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精选12篇)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篇1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民族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中国也不例外。就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而言, 怎样开发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 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 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一问题更显迫切、严峻。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文化产业兴起于20世纪上半叶, 在不到半个世纪, 在发达国家已有长足的发展, 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 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制造业。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人民在文化教育, 娱乐, 旅游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需求旺盛, 中国文化产业也在逐步得到加速发展。尤其近几年内文化产业各种指标正在持续快速增长。据专家预计, 21世纪中叶以后, 文化产业将超过信息产业和自动化、机器人、计算机辅助组织管理而占产业成分的70%—80%。正由于这样, 从联合国到各国政府越来越注重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国内外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在文化、历史、哲学等层面, 从经济发展角度的研究很少。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主要集中于对文化产业内部行业, 如传媒业、出版业、旅游业、广告业、娱乐业等发展战略的研究。对少数民族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刚刚起步。
在我国, 十二五规划正式指出, 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全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工程。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一哄而起, 没有看清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缺乏对本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长远思考, 导致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是很顺畅。
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项目实施以高校科研机构为平台, 组建以高校学者为主的创新团队, 联合属地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 共同实施民族产业开发、生产和推介, 从而着力提高高校文化产业的研发能力。与此同时, 该项目系统地整理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出版少数民族传统文献图书集成, 发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研究论文, 并且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教育, 从而试图走出一条崭新的“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综合分析其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主要有以下两点:
1.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第一, 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论发展在文化产业理论大局中具有重大意义。本课题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对文化问题进行描述和研究, 从一种新的角度对文化理论进行新的探讨和挖掘。目前, 文化产业在全国, 乃至全世界来说, 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对于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更是如此。由此, 我国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阶段, 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响应国家政策, 创新发展思路, 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开拓市场, 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二, 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理论与中央政策紧密联系。从传统的民族文化理论为基础, 提出少数民族发展的模式。“十二五”期间, 国家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同时, 重点建设特色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契机, 根据各民族的文化特点, 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 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状况, 运用合理的分析方法, 指出发展的优缺点, 迎接机遇与挑战, 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2. 研究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第一, 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对于解决产业问题具有实践意义。目前, 少数民族地区演艺业、旅游业、媒体业、出版业等发展初具规模, 但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却出现了扭曲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的运营形态, 只看到短期的经济利益, 而忽略了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现阶段,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整体上处于随意发展状态, 因此, 我们要重点引导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产业发展, 形成突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第二, 对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在经济建设中具有实践意义。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必须立足实践的精神, 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与做法, 要因地制宜的结合本地民族的特色, 推动和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时期, 我们应积极的开发和利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 挖掘文化的经济价值, 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促进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 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增强少数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有利于民族的和谐发展, 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化和经济的繁荣与富强。
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的总体框架
本项目的研究与民族的文化、历史、哲学层面的研究不同, 主要从经济、文化层面进行研究。为了达到开发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和产业的目的, 我们在借鉴国外一些新思路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情况, 制定了新的研究框架。
本项目, 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类型为主线, 民族的主要世居民族的经济、历史、与文化变迁进行深入独到的研究, 要比较全面地揭示这些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生计方式、生存环境、文化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该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战略、产业进入壁垒、产业绩效、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 从而为确定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使该地区文化产业能够得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的主要目标
文化产业往往是高校的长项,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高校在文化产业的研发方面始终没有明确计划和行动, 无意中浪费着高校的优势资源。本项目拟聚集和整合校内外相关人才资源, 将形成强大的文化产业研发团队, 首先攻关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研发, 在此基础上进行其文化产业的开发, 并且承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文化产业规划项目。通过研究, 要树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业意识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发展的思想, 并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优势, 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品牌化经营战略。从而, 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的发展, 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与互助,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谢名家, 柯锡奎, 单世联, 朱江, 王晓韩.《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屈学书, 娇丽会.《山西发展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长治学院学报, 2007 (4) .
[3]张建世, 杨正文, 杨嘉铭.《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2005 (5) .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篇2
XXX [摘要]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有着多元的民族文化。在各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很多民族特色很浓的少数民族村寨。其产业结构、民居样式、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特点。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 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但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有的村寨破坏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2014年1月25日,镇远县报京乡报京侗寨25日晚发生寨火,100余栋房屋被烧毁。报京大寨是黔东南北部地区最大的侗寨,曾是中国保持最完整的侗族村寨之一。报京大寨距离镇远城南39公里,居住着470余户、2000名侗族同胞,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因此,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特色村寨,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保护,保护性开发
近几年以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支点战略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湖北省民族部门紧密围绕湖北武陵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先进自治州建设,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突出特色,扎实工作,在开展恩施市枫香坡等17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基础上,重点实施了17个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其中2009年5个:恩施州咸丰县官坝水脉苗寨、来凤县舍米湖村、宣恩县两河口村彭家寨、宜昌市点军区车溪土家族村、襄樊市宜城市王台回族村等,2010年和2011年又启动了12个:宜昌市枝江县安福寺乡秦家塝村、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集镇、巴东县东壤口镇雷家坪村、长阳县武落鈡离山、恩施市营上村、宣恩县谭家坝村、荆门市沙洋县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恩施州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村、建始县高坪镇石垭子老街、利川市沙溪乡繁荣村张高寨、利川市水井村、咸丰县麻柳池),为全省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特色,丰富了内涵,拓展了领域,提升了质量。
一是改善基础设施。二是壮大主导产业。三是彰显民族特色。四是繁荣民族文化。湖北省民宗委先后制发了《关于在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开展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和《湖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五年规划》(2011-2015年),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工作总体规划已全面展开。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工程。通过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少数民族群众改造特色民居的热情,少数民族群众在享受特色村寨建设成果的同时,体会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心,看到了党和政府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决心,进一步充满了信心。同时,通过试点示范,民族地区各县市政府和部门都自发组织到试点村寨参观学习,激发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了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对民居改造工作交口称赞,他们说:水电路气房,样样比过去强,日子越过越亮堂。基层干部认为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增进民族团结的重大举措;他们都表达了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民居改造的愿望。
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发展生态旅游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是在新形势下对尊重民族文化平等权利,保护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是促进少数民族群众民生改善的客观需要。
我的家乡湖北省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便是湖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保护的试点之一。为此制定的四点计划:一是科学制定规划,提升特色集镇水平。聘请宜昌市建委等【作者简介】 单位和专家对集镇进行科学规划,制定了《潘家湾土家族乡集镇总体规划》,对现有集镇环境进行特色化、绿化、亮化、黑化、净化、美化改造,努力打造民俗旅游、农业观光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具有土家特色的民族集镇。二是争取各方重视,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采取“项目支持一部分,政府自筹一部分,市场化运作筹集一部分”的方式,多方筹资,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以省财政厅“1 1”对口帮扶为契机,先后争取环境整治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宜昌、宜都两级市直部门先后落实重点项目5个,资金300余万元。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探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先后吸纳外来资金500余万元。三是精心组织实施,建设土家特色集镇。先后组织集镇居民12批470人次到车溪土家族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白岩坪村、神农架林区等地参观考察,学习经验,开阔眼界,并通过广播、公开栏、会议等方式宣传民族政策,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建立干部全员包户责任制,保持总体风格一致,一户一个设计方案,一户一个协调专班,定期督办通报。四是谋求长效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色集镇改造坚持与经济效益、改善民生、弘扬民族文化“三结合”。同时对富有特色民居老屋、烈士陵园制定保护措施,发掘民俗文化遗产,建设省级民俗文化博物馆,民族特色日益浓厚,旅游产业逐步壮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条例,打造宜都市特色集镇、窗口集镇、环境优美集镇,2009年,宜都市委、市政府在潘家湾土家族乡启动“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项目内容涵盖“13个一”工程。2012年5月相继启动了特色集镇改造、民族文化博物馆、集镇供水等五项工程。集镇改造规划已全部完成,根据集镇规划,特色房屋改造已动工100余户,完成改造85户,施工人员达到120人,完成投资610万元。
2012年11月22日,省民宗委经济发展处调研员袁金山一行前往潘家湾土家族乡,检查验收该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宜昌市民宗局副局长王邦华等陪同验收。
自开展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以来,潘家湾土家族乡紧扣土家文化主题,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潘家湾土家族乡集镇总体规划》,先后投资2100余万元,对集镇和部分村居民点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全乡累计改造新建特色民居545户,民族特色逐步显现。先后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验收组先后查看了吕家坳村庄集镇建设、沈家冲村居民点建设和乡集镇特色民居改造,参观了乡民俗文化博物馆。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验收组对该乡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自开展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以来,全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验收组强调,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确保民族村寨特色。通过我对我们乡镇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保护工作的调查,我总结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保护工作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要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村寨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民;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企业与村组、村民共存、共生、共荣;坚持按照“两型社会”建设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把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具体落实到特色村寨建设的全过程,不仅深得政府和村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且保证了少数民族村寨健康、快速的建设和发展。
二,要注重产业定位,科学规划,让村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产业是带动少数民族村寨稳定脱贫、逐步致富、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要坚持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有效对接市场需求;找准产业定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逐步到位,有效避免了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出现的盲目性、随意性、甚至破坏性问题;注重让村民在村寨发展中尽可能多地获得利益,实现富民富村、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简介】 三,要坚持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充分调动项目业主和农民的积极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社会广泛参与。作为政府,必须要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加强主导和引导,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归口到相关部门直接管理,帮助解决规划和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作为项目业主、村民,他们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主体,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既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关系到他们及子孙后代的利益问题,保护和发展需要他们付出,成果也是他们享受。同时,项目业主和村民参与的热情度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
