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方

2024-09-22

民族地方(精选12篇)

民族地方 篇1

一:何谓地方色彩

我国历史悠久, 地域辽阔, 人口和民族众多, 由于各地民族的历史发展, 社会状态、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及语言各方面不同, 也就使得民歌显示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它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 也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民歌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提炼, 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变异的特点。从民歌的音乐形式上, 我国汉族民歌有体裁和色彩区两种分类方法。这是两种相互不可替换的分类方法。体裁分类的侧重点在于民歌演唱的功用上, 而色彩区分类的侧重点在于民歌音乐中旋律进行的不同模式上, 即音乐地方风格的构成要素。在这种情况下, 民歌色彩区分类方法的提出, 使民歌体裁分类法欠缺的部分得到了补充。如果说体裁分类是总结各地民歌的共性所在, 那么从民歌色彩分类可分析出各民族的民歌个性。

色彩是从美术中借用来的术语, 在音乐中早已使用。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之别, 以后更有楚声、吴歌之异。民歌的色彩指的是民歌的地方性风格, 而所谓民歌的色彩区是指在民歌音乐的地方性风格方面具有某些主要共同特征的民歌流传区域。地方色彩的形成与文化要素密切相关。中国幅员辽阔, 自然地理悬殊很大,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平衡, 导致各地在语言、风俗、审美心理和文艺传统上都形成了不同特点, 这些文化因素综合作用于各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歌形式, 因而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色彩差异。我国北方地区的民歌多粗犷豪放、高昂激越、铿锵有力, 表现出一种“阳刚”之气;而南方的民歌多曲调婉转悠长, 缠绵多情, 表现出一种“阴柔”浪漫之美;平原地区的民歌婉转流利, 山区的民歌高吭嘹亮, 草原地区的民歌音调悠长, 气息宽广;蒙古族的民歌节奏自由、音调开阔;藏族的民歌曲调质朴流利, 节奏较有规则, 具有舞蹈的动感;维吾尔族的民歌节奏感强, 既热烈欢快又深情婉转, 感情丰富细腻, 表现出维族人能歌善舞的特点。中国民歌地方色彩之丰美, 为世界各国难与并论, 它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 是民间音乐的重要属性和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民歌地方色彩的区域性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打开各地民歌, 那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扑面而来。作曲家们就像是一个个能织善绣的能工巧匠, 从生活中抽出各色彩线, 运用民歌的各种体裁形式, 将各地区壮伟的自然景物, 古朴的民情风俗同生活中的各种人物, 故事巧妙的拧在一起, 绣出了一幅幅既生动感人, 又风趣诙谐的金匾。每一幅金匾都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情调和色彩。江南民歌:旋律修饰细腻华丽, 曲风柔宛妩媚;陕北民歌:开阔慷慨旋律流畅悠扬, 节奏自由;山西民歌:舒展、幽默、风趣、气质淳厚朴实;四川民歌:柔和婉转相对欢快;云南民歌:旖旎柔宛;湖北民歌:曲调简单, 节奏规整;陕西民歌:优美抒情, 音调丰富, 旋律舒展。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词曲形式中任意要素的特点, 或多个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 都可构成民歌色彩的个性及其变迁, 民歌作为一种以乐音为媒介的艺术形式, 要对它进行南北色彩区唱腔的比较, 势必要先提出色彩区的划分依据。

从我国的地理背景来说, 中国地域辽阔, 有地形之分, 气候之分包括经济生产方式也不同, 因此, 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共同性之下, 各地区的地理气候、自然生产条件、社会变迁、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等等的不同也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气质以及审美情趣也各有差异。这种特色和差异的程度, 与交通发达的状况和对外交流的程度构成反比:交通越发达, 对外交流越多, 地域性特征往往越模糊, 或呈混合状态;反之, 交通越闭塞, 与外界的往来越少, 地域性特征往往越鲜明。例如山脉对于文化的传播, 常常起着阻挡和分割的作用, 秦岭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在它的分割下, 形成了我国民歌色彩区南北区分。而这种地理背景影响了民歌南北方的风格迥异。这从我国的历史背景也可看出, 以《楚辞》为代表的楚文化和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文化, 就是由于地域不同形成南北方风格的差异。两者相对来说, 南方偏于柔美细腻, 北方较为刚健豪放。“刚柔缓急, 音声不同, 系水土之风气”说明各地的方言与江河相隔、山岭相分有关。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长江与黄河, 虽然都源于青藏高原, 但是各自奔流南北, 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南北风格, 也造成人们性格气质的不同。反映在民歌方面就有了南北地方色彩之分。总而言之, 不同的地方色彩, 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的。

再者, 语言对民歌的影响也非常之大, 汉语方言众多, 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 单就语音对音乐的制约作用来说, 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 语音的差异越大, 音乐的差异也就越大。这样, 即使是同一首民歌在不同地区的流传中, 由于语音的不同也会发生音调上的变化。民歌的歌词就是人们的口头语言, 从一开始就用方言演唱, 形成民歌的地域性差异, 也就造成不同的旋律, 润腔也不同, 从而形成民歌色彩区的不同差异。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古话叫“十里不同风, 五里不同看”, 就表明民歌色彩是与地区结合而体现的, 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例如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 此歌是体现冶币粲色彩的作品, 其方言唱词“开”的韵母特点为e, 而不是a i。四川民歌《高山顶上栽泡桐》, 此歌为体现南音色彩作品的诙谐幽默, 其中就写出“丝毛草儿尖对尖, 今年的洪水要朝天。江水朝天我不怕, 变个麻雀飞上天。”这样的句子。这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中国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从前北方自然灾害和战争较多, 因此歌曲风格就较高亢激昂, 凄凉。而南方地势平缓, 自然灾害和战争较少, 人们的生活很舒适, 所以南方的歌曲就比较幽默风趣。地理环境造就了人, 人以自己被造就的性格创造了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 文化又进一步强化了环境氛围。长此以往, 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音乐文化。以此而言, 民歌色彩具体表现上具有多层性和多样性, 需要因地制宜地作出具体分析, 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当然, 民歌色彩区的划分虽然存在诸多复杂因素, 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 就有关于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的记载。从宏观上来划分, 北方民间音乐的旋律音程较大, 旋律多采用跳进和较大幅度的上下进行, 所以多使用七声音阶。南方民间音乐的旋律音程较小, 旋律多采用级进和回旋环绕式的进行, 所以多使用五声音阶。北方民间音乐的旋律多棱角, 南方民间音乐的旋律多曲折;北方民间音乐多具有叙事性特征;南方民间音乐多具有抒情性特征。

在劳动号子中表现出了南北民间有明显差异, 南方的车水号子《小小水车长又长》劳动强度较小, 注重曲调的艺术性, 旋律和节奏的跳跃表现出劳动的轻、快。北方的打水号子《打水歌》则用旋律和节奏的缓重赋予劳动者身体的语言形态。普遍于人们之间的山歌也表现了南北民歌的差异性。例如, 陕北民歌《脚夫调》, 描绘的是在苍凉的黄土高原, 被逼离家赶脚的脚夫边走边思念妻儿, 悲叹着苦难命运的主题。曲调语言生动, 旋律流畅悠扬, 节奏自由, 表达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情感与愿望。《大河涨水沙浪沙》是云南的汉族山歌, 也是南方色彩区的典型曲子, 其旋律从头至尾显露出一种颇为舒缓而又从容不迫的韵致。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中国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 在美感体验上, 北歌有悠远高朗之美, 南歌为柔和婉转之美。

如果从歌词的内容来看, 南方色彩区山歌的歌词广泛的反映了演唱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数山歌的歌词为即兴创作, 见啥唱啥、想啥唱啥, 常与野外自然景观相联系, 由景生情, 而北方色彩区的山歌音乐奔放嘹亮、开阔苍凉、曲调悠长, 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与拖腔。使山歌的抒情性得以充分发挥。这就是民歌的艺术感召力。它的自然风光和人情风味具有一种特殊的美的魅力, 一下就将人引入它所描写的生活之中, 使我们仿佛同作曲家们一起饱览了一番各地风光, 不禁心旷神怡, 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

三:各地民歌唱腔比较

民歌的体裁主要包括号子、山歌和小调, 它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民歌的题材十分广泛, 从反映劳动生活、爱情生活、社会习俗到描写自然景物、叙述历史故事、控诉阶级压迫、表现革命斗争精神等等。由于民歌各具鲜明的地方色彩, 所以, 演唱者要想唱好民歌只有深入体验生活, 了解各地的自然社会环境, 才有可能准确把握民歌的地方特色, 保证演唱效果。换句话说, 搞声乐的要唱好民歌还必须学点地理常识。以南北方色彩区的润腔特征来对比, 南方色彩区中对于上声字母的夸张修饰较多, 有唤起对方注意和序引等作用, 四句歌词用同一音乐材料略加变化而成, 质朴单纯, 曲调为南方音调。北方色彩区的民歌演唱者常使用涩滞和不那么圆润的音色, 听起来有股愁苦和苍凉感。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南北色彩区中传播的民歌无论是体裁种类, 还是风格色彩都是本地区音乐文化的积累, 是民歌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歌的地方风格及其音乐色彩, 不能看作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 务必从地理背景、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来考察。

