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院校(共12篇)
新建地方院校 篇1
高等院校的定位是指高等院校向社会提供劳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 并对高校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作出的战略选择。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院校的科学定位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至2007年, 在全国742所本科院校中, 新建本科院校有209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办学思想不尽相同, 这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定位不同。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类型
一是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高校要明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何需求,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况, 科学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使教学、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充分发挥作用,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实质上是对高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宏观位置的战略选择问题。
二是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确定本校的类型和层次。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专科层次。目前高校的办学大体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教学服务型 (即高等职业教育) 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数量规模也是不一样的, 即教学型高校最多, 教学研究型高校次之, 研究型高校则相对较少。目前, 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服务型高校的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以教学服务型为主, 这也是其地域性决定的。
三是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主要体现在: (1) 学科定位。确定主要学科在本地区或全国同类高校中的优势地位, 培养有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以保证本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份量。 (2) 发展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要根据学校自身条件, 如科研实力、学科优势、资金来源和筹措能力, 学校领导者的素质、才能、抱负、追求等找出比较优势, 选准自己的主攻方向。办学特色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学校管理等都可以体现出来。 (3) 服务区域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将自身定位于改善和提高地方的教育水平, 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所需人才, 这样学校定位就必须首先考虑为地方经济服务, 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走出区域范围, 学科设计也要首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源保证及政府对学校的支持。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五种不良倾向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具有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和责任, 带有浓厚的地区色彩。有些院校在定位时往往带有片面性, 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 应引起重视。
一是攀高。有些新建高校在办学层次上攀高, 中专变大专, 大专变本科, 专科变学院, 学院变大学, 教学型大学变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又想变为研究型大学, 不顾地方情况和自身的办学实力, 盲目提升办学层次。各个办学层次有许多具体的评价指标, 比如研究型大学, 科研投入要占学校总收入的25%~30%, 总收入的1/4或1/5直接来源于科研, 总资产的1/4或1/5是科研活动的积淀;师资队伍中有50%是受过系统训练, 具有博士学位, 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人才;学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要达到1:1或2:1。显然这不是一般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短时期内所能具备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这就要求高校的类型和规模也要有所不同。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 找准自己的位置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是求大。在市场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一所高等学校来说, 规模有一个度的问题, 规模与效益也并不总是成正比。据初步测算, 在高校后勤化改革后, 效益最好的规模是:专科4000~5000人, 本科8000~10000人。超过10000人规模的大学, 一定要采用分校管理或分学院管理的模式, 否则效益将会下降。另外, 人才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不能以低层次人才替代高层次人才。
三是尚名。近几年来, 随着教育不断升温, 不少高校, 包括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 将学校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在追求“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全省一流”上, 这种定位是否科学合理, 有多大可能性, 值得研究。追求“一流”本无可厚非, 如果脱离实际, 把追求“一流”作为装饰门面的口号, “一流”就失去了价值。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 要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扬长避短, 不能为不切实际的名誉影响既定的发展战略。
四是逐利。高等教育有两重性, 即公益性和生产性。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高等教育的生产属性越来越凸显。但在这—趋势下, 不少高校错误地理解了高校的这种趋向。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掩盖下,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有的高校甚至不顾条件、不讲质量, 盲目扩招;多收费, 乱收费;弄虚作假, 欺骗学生, 使自己失去了社会信誉。高校应从较高的层次上对国家和地方作出应有的贡献, 而不能把学校变成纯粹的经济实体。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力诫这些急功近利的缺点, 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算。
五是趋同。目前高校趋同现象较普遍, 而趋同显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不利。市场的永恒原则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高校的特色是培养特色人才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 办学类型、层次和学科专业要与此相适应, 并了解国内其它高校特别是本地区高校的发展状况, 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是办学成功的途径。
科学定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人才结构的定位。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必须随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调整, 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不能有什么样的办学条件, 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而应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我国向世界制造业大国迈进的过程中, 人们已逐渐地认识到, 高水平的生产一线技能人才所发挥的作用, 并不亚于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的作用。而我们现在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先进机器设备的性能、对生产工序各关键点的操作游刃有余的高级技术工人却凤毛麟角, “蓝领”稀缺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制造”的一大“瓶颈”。据测算, 今后几年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长25%, 其中对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因此, 大力发展地方成人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技术熟练的劳动力, 是地方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是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定位。任何一所学校要学科齐全都是不可能的, 应找准学校在经济社会中的定位, 特别要找准学校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并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结合起来。确定本校的特色学科要依据几个原则:面向支柱产业发展的重点学科, 面向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 面向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要交叉互融, 共同发展。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 世界著名大学的产生, 无不与国家和区域的振兴紧密联结在一起。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社会, 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播和创造的作用日益明显, 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显得十分突出。因此, 地方新建高校要自觉地树立起服从以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增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同时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新建地方院校 篇2
摘要:高校科研评价应该为学校发展目标服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的发展定位目前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界的共识,但是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评价方法多是效仿研究型高校的做法,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应用型办学的积极性。为此,文章从研究类型分类、不同学科分类、教师岗位类型分类三个维度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发展定位下的科研分类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科研分类评价 研究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4;G463 文献标识码:A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型发展定位
1999年以来,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经教育部批准,一大批专科学校通过合并、升格、转制等方式组建为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他们因组建时间短,实施本科教育的历史不长,而且多分布在地级城市,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通常被人们称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到2016年我国新设置的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有543所,大约占到本科院校的45%。如果把独立学院也包含进去,就是684所,已经是超过本科院校的50%,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的发展定位目前也已经逐渐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界的共识。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课题研究中指出: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高水平职业性技术本科,但目前因现行制度的制约发展还欠成熟;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三是于学术性研究型大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现有的地方本科院校应主要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定位,需要应用型的科研为支撑,为此也需要一系列与之匹配的科研管理措施。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总体办学实力不强,很多学校办学中存在着发展定位和管理措施相矛盾的情况,制约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其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评价标准与学校发展定位之间的矛盾尤为凸显。
2.当前科研评价方式与应用型发展定位之间的矛盾
2.1盲目追求项目层次与论文级别,对应用型研究缺乏有效的激励
当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虽然确立了要走应用型发展道路,但是科研政策制定和评价过程中却背道而驰,根本没有体现对应用型研究的激励。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评价过程中过度关注科研项目的立项级别,把立项作为判断科研价值的标准,而不看项目是不是能支撑学校的应用型学科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对立地的应用型研究激励太少;二是盲目崇拜论文级别,很多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基本是按照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思路构建,评价指标中对SCI论文和核心期刊盲目崇拜,使得许多老师沦为论文机器,而不管成果对学校应用型发展有没有支撑作用。国家基金项目的数量和SCI论文数量几乎成了同类高校间攀比的主要内容。把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不符合应用型本科发展定位,也没有体现对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的激励。
2.2科研评价标准分类不合理,对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关注不够
高校里不同的学科的科研规律以及成果产出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应用型科研在不同的学科里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比如工科类的学科在专利申请、横向课题经费以及科研成果的应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而这些评价指标对文史哲以及艺术学科明显不利;在高层次论文发表以及国家级项目申报方面文学、数学和化学等学科又明显比英语、建筑学、设计学等学科占有优势。随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尽管当前大多学校采用了人文和理工二分型的评价标准,但是对评价内容和指标总体设计仍以理工类学科为标准,对文、理、工、农、医等等不同学科研究规律与科研成果特点的差异性关注不够,导致有些学科取得具有学科特点的科研成果不被学校承认,无法完成学校要求的科研工作量,极大的影响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
2.3科研考核与教师岗位设置两张皮,不能适应高校应用型发展需求
引导高校教师分类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大趋势,有些学校虽然把教师的岗位设置为科研类、教学科研类、教学类、社会服务类,但是科研考核标准与教师岗位设置仍是两张皮,现有的考评体系和标准仍以科研数量为中心,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岗位的教师,对不同岗位类型教师考核仅仅在是在量上做了极小的区分,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没有很好地体现不同岗位类型的特点。另外一方面,各种岗位类别设置数量的比例也不合理,没能起到“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目的,不能适应应用型发展需要。科研考核与教师岗位设置两张皮的现象,使得擅长做应用研究的,为了论文和课题级别在被逼着申报基础研究项目,发表基础研究文章;擅长教学的人,也必须被迫完成一定的科研分值;一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型工作不被认可。
3.基于应用型发展定位的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分类评价构想
3.1基于研究分类维度的科研分类评价
