形不能有明显的转点。本项目原路线明涵处均需对纵坡调整。调坡长度控制不得小于50m。可近似于每道涵洞处设置了一条竖曲线, 两道涵洞两距离较近时 (如K1598+050和K1598+380两涵洞) , 局部路段将出现三条竖曲线, 直接影响到路线整体线形。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规定, 设计时速为80km/h时, 凹曲线极限半径为2000m, 竖曲线最小长度为70m。本项目竖曲线最小长度设计为100m。

由于纵坡控制施工难度较大, 在受力验算通过后, 建议尽量采取加固涵洞方式, 直接在铺装层上填土达到设计标高。在原路线纵坡较大路段, 要特别注意适当延长起点位置, 注意整体线形顺畅。

3) 项目起讫点纵坡调整主要是顺接原路面, 使得行车舒适, 不能跳车。本项目起点开挖深度47cm, 在起点延伸10m左右铣刨3cm旧面层后, 在上面层施工时同步罩面。新旧路面顺接段最小长度50m, 顺接终点作为冷再生底基层起点位置。由于路面加高27cm, 调坡路段路线纵坡需在原坡度基础上增加+0.54%。

调坡段在基层施工前后进行施工, 底基层和基层一次施工完成, 并顺接新建基层。

3 病害严重路段和弯沉较大路段的横坡设计

(1) 病害严重路段和弯沉较大路段的横坡设计和控制必须加强。由于多年的运营, 原路面横坡不符设计的路段较多, 特别是村镇路段由于村镇的后期规划, 原路面均比较低, 多为纵向排水不畅路段。本项目在设计中首先对旧路面进行详细调查, 记录路面的各种病害, 包括旧路面各结构层的厚度, 油皮以下的毁坏深度, 并重点对旧路面弯沉进行了检测, 本项目实测代表弯沉值在36.89~296.3 (0.01mm) 之间, 平均代表弯沉值为61.24, 弯沉起伏较大且分布不均匀。

(2) 对弯沉大于100的路段应作为重点, 需在就地冷再生前彻底处治, 对坑槽等严重病害路段, 冷再生前需对横坡进行预处理, 同时要求加强施工中对冷再生机的运行速度进行控制, 并严格控制用水量。较大坑槽需提前用水泥稳定碎石填平。

(3) 本项目底基层与基层纵缝横向错开20cm以减少裂缝病害, 对错位施工, 由于是就地冷再生纵横断面的施工主要靠平地机来完成, 加之受水泥凝结时间的限制, 施工中容易造成再生底基层横坡不适, 这需在基层施工中给予重视并与基层摊铺同步处治, 务必使得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不可将横坡调整放在面层解决。

4 路肩加宽设计

由于新路面结构层顶面标高比原路面提高了27cm, 按照1:1.5的边坡坡率计算, 原路基宽度需两侧均加宽0.81m。

4.1 路基加宽边坡培土

在原路线占地范围内加宽路基不受影响的情况下, 开挖台阶回填夯实土方加宽路基宽度, 重点要解决新旧路基结合部的压实度问题。本项目对旧路边坡进行开挖, 台阶宽度为2.0m, 并向内做成4%的横坡。采取这种方法主要的压实机具为小型压实设备, 分层夯实时需逐层检测压实度。

对路基加宽没有条件时, 如原路线设置边沟及路肩坡脚即为农田路段, 可设置坡脚矮墙或者路肩墙。同时解决好路线纵向排水的问题。

4.2 加宽路肩部分的处理

路基加宽部分可设计为硬路肩, 也可采用透水性好的天然砂砾进行夯实做成土路肩, 但要求横坡适度, 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土路肩也可采用沥青路面铣刨料进行夯实硬化。

5 结语

就地冷再生工艺施工由于在环保、节能、经济等各方面都值得推广和应用, 所以最近几年发展趋势较好。设计阶段要及时解决路线设计的难点, 并应针对冷再生工艺的特点, 做好细部设计, 从而很好的指导施工, 取得理想的路线线形。

参考文献

[1]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2]陈永智.改建工程中明涵变暗涵的设计可行性探讨[J].山西建筑, 2008, 34 (27) .

路线工程 篇2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改革方案,目的是引入民资促进生产力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2013年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在稳妥推进,且已建立起日趋完善的政策体系。据不完全统计,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已高达67.7%,一半以上的省级地方监管企业及各级子公司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占比也超过了50%。2019年5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主题新闻发布会,披露了截至目前,已经推出3批50家重要领域的混改试点,今年要在前三批混改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数量、扩展领域,启动开展第四批混改试点工作。第四批试点企业共160家,其中,中央企业系统107家,地方企业53家。混合所有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而且随着改革推进,预计不久的将来,将会全面放开。

笔者所在的企业,是一家由混合所有制经股权收购而变为纯国资的电力工程设计企业,国资企业的种种限制,已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热情已无法阻挡。下面就从政策支持、改革动力、改革实施要点路径、风险控制等几方面做研讨。

一、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于2013年11月15日表决通过,明确提出“(6)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国务院2015年9月23日下发《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发(2015)54号)明确提出,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建立依法合规的操作规则,营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良好环境。

2017年11月29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若干政策的意见》发改经体〔2017〕2057号,对国有资产定价机制、职工劳动关系、土地处置和变更登记、员工持股、集团公司层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联动、财税支持政策、工资总额管理制度等做了明确指导。

2019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三、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中提到: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等制度。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强身健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改革的动机和必要性

1、电力设计业务市场萎缩严重,转型发展压力大

受宏观环境影响,经济放缓,电力能源投资热情降低,电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根据行业专业咨询机构的数据统计显示,“十二五”期间勘察设计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均步入下降通道,“十三五”期间也不会有增长。虽然有一带一路、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积极因素,但行业整体的市场发展空间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十三五”时期,工程设计企业推动业务结构和业务布局以及内部运营管理的转型显得愈发紧迫。

2、业务拓展的模式比较单一,资本运作困难

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在转向新兴市场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自身经营团队或新组建市场团队等内生型手段拓展多元化业务,运用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外部优质资源整合的模式还未成为主流,一方面受制于国有企业层数的制约;一方面受国资限制,资本体量和运作也不够灵活,缺乏创新,通过股权交易战略推动业务拓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的需求增大。因此,国有设计企业有必要探索推进引入具有较强资本运作能力的民营企业,利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优势,使公司降低国有控股带来的诸多束缚。

3、受制于国家刚性政策,企业活力不足

作为国有电力工程设计企业,需执行国有资产管控框架下对组织设计、薪酬考核、商业模式、业务开展等各方面的管理政策,具体如工资总额、薪酬体系、企业层数、法人数量等,因此,国有工程设计企业根据所处行业市场竞争态势进行调整的自由度较小;此外,国有企业在合规性上要求更加严格,决策流程相对较长,对企业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的有效提升造成一定影响,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和愈发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三、改革路径及实施要点

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流程,一般包括制订改制方案和内部决策、混改方案审批、财务审计及资产评估、挂盘交易阶段和投资者遴选、协议签署与交割阶段、办理变更登记等六个主要环节。

1.制订改制方案和内部决策

国有电力设计企业完全处于充分竞争行业,且同质化非常严重。已改制和整合完成的中能建和中电建设计企业。背靠大树,航空母舰,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而笔者所在的企业,规模小,但好在有根据地市场,也有集团业务的支撑,具备开展混改的最基本条件。目前混改分为三类:一是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二是国有资本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三是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笔者所在的企业,可以考虑引进相关行业非国有资本增资+员工持股的方式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最终保障国有资本控股50%以上,员工持股10%左右(单个员工不超总股本的1%),而非国有资本则可以设置在40%左右,最终方案以此进行设计。核心是拟引入的资本情况,拟引入的规模,基本操作路线、员工持股方案(可考虑个人通过第三方持股平台代为持股)等编制。在完成增资扩股的方案论证后,混改企业应当针对增资扩股方案进行内部决策,形成董事会决议和/或股东会决议,员工持股方案还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混改方案审批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令第32号,以下简称“32号令”)第34条规定,国家出资企业的增资扩股方案需要报送国资监管机构审批;根据第35条的规定,国家出资企业下属子企业的增资扩股方案需要报送国家出资企业,即“一级央企/一级地方企业”审批;有权单位对增资扩股方案作出的批复,是混改企业进入产权交易所发布增资公告的前提条件。笔者所在的企业,属于“一级央企”的三级企业,根据增资扩股比例方案设定,则需要将混改方案按照三级--二级--一级的路径上报审批即可。

