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

2024-05-13

地方院校(通用12篇)

地方院校 篇1

0 引言

笔者浏览了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间上海外国大学创办的《外语界》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创办《外语教学与研究》这两大外语类核心期刊,发现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学习方法、教材编写、测试等方面的研究所占篇幅最多。而且都很据规律性。研究过此方面的专家如胡壮麟(2004)、刘润清(2002,2003)、张绍杰(2003)、戴炜栋(2001)、崔岭(2005)、贾国栋(2006)、蔡基刚(2002,2003,2005,2007,2010)等。鉴于此方面讨论的呼声,笔者结合实际情况,从师资力量、教师工作量、教师科研、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使用等四个方面客观展示了陕西一所地方师范类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真实画面。以期为全国的大学英语改革提供一个视角窗口。

1 师资力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夏纪梅在2000年到2001年期间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展开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76份,被调查的人中硕士学位的人只占22.9%。另外根据梅德明对44所大学、447份有效问卷的调查,62.25%的教师教龄低于5年,60.88%的是助教,65%的是大学本科。然而笔者本次就陕西一所地方师范类院校的调查显示:以2010年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期为例,承担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总数为58人,其中教授0人,占0%;副教授11人,占19%;讲师18人,占31%;助教26人,占45%;见习3人,占5%;硕士学历17人,占29%;本科学历41人,占71%。43%教师教龄低于5年。可见,陕西这所地方师范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质量等同或者略高于夏和梅的调查,即国家平均水平。

2 教师工作量

据全国大学英语指导委员会统计,目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30,另据研究者称,有的大学师生比约为1:222。大多院校教师周课时量保持在16到18学时。笔者本次调查显示:2010年至2011年学年第一学期该地方师范类院校教师人均授课周学时为13.37,但大部分讲师、助教的人均周课时量都高于16学时,有的教师周课时量甚至达到24学时。师生比例为1:145.7。可见这一陕西地方师范类院校的调查结果更突出了师生严重失调,教师超负荷工作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近年来的连续扩招更是让教师们忙碌不堪。超负荷运转使得教师身心疲惫,无暇顾科研及创新。

3 教师科研

大学教师的职责要求大学教师不仅要培养高等人才,也应该引导着科学研究的方向。据笔者对该校的调查:完全没有撰写过科学研究论文和不知如何写的人有15人,占26%;完全没有编写过教材和不知道如何编写的有55人,占95%;完全没有参加过更没有主持过教学科研项目的有40人,占69%;不知道如何申请也不会写课题论证的有45人,占77%;未采用过量化研究方法的有48人,占83%。这一结果恰好佐证了“中国外语教师总体上本来就有训练不足的弱点,公外教师尤其如此(周流溪,2003)”这一论点。鉴于上面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年轻教师所写论文均为教学经验总结,不能从理论的层面高瞻远瞩,宏观指导。但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有进修、提高、搞科研的愿望。然而这一愿望只是停留在愿望的层面,未能付诸实践。原因如下:其一,由于工作强度高使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科研;其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教师也没有外出进修的机会。鉴于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周流溪(2003)教授指出:“在暂时无法外出进修的情况下,单位内部是否能考虑采取稍为灵活一点的工作安排呢?可以考虑:若某人已连续几年满工作量甚至超过工作量,而他现在又有一个自我进修或科研的计划,那么就不妨审查其计划,在一段时间内减少一点工作量,使他得以实现其计划中的近期目标”。还望地方师范类院校灵活掌握政策,给教师提高空间。毕竟外语是终身学习,要提高学生水平,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

4 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使用

该校大学英语总学分为16学分。从大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四个学期逐步完成一级到四级的学习。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开设在基础阶段即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四个学期。该校对大一新生采取了每周6学时,大二学生每周4学时的方案。这些学时涵盖大学英语读写,听力,泛读,综合训练等教程的统一教学。本科学生所使用大学英语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一至四册;专科学生使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内容都很新颖,充实。然部分教材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摆设。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为例,教师课堂以读写教程为主,根本无暇顾及听说教程、泛读教程以及综合训练。地方师范类院校大部分生源来源于农村,相对贫穷,很多学生没有电脑,对于听说教程,虽然很好,很适合学生,碟片内容生动形象,可是学生无法投入使用。全校语音实验室又极为有限,不能满足全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正常使用。所以,除了读写教程以外,其它教程就变成了学生用钱买来的舍不得扔掉又无法使用的“垃圾”或“废纸”。

5 结语

地方师范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还存在其它很多方面的问题。鉴于篇幅限制,笔者只能从师资力量、教师工作量,教师科研、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使用等四方面展现出一个轮廓画面。其它方面的问题笔者将令文撰写。

地方院校 篇2

七次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学校实际,从去年开始,我院就基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从校园扩建,招生规模扩大转移到科学定位,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当前学校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力以赴加强内部建设,希望能够尽快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合格的多学科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更好的发挥基础作用。

一、科学定位,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促进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学院改建为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以后,学校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面临着重新确定学校的服务方向、办学类型、规模、特色等方面的问题。

在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刻领会到,只有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背景筹划学科专业设置、从事课程开发,才能够逐步形成地方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够突显地方高校的地位和强劲生命力。由此,我们确立了“立足**、面向河北,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和应用型人才”的服务定位以及教学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根据学校定位,我们确定的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稳定现有本科专业,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依托本科专业积极拓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非师范类专业,拓宽服务方向,增强服务能力,加快学校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进展步伐。

在这一基本思路下,在充分的社会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市总体发展思路,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进行了全面审视和调整,以使其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设了一批适应**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历史文化挖掘、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需要的专业,撤销了一批实用性差,没有前景,生源差的专业。确定了重点扶持的学科专业,并在师资培养进修、教学资料购置、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方面予以倾斜,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特色和拳头专业。

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将就业意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重新构架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科研方向,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科研工作积极探索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积极参与**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扩大学校的影响。加强了与**龙头企业华龙集团、恒利集团、兴达集团、清河羊绒基地等的联系,引导经济类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运营策划,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结合**地区中小型企业较多及西部太行山区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等,在区域经济、乡镇企业发展,地域历史文化挖掘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二、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师资培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为实现学校由专科教育教育向本科教育质的转变,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我们的主要工作是:

加强了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对教学管理规章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加强了教学资料室、教学档案建设,规范教学基础行为,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从就业率、专升本比率、考研率、英语计算机过级率、教学基础建设规范程度、科研能力等方面量化教学系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排名与划拨各教学系运行经费挂钩。

采取内培外引、送出去请进来、脱产学习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名校名师建立联系,聘请专家、教授担任学校顾问,各学科专业聘请知名教授担任客座教授,担任本科专业高年级课程教学,指导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

学校每年都选派10—20名教师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进修,选派干部到重点高校挂职锻炼。挂职锻炼干部和进修教师带回的经验已经在深刻改变着学校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改变着我院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给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变、学科建设、专业改造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加强和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地方院校教师观念转变实践探讨 篇3

【摘要】教师观念的实质性转变具体体现在教学实践的行动中。该文以地方应用型高校历史类专业个案为考察对象,从培养方案、教学模式、第二课堂等方面入手加以分析,认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具体体现在教学行为的落实上。

【关键词】地方高校 应用型 教师观念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河北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地方高校人文历史专业教学实训探讨(141037);保定学院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历史系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20140601);保定学院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历史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ZY20120501)。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70-02

教师教育观念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实践即是教师观念的外化、体现和证明,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化的进程中,观察分析教师教学实践,是认识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基本路径。