科学研究是创新和应用知识的探索过程,根据其性质、特点,一般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基础研究是对新知识、新理论、新原理的探索,以科学发现为主要任务,一般没有特定的实用目的,成果形式主要为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但是研究周期较长,成功率小。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知识、新理论用于特定目标的研究,是基础研究与开发研究之间的桥梁,应用研究的任务是技术发明,主要成果形式为专利、论文、原理模型等,成果是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结合,研究周期中等,成功率较小。开发研究又称技术开发,是把应用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它以技术开发为主要任务,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主要成果形式为设计图、样品、论证报告等影响特定的技术生产领域,具有实用价值,成功率大。
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考核评价政策应该体现对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鼓励的倾向,应该体现从自发研究到有目的引导教师从事应用型研究。在科研发展中要充分?P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在学校所占的比例,在政策制定上要体现对教师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有效激励。在科研评价中要体现对发明专利、论证报告等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成果的权重比例的增加。尤其是因为地方本科院校多属于教学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在科研考核评价中还应该把教学学术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引导,鼓励老师从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学术的研究。
3.2关注不同学科门类维度的科研分类评价
大学是由不同学科组成的,学科的特色和水平决定了学校的水平和发展。不同学科在科研特点,与成果产出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高校科研评价中一定要充分关注不同学科发展,引导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应用型科研活动。因此,第一,要进一步根据学科特点进一步细化考核的分类。在学科评价标准分类上可以参照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学科分类进行细分:类别一:哲学、文学、历史学门类;类别二:经济学、法学、教育学门类;类别三:理学、工学门类,不含统计学学科;类别四:农学门类;类别五:医学门类;类别六:管理学门类、统计学学科;类别七:艺术学门类;类别八:体育学学科;类别九: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学科。建议在此基础上把理学和工学拆分。因为理学和工学在科研方式和成果产出方面仍有很大的不同。第二,对每一组学科类别,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设定考核指标和内容。比如,每一类别的核心期刊确定和课题级别确定,以及成果考核的内容确定。第三,不要片面理解应用型,教条的对不同学科盲目要求体现应用,对文学、理学、史学、哲学、艺术等基础学科的评价指标仍要兼顾学科研究的特点。
3.3关注教师岗位类型的科研分类评价
当前高校对不同岗位类型类型教师大多采用同质化的绩效评价模式,这已无法适应当前国家人事体制改革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明确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确立科学的教师考核和评价机制。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需要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定位于应用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同样需要构建关注教师岗位类型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首先,教师不同岗位类型的设置比例要凸显应用型本科学校的特点。一般高校的教师岗位可以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和社会服务与推广型四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以教学型岗位为主,再就是社会服务推广型,对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根据学校学科基础适当设置。其次,对不同岗位的评价指标一定要凸显学校应用型发展的需求,千万不能仍然以科研指标为核心。对教学岗要强调教学学术的研究和教学业绩的考核;对社会服务岗的教师,要突出他们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和取得业绩;科研和教学科研型岗位在考核指标方面要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应用研究为学校应用型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新建地方院校 篇3
摘要: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伴随经济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部署,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重点工作之一,受到了多方关注。本文以丽水学院为例,通过对丽水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尝试引申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讨论,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一、丽水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状况:
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确定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九所国家重点高校作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探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众所周知,重点院校在师资配备、办学条件、经费、政策支持等方面均拥有较为优越的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相较而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更为激烈,更多学生在毕业后将会选择自主创业,他们更需要并渴望接受系统、连贯的创新创业教育。因此,新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开展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值得关注。丽水学院地处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浙江省,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校一贯重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在领导重视之下得以逐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一是初步建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安排,大一新生入校后需接受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就如何确定适宜的职业发展方向开展启蒙教育, “创业基础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在全校大二学生中开设,大四学生在毕业前期开设就业指导课,从现行就业政策、就業心理调适、就业技巧等方面入手,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帮助。二是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有序发展提供更为详尽的制度依据;三是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讨会,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成立创新创业实验班,通过系统、强化的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指导,培养学生的创业创业精神;五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核心,积极组织开展“挑战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不同层次类别的创新创业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六是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园区内待遇优越,为有创业愿望和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和各类服务。
二、新建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适应当前国家、社会、高校发展趋势和需求,近些年发展迅速,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作为一种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教育理念,其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存有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
1.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以丽水学院为例,“创业基础”课程以公共课的形式开设,新生入校期间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和毕业班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仍停留在浅表层面,所有课程尚没有统编教材,且往往课时得不到保障,创新创业课程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完备且严谨的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尚停留在基本的创新创业知识、创业技能提升上,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而这些恰恰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落脚点。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然而,教师普遍缺乏创业经验,大部分兼职教师为辅导员或是相关行政人员,这些教师平日的大部分时间精力用于处理繁杂的行政性事务,自己专业进修及备课的时间相对有限,缺乏系统培训。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普遍落后,影响了课程的实际效果。
3.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后劲不足
现阶段由于资金、场地、社会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地方高校虽克服困难建成了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场所,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但大部分建成的创业基地总体规模较小、条件简陋,对能够成功进驻创业园或孵化基地的项目要求相对较高,真正得以孵化成功的学生自主创业项目为数不多,无形中会埋没掉许多潜在的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缺少充足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其创新创业的热情也会受到直接影响。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1.提高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认识程度
创新创业教育容易被简单的认识为仅是培养企业家、小老板的速成班,而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应当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本科教学计划的全过程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所处年级、专业背景相结合,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创业教育不单是帮助有创业理想的学生实现理想,更为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燃起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形成创新创业思维,并将这种思维内化成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用来指导自己并影响他人。
2.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水平
应当形成常态化的创新创业课教学研讨制度,为教师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分阶段、分层次的鼓励创新创业教师外出访学、课程进修、进驻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创新创业课程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案例讨论、头脑风暴、模拟公司运营等环节,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创业思维。针对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创业经验的问题,应当主动出击,吸引社会优秀企业家、成功人士等资源,作为特聘教师,丰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3.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完善大学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的硬件设施,提供优厚的政策条件,鼓励已有创业项目的学生入驻,并从创业技术、公司财务、企业融资、法律法规等重点方面,给予学生专业细致的指导,为前景较好的项目配备资深教师,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书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赛事,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各类比赛之中,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吸引校外资源,促成校政、校企合作,创建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及创业孵化基地,加快创业项目的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阐蜻.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例 [D] .2011.06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定位探讨 篇4
一、办学层次定位
我国高校基本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职高专四种类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很多通过合并升本而来, 目前要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 科研为教学服务, 从学校类型上倾向于教学型学校, 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 建立教学业绩考核机制, 其他工作应服从、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是学校的生命线, 要坚持教学创新, 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学校层次提升要量力而性, 不可盲目攀比, 一升本就以学术性研究型为发展方向。国外很多教学型高校的成功例子表明立足于教学型并不意味着本科办学的不成功, 社会发展需要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教学型院校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本科教育为主, 把握本科教育规律, 建立本科办学理念, 保留一定的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科专业, 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后, 引导少数优势成熟专业积极申报硕士点, 扎扎实实地做好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化。
二、服务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突出地方性, 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 为区域经济服务,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只有这样, 才能得到地方政府、企业和广大学生、家长的支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更新异常快速的当今, 为了更好地满足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需要, 除了学历教育外, 可以开设短期培训, 可以走进企业做专题讲座, 例如走进外贸企业, 就他们关心的出口退税问题、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新贸易壁垒等问题做讲解;走进会计部门, 讲讲最新的会计准则等等。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为地方企业、政府的智囊团, 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 教学相长, 我们的教师普遍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实践知识。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能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从而使其上课更加生动形象、更能理论联系实际, 而且, 教师经常走进一线企业, 有助于捕捉更多的科研灵感。
三、学科专业建设定位
学科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升本后不能照搬老高校的学科专业, 不能搞“大而全”, 学科建设要力求先做强再做大, 不能盲目创建更多学科, 教学资源跟不上, 导致不良的后续效应。设置学科专业要结合本校实际, 要加强市场需求调研,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利用地方经济特色开展特色学科建设, 避免闭门造车或盲目照搬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模式, 忽视了学校自身实际情况。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宗旨, 以本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为依据, 首先要满足本地区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分析自身已有的优势学科, 并与省内外同类层次院校进行比较, 关注老牌高校缺乏、忽视的专业领域, 不断调整优化学科结构, 尽量拓宽学科口径, 加强重点优势学科, 建立特色专业,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 人新我特”, 以特色取胜, 明确特色, 强化特色, 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提高其在地方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树立品牌。
