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商务英语

2024-10-08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共12篇)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 篇1

0 引言

笔者浏览了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间上海外国大学创办的《外语界》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创办《外语教学与研究》这两大外语类核心期刊,发现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学习方法、教材编写、测试等方面的研究所占篇幅最多。而且都很据规律性。研究过此方面的专家如胡壮麟(2004)、刘润清(2002,2003)、张绍杰(2003)、戴炜栋(2001)、崔岭(2005)、贾国栋(2006)、蔡基刚(2002,2003,2005,2007,2010)等。鉴于此方面讨论的呼声,笔者结合实际情况,从师资力量、教师工作量、教师科研、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使用等四个方面客观展示了陕西一所地方师范类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真实画面。以期为全国的大学英语改革提供一个视角窗口。

1 师资力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夏纪梅在2000年到2001年期间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展开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76份,被调查的人中硕士学位的人只占22.9%。另外根据梅德明对44所大学、447份有效问卷的调查,62.25%的教师教龄低于5年,60.88%的是助教,65%的是大学本科。然而笔者本次就陕西一所地方师范类院校的调查显示:以2010年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期为例,承担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总数为58人,其中教授0人,占0%;副教授11人,占19%;讲师18人,占31%;助教26人,占45%;见习3人,占5%;硕士学历17人,占29%;本科学历41人,占71%。43%教师教龄低于5年。可见,陕西这所地方师范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质量等同或者略高于夏和梅的调查,即国家平均水平。

2 教师工作量

据全国大学英语指导委员会统计,目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30,另据研究者称,有的大学师生比约为1:222。大多院校教师周课时量保持在16到18学时。笔者本次调查显示:2010年至2011年学年第一学期该地方师范类院校教师人均授课周学时为13.37,但大部分讲师、助教的人均周课时量都高于16学时,有的教师周课时量甚至达到24学时。师生比例为1:145.7。可见这一陕西地方师范类院校的调查结果更突出了师生严重失调,教师超负荷工作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近年来的连续扩招更是让教师们忙碌不堪。超负荷运转使得教师身心疲惫,无暇顾科研及创新。

3 教师科研

大学教师的职责要求大学教师不仅要培养高等人才,也应该引导着科学研究的方向。据笔者对该校的调查:完全没有撰写过科学研究论文和不知如何写的人有15人,占26%;完全没有编写过教材和不知道如何编写的有55人,占95%;完全没有参加过更没有主持过教学科研项目的有40人,占69%;不知道如何申请也不会写课题论证的有45人,占77%;未采用过量化研究方法的有48人,占83%。这一结果恰好佐证了“中国外语教师总体上本来就有训练不足的弱点,公外教师尤其如此(周流溪,2003)”这一论点。鉴于上面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年轻教师所写论文均为教学经验总结,不能从理论的层面高瞻远瞩,宏观指导。但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有进修、提高、搞科研的愿望。然而这一愿望只是停留在愿望的层面,未能付诸实践。原因如下:其一,由于工作强度高使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科研;其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教师也没有外出进修的机会。鉴于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周流溪(2003)教授指出:“在暂时无法外出进修的情况下,单位内部是否能考虑采取稍为灵活一点的工作安排呢?可以考虑:若某人已连续几年满工作量甚至超过工作量,而他现在又有一个自我进修或科研的计划,那么就不妨审查其计划,在一段时间内减少一点工作量,使他得以实现其计划中的近期目标”。还望地方师范类院校灵活掌握政策,给教师提高空间。毕竟外语是终身学习,要提高学生水平,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

4 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使用

该校大学英语总学分为16学分。从大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四个学期逐步完成一级到四级的学习。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开设在基础阶段即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四个学期。该校对大一新生采取了每周6学时,大二学生每周4学时的方案。这些学时涵盖大学英语读写,听力,泛读,综合训练等教程的统一教学。本科学生所使用大学英语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一至四册;专科学生使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内容都很新颖,充实。然部分教材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摆设。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为例,教师课堂以读写教程为主,根本无暇顾及听说教程、泛读教程以及综合训练。地方师范类院校大部分生源来源于农村,相对贫穷,很多学生没有电脑,对于听说教程,虽然很好,很适合学生,碟片内容生动形象,可是学生无法投入使用。全校语音实验室又极为有限,不能满足全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正常使用。所以,除了读写教程以外,其它教程就变成了学生用钱买来的舍不得扔掉又无法使用的“垃圾”或“废纸”。

5 结语

地方师范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还存在其它很多方面的问题。鉴于篇幅限制,笔者只能从师资力量、教师工作量,教师科研、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使用等四方面展现出一个轮廓画面。其它方面的问题笔者将令文撰写。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 篇2

摘 要 英语视听说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技能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视听说课程应以培养通识型英语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拓展课程内涵,改进相关教学环节,更好地利用课程的特色和优势,将人文素养的培育有机地渗入语言教学中去。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英语视听说课;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12-02

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在英语专业学生进入高年级后,为继续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设置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以直观生动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快速的理解和较为牢靠、准确的记忆。近些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完善,教学资源的日趋丰富,以及国内高校外语专业对人文教育本位的逐渐回归,视听说课程也像其他英语专业课程一样,亟需内涵上的提升与蜕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对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既是相关任课教师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同时也是进一步改革英语专业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英语视听说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注重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和全面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外语人材的迫切需求。在新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一表述与众多学者所提出的英语专业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学科改革方向是不谋而合的。综合来看,新时期的英语视听说课程应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课程,任课教师要善于在语言与文化的契合处找到着力点,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具有英语专业特色的通识教育,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

目前,在多数地方院校英语专业,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开课时间一般集中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上学期。该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两个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在脱离了听力等基础性课程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没有练耳练口的习惯,听说水平普遍不高;二是大部分学生人文知识极度匮乏,且已成为其英语学习的主要障碍。

结合上述情况,在现有课程体系下,作为一门以视听动感材料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英语视听说更有利于在磨练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人文素养。因此,英语视听说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向学生输入生动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吸收所学内容,提高其口头输出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视听材料的选择

由于视听说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对于材料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课程质量的高低。当前国内流行的英语视听说课程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影视材料为主,以经典英语电影选段为学习重点,如王镇平主编的《高级英语视听说》,以及黄际英主编的《博学英语?英美影视欣赏》等;另一类以情境交际为主,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引入知识点,如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品的《走遍美国》和卢志鸿主编的《英语视听说教程》。这两类教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需要,但均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前者缺乏足够的广度,容易使学生误将视听说课混同于影视欣赏课;后者的编排多为英语初学者着想,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而言则显得过于简单。

针对这一现状,有学者认为,现行的英语视听说课程教材已远远滞后于课程本身建设。他们进一步指出,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准确把握现代语言、同时提升其文化敏感性的新型课程,形式上的不落窠臼是视听说课程的一大特色,不指定固定教材反倒可以打破传统框架的束缚。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选用合理的视听材料,用丰富灵活的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当然,这种颇具创新意味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较自由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教师选取材料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首先,选择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材料时要突出“视”的特点。“视”既是这一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标志,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在国内较早开展视听说课程的俄语专业教学中,研究者发现,对所学材料,学习者单凭视觉能记住70%左右,如视听兼用则能记住85%。此外,经过一段时间后,学习者单凭视觉或听觉所获记忆的留存度仅有15%和35%,而视听兼用的记忆留存度则可达75%[2]。由此可见,视频材料能以其直观性、生动性和情境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记忆”,使之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印象,从而对语言及非语言信息形成良好的识记。

其次,虽然视听材料种类繁多,但长度适宜、同时具有较强知识性的却比较有限。从课堂实践看,时长5~10分钟的视听材料教学效果最佳;此外,材料形式上应以新闻、访谈以及纪录片等为主,以便从多层面展示英语国家人士的表达习惯以及人文信息,让学生在领受鲜活语言的同时充分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最后,教师要注意把握视听材料的难度。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即经由接触大量有意义的、可融会的语言材料而达到的。考虑到视听说课程要求学生不是通过阅读,而是通过视听来理解并接受新知识的,因此,材料内容及语言的适合性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在视听说课程中不宜采用语速过快、内容过难的材料,否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与兴趣;但材料也不能过于简单,要保证每一篇材料中都有新的语言与文化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所追求,有所提高。

课程教学方式设计

视听说课程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自主学习为辅,并以“视听”和“说”为主要课堂活动。

对视听说课程的课堂教学而言,内容的编排非常重要。每次授课应确立一个中心话题,先做好文化知识和词汇导入,然后合理规划视听材料,同时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这种专题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关话题形成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时数有限,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学生必须在课后对课堂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因此,课外自主学习也是视听说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选取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听力练习方法和实用的资源搜索技巧,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就视听说课程的主要课堂活动来说,“视听”与“说”是分别针对学生两方面的能力而设计的。“视听”侧重于听力基本功的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可在播放完视听材料后,通过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检测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说”则以锻炼学生的会话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为目的。在对材料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复述相关信息,或结合话题安排小组讨论,在较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目前的问题