四,要重视整合政策,捆绑资源,努力形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合力。政策和资源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是要充分利用相关职能部门的独特优势,抢抓机遇,多做政策的争取、督办和落实工作。二是要充分发挥地缘、人缘、资源优势,大力做好招商引资、引智工作。三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政策资源、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政策和资源的最大效应。四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功能,针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
五,要坚持保护为主,发展第一,突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优势。独具特色既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的体现,也是根本出路。试点村寨在保护和改造特色民居中,坚持“整旧如旧”的原则,在设计风格上,充分体现土家族民居的典型特征;在建筑用材上,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坚持现代性、节能性与环保性原则;在布局上,强调实用性与现代生活需要相适应。在传承和保护特色文化中,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挖掘整理、妥善保护了一大批土家族传统文化遗产,又深入研究和挖掘民族服饰、习俗、歌舞等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和载体,开发、打造了一批弘扬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富有创新魅力、达到领先水平的民族文化精品,把以土家族民风、民俗、民情为特点的人文景观与秀美迷人的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以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龙头来带动少数民族村寨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篇3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若干民族经历3000多年的融合形成的。新时期我们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应该对其加强弘扬与维护。文章主要从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进行弘扬进行探讨。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建设;弘扬
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所组成的共同体的代称。文化既是民族的血脉,同时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更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建设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应当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重视。
一、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
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需要我们从不同的发明去探索,“五位一体”总布局便应运而生。民族是通过文化关系进行不断的凝聚不断的确立的,民族的凝聚、形成过程,在其本质上便是文化的凝聚与融合,而这种文化的凝聚、融合又是通过民族精神来核心凝聚、融合起来的,由此可知民族文化对于民族的形成、凝聚是非常重要的。①以下几个方面是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体现:
首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其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的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各个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生活生产的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逐渐沉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等不同的文化内容。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认同,而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产生文化认同的基础就是对各自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重要性的认识。建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使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国的公民道德文化素质的到全面的提高,从而增加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我国时刻注重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各方面文化内容的保护与尊重,同时及时吸纳各个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是确保我国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亲近的前提与基础。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许许多多的优秀的文化特质如西南少数民族各自对自然的崇拜使得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十分显著的成就,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时,要把“多元的文化资本转化成社会资本,让多元的民族文化在国家的社会文化舞台上都承担自己的积极角色”②。
二、如何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上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呢?
第一,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首先必须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十八大报告指出,作为兴国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我们在吸纳、弘扬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增加多样性养料时,一定要保证被吸收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既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又要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等等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
第二,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就必须要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意识的不断培养以及提升其对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历经千百年形成的,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56个民族一体的基础之上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的基础之上,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民族意识的培养。
第三,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各个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必须要不断的吸收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优良的文化内容及其文化内涵。作为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一般具有:(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文化;(2)有利于各个少数民族进步发展的文化;(3)有利于各个少数民族的群众转变其观念,解放其思想,促进其不断脱贫致富的文化;(4)有利于各个少数民族打破其保守观念,促进学习与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5)富有民族形式及具有各自的特色,为少数民族群众逐渐接受的文化。③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各个少数民族都拥有颇具民族特色的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不同的民族节日、不同的服饰、不同的语言表达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等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等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对其文化进行解读可以从中吸取优秀的进行传承研究。
第四,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繁荣发展我国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开展各个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各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党报党刊、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译制播出出版。加强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典籍整理及其出版工作的安排,推进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同时报告中还提出,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科教水平亟待提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对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有巨大的作用。科教素养与科技创新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直接影响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转换为生产力的水平。”④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如前不久拍摄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展现了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
此外,要加强少数民族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乡土文化能力、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群体中涌现出的各种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少数民族传承人的健康成长并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壮大愿意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做贡献的志愿者队伍的发展,鼓励各界人士的参与。(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该文章为西藏民族学院2013级高水平研究生人才培养班资助完成。
注解:
①邵和平,《论炎黄文化與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3期。
②叶南客,《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③陈家才,《发展新时期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民族,2003年第5期。
④闫国辉,《世界第二≠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第17期。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陈家才,《发展新时期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民族,2003年第5期
[3][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叶南客,《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5]邵和平,《论炎黄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3期.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篇4
一、学习文化环境的变迁
近些年来各高校和音乐专业院校招生逐年扩大, 各少数民族年轻人进入学校, 这些教育虽然有力地推动了青海各少数民族人各项素质的提高和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综合的发展, 但长期以来, 我省音乐专业学校教育在传承各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不足也不容忽视, 课程开设的多数是与西方古典音乐相关的, 关于民族音乐的也只有《民族民间音乐》, 故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各种不同歌唱的发声方法, 键盘学习的压力以及西方古典音乐听觉的冲突, 让其不知所措。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根本上并没有得到传承, 更谈不到发展。
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青海各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如今随着生活和经济的需求, 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人已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生产方式, 形成了以现代化农牧业为主, 以旅游业和商业为主的多元经济结构。一方面, 生产方式的变迁使得各族音乐文化的内容也逐渐与生产剥离, 例如撒拉族古老的伐木号子、渡船号子随着撒拉族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撒拉族聚居地域范围内已经逐渐消失。另一方面, 青海少数民族音乐与生产的脱离也使其对大众的吸引力减弱。早期劳动人民生活中, 很多优秀民歌手因本身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经验, 还有出色的创作技能, 很多的时候和一些特定的场所中能根据现实编演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民间歌曲, 在当时娱乐活动贫乏的情况下, 他们受到人们尊重, 可是如今现代化快节奏的劳动中, 听众和演唱者都失去了以往精神依托基础, 民歌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风采今非昔比。最后, 随着旅游业的升温, 逐渐富裕起来的各族人, 开发了民族特色旅游和地域山水旅游。独特的民族风情, 特殊的人文景观, 秀美的山水,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各族新的经济增长点, 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改变, 人们为追求经济利益, 不再有闲情逸致去思考歌唱, 使得往日音乐文化失去了它所依附的环境。
三、精神文化环境的变迁
文化变迁指由于文化自身的发展或异文化间的接触交流造成的文化内容或者结构的变化。在过去传统的少数民族社会中, 每逢年节、婚丧嫁娶和生产劳动时, 人们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进行娱乐。这些方式虽然简单, 但对少数民族人来说, 是生活中不可少的娱乐机会和娱乐方式。但是随着生活结构的变迁以及汉族等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他们的娱乐方式发生着迅速的变化。今天媒体和网络的普及, 娱乐内容和方式丰富了, 娱乐方式日益现代化, 这样就使得民族音乐成为各族人生活中的过去, 也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因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人传统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年轻人注重娱乐性和物质享受成为时代的价值特征, 传统民族音乐风格成了他们眼中过时的东西。据调查, 出生于80年代后的年轻人80%不会演唱本民族的歌曲, 甚至不了解本民族的音乐类型。
四、对此现状引发的一些思考
1. 要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 发掘、培养新人。
近些年虽然政府相应国家号召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 但是在搜集整理方面并没有落到实处。政府应该保护对能唱传统各族音乐老艺人的保护, 一方面要对他们的宣传与生活照顾, 另一方面还应详细尽快的记录、整理老人所演唱的民歌、说唱等音乐形式。其次, 应该更多地发掘、培养新的音乐人才。我们应该从音乐条件较好的少数民族儿童入手教唱民族音乐。应该尽可能去组织一些有利于民族音乐传播、发展的民间文艺活动, 青海省虽然历年来举办花儿会和花儿比赛, 但是由于宣传力度等原因, 并不能真正发现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作品。笔者认为应该扩大活动参与地域的范围, 增加民族音乐种类, 不限制参与人数、年龄等, 让更多的人通过活动开始了解并逐渐喜爱本民族的音乐。
2. 音乐教育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在各族聚居的各个中小学学校中开设各民族音乐课, 把各民歌及民族器乐的教授列入其中, 授课聘请各族优秀的民间歌手, 教学生演唱传统的各族民歌, 不仅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本民族的歌曲同时还能在艺人的教授中领悟到本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其次也应该把具有我们青海省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引进大学校园, 开设各少数民族音乐的相关课程, 并且作为必修课来执行, 再次学校及教育部门在一定时期应该组织观摩民族音乐的活动, 近距离的接触民歌, 让学生尝试局外人和局内人的不同的感受, 引发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3. 建立各民族数字资料库。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重视度的增强, 各个学术领域都在进行基本的文化资源资料库的建设。青海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 一些省内的音乐学者也曾经参与过一些资料库的收集, 但是由于地域、环境、条件的等多方面原因, 最后结果资料并不完整、调研不到位。我们应当继续加强对各少数民族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尤其是实地录音、录像的采集工作, 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各民族音乐真正地原生态。建议政府部门适当的投入物力和人力, 为少数民族民间艺人们录制一些珍贵资料, 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数字博物馆, 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青海各少数民族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篇5
转型期广西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发展方略--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报告之四
转型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紧紧抓住文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以繁荣发展的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 者:于 作者单位:广西区文化厅,广西,南宁,530022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6) 分类号:G03 关键词:文化建设 转型期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篇6
关键词:文化自觉 少数民族地区 图书馆 多元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4-0020-04
The Multicultural Services of Librari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Zhu Meihua (Sun Yat-sen University Librar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Wang Yuee (Jishou University Librar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s: At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globalization" became a discourse dominating the global interaction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The reality that every nation has to face is how to avoid being submerged by the wave of the globalization, how to maintain their own tradition, and how to realize the creativity during the collision with the cultures outsi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arginalization of minority cultures and the knowledge povert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explores the ways of the multicultural services of libraries.
