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2024-10-04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通用8篇)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篇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关于调查研究石家庄

市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报告

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

专业

任 课 教 师 张鹏 09061010 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王奎正

完成日期2010年11月10日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为此石家庄市政府和各部门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关键词:石家庄市,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情况,保护工作

石家庄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 族和民族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见》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制定 了具体的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九门回族乡卫生院、高头回 族乡谈下回民联合小学进行了整合 改造,无极县、新乐市7个民族村 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为全市三个 民族乡修建了健身路径,累计投人无偿资金近200万元。还会同石家庄市红十字协会对行唐、奕城等7 个县(市)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 特困户开展了捐助活动,累计捐款捐物3万元。组织长安区8所学校 的10位国家级和省、市级优秀教师、特级教师,赴民族学校开展了 “手拉手”帮扶民族教育活动。

一、石家庄市少数民族文化基本概况 石家庄市是少数民族散居的城市,共有43个少数民族成分,6484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8%,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为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6.8%。主要分布在市内五区和无极县、藁城市、新乐市、辛集市、正定县。全市有3个民族乡,18个民族村。民族风俗习惯特点明显,如回族的清真饮食。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地来我省经商或从事手工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趋增多。

在长期的民族迁徙和历史演进中,回族等民族完成了与汉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渗透,从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文化基本架构,既丰富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内涵,也凝炼了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精髓。

二、石家庄市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情况

石家庄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在加快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抢救和挖掘工作,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保障和实现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益为前提,以解决民族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为重点,以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动力,强基础、育品牌、转机制,全面提升我市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

一、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生产更多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文化事业,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各民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坚持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优势,遵循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完善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主要任务

1.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民族地方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的新建、改扩建工程。

2.大力开展和普及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每5年一届的全省、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4年一届的全省、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鼓励各地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和体育活动。充分发挥民族地方群艺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宣传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组织作用,支持民族地方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民族语言、体育、舞蹈、传统技艺等课程,在民族地方积极开展传习民族传统技艺、普及民族文化知识等活动。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报道力度,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到社区、到农村、到学校,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

3.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

4.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和文艺工作的扶持力度。

5.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提供文化内涵丰富、深受各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结合旅游资源的挖掘整合,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集表演、竞赛、展示为一体的大型实景(舞台)节目。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品牌效应的民

族餐饮城、民族服饰园、民族工艺街、坝上草原骑射等民族文化产业区。重点开拓丰宁剪纸、滕氏布糊画、大厂花丝镶嵌工艺等民族传统工艺美术项目市场,推进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扩大民族民间工艺品、美术品的经营规模和销售渠道。

三、建立健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相关机制

1.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法制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相关的财政支持、人才培养政策。各级各部门在制订文物保护、文化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增加民族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

2.加大政府投入。各级财政在安排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宣传文化发展相关经费时,逐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重点用于扶持民族地方公益性文化事业、保护重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创新和精品生产,确保民族地方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专项资金。

四、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领导

1.切实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将其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建立健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形成合力,各级财政、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物、体育等与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要在宣传、政策、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委委员制,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石家庄市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抢救、保护工作难以全方位开展。目前石家庄市民族、文化、文物、财政等部门都安排有一定经费投入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事业,但是没有专项的资金给与民族文化方面的保护,所以在一些民族村在缺乏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有一些保护民族文化的项目就处于停滞状态。

2、民族服饰、民族技艺日趋消竭。由于民族服饰的设计和装饰不够“休闲”,又由于现在时尚元素的冲击,人们的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方面的意识不够,以致于少数民族服饰的渐渐消失,里面含有的文化也就渐渐的流失。可以每年举办一些少数民族服饰展览会,文化交流节。

3、民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后继乏人。由于现在文化的冲击,一些民族技艺在没有资金和人员的支持下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一些宝贵的文化就在悄悄的流失了。

四、对石家庄市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1、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乡村经济。民族乡村经济比较落后,但文化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这个文化资源同时是大多民族乡村的优势资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应该加强经济建设,同时让经济建设来带动文化建设的发展,让文化来辅助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2.第二,建立全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制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审标准,经过科学认定后,建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制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河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要根据其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为建立合理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积累经验。

第三,加快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坚持依法规范和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立法既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和保障。要加快民族文化的法制建设,把民族文化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立法应围绕民族文化的界定、民族文化的行政管理机构的地位及任务、民族文化团体的权利及义务、民族文化经费来源及管理办法、民族文化人才的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加以研究、制定,克服长期以来以政策代替法律的现象。

第四,推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工作。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应当与利用、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和原则,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

五、参考文献

[1]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Z].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2]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概况[Z]

[3]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秘书处编.城市中的少数民族[Z].民族出版

[4]王欣欣、袁美.城市化视野下河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Z]

[5]王孟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得到较大发展[Z].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