3.财务审计及资产评估

根据32号令第38条的规定,增资扩股的方案获得批准后,增资企业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审计和资产评估。笔者所在的企业,资产情况多种多样,既有重资产的办公房产持有,亦有机器设备等轻资产,还有工程合同在手。所以在资产评估时,需接受上级管理单位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双重审计和资产评估审计,以切实防止因为改革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4.挂盘交易阶段和投资者遴选

此阶段根据交易所规定,提交相关交易申请资料。交易所发布《增资公告》,对意向投资者进行资格审查,同时接受意向投资者对拟增资改革企业的尽职调查和混改企业对投资者进行的反尽职调查。在对符合条件的意向投资者进行充分了解后,则进入投资者遴选。通过竞价、竞争性谈判或综合评议择优确定投资者后,混改企业应当对谈判小组及评议小组确定的最终投资者名单进行书面确认。这个时候,代为员工持股的平台公司持股资本一并进入增资结果,形成《增资结果通知书》交产权交易所。

5.协议签署与交割阶段

在收到《增资结果通知书》后,混改企业和最终投资者在各自履行完毕内部决策程序后,便可签署《增资协议》。并根据《增资协议》的约定缴付出资后,产权交易所将对增资结果进行公告,公告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投资方名称、投资金额、持股比例等。

6.办理变更登记

在最终投资方与增资企业等相关方签订《增资协议》并支付增资款后,需由增资企业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并完成注册资本及股东情况的产权变更登记及工商变更登记。

四、改革的法律和财务风险

1.法律风险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从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权制度。然而,实践中的国企改制往往涉及多方法律关系,存在诸多法律风险。

(1)国有资产交易行为无效

国有资产交易行为的法律效力是企业改制成败的关键。而国有资产的交易行为中又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如交易行为未按规定经有权机构审批、交易行为未按规定在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除经国资委批准采取非公开协议转让等方式外,企业国有资产交易均应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否则转让行为无效)。上述任何一种资产交易行为都可能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从而导致国企的整个所有制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2)国有资产流失

国企改制难免会牵涉到企业管理者利益,国有企业内部的相关利益关系人很可能向审计、评估人员施压,恶意评低国有资产的实际价值,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审计、评估时,仅评估其实物资产,忽略对其中中标所有权、合同所有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由改制后的企业无偿使用,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3)职工持股权利得不到保障

员工持股问题也存在着各种潜在的法律风险。如员工持股是通过第三方持股平台来间接持有企业股份,这样可以方便地管理员工的股权变动而不影响集团自身的股权结构。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员工持股

工会,其大多被定性为社团法人,因此根据相关轨道不得从事盈利性经营活动,进而无法通过工商登记成为法律认可的股东,职工作为股东的权利也就难以保障。至于隐名股东委托持股的做法,法律风险可谓更大,作为隐名股东的员工其处置权、表决权很难实现,法律风险较高。

2.财务风险

随着国有企业进行混合制改革,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当今特殊的国内外背景下,我们应该了解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制改革中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以便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1)投资不确定性的风险

很多国有企业为了加速企业的发展,一般都会采用引进投资或者对外进行投资的方式,但是投资是有风险的,很多投资者预期的投资效果和实际的效果总是差距很大,而且投资的效果不仅和企业的经营状况,还和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有关系。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国有企业在寻找投资的对象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这种风险存在的情况时,可能会使得企业陷入经济危机之中。最终使得企业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发展效果,反而还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回报率。因此,国有企业进行混合制改革时。应该考虑到投资不确定性会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2)经营决策失误的风险

经营风险主要是指在企业的一系列生产活动中,由于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在决策时考虑问题不周全或突发政策性影响等各种因素导致决策失误进而使得资金流动不畅,影响企业价值的实现。这种情况的出现,会严重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处理办法

1.法律风险防范

为减少国企改制带来的上述法律风险,建议重点考虑和审查以下内容:

(1)首先分析、确定国企改制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避免适用法律依据错误。

(2)明确改制实施方案、职工安置方案是否经过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通过,必要时可进行法律见证或者公证手续。

(3)是否对被改制企业经过严格的清产核资和资产审计评估程序,有关结果是否经过所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确认、核准或者备案,并在被改制企业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4)被改制企业所占用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合同产权、引申中标产权等是否纳入改制范围,经过中介机构的审计和评估。

(5)是否存在重大的债权债务诉讼、仲裁及行政处罚。

2.财务风险防范

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但是完全消除这些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制改革时必须加强防范,本研究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确立科学的投资策略

企业管理者的投资风险意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如果管理者在进行投资时没有考虑到可能产生的风险,会造成严重的决策失误。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管理素质对于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素质的领导者能够科学理智地进行投资,而且在投资之前,不仅分析企业目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还对进行投资之后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进行了分析,这样的理性投资者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投资报酬。

(2)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对于经营决策的制定者,应该根据积极慎重的原则,充分了解相应的政策、规定等相关信息,制定合理合规的经营决策。在保证经营决策可行的条件下,还要对这种决策的前景进行分析,并且要时刻关注可能产生的问题和风险,制定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重大风险来临时的应急处理预案。因此决策机制的有效性对于防范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严格的董事会决策程序和制度来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六、结论

路线工程 篇3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 为民务实清廉 基层工程项目 国有企业

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进程中,为了让我党的各项工作更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更能为人民群众服务,党中央于2013年4月19日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为民务实清廉的教育活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兴大业。作为社会主义基石的国有企业基层工程建设也必须坚持务实求真的原则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基层工程建设项目特性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性

1.基层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性

国有企业的施工单位,实行从上而下的梯状管理,而其中从事诸如铁路、市政、地铁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负责具体施工、实施运行的就是基层工程项目部。基层工程建设项目有如下特性:

1.1 直接性

基层工程建设从事的是具体的施工管理和作业流程,比如哪些人浇灌混凝土、哪些人操纵机器设备、材料的运输、安全指挥等等。由于施工的直接性,施工员工的技术高低与对工作的负责态度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效率的高低。

1.2 亲民性

基层工程建设的项目不论是铁路建设,还是地铁建设,或者是楼盘房地产等建设,最终都是为了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所以,基层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建设速度与民众的亲身利益息息相关,与其说基层工程建设在搞工程,不如说是在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谋取利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1.3 繁冗性

基层工程既是一项小的工程,要规划设计、提前预算、具体施工、控制安全质量、要进行与其他工程的协调同步、要在施工完之后进行质量检测,要随时注意施工中的安全措施,要关心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心理需求,要全面调控保证所有工程项目协调进行等等,从中看出基层工程项目部责任可谓重大。

2.在基层工程项目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2.1 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党廉政建设在新时期与时俱进的体现,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又一次升华。在基层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能从基层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从思想和行动上彻底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四风行为,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树立基层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有效扭转目前人们对党员干部认识偏差的现象。

2.2 施工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铁路、市政、地铁等基层工程的项目建设直接体现着政府的执政力度和为人民服务的效率,但由于环节众多,涉及面广,出现问题机率自然较大。近年来,各种“半拉子”、“豆腐渣”工程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作风的直接体现。因此,在基层工程建设加强以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清查“四风”为主要任务的群众教育活动,直接关系到基层建设的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基层工程建设能否又好又快地发展。

2.3 加强基层工程项目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

基层工程建设是培育团队,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管理人员或施工一线员工如果在思想上稍有放松,在工作中略有疏忽,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与效率,甚至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严重局面。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精神境界,完善施工员工的人格修养,增强他们的自律自警意识,造就一支经得起考验、风正气清、能拒腐防变的基层工程建设队伍。

二、基层工程项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误区

1.认识不足的无知

一些管理干部认为基层工程重在建设,群众路线教育活動对工程施工建设没有实际意义,那都是高级领导们需要做的事情,远远没有给员工多发放一点福利更具实惠;再者,基层建设每天都在抓工程进度,没有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对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会导致管理人员在工程管理中放不开手脚,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工作效率,延误工期。

2.形式主义的浅薄

有些管理人员抛弃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大搞形式主义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没有学习群众路线教育的相关会议、心得体会、“四风”整顿、调查研究,有的只是表面上都能看到的“群众路线”标语张贴,应付上级工作检查的群众路线表格填写,从网上直接下载的学习报告,领导今日检查今日特搞的应付,形式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

3.脱离群众的狭隘

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强调务实清廉,需要员工真实反映工程施工与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但有些领导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只听的进去表扬,听不进去批评;只记住了奉承,忽略了建议;对员工反映的问题不能认真考虑,解决问题总是一拖再拖;具体工作采取独断专行,从不征求员工的意见;教育活动仅限于管理阶层,忽略了施工现场的真正“主人”。