在众多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视听说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今后这门课程的改进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地理解视听内容,学习效果差。因此,如何在满足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照顾到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将基础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尽相同的学生有效地整合起来,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学生的诉求,做到因材施教,让他们对视听说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是今后教学工作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其次,虽然不设固定教材的专题化教学方式优势明显,但教师为获取适宜的教学材料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所以在有限的时间之内选定和编排适当的教学材料是十分重要的。此外,教师在备课时还要针对材料列出词汇表,设定各类练习题,查找相关背景知识,等等,这也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所以,如何不断开发和利用优质的视听资源,使材料在兼具时效性的同时形成相对固定的教材,这也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

最后,要逐步摸索出视听说课程的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之间的合理比重,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听说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人文浸润应注意适度的原则,不能把视听说这门以“练”为主的语言实践课变成以“讲”为主的文化知识课;另一方面,也不可将人文知识传输视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内容。毕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英语人才是当代英语学科的发展潮流。正如胡文仲等人所指出的:“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谓通用型英语人才是指英语技能熟练全面、人文素养深厚、知识面宽广、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较快适应各种工作的专业人才。”[3]因此,在视听说课程建设中应努力使学生既有语言能力上的进步,也有人文精神上的升华。只有这样,视听说课程才能实现语言技能训练与人文素质培育的“双赢”,与造就通识型、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学科改革目标契合得更为紧密。■

参考文献

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篇3

红河学院地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是我国西南部办在边疆、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独特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和区域决定了红河学院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办学目标。大学英语作为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其课程教学应紧紧围绕学校“立足红河,面向社会,辐射东南亚、南亚的综合性、国际化院校”的发展目标,“超越、创造、和谐”的办学理念,“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内涵

作为一个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它既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培养学生具备用英语从事相关外贸、金融、法律等行业的能力。其鲜明的实用性和专业性特征及其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应始终围绕培养教学对象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专业能力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同时,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目标,考虑社会对人才多样性、复合型及特殊性的要求,拓展培养对象的适应性。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和“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学习语言知识、语言应用和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在认真分析国情、校情、生情的基础上,既体现国家大学英语课程的统一要求,又充分考虑本校的办学层次、特点和发展需要,真正找到教与学的契合点,实现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

红河学院属于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要求,建立以知识为基础、注重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专业英语能力的课程体系。红河学院自2003年升本以来,其大学英语教学区别于其他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各种因素日趋显著,具体为:(1)学校类型、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2)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3)学生的英语水平;(4)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5)大学毕业后,学生能用到英语的机会等,以上因素决定了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应突出能力本位和多元性,在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基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既鼓励英语水平高的学生达到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般要求及较高要求以上,也允许学生根据专业、自身实情达到适合自己的指标和标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保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此外,由于学生存在入校英语水平、今后发展和工作就业等不同,应允许学生选择侧重发展某几项英语能力,如:音体美专业学生可侧重提高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的要求可适当降低。

三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如何体现学校“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拓展英语课程的功能,还原英语教育的本色。

(一)文化教育

以往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在较大程度上是把语言当作一门学科在研读,对英语的学习大都停留在知识学习和考试的层面。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美国著名语言学家道格拉斯·布朗认为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显然,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西方文化教育,但为避免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出现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注重中国文化的教育。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使学生在了解英美文化的同时更清楚地认识中国文化,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内涵,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用英语进行文化双向交流的能力。对于地处边疆、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红河学院而言,大学英语教学还应重视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教育,教会学生用英语宣传、展示本地的物质文化、生态文化、艺术文化以及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等,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热爱母语文化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同时,提高其国际化素养和交流能力。

(二)通识教育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主张通识教育,曾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他认为:“大学应在通而不在专社会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大学英语作为连接中西文化的桥梁完全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广博而均衡的多学科知识。如:科普、经济、宇宙、工程;和平、环保、医药、保健;生活、时尚、思维、学习、考试等。一方面可以引导、启发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入门与兴趣,扩充学生的宏观知识基础。另一方面确保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学到其它学科知识。多学科知识必然涉及多学科词汇,不仅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也可以打开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做既有利于通识教育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三)实践教育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突出能力本位思想,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和自我发展,自我面对困难与挑战,自由地按自己的目的和愿望去充分表现自身个性的魅力,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其次,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主题式、启发式、研讨式、合作式、任务式、案例教学法等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亲口操练的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效性,达到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形式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与合作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学习成果的创新性和知识自我建构性等目的,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综合人文素养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总之,随着学校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办学特色的逐步凸显,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学校办学精神、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将会有力地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LangueLearning and Teaching[M].NY: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170.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 篇4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自2000年教育部正式出台修订后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专门用途英语 (ESP) 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中出现。在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转向应用型、复合型的趋势下,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 (ESP) 的一个分支, 发展迅猛, 其研究也日渐形成一股热潮。据调查, 中国目前有300多所不同层次的高校开设有与商务有关的英语专业。这些高校中包括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全国教育体系中,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属“应用型”院校。潘懋元 (2008) 指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同点在于, 首先其办学宗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其次地方本科院校立足于当地社会并服务于当地社会, 其特色表现在其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与教学模式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但是从目前地方院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来看, 由于各校的教学背景不同, 对商务英语及课程观也有差异, 课程设置随意性大, 缺乏系统性。本文对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在课程模块、开课比例和开课学时方面的现状做出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笔者调查了湖北省五所地方本科院校, 通过比较分析各校商务英语课程模块设置和开课学时, 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是否模块化?如果是, 所有模块中的课程是否齐全和系统? (2) 所有商务英语课程的学时数是否达到要求?以及开课比例是否合理?

1.商务英语课程模块设置现状。笔者通过对商务英语教师和毕业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 72%的毕业生和80%的教师都认同一种商务英语课程模块组合, 即: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英语技能、交际策略、商务知识和人文素养。表1.1可以明显看出这五所高校的商务英语课程大体呈现模块化结构, 但是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首先, 有些课程模块被忽略。比如商务英语用人单位和学生都认为很重要的模块四 (交际策略) 在A大学未被开设。而E大学对交际策略模块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为将商务沟通和跨文化交际设置成选修课程。其次, 有些子模块也出现了缺失。对于商务英语技能模块, 除了商务英语写作外, 其他课程不同程度被忽视。根据受忽略程度, 商务英语听说排第一, 意味着被忽视程度最高, 接着是跨文化交际, 商务沟

通和商务英语阅读。由此可以总结交际策略模块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在这五所地方高校出现缺失。最后, 这些模块中的子模块课程不系统。例如从A、C、D、E四所高校开设的模块三 (商务知识) 课程可以看出, 商务英语被看做是一个狭窄的范围, 认为只要掌握了一至两门商务知识就能成为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

(注:×=未开设;O=选修;√=必修)

2.商务英语课程学时现状

依据《全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教学标准 (试行) 》的规定, 各模块应占相应的学时比例, 语言技能模块 (包括模块一和模块二) 占60%, 商务知识模块20%, 交际策略模块10%, 人文素质模块10%。从表2可以看出, 两所地方高校的商务英语四年的专业课总学时没有达到规定的最低标准1800;所有五所地方高校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课程的学时都超过了60%, 而其他三类模块课程的学时达不到要求。这说明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采用“英语+商务知识”模式, 即在传统的英语课程里附加少量的非系统的商务知识, 忽视了对学生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对商务英语用人单位的调查中,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商务英语毕业生总体上好学, 但是在进行商务谈判时听说技能有所欠缺, 往往表现比较紧张, 不善于跟外国客户沟通。并且大多数学生对目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以及设置比例都不太满意, 受访的93名商务英语方向的大四学生中有49人对现有课程的设置比例不太满意, 占52.7%。

二、 课程设置现状原因分析

1.商务英语课程设计者没有经过全面的需求分析, 大多数课程设置是基于学校内部分专家和教师根据以往其他专业的经验或是单纯借鉴其他学校而制定, 在课程设置以前没有做实际的需求分析, 忽视了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没有考虑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实际需求, 甚至没有对各校所在地区的种种限制 (如师资、教学设施等) 加以考虑。例如89%的受访学生认为他们首先欠缺的是商务沟通能力;从用人单位角度, 访谈的结果表明大多数毕业生不善于商务场景下的交际策略。然而从上表可以看出交际模块的课程不受重视。专门用途英语和通用英语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前提, 通过需求分析得出的调查结果则是课程设置的基础。高嘉璟 (2012) 指出, 课程设计者只有通过对目标情景、教学环境、学习者知识水平等方面综合分析, 才能制定有效的教学大纲, 确保ESP教学顺利进行, 而忽视需求分析则会导致ESP教学偏离正轨。