六、附录

由于调查地区少数民族较少,大量的资源来源于网络和已有资料的查询。正文已详尽,附录从简。

七、致谢

感谢石家庄市政府,石家庄市文化局,中国知网。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篇2

一、贡山县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

在2013年, 贡山县的文化事业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一是按照县委政府以及局工作部署, 开展了2013年春季 “三下乡”文艺慰问活动, 深入全县三乡两镇人口密集村慰问演出7场次, 演出节目达140余个, 演职人员400人次, 观众达1.2万人次。二是怒族“仙女节”文艺活动。县文化馆及时派出文艺辅导员深入丙中洛乡和捧当乡进行业务指导, 历时10余天, 辅导人员达60人次, 同时会同丙中洛镇党委政府做好怒族仙女节文艺演出、怒族仙女选拔赛开闭幕式等工作。三是完成了“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和“六一”儿童节等专场文艺演出14余场。四是举办了免费开放二胡、舞蹈培训班专场文艺晚会。

(二) 开展书法和美术等培训班

为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 培养青少年兴趣爱好, 贡山县文化馆精心组织协调, 2013年共开办了舞蹈、美术 (大小班) 、二胡培训班, 培训人数达180余人次。

(三) 抓好文艺辅导工作

为把每次活动每场演出做得完美、精彩, 切实做好群众广场文化活动, 贡山县文化馆积极深入三乡两镇, 深入每个文艺队, 认真负责地完成了文艺辅导工作。2013年, 全县共辅导各类文艺演出24场次, 到乡镇综合文化站指导培训12余次。

(四)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

一是完成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项目 (民间音乐) 申报工作, 全力收集上报了图片、视频和文字等相关资料。二是深入三乡两镇调研民俗文化, 为申报民俗文化保护项目提供申报资料。三是为使贡山县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派人业务骨干参加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培训班。四是积极做好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2013年, 贡山县在文化遗产日共设置宣传展览7块、非遗保护法2期, 重点宣传了贡山县国家级目录 (独龙族卡雀哇节、怒族仙女节) , 省级保护名录6项,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项, 省级民间艺人4人, 州级代表性民间艺人4人。

(五) 认真做好全国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

2013年, 按照《云南省文化厅关于开展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和《怒江州文化局关于开展文化站评估定级的通知》的文件要求, 贡山县文化馆组织人员, 逐一深入各乡镇文化站对照检查, 完成了初评工作。通过州级评估组评估, 茨开镇、普拉底、丙中洛文化站为三级, 捧当乡文化站为二级。 积极开展乡镇文化站、村级农文网培学校业务辅导工作共计30次, 累计服务1600人次。顺利完成了全县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 达标率为100%。

(六) 积极开展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工作

2013年, 贡山县图书馆积极组织职工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县图书外借室、过刊外借室全年共接待600人次, 借阅图书1600册次;电子阅览室每天服务时间为9小时, 每周开放61.5小时, 共接待上网人数1440人次;期刊阅览室全年接待读者4776人次, 查阅报纸2969份次, 查阅、借阅杂志14806册次;县图书馆多媒体放映室全年为各类培训和放映活动提供服务20次, 累计服务600人次;县图书馆全年累计接待读者7416人次, 借阅图书、杂志共计16406册次。2013年, 贡山县图书馆新购置工具书1000余册, 电子期刊、图书21万余册, 获得蔚蓝基金捐赠价值7万余元的图书, 共计2400册, 极大地增加了馆藏图书量, 同时为更好地开展好对外服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七) 文物保护工作

首先, 加强了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 大力宣传贡山县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化遗产日”期间, 制作了文物法律法规、文物保护单位宣传展板6块, 发放了500多份宣传资料, 使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对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了解有了较大的提升, 扩大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其次, 加强和完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 针对丙中洛镇普化寺活佛住宿楼年久失修的问题, 县文物所的工作人员多次下乡实地调查, 与当地教民协商探讨最合理的维修办法, 最终于2013年10月底, 由省文物局拨付30万元专项修缮经费, 开始动工维修。

(八) 圆满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场次任务

按照2013年初签订的责任书以及农村电影放映片区的规划, 全县共分三个片区, 2013年度共计完成312场的农村电影放映任务, 观众人数达56400人次。在开展农村电影放映的过程中, 贡山县文化部门结合实际, 雨季时节的放映任务调剂到旱季农闲时放映, 扎实推进农村电影放映这一惠民工程。为了掌握农村电影放映动态情况, 全县四套数字放映设备的GPS或GPRS放映监管服务平台已安装完毕, 正式进入正常监管平台。

(九) 整顿文化市场

首先, 严厉打击文化娱乐场所违规违法活动。2013年, 贡山县加大了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 严查场所内赌博、色情等违法行为, 同时对乡镇娱乐场所进行严密检查, 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蔓延。其次, 加强对全县各个网吧的监管, 确保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执法人员充分利用网吧监控平台和 “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等手段规范全县网吧的经营行为。再次, “扫黄打非”工作常抓不懈。结合贡山县的实际, 当地文化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专项行动, 清理音像市场, 收缴违法制售的VCD光盘100多张碟, 盗版书刊30多本, 有效遏制了违法音像制品的泛滥。