四、人才培养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面向地方实际, 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学术型、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高精尖人才,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实用型、技术型, 面向基层的专门人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 培养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 善于解决生产管理一线中实际问题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融通合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区别于专科教育, 要有宽厚的理论基础,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不断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
五、师资队伍建设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老本科院校而言,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高学历、高职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比较缺乏, 培养一支能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发展的关键。人才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导力量, 也是高校竞争的核心。要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学科带头人, 建立校外专家库, 成立由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具有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一线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引进来的同时, 要加强内部人员的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居多, 充满活力和朝气, 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可塑性较强, 要鼓励其不断提高学历, 支持其双师素质的锻炼, 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
六、科研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要立足于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文化需要, 立足于应用开发研究,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确立科研方向, 有效解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多渠道、多模式、多机制地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为地方经济服务, 不仅容易争取到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扶持, 而且也容易凸现科研个性特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重点大学而言, 科研条件、科研经费、科研团队实力都处于弱势, 竞争国家级的重点课题难度较大, 要积极争取横向课题。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资源, 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 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科研经费以及成果转化基地。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力量相对薄弱, 科学定位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办学层次定位、服务定位、学科建设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定位、科研定位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定位
参考文献
[1].郑庆昊.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与自主创新的探讨.龙岩学院学报, 2006 (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工作之我见 篇5
作者:赵玉琳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35期
摘 要: 新晋升为本科院校的文山学院是一所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当前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其中生源是一大问题。招生工作是学校办学的前提,关系到学校发展定位的落实,关系到学校建设、发展、转型目标的实施,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能否更好地服务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文章以文山学院为例,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招生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核心是如何突破新建本科院校招生工作的瓶颈,锐意进取,努力探索,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招生录取工作文件的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多管齐下,想尽办法,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立足于文山州,面向云南省,辐射大西南,放眼全国、东南亚”的招生工作路子。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招生工作 文山学院
1999年的高校扩招,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一大批地方政府管理的高专、师专合并或独立升格为本科院校。在高考人数逐渐下降、本科院校数量激增、考生选择面扩大、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等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招生工作中明显存在地缘优势不突出、生源少、报到率低等问题。如何突破招生工作的瓶颈,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文山学院概述
云南文山学院是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的全日制多学科性的本科院校,办学宗旨立足于文山,面向云南省,辐射全国及东南亚国家,是一所边疆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文山学院的前身是1977年创办的文山师范学校师专班。198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文山学院。学校面向全国19个省区市招生,下设人文学院、政法经济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十个二级学院,开设汉语言文学、历史、数学与应用数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本、专科专业39个。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学校已向社会输送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22000余人,成人本专科毕业生10800余名,培训各类学员40000余人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切实贡献。
文山学院地处边疆,是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喀斯特地貌和多民族聚居的地域特点决定其社会服务功能:一是为当地提供人才培养、培训服务,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地。二是提供科学研究服务,努力实现产学研结合,成为文山地区经济发展的科技“动力源”和“助推器”。三是为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咨询服务,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库。四是挖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校园文化品牌,争做区域文化繁荣“辐射源”[1]。
龙源期刊网 http:// 社会服务功能决定着其办学定位:“立足文山实际,打造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即“文山学院立足文山地处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的基本州情,依托文山特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多彩的文化、秀丽的风光等四大优势,结合文山学院„地域性、民族性、开放性‟的发展定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教学是立校之基,科研是强校之本”,牢固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强化做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对接和与地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相对接,积极为“桥头堡”建设服务;“硬件做实,软件做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快推进学校发展建设”。深入实施“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和谐稳校”五大战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2]。
文山学院只有根据本地区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本校实际,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院校,才能在全国地方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何更好地实现学校办学定位,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以适应当地经济建设所需,进一步达到学校、相关专业的办学质量的要求,形成自己的特色,招生工作是前提。
二、招生对策及思考
文山学院具有区位无优势,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学校无知名度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学校的长期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就招生工作来讲,不能坐享其成,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文山学院的招生工作要在学院建设发展的大格局下,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招生录取工作文件的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锐意进取,努力探索,多管齐下,穷尽办法,开拓创新,走出“立足于文山州云南省,辐射大西南,放眼大西南、东南亚”的招生工作路子。
(一)规范招生管理,深入实施阳光工程。
规范管理,提高效率,进一步增加工作透明度,完善以“六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公开制度,严格执行招生工作“六不准”,在招生工作中实施阳光工程,更好地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做到录取工作公平、公开、有序,确保生源。
(二)强化招生宣传,扩大学校影响。
宣传工作是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沟通政府、招生部门和考生及社会的桥梁。
龙源期刊网 http:// 1.强化学校形象,加强日常化宣传。学校形象宣传贯穿学校日常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将学校的办学宗旨、特色教育、校园文化逐步融合,为学校形象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同时进一步密切与各地招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争取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全方位扩大宣传面。
2.丰富宣传手段,提升生源报考率。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使招生宣传与就业推介相融合,增加招生宣传经费的投入,努力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工外出考察、学习、培训等机会宣传学校办学成果,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和平面宣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熟悉率。一是增加宣传材料制作的投入,提高宣传材料的质量和吸引力;二是最大化地利用招生网站公布招生信息,及时汇总和更新招生相关数据;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四是参加高招现场咨询会,用服务赢得生源,拓展学校招生地域空间;五是加强招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搭建网络平台,如官网、QQ、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为学生在线答疑或者开通招生咨询热线。
文山学院是一所属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所在地区知名度较低,对考生缺乏吸引力。招生季突出重点,有的放矢。以本地区和省内二、三线城市为重点,兼顾省外一些对口城市,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宣传中突出学院特色、本地景区、物产、民俗亮点,吸引注意力。2013年招生季,文山学院精心编印了招生宣传资料,进一步完善招生宣传片,制作报社广告、学校简介等。如利用省招考院统一编印的《2013年云南招生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版》、《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等,在招生专刊上彩版专页刊登学校介绍。依托多种宣传渠道强化宣传,学校在《文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民族频道从6月21至30日连续十天三个时段播放招生宣传片,覆盖全州。在《文山日报》第五版彩印面,整版刊发学院的招生计划,在整个招生期间,与《文山日报》、文山新闻网、电视台等搭建平台,及时宣传报到学校录取进展情况,开通招生专用QQ群、24小时值班电话等,耐心、细致、周到地解答考生和家长提出的问题,有力促进招生工作。另外,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省内宣传,学校招生实行“分区域招生宣传责任制”,各院系领导亲自率队,赴有关县市教育部门、学校进行招生咨询,向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特色、招生录取规则、奖助学金政策,吸引考生报考。同时录取期间利用企信通短信平台,向考生或家长通报录取信息,提醒考生按时到校报到,取得预期效果。
(三)认真执行招生计划,慎重做好计划编制。
2014年本科招生专业数为24个,录取1775人,平均到各专业,每个专业最少需要接收73人;专科专业数为17个,录取884人,平均到各专业,每个专业需要接收52人;可以看出,学校本、专招生计划不平衡,本科计划偏少,各专业不能饱和;专科计划偏大,专业压力过大。不便于本科院校发展。学校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保证各方面办学效益稳定和不断提高,具体到招生工作中需要始终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编制招生计划时应结合学科及专业建设,充分考虑各专业的办学效益,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条件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及稳定教育质量。
(四)千方设法,保障生源。
龙源期刊网 http:// 提高生源质量是招生录取工作永恒的主题,如何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吸引更优秀的考生报考,是招生工作不断努力的方向。因此,今后要扩大招生点,增加本科招生省份与计划数,特别是省内艺术类生源难以满足计划需要,艺术学院专业单一,不利于学院发展,应该在全国展开宣传,提高学校知名度,合理安排招生计划,以便招收更多优秀考生宣传学校,优化生源结构、分散就业压力。招生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有关政策精神与本地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人才需求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对不同地区的生源人数、专业人数进行不断的调整。
1.各地区考生成长经历不同,知识构架差异加大,就业要求多样化,这为人才多元化培养提供了可能,同时可以扩大生源。2012年文山学院赴山东淄博设点招收音乐学专业学生,招就处、纪监审处、音乐系三个部门同甘共苦,圆满完成了山东招生任务。在山东投放30个计划,录取30个计划,实际到校17人,报到率57%。
2.全力配合文山州招考办组织“预科升学”、“专升本”学生报名、考试、录取工作。2011年第一次将100个计划放入“专升本”十个专业中,其中我校有143名学生报考,录取108名学生,实际报到60人,报到率56%。录取过程中,在一志愿只完成13个计划的情况下,积极与招考院联系,确保完成专升本计划。2011级在校本科预科有49名,录取48名,实际报到47人,报到率98%。
3.经过全校师生半年多时间的设计、修改、定版。新版《录取通知书》在2012年正式启用。结合2011年通知书防伪标志及新生报到平台和统计平台的使用,学校有效核查新生信息,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报到、转专业、退学等方面的情况,协助教务处办理入学后学籍注册等方面的问题。
4.新生数据统计与新生录取名册归档工作,统计工作在往年基础上有所改变。学校从系统数据中打出新生信息表,交由各系班主任、专职辅导员完成统计工作。并认真核对新生基本信息,上报人事处,以便编制学院高级报表;录取数据刻盘存档;整理录取新生名册,复印给相关部门,把录取数据刻录光盘并存档。