2.课程模块以及子模块缺失的第二个原因在于缺乏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目前商务英语教学朝着多样化、深度和广度化发展, 所以对商务英语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商务英语的特殊性决定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商务专业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行业背景知识。然而针对地方院校商务英语教师的调查表明, 大多数教师只有英语专业背景, 大多数教师对商务、贸易等专业领域不熟悉, 并且没有机会参加实践, 不能真正符合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另外, 学历水平普遍不高, 讲授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师硕士以上学位偏少, 实力较强的学校硕士学位教师大多集中在省会大城市。有些地方院校虽然开设商务英语, 但是没有建立诸如贸易类的实验实训中心, 无法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这些因素造成了某些商务英语课程没有完整配套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学科体系单薄。

3 . “商务英语”的内涵从广义上讲应该涵盖贸易、管理、金融、经济等各层面的知识, 但是各院校对商务英语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的高校认为商务英语就是指外贸进出口活动, 所以只侧重于开设国际贸易类的课程。此外, 由于四年的总学时有限, 商务英语方向的课程还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 这也就相应地压缩了专业课的学时。

三、 建议

1.在进行课程设置前进行需求分析。完整的需求分析应包括对商务英语学生的需求分析、对商务英语教师的需求分析, 尤其是还要针对商务英语用人单位的需求分析。如现在采用较多的是Dudley-Evans&St.John提出的综合性需求分析模式, 包括了语言学习需求、环境情景、有关目标情景的语言信息等七个方面。并且需求分析应该贯穿于课程实施的整个环节。课程开始前进行需求分析可以为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课程结束后的需求分析可以使课程设置更合理。

2.实行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前文提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资不足。商务英语教师缺乏阻碍了商务英语学科发展。有商务知识背景的英语教师比英语语言教师更能胜任商务英语教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从本校的实际出发, 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 由学校组织校内培训以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英语语言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学、讲座、合作教学等方式向商务英语教师转变。同时, 商务英语教师应深入到企业, 不仅能够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需求, 而且也有利于他们及时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调整, 这样才能把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培养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

3 . 新建本科院校需要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 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比如同声传译实验室、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室以及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为学生更好的了解商务具体操作流程提供保障。校外实践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 如加强学校和当地企业合作, 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组织学生校外实践的过程中, 高校也能够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并据此调整专业方向, 改革更新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 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发展。

四、 结语

培养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反映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目标, 而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课程关系着能否顺利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本科院校应利用区域资源,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反映当地区域特征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有助于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St John, M.Developments in ESP-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23.

[2]陈准民, 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 (试行) [J].中国外语, 2009 (4) :5-6.

[3]高嘉!.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评述[J].中国ESP研究.2012 (3) :106-113.

[4]宁建庚.ESP理论指导下的BE目标需求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31 (2) :133-134.

[5]潘懋元, 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大学教育科学.2008 (02) .

[6]修志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2.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 篇5

王玉芬

(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云南 楚雄

675000)摘要: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校的新生力量,承担着大学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的重任。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令人堪忧,编写大学英语学生学习手册(简称手册)有助于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南针。本文对如何编制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大学英语手册进行了探讨,认为手册应该包括:大学英语课程介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指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优质的学习资源及帮助和服务五个方面的内容。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学生学习手册;自主学习

一、前言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的课程。地方本科院校是近年来高校的新生力量,数量庞大,承担着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重任,是我国高等教育一股势不可挡的主力军。但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令人堪忧:尽管学校高度重视,老师费尽心思,但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学生的大学英语能力令人失望:

四、六级过级率比较低,甚至是期末考试也有很多学生挂科;因为学校特殊的地域环境和生源质量,地方本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机会和外国友人交流,因此,他们的听说能力较差;加之受到初、高中几乎完全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从而导致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变化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我国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要求》)也明确指出:“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的教学教学目标之一,教学模式改革成 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1](P3)

。因此,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大学英语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地方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手册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针,因此,编写手册是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二、学习手册的地位与作用

《学习指南手册》,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说明,它不仅向学生全面地介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及要求,还包括对学校各项设施的介绍,以及学校可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和建议等”[2](P128)。从学习手册的定义看,学习手册无疑就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有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学校的规定及课程要求,这样学生根据规定及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而不是漫无目的、被动而机械地学习,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除此之外,学生在遇到生活和学习的困难时,能及时的得到帮助,这无形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学习指南手册》的定义和功能看,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大学英语手册的编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首先,从生源层面看,约有84%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自于农村,这些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差,且阅读范围狭窄,对英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初、高中课本和教师,学习方法单一,学习英语的目标也只是为了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后,面对浩如烟海的学习内容和多样化的学习方法,特别是网络自主学习,因为缺乏对电子识字能力的掌握和计划性学习,部分学生便会对大学英语学习迷失方向,觉得无从下手。手册能有效地帮助这些学生系统地了解大学英语课程,根据课程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第二,在教学资源上,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单一的教学资源不同,课本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是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教与学的结合,这就要求对这些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说明和推介。第三,在教学上,大学英语课时有限,且多为大班教学,教师关注面大,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无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手册能部分分担教师的职责,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进行指导,同时及时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第四,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内容看,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手册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综上,手册在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学习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编写手册的任务刻不容缓,手册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指南针。

三、学习手册内容设计

根据《学习指南手册》内容,结合现有的大学英语学习手册文献资料,华南理 2 工大学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手册侧重点在于网络自主学习,主要介绍了网络自主学习的特点、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应对措施、网络自主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极高网络自主学习的措施[3];重庆大学大学英语学生学习手册侧重于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介绍了听力和口语的学习策略[4],大学英语学生学习手册的编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大学英语课程的介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指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优质的学习资源;帮助及服务。

第一,大学英语课程的介绍。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大学英语课程,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所学内容和学习要求、学习目标,有便于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课程介绍应该包括大学英语的性质、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教材及教学资源、教学要求、教学安排、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等七方面的内容。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和其他高校的基本一致,可参照教育部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学目标应该适当调整教育部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目标,适当降低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教材及教学资源的介绍主要集中在对网络自主学习资源的介绍,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网络资源。鉴于地方本科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只需要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最低要求即可。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分级、学时和学分、选课制度和实践教学等四方面的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呼应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提出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的观点,主要是锻炼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应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大学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的学习方向发展,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程考核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考核结果必须加大学生的形成性评估和网络自主学习成绩及英语实践活动的比重。

第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指南。包括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次,学生必须掌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方法,即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即帮助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计划的制定,对学习过 3 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与总结及听、说、读、写、译方面的策略指导。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听、说能力较差,应该加大力度对听、说策略进行指导:制定每日一听的计划及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

第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包括考试性质和形式、考试题型和分值及应试策略。

四、六级英语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英语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测评服务。虽然四、六级考试已经不与学位挂钩,但依然成为学生找工作、考研的绊脚石,因此,手册能让学生提前认识四、六级的重要性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试策略,为找工作、考研、出国铺设道路。

第四,优质的学习资源。主要向学生介绍各种优质的网络、手机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英语词汇软件、英语学习网站、题库等。目前,网络学习资源名目繁多,数量庞大,学生无法通过一一实践来鉴别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因此,手册起着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优质学习资源,学生能通过网络、手机来对大学英语进行辅助学习。

第五,帮助及服务。目前,许多地方高校都采用新理念外语网络教学平台,此平台上很多优质的学习资源,但是很多学生,特别是新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无从下手,或一知半解。因此,手册是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说明书,学生在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手册获得帮助。此外,手册还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提供帮助。标注主讲教师的办公地点、办公电话、建立全校性的大学英语学习QQ群进行交流。有效地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师生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大学英语教学和谐的氛围,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有与传统的教学有极大的不同,大学英语学生学习手册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的指南针,它肩负着向学生介绍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指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优质的学习资源;帮助及服务等内容。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因为其生源的特殊性,在网络辅助教学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强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学习指导,会产生教与学的脱节,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学习资源,学生无从选择,最后干脆放弃。学习手册能有效地 4 为学生提供帮助,给予学习资源、学习策略、四、六级考试等方面的指导。有了手册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指南针,学生能有效地克服英语学习障碍,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因此,学习手册的编制与完善是提高地方本课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2].谭曼玲.关于英国设计类高等教育中《学习指南手册》的思考[J].教学论坛.2007(5):128.[3].重庆大学大学英语学生学习手册,[2011-10-15] http://jxcg.cqu.edu.cn/2009/955004/sucai/xxshc.pdf [4].华南理工大学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手册 [2011-10-15] http://.(项目基金:本文获12年楚雄师范学院学术后备人才资助项目,项目名称:《新生大学英语学习自主学习策略:一个基于校本视角的探讨》,项目编号:12YJRC18。)

On Compiling Handbook of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for Local College Students