总而言之, 风格色彩的形成, 是在长期流传中逐渐形成的。多种因素尤其是物质生产方式, 对民歌风格色彩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另外, 民歌的风格色彩又是在相互交流、人口迁移等方面不断变异的。民歌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总有它源远流长, 传承不息的一面。我们要在民族、民间的基础上, 继承并创新民歌。

摘要:本文是有关中国民歌地方色彩的辨析心得的结集, 重点在中国各族民歌音乐及地方不同特色方面。全文内容丰富。述及从古至今各个地方的民族音乐风情和特点;论及各地不同音乐之特质与形成原由, 指出歌曲的唱腔应根据各地民歌特质来调整, 才更能表现歌曲的内在含义;以三大体系的划分梳理中国诸族音乐的特色, 俾能宏观简明把握其整体特征;涉及“十里不同音”的现象和特征, 从活的音乐中理解地方特色;论及中国民歌音调的深层结构, 提出唱腔概念及区分法, 动态地认识民歌旋律的本质及生成原理。此外尚有四川音乐、云南音乐、陕西音乐、陕北音乐、山西音乐等举例论述。全文先理论, 后实践, 由浅入深, 由面到点的编排, 展示了一个执着于中国民族歌曲音乐学习的学者的观念。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历史,地域,分布,方言,特点,唱腔,民族融合劳动,爱情,生活,习俗

民族地方 篇2

3.1 详细登录

刚采集到馆的民族地方文献,不管新旧,均应及时验收。指定专人,按文献的类型与载体形式分别进行财产登记造册。

3.2 科学分编

先按民族语言文字归类,再依地方文献学科内容属性分编,取著者号为书次号,集中同类型同著者的不同著作,便于管理与查检。

3.3标准著录

民族地方文献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标引著录,各馆都应创造条件,以CNMARC作为机读目录数据格式,为建立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打好基础。

3.4合理排架

民族地方文献应采用集中专藏、分类排架管理模式。设立民族地方文献专用库和阅览室,并划分成若干馆藏区,根据不同文种、不同载体类型、不同外表特征,购置不同样式的书架、柜橱,分门别类存放各种民族地方文献。

3.5 严格管理

融入民族元素,突显地方特色 篇3

【关键词】广场舞;民族元素;地方特色;创新

广场舞自古就有,一直作为祭祀活动、欢庆胜利等活动的重要表达方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广场舞也被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现在的广场舞一般是指,在公共场所中由群众自发组织的,聚集在广场中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一种舞蹈形式,具有广泛参与、形式多样、开放灵活的三个特点。

一、广场舞存在的价值

广场舞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广场舞文化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来说它作为一种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居民的日常文化娱乐生活,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缓解精神上的压力,从身心上得到放松。同时,为社区居民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总之,广场舞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凝聚力,极大地豐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第二,广场舞是大众文化和体育文化的结合,是一种以强烈的时代感、潮流感进而全民参与性的健身方式于一身的一种时尚的体育文化。广场舞是现阶段社会中体育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包含了非常多的体育元素,例如健身操、街舞等。广场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文化的支持,只有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融合当下时尚的音乐和相关的体育项目,广场舞才能更加有效、迅速的被接受和普及。

二、融入民间元素

上文中叙述广场舞是一种群众自发的健身活动,属于舞蹈的一种,是现代流行舞蹈的一种变种。而广场舞的受众也多为普通的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和喜好。因此如果在广场舞中多融入一些民族舞蹈的元素,增强广场舞的大众性,可能会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健身的同时感受民族文化,从而促进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一)秧歌。秧歌节奏简洁欢快,旋律朗朗上口,场面尤其热闹,格外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因此,将秧歌融入广场舞中,可以将参与广场舞的集体都带入独属于自己的热闹当中。

(二)藏族舞蹈。现在的广场舞中,许多音乐都是带有藏族色彩的音乐,例如《天路》等,这些音调豪放的音乐,可以给人们以一种山脉连绵,高大如天的感觉。所以如果在这种音乐中,将藏族舞蹈中独具特色的甩袖以及颤膝等舞蹈动作加入其中,更能够表现出藏族舞蹈的风韵。也更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充满神秘感的藏族文化多一点理解。

(三)蒙古舞蹈。蒙古人民豪放大气,舞蹈动作中带有这个民族大气和热情爽朗的性格。不仅如此,蒙古族舞蹈还能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因此,在广场舞中加一点蒙古族舞蹈动作,多抖动抖动肩膀,不仅能放松整个上肢,还能在舞蹈中感受来自马背的独特文明。

三、推动广场舞创新的途径

为促进广场舞的进一步普及,推动广场舞的和谐发展,对广场舞进行良好的安排和管理,做好广场舞的规划,需要对广场舞进行创新。

(一)创新广场舞的管理形式。广场舞是很好的居民放松身心的健身活动,但同时也是极容易引起冲突的公众活动。因此,这就需要对广场舞的传统管理形式进行创新,使它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安排。各地文化部门需要成立专门的广场舞管理小组,对当地的广场舞小组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划分,选择场地,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保证场地宽敞的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不会阻碍周围交通,并且使得广场舞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不会受到威胁。另外,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原则,进行广场舞音效设备的安排和调整,既能满足广场舞的需要,同时又能保证减少噪音引发扰民的现象。这对管理部门的要求极高,就需要管理部门坚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用科学方法来管理和安排广场舞活动。

(二)创新广场舞的舞蹈内容。广场舞舞蹈同拉丁舞等主流舞蹈的内容不一样。比起主流舞蹈,广场舞要更加的简单易懂、方便易学。如同朗朗上口的旋律一样,一眼就能学会的广场舞舞蹈更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选拔舞蹈方面的人才参与到规范本地舞蹈内容,设计更加简单同时又能缓解身心压力的舞蹈进行普及。另外,越是本土的文化内容越能引起本地居民的共鸣,这是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而广场舞这种普及面极为广泛的群众文化形式正是一种极好的本土文化宣传手段。同时,带有本地特色的舞蹈内容,更容易本地居民学习和接受。就例如在东北,广场舞可以融合秧歌、二人转的舞蹈形式;在黄土高坡,可以将腰鼓的击打形式融入其中等等。要着眼于反映民族民间的舞蹈作品,组合发生在本地范围内的文化因素,人文因素和审美因素,用积极向上、主题健康的舞蹈形式来反应当下这个充满热情、丰富多彩的生活。

(三)创新广场舞的文化观念。在发展广场舞文化的过程中,广场舞不仅是思想观念的创新,更是群众行为指导文化创新的核心。一方面,要把广场舞文化作为丰富居民生活的一项民生工程来进行建设,正确认识当前广场舞文化的性质,把其提升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层面上来。另一方面,在发展广场舞文化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地域文化特色,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多元化、开放的文化建设理念,紧跟上时代的潮流,丰富广场舞文化的制度建设。

四、结束语

广场舞活动对于推进全民健身,树立健康的社会形象,满足居民多种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当前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门,是我国地域文化的重要展示环节。而目前我国广场舞还处在发展阶段,存在着许多亟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给予积极的政策指导,才能发展适合我国发展的广场舞形式,才能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何娟.浅析广场舞的创新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5(16):22.

[2]岳良权.浅议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推进广场舞发展的措施[J].速读旬刊,2015(5).