5.抽调精干力量,参与云南省招考院组织的艺术、体育类学生专业统考的评分及阅卷等考务工作。
6.走自己的路,2012年招生继续实施“分区域招生宣传责任制”,各系深入生源学校,通过各方社会关系,克服多种困难,尽量做到与考生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学校、了解专业。招生宣传采取灵活的宣传策略,让更多考生接触、接受我校招生信息,吸引考生关注文山学院、报考文山学院。
每个招生季,文山学院都会及早安排做好招生工作。如及早设计,让在校学生利用寒假去中学母校现身宣传,让有意报考文山学院的考生及早了解,这样可以争取一定的生源。又如每个招生季,教师及其亲朋好友会委托学院帮忙解决部分学生的读书问题,学院招生就业处会认
龙源期刊网 http:// 真对待,在不违反相关纪律的前提下,认真研究处理好,这样可以解决部分生源问题,教师、家长、社会均满意。
(五)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招生工作服务质量。
1.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针对不断变化的招生形势和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全面学习上级招生考试的有关文件规定,熟悉并掌握招生考试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和操作程序,提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本着教育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让社会和考生满意成为我们工作努力的目标。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对年轻教师及新班班主任的工作指导,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做好招生工作,当好新生的向导、参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专业指导,努力不让一个学生因为专业问题及其他情况放弃就读机会。充分利用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等各种机会向社会广泛宣传学校,让社会、家长和考生了解我校,提高知名度,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围绕考生的需要,提高为社会服务、为考生服务的质量,不断加大招生工作透明度,让考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3.开展招生咨询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招生工作人员对考生及家长的来电、来访、来信给予耐心细致地解释和答复,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学校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和考生的认可。
4.创造条件、协作配合,积极组织生源、做好收尾工作招生录取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为了让考生尽早拿到录取通知书,招生录取工作人员经常忙到深夜。由于少数考生放弃就读机会及对等招生学校未能完成计划,导致计划空缺。为完成招生计划,尊重考生权利和意愿,保证新生报到率,招办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学生工作;认真记录与文山学院联系的考生情况,主动与其他上线考生联系,征求意见,建立名册,掌握考生的录取动向。及时请班主任整理考生报到情况,学校积极与各地州招办协调,请招办组织生源。积极与省招办联系,掌握新生报到数据;得到省招办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从各方面做好录取收尾工作,顺利完成学校的招生计划。
(六)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吸引稳定生源。
云南省是泛东亚开放的桥头堡,而且有得天独厚的生物、民族、文化等资源,这为云南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文山州向东可以走向广东、广西,甚至出海,向南走向越南,向西走向红河州,向北走向昆明等,同时也有丰富的生物、矿产、水利、民族、旅游、文化等资源。文山州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制订了科学的发展规划。
文山学院根据云南省的发展战略需求,以及文山州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和文山州支柱产业发展的规划,制定了“跨越式”发展的“三部曲”以现自己的发展战略目标,即经过近20
龙源期刊网 http:// 年的发展,文山学院将建设成为“有特色、质量高,能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技术、智力、劳动力资源的地方综合性本科大学”[3],这为文山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招生工作的成效受制于学校本身的基础条件,文山学院面临的问题是学校本身知名度不高和学校内涵建设发展不足。因此,要吸引生源,学校必须致力于加强内涵建设,建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结合地域特点,运用科学方法,制定出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都比较强的学校发展规划。研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大学生就业现状。文山学院的转型发展不仅是学校发展的现实选择,还是教育结构调整中高等教育实现服务国民经济升级发展的关键,因此,文山学院的转型成为教育结构调整的聚焦点,是解决招生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学校发展了,招生工作才有后劲。
文山学院招生工作确实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但通过探索,突破新建本科院校的招生工作瓶颈,锐意进取,努力探索,认真领会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招生录取工作文件的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多管齐下,穷尽办法,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走出“立足于文山州云南省,辐射大西南,放眼全国、东南亚”的招生工作路子。
(七)锐意创新,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稳定、高效的招生工作网络。
向上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招办合作,向下与各县教育局、招办沟通等,形成高效的招生工作网络,使招生工作高效、高质地进行,办法总比困难多。
三、结语
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结合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大学生就业现状,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不仅是院校发展的现实选择,还是教育结构调整中高等教育实现服务国民经济升级发展的关键,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成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聚焦点。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就是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进行优化,即通过对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匹配度的调整,有效激活教育对经济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教育在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必须改革、必须转型、必须提质。招生工作必须有预见性,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校不能不切实际,急功近利,办教育是要讲规律的,静下心来,修炼内功,提高质量才是正道。学校本科办学时间不长,但专科教育却有些年头和传统,这是个好基础。同时,学校办在地方,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形成一些自己的办学特点,为今后办学特色的提升和彰显打下良好的基础。
地方高校正处于转型发展和合格本科评建的关键时期,许多重要工作急需开展,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困难问题较多,形势比较严峻。因此,要认清形势,统一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危机感,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改革发展总体规划,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校转型发展和合格本科评估作出贡献。学校发展、学校转型、高等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对学校招生工作影响深远,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新建地方院校 篇6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问题;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势而生,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地方社会经济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一个“底部沉重”的特殊组织,其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的重心都在基层,而教研室则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最基层组织,处于教学和科研的最前沿。教研室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研究组织,是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性集体。教研室在高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贯彻教学中心地位的关键一环,其主要职能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组织科研课题研究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等。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各项工作都亟待加强和完善,教研室作为这些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正是此类院校必须抓好的最基础、最关键、最具长远和战略意义的建设环节。教研室的建设将直接关系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的主要问题
1.师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培养亟待加强
和具有一定本科办学历史和经验的高校不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大部分教研室中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都不太合理,一般都缺乏具备高级职称和各方面能力突出的学术带头人,年轻的讲师和助教几乎是教研室的全部力量。高校中传统的“传帮带”方式,在这里失去了用武之地,虽然年轻教师急需“传帮带”,但是苦于没有对他们进行“传帮带”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也是培养年轻教师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作千头万绪,加之教学任务重,教师数量不足,很难一次派多位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即使派出了个别教师,培养仍需较长时间。这导致教研室教师的职称结构很不合理,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培养很难落到实处。
2.缺乏凝聚力,教学、科研团队没有形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研室中年轻教师占大多数,他们有的忙于买房结婚,有的准备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很少关心教研室的事情,甚至有的教师除了上课根本不到学校。虽然教研活动仍正常开展,但不少教师认为,教研活动只是形式而已,既然上面有要求,那就应付一下了事。教研室的教学和学术探讨也处于半瘫痪状态,教师各自为战,无法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提高。这种一盘散沙式的教研室缺乏生机和活力,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形成教学、科研的群体优势,更不可能形成教学科研团队。
3.认识不到位,教学和科研有待协调发展
高校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科研任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基本都会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有明确的规定,科研工作也日渐纳入考评体系。因教研室内以年轻教师为主,他们大多刚从事高校的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不足,对教学内容不是很熟悉,很多课程可能还是第一次上,所以其工作的时间大多花费在教学上,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较弱。不少人感觉晋升高级职称离自己还很遥远,缺乏科研的积极性,科研动力不足,想做一些科研工作的人,又因客观条件所限和自身缺乏科研的方法和手段,难以下手,造成整体的科研工作严重滞后。
4.投入不足,建设和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教研室是学校很多具体工作的最终实施者和落实者,责任大、任务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的普遍情况是对教研室建设投入的精力和资金不足,对教研室具体工作的开展不够重视。领导很少深入教研室参与教研活动,只是将教研室的工作任务下达给教研室主任。由于缺少经费,教研室也只能传达一下上级精神,做一些最基本的工作安排,无力进行有效的教学科研活动。
二、加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的主要措施
1.外引内培,多管齐下,提高师资水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引进一流的名师和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非常困难,但可以根据教研室的实际需要,引进一些刚退休的教授担任外聘教师,请他们做年轻教师的导师,并建立起年轻教师导师制度,不断提升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室应大力向学校推荐优秀年轻教师,使他们能尽快外出学习,读硕、读博,加快培养速度。教研室内的年轻教师虽然在教学经验、技巧和科研方法上有所欠缺,但是他们也具有知识结构新、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他们来自不同学校,专业研究方向不尽相同,教学方法各异,教研室可以组织他们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2.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凝聚力,力争形成教学、科研团队
教研室要创造求实、拼搏、进取、和谐、能够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的环境。创造这样的工作环境,教研室主任必须带头。教研室主任是教研室各项教学和科研活动的直接参加者和组织者,与教师联系紧密。因此,在教研室建设中,教研室主任起着关键的作用。教研室主任必须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改革意识,懂得教育教学规律,能够增强全体教研室成员的凝聚力,找准教研活动主题,提高教研活动成效。教学和科研都是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学校根据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组建教学或科研团队。通过创建教学科研团队,利用相同的课程、相似的科研方向,进一步增强教研室的凝聚力,促使教研室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3.重视教学、不忘科研,教学、科研相互促进
鉴于教学工作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的中心地位,教研室全体人员应对教学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要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着眼点。重视教学工作并不意味着放弃科研,教师要努力克服那些认为开展科研工作太早、科研工作在现实情况下无法开展的思想,先从围绕教学、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去抓科研工作,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去,使教学、科研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还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科研工作,积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促进科研工作的切实开展。
4.加强沟通、争取支持,促进教研工作开展
教研室的所有教师都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加强与系、院和校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将教研室的需求和困难及时反映给上级部门,争取让上级部门能在活动资金、时间及场所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既然教研室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落脚点,是教学质量的控制点,则可以制度化地为教研室配置一定的资源,如给予教研室人员每人每年一定的经费,供教研室组织各种教学研究活动或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等。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组织措施和经济手段,能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促进教研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诸多困难,但是教研室建设直接关系到专业甚至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充分认识教研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后,一定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让教研室建设工作出现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丘林,陈朝新.高校教研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2]田娜.新建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5).