三、对基层工程项目落实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

国企基层工程项目单位要务实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实现转变基层干部作风、摒弃“四风”弊病、承接地气,全心全意做到让员工群众满意和得实惠,就必须做到“实”、“亲”、“常”。

1.强调一个“实”字,多种途径抓落实

要用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务实求真的工作要求进行基层工程建设项目的教育活动,才能使管理人员与员工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提高、在工作作风上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上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上进一步树立、基层工程建设的质量进一步夯实。

1.1 抓好宣传学习

只有通过宣传与学习,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才能让纠正“四风”落到实处。广州地铁四号线南延5标项目部就通过“一学”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获得了干部员工的一致好评。项目党支部成员组织所有管理干部通过专题学习、专题讲座、个人自学、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的1个月内,项目部共组织项目班子成员专题讨论4次,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和自我反省2篇,围绕“四风”问题组织了专题座谈、作风建设测评、七查七看七整治、五问五答一对一等6次教育实践活动,从而带动周边的同事一起学,让全体员工受感染,有力地提高了所有员工的思想意识和廉政意识。

1.2 抓好实践落实

空谈误事,实干兴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只有真正落实,才能让员工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否则就成为“四风”盛行的反面教材。广州地铁四号线南延5标项目部在教育实践活动就没有走形式、走过场,而是踏踏实实地搞落实、抓实践。为了听取一线员工的真实意见,发现员工的工作的实际困难,项目班子入工班、到现场,与员工面对面、心交心的开展调研,一个月内累计发现和解决困难与问题20多件,真正听到了一线员工的心声;项目部班子针对问题与困难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根源,积极讨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对于“四风”问题,项目部实行公示制度,接受所有员工的监督与批评,真正实现管理服务为员工的宗旨。

2.突出一个“亲”字,深入群众促和谐

习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要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所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工程建设项目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同员工要一起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让一线员工看到实实在在的教育成效,只要有利于员工的事再小也要去做,对员工不利的问题再小也要及时处理,千方百计努力提高和改善员工生活条件,有效解决拖欠、克扣、侵占员工工资福利等问题,真正让项目部成为为员工谋取幸福的“大家庭”。

广州地铁四号线南延5标项目班子通过员工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认真检查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刻的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明确努力方向;召开群众意见座谈会、意见箱征求活动和意见调查问卷活动,深入一线施工现场进行走访调研,真实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身体健康、工作需求、生活困难,广泛听取员工对领导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强项目全体管理干部和普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体现一个“常”字,制度保障促发展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务实求真民生工程,是关系到我党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大事。习总书记做出指示,教育活动至少要开展一年。所以,在基层工程建设项目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有一个长效机制。只有制定和完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制度,才能实现教育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避免党员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上的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流于形式的做法;才能真正实现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员工中遍地开花;才能让我党的工作承接地气,让教育实践活动乃至各项活动真正得到员工的接受、认可与欢迎。

建立长效教育引导机制。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常规管理中,制定教育活动的年度计划,规定学习、讨论、座谈、调研等实践活动的次数、具体时间、相关负责人、监督落实人等,让教育实践活动成为促进工程效率与质量的一把利剑。

建立常态联系服务机制。每月定期安排有关管理人员深入宿舍工班及作业现场了解问题,实行工作人员“包干到户”,保证广大党员干部与一线员工零距离交流、面对面接触,真正做到工程建设“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做到与员工思想相同、感情相通。

建立全面民意反映机制。打开“官门”、设立意见箱、公开网络平台与监督电话等等。积极创新开设民意反映机制,畅通员工利益的诉求渠道,倾听员工的呼声,及时、主动、准确地解决反映的问题与困难,彻底扭转管理阶层“慢、拖、延”的不良作风与形象。

总之,教育实践活动不要把“照镜子”转换成失真的哈哈镜,不要把“正衣冠”幻想成油光发亮上台面,不要把“洗洗澡”演化成图快乐的轻松一刻,不要把“治治病”习惯成角色互換。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正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基层工程建设中体现出其功能性、实用性,只有充分依靠员工才能使基层工程建设高效快速、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学习月刊,2013.8.

[2]梁洵.国有企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浅论.企业导报,2013.6.

京津城际铁路线下工程沉降观测 篇4

京津城际铁路连接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 设计时速300~350km/h, 是我国建设中的第一条高速城际铁路工程。施工线路全长113.544km, 其中正线桥梁长度101km, 占线路总长的89%;路基长度12.544km, 占线路总长度的11%, 均为软土或松软地基路堤;除天津站外, 其余线路均铺设无碴轨道。本分部起讫里程为DK21+454.97~DK43+600, 其中桥梁 (包括凉水河特大桥和漷小路大桥) 全长21.677 km;路基全长0.468 km。路基为扶壁式挡墙路基, 路基本体高度8~9m。

2 沉降观测的目的

由于铺设的是II型板式无碴轨道, 其300~350km/h的设计时速决定了对梁顶的平整度要求很高, 达到3mm/4m, 才能保证列车在高速行驶下的平稳度和舒适度。铁路通过地区均处于软土、松软土和地震可液化层等不良地质地区, 每年都有不均匀的沉降。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 随着地基承受的荷载不断加大, 对桥梁和路基进行沉降观测就非常必要。

3 线下工程沉降观测方案和技术要求

3.1 控制网和水准基点的引测

水准控制网是由铁三院提供的施工控制应急网, 其等级为二等水准, 点间距200~500m。通过同等精度复测后, 相邻两水准点间高差均能满足≤±4√L mm (L为两相邻水准基点间的距离, 单位km) 的规范要求, 因此, 用应急网作为全线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是可行的。

沉降观测从最近的水准基点引测, 引测前对引用的水准基点进行检核, 检核采用复测与前后相邻的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值与原高差值进行对比的方法进行, 当检测的高差值与原高差值的差值满足≤±4√L mm (L为两相邻水准基点间的距离, 单位km) 时, 可认为引测的水准基点是稳固的, 否则应进一步复测, 查明原因, 消除问题后再进行引测。

3.2 沉降观测方法及要求

沉降观测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从邻近的水准基点直接测至沉降观测点的支路线法, 也可采用从邻近的一个水准基点测至沉降观测点, 再闭合至邻近的另一个水准基点的附合水准路线法。

沉降观测每测站观测程序及具体要求参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91) 有关规定执行。

4 桥梁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4.1 观测标志的设置

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

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不足4.0m时, 桥墩观测标可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埋设。

4.2 桥梁沉降观测

(1)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布置, 在水准基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 保证各次观测路线的统一。

(2) 首次测量。根据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 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装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测量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 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值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确定。

(3) 观测时间和周期表 (见表1) 。

4.3 沉降观测数据采集和成果整理

按照观测时间的要求, 及时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 每月末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 绘出沉降曲线图, 以书面及Excel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设计单位。

5 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5.1 沉降观测内容

(1) 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

(2) 路基基底沉降观测。

(3) 过渡段沉降观测。

5.2 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方法

(1) 剖面沉降管。在桩顶混凝土板或加筋垫层施工完毕后, 填土至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槽埋设, 开槽宽度20~30cm, 开槽深度至混凝土板顶或碎石垫层顶面, 槽底回填0.2m厚的中粗砂, 于槽内敷设沉降管 (沉降管及管接头内穿入用于拉动测头的钢丝绳) , 其上夯填中粗砂至碾压面。沉降管埋设位置处的挡土墙应预留孔洞。

沉降管敷设完成后, 在两头设置0.5m×0.5m×0.95m C15素混凝土保护墩。并于一侧管口处设置观测桩, 观测桩采用C15素混凝土灌注, 断面采用0.5m×0.5m×1.0m。

(2) 沉降板。于预压土施工前设置, 预压土卸载时随预压土一起撤除。沉降板由底板、测杆和保护套管组成。底板采用50cm×50cm×3cm C15混凝土预制或采用50cm×50cm×0.5cm钢板, 测杆采用Φ40mm钢管, 与底板垂直固定, 其端部应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网或钢板焊接上。保护管采用塑料套管, 套管尺寸以能套住测杆为宜。随着填土的增高, 测杆和套管逐节接高, 每节长不超过50cm。接高后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 套管顶用顶帽封住管口, 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 测杆顶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大于50cm。

5.3 沉降观测方法

(1) 横剖面沉降观测方法。每次观测首先用水准仪测出横剖面管一侧的观测标顶面高程以确定管口高程, 通过预置于横剖面管内的钢丝绳拉动传感器, 采用横剖仪测读并记录。