二、贡山县文化事业面临的现实困难

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目前贡山县的文化事业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文化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目前, 贡山县文化系统内的职工年龄结构严重失调, 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准也是参差不齐:一方面, 对于专业技术和一线岗位, 一些老职工难以胜任;另一方面, 对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 大多数同志是半路出家, 难以适应新技术新岗位的要求, 因此贡山县急需引进有扎实文化专业功底的专业人才。由于贡山县属边境民族地区, 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演艺市场条件尚未形成, 艺术团走向市场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 在目前的情况下, 应考虑培养当地自己的专业文化人才, 想方设法留住他们, 通过他们积极挖掘和整理贡山县当地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遗产。

(二) 文化事业的硬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篇3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民族地方音乐文化 传承 发展

民族、地方音乐是个很大的概念,民族音乐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一般指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地方音乐内容指的是汉族的地方音乐,汉族各地自古就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事实上我们不可能要求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掌握了全部民族、地方音乐内容后再教学。其实具体到某一地区而言,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运用民族、地方音乐内容的目的简单地解释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一些地方民歌,了解一些民族文化知识。

一、音乐教学体系中的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一个专业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

1.小学低年级(一至二年级)

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心智和身体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所以在学习中我会加入一些简单的地方旋律教学不涉及过深的文化教学,如在课前发声中,我通过用《杨柳青》中的第二乐句练声,通过民间音乐练习甩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学中年级(三至四年级)

中年级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可以组建兴趣小组,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学校地处阳澄湖畔,有浓浓的江南文化,因此我校还开设了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在这里组建评弹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孩子们学习的地方民间音乐更多,如《姑苏好风光》、《无锡景》等江南小调。

3.小学高年级(五至六年级)

高年级的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还没有到变声期,这个时候在课堂上教唱一些民族、地方音乐歌曲是非常容易的事,并且可以学习一些地方特色舞蹈。如在五年级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在这节课中我并没有按照原始课程一拿曲子就唱,而是通过藏舞的基本步带他们“走进”日喀则,并且把酥油桶带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舞蹈中,一节课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了藏族舞蹈及藏族音乐的魅力。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民族、地方音乐内容

1.学唱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方言歌曲

方言歌曲教学是非常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内容,虽然全国都在说普通话,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语言文化。教学方言歌时,老师就可以带领同学们了解地方的语言文化,了解地方非物质文化特色,感受为什么民歌用本地方言演唱会更加有韵味,更加好听。方言与民歌有水乳交融的特殊关系,传统民歌多采用方言演唱。就拿学习扬州地方音乐《一根丝线牵过河》(秧田歌·撒趟子撩在外)举例,其中“么”(ma)的运用就是特有的地方语气词,如果全曲把“么”去掉,那么这首曲子就会完全失去独特韵味;学唱时通过“聆听-思考-模仿”的方法,了解苏北方言中部分字、词的读音和音调,并运用到歌唱中,在学唱江苏民歌《一根丝线牵过河》旋律的同时,体验到当地民歌的地方风味。

2.学跳少数民族和地方特色舞蹈

奥尔夫说:“原始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载歌载舞,单纯的声乐教学、欣赏教学只会使课堂过于僵化,因此可以教学有特色的民族舞蹈体会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我们可以通过舞蹈带入教学,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的舞蹈文化,如教学彝族舞曲《阿细跳月》时,老师可以带着同学们学习彝族的民族舞蹈,使同学们感受彝族人民的热情奔放,教学《孔雀舞》时,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学习一些基本的孔雀舞手势,带领同学们感受孔雀舞特有的高贵气质。如班上有朝鲜族同学,我们在教《阿里郎》这首乐曲时,邀请她穿上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配合乐曲跳朝鲜族的民族舞蹈。通过舞蹈教学达到互动和加深学习体验的目的。

3.组建艺术特长班,组织民族乐团

我校拿出高年级一个班组建成特色班级,从小学习一门民族乐器陶笛,并且开设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课程。此外我们找出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并培养那些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建民族乐团,民族乐团的组织建立符合教育部新课标对音乐实践的要求。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组织民族乐团排练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乐曲,如描绘江苏风光的《姑苏行》器乐合奏;如描绘湘江景色的《春到湘江》器乐小合奏;如描绘草原蒙古族的《赛马》二胡重奏;还有广东特色音乐《步步高》器乐合奏,等等。我们组织乐团参加学校里的演出汇报,也参加校外社会组织的各种比赛,而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其实就是在传播我们的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就是在潜移默化地传递音乐文化。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篇4

——让民族传统文化走进教学课堂

内容摘要:继承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在整个文化现象中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它既构成文化的本体又起着传递和深化文化的作用。这些来自民间的民族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落实“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教育教学

民族文化

促进发展

一、认识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几千年来,先辈们为我们传承下来珍贵的民族文化,这些来自民间的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特征。然而,随着生活的日益现代化、多元化和外来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威胁。越来越多的孩子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却越来越少,不够重视,不感兴趣。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没有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就等于失去了本民族的本色、风格,就等于这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如何让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长久不衰,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任务。我们作为教师,作为一名文化知识传播者,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两个轮子,也是办活教学,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我们要摆正这两个轮子。民族文化走进课堂,是传承民族文化新举措之一,我们继承民族文化,不是照搬照抄,也不是一味强调“原汁原味”,否则民族文化就会停止不前。当然,对那些濒临失传乃至快要消亡的文化。要尽力抢救,并将用各种形式保存下来,用来告诉后人。文化建设只有创新,才能充满生机活力,创新是在原基础上的创新,不能脱离原基调,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我们要开展了民族文化教育,促使更多的中国孩子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加深了解,继承优良传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发扬光大,使民族文化及其精神长久不衰。