Key word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ethnic minority areas; libraries; multicultural services
CLC number: G259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4-0020-04
1 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对文化价值互补诉求的反映。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的文化碰撞呈现完全背离的两种现象: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 [1 ]文化霸权主义”依仗自己的经济、政治、科技优势,企图将自认为是普世的最优秀文化和意识形态灌输给其他民族。而那些长期被压抑、 被歧视、被边缘化的民族,出于对自身文化的保护, 强调保存本民族文化的固有特征,拒绝与外来文化对话,故而形成“文化割据主义”。人们希望在二者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寻找一种新的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以适应人类对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诉求, 因此,一种既对本民族文化有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又能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与他族文化和谐共处的文化态度成为迫切需求,文化自觉思潮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自觉引起国内学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公认的定义是1997年费孝通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不是要“复归”, 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 ]通过上述定义,笔者将其内涵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民族成员清醒认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境遇,积极创造和建设本族文化;第二,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尊重并欣赏异质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坐标。以上两点综合起来,就是“各美其美”且“美人之美”。文化自觉对文化发展的意义在于:促进民族文化的转型、文化创新和民族精神的建设,提升民族文化的理性精神,开辟、拓展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接轨的道路,优化文化生态环境,体现并促进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淡薄的文化自觉意识,影响了这些地区的文化发展,从而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中不断被边缘化。
2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边缘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每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 一个重要的标志, 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从蒙古族的“搏克”到彝族的“烟盒舞”,从藏族的“热贡”到满族的“珍珠球”,这些优秀文化是每个少数民族成员在本民族生产、生活领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学者邱仁富曾论及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的三种传统模式:主、客模式; 冲突—妥协模式; 由边际共生走向中心共生的模式。[3 ]笔者以为,少数民族文化在长期与异域文化交流过程中,经历了从孤芳自赏的“文化幻觉”到在羞愧中全盘否定的“文化自卑”的转变。在当前国内现代化浪潮中,相对于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客体的存在,在这种不平等的主客体共生模式中,少数民族难以掌握本民族文化的话语权,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容易出现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和对本民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而最令人担忧的现象是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近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等高科技传媒的普及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快速开发,各民族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交往日益频繁,各少数民族在多途径了解并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也遭受了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主流文化的强烈冲击,不少民族从语言到服饰、从歌舞艺术到礼仪习俗等各层面的文化遗产要么在大量流失,要么正遭遇后继无人的尴尬。如果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年长的一代还青睐本民族传统的文化活动,那么,年轻一代则大多失去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以自卑和漠视的态度对待本民族文化,尤其是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则努力融入当地社会而慢慢抛弃了本民族文化传统,造成这一局面除了外来文化的强有力冲击,还由于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内容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缺位和电视、电脑、网络等高科技生活媒介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
3 少数民族地区的知识贫困
文化自觉强调的是多样性文化的平等存在,倡导“和而不同”的理念,其动力源于文化主体的内源性需求。对于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这一需求首先源于知识的贫困。虽然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坚持并贯彻“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平等和协调发展,但是,不同的历史境遇、社会现状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西部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有限及其与汉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这一差距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文盲率高。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 全国15 岁及以上的汉族人口中,文盲人口为7585 万人, 占汉族人口的8.6%。少数民族人口中, 文盲人数为1114 万人, 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4.63%。其中, 文盲率在20%~40%的民族有13 个, 文盲、半文盲率高于40% 的有藏族、路巴族、撒拉族、门巴族、保安族、东乡族等6个民族,其中保安族、东乡族、门巴族、珞巴族人口中文盲率则高达50%。[4 ]农业部第七批扶贫联络组湘西片组2008年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5个国家级贫困县的10个最贫困村调查中发现,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85.11%,有的村文盲占比达到了82.67%。[5 ]第二,文化素质存量低。西部民族8 省区文化素质存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我国的总体情况来讲,东部地区存量指数最高,达到37.35,其中北京更高达47.20;中部地区存量指数次之,达到36.06 ;西部地区存量指数最低,达到33.48,远低于全国35.89 的水平。在西部少数民族8 省区,除新疆、内蒙古和广西以外,其他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区包括宁夏、云南、贵州、青海、西藏的人口文化素质存量都比较低,其中西藏仅为15.59,是北京47.20的三分之一。[6 ]
依据阅读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少数民族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必然限制其阅读能力和文化自觉程度,进而影响本地区的阅读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落后问题, 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尤其在是“十一五”规划中,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虽然,这些措施卓有成效,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回应,多年来一直存在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动态性、快速性与政府回应的迟滞性矛盾、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世俗性、民间性与政府回应的高姿态性矛盾、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高期望性与政府回应的低效性矛盾。而且,这些由政府主导的“外源性”措施难免造成群众主体缺位、脱离了地方民众的现实生活和内在需要,脱离了传统文化与群众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导致了民众对文化传承的疏离,而民众的疏离则使文化保护活动失去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而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阅读环境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弥补政府主导的外源性文化自觉路线的不足,通过多元文化服务,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4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
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服务”的理念,[7 ]即尊重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的读者,宽容对诗其因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同而表现出来的社会行为的差异,对每一个读者都一视同仁并为其无条件提供平等服务。如前文所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存在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提出了现实要求,少数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碰撞中的边缘化现象和文化流失让图书馆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变得更加紧迫,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知识渴求更使图书馆的多元服务变得必不可少。
4.1 立足本土,了解服务区域内的读者需求
做好充分的前期调查工作,确定服务对象及其信息需求是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前提。任何一家图书馆都有一定的服务区域,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必须结合本地区的现状,建立适合本地区状况的多元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首先要清楚了解少数民族群体在全体服务对象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少数民族群体之间的组成比例, 根据比例结构确定主要的服务对象, 并对各个少数民族群体读者的语言文字、年龄结构、阅读能力、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宗教信仰等进行全面了解, 分析不同民族群体的主要信息需求,根据需求, 制定合理的馆藏发展规划,有效配置经费,保持图书馆多元文化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2 建设多元文化馆藏
笔者认为,现代图书馆的三大基本要素可概括为人、资源和技术,资源建设和技术革新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当自始至终贯彻在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中。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领域的差异要求民族地区图书馆充分考虑读者群体的多元化,走多元化馆藏之路,唯有如此,才能践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服务”的理念。具体来说,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馆藏建设主要包括:多语种、多载体、多层次内容等三个方面的文献资源建设。增强少数民族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民族认同的前提下达到国家认可,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因此,汉语应该成为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的主要文献语种,另外,文字是文化的首要传承载体,因此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地区图书馆应着重收藏相应的民族语言文献资料。比如,在内蒙、西藏、新疆地区的图书馆可以加大本民族相应的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文献资料的收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形式不一,既可以从饮食、服饰、建筑、婚俗、出土文物、墓葬、宗教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舞蹈、绘画、雕刻、歌曲等艺术形式表一现,而以上文化传统的载体类型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图书馆在资源采集时不能拘泥于纸质文献,更应利用地域优势加强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和保护,建设多元载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库。在内容层次上,既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的传播,又要兼顾本民族的文化传承,还要将世界各民族的文明展现给读者,培养读者开阔的视野。
4.3 开展多语言咨询服务
多语言咨询服务是指以少数民族语言为相应群体提供服务,是图书馆多元服务的深层次延伸型。少数民族图书馆在了解服务区域内民族族群的基础上实现图书馆标识系统语言的多元化、信息检索系统文字的多样性及咨询馆员服务语言的多样性等。在笔者看来相对于技术支持可完成的图书馆多语言文字标识,咨询馆员的多语言服务更加关键,因此在招聘和培养咨询馆员的过程中,了解其民族背景、教育背景、特别是其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至关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馆员与少数民族读者的无障碍沟通和交流,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独立性、异质性的前提下更好地提供多元而人性的服务。