民族地方高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探讨 篇4

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探讨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 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教育作为一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 必将体现新时代的创新理念。创新英文是“innovations”, 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前所未有的, 即创造发明的意思;二是将已有的东西予以重新组合、引入产生新的效益。而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 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创新精神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品质构成。创新能力则包括人的创新感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型人才是国家与民族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则需要创新教育和教育的创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体系。近些年我国对创新教育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 但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创新人才的培养放在首要和核心的位置, 尤其是民族地方高校因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 创新教育的理念刚刚形成, 而创新教育的实施还基本上处于起步的阶段。

虽然目前国内外高校在创新教育实践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也形成了一些共性特征, 如:强调师生平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以学生为本,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志趣;强调探索求新, 远离墨守成规;强调开放交流, 推进多种类活动、人员和方式相互交融;强调综合创造, 促使各种思想、观念、原理、方法相融合;强调动手实践, 学、思、做、练相结合等[1]。但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还未能真正落脚到“创新”二字上, 在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具体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资源的配置、教育教学的平台建设、人才的考核制度、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考核等方面都还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族地方高校的创新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在校园内建立先进的创新文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可见文化对人才培养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高等院校是先进文化的传承地, 先进文化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灵魂, 而先进的创新文化必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但就创新人才培养而言, 有些消极的传统文化需要从价值态度和文化情感上去超越。在与教育关联甚密的经学和中庸文化范畴里的思维模式对创新教育影响很大[2]。我校校长在学校的2012年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并将2012年确定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年”, 以此为契机要在大学里不断宣传创新文化,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建立一个有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宽松、活跃、积极向上、开放开明的、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人文环境, 开展更多的创新活动, 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科学热情, 全面推动校园创新文化发展, 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积极探索新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要从单纯培养“听话”的人转变为培养具有独特个性和丰富创造力、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综合化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人[3]。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可能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大量涌现出来, 不可能在过分重体系、重知识、重课堂、重记忆的教学活动中大量涌现出来, 不可能在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象牙塔中大量涌现出来[4]。因此, 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越发重要。我校从2011级开始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工作, 进一步优化我校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发展个性, 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创新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学科竞赛、科学研究、技能训练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取得一定成果, 经学校认定后获得的学分。创新学分是本科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学生必须在一至七学期 (五年制在一至九学期) 取得8个创新学分, 方可毕业。创新学分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构成。科研学分是指参加科技活动获奖、主持研究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论著) 、研究成果获奖、获国家专利等所获得的相应学分。技能学分是指参加学科竞赛、文艺表演和体育竞赛等获校级及其以上奖励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以及获得各类初级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所获得的相应学分。实践学分是指参加各类社会文化科技实践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并受到校级及其以上表彰而获得的相应学分。

我校从2008级开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行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拟在其他基础课程中进行类似的分级教学。学校围绕园艺、应用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国家级品牌专业建设, 切实抓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建设工作, 认真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 (支柱) 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积极探索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组织模式上, 应更加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讲授与探究, 讨论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传统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课堂与社会相结合,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探索优秀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升教学平台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 所谓教学平台是指为开展教学实践使用的一系列软硬件设施的统称。硬件平台包括教学实践的场所 (如教室、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培养基地、操场等) 课程、教材资源, 教学设备等。我校现有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各1个。我校2012年的学校工作报告中还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校内外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建设, 为研究生学术创新提供实践平台, 大力支持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 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经过较长时间几任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 不断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 使我校的教学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加大教学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应重视教学软件平台的建设。教学软件平台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先进的制度机制和校园文化平台[5]。应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努力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开发, 实现优势教学资源上网开放, 增进师生信息交流, 全面推进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完善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管理制度, 加强学科竞赛基地建设, 将学科竞赛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 探索建立“一院一赛”的考核机制, 使我校的创新成果取得更大的突破。

四、改革考试评价方式, 制订多种考核评价体系

进一步改变“教育围绕着考试而进行, 通过了考试, 达到一定分数, 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的教育现状。为此需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建立多种不同的、过程性的考试指标评价体系, 如实践要求较强的课程可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 比如有的课程平时成绩加上实践内容的比例设置为40%甚至更高, 有的课程就完全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或上机操作中完成考核, 有的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就可以通过设计作品的形式进行考核。在考试题型的设计上要尽量压缩客观题的比例, 改变学生应考过程中“背书”的习惯, 广泛采用座谈、辩论、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和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对学生的综合性、分析性、理解性、创造性的知识进行考查。避免出现现在很多大学生学习完全是为了以课程的及格为目的, 出现考前千方百计要求老师“划范围、点重点”“大一的时候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备考、大二一个星期、大三一天、大四就只需要一个晚上甚至一个小时”的现象。再就是我校现已实行了学分绩点制, 平均学分绩点=∑ (课程学分×成绩绩点) /∑课程总学分, 成绩绩点:成绩大于等于60小于70为1, 成绩大于等于70小于80为2, 成绩大于等于80小于90为3, 成绩大于等于90为4;正常补考合格课程成绩绩点只记1, 毕业清考合格课程成绩绩点只记为0.5, 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必须要达到1.5才能拿到学位证。这样就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很多学生无故或借故不参考正常考试, 而指望补考或是毕业前清考老师给他送及格的现象,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和教育价值的实现, 进而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督

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 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 其根本目的是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教学质量评价中心要加大教学秩序检查, 教学质量检查, 教学信息搜集和反馈, 教学考核评价和教学调研指导工作, 制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 使学生的网上评价更加科学、规范、有效, 并联合学校的人事、教务、计财等部门使评价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评优、晋升、课时津贴挂钩。加强督导, 真正做到“以评促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进”。评价中心一方面要加强常规教学的督评活动, 加强教学专家督导组的队伍建设, 依据监督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另一方面要开展专项督评活动, 比如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毕业论文工作的督评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 (第三辑)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周丽莎.我国大学创新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学进步与对策, 2004, (9) :125-126.

[3]余杰.国外大学创新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2) :113-114.

[4]郑家茂, 潘晓卉.大学创新教育呼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J].江苏高教, 2008, (1) :83-85.

民族地方 篇5

40多年来,湘西州的各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博物馆在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大批反映湘西民族地方情况的文献资料得到了较好的收藏保护。,吉首大学图书馆还成立了民族地方文献信息中心,拥有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料及四省(市)边区地方文献资料等特色文献5万多册,实物300余件。湘西州博物馆收藏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实物余件。

1.2 初步形成多流向、多类型的民族地方文献的传递方式

采取“双向”传递,即信息提供者与利用者交互作用。与州内民族地方文献研究专家建立联系,及时为他们提供最新资料,专家们同时反馈信息给图书馆,包括学术活动、研究进展、民间收藏、个人成果等。湘西州图书馆、吉首大学图书馆、湘西州档案馆、湘西州博物馆、湘西州科技情报所、各大中专院校等单位已共同实行网络化,实现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共享。还与全国各地同类民族地区如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图书馆、博物馆之间加强联系,采取征集、交换和照相、复制等手段,对已有的珍贵民族地方文献增大复本量以便交换,达到区域或跨区域民族文献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1.3 注重特色,注重实物,显湘西民族地方文献的生命活力

沈从文先生是湘西凤凰籍现代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具有浓烈的湘西民族地方风情。吉首大学图书馆编印了《沈从文著作及研究简目》,并利用沈从文先生家属捐献的沈老手稿、藏书,落实专门人员、场所、设备,建立了“沈从文文献手稿珍藏中心”。

民族实物文献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少数民族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是研究各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物化文献。湘西州博物馆收藏了州内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实物2000余件,长年举办“少数民族风情展”作为基本陈列之一。作为旅游景点的一个开发项目,凤凰县“山江苗族博物馆”属民办性质,馆藏苗族生产生活实物2400多件。永顺县王村土家族博物馆也收藏有各类土家族实物500余件。吉首大学图书馆专门成立了“民族博物馆”,收集有反映湖南西部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银器、织饰、蜡染以及生产生活用品等实物300余件。这些实物文献基本反映了湘西地区世居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

新建的“湘西剿匪胜利陈列馆”则收集了大量有关湘西剿匪的文字、实物文献,生动再现了湘西剿匪的历史原貌,成为湘西特色旅游的一个景点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4 民族地方文献信息的研究、整理、开发工作得到了加强

在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收藏的民族地方文献是极其重要的信息资源,图书馆文献工作者积极配合本地经济建设这个重心,研究、整理、开发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变“死”资料为“活”资料,为发展湘西区域特色经济提供了信息资源保障。

湘西苗疆边墙,风雨数百年,绵亘数百里,一直默默无闻。近年,经专家对当地的民族历史文献的考证,确定为南方长城,为湘西风凰带来了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这充分说明从民族地方文献中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如加以有效利用,定会给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出商机和活力。

民族地方 篇6

【关键词】 发掘地方资源 表现本土风情 培养民族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98-01

我校地处于长江中下游扬州,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扬州的剪纸、漆画、糖画、发绣、麦杆画等,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影响着当地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的民族特色都在淡化,很多学生连本地有什么民间艺术都不清楚。学生是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弘扬民族文化的发扬使者。我校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引入地方美术资源,为弘扬乡土文化提供学习与发展的平台。 “校本课程”最先出现英、美等国,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我校把地方美术资源引入校本课程,既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展示本土的民俗风情,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

一、挖掘地方艺术资源,开设多项校本课程

地方美术资源是个无尽的宝藏,更多的方向需要我们的探索与发扬。我校是江苏省艺术特色学校,充分挖掘地方艺术资源,开设了十几项艺术校本课程,使每个毕业学生都初步掌握了一项,对家乡的本土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感受。

1. 剪纸方向校本课程。剪纸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很多学生选择了剪纸这门课程,几乎遍及每个班级,深得同学们的喜爱。

