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学院

2024-08-22

新建地方学院(共11篇)

新建地方学院 篇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提出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 从榆林市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确立到榆林市“两基地一中心” (国家能源化工基地, 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陕、晋、蒙区域中心城市) 建设的不断推进, 榆林学院在2003年升本后确立了“立足榆林, 面向陕北, 辐射周边”的服务面向。突出地方特色, 发挥地缘优势, 明确了以能源化工为主体, 管理学科、生态农业和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定位, 着力培养专业基础理论扎实、适应面宽、实践能力强, 并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使学校在激烈的生源大战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能源化工类专业的毕业生在白热化的就业市场中一路走俏。这说明榆林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准确的, 转型是成功的, 我们所确立的特色发展之路是正确的。正是由于特色发展, 使我校与省内外同类院校形成了错位竞争的比较优势。

特色发展的实现途径

特色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规划, 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学科专业结构特色、学科专业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开放办学等诸多方面。

1. 构建学科专业结构特色

学科专业的结构设置是由体现学校办学定位与目标的学科专业定位决定的。如美国哈佛大学的商学、医学和教育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学科等都因其在学科上的突出优势而使得学校声名大振。自1998年7月榆林被原国家计委确定为规划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以来, 能源开发的步伐加快, 能源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迅速增长, 初步建立了以煤炭、油气、电力、化工为支柱的能源化工产业体系。榆林学院紧紧抓住升本与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开发与建设的历史机遇, 克服重重困难, 整合资源,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突出地方特色, 服务区域发展, 推进学院办学整体转型。从在校学生的专业分布比重看, 能源化工类专业的学生总数已经超过在校生总数的40%, 属四大学科专业之最。以能源化工为主的学科专业结构特色基本形成。

2. 强化学科专业办学特色

能源化工类专业是围绕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建设而设置的, 目前设有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化工设备与技术维修等专业。在此类专业的建设过程中, 学校在相应的支撑条件先天不足的情况下, 集中力量, 下大力气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这些建设每年都有一个比较大的进展。在学科建设上结合专业设置, 针对地方需求, 建立科研机构, 争取上级和地方支持, 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目前正在建设的能源化工楼 (逸夫楼) 将主要用于能源化工类专业的实验实训。

在艺术类专业建设方面, 榆林学院紧扣地方特色, 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渗透陕北剪纸、雕塑、刺绣等陕北民间工艺的设计理念和具体内容。艺术类专业在教材编排与课程设置中融入陕北民歌, 陕北的大秧歌、腰鼓、二人场子等艺术形式与内容, 以必修课来加强基础, 以选修课来强化特色。目前榆林学院建立了“黄土画派榆林创作基地”, 使陕北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大放异彩。

文史类专业注重挖掘陕北特色文化资源, 包括陕北窑洞文化、陕北民俗、陕北作家、陕北名人等研究。民主革命时期, 更是涌现出李子洲、杜斌丞、李鼎铭、张季鸾、刘澜涛、马文瑞、张达志、王兆相、闫揆要、安子文、贾拓夫、高岗等一批革命先烈、知名人士和党的高级干部, 这片热土还哺育了柳青、路遥等中国文坛的文学巨匠。对此, 我院组织师生有计划、分阶段开展调研, 编写反映本土历史文化的特色教材, 积极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的整理、研究与宣传教育工作。

生态农牧专业结合区域实际, 努力拓展和创造需求空间。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 榆林盛产红枣、小米、马铃薯、苹果、白绒山羊等。在专业课程设置中, 我院十分注重体现地方特色农牧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对陕北退耕还林还草, 小杂粮生产与发展, 农产品加工发展模式以及毛乌苏沙漠植物种群调查与植被恢复研究的基础上, 编写了多部专著和选修课教材, 构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2008年, 我院又创建了“陕西省白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及实现的培养途径、教学体系。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和着力培养专业基础理论较为扎实、适应面宽、实践能力强, 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两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 实施2+1+1 (2年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平台课, 1年专业方向模块课, 1年专业岗位技能实践课)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2+1 (2年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平台课, 1年专业实践技能课) 技能型专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层递进的课内外实践教学新体系,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努力缩短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的距离;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 一个专业多种方向、一张文凭多张证书、一张证书多种技能, 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就业适应面, 通过专业方向的模块化设置, 引入“学分置换”等校企合作模式, 逐步建立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可灵活调节的机制。

4. 实施开放办学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缺乏本科办学的经验积累, 又处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 客观上见少识寡, 极容易造成盲目跟风和观念上的封闭守旧, 因此必须实施开放办学。为不断促进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 特别是与当地人才需求实际的紧密结合, 实现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 形成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专业之间、校际之间、学校与地方及其企业之间, 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性互动平台和创新管理机制, 切实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

结束语

作为一所省属地方性本科院校, 榆林学院得到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08年7月陕西省教育厅和榆林市人民政府举行了省市共建榆林学院能源化工类学科签字仪式, 同时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5所院校与我院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 这是榆林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榆林市委、市政府提出“两基地一中心”建设和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和绿色生态名市三大战略目标, 学院将紧紧围绕榆林市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办学, 突出地域特征, 彰显地方特色, 服务区域发展, 努力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使榆林学院这所大漠边缘的高等学府如同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求得生存与发展, 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本文以榆林学院为例, 以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为主线, 论述了“应用型”特色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分析了特色发展之路的实现途径与保证措施。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应用型

参考文献

[1]王守伦, 吴明, 王忠山.突出地方特色服务区域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3) :68~69.

[2]林晓新, 黄雅纹.新建本科地方院校科学定位与发展策略[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1) :164~168.

[3]刘献君.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构建——兼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J].高等教育研究[J].2007 (7) :37~43.

[4]张鹏.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阶段分析[J].高教论坛, 2007 (4) :3~6.

[5]李进.地方本科院校长办学理念探微——基于上海师范大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2) :55~58.

[6]葛锁网.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4) :57~58.

新建地方学院 篇2

摘要:高校科研评价应该为学校发展目标服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的发展定位目前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界的共识,但是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评价方法多是效仿研究型高校的做法,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应用型办学的积极性。为此,文章从研究类型分类、不同学科分类、教师岗位类型分类三个维度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发展定位下的科研分类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科研分类评价 研究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4;G463 文献标识码:A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型发展定位

1999年以来,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经教育部批准,一大批专科学校通过合并、升格、转制等方式组建为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他们因组建时间短,实施本科教育的历史不长,而且多分布在地级城市,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通常被人们称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到2016年我国新设置的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有543所,大约占到本科院校的45%。如果把独立学院也包含进去,就是684所,已经是超过本科院校的50%,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的发展定位目前也已经逐渐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界的共识。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课题研究中指出: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高水平职业性技术本科,但目前因现行制度的制约发展还欠成熟;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三是于学术性研究型大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现有的地方本科院校应主要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定位,需要应用型的科研为支撑,为此也需要一系列与之匹配的科研管理措施。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总体办学实力不强,很多学校办学中存在着发展定位和管理措施相矛盾的情况,制约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其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评价标准与学校发展定位之间的矛盾尤为凸显。

2.当前科研评价方式与应用型发展定位之间的矛盾

2.1盲目追求项目层次与论文级别,对应用型研究缺乏有效的激励

当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虽然确立了要走应用型发展道路,但是科研政策制定和评价过程中却背道而驰,根本没有体现对应用型研究的激励。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评价过程中过度关注科研项目的立项级别,把立项作为判断科研价值的标准,而不看项目是不是能支撑学校的应用型学科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对立地的应用型研究激励太少;二是盲目崇拜论文级别,很多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基本是按照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思路构建,评价指标中对SCI论文和核心期刊盲目崇拜,使得许多老师沦为论文机器,而不管成果对学校应用型发展有没有支撑作用。国家基金项目的数量和SCI论文数量几乎成了同类高校间攀比的主要内容。把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不符合应用型本科发展定位,也没有体现对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的激励。

2.2科研评价标准分类不合理,对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关注不够

高校里不同的学科的科研规律以及成果产出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应用型科研在不同的学科里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比如工科类的学科在专利申请、横向课题经费以及科研成果的应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而这些评价指标对文史哲以及艺术学科明显不利;在高层次论文发表以及国家级项目申报方面文学、数学和化学等学科又明显比英语、建筑学、设计学等学科占有优势。随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尽管当前大多学校采用了人文和理工二分型的评价标准,但是对评价内容和指标总体设计仍以理工类学科为标准,对文、理、工、农、医等等不同学科研究规律与科研成果特点的差异性关注不够,导致有些学科取得具有学科特点的科研成果不被学校承认,无法完成学校要求的科研工作量,极大的影响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

2.3科研考核与教师岗位设置两张皮,不能适应高校应用型发展需求

引导高校教师分类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大趋势,有些学校虽然把教师的岗位设置为科研类、教学科研类、教学类、社会服务类,但是科研考核标准与教师岗位设置仍是两张皮,现有的考评体系和标准仍以科研数量为中心,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岗位的教师,对不同岗位类型教师考核仅仅在是在量上做了极小的区分,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没有很好地体现不同岗位类型的特点。另外一方面,各种岗位类别设置数量的比例也不合理,没能起到“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目的,不能适应应用型发展需要。科研考核与教师岗位设置两张皮的现象,使得擅长做应用研究的,为了论文和课题级别在被逼着申报基础研究项目,发表基础研究文章;擅长教学的人,也必须被迫完成一定的科研分值;一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型工作不被认可。