[3]钟岩.高等院校教研室工作水平提升的有效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8).
[4]王红.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 提高教研水平[J].中国成人教育,2008,(15).
[5]柏伟,李伟.大众化教育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5).
[6]张忠福.独立学院教研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业时空,2010,(4).
新建地方院校 篇7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的困惑
定位一词首先是由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在商业实战中提出的, 其本意是“确定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位置”。后来人们将此概念引申, 运用于公司定位、国家定位、学校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 是指科研在该类院校教师专业职责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以何为发展方向、形成什么特色。
关于科研在教师职责与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一直是困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领导、管理人员及教师的大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科研是研究型大学及其教师的任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人才为重, 教师教学课时多、任务重, 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 因此应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学术训练就能够胜任高校的教学工作, 成为出色的教师;人才培养周期长, 教学质量不易量化, 科研成果较易考量, 对于提升学校层次与教师知名度教学都不如科研来得快。因此不论是从学校发展角度, 还是教师考核、评聘职称角度, 都应加重科研分量。因此在实践中, 科研成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 如果教师没有发表论文、出版著作, 教师则很难获得荣誉、评聘职称。布鲁克菲尔德将此现象称为“不出版就死亡综合征”。
在科研方向问题上, 由于感觉“应用”比“科学”、“研究”低一个层次, 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想提高知名度, 就要努力向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看齐。不论是教师职称评聘还是学校宣传, 都侧重国家、省级科研课题立项与获奖, 核心期刊文章数量, 过于强调理论的创新, 忽视了教学的研究和与地方的产学研结合, 因而导致一些科研的成果质量不高、培养的人才应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的依据
(一) 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定位
教师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空间担当教书育人职责的专业人员,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定位与其所在学校的定位有密切关系。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1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由此表明科学研究是所有高校的基本任务, 但学校类型不同, 发展定位便不相同, 由此决定了教师的职责定位、科研在教师专业职责中的定位亦不相同。
大部分学者认为, 高校定位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 这是高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宏观位置的选择;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 这是高校在整个高教系统中位置的选择;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 这是高校在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中位置的选择。潘懋元教授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三种类型:学术型大学, 以研究高深学问、培养学术人才为主要任务, 主要以“985工程”大学和部分“211工程”大学为主体;应用型本科高校, 以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包括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 是学术型大学以外的本科高校;职业技术高校,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 目前主要是高职高专学校。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 人们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问题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从办学类型与层次上说, 该类院校属于应用型、教学型本科院校, 其主要任务是以教学为主, 同时也应该承担一定的应用型科研任务;从人才培养目标上说, 该类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它虽然面向行业, 但培养的是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服务面向上说, 该类院校主要为当地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发展服务。由此, 确定了该类院校科研定位:以培养人才、服务地方为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积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和强势的基础学科, 为人才培养和地方建设服务。
(二) 高校教师学术素养的内涵
高校教师是一种学术职业, 学术性是高校教师的专业特质。传统的观念将学术理解为高深的学问, 强调高校教师应具备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学科理论和跨学科知识, 研究侧重于专业与学科知识本身, 由此便造成了教师工作中教学与科研的冲突, 产生了教师专业职责的矛盾。
1990年, 美国前教育部长、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前主席、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博耶首次赋予学术更宽泛的意义, 认为:“学术意味着通过研究来发现新的知识, 学术还意味着通过课程来发展综合知识, 还有一种应用知识的学术, 即发现一定的方法去把知识和当代的问题联系起来, 还有一种通过咨询或教学来传递知识的学术。”他将学术划分为四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发现的学术, 类似今天我们狭义理解的科学研究;综合的学术, 即学科间联系的研究;应用的学术, 即科研成果、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学学术, 即通过知识传授, 传承文明。
博耶的观点拓展了学术的内涵与外延, 对于确定教师专业职责、科研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人才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是高校的基本任务, 也是高校教师的专业职责。教师的学术素养应该渗透其中。对于培养人才而言, 教师应具备教学学术素养;对于专业、学科发展而言, 教师应具备发现的学术素养;对于服务社会而言, 教师应具备应用的学术素养, 当然, 综合的学术素养对于以上任务与职责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高校教师的学术素养内涵不仅仅是专业化高深学问的体现, 更包括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
(一) 科研在教师专业职责中的地位
纽曼说过:如果大学的目的是进行科学和哲学的发现,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所大学要有学生。教学、科研、服务地方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 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但教学、科研、服务地方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面, 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作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而建立发展起来的本科院校, 教学更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中心任务与核心职责, 服务社会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职责的重要内容, 科研则是教学和服务地方的根基与支撑。
本科教学不同于专科教学。首先, 从教学内容来说, 本科教学更具有学术性。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而, 本科教学中更要理清学科知识的概念与原理, 体现学科理论的内在结构, 反映学科研究的动向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开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发现与整合研究, 形成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 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 以增加教学的学术含量, 提升教学的学术品位。其次, 从教学活动来说, 本科教学不是纯粹的传授知识、培养技能, 而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思想品德高尚, 知识结构合理, 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教师持续开展教学学术研究, 加强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师生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努力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原理与方法、模式, 将教师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教育性知识, 将教师的教育素养落到实处, 以提高教学效能, 促进学生发展。
地方化或区域性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核心特征, 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该类院校的重要任务, 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利用学校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优势, 瞄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决策制定等许多方面给地方提供理论、技术和智力上的支持。由此决定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要贴近社会和市场, 具备一定的社会参与热情, 尤其是具有理解市场及相关行业的经验和热情, 由专业向职业转化的经验以及职业操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应用学术研究, 更多地侧重于应用科学知识的发现及技术开发和转化, 加强产学研结合, 通过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 取得创新性成果, 通过成果转化、宣传和贯彻, 以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的方向
1. 教学学术研究。
教学学术是有关教学的系统、专门的理论与知识, 是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包含综合性能力 (学科内容知识) 、学科教育性知识及有关学习的知识 (教育性知识) 。教学学术不是简单等同于设计精巧、效果良好的教学活动, 还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是教师根据“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 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有学者曾指出:教学是超越课堂讲授和讨论的学术活动, 没有教学, 大学的使命和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不可能实现。英国学者瑞查德指出:“教师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 总结他们教学的知识、技巧和经验来实现。”可以说, 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术, 教学学术也是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高校教师的一种“责任”。
如前所述, 教学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首要任务与核心职责, 因此, 教师首先要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教学进行研究, 从学术的层面对教学活动做出分析、研究, 通过积极反思, 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 充分发挥教学者和研究者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体会、追问和总结, 对自己教学实践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考察、自我监控和调适, 逐步摸索出教学的规律, 以增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教学学术研究, 可以转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学术观念”, 有效提升教学工作在教师工作中的地位, 推动教师积极关注教学和研究教学, 有效平衡教师工作中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 从而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学术研究, 应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方向。
2. 应用研究。
20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里斯·范海斯提出:“鞋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是最好的教授。”作为立足本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在科研上不可能也不应该与老牌高校在高端科研课题或项目上竞争, 而应该立足地方, 突出应用研究。因此, 该类院校教师科研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应坚持“服务地方”, 加强科研成果、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教师应立足地方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尤其是本地特色资源, 从本地区资源出发, 将科研的另一主要方向定位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地方结成利益共同体, 寻找相互发展的“耦合点”, 选择地方经济结构、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当地社会发展推动前瞻性、先进性的服务, 通过校企结合、产学研合作等途径, 使科研成果及时为社会所用, 提升当地社会发展的档次, 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科研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总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及高校教师学术素养的内涵决定了该类院校教师的科研地位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提供支撑。为此, 教师在科研方向上应立足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 以教学学术与应用研究为主, 做到扎实“立地”, 形成自己的特色。当然, 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学术性, 发现学术、综合学术也应是教师探索的内容。尤其对于少数高水平的教师来说, 将发现研究作为科研的重点, 对于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此, 才能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好地发展。
摘要:依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和高校教师学术素养的内涵,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职责中, 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学是中心, 服务社会是重要内容, 科学研究是根基与支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应以教学学术和应用研究为主要科研方向, 不断提升自身学术素养, 以科研促教学、促服务地方。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学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再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
[2]傅大友.新建期、应用型、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2) .
[3]潘懋元, 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5) .
[4]赵临龙.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的误区与认识[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1 (3) .
[5]吴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初探[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9 (3) .
[6]冯茁.解读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性”[J].世界教育信息, 2008 (1) .
[7]王晓瑜.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 2009 (5) .
[8]王宇红.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定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1) .