一、调整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的编订

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确定体现决策权,其参与制定者的选择体现教师参与权,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体现专家、教师、学生、社会管理部门多重论证的科学性;课程实践实训则体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时效性;地方本科院校中的历史类专业应该“接地气”,具有应用型史学特质,产出人才上岗的能力和创新素质才具有适应性。依据上述理念,颠覆传统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时计划中对理论与实践课学时比例、学段,以及课程整合、指导教师合作、实践教学场地、课程考核内容结构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多维度改革。在此过程中,给专业自我主导的权利,由专业负责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共同完成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的编订,剔除与专业培养方案无关的课程,合理设置通识课与专业课程比例,科学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时比例,建构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和产业课程群或模块课,形成符合专业转型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

(二)培养方案的运行

首先是根据专业方向的选择,确定教学模块的课程群;其次是通识课与专业课的合理配置,一些通识课向应用型课程转化;然后是确保理论课与实践课配比中实践课部分的落实,健全和完善实习实训保障体系;随之大胆剔除与专业培养方向无关的课程,而相应课程教师去参加与产业课程群密切相关的进修学习;最后是变革考核测评方式。改变“平时+期末”固定的权重分配及考试模式,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及理论与实训课程比例,采用相应的测评方法,养成自评和互评的习惯;日常小测,以小组学生和教师共同意见为依据,为学生打分;期末笔试分值不超过综合成绩的40%;见习实习课与校内理论课、实训课程测评分开,由专业指导教师、见习实习基地校外指导教师、学生互评等共同完成,其中校外指导教师评定不低于50%;过程评定更加注重行业企业评定意见和打分。培养方案的调整与落实,既是教师观念转变的反应,也是检测教师观念的试金石,改革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是转型发展的起点。

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实训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培养方案和课程变革的必然选择和表现形式,有关于此,每门专业课程、每位专业教师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实践教学理念实施的途径各有差别,表现为课堂教学实训形式各有特色。如在异课同构中,专业外语课同翻译理论与实践课,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专业建立的不同的实训平台,共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再如与河北大学相近学科和专业合作,实现文物博物馆资源共享,或借助外聘教师和特聘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拥有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深化教学内涵,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训练的;又如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资源,同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保定学院工作站、地方文博单位、考古院所以及文广新局等合作单位,初步实现了顶岗实习,联合培养,课程教学实训与行业企业对接。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合作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将课堂学习与在公共或者私营机构中的有报酬的、有计划的和有督导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它允许学生跨越校园界限,面对现实世界去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确定职业方向。”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见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环节,属于执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属于生产性的教育范畴,它使地方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具有准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基本水平。系列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效果一旦证实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职业能力,教师心理上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主动的或无意识中剔除旧质的教育观念,并建立起相应的“新质的教育观念,并将之体现在教学实践的行动中,此正所谓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有机循环。

(三)闭合模式

实践教学的运行是教学体系整体重生过程的关键,艰难但有成效。简单梳理这一过程,包括调研——学生、社会需求;取经——同类大学举措及效果;动员——师生观念转型;整改——教师自改、教研室规划、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论证——实践课导师、行业专家、教育界学者同行;合作——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培训——教师、教研室、合作单位、培训机构;落实——培养方案(内涵、目标、任务、实施过程)、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实习环节;追踪——学生、教师、实训导师及基地与动态分析;调整——课程、课时、学分、学期;运行——四年闭合评估,包括论文、方案设计、调查报告、应用技能、创新工作等。

“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上述事例说明,教师教学观念已在转变,并在踏实行进中。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过程已经完成。相反,与相应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资源共享、学科共建、产教融合等方面,我们仍然处于线性对应层面,深入的多方位的平等协作平台尚未真正建立和运行起来,师生之间尚存在疏离和牵强之处。因此,亲密共享的教学实训模式,仍是今后努力和探寻的方向。endprint

三、开展第二课堂

学生观念的转变是对教师观念转变成效的检测,也是专业转型发展的主体保障,切实开展与专业相契合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成为走向社会的有效路径。学生跨年级、夸专业、跨系部选课,可帮助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素养的学生实现知识能力互补;结成课外活动小组或社团、协会,并运用“互联网+”建立日常交流平台,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参与监督、指导、咨询、信息上传、交流和管理等工作和事务,培育创新创业潜力,锻炼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协调能力,拓展职业环境,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第二课堂的主旨在于为学生自我发展提供空间,建立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应用文博知识竞赛、文化产业模拟办公、分类收藏交流会、专题文物鉴定会、模拟文物商店、模拟拍卖、博物馆日专题活动、公众考古、田野调查成果展、文物普法宣传、陶瓷陶艺、文物摄影展、书画装裱成果展、口述史调查、文史讲座、平台建设等,均能将学生推介给社会。

活动过程是学生第二课堂质量及创新性、实践性的重要保证,期间难免会遇到诸如活动场地、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交流合作、社会联系、外聘导师、经费投入等诸多问题,学业导师和课外实践导师通过网上平台或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合理引导、答问解疑、路径指导,帮助协调解决棘手问题,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将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内化为他们的职业素养,使其对从事的活动有耐心、决心、信心、责任心,在自主的实践环节中能够尽力调动所学知识,展示自我,达到自主管理,“自我锻炼、自主性学习、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开阔学术视野、健全心理人格、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和主导,校企双方及指导教师负责政策保障、经费帮助和技术支持,发挥管理者和服务者的作用。

观念造就环境,环境影响观念,作为教育观念与环境建设的重要介质,保定学院历史类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行为体现教育观,影射环境,为考察分析教师观念转变问题提供思路,为地方高校历史类专业向应用型转化提供研究范例。在高校专业转型发展的催动下,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对于培养方案的内在调整和革新,在教师观念和行为转变的对应关系中,关注更多的是教师自身和队伍的训练,虽不无偏颇,但归根结底,在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经营。

参考文献:

[1]胡家秀,郭琳.合作教育模式解析[J].教育与职业,2004,(17):38-39.

[2]吴振东.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继续教育研究,2006,(6):95-98.

[3]毛泽东.实践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3.

[4]王萍.教学智慧生成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5.

作者简介:

地方院校课程编排管理分析 篇4

1 当前地方院校在课程编排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注重课程建设,分别制定了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课程建设经费投入等硬件建设。由于要迎接来自教育部以及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地方院校纷纷开展了各专项评估,其中包括课程评估。通过评估、透视评估本身,以及课程编排实践,发现地方院校在课程编排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1 仅靠经验完成课程编排

这一现象在地方高校中普遍存在。因为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都非常丰富,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必须有所选择,而教师如何取舍、选择其中的哪一些、选择后的内容如何教授等问题都不能单凭经验来加以解决,由于许多教师仅凭经验决定一门课程内容的取舍,会导致出现以下现象:同一院校同一课程不等值,同一门课程由于不同教师讲授,内容差别非常大;课程不适应学生的能力,许多学生反映某门课程内容偏难或偏易;课程内容无助于培养目标的达成,许多学生在毕业后需要用到某门课程知识时,往往发现学非所用,并且难以进行自学。

1.2 盲目使用优秀教材,以教材内容替代课程编排

盲目信赖省优、部优或国家级教材,不能认识到教材只是实现课程教学物质媒介的一部分,再优秀的教材其适应面也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当前级别越高的高校教材,主编绝大多数来自重点院校,其出发点或潜意识就是为重点院校教学服务的。地方院校无论在师资水平、学生学习能力,还是在培养目标上,与重点高校的差异都很大。地方院校盲目使用高级别的优秀教材替代自身课程编排,可能造成以下后果:地方院校与重点院校培养同一专业的学生,盲目以重点院校为榜样,重点院校的特色学不来,可能还会丢失已有特色,理论水平比不上重点高校,实践时间还可能被浪费,在就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该专业办学价值受到质疑。