Wang Yu-fe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Yunnan

Chuxiong

675000

Abstract: College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required course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Undertaking the task of changing elite higer education into a popular one, Local college is a new force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Howeve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studying of Local College is not satisfying , compiling the handbook of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as a step to promo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a compass for local College students to study.This paper , discusses how to Compile Handbook of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for Local College Students and holds that the Hanndbook should contain the following elements:a general introducion to the course of College English;the guidance for autonomous College English study;CET-4 and CET-6 examination;excellent study resources and helps as well as services.Key Words: Local College;College English, handbook of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 autonomous Study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玉芬(1978—)女, 云南禄丰人, 楚雄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 从事英美文学、英语教学研究。联系电话:*** E-mail:wangyufen2011@126.com 联系地址:楚雄师范学院外语系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 篇6

[关键词]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可行性

基金项目:湖州师范学院2010年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JC10020)”的研究成果。

1.引言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经济贸易日益增多,各行各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对精通英语的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人才培养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高校的肩上。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培养市场所需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其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培养市场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必须体现出科学的人才培养特色。应当使学习者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其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水平能够满足经济社会、人才市场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

2.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需求趋势

目前的就业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开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外语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同国外的经济交往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就业市场对既懂英语又懂商务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旺盛。商务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急需高素质、复合型、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商务英语人才。调查预测未来20至30年内,该类人才需求量将成倍增长。据统计,目前我国对内、对外贸易从业人员约1亿3千万,但这个数字仍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人才的需求,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将可能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瓶颈。全国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仍然不能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社会需求。本专业具有十分广阔的生源前景。

3.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

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实际应用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多向思维能力、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践行湖州师范学院“明体达用”校训精神,凸现“英语+商务”的复合型特色,不仅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而且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可行性分析

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和沪杭宁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国家发改委网站2010年5月24日消息),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进一步纵深发展必将促进湖州的大发展。单就根据我们对湖州涉外企业的不完全调查,2011年至2015年湖州市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层次人才需求为660人以上,如果将周边县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纳入在内,则需求更大。

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湖州的发展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发展的6大重点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新能源、金属管道与不锈钢、装备制造、特色纺织品与木地板。(湖州工业网)据湖州市发改委称,第一,“十二五”时期湖州肩负着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使命,第二,“十二五”时期湖州承担着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和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湖州市改革开放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看好浙北地区,外向型企业不断增加,对外商贸活动越来越频繁;浙北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特别是随着湖州国家级“卫生城市”、“魅力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的成功建设,两年一届的 “湖州湖笔国际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浙江省加快推进湖州建成“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进程,前来渡假、观光的外国客人逐年增加,形成了“旅游、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新局面,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由此也使得浙北地区本来就在商贸、外向型企业、旅游以及相关涉外部门商务英语人才短缺的形势加剧,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浙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外语人才的培养应当跟上浙北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晶晶.“教育部批准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1世纪英语教育》英语教育周刊电子版,4,23, 2007

[2]“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国网,政策信息;6,22,2010。

[3]“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湖州市重点特色产业推进计划的通知”,湖州工业网,经济管理,2,1,2011。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 篇7

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于应用型, 因此对于地方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来说, 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具备突出的专业技能, 能够熟练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商务问题并能对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提出解决方案, 掌握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从事商务活动规律的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 认知性实践教学内容

认知性实践教学是一种与学习活动相关的, 通过实验获得直接经验以辅助间接经验学习的活动, 以印证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 它主要包括模拟、操作、练习等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模拟电子商务活动过程和观察实际电子商务活动, 系统地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具体运用, 了解各种岗位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作用, 对电子商务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二) 应用性实践教学的内容

应用性实践教学就是在给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的前提下, 学生自己或与他人合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 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构思设计流程和步骤, 完成个性化的设计实验或完成系统性制作实验。学生必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探讨, 需要通过实验去学习、去认识, 让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

(三) 综合性实践教学的内容

综合性实践教学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完成的商业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熟悉电子商务业务活动和工作过程, 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技能、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地方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社会和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存在着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需求, 这就决定了地方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 校内:建立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进行校内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可以建立电子商务模拟教学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 使学生加深对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的理解, 增强其综合运用所学电子商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模拟性实践教学。即是利用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 在一种虚拟的场景中, 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模拟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活动。通过模拟电子商务活动过程和观察实际电子商务活动, 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具体运用, 体会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作用。同时, 通过模拟运营与角色互换, 可以使学生了解各种岗位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作用, 对电子商务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2.体验性实践教学。即利用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 模拟电子商务的真实环境, 使学生能够体验各种电子商务活动的具体业务流程, 加强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感性理解。这种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真实的网络环境为主, 借助于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业务活动的实际操作, 使学生能够对所学专业知识形成感性认识, 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感性准备。

3.拓展性实践教学。拓展性实践教学是让学生自主地综合应用专业知识, 完成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实验活动, 它综合了本专业多门课程的知识来完成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并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索性等特点的实验。在拓展性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突出创新,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因此, 拓展性实践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生活和可持续发展。

4.实战性实践教学。实战性实践教学是学生以创办企业为目标, 自愿组建创业团队, 在拓展性实验的基础上, 系统地策划和完善电子商务方案, 对创业活动做出相应的准备, 并进行创业资源和要素组合的选择、调试与创业模拟, 形成一个虚拟的创业实战环境, 开展一系列仿真市场模拟活动。实战性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使学生获得实际所需要的各种技能, 为今后的工作和独立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校外:建立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是地方院校实现自身发展、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与市场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校企合作, 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这也是地方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对于地方院校来说, 可以采取校企互动的合作模式, 建立一个产学研合作发展联盟。由企业提供实践基地, 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实习, 提前熟悉工作岗位, 增强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 企业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可以到学校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把实际的操作和运营经验传授给学生。

(三) 创业:利用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创业实践教学

创业实践教学是要求学生利用现有的免费电子商务平台, 运用自己所学电子商务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现实创业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 在学生的创业过程中, 老师要给予指导和建议。这种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现实创业过程中把所学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进行现实的操作,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提高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 而且也可以在实践中真正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毕业以后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近年来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出现了很多电子商务平台, 这些电子商务平台免费提供一个创业平台, 使学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真实的创业, 为创业性实践教学提供了可能。

四、地方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

实践教学是地方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为了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各地方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都比较重视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一) 对电子商务模拟实践教学的考核

电子商务模拟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现实电子商务活动过程的模拟, 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及考核时, 其内容和方法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1.模拟性和体验性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模拟性的实践教学操作性比较强, 要求学生反复进行操作训练, 随机测验, 现场评定实验成绩, 并对平时实验成绩进行详细记录;对于体验性的实践教学来讲, 要求学生熟悉详细的商务活动流程, 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并对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记录成绩;最后综合各项考查记录评定最终成绩。

2.拓展性和实战性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拓展性的实践教学综合性较强,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给定目标的实验, 根据实验完成的程度来评定成绩, 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实践能力;实战性实践教学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 要求学生在模拟的商务环境和条件下, 依据最终的实验成果以及每个人在实验中的表现来评定成绩。

(二)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考评

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措施, 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 使学生体会到真实的职业环境, 发现自身实际知识能力的不足, 激发主动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对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考核, 要按照实践教学大纲和企事单位工作制度的要求进行严格考核、正确综合评价。首先要详细记录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出勤记录, 作为最终考核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由实习企业给出评价, 并存档记录;然后在实习结束时要专门组织技能测试, 对实习效果进行量化考核, 激励学生在实习过程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最后对各项成绩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综合评定, 记入学生档案。

(三) 对创业实践教学的考评

创业实践教学是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益的尝试, 通过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将教学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创业实践教学的考核可以依据创业的实际效果并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第一, 依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责任分工和实际作用进行考核, 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实际工作量及贡献大小, 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第二, 根据创业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 创业活动的效果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体现, 需要把网上经营的业绩也纳入成绩评定的范畴;第三, 要求学生做好创业实践的工作日志, 这也是创业实践教学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创业实践日志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创业经验, 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

五、地方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 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 注重加强处境培训提高自身能力。可以通过走出去到开展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较好的院校进修, 参加电子商务师的相关课程培训。可以积极地参加相关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 如每年的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与学术研讨会等, 通过这些学术交流活动, 可以使自己能参与探讨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 开展电子商务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2.加强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老师可以到企业进行实践挂职锻炼, 定期参加企业的电子商务、营销策划和物流等实践工作,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使实践教学更贴近于企业实际, 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 为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学生应提高认识, 注重积极参与

1. 学生应加强对实践课程的认识。目前很多学生对课程实践和实验普遍不够重视, 没有意识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学生对实验和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在平时教学过程要注意加强引导学生对实验和实践课的认识, 激发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要严格实验、实践考核制度, 使实践教学计划能够真正得到执行, 起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标。

2. 提高在实践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在进行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中, 要注意采取互动式的教学, 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 提高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参与程度。这样既能够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 又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1.建立系统化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内容。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认识性实践、应用性实验和综计性实践等;而且在综合性实践中要注意让学生部分或全部参与实践活动, 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实践方案的设计、数据的处理、比较分析和研究报告的完成等。