(2) 沉降板观测方法。沉降板观测时应在测杆头上套一个专用的测量帽。测量帽下部以刚好套入测杆为宜, 测量帽上部以中心为一半球型的测点。

在沉降板测杆接高时应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 接高测杆和测量高程的时间相隔不超过3h。

5.4 沉降观测测量精度及频度

(1) 观测精度。高程测量按Ⅱ等水准要求测量, 横剖面沉降测试仪最小读数不得大于0.1mm, 剖面沉降管沿横断面方向每1.0m设置一个测点。

(2) 观测频度。施工期间一般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观测, 如果两次填筑时间间隔较长时, 应保证每天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成后前3个月每5天观测1次, 3个月后每7~15天观测一次, 半年后一个月观测1次, 以后可根据观测情况调整观测周期, 随着观测工作的进展及时整理绘制“填土-时间-沉降”曲线图。

5.5 沉降观测要求

(1) 为观测统计线下工程各部位的总沉降量, 路基工程的观测要求从填土施工时开始。

(2) 沉降设备的埋设于施工过程中进行, 填筑施工与设备埋设应整体协调安排、互不干扰, 确保观测设施不影响路基填筑施工质量。

5.6 沉降观测数据采集和成果整理

观测数据按照设计院统一格式填写, 每月将采集的数据及时进行整理, 按规定时间要求以书面及Excel电子表格两种形式提交设计单位。

6 沉降观测过程中注意事项

(1) 由于线路较长, 观测时应避免测量误差的积累。每个沉降观测标应后视固定的水准基点。

(2) 严格保持测站前后视距差小于1m。

(3) 注意对水准基点的保护, 定期对水准基点进行复测, 如出现沉降及时更正。

7 结束语

线下施工单位将沉降观测的原始数据报设计单位后, 设计单位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沉降趋势预测, 对工程进行稳定性评估, 为无碴轨道铺设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GB12897-9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路线工程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我叫***,是农水股的一名员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走好群众路线,将水利工程建设走进群众心里》。

通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深刻道理。我们党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拥护爱戴的执政党。因此,所有共产党员必须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作为一名水利建设工作者,只有用心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群众心连心,手拉手,党群一条心,才能真正将水利工程建设走进群众心里。结合当下实际,用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和建设,始终以群众为中心,始终坚持将党的群众路线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将水利工程建设好,发展好,这才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正确方针。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事业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工程建设项目不断的增多,再加上老百姓对这些项目的期待,使我们农水股的每一位同志都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农水项目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群

众。在项目建设中更好的发挥群众力量,提高他们参与项目的积极性,是推动工程项目良性发展的坚实保障。

我们从项目立项开始就利用村务公开栏进行宣传,与项目区用水户协会代表行进座谈,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把群众的建议作为施工设计中的重要参考。使农民群众有了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在项目建设中,也充分体现了农民群众的监督权,每个项目区我们都聘请了当地有影响、有威信、懂得一定水利知识的农民作为群众监督员,让他们共同监督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我们还与施工队协调,让施工队尽量雇用当地民工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去,这样既能保证工程质量,也适当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的收入。

项目建设完成后对所有完成内容进行公示。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项目是否合格的最高标准,项目推进的好不好、快不快,都是群众关心的热点,为了使国家的这些惠民工程,能尽早让老百姓受益,我们加班加点不辞辛苦,确保工程建设如期保质保量完成。

虽然我们为群众做的并不多,但我们实实在在的走在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条路上!真正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九个字指导了我们的行动。

虽然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水利职工,但我坚信只要坚定信念,执著追求,一切从本职出发,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和水利事业做贡献,就无愧于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无愧于“水利人”这个光荣的称号。

路线工程 篇6

【关键词】群众路线;党的生命线;传家宝

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最简洁、最规范、最准确的概括和表述。群众路线充分反映概括了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包括群众观点和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群众观点关系党的性质、宗旨,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关系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所谓“生命线”,就是指保证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党的生命线,就是保证党的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意味着,如果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有保证;反之,如果党脱离了群众路线,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党的事业也会遭受挫折,甚至出现亡党亡国的危险。

群众路线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时刻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自己身边。党成立之初面临的环境异常恶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强调动员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深入发动、组织、引导工农群众参加革命运动,历经艰难曲折,找到并坚持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引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在此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和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在全国范围取得执政地位以后,加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严重背离党的群众路线、严重脱离客观实际的情况,使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拨乱反正,党的群众路线等优良传统重新得到重视和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出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可以说,党的90多年光辉历史,就是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同甘共苦的奋斗历史,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能真正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工作就胜利,党的事业就发展;什么时候背离了群众路线,脱离了群众,党的工作就遭受挫折,党的事业就受损失。

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必须走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群众路线体现了我们党的这一根本性质和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走群众路线。

党的根本性质要求我们党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不论是作为革命党,还是作为执政党,都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支持拥护。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党的生命和依托在于人民,党的力量源泉来自人民。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都需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经过广泛地、反复地征求和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制定出来,需要人民群众支持参与,需要代表广大群众利益、充分体现人民意愿。同时,党的正确主张又需要贯彻到群众中去,通过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利益,并且组织起来,发挥主体积极作用,自觉地为实现这些利益而奋斗。既然政党的命运是由人民群众决定的,所以,我们党没有理由脱离群众,没有理由不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没有理由不做群众工作。

“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党必须站稳群众立场。作为先锋队和领导核心,我们党要通过“三个代表”,充分彰显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这就必须把我们党的根基深深扎入人民群众的丰厚土壤中,始终密切联系群众,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须臾不能离开群众,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高兴、答应。“三个代表”,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思想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和人民在一起,与群众共患难,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刻装在党员干部的心中,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充分了解在我们的头脑中、体现在党的工作中,才能做到“三个代表”。历史也充分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必须通过“三个代表”,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脱离群众,“三个代表”就会落空,党就会失去民心,失去政权,失去生存发展的土壤。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我们党必须做好群众工作。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这一宗旨,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尽最大努力为人民谋幸福。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认识到,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也不允许任何党员谋求非法利益。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关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做到: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群众的服务员,从而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宗旨上为了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和拥护。

路线工程 篇7

1地形条件

清徐县地处晋中盆地西北部,其地图轮廓近似靴形。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西陡向东缓展布,依次分为中低山区、山前洪积扇、倾斜平原和冲击平原,山区和平川分别约占总面积的1/3和2/3;没有明显的丘陵区;土壤分为山地褐土、草甸土两个类型。境内海拔差异较大,山区800 m以上,北部最高点庙前山高达1 841 m,平原780 m以下,南部最低点汾河出境口常丰一带仅753 m,相对高差1 088 m。

2走廊带的确定

清徐县是太原的南大门,地处太原、吕梁、晋中的交汇之处,是太原、榆次同城化的重要衔接点。国道307清徐县城段改线工程项目提出后,经多次研究,初步拟定边山线、东线两个大的路线走廊带。

1)边山线走廊带:位于清徐县城西北的边山脚下,基本沿太祁高速公路左侧布线。该方案位于边山,地形高差较大,且有地质断裂带。2)东线走廊带:位于清徐县城东沿汾河西岸布线。该方案位于平原区,地形平缓,地质条件好。

3走廊带的比较

根据“清徐县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其主动接受并融入大太原经济圈的迫切度也在日益增强。因此,清徐县确定了围绕“一河两中心”(以汾河为主轴,以县城为中心,以徐沟为副中心),打造“文化名城、醋都葡乡”,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县城“东进、西移、北扩”的长远发展的目标。国道307清徐段改线工程基于此目标,边山走廊带有利于清徐县的总体规划及发展,并为县城向东沿汾河两岸的扩展留下了空间。

东线走廊带虽然地形及地质条件较边山走廊带好,但却给清徐县的发展留下了隐患。随着滨河东路的建成,清徐县城建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若采用东线方案后,不远的几年我们将看到在一座新型城市的中心出现一条国家级的货运通道,对城市造成再一次的污染,同时由于国道307的又一次城市化,也势必会再一次使其通行能力受到极大限制,那时就会感觉到国道307的清徐段绕城改线显得毫无意义。为此计划采用边山走廊带。

4路线的拟定

边山线又分两个方案,各路线走向如下:

A方案:起点位于大元村山西武警总队训练基地西南500 m307国道上,路线经北营村、平泉村、仁义村后与太祁高速公路清徐收费站相交,过东马峪、西马峪、都沟村北到东梁泉村,于西梁泉村西折向西南,在新民村东下穿太祁高速公路,然后沿太祁高速公路到交城夏家营村南,止于307国道夏家营收费站东。