1.3 大幅压缩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讲授

为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大幅压缩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讲授。很多地方院校与重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一大不同就是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达成这一培养目标,自然会强化实践环节,甚至在课程中也预留许多学时用于实践教学。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无可厚非,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当在相对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实践后,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实践。没有深厚理论做基础的实践,仅增加学生感知或验证性的实践技能培养,相对于浪费大学4年的宝贵时间。由于实践学习时间增多,相应会挤占理论学习的时间,又会形成大学生理论功底薄弱这样一个新问题。

1.4 地方院校的课程编排无法体现自身特色

这是许多地方院校课程编排中存在的非常突出的问题。由于不重视课程编排理论的学习,对别人已有课程盲目照搬多于自己的课程开发,所以,许多不同层次的院校在同一专业、同一课程间大多大同小异,体现不出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即使有所区别,也多是深度上的不同,重点院校比地方院校的课程在内容选择上,难度更大。一些地方院校的课程只是重点院校的简化,无自身特色。

2 地方院校在课程编排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课程建设在地方院校中的地位不高、不被重视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大学重视教学,但不得不承认,相当多的大学,乃至名校,在如何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方面还不太尽心。很多大学的管理者和教师满足于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平心而论,很多名校对本科生教育远没有像对‘985’工程那样的重视程度。以至于我国目前的本科工程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李培根院士深刻道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课程编排中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这里“不重视”有两层含义:一是与科研相比,教学相对处在不那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学校还教师层面,课程建设被放在相对次要的一个位置,发展缓慢;二是在教学管理中,过程管理比较显见,容易量化,而教师需投入很大精力的备课环节、课后指导学生等不易量化的工作内容很容易不被重视。重课程显性环节的管理而忽视隐形环节的管理,不可能带来课程质量的真正提升。教师上课与学生听课在很多学校成了很少交叉的两条“平行线”,很多课程根本没有学生参与,也基本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上课也就成了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

2.2 地方院校内部课程开发实践导致课程编排受冷落

原因有二。一是高校内课程建设和开发模式,没有重视到课程编制这一层级。现实中学校没有也不可能重视到单门课程的编排,教研室负责所属课程的安排,但随着扩招带来的教学任务急遽增加,教研室只满足于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无暇顾及教学研究。二是校内分配体制阻碍了教师对课程的进一步研究。几乎所有院校都把教师的上课时数与收入挂钩,管理起来确实简单易行,但不利于教师在课程间适当流动。一些先入校的或具有一定行政权力的教师为了上课的酬金,把某些课程长期占为己有,不愿意对其他教师开放,一门课程多年只是一位教师讲授。可以说,把教师收入与上课简单结合起来,简单量化教师劳动,一些显性劳动很容易量化,一些隐性而又为教学所必须的劳动容易被忽视,教师在这种分配制度导向下,重量不重质,导致课程建设在院系一级有名无实。

2.3 院系课程编排中存在的问题与评估导向直接相关

当前教育部对本科院校开展5 年一轮的教学评估,省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类职业院校也定期开展教学评估。为迎接评估,很多学校都开展了教学的各专项评估,如课程评估、专业评估、院系教学评估等。应该说,这些评估对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两点问题倾向需引起关注,一是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简单化——过于强调指标的操作性,认为硬性指标才能说明问题,才有区分度。如在课程评估中,“教材建设”一项为许多院校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有无主编或参编教材成为一个重要观测点来衡量课程的优劣,而“教学管理”等项指标相对较“软”。于是,经常可以看到,在对评估结果进行表决时,“主编或参编教材”竟成为竞评优秀或精品课程的唯一区别。特别是相对地方院校来说,为能在迎接教育部评估之前,拥有更多校内课程建设“成果”,对软性指标的优劣有时出现“选择性盲点”现象,这种氛围加剧了评估指标体系的简化。二是院系在迎接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不利于教学的“迎评文化”——评估需要什么,就准备什么,不准备与评估无关的东西。如评估指标中常常出现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是否理论联系实际等项,从理论上来说,指标体系并无什么不妥之处。但与具体评估相结合,就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为了迎合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在教学大纲中,特别强调把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以至于不进一步斟酌整个课程体系是否科学。为突出在课程讲授中理论联系实际,甚至出现理论课被实践教学挤占的现象。殊不知,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还是理论学习,必须在系统学习理论的前提下,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培训。不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固然不对,忽视理论学习也是错误的,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摘要:本文针对地方院校的课程建设实践,归纳了一些地方院校在课程编排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

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口语现状及政策 篇5

摘要:对当代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口语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其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英语专业;地方院校;现状及政策

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口头语言使用的频率不断提高。因此,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生中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曾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及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但在我国众多地方院校中,大学英语口语水平的现状不容乐观。

1.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口语现状

1.1.英语专业口语表达能力明显不足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是,能够听懂来自英语国家的认识进行

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的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语音语调基本正确,但大多数却不能。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学家W.M.Rivers和M.S.Tesperly的统计,在人类交际比重中,听所占比重为45%,说为30%.说是作为语言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中用来传递和接受大量信息。那么,当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能进行流利的口语表达时,我们则断言他不具备语言能力,至少掌握的程度不够。目前,很多地方院校的学生都面临着口语表达欠缺的问题,听不懂,不愿说,不会说,并缺少实际交流。

1.2口语学习环境相对较差

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包括经济落后,设备匮乏,对外交流较差,导致大多数地方院校语

言学习环境差,特别是口语,以至于口语表达能力停滞不前。学生没有良好的口语交流氛围,缺少锻炼的机会。再加上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学生上课很少有机会进

行口语交际。

1.3 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

有些院校,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的教学往往是为了完成主观设计的计划。于是常常是填

鸭式,满堂灌,这样大大地影响了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他们完全是学习的被动者。教师应该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要流利恰当的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各项交际要求,仅仅掌握和学习英语语音、语法和一定量的词汇是远远不能胜任交际的。

2.改善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口语的政策

2.1 改善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积极投入教学改革中,尝试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样有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有声语言学习的地方。

2.2 创造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

英语口语教学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能多途径地进

行交流,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动起来,有利于语言知识的获取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2.3 鼓励学生进行口语交流

首先,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敢于说,不怕出错,在不断的尝试中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其次,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贯穿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是他们充分认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3.结束语

社会对英语口语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努

力改革的方向。要从根本上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各院校首先必须对学生的口语交际

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篇6

关键词:地方性;英语专业;分类分层次教学

我们对外语专业教育的目的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外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应从本学科定位出发,重视其人文学科的属性,在坚持外语教育规律的同时确立符合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我们提出应从“校本位”出发,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从本校的实际状况去考虑办学的定位,兼顾发展历史、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又面向区域性的社会经济需求,人尽其才,追求特色。外语专业在面向社会需求的进程中,找准自身的发展的定位,要回归“学科本位”,按照人文学科的要求,在教学中淡化工具性,强化人文性、科学性。

外语专业教育教学,其内涵是语言、文学、文化。这三大要素体现其专业特点,决定了外语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对立统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在“人文教育”和“技能培养”之间找到平衡点。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讲外语的“工具”,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外语人才。那种重“语”轻“文”的教育理念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不是语言“加工厂”,更不是“外语培训基地”。外语专业不该办成“语言培训中心”。我们不应把外语仅仅作为一种技能来教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注意让学生在学会语言的同时,提高人文修养,提高思维能力,学会把外语作为自己的思辨的媒介。不必担忧因少开了技能课,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相反,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和锻炼了思辨能力。教育的功能除了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之外,还应遵循和满足教育本身的特点。高等教育提“学以致用”虽然没错,但不全面。“学以致知”才是更普遍,甚至更高的目标。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规律而言,语言文学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从根本上讲,文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比文学文本反映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编码于文学作品中的精神文化层面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