3.基于应用型发展定位的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分类评价构想

3.1基于研究分类维度的科研分类评价

科学研究是创新和应用知识的探索过程,根据其性质、特点,一般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基础研究是对新知识、新理论、新原理的探索,以科学发现为主要任务,一般没有特定的实用目的,成果形式主要为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但是研究周期较长,成功率小。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知识、新理论用于特定目标的研究,是基础研究与开发研究之间的桥梁,应用研究的任务是技术发明,主要成果形式为专利、论文、原理模型等,成果是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结合,研究周期中等,成功率较小。开发研究又称技术开发,是把应用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它以技术开发为主要任务,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主要成果形式为设计图、样品、论证报告等影响特定的技术生产领域,具有实用价值,成功率大。

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考核评价政策应该体现对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鼓励的倾向,应该体现从自发研究到有目的引导教师从事应用型研究。在科研发展中要充分?P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在学校所占的比例,在政策制定上要体现对教师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有效激励。在科研评价中要体现对发明专利、论证报告等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成果的权重比例的增加。尤其是因为地方本科院校多属于教学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在科研考核评价中还应该把教学学术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引导,鼓励老师从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学术的研究。

3.2关注不同学科门类维度的科研分类评价

大学是由不同学科组成的,学科的特色和水平决定了学校的水平和发展。不同学科在科研特点,与成果产出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高校科研评价中一定要充分关注不同学科发展,引导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应用型科研活动。因此,第一,要进一步根据学科特点进一步细化考核的分类。在学科评价标准分类上可以参照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学科分类进行细分:类别一:哲学、文学、历史学门类;类别二:经济学、法学、教育学门类;类别三:理学、工学门类,不含统计学学科;类别四:农学门类;类别五:医学门类;类别六:管理学门类、统计学学科;类别七:艺术学门类;类别八:体育学学科;类别九: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学科。建议在此基础上把理学和工学拆分。因为理学和工学在科研方式和成果产出方面仍有很大的不同。第二,对每一组学科类别,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设定考核指标和内容。比如,每一类别的核心期刊确定和课题级别确定,以及成果考核的内容确定。第三,不要片面理解应用型,教条的对不同学科盲目要求体现应用,对文学、理学、史学、哲学、艺术等基础学科的评价指标仍要兼顾学科研究的特点。

3.3关注教师岗位类型的科研分类评价

当前高校对不同岗位类型类型教师大多采用同质化的绩效评价模式,这已无法适应当前国家人事体制改革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明确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确立科学的教师考核和评价机制。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需要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定位于应用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同样需要构建关注教师岗位类型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首先,教师不同岗位类型的设置比例要凸显应用型本科学校的特点。一般高校的教师岗位可以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和社会服务与推广型四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以教学型岗位为主,再就是社会服务推广型,对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根据学校学科基础适当设置。其次,对不同岗位的评价指标一定要凸显学校应用型发展的需求,千万不能仍然以科研指标为核心。对教学岗要强调教学学术的研究和教学业绩的考核;对社会服务岗的教师,要突出他们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和取得业绩;科研和教学科研型岗位在考核指标方面要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应用研究为学校应用型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新建地方学院 篇3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建设一支素质高、品德好、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对一所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即所谓“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专业发展不容忽视。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背景下,经教育部批准,由原专科学校单独或者合并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这批院校由于建立时间不长,体制上属于省市地方政府部门管辖,因此亦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师资水平、办学质量、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比不上老牌的本科院校,笔者以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质量普遍较低。教师有生命周期之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家雷蒙德·弗龙提出教师成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35岁以下为青年期、35~50岁为中年期、50岁以上为老年期。本文高校青年教师是指35周岁以下的在高校任教的年轻教师,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是个特殊群体,他们和老牌高校青年教师一样,是一个“很阳光”的群体,拥有高学历,年富力强,是教学和科研的生力军甚至是主力军,是高校的未来和希望。从年龄角度来看,高校青年教师年龄处于青年阶段,他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热烈奔放,想象力丰富。他们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冲动,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渴望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学历角度来看,如今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学历、学位层次都比较高,大多都具有研究生学位,其中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大多来源于各高等院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经过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系统的专业训练,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并且他们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高,年青有朝气,易于同学生交流和沟通。但事实上,由于正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在从“校门到校门”的过程当中,在职业生涯初期,学术创造和人生规划的起步阶段,他们要经历社会现实的多种冲击,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下面以贺州学院为例进行分析:

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概况

贺州学院是广西一所2006年升本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院校,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立足贺州、服务周边、面向全国、奉献社会的办学宗旨。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员工678人。有专任教师482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23人,博士27人(含在读),硕士195人(含在读)。另有外籍教师4人。35岁以下专任教师251人,占专任教师的55.5%,博士2人占博士人数7.4%,占青年教师0.8%;研究生91人,占全部专任教师18.8%,占青年教师36.2%;本科153人,占专任教师的31.7%,占青年教师的61%;讲师31人,占青年教师的12.4%;助教人127人,占青年教师50.6%;无职称或教员93人,占青年教师37%,专业包括农、林、医、语、数、外、物电生化、计算机、工程软件等。年青教师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自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实施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激增。正所谓水涨船高,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数量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增长。他们在高校师资队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随着“量的增长”,青年教师的“质的提升”问题日益突出,备受关注。据教育部人事司透露,2006年全国高校30岁以下教师比例超过30%,40岁以下教师超过2/3,新补充到高校的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的主力。我校和其他高校一样,青年教师数量已经在学校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其质量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意识不强。当前部分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忽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敬业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育人意识淡化,奉献精神不够,一味追求个人名誉与待遇,职业道德与专业意识亟待提高。

2.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待增强。青年教师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由于大多青年教师刚从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接触和参与教学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尤其是我校有相当部分非教师教育毕业的年轻教师,没有接受过有关教育科学知识、教学技能系统化训练,这部分青年教师虽然经过岗前培训,且专业知识扎实,但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3.科研水平低。新建本科院校的部分青年教师,是本科毕业生,甚至有的是原来的专科毕业生,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取得本科、硕士学历,与当时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相比,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学术水平低,发表的科研成果少,层次低,且在各种学术资源的享有与争取上都存在着诸多的困境。同时他们很少能承担较高级别和较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在科研领域的越是教授、专家,得到的科研经费越多,资源和机会越多,而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一般都面临着缺乏科研启动资金、机会少。

三、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待遇较低,经济压力比较大,我校是新建地方院校,底子薄,青年教师的经济压力更大,他们事业刚起步,经济报酬处于高校经济分配金字塔的最底端,还面临着“买房子、建家庭、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且我国目前青年教师的待遇整体上不高。

2.专任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教学任务重。我校师生比为20:1,中高级职称人数偏低,硕士以上的教师人数相对少,(占青年教师36.2%),还没达到优秀指标,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师资短缺成为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引进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使得教师的队伍进一步年轻化,这些青年教师一毕业就走上讲台,直接承担主讲教师的職责,不少年轻教师的年课时量在400节以上,像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有的教师每周课时多达20节,成为名副其实的“上课机器”。

3.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学术带头人匮乏,目前年轻博士生仅有2人,占博士人数7.4%,占青年教师0.8%;研究生91人,占全部专任教师18.8%,占青年教师36.2%;讲师31人,占青年教师的12.4%;专业结构不合理,新兴专业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传统学科专业人员富裕,学科带头人要遴选,科研人才偏少,科研项目层次低,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结合有待加强。这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标志之一。

4.经费投入仍有较大缺口,优秀师资补充困难。受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优秀师资引进较为困难,许多素质高、实力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往往选择国内知名高校而不大愿意进地方高校,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亦难引进,办学经费不足,培训力度较弱,学校为了谋求更大发展,几乎都投入了大量经费修建新校区,因此学校无力或不能完全承担多层次的进修、学术交流的经费,导致大多数年轻教师缺乏对外交流,知识结构不能及时更新和改善,制约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及对学术前沿和教学改革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四、我校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方面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新建地方学院 篇4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人才引进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概述

“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新的称谓, 还没有严格的定义, 一般来说是指1998、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之后新成立的本科院校。一般情况下, 新建的本科院校主要在三种情况下产生:第一, 由原来的高职或高专院校独立或者几个合并进行升格;第二, 由原来的师范专科与原来的教育学院合并之后再进行升格;第三, 由原来的成人本科院校向普通本科院校转制。新建的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主力军, 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立足于地方,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 不仅能大力推动高教的大众化, 而且能优化地区高教的布局结构。但是, 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飞速发展, 很多新建的本科院校由于匆忙上马, 还没有将学校的长远发展与自己的校情相结合, 没有审时度势, 构化设计和长远规划自己学校的未来。

二、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 在办学行为上, 理论与实践差距较大。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有发展目标、学校类型、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服务面向定位等方面, 而一所高等院校如何进行定位, 将会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如何选择发展路径。迄今为止, 大部分的新建本科院校几乎都定位于教学型, 目标是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理论上这一定位是比较准确的, 但实际上, 办学者缺乏对内外环境约束条件的研究, 在办学理念上缺乏清晰的思考。没有结合学校本身的使命和任务, 急功近利, 只看得到当下的社会急需, 而忽略了原本的办学定位, 因此出现了教学行为的自相矛盾。