4.4 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建设
“语言,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映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8 ]我国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内部甚至还使用着多种语言。目前,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100种以上的语言。在经济生活趋同的现代化背景下,语言生活的多元性受到挑战,部分民族产生母语危机现象,如畲语、仡佬语、赫哲语、鄂伦春语、裕固语、土家语等,母语危机势必淡化民族文化的特色,影响民族文化认同,因此,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关键,有助于民族地区的日常交际和信息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有的民族分不同派系,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因此,29个民族使用文字达54种,如今已有蒙古文、藏文、彝文等多种传统通用民族文字编码字符集、字型、键盘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且在技术层面上已实现与中、英文等文种的转换和互译。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可以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整理、保存民族文献, 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4.5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少数民族地区用户群体的多样性导致了文献信息需求的多样,使图书馆的区域合作成为必然。少数民族地图图书馆经费的紧张更加需要走资源共建共享之路以合理配置经费,避免重复购置。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共享提供了物理上的可能性, 超文本标识语言、超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条件与保障。“区域合作”是图书馆的必走之路,它包括“区域内合作”和“区际间合作”两种模式,“区域内合作”可分纵横两个方向,在纵向上,建立地方院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为依托的文化网络;在横向上,加强与地方情报单位、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的合作。区际间合作则主要是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杂居现象,各自发挥地区图书馆的特色和优势。区域合作的内容包括联合采购、联合编目、文献传递、特色数字馆建设等,实现实体馆藏资源和虚拟馆藏相结合、印刷型文献与其他载体文献相结合、文献检索与原始文献提供相结合的资源共享。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该州总人口266.63 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192.5 万人, 占总人口的72.2 %, 其中土家族110.27 万人, 苗族88.43 万人。根据当地民族分布特征,将该地最高学府吉首大学图书馆建成土家族、苗族文献信息中心,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图书馆建成旅游文献信息中心,湘西州科技情报所建成湘西经济文献信息中心,而将具有相似人文地理环境、侗族、瑶族民族特色非常浓厚的邻近地区的怀化学院建成侗族、瑶族文献信息中心,[9 ]同时以吉首大学图书馆为区域中心,支援并带动该地区州、县级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
5 结语
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 全球化的到来为文化自觉提供契机的同时也使每个民族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外在压力。为了给本民族的文化赢得一个良好的处境,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对外的开放式“出场”中才可能赢得自我发展并体现其文化价值的机会,才能成为全人类的共享资源, 从而自身也将不断地得到丰富和更新。如何通过提升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满足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需求,唤醒其文化自觉意识,使文化自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是每个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要面对的现实。
参考文献:
[1]乐黛云.文化自觉与文明共存[J].社会科学,2003,(7):116-117.
[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十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97 .
[3]邱仁富.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的传统模式[J].前沿,2010,(1):76.
[4]黄荣清等.20 世纪90 年代各民族人口的变动[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4:214-215.
[5]徐贵恒.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新解[J].中国民族.2010,(11):67.
[6]Defining“multiculturalism”.[EB/OL].[2009-02-07]. http://www.if2la. org/V II/ s32 /pub/multiculturalism-en. pdf.
[7]陈永平等.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9):66.
[8]高长江.文化语言学[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2:13.
[9]谷遇春.论大湘西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1):75.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现状探析 篇7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翦伯赞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第一,主流文化的冲击。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第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第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3 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第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费孝通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三,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丁宇,唐守冬.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5]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6]王令,刘晓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纪要[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7]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8]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篇8
关键词:影像媒介,少数民族,婚恋文化传播
在华夏文明璀璨文化根植于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时, 历史让中国西部文化化身一块绚烂的瑰宝, 它用时光见证着民族的融合、聚居与变迁。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与碰撞频繁交织, 异彩纷呈。而长期的文化传播与民族交流, 也让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沉淀与积累, 融合与发展, 将独树一帜的少数民族聚居与多元少数民族文化共存的画面描绘得绘声绘色。但是, 在中国西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 主流意识形态与城市文化拓张与强势民族三者“侵袭”的形态, 对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态平衡提出了多重考验与挑战。
现代传播高速向前, 而文化积淀却是缓慢的过程。值得思虑的是, 共性现代文明的同步覆盖会让民族文化的个性逐步缺失, 而这部分逐步缺失的文化恰巧是少数民族个体所独有的文化特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无与伦比的文化特征, 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影像媒介无疑在此刻将肩负重要的传承与传播意义。
一、影像媒介视阈下记录方式与文化传播的二维关系
中国目前有51个少数民族居住在西部的广袤热土之上, 民族文化不断地交织、交融、汇聚。而这些历史脉络也为影像媒介纪录者们提供了大量的史料与创作灵感。西部无论是人文还是历史, 都展现着文化瑰宝中暗含的色彩, 为影像媒介下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文化资料。西部纪录片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 它的异军突起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同时, 它也是历史发展与区域文化的共同关照的结晶。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来, 四川、青海、甘肃、宁夏等西部电视台相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 他们的作品情感真挚、质朴, 人文意蕴丰厚, 富有哲理与思考。同时也出现一种现象——中国西部纪录片“墙内开花墙外香”, 其引人瞩目的力量可见一斑。在题材上, 记录者们在民族志与人类学视野的关照下创作, 为我国人类学纪录片与民族志纪录片打下夯实基础。社会人文类纪录片把握人文精神与高水准, 大量西部纪录片成为精英纪录片的标杆, 出现了一批以梁碧波、冷彬、王海兵、康建宁为代表的人物, 以及颇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 包括《三节草》、《桃坪羌寨我的家》、《藏北人家》、《沙与海》等。而《袁扁的鹭鸶》、《藏猕猴》等西部纪录片的创新也丰富了我国相对薄弱的自然环境类纪录片的创作。影像媒介关照下的西部纪录片传播着我国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 凝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民俗、人文、史迹、饮食、迁徙等文化。西部纪录片始终钟情于民族志、人类学与自然环境类的题材类别, 注重文化切片式的纵观放大, 丰富文化内里的独特审美情怀。其中也有许多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婚恋文化。
二、风格与文化传承:西部纪录片与西部少数民族婚恋文化传播的关系
西部少数民族的婚恋文化积淀深厚, 成因良多, 是西部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亦为西部纪录片提供了思路。在风格与文化传承上, 西部纪录片与西部少数民族婚恋文化传播的关系, 根植于影像媒介视阈下记录方式与文化传播的二维关系之中。
(一) 共性与个性:西部少数民族婚恋文化写照, 生成与延续
传统婚恋的确立, 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前提, 婚礼的过程也需六礼辅佐;而现代婚恋更显简约, 以相亲、定亲、成亲为三个阶段, 仍沿袭聘娶婚的婚恋程序。现当代社会, 社会文明的发展让个性逐渐演变成共性, 现代婚恋的一夫一妻制也是婚姻常态。但部分西部地域在文化演变的过程中, 曾出现阶级分化、土地私有等现象, 民族文化中仍保留有相对原始的公社制度, 也有的存在对偶婚、走婚、群婚、多偶婚等婚恋习俗。个别地方还有血缘婚, 称为“亚血缘婚家庭”。这种猎奇式观看促使着媒介纪录者行走在题材边缘。
(二)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为西部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文化素材
西部少数民族奇观式的婚恋文化为西部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重要素材, 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永宁纳西族的阿注的婚姻》等纪录片是对纳西族男性情人的记录;《尔玛的婚礼》、《欢迎来到阿尔村》是对羌族女性婚姻的记录;《苗族的婚姻》等对青年苗族男女婚恋的记录;《走进独龙》是对独龙族姐妹婚姻的反映。这些纪录片向人们展示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与质朴, 以及文化冲突引发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解读与意蕴, 奇风异俗展现异常美。
民族文化中的情节追溯是历史长河沉淀的关照。摩梭族是一个游离在云端的民族, 也是最后的母系文化的凝聚。纪录片《泸沽湖畔的摩梭人》里, 主人公冰玛卓玛与翁杰卓玛是一对摩梭族姐妹。摩梭族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沿袭走婚制度的少数民族。这种婚姻关系不受法律的保护与约束, 不受族权、神权、夫权及家规等约定俗成的条件的制约, 亦没有经济牵连, 自由无束缚。
走婚制度的历史文化渊源需追溯到远古社会。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原始社会, 人们以群居野外的方式生活, 茹毛饮血, 实行群婚制。随着生产力与社会的发展, 一些民族出现了氏族婚姻, 而后社会持续发展, 促成了“氏族内婚”与“氏族外婚”, 人们逐渐筛选优势基因, 排除近亲、血缘婚姻。直至后来, 发展到排除一切来自母系血亲间的婚配关系, 母系氏族最终形成。随着氏族外婚的发展, 对偶婚也产生。在云南纳西族与普米族盛行的阿注婚, 是群婚到对偶婚的一种过渡形态。
三、影视媒介与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互助关系
曾有学者提到, 西部电视产业的增长极之一就是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制作和销售。纪录片具有真实记录的属性, 必须真切、客观地反映与呈现事物的原本模样。因此, 纪录片需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西部纪录片依托中国西部多元的人文情怀, 以独特的魅力展现最独特的民俗文化、自然环境, 与其他地域的纪录片分庭抗礼。西部的地域色彩与人文资源为西部纪录片提供了拍摄优势, 承载着多样性的少数民族历史脉络, 也更好地诠释了文化发展的路径。而西部文化在变迁的轨迹中, 与外来文化的交融、碰撞, 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样式。这样应运而生的纪录片让受众更有观看的欲望。
中国西部文化兼容了多元文化, 有助于解决发展现代化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需要放眼全球, 走向世界, 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打下夯实的根基。运用影像媒介可以把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与西部文化的精彩纷呈真实记录。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需要借助影像媒介, 使之更好保存。在影视的视阈下, 也将有更多关于西部少数民族的影视纪录片作品出现, 这些作品在民族志、人类学的关照, 自然风光的辅佐下, 能够让西部少数民族群体文化展现得更为外放, 视阈也更为开阔。