在时代的脚步开始产生强大冲击波的今天,如何把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留住?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要想保护好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就得从小抓起,在音体美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重要渠道之一。只有把民族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得以保护和发展。

二、民族文化教育的形式、教学科目和方法

我在多年从事民族文化教学中发现,就当前教学内容涉及的民族文化教育教材很少,可以说少之又少。如果这样,对我们学生继承、发扬民族文化是很不利的,甚至使民族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由于他们很少接触,所以并不了解本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更不会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要想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感情,对民族文化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只有从小学习之,了解之,对民族传统文化才会有感情,长大后才会主动地去传承和发扬它。从而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弘扬的自觉行动。

中华民族民族文化具有流布广泛、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的集合体,强有力地保存了民族文化的典型心态和样式。本人认为,首先我们在设立教学内容时,必须强有力地包容那些能够反映该民族典型心态和样式的动态语汇,突出能体现该族群人民神态面貌的特有风格韵律,并将这些动态语汇和风格韵律向学生分析讲解,分解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对学生进行训练,并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不同民族文化的风格特性,并培养学生运用身体语言生动地体现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

如:在苗族文化走进课堂中,主要是在音、体、美课堂上和课余活动上实施,把苗族文化走进“音、体、美”课堂作为切入点。上音乐课,把课本上的音乐知识与苗族音乐结合起来,要求每个学生要会唱几首苗歌;上体育课,增设民族体育内容,结合苗族舞蹈的节拍、点子、基本动作编成苗族体操;上美术课,将苗族的剪纸工艺结合起来,使课本上的知识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具体化、系统化,民族文化同课本知识相结合,不仅较好地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学习民族的东西就更容易了。通过摸索实践,逐步掌握书本和民族文化的异同点,从而掌握学习规律,如我校将苗族踩鼓舞蹈的基本动作要领按其拍节分解,学起苗族舞蹈来就事半功倍;有的学生在家刺绣苦于绘画、剪纸,通过学习,他们掌握了方法和规律以后,进步很大,回到家里亲自实践,收效非浅。民族文化同课本知识的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实践使我们感到苗族文化走进课堂,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巩固率,减少了学生辍学率,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民族文化在民族民间文化中活动,自然综合,形成可生成的学习环境。民族地区土生土长的学生,其个人成长环境包括学生日常生活、情感经验、文化背景、科学认识等方面都与当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族文化教育与学生个人成长环境联系起来,从其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这样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样、鲜活充实,并获得持久的动力。学生通过向家人询问或教师提供资料,了解某些技巧也较为容易,如:了解剪纸、刺绣、舞蹈形式等的象征意义,学习制作方法,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把自己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这些都是学校艺术教育可借鉴的方法。

三、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开展

在教学中,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民族文化教育,为了培养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要建立一个以本民族特色为主的文艺团体,让学生有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之地。有条件的学校,尤其是民族旅游景点的学校可以与当地旅游事业部门联系,在当地旅游景点建立民族风情艺术团体。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不断锻炼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学生参与家乡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或观看有关录像资料),在活动过程中自然地学习了艺术技巧,同时也了解了它所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含义。

让学生参与社会有益活动,不仅使学生得到锻炼,发挥了他们的一技之长,而且使他们的学业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也能让他们在实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中获取精华,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多年来我校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每一个地区都蕴含着丰富的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如:贵州省台江县被誉为“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的故乡,“天下苗族第一县”,“最古老的情人节”发源地,蕴含着许多宝贵的苗族文化教育资源:反排木鼓舞、芦笙舞、苗歌、剌绣、古建筑文化、自然景观等等。我们可以将这些本土特色资源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精心选择、设计,引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进入课堂,是传承、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造型强调想象力、自由表现、感情抒发;它的功能既能实用,又能教化,是精神的物化产品;它更能形象地、直接地、全面地体现中国民间和民族文化,激发了人们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篇5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21:10 作者:马中平

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建议》精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实。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具有综合性强、辐射面广、渗透力大、附加值高、产业链交错的特征,涉及信息、网络、金融、通信、交通、商业、旅游等方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始终存在着许多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各个方面的内涵、特点、规律和方法不尽相同。能否做到“统筹”,关系到文化繁荣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文化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把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各方面、各层次的相互关系中把握文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做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双丰收。

一是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需要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研究文化的发展规律,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驾驭文化发展的态势。离开了这个基本点,在文化发展繁荣方面就不可能坚持正确的导向,就不可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前明辨是非,头脑清醒。在文化的繁荣发展中,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就是因为我们有些同志缺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强调要改革文化发展模式,并不是要改变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放开发展文化产业,提倡文化发展的多渠道、多形式,决不是要搞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我们按照WTO的要求主动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决不是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让出阵地,让充满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形色色的文化平分秋色。