(二) 人才引进和培养策略采用兼收并蓄的方式, 延缓学科梯队建设。由专科升格到本科的新建本科院校, 其专任教师在指标上一般存在几个问题:第一, 师资缺乏, 国家规定的生师比为18:1, 大部分院校达不到;第二, 专任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教授课程的难易程度还是习惯于专科时期, 对于本科教学经验相对缺乏, 没有根据本科学生的特点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难易程度;第三, 学历层次偏低, 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任教师中博士所占比例较小;第四, 高职称队伍老化, 专任教师中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 但是高职称较少, 结构不合理。因此, 为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 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 兼收并蓄, 导致年轻人所占比例大幅增加, 但高职称人员所占比例依然很低, 这样在学科建设梯队建设方面非常不合理。

(三) 学院在建设学科时缺乏清晰的逻辑思路, 贪大求全。新建的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这样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特色的本科院校。但是有些本科院校在实际过程中, 盲目向多学科、综合型发展, 忽略了自身的条件和基础, 贪大求全, 追求多头并进, 但缺乏深入研究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

(四) 经费的来源渠道单一, 缺乏办学资金。目前, 新建的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的渠道主要是学生的学费及地方的财政拨款。而且, 新建的本科院校在升本的过程中,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 购买硬件设备, 所需要的资金不得不向银行贷款。

三、张家口学院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张家口学院建于1978年, 前身为张家口地区教师进修学校, 在1984年5月时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制, 同年7月备案, 成为张家口地区教育学院, 1994年改称张家口教育学院;2004年7月, 原张家口教育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卫生技术分院、张家口市职工大学三所院校合并组建全新的张家口教育学院。2013年4月,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成为一所以教育学、医学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 文学、理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教学应用型市属本科院校, 更名为张家口学院。自升本以来, 学院一直围绕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发展, 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软硬条件建设, 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 推动学校转型发展。但是, 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办学理念与办学方式的重大转变, 在专业建设方向、师资力量、办学资金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非常普遍性的问题。

四、张家口学院转型发展的策略

(一) 产教结合, 应用为本。学院不但要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得到充分训练, 更重要的是专业教师在生产一线进行见习和实践, 获得良好的理论生产实践, 提高专业素质的实习机会, 教师们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专业水平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巩固, 这将为学院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成为学院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因此, 实施产教结合, 不但会促使企业或用人单位与学院教学无缝对接, 而且为培养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提高就业率, 作出更大贡献。

(二) 立足地方, 服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能够长足发展的关键是能够立足地方并且服务地方。张家口学院自1988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教育,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面向基层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25年的发展与积累,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今后学院将进一步明确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立足张家口, 面向河北, 辐射周边, 适应基层中小学、幼儿教育、基层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和中小微型企业发展需要, 构建以教育学、医学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 文学、理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为张家口及周边地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 建立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必须科学有效。张家口学院是一所“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 我们要培养综合型的人才, 既有“白领”, 又有“蓝领”, 还要有“灰领”, 因此, 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其他的“教学应用学大学”现有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应该走出所谓标准的误区。制定出能体现我院特色的, 能够充分反映“教学应用型”这个办学定位的教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五、结语

本文以张家口学院为例, 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 对张家口学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 所提出的策略对河北省其它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梅开乡.关于我院办学定位的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9, 10

[2]韩延明.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走出困境科学发展的战略战术[J].中国高教研究, 2016, 6

新建地方学院 篇5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03-03

Practice Teaching should be Reinforced in Majo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New Local University//Gong Weiyu, Zhang Youlu

Abstract This essay is mainly discussing and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ability and knowledge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major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being a competent teacher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same time put forward some tactics for education reform on the base of reading and investigating related materials widely.

Key words major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practice teaching;problems and solutions

Author’s address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734000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以及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之后,呈现出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特别是从1997年以来的连续扩招,办学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趋势已基本形成。据《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546万人,而全国各类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由1998年643万人提高到1 738万人。同时,许多大专院校升为本科院校。这表明在今后的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1 应用性、技能性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

1.1 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我国的有关专家把我国当今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划分为4个类型:第一类是学术型、研究型的综合大学,以培养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承担精英教育任务为主;第二类是专业型、教育研究型大学,研究与教学并重,在这类大学中既有学术型专业,培养研究型人才,也有应用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三类是专业型、应用型的普通院校,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第四类是职业型、技能型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这一类学校突出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培养具备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人才[1]。根据《中国教育报》统计,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 864所,其中本科院校755所,高职(专科)院校1 109所。很明显,第三类和第四类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

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应凸现应用性、技能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属于第三类,这类院校的定位应该以培养专业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很好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强,敢于实践。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

2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由于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是教育实践的一个特定的组成部分,它是应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手段和方法来分析、解决教与学实际问题的一个领域[2],所以它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应用性特点由于地方院校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所以基本的实践知识、规范的操作技能是学生形成信息技术能力结构的基础,是学生从业的基本功。就像原来师范学生的“三字一话”的训练一样,需要进行严格、规范的训练,最终达到熟练驾驭和应用各类教学媒体以及软件,为学生教育技术专业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创新性特点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面向教育、教学、教研、教学设计、媒体应用与开发等工作,这就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仅仅停留于操作技能阶段,而是要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手段,还要有一定的在技术应用层面上的规划、设计、开发以及创新能力。为此,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地体现创新性[3]。

2.3 先进性特点采用适用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与辅助管理是教育技术教学的基本属性,也是教育技术教学的命脉。在教学规划时一定要将新技术、新手段等来源于实际的实用技术引入学校教学中,根据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学生储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4 动态性特点由于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是零碎的、渐进的、综合的,因此,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需要在完成一定的实践学习任务的动态过程中使实践能力得到固化,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智技能得以形成。即实践教学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及技能,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渐进地开展,通过内部与外部物质化的交互活动,融思维及操作为一体,最终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3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3.1 校内教学校内教学是通过学校提供现有的场地条件给学生一边学习理论,一边从事应用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受到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1)课堂教学训练,包括现场教学、媒体设备的分析与演示、课件实例制作讲解、上机操作练习等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训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2)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分为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基本实验分为纯验证性实验、基本仪器使用实验及以培养基本测试方法为目的的实验,主要分布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

3.2 教育见习通过教育见习,使学生初步接触学校教学实践,观摩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使用情况和电教设备的配备与管理情况,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同时,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为教育实习打下基础。

3.3 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学校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的综合实践课,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需环节,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和实践,使学生在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的锻炼,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初步独立从事学校教学工作。这也利于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4 专业实习教育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除了学校的教学工作,现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因此专业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电台、电视台、电教馆等专业实习场所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就业面。

3.5 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意味着应用性和实践性应该是开放教育的首要特征,因此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4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 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现在大多实践教学都从属于理论教学,导致实践教学往往侧重于验证书本理论;而且有的实践设备及手段落后,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与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根本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各门课程实践自成体系,使学生不能从实践教学中获得探求未知、研究设计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4.2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统一的实践课程和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在能力和个性化需求方面的差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大多按教师设定好的方案及步骤进行,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

4.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要搞好实践教学环节,必须要有硬件设施的支撑,要有一定的实践、实训的物质条件,即实验、实训的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学生实践操作的机械设备等。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普遍滞后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基地缺乏,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即使有实践教学基地,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影响人才培养质量[4]。

5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对策

5.1 实践课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实验课和专业实践课,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得到培养,使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而非传统的灌输者;学生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尤其是学生可以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如在“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中都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践学习。

5.2 可设综合课程,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工作岗位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实验课进行细化,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编写相应的实验课教材。要改变过去实验课仅仅为了验证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做法,要让学生学习一些技能训练的方法,熟练掌握技术性课程有关技能操作要求。

5.3 重视学生课余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实验课、专业见习活动和实习活动等实践环节。但由于受条件、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能够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十分有限。许多院校在解决学生实习、锻炼问题方面往往忽视本身便利的条件。大专院校各种电教设备、设施比较齐全,校内电教设施就是最好的实践场所。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认真组织本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电教服务活动,经过2~3年的实践课时间,将会使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5.4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开展技能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技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教育技术技能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检阅成绩、交流经验、展示专业优势的有效途径。教育技术专业可以组织与本专业基本理论、技术特点联系密切的摄影、DV节目制作、教学课件制作、动漫制作及网页制作等竞赛活动,推动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充分展示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媒体制作方面的技能、特长和优势。

6 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从严要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的科学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才会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邢运民.本科教育应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J].高等教育研究,2006,6(1):44-46

[2]林金忠.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07(12):49-50

[3]王太昌,等.关于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1,3(1):53-57

新建地方学院 篇6

对于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 头等重要的目标任务是尽快实现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的转型, 转型越快, 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越大, 综合竞争力也就越强。实践证明, 目标管理是一种促进学校又好又快转型和发展的管理方式。