国外的高等学校明确区分学术(academic)培养和职业(vocational)训练。经过学术培养可以取得学位,经过职业培训可以取得职业文凭或证书。“把全国的外文系都办成同一个模式,大家千方百计增设硕士点、博士点,结果名不副实,对学生、教师和社会都没有好处”。高等院校办学有不同的层次,如尖端型、精英型、普通型、技能型等,各有自己的办学宗旨。

我们经过调研,集思广益,结合本地实际和学校定位、办学方向及宗旨,认为有必要把目前的“英语专业”(以英语专业为例)进行拆分。明确“人文型”和“应用型”两个不同专业的走向。将英语专业分为:英文专业和应用英语专业。专业设置兼顾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将全部课程分成三类:(1)语言技能训练课程(主要指听、说、读、写、译),(2)人文思想教育课程(包括语言研究、文学研究、通识教育等),(3)职业技术发展课程(包括英语教育、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等)。在“人文型”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可参照黄源深教授的意见,总体开设三个方面的课程:(1)适量的英语课,首先做好大学与中学课程的衔接,大学英语专业学习主要是为了夯实英语语言的基本功。课程数占总比例的25%。(2)语言、文化知识课,包括语言学、文学、文化对比、哲学、社会学等,占60%。这些课除了哲学等课程之外,一般用英语授课,它们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渠道。(3)思想方法和思辨课,包括辩证法、逻辑、数理统计、辩论方法等课程,约占15%。这些课一般用中文授课,以防止信息流失。在“应用型”专业课程开设方面的指导思想突出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课程也分为三大块:(1)语言综合训练基本课,占总比例的30%。(2)专业方向(师范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口笔译)内含课程,占50%。(3)思想方法和思辨课,约占20%。

大纲课程体系的名称变化为两大一级分类:“英语专业学位基础课程”和“英语专业人文学科课程”。人文学科课程包括“思想方法和思辨课”和“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类似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施以“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三层次”(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压缩必修课程学分,增加选修课学分,搭建“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课程体系平台。这“三个层次”与上述的描述基本相同,都坚持了就业方向与培养类别相适应的原则。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明智选择,以适应不同地方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每所外语院校都应审视自己的教育活动及其优势,明确自己的服务范围,找准办学优势准确定位,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利用品牌效应,适应市场的变化,调整办学结构,提高办学效益。

为了抓教学质量和就业满意率,我们将四年的英语专业(包括师范与非师范生)教学确定为三个分流点环节:入学时意愿班/行政班——学习中期意向班——毕业时考核就业,升学班。新生入学时,学院建立“英语专业学生发展档案”,先执行摸底考试(笔试和口试)。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将来干什么不十分明确,因此我们有必要向学生宣传专业特点、内涵及发展方向,改变学习方法和策略、树立学业目标等。明确告诉学生在英语专业的基础阶段应达到何种语言能力。学生进入第五学期,经专业四级考核后,学院进行专业中期考核,此时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确下一个学习目标,即中期意向分流。按照学生意愿和学业成绩将所有学生分为三大类班级:英语语言文学班、师范英语教育班、应用英语(翻译、商务类)班。专业人文学科课程可以采用写研究性论文或报告形式,获得学分。毕业时对学生要求除了按照八级考纲要求达到的目标外,学院会组织专门测试队伍,对每届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计算公式分解为:总分=平均基点分+专业考试分+TEM 8成绩。专业考核由外国语学院统一组织考试,主要内容为“翻译和写作”。然后,依照累加总分排序,划分属A、B、C三类成绩的学生,成绩不公开发布,只签发有学院印章的A类“专业成绩优秀证书”,供用人单位参考。其中特别声明,英语写作不合格者不予毕业。以下为教学操作与考核流程图:

上述图示反映了夯实基础、突出人文、分类教学的有机联系。有良好英语语言基础才能深入研读人文社科类著作,吸取精髓。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各专业研究的工具。而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语言文化是他们研究的工具和对象,是人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现实下,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也在变化,学生不应再统一划归,宜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人尽其用。

参考文献:

[1]庄智象,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徐烈炯,外文系怎么办?[A],束定芳主编,外语教育往事谈(第二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本文是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地方本科综合性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温州大学为例(编号SCG178)部分研究成果]

地方高职院校债务危机的思考 篇7

一、地方高职院校的债务成因

(一) 地方财政投入不足

2006年8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三项主要任务, 必须切实抓实抓好。”但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足3%, 低于世界各国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 加上我国财政投入两极分化严重, 中央部属高校获取资金相对充足, 而地方高职院校获得拨款经费少, 且还经常不到位, 造成多数地方高职院校办学极为困难。

(二) 融资渠道单一

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 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 合理利用银行贷款, 继续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但当前我们许多地方高职院校主要是依靠银行商业贷款的负债模式, 银行对高校还款乐观, 且还可利用高校学生开发新业务, 高校认为身后有财政支撑, 造成许多地方高职院校认为贷款越多越有本事, 根本不考虑还款问题。而社会捐赠、校办产业、融资租赁、发行债券等融资渠道都无法实施或效果较差。

(三) 财务管理混乱, 缺乏风险意识

当负债投入项目的增量收益率大于负债资金利润率时, 负债对学校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反之, 会降低办学效益, 增大财务风险。大部分地方高校在拟定贷款计划时, 总是要解决迫在眉睫的具体问题:迎接教育部的水平评估或新建教学设施等, 缺乏深入的研究与可行性分析, 过度的项目投资挤压了现金流量, 现金收支调度失控, 甚至出现现金链断裂, 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加上没有社会问责, 许多为出政绩的决策时有出现, 这也是负债增加的原因。

(四) 贪大求全, 盲目扩张

与政府投入不足相对应的是高校在资金使用上的低效甚至浪费。片面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一些学校没有深入的调研市场需求, 购建不需用的实训基地, 有的资源闲置不用却又在现有设施设备上重复购置, 结果导致大学越来越大, 负债越来越多。

二、化解地方高职院校债务风险的对策

(一) 政府应加大投入

考虑到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 政府应加大对地方高职院校重点学科、实训基地、特色专业的投入力度, 增拨教育经费;锁定高校贷款规模, 规范贷款行为, 防止高校用新贷款去偿还原有贷款;对已经产生的债务, 由政府协调中国人民银行, 采取“挂账停息”的举措, 防止利息转化为新的债务;政府对校区置换要全盘考虑, 最大限度发挥资产效益, 加快贷款资金回收。

(二) 拓宽融资渠道

发挥高职院校的技能优势, 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促进科研成果资本化;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适当引入新的融资模式缓解资金压力, 如BOT模式 (BOT是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 包括建设 (Build) 、经营 (Operate) 、移交 (Transfer) 三个过程:建设—经营—转让) 、PPP模式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 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共同参与学校基础建设与营运, 由私人机构承担融资工作) 等;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共建实训基地;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制度的建设, 建立完整的税收优惠体系;政府出台相关法规, 通过发行债券、彩票等融资。