新建地方院校 篇8
导师制度, 最早见于十五世纪的牛津大学, 由温彻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推行。十九世纪考试制度建立起来后, 1854年的《牛津法案》中正式确立了导师这一职业。伴随着科技的兴起和教育的普及, 牛津大学的本科导师制由巩固逐步发展完善, 呈现出灵活多元的特点。20世纪初, 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久负盛名的一流学府纷纷推广本科生导师制, 与选修制度和学分制度相配套。本科导师制在本科生教育方面, 尤其是本科生学习、思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上有独到的作用, 为欧美大学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从2002年开始, 本科导师制被引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1. 新建地方院校实行本科导师制的必要性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老本科院校及综合性大学也有一定区别。从培养对象上看, 地方院校的本科教育规模通常大于研究生教育;从教学管理的内容上看, 教学的比重要大于科研的比重;同时, 学生的培养目标, 多数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当前阶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师的师资力量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相对不足, 专任教师职称整体偏低;学生层次相对较低。学习基础不扎实, 高考成绩大部分处于中下水平, 自学能力相对较差;现有的班级授课制模式和个性化教育相矛盾;教师的教学与育人相脱节;等等。
结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现状来看, 当前阶段实行本科导师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利。本科导师制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导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成长状况, 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建构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关系, 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度。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 对学生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 导师的存在使学生课堂内外的求知欲, 兴趣爱好, 思想争鸣等都有了合适的交流对象。同时, 本科导师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型人才。“导师制教学的突出优势在于帮助学生抓住各种与人交往的机会, 并从中了解研究问题的不同视角, 获得各种观点。”
本科导师制的实行将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成果评价、教学质量评价等一系列教学改革的深入, 有利于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实行本科导师制的可行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及需求, 必然受到广大学生的接受和欢迎;从教师的角度讲:导师的工作将使原来教师角色偶尔会肩负的无偿指导变为有偿, 工作内容更加规范、更被认可, 这将提高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从学校的角度讲:本科导师制的实行模式在国内外已经有成功先例, 世界一流大学和我国一些大学的实践给新建本科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经验;随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大量硕士生, 部分博士生进入普通高校包括新建本科院校, 高级职称教师比列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新建本科院校提供了技术支持, 等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硬件条件也将越来越完善。
3.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导师制模式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学校生源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的导师制模式, 从根本上提高地方性本科院校导师制的有效性,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 我国共有792所本科院校, 按照发展前景和努力目标, 大体可分为4个层。按照不同层次, 招收不同档次的学生, 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属于教学应用型学校, 处于本科办学的最底层。主要以强化实践能力为本科教学中心, 以开展地方特色为己任, 主要培养面向地方和服务基层的高素质人才。其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人才培养目标等有别于其它本科院校。需构建具有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导师制模式。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导师制模式构建过程中, 要转变教育观念, 大学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地方性本科教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导师不仅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质, 还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素质和科研素质;要积极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开展教学、教师及课程管理制度的综合改革, 突出实施过程中因材施教, 专业理论与技能指导兼顾学术和就业指导, 增加专业实践机会, 实行分阶段, 双师制, 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导师制模式;同时, 学校要明确导师的责、权利, 加强对导师制的领导、监督, 并提供有力保障。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突破新建地方院校发展的瓶颈, 许多新建地方院校开始尝试本科生导师制度。在借鉴国内外导师制典型模式的基础上, 新建地方院校必须认清自己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性质, 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特点, 才能构建符合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发展需要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
关键词: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制
参考文献
[1]金佩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1.3
[2]刘振彪, 陈晓红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 2003.4
新建地方院校 篇9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特别是学科建设尚有不足之处。如学科设计不科学,重点学科建设良莠不齐;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很少,师资力量跟不上学科发展;研究层次不够深入,无法准确把握学科研究方向;缺乏足够的硬件设施等。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学科水平,对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发展高素质的学科教育才是硬道理。
1.1 学科建设定位不准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史不长, 本科教育的经验积累十分匮乏。这类高校势必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探索阶段才能满足国家对办学质量的具体要求。探索阶段就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新建期”,学校一定要结合自身特色做好转型。如需要上哪些学科专业,不仅要看社会需求,好要看自身的发展空间,地方财政支持力度等,要有为地方服务的意识,更要脚踏实地。
1.2 学科建设思想不统一,制度不完善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原有的教师通常重视专业建设,但学科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学科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等的功能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要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此外,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着力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如建设委员会,合理编制学科发展规划,认真落实领导阶层的工作要求,并就学科建设相关事宜及重大问题进行审定,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一套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从而确保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顺利实施学科发展计划。
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路
2.1 积极凝练学科方向
凝练学科方向,即结合本地区的地域特点确定学科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对学科教育理念进行准确定位,体现出办学特色。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按照新建期转型要求, 确立建设省级重点学科的发展目标,秉承相对稳定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基于本地区区域特点,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学科队伍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着眼实际,放眼未来,致力于地方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建设中某些重大问题的整治和改进;紧跟时代步伐,在适时检验每个发展阶段的学科方向,确定一个相对稳定且集中的学科发展方向;同时优化和改进学科结构,使其能够体现出学科特点、突出学科优势。
2.2 广泛汇聚学科队伍
学科教育所需的场地、经费等并不是学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师资队伍建设才是重点。经费、基地等硬件设施只要具备足够的条件就可以完善起来,而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而言,打造一支强大的“双师型”学科攻坚队伍,是当前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这也是学科教育的基础。首先,高校领导者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师资投入,强化师资队伍管理,同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吸纳教育人才,全力建设师资队伍。具体来讲,一要致力于培养短缺、高素质人才,合理规划学术人才培养任务,为学术人才成长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并开言纳谏,细心听取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为其进行学术研究和教育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二要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心思想,大力引进高素质学科人才,并为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以及学科创新团队给予更多优惠政策;三要不断强化学术梯队建设,培养一批年轻学术带头人及拔尖人才。四是要有强大的精锐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
2.3 切实构筑学科基地
学科发展必备的硬件条件就是学科基地。当今社会,科研和经济建设都已达到了一个相对先进的高度。采用何种研究方式往往决定着最终的科研成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定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完善硬件设备,为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创造有力条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着力搭建一个更广阔的教育平台来增进各方交流,共同探讨本科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个平台就是学科发展的多维互动有效机制平台。通过该平台,各所高校之间、校企之间以及政府与高校之间可以进行实时的交流与互动,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2.3.1 校校互动机制
校校互动,即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互动。各大高校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存在一定的竞争,为争取更多的生源,各所高校都在努力加强学科建设,以凸显自身办学特色。但就教育的长足发展而言,高校之间还需要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教育也需要参与这样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机制,唯有如此,才能使本校的学科教育迅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3.2 校企互动机制
校企互动,即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从侧面来看,它也是一种高校学科教育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行业需求的具体体现。无论是高校的学科教育、人才培养,还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最终都要使地方经济建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3.3 校政互动机制
校政互动,即高校与地方政府的互动。新建本科院校通过校政互动机制,协同地方政府编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规划;同时,高校研究人员通过它也可以深入一线开展科研工作,使学术与科研实现联动发展。
2.4 大力营造学术氛围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具体操作上,要根据拟建重点学科等级模式,不断完善重点学科体系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本着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持续推进校内重点学科建设,凸显出特色学科教育理念;同时完善硬件设施,坚持强化学科教育,提升学科等级;教育工作者要懂得以重点学科带动边缘学科,从整体上提升本校学科教育水平,营造宽广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学科管理方面,应同时兼顾师、生专业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科教育水平。要注意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完善人才激励、竞争和流动机制,真正把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2.5 抓好科研突破,提高学术层次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科研水平是衡量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取决于科研队伍和科研条件(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件和科研氛围、管理机制等软件),还取决于学术氛围和政策机制。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以抓好科研项目为突破口,提高学术层次。第一,抓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宣传、动员、组织、论证、设计,组织整合科研队伍,争取省 (部) 级甚至国家级重大课题;第二,注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特别要注重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以加大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改善学科条件,并形成良性循环;第三,制定相关科研激励政策,通过政策导向、舆论宣传、物质激励等方式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来承担高层次的科研项目,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2.6 构建学科平台,解除经济短板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尝试各种渠道和途径加大学科教育的科研力度,着力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改善科研工作条件,努力构建一个高层次的科研教学平台。作为肩负学科教育重任的高校,应该开设一项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学科教育,高度重视高校中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教育;政府方面,应加大高校教育基金的投入,对重点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基于一定的政策倾斜,做好后援工作;三是理顺与地方政府关系,争取地方政策支持;四是创造校企联盟和地方高校联盟, 争取横向资源和资金, 解除学科发展的经济短板。
2.7 牵手知名高校,提高学术声誉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秉承开放式办学教育理念,通过各种互动机制,增进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着力推进校企合作,由此来扩大学术科研的范围,加深科研层次,促使高校师生着眼实际,解放思想,推进学科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要秉承“走出去”的原则,瞩目世界,着力使国内的学科研究与国际接轨,通过各种途径增进业界交流互动,鼓励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在内外环境影响下,通过进一步学习、消化、提高、扩大,提高学术影响力。
3 结束语
学科建设是大学的学术本质,是一所本科院校综合实力的标志,它直接体现学校的学术水平、科研方向、办学特色、服务地方能力和社会地位。学科建设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艰苦的探索与奋斗。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办学定位,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后发优势,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 4) .