邵阳学院是2002年由原邵阳师专和邵阳高专合并组建而成的本科院校。升本13年来, 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主要的标志性成果有三:一是2010年作为教育部选定的6所试点院校之一, 接受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调研, 在全国同层次院校中率先进入合格本科院校行列;二是2011年获得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 在全国同层次院校中率先进入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行列;三是2011年获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在全国同层次院校中率先进入国际合作办学院校行列。这些标志性成果的取得, 毫无疑问是学校领导班子坚强领导、全体教职员工奋力拼搏的结果, 但是近些年学校实行的目标管理也功不可没。如果说学校领导的励精图治、全校教职员工的呕心沥血是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因素, 那么目标管理就是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推进器和催化剂。然而如何在高校有效实施目标管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需要管理工作者准确把握目标管理的前提、核心、关键和保障等要素。

一、高瞻远瞩的目标战略:目标管理的前提

德鲁克认为, 任何机构 (不论本机构是一个工商企业还是一所医院或大学) 必须形成一个真正的整体;机构每位成员所做的贡献各不相同, 但是, 他们都必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做贡献;他们的努力必须全都朝着同一方向, 他们的贡献都必须融成一体, 产生一种整体的业绩——没有隔阂、没有冲突、没有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因此, 实行目标管理的前提是确定好机构的宗旨、使命以及目标战略。

我校实行目标管理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07年。这时我校升本已经五年, “形式上”的升本基本完成, “内涵上”的升本还没上档次。这时急需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学校驶入快速、健康、特色发展的轨道。在这一关键时刻, 学校召开了党员代表大会, 就当时学校的形势、任务和挑战进行了深刻分析。会议紧紧围绕“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我们的学校将会成为什么样子?我们的学校应该是什么?”等问题展开讨论, 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 修订了中长期发展规划, 提出了新的办学定位、总体目标、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等。会议确定的学校发展总体目标是:将学校建成以工学为主体、文学与管理学为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 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完备、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层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良、科研水平较高、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在省内同类院校有比较优势、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会议号召全校教职员工咬住目标不放松, 凝心聚力谋发展, 坚持走特色发展、错位竞争的道路, 确保在未来五年内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为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 学校决定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逐步推行目标管理。2007年下半年, 学校开展了管理思想大讨论, 宣传目标管理主张, 学习目标管理知识, 切实解决教职员工对目标管理的思想认识和参与目标管理的动力问题;2008年试点探索;2009年全校试行;以后每年根据实施情况修订实施。

二、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目标管理的核心

目标管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分工难合作、权责难统一、奖惩难把握”等传统管理的弊端, 保证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 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 这是目标管理的核心问题。

目标管理理论认为, 目标既是结果达成又是判断一个人成就的标准。因此, 设定的目标内容不仅要具体明确, 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这样才能使目标管理取得最佳的成效。因为“当业绩目标明确 (具体) 且困难时, 业绩目标能导致最高水平的业绩。”我校根据目标管理理论建立了“三级目标体系”:学校目标、二级单位目标、个人目标。首先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制定学校的总目标;然后向下铺开, 按不同层次设定每一层次的目标, 学校与二级单位协商确定二级单位工作目标, 二级单位与教职工个人协商确定个人工作目标;这样环环相扣, 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目标网络。当然这个目标网络同时又是相应的各层次管理责任体系。

在这样一个目标体系中, 确定二级单位的目标是一个关键问题。我校根据二级单位的性质将二级单位分为教学单位和非教学单位两个系列。经过多年的实践与修订, 教学单位的目标体系由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教学、科研工作、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工作、内部管理七个部分构成, 共有7个一级指标52个二级指标;非教学单位的目标体系由基本目标、核心目标、特色创新目标三个部分构成。

各二级单位的目标任务是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 遵循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 采取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积极主动的方式, 经过“三上三下”的民主程序确定的:学校制定年度主要工作目标、二级单位初拟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目标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审议二级单位年度工作目标、二级单位修改年度工作目标、主管领导或联系领导审核二级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各单位制定《目标管理任务书》, 然后由学校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审定各单位《目标管理任务书》, 最后在每年的双代会上签署《目标管理任务书》。

三、行之有效的目标实施——目标管理的关键

目标实施指的是在目标管理过程中, 分析完成目标所需的阶段和资源, 设置各阶段的行动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控和反馈, 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目标实施过程的调节和修正, 从而促使目标最终实现的过程。它是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

为保证目标管理顺利进行, 学校成立了目标管理领导小组, 由书记、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目标管理日常工作, 目标办设在党政办公室, 由党政办主任兼任目标办主任。二级单位目标管理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 并将本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合理分解到个人, 与每位教职工签署目标管理责任书。这样就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实施网络体系。

目标管理要求管理者充分信任下属, 充分放权、放手让他们独立自由地开展工作。因此, 在目标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提出目标和要求, 至于实现目标的路径则由下属自己想办法。基于这一理念, 我校要求所有二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圆满完成基本目标任务的基础上, 在任期内至少创出一项特色工作。这样的目标和要求从表面上看是给了中层负责人较大的压力, 但实际上, 他们在感觉到压力的同时, 也感觉到了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 因而在无形之中将“要他们怎么做”变成了“他们要怎么做”, 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力, 进而千方百计想办法, 百折不挠破难题, 凝心聚力干事业, 开拓进取创佳绩。事实证明, 我校的目标管理确实达到了这个效果。总体而言, 每个单位都不甘示弱, 大家各司其职, 你追我赶,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 总是对目标矢志不移, 总是能战胜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直至达成预定目标。

四、全面公正的目标考核——目标管理的保障

目标考核指的是在目标实施过程结束后, 将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与原先确定的目标项目标准进行比较, 从而对目标的实现情况和组成成员的工作状况进行衡量, 并总结目标管理活动的经验教训, 然后以此为依据对组织成员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使人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特色发展, 看到自己的短处去弥补提高, 以便在更高的起点上, 开始新一轮的目标管理循环, 确保目标管理工作“螺旋式”前进。

根据目标管理的要求, 学校制定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了考核细则。考核工作每年一次, 学校考核二级单位, 二级单位考核个人。

学校对二级单位的考核主要考核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考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二是考核对学校年度工作的贡献情况。

各单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各单位年初签署的《目标管理任务书》为依据, 综合考虑目标达成率、目标执行的难度系数、努力程度等因素, 确定“完成”或“未完成”的考核结论。

各单位对学校年度工作的贡献情况以目标办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分细则为依据。教学单位的贡献情况采取单项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单项考核是对各单位七个一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由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考核指标体系和评分细则算出具体得分;综合考核是在单项考核的基础上, 将各单项考核成绩按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权重进行折合, 相加即为综合考核成绩。非教学单位的贡献情况采取综合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 具体程序为集中述职、分组测评 (学校领导测评、教学单位测评、非教学单位自评互评) , 参加测评的学校领导和单位对被测评单位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业绩按百分制打出具体的分数, 以此为基础分别按40%、30%、30%的权重计算综合考核成绩。

学校依据目标考核结果设立五种奖励:一是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设立目标管理奖;二是根据各单位对学校年度工作的贡献情况设立单项优秀奖、综合优秀奖、特色创新奖、特别贡献奖, 获得综合优秀奖的单位同时认定为学校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对于未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或综合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的单位, 取消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评优资格, 并进行诫勉谈话;对于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或连续两年综合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的单位, 按照干部管理办法, 对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组织处理。

参考文献

[1]孙耀君主编.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354.

新建地方学院 篇7

一、科学定位, 为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作好顶层设计

地方本科院校的使命和办学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应遵循服务地方的原则, 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1]。科学确定办学定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奠基工程。安康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 在原安康师范专科学校、安康农校、安康教育学院基础上整合成立的地方本科院校。升本之初, 学校决策层清晰地认识到, 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只有在继承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凝聚发展梦想才能汇集合力, 只有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才能彰显地方高校的办学功能, 才能赢得发展空间, 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把精心做好总体顶层设计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头等大事, 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理清了办学思路, 确立了“立足秦巴, 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 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科学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 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 以科研平台条件建设为基础, 围绕制约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通过良好的社会服务, 提高了办学质量, 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实现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生就业—办学水平”的良性发展, 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 就业质量逐步提高, 为建设有特色、高品质应用性本科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就业为导向, 优化专业结构

地方本科院校要依据地方的经济特征和人文特征来创办专业。学科专业发展要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现地方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 凝练培植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又能够在区域同类高校中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2];要探索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的互动机制和合作机制。几年来, 学校一直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导向, 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专业设置与布局的主要依据,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巩固教师教育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 新增并重点建设了安康市主导产业紧密联系的电子信息工程、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中药制药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 以及涉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园林等一批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相关专业。目前, 学校共有本科专业30个, 其中以应用型为主的非师范专业达到17个, 占57%, 综合性、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体系基本形成。通过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特色与优势逐步彰显, 学生所学与地方所需对接, 畅通了就业渠道, 为地方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的技术人才, 实现了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三、面向地方发展需要,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 要紧紧融入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为有效解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科技进步、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就业针对性差等问题, 学校及时修订和完善本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格局。首先, 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推进教学规范化建设, 构建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等机制在内的质量监控保障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教学中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 在思考中学习, 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其次, 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推进和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 不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特别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联系,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积极作用, 努力解决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第三, 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善于从实践中吸取鲜活的教育素材, 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 通过顶岗实习、校内见习, 校外见习, 实习等制度, 增强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建立国家、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教学平台19个, 致力于培养满足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第四, 通过校企合作, 实行订单式培养。先后与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美华酒店集团合作开办了订单式培养的“阳晨班”和“美华班”, 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的特殊运行模式, 达成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3], 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就业, 直接为地方企业成长提供高水平专业人才。