B方案:起点位于大元村山西武警总队训练基地西南500 m处国道307上,路线经北营村、平泉村、仁义村后与太祁高速公路清徐收费站相交,后过东马峪、西马峪、都沟村北到东梁泉村,于西梁泉村西折向西南,于水屯营村与东于镇中间穿过,止于油房堡村西国道307上。

5路线方案比较

方案A的优点:

1)路线基本沿清徐县最西边布设,有利于清徐县长远规划与发展。2)基本上改观了国道307对清徐县长远的建设发展、环境污染的影响。3)合理的利用了地形、地物,路线线性较好。

方案A的缺点:1)A线方案的不足之处是穿越交城县夏家营村,增加本项目在交城县的少部分占地及拆迁,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一定阻力。2)利用了高速下穿八一路的立交桥(通道桥为(25+30+25)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斜交角为30°),需要对通道桥左侧桥台的锥坡进行改造,下阶段工作还需要与太祁公司协商。3)建设里程较B线方案长3.476 km,投资增加了3 904.404 1万元。

方案B的优点:1)不占用交城县的土地及拆迁,减小了征用土地及拆迁的难度。2)建设里程较A线方案短3.476 km,投资减少3 904.404 1万元。3)由于终点地处清徐县重工业集中的区域,因此,使得项目区内境内车辆的出行更加方便与快捷,同时也降低了本地企业的运输成本。

方案B的缺点:1)防护工程较A线多,沿泽鱼河岸边全部做护岸,护岸工程量较大。2)路线由于从东于镇工业集中的地段通过,拆迁工作量大。

经综合比较,本段路线推荐B线方案。

6结语

国道307清徐段改线工程作为国道307的辅助道路,是太原通往我省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公路运输通道,路线全长15.534 km。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缓解国道307现有通道内的交通压力,而且对改善清徐县城境内的环境污染、交通阻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路线工程 篇8

1 路线地质勘探

1.1 加宽路基

1)加宽部分道路地基的勘探。加宽部分道路地基主要是指老路坡脚外加宽段地基的地质情况,利用麻花钻结合N10轻型动力触探仪[2]或静力触探仪对路基加宽段进行的勘探,勘探点密度按地貌单元进行控制,单侧加宽一般填方段每侧每千米不少于5个点;挖方段每侧每千米不少于3个点;双侧加宽两侧都应勘探,勘探点密度同单侧,每个勘探点应分层取样测含水率、76 g锥塑限、100 g锥液塑限试验[3],同时用N10测定各土层承载力。对遇有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的段落应加密勘探点。2)老路路基原地基土的勘探。老路路基原地基土的性质主要是指老路原路基下是否分布有软土、软弱土、暗埋沟塘及原地基土固结情况,由于老路修建时间长,要想了解原路基土的性质,必须进行勘探,勘探点一般布置在老路土路肩位置处且与加宽段路基孔对应布设,即形成路基地质横断面,取样及试验同加宽路基孔。查明原地基土的性质,其主要目的是为确定路基处理方案,计算路基工后沉降提供计算参数。

1.2 老路路基填料

老路改(扩)建工程一般都是在原有道路单侧或双侧以老路边坡开挖成台阶形式进行拼宽(见图1,图2),开挖台阶挖除的土包括老路土路肩及路基填土,因此挖除的土路肩及路基填料的土能否在拼宽时重新被利用,这就需要通过勘探来对其土的性质进行评价。外勘调查期间,要加强加宽段老路路基填料性质的调查,应采用麻花钻结合挖探,部分因用麻花钻无法钻进的路基填土,需采用机钻进行补充钻探,勘探点一般布置在老路土路肩位置处,勘探深度以揭穿老路路基填土厚度为宜,通过勘探详细记录填土的颜色、密度、湿度状态、包含物、均匀性等,同时取样回室内做含水率、100 g锥液限、塑限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按路基土定土名。通过现场普遍勘探,首先明确判断老路开挖台阶部分的路基填料能否作为路基土重新利用,对能开挖利用的路基填料应分段选取代表性土样进行CBR试验,以确定是否需进行改良处理及改良处理需添加改性剂的剂量。

1.3 接长涵洞地基地质

老路改(扩)建工程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老路原有涵洞都是被利用,其加宽部分的涵洞主要是在原涵洞的一侧或两侧进行加长,加长部分地基地质情况是决定涵洞基础形式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工程造价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外勘调查期间,首先应尽量收集原有道路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各项资料,尤其是老路涵洞的基础形式,同时到现场对原有涵洞进行细致的外观观察,观察其是否有开裂、沉降和变形等不利因素,然后采用麻花钻结合N10轻型动力触探仪或静力触探仪对接长涵洞的洞口进行勘探。当采用麻花钻结合N10轻型动力触探仪进行勘探时应分层取样回室内做含水率、76 g锥液限、塑限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按桥涵地基土定土名,同时结合N10确定各土层承载力;当采用静力触探仪进行勘探时可根据静力触探曲线直接确定各土层承载力。鉴于静力触探具有确定土层承载力快速性、准确性的优点,建议有条件时涵洞地基承载力的调查优先采用静力触探仪进行勘探。

1.4 支挡工程

支挡工程主要是指原老路路基坡脚需要防护、老路路基有受水流冲刷的沿河或穿塘路段需设置的支挡工程。外勘调查期间,应到现场对原有老路设置的支挡工程进行细致的外观观察,观察其支挡工程砌筑材料的类型、强度、是否有开裂、沉降和变形等不利因素,然后采用麻花钻结合N10轻型动力触探仪或静力触探仪对支挡工程地基地质情况进行勘探,勘探点数量根据需要设置支挡工程的长度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每段应不少于2个勘探孔,最后根据勘探、取样及试验结果,确定各土层承载力。取样及试验要求同接长涵洞地基地质调查。

1.5 人工填土

老路沿线一般都分布有密集的村庄、城镇、规划区、开发区等,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因此,道路两侧不可避免的会分布有人工填土(见图3),人工填土一般包括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压实填土等,对填土性质的调查将直接影响到老路改(扩)建工程质量、工程数量及工程造价。外勘调查期间,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道路沿线可能分布有填土的路段进行详细调查,采用麻花钻结合N10轻型动力触探仪,部分因用麻花钻无法钻进的填土,需采用机钻结合动力触探进行补充钻探,详细查明填土的分布、厚度、物质成分、颗粒级配、均匀性、堆积时间、密实性、压缩性和湿陷性,根据填土的性质现场评价填土的可利用性,必要时对能利用的填土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段落取样做CBR试验,以确定利用填土作为路基填料处理方案。

1.6 建筑生活垃圾

建筑生活垃圾一般都是分布在老路沿线穿越城镇、有密集的村庄、规划区、开发区等人类活动频繁路段,这种建筑生活垃圾有的分布在老路沿线道路两侧,有的则是暗埋在老路沿线道路两侧。如何查清道路沿线的建筑生活垃圾的性质、规模,尤其是暗埋的建筑生活垃圾,这就需要地质调查人员在外业期间通过认真调查、观察、询问等多种方式以防遗漏。外勘调查期间,对直接分布在道路两侧能够观察到的建筑生活垃圾,采用麻花钻结合N10轻型动力触探仪进行调查,应详细记录建筑生活垃圾的性质、规模、厚度以确定处理方案;对于暗埋的建筑生活垃圾,外业调查时如果不仔细,则很容易被遗漏,因此在穿越城镇、有密集的村庄、规划区、开发区等人类活动频繁路段应加密勘探孔密度,同时应多走访当地村民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确定暗埋建筑生活垃圾的性质、规模、埋深以确定处理方案。按照文献[4]的要求,建筑生活垃圾不能用于路基填筑,对分布在道路两侧的建筑生活垃圾应彻底挖除以保证道路工程质量,调查目的是查明需挖除建筑生活垃圾的工程量供设计使用。

1.7 暗埋沟塘

同调查建筑生活垃圾一样,暗埋的沟塘一般在路线地质调查时很容易被遗漏或很难被发现。一般在原老路路基下、穿越城镇、有密集的村庄、规划区、开发区等道路两侧采用人工填土整平路段下都有存在暗埋沟塘的可能性(见图4),这种隐蔽的沟塘如果调查不详细或方法不当一般很难被发现,一旦漏查,一方面表现在路基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施工时也会存在较多变更,工程量及工程造价将会相应增加,相应业主投资也会随之增加。