二是统筹文化发展的继承与创新。历史文化遗产,是文化个性和传统价值的具体体现,是文明素质和综合实力的表征,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又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待传统的历史文化,应该保持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陕西历史悠久,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无论是奔腾不息的滚滚黄河还是炊烟袅袅的半坡母系村,无论是灿烂的古代文化还是光辉的革命传统,在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中都产生过重要作用,为现代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历史文化要做好挖掘保护,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是统筹城乡文化的发展。当今中国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文化设施布局、文化经费投入、文化生活安排、文化产品生产等各个方面,在政策和投入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实行城市带动战略,建立城乡互动,互利双赢和共同发展的统筹机制,以大城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不仅算城乡文化建设投入产出的经济账,更要算城乡文化建设投入的社会账,算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效益账。

四是统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文化产业是经济与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产业发展的文化含量,满足社会多层次文化需求,提升产业发展的档次,具有积极的作用。文化事业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非常重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统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要坚持改革抓突破,创作抓精品,群众文化抓贴近,文化发展抓建设,文化管理抓规范的基本工作方针。

五是统筹文化精神与文化精品。文化精神是文化的内在要素,深深熔铸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文化精品则是一定文化精神的外化和物化。再好的文化精神,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吸引力比较强的表现形式,也很难发挥武装人、塑造人、引导人、教育人的作用。陕西文化精神非常丰厚,有中华民族发祥地的黄土文化,有黄帝、炎帝、半坡、蓝田的始祖文化,有秦兵马俑、汉阳陵、唐昭陵、乾陵等反映民族繁荣发展的传统文化,也有延安、八路军办事处等反映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文化。要增强其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更好地展示陕西地域文化特色和成就,就必须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坚持两者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不断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

六是统筹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树立“效益”观念,追求投入的产出比率,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效益不同于其他行业,有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有的则只有社会效益,并不直接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获得效益的周期也千差万别,但社会效益始终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经济支持与保障,因此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决防止出现重文化产业轻文化事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

七是统筹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文化是比经济更为持久、更为深刻的国家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知识经济、学习型组织、循环经济等新的发展思路与模式的提出,把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机结合了起来。在今天的经济社会活动中,文化内涵与其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关系日益密切。文化发展目前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成为一种特殊资本,一种底蕴丰厚的资源。文化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要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防止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抓文化。文化建设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不可能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锲而不舍,抓紧抓实。目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文化生产能力不足,文化资源大量闲置,文化活力没有充分激发,文化市场没有充分拓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繁荣。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观念;破除文化属于社会消费范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文化不能出效益的观念;破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建设,只能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的观念;破除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发展文化只是宣传文化部门的职能的观念。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文化与经济、现代科技的融合,推进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穿透力和影响力。

八是统筹管好与放活的关系。党委和政府部门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应当做到不错位、不失位。不错位就是该管的一定要管好,不推诿,不扯皮,不该管的一定不要去管,要让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不失位就是形成上下一齐抓,全党一齐管,人人都参与的良好氛围,不能借口与国际接轨、市场运行而放任自流。要勇于实践,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说到底,就是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全心全意服务于这个核心。为此,必须确立人民群众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必须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塑造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篇6

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现实困境与相关理论的探讨

由于少数民族社会的现代转型造成文化传统的失落与神话思维的崩解,其审美文化的原创性面临着破坏与消解的`危险.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所面临的“保存与发展”的困境,应首先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应以民族文化活动为基点,以集中体现民族审美意识的民族艺术为中介,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民族心理学、民族伦理学、民族语言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方法,建立艺术哲学的比较视野,以取得该学科领域的新突破,拓展美学研究的范围.

作 者:张胜冰 魏云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刊 名:思想战线 PKU CSSCI英文刊名:THE IDEOLOGICAL FRONT年,卷(期):27(6)分类号:G0关键词:现代化 社会转型 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 少数民族艺术 艺术哲学

基层文化发展的困境和对策 篇7

关键词:基层文化发展;困境;对策

一、基层文化所处的困境

(一)基层文化设施脆弱

2008年以来,苏北许多乡镇在上级的督促下分别新建或盘活了文化阵地,但许多乡镇文化站有建设无管理、有设施无内容、有运营无监督,虽有房但设施简陋。各功能分室往往房门紧锁,主要原因是里面没有像样的设备,根本出不了场。比如说图书室吧,虽说名为几千册,但大多为上个世纪的“老黄历”或种类重复的“文字垃圾”,而体育健身室里仅有几件简易的健身器材或一张乒乓球桌,根本吸引不了群众。有不少村至今无文化室,文化设施建设依然存在许多空白点,使农村文化活动停留在自发的、散乱的、无组织状态,有的甚至处于停顿和瘫痪状态,上级配备的许多书刊更是遗失惨重!