通过以上措施,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2006年以来, 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300余项, 其中国家级一等奖76个、二等奖66个、三等奖71个, 省级特等奖5个、一等奖16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53个;园林专业2007级一班被团中央、教育部评为“国家先进班集体”;300余名优秀学子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生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 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如村官白一彤、“全国优秀大学生援教教师”全东、“全国优秀援藏志愿者”吕涛、陕西省见义勇为大学生冯浩杰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毕业生。高质量的毕业生, 赢得了就业市场的青睐。

四、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 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通过三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 在全校确立了“主动融入安康、服务安康, 扎根秦巴沃土, 培养应用型人才, 打造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 鼓励教师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把项目和论文写在秦巴山区和汉水之滨, 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就业。

(一)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构筑区域人才高地

学校根据地方高层次科技攻关人才紧缺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实际,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产出为宗旨,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 构筑区域人才高地。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 实施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和青年骨干教师进修培训计划, 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达到70%。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 以地方需求为研究重点, 增强实践能力和工程背景, 提高课程实践教学能力。涌现出了一批陕西省中小企业、示范基地首席工程师和全国科技特派员, 在校县共建科技示范区、在实验农场、在地方文化建设主战场总能出现安康学院教师的身影。他们常年活跃在地方生产一线, 为学校乃至地区的科技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教学、科研及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 凝练特色学科,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学校结合办学传统和地域特色, 凝练出了“以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为重点的文学学科方向、以秦巴资源保护与开发为重点的理学学科方向、以蚕桑为重点的农学学科”三大特色学科方向。建成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 校级重点学科9个, 组建科技创新团队8个。围绕这些重点学科, 积极搭建科研平台, 先后建成了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和14个市校级科研平台。学校依托这些科研平台, 与安康各县区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 开展合作研究307项。其中, 自然科学类50项, 人文社科类257项, 到账科研经费总额680.2万元。形成了蚕桑、畜牧、硒资源、陕南民间文化研究、旅游发展、文化推广以及干部、教师培训等多个校地合作亮点。培育出我国首个利用野桑蚕茧色基因育成的天然彩色茧家蚕品种——“金丝一号”, 建起了国内最大的野桑蚕种质资源库, 开发出彩色丝绸服装、富硒茶叶等10多个产品, 实现经济效益20亿余元。

实施“百名专家学者下基层”活动, 启动了“三大科技创新与服务工程”计划 (即组织实施十大重点科技项目、组织推广十项重点适用新技术、建立100个专家科技服务点) , 深入基层培训技术人员15 000多人次, 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和农业田间地头, 以地方需求为研究重点, 在基层生产中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 增强实践能力和工程背景。有的教师被一些中小企业和省厅示范基地聘为首席专家、首席工程师和科技特派员;有的教师被地方政府选调到基层挂职;也有的教师长期蹲守在校县共建科技示范区进行技术指导;还有的教师默默坚守在学校恒口实验农场潜心研究;有的教师长期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 积极参与地方重大文化活动, 他们常年活跃在地方生产一线, 为学校和安康地区的科技、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 学校80%以上在研项目与地方发展问题密切相关。以区域主导产业需求, 以项目为依托, 学校与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协调创新, 联合攻关,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 融入地方文化建设, 勇做文化传承生力军

陕南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给安康学院提供了独特而又丰富的人文研究资源, 学校抢抓发展机遇, 于2009年申报的“陕南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年获批为陕西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地缘优势, 整合研究力量、夯实研究根基, 强化研究特色, 凝炼研究方向。围绕安康地域文化开展了区域文学批评、陕南民间文艺、民俗、方言等方面的发掘研究工作, 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研究、汉调二黄研究、平利弦子腔, 安康方言研究、“三沈”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为地方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每年组织文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论道, 建设了陕西书坛“四老”安康籍著名书法家陈少默先生纪念馆、“沈氏三贤”, 即沈尹默、沈士远、沈兼士三兄弟 (陕西安康人) 大幅雕塑, 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第二届“三沈”学术研讨会等高规格的大型学术会议。这些不仅增加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而且在大学与地方文化发展的互动中相得益彰。学校创建了《汉江文艺》和《安康文化》两大刊物, 每年编辑出版丛书之一《文存》, 被地方政府誉为“地方文化年鉴”。学校学报“汉水文化研究”栏目, 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学校引进安康籍全国知名青年作家李春平, 其长篇小说《步步高》获得柳青文学奖, 多部作品被省内外媒体连载。根据李春平同名小说改编的我国第一部实名制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 在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荣获3项金爵奖。多年来, 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积极参与人文安康建设, 多次承担“中国汉江龙舟节”“茶文化节”“三八妇女节”等大型节庆活动的文艺演出任务, 丰富了全市人民的文化生活, 彰显了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建设格局中的主力军和引领作用;同时也为广大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训练, 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4]。安康学院的文化成果, 已成为安康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的中心, 聚集了一大批地方文化名人, 成为传承和引领安康文化的生力军。

摘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是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要因素,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依据和基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自觉树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 面向地方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 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区域发展需要,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2) :15-18.

[2]孙东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拓展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7) :15-17.

[3]林高用, 李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工科“企业案例分析”课程的开设[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3, 4 (2) :29-31.

新建地方学院 篇8

一、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构建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效果。2000年升本以来,忻州师范学院构建了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大规模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提出并落实全程实践教学体系,采取各种方式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岗位实践能力。

首先,大规模实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忻州师范学院地处山西省中北部的忻州市,近年来,忻州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该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致使广大农村学校合格教师数量短缺,教学质量一直不高,急需大量优秀中小学教师,就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1997年以来,忻州师范学院先后组织33批次,共31000余名大学生到原平市、河曲县、五台县、 忻府区、代县、繁峙县等地的农村中小学进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在帮助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与此同时,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提升了学生服务基础教育的思想素质和教师技能,创新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山老贫困地区的优秀中小学教师。

忻州师范学院组织本专科大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是新建本科院校主动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途径,对缓解忻州市农村教师短缺及队伍的结构性缺陷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实施全方位教学实践体系。忻州师院全面实施了包括教师教育实践体系、专业实践实验体系和综合实践体系在内的全方位教学实践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院对非师范专业学生,安排一个学期的岗位实习。通过实行非师范专业岗位实习,解决了地方一些部门急需工作人员的困难,也培养了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深入实际,认识社会,锻炼技能,为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大力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搭建平台、政策倾斜和持续推进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成立多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3依托科技创新基地,鼓励学生参加“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教师技能、 CCTV英语、广告设计、体艺各类竞赛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也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更快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忻州师范学院担负着为广大农村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的重任,开展研究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活动,既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师范院校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忻州师院大力开展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以问题为纽带,将不同学科间的知识综合起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教学法、活动体验法、实验探究法等新型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一考定全局”的终结性评价制度,变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能够有效反映教师教学绩效和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体系。

通过长期不懈的教学改革,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增强了就业竞争力,缩短了岗位适应期,为忻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

近年来,学校科研方向实现了重大转变,坚持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并注重成果转化,使之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开展五台山文化研究,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为进一步凝聚研究方向,积累研究成果,提升学院整体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多次广泛征集意见后,学院将“五台山文化研究”确定为科研主导方向之一。4从2011年起,先后确立三批院级专题研究项目,学院在经费及人员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目前,“五台山学”研究、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五台山、名山文化中的五台山文化、五台山文化交流与国际影响、五台山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研究、五台山自然地理研究、五台山佛教断代史研究、五台山志书研究、五台山文殊信仰研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活动已产生了系列研究成果,出版了“忻州师范学院五台山文化系列丛书”数种。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弘扬了五台山文化,促进了五台山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2.开展忻州区域经济文化研究,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地方经济是由其人口驱动的,而高等教育是地方经济最大的驱动器。5忻州师院按照坚定不移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思路,把忻州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忻州地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忻州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重点关注忻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分析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规划忻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为忻州经济今后的发展指方向、找路径。

忻州地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研究,重点关注忻州地区的民歌二人台、地方节日文化、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人生礼仪、 劳动生产、民间传说与故事、村史族谱、村落布局及民谚庙会等, 在研究过程中加大对正在消失的忻州地区文化资料的保护与研究。研究人员不定期与地方政府、文化机构及相关人士开展信息、学术交流,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诸多问题进行解读、研究忻州地区的社会文化现象。研究成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参与忻州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忻州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为忻州市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如忻州“7451工程”、忻州旅游产业开发等事宜,忻州师范学院有关专家都全程参与其中。

三、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机制

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管理机制的构建是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在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近年来,忻州师范学院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在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 强化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管理。为加强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管理,保证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顺利进行, 取得预期的成效,学院成立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领导组,6学院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领导组全面组织领导学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负责进行总体部署,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另外,学院专门成立扶贫实习支教管理处,组织落实具体措施。学院的其它机构也全面参与其中,如教务处、组织部、 宣传部、以及各系部等,都有详尽的分工与职责,各部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保证扶贫顶岗支教工作顺利实施。