2. 手工方向校本课程(麦杆画:本地麦杆是最常见的农作物)。在教学中就地取材,本来看似无任何作用的麦杆经学生整理好带回学校就成了美术创作的资源,一开始学生对这些经常看到却不知有什么作用的麦杆不知所措,在欣赏了原滋原味的麦杆画的艺术作品后,大胆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烙画、贴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以精湛的制作手法,巧妙地制作出了古朴典雅、惟妙惟肖的画。那一幅幅成型的富有立体感觉的漂亮麦杆画。

3. 柳编方向校本课程。柳树是本地的常见植物,柳条的特点是柔软且具有很强的韧性,不易折断,可塑性强,是家乡得天独厚的资源。把柳编引入校本课程主要是柳枝在我们生活中可经常看到和使用。我们这里用的篮子,斗立等都是出自当地老百姓之手,几乎每户都有巧手。

4. 扬州漆画方向校本课程。漆画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贝壳、石片、木片等。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可分成刻漆、堆漆、嵌漆、彩绘、磨漆等不同品种。通常我们以磨漆为主,以壁画、屏风等表现形式居多。漆画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性,要有绘画表达的语言又有工艺制作的要求。在开设漆画的课程时边开展,边探索,本地的特产河蚌、田螺、木片是作漆画的好材料。学生要经过很多程序,从构图设计,到材料的运用选择,到最后的打磨,无不透露着学生创造的智慧与才能。

二、丰富作品内容,展示地方的人土风情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每个月都创设一个主题作品创作交流。调动学生发现家乡美,创作以本地民俗内容的作品,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1. 清末初范水就有“水乡流韵八景”之说,“红庄春柳” 、“东园荷月”“瓦甸归樵”等 。引导学生在古人的基础上去感受家乡的美,用我们的美术校本的课程的形式表现出来。运河边上长大的学生对大运河还是有着浓厚的情感,以范水水乡的秀色为表现内容,引导各个兴趣方向的学生通过对家乡景色的表现,发现更多的“水乡流韵八景”。于是“用纸工制作“古运河渡口”、“六角亭”,用桔枝制作的运河景,用汽水瓶盖子拼贴的“荷香万里”等等新范水风景图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2. 扬州地区自古人杰地灵,历代留下著名文人墨客的足迹,以及大量的诗文名篇。李白和他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徐凝 和他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李绅“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等等。

3. 美化我们的校园生活。学校是我们大家生活的地方,美化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我校是省艺术特色学校,校园、教室、专用教室、食堂、宿舍都需要我们的装饰美化。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我们坚持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才智和动手能力。

三、表现地方美术,培养艺术素养和民族情感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展示本土风情才是艺术创造的根源。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从本土美术情感的传达中汲取营养,充分领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进行美术创作,更能表现出作品的深度和艺术底蕴。

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办好地方台广播 篇7

1 地方台广播节目突出地域民族特色的重要性

地方台广播台作为某一区域民众获取新闻资讯、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渠道,突出广播节目的地域民族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它是广播电台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也就是说受众的选择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广播电台作为一种相对弱势的传媒手段,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利用差别优势,制作科学的发展规划,以实现长远发展。其二,它是提高广播电台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地方台广播对于当地民众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广播电台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利用这种情感优势,将反映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内容和情感内容融入到节目中来,让受众在对节目形成情感共鸣的同时产生视听依赖,进而深化广播节目的影响力。其三,它是开发和巩固受众资源的有效途径。随着新媒体的冲击和电视媒体的转型,广播电台的受众逐渐流失已经成为制约地方台广播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利用节目特点固定受众并开发有潜力的受众资源,已经成为地方广播电台发展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开发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广播节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 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办好地方台广播

2.1 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丰富节目内涵

中华大地上每一个区域都有着一部灿烂的历史,而这部历史中所反映出来的民族精神和地方特色就是地方台广播节目制作的宝贵财富。所以,地方台广播在节目设置上要善于将历史文化融入到节目中来,在丰富节目历史内涵的基础上,提高地方受众的文化认同感。例如,鄂尔多斯市广播电视台在节目制作中依托草原文化,开发了鄂尔多斯之旅节目,在节目中利用阿尔寨石窟、恩格贝徒步、伊克敖包徒步等活动,一方面向受众展现了鄂尔多斯的魅力;另一方面也为鄂尔多斯的旅游线路的开发做好了宣传。

2.2 反映当地百姓心声,保证节目的服务质量

地方台广播在传媒体系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所谓“承上”是指广播电台要担负起宣传党和国家、地方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责任;所谓“启下”,是指广播节目还要通过互动全面地反映当地民众的心声,以优化节目的服务质量。那么地方台广播节目应该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作用呢?以新闻节目为例,地方广播电台在制作新闻节目时,一方面要从群众希望实现增收致富的切实需求出发,为百姓提供工农业生产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要关注百姓生活,通过互动平台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解决百姓的现实难题,从而实现帮助民众、教化民众、引人向善的舆论目的。

2.3 注重节目细节,优化节目制作过程

地方台广播节目形式的落后和内容的僵化是拉低节目整体效益的主要因素。因此,广播在制作过程中,一方面编者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从地方民族特色出发,勇于突破常规化的节目模式,创新节目内容,以保证广播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能够让受众耳目一新;另一方面主编在节目审核的过程中要本着对节目负责的态度,监督并督促编者要勇于利用、善于利用地方资源,从制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实现节目质量的整体性提升。

2.4 创新节目制作,增强节目的引导力和感染力

节目的吸引力是指节目利用内容和情感上引导,在受众心中形成一种持续收听的内在动力,通常情况下这种内在动力的形成取决于节目对于受众的价值。例如,新闻的作用在于它的时效性,而要想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闻编辑人员首先要准确、深刻地把握新闻事实的本质,以保证新闻发布的及时迅速;其次在新闻文体选择上,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其在写作上都应当力求新、快、短、活,而地方台广播尤其要注重这一点;最后摒弃“结论式”报道,利用“跟进式”报道的方式激起受众继续收听的意愿。

2.5 打造品牌节目,提高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由于品牌节目对于广播媒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台广播应该把打造品牌节目、扩大社会影响,作为振兴广播最主要环节来抓。而在打造品牌节目的过程中,地方台广播首先要根据地方受众的文化素养、经济状况、工作节奏、生活习惯等因素确定受众群体;其次利用好听好记的节目名称,贴切、生动、简洁的宣传语言,新颖独到的节目编排,流畅自然的主持等塑造民族化、地方化、个性化的广播风格;最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标准为基础,运用市场机制将节目推向更广阔的受众群体。

3 结论

总之,地方台广播在制作节目时要突出广播文化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在丰富节目内容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制作风格。除此之外,地方台广播也要不断创新、深化改革,充分挖掘潜在的受众资源,以及自身的地域优势,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以实现不断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视听需求的目的,从而在强势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冲击下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萨如拉,郑立霞,萨日朗.注重地域民族特色办好地方台广播[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73-74.

[2]孔令仁.突出地方特色办好县级广播[J].记者摇篮,2012(6):88.

民族地方 篇8

(一) 在研究内容上,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特殊性有待深入挖掘

目前, 学界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成果颇多, 但对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特殊性的阐释明显不足, 从而导致国家层面的政策实施过程中过分地强调一刀切, 忽略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同样, 在理论研究过程中, 学者们也更多的是用一般的理论来解释和研究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 抹杀了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特殊性。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独特性, 根源于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权力———“自治权”的独特性。因此,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必须围绕着以自治权为核心的行政权力来设计。但目前的研究中学界对这一特殊性的挖掘明显不足, 尤其是在机构设置, 公务员制度建设、政府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我们很少看到特色性的研究成果。

(二) 研究方法上, 学科的单一性, 视角的狭隘性、静态性有待改善

首先, 目前对于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活动的研究中, 学者们更多的是从某单一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 研究的视角也过于狭隘, 而且偏于传统的规范研究与法律制度描述, 讲“应然”者多, “实然”者少, 静态分析多, 而动态的、政治过程的运行分析少。因而, 导致大量的研究成果形不成学科的优势互补和相互支撑, 表现出用相对简单的方法与手段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影响了成果的概括力和抽象力, 表现为理论创新能力不够, 理论解释力不强, 甚至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科无疑又是一个新兴的交叉性边缘性学科, 其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和视角上等方面都需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需要与其他学科的充分交流与碰撞, 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 共享资源, 而且能够避免过去研究视角和方法单一、研究资料有限等方面的局限, 推动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研究的深入发展。

其次, 目前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的, 自上而下的视角进行研究的, 缺乏微观的、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客观上, 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 政府处于主导的地位, 社会及其民众处于从属的地位, 学者们的研究视角自然是自上而下的宏观的视角, 而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微观的视角, 但是, 类似研究成果难以有效解释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也难以为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提供有效的政策依据。

当今, 民族自治地方, 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安定有序的发展及少数民族群体权益的保护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治社会问题, 民族自治地方存在的问题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 呈现出日益复杂的态势, 其复杂性超越以往任何时空。因此, 单从中央政府、上级政府 (相对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政府 (相对于社会、民众) 、正式制度规范 (相对于非正式制度) 等单一视角分析如此复杂的问题, 显然是力不从心。