[2]杨德磊, 刘凌云, 马长波.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 6) .
新建地方院校 篇10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对教学的诉求
传统教育模式下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研究型大学依然比较适用,但是对于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却不尽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学生本身。对此,笔者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从知识、能力、实践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综合探讨学生对教学的诉求。
(一)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诉求
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来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知识是基础性要素,学生只能通过知识量的积累,从而产生质变,即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57.22% 的学生认为专业课非常重要,51.73% 的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非常重要。这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定位非常明确。导致学生专业定位明确的原因可能源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源于就业的压力,就业难使得学生形成一种认识,即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才能找到就业岗位。在对“你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的调查中,有31.69% 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可见,学生在专业学习目标的确立中更加关注未来的职业需要。有42.11% 的学生学习专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文凭”,而获得文凭的重要性在于为找工作提供帮助,这证明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将专业直接对接岗位,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这是部分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其二源于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有35.39% 的学生选择专业的原因是个人兴趣。然而,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对所学专业的态度”的调查中,56.75% 的学生选择“一般”,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现有的专业课程学习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急需要进行改革。
从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认识来看,46.23% 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授课内容丰富生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学生玩手机现象产生原因的调查中,47.61% 的学生认为玩手机的原因是“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这两项调查结果反映了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两点要求:其一是对知识丰富性的要求,即要求老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不注重知识的应用,则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二是对教学过程的要求,即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能力。这也反映出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即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是以量化的传授知识为主,而非真正的本着以提高学生的智能为主。[2]智能的核心是要通过知识的积累发生质变,即形成个体的智慧和才能。由此也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率先向应用型转型的意义,即一方面是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避免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有效应对策略。
从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来看,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代大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多元。调查发现,有43.20% 的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解决疑难问题;90.10% 的学生通过网上查询的方式解决;49.79% 的学生去请教老师;65.75% 的学生通过与同学探讨的方式解决。这种多元化的知识获取途径也给现代大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不能一味地坚持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单纯的知识讲授式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老师的观念必须要转变,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老师应该是一个知识的掌舵者,为学生拨正航向,让学生在各种信息面前具备甄别、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生对能力习得的诉求
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掌握学习方式,而且还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概有55.47% 的学生认为学习的核心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生对自身有待提高的素质调查来看,要求提升自学能力的学生占80.10%。学生对大学学习有明确的认识,大多认识到自学在大学学习中占主导地位,他们迫切希望提升学习能力,而非满堂灌的知识堆积。在学生对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回答中,74.23% 的学生认为现在所学专业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与实际还有一些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即转型是学生的诉求,是学生对大学学习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另一方面,学生认为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习的核心目的,从而将“应用”推到了课堂学习的重要位置,凸显了“能力”的核心作用,这就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现实的策略依据,即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应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个体认知心理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凸显这一教育目标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突出这种能力本身的重要性。“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引导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使他们掌握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提高人的能力,发展人的素质。”[3]所以,大学课堂也是相对多元的课堂。“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智能的培养,这本身就是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能,尤其是以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为基础的应变能力,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4]这些教育理念的变化体现出能力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在于很多学生缺乏这种能力,急切想要获取这种能力。这是学生对大学课堂的诉求,也与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相符,即一部分学生借着教育大众化时机进入本科大学,但在各种能力的培养上还有欠缺。学生的这一诉求不仅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思路,同时也凸显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
(三)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诉求
实践能力,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实践活动的能力,其最高层次的体现形式是创新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60.40% 的学生认为“参加实习见习”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还有56.04% 的学生认为“加强实验实训”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反映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对提高自身应用能力的诉求,同时也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提供了依据。在提到“你认为加强实践性教学最有效的途径”中,62.06% 的学生认为应该提供更多校外实习机会;而在应用型创新能力提高中,58.60% 的学生认为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是社会实践,只有0.38% 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创新能力是无效的。由此看来,地方本科院校中,多数学生期望去投身社会实践,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课程中系统的理论知识储备帮助自己更好、更快地投入社会实践,进而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这就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决定提供了有力的现实依据,为更好的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等问题,进而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有力的现实支撑;也为更好的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现实的土壤。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面对国家提出的向应用型转型的政策,再加之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强烈呼吁,实践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的核心话题。但是,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在转型是必由之路的前提下,一方面要真正理解“应用”的真实内涵,切不可进入一种误区,即将“应用”简单的理解为掌握了一种技能,或是简单的实践操作。此外,也不可将“应用”视为简单的“实践”,而应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应用”或“实践”。另一方面,一定要真正的理解实践教育的内涵,真正把握和理解应用型教育的实质所在,不可以将实践教育片面化,要结合国家社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学生个人的发展去践行实践教学。
(四)学生对素质提升的诉求
从个体人的发展来看,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引导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而且要提高人的能力,发展人的素质,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形成,最终激发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之外,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为如果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应用很难落到实处。从学生的现实状况来看,学生迫切希望提升自身素质。例如,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倾向性来看,学生经常借阅或购买的书籍中文学类排第一位,占68.50%,专业类排第二位,占45.19%。由此看来,学生很关注自我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提升,这与高等教育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达到“育人”的目标相一致。
从学生对自身需要提升的思想品德、能力和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比较关注。从学生对自身迫切需要提升的素质要求来看,排第一位的是“思想品德”。由此看来,学生将做人放在第一位,这与教育的“育人”目标相吻合,即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成人。尽管有些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出现一些不规范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在道德方面是欠缺的。相反,对于一些学生而言,他们潜意识里有道德准绳,而且将其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只是,为什么这些道德准绳在行为中难以体现出来,或者是背离了,这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关注的。高等教育首先要完成的是学生的成人问题,即如何将学生潜意识中的道德准绳转化为引导其人生前进方向和践行的标准,并让这些道德准绳激发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自我,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
二、结论
从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学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持支持态度,而且是大部分学生的迫切诉求。这不仅是对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有力回应,同时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自身诉求
从问卷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河套学院的在校本科生大部分都支持转型发展,而且也认为现行的本科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转型加以优化、完善。另外,从专业的选择、学习目标、对专业学习的认同度、课程学习的倾向性,以及学生的整体素质来看,学生倾向于获取更多应用型知识和能力,而对于考研、继续升学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生的诉求不仅反映出高等教育的本质以及核心,而且也为现行的教育提出新的改革方向,即如何更好的围绕高等教育的本质和核心进行改革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首要突破的问题。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依据是学生
从学生的诉求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学生自身提出的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诉求。从教育的过程来看,“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善于运用教育影响,以获得最佳的驾驭效果”。[5]所以,学生必须要参与到这场改革中,而且是改革的主力军。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综合了解、评定,在此基础上修订培养模式,这样也增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可行性。
(三)发挥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现有的教师队伍也要进行改革,原因如下。
1.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指导因素
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首先必须要转变思想,打破以分数论学生素质的观念,尤其对于那些以精英模式培养的老师,更是需要转变思想。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现状进行教学改革。对于类似于河套学院这样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在生源选择不具有优势的前提下,面对的可能是更多的问题学生,而这些问题学生带给老师的另一项使命就是如何去帮助他们克服各种问题、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更好的自己。而这样的问题是任何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老师需要去正视和面对的。这也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提出了一项新使命,即我们不仅要将大学的知识教给学生,还要以一颗强大的包容心和使命感去面对和帮助这些站在人生转折点上四处张望的问题学生。
2. 教师的教育方法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新建本科院校在招生过程中与传统的本科院校缺乏竞争优势。这些学校招到的学生在知识积累、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有区别。面对这些在分数上没有优势的学生来说,让他们一味的按照传统教育模式进行知识的大比拼势必是一件难事,而且也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优势。这些学生相比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在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等方面会有一些差距。但从他们学习和关注的内容来看,这些学生关注和涉猎的内容也很广泛,而他们的关注点更多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实践。因此,在知识的掌握上,不能一味的强调让学生去钻研,搞高深的研究,而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选择。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都要有针对性,必须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才会是教学相长的成功教学。一句话概之,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优势。
3. 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首当其冲要完成的是对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应用型素质的教师,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规划,转变思想,从而真正走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道路。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在这一教育规律的指引下,“现代大学不仅以追求高深知识为核心目标,除此之外,大学还担当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递、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科学技术的革新、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人类文化的创新多重使命。”[6]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以及社会服务的使命。因而,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承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其一项重要使命,同时这也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走出“失语状态”的一种途径。[7]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符合社会的现实需要,从实际出发制订长远计划
应用型人才改革无论怎么改,都不能脱离高等教育的规律和本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是基于社会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适应性发展的一种变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提升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必须解决与之不相适应矛盾的结果。”[8]尽管如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改革依然要遵从高等教育的规律及其本质,即教育既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时也要完成对人的培养,不能以经济的规律、政治的规律代替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培养人才。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实践来看,也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产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才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一大支柱,甚至被誉为战后德国重新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秘密武器。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结合地方院校的发展实践和现实情况做好长远规划,而非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的尝试性探索。
注释
1[1](美)厄内斯特·博耶.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2.