在人员配备方面,为了全面提高实习支教质量、增强实习支教效果,形成实习支教指导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忻州市教育局和忻州师院分别下发文件,要求受援的实习支教学校也要认真做好相关的管理、服务、考核等工作。实习支教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帮助支教的青年大学生提高业务技能,使他们健康成长。忻州师范学院则每年选聘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实习支教大学生的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学院鼓励干部、教师承担实习支教工作,对工作成绩优异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的构建,忻州师范学院以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为平台,极大地解决了当地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提高了薄弱地区农村教育水平,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2009年,《地方师范院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忻州师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受国务院表彰,荣获全国高校唯一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 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管理模式。学院先后成立了区域社会发展研究所、五台山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专门开展区域文化研究,在政策、编制、人员、经费诸方面给与大力支持。2013年,学院整合研究队伍,又成立八个跨学科研究团队, 就忻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

此外,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引导学院教职工开展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学院设立专项基金,吸收忻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线人员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建立评估结果与资源分配和投入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突出对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率的考核。通过完善的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进一步整合了研究队伍,明确了研究方向,产出了有效成果,为忻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四、打造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

新建本科院校要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心,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加快忻州师院为地方服务的步伐,学校高层领导主动争取忻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忻州市委、市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办好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忻州市加大了经费投入,在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报批、土地证办理等方面提供各种便利, 保证了新校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尤其应该提到的是忻州市委于2007年下发忻政[2007]86号《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定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就经费投入、实习基地建设、 考核管理等问题进行具体部署。2010年又下发[2010]76号文件,针对扶贫定岗实习支教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全面协调。 山西省教育厅也在2007年下发晋教高[2007]15号文件,进一步强化对实习支教的组织领导等工作。正是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忻州师院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连续15年持续健康发展,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农村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促进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学院八个研究团队在院领导带领下积极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先后到忻州市中小企业局、繁峙县及定襄县等地调研,与当地政府部门如科技局、文化局,企业如天宝集团等进行交流座谈,达成了合作的意向。这样的合作,使政府部门及企业对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特色、科研实力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认同。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当地企业发展需求和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积极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 并对一些重大需求项目给与政策和资金的扶持。通过上述举措,学院为企业、政府规划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忻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忻州师院在教学及科研等方面与地方的对接,进一步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沟通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和支持,也为忻州师院自身的发展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外部空间。

摘要:在高等教育功能日益多样化的21世纪,忻州师范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包括在教学方面,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科研方面,开展五台山文化、忻州区域经济文化研究,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与此同时,学院内部构建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机制,外部打造了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新建地方学院 篇9

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 转型发展的机遇。

2014年2月,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转型”, 标志着中国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战略改革正式启动。 随后,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 提出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引导部分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变。 可见, 新建地方本科高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 是国家战略, 势在必行, 也将进入黄金时期。

(二) 面临的挑战。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经历观望、探索后, 大部分做出了“必须转”、“坚决转”的回应, 但又发现 “转型难”、“难转型”, 遇到不少困惑, 主要表现为:一是办学定位不明确, 虽然明确提出有别于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 但未找到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在实际办学中仍然沿袭原来专科办学的模式或传统本科办学思路。 二是学科专业同质化。 许多地方高校的地方性、区域性特色不明显, 学科专业设置较多地考虑现有资源和师资, 对区域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不充分, 造成各校专业结构趋同, 进行形成就业结构性矛盾。三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能跟不上应用型人才培养步伐。 教师缺少工程经验, 而实践锻炼又停留在表层, 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而教师引入又受学历学位瓶颈抑制, 使真正双师型教师数量少、质量不高, 不能满足应用型人培养的要求。 四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能深度融合。 学校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 得不到企业的信任和投入, 行业、企业参与新建地方高校办学的积极性不高, 产学研合作教育缺少深度融合。 五是经费投放不足, 许多新建地方高校, 经费来源单一, 国家财政支持少, 地方政府受财力限制, 支持地方本科院校的资金总量不大, 加之“造血功能”又弱, 影响着学校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宁德师范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探索

(一) 加强顶层设计, 明晰办学定位。

更新发展观念、明确办学定位, 是地方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学校专升本后, 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 办学定位既要不同于研究型老本科高校, 又要区别于缺乏学科基础支撑的高职院校, 要走出一条特色的地方高校办学之路, 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 另一方面要注重校地企产教融合。 在这理念的指导下, 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加强思想观念改造, 更新理念, 强化“师范性、应用性、地方性”意识, 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特点, 致力推进三个转变:一是由师范类向多科性、应用性转变;二是由专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为主的转发;三是由规模发展向内涵提升的转变。 2013年初, 学校在第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立足宁德, 面向海西, 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突出师范性、应用性、地方性, 努力把学校建成高水平、多科性、应用型的地方特色强校”的办学定位。学校朝应用型大学转型, 朝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方向努力。

(二) 优化专业结构, 促进专业特色发展。

学校成立校、系两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指导各教学单位深入海西区域调研, 主动适应福建和宁德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加强对专科专业的升本改造, 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申报设置新专业, 大力发展为宁德重点产业, 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的应用型学科专业, 做强有传统优势的数学和教师教育专业。 升本以来, 共申报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32个本科专业, 其中应用型专业17个, 师范类专业15个。 重点建设电机电器、 应用化学、 生物技术等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特色”、“品牌”专业, 积极培育与宁德经济建设关联度紧密的涉海、涉港、涉能的相关专业。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 省级特色专业1个,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基本形成以教师教育为基础, 理工文管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实现学科专业群与地方产业群紧密对接, 并与其他高校学科专业形成互补,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形成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三)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应对地方与行业企业需求, 学校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提出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及考核、实践教学方面等改革的35条措施, 建设由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拓展课程模块、集中实践环节五个层次相互联系又逐层递进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模块平台, 构建以筑牢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目标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强化职业能力技能与专业技术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如修订的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 总学时从2800—3100调整为2500—2800学时, 其中实践教学学时高达35%~55%, 总学分从来的180学分调整为160+“非专业素质学分拓展计划”20学分,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获取相关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可以获得0.1至10分不等的学分, 提高了实践能力。

2.推进校地企合作, 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学校紧紧抓住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目标任务, 与宁德九个县市区签订校地 (县) 合作战略协议, 与宁德新能源有限公司等35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注重政府的引导和地方行业、企业的高度参与, 努力推动校地企三方联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如旅游系以宁德市屏南县白水洋5A级风景区定向培养模式, 介以推动 “清新福建”旅游人才培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并以企业技术攻关难题设置学科专业竞赛项目, 与企业联合申报横向科研课题, 推动企业技术攻关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 特别在教师教育优势专业上, 学校以服务宁德市基础教育的发展为导向, 通过“校地校”战略合作协议, 促进宁德市高级中学、屏南县一中、宁德附小增挂为附中、附小, 共建共享, 教学相长, 实现了专业特色建设与地方发展需求有机统一。 目前, 教师教育各类专业逐步探索并形成了“职业认知”、“教学技能实训”、“教学见习”、“顶岗实习”等“四段式”渐进顶岗培养模式。

3.以教学改革立项为抓手,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以实施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为契机, 以深化教改为重点, 设立教学成果奖和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资金, 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教师可申报一门课程或一节课的具体改革项目。 现有校级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0多项, 省级以上20多项, 其中新建本科办学水平提升计划项目8项, 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专项4项, 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成效显著, 主要按专业岗位 (群) 及职业能力编制校本教材, 如《闽东特色的机电工程实践训练教程》, 对实践教学内容、模式进行调整和补充, 大量删除了验证性实验, 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并设置创新实验环节。 同时, 连续开展了5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不同主题的“教学质量月”活动, 为顺利实现“三个转变”及“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已成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平台。

(四) 实施“内培外引”,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也称 “双能型”教师, 是指既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 又具备实际动力能力或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新建本科高校大多通过“引、培、转、聘”等多渠道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学校抓住升本和办学规模扩大的契机, 出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教师社会实践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工作文件和政策措施, 引进重点学科与专业建设急需的学科带头人、 教授和优秀博士及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 其中全职聘用了2位高水平建设大学的教授分别担任系主任, 从闽东电机股份有限等公司引进3位高工任工程训练中心指导教师, “柔性引进” 一批台湾及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兼职教授, 从亚南电机、宁德新能源等行业企业聘任35名高工、高管担任教师;并选派优秀教师到中小学、行业、企业挂职锻炼一年, 实现“双师型”教师“定量、定性”培养。 升本五年, 教授由17人增至41人;副教授由80人增至121人;博士学位教师由1人增至30人, “双师型”教师由2人增至153人。

(五) 强化实践育人, 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加大资金投入, 保障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实验 (训) 室建设力度, 改善实践条件。 建有省级电机电器实训基地及生物技术实训基地等7个校内实训基地和福建联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8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仅2013年学校实验 (训) 室建设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 建设教师教育、旅游、生物、建筑设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学与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现有省级实验教学平台3个, “十二五”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基地5个, 并制定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为大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保障。

2.搭建实践平台, 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是实施“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选拔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 按照“实+虚”模式, 在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 参加“卓越计划”虚拟班学习, 完成每学期不少于72学时 (其中校外实习实训不少于36学时) 的“卓越计划”学习任务, 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二是开展闽台高校交流生工作, 学校选拔了5批共139名学生赴台湾屏东大学进行“学分互认”研修学习, 并分享在台湾学习的收获体会, 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三是加强学科专业技能和创新竞赛, 出台《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组织及奖励办法》等保障措施, 以赛代训,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设立创新学院和大学生创业园, 有电子商务、校园物业等32个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把大学生创业实践融入教学、科研、管理及后勤服务改革中, 采取“一道一策”的办法, 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三、结语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是新建地方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实现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高校的地方性、应用性、特色性决定了其办学的服务面向, 应以服务求发展, 以贡献求支持。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 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16) 》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出台,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 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 立足校情、域情, 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社会需求导向的办学道路, 提高办学定位的精准度, 专业布局的适合度, 办学资源的能效度, 人才培养的特色度, 以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内涵。

摘要:我国新建地方本科正处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期, 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宁德师范学院升本5年来的实践和经验, 从办学定位、专业结构、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吴绍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思考[J].大学教育科, 2010 (2) .