因地域较为边缘、经济发展滞后等多方位的局限,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影像媒介的艺术之路显得步履蹒跚, 在资金、收视市场、创作人员上都相对欠缺。而纪录片商业化的潮流激荡, 一时不能起锚。西部的人文地理为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取材资源, 风骨厚重, 奇绝旖旎, 让西部纪录片独具一格、硬朗扎实, 同时沉淀出别样的视角与境界。这就要求纪录片创作者们扎实地根植于西部文化, 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里, 展现其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 以在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自觉与国际接轨, 实现跨越的生长与突破, 亦是西部影像传媒快速发展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 梁英.西部纪录片:光荣、迷茫与梦想[J].当代电视, 2000 (5) :47-49.
[2]彭官章.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的演进[J].满族研究, 1992 (2) :63-70.
[3]冯小强.少数民族地方纪录片创作的思索[J].新闻传播, 2011 (6) :215.
民族文化与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 篇9
一、新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文化底蕴
1.新疆少数民族构成及文化多样性
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境内共有53个民族,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区内有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45个民族乡。2005年末,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达1 214.4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0.42%。其中维吾尔族人口923.5万人,占总人口的45.94%。
新疆13个世居民族中,除汉族与回族共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新疆各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属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在现代社会,语言文字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加重要。语言文字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新疆13个世居民族中,维吾尔族等7个民族信奉伊斯兰教,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锡伯、满、达斡尔族信仰萨满教。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遗风,形成了不同族群独特的文化心理,在日常生活习惯甚至在不经意的习惯性动作上都可以找到宗教的印记。对这些风俗习惯的尊重或轻慢,往往会触及民族文化心理的敏感神经。除此之外,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人生礼仪、风俗习惯、生产方式、文化艺术、节日民俗、体育娱乐等方面都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显然,新疆的地域文化呈现着多样性,这种文化的特异性,是民族平等、社会和谐理念基础。
2.新疆民族文化的底蕴
古老的新疆人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如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沙漠文化、绿洲文化等,绚丽多彩,光辉灿烂。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在1986年第3期《红旗》杂志上发表的《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一文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季羡林教授的这段话,将世界人类文化史上四个文化体系的相互交流、相互汇合、相互融合的地方指了出来,认为敦煌、新疆即西域是这四大文化交汇的地方,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季羡林先生多年研究人类文化史后得出的正确结论。
那么,为什么只有西域即新疆以及敦煌等地区能使这四大文化汇合、相互交流呢?大家知道,西域是古丝绸之路最早开通的欧亚大陆通道,是古老的中华民族通向世界的必经之地,也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化史作的重大贡献。维吾尔等民族生活的西域自古是丝绸之路要冲,并受惠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文化条件,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又得以从古老的伊斯兰文化、汉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古希腊文化中吸取营养,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古代维吾尔民族将漠北草原的政治、文化中心迁移到西域的各个绿洲沃土上,从单一的草原游牧文化环境迁往具有多元文化特点、具有较高水平的西域古老的农耕文化环境之中。在西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维吾尔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西域的古老文明之间经过扬弃、纳新、融合与重构,很快形成一种新的民族文化,即从封闭型的、单一的草原游牧文化,逐渐转变为开放性的、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农耕文化,然后,由农业文化进一步促进、推动和发展了城市商业文化,对西域文明发展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已故日本著名西域史专家羽田亨先生在其《西域文明史概论》一书中认为,维吾尔人开放性特征为主的民族文化融合了西域的多元文化,既有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又有绿洲文化、农业文化,而且还有城市和商业文化。这种多种不同的文化,集中地在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得到了综合反映。
二、影响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分析
1.经济利益因素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优惠政策失效或部分失效,市场经济发展影响到原有利益格局,使部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心态承受了较大冲击。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有关土地、山林、草场、水源的经济纠纷明显上升,水利、森林、军工、矿山、石油等行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与民族地区和当地群众间的冲突逐渐增多。此外,与地方财政危机相关的拖欠工资问题、干部知识分子待遇问题等也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之,新疆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年年在扩大,基尼系数超过了警戒线,这是产生诸多不和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
2.文化动力因素
某些新闻出版单位和文艺作品因猎奇或曲解,亵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或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特意渲染某类风俗,往往容易伤害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引发各种事件。这说明文化差异方面的误解及交流障碍,也使民族间存在发生摩擦和矛盾的可能性。显然,对文化差异的相互理解与彼此尊重,这种共同觉悟尚有待进一步确立。
3.流动人口因素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实施阶段和市场经济的发育,人口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人口自然迁移已出现新的高潮,但人口大面积的族际多向交流也使民族间的摩擦上升。人口流动和迁移增加了族际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促进相互间的了解、理解,但另一方面,也使族际间的文化差异更加明显,容易引起一些矛盾。此外,就业竞争、社会治安、城市人的排外及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中的一些问题,也都不能忽视。
4.宗教信仰因素
民族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而民族问题又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化。新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比较复杂,因为新疆是多种宗教的交汇处。宗教问题不仅是一个民族群体的生活习俗相同,而且往往是维系民族群体利益的重要精神纽带,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动员民族力量从事某些活动的“旗帜”。
有学者曾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新疆民族宗教问题的一些新动态,认为广大教徒对宗教利益群体的关心和热爱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在某种条件下,也可能出现不正常的现象。要相信绝大多数宗教信徒是爱国爱教的,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这是主流,有利于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构建。
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能孤立存在,它总是和其他现象发生联系。如果宗教能与社会相适应,这样就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大局,也将有利于宗教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坚持宗教信仰政策,并不妨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论、有神论,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教育,进行有关自然现象、社会进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在民族地区不仅不影响构建和谐社会,而且更有利于各民族和谐,共同发展。
5.权利分配因素
主要表现为自治权利问题(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如何分权)、自治民族和非自治民族的地位问题、干部的安排使用及各级各类代表的比例配额问题,还有一些民族干部权利不到位问题等。
影响民族和谐的上述种种因素,可以大体区分为两大类:一是那些恒常的、持久和稳定的因素;二是比较容易变化,暂时和较为灵活、敏感的因素。
三、把握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对策
1.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规律来把握
国务院发布的首个少数民族事业规划设定六大目标,其中一个目标是:民族自治地方“普九”人口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少数民族文学出版物种数比2005年增长25%,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印数比2005年增长25%。这无疑将促进民族文化的大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首先要实现文化上的民族自主,就是说民族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有保持和发展民族的语言、文字、教育、文学、节日、宗教等传统文化的自主权力。民族地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先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民族文化需要现代转型,由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向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时代性、多样性、独特性等文化品格的和谐文化过渡。要从文化的历史性(时间维度)、世界性(空间维度)、价值性(内在维度)、存在性(外在维度)等多维视角,来审视民族文化构建的新规律、新特征,认清并处理好民族文化创新与传承、保护与开发、一元与多元、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人文与科技、人与自然(文化的创造主体与文化的根本承载体)等多种关系。并且审时度势地把握民族文化的内在特质与运行机制,理顺各个维度的走向,从而建设起一种影响很大的、渗透力和凝聚力很强的和谐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尊重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2.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法则来把握
首先是“和”。对话与交流、学习与互补已成为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是在文化的一体化与多元化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的适当形式,应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新视野。从现实的形态来看,民族地区的思想观念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的,有其深刻的社会土壤和实践根源。例如,新疆艰苦的环境要求人们互相照应,精诚团结,“有一个馕也要掰成四半一起吃”。因此,民族文化要不失时机地在与外来文化的对话交流中广采博取,为我所用,实现传统文化的转换与新生。同时,在多元价值文化的交流与融汇中,要有充分的清醒的认识,对于鱼龙混杂而来的糟粕要坚决抵制。既不可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也不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另外,由于各种文化间的差异性,在相互交流中产生碰撞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正确控制冲突,降低对抗力度,维持融合渐变性,使各种文明与时俱进,步入现代化的行列。
其次是“不同”。一体化、趋同化并不等同于同质化、模式化、单一化,泯灭不同价值文化之间的差异,取消或削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及民族特性。对文化的认识、审视应摆脱平面思维的限制,真正从多维视角来观照价值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民族文化建设上搞标准化、模式化,势必导致民族文化的变味,甚至消亡。只有以特色来加强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才能抵制各种强势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和独立性,在新的文化整合中寻求协作、宽容、理解与独立性、民族性的统一,在维护民族特质中寻求与国家主流文化共性结合。以共性理论构成的深层区域特质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最根本性的。
3.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双赢互利”这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层理念来把握
和谐社会,也可以通俗地说,就是双赢互利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是双赢互利的发展观。具体地说,就是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方,参与我们社会发展的各方,特别是强弱各方,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则是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是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的。在民族地区,无论是国家主体民族还是非主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还是非区域自治民族,都要得益获利。这样,民族和谐的根就扎实了。