2.实践教学体系要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地方院校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 要以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导向, 密切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来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

3.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完认识性实践和应用性实践后, 在进行综合性实践时可以自主选择实践内容, 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 帮助学生完成实践任务。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式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杰.基于开源资源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体系[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8)

[2]兰洋, 功晓珂.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 (10)

[3]夏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9)

[4]张颖.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4)

[5]周华兰, 张珺.经管类专业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1)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 篇8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策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药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使得全球制药行业迅猛发展。外国制药巨头如强生、罗氏、拜耳、辉瑞、葛兰素史克等纷纷进驻我国, 罗氏更是早在2007年便于上海成立了药品研发中心。同时我国的制药企业为了形成核心竞争力, 很多制药企业都开始设立研发部门, 这使得我国制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 许多高校开设了制药工程专业, 其毕业生也主要从事药品设计、研发、生产、管理与营销等环节的工作, 而这些环节, 尤其在药品的设计与开发这两部分都涉及专业英文资料的查阅、搜集、整理和撰写, 所以《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对提升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培养未来制药行业专业人才、落实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制药工程专业英语》通常开设于该专业的高年级, 在这之前学生通常已经完成了《大学英语》、《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的学习, 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专业基础,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此学业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英语和本专业的认识, 进而加强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许多地方二本院校在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着诸多不足, 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效果不理想,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着重分析《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 总结其中的普遍性问题和困难, 并有针对性地从教学方法及策略上探讨该门课程的教学, 以期使学生学有所获, 切实达到提升本门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程度不高

英语作为国人第一外语, 历来都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例如大学生蜂拥报考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考研、考博时英语也早已成为必考科目, 因此许多高校都关注《大学英语》的教学, 学生也重视公共英语的学习。然而对于专业英语来说, 情况则全然不同。学校往往将《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设置为一门考查课, 学时上也仅为32学时, 甚至更短,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是蜻蜓点水, 对课程内容难以进行系统地讲解;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极易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懂, 因而产生厌学情绪, 导致对本门课程学习兴趣不高, 课堂参与也十分被动, 更难以引起他们对该课程的重视。

(二) 师资力量有限

近年来, 地方二本院校高度重视教师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了对高学历人才的引进, 综合师资力量也确实得到了增强, 但是对于《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来说, 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师资力量仍稍显单薄。因为该门课程的师资要么是英语教师, 要么是专业课教师, 前者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对于语法结构、语句成分的讲解以及教学组织上驾轻就熟, 然而欠缺专业知识, 对于授课过程中遇到的专业性名词、专业性问题缺难以准确把握, 所以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这就容易出现课堂上只讲英语不讲专业的情况, 使之变成了纯粹的英语课, 难以满足培养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后者虽具专业基础和学科背景的优势, 但难免在英语听力、发音、语言组织和分析方面存在许多不足, 故难以承担起本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训练的任务, 这也常导致授课过程中只讲专业不讲英语的窘境, 难以实现专业和英语的融合, 不利于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培养[1]。因此, 为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寻找和培养一批既精通专业又兼具良好英语功底的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师的任务成为了当前本门课程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 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单调

当前, 《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手段基本是千篇一律:教师在教材中选取若干篇有代表性的课文, 先讲解其中专业词汇含义, 再讲解专业概念, 然后讲解长难句, 最后逐句逐段地翻译成中文。其结果是老师填鸭式授课, 学生被动地接受, 于是将本门课程变成了翻译课、专业课, 使得课堂气氛枯燥乏味, 学生积极性大打折扣, 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课程结束以后虽然授课内容不少, 但学生专业英语词汇拓展有限, 理解能力和翻译水准也未见提高, 依然不能独自完成专业英文资料的基本阅读和撰写, 教学效果甚是堪忧[2]。因此, 选择和探索合理可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

(一) 熟练专业词汇构词规律, 增强专业词汇的记忆

制药工程是一门交叉前沿的工程技术学科, 包括药物的设计、研发、生产、制剂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问题, 内容涉及药学、化学、化工、生物学等多门学科, 故其知识覆盖面广, 专业词汇也相应地复杂繁多, 这也是造成本门课程难度大, 学生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 大部分专业词汇从构词方面来讲都有着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讲, 词根通过加前后缀、转化、派生或复合可形成不同词义和词性的专业词汇, 因此, 了解和掌握这些专业词汇的构词规律是记忆和运用专业词汇的重要手段[3]。基于此, 任课教师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可以重点讲解专业英语中的构词法, 并总结在制药工程这一专业英文资料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根、前后缀、派生习惯, 引导学生根据构词特点将复杂的专业词汇分解成若干部分, 从而加以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记忆。例如, “anti-”是十分常用的一个前缀, 表示“抗”、“反”、“防”的意思, 可与不同的词根派生出一系列新的专业词汇:“viral”意为“病毒的”, 加上该前缀派生出新词“antiviral”则表示为“抗病毒的”;“body”意为“身体”, 与该前缀组合后形成“antibody”, 则意为“抗体”;“freezing”意为“冷冻的”, 加上该前缀后即为“antifreezing”, 其词义为“防冻的、抗冻的”。类似此类常见的前缀还有很多, 如“multi-”表示“多个”;“mono-”表示“单个”;“micro-”表示“微、微观”;“macro-”表示“大、宏观”的词义等。此外, 本门课程的教材中通常会在课文背后附有词汇表, 但只是简单罗列课文中的某些专业词汇, 并没有将其词义和词性进行详细地扩展、派生和转化, 这同样不利于学生对复杂专业词汇的记忆。针对这一情况, 授课教师可以对重要词汇详加解释, 以达到方便学生记忆、丰富其专业词汇量的目的。例如, 我们在讲到课文中出现的专业名词“synthesis”即“合成”时, 可以告诉学生相应的形容词“synthetic”即“合成的”以及相应的动词“synthesize”即“合成”这些派生词;又如在提到课文中出现的动词“crystallize”即“使……结晶”时, 可以告诉学生相应的名词“crystallization”即“结晶”、“crystal”即“晶体”以及相应的形容词“crystalline”即“结晶的”这些派生词。因此, 任课老师通过总结这些常用且简单的构词法特点并讲解相应构词规律, 可使学生方便记忆许多复杂的专业词汇。

(二) 掌握专业英语语法特点, 懂得长难语句结构的分析

制药工程专业英语着重描述客观事物、现象和规律, 与公共英语相比, 最为明显的语法和结构特征是所讲述的内容力求客观、精确, 因而逻辑严密, 且广泛使用被动语态及修饰性的限定语和从句, 形成许多包含大量信息的长难句和复杂句, 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带来巨大挑战。因此, 任课老师在讲述教材中长难句和复杂句时, 应着重引导学生对文中语句成分和结构的划分及逻辑结构的理解, 而不是简单地翻译, 如此方能更好地使学生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内容。例如我们在讲述吴达俊等主编的《制药工程专业英语》第一单元“Production of Drugs”时有这样一段话:Several therapeutically significant natural products which were originally obtained from natural sources are today more effectively-i.e.more economically-prepared by total synthesis[4]。该句是个复杂句, 存在着多个限定语及从句, 我们可以先试着找出其语态和主干, 从句中可以看出, 主语应该是“products”, 谓语应该是“are prepared”, 并采用了被动句式。因此其主干就是个很简单的句子即“products are prepared”意思就是“产品被制备出来”。很明显, “Several therapeutically significant natural”几个词是对“products”的修饰, 因而“Several therapeutically significant natural products”的意思是“几个具有治疗效果的重要天然产品”;同时其后又以“which”开头引出一个对其修饰的限制性定语从句, 即“products which were originally obtained from natural sources”, 意思为“最初从天然资源中获得的产品”, 因此该段中对主语“products”修饰扩展后变成了“Several therapeutically significant natural products which were originally obtained from natural sources”, 意为“最初从天然资源中获得的几个具有治疗效果的重要天然产品”。我们再来看段中对谓语“are prepared”的修饰, 即状语“more effectively-i.e.more economically-”, 意为“更加有效地, 即更加经济地”, 其中“i.e.more economically”是作为“more effectively”的同位语对其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因而该段中对谓语“are prepared”限定扩展后变成了“are more effectively-i.e.more economicallyprepared”, 意为“被更加有效地, 即更加经济地制备出来”。此外, 该段中的“today”以及“by total synthesis”分别作为时间状语和介词状语表示时间即“今天”及方式即“通过全合成手段”。基于以上分析, 该复杂句先依照语句结构和逻辑分解、然后再综合后就变得非常容易理解, 其全意为“最初从天然资源中获得的几个具有治疗效果的重要天然产品在今天可以通过全合成手段被更为有效地, 即更为经济地制备出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笔者通过以上方式讲解, 发现虽然在授课过程中进度稍慢, 但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文中内容, 并能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参与和互动的气氛。