[2]陈锋.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12) :16.

[3]张红梅.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及用型人培养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试点, 2015 (2) :9.

新建地方学院 篇10

[关键词]:二级教学督导 教学评估 督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0009—03

一、地方普通高校建立和健全二级教学督导的特殊意义

普通高校教学督导制度是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中逐步探索形成的一项工作制度。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中正式要求各高等学校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并把教学督导制度作为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必然带来结构性的矛盾,打破原有的平衡。如何使新建的普通高校在教育水平、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规格上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目标相适应,是我们从事高等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新建普通高校建立教学督导工作就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1.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局面的出现,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院系的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等都必须与之相适应。而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从过去的高等专科学校转制过来的,有的甚至从中等专业学校通过与在建本科院校合并“搭便车”转制而来的,这就不仅仅是在新建普通本科院校里存在专科痕迹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存在的中专痕迹,而这种痕迹在短期内是难以消除的。为了加快消除这种痕迹,必须建立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按普通本科的教学规范进行教学,按普通本科教学管理规范进行管理,按普通本科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价其教学质量。

2.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扩张,专业设置的不断增加,以及扩招后的学生数量剧增,使得一大批新生力量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他们知识结构新,精力充沛旺盛,有活力,但缺乏教学经验,业务规范上不熟,更需要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来促使他们迅速适应普通本科教学的规范。

3.新增专业的市场化设置使教学督导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更加紧迫。专科制升格为本科制为新增普通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挑战是传统专业虽然有较厚实的办学基础,但就业前景存在较大的变数。经济学把所有产业归纳为“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两大类,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如果以“夕阳产业”为主体肯定是没有后劲,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的,而新建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之何其相似?教育部也把毕业就业率与招生计划挂钩,对那些没有市场需求前景的专业采取限招甚至停止招生的措施,这无疑是明智和正确的选择,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市场容量大,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招聘合格专业教师更加困难,无奈之下其结果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降低招聘条件,解决“有”的问题,“好”的问题只能由自身来解决。因此,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建立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在这一块的任务和责任是双重的,一方面要进行常规的督导工作,另一方面又难以以督导专家的身份去履行督导专家的职能。

4.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即使是新建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规模也往往达到万人以上。毫无疑问,过去的精英教育正在被大众化教育所取代,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个人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非常高的,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生源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即使在目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分数成为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的唯一指标,也不排除有一定数量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以及学习动机诸方面会受到学校扩招的影响,带来的校风学风问题日益突出。以湖北省历年普通本科院校的录取人数来看,从上世纪70年代末每年录取不足万人,到2006年的八万多人;比例也很悬殊,由恢复高考时的不足2%到现在近20%。新建普通本科院校的录取批次是排在最后的,生源可想而知,因此,教学督导工作就有两个重点,即督教和督学、导教和导学。

二、新建普通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的功能分析

新建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与其他普通高校(包括重点高校)一样,以督导学校教学工作为主,全面开展督教、督学、督管。教学督导人员通过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的教学改革方案与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提出改革措施,提供决策咨询,以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因此,教学督导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沟通功能。教学督导人员将在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可直接向学校分管领导反映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2]如各院系教研室的建设问题,我们在督导工作中发现目前教研室的设置存在“缺位”现象,因此,建立了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的组织模式。课程组成员成为教研活动的载体,较好地解决了“缺位”问题。鉴于督导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既不是领导机构,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力,也不是具体的职能部门,没有处理问题的职权,“督导不领导”是督导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督导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沟通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沟通不干预,参谋不做主”。

2.探索功能。追求真理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新建本科院校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风格,只能走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的路子,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中存在的隐患是专业设置雷同,办学模式单一,办学特色不突出,有人认为这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太多地要求按某种规范进行合格评估的行政行为所致。其实并不尽然,因为教育部的评估体系明确地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的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上规格、上规模的问题,办学特色问题于是被搁置在次要位置上,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新建本科院校缺少创新能力,这就更需要督导组专家发挥“智囊团”的作用,发挥其探索功能。

3.评价功能。督导组成员通过深入教师第一线获取大量的教学和管理信息。通过分析对比,督导组要给予公正的评价。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方面,要既能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细化评价指数,对评价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又能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依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提出一些带有探讨性的问题,并作出价值判断。评估功能的发挥是衡量督导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只有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真实性,才能树立起督导工作的权威性。

4.参与功能。教学督导人员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但不取代职能部门的工作,要“到位而不越位”。如我校2003年制定的《教学督导工作条例》第三条第1款明确规定:教学督导委员“对全校教学工作的过程、环节及其效果进行督导,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第6款又规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专项教学评估检查和评优”。学校的各项教学及管理工作在建立了教学督导工作机制以后,就可以更好地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建立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其他普通高校建立教学督导工作机制的实践来看,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先后三届受聘担任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督导员,在工作中感到许多问题既具有共性,又有个性。

1.建立和健全教学督导体制,从体制上保证教学督导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行。新建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督导制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对教学督导制度的建设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在教学督导机构的人员选聘上应注意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人才梯队建设,除了在离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中选聘一些教学经验丰富、身体健康、德高望重、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的人员外,还应注重聘任一些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教学手段新、教学质量高的有专业特长的在职人员,使教学督导这个专家团队能够发挥合力,使教学督导工作更具可行性、现实性、连续性。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教学督导工作的超前性和督导内容的前沿性,注意组织督导组成员积极探索普通高校创新教育的新路子,研究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结合本校的实际,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新建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尽快缩短与名牌大学的距离,要求教学督导工作始终走在教学的前沿,在实践中树立教学督导制度的权威性,切实发挥教学督导工作机制的积极作用。

2.进一步明确教学督导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教学督导工作机制作在新建普通本科院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更能使其真正行使职能,应制定严格的制度和工作目标,并辅之以可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督导组成员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目前基本上都是以自律为主,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基础,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为条件的,但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仅有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制度来进行约束。也就是说,要有科学的他律制度作为保障,才能形成长效机制。

3.受聘督导人员的工作条件应有必要的保障,特别是在职督导人员的保障问题。在职督导往往在院系本身就是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甚至是管理工作。在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下,督导人员接受学校聘任,但工作重心在院系教学第一线,院系并不因为学校的聘任而相应的核减其工作量。一般督导人员周课时达到18节左右,有的甚至达到22节,这么高的强度难以保证督导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履行督导职能。

4.构建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督导体系对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具有特别的意义。教学督导专家队伍分为校级专家组和院系级专家组两级。校级专家由校长聘任,组成学校督导委员会,并开展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向学校决策部门提供咨询建议,同时进行专项督导与工作评价,如新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全校选修课的设置等,列席学校研究教学工作的有关会议,阅读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指导院系的教学督导工作及校级教学工作学生信息员的工作,校级督导专家组的工作方式采用分散或集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院系级督导委员由各院系聘任,在院系督导小组的组织下开展工作,重点是开展课堂教学督导及日常教学秩序的巡视检查。如对本院系教师所授课程进行随堂听课,并在课后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履行督助与引导的职能,巡视检查本院系开学第一周和“五一”、“十一”长假后的教学秩序。两级督导组织既有分工,又有交叉,校级督导组织主要抓全局性的督导工作,并对院系督导组进行指导,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任泓一.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探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4).

[2] 刘智运等.教学需要规范 督导有待规范[J].中国高等教育,2002,(6).

[3] 张才骏等.加强教学督导 深化教学改革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5).

[4] 李萍莉.重构建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督导与评价体系[J]. 扬州大学学报,2006,(10).

[5] 李红云.浅析我国高校教学监督工作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10,(6).

新建地方学院 篇11

商洛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 设有10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 共开办31个本科专业, 面向27个省市 (区) 招生。其中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设在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2010年至2015年共毕业生物技术本科生215人, 共完成215篇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设计) 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备的实践教学环节, 具有其它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作用[1]。但目前,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生源、选题、师资、实验条件、管理规范等方面的制约, 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一定问题, 制约了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扎实有效地做好该项工作, 我们对商洛学院2010-2015届生物技术专业215名的毕业论文进行了调查分析, 以期及时发现论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2010-2015届生物技术专业215名本科生毕业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及管理文件, 对2010-2015届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内容、选题来源、指导教师职称与数量、论文成绩等方面进行整理和分类。运用描述性统计、归纳、综合等分析方法, 客观全面地分析研究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毕业论文课题来源情况与分析

注:A为指导教师科研课题;B为有关单位委托课题;C为教师拟定课题;D为学生学术课题 (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等) ;E为学生自拟课题 (允许少量的自拟题目) .