(三)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研究亟需实证定量方法的支撑

目前, 在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已有的研究成果中, 学者们主要运用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管理活动进行定性研究、静态研究占据了绝大多数, 而且研究的视角多是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度的描述研究, 而针对微观层面的经验研究、动态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在现有的民族自治法制框架下,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实践越来越深入到民族自治地方生活的细微处。比如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少数民族生活方式、都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与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社会固有的社会组织规范与国家法律的实施等方面;并且, 不同层面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需要总结和概括。因此, 在未来研究中我们可以在一些过去研究尚未涉猎或涉猎很少的, 与少数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做一些经验研究的尝试。比如, 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保护;都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社会固有的社会组织规范与国家法律的冲突与整合等方面可以做一些有益的尝试。此外, 针对各个不同性质、类型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由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对民众的回应及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进行总结和概括, 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经验素材。

(四)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中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有待挖掘

“因俗而治”更多的体现了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以往有关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中, 学界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正式制度, 有意无意忽视了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因此, 在研究成果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 民族自治地方组织机构的优化、政府职能的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健全等研究, 更多地专注于正式制度的因素, 而对民族自治地方特殊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宗教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关注不够。

在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中, 如果将非正式规则挖掘出来, 可以解释很多正式制度所解释不了的现象。只有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容时才能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高效。通过对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作用的研究来确定哪些是可以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 哪些是需要我们加以改革和完善的, 进而建立一套与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相匹配的非正式制度来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高效运行, 实现制度的预期目标。

(五)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宪政困境亟待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

可以预见, 民族自治地方的族群和谐将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在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上, 事实证明, 要长期保持民族自治地方族群关系的和谐稳定, 只是依靠严厉惩罚或优惠政策是不够的。在这个方面, 中央的意图再好, 政策再理性, 如果缺乏良好的制度保证, 执行过程也会走样。因此, 在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活动中, 如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这一职能, 就成为考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和效率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 对如此敏感和复杂的重大问题我们都有意无意采取回避矛盾, 只谈成就、不谈问题, 只谈宏观、不谈微观的固定思维模式中, 更有甚者把这一领域视为禁区。无论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中, 一味消极地以中央的决策作为惟一标准, 导致学术研究沦落为对中央决策和政策的解释和注解, 不能为中央的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导致理论抽象与概括不够、创新不足、解释力不强等现象。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建立在单一制的政治框架内,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成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活动的关键问题, 而在以往的研究中, 我们更多从中央的视角研究两者的关系, 而很少从民族自治地方的视角研究这一问题, 更没有把处理两者的关系放在宪政的视野下, 仅仅把宪法作为处理两者关系的前提, 而不是把宪法本身作为两者关系的本来内容加以考虑, 从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最终搁浅。

(六)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现代公共管理模式亟待建立

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全球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成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在这个大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管理行为, 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府治理模式。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模式的建构需要对作如下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研究:1.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宪政价值与对民众的回应;2.民族自治地方传统人事行政向现代人力资源方面的转化。3.民族自治地方行政责任伦理的建设。4.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第三部门力量的引进和管理。5.民族自治地方治理模式的转变。6.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7.民族自治地方战略管理。8.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绩效评估。通过上述整体推进, 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化和更新。

二、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未来发展的提出以及立足点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是建立在以往行政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从一个学科发展的多维角度衡量这个基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实践

民族自治地方诸多行政管理实践中, 最根本和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宪政发展实践, 它既是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赖以建立的基础和保证, 反过来又是检验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绩效最根本的标准。

从中国处理这一问题的现状来看, 我们已经为此作出了相当的努力, 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确立了解决民族问题先进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和行为模式, 建立了普遍的治理的制度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指导下, 通过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对民族自治地方实施具有宪政意义的行政治理基本上实现了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目的, 达到了管理的效果和自治的目标。但是, 面对如此丰富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实践, 尤其是处理族群矛盾这样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仍然需要学术界对此有一个高度的理论概括和学科总结, 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民族自治地方管理需要。

(二) 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

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间内, 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最大的政治性问题就是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 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对这一目标加以概括的话就是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问题, 而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而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实践, 就是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发展的最直接的力量和手段。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是维护国家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 也是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因此, 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 必然要求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 就要求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按照政治发展的目标推动这一进程的实施与完善。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政治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其次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为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提供重要的外部条件;再次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奠定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础。

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 推进宪政建设是其核心, 推动民族自治地方进一步实现宪政化的进程、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合法化程度, 以及培养各族人民、尤其是各个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等, 实现民族团结、平等和繁荣,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边疆稳定。

(三)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科建设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经历了从初创、积累和初步繁荣的几个阶段, 表现为,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在行政学领域中逐步受到重视, 研究队伍络绎壮大、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围绕着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研究知识总量不断增加, 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实践具有较大的促进和推动。但是, 复杂多变的世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社会变革速度空前加快, 使得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由于其面临着特殊的行政管理环境, 担负着特殊的使命与职责, 因而使得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与一般地方相比面临着特殊的困难与问题, 需要通过加强学术研究, 为民族自治地方的管理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空前地提高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和重要性。伴随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不断地受到新的学科范式的冲击, 其中最大的冲击力就是新公共管理的兴起, 因而适应新公共管理的提出的要求, 就成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未来发展的目标取向与基本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未来发展取向的提出, 实质上是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未来发展提供标准和规范。同时, 价值规范和目标取向可以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去理解, 从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

(一) 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价值取向的调整

整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 在其初尝、建立和完善的逻辑体系中, 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伟大实践中不断确立和完善的, 因此, 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 都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价值追求也是逐渐趋于完善的。比如, 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就经历过由“民族自决”向“民族区域自治”的转变;同样,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标定位上, 也表现出其目标定位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 即“解决民族问题”, 还是既包括“解决民族问题”, 又包括更加广泛的“民主”、“法治”、“人权”等在内的价值诉求。同样, 在民族自治政府建设过程中, 我们经历过由崇尚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转变;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由封闭型政府向公开透明型政府转变的过程。所有这一切的转变, 都是建立在行政管理实践、学科发展嬗变基础上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的变化上, 从而必然引起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全方位的变化。

(二) 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系统的功能更新

通过调整管理系统功能, 应对全球化浪潮掀起的持续性改革的洪流满足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价值取向的变化。在这方面,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同一般地方的行政管理一样, 面临如下行政管理职能的调整与转变:第一,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要实现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第二,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要实现由“大而全”的全能型政府向“小而精”的责任型政府转变, 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第三, 调整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能, 培育市场机制、培育公民精神, 放松政府规制;第四,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要实现治理方式的转变, 提高自身的自治力。

(三) 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系统的结构变革

通过结构的变革以适应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系统的变革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组织的重构, 以适应职能转变的需要;第二, 建立合理有序的分权的机制, 包括中央政府向民族自治地方分权;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向社会、市场和公民分权;第三,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规模适度,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第四,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建立培养民族干部与公平竞争的人力资源开发相一致的选拔机制, 提高民族自治地方公务员的素质与质量, 调动其积极性, 并提升其责任感;第五, 推行电子政府,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行政效率。

论新疆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篇9

关键词:地方民族文献,资源,新疆

地方文献是指以任何载体形式,专门记录某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历史等各方面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民族地区的地方文献”。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就是发掘、寻找、利用民族地方文献中切合读者需要的数据、事实、经验、知识、情报、信息,为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新疆地域特殊,民族众多,多元文化汇聚交融,形成独特的地方文献资源优势,是中华民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大作用。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更加明确和凸显了开发新疆地方文献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了解新疆地区的过去和现在,了解新疆当地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民情,了解当地的气候、地质、物产、矿藏,充分利用新疆地方文献中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团结友爱的史实和各民族人民保卫祖国边疆的史实,对于宣传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收集和整理新疆相关书目索引,充分利用民族地方文献资料

只有大力收集和整理有关新疆的专题和书目索引,才能够加以充分利用,体现其重要价值。如邓林的《中国边疆图籍录》《边政公论》,载于《社会科学参考》的全国主要报刊,关于新疆研究的史学论文索引,《西域史地论文资料索引》收录论述新疆历史的论文篇目8000余条,分地方史、民族史、经济史、文化史、考古、历史地理和历史人物七大类。还有《丝绸之路研究文献书目索引》详尽地著录了历代对丝绸之路的研究状况,收录文献涉及13个学科,总计为23084种(篇),著录文献均具有学术性、资料性、系统性的特点。此外,将文献资料中有历史价值的人物肖像、城郭牌楼、古代民族服饰及有关地图进行了翻拍、放大,作为新疆历史图书资料,供读者选购。新疆民政厅干部于维成同志编写出版了一本17万字的《新疆建置沿革与地名研究》,新疆文联刘向阳同志编出从战国时期至解放前夕,历代迁客骚人吟咏乌鲁木齐的诗篇《乌鲁木齐诗话》,约13万字。除此以外,在《大漠紫金令》《敦煌》《玉姣龙》《驼队》等电影和电视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有关人员也参考了如古代土蕃民族、回鹘民族、匈奴等新疆有关民族的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从文献中解决了拍摄中有关反映民族习俗、服装、道具、头饰、建筑特点等问题。编制各种类型的民族地方文献书目及建立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为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创造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二、深化课题研究的同时,促进新疆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