双赢互利是民族大团结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间团结和睦,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并肩战斗,共同发展,既是新疆各民族过去不断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又是新疆面向新世纪、构筑安居乐业的优良人居环境与创意环境的核心所在,更是吸引国内外投资的不可缺少因素。新疆应当继续坚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个少数民族之间都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局面。民族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出追求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核心价值。以语言文字和新的价值观为标志的民族交流日益密切,形成了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从而使各民族有了更为强烈的文化认同。
4.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来把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繁荣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民族经济政策。新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头戏,具有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西部边疆地区)、穷(欠发达地区)、弱(生态环境脆弱)、富(自然资源富集)的特征。因此,首先,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虽然新疆面积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的1/6,约166万平方公里,但其中绿洲面积只占全疆总面积的不到5%,而全疆2010万(2005年)人口的95%在这块珍贵的绿洲上生活和生产。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有利于改善新疆的生态状况,为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与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要有利于发挥新疆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劳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社会优势等),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差距,促进共同繁荣;要有利于新疆资源富集区农牧民的民主参与权,农牧区信息和社会信息知情权,表达自己意愿的公民权,保持本民族传统的文化权和基本人权。其次,绿洲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新疆的绿洲虽有很大发展,但部分地区呈现出绿洲与荒漠极端对立的局面。再次,油气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重,不但占用土地,而且对生态造成破坏,因此国家应提高资源补偿费标准。
只有在经济建设和市场交换中体现生态价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家才能在优化开发、重点开发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之间进行平衡和调整,才能通过公益补偿机制寻求东部经济资本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资本的平衡。
5.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国家法律高度来把握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项制度是专为解决民族问题设立的,在国家管理中十分重要,而且很有特色。就经济文化事业的依法管理与民族问题的关系而言,二者关系至为密切。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正是解决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必然途径和现实步骤。民族问题、民族事务本身属于一个国家的内政,所以民族问题应当按照国家的法律进行处理,在民族自治的地方更应注重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这就要求各民族的公民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关于民族方面的立法已初步形成体系,民族问题的所有方面几乎都有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决不能因民族问题的敏感而忽略对法律的公正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各少数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在立法时已经考虑到了民族问题的特点,所以在执法的时候、在处理民族问题的时候,必须捍卫法律的尊严。总之,我们应以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去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在民族地区实现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法律保障。
摘要:民族地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先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民族文化需要现代转型,即由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向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时代性、多样性、独特性等文化品格的和谐文化过渡,在此基础上才能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邓佑玲.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申瑞锋.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2).
[3]罗树杰,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5]王建新.浅论新疆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J].干旱环境监测,2004(2).
[6]徐余圻.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7]葛忠兴.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篇10
“原生态”是指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自然状态下的原始本真、质朴自然。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而言,其是以丰富的电影艺术表达方式、鲜明的风土人情、“别处之无有” 的宗教情怀,展开电影叙事的。《静静的嘛呢石》作为少数民族原生态电影的代表,注重现实主义创作,本民族非职业演员的本色而稚拙的表演,运用母语对白,展现了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文化,影像风格质朴而深刻,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藏族地区的社会现状。
首先,创作主体的本民族化。该片的导演万玛才旦,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青海藏族人。导演从自我族群的视角切入, 散发出强烈的本民族意识,这种微妙的心态使之从自我族群的文化内部出发思考本族的生存与发展。而片中的小活佛在现实中就是小活佛,刻经的老人亦是如此,电影中的表演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在影片里还原,不加修饰,自然而又纯粹。
在影像表现形式上,镜头的叙事倾向于质朴厚重的纪实风格。影片大量运用由景深镜头和长镜头构成的场面调度, 遵守事件空间的同一性。如固定机位的长镜头下,老喇嘛教小活佛学习佛经这个段落,没有大幅的场面调度,以全景镜头的形式呈现,画面给人异常沉稳之感,这就是寺庙的真实生活,体现出了族群文化中宗教环境的静默氛围,让人领略到了那种在宁静中蕴蓄的审美张力。
民族母语的使用是突出民族身份的又一重要表现。该片采用藏语发音,并配有中文字幕,这是对于本族语言使用自觉的鲜明表现。在起着界定自我、区别“他者”作用的服饰、 民族景观等族群符号中,语言符号的使用更能起到关键作用,既可以唤起本族观众强烈的身份认同,又将“自我”存在传达给异族受众,更为有力地构建出了族群原生态文化, 是导演对于电影族群身份自觉意识的又一次鲜明表现。
二、文化对视中的镜像表达
每个民族都在与“他者”民族的对视中独塑自我形象, 以此来界定“自我”与“他者”的镜像符号。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自成一套表意系统,与更主流的文化形态各自独立又相互对照,这种文化镜像关系的对视形成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独有的迷人文化意蕴,同时也彰显了民族电影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该片把主要目光投入到寺院和乡村,运用相互对比的手法展示宗教与世俗的碰撞融合。爷爷牵着放生羊的话语和小喇嘛的诵经是宗教与世俗高度融合的体现。该片还微妙细致地展现了宗教文化与现代世俗的碰撞,如上演《智美更登》 传统戏剧时,小喇嘛和小活佛却偷偷跑去看电影。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主流文化的对视浮于表层藏区日常生活记录下深层话语结构中最富意蕴之处。影片的拍摄背景虽然是一个边远落后、固守传统的藏区村庄,但现代文明对传统生活的冲击在片中无处不在,如小活佛家里的电话和VCD机,没有刻意的表现,很自然地就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碰撞,成了影片中难以名状的纠结,如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两个符号——《智美更登》和《西游记》。《智美更登》是藏族传统文化的象征, 藏语版的《西游记》VCD碟片则成了并行不悖的现代与传统复杂体的象征,小喇嘛观看的选择正是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现代文明的好奇追寻。
三、多元文化下的民族志
影片的最后,小喇嘛留下的光碟封套和面具,完成了神圣与世俗的融合。小喇嘛在山坡上注视着带着光盘归去的父亲,快速奔去祈愿大会的佛殿,完成了神圣与世俗碰撞后的妥协。这部原生态影像实现了多元文化需求的平衡,有强大传统文化和信仰支撑庇护的藏族人找到了一条平衡发展的道路,这是一种可喜的文化回归。
该片在宗教、世俗和文明的三个符号中,通过简单的叙事线索串联,并以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去理解族群的历史和现实,展现当代少数民族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渗透,纯朴的藏族人民对信仰的虔诚。生长在藏区的万玛才旦就是用这个简单而不张扬的故事,抹去了藏区神秘的字眼,展现出最纯净真实的形态,实现对这一观念圆满而洁净的表达。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关键所在是有关身份认同、族别认同、文化认同的民族主体性问题。摒弃生硬老套、猎奇、公式化的创作模式,用创新视听语言将民俗、宗教等多种文化元素融汇在一起,直接捕捉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美及其原貌,展现出民族鲜活的文化和历史记忆,才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吴仕民.原生态文化摭谈——兼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 篇11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双语教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125-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据2008年年底统计,新疆总人口213081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9448万,占新疆总人口的6075%。新疆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大[1]。文化传承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2],文章中对文化传承的主体界定在是少数民族范围。新疆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汇集了众多民族优秀文化,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俄罗斯族等,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累了众多优秀文化成果。文章利用调研期间考察的南、北疆基础教育的现状,意识到在学校教育穿插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民族文化是祖辈留传给后代们的丰厚遗产,它贯穿于每一个民族的历史,体现着民族的主体精神,是民族的身份象征[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新疆成为内地人争相旅游、参观的胜地,各种现代思潮冲击着本地区民族文化,使得民族群众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减弱,以至民族技艺后继乏人,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迫在眉睫。
一、学校教育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
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潮流冲击下,出现了主流文化冲击而产生的文化断层。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为了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4]。新疆是中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但是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加速衰退的趋势已经显现出来,对文化多样性造成直接威胁。民族传统文化衰退有诸多原因,学校教育的作用对其至关重要。
(一)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
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仅注重对考试课程的考核,并且以此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成绩。对民族文化特色科目的考核缺项,是少数民族本文化的传承存在着不可良性发展的软肋。单一的教育评价模式势必扼杀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色发展,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现当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忽视,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造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校教育的呆板,创新意识差。由于忽视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民族文化课程,但并没有按照我国新的课程政策实施。在现今民族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疏离,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忽略了环境的适应性。