(三) 改进考核模式

开设《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专业及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故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任课老师考核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效果时在当前仍大多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 其最终考评结果往往由平时成绩即出勤情状加课后作业表现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这样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督促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 但容易使学生产生应试情绪, 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5]。为此, 笔者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在考核手段上增加专业报告这一环节, 且占最终成绩比例40%以上, 即在课程的后半段由任课老师先以PPT的形式作两次示范性的专业英文报告, 当然这是一个简短的展示, 所涉及的专业内容难度适中, 便于学生参与和思考, 让学生明白怎样制作和讲述专业英文报告。在这之后让每一位学生自主选题, 自己查阅相应的专业英文文献、专利或资料, 然后自己制作一个5~8页的英文PPT报告, 最后都要轮流上讲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5~6分钟的讲解。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让其用英文讲述, 对于英语基础稍弱的同学, 可以让其用中文讲述, 总之, 人人都要参与报告的所有过程。笔者在此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 通过这一考核环节, 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对专业英文资料的查阅、获取、阅读和写作能力, 并在一定程度上收到锻炼学生胆识的效果, 为其在不久的将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和求职面试过程积累台上经验, 从而起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能很好地切合与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宗旨。

三、结语

地方二本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需要稳步推进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改进教学理念和策略,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不断尝试创新, 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手段,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 更好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战略提供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勇, 吴洁, 贾建波, 等.地方工科高校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轻工业, 2011, (11) :201-202.

[2]许瑞波, 周杰兴, 马卫兴.浅谈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10) :84-86.

[3]杨艾玲, 杜松云, 毛淑芳等.提高制药工程专业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建议[J].广州化工, 2013, (41) :198-199.

[4]吴达俊, 庄思永.制药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1.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 篇9

随着新一轮教改的不断深入, 各门学科教学都取得了喜人成果。大学英语教学也在许多方面尝试着革新, 如四、六级考试的全新改版 (包括即将实施的机考) 和教学内容的全面更新等。而作为大学英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英语, 其教学改革是否与大学英语改革同步?是否存在教学矛盾?又有哪些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作者试图以丽水学院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地方院校的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为对象, 根据Hutchinson (2002) 的需求分析模式, 从学习目的、预期水平、技能侧重、运用频率等维度, 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 旨在了解新形势下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以期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及最终的教学成果评价提供有益的指导。同时, 也希望调查结果能为制定高职英语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 编定和筛选合适的教材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1 调查对象与形式

为更全面了解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本次调查包括丽水学院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219名非英语专业高职在校生和80名毕业生, 还包括这两所学校6名英语教师。其中在校生的专业分布和性别比例如表1所示;毕业生分别来自以下专业:金融会计、CAD制作、土木工程与建筑、机电、投资与理财、数控、环境保护与治理、生物工程、园林和计算机。6 名教师年龄介于30至45岁之间, 其中1名为男教师。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 并辅之以访谈和课堂观察收集数据。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学生的专业、希望或已从事的职业、英语学习目的、英语水平目标、英语技能培养的侧重。第二部分主要调查英语学习和运用情况, 包括私人生活、学业和职业三个范畴。针对在校生和毕业生, 问卷内容各有侧重;课堂观察采用听课方式, 对师生的课堂话语进行录音, 课后随机对学生进行访谈。

2 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次调查的数据收集分为三个阶段。首先, 在在校生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共发放240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219份;其次, 联系笔者和同事曾经任教过的10个专业12个班级的QQ群, 通过即时信息、个人QQ邮箱、QQ群邮箱三个渠道发放电子问卷。由于不少毕业生不常用QQ, 或者设置了信息屏蔽功能, 以及信息被系统当作垃圾邮件处理等诸多原因, 问卷只回收80份。但回答问卷的毕业生的专业和职业分布较为平均, 所以仍然比较有代表性。所有问卷结果提交Exel2003 和SPSS12.0 统计软件分析;最后, 笔者对四名同事的课堂教学作了观察记录, 并对相关师生进行访谈, 对观察和访谈结果进行定性分析。

2.1 学生求职目标专业倾向淡化

问卷的第一个问题是“毕业后你希望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虽然有18%的学生对今后要从事的职业领域未作打算, 但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态度比较明确, 即36% 的学生希望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 而46% 的学生表示不想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 这反映了不少高职学生对目前的专业选择表现无奈, 也说明了目前社会就业领域的多元化。这一现实对教学和课程设置的启示是, 《基本要求》建议开设专业英语课的目标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实施, 高职英语教学仍应以基础或普通英语为主。

2.2 学生学习英语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动机

问卷中提供了与英语学习目的相关的八个条目, 从图1可以看出, 不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 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业 (n1=88, 40.2%;n2=15, 18.5%) , 就是为了就业 (n1=113, 51.6%;n2=26, 32.1%) 。只有19.2% (n1=42) 和4% (n2=3) 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能够帮助学好其他课程。而出于兴趣学习英语的为数也不多 (分别为11.9% 和17.3%) 。19.8% (n2=16) 毕业生表示毕业后根本就不学英语了。由此可见,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工具性倾向比融合性倾向更强。

2.3 大学英语三、四级比英语能力A、B级考试更受学生青睐

问及在三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中, 希望达到什么样的英语水平, 分别有58.4%, 51.1% 的学生希望通过大学英语三、四级考试, 而《基本要求》规定的英语应用能力A、B级仅占15.1%和39.7% (见图2) 。难度最大的六级有19.2%, 希望通过其它如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者很少。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① 高职英语教学一直沿用本专科英语教学模式;②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历史短暂, 社会宣传及认可程度不如三、四级;③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刚刚兴起, 考试对象虽然更广, 但主考机构不同, 且考试内容与高职教学关系不够密切, 学生了解不多。

2.4 听说能力的培养被视为英语教学重中之重

问卷的第一部分最后一个问题“根据你对不同语言技能的需要程度, 从高到低排列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 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不难看出, 在校生和毕业生对英语技能培养需求基本一致, 绝大部分学生将听说能力排在前列, 其后依次为读、译、综合、写。由此可知, 《基本要求》关于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的精神尚未得到有效的贯彻。

除了上述调查结果, 问卷第二部分的语言学习运用情况调查、课堂观察及对师生的访谈, 均反映出不少问题, 包括学生自身缺乏学习自主能力和策略, 英语学习和运用频度不高, 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满 (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内容过多或过难, 课堂气氛不活跃等) , 以及消极的教学信念和态度等。所有这些学习需求信息都为调整教学、改善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3 教学启示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 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不仅与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很不一致。导致这三者不协调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如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缺乏学习自主能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等,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重视不够。要改善教学现状, 促进教与学的协调进步, 教师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3.1 深入领会《基本要求》[5]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高职英语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基本要求》除了明确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测试外, 还特别注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既要打好语言基础, 又要培养实际使用语言技能;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应协调发展, 特别要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教学和测试分级, 未能达到B级的予以补充训练, 逐步达到A级;完成基本要求后, 可以结合专业学习, 开设专业英语;理顺测试和教学的关系;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并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所有这些教学要点, 教师应当心中有数。

3.2 全面整合教学内容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进入21世纪才获得较快的发展, 因此, 高职英语教材的开发步子也比较缓慢。2004年前, 全国具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材只有一两套, 而且教材内容单一, 但却处于垄断地位。而最近几年, 自国家打破出版社对教材的垄断, 各种高职英语系列教材层出不穷, 这些教材不论在内容、结构上, 还是在形式或版面设计上, 都更加科学, 是老教材无法媲美的。尤其可喜的是, 大多教材都专门配有听说教材, 有的还提供网站或自主学习平台, 教学内容上更加丰富, 更能体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学生的需求。这一切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但是, 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合理地利用琳琅满目的教材和丰富便利的网络资源。从对师生的访谈中可知, 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利用精读教材, 将听说教材作为辅助内容, 没有贯彻《基本要求》所提倡的加强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精神。因此, 如何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 是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3.3 尽快转变教学信念

教师信念是关于教师对其所在的工作环境的制度和自己在其中的角色的理解 [3]。如果教师扮演着教学管理政策的执行者, 而非课程的实施者, 他们的教学势必误导学生的学习。正如本次访问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那样, 不少教师深感来自教学管理人员的压力, 担心遭遇随堂听课, 检查教学进度、教案、课堂教学行为等等。这些顾虑使得他们处于两难境地, 既想拥有更多的教学自主权, 却又担心行政“管制”, 于是宁可舍弃教学自主创新的尝试, 也不敢冒触犯行政制度的风险。事实上, 学校制定一定的教学规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 教师履行教学常规也是最基本的素质, 只要潜心教学, 合理的教学自主和创新是经得起考验的, 一般的教学行为也应该经得起检查的。