2[2][3][4][5]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3[6]袁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几大问题及其危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5):7-12.
新建地方院校 篇11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人文价值
在能力和素质培养中,要突出通识教育的作用,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相应地、不同程度地强调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设置了大量的通识教育课程。
一、何谓“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这种教育思想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由教育是自由人应受的教育,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国内外研究者对此有多种论述,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试图给出一个完整的确切定义,到目前为止,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就有 50 多种。但有不少研究者认为,通识教育就是对文理专业领域都有所涉猎,成为“通才”。对此,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认为,通识教育并非一般的文理交叉,也不是所谓通才的概念,而是希望学生具备完全的人格。
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困难,导致这种困难的因素既来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同时也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大学通识教育亟需加强——基于人才市场需求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调查》一文可知,加强通识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的背景下,对于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就更为强烈。而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培养出复合型的、社会需求的人才,但是一些高校在对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一是在强调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今天,大学教育面临着功利化的巨大挑战,本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怪圈,大学生把通识教育仅仅视为附加课程,是可有可无的课程,甚至成为学生混学分的课程,通识教育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二是许多高校在通识教育的管理、观念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层面和思想观念上把通识教育分离于专业教育领域,形成相对独立却又不重视的状态。通识教育没有地位,这势必影响通识教育作用的发挥。
二、通识教育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体现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加强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中,要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因为“课程改革”是“一种价值定位和预期”,这种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影响甚至决定着课程改革的发起和推进”,因此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一定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人才发展要求,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但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有不尽相同之处,因为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形式,课程的设置要体现知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应该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艺术、自然科学等,既包括一些专业教育,更多的要注重非专业的教育,特别是那些直接为人才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
(1)通识教育有助于本科应用型人才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从高中便开始文理分科,到了大学就进入专业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一概不知,或者知之甚少。在“专才”教育模式下,过于强调“专业对口”,学生的知识面极其狭窄,理工科教育除了政治理论科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内容,而文科教育极少涉及自然科学。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他们不是单纯的技师型人才,在这些人才中,他们很可能成为工程师,成为某项应用领域内的专家,成为某项应用技术攻克难关的专家,如果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势必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
(2)通识教育有助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生变化,行业和技术工种换代越来越快,使人才需求变化也呈加快的态势,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各门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分化、融化、接近、共鸣的程度越来越高,如果跟不上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速度,其知识很快就会陈旧,这就要求人才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要在大学教育期间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这在专业教育上基本难于达到,只有通过通识教育才能获得。通识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讲授,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它是非功利的教育方式,学生通过通识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将来工作和生活的动力源。
(3)通识教育有助于本科应用型人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变动日趋频繁,岗位技术要求不断上移,人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从目前人才市场情况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上的片面要求,相当重视人才是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必要的交流、合作与公关能力等。通识教育可以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反省,对异质文化的比较、批判与吸收,对道德标准的辨析,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对艺术的欣赏与投入等帮助学生建立超功利主义的思想,建立其良好的道德良知,积淀其丰厚的人文底蕴,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和造就一批全面发展、敏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继承、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善于团结和交流的道德情操高尚、人格完善的社会合格人才。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也能为学生智力因素的发挥起到促进作用,如艺术修养有助于创新灵感的发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人品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新建地方院校 篇12
一
所谓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是指青年教师在入职以后, 在教育思想、专业知识发展和教育能力方面不断提升。目前,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师资力量日益紧缺, 绝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费尽心机扩充师资队伍, 以满足教学需求。许多高校的硕、博士毕业生正是师资来源的一个主要部分, 他们为现有的教师队伍注入了活力, 但同时也带来了专业能力、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问题, 解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成长问题, 已迫在眉睫。
(一) 青年教师多来源于全国各大高校的新近硕、博士毕业生, 年龄多在35岁以下, 所接受的多来自于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教育, 而教师是一种专业职业, 它具有专业化的一切特征, 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本门学科的知识, 其职业还要求获得教育知识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及提高教育能力。这些在现有的青年教师职业能力中都是极为欠缺的。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体现在有国家的学历标准、必备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职业道德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常常面临着因为缺乏授课技巧而不能充分传授知识, 或是和学生在沟通交流方面由于对学生的成长规律、心理因素缺乏了解, 导致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等问题。
(二) 除了青年教师的教育经历外, 来自于现实社会的压力也致使青年教师思想不容易稳定。从学校步入社会, 青年教师往往会面临来自于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 加之很多高校兴建新校区, 多分布在偏远的郊区, 教师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往返于途中, 且青年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坚力量, 教学任务繁重, 在一定程度上也消磨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 提升青年教师的研究能力, 以科研带动教学是一个普遍规律, 通过科研可以推动教学深入, 提高教学水平。在现实中, 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教育主管部门为确保教学质量, 对师生比达标提出了要求, 规定师生比达到1:14为优秀、1:16为良好、1∶18为合格。在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 由于发展基础弱、经费资源少、招生规模扩张等原因, 师生比远大于这一数字, 在某些紧缺学科体现更甚, 一些新进的博士往往要承担三门或三门以上课程, 周课时达到12节以上的占大多数, 合班上课、上大课的现象比比皆是, 导致教师工作量过大。很多学校以科研工作量替代教学工作量, 高职称的教授以项目、论文等抵充教学工作量, 导致课无人上, 而在学术领域处于弱势的青年教师, 理所当然地承担起更多的教学任务, 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 自然难保证有多余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学研究。
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应从入职教育、自身定位、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以及打造学术梯队等方面为青年教师的需求与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建立良好的制度。
(一) 对青年教师进行入职前教育, 建立导师制。
大多数青年教师没有接受系统的、完整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培训, 仅仅在入职前通过简单的理论学习、教师资格证考试, 取得教师的合法身份。但一个合格的教师还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丰富的人格魅力、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这一切必须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人生经历才能历练形成。因此, 学校应在青年教师入职以前, 安排丰富的培训课程, 让青年教师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 形成一股向心力, 这有利于调动青年教师投身教育的积极性。此外, 导师制不失为让青年教师顺利入职的一种方式, 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的有效措施, 以导师的言传身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使青年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 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 合理定位, 处理好教学和科研二者之间的关系。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应注重应用人才的培养。新建本科院校相对于传统高校而言,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等都处于弱势。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为了提升办学层次, 都将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作为办学实践中的主要任务。
从学校发展来看, 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必须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提高竞争力, 才能缩短与老牌本科学校的差距, 但这并不意味着重科研轻教学。在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中, 为了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学校出台了诸多刺激和奖励措施, 使得许多高职称、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专注于发表论文、申报项目。在允许以科研工作量抵消教学工作量的情况下, 这部分教师无暇兼顾上课, 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这样青年教师被迫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此外, 为了完成科研任务, 很多教师不得不为了写论文而论文, 对其专业知识的深化学习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下, 也没有业余时间去钻研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应合理进行定位, 认识到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才是首要任务, 才是地方院校的立足之本, 为青年教师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和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将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成长中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建立一支高质量的青年教师队伍, 才能保证学生获取扎实的理论和实践专业知识, 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 带动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队伍的生力军, 通过科研实践, 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将获得提高。由于教学和科研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通过对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研究, 教师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前瞻性和实际性。部分教师对专业知识缺乏探索精神, 知识面不够宽泛, 科学研究缺乏独创性, 可以通过打造学术团队丰富学科建设的形式, 以高职称、科研能力强的中老年教师为学科带头人, 合作互助。一方面, 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的归属感, 在一个良好的团队里, 教师之间可以实现充分的沟通、交流, 学科带头人应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 通过支持和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做到“感情留人”。另一方面, 通过参与到学科建设团队中去, 可以形成一支“老中青”阶梯式的合理的学科梯队, 有利于科学研究队伍后备力量的培养, 更有利于学科发展。青年教师也因此获得更多的科学研究资源, 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将个人的专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总之, 在新建本科院校中, 高学历、高水平的青年教师是教学、科研的主体, 是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前进发展的主要力量, 也是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高校必须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其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实践指导, 从思想上、教学上、科学研究等各方面为青年教师提供有利条件和有力保障, 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青年教师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力军, 其专业成长关系到高校的未来和发展。现有的青年教师队伍在专业能力、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高校应从入职教育、自身定位、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及打造学术梯队等方面为青年教师的需求与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建立良好的制度。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卢真金.试论青年教师的发展模型及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11) .
[2]宋广文, 苗洪霞.教师的发展——一种关于专家教师形成的认知心理学分析[J].外国教育资料, 2000, (05) .
【新建地方院校】推荐阅读:
新建地方高校07-16
新建地方学院08-22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05-19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09-10
新建本科公安院校11-20
新建本科院校寝室文化05-13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论文06-16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管理07-22
新建综合性本科院校06-11
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论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