(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不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群眾较多,所以基础教育中民族教育的质量基本代表了整个自治区的水平。国家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发掘民族地区学校课程的生活化,在西部大开发轰轰烈烈进行的同时,汉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国家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规定在基础教育中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适当的穿插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实现教育的在民族地区的生活化,因过于强调主流文化课程,人们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关注意识淡薄。在对南北疆基础教育现状调研后发现,现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不利,有的地方甚至只是敷衍教育部门的上级检查。在学校教育内容方面,涉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所占比例很少,所以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不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
(三)民族教师和学生对“双语教育”理解片面
通过对一些双语老师访谈发出,很多教师仅仅把双语教育理解为“汉语教育”“学好汉语”,单独把“双语教育”的理解提为一个问题来讲,是因为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文字是一种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辅助。如果一个民族语言文字消逝,那么这个民族的文化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传承路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以及国家对通用语言文字传播力度的加强和大批双语学校教育的开展,新疆少数民族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已更加自觉地学习使用汉语,在汉语文成为各民族交际的主要工具的同时,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学习汉语成为一种趋势。国家发展民汉双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少数民族青少年在发展主流语言能力的同时,保持和开展本民族语言,进而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笔者在对在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广大南疆地区调研时发现,本地区双语教育发展迅速,各民族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学校双语班的规模普遍越来越强,民族班的人数越来越少,因为考虑到将来的就业问题,年青一代对学习自己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热情下降,甚至有些民族学生仅会说简单的本民族语言。
(四)教师缺少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和了解
新疆基础教育中的教师,学历水平虽然跟国家平均教师水平差别不大,但是由于民族教育的起步较晚,民族教师的师资水平较差,加上前几次课程改革中民族教育,基本都是按照国家课程实施的,在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不足。现今基础教育中,基本上没有专门教授民族文化的教师,少数民族学生没有机会从学校里系统的学习到本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在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研的过程中,在对教师的访谈过程中,很多老师表现了这样的困惑:“我们不是很了解民族文化,如果了解深入的话,在课堂中就可以灌输一些民族文化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比较容易,另外学生们理解民族文化,还可传输给他们的后代,这样文化就不会消失了。”还有一些老师在访谈中表露出对美术老师的羡慕“他们比较了解民族文化,在教课中学生兴趣都比较大,课堂纪律好,学生也喜欢她”,“每年的培训根本没涉及到这方面内容,我们自己了解的不详细,根本不敢跟学生讲,怕出错”。
nlc202309031016
二、如何发挥教育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作用
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土壤,民族教育如果不能抓住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就不能保障民族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只有把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纳入民族教育内容体系中去,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延续。
(一)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
适合少数民族教育的评估和监督体系,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到考核中。改革现有教学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积极创建新的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具体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科学教育发展标准,探索适合少数民族特色的教学方法。新疆少数民族的人数多,很多地方还是多民族集聚,更加利于建立和实施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教育评估和监督体系。民族政策执行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方努力,涉及范围广,民族教育评估和监督需要从入学资格、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质量、民族文化继承保障等方面进行,并考虑把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行政职能范围纳入到评估体系中来。降低少数民族特长生入学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要切合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求,也要兼顾民族学生的自身条件。
(二)挖掘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更是对人类社会的探索和研究。新疆远离内地,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受现代化冲击较小,民族特色文化保存的较好,把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民族教育中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民族印记的内容系统的教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和继承。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医药卫生等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措施和法规,编写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方面的教材;考虑当地民族文化的需求,突出民族特色,适当放权给地方政府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考核纳入到教育评价体系中来,这对引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优势必要的。
开发校本课程,形成以教育部、地方教育部门和民族学校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组,形成国家民族课程、地方民族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体系。适当放权当地教育部门,加大民族文化课程、教材的开发和建设的开发,把一些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分类和理论转化,系统而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5]。在新疆,很多学生在数学等文化科目上存在弱项,却在民族体育和舞蹈、手工艺上有着不错的潜质。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与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生活经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和方式。在学校开展民族手工艺、民族民间音乐和舞蹈、民族历史文化、民族文学等课程,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三)正确认识到双语教育在新疆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实施双语教育从长远角度上,是为了民族群众能够及时的掌握时代发展的成果,能够真正实现国家范围内的资源共享。认清双语教育不是单纯的是“汉语”教育,“民族语言”教育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个主要世居民族中除回、满两个民族已使用汉语文之外其他个民族都有自己通用的民族语言(10个民族使用维文、哈文、柯文、蒙文、锡文、俄文等六种文字),有的民族还使用两种以上的民族语言。[6]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流通语言是维吾尔语,北疆则是哈萨克语,以这两个民族为例他们有本民族的文字,民族文化以书本的形式流传下来,便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通过民族语言来传承[7]。双语教学是保证民族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内容,自治区“双语”教学多元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尤其是维吾尔族相对集中的南疆,“双语”中小学比比皆是,“双语”教学已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势所趋,“双语”教学体系也在不断探索完善。目前,新疆接受“双语”教育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民考汉”学生总计798万人,占少数民族學生总数的337%[8]。的少数民族学生只有通晓本民族语言,才能阅读本民族传承下来的优秀文献,领略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通晓汉族语言,一是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二是汉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机制相对较为健全,可以借鉴其优秀成果。
(四)民族教育要有意识的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
“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自信心,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只知匍匐于外国文化的影响下,甘心接受人家的‘同化’,这势必丧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而丧失了文化的独立性,也将丧失民族的独立性”[9]。民族文化发展,首先是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特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性,就需要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学校教育负有重要责任,因为在青少年形成价值观的最佳时期都是在学校里渡过的。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人保障机制,将其纳入民族教育体系,学校定期请民族文化传承人到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吸引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兴趣。根据新疆地区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开展一些民族特色工艺的课程,极力扶持开展民族工艺的创作。建立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平台,聘请老艺人担任民族职业学校教师。在对南疆地区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喀什市已经建立了民间工艺工作室,从事民族工艺创作,有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在业余时间,去民间工作室参观,体味民族文化的内在精华。
另外新疆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要利用目前大好的社会条件,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后,全国十几个发达省份对新疆对口援建,在援建过程中,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基础教育的质量已经得到很大改观。可以利用发达省份对口援建的积极条件,积极推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吸引前来投资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新疆的旅游文化。在社会优势条件的影响下,间接的推动各民族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热情,积极发挥学校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引领作用。
新疆有47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起源、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具有不同的差异性,在共同的地域下,各民族经历了一代代的文化冲突和融合,能够保存到现在,也实属不易。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仅提高了民族文化物质遗产的重要认识,还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之民族学校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考虑民族文化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新疆多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更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注意优秀传统地区文化的弘扬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吴福环.1949~2009新疆少数民族发展报告[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83.
[2]陈多仁.试论民族文化传承中学校、社会、家庭、自我和自然之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2010(8).
[3]张国栋,巴登尼玛.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J].贵州民族研究,2010(3).
[4]周国茂.民族教育应该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责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5]朱玉福.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5).
[6]王慧敏.论新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西域研究,2009(2).