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文献信息中心收藏的古籍善本《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规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以了解我国现存古籍保护的现状,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和管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第一次全面深入的古籍普查,意义深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相关精神,200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启动了自治区相关单位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新疆各地文献信息中心作为古籍收藏的单位之一,积极参加了此次申报工作,在国家科学图书馆古籍专家的指导下,严格遵循相关申报程序与要求,按时提交了相关材料,顺利完成了此次申报工作。这些都是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西部各省、市、自治区撰写地方志,也都大量开发利用了本地区的民族地方文献。《丝绸之路与西域经济———十二世纪前新疆开发史稿》是新疆社会科学院殷晴先生多年研究西域经济史的集成和升华,笔者捧读此书,感受良多。西域研究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国际性的显学,已有众多国内外学者耕耘其间,成果累累。

三、大力挖掘新疆民族地方文献,为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西部地区的发展,重点是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要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发展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这是至关重要的。施生田、石永强主编的《走进新疆》是一部可以让您了解、认识新疆全貌的书,该书坚持“厚今薄古”的写作原则,着重介绍20世纪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疆,其使用价值和史料价值极高。吴蔼宸编制的《新疆纪游》成书于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由上篇、下篇共20章,附苏联游记和附录组成。兰其建主编的《新疆发展论坛》,收入自治区党校2001年秋季地厅级培训一班的学员们撰写的44篇文章,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多层面、多角度地对新疆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和战略设想,对于新疆各级领导干部开阔视野、启迪思路、促进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雪犁主编的《中国丝绸之路辞典》,总结中外学者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成果,介绍“丝绸之路”沿线的历史、地理、人文、科学,该工具书主要是为西北五省的经济建设服务,为科研服务,以及普及西北五省历史、地理知识服务。

四、培养新疆民族地方文献专业型人才,为资源建设和服务提供人才支持

新疆不少民族院校图书馆和民族科研院所图书馆都设置了民族地方文献特藏部(室)或民族文献中心,如新疆大学维吾尔族文献中心,开辟了民族地方文献阅览室;有的还建立了民族文化博物馆,这些民族文献中心、民族地方文献特藏部(室)、民族文化博物馆,都是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的基地,基地设置有民族地方文献专藏,集中管理,集中使用,非常方便。

要成功实现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关键在于有一大批善于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的人才,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民族地方文献丰富的知识,有的还要懂得民族地方语言文字,如懂藏文、维吾尔文、蒙文,等等。为了加快人才培养,建议:(1)应该在文献情报界提倡一种与资源共享相对应的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倡默默无闻、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强大动力。(2)在正规的专业教育中,应适量开设现代技术方面的课程,介绍现代技术在文献情报工作中的运用,同时大力发展在职教育,采取多种形式,使在职的文献情报工作者能有机会及时更新知识,改进知识结构,跟上时代步伐。(3)要合理配备专业人才,使人才结构趋于合理。资源才、管理方面的人才、语言方面的人才、公关方面的人才等。文献情报机构可以通过从本机构中挑选适当人选外出进修,也可以直接从外面引进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只有人才结构合理,才能人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

五、运用先进的网络数字化技术,加强新疆地方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建设

新疆地方文献要充分被读者所利用,全面开发是核心环节。应根据读者各种需求,将地方文献进行不同类型、不同方式、不同深度的整理、加工,活化为动态的信息情报源。开发程度越深,利用就越充分。

为此建议:(1)编制多种目录。编制多套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按文献出版形式划分为古籍、普通图书、期刊、报纸、视听文献等种类,每类按学科、主题、题名、责任者等检索途径标引编排,分别编制分类目录、主题目录、题名目录、著者目录,保证地方文献的完整。(2)编制各种索引。地方文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分布零散,一方面要将分散的地方文献论文资料线索,分门别类编制专题索引;另一方面也要将不同的地方文献提取摘录下来注明出处和位置,编制主题索引、地名索引、著者索引等内容索引,详尽地揭示地方文献线索和内容特征。(3)编写摘要和提要。在编制地方文献书目索引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写内容提要和摘要,更加详尽地揭示内容信息,便于读者充分检索利用。(4)汇编专题资料。地方文献分布零散,某一专题或主题文献分散于不同类型、不同学科或综合性文献中,采用复制、摘抄、剪辑等手段将其抽取析出,集中汇编成册。(5)加强宣传报道。举行地方文献展览,为读者提供直观信息;开辟地方文献通报、简介、评价等专栏,为读者提供动态信息;举行地方文献研讨和知识竞赛,为读者提供直接参与的机会;借助电台、电视台、报刊等传播媒体宣传地方文献,为读者传递多种信息。(6)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随着教育网、科研网、校园网等多种网络的开通,地方文献的网上需求越来越大,开发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势在必行。要逐步建立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专题索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等。

总之,当前,在我国资源共享的呼声日渐高涨、资源共享愈来愈多地受到关注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从资源共享这个目标出发,去寻求实现它所需要的条件,并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创造条件,将灿烂的新疆地方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纳入世界文献信息资源宝库,以最终实现资源共享,让全世界都来认识、了解中国地方民族,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易雪梅,金颐.西北地区古籍文献资源存藏现状概述[J].社科纵横,2008,(9).

[2]郭德兴.简述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情况[J].伊犁师范学院报,2008,(2).

[3]蒋莉,张干年.试论古籍资源的开发利用[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1).

[4]香翠真.简议新疆地区民族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新疆教育学院报,2002,(2).

[5]郭天虹.浅谈民族文献的特点及开发利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4).

民族地方 篇10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 Kyriacou和Sutcliffe认为教师职业压力是教师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经历, 如生气、焦虑、紧张、沮丧或感到失落等[3]。后来, Kyriacou和Sutcliffe又对教师职业压力这一概念进一步地阐述, 其观点为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教师在意识到他们的工作状况对他们的自尊和健康已构成了威胁这一知觉过程后而引起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4]。民族地方高等教育作为民族教育的最高层级, 不仅担负着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构建“人才洼地”的育人重任, 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由于民族地方高校一般都位于欠发达的“老、少、边、山、穷”地区, 与大都市或省会城市相比, 民族地方高校一般都以地方性院校为主, 所处地区的交通相对不发达, 信息欠通畅, 经济文化与生活水平相对落后, 导致民族地方高校获得的资源和投入非常有限[5]。因此, 民族地方高校教师相对于其他区域的高校教师而言, 在获取科研资源、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相对劣势。这尤其对于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报、学术成果发表、教育教学评价、上升空间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弱势的青年教师来说, 更是雪上加霜。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生力军和未来的中坚力量, 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民族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已经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 如不引起足够重视将会很可能击垮民族地方高等教育的“明天”, 民族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会成为“无本之木”。由此可见, 如何激励高校青年教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 并想方设法减轻其职业压力, 且针对其职业压力采取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不仅对民族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还会对我国实现区域教育平衡和“教育强国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特殊性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10) 显示, 高等教育学校 (机构) 数中普通高校合计2358所, 其中部委属111所, 地方属1573所, 民办674所, 地方属高校约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6.71%, 研究生培养机构共797所, 其中部委所属374所, 地方所属423所, 地方机构约占总数的53.07%。此外, 从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年龄分布来看 (见表1) , 2003年至2010年, 青年教师增长近279893人, 增幅达82.12%。显而易见, 占高等教育机构数66.71%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 将在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10)

相对于重点高校或部委高校, 地方性高校尤其是民族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明显处于弱势或劣势。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 国家和社会各界给予部委高校的支持力度较大, 地方高校尤其是民族地方高校获得的支持力度相对于部委高校而言少得可怜, 能获取的资源和影响的范围也十分有限;在创收能力方面, 部委高校影响广、名气大, 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门路多, 能吸纳的社会资金相对充裕;在地理位置方面, 地方高校尤其是民族地方高校一般都位于欠发达的“边、山、穷”地区, 这一系列因素都导致了民族地方高校生源质量相对低、师资力量较弱、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学生就业难度更大、学校发展较为困难等等, 这些都是我国民族地方高校近年来的普遍境况。而处于民族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由于资历和工作年限等诸多因素并无优势, 因此更加凸显出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压力。