第一, 表1显示, 历年来, 该院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中实践研究类占绝对优势, 平均每年在95%左右, 此消彼长下, 理论研究类则相对较少。

第二, 毕业论文课题类型包括指导教师科研课题、有关单位委托课题、教师拟定课题、学生学术课题 (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等) 、学生自拟课题等。由图1可知, 近六年来, 该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课题来源变化较大, 其中指导教师科研课题占比从2010年的74.3%逐年下降至2015年的34.3%, 有关单位委托课题、学生学术课题与自拟课题所占比例逐年增长, 说明毕业毕业论文课题来源更加多元, 分布更加均匀合理。同时, 毕业论文的优秀率从2010年的5.7%攀升至2015年的17.1%。学院近几年加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项目获得省级、国家级立项屡创新高, 2015年国家级立项达到8项。同时,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逐步从过往的“填鸭式”向“互动式”“研讨式”“问题驱动式”转变, 以上举措大大增强了学生自主创新的信心,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2.2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论文质量情况分析

对表2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

第一, 2010-2015年间, 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生师比稳定在2:1-3:1之间, 毕业论文优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2-2015年, 毕业论文优秀率平均水平在13.1%, 较前两年提升了50%左右。分析原因在于:近几年来, 学院引进了一批高学历专业人才, 师资力量显著增强, 且对教师科研工作和毕业论文工作均给予高度重视, 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都给予科研和教学量的认可。同时, 学院加大了对基础实验、实训条件的投入, 改善和提高了实验室整体运行能力, 激发了师生开展教学科研的积极性, 项目数量也逐年增加, 指导教师在教学科研能力和毕业论文指导水平上均有明显提高。

第二, 该院生物技术专业指导毕业论文的老师中有教授职称的占总数的10%左右, 比副教授和讲师职称的老师所占比例少近五倍, 反映出本专业教师中教授职称人数相对较少;副教授职称和讲师职称的教师是毕业论文的主力军, 占全体指导教师的80%以上, 这与理论上 (副教授比例最高, 教师和讲师相对低) 的数据分布略有差距, 但对毕业论文质量影响不大;查阅副教授和讲师指导的学生论文发现, 不存在指导人数差异极大的现象, 本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分配人数较为合理。

第三, 同2012、2013、2015年相比, 14年论文优秀率下降, 原因分析: (1) 该届毕业生开题时间较晚 (2014年3月) , 导致所选的课题预备和实施时间均不充裕, 从而影响最终论文质量。 (2) 与其它各年相比, 2014年论文中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的论题占比为31.7%, 为历年最低。该类毕业论文课题一般情况下采用教师定题、学生选题之后由老师布置任务、安排进度、定期检查的程序和方法, 学生习惯于听从老师的指导安排, 即使开展拓展性的实践训练也是在很有限的程度和范围内由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进行。但是, 由于学校新专业增长快、招生人数多, 指导教师人均指导学生数较多 (当年师生比1:6) , 显然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方面的系统辅导就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 也是导致论文优秀率下降的因素之一。

2.3 其它问题分析

图2可以看出, 该院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较广, 选题占比分布较为均匀。课题内容主要涉及植物生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微生物学、地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组织培养、病虫害防治、动植物资源野外调查等方面的研究, 基本覆盖了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与方向。其中占比前三位的课题植物生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微生物学是该专业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延伸, 应用性强、适用性好, 通过此类课题的实施, 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部分课题, 例如资源调查与开发, 充分体现了地方性和应用性特征, 为地方产业和生产实践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也让学生了解产业和行业的发展背景为今后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基础。

表3可以看出, 从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来看, 这六年在管理上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在后几年中加强了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工作, 同时加大了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在此情况下, 毕业论文在学校完成的数量随之明显增加, 同时意味着学生投入实验与指导教师交流沟通的实际时间增多, 因此毕业论文优秀率也得到提升。

3 存在问题与建议

3.1 存在问题

目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弱、自学能力较差, 大多数专业学生前三学年以理论学习为主, 有限的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实践教学一般也由教师按计划进行, 学生习惯于听从教师指导安排。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 (设计) 前很少主动对论文总体思路、方案设计、写作规范等知识进行学习。因此, 学生在从理论性课堂学习进入实践性毕业论文 (设计) 研究的转换过程中面临一定困难。

另一方面, 近年来多数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增长较快, 指导教师教学任务较重, 指导学生人数较多, 课题数量有限,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论文 (设计) 题目陈旧、重复率高等实际情况的存在, 制约了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3.2 建议

3.2.1 严把开题关

第一, 加强前期指导。学校在第一、二学年安排开设相应的论文辅导课, 讲授思想道德教育时包含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规范。每学期二级学院依据教学大纲就课程设计论文、大学生创新、毕业论文训练等安排专题辅导和相关方面的学术讲座, 并要求一定比例学生参加。组织学生观摩上一级毕业论文答辩, 启发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2],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教师科研课题, 取得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论文、专利) , 经学校认定后可替代毕业论文 (设计) 环节学分。这一方法既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又可鼓励学生高效利用前七个学期, 增加第八学期的灵活性。同时, 成功范例也将对其他学生起到激励和示范作用[3]。

第二, 提前选题时间。一般情况下,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均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 而这一学期是毕业生考研面试、就业的关键时期, 为避免此段时间学生就业的冲击和教师指导过于集中, 毕业论文启动工作宜安排在第六学期末着手进行, 到第七学期开始前完成选题。这样做既能在大三学期结束的假期实习中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进行主动思考, 完成选题、查阅文献、收集材料等毕业论文准备工作, 又能激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兴趣。同时可以缓解学生第八学期时间冲突的压力, 使学生有机会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实践立题, 融入到真实的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社会活动环境中, 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终增强毕业论文的现实意义。

第三, 加强选题管理。首先, 为确保选题质量, 备选题目数量应大于参加毕业论文的学生数。其次, 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办学目标, 选题既要与专业知识相匹配, 又要起到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尽可能体现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鼓励优先选择密切联系生产实际、难易适中并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课题, 对于难度较大或低级重复劳动性题目应及时调整。最终, 选题类型以实验研究解决科学技术问题为主导方向, 同时允许调查报告、文献综述、工厂设计多样化形式存在。

3.2.2 加强中期检查

对毕业论文 (设计) 的中期检查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院应每年4月份前组织学术委员会在中期检查中对学生的开题报告、实验室预约单、实验记录、教师指导等环节进行逐项检查, 并要求学生提交毕业论文 (设计) 中期检查表。中期检查工作坚持做到不走形式, 发现问题, 提出批评, 纠正偏误, 对于典型突出问题院分管领导主抓, 动员协调各方力量, 尽早解决。对于毕业论文 (设计) 中期检查发现未按规定要求完成预期任务的情况, 院内做出通报批评, 由指导教师与辅导员联合督查, 加强指导, 最终使学生赶上进度, 顺利完成该项工作。

3.2.3 全面答辩, 把好论文质量关

所有参加答辩的学生在答辩前一周都要进行资格审查, 审查内容如下: (1) 论文复制比检测。对于检测结果过高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 直至符合标准。 (2) 审查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论文撰写 (语言文字、逻辑格式、排版等) 应符合学校相关要求。 (3) 实行预答辩。每名学生必须参加指导教师组织的预答辩, 导师模拟正式答辩提出问题, 着重就学生论文初稿、制作的PPT质量、语言表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并最终决定其是否具有参加正式答辩的资格。 (4) 院内统一确定论文评阅教师, 实行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负责制, 真正起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作用。

3.2.4 跟进相关制度

第一, 创新毕业论文学分制度。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教师科研课题, 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取得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论文、专利) , 经学校认定后可替代毕业论文 (设计) 环节学分。

第二,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学校应每年逐步加大对基础实验、实训条件的投入, 持续改善提高实验室整体运行能力, 并且逐年统计每个实验室运营率, 对实验室开放率设定要求, 保障毕业论文 (设计) 顺利实施的可持续性。

第三,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认定。学校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教学活动给予科研和教学量化的认可。同时, 该项工作纳入个人年终考评和职称晋升考核必须项目中。

第四, 设立毕业论文专项基金。对公开发表论文、获得优秀论文的学生与其指导教师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断提高优秀毕业论文比率。

4 结语

目前, 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的因素也有很多, 但只要我们从管理制度入手, 规范过程监督, 加强质量监控, 除了把好“选题关”和“实验关”外, 还必须把好“撰写关”和“评审关”[4], 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实施、答辩等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当然, 适时补充出台更加合理的激励制度 (例如在校期间通过申报参加大学生创新等实践项目和教师科研,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也可纳入创新学分或算入毕业论文 (设计) 学分之中) 以及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等也是提高该项工作成效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熊小琴.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6 (3) :53-56.

[2]魏育新, 陈蕊丽.如何提高公安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J].求实, 2012, (1) :269-270.

[3]韩浊清.关于提高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29 (1) :42-45.

上一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下一篇:郑州特色