对于暗埋的沟塘调查,外勘调查期间同样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对原老路路基下是否暗埋有沟塘,调查时应结合周围的地形,尤其是原老路经过地段分布有沟塘的路段应进行重点勘探,必要时应加密勘探密度;对穿越城镇、密集的村庄、规划区、开发区等有人工填土的路段,同样应多走访当地村民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确定暗埋沟塘性质、规模、埋深以及是否分布有软弱土等以确定路基处理方案。

1.8 边坡

1)路堤边坡。路堤边坡主要是调查边坡坡率、防护、冲刷、稳定情况及边坡表土厚度。调查的目的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加宽段开挖台阶提供刷坡清表的数量。

2)路堑边坡。老路路堑边坡由于已被挖开,边坡的岩体情况已非常清楚,因此外业调查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调查:a.查明边坡地表植被情况、土层厚度、类型、风化层厚度、地层结构、密实程度、胶结状况、基岩出露情况、出露基岩岩性、岩体完整性、层理、节理、断层、软弱夹层等结构面的产状、规模及倾向路基的情况;b.调查边坡稳定情况、路堑开挖边坡的坡率、防护情况;c.边坡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出露位置、流量等情况;d.根据岩土体土的工程性质,确定路堑挖方作为路基填料的路用性;e.现场对路堑边坡进行评价,确定边坡开挖坡率及防护措施。

1.9 取土坑

老路改(扩)建工程一般路基填土工程量不大,不需设置较多的取土坑。取土坑设置首先应考虑:1)结合路堑开挖段设置;2)结合沿线城镇规划、工业区、经济区建设以及是否需要开挖灌溉塘等进行设置;3)结合沿线周围地形、地质条件自主寻找取土坑。

为保证设置的取土坑土质能够用于路基填筑及是否需要进行处理,对设置的取土坑应进行勘探并取样回室内做素土CBR、重型击实等路基填料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取土坑土质用于路基填料时是否需要进行改良处理。

2 成果资料

通过路线地质深入调查,应根据调查到的各项内容进行相应的工程地质评价,目的是为内业设计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资料。评价的内容依据项目的特点,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应包括以下内容:1)《老路路基及加宽路基地基工程地质评价表》;2)《老路土路肩及边坡填料工程地质评价表》;3)《涵洞(通道)地基工程地质评价表》;4)《支挡工程地基工程地质评价表》;5)《人工填土及建筑生活垃圾工程地质评价表》;6)《软土(软弱土)及暗埋沟塘地基工程地质评价表》;7)《挖方边坡、路堤工程地质评价表》;8)《取土坑工程地质评价表》。

3 结语

老路改(扩)建工程路线地质调查与新建道路既有相同点又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老路改(扩)建工程路线地质调查应根据其工程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事实上要想真正做好路线地质调查,使其准确、全面、不存在漏项,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充分收集老路原有的基础资料;2)地质调查人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3)增加地质人员及勘探设备的投入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技术手段;4)不断总结老路改(扩)建工程路线地质调查经验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今后日益增多的老路改建工程。

摘要:老路改(扩)建工程路线地质调查不同于新建道路,其路线地质调查存在点多、面广、内容多等较多难点,结合近年来老路改(扩)建工程路线地质调查工程经验,从加宽路基、老路填料性质等方面探讨了老路改(扩)建工程路线地质调查要点,以期为今后的类似老路改(扩)建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老路改(扩)建,路线地质,设计

参考文献

[1]JTG C20-201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

[2]《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工程地质手册[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S].

路线工程 篇9

梅观高速是深圳市内第一条高速公路, 在原设计中, 高速公路平面、纵断面均采用了较高的技术标准, 平面由直线、大半径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组成, 纵断面由直坡段与圆形竖曲线段组成。原设计中, 各项平纵指标均满足当时的JTG 001-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JTG 011-9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设计时速100 km/h的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要求 (见表1) 。目前新版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及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已经广泛使用, 但因老路采用了较高的平纵技术标准, 从而避免了道路线形及纵坡的大幅调整, 为本项目的顺利扩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设计原则

本次梅观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线设计原则如下:

1) 根据自然条件及用地条件合理确定扩建方案。综合考虑老路两侧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及两侧拼宽的公路用地条件, 论证两侧加宽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2) 扩建后的设计标准及采用的路线平纵面技术指标应满足现行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3) 路线方案的确定要有利于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梅观高速公路是深圳市中部运输通道的重要路段, 交通量大, 运输繁忙, 要尽量减少改扩建过程中对既有路交通的干扰, 交通组织方案的可行性是确定路线方案的重要条件。4) 综合考虑原有构造物的结构形式及使用状况。原有道路构造物较多, 使用状况不同, 路线改扩建方案要考虑构造物扩建的可行性、合理性[3]。5) 尽可能节约土地资源, 减少拆迁数量。梅观高速公路两侧, 土地资源稀缺可贵, 充分利用老路两侧现有的预留土地, 减少征地拆迁数量。6)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工程。老路在满足现行公路技术标准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老路, 节约工程造价、减少占地。7) 路线平、纵、横面设计要求对沿线的构造物进行严格控制[4]。本项目为老路扩建, 平、纵、横面设计要求重点考虑构造物的位置及高程, 拟合线形尽可能与实际一致。

3 路线平面拟合

平面线形的拟合采用CARD1和纬地两种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先用CARD1中最小二乘法的功能, 根据零散分布点 (各断面实测中分带两点连线的中点) 确定一个基本单元, 之后把各单元连接成整体。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根据竣工图文件中的线位和实测的一些特殊点作为参照来确定单元曲线的起终点, 同时还利用竣工图文件中的数据检查拟合的数据的准确性。根据平面线形拟合计算分析, 平面拟合结果如表2, 表3所示。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本项目约有95.2%的点拟合偏差在10 cm以内, 拟合效果较好, 能够较好的满足路线平面线形的要求。

4 路线纵断面拟合

纵断面线形的拟合方法与平面拟合方法基本类似, 利用实测各中桩高程, 参考竣工图文件中的纵坡、竖曲线半径用纬地把纵面线形初步拟合出来。接着把直坡段看成平面线形中的直线, 竖曲线看成是平面线形中的圆曲线的原则, 把纵面线形看成平面线位用CARD1来拟合, 最后用纬地把CARD1拟合的线位恢复成数据文件, 再用纬地进行优化修改, 尽量使拟合出的线位与实测点的偏差最小。根据纵断面拟合计算分析[6], 纵断面拟合分析结果如表4, 表5所示。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本项目纵断面拟合约有86.2%的点拟合偏差在0.05 cm以内, 95.6%的点拟合偏差在10 cm以内, 纵面拟合效果良好, 能够较好的满足路线纵断面的要求。仅有4.4%的点 (约有52个) 拟合偏差在10 cm~20 cm之间, 主要由于桥梁两侧拟合不准确所致。

5 桥梁两侧纵段拟合

桥梁两侧范围纵段拟合原则为:1) 按不小于规范250 m最小坡长直接调整纵面标高方法影响的路面挖除长度与设过渡段影响的路面挖除长度相当时, 直接调整纵面使路基与桥梁标高一致;2) 对于直接调整纵面使路基与桥梁标高一致影响路面挖除长度太长的路段, 设计时按以下原则处理:桥梁设计标高以实测标高为准, 旧桥面铣刨6 cm (或8 cm) 后再重新铺筑10 cm厚磨耗层, 在两侧桥台外一定长度范围内作为路基设计标高与桥梁设计标高衔接过渡段, 坡差控制在3‰以内。

6 路线平纵面组合设计

原梅观高速公路平面线形采用了较高的技术标准, 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视线, 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经对原梅观高速进行透视检验, 梅观高速平纵配合适当, 视线诱导良好。平纵拟合后, 采用的线形指标与原路基本相同, 通过透视检验, 扩建后的梅观高速同样能够较好地满足视线的诱导及平纵组合。

7 扩建后公路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为尽可能在设计阶段消除行车安全隐患[7], 本阶段采用运行速度方法对全线进行安全性分析。通过分析后可知:梅观高速公路平纵面技术指标均满足现行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线性连续且指标均衡, 运行速度协调性好, 满足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协调性、一致性要求。

同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一些具体安全措施:

1) K5+228.230~K8+073.640段曲线间直线长度为2 845.410 m, 运行速度为120 km/h, 为避免驾驶员视觉疲劳, 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交通事故, 建议增设一些有特点的公益性标志和种植不同树种以形成不同的景观, 引起驾驶人员的兴趣, 从而提高驾车注意力, 消除安全隐患;

2) 华南物流互通、大发埔互通、华为互通、清湖互通、观澜互通的运行速度均较高, 基本在120 km/h左右, 建议在出口处一定的位置提前设置预告性标志和限速标志, 以降低车速, 提高安全性;

3) 在城市化严重的路段以及行人常穿越高速公路的路段, 建议设置隔离墙禁止行人从行车道上穿越高速公路。

8 结语

在梅观高速公路设计中, 在对原道路地形、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经充分的经济技术比选, 对原道路平纵断面进行了多次重复拟合, 以能够对现状道路最大可能的利用, 并尽可能对路面施工进行精确指引。此外, 对一些路段加强安全设施的设置, 提高道路安全性能指标。

参考文献

[1]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2]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3]李开正.纵断面拟合设计在高速公路加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 2010 (3) :67-69.