二、民族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归因

1.客观因素。

民族地方高校地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老、少、边、山、穷”地区, 除了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经济也相对不发达, 加之教育经费投入历史欠账较多, 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已是勉强, 要想在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团队建设上投入很大显然难以实现。这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情况更为突出, 由于刚参加工作, 职称低, 待遇低, 又到了结婚成家、孝敬父母的年龄, 其职业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同样造成了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 提升学科水平, 教育管理部门制定了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激励政策, 这在给青年教师带来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压力。高校为了吸引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 通过在国内外高薪招聘的方式不断引进拔尖优秀人才,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在职青年教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也带来了青年教师唯学历、唯成果和急功近利的心态。目前,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属于职称、地位和收入等相对劣势群体, 在学校内部的各类可比项目和评审中, 青年教师既没有什么积累又还不熟悉套路, 因而职称晋升的吸引力同样伴随着巨大的职业压力, 这些无疑都是高校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后所面临的普遍境遇。

在教学方面, 青年教师的教学压力大、任务重, 近十多年高校的大规模扩招, 导致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幅度增加。青年教师身处金字塔的底层, 教学工作量的增加更为明显, 繁重的教学任务加剧了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身心健康压力日益增加。另外, 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对教学理念、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如竞争上岗、学生选课、各级听评课、教学质量监控等制度的施行[6], 对教学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 这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难度明显增大。

科研压力对青年教师比其他教师更为突出,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科研实力是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指标, 高校青年教师处在学术竞争的中心区域。由于不少地方高校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学术权力行政化、评审机制欠公平等[2]问题较为突出, 这对于职称、资历都有限制的青年教师来说, 难以申请到国家级、省部级等高级别课题, 科研经费也十分不足, 这使得他们明显处于劣势, 往往容易导致挫败感和丧失奋斗动力。此外, 许多高校连续而又近乎残酷的科研考核评价体制给广大高校青年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职业压力, 更能影响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 这一问题在民族地方高校更为突出。

2.主观因素。

从科教兴国战略到确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思想, 高等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地位, 国家对民族地方高等教育也明显加大了扶持力度, 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纵观全局, 处在“老、少、边、山、穷”的民族地方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 有一些地方为了政绩对民族地方高等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校在民族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对其关心不够、投入不足等。此外, 在民族地方高校, 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跟发达地区相比还不够灵活、人才观相对陈旧, 等等。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9) 显示, 在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 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比重由1997年的29%快速上升至2009年的47%, 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增长了250%。随着全社会受教育层次的提高和高校人才竞争的加剧, 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青年教师深造趋势日益紧迫, 教师队伍硕士化、博士化成为一种必然。从目前来看, 绝大部分博士和拔尖人才集中在“985”、“211”等重点院校, 民族地方高校博士相对明显不足, 青年教师硕士较多, 有的青年教师还仅拥有学士学位。因此, 即使民族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有学历进修和知识培训的愿望, 如果高校不能提供足够的外部环境, 如时间、经费、制度等, 单纯依靠青年教师的自身力量仍是困难重重, 这也给青年教师带来了巨大的职业压力。

三、民族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1.出台扶持政策, 建立民族地方高校教师培养基金, 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高校通过建立分层次阶梯式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计划) , 逐层选拔优秀教师骨干, 实现中青年人才队伍的滚动培养和良性循环。另外, 国家层面应制定促进民族地方高校稳步发展的具体扶持倾斜政策。如每年单独划出专门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 定向培养赴民族地方高校工作的优秀青年教师等等。这样不但可以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避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而导致其心理失衡, 还能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让这支年富力强和充满激情的教师群体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为民族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2.建立成熟系统的绩效分配制度。目前, 高校的薪酬分配制度多以当期薪酬为主, 看重短期工作效果, 绩效薪酬设计缺乏长远考虑。应当充分认识延期薪酬的有效激励作用, 充分考虑到科研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相应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薪酬分配方式, 做到当期分配、延期分配、年薪制等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如引入“宽带薪酬”, 宽带薪酬是指把相近层次的工资合并到同一级别 (即工资带) , 但是拉大同一级别内部薪酬的浮动范围。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淡化身份、职称 (职务) 、工作年限的束缚, 在同一薪酬带内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实际贡献来确定薪酬级别内的工资水平, 让那些实际贡献大但资历尚浅 (或职称较低) 的青年教师享受到与资历深厚 (或职称高) 的教师相同甚至更高的待遇。

3.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合理的考核及评价关系到青年教师的职称、级别和晋升, 从而会影响到青年教师在高校的发展前途和是否终身从教, 进而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笔者认为, 高校对青年教师的教学业绩评价应该要多维度评价, 把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多种指标综合起来考虑, 做到客观全面、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在科研业绩评价上, 高校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当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来全面评价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 不要因一味地追求发表论文 (成果) 的数量或论文 (成果) 的质量给青年教师形成巨大的职业压力, 这会在无形中加重急功近利的氛围, 也在客观上提高了学术不端的发生概率, 而应该多一点耐心, 容忍失败, 在抓好青年教师业务发展的同时, 不断地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关怀, 促使其安心教学、潜心科研[8]。

4.青年教师自身也应当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缓解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可以从学校、社会多角度考虑, 但最重要的仍然是青年教师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首先, 要正确地认识自我, 根据外界实际情况的变化来调整自我状态, 在压力面前要学会变换视角, 想方设法为自己创造轻松的心理环境。其次, 要学会积极的压力应对策略。面对职业压力时, 要将消极回避方式转化成积极主动模式, 凡事先往正能量方向想, 化压力为动力。再次, 青年教师还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我的情绪, 这可以通过行为上的改变来实现, 如参加文体活动、社交活动、郊游或旅行等丰富个人的生活方式来增强自我的情绪调控能力。

总之, 缓解民族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高校及青年教师个人都应以积极的态度, 结合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大好契机, 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让高校青年教师尤其是民族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形成科学适度的职业压力, 使他们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我国民族地方高等教育事业走向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闫爱敏.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源及心理压力调适[J].教育探索, 2009, (1) :122-124.

[2][7]宋秀林, 郭丽.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分析及应对策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 (32) :63-65.

[3]Kyriacou C, Sutcliffe J.Teacher stress:a review[J].Educational Review, 1977, (4) .

[4]Kyriacou C.teacher stress: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Educational Review, 2001, (1) .

[5]冷志明.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 2010, (21) :100-104.

[6]钱伟, 赵晶.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形成的原因与对策[J].教育探索, 2010, (2) :104-106.

民族地方 篇11

关键词:中国民族器乐 教育 地方文化

中国民族器乐历史久远,河南舞阳骨笛作为吹奏类乐器,早在远古时期(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就出现在人们生活之中,距今8千年历史,击奏类乐器、弦乐器也先后出现,这一时期的乐器以狩猎和歌舞伴奏为主。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秦汉时期出现鼓吹乐;魏晋时期出现清商乐;隋唐时期出现琵琶音乐,宋代出现细乐、清乐,元明时期出现十番锣鼓、弦索等。这样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近现代民族器乐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是传统民族器乐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器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印证中华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弹拨乐器中的古筝就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音色清脆悦耳如流觞曲水;二胡的音色婉转抒情,感人至深处涕泪悲泣。

艺术院校作为民族器乐表演人才的培养基地,如何走出“西方化”的教育模式,将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完美的结合,从增强实用价值,利于就业方面出发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

一、中国民族器乐教育需要地方音乐文化支撑

全球信息化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器乐已随处可见,音乐在技术层面上的表达已经炉火纯青。随着现代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开展,很多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已经注重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

音乐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脱离社会生活这个文化背景的音乐,只能是名存实亡。音乐就是在狩猎、耕种、祭祀等等背景下产生,是对文化的现实表达,每一种音乐背后都有一种文化解读,没有文化这个根就不存在音乐。

我国幅员广阔,各个地方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这种文化基于原住民的本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选择中,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不断的实践,孕育、创造发展起来。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地方、区域人民独具特色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蕴含深厚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其最大的特点是依存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是地方人民特有的“图腾”文化真实的展现,一个音符可以追溯千年,是一个地方几千年来生产生活表达的“活化石”。但因为当地音乐文化依托人进行传承,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才能以延续,它是脆弱的。地方音乐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必须靠素质教育,解读并进行普及教育。民族器乐教育是解决传承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看的多、学的少,本地音乐文化就会消亡,民族器乐教育迫在眉睫,而民族器乐教育和地方文化有效的契合,是避免民族器乐教育成为“空中楼阁”的重要抓手。民族器乐中民族管乐往往音色单一,单纯去听音色显得不够丰富、甚至听不懂,巴乌、葫芦丝都有很强的地域特色,结合文化的背景、用想象的意境来欣赏,这是大美的艺术,净化心灵的艺术;这与流行歌手借助西方音乐表达需要伴舞和强劲的音响等来达到煽情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对于民族器乐来说,西方的音乐文化冲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效的繁荣我国的民族器乐文化,是反对低俗音乐进行西方文化渗透是必要的选择。