[7]金志远,陈婷.内蒙古民族教育中民族语言认同的调查与思考[J].民族问题研究,2011(1).
[8]阿布都热扎克·沙依木.中国共产党光辉照耀下的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新疆社会科学,2011(4).
[9]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99.
[责任编辑:吴平]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探究 篇12
一、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之意义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其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是促进民族繁荣的政策。这种繁荣既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思想道德水平及人口规模和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也包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充分发展。在目前已公布的国家法规和政策中, 传承和传播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日益受到重视, 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实施了一批重大文化工程, 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文物维修保护工程、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 诸多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列入了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有的这些都成为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 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从发展趋势看,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不仅植根于中华大地, 而且在亚洲和世界华人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文化强国建设步伐的加快,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必将在全球升温,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必将进一步加强。
但是,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功利思想的双重夹击下,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面临着很大的冲突与调适的问题。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失衡现象严重, 少数民族文化重开发、少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庸俗化, 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播变样等问题是近年来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面对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和都市化的冲击, 更由于缺乏文字记录和传承人口少的原因, 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传统也面临着被嫁接和文化功能衰微、流失与变异的境地, 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也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国际竞争中, 文化的作用已经和物质财富同等重要。但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了解甚少或存有偏见。在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背景下, 如何使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被冷落和遗忘中重现其光辉, 如何通过传承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促进国内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 并促使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不仅关系少数民族文化能否真正得到发展和繁荣, 而且关系整个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价值取向, 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影响。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众多传承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路径中, 中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也是最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传播路径。
二、中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之价值
典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传世古籍历经劫难而卓然不灭, 必定是文献典籍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足以自传。[2]“民族典籍”指的是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成果的记录, 是民族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狭义的民族典籍是指用民族文字书写撰著的书籍和文献档案资料, 广义的民族典籍则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文化典籍和历史文书, 以及金石铭刻等文史档案资料;有关少数民族资料的古代汉文文献;各民族世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文化价值的口头传承资料。
民族典籍是世界各个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文类, 是一种古老而又源远流长的文类。民族典籍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内容, 是民间的文学宝库, 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民族典籍的传统形态多样, 包罗万象, 涵盖了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知识, 具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 担负着不可相互替代而又能优势互补的作用。比如, 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 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被誉为划时代的古典文学形式, 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一个精神文化的高峰, 是人民伟大的创造, 是堪与世界顶级的史诗如希腊史诗、印度史诗相媲美的作品。这些都是其他民族相对缺少而该民族所特有的知识宝藏。各民族典籍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有益组成部分, 提供不同于主流文化的新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 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与翻译的工作越来越紧迫。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其前提一是保持民族本色, 二是要译介到世界上去, 没有译出, 就没有世界性可言。[3]
三、中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发展之要素
随着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和软实力的增强, 国家各项民族政策及措施的出台和落实, 少数民族典籍译介与文化传播显得越来越重要, 译介队伍日益壮大, 译介水平不断提高。
1. 民族典籍翻译发展之契机
在国际竞争中, 文化的作用已经和物质财富同等重要。近年来, 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市场,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存在严重逆差, 同中国的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比如:在版权贸易方面, 引进与输出比是10:3, 长期如此将会严重影响中国的文化安全。为此, 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7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 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文化产业, 增加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增进世界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了解认同。之后, 国家文化部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于2012年5月发布了《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 提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 强化文化在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中的独特作用, 树立“文化中国”新形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可见, 党和政府把中华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化传播是国家和民族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的有利展示。文化的全球化在挑战各民族文化的同时, 也给予了它们发展的新机遇。少数民族文化相对于西方强势文化来说处于弱势地位, 为避免强势文化的单一化, 应该抓住这一契机, 利用这种更为广阔、更为宽容的多元空间, 积极主动地与外来文化交流、沟通, 发展和传播自己的文化。“全球化不仅有利于西方的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侵略和渗透, 它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抵抗和反渗透提供了契机。”[4]全球各文化体系相互开放、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史无前例的。民族典籍是具有世界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属于全人类。随着中国的崛起, 汉学逐渐成为“显学”, 中国古典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2. 民族典籍翻译成功之策略
民族典籍翻译应历经两个翻译阶段。从语言学角度分析, 典籍是一种经历历史浓缩后带着大量文化信息的语料: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深厚的道德情怀, 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与中庸之道, 人情之美的价值取向和含蓄蕴藉的风格追求。[5]民族典籍翻译过程是一个把古代汉语转换成现代外语的过程, 经历了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阶段。首先进行的语内翻译, 即用现代汉语完整准确地理解典籍的古代语言原文。这是一个华夏文化系统内进行的翻译。第二阶段是进行的语际翻译, 即用现代外语完整准确地表达现代汉语意思。翻译的伦理就是差异的伦理, 翻译就是要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而不是用本土的语言文化价值去压制原文的他性话语。
民族典籍翻译应实践跨学科和跨国界的合作。先是古意今解, 然后才是汉译外。民族典籍往往是综合性巨著, 涉及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 译者不可能对所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 因此进行跨学科合作, 方可有效避免专业性错误, 确保翻译的准确性。民族典籍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 译者不仅需要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还要了解目的语文化习俗。因此, 为了使典籍翻译既不失中国文化之真, 又能自然地融入到目的语文化, 就需要译者进行跨国界合作。在合作中, 中国译者确保典籍翻译的“信”和“达”, 海外汉学家进行修改润色, 以达到“雅”的境界。[6]语言学家的共同见解是:每一种语言都是使用该语言民族交流思想的最佳载体。国际英语要描写中国社会和汉语本身, 就得向中文靠拢, 吸收一些汉语特有的表达法, 成语、典故和修辞手段;反之亦然。
民族典籍翻译应遵循补缺和异化的翻译原则。所谓补缺, 即是通过翻译把译语文化缺乏的东西由源语文化拿来, 弥补一方文化中的不足与缺陷。实际上补缺是翻译存在的理由和目标。翻译译语国家文化中匮乏的东西, 对译语文化进行补足, 借助翻译增加译语语言的表现力, 这才是顺应译语读者的需求, 翻译的作品才能有市场, 翻译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因为文化的千差万别, 与文化紧密相连的语言不仅在句法上面有差异, 每一词语也都存在着语义差异, 译者很难找到相同文化意图的语言符号, 难以做到文化再现。归化法翻译只能部分保留原文信息, 交际效果会出现实际亏损。译者的任务不仅是替译语读者解读源语语言符号, 而且还必须尽量把源语所携带的源语非语言符号即文化内涵传递出来。而这种传递只能是异化法翻译才能实现。[7]与过去人们在接受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所抱有的那种抵御陌生和寻求认同相比, 当代人们在接受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时所抱有的确是一种渴望发现崭新文化因子以充实和更新自己的心理。补缺和异化翻译原则是民族典籍翻译的最佳翻译策略。
在民族典籍翻译中, 由于对等词汇空缺 (风水、冤孽、乌纱帽、护身符等) 、文化要素空缺 (儒、墨、道等观点) 、文化距离所造成的不同文化暗含 (走狗、松鹤、龙凤、外宣等) 以及民族文化习俗 (踩歌堂、姊妹节、清寨等) 等原因, 号称百万词汇的国际英语也会显得力不从心。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顺历史者昌。如果过分地坚持“原汁原味”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英国英语, 更不用说美国英语了!何况中国少数民族典籍中有许许多多独一无二的东西, 英语中连对应的说法都没有, 何来英语的“正宗”之说?[8]凡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或独一无二的事物的翻译, 都应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民族语言的风格。所以, 为确保文化信息的准确传输, 在过去积累的基础上, 创造、收集、归类、提高、规范和利用具有较高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的中国英语, 甚至是“中式英语”的那些“新颖”词汇, 不断地补充现有的汉英词典, 建立健全一套中国英语的词库是历史的必然。中国英语的形成和发展是民族典籍翻译理据和方法的一个重大突破。
摘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5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从全球视角分析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本文在解读典籍和民族典籍理论的基础上, 揭示了中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的价值, 同是也依据语言翻译学理论探析了民族典籍翻译发展的要素。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民族典籍,典籍翻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 2013 (22) :13.
[2]汪榕培, 黄中习.加强民族典籍的英译,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 2008 (4) :164.
[3]黄中习.外语学者与典籍英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8 (4) :195.
[4]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M].北京:中华书局, 2006:32.
[5]周秀兰, 李长江.从文化传播视角分析典籍翻译[J].作家杂志, 2011 (7) :158.
[6]卢萍.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与推广的新思考[J].文教资料, 2012 (13) :78.
[7]张弘.文化交流与翻译策略[C]//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440.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推荐阅读:
少数民族特色06-21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07-14
少数民族特色词汇10-16
少数民族海洋文化10-17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08-25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09-09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1-06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11-10
少数民族与民族文化论文05-21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