(二)基层文化队伍薄弱

当前,苏北一些乡镇文化工作队伍整体专业水平偏低。现有的工作人员80%为原广电站人员并岗过来的的,有12%为其他岗位转岗,仅有8%有文艺特长或艺术院校毕业的。乡镇文化工作人员中虽说大专学历约占40%,但基本是非专业性的第二学历。再说职称吧,乡镇文化系统没职称的占70%,初级职称约占25%,中级职称以上的几乎没有。有的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在乡镇身兼多职,而主要工作却不是本职岗位。由于政府对文艺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文艺人员思想僵化,工作上萎靡不振,又怎么能做好工作呢?而村级文艺工作基本上是由村干部的喜好来决定,大多数村的文化建设处于软弱无力或一片空白的荒凉状态!

(三)基层文化经费匮乏

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严重不足。虽然有些市里曾经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大市的有关文件,但在经费投入等方面尚未制定有效的保障机制,对农村公共文化投入偏少,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的规定难以落实。许多乡镇文化站由于经费严重短缺使正常重大节庆演出或送戏下村等活动无法开展,日常办公经费更是无从着落。长期以来,乡镇文化建设费用主要依靠中央、省里的投入,而县乡两级在文化投入上却少的可怜!

(四)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

一是人员被随意支用。大部分乡镇文化站人员被乡镇任意抽调去搞拆迁、征地、或其他中心工作,没有精力考虑组织文化活动,也无法集中精力来指导农村文化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常规业务活动。目前,许多乡镇文化站都是由乡镇负责管理的,县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对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在这种体制下,县里文化主管部门无法调配,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不能交流,缺乏活力。这种由乡镇政府管理的现行体制造成直接后果是:行政关系隶属于乡镇,业务关系又依靠文化部门,文化部门想用人,但手里没有人事权,文化部门无法进行宏观管理,乡镇不熟悉文化事业,用不好人,不利于乡镇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

二是文化站形同虚设。大部分乡镇领导重视经济发展,但忽视文化建设。他们认为文化工作是“软指标”,很难做出成绩和效益,使文化工作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容易被忽视。

三是农村文化服务多头管理。近年来,随着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基层文化活动已突破"狭义"的文化范畴,延伸到教育、体育、科学、卫生等方面。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乡镇的文化站与其他部门协调不够,资源配置浪费,各自为阵,不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公益性文化的职能不同程度受到削弱。

(五)基层文化市场滞后

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偏慢,财政投入增加偏少,制约农村文化建设投入,造成农村文化阵地难以充分发挥在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农民群众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有限,落后思想观念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在一些乡村,烧香拜佛、占卦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和赌博腐朽、落后文化比较盛行。影响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文化远远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层文化發展存在困境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当中,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顾眼前,弃长远”的功利主义的思想,有的人认为经济建设是“硬指标”,是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经济建设上不去,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形象和政绩,直接影响到干部的使用和升迁晋级,而文化建设是“软任务”,看不见,摸不着,不能体现政绩,只要做做样子,应付得过去就行,文化建设未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人治”因素制约严重。

(二)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文化艺术工作因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需要一定的经费扶持。这些年来,因经费问题的困扰,使文化建设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特别是一些群众性的业余文化艺术团体,绝大部分是由个人出资社会资金勉强维持。而乡镇文化站由于经费缺乏,导致设施陈旧,利用率也不高,有的甚至闲置或挪作他用。一些文艺作品或节目因没有经费扶持而胎死腹中。

(三)管理体制不科学

现在很多乡镇在安排文化站负责人时不是根据业务和岗位需要来考虑的,而是把文化站当成人情关系照顾的基地。其结果是;一方面不懂业务的占着位子不做事,另一方面懂业务的想做事却做不了事。文化站与其他的管理部门比较起来,是个“清水衙门”,待遇低、福利差,很难留得住人才。所以,现在乡镇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严重现象。政府扶持、内行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新的经营管理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三、基层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考核

首先要提高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两者的关系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文化是整体,是物资财富、经济财富的总和,经济只是其中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产力越发达,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就越密切,未来的经济是文化经济,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

其次,要提高文化对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三农”问题虽有较大改变,但仍然存在“愚”“贫”“弱”“私”这些问题,造成社会不稳定的现象经常出现。因此,必须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统一,治穷与治愚相结合,开展以文化教育求智治愚、以全民创业教育求新扶贫、以卫生教育健民救弱、以公民教育文化艺术养德救私,走向兴农业又引发工业发展之路。

同时,要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工作考核力度,加大农村文化事业在政绩考核体制中的比重,把文化发展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目标考核中。

(二)做好“三项”建设

1.基础建设。加快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力度,建设一个标准的文化综合中心,将书法、绘画、音乐等协会、都集中起来,使之能全面开展多种文化艺术活动。镇级达到:有一个文化活动娱乐中心,有一个以镇党校、成人学校、农民学校等为主体的理论教育培训阵地,有一个可供农民健身的体育活动场所。村级达到:有一个文化活动室,有一个广播室,有一个室外文体活动场所,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文体团队。

2.人才建设。县文广新局对乡镇文化站的用人要把好关,进入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文广新局的业务考试后才能录取,每年对文化工作人员进行一次轮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请市里或县里一些老艺术家执教,为各群众剧团,各文艺协会培养一批文艺骨干,使群众文艺水平有个整体性提高。