二、中国民族器乐教育改革需要结合地方音乐文化进行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地方音乐文化广泛根植于人民大众中间,通过历代相传有很强的生命力,并不断被前人总结而形成地域特色音乐文化,因其形式容易被当地群众接受,并且能够以燎原之势在最大范围内传播,极具影响力,符合大众的心理及审美需求,只要是被大众接受并广泛流传,都属于地方音乐文化的范围。这种地方音乐文化包括各种音乐乐器的发明、改良与使用,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各有盛衰,如唐代流行的弹拨乐进入宋朝后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此时的管弦乐得到了发展,这也是同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关联的,这种趋势和宋朝的战争不断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音乐就是经济、文化、社会的一个缩影。”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各种媒体宣传形式的丰富,使当代地方音乐文化所涵盖的范围更广,其表现形式也更丰富,如老年人自发组织的广场秧歌中的业余吹打乐团,部分地区的民俗演奏等,各种各样的民族器乐使用率和花样竞相涌现,人们充分享受着民族器乐蓬勃发展所带来的饕餮盛宴。不论是地方的民间音乐、舞蹈还是美术,都有着独特的地域性风格,这种独特性就是民族器乐的肥沃土壤,具有唯一性。将各具特色的艺术资源融入到中国民族器乐的教育之中,是实现艺术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也是实现中国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保障。只有拥有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才能实现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艺术院校汇聚了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这种特定团体有着继承发展地方文化资源强有力的场所和氛围,在传承发展传统的文化资源时能够恰当地融入时代的审美元素,既能彰显传统的魅力,亦能有所创新与发展。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民俗性、仪式性和程式化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是艺术院校民族器乐教育专业进行创新与发展的起点,是中国民族器乐教育成为地方音乐文化资源传承发展的重要文化平台。发挥专业教育的优势,继承地方艺术文化资源的优秀传统,是艺术院校教育人才的突破点。

三、地方音乐文化与中国民族器乐教育相契合的教学探索

民族器乐教学的目标不会局限于唱一两首歌、演奏一两首曲子,让学生学习文化背景、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情感是民族器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学习家乡的民族音乐也是对我国的音乐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教授说:“民族音乐教育,也就是乡土音乐教育,简单的理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如何客观看待“西方教育模式”,让师生发自内心的热爱本土音乐文化这一课题,凸显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优势,笔者在这里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1.调整师生理念,改变其审美取向。师生要下到最纯正的乡村地头感受“原生态”的民间艺术,亲自参与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及民俗活动,鼓励支持师生参加各种全国性的艺术赛事和民间艺术展演,让教学成果和创作作品焕发生机,用各种获奖作品的实例来验证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的宝贵,放大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优势,达到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目的。

2.以开放式课堂为平台,依托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拓宽民族器乐的教学空间。对于艺术院校民族器乐教学来说更需要从多方面创设开放性教学,这种开放主要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得到收获。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具有地域特点的作品来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并通过对所演奏作品的分析,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组织学生交流互动,加深理解并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3.学校还应定期邀请民间反响较高的艺人为师生表演、讲学,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原生态音乐作品,与民间文艺零距离接触,让心灵在纯朴的音乐中得到净化,让情感在浓郁的地方文化中得到陶冶。由于民间艺人本身具有很多专业院校教师所没有的“本事”,如工尺谱、口传心授、一曲多变以及并未普遍流传的“绝世”乐谱等,这正是当今中国民族器乐教育改革的源动力,正是需要我们谦虚学习,取长补短的关键所在。所以艺术院校的民族器乐教育应该大力提倡聘请民间艺人现身说法的教学授课方式,补师资之不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中国特有的音乐艺术传统。

4.民族文艺扎根乡村,只有走进村野才能领悟民间文化的“喜怒哀乐”,才能求得地方文化资源的宝藏。没有田野采风,只猫在“象牙塔”里教学,从纸上谈兵到主观臆断,学生根本无法体会演奏作品的深刻背景和广阔内涵。所以民族器乐教师可以尝试改变一下授课方式,组织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山野放歌的快感,体验一下那种放开嗓子高歌,甩开膀子劳动的热情,让音乐带来的大美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们的心田。这种让学生切身实地感受效果的授课方式远比课堂教学生动形象。

5.以民族器乐的感染力,为地方音乐文化搭建展示平台。可通过艺术加工把群众喜爱的歌曲、故事等搬上舞台、屏幕,邀请大众观看学生的表演,结合新民乐的演奏技法普及宣传,使传统器乐表演艺术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这样不仅活跃了群众舞台,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在音乐上实现社会正能量的释放。

6.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优势,为地方音乐文化提供各种展示平台,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力量引导群众对民族器乐专业的了解;联合地方文艺团体,深入乡村市场,关注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传承,相互弥补,壮大艺术教育力量,在教学与演出实践中充分发挥地方文艺团体在民族器乐教育中的作用。

立足地方音乐文化、民族器乐教育改革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脱离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中国的民族器乐教育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是必要、也是可行的,它将会迎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九筛,孙云.地方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中国音乐(季刊中),2009(4).

[2]赵玲,李淑华.音乐教育在大众音乐文化发展中的职责与任务[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3]王晓东.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J].大众文艺,2012(8).

地方戏演出中的民族音乐创作 篇12

我从事民族乐器演奏和作曲几十年来, 从开始向师傅学艺, 到参加系统音乐创作培训, 到演出和创作实践, 也深深感受到地方戏的演出必须以民族器乐为支撑, 而民族器乐的作曲又是民族器乐演奏的基础与前提。

怎样搞好民族器乐的作曲呢?作为没从戏曲学校科班毕业从小跟师傅学习民族演奏的我来说, 虽感受很深, 但笔力有限, 只能将我几十年来对戏曲演奏和创作过程中的粗浅看法, 书于各位同行讨论。

首先我认为, 民族器乐作曲应该紧跟时代, 在创作题材上不断开拓。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 剧作家们创作出了一大批歌颂主旋律的精作, 需要我们去学习, 去理解。

只有置身时代的激流, 关注新时代的新事物, 才能谱写出新人物新精神的新乐章。在多年的工作中, 我接触了许多新作品, 不论是歌颂新农村变化的农村题材作品, 还是以弘扬清正廉洁为主题的廉政建设作品, 或者是普法宣传等的宣传教育题材的作品, 都需要作曲者站在恢宏豪迈的高度, 创作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民族器乐作品, 配合戏剧的主题, 烘托整个戏曲作品的气氛。

其次我认为, 民族器乐创作, 要符合地方戏曲的多样性, 在创作手法的丰富性上多下功夫。地方戏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 这就要求民族器乐的作曲的手法不断翻新。不仅要有抒情手法, 还要有叙事手法;不仅要有写意手法, 还要有写实手法;不仅要运用传统的“气韵生动”、“韵律”、意境”等手法, 也要借鉴西洋音乐作曲法中的和声、复调等手法。

戏曲的民族器乐创作同所有的文艺创作一样, 以民族文化的彰显作为主攻目标, 只有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 才能更充分地展现民族文化和地方戏剧的魅力。

再次我认为, 民族器乐创作, 要充分考虑地方戏的语言特点, 尽量做到词和曲的完美结合。地方戏的语言, 多是方言或者土语, 看上去没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但正是这样的语言组成的剧目, 才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这就给作曲者提出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不仅不能回避这样的语言, 而且要用器乐的创作和演奏为这样的语言服务。

我们要重视戏曲音乐的旋律, 在意戏曲音乐的美学标准, 还要将语言与旋律有机结合。曲作者为一个剧本创腔时, 要充分照顾音乐的特点, 更要仔细研究唱词的平仄和辙韵等语言特点, 尽量做到词和曲的完美结合。我在作曲中多用民族乐器二胡、唢呐为主要演奏工具, 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最后我认为, 民族器乐的创作要把握整台节目的脉络, 结合剧情创腔、创作音乐。

戏剧是在矛盾中展开的, 情节在不断变化, 好的剧目高潮迭起, 观众情绪也不断随之变化。我们作曲的时候, 既要注意表现人物性格, 还要注意把重点唱腔安放在戏剧高潮处。戏剧冲突最关紧要的地方也是音乐高潮所在, 这里的民族器乐作用得到极大的发挥, 才能使语言和音乐有机相融, 提升整个戏曲作品的品位。这样的融合和相互促进, 也才能真正使一部完美的戏曲作品得到观众的认可, 从而广为流传。

作为县级文艺团体的民族音乐演奏和作曲者, 我们的活动多是以地方戏为主。虽然, 在这块阵地上不容易创作出气势恢宏的大作品, 也没能力完成民族音乐创作的重大使命, 但我认为这块阵地也是大有作为的。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阵地不大, 但涉及的艺术思想、艺术规律同样广泛。

上一篇:诉讼权益下一篇: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