(三) 强化财务管理, 建立财务风险控制长效机制

高校应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使资金筹集和使用健康有序的进行, 科学管理, 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对贷款所建项目应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合理配置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 坚持投入与节约并重, 提高人、财、物的使用效率, 与兄弟院校间加强合作, 共享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避免让设施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强化预算管理, 合理安排资金, 将预算分为经常性预算 (以收定支, 确保平衡) 、建设性预算 (精确分析, 量力而行) 、偿债性预算 (科学测算, 留有余地) ;树立现金流量分析意识, 关注财务执行情况;为领导作好决策参谋, 防止投资过热;建立适合自己的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预警机制。

总之, 地方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 从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出发, 加强贷款资金的全过程管理, 对可能引起的债务风险进行防范和化解, 旨在培养更多更好的实践技能性人才, 更好的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摘要:目前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面临巨额债务危机, 严重影响了学校进一步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大阻碍, 本文通过对地方高职院校债务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旨在更好地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 强化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意识。

关键词:地方高职,债务,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涛化解高校债务的第三种可能[N]中国会计报2009-4-13

[2]王丽丽高校负债风险原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 (1)

[3]成法民高校贷款风险与对策分析财会通讯 (理财版) 2007 (9)

探索地方高职院校发展新路径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区域产业,匹配度

高职院校主体布局在三线或以下城市, 个别院校还是当地仅有的高校, 不仅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要使命, 而且担负起促进当地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必须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径。本文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探讨。

一、探索“三层合作、四方共建、互利多赢”的办学体制机制[1]

学校组建了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领导、专家组成的学校理事会, 依托行业企业成立了14个专业群理事会, 与紧密合作的企业共同组建了5个专业性学院。在校、专业群、专业三个层面形成了政、校、行业、企业四方共建学校的新体制, 完善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和企业主体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形成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互利多赢的良好局面。

二、践行对接“十百千万”的老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思路[2]

学校探索出对接“十百千万” (与十县对接、与百村共建、与千企合作, 促万户致富) 的人才培养新路子。本学年与区域内的11个县、市、区签订了办学协议, 共建与县域经济重点产业对接的建筑、汽车等14个专业群, 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持;与102个村共建, 为共建村培养百名大学生, 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管理者和创业致富带头人, 服务老区农村的建设;与千企合作, 培养企业基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 当年培训8 000多名企业员工, 促进了老区的企业发展;与万户结对, 年培训万名农民, 提升其创业能力, 促万户致富。

三、深化“三双”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适应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需要, 学校大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构建并实施了“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的“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层面出台了专业双负责人制、人才互聘双重考核制、教学文件共同论证制等系列制度, 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加强兼职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建设, 为全面实施“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各专业根据专业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实际情况, 形成了自己的培养模式, 如畜牧兽医专业的“2211”四级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双环境工学交替、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等。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把课堂搬进了工厂、农场、工地, 使车间成为教室;促进了教师和师傅身份的相互转换;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四、创新“九类活动、五级递进”的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模式

学校先后出台了《合格教师认定办法》、《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考核办法》、《骨干教师选拔与考核办法》、《专业 (学术、技术) 带头人选拔与考核办法》和《教学名师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 广泛开展下企业锻炼等九类教师培养活动, 探索出了从合格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带头人到教学名师的“五级递进”教师培养途径, 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2012年, 学校新增双师素质教师63名、骨干教师28名、带头人25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活动包括:每周一次以教学团队为单位的教学研究, 164个课题项目研究带动教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444人次走出来、请进来, 学习业务, 开拓视野;290人次, 人均2个月企业兼职顶岗工作;校企互聘, 学校聘用企业教师579人, 教师受聘到企业挂职48人;25名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以老带新;163名教师参与教学业务比武;126教师通过教学能力测试。

五、构建结合区域特色的“三元文化”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建设以“三元文化” (红色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 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通过以“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黄冈精神为主旨的红色文化教育, 提高学生爱党、爱国、爱老区人民的思想素质;通过以毕升、苏东坡、李时珍、闻一多、李四光为代表的区域名人文化教育, 提升学生成人成才的人文素质;通过与区域内的优秀品牌企业合作, 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职业素质。结合区域特色的“三元文化”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将区域特色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培养了学生对老区的情感, 引导学生热爱老区、扎根老区、服务老区, 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成果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3]。

学校注重利用黄冈革命老区特有的红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 开展以“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建红色基地、寻红色足迹、创红色团队”为主线的六红活动, 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 学习红色精神, 培育红色精神品格。编印《红色歌曲集》、《红色故事集》, 以班、专业、教学院系为单位开展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活动, 广泛传播红色文化;开办红色讲堂, 开展红色主题党团活动, 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 利用网络、电视、DVD等手段, 真实、生动、感人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 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在红安、麻城革命烈士陵园建红色教育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瞻仰烈士, 走红军路, 让学生体验红色革命历程;创建红色团队, 深入街道、社区、乡村, 开展“爱心助残”、“情系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情系敬老院,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环保、低碳理念、义工在行动”、“寻访红色足迹”等多项志愿活动, 让学生在践行红色活动中形成红色精神品格。

六、建立“多元互补”的教学质量共同评价与持续改进新机制

学校结合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 建立了由校内评价、校企共同评价、社会评价、第三方评价构成的“多元互补”式教学质量共同评价与持续改进新机制。一是完善以督导、领导、教师和学生为评价主体的校内评价体系。二是出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校企共同评价办法》, 学校层面设立由校领导、行业企业专家、教务、质量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评价委员会, 根据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等指标对各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整体评价;专业或专业群层面成立由院系领导、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评价小组, 对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实习、实训等重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分项评价。三是开发教学质量互动交流平台, 及时收集实习单位领导、兼职教师、专业群理事会专家等社会人士对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意见。四是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评价。前三者的评价信息都通过教学质量互动交流平台进行汇集。学校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和督查整改制度, 由质量管理处定期分析、通报评价信息, 督促教学单位进行整改,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七、拓宽“多管齐下、学引结合”的国际交流合作新路径

2012年, 学校采取“多管齐下、学引结合”的方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拓宽了办学的国际视野, 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竞争力。

1. 人才引入。

通过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加强与美国、加拿大、瑞典、埃及相关文化交流机构合作, 引进4名外籍文教专家担任教学任务, 拓宽了师生的视野。

2. 技术引入。

学校与英国南诺丁汉学院建立姊妹院校合作关系, 引入英国汽车工业学会行业标准, 共同成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英国IMI授权汽车认证中心。

3. 文化交融。

学校招收了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22名短留学生, 迎来了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华裔青少年组织3批次, 共243人来校交流学习, 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 推进了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4. 外出取经。

学校共派出117名骨干教师、管理干部, 赴英国、美国、德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地高校组织考察、学习、交流职教经验。

参考文献

[1]周赣琛, 王梓林.高职院校办学机制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 2012, (12) .