3.繁荣建设。一是娱乐类文化,主要是满足农民娱乐、健身、休闲的需求。二是知识和信息类文化,主要是为农民生活、生产、经营服务的文化,提供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保健、科技、法律、农技、市场信息等产品。三是教育类文化,主要是对农民进行道德、法制、民主等方面教育的文化产品,创作一批形式生动、寓教于乐的产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农村的文化活动要因地制宜,开展文化下乡,抓好区域文化体育竞赛,繁荣集镇文化、村落文化、广场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精神文明阵地。

(三)探索新的管理机制

1.建立文化设施多元化投入机制。区、乡级财政应设立專项经费,确保文化建设和服务活动经费投入,同时,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进行大胆探索,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做到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受益。

2.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机制。要根据文化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元化的内部筹资机制、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鼓励乡镇将文化、广电、农技、司法、成教等社会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

3.建立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奖罚机制。对现有人员的艺术生产实行绩效挂钩,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作生产任务同报酬挂钩的实施办法、奖优罚劣,促使他们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艺术水平,成为本岗位过得硬的文艺骨干。对新进人才按照人事部门招录办法实施,在全社会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择优录用,使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篇8

定陶县文化馆

彭强

近年来,定陶县紧紧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的契

机,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龙头,注重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事

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

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深入细致的开展“非遗,普查

1、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定陶历史悠久,两千多年来,不仅留存着大量的物质文化遗

产,而且有诸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就

有民间文学《陶朱公传说》、《戚姬的传说》,戏曲剧种《两夹弦》、《定陶皮影》、《柳子戏宋家班》,曲艺《山东南路琴书》,手工技

艺《陶布》,生产商贸习俗《仿山山会》,民间音乐《牛屯大鼓)};

文化空间有著名的仿山山会,它不仅是豫、鲁、苏、皖等省交界

之处定期的大型经贸盛会,还是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和集中展

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场所。多年来,定陶县委、县政府十

分重视这些世代相传既是历史见证、又是珍贵文化资源的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是,也认识到随着经济和

社会的变迁,我县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

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

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

存保护和发展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也多次听取文化主管部

门的专题汇报,多次召开文化工作的专门会议。对此,县文体局

牢固树立全县“非遗”普查保护一盘棋思想,全局上下,形成合力,迎难而上,迅速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高潮。

2、制定方案,组建队伍。

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之后,定陶县人民政府

办公室及时印发了《定陶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实施方

案》,确立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工作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定陶县非物质文化

遗产普查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文体局牵头,迅速抽调县

文化馆中、高级职称专业人员12人,组成4个普查小组,负责全

县普查工作;返聘已离职高级专业人员8人,组成2个专家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普查项目的审核工作。同时,举办了两期

各乡镇宣传委员、文化站长、文艺骨干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

查培训班。

3、细致普查,划片包干。

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普查中不漏项、不缺项,县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严格按照普查要求制做了适合定陶县自身条件的《普查手册》,印制了5000多份详细的《普查表》。把全

县11个乡镇按艺术分布划分成6个版块;每个版块分成8个艺术

门类,实行门类交插,艺术整合;每个艺术门类之间,要求谁表

演、谁讲述、谁记录,谁就在《登记表》上签字,最后由普查小

组汇总,专家分析后,整理归档,以备查询。

二、扎实搞好“非遗,’名录申报

1、挖掘项目内涵,做好基拙工作

经过普查和专家分析比较,从收集到的民间的文学、音乐、戏曲、曲艺、生产商贸习俗等7个文化表现形成中,产生了48

个子项目。在这4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子项目资源的基础上,首先

确立了18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后对每个县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实行专家复查制度,即:对照录音看笔录,对照照

片看传承人,对照传承人看传承脉博,通过寻找历史根据、历史

渊源,以确认该艺术门类、该项目的话体传承人的资格。

2、考证精益求精,求得专家认同

县级名录确认后,民间的文学《陶朱公传说》,戏曲《两夹弦》、《定陶皮影》、《柳子戏宋家班》,音乐《牛屯大鼓》,生产商贸习

俗《仿山山会》6个项目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筛选出

来,成为我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使市级名录能进

一步申报省级名录,我们对6个市级名录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考察

和论证,每个项目的考证结果都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提供给了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有关专家学者。为制做标准的申报文本,使书面材料、电子材料、高分辨照片等附合申报要求,县

财政及时划拨了23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为进一

步搞好运作,县财政又补充运作资金12万元,使申报工作得以顺

利进行。2007年1月,定陶县申报的民间文学《陶朱公传说}},民间戏曲《两夹弦》、《定陶皮影》,被省政府公布为山东省首批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县也因此成为除曲阜外,全省县(区)“非

遗”项目中标最多的一个。

随着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普查和申报工作并没有停止。取得省级名录就有了冲击国家级名

录的资格。为在全国近3000个省级名录中冲击国家级名录,定陶

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及进调整工作状态,组成了更强有力的申报小组,并从北京、济南、河南、石家庄等大专院校、研究机