[4]陈德华, 莫海鹰.旧路改造中平面线形拟合的理论探讨[J].中南公路工程, 2005 (3) :97-98.

[5]马永强, 蔡春莉, 胡捷.公路拼宽扩建工程平面设计思路[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1) :17-19.

[6]杨少伟, 朱照宏.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路线工程 篇10

我国西北草原沙化情况越来越严重, 从2008年起, 省委和省政府为了促进西北经济的发展, 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便将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西北地区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因此, 制定出了详细的治理计划, 计划2011年至2013年对西北草原沙化加大治理力度, 既定每年治理150亩, 在2013年底既定完成对450亩西北沙化草原的治理。本文阐述了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技术路线, 分析了各种措施下的技术路线, 仅仅对先前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技术相关文献中遗漏的重要部分进行了简单的补充, 希望能够作为今后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技术路线深入研究的基础。

1 对治理技术的阐述和分析

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实践, 并通过多名专家的验证, 我国在对西北草原沙化治理时主要将各种植被和草本作为治理过程中的主体, 在治理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承包的主权, 在承包主权确定之后再采用各种技术方案进行治理, 其中治理技术路线主要有如下3种:1) 围栏封育技术路线;2) 补播改良技术路线;3.鼠类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路线。这些治理技术和治理方案是我国现今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技术的主要路线。

1) 分析以草本为主体的治理技术

植物要能够良好生长就必须有足够的水和光合作用。一般只有含水量较高的地域才能够形成森林, 降水量一般都在700毫米。通常情况下, 我们将降水量大于700毫米的称之为森林区, 降水量在400毫米至700毫米的称之为森林和草原之间的交错区域, 草原区一般降水量都在2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 而荒漠地区的降水量通常都不会超过250毫米。国家相关文献中早已对草原和荒漠地区的乔木和丰产林的建设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草本植物自身对地质状况就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草本植物的叶面能够将地面覆盖, 大地可以将草本植物作为保护层, 对空气和土壤有良好的净化和改善作用。西北草原治理的过程中主要应以种植草本植被改善沙化草原。

2) 治理过程中首先要合理确定承包权

在先前的治理过程中, 没有进行承包便开始了草原治理, 草原的归属权不明确, 导致草原治理得不到实时监督, 草原的建设和治理也没有达到根本的成效, 导致草原沙化越来越严重, 并且受到了更多的破坏, 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导致社会经济的发展停滞。从2005年开西北草原沙化在治理之前首先将草原的权属进行了确定, 以承包经营的方式将草原承包给负责人。至今年年初, 全省已经有1417亩草原完成了确权, 其中有80%的草原都已经实行了承包经营的方式。以此监督草原沙化治理的任务被划分到了相关负责人身上, 在沙化治理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权利和职责被统一成整体, 承包户通过权利的划分和责任的明确, 在对草原管理的过程中也能够更积极, 草原的保护和治理也更具成效。

3) 围栏封育治理技术

所谓的围栏封育技术即是将治理区域进行封围, 将草原与人畜利用围栏隔绝开, 以此保证草原不再受到外界影响, 草原的植被也能够更好的生长, 逐渐恢复生机。围栏封育治理路线能够对土质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土壤的粘性会因为封围时间的加长而明显增加, 并且土壤的含水量也能够迅速增加;封围的时间越长, 土壤的PH值也会逐渐变得更适合植被生长, 土壤中各种有机物质的含量也会逐渐增加。在实际对西北草原沙化进行治理的过程中, 将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围栏封育治理技术中, 现今围栏封育在西北草原正在对半数以上的草原进行治理, 沙化草原的土质通过围栏封育保护之后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4) 补播改良治理技术

所谓的补播改良技术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播种方法, 播种各种生命力旺盛的植被, 在植被选择之前要注意选择的植被在当地是否适合生长, 这种改良技术也是传统沙化治理方式中的一种, 补播改良能够对封围草原造成的物种单一情况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牧草通过补播改良之后能够迅速提高产量, 并且能够明显提高对地面的覆盖度, 优种牧草的比例也能得到显著提升。所以, 补播改良治理技术能够使天然草原通过治理之后便为半人工草原。

5) 鼠类、病虫害治理技术

鼠类、病虫害治理是指对草原各种破坏植被根茎的鼠类以及损害作物的虫病进行治理, 在治理过程中一般使用生物技术物理技术进行治理, 通过治理使害鼠和病虫得到遏制。达乌尔黄鼠、仓鼠等是存在于西北草原中的主要害鼠种类, 在治理过程中选取X型肉毒毒素药剂喷洒在植被之上, 以此减少害鼠在草原中的密度, 各种虫害的治理一般都选择生物药剂治理。同时围栏封育治理技术本身就能够有效防止草原受到外界的干扰, 再通过对鼠类、病虫害的治理能够有效减少草原的破坏情况, 保证草原能够更好的发育。

2 结论

西北草原在确权承包之后, 通过上述围栏封育治理技术、补播改良技术、鼠类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对草原进行治理, 草原保护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沙化治理效果也非常显著, 良好的完成了既定的沙化治理任务。植被是草原发育的命脉, 要想草原能够得到良好的发育必须要加强植被养护技术, 保证草原植被良好生长之后才能遏制草原继续沙化。

摘要:西北草原沙化情况越来越严重, 从2008年起, 省委和省政府为了促进西北经济的发展, 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便将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西北地区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因此, 制定出了详细的治理计划, 计划2011年至2013年对西北草原沙化加大治理力度, 既定每年治理150亩, 在2013年底既定完成对450亩西北沙化草原的治理。

关键词:西北草原,沙化治理,治理技术,土壤性质

参考文献

[1]陈曦.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技术路线分析和启示[J].现代畜牧兽医, 2012 (11) :14-16.

[2]胡开波.四川省石渠县土地沙化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3]谢景连.论蒙古族五畜游牧在草原沙化治理中的价值——以毛乌素沙地乌审召镇为个案[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 :80-85.

[4]陈延, 沈振荣.综合治理沙化土地的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以宁夏中北部重点风沙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11) :5008-5013.

“间接路线” 篇11

“间接路线”理论是一位名叫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的著名英国军事理论家提出的。他在其名著《战略论》中写道:“间接路线”战略的要旨是,尽量减少战斗行动,避免正面强攻,要首先使用各种手段,出奇不意地震憾敌人,然后再行进攻。

径情直遂,率性行事,往往难以达到目的,而沿着“间接路线”出击,迂回曲折,出敌不意,则常能收到奇效。战略上最漫长迂回之路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之径。军事上如此,外交上亦然。外交上欲求胜绩,其“路线”必具某种程度的“间接性”。明乎此,则外交之真缔大体在握。

历史上的重大战役多数乃通过“间接路线”战略获胜的。有人统计:一次大战前的2500年中,重大战争有数十次,其中只有六次是借“直接路线战略”获胜的。且不论此据是否可靠,但它起码说明了一个道理:“间接路线战略”是取胜之途。

外交上的“间接路线”谋略源于军事,但又自有其独特之处。常见的有“心理谋略”、“迂回谋略”、“周旋谋略”、“韬晦谋略”等。

“心理谋略”是外交“间接路线”谋略中常用之术。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心”即是打击所谓“阿喀琉斯的脚踵”(出自希腊神话,意为致命弱点或薄弱环节)。注重攻击敌方的“精神目标”,这是外交“间接路线”谋略的一个要旨。列宁说得好,最合理的战略是待到敌人在精神上已涣散后再予以致命的一击。因此,战略家的高明即在于着眼于在精神上“瘫痪”对手,真正的战争应早在军事行动开始前就已进行。“心理谋略”不求一时之功,而是志在长远之得。过去美国对苏联长期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以求从内部攻破堡垒,即是此种“心理谋略”的具体体现。