[2]周赣琛, 王梓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思考——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 2012, (9) .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篇9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类型

一是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高校要明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何需求,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况, 科学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使教学、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充分发挥作用,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实质上是对高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宏观位置的战略选择问题。

二是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确定本校的类型和层次。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专科层次。目前高校的办学大体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教学服务型 (即高等职业教育) 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数量规模也是不一样的, 即教学型高校最多, 教学研究型高校次之, 研究型高校则相对较少。目前, 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服务型高校的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以教学服务型为主, 这也是其地域性决定的。

三是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主要体现在: (1) 学科定位。确定主要学科在本地区或全国同类高校中的优势地位, 培养有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以保证本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份量。 (2) 发展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要根据学校自身条件, 如科研实力、学科优势、资金来源和筹措能力, 学校领导者的素质、才能、抱负、追求等找出比较优势, 选准自己的主攻方向。办学特色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学校管理等都可以体现出来。 (3) 服务区域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将自身定位于改善和提高地方的教育水平, 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所需人才, 这样学校定位就必须首先考虑为地方经济服务, 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走出区域范围, 学科设计也要首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源保证及政府对学校的支持。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五种不良倾向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具有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和责任, 带有浓厚的地区色彩。有些院校在定位时往往带有片面性, 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 应引起重视。

一是攀高。有些新建高校在办学层次上攀高, 中专变大专, 大专变本科, 专科变学院, 学院变大学, 教学型大学变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又想变为研究型大学, 不顾地方情况和自身的办学实力, 盲目提升办学层次。各个办学层次有许多具体的评价指标, 比如研究型大学, 科研投入要占学校总收入的25%~30%, 总收入的1/4或1/5直接来源于科研, 总资产的1/4或1/5是科研活动的积淀;师资队伍中有50%是受过系统训练, 具有博士学位, 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人才;学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要达到1:1或2:1。显然这不是一般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短时期内所能具备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这就要求高校的类型和规模也要有所不同。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 找准自己的位置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是求大。在市场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一所高等学校来说, 规模有一个度的问题, 规模与效益也并不总是成正比。据初步测算, 在高校后勤化改革后, 效益最好的规模是:专科4000~5000人, 本科8000~10000人。超过10000人规模的大学, 一定要采用分校管理或分学院管理的模式, 否则效益将会下降。另外, 人才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不能以低层次人才替代高层次人才。

三是尚名。近几年来, 随着教育不断升温, 不少高校, 包括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 将学校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在追求“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全省一流”上, 这种定位是否科学合理, 有多大可能性, 值得研究。追求“一流”本无可厚非, 如果脱离实际, 把追求“一流”作为装饰门面的口号, “一流”就失去了价值。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 要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扬长避短, 不能为不切实际的名誉影响既定的发展战略。

四是逐利。高等教育有两重性, 即公益性和生产性。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高等教育的生产属性越来越凸显。但在这—趋势下, 不少高校错误地理解了高校的这种趋向。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掩盖下,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有的高校甚至不顾条件、不讲质量, 盲目扩招;多收费, 乱收费;弄虚作假, 欺骗学生, 使自己失去了社会信誉。高校应从较高的层次上对国家和地方作出应有的贡献, 而不能把学校变成纯粹的经济实体。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力诫这些急功近利的缺点, 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算。

五是趋同。目前高校趋同现象较普遍, 而趋同显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不利。市场的永恒原则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高校的特色是培养特色人才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 办学类型、层次和学科专业要与此相适应, 并了解国内其它高校特别是本地区高校的发展状况, 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是办学成功的途径。

科学定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人才结构的定位。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必须随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调整, 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不能有什么样的办学条件, 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而应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我国向世界制造业大国迈进的过程中, 人们已逐渐地认识到, 高水平的生产一线技能人才所发挥的作用, 并不亚于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的作用。而我们现在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先进机器设备的性能、对生产工序各关键点的操作游刃有余的高级技术工人却凤毛麟角, “蓝领”稀缺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制造”的一大“瓶颈”。据测算, 今后几年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长25%, 其中对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因此, 大力发展地方成人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技术熟练的劳动力, 是地方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地方院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探讨 篇10

一、地方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一) 科研经费来源呈现多元化, 但管理制度不统一

随着国家科技计划强度的增大, 进一步强调高校科研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特别是在产学研和2011计划的广泛开展, 国家在科研经费投入量逐年增加。地方院校在科技兴国战略的背景下,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通过对进校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和奖励等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 科研经费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总的说高校科研经费主要来自于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以及校内科研经费三个部分。不同渠道来源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有异, 纵向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管理办法》中规定管理费不得超过基金项目经费总额的5%。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管理费的支出总额, 重大项目每项不超过5000元;其他项目不得超过项目

五、结束语

目前,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 企业应当建立起与自身生产流程相一致的作业成本核算体系, 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广和实施。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 作业成本法以及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引入作业成本法, 可见,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前景是乐观的。

参考文献:

资助额的3%。对资产管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管理办法》对无形资产管理没有明确的规定, 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管理办法》规定基金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 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另外, 对横向课题经费尚无明确的管理办法, 即使是校内科研经费的不同类别管理也有差异, 如奖励性质的配套经费管理相对宽松, 而校内科研立项项目经费则管理严格。

(二) 报销中违规现象严重, 造成科研经费流失

科研经费是保障项目顺利开展取得科研预期目的的重要基础, 为了充分调动项目负责人积极性, 对经费使用的自主支配权, 目前一般科研经费主要采取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而财务管理人员仅仅负责经费使用量的计算和发票是否合法, 而对经费的合理性缺乏严格的审核。在这种惯用的科研经费报销方式下给项目组人员的经费使用提供自由的空间, 造成虚开发票、甚至购置发票, 与科研无关的发票套取科研经费, 有的将购置的固定资产调换发票, 逃脱固定资产的管理。有些项目在研究过程中, 支出经费少, 项目结题了, 还剩下大部分经费, 而一般学校对已经结项的项目经费报销更加宽松, 因此造成实际报销的费用与项目经费中的预算相差悬殊。因此, 从以上的现象发现, 科研经费的管理松懈无疑为经费的无效使用创造了条件, 造成有限的科研经费没有真正用到科研而流失。

(三) 科研经费管理逐渐规范, 任重而道远

科研经费腐败事件的警示教育, 学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引起了高度重视, 同时也让项目负责人清楚的认识到科研经费不能占为己有, 否则就可能触犯法律。项目经费的审计、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员卡消费使用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科研经费的滥用、虚报。但是由于经费预算和经费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未能及时予以完善, 传统惯性思维的存在以及一些制度执行的不得力等因素的影响, 科研经费管理真正的达到科学、合理还任重而道远。

二、地方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科研项目成本概念模糊, 导致经费预算不合理

科研人员在项目经费预算过程中, 缺乏对科研项目成本的认识, 只考虑了直接成本费用, 而对于间接成本费用却常忽

[2]金宪凯, 王毅, 杨超.科技信息[J].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2011 (36) .

[3]杨玉琪, 彭彤丽, 李玉梅.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

[4]杨爱君, 杨依华.我国企业推广应用作业成本法探讨[J].商场现代

视, 如使用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 小型仪器设备、低值耐用品以及水电费、维修维护费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等。这些在项目经费预算中未能充分的体现。另外, 高校科研人员常常肩负教学、管理和科研任务, 其工资、福利、津贴和奖金都由单位财政支出, 而项目管理中的劳务费并不能支付有工资收入的科研人员。因此, 这些本该属于科研成本的费用却游离于科研项目成本之外。

(二) 管理机制不完善, 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

地方院校与“211”、“985”类学校相比, 科研经费渠道来源比较单一, 且进校的科研经费数量少。因此, 地方院校为发展科研, 提高科研层次, 加大对科研立项经费的配套奖励, 目的是鼓励科研人员在逆境中拼搏, 争取项目经费, 而对进校后科研经费的管理机制建设相对滞后。财务部门作为科研经费管理的直接参与者, 由于自身在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中未参与, 在学校经费管理中的角色仅仅是一个经费数量的管理监督作用。科研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是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是否达到了项目预期研究目标, 这样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分割。科研经费的管理缺乏一个联动机制, 项目结题了, 由于信息缺乏沟通, 财务管理部门却不知情, 造成结题不结账的现象。另外,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忽视了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经费结余情况等的评价, 不利于经费的科学管理。