研究表明, 教学信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4]。所以, 除了正确地理解学校制度和教师角色, 教师还应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认识高职学生的特点, 积极地对待他们的英语学习。

3.4 革新教学评价模式

几十年来, 笔试一直是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评价的唯一方式, 它在指导教师关注基础语言教学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诸如CETS形式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系统知识。该类考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综合能力, 也是全社会认可的国家权威考试。持有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 已成为毕业生求职的一张门票。而且,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成为衡量一所大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在此背景下, 高职英语一直未能脱胎于本专科的这种等级应试教学, 没有走上高职特色的教学评价轨道。

根据《基本要求》, 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作为完成相应高职英语教学任务后的考核标准。虽然试题结构也包括听力、阅读、词汇结构、翻译和写作, 类似于大学英语四、六级, 但是内容上更能体现高职英语的实用性, 这最明显地体现在阅读和写作部分。而高职学生最热衷的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没有写作, 这反映了应用能力A、B比大学英语三级更能体现对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此外, 鉴于高职学生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相对低的通过率, 组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更切合高职学生的实际。

当然, 高职英语教学评价除了采用这种权威的笔试, 应提倡在日常教学中实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不仅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还能给教师更大的自主权。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 完全能够开展《基本要求》提倡的全国范围一直难以实施的口试, 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提高口语能力的强烈需求。形成性评价还是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 需求分析是教师系统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实际情况的有效途径, 它能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教学第一手信息。希望以上需求分析, 能为高职英语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 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教学行为提供依据, 为高职英语教师和高职教学管理人员致力于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摘要:学习需求分析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 并辅之以访谈和课堂观察, 对两所地方院校的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以了解他们的英语学习需求, 为地方院校的高职英语教学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方院校,高职学生,学习需求,调查

参考文献

[1]Brindley, G.The role of needs analysis in adult ESL program design.In:Johnson, R.K. (Ed.) ,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63-72.

[2]Hutchinson, T.and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53-63.

[3]Jack, C.R.and Charles, L.,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classrooms[M].Cambridge:Cambridge Language Education, 2000:30.

[4]Thompson, A.The relation of teachers’conceptions of mathematics andteaching to instructional practice[J].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984 (15) :105-127.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 篇10

1 综合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社会背景

(1) 招生质量下降

近几年因受英语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影响, 生源的整体质量随学生入学分数的逐年降低而呈下降趋势。就总体而言, 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生源也远比其它发达城市和本地区一级城市的生源质量低。此外, 有些地方性本科院校由于地处二级城市或者偏远地区, 生源受到影响。很多学生宁愿去读一级城市的三本学校也不愿意选择地理位置不好的地方性二本学院。在这种思想影响下, 生源的数量无疑会减少。为了保证生源数量, 很多学校在学生入学后放宽了转专业的英文入学分数线, 这直接导致了生源质量的下降。

如果不顾个体差异, 一律使用标准化专业教材进行教学会让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偏难。学生长时间无法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 会让他们陷入学习困难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然而, 这些不良后果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很不利的。

(2) 学生学习态度消极

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的学习内容实用性不强, 对未来就业帮助不大, 所以学习态度消极。笔者对地处西部二级城市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宜宾学院的一百个毕业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有52.3%的人选择在宜宾本地工作, 而专业书籍上教给他们的知识并未能让他们在本地就业时更具竞争力。他们中有77.2%的人毕业后不得不从事与英语专业无关的职业。82.3%的学生认为学校教授的知识实用性不大。就业反馈回来的工具性动机无疑在某种程度上让在校学生学习态度消极。

教什么不仅是事关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问题, 也是事关学校发展的问题, 学生的就业成功与否甚至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校情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有地方特色的综合英语校本教材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

2 标准化教材的局限性

教材是外语教学中最基本的要素, 是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主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 是外语教学中看得见的心脏。 (Sheldon, 1987) 标准化综合英语教材由国家开发, 它注重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 但是它开发的周期长, 缺乏灵活性, 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成果, 所以某些教学题材显得相对滞后。此外, 标准化教材不能兼顾每个地方院校的个体差异, 其材料的选用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性。

其次, 现行的标准化综合英语教材通常以语法教学大纲、情景教学大纲或以功能教学大纲为指引, 它们片面强调语言自身的规律, 偏重于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 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

总之, 标准化综合英语教材虽然体现了社会对学生们学习的理想要求却并不能够兼顾地方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3 综合英语校本教材开发面临的问题

首先, 校本教材是新生事物。校本教材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 编写没有经验可借鉴, 编写的成功还需时间检验;编写的教材试用后, 与之对应的科学课程评价审核体系还不完善;很多人对校本教材的权威性、实用性持怀疑态度, 权威机构对它的支持力度不强。

其次, 校本教材编写的参研人数众多, 协调困难。校本教材的编写需要一批有钻研精神、专业技能、了解学生实际需求且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的参与;需要大量的学生参与教材的试用;需要管理处的老师参与以便了解学生就业去向, 为选取于学生有实践帮助的题材做准备;需要相关领导参与工作的协调。

此外, 校本教材编写的工作量繁琐, 合作难度大。校本教材编写需要专业的小组去收集整理标准教材的基本信息以作参考;需要大量的走访调查工作以便收集近年来学生就业时用人单位的需求意向、招考要求等资料。然而, 校本教材的开发所需经费支持往往力度不大, 没有经费的支持要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通力合作难度极大。

4 编写综合英语校本教材的原则

(1) 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前提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学习动机。 (Rogers, 1983) 综合英语校本教材应尽量选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范文材料并配以相应的任务设计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教材范文材料的选取及任务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要尽可能考虑地方差异和学校差异, 选用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语言综合技能和交际能力的材料。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学生, 教材材料的选用不宜过难, 尤其是大学一年级的综合英语教材宜多选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 如选用文化信息较丰富但是故事情节较有趣易懂的内容材料。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利用课后的时间自觉阅读相关文化知识的书籍。

教材任务环节的设计也不能一成不变地选用文字提问法或者枯燥的字、词、句等传统训练巩固法。如:课前的导入形式可将传统的提问导入模式换成近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热点话题的影像资料,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让所有学生直观地明白自己的任务, 也能让他们都能“有话可说”, 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果资料选用得当还可能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动机。

教材材料的选用应对应学生毕业后择业就业升学的长期目标, 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工具性动机。现在的高校教育基本都实行选班制, 地方性本科院校二年级综合英语教学团队的老师可以分为中小学教育研究班、考研提高班以及面向社会就业 (如翻译、文秘等) 班三个大致的教学侧重方向供学生选择。每个侧重点不同的班级都配以相应的教材材料以便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结合性动机。

(2) 注重语言输入方式和个体差异

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输入假设 (Input Hypothesis) 理论指出:单纯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 必须是“可理解性输入” (Krashen, 1982) 。所以在综合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 编著者应该充分了解本校学生的真实水平, 选用学生既能理解和接受但又略高于学生现有英文水平的范文资料, 并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任务,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以巩固。随着时间的推移, 通过大量的可理解性材料的输入, 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综合英语校本教材教学任务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 教学任务环节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为出发点, 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设置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如果教学任务设计单一, 或者部分学生无法参与, 都会导致学生成绩两级分化和差生厌学情绪滋生等不良后果的产生。其次, 教学任务的设计应多选用开放性的材料,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应有课内和课外小组或者团队合作学习的形式, 以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习惯, 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5 结语

根据学生入学水平、各学校所处的具体位置、学生未来的就业去向等具体差异编写综合英语校本教材符合我国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要求。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将注重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统一性与个性发展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 它有利于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教育本土化、本地化相统一的特点。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P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1982.

[2]Rogers, C.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M].Columbus, OH:Charles E.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83.

[3]Sheldon, L.E. (Ed.) .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Problems and i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M].London: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 1987.

[4]刘良华.校本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10) :23.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 篇11

摘 要:市属地方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具有其特定的校情。要实施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方面要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实施符合本校校情的教改方案。

关键词: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8-0076-3

Abstract: The local municipal universities have their own position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o realize the net-ba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volution, they should take measures and ac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ituations as well as learning from other universities experience.