若说艺术之妙妙在不真,那么外交之妙就妙在迂回。“迂回谋略”即是“间接路线”谋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子兵法》的《军争篇》有言:“以迂为直”。这揭示了“迂回谋略”的本质。外交之道,从一定意义上说,即是迂回之道。国际斗争,波诡云谲,有识之士为实现战略目标,多数青睐迂回,鲜有直遂以求的。韩信的“暗渡陈仓”平定三秦,邓艾的阴平渡险偷袭蜀国,拿破仑的翻越阿尔卑斯山闪击意大利,美英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智胜德军,均采用“迂回谋略”,夺取胜利。大凡外交迂回之举,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从相反中求相成。声东往往是为了击西,今天的联合可能是旨在明日的对阵,空间上的让步意在时间上的争取,为了更好的一跃有时却需要后退。

外交的规则是:它总是“在力量的阴影下”进行的。在力量对比悬殊下的外交对阵,明智的弱方总是选择“间接路线”谋略,这就是“周旋”术。实施“周旋谋略”,外交家应:不卑不亢,但善用策略;绵里藏针,但以柔为主;不失原则,但重在灵活;虽有硬顶,但巧于软磨;不忘分歧,但强调共识;注意斗争,但斗而不破。在我国历史上,最擅“周旋谋略”的可能当数春秋战国时的郑国子产。郑国是处于晋、楚两大国之间的小国,为两国必争之地。为在夹缝中求生存,子产把以往的“朝晋暮楚”政策调整为“从晋和楚”路线,利用晋楚势均力敌而又各陷内争的有利形势,执礼相抗,巧于周旋,终为郑国赢得较长时期的和平。

“间接路线”谋略贵在深谋远虑,尤以“韬晦谋略”最为人所乐道。韬晦也者,无非是暂时隐匿声迹,不自炫露,借以麻痹对手,终求一逞。春秋时期的吴国谋臣伍子胥说,“虑卑其势,将有击也。”道出了“韬晦谋略”的根本。“韬晦谋略”,表现各异。有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长达22年的越王勾践;也有学圃种菜,亲自浇灌,欲使曹操误以为其胸无大志的刘备;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念“和平经”,高唱“德国需要40年到50年彻底的和平”,把英国人欺骗到最后一分钟的希特勒。外交家的“韬晦谋略”是为麻痹对手,但也不怕天机泄露,他们懂得人们一个通病: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但不一定能见舆薪。

路线工程 篇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攀升。而现有部分道路穿越集镇区域, 交通混行较为严重, 平纵线形指标较低,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出行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提等升级。“十三五”期间, 普通公路的改扩建也将是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此大环境之下, 本文将浅谈一下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路线设计, 以期能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一些借鉴。

1 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特点

公路改扩建工程指对已有道路进行改建和扩建, 和新建工程相比, 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设计和施工均是基于已有的道路进行[1]。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具有如下特点:

1) 公路等级低, 平原地区大多是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 山区大多是在原有三四级公路的基础上改造为二级公路, 原有的路线指标较低, 局部路段平纵线形指标较差, 改扩建工程量大;

2) 局部路段城镇化较为严重, 房到房的距离不满足路基宽度的要求, 沿老路加宽拆迁量比较大;

3) 老路由于建设年代较久, 沿线防护等级低, 不良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治理工程量比较大;

4) 老路路基路面历经多次改造, 路基路面结构复杂;

5) 由于部分路段重型客车较多, 加上养护不到位, 路面破损严重, 行车舒适性比较差。这些特点也决定了改扩建公路设计的复杂性。

2 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原则

2.1 路线走向的基本原则

在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走向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及相关建设条件, 详细调查原有道路情况, 对老路适应性进行全面分析;

2) 结合沿线城镇总体规划, 与城镇远期发展相适应, 引导并带动城镇发展, 充分发挥项目功能;

3) 珍惜土地资源, 尽可能利用老路, 减少新增占地并节约投资;

4) 结合路网发展现状及项目功能定位, 灵活选用技术指标, 既满足当前使用需求又不过度超前;

5)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注意与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相配合, 减少占用耕地和各种建筑物的拆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不遗漏任何可行方案, 然后分析比选, 从中推荐最优最合适的设计方案。

2.2 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具体而言, 改扩建工程包括改线新建工程和沿原有道路扩建工程。对于改线新建工程, 需从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三个方面分别加以处理并综合考虑。对于沿原有道路扩建工程, 除了平纵横的合理组合, 侧重点与新建工程又有所不同, 设计难度也更大。受原有道路条件的制约, 其平纵面设计应尽量拟合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加以优化, 横断面的设计则主要体现在加宽方式上。总之, 只有平纵横三个方面科学的设计才能够使改扩建后的道路满足功能和使用的双重要求, 才能够确保行车安全。

3 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研究

3.1 工程背景

以湖北省某地区一条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该段公路原为省道, 技术等级为二级, 途经四个规模比较大的集镇, 在提升为国道之后, 其公路通道功能显著提升, 现有的交通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国道功能的需求, 亟需进行升级改造。

3.2 平面设计

结合前述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基本原则, 该项目以集镇为节点进行了分段研究, 通过对一般路段改扩建条件分析、集镇路段沿老路改扩建和改线新建段之间同等深度的比选, 最终确定了一般路段沿老路改扩建、集镇路段改线新建的设计方案。

由于老路建设年代较久, 局部存在平面线形指标较低、小偏角、短直线等问题。在具体平面技术指标的选择上, 该项目对于沿老路改扩建路段, 通过适当调整道路的中心线, 以及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取值, 达到既对老路存在的线形缺陷进行了优化, 又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道路的目的。对于新建路段, 则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标准, 使线形连续顺畅, 达到较高的舒适度。

3.3 纵断面设计

对于沿老路改扩建路段的纵断面设计, 在拉坡时, 需结合老路纵坡的实际情况决定。在山岭重丘区, 等级较低的公路基本都存在坡度陡、线形差的特点, 升级改造时纵坡利用率就比较低, 而平原区由于地形较为平坦, 纵坡的利用率相对较高。该项目在进行纵断面设计时, 对于沿老路改扩建路段, 根据地形情况对原纵坡进行合理取舍, 可以拟合的路段尽量拟合, 而平纵组合不当或指标较差的路段则进行适当的填挖, 加以优化;对于新建路段, 则使路线的纵坡尽量平缓, 坡长放长, 保证路面平顺。

3.4 横断面设计

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以下简称《新标准》) 已经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施行, 与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相比, 《新标准》突出了由功能确定横断面的相关指标, 取消了中央分隔带宽度指标、路基宽度总表和左侧路缘带一般值, 车道宽度、横断面布置允许多选择等, 加大了指标选取的自由度, 更加重视后期的组合指标评价[2]。这是在今后的横断面设计中需注意的一个方面。

关于横断面设计, 本文对新建路段不再赘述, 主要分析沿老路改扩建路段的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主要体现在加宽方式上, 加宽方式可分为:单侧加宽、双侧加宽和组合加宽。单侧加宽是在原有路基的一侧进行加宽, 双侧加宽是在公路路基左右两侧进行对称加宽, 组合加宽是单侧加宽与双侧加宽的组合[3]。下面对不同加宽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单侧加宽的优点是新拓宽部分平纵线形与老路一致, 未拓宽侧的路基防护、排水沟等设施可以利用, 施工对老路的交通影响小, 施工期间临时工程少、临时占地少;缺点是老路为双向横坡, 需相应调整。

双侧加宽的优点是新老路幅横断面能有效组合, 横断面可相应保持, 利于路面排水;缺点是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控制困难, 影响运营效果, 路基两侧的防护、排水沟等均需拆建, 施工期间对老路干扰较大, 施工期间临时工程较大、临时占地较多。

组合加宽的优点是遇到加宽条件困难时可以灵活处理;缺点是拓宽组合多种变化, 平面线形须重新拟合。

总的来说, 三种加宽方式各有优缺点, 设计时应结合路侧的条件进行合理选择。该项目结合老路两侧的地物情况, 采用了以两侧加宽为主的加宽方式, 同时辅以单侧加宽和组合加宽方式。

4 结语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重点。公路改扩建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路线设计更是整个改扩建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改扩建道路的路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还需要我们每一个路线设计工作者不断总结和思考。

摘要:介绍了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结合工程实例, 从公路平面与横纵断面设计方面着手, 探讨了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旨在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关键词: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

参考文献

[1]许友梅, 李昕怡, 方乾.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J].交通世界 (工程技术) , 2015 (8) :66-67.

[2]JTG B01—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上一篇:阅读教学的误区论文下一篇:合作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