(三) 科研资产管理不规范, 造成资产流失

科研资产管理主要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由于科研需要购置专用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小型设备及低值耐用品。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主要实行的是项目负责人负责制, 项目组人员根据研究经费预算和需要购置的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 大多由项目组人员使用保管, 但并没有对购置物进行建档管理, 甚至还有为了使购置的设备脱离资产管理, 把固定资产拆分成材料开具多张发票, 即使有些科研经费购置的设备进入了学校的资产管理账, 却常常出现有账无物或者账物不符的现象。特别是对科研产出的无形资产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机制, 科研人员的调动、研究生毕业带走科技成果, 常常造成无形资产流失。另外, 对科研产出缺少核算方法与核算体系, 缺乏对科研成果转化及其效益评估, 因此未能反映科研成果内在价值和经济效益, 这样造成无形资产的隐性流失。

三、地方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 提高财务人员服务意识, 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

随着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 特别是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员卡结算制度的实施, 科研经费的科学预算是实现经费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 第一,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开展财务制度、财务法规的宣传, 增强科研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专题讲座形式向科研人员介绍预算在经费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科研成本的内涵及其估算方法。第二, 财务管理人员参与项目经费预算。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提出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细化预算编制, 因此, 只有在科研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一起编制课题预算, 才能使预算既符合财务管理制度, 又能满足科研项需求。这样科研避免经费开支的随意性与无序性以及结题不结账等现象。第三, 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监管作用。严格执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对不按照预算经费开支、弄虚作假的报销敢于说“不”, 对结题后经费进行及时的清查和处置。

(二) 健全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适度”财务管理

教育部、财政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财[2005]11号) 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重要的指导性文件。科研经费的管理涉及到项目下达部门、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和项目组人员, 不同的对象其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要使三者的目标统一必须健全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科研项目下达部门实际上是提供经费, 使项目实施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而项目组人员通过承担科研项目获得研究经费开展研究, 获得科研成果。而学校则为项目下达部门和项目组人员提供平台, 负责协调、管理项目与经费。既能充分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又能高质量的完成科研任务, 学校必须健全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建立制度约束, 科研、财务、审计共同监管, 经费支出审批责任制的经费管理机制。同时, 对经费的管理要“适度”, 制度的制定具有可操作, 不能让制度形同虚设。共同监管并不是实行事无巨细的管理、管死, 各部门根据自身的职能, 明确分工管好某一或几个环节, 避免程序繁多而管理混乱局面, 否则会影响科研效率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三) 加强资产管理, 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

科研项目的实施为学校创造了大量的资产。一方面是有形资产, 如添置了电脑、仪器设备等;另一方面是无形资产, 如专利、科研成果、获得的科研奖励以及科研服务。如何将这些资产充分利用起来, 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对有形资产的管理, 只要是利用科研经费的购置的固定资产都要纳入学校的资产管理范畴, 严格按照学校资产管理的程序入账建卡, 定期进行资产的清理, 当科研项目结项后, 项目经费购置设备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学校管理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学校首先应树立无形资产管理意识, 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和保护, 建立科研成果档案;同时建立无形资产核算体系, 按照核算方法和核算体系对取得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建立科研人员、学校以及项目下达部门对取得无形资产效益的分配制度;严格按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进行成果转化与推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无形资产, 减少流失, 真正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EB/OL].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644/15039122.html.

[2]邱晨辉, 雷宇.科研经费催生多少富翁[N].中国青年报B版, 2011.8.31.

[3]王珍兰.以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管理高校科研经费[J].会计之友, 2009 (10) .

[4]张波.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的财务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党员意识探析 篇11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阻碍因素;形式主义

一、什么是本科院校学生的党员意识

党员认识乃是人文价值中的一项,属于党员在日常生活里面各种角色中最关键的政治站位价值观,属于党员对党委的一份认知感、归属感、担当感,是党员对于党的理想理念、工作态度、团队理想、法纪理解的整体反馈。本科院校学生的党员认识更汇聚式地体现在大家在理念上的坚定不移,在认识上的超前觉悟,在学习工作上的模范性等等。并且本科院校属于学生学习、日常生存比较聚集的地域,学生们相互间的影响亦是非常有显著性的。因此要培育身为党员的学生的党员认识,彰显诸位的先进性与模板效用,则不可以离开其学习生活的领域,就一定要关注身为党员的学生与一般的学生相互间所出现的互助作用。所以,一般的学生对身为党员的学生的学习意识与监管意识的培育亦是大家需要突出探究的模块。

二、当今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党员意识薄弱的阻碍因素

1.本科生基础党组织基数太过庞大,党员培养进程泛形式主义

随着本科院校扩招与其党建工作对于高校学生发展党员的关注,新余学院的党员组织规模日益得到扩充。并且为方便工作起见,普遍地,学生支部的一把手皆由他们的带班辅导员兼职。在新余学院里,辅导员们复杂繁多的日常事务已经占据了他们大多数的时间与耗费了大量的精神。还有些学生支部没能依照规定的进程来完成,仅自足于将材料做完整,许多支部是在发展前实行一次突围,发展人员的培育人没能发挥定时培养检查的效用,支部大会团队不严肃。种种行为皆会导致学生没能准确认识到党组织的法纪性与归属性。

2.党员关于党的原理缺乏,缺少理念性的支持,加入党组织的目的不纯

因为高校党员这个团体的特别,其重点精力仍会摆在学习专门的学识里面,极少有人会自主地去学习系统的原理,因此关于党的方面的党史与原理知识非常缺乏。目前某些党员对加入共产党组织怀着极强的个人目的。在新余学院里,普遍会显现出在平常的学习与生活里面,党员学生缺少党员认识。亦是由于入党的目的不纯,许多一般的学生则不会把表现突出的学生党员当作学习模范,反倒是整天思考着自身如何才可以加进来,与党员发展人员互相攀比。

3.高校学生缺少以党员为榜样的理念,组织缺少推广党员的理念

在新余学院里,我们必须认识到,模范生的力量与小组织的气氛是我们不可以忽略的。关于具有党员身份的学生,对于其来讲,此种榜样领头效用乃是他们的责任亦是他们的义务。然而,现今的具有党员身份的学生缺乏此种认识。与此同时,一般的学生亦没能自主向党员取经,更谈不上对他们的监督理念了。如此则削弱了党员的模范力量,亦削弱了党组织在其心里的作用力。有些部门缺少对党员的详尽推广。就算平时评定出优秀的成员,但常常仅是在支部里面开展评定活动,党员范畴里开展表扬,缺少对突出表现的学生党员的有力推广。

三、增强地方本科院校党员意识的策略

面对上面分析出来的难题,依据本科院校发展党员这个特别的氛围,应当完备本科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关于学生党方面的指示方针,要发展首先要注重质量,要管好首先要有章可循,要教好首先要注重效果。

1.范式化党员发展相关程序,凸显组织团队的法纪

第一乃在发展前,让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相关人员开展推优工作,遴选优秀的学生参与党的知识体系训练。正式加入前党组织需对将要加入者开展谈话,明晰其思想情况,开展民主测验,测验通过之后才可以给予发展机会。