Key words:net-ba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eaching model, evaluation system

1. 引言

市属地方本科院校是指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综合性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多数是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其他市属中专学校组建升格而成,因而具有其特定的校情。要实施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方面要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制定符合本校校情的教改方案,创树自己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特色,才能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市属地方本科院校的英语教育状况分析

2.1 生源情况分析

市属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生源属于二批录取,而且往往是二批中的二批,专科专业和专科生在校人数一般多于本科。录取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本省及其他省市的乡镇中学,这些中学教学条件和教学模式相对落后,“聋哑英语”现象较为突出(孟宪印,2009:161)。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动机差距较大,有的同学从中学起英语基础就较差;有的同学因高考失利而情绪低落;也有的同学英语水平与一本学生相比并不逊色。所以从生源情况来看,市属地方院校处于明显弱势;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和学习动机的差距也增大了教学的难度。

2.2 教情分析

市属地方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学生的入学水平较低,部分教师担心学生不能适应以强调能力培养为主的新教法(比如交际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所以仍旧采用侧重知识点讲解的语法翻译法教学。二是市属地方院校的扩招导致了教学资源的紧张和师生比例的失调。在大班合堂上课和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教师难以落实以强调听说能力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三是市属地方院校中,大部分中老年教师是本科以下学历,教师本身的英语语言能力就有待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也相对落后,特别是对信息化教学了解更少,这也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2.3 学情分析

在大班教学和陈旧的教学方法下,市属地方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很容易受到打击。除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外,学校的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起步晚,学生缺少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学习方法手段和学习资源来源渠道单一,业余时间利用率不高。

2.4 管理层面分析

市属本科院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容易出现重功利的教学和建设而忽视学校软实力增长的问题。其实建设是为了应用,而应用就需要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打造。追求一时的升学率或考试通过率并不能保证学校的发展拥有持久的活力和动力。

3. 从市属地方本科院校的英语教育状况分析中得到的启示

市属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既要建设先进的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也要重视平台的应用、人才的培养、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学校软实力的持续增长;要广泛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走出新的教学改革之路:要根据多级化的学生情况设计多模式的教学改革方案,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新的教学模式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又要夯实语言基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人机、人际互动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智能化,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缓解师资紧张和教师工作量大的压力。

4. 以滨州学院为实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方案设计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部分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读写译课程的教学既可在课堂进行,也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对于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应有相应的面授辅导课时,以保证学习的效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6)根据该指示精神,我校制定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四种教学模式,即综合教学模式、技能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模式,使新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学习相整合,实现优势互补。

4.1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模式

首先根据新生的入学测试将学生分为A、B两级,对两级学生采取有差异的、可调整的动态教学模式。

模式一:对A级学生按照较高要求的标准设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实施公式为:视听说(网络教室或其他机房,2课时)+读写译(多媒体教室,2课时)+技能教学(网络教室,1课时)。A级学生基础较好,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较强。视听说课程有教师辅导,任务完成后可以自由拓展学习内容。读写译教学中,教师精讲多练。技能教学就是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教学,是我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而开设的特色课程,是对视听说、读写译课程的补充和强化教学。这门课程在网络教室进行,教师既可以系统讲练,也可以根据学生语言能力的弱点进行专项讲解和强化训练;可以进行能力拓展训练,比如演讲能力和口译训练。除课堂教学外,每周增加两课时的免费上机学习时间,用于学生预习新课、巩固旧课或自我拓展学习内容。

模式二:对B级学生按照一般要求的标准设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实施公式为:读写译(多媒体教室,3课时)+视听说(网络教室,2课时)+自主学习(网络教室或其他机房,课余)。读写译课程安排相对较多,在课堂教学中加大教师对知识点和练习的讲解量,增加操练的形式,其目的是针对该级别学生基础较弱的情况,以夯实英语基础为前提,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为最终目标。同A级模式一样,视听说教学在网络教师进行,有教师辅导;每周提供两课时的免费上机学习时间。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B级模式可以在第二或第三学期调整为A级教学模式。

4.2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技能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按照技能可以分解为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翻译教学等五种教学模式,其中翻译教学又可以分为口译教学和笔译教学。技能教学模式包含的教学环节是:课前准备(准备教学材料、备课、制作和上传课件)、学生预习、教师讲解、互动练习、测试评价和作业布置。技能教学利用网络教室上课。技术手段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作文课,同学们可以借助电子词典的帮助进行写作练习,因特网、资源库也能提供写作所需的语言材料和方法指导。再比如口译课,网络教室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方便地满足影子训练、干扰训练、源语概述、译入语概述、视译、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等多种训练形式的需求。资源库中的资源随手可得,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可以方便地进行阅读、听力和口语训练,这些优势条件是传统教室所无法比拟的。

4.3 自主学习模式

按学习内容区分,我校设计了四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一是利用各大出版社与教材配套的在线学习系统学习,比如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清华社的《新时代交互英语》、上外社的《新理念大学英语》等;二是利用试题库资源和平台的考试训练系统进行自我测试训练;三是利用平台的其他课程资源、音视频资源进行自主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训练;四是利用Internet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对第四种学习模式的实施要特别加强管理和控制,网络上有浩瀚的资源,也最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相关部门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Internet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网址,并设法从技术手段上对学生的外网访问作出限制。

在第二课堂的英语教学中,除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以外,还要重视资源的整合利用,发挥其最大效益,重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设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调频发射系统,无论是光盘资料、网络教学平台还是Internet的音视频资源都可以通过调频发射播放。二是提倡利用移动数码产品学习英语。大多数学生手中拥有mp3、mp4、手机等移动数码设备,可以方便地下载学习资源,随时随地学习英语,进一步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使外语学习无处不在。

5. 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新的教学评价改革应该采用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多元化、智能化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所获得的学分应占英语学习总学分的30%—50%(2004)。针对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4+1+5的评价模式,即形成性评价占40%(主要包括网络作业、自主学习记录、平时测试等),口语占10%,终结性评价占50%。形成性评价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智能化形成性评价功能模块,通过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权重,实现系统对数据的自动统计分析,大大提高了形成性评价的可操作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

6. 结语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我国实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时间还不长,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切实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市属地方本科院校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在广泛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同时,不能盲从、复制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有特色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 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0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 篇12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

目前的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由于受课时及教学模式的影响, 课堂教学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进行语言实践。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 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应用型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秉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教育理念,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得到提升。

过去的单一试卷形式的期末考试, 即终结性评价, 很难全面地反映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改变这种考核方式, 可以增加形成性评价, 即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项目, 如:课堂表现, 出勤, 作业, 小测, 小组活动, 口语测试, 背诵等。

一、地方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现状

1、课程评价主体单一

在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中, 评价主体几乎都是教师,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的结果, 没有参与评价的机会。这种重教师轻学生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分数的压力而非其提升自我素质的内在需求。

2、课程评价内容单一

一些地方院校大学英语评价的内容局限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部分院校忽视了口语这一项重要的技能, 更没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考核,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核也不重视。

3、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单一的评价内容导致了评价方式的单一, 部分地方院校仍然以笔试作为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这种评价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学习方法、能力、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更难以对其文化意识、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作出合理的评价。

4、课程评价策略单一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主要重视结果的评价, 轻视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考核。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 考试之前突击复习, 甚至铤而走险作弊以求考试合格, 给其他学生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地方院校大学英语实施多元评价考核的必要性

在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 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其实就是对整个英语教学活动进行动态的考核评价, 对参与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学习策略等等进行考核和评价。在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需要建立一个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 认识教学和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作用, 发挥考核评价策略在教学质量提升中的作用。从地方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策略, 建立一个科学地的、合理的、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能够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特色, 进而推动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三、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1、考核评价方式过程化

当前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中, 只重视结果考核不重视过程考核, 造成考核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仅凭借最终的考核结果, 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合格, 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 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为此从大学英语教学考核评价的弊端入手, 将教学考核评价过程化, 结果和过程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为此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其应用能力, 所以不能单从最终的考试成绩, 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决定教师的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对英语教学全过程进行考核, 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学习水平, 鼓励学生, 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英语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考核评价主体多极化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考核评价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教师处于主动的地位, 而且是教学考核评价的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无法确切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 造成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不建全, 无法真实的反映高校的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的考核评价质量, 需要将考核评价的主体多极化, 让学生、用人单位等都参与到大学英语教学考核评价中。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社会对高校英语教学考核评价。

3、考核评价内容充实化

地方院校教学的传统考核评价内容相对的单一, 无法体现其自身的办学特色。地方院校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所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应在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上, 为此不能单从考试成绩, 对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还需要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教学中的课堂表现、英语教学课堂的参与性等多方面进行, 体现英语教学考核内容的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 是对人进行的评价, 这种考核评价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的, 英语教学考核评价可以推动学生的发展, 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所以从考核评价内容上, 需要体现多元化, 可以包含英语知识评价、英语应用能力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

4、考核评价手段丰富化

为了实现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丰富教学评价策略和手段, 单从英语教学结果上进行考核评价是完全无法实现, 为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化考核评价, 需要从考核评价手段上入手, 将考核评价手段多样化。在原有的笔试考核测试方式的基础上, 增加一些其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 例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观察、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监督、分析、评价, 采用不同的、丰富的评价手段, 推动学生学习。从英语课堂学习评估、学生的英语学习笔记、考试等多方面, 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考核。

总之, 多元评价体系能够解决以往教学评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使学生能够挖掘自身潜能, 增强自信心,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能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因材施教, 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进而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秋.大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功能[J].科技资讯, 2009 (33) .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石榴主要病害防治技术下一篇:昆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