构,特邀部分戏曲和民俗等一流的专家学者,亲临定陶进行实地

考察,来指导我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县保护中

心曾4次邀请国家级专家学者,6次邀请省级专家学者;36次去

济南,8次去北京,4次去河南,3次去石家庄,2次去唐山,行

程3万多公里;拜渴专家学者120余人次;查证记录达15万字,录像125小时,录像21小时;采访老艺人210人次;搜集整理珍

贵照片1500余幅;整理原始材料250万字,为最后冲击国家级名

录创造了先决条件。

3、文体反复修改,打造精品工程

一是申报文本的制做。申报文本做为申报项目的“说明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内容决定着项目的命

运,传承关系与传承人又是项目的核心。做好的文本经专家指导

后又要重做也早已习惯,每个文本的最后定稿都是几经推敲才能

完成。二是申报专题片的制做。文本定稿后,接着要做的是专题

片解说词的修订,10多分钟的专题片与解说词几乎不差分秒。专

题片用的每个镜头更是百里挑一,有的镜头要重复录制10多遍,最远的镜头是从1000多公里的河南南阳浙川县范蠢故里拍摄完

成的。最难找的镜头是两夹弦剧种的前身“花鼓丁香”,为能更好

地说明两夹弦的来历,拍摄小组先后到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寻

找“花鼓丁香”,行程2000多公里,最后在黄河古道上一个不知

名的小村庄,找到了几位以唱“丁香花鼓,戏为生的艺人才得以拍

摄,结果回来制作时,只有镜头,未有录音,县保护中心的人员

又敢紧沿河寻找,才将镜头完成。制做《定陶皮影》专题片时,为求得原生态镜头,三伏天里,县保护中心人员半夜起来帮助老

艺人安装古影箱,点燃着一灯多捻古老的海碗吊灯“拿人”(耍皮

影者),一场影戏拍下来天都亮了。三是相关辅助材料的整合。制

做好文本、专题片,只能是完成了申报工作三分之一的工作量。

原始材料的分类,年代的认定,照片、手搞、家谱和相关器具的整理归纳还很繁琐。为求得认同,在专家指导下,反复筛选重要的身份信息,力求文本、专题片和辅助材料的立体再现,达到文

字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统一,以确保项目的精心打造和制做。

2007年12月29日,定陶县申报的“山东省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民间文学《陶朱公传说》民间戏曲《两

夹弦》(二夹弦)、《定陶皮影》(皮影戏)三个申报项目全部被国

家公示,定陶县的申报项目在全市县(区)、全省县(区)名列第一,为我县、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申报工作中赢得

了荣誉。

三、综合保护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

1、名录体系基本形成。

我县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名录确定后,非物质文化遗

产普查保护更加走向深入,确实抢救和保护了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民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了优良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

产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作用,许多有地方特点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在普查保护中得到定位。

2、文化事业得到振兴。

沉默已久的地方戏曲久旱逢甘露,著名的地方剧种两夹弦更

是如沐春风。县政府拨专款80余万,为剧团购置了流动舞台,更

新了崭新的箱衣道具,剧团新吸收具有戏曲专业学历的青年演员

12人,县人事部门为剧团核定了34人的编制,县劳动部门为离

退休演职员办理了养老保险,解决了演职人员的后顾之忧。剧团

自2007年8月改制以来,已演出260余场,新编历史剧6个,新

编现代戏3个,市、县电视台也录制播放了两夹弦戏的专题节目。

定陶古老的有着近300年历史的皮影戏也挽发了青春,定陶张湾镇政府对这一古老民间戏曲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和政策扶持,使古老的皮影戏又在定陶大地开花结果。

随着民间文学《陶朱公传说》的申报成功,定陶县的说唱艺

术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生根发芽,久违的说唱艺术又出现在街头

巷尾,许多文化活动场合又多了一些“说评书”、“讲故事”、“唱陶

朱公,’的文艺爱好者。

在山东省首届农村文化艺术节上,·定陶县选送的代表菏泽唯

一参赛的民间音乐《牛屯大鼓》荣获金奖,选送的两夹弦小戏曲

《三亲家》荣获银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和利用的有力证明。

3、带动了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

一是50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商圣》拍摄筹备工作。一代商圣

陶朱公居陶十九年间“三致千金”、“富行其德”为太史公司马迁所

褒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搜集整理的陶朱公传说故事、美丽动听的典故有近百篇。为弘扬先贤、传播陶朱公诚信经商的经历,以陶朱公传说故事为主线的电视连续剧《一代商圣》已经

县委、县政府与中华经济文化协会协商筹拍50集的电视连续剧,以此把一代商圣陶朱公的儒商文化思想和经营之道推向世界。

二是定陶县委、县政府已在城南2公里处,平整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复垦土地300余亩,用于筹建高水平的商圣文化园,该项目已经中国范氏宗亲会与台湾世界华人杰出代表、范氏后裔

范光陵先生取得联系,并有意为范氏先贤做出贡献。三是商圣墓修复、商圣公园建设也列入了议事日程;范蠢商

学院也正在规划中;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邀请世界杰出华人和国

内成功人士,再建范蠢商贸城,群英汇萃,共铸辉煌。

上一篇:满江红岳飞全文下一篇:2022乡镇干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