第二乃是需范式化发展进程中的再教育,举个例子,关于主动人员的党校后整理教育、关于发展对象的各个视角长时段考查教育,关于预备党员的重新教育等。

第三乃是增强党员的工作认识,在思想层面突出学生党员进展工作,加强发展工作的可靠性,增强发展材料的范式化。

2.注重前期培育与加进党以后的教导,开创高校基层党组织形式多样化

在注重前期的培育与发展工作的时候,增强入党后的教导培育。将党的基础知识归入新生入学教导的重点内容,培育学生入党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建立主动自主的思想信念,激励新学生对党组织投递入党志愿书。入党后的教导培育属于本科院校基层党组织构建里面的重点章节,面对本科院校基层党组织构建里忽略进入党组织后的教导培育的势头,增强党员学生的教导培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科院校基层党组织需在上级党组织的带领下努力开发活动,而且基层党组织的安排需与学生的校园生涯相契合,表现出当代的特点,不但要增强时事政治原理的理念,思想意识的教导与培育,还要增强对各种观念、梦想和实际的教导。党组织项目需极力开发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在项目里面极力利用每一位成员的效用,使党组织生涯正式变成学生党员提升政治素质的主要方式。

3.增强学校支部的构建,在班集体与学生的宿舍建立党小组

相关学者指明,党支部,本科院校的基层党组织,不但是对拥有党员身份的学生开展教导管理的最佳媒介,还是高校变革与前进的基础。但是规模宏大的基层党组织已然不适合全新的改变。因此在班集体与学生的宿舍建立党小组,可以极力发挥党员的榜样领导效用,变成影响一个集体发展前进的关键因素,发挥对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影响与原理系统指引效用,高效推进全体学生的党员认识的提升。

放眼地方本科院校,着重于新余学院的具体实例,总而言之,本科院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作用重大,对学校党建相关事务的开展,甚至于全党的发展皆有重大的作用。党务工作人员需严肃整合经验教训,合理解析与正确掌握现今在本科院校里发展党员事务面对的新态势、新状况与新难题,用老实、开拓的信念,主动又谨慎地完成在本科院校里面发展党员的事务,保证学生党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党员认识,永远保持先进性。

参考文献:

[1]李万仓.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3).

[2]胡旭阳.论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养成机制构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

[3]曹婧妤.强化党员意识,培养高校学生党员归属感.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

注:本文为新余学院校级课题论文,项目编号为xj1204。

(作者单位 江西省新余学院)

地方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的探讨 篇12

1 地方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

地方院校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其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但中国高等教育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后,人才培养模式却未能适应高校分类发展与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需要的向多样化,地方院校仍沿袭了精英教育阶段较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研究型大学相雷同,培养方案偏理论、轻实践、轻应用,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比例较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应用,与绝大多数学校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吻合。

高等教育扩招后,地方院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的办学经费渠道使众多地方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跟不上扩张的步伐。虽然上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校加大了办学条件改善力度,但教师总量不足、师生比下降、实验实习场地不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偏低、新专业实验实习条件奇缺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1.2 校企产学研相结合不到位

目前,地方院校都在实践教学中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但地方院校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中与企业的结合仍然没有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切合实际应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除了挂挂眼科略有感受和认识,不能实际动手操作,所学知识与企业技术生产有较大差距;二是学校在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只知对企业提接纳学生实践的社会责任要求,不知考虑企业的生产与经营需要在学校的支持下互惠互利,造成企业对校企合作实践教育的兴趣不长久;三是学校对于学生进企业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与管理,部分学生实践学习流于形式,影响教学效果;四是企业性质与文化的差异使企业对参与高校实践教育的认同度参差不齐,唯经济利益至上,抵制或敷衍校企合作教育。

1.3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健全

经过上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后,地方院校基本都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其中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也提出了一些好的思路,如实习巡查制度等。由于实践教学在场地、形式、内容、教师作用、学生角色等方面与课堂教学的差异性,使实践教学不如课堂教学那样能够建立标准较一致的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场地的分散性也增加了监控运行成本,对校企合作教育的监控容易影响合作关系,往往监控的效果并不好,完整的监控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健全。

1.4 缺乏对教师、学生重视实践教学教与学的引导

多年来重书本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部分教师已习惯了由书本到讲义、只进教室不进实验室的教学方式,而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工程能力、生产实践能力、新知识获取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教师扬长避短,教学只重书本不讲实践。而现在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加大,使“学无目标”和“一心考研”的学生比例也越来越大,“一心考研”者利用一切可“调剂”的时间死啃书本,把实践课程作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来对待,“学无目标”者只求考试过关,不求学懂、学会动手,实践课程走过场。教学管理过程中对教师、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引导措施。

2 地方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的路径

2.1 结合服务面向建立凸现“应用”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院校首先要解决实践教学环节与人才培养目标背离的问题。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服务面向主要是针对所在地域和某类行业,根据服务面向的各自需求,地方院校应该强化教学改革,制订适应服务面向人才需要的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教学模块在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切实能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统筹安排,把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学习始终。这种凸现“应用”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彻底改变现有实践环节“大、空、散”面貌,把各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以构建学生实践能力的整体培养目标体系。可以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各个子目标,分解落实到军训、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科研项目助研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去,固化形成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的一体化实践教学计划,改变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状况,构建以知识、技能和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实践能力子目标的实现,最终保证系统培养学生整体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

2.2 构建校企产学研联盟,把实践教学与社会实际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建立了适应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还需要一个与社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计划实施环境,也就是要搭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让学生进入社会,有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在企业生产、科研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增强素质,在学校与社会两种不同的环境中,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的合格应用型人才。校企产学研联盟就是发挥这种人才培养功能的良好平台。

校企产学研联盟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就是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还有适应特定行业人才培养需要校企合作举办的教学学院,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合作共建“汽车学院”、与上海航空公司合作共建“航空运输学院”、与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合作共建“轨道交通学院”等;还有适应特定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校企合作举办的人才培养教学实验班,如湖北工业大学与中交二航局联合开办的“安全工程师定向培养班”;也有校企合作在企业共同设立的研发基地、技术服务平台等。不管建立何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达到目的的根本是保持联盟的有效运转,所以要切实解决联盟运作实践中校企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从地方院校自身建设的角度而言,是要提升对企业的吸引力,刺激企业主动合作的积极性。因此,地方院校需要在校企合作中把自身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统筹考虑,从科研、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管理咨询等方面与企业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区域产业、企业发展,确定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方向、优化专业设置结构、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把人才培养合作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融入其中,既丰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内涵,也增加支持企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2.3 优化和细化管理节点,加强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监管

地方院校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各环节过程的监管不可缺失。首先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设定实践教学环节标准,特别是要强化校内实验实习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核心环节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制订齐全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文件,规范和指导各种教学活动,约束违规及未达要求的教学行为。加大对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目标管理、过程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力度。其次要建立起由学院(系)、专业领导、教学督导、专家、同行教师、实习基地专家、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以学院(系)为管理主体,理顺实践教学管理关系,明确学院(系)教学办公室、实验室、系(教研室)、专业、研究所、教师等在实践教学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第三要推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模式创新,引入更适应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管理模式,对校外实践教学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吸纳实践基地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项目各个环节的决策与管理,建立绩效考评体系,评选表彰优秀基地。

2.4 引导实践教学主体、对象重视实践教学

地方院校的实践教学受各种因素影响,总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从参与教学的主体到对象都明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但实施过程中常常打了折扣。地方院校对此要加强引导。一是通过制订对教师授课质量的标准要求,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督导和学生评教力度,实施对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的评选奖励,引导实践教学教师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更透彻地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去。二是通过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丰富课外科技与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学生助研和大学生科研项目支助计划,严格学生实践教学考核,引导学生树立学以致用观念,自觉把理论与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消化、提高理论,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三是加强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宣传,引导企业认知互惠互利原则下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认知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企业对社会发展、国家人才培养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周景崇.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1.

[2]王万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3]钟秉林.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0.7.

上一篇:防盗报警控制系统设计下